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2 用有序的数对表示位置39-人教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 位置(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人教新课标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 位置(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人教新课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数对的概念,知道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对确定物体位置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能力,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数对的概念及表示方法2. 利用数对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3. 实际操作练习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数对的表示方法及利用数对确定物体位置。
2. 教学难点:理解数对的顺序和意义,能够灵活运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利用图片或实物展示,引导学生关注物体的位置,引入位置的概念。
- 提问:如何表示物体在平面上的位置?2. 探究新知- 讲解数对的概念:数对是由两个数按一定的顺序排列组成的,用于表示平面上的点。
- 讲解数对的表示方法:数对通常用括号括起来,两个数之间用逗号隔开,如(3,4)。
- 讲解利用数对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第一个数表示物体所在的列,第二个数表示物体所在的行。
- 示例:在教室座位图中,找出某个学生的位置,用数对表示。
3. 实践操作- 分组活动:每组同学在平面图上标出自己座位的位置,用数对表示,并与其他组交流。
- 个人练习: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数对表示位置的练习题。
4. 巩固练习- 出示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
- 针对学生完成情况,进行讲解和点评。
5. 课堂小结-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总结数对的概念、表示方法和应用。
- 强调数对在确定物体位置中的作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
五、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
2. 观察生活中的物体位置,尝试用数对表示,并与家人交流分享。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实践和练习,使学生掌握了数对的概念和表示方法,能够利用数对确定物体位置。
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理解数对的顺序和意义,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2单元《位置》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2单元《位置》教案一. 教材分析《位置》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2单元的内容,主要让学生掌握利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提高学生对位置概念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本节课内容在学生的认知发展过程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为后续学习图形运动、坐标系等知识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空间观念和观察能力,对位置概念有初步的认识。
但在表示位置时,部分学生可能仍存在表述不清、理解不深的问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逐步掌握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利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
2.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渗透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提高学生对位置概念的应用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
2.难点:对位置概念的理解和应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引导学生感受位置概念。
2.游戏教学法:设计趣味游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合作学习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
4.师生互动法: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及时反馈,提高教学效果。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展示位置概念和数对表示方法。
2.练习题:准备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3.实物模型:准备一些小动物模型,用于表示位置。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个公园的场景,引导学生观察图中各种物体的位置。
让学生说一说它们的位置关系,从而引出数对表示位置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讲解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示例讲解公园场景中各个物体的位置。
引导学生理解数对的含义,即第一个数表示列,第二个数表示行。
3.操练(10分钟)设计一个“找位置”的游戏,让学生在公园场景中,根据数对找到相应物体的位置。
学生分小组进行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4.巩固(10分钟)出示一组数对,让学生在公园场景中找到相应物体的位置。
完成后,让学生互相检查,教师给予评价。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教学设计(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教学设计(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教学设计第【1】篇〗《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位置”对于五年级学生来说是非常熟悉的数学概念。
一年级教材用一个“第几”描述物体在直线上的位置,如从右往左第5个是小明。
二年级教材用两个“第几”表示物体在平面上的位置,如小红坐在第6排第4个。
通过这些描述,加强了方向感,获得了自然数能表示次序的体验。
在这些经验的基础上,本节课通过游戏和练习,用数对确定地鼠的位置。
包括“列”“行”的含义,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一般规则,以及用数对表示第几列第几行的方法。
本节课教学用“数对”确定位置,使原来凭生活经验描述位置上升到用数学方法确定位置,从而发展数学思考,培养空间观念。
