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病基因诊断-2015-2016学年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5 1.为正常 2、4、5纯合患者 3.为杂合子
(3) PCR----DGGE
• 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enaturing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DGGE) • Tm值----DNA双链50%解链温度。 • Tm值主要与碱基组成相关。 • PCR扩增后的DNA,在变性梯度由低到高的聚丙 烯酰氨凝胶电泳过程中,Tm值低的DNA片段先 解链,电泳速度变慢 一个碱基差异也能改变 Tm值导致泳动速率改变 产生泳动变位,能检 测已知,未知点突变。 • 检测突变率比PCR-----SSCP高。
• 基因组中广泛存在的碱基置换,大约几百 ~1kb之中有一个。
• 应用于:
– 疾病的关联分析
– 基因功能鉴定
– 基因发现和制图
– 候选基因发现
连锁分析举例
连锁分析举例
连锁分析举例
连锁分析举例
I1 II 3
4.2 7.0
I2 4.0 7.0
4.0 7.0
4.0 7.0
4.0 7.0
II 1 4.2 9.7 4.0 7.0 4.2 7.0
(2)Southern印迹杂交
• 1975年Southern建立的检测DNA技术。 • 基因组DNA 限制酶消化 凝胶电泳分离 变性 转移到 硝酸纤维素膜(尼龙膜) 固定 预杂交 探针 杂 交 洗膜 放射自显影 分析杂交片段的大 小及密度。 • 可检测:
① DNA片段的缺失,插入,重排等。 ② 改变限制酶酶切位点的点突变。 ③ DNA扩增等拷贝数改变。 ④ RFLP等多态性。
百度文库
第二代遗传标记:数目可变的串联重复 (Variable number tandem repeat,VNTR) • 大约几十bp长的碱基序列在人群中其重复的拷贝 数不同所产生的多态,一般在非编码区中。
– 小卫星DNA(6~28bp)n – 微卫星DNA(2~6bp)n ,也称STRP(small tandem repeat polymorphism)
4、DNA测序
• Sanger法-----双脱氧核苷酸末端终止法。
• 双脱氧核苷酸不能形成5’磷酸和3’OH之间的 磷酸二脂键(因3’也脱氧)而终止反应。
• 4个反应体系分别加入ddATP,ddGTP,ddCTP, ddTTP,将产生不同长度(在A,G,C,T处随 机终止)的DNA片段,分别在变性凝胶电泳分离 呈梯状带型,自下而上是5’ 3’被合成的 DNA链顺序。
• 基因点突变正好发生在某限制酶识别位点 切点消失或增加 酶切片段长度改变。 酶
• 酶切图谱法检测的缺点:
① 不直接影响酶切点的突变不能检测到。 ② 产生的片段大小太相似也不易被检测到。 • 特异性扩增含酶切位点的PCR扩增片段,再经酶 切后电泳检测----更简便,快速,也能弥补缺点②。
镰状细胞血红蛋白(HbS)
II 2 4.2 9.7 4.0 7.0
连锁分析的优点
• 不一定清楚病因基因的分子基础,只要有基因内 或近旁DNA多态标记就可以分析。
• 缺点:
1、必须要有先证者以及家系中相关各成员的 DNA才能分析。
2、携带者是杂合子时才能分析。 3、连锁分析要充分认识到由于减数分裂时同源 染色体交叉互换导致误诊的可能性。
– 与正常序列杂交的探针 – 与异常序列杂交的探针 • 优点:探针可准确合成;不改变酶切位点的突变 也能检测。 • 缺点: 突变位点及性质清楚的前提下才能合成 ASO探针,只能检测已知点突变。
2、间接方法---连锁分析法
• 基因内或基因近旁DNA多态为遗传标记进行连锁 分析,判断被检者是否得到带有致病基因的染色 体而作出诊断。
诊断、治疗
• 血浆代用品 FVIII因子 分离的FⅧ因子 基因治疗 基因工程产品
• FVIII基因于1984年克隆并定位于Xq28,全长 186kb,含26个外显子,25个内含子,mRNA全 长为9kb,编码2351个氨基酸。 • 由于致病基因突变类型复杂多样,且突变位点不 集中------直接诊断受限制。
检测点突变
• 已知点突变检测:
1、RFLP 2、ASO探针杂交法 3、等位特异性PCR 4、PCR----SSCP
