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性生化学反应的危险性分析通用版

合集下载

化工生产过程危险性分析

化工生产过程危险性分析

化工生产过程危险性分析
首先,化工生产过程的危险性主要源于原料和物质的特性。

许多化学
品对人体和环境有毒性、腐蚀性和易燃性等危险特性。

在处理这些化学品时,必须仔细遵守操作规程,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以减少事故的发生。

严禁将不同化学物质混合使用,以避免产生化学反应和释放有害气体。

其次,化工生产过程中的工艺设备也存在危险性。

例如,压力容器、
反应釜和储槽等设备在操作过程中可能发生泄漏、爆炸或其他事故。

因此,必须定期检查和维护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

另外,必须确保工艺设备的
可靠性和安全性,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如安装泄漏报警装置和爆炸防护
设备等。

此外,化工生产过程中的操作人员也是危险源之一、操作人员的不当
操作、误操作、疏忽大意等都可能引发事故。

因此,必须对操作人员进行
充分的培训和教育,使其了解相关安全规程和操作规程,并严格执行。

此外,还应制定安全操作程序,严格执行各项操作规定,加强现场安全监控
和管理。

最后,化工生产过程的危险性还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

例如,气候条件、地质条件和地域环境等都可能对化工生产过程产生影响。

特别是在靠
近人口密集区或环境敏感区域进行化工生产时,更应重视环境影响,并采
取相应的措施进行管理和控制。

危险物品的危险、有害因素识别(通用版)

危险物品的危险、有害因素识别(通用版)

(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危险物品的危险、有害因素识别(通用版)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危险物品的危险、有害因素识别(通用版)危险物品的危险、有害因素识别2007-05-2008:33进行危险物品的危险、有害性识别与分析时,危险物品分为以下9类:(1)易燃、易爆物质:引燃、引爆后在短时间内释放出大量能量的物质由于具有迅速地释放能量的能力产生危害,或者是因其爆炸或燃烧而产生的物质造成危害(如有机溶剂)。

(2)有害物质:人体通过皮肤接触或吸入、咽下后,对健康产生危害的物质。

(3)刺激性物质:对皮肤及呼吸道有不良影响(如丙烯酸酯)的物质。

有些人对刺激性物质反应强烈,且可引起过敏反应。

(4)腐蚀性物质:用化学的方式伤害人身及材料的物质(如强酸、碱)。

腐蚀性物质的危险有害性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人的化学灼伤。

腐蚀性物质作用于皮肤、眼睛或进入呼吸系统、食道而引起表皮组织破坏,甚至死亡;二是腐蚀性物质作用于物质表面如设备、管道、容器等而造成腐蚀、损坏。

腐蚀性物质可分为无机酸、有机酸、无机碱、有机碱、其他有机和无机腐蚀物质等五类。

腐蚀的种类则包括电化学腐蚀和化学腐蚀两大类。

腐蚀的危险与有害主要包括以下几类:①腐蚀造成管道、容器、设备、连接部件等损坏,轻则造成跑、冒、滴、漏,易燃易爆及毒性物质缓慢泄漏,重则由于设备强度降低发生裂破,造成易燃易爆及毒性物质大量泄漏,导致火灾爆炸或急性中毒事故的发生。

②腐蚀使电气仪表受损,动作失灵,使绝缘损坏,造成短路,产生电火花导致事故发生。

典型化学反应的危险性分析:重氮化、烷基化、磺化

典型化学反应的危险性分析:重氮化、烷基化、磺化

典型化学反应的危险性分析:重氮化重氮化重氮化是使芳伯胺变为重氮盐的反应。

通常是把含芳胺的有机化合物在酸性介质中与亚硝酸钠作用,使其中的胺基(-NH2)转变为重氮基(-N=N-)的化学反应。

如二硝基重氮酚的制取等。

重氮化的火灾危险性分析:(1)重氮化反应的主要火灾危险性在于所产生的重氮盐,如重氮盐酸盐(C6H5N2Cl)、重氮硫酸盐(C6H5N2H504),特别是含有硝基的重氮盐,如重氮二硝基苯酚[(NO2)2N2C6H2OH]等,它们在温度稍高或光的作用下,即易分解,有的甚至在室温时亦能分解。

