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语文小说阅读体验高考真题把握备考方向

合集下载

2020年高考语文小说客观题答题思路1

2020年高考语文小说客观题答题思路1
【核心素养】
抓住两点去读文 速解小说选择题 小说选择题解法探究
目录
CONTENTS
一、怎么考——显性表述指方向,
隐性表达错误藏
二、怎么读——先题后文有目
标,始终带着“3关注”
三、怎么解——显性隐性标注
全,题文比对逐一研
一、怎么考
——显性表述指方向,隐性表达错误藏
原题再现(2017全国1卷《天嚣》T4)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开头不仅形象地描写了风沙的狂暴,也细致具体地表现了人物的 直觉印象与切身感受,烘托并渲染了“天嚣”恐怖气氛。 B.被困队员身陷绝境却调动起所有能量开门救助敲门人,送瓜人在被困 队员生死关头奇迹般的出现,这都说明生命奇迹无法解释。 C.小说善于运用细节表现人物,开门前试验队员一句“桌子上有资料没 有?当心被风卷进去”,就体现了科研工作者高度的责任意识。 D.试验队被困队员与素不相识的送瓜人之间的故事,不仅令人感动,还 揭示出一个朴素而有意味的人生道理:帮助别人,也是帮助自己。
第1段中“冲撞”、 “战栗、摇晃”
等词语。
❹他躺着,喉头有梗阻感,他怀疑粉尘已经在食道结成硬块。会不会引起别的 疾病,比如矽肺?但他懒得想下去。疾病的威胁,似乎已退得十分遥远。
❺他闭上眼,调整头部姿势,让左耳朵不受任何阻碍,他左耳听力比右耳强。 ❻风声。丝毫没有减弱的趋势。 ❼他仍然充满希望地倾听。 ❽基地首长一定牵挂着这支小试验队,但无能为力。远隔一百公里,运水车不 能出动,直升机无法起飞,在狂虐的大自然面前,人暂时还只能居于屈从的地位。 ❾他不想再费劲去听了。目前最明智的,也许就是进入半昏迷状态,减少消耗 ,最大限度地保存体力。
√B.“通过对此人的严厉审讯,有可能澄清中共与苏联的关系”,这既是大野

2020年说题比赛:语文高考小说阅读篇

2020年说题比赛:语文高考小说阅读篇

二、考题特点:
1、问题设计侧重对小说的故事情节、表达技巧、 作用效果和语言描写等高频知识点的考查。
2、侧重于学生综合分析能力的考查。

五、如何备考
(一)回归课本
高考考点与教材的知识点是有衔接的。 如:2019年鲁迅的《理水》,第8题考查小
说人物的塑造方法,我们完全可以把《祝
福》中对祥林嫂的描写方法迁移到考题中
那么这俩道题有没有体现了高考的核心功能呢?我
认为是有的。
一、立德树人
《越野滑雪》是美国著名作家海明威的作品。海明
威的硬汉形象会给考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影响考生,起
到了立德树人的作用。
二、服务选材
海明威的冰山理论让大家感到很陌生课本中从来没
有教过。这让很多考生不知道该如何回答,然而阅读面
广、分析能力强的考生却能够很好地把握该题,在得分
二、考什么
8. 两人在喝完酒离开客栈前有一段一再相约的对 话。请结合上下文分析对话者的心理。
(本题考查知识点:故事情节、语言描写。)
9. 海明威的“冰山”理论将文学作品同冰山类比, 他说:“冰山在海面移动很庄严宏伟,这是因为 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在水面上。”本小说正是只描 写了这露出水面的八分之一。请据此简要说明本 小说的情节安排及其效果。
行推测探究以提高理解能力。
(七)关注学生解答小说时存在的问题
1、收集学生在回答小说题的答案,认真研究之 后,将存在的问题归纳出来并告诉学生,然后进 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2、特别关注一些练了很久却无法突破小说题瓶 颈的同学,对于他们要给予信心上的鼓励与方法 上的指导。
六、变式延升
8、两人在喝完酒离开客栈前有一段一再相 约的对话。请分析这段对话的含义。
(本题考查知识点: 情节手法和作用效果。)

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专题:文学类小说阅读备考指南与答题技巧

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专题:文学类小说阅读备考指南与答题技巧

考情特点备考方向1.近年高考全国卷一改小说一统天下的局面,2021两套全国卷是小说、散文各一篇。

2020年全国卷Ⅲ考查了散文《记忆里的光》,2020年新高考Ⅰ卷考查了散文《建水记》。

考查文体的变化体现新课标重视多方面培养审美鉴赏能力的教育思想和新高考全面综合考查学科素养的命题理念。

2.文本选材突出人性美与时代性主题。

2021全国甲卷《当痛苦大于力量的时候》突显个人命运和时代命运的结合;2021全国乙卷《秦琼卖马》则突显人性之美;2020年全国卷Ⅱ《书匠(节选)》是弘扬工匠精神的主题;2020年新高考Ⅰ卷《建水记》是传承历史文化的主题;2019年全国卷Ⅱ《小步舞》是映射工业化进程中精神家园丧失的主题。

选材的主题,契合时代精神,体现新课标和新高考重视“立德树人”的理念。

3.设题既注重常规性又兼顾灵活性。

2021全国乙卷的小说两道简答题,一道考查情节的设计意图,一道考查人物心理,都是常规题型,难度也适中。

2021全国甲卷的散文两道简答题,一道考查信息的筛选,一道考查中心句的作用,都是常规题型,但“普希金的临终遗言是理解本文的钥匙”的说法简明而生动,体现了命题的灵活性。

灵活性另一方面是不拘常规,因文设题,个性化命题。

如2020年全国卷Ⅰ《越野滑雪》第9题根据文本特点考查海明威创作的“冰山理论”。

1.文学类文本阅读备考,要以小说、散文为主,兼顾戏剧、诗歌。

这既是为了应对国家命题中心“反套路”的命题理念,也是为了培养考生真正的“审美鉴赏与创造”核心素养。

2.因文学类文本考查点侧重文体特征,故本专题分小说、散文来备考。

3.读懂是解答问题的关键,因此,应以读懂文本为切入点,以必备文体知识为突破口,以教材为关联点,以高考真题为能力训练点来进行层进式备考。

如何读懂小说一、掌握文体特征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人物、情节和环境三要素,构成了小说的基本面貌。