【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19页例1、例2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1、能知道用两个数据确定物体在平面中的位置,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列、行的含义,知道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规则。
2、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会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增强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的意识。
4、发展学生的观察、概括等能力,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体验数学交流的简洁性。
【教学重点】:理解数对的意义,会用数对确定具体物体的位置。
【教学难点】:把握在生活情境中确定位置的数学方法,理解起始列、行的含义。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描述位置师:同学们,想玩游戏吗我们来玩个打地鼠游戏。
师:如果想又快又准的打中地鼠,要先知道地鼠的位置。
谁来告诉老师地鼠在哪里?(○○●○)预设:第三个。
师:引导学生说出从左往右数第三个,(板书:左右)还可以怎么表述?预设:从右往左数第二个。
师:同学们都描述得很准确,恭喜你们打中了。
师:现在地鼠在哪里呢(○○○●○○)预设:从左往右数第4个;从右往左数第3个。
师:刚才同学们在描述地鼠位置时,可以从左往右数,也可以从右往左数,但不管从哪个方向数,我们都用了几个数字描述(一个)(出示下面情况)那下面这种情况,我们又怎么去描述地鼠的位置?把你的想法跟同桌相互说说。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 位置(4)-人教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 位置(4)-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理解数对中每个数字的含义。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对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
二、教学内容1. 教学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
2. 教学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
2. 教学难点:理解数对中每个数字的含义,并能熟练运用数对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出示一张座位表,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小明的位置。
引导学生发现,要描述一个物体的位置,需要知道它所在的方向和距离。
从而引出数对的概念。
2. 探究新知(1)教师引导学生用数对表示座位表中小明的位置,让学生理解数对中每个数字的含义。
(2)教师出示一张地图,让学生用数对表示地图上的某个地点。
引导学生发现,数对中的第一个数字表示列,第二个数字表示行。
(3)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让学生互相描述自己座位的位置,并用数对表示。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
3. 巩固练习教师出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
如:描述教室里某个同学的位置、描述公园里某个景点的位置等。
巩固学生对数对知识的掌握。
4.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
让学生明确数对中每个数字的含义,并能熟练运用数对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课后作业1. 完成课本第32页的练习题。
2. 观察家里的客厅,用数对表示沙发、电视、茶几等物品的位置。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标题:位置(4)2. 板书内容:(1)数对的概念:第一个数字表示列,第二个数字表示行。
(2)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
(3)数对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七、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描述物体位置,让学生掌握了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注重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二《位置》第一课时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二《位置》第一课时一. 教材分析《位置》是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的一个重要内容,主要让学生掌握利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并能够运用这一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数对表示位置的概念,掌握利用数对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图形和空间概念有一定的认识。
但在具体运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方面,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给予适当的引导和帮助,使他们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利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
2.培养学生运用数对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利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
2.难点:如何让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数对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教学素材,如图片、卡片等。
2.准备教室内的座位图,以便进行实践活动。
3.准备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情境教学法,通过讲解一个有趣的故事,引出数对表示位置的概念。
例如,讲述小动物们在一个森林里举行运动会,每个小动物都有自己的位置,然后提问:“你们知道小动物们分别在哪个位置吗?”2.呈现(10分钟)利用PPT或黑板,展示数对表示位置的示意图,引导学生观察并发现数对与位置之间的关系。
同时,讲解数对的表示方法,如(列,行)。
3.操练(10分钟)将全班同学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同学围成一个圈。
然后,教师随机指出某组同学的位置,让其他同学猜测这个同学在哪个位置。
猜对的同学可以得到一个小奖励。
通过这个活动,让学生巩固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