一般每升高10℃,分解速度加快两倍。

在干燥状态下,有些重氮盐不稳定,活力大,受热或摩擦、撞击能分解爆炸。

含重氮盐的溶液若洒落在地上、蒸汽管道上,干燥后亦能引起着火或爆炸。

在酸性介质中,有些金属如铁、铜、锌等能促使重氮化合物激烈地分解,甚至引起爆炸。

(2)作为重氮剂的芳胺化合物都是可燃有机物质,在一定条件下也有着火和爆炸的危险。

(3)重氮化生产过程所使用的亚硝酸钠是无机氧化剂,于175℃时分解能与有机物反应发生着火或爆炸。

亚硝酸钠并非氧化剂,所以当遇到比其氧化性强的氧化剂时,又具有还原性,故遇到氯酸钾、高锰酸钾、硝酸铵等强氧化剂时,有发生着火或爆炸的可能。

(4)在重氮化的生产过程中,若反应温度过高、亚硝酸钠的投料过快或过量,均会增加亚硝酸的浓度,加速物料的分解,产生大量的氧化氮气体,有引起着火爆炸的危险。

烷基化烷基化(亦称烃化),是在有机化合物中的氮、氧、碳等原子上引入烷基R—的化学反应。

引入的烷基有甲基(-CH3)、乙基(-C2H5)、丙基(-C3H7)、丁基(-C4H9)等。

烷基化常用烯烃、卤化烃、醇等能在有机化合物分子中的碳、氧、氮等原子上引入烷基的物质作烷基化剂。

如苯胺和甲醇作用制取二甲基苯胺。

烷基化的火灾危险性:(1)被烷基化的物质大都具有着火爆炸危险。

如苯是甲类液体,闪点-11℃,爆炸极限1.5%~9.5%;苯胺是丙类液体,闪点71℃,爆炸极限1.3%~4.2%。

典型化学反应的危险性及基本安全技术规程

典型化学反应的危险性及基本安全技术规程

典型化学反应的危险性及基本安全技术规程化学反应可以产生许多有用的物质和产品,但它们也具有潜在的危险性。

在处理化学物质时,必须采取一些基本的安全技术规程,以确保操作人员和周围环境的安全。

本文将介绍典型的化学反应的危险性及相应的基本安全技术规程。

1. 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是一种常见的化学反应,它涉及化学物质之间的电荷转移。

这些反应可以释放大量热能和气体,因此它们是非常危险的。

例如,在制备氢气时,氢气和氧气的反应可以导致爆炸和火灾。

因此,在进行氧化还原反应时,应当注意以下基本安全技术规程:- 在操作过程中保持充分通风,确保空气流通和密闭空间中的潜在气体被清除。

- 在混合两种溶液时,应该先加入少量的一种溶液,慢慢加入另一种溶液,在加入过程中应该保持搅拌,以避免发生爆炸。

- 使用防爆设备,如闪蒸罐和碘化钾/硝酸银试纸等,以检测氧化还原反应的燃烧过程。

2. 酸碱反应酸碱反应是一种产生离子交换的化学反应,其特点是pH值的变化。

这些反应涉及到酸性和碱性化学物质之间的中和反应,可以产生大量的热和气体释放。

在酸碱反应中,基本的安全技术规程包括:- 在进行酸性或碱性反应时,应该戴上防护手套、面罩、护目镜等个人防护装置。

- 在混合酸碱溶液时要小心。

可以先加入缓冲溶液或水,以减少化学反应产生的热。

- 要密切关注pH值的变化,并在必要时进行调整。

3. 溶解反应溶解反应是一种在液态中进行的化学反应。

它通过从固体中将化学物质分散到溶剂中来产生新的物质。

在溶解反应中,最常见的危险性是溶剂的挥发和腐蚀性。

以下是基本的安全技术规程:- 操作人员应戴上适当的个人防护装置,如护目镜、防护手套等。

- 在进行溶解反应时,应该使用能够抑制挥发的溶剂,并且保持良好的通风条件。

- 注意防腐蚀。

有一些化学物质在接触到皮肤或眼睛后会产生剧烈的刺激。

如果接触到了这些物质,应及时清洗被接触的部位。

4. 氧化反应氧化反应是一种涉及氧气的化学反应,可以用于制造多种有用的化学物质,例如酸、醇、酮和醛等化合物。

危险化学品氯化过程危险性分析及安全技术要点

危险化学品氯化过程危险性分析及安全技术要点

危险化学品氯化过程危险性分析及安全技术要点危险化学品是指在生产、储存、运输和使用过程中,可能对人体、物体和环境造成危害或对设备设施产生破坏的化学物质。

氯化是一种常见的化学反应过程,但在实际操作中存在一定的危险性。

为了保证氯化过程的安全性,进行危险性分析,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是必不可少的。