1.人物小说反映社会生活的主要手段是塑造人物形象。

2020届高考语文阅读材料小说阅读

2020届高考语文阅读材料小说阅读
7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作出自己的判断然后对文本作深入的思考分析从中引述论据阐明自己的见解有时可适当联系社会人生民族心理等内容
“小说阅读”解题路径及其表达模式
一、考情分析
本考点将逐渐成为命题的热点,比散文考点难,不易把握。命题角度大致有:一是对故事情节的梳理与概括;二是对人物形象概括和赏析,个性化的解读与阐述不能游离于原著;三是对语言艺术、主题思想、情感倾向、时代特征等方面的评析。能力层级C至F不等。
4、分析戛然而止的结尾。冲突往往在高潮中戛然而止,引人深思。这使结尾句往往成为点睛之笔,是理解全篇的关键。
它留下了 “空白”给读者想象,让读者进行艺术再创造,或让人回味无穷,或令人继续思索,或点题或突出主题……
3、环境描写
自然环境
自然环境是指自然界的景物,如季节变化、风霜雨雪、山川湖海、森林原野等,自然环境描写又称为景物描写。
3、分析令人喜悦的大团圆结局。具有喜剧色彩。
这种结局符合人们的阅读心理。人们阅读小说,目的是要得到快乐;因为真实的人生,如同月亮一样缺多圆少,所以才希望文学的梦境结局是圆满的,以寄托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①从表达效果上看,小说喜剧结局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耐人寻味。 ②从阅读者的情感体验看,喜剧性的结尾与主人公、作者的意愿构成和谐的一体,给人以欣慰、愉悦之感。③从主题上看,这样的结局凸显出的美好人性超越了……,反映出人类向往……的愿望。
1.作者直接插进来进行叙述、介绍、说明,或通过作品中的人物所见所闻所感和亲身经历来进行插叙。
2.通过作品中的人物自己或旁人的语言(像对话、独白等)来进行插叙。
3.通过人物的回忆、思念、想象等心理活动来进行插叙。
1. 对主要情节起补充衬托的作用。

2020年高考模拟复习知识点试卷试题之高考语文小说阅读答题技巧

2020年高考模拟复习知识点试卷试题之高考语文小说阅读答题技巧

高考语文小说阅读答题技巧【第一部分环境类题型】一、情节梳理题考查对小说故事情节的梳理概括能力,一般以两种方式出现:1、概括小说的主要情节:答题时要注意按照情节(发生、发展、高潮、结局)的顺序表述,按照主谓宾(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形式组织,切不可纠缠于细节,面面俱到。

2、小说的情节是如何展开的?不同于“概括小说的情节”,完整规范的答题格式一般为:①正确指出小说的线索;②正确指出小说展开故事情节的方式;③分条分点概括故事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尾(如果题干中有“简要分析”的需要,如果题干中是“概括回答”,则不需要)。

二、情节作用题答题思路:1、环境角度:突出(烘托、交代)人物活动的环境,使环境更具典型性等;2、情节本身:为后文埋下某个情节埋下伏笔或作铺垫;推动情节发展;使情节更为曲折生动,波澜起伏,引人入胜;照应前文某个情节;设置悬念,吸引读者;线索,对比,衬托,承上启下等。

3、人物角度:塑造了……的人物形象;表现了人物……的性格或精神;刻画了人物……的心理;发展了人物……性格;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充实等;4、主题角度:揭示(表达、寄托、暗示)了……的主题,深化主题,突出主题,丰富主题等;5、读者角度:设置悬念,跌宕起伏,引人入胜,吸引读者注意力,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发读者思考等。

温馨提示:答题格式一般为:作用点+体现点。

所谓“作用点”是指作用是什么,一般要用术语来答;所谓“体现点”是指这个作用在文中是如何体现出来的,必须结合文本具体内容分析。

三、情节安排(艺术)题这类题型主要考查对情节安排的艺术技巧和特色的辨析鉴赏能力,对于这类题型的回答,可以从几个方面来思考:(一)线索的安排1、结构全文的线索:人物、事物、事件、情感、时间、空间。

2、分析线索的特点:单线结构、双线结构。

A、双线结构:一明一暗,相互交织,双线必须由一个共同点来连接。

B、寻找途径:抓小说标题、抓小说中的中心词。

(二)情节安排的技巧1、就全文看:一波三折。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3小说阅读真题研磨方向更重要课件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3小说阅读真题研磨方向更重要课件

②现在我回想起来,那个夜晚特别长。 ③从那以后出去,背上了两个板凳。我十一岁的时候,有人从新民来找父亲 下棋。那人坐了两个小时的长途车,到父亲常去的大树底下找他。“黑毛大哥, 在新民听过你棋好,来找你学学。”那人戴着个眼镜,看上去不到三十岁,穿着 白色的衬衫,汗把衬衫的领子浸黄了,用一块手帕不停地擦着汗。
【审答题眼】 题干中的“相关内容”是答题对象,“理解”是答题要求。 【试题情境】 本题为基础性考查,以语文学科认知中的小说情节内容、细节描写、 人物行为等为微情境,围绕“父亲”“我”“眼镜”等人的形象特点设置题目,考 查学生对形象特点的概括能力。 【必备知识】①塑造人物形象的常用方法;②有关细节描写及其作用的相关知识。 【关键能力】①能在文本中获取人物相关言论、表情、举止行为的语句;②能体察 细节描写、语言描写等描写方法所起的作用。
无论是入流的还是不入流的,都有人愿意挂,小到烟酒,大到房子、金子和存款, 一句话就订了约的有,找个证人签字画押的也有。父亲说:朋友,远道而来别的 话不多说了,我从不在棋上挂东西,你这么说,以后我们也不能再下了,刚才那三 盘棋算你赢,你就去说,赢了黑毛。说完父亲就站起来走。还有的人,下完棋,不 走,要拜父亲当师傅,有的第二天还拎着鱼来,父亲不收,说自己的棋,下可以,教 不了人,瞧得起我就当个朋友,师徒的事儿就说远了。
⑤那天眼镜等到父亲,拿手帕擦着汗,说要下棋,旁边的人渐渐围过。父亲 坐在板凳上,树上的叶子哗啦哗啦地响,他指着自己的脑袋说:老了,酒又伤脑子, 不下了。那年父亲四十岁,身上穿着我的校服,胡须长了满脸,比以前更瘦,同时 期下岗的人,有的人已经做生意发达了,他却变成一个每天喝两顿散白酒,在地 上捡烟蒂抽的人,话也比过去少多了,只是终日在棋摊泡着,确实如他所说,半年 来只是坐在板凳上看,不怎么出声,更不下场下棋。

2020高考二轮复习小说阅读答题技巧

2020高考二轮复习小说阅读答题技巧

高考二轮复习小说阅读答题技巧注意:做阅读题答不准的最大原因的是什么?没有弄明确白对应文段的层次和意思,没有弄清对应文段讲这个意思跟上下文的因果关系。

正确做法是:弄明白题目要求答什么后,再深入分析对应文段的层次、概括层意,然后思考与上下文各方面的因果关系,最后才答题。

一、读懂文本(7分钟):一看主观题、形成问题链。

二速读:边读边画出边有关人物(身份、地位、职业、经历、、生活环境、性格等词句)、情节(时间、地点、事件前因后果、场面等词句)、环境背景、主题(开头、结尾、意味深刻处的词句)、尤其注意探索考题相关内容。