• 未知点突变检测:
1、PCR----SSCP 2、PCR----DGGE 3、DNA测序 4、DHPLC
5、PCR-----DGGE
(1)RFLP方法---检测已知突变
• 基因较大片段缺失或插入 酶切片段长度改变。
• 生化检测:血清中磷酸肌酸激酶(CPK)升高。 • 肌电图:肌源性改变等。 • 1987年Kunkel等克隆DMD基因,定位于Xp21, 全长2400kb,含79个外显子,cDNA长度为14kb。
DNA自动测序
• 应用如上原理,不同的是:
① 4种不同荧光染料标记的dNTP掺入酶促反 应(不用分4个反应体系)。 ② 经过毛细管凝胶电泳分离(不用分4个泳道)。 ③ 激光分析和计算机处理,直接标出碱基序 列。
焦磷酸测序
焦磷酸测序检测结肠癌KRAS基因突变
下一代 “克隆” 测序
5、DNA微阵列(DNA芯片)
(3)Northern 印迹杂交
• 检测RNA的分子杂交技术
• 提取组织总RNA oligodT mRNA 琼脂糖凝胶电泳分离 转移 含甲醛的 预杂交
探针
杂交
洗膜
放射自显影。
• 检测特异mRNA大小和表达量。
(4)原位杂交及荧光原位杂交
(Flu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
四、基因诊断-------遗传病产前诊断
1、甲型血友病(Hemophilia A):FVIII因子遗传 性缺陷所致的凝血障碍性出血性疾病. • 发病率:男性的1/5000~1/10000,XR。 • 症状: – 自然或轻微外伤后出血不止。 – 皮下、关节、肌肉出血----关节强直、劳动力丧 失。 – 颅内出血可危及生命。 • 根据血浆中FⅧ浓度可分为轻、中、重度。
核酸分子杂交操作程序
制备待测核酸样品 分离、变性、转移、固化DNA片段 预杂交 杂交 漂洗去除未参与杂交的标记探针 制备核酸探针 标记核酸探针 加入标记核酸探针
检测杂交信号
(1)斑点杂交 (Dot blotting hybridization)
• 主要用于基因缺失和拷贝数改变。
• 应用: 1)混合样品DNA鉴定 2)基因缺失检测 3)基因表达分析 • ASO探针(等位基因特异性寡核苷酸)---检测已知点突变。
间接基因诊断
• 方案:先检测SRY,ZFY/ZFX基因,诊断性别后
– 间接诊断——连锁分析 1、首先ST14(DXS52)位点的VNTR多态; 2、FVIII基因intron 18中的Bcl I/RFLP; 3、FVIII基因intron 22中的Xba I/RFLP;
4、FVIII基因intron 13中的(CA)n多态。
• 引物的核苷酸顺序将决定扩增片段特异性及其长 度。 • 该技术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操作简便,快捷, 目前自动化操作。
PCR扩增
(1)PCR----RFLP
• PCR扩增后酶切,检测点突变或多态。
(2)PCR----SSCP
• 单链构象多态(single strand conformation polymorphism, SSCP):DNA单链在非变性胶 中电泳时形成立体构象,其构象与碱基顺序相关。
基因诊断
主要内容
一、基因诊断概念 二、基因诊断基本原理及常用技术
1、核酸分子杂交 2、探针标记 3、PCR技术 4、DNA测序 5、DNA微阵列(DNA芯片)
三、基因诊断方法 四、基因诊断-------遗传病产前诊断
一、基因诊断概念
传统诊断法: 表现型 推测 基因型。 基因诊断法: 基因型 推知 表现型。 检测核酸 分析 特定基因 判断 基因型。
• 例如:
– FVIII基因 ST14(DXS52)位点 (60bp)n – DMD基因intron 44、45、49、50中 (CA)n – PAH基因 intron3中STR(4bp)n
• 优点: 群体中等位基因数目多,杂合子频率高。
第三代遗传标记:单核苷酸多态 (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
PCR Mst II
A … … CC↓TGAGG … … 56 bp 54 bp S … … CCTGTGG … … 110 bp
(2)ASO探针杂交法--检测已知点突变