1.危险性分析1.1火灾爆炸危险性:氯化过程中可能涉及到可燃物质和氧气的接触,火焰、火花或高温可能引发爆炸事故。

1.2中毒危险性:氯化过程中产生的氯气具有一定的毒性,易对人体呼吸系统、眼睛和皮肤等造成损害。

1.3腐蚀危险性:氯化反应中产生的酸性气体或氯化物可能对设备设施和环境造成腐蚀。

1.4突发事故危险性:在氯化过程中,操作失误、设备故障或不当维护可能引发突发事故,如泄漏、爆炸等。

2.1设备设施的安全设计:氯化过程涉及到不同的设备设施,如反应釜、管道、阀门等。

这些设备需要经过严格的安全设计,确保其能够承受所需的压力和温度,并能隔离潜在的危险品。

2.2环境控制技术:通过对氯化过程中的操作环境进行控制,如采用局部排风系统、气体泄漏监测系统等,可以有效减少氯化物泄漏对环境的污染。

2.3个人防护措施:对从事氯化过程操作的人员,应提供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呼吸器、防护眼镜、防腐蚀服等,以降低对有毒气体和腐蚀物质的接触。

2.4紧急应急预案:为了有效应对突发事故,应制定完善的紧急应急预案。

包括对氯化过程可能发生的各类事故进行分析和预测,并指导应急演练和紧急处理措施的制定。

3.安全操作要点3.1操作人员素质要求:操作人员应经过专业的培训和考核,具备相关安全知识,并熟悉操作规程和预案,具备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3.2涉及的操作步骤:在氯化过程中,操作人员应注意以下步骤:a.确保设备完整,无损伤和泄漏。

b.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遵守安全禁令。

c.在操作中注意使用防护设备,如酸碱中和剂和中和剂。

4.废弃物处理在氯化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应得到正确处理,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并进行分类、封存、标识和安全运输,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典型化学反应的危险性分析

典型化学反应的危险性分析

典型化学反应的危险性分析(1)氧化的火灾危险性①氧化反应需要加热,但反应过程又是放热反应,特别是催化气相反应,一般都是在250~600℃的高温下进行,这些反应热如不及时移去,将会使温度迅速升高甚至发生爆炸。

②有的氧化,如氨、乙烯和甲醇蒸气在空中的氧化,其物料配比接近于爆炸下限,倘若配比失调,温度控制不当,极易爆炸起火。

③被氧化的物质大部分是易燃易爆物质。

如乙烯氧化制取环氧乙烷中,乙烯是易燃气体,爆炸极限为2.7%~34%,自燃点为450℃;甲苯氧化制取苯甲酸中,甲苯是易燃液体,其蒸气易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爆炸极限为1.2%~7%;甲醇氧化制取甲醛中,甲醇是易燃液体,其蒸气与空气的爆炸极限是6%~36.5%。

④氧化剂具有很大的火灾危险性。

如氯酸钾,高锰酸钾、铬酸酐等都属于氧化剂,如遇高温或受撞击、摩擦以及与有机物、酸类接触,皆能引起着火爆炸;有机过氧化物不仅具有很强的氧化性,而且大部分是易燃物质,有的对温度特别敏感,遇高温则爆炸。

⑤氧化产品有些也具有火灾危险性。

如环氧乙烷是可燃气体;硝酸虽是腐蚀性物品,但也是强氧化剂;含36.7%的甲醛水溶液是易燃液体,其蒸气的爆炸极限为7.7%~73%。

另外,某些氧化过程中还可能生成危险性较大的过氧化物,如乙醛氧化生产醋酸的过程中有过醋酸生成,过醋酸是有机过氧化物,性质极度不稳定,受高温、摩擦或撞击便会分解或燃烧。