三精读:做到五点:一明线索情节层次;二明主次人物的关系及主要人物的典型性格;三明确环境及作用;四明确主题(联系情节、环境、人物)五在此基础上思考考题相关内容并批注答案关键词。

二、情节构思(分析结构)六种题型题型 1.概括故事情节切分角度:以事件的相对完整性为标准,根据时间、地点的变化、新的人物出场来灵活切分。

①从故事的起因、发展、高潮、结局分析;②抓住线索分析(某人、某物、某事、空间、时间、作者情感;明线暗线,主线副线);③从场面或事件发展变化脉络分析(从时间地点的变化看先后写了几个场面或事件);④从人物心理或性格发展变化阶段分析(抓住心理感情变化线)概括表述:按照主要人物何时何地做何事的格式概括;事件涉及对象要前后一致;对事件的叙述要完整;要避免前后情节的相互交错。

注意,双线结构小说概括情节要把明暗两个主人公各自的情节进程梳理出来。

题型 2 指出线索:(1)线索有:某人、某物、某事、空间、时间、作者情感、明线暗线。

寻找途径:标题、开头、结尾、反复出现的词语(人、物)。

(2)表述:一要指出线索:如是双线还要指出明线暗线(主线副线)分别是什么,指出明暗线交织连接的共同点是什么。

如鲁迅小说《药》“华家故事”和“夏家故事”的连接点就是“药”。

)二要结合内容说作用:使情节更加集中紧凑,使人物性格更加突出,形象更加丰满,使主题更加丰富。

2020年高考语文总复习:把握小说情节题三大考点

2020年高考语文总复习:把握小说情节题三大考点
我爹穿了新衣裳,下晌的饭竟也不要吃,直奔汽车站。他要当天赶回去。想回去就 回去吧,七十里地,到镇上最多也就一个小时的车程,从镇上再回家,那几步路我爹怎会 放在心上。
从镇上的汽车站出来,我爹拽着他的拉杆箱心静气闲地站定,摸一摸他的光脑壳,抻 一抻新衣裳,掸一掸新皮鞋上的灰尘,四下一打量,天哪!他这才发现忙中容易出差错,急 赶慢赶,他竟然忽略了一个令人十二分不愉快的事实——天黑了。
梦里,金色的月亮渐渐沉下,东方的天际,呈现一片浩浩紫气,壮观的太阳正 在冉冉升起——天亮了。
(选自《小小说选刊》)
请围绕父亲这一形象梳理本文的基本情节。
解析:本题考查概括梳理小说的故事情节。原文基本上是按顺序叙述了父亲 换上新衣前后心理变化,在梳理时可以按照时间顺序进行叙述。
答案:开端:农村的父亲来城里看“我”, “我”给父亲添置了新衣服。发展: 父亲换上新衣服后,急不可待地要回老家。高潮:父亲回到镇上后天黑了,为 了显示自己的新衣,父亲决定在镇上住旅馆。结局:父亲在旅馆看着自己的新 衣,有深深的满足感。
德国人的手指不由分说地搭上了扳机,迈尔早就吓瘫了,面无人色,连裤子都湿了 一大片。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有人大叫起来:“霍夫曼,你认错人了,俘虏你的人不是他, 而是我。”所有人全惊呆了,霍夫曼更是大吃一惊,大叫的人是贝尔蒂。
霍夫曼一下子语无伦次起来:“贝尔蒂先生,你这是怎么了?你头昏了吗?” 贝尔蒂从队列中笔直地走出来,一脸平静地说:“霍夫曼先生,你怎么可以泄私愤 呢?你所谓的风度呢?” 霍夫曼大脑里一片糨糊,摇着头呻吟着说:“贝尔蒂先生,你这是开玩笑吧?明明是 这个可恶的人俘虏我的嘛……” 贝尔蒂口齿分外清晰、分外响亮地说:“霍夫曼先生,请以你一向引以为豪的尊严 起誓,俘虏你的人到底是谁?” 霍夫曼一下子脸如死灰,无力地问道:“为什么?你这是为什么?”贝尔蒂微笑着说: “在我们心目中,尊严和风度的重量绝不比你们轻,甚至比生命还要重。” 枪响了,贝尔蒂倒了下去。对着这个伟大的灵魂,霍夫曼缓缓地把腰弯了下去。

【2020高考·语文】小说阅读知识梳理

【2020高考·语文】小说阅读知识梳理

2020高考语文·小说阅读知识梳理【小说备考】(一)情节结构安排模式:(1) 摇摆式。

即通常所说的“一波三折”,使小说读起来引人入胜。

《清兵卫的葫芦》(2) 结构上延迟——(《牲畜林》)“延迟”是层层推进结构中的一种手法,在小说的进程过程中,作者竭力给故事、人物、心理的进展设置障碍,又不使读者觉得希望完全破灭。

(《西游记》中“九九八十一难”与“三打白骨精”)(3) 欧·亨利式。

结尾出人意料,而又在情理之中,产生戏剧性效果。

(4) 蒙太奇式。

或叫“镜头组合式”。

即运用电影蒙太奇组接法,把几个有内在联系的镜头或场面连接起来,构成一个有机完整的结构。

(把许多镜头联接起来,实现时空交错和大幅度跳跃的效果,避免了平铺直叙的单调呆板)(5) 独白式。

以人物在特定环境中的心理活动为线索叙述故事,推动情节的发展。

这种形式便于抒发人物内心深处的情感,表达对事物、人物的思考。

(6) 倒叙式。

先写结果,再写起因、经过的一种结构方法。

这种结构既有倒叙的往事的回叙,又有顺叙的线的延伸。

(7) 留白式。

留白式的结构,注重的是叙述的恰到好处,戛然而止,为读者留下无穷的想象空间。

(8) 抑扬式。

“扬”是主体,先在“抑”上着笔,突然一转归于“扬”。

或者相反。

用这种方法,造成鲜明对比,形成波澜起伏的情节,更突出主旨。

(9) 误会法,巧合法(10) 双线结构。

①明暗线:显隐结合,摇曳多姿——《马兰花》②双主线: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失街亭》③主次线:主次偕行,相辅相成——《最后一片常青藤叶》明暗双线的好处:一明一暗(一显一隐)两条线索,交织在一起(交叉推进,平行展开,相互呼应,彼此映照),形成“悬念”,使故事情节生动(紧凑集中),跌宕有致(引人入胜,曲折紧张);更好地塑造……人物形象;突出小说……的主题。

(11) 设悬念:激活读者的“紧张与期待的心情”,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和探究欲望。

(12) 埋伏笔,做铺垫:前段文章为后段文章埋伏线索,做好铺垫,也可以理解为上文对下文的暗示。

2020普通高考语文 小说阅读理解题相关知识与解题技巧

2020普通高考语文  小说阅读理解题相关知识与解题技巧

2020届普通高考语文˙小说阅读题相关知识与解题技巧一、情节题题型一情节概括题4大解题技法:1.结构连贯法、2.场面连贯法、3.线索连贯法、4.细节连贯法题型二情节手法题1.悬念:小说的叙述中先设置一个谜面,藏起谜底,在适当的时候再予以点破,使读者的期待心理得到满足。