4.巩固(10分钟)发放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2单元 位置 人教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2单元位置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位置的相对性,能够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2. 培养学生运用位置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位置的相对性2. 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位置的相对性,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2. 教学难点:位置的相对性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关注位置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探究新知(1)位置的相对性a. 通过观察教室内的物体,让学生理解位置的相对性。
b. 学生举例说明位置的相对性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a. 引导学生观察教室内的座位,理解列和行的概念。
b. 学生尝试用数对表示自己的位置。
c. 教师讲解数对的表示方法,强调先列后行的顺序。
3. 巩固练习(1)完成教材第25页的练习题。
(2)学生互相提问,用数对表示对方的位置。
4.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位置相对性和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
五、课后作业1. 完成教材第26页的习题。
2. 观察生活中的位置问题,尝试用数对表示。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理解位置的相对性,学会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
同时,要加强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
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是“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这个细节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也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出错的地方。
因此,教师需要对这个细节进行详细的补充和说明,以确保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和掌握。
补充和说明如下:1. 数对的定义和表示方法数对是由两个数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组成的,通常表示为(a, b)。
在数学中,数对可以用来表示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一个点,其中第一个数表示横坐标,第二个数表示纵坐标。
在表示物体的位置时,我们通常使用数对来表示物体在平面上的位置,其中第一个数表示物体所在的列,第二个数表示物体所在的行。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教学设计-二《位置》整理和复习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教学设计-二《位置》整理和复习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位置》单元主要让学生掌握利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并能够根据物体的位置描述其相对关系。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坐标系的含义,学会在坐标系中表示物体位置,并能够解决与位置相关的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对物体位置有一定的认识。
但部分学生在表示物体位置时,可能会出现混淆和错误。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并纠正学生的错误。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利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能够在坐标系中表示物体位置。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利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
2.难点:在坐标系中表示物体位置,并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提高学生的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素材:课件、图片、坐标纸等。
2.教学工具:投影仪、计算机、坐标系模型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幅教室场景图,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图中学生的位置。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数学方法表示这些学生的位置呢?2.呈现(10分钟)介绍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并通过实例讲解。
如:(2,3)表示第2列第3行的位置。
让学生尝试用数对表示图中学生的位置。
3.操练(10分钟)学生在坐标纸上用数对表示自己所在位置,并互相交流。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
4.巩固(10分钟)设计一些有关物体位置的题目,让学生用数对解答。
如:第4列第2行的学生在哪里?5.拓展(10分钟)让学生思考:如何用数对表示教室中其他物体的位置?如:黑板、讲台等。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成果。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位置》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设计
学生描述自己的位置
巩固练习:教师说位置学生猜,学生说位置大家猜。
师:对比刚才描述位置的方法,你有什么感受?
生:提前规定好从哪边数,第几行和第几列都确定了,在描述位置的时候不需要再说是从哪边数的,更简单了。
[设计意图:通过“列”和“行”的统一定位,让学生的认知和数学上的规定和谐融合,并通过游戏性互动的练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课堂氛围,不仅起到巩固的作用,更让学生体会到统一定位之后描述位置的简单与方便。]
[设计意图:数学来源于生活,且应用于生活。生活中的数对比比皆是,用今天所学的知识辐射到生活中的数对,发现了数对这一知识的实用性和广泛性,并引导学生欣赏数对的美,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观察世界的能力。]
【环节五:总结提升,拓展延伸。】
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新的收获?跟大家分享一下。
学生分享本节课的收获。
师总结:通过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学会了在平面上用数对来确定位置的方法,今天的学习为你们以后学习直角坐标系打下坚实的基础。数对的应有很多,感兴趣的同学下课后可以动手查资料,继续你们的探索之旅。
【环节四:联系生活,体会应用。】
1.展开想象,寻找生活中的数对。
师:用数对表示位置,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你能举出例子吗?
生:课程表、电影院座位等等
2.根据理解,欣赏生活中的数对。
教师生活中应用数对的图片,如:围棋、国际象棋、中国象棋、扫雷图、十字绣、奥运会活字表演等。
师:看完这些图片,你有什么感受?和大家分享一下。
5.游戏互动练习。
①师:请位置是(3,5)和(5,3)的同学起立,为什么会是两个人呢?