(2)氧化过程的防火措施①氧化过程中如以空气或氧气作氧化剂时,反应物料的配比(可燃气体和空气的混合比例)应严格控制在爆炸范围之外。

空气进入反应器之前,应经过气体净化装置,消除空气中的灰尘、水汽、油污以及可使催化剂活性降低或中毒的杂质,以保持催化剂的活性,减少着火和爆炸的危险。

②氧化反应接触器有卧式和立式两种,内部填装有催化剂。

一般多采用立式,因为这种形式催化剂装卸方便,而且安全。

在催化氧化过程中,对于放热反应,应控制适宜的温度、流量,防止超温、超压和混合气处于爆炸范围之内。

化学还原反应的危险性及预防措施正式版

化学还原反应的危险性及预防措施正式版

化学还原反应的危险性及预防措施正式版化学还原反应是一类常见的化学反应,参与反应的物质可以产生大量的热能和释放出有毒的酸性气体。

这些反应不仅具有高度的危险性,还可能导致爆炸和火灾等严重后果。

因此,有必要对这些反应进行合理的预防和安全措施。

本文将详细介绍化学还原反应的危险性以及针对性的预防措施。

首先,化学还原反应的危险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爆炸和火灾:化学还原反应中常涉及到高度活泼的金属和含氧化剂的反应物,例如氢气和氧气的反应、铝粉和氯气的反应等。

这些反应可能会产生高能的火焰、火花或热能,从而引发爆炸和火灾。

2.毒性气体:一些还原剂和氧化剂在反应过程中会生成有毒的气体,例如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

这些气体对人体有害,可能导致中毒和窒息等严重后果。

3.化学腐蚀性:一些还原剂和氧化剂会产生强酸或强碱,例如硫酸、盐酸等。

这些腐蚀性物质可能对皮肤、眼睛等造成严重的伤害。

为了确保化学还原反应的安全进行,我们可以采取以下预防措施:1.充分了解反应物和产物的性质:在进行化学还原反应之前,我们应该对反应物和产物的性质进行充分了解。

这将有助于确定适当的防护措施,并提前预测潜在的危险。

2.高效通风系统:在进行化学还原反应时,我们应确保实验室或场地配备了高效的通风系统。

这将有助于迅速排除产生的有毒气体,减少室内空气的浓度,降低中毒和窒息的风险。

3.个人防护措施:在进行化学还原反应时,我们应穿戴合适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实验室大衣、防护手套、护目镜等。

这将有助于防止腐蚀性物质对皮肤、眼睛等造成伤害。

4.使用安全设备:在进行化学还原反应时,我们应确保使用符合安全标准的实验设备和器材。

例如,使用防爆设备、防火器材和漏洞检测装置等,以减少爆炸和火灾的风险。

5.合理操作和控制反应条件:在进行化学还原反应时,我们应采取合理的操作和严格控制反应条件。

这包括控制反应温度、浓度和反应速率等,以防止反应失控和产生危险。

6.废物处理和清洁工作:在完成化学还原反应后,我们应及时清理实验室或场地,正确处理产生的废物和化学品。

化学反应过程的危险性及基本安全技术

化学反应过程的危险性及基本安全技术

化学反应过程的危险性及基本安全技术化学反应是化学过程中最常见的操作之一,但它也存在一定的危险性。

为了确保化学实验的安全进行,必须采取一系列的安全措施。

本文将介绍化学反应过程的危险性,并提供一些基本的安全技术。

1. 化学反应的危险性化学反应过程的危险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高温高压条件下的反应:一些反应需要在高温高压条件下进行,这样会增大事故的风险。

高温会导致反应发生剧烈放热,增加了爆炸的可能性;高压会增加管道和容器的破裂风险。

(2) 可燃性物质:许多化学反应涉及到可燃性物质,如溶剂、气体和可燃气体的释放。

这些物质易燃易爆,容易引发火灾或爆炸事故。

(3) 有毒物质的产生:一些化学反应会产生有毒物质,如气体、挥发性物质等。

这些物质可能对人体造成危害,如中毒、呼吸系统疾病等。

(4) 环境污染:一些化学反应可能会产生有害物质,如气体、液体或固体废物。

这些物质可能对环境造成污染,对生态系统造成破坏。

2. 基本安全技术在化学反应过程中,我们需要采取一些基本的安全技术来减少事故风险。

(1) 实验室准备:在进行化学反应前,必须进行实验室的准备工作。

确保实验室设备齐全、操作规范,例如正确配备紧急退出装置、灭火器材等。

(2) 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在进行化学反应时,必须使用正确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实验服、安全眼镜、手套和防护面罩。