悬念的主要作用是吸引读者,引人入胜。

2.抑扬:对写作对象或欲扬先抑或欲抑先扬,然后陡然一转,出乎读者所料,从而使文势曲折多变,使文章产生峰回路转、跌宕起伏的效果,增强作品的可读性。

3.照应:又叫呼应,是篇章间的伏笔照应。

照应能使情节连贯,脉络清晰,结构紧凑。

4.伏笔:对将要在作品中出现的人物或事件,预先作的提示或暗示。

伏笔用得好,可使全文前后呼应,结构更严谨,情节发展更合理,前因后果更分明。

5.对比:把两种对立的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

对比的作用一般是渲染气氛、表现人物或突出主题。

6.衬托:指描绘某一事物来表现另一事物的艺术手法,它分为正衬和反衬两种。

衬托可以使文章更生动,人物、事物形象更突出,主题更鲜明。

7.铺垫:也称铺叙衬垫,它是为了衬托主要人物或事物而铺叙另外的人物或事物。

运用铺垫写法是为了蓄积气势,突出文章主旨。

8.突转:在小说结尾部分,作者常常采用突转的方法形成情节的某种“巧合”,某种意料之外的反转,或者是形成人物性格的“急剧改变”。

这种突转常收到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效果,对表现小说主旨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9.线索:线索是贯串整个作品情节发展的脉络,它可以是小说中的某个人物、某个事物,也可以是作者的情感、小说的事件,还可以是故事中的空间、时间。

抓住线索是把握小说故事发展的关键。

线索一般有单线和双线两种。

寻找线索时,主要借助小说标题、小说中的关键词(体现“人物出场、时空变化、事件演变”的词语)等。

①小说线索安排的作用:可使小说结构清晰,情节集中;可通过线索巧妙安排结构,揭示主题。

②小说的明线与暗线明线:就是由人物活动或事件发展所直接呈现出来的线索。

2020高考语文小说阅读专题知识梳理及答题技巧汇总

2020高考语文小说阅读专题知识梳理及答题技巧汇总

小说阅读知识梳理及答题技巧汇总一、小说阅读整体指导一、小说文体特征简介小说是以刻画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因此人物、情节和环境被称为小说的三要素。

1. 人物小说中的人物,我们称为典型人物;这个人物是作者根据现实生活创作出来的,不同于真人真事,“杂取种种,合成一个” ,通过这样典型的人物形象反映生活,更集中、更有普遍的代表性。

2. 情节小说主要是通过故事情节来展现人物性格、表现中心的。

故事来源于生活,但它通过整理、提炼和安排,比现实生活中的真事更集中、更完整、更具代表性。

3. 环境小说的环境描写和人物的塑造、中心思想有极其重要的关系。

在环境描写中,社会环境是重点,它揭示了种种复杂的社会关系,如人物的身份、地位,成长的历史背景等。

自然环境包括人物活动的地点、时间、季节、气候以及景物等。

自然环境描写对表现人物的心情、渲染气氛都有作用。

二、巧抓阅读技巧,快速读懂小说小说阅读需要两大能力,一是对文本的认知理解能力,二是解题能力。

在高考中可通过以下四步快速读懂小说。

第一步,切分层次,梳理情节1. 梳理情节脉络是阅读小说的突破口,也是基础。

小说的情节一般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部分,可以按照这四部分梳理情节。

2. 找出线索,梳理脉络。

如2015 年全国卷I《马兰花》,小说有明暗两条线索,明线是马兰花一家为借款而引发的冲突,暗线是麻婶母女的还款过程。

【思路点拨】概括每一自然段的段意切分层次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梳理情节第二步,关注描写,分析人物分析人物形象是读懂小说的关键。

作者通过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细节等描写以及各种艺术手法,来塑造鲜明而独特的形象。

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要四看: ①人物的身世、地位、经历、教养、气质②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描写③人物所处的社会历史背景④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

第三步,分析环境,明确作用环境描写主要包括社会环境描写和自然环境描写1. 社会环境是事件发生和人物活动的社会条件,是人物性格形成、发展的土壤, 影响着人物的思想、性格和人物对客观生活的理解、认识,从而使人物对现实生活采取不同的态度。

2020高考语文-小说阅读题型及答题技巧(整理版)

2020高考语文-小说阅读题型及答题技巧(整理版)

高考语文-小说阅读题型及答题技巧(整理版)一、看背景思人物。

小说是最能表现人的艺术,分析人物形象独特、鲜明的个性,需要把人物放在一定的社会历史背景(典型环境)下去理解,也要结合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质等因素去分析人物。

林森两次看病,而魏力的态度和表现前后却截然不同,前一次原来是“白大褂在市报和电视上见过林森,知道他是市里的主要领导”,后一次则是因为以步行代车终招来“撤职”或“停职审查”的流言所致,由此可看出魏力趋炎附势、见风使舵的个性特征。

而正是魏力前后截然不同的态度又激怒了林森,使他产生了恨恨不平的心理,于是官权意识被重新唤醒。

二、观描写重细节。

描写是小说区别于其他文学样式的最大特点。

不管是白描还是工笔,都是使小说展现的场面、人物显得栩栩如生的基础。

分析小说的描写,主要是通过人物的外貌、神情、语言、行动、心理描写尤其是细节的描写,来揭示人物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

小说抓住魏力前后两次不同的表情、动作、语言等方面的细节进行描写,以前恭后倨的强烈对比,突现了人物的性格。

三、读情节理构思。

情节是小说故事推进的过程,是人物性格的发展史,在小说中起着展示人物性格、表现作品主题等作用。

小说中间写了“林森女儿找工作一事”,这似乎与主要情节“看病”关系不大,但却揭示了当今社会趋炎附势的普遍现象,这样构思就深化了主题,使魏力的前恭后倨变得更为自然,同时也为下文写林森心理的变化作了铺垫。

四、获主旨多思考。

小说的主题不是象贴标签一样明显地张榜在作品的前头,而是蕴藏于作品的所有艺术形象中,它有待于读者去寻找、去挖掘、去发现、去获得。

读者对小说作品主题的理解有一个由潜渐明的过程,还有一个由浅入深、由薄到厚的过程。

2小说阅读具体方法和技巧:1.概念: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样式。

2.故事情节、环境描写、人物形象是小说的三要素。

3.人物塑造方面:辨析人物描写的方法,除了外貌(肖像、神态、服饰)描写,动作细节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等直接描写外,还要注意其它人或景的烘托。