生:数对(3,5)表述的是第三列第五行的位置,数对(5,3)表述的是第五列第三行的位置,所以是两个人。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二《位置》第一课时 人教新课标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二《位置》第一课时人教新课标教学内容本节课为五年级上册数学课程《位置》的第一课时,依据人教新课标的要求,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理解坐标平面上的点与位置的对应关系,掌握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并能运用这一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描述和确定物体在平面图上的位置,并理解物体位置的相对性。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坐标平面的概念,掌握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并能将其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探究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教学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在于帮助学生建立坐标平面与实际物体位置之间的对应关系,以及如何准确地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此外,学生需要理解物体位置的相对性,并能灵活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学具准备- 教学课件或黑板,用于展示坐标平面和物体位置的示例。
- 课堂练习册或练习纸,供学生进行课堂练习。
- 学生用坐标纸,用于学生自己绘制和表示物体位置。
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日常生活中关于位置的例子,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描述和确定物体的位置,进而引入坐标平面和数对的概念。
2. 新课讲解:详细讲解坐标平面的构成,以及如何用数对来表示物体在平面上的位置。
通过具体示例,让学生理解数对中每个数字的含义和作用。
3. 案例分析:提供几个实际问题,让学生尝试用数对来描述物体的位置,并讨论物体位置的不同表示方法。
4. 小组活动:学生分组进行活动,利用坐标纸和教具,自己设计一个简单的平面图,并在图上表示出不同物体的位置。
5. 课堂练习:发放练习册或练习纸,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关于位置的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6. 总结与反馈:对学生的课堂练习进行点评,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并对学生的疑问进行解答。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应清晰展示坐标平面的构成,以及数对的表示方法。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 用数对确定位置 - 人教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 用数对确定位置 - 人教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数对的概念,能够用数对表示位置。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对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1. 数对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2. 数对的运用。
教学难点:1. 数对的表示方法。
2. 数对的运用。
教学准备:1. 课件或黑板。
2. 练习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利用课件或黑板展示一些位置信息,如座位、地图上的点等,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这些位置的特点。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数学的方法来表示这些位置?二、新课讲解1. 讲解数对的概念:数对是由两个数组成的有序组合,通常表示为 (a, b),其中 a 是第一个数,b 是第二个数。
2. 讲解数对的表示方法:在数对中,第一个数表示列,第二个数表示行。
例如,(3, 4) 表示第3列第4行的位置。
3. 通过示例讲解数对的运用,如用数对表示座位、地图上的点等。
三、课堂练习1. 让学生用数对表示自己的座位位置。
2. 出示一些位置信息,让学生用数对表示。
四、巩固提高1. 让学生完成练习题,加深对数对的理解和运用。
2. 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讲解和指导。
五、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复述数对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2. 强调数对的运用,让学生举例说明。
六、作业布置1. 完成练习题。
2. 准备下一节课的学习内容。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数对的概念和表示方法,培养了学生运用数对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
同时,要注意练习题的设置,既要有基础题,也要有提高题,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重点关注的细节:数对的表示方法和运用数对是表示位置的一种重要数学工具,它由两个数组成,通常表示为 (a, b),其中 a 是第一个数,b 是第二个数。
在数对中,第一个数表示列,第二个数表示行。
例如,(3, 4) 表示第3列第4行的位置。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位置 第二课时 用数对确定位置 人教新课标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位置第二课时用数对确定位置人教新课标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围绕“用数对确定位置”展开,通过具体实例让学生理解数对的含义,掌握如何使用数对来表示物体在平面上的位置。
教学内容包括:1. 数对的概念:介绍什么是数对,以及如何用数对来表示位置。
2. 数对的坐标轴:学习如何利用坐标轴来表示和确定物体的位置。
3. 实际应用:通过实例让学生学会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数对来确定位置。
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理解数对的概念,掌握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数对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合作学习的意识。
教学难点1. 数对概念的建立:帮助学生理解数对表示位置的原理。
2. 坐标轴的应用:引导学生学会利用坐标轴来确定物体的位置。
3. 实际问题的解决:培养学生将数对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坐标轴图、示例图等。
2. 学具:练习本、铅笔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新课导入:讲解数对的概念,展示如何用数对来表示位置。
3. 案例分析: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数对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4. 实践操作:让学生分组合作,完成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 总结讲解:对学生的练习进行讲解,总结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
6.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板书设计1. 数对的概念2. 数对的表示方法3. 坐标轴的应用4. 实际问题举例5. 练习题讲解作业设计1. 基础题:完成练习册上关于数对的题目。