这些装备可有效保护人员免受化学品和高温的伤害。

(3) 检查化学品和设备:在进行化学反应前,必须检查化学品和设备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确保化学品的储存符合规范,并检查设备的密封性和稳定性。

(4) 控制温度和压力:对于需要高温高压条件的反应,必须严格控制温度和压力。

使用专用的反应器和控制设备,确保反应过程的稳定性和可控性。

(5) 排放废物和处理副产物:在化学反应结束后,必须妥善处理废物和副产物。

采取正确的废物处理措施,如储存、中和、分离、回收和焚烧等方法。

(6) 紧急处置措施和培训: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必须制定紧急处置措施,以应对可能发生的事故。

化学反应过程的危险性及基本安全技术范文

化学反应过程的危险性及基本安全技术范文

化学反应过程的危险性及基本安全技术范文引言:化学反应是关于物质变化和其相互作用的科学领域。

在化学实验室或工业生产中,化学反应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但由于化学物质的特殊性质,合理的安全措施非常重要。

本文主要介绍化学反应过程的危险性以及一些基本的安全技术。

一、化学反应过程的危险性1. 毒性:许多化学物质具有毒性,可以对人体和环境造成危害。

例如,一些金属盐、有机溶剂和气体可以对呼吸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产生毒性作用。

2. 爆炸性:某些化学物质具有较高的爆炸性,当受到热源、电火花或撞击时可能发生爆炸。

例如,硝酸盐、过氧化氢等具有较高的爆炸性。

3. 腐蚀性:一些化学物质具有强烈的腐蚀性,可以对金属、皮肤和眼睛造成损害。

例如,浓硫酸、浓氢氟酸等具有强烈的腐蚀性。

4. 氧化性:某些化学物质具有较强的氧化性,能够引发火灾。

例如,浓硝酸、高锰酸钾等具有较强的氧化性。

5. 不稳定性:一些化学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变得不稳定,容易发生分解、聚合、爆炸等危险反应。

例如,过氧化物、亚硝酸盐等具有较强的不稳定性。

二、基本安全技术1. 穿戴个人防护装备:在进行化学反应过程中,确保穿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非常重要。

例如,戴上防护眼镜、防护面罩、防护手套、实验室服和防火靴等。

2. 防火安全措施:确保实验室或生产现场的防火设施完善,如灭火器、防火涵洞、火焰检测器等。

保持工作区域整洁,并防止易燃物质的接触。

3. 确保良好的通风:许多化学反应会产生有害气体,因此,确保实验室或生产现场有良好的通风系统非常重要。

需要在具备通风设备的情况下执行化学反应。

4. 控制溶液的浓度和温度:在进行化学反应时,控制溶液的浓度和温度非常关键。

不正确的浓度和温度可能导致反应过程失控,产生危险情况。

5. 合理储存和处理化学品:化学品的储存和处理也是安全的重要方面。

化学品应该储存在专用柜子中,避免与其他化学品混合储存。

废弃的化学品应正确处理,以防止环境污染和安全隐患。

6. 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安全问题。

化工单元操作的危险性分析范本

化工单元操作的危险性分析范本

化工单元操作的危险性分析范本一、项目介绍化工单元操作的危险性分析是针对化工生产过程中的操作环节进行的,旨在识别潜在的危险因素和事故风险,并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以确保操作的安全性。

本文将从操作环境、操作人员、设备设施、化学品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提供化工单元操作的危险性分析范本。

二、操作环境分析1.气候条件操作环境中的温度、湿度、风力等气候条件对化工生产过程有一定影响,例如高温环境可能导致化学品的气化速度加快,增加事故发生的风险。

控制措施:根据具体的气候条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如加强通风、降温等。

2.附近环境周围的环境可能存在一些特殊因素,如有爆炸性或易燃性气体或物质的处理厂、人员密集区等,这些因素可能对化工单元操作造成安全隐患。

控制措施:进行周围环境的调查和评估,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例如设置适当的防护设施或与附近单位进行沟通,确保操作的安全。

三、操作人员分析1.操作技能操作人员的技能水平和经验对操作的安全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缺乏足够的技能可能导致操作错误和事故发生。