2020高考语文小说阅读答题技巧

2020高考语文小说阅读答题技巧

高考语文小说阅读答题技巧自从考试大纲修订之后,阅读题开始更占分量了,尤其是在时间上。

如果想要做小说阅读的时候没什么压力,答题规范和答题技巧怎么能不掌握呢?今天我们要看的是环境类题型的答题规范及答题技巧。

环境类题型小说中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自然环境:指自然界的景物,如季节变化、风霜雨雪、山川湖海、森林原野等,自然环境描写又称为景物描写。

社会环境:狭义社会环境是指能反映社会、时代特征的建筑、场所、陈设等景物以及民俗民风等;广义社会环境是指一定的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人际关系的总和。

从历年高考题来看,重点考查自然环境描写。

具体考查内容有:1.环境描写的作用(意图)。

2.环境描写的特点。

3.环境描写的手法。

4.环境描写的寓意。

5.环境描写的赏析。

通常以下列两种方式出现,一是描写手法和作用相结合,二是描写的环境特点和作用相结合。

重点是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

一、环境描写作用(意图)题环境描写的作用,总体上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1.环境本身:①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背景;②暗示社会环境;③营造氛围,渲染气氛,奠定基调。

2.人物方面:①烘托心情;②表现身份、地位、性格等;③暗示命运。

3.情节方面:①暗示或推动情节的发展;②为后面情节的发展作铺垫或制造悬念;③作为情节发展的线索。

4.主题方面:①表达、寄托、暗示、揭示主题;②丰富、深化主旨。

答题常用术语:1.社会环境的作用:(1)交待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2)交待人物活动及其成长的时代背景;(3)揭示社会关系;(4)交待人物身份,表现(影响、决定)人物性格;(5)提示社会本质,提示主题。

2.自然环境的作用:(1)突出季节特征;(2)表现地域风光;(3)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背景;(4)渲染、营造、烘托氛围或气氛;(5)增加或缓和紧张的氛围;(6)奠定感情基调;(7)反映、暗示社会环境;(8)换转或展开情节,推动情节发展;(9)为情节发展作铺垫;(10)前后多次描写,成为行文线索;(11)为下文刻画人物作铺垫;(12)烘托、映衬人物形象;(13)表现人物心理、性格;(14)暗示人物心理转变;(15)象征、暗示人物命运;(16)揭示人物命运的必然性;(17)表达、寄托、象征、暗示、揭示主题;(18)丰富、深化主旨;(19)设置悬念,产生波澜,激发阅读兴趣。

2020年高考小说阅读 用知识体系攻克新旧题型

2020年高考小说阅读  用知识体系攻克新旧题型

2020年高考小说阅读用知识体系攻克新旧题型01能力目标要心中有数●能从人物、情节、环境等要素入手,准确把握文本的主题。

●品味语言特点,把握文本特征,能够从微观和宏观角度体会到文本的技巧与特征。

●明确理解题目命意,能够依照题目的要求,精准、规范地组织答案语言,来表达对文本的理解与技法的鉴赏。

02解答小说阅读题三步走明晰小说分析的逻辑思路梳理三要素关系要注重人物、情节、环境等要素对主题的意义,阅读中要梳理出三要素的内涵及之间的相互关系,在此基础上准确提炼出主题。

牢记小说阅读的常见表达技巧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排比、反问、设问、反复等。

常用手法:对比、衬托、象征、引用等。

描写手法: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等。

结构艺术:欲扬先抑、详略有致、欧·亨利式结尾等。

叙述艺术:①顺序:顺叙、插叙、倒叙等;②视角:全知视角、有限视角;③人称: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

语言技巧:①风格:清新质朴、雍容典雅、幽默风趣等;②句式:长句与短句、整句与散句等。

03真题精练(2019年高考全国Ⅰ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理水(节选)鲁迅当两位大员回到京都的时候,别的考察员也大抵陆续回来了,只有禹还在外。

他们在家里休息了几天,水利局的同事们就在局里大排筵宴,替他们接风。

这一天真是车水马龙,不到黄昏时候,主客就全都到齐了,院子里却已经点起庭燎来,鼎中的牛肉香,一直透到门外虎贲的鼻子跟前,大家就一齐咽口水。

酒过三巡,大员们就讲了一些水乡沿途的风景,芦花似雪,泥水如金,黄鳝膏腴,青苔滑溜……等等。

微醺之后,才取出大家采集了来的民食来,都装着细巧的木匣子,盖上写着文字,有的是伏羲八卦体,有的是仓颉鬼哭体,大家就先来赏鉴这些字,争论得几乎打架之后,才决定以写着“国泰民安”的一块为第一,因为不但文字质朴难识,有上古淳厚之风,而且立言也很得体,可以宣付史馆的。

(第1段环境描写,是对纸醉金迷、不顾民间疾苦的官员的讽刺。

高考语文小说阅读题答题模板

高考语文小说阅读题答题模板

2020高考语文小说阅读题最全答题模板把握小说情节,赏析人物形象考点一:把握小说情节小说情节是在小说提供的特定环境中,由于人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人与环境间的矛盾冲突而产生的一系列生活事件发生、发展直至解决的整个过程。

在情节方面设置的题型通常有:1.概述情节;2.对某一情节的特点和作用分析。

题型一:概述情节常见提问方式1.用一句话或简明的语句概括故事情节。

2.文中共写了哪几件事,请依次加以概括。

3.用填空的形式概括小说的部分内容(包括指出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四部分中的某一方面)。

解答思路1.理清小说的结构可以按照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来划分文章结构。

2.寻找小说中的线索小说中的线索有事物线索,有对比冲突线索,还有人物线索、情感变化线索等。

3.抓住小说中的场面常用答题模式按“何时何地何人做何事(文中没有涉及的除外,但‘何人’‘做何事’不能省)”的格式加以概括,一般一个场面可以概括为一件事。

题型二:对某一情节的特点和作用分析小说对故事情节的叙述,有顺叙、倒叙、插叙等方法。

顺叙,也称正叙。

顺叙就是按照事件发生、发展的时间先后顺序来进行叙述的方法,先发生的先说,后发生的后说,很讲究“先来后到”的原则。

用这种方法进行叙述,好处是事件由头到尾,次序井然,文气自然贯通,文章显得条理清楚。

倒叙,把故事的结尾或其中某一重要部分提前,作为作品的开始,作品的主体部分还是顺序故事情节。

《祝福》是采用倒叙方法的一个范例:在序幕之后,首先交代了已沦为乞丐的祥林嫂在新旧交替的年关寂然死去的消息,这是本文主人公的悲惨结局,接着引起“我”对祥林嫂“半生事迹的片断”的追忆,展开对悲剧主体部分的描述。

本文使用倒叙有以下作用:①从情节安排看,把祥林嫂悲剧的结局放在前面,巧妙地为读者设置了一个悬念,使读者急于追根溯源,探求事情的原委,有一定吸引力。

②从小说的矛盾关系看,小说开头写祥林嫂在富人们一片祝福声中寂然死去,而且引起鲁四老爷的震怒:“不早不迟,偏偏要在这时候,——这就可见是一个谬种!”突出了祥林嫂与鲁四老爷之间的尖锐矛盾,突出了小说反封建的主题。