2. 提高题:研究数对在生活中的应用,举例说明。
3. 思考题:探讨数对与其他数学知识的联系。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数对的概念和表示方法,让学生掌握了用数对来确定位置的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所学知识。
课后反思如下:1. 教学内容安排合理,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位置》教案
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位置》教案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位置》教案(通用10篇)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位置》教案(通用10篇)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明确竖为列,横为行,在描述位置时要先说列后说行,会用数对表示位置,并能用语言描述数对表示的位置。
2、使学生能在方格纸上准确找出指定的位置,能够用语言描述路线图。
教学重、难点:1、重点:用数对表示指定的位置。
2、难点:在方格纸上画出指定图形或地点的位置。
教学准备:电影票、班级座位图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位置提问:假如你的家长要来班里开家长会,你怎样告诉他们哪个是你的座位呢?(第几组第几排……)提问:生活中还有哪些需要确定位置的例子呢?(举例……)师:以上这些,只要说明是第几排第几个就能确定座位。
二、探究新知1、教学例1投影出示班级座位图(1)说一说学生观察座位图,想说谁的位置就跟同伴说一说。
(2)想一想师:吕全同学的位置在哪里?可以怎样说?学生可能有不同的回答,只要合理都予以肯定。
(3)写一写请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吕全同学的位置表示出来。
A:学生独立操作,教师巡视课堂,记录不同的表达方式。
B:展示几个不同的表达方式(4)讨论师:同样都是吕全的位置,大家表示的方法却各有不同。
看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用组、排、行等多种方式来描述物体的位置。
为了我们在确定位置的时候语言达成一致,一般规定:竖排叫列,横排叫行。
板书:列行老师左手起竖排第一竖就是第一列…,横排第一排就是第一行…(5)探索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
结合已有的表示方法“第6列,第3行”,并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认识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
A:明确说明:吕全在第6列,第3行就可以写成(6,3)这样的一组数对来表示。
B:学生尝试用这样的方法表示自己数学组长的位置。
要求:a、先说一说他们分别在第几列第几行,再用数对表示;b、集体订正:吴丹的位置是(3,4),杜佳伦的位置是(4,3)。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2单元 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人教版
第2单元位置本单元的主要教学内容包括: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在方格纸上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位置的内容属于“图形与几何”领域的内容,是应学段目标“探索一些图形的位置关系,了解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的要求而设计编排的。
本单元学习的是在具体的情境中根据行与列这两个因素来确定物体的位置,继而学习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同时,学会在方格纸上根据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
本单元“位置”的学习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学生已经学习了用上、下、前、后、左、右确定位置,还学习了用东、南、西、北等词语描述物体的方向,在此基础上学习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也为后面进一步学习“根据方向和距离两个参数确定物体的位置”打下基础。
教材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环境——教室的座位引入,从实际情境出发,帮助学生掌握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
利用学生的座位图,将实际的具体情境数学化,抽象成在平面图上确定位置,帮助学生理解如何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
同时结合具体情境,熟悉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或方格纸上用抽象的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使学生初步感知直角坐标系的思想和方法。
为后面学习“图形与坐标”作铺垫。
1.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能用数对(正整数)表示物体的位置。
2.让学生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3.让学生知道数对与方格纸上的点存在对应关系。
1.让学生经历探索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和过程。
2.初步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1.让学生经历结合具体情境认识数对的过程,掌握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
2.掌握借助方格图用数对表示和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
1.感受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体会事物间的相对关系,受到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重点】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确定物体的位置。
【难点】体验用数对表示位置的重要性,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1.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基础知识,经历用数对表示位置的学习过程“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教学首先要建立在学生日常生活的感性经验积累的基础上,并依据生活经验进行学习。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位置(第三课时) 人教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位置(第三课时)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能根据数对确定物体在平面图上的位置。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合作意识。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
二、教学重点掌握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能根据数对确定物体位置。
三、教学难点理解数对中每个数字所表示的意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与学生交流,了解他们对位置的认识,然后引入新课。
2. 探究新知(1)学习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 展示座位图,引导学生用数对表示自己的位置。
- 学生尝试用数对表示位置,教师指导并强调数对的顺序。
- 学生举例说明数对中每个数字所表示的意义。
(2)练习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 出示平面图,让学生用数对表示图中的物体位置。
- 学生互相检查,讨论并纠正错误。
- 教师总结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注意事项。