• 等位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allele specific oligonucleotide probe,ASO)以点突变为中心 合成20bp左右的一对探针:
• • • •
染色体标本上,组织切片上分子杂交 原位杂交----3H标记探针 FISH-----荧光素或生物素标记 应用于基因定位,染色体数目及结构异常 诊断。 • 组织切片上的FISH----mRNA水平表达及一 些病原体感染诊断。
肌球蛋白mRNA在胚胎小鼠心脏原位表达
荧光原位杂交(FISH)与染色体涂染
• 在杂交测序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① 大规模集成电路手段把成千上万个寡核苷酸探针 有规律地排列在指甲大小的芯片上----制作寡核 苷酸阵列。 ② 将待测的DNA,RNA或cDNA用荧光标记后在 DNA芯片上与探针杂交。
③ 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对芯片进行扫描,配合计算 机处理荧光信号,得出所需信息。
High-resolution melt curve analysis (HRM)
• 长度相同,但只要一个碱基的差别 形成不同 构象 泳动速率不同 形成不同泳动带。 • 能检测已知和未知点突变。
PCR-SSCP过程
--------------------------primer --------------------------↓ 32P-dNTP掺入 PCR扩增 产物 ↓ 变性 ↓ 单链DNA ↓ 中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 1 2 3 自显影 ↓ 结果分析
基因诊断特征: 1. 检测DNA不受被检测来源的限制。 2. 症状前诊断成为可能。 3. 对遗传病可进行分子水平再分类----遗传异质性 的分子水平阐明。
二、基因诊断基本原理及常用技术
1、核酸分子杂交
双链DNA
变性 加热,强酸,
单链
复性 探针
杂种DNA
强碱,变性剂
• 探针: 一段与待测DNA或RNA互补的核苷酸序列, 作为工作状态的探针必须是单链。 • 常用探针种类: 基因组DNA, cDNA,人工合成的寡 核苷酸。
– 直接诊断:检测i22的倒位。
2、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症(DMD/BMD)
• 肌萎缩中占60%。 • 由于抗肌萎缩蛋白(dystrophin)遗传性缺陷所 致的进行性肌萎缩的致死性神经肌肉性遗传病。 • 发病率为1/3500,XR遗传。 • BMD比DMD发病晚,病情轻。 • 主要症状:通常3---5岁发病,开始走路不稳,鸭 型步态,上楼梯困难,Gower征阳性,进行性肌 萎缩伴有腓肠肌假性肥大,10多岁下肢瘫,一般 在20多岁之前死于心衰或呼吸衰竭。
Identification of copy number changes by array comparative genomic hybridization (CGH)
三、基因诊断方法
1、直接诊断:直接检测致病基因缺陷性质。 能作直接诊断的条件: 遗传方式已知 病因基因或cDNA已克隆分离 突变性质与疾病关系已阐明 基因突变类型: 1、DNA碱基置换(点突变) 2、DNA片段的缺失、插入、重复等 3、动态突变
• DNA多态性(DNA polymorphism):群体当中 不同染色体上的基因每几百个bp中大约有1个的 比例存在碱基取代,但对表现型无改变,这种变 异的频率在群体中占1%以上,这种现象叫DNA 多态性。 • 这种变异以孟德尔共显性遗传方式传递。
第一代遗传标记: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 RFLP)
3、PCR技术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 1985年美国cetus公司的Kary Mullis创建, 80年代一向革命性技术,1993年获诺贝尔 化学奖。 • 模拟生物体内的DNA复制,在体外DNA聚 合酶酶促合成某一特异DNA片断的技术。
步骤:
变性
20----30周期 复性 延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