(2020高考阅读)2020年高考语文小说阅读答题技巧专题04人物形象考点分析

(2020高考阅读)2020年高考语文小说阅读答题技巧专题04人物形象考点分析

专题04 人物形象考点分析塑造人物形象、具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是小说的基本特征,被称为小说“三要素”。

我们阅读小说时可以把“三要素”作为突破口。

人物是作品内容的重要因素,更确切地说是作品的主要构成部分。

因为小说的核心任务就是通过刻画人物、塑造典型人物形象来揭示社会生活的某些本质问题,从而表现作品的主题的。

高考中对小说人物形象的考点主要涉及两个个,一个是对人物形象的概括与分析,第二个是人物形象的作用。

一、人物形象的概括与分析人物形象的概括与分析,几乎是小说文本中的必考题,部分考题是只概括,不分析;部分考题是概括后再分析。

(一)常见设问方式(1)×××是一个怎样的人物?(2)×××具有哪些优秀的品质?请结合文本分析。

(3)文中某人的性格特征怎样?请简要概括。

(二)常用的思考角度寻找概括分析的切入点,一般从五个方面思考:(1)从小说中交代的人物身份、地位、经历、教养等方面入手。

因为这些直接决定人物的言行,影响人物的形象(性格)。

(2)从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入手。

通过小说对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心理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进行分析,概括出人物的形象(性格)特征。

这是概括分析人物性格时最需关注的一点。

(3)从分析情节入手,把握人物的形象(性格)特征。

在情节的展开中,通过描写人物的外貌、行为和心理状态,再现活生生的鲜明个性。

因此,欣赏人物形象,可以从情节入手,据情节论人。

在但在分析时要全面,注意区别主次,注意人物性格的复杂性和发展变化。

(4)从分析环境入手,探究人物命运及其思想性格之所以如此的社会原因。

人物的成长变化、人物形象(性格)的形成与社会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什么样的典型环境塑造什么样的典型性格。

小说里的人物都是在一定的背景下活动的,因此,分析人物形象,还要联系人物活动的社会历史背景。

这样才能准确把握人物鲜明的个性,又可以深切理解人物的社会意义。

2020年高考语文小说阅读题最全答题模板

2020年高考语文小说阅读题最全答题模板

2020高考语文小说阅读题最全答题模板把握小说情节,赏析人物形象考点一:把握小说情节小说情节是在小说提供的特定环境中,由于人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人与环境间的矛盾冲突而产生的一系列生活事件发生、发展直至解决的整个过程。

在情节方面设置的题型通常有:1.概述情节;2.对某一情节的特点和作用分析。

题型一:概述情节常见提问方式1.用一句话或简明的语句概括故事情节。

2.文中共写了哪几件事,请依次加以概括。

3.用填空的形式概括小说的部分内容(包括指出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四部分中的某一方面)。

解答思路1.理清小说的结构可以按照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来划分文章结构。

2.寻找小说中的线索小说中的线索有事物线索,有对比冲突线索,还有人物线索、情感变化线索等。

3.抓住小说中的场面常用答题模式按“何时何地何人做何事(文中没有涉及的除外,但‘何人' ‘做何事'不能省)”的格式加以概括,一般一个场面可以概括为一件事。

题型二:对某一情节的特点和作用分析小说对故事情节的叙述,有顺叙、倒叙、插叙等方法。

顺叙,也称正叙。

顺叙就是按照事件发生、发展的时间先后顺序来进行叙述的方法,先发生的先说,后发生的后说,很讲究“先来后到”的原则。

用这种方法进行叙述,好处是事件由头到尾,次序井然,文气自然贯通,文章显得条理清楚。

倒叙,把故事的结尾或其中某一重要部分提前,作为作品的开始,作品的主体部分还是顺序故事情节。

《祝福》是采用倒叙方法的一个范例:在序幕之后,首先交代了已沦为乞丐的祥林嫂在新旧交替的年关寂然死去的消息,这是本文主人公的悲惨结局,接着引起“我”对祥林嫂“半生事迹的片断”的追忆,展开对悲剧主体部分的描述。

本文使用倒叙有以下作用:①从情节安排看,把祥林嫂悲剧的结局放在前面,巧妙地为读者设置了一个悬念,使读者急于追根溯源,探求事情的原委,有一定吸引力。

②从小说的矛盾关系看,小说开头写祥林嫂在富人们一片祝福声中寂然死去,而且引起鲁四老爷的震怒:“不早不迟,偏偏要在这时候,——这就可见是一个谬种!”突出了祥林嫂与鲁四老爷之间的尖锐矛盾,突出了小说反封建的主题。

2020高考小说阅读答题技巧(超全)

2020高考小说阅读答题技巧(超全)

高考小说阅读答题技巧(超全)一.考纲解读(一)考纲要求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鉴赏中外文学作品。

了解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

文学作品阅读鉴赏,注重审美体验。

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命题材料以散文、小说为主,也可以选择合适的诗歌和戏剧作品。

(二)小说的考点!高考中小说的命题指向四个关键词:环境、情节、人物、主题。

具体来说可以分为以下几方面:1.把握故事情节;2.揣摩人物形象;3.注意环境描写;4.概括主题内容;5.品味语言特色;6.分析写作技巧。

(三)小说考题主要命题方向(1)“理情节”题型:①用简明的语句概括故事情节。

②这一情节在文中起什么什么作用。

(2)“析人物”题型:①指出小说对人物进行描写的具体方法,并说明好处或者作用;②简要概括人物的性格特征;③对文中人物进行客观公平的评价。

(3)“看环境”题型:①在文中景物描写有什么特点,起什么作用;②就指定的环境描写分析其对人物或表达主题的作用。

(4)“谈构思”题型:①说说作品在材料安排有何特点,分析其好处;②这句(段)话在文中结构上起什么作用;③联系全文,指出某某物在文中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5)“讲方法”题型:①文中运用了什么表现方法以及用它塑造形象时所起的作用;②文中特有的表达方式是如何为作者表情达意服务的;③在语言运用上有何特点;④从语言运用角度,鉴赏文中画线句子。

⑤本文人物语言有哪些特点请分别举例说明。

[(6)“明主题”题型:①用自己的话概括作者的写作意图,作品的主题;②这篇文章的主旨是什么,为什么③前后说法,是否有矛盾,为什么④阐释小说社会意义。

二.探究思考(一)环境描写环境描写是小说艺术的一个重要内容,分析环境描写是全面理解小说的重要环节。

环境是形成人物性格、促使人物行动的指定场所和范围。

小说中的环境描写,有时是为了表现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社会条件,用于烘托人物活动的时代意义;有时是为了渲染气氛,从侧面表现人物的性格,它是整个作品中不可分割的构成部分,对于增强故事的真实性是至关重要的。