3. 实践活动(1)游戏:找位置- 学生分成小组,每组一张平面图,图上有数对表示的位置。
- 教师说出一个数对,学生迅速找到对应的位置,并用手指出来。
- 比赛哪个小组找得最快最准。
(2)设计自己的教室座位图- 学生分组,每组设计一个教室座位图。
- 要求用数对表示每个座位的位置,并标明行列。
- 学生展示作品,互相评价。
4. 总结延伸-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
- 学生分享自己在实践活动中的收获和感受。
- 布置作业:用数对表示家里的物品位置,并解释给家长听。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让学生掌握了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合作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理解数对中每个数字所表示的意义,避免混淆。
同时,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情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继续探索更多有趣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位置(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人教新课标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 位置(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人教新课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第五单元第一课时“用数对表示点的位置”以及课后练习题。
具体内容如下:1. 引导学生掌握数对的表示方法,理解数对中第一个数字表示列,第二个数字表示行的规律。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能力,并能在此基础上进行简单的实际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用数对表示点的位置的方法,能熟练地运用数对表示物体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践、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难点:理解并掌握数对表示点的位置的方法,以及如何运用数对解决实际问题。
2. 重点:使学生能够熟练地运用数对表示物体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课件。
2. 学具:练习本、铅笔、直尺。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会在黑板上画出一个平面直角坐标系,并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能用数对表示出这个坐标系中各个点的位置吗?”让学生尝试用数对表示点的位置,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讲解与示范:接着,我会通过讲解和示范,向学生讲解数对的表示方法,以及如何用数对表示点的位置。
例如,点A位于第一列第二行,可以用数对(1,2)表示;点B位于第三列第四行,可以用数对(3,4)表示。
3. 随堂练习:在讲解和示范之后,我会给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例如,请用数对表示出下列点的位置:(1)点C位于第二列第三行;(2)点D位于第四列第一行。
4. 例题讲解:5. 小组讨论与交流:然后,我会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互相讨论如何用数对表示其他商品的位置,并交流解题心得。
6.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1. 用数对表示点的位置的方法。
《位置》教案-2021-2022学年数学五年级上册人教版
在学生小组讨论后,成果分享环节让我看到学生们对位置知识的不同理解和创造性的应用。这让我深感欣慰,同时也提醒我,在教学中要更多地给予学生表达和展示的机会。这样不仅能够巩固他们的知识,还能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数对表示位置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位置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四、教学流程
《位置》教案-2021-2022学年数学五年级上册人教版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位置》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需要描述物体具体位置的情况?”比如在图书馆找书,或者在教室里找到自己的座位。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位置的奥秘。
4.团队合作:通过小组合作完成位置变换任务,培养学生的沟通协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位置》教案-2021-2022学年数学五年级上册人教版
1.教学重点
-核心内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使学生掌握利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并能在方格图上根据数对确定物体的具体位置。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 用数对确定位置 - 人教版
课题: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9页例1 及练习五的习题教学目标:1、知道能用两个数据确定物体在平面内的位置,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列、行的含义,知道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规则。
2、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会用数对(正整数)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增强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的意识。
4、发展学生的观察、概括等能力,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体验数学交流的简洁性。
教学重点:理解数对的意义,会用数对确定具体物体的位置。
教学难点:体验用数对确定物体位置的必要性,把握在生活情境中确定位置的数学方法。
教学准备:练习纸,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初步了解确定位置的信息需要播放电影《全民公敌》中的一段视频,在出现经度和纬度的画面停住。
教师:本片是1998年好莱坞的大片,影片讲的是……看来用两个信息(经度和纬度)就能确定一个人在地球上的位置了,真是很神奇。
那么,生活中我们又是怎样来确定位置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这个问题。
(揭示课题,并板书课题的一部分:确定位置)二、尝试探索,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1、确定直线上的一点只要用一个数。
课件展示:坐成一排的同学座位图。
问:你会描述张亮同学的位置吗?为什么只用一个数就能描述张亮的位置?2、出示张亮所在的班级座位图。
教师:请大家写一写张亮同学所在的位置,看谁写得既简单又明了。
(写在老师发给的纸条)把几名学生写的纸条展示在黑板上。
学生可能出现的情况:第几组、第几个;第几排、第几个;第几行、第几列;也有可能用两个数据来表示而在表示第几组、第几个时,又有不同的表达方法。
如:第二组第三个;第五组第三个;(2-3);(2,3);等等。
4、交流、统一描述位置的方法。
小组讨论:同样的张亮同学的位置,为什么有这么多的表达方法?它们有什么时候共同点?又有什么不同的地方?交流汇报的步骤可调整(1)确定位置的必要条件。
学生发现:这些写法都用两个数据来表示。
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2 位置—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3-人教版
4、数对是( 6 , 4 )表示王乐同学的位置,你能指出哪个是王乐同学吗?