控制措施:确保操作人员具备操作所需的技能和经验,并进行定期培训和考核。

2.操作规程操作规程是化工单元操作的重要依据,缺乏明确的操作规程可能导致操作人员的随意行为和操作错误。

控制措施:编制完善的操作规程,并进行定期的培训和监督,确保操作人员按照规程进行操作。

四、设备设施分析1.设备维护设备的维护状况直接关系到操作的安全性,设备损坏、老化或不合格的设备可能导致事故的发生。

控制措施:建立设备维护计划,定期检修和维护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

2.设备设计设备的设计不合理或不符合国家标准可能导致操作困难和事故的发生。

控制措施:对设备的设计进行评估和审核,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

五、化学品分析1.化学品性质化学品的性质直接关系到操作的安全性,易燃、易爆、有毒等特性的化学品可能导致严重的事故。

控制措施:对化学品的性质进行评估,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防范潜在的危险。

典型化学反应的危险性分析

典型化学反应的危险性分析

典型化学反应的危险性分析典型化学反应的危险性分析是一种对化学反应可能带来的安全风险进行评估和分析的方法。

在进行危险性分析时,需要研究反应条件、反应物质的性质、反应可能产生的副产物等方面的因素,并对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进行识别和评估。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典型化学反应的危险性分析。

1.酸碱中和反应:酸碱中和反应可以产生大量的热量和气体,如果反应容器不够强固,可能会发生破裂事故。

此外,如果反应物浓度过高,可能会引发化学飞溅。

因此,在进行酸碱中和反应时,需要确保反应容器的强度和稳定性,并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如戴眼镜、手套和防护服等。

2.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是一种电子转移反应,可能会释放出大量的能量。

如果反应物和产物之间的电子转移速度过快,可能会引发化学爆炸。

此外,氧化还原反应还可能产生有毒的气体和蒸气。

因此,在进行氧化还原反应时,需要控制反应速率和温度,并在必要时进行局部通风和排气。

此外,防护装备的使用也是必要的。

3.氧气与可燃物质的反应:氧气和可燃物质的反应是一种剧烈的氧化反应,产生大量热量和火焰。

如果不加控制,可能会引发火灾或爆炸。

因此,在进行该类反应时,需要确保反应容器和周围环境没有可燃物质存在,并采取安全措施,如保持适当的温度和压力,并提供足够的通风。

4.强酸与强碱的反应:强酸与强碱的反应是一种剧烈的放热反应,可能会产生大量的热能和气体。

此外,强酸和强碱的反应还会产生强腐蚀性的溶液。

因此,在进行该类反应时,需要确保反应容器的安全性能,并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如戴防护镜、手套和防护服等。

5.合成反应:合成反应是合成化学中常见的反应类型,可能会产生多种化学品和中间体。

一些合成反应可能会产生有毒或易燃的化学物质,或者产生放热反应。

因此,在进行合成反应时,需要评估反应的副产品和副反应,并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如戴防护镜、手套和防护服等。

总之,典型化学反应的危险性分析是评估化学反应可能带来的安全风险的重要方法。

危险、危害因素定义、分类(通用版)

危险、危害因素定义、分类(通用版)

(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危险、危害因素定义、分类(通用版)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危险、危害因素定义、分类(通用版)一、什么是危害因素与危险1、劳动保护与职业安全卫生:两者是同一概念的两种不同命名定义:为了保护劳动者在劳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健康,在改善劳动条件、预防工伤事故及职业病、实现劳逸结合和在职工、未成年工的特殊保护等方面所采取的各种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的总称。

2、伤亡事故:是指职工在劳动过程中发生的人身伤害,急性中毒事故3、职业病:是指职工在生产环境中由于工业毒物,不良气象条件,生物因素,不合理的劳动组织以及一般卫生条件恶劣的职业性毒害而引起的疾病。

4、危险、危害因素:是指能对人造成伤亡,对物造成突发性损坏或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导致疾病,对物造成慢性损坏的因素(危险因素是指突发性和瞬间作用)、(危害因素强调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的积累作用)。