高考语文复习 专题6 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1感知高考试题明确考试方向

高考语文复习 专题6 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1感知高考试题明确考试方向
的性格往往是单一的、平面化的。 作用:扁平人物的性格稳定,既容易被辨认又容易被记忆,在讽刺性小说 中常常能产生喜剧效果。 个性化的人物是具体的,尽管其性格中蕴含着人类的普遍人性,但却是一 个区别于他人的性格鲜明的人,是“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类型化,即小说中的人物性格越来越模糊,甚至连人物的外貌都不清楚, 留下来的只是“心理的真实”。这种人物是一群人的缩影,甚至是人类 的缩影。
作用:使读者的能动性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从而去推
理、判断和评价。
2. 叙述 人称
①第一人称
一种直接表达的方式,不论作者是否真的是作品中的人物, 所叙述的内容都像作者亲身的经历或者亲眼看到、亲耳 听到的事情。 作用:能使读者产生一种真实、亲切的感觉;从作者方 面来说,它便于直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②第二人称
精神启示的作用。
三、主题 小说的主题寓于小说的题材和人物形象之中,一般来说,可以通过相应的环 境或者小说的标题来了解小说的主题;也可以通过人物、情节了解小说的
主题。
影响小说主题的主要因素:小说人物的性格、品质可以表现主题;明暗 交织的叙述手法对主题层层推进,结尾的出人意料可以升华主题;抑彼扬此 的手法能烘托人物的性格特点,奠定主题的基调;情节的一波三折,能调动读 者的阅读兴趣,深化主题;浪漫主义手法的运用,有助于小说在一个较短的篇 幅内有力地传达主题意识;象征手法的运用,可以将比较抽象的寓意转化为 具体可感的形象,从而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以及广阔的思考空间,增强主题 的寓言性。
这类小说的结构常常以人物的心灵乃至小说叙述者的心灵为 中心,以人物的意识、潜意识、各种念头、各种情绪为辐射线 构成情节。
2.延迟 延迟是小说结构上的特点,即欲擒故纵,延迟小说情节的进展,使小说推进得 更有层次,让读者总觉得会发生些什么,从而造成因为情节的不顺利而陡增的 心理期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轮 ·语文
返回导航
第三部分 现代文阅读——提升思维品质,审美鉴赏阅读
2.请简要分析文中先行者的心理变化过程。(6分) 答案 ①先行者着陆之前,已经知道地球灾难的发生,一方面心存侥幸,一方 面又深知连侥幸也不过是幻想,心情复杂纠结;②着陆后亲身感受到地球的荒凉, 自认是宇宙间最后一个人类,巨大的孤独感和绝望使他濒临崩溃;③意识到画面有 可能并非虚拟,感到震撼,重新燃起了希望。
先行者看到了信息波的发射源。一个镶在岩石中的透明半球护面,直径大约有 一米,下面似乎扣着一片很复杂的结构。他注意到远处还有几个这样的透明半球, 像地面上的几个大水泡,反射着阳光。
先行者又打开了画面,虚拟世界中,那个小骗子仍在忘情地唱着。广场上所有 的人都在欢呼。
先行者麻木地站着,深蓝色的苍穹中,明亮的太阳和晶莹的星星在闪耀,整个 宇宙围绕着他——最后一个人类。
(有删改)
第1轮 ·语文
返回导航
第三部分 现代文阅读——提升思维品质,审美鉴赏阅读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B ) A.当城市图像出现后,本文开头部分营造出的沉郁氛围变得较为轻快,这两 种氛围的更替,给读者带来了一种奇幻的阅读体验。 B.地球领袖是一位十几岁的、天真的、娇滴滴的漂亮姑娘,这一形象来自先 行者的大脑信号,是他对人类美好记忆的一部分。 C.先行者着陆后,看到天空是“黎明或感受来写先行者对过去地球的深刻眷念。 D.姑娘率众在广场等候、迎接先行者“前辈”,间接说明“微纪元”的人们 继承了以往的人类文明,科技水平已经很高。
第1轮 ·语文
返回导航
第三部分 现代文阅读——提升思维品质,审美鉴赏阅读
3.结合本文,谈谈科幻小说中“科学”与“幻想”的关系。(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科幻小说中的“科学”是“幻想”的基础。本文情节的基本框架,即 地球灾难及文明重生,就是在宇宙科学基础上演绎的;而文中细节如宇宙飞船的星 际航行、虚拟游戏、视频眼镜等,都已是或部分是科学事实。②科幻小说中的“幻 想”虽然立足于“科学”,但更要突破具体科技的限制,充分发挥想象力,将人文 关怀与科学意识融汇在一起。本文幻想出来的“宏纪元”与“微纪元”,有一定科 学因素,主旨则是对人类文明的思考。
空气失去了气体的性质,像液体,厚重而凝滞。粉尘,被风化成的极细极小的 砂粒,从昏天黑地的旷野钻入小屋,在人的五脏六腑间自由遨游。它无情地和人体 争夺着仅有的一点水分。
第1轮 ·语文
返回导航
第三部分 现代文阅读——提升思维品质,审美鉴赏阅读
他躺着,喉头有梗阻感,他怀疑粉尘已经在食道结成硬块。会不会引起别的疾 病,比如矽肺?但他懒得想下去。疾病的威胁,似乎已退得十分遥远。
“照我们的指引着陆,您就会知道!”
先行者进入了着陆舱,在那束信息波的指引下开始着陆。
他戴着一副视频眼镜,可以从其中一个镜片上看到信息波传来的画面。画面
上,那姑娘唱起歌来:
第1轮 ·语文
返回导航
第三部分 现代文阅读——提升思维品质,审美鉴赏阅读
啊,尊敬的使者,你来自宏纪元! 伟大的宏纪元, 美丽的宏纪元, 你是烈火中消逝的梦…… 人海沸腾起来,所有人都大声合唱:“宏纪元,宏纪元……” 先行者实在受不了了,他把声音和图像一起关掉。但过了一会儿,当感觉到着 陆舱接触地面的震动时,他产生了一个幻觉:也许真的降落在一个高空看不清楚的 城市了?他走出着陆舱,站在那一望无际的黑色荒原上时,幻觉消失,失望使他浑 身冰冷。
第1轮 ·语文
返回导航
第三部分 现代文阅读——提升思维品质,审美鉴赏阅读
解析 这是一道相对开放的探究题,解答这一类题目要求在相关阅读积累的基 础上,进行分析、比较、归纳,进而提出自己的见解和主张,甚至发现新问题。作 答时首先要回到文本寻找哪些是“科学”的描述,哪些是“幻想”的描述,然后结 合平时的阅读积累思考二者之间的关系。文本中的地球灾难、星际飞船、宇航员、 光速、虚拟游戏、视频眼镜、文明重生等都是已知或人类推想的“科学”,而未来 的地球样貌及地球新生文明等都是“幻想”,但这些幻想也让我们感到真实可信, 原因就是这是在科学的基础上想象出来的。结合我们的常识,可以推知科幻文学中 “科学”与“幻想”的关系是,科学是幻想的基础,幻想是在科学的基础上想象出 来的,是作家对人类未来的有科学根据的比较合理的想象。
第1轮 ·语文
返回导航
第三部分 现代文阅读——提升思维品质,审美鉴赏阅读
二、(2017·全国卷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天嚣 赵长天
风,像浪一样,梗着头向钢架房冲撞。钢架房,便发疟疾般地一阵阵战栗、摇 晃,像是随时都要散架。
渴!难忍难挨的渴,使人的思想退化得十分简单、十分原始。欲望,分解成最 简单的元素:水!只要有一杯水,哪怕半杯,不,一口也好哇!
第1轮 ·语文
返回导航
第三部分 现代文阅读——提升思维品质,审美鉴赏阅读
解析 “这一形象来自先行者的大脑信号,是他对人类美好记忆的一部分”分 析错误。原文第十一段末尾一句说“先行者曾在寂寞中构筑过从家庭到王国的无数 个虚拟世界,所以现在他一眼就看出这是一幅这样的画面,可能来自大灾难前遗留 下来的某种自动装置”,可以看出这一形象不是来自先行者的大脑信号,而是可能 来自某种自动装置。
第1轮 ·语文
返回导航
第三部分 现代文阅读——提升思维品质,审美鉴赏阅读
先行者打开面罩,一股寒气扑面而来,空气很稀薄,但能维持人的呼吸。气温 在摄氏零下40度左右。天空呈一种大灾难前黎明或黄昏时的深蓝色。脚下是刚凝结 了两千年左右的大地,到处可见岩浆流动的波纹形状,地面虽已开始风化,仍然很 硬,土壤很难见到。这片带波纹的大地伸向天边,其间有一些小小的丘陵。
第三部分 现代文阅读
——提升思维品质,审美鉴赏阅读
专题十五 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 阅读
第1讲 体验高考真题,把握备考方向
第三部分 现代文阅读——提升思维品质,审美鉴赏阅读
[考点要求] 阅读和鉴赏中外文学作品。了解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文 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阅读鉴赏文学作品,应注重价值判断和审美体 验,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 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您怎么不问我是谁呢?”姑娘抬头仰望着他,又恢复了那副天真神色,好像
转眼就忘了刚才的悲伤。
“我没兴趣。”
姑娘娇滴滴地大喊:“我是地球领袖啊!”
先行者不想再玩这种无聊的游戏了,他起身要走。
“您怎么这样!全城人民都在这儿迎接您,前辈,您不要不理我们啊!”
先行者想起了什么,转过身来问:“人类还留下了什么?”
第1轮 ·语文
返回导航
第三部分 现代文阅读——提升思维品质,审美鉴赏阅读
忽然,处于混沌状态的他,像被雷电击中,浑身一震。一种声音!他转过头, 他相信左耳的听觉,没错,滤去风声、沙声、钢架呻吟声、铁皮震颤声,还有一种 虽然微弱,却执着,并带节奏的敲击声。
“有人敲门!”他喊起来。 遭雷击了,都遭雷击了,一个个全从床上跳起,跌跌撞撞,竟全扑到门口。 真真切切,有人敲门。谁?当然不可能是运水车,运水车会揿喇叭。微弱的敲 门声已经明白无误地告诉大家:不是来救他们的天神,而是需要他们援救的弱者。 人的生命力,也许是最尖端的科研项目,远比上天的导弹玄秘。如果破门而入 的是一队救援大军,屋里这几个人准兴奋得瘫倒在地。而此刻,个个都像喝足了人 参汤。
第1轮 ·语文
返回导航
栏 目 导