理解数对的意义并为对第二课时做铺垫
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数对我们要站在观察者角度去找位置,竖排叫做列,从左往右数横排叫做行,从前往后数,数对的写法是在小括号里先写列再写行用逗号隔开
数对在生活中应用很广泛如电影座位、地图上的经纬度等,我们的数学知识来自于生活也服务于生活,希望同学们这节课有所收获。
出示第一列、第二列……(一起从左往右数)
(3)找几个物体说出它所叫做行并结合图片的出示理解行
(2)行如何数?
站在观察者的角度去数行,从前往后数
出示第一行、第二行……(一起从前往后数)
(4)找几个物体说出它所在的行(加强对行的理解)
3、理解数对
(1)用数对表示一个物体的位置
教学方法
1.通过具体位置图使学生理解行和列并会数列和行
2.通过练习,体会数对和位置是一一对应的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导入
1、观察图片,发现自己喜欢的玩具,并说出它的具体位置
2、引出用数对来找出物体的位置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1、理解列
(1)出示竖排叫做列并结合图片的出示理解列
(2)列如何数?
站在观察者的角度去数列,从左往右数
引导理解先数列再数行
(2)数对的书写方式
让学生先自我尝试书写,再给出正确的书写方式
(3)数对的读法(5,3)
带领学生一起读数对五三并带领理解含义表示第五列第三行
课堂练习
(难点巩固)
1、用数对表示尖叫鸡位置
2、用数对表示变形金刚位置
3、王艳同学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 , ),赵雪同学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 , )。看看有什么不同。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位置∣人教新课标
教案标题: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位置∣人教新课标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及应用。
2. 培养学生运用坐标思想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1. 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
2. 坐标思想的应用。
教学难点:1. 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 坐标思想的建立。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课件,展示相关例题和练习题。
2. 学生准备练习本和笔。
教学过程:一、导入1. 老师出示一张教室座位图,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自己的座位位置。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座位位置,如“我坐在第3排第4列”。
二、新课导入1. 老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数对表示位置?2. 学生尝试用数对表示自己的座位位置,如“(3,4)”。
3. 老师讲解数对的表示方法:第一个数字表示列,第二个数字表示行。
三、例题讲解1. 老师出示例题,引导学生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2. 学生尝试解答,老师点评并讲解解题思路。
四、课堂练习1. 老师出示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
2. 老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3. 学生分享自己的解题过程和答案,老师点评并总结。
五、课堂小结1. 老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
六、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请学生用数对表示家中各房间的位置,并画出平面图。
2. 请学生用数对表示学校各功能区的位置,并画出平面图。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教室座位图、例题讲解和课堂练习,让学生掌握了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及应用。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运用坐标思想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
同时,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解答学生疑问,确保学生掌握所学知识。
注意事项:1. 本节课教学内容为人教新课标五年级上册数学第2章“位置”。
2. 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练习。
3. 课后作业要布置具有实际意义的任务,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所学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设计意图】
让学生能够正确认识行列。
数对的再认识
1. 出示课件,表示张亮的位置。
2. 对班级情况进行抽象,同样表示张亮的位置。
3. 介绍数对的概念。
【设计意图】
从直观到抽象,让学生感受到数对不需要借助实物也可以表示位置。
巩固用数对表示位置
1. 出示课件,表示班级学生的位置。
2. 讲解(3,4)和(4,3)是不同的数对。
【设计意图】
在认识数对的基础上进行练习,能够巩固学生对于数对的认识,同时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
观察数对规律
1. 数对的行规律。
2. 数对的列规律。
3.用字母表示数对。
【设计意图】
通过让学生探究数对的规律,进一步掌握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
课堂练习
(难点巩固)
这节课的内容用顺口溜总结,易学、易记。
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