心理学期末复习知识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理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小结
1、1879 年,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心理学的诞生。此人被誉为“实验心理学之父”。
2、什么是心理学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的心理活动的规律的科学。心理学者只是在尽可能的按照科学的方法,间接的观察、研究或思考人的心理过程(包括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思维、想象和言语等过程)是怎样的,人与人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这样和那样的不同,即人的人格或个性,包括需要与动机、能力、气质、性格和自我意识等,从而得出适用人类的、一般性的规律,继而运用这些规律,更好的服务于人类的生产和实践。
3、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行为;心理过程;个性心理;群体心理。
4、人的最基本的心理过程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
5、个性倾向性可划分三个主要的子系统:个性心理特征;个性倾向性;自我意识。
6、心理学研究的基本目标:描述心理现象的具体事实;清晰地解释发生的事实;客观地预测将要发生的事情;行为的控制。
7、现代西方心理学的主要流派:构造主义心理学;机能主义心理学;行为主义心理学;格式塔心理学;精神分析心理学;人文主义心理学;认知心理学。
8、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华生;精神分析的代表人物弗洛伊德;心理学的第三势力是人文主义心理学。
9、简述现代心理学的主要流派:名称+人物+观点
第二章小结
1、脑是心里产生的器官,心理是神经系统活动产生的现象。
2、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也叫神经细胞。
3、神经元基本结构,由胞体、轴突、树突三部分组成。
4、大脑皮层可以划分为4个区域:额叶、顶叶、颞叶、枕叶。
5、大脑的左半球是“优势半球”。言语中枢在左半球。
6、简答:心理、行为与客观环境的关系。
答:客观环境是心理与行为的源泉,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可以支配和调节人的行为活动,还可以能动地反作用于客观事物去改造环境,指导实践活动。
第三章小结
一、名词解释:A、感觉: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个别属性反映。 B、知觉: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
二、填空
1、外部感觉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肤觉;内部感觉包括运动觉、平衡觉、机体觉。
2、根据知觉的对象是否属于人,可把知觉分为物体知觉,社会知觉。
3、感受性的大小可以用感觉阈限来度量;感受性和感觉阈限在数值上成反比例关系。
4、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是属于感觉适应;月明星稀属于感觉的对比;看到红色、黄色容易产生温暖的感觉,这属于联觉;以鼻代目,以目代耳属于感觉的补偿。
5、海军衣服天蓝色、陆军衣服草绿色利用知觉的知觉的整体性;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属于知觉的理解性;知觉物体的角度改变,但仍把它知觉为一个标准的物体,属于知觉的整体性。
三、简答
1、感觉和知觉的区别与联系。
答:(一)感觉和知觉的区别
感觉和知觉作为两种不同层次的心理过程存在着一定的区别:(1)感觉是介于心理和生理之间的活动,是以生理作用为基础的简单的心理过程,而知觉则是纯粹的心理活动,是加入了个体主观因素的复杂的心理过程。(2)感觉是个体
共有的普遍现象,而知觉则具有很大的个别差异,如相同的刺激可以引起相同的感觉,但却会引起不同的知觉。(3)分析器是产生感觉、知觉的生理基础,感觉是单一分析器活动的结果,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而知觉则是多种分析器协同活动的结果,反映客观事物的许多属性。(4)经验在感觉与知觉活动中所起的作用不同,人的感觉有无经验均能产生,经验可使感受性更加敏锐,但知觉的产生离不开经验,它更多依赖于个体的知识经验和个性特点。(二)感觉和知觉的联系
感觉和知觉的联系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1)两者都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刺激物的反映,同属于感性认识阶段。(2)感觉与知觉之间是连续的,知觉的产生必须以各种形式的感觉存在为前提。感觉是知觉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知觉的基础,知觉则是感觉的深入和发展。(3)感觉和知觉是同时进行的,在现实生活中人很少有孤立的感觉存在,通常两者是融为一体的,合称为感知觉。在心理学中只是为了研究的需要,才把感觉从知觉中区分出来加以讨论。
2、知觉有哪些基本特性(或知觉活动规律有哪些)
A、知觉的选择性
B、知觉的整体性
C、知觉的理解性
D、知觉的恒常性。
3、影响知觉选择性的因素
答:1.对象与背景之间的差别 2.知觉对象本身的组合及其活动性
3.知觉主体的主观因素
4、制作教具时,如何应用感知规律(举例说明)
5、论述:如何应用感知规律来组织教学
四、判断
1、在生理机制正常的情况下,只要有刺激的存在,人们就能产生感觉。(√)
2、感觉属于认识的感性阶段,知觉属于认识的理性阶段。(×)
3、痛觉是可以适应的。(√)
4、知觉的产生要以感觉为基础,但知觉是比感觉更复杂的心理反应形式。()
第四章小结
一、名词解释:记忆: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验的反映,是在头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
二、填空
1、根据记忆存储信息的久暂,可把记忆分为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2、感觉记忆的信息通过注意进入短时记忆;短时记忆的信息通过复述的方式进入长时记忆;短时记忆的容量为 7+-2个组块。
3、记忆过程包括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三个基本环节。
4、先前学习和记忆的内容对后继的学习和记忆内容的干扰作用叫前摄干扰;后继的学习和记忆的内容对先前的学习和记忆内容的干扰作用叫倒摄干扰;首尾部分记忆效果好于中间部分的现象称为首尾效应。
三、判断
1、短时记忆的容量有限,为5-9个组块。(√)
2、教学中不能让学生使用机械识记。(×)(可以使用机械识记,但是效率相对较低,容易遗忘)
3、过度学习越多,记忆效果越好;(×)
4、材料达120%的过度学习,记忆效果最佳。 ( × )(150%)
四、简答
1、简述遗忘的规律。
答:先快后慢
2、我们在学习过程中应该如何防止遗忘
3、遗忘的原因。答:A、记忆痕迹衰退说 B、干扰抑制说 C、动机性遗忘说 D、线索依赖性遗忘 E、同化说
4、良好的记忆品质表现在哪些方面答:记忆的敏捷性、记忆的持久性、记忆的准确性、记忆的准备性。
5、比较常见的记忆术有哪些答:*PQ4R法 *定点记忆法 *谐音记忆法 *韵律法 *记笔记策略。
6、如何利用记忆的规律来组织教学
答:在教学中组织学生识记及保持。这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向学生提出明确的识记人物;要注意充分利用无意识记的规律组织教学;要合理安排教学进度,注意指导学生每次识记材料的数量;注意知识的归纳和系统化,在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