01
真题体验
02
考情分析
第三部分 现代文阅读——提升思维品质,审美鉴赏阅读
01
真题体验
一、(2018·全国卷Ⅲ)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微纪元(节选) 刘慈欣
先行者知道,他现在是全宇宙中唯一的一个人了。 那事已经发生过了。 其实,在他启程时人类已经知道那事要发生了。人类发射了一艘恒星际飞船, 在周围100光年以内寻找带有可移民行星的恒星。宇航员被称为先行者。 飞船航行了23年时间,由于速度接近光速,地球时间已过去了两万五千年。
第1轮 ·语文
返回导航
第三部分 现代文阅读——提升思维品质,审美鉴赏阅读
飞船继续飞向太阳系深处。先行者没再关注别的行星,径直飞回地球。啊,我 的蓝色水晶球……先行者闭起双眼默祷着,过了很长时间,才强迫自己睁开双眼。
他看到了一个黑白相间的地球。 黑色的是熔化后又凝结的岩石,白色的是蒸发后又冻结的海洋。 飞船进入低轨道,从黑色的大陆和白色的海洋上空缓缓越过,先行者没有看到 任何遗迹,一切都熔化了,文明已成过眼烟云。 这时,飞船收到了从地面发来的一束视频信号,显示在屏幕上。 先行者看到了一个城市的图像:先看到如林的细长的高楼群,镜头降下去,出 现了一个广场,广场上一片人海,所有的人都在仰望天空。镜头最后停在广场正中 的平台上,那儿站着一个漂亮姑娘,好像只有十几岁。她在屏幕上冲着先行者挥 手,娇滴滴地喊:“喂,我们看到你了!你是先行者?”
第1轮 ·语文
返回导航
第三部分 现代文阅读——提升思维品质,审美鉴赏阅读
孤独像雪崩一样埋住了他,他蹲下来捂住脸抽泣起来。 歌声戛然而止,虚拟画面中的所有人都关切地看着他,那姑娘嫣然一笑。 “您对人类就这么没信心吗?” 这话中有一种东西使先行者浑身一震,他真的感觉到了什么,站起身来。他走 近那个透明的半球,俯身向里面看。 那个城市不是虚拟的,它就像两万五千年前人类的城市一样真实,它就在这个 一米直径的半球形透明玻璃罩中。 人类还在,文明还在。 “前辈,微纪元欢迎您!”
第1轮 ·语文
返回导航
第三部分 现代文阅读——提升思维品质,审美鉴赏阅读
解析 回答本题要从整体上把握全文,梳理小说的行文思路。这篇小说按照时 间顺序,围绕先行者回归地球这一行程中的所思所见所闻展开故事,结合分值6 分,可以按照着陆前、着陆后以及故事发生突转这三个时间点确定答题区间,然后 寻找描述心理状态的词语、句子,即可得出答案。由原文开头部分“先行者知 道”“闭起双眼默祷”“强迫自己睁开双眼”可知,他心存侥幸又早知事实的矛盾 心理;由着陆后“失望”“麻木”“孤独”“抽泣”等词语,可知他确认只剩下自 己一个人后由失望到孤独、绝望的心理;由结尾部分“浑身一震”“俯身向里面 看”等句子可知,他认识到人类可能还在,感到震撼并重新燃起希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