二、危险、危害因素的分类一、按直接原因分类(一)物理性危险、危害因素:1.设备、设施缺陷(如刚度不够)2.防护缺陷(防护不当)3.电危害(漏电)4.噪声危害5.振动危害6.电磁辐射(X射线)7.运动物危害(固体抛射物)8.明火9.能造成灼伤的高温物质(高温气体)10.能造成冻伤的低温物质(低湿气体)11.粉尘与气溶胶(有毒性粉尘)12.作业环境不良(缺氧)13.信号缺陷(无信号设施)14.标志缺陷(无标志)15.其他物理性危险和危害因素(二)化学性危险、危害因素1.易燃易爆性物质2.自燃性物质3.有毒物质4.腐蚀性物质5.其他化学性危险、危害因素(三)生物性危险、危害因素1.致病微生物2.传染病煤介物3.致害动物4.致害植物5.其他生物性危险、危害因素(四)心理、生理性危险、危害因素1.负荷超限2.健康状况异常3.从事禁忌作业4.心里异常5.辨识功能缺陷6.其他(五)行为性危险、危害因素1.指挥作用2.操作失误3.监护失误4.其他错误5.其他因素(六)其他危险、危害因素二、参照事故类别和职业病类别进行分类(一)参照GB6441-86《企业伤亡事故分类》分为16类1.物体打击2.车辆伤害3.机械伤害4.起重伤害5.触电6.淹溺7.灼烫8.火灾9.高处坠落10.坍塌11.放炮12.火药爆炸13.化学性爆炸14.物理性爆炸15.中毒和窒息16.其他伤害(二)参照卫生部、原劳动部、总工会颁发的《职业病范围和职业病患者处理办法的规定》分为1.生产性粉尘2.毒物3.噪声与振动4.高温5.低温6.辐射7.其他危害因素三、危害辨识的主要内容危害辨识与危险评价过程中,应对如下方面存在的危险、危害因素进行分析与评价:(一)厂址从厂址的工程地质、地形、自然灾害、周围环境、气象条件、资源交通、抢险救灾支持条件等方面进行分(二)厂区平面布局1.总图:功能分区(生产、管理、辅助生产、生活区)布置;高温、有害物质、噪声、辐射、易燃、易爆、危险品设施布置、工艺流程布置、建筑物、构筑物、布置、风向、安全距离、卫生防距离等。

化学反应过程的危险性及基本安全技术

化学反应过程的危险性及基本安全技术

化学反应过程的危险性及基本安全技术危险化学反应过程,应以有活性物料参加或产生的化学反应,能释扩大量反应热,又在高温、高压和汽液两相平衡状态下进行的化学反应为主要重点、分析研究反应失控的条件,反应失控的后果及防止反应失控的措施。

危险化学反应过程主要有卤化、硝化、磺化、氧化、还原、氢化、水解、电解、催化、裂化、氯化、烷基化、重氮化、胺化、聚合、碱熔等反应过程。

一、氧化反应绝大多数氧化反应都是放热反应。

这些反应很多都是易燃易爆物质〔如甲烷、乙烯、甲醇、氨等〕与空气或氧气参加,其物料配比接近爆炸下限。

倘假设配比及反应温度控制失调即能发生爆炸燃烧。

在氧化反应中,一定要严格控制氧化剂的投料量〔即适当的配料比〕,氧化剂的加料速度也不宜过快。

要有优良的搅搅和冷却装置,防止温升过快、过高。

此外,还要防止由于设备、物料含有的杂质而引起的不良副反应。

二、还原反应还原反应种类很多,虽然多数还原反应的反应过程比较缓和,但是许多还原反应会产生氢气或使用氢气,增加了发生火灾爆炸的危险性,从而使防火防爆问题特别;另外有些反应使用的还原剂和催化剂具有很大的燃烧爆炸危险性。

无论是初生态氢还原、还是用催化加氢,都是在氢气存在下,并在加热加压下进行。

氢气的爆炸极限为4%~75%,如果操作失误或设备泄漏,都极易引起爆炸。

操作中要严格控制温度、压力和流量。

厂房的电气设备必须符合防爆要求,且应采纳轻质屋顶。

开设天窗或风帽,使氢气易于飘逸,尾气排放管要高出房顶并设阻火器。

高温高压下的氢对金属有渗碳作用,易造成氢腐蚀,所以对设备和管道的选材要符合要求。

对设备和管道要定期检测,以防事故。

三、硝化反应硝化反应是生产染料、药物及某些炸药的重要反应。

常用的硝化剂是浓硝酸或浓硝酸与浓硫酸的混合物〔俗称混酸〕。

硝化反应是放热反应,温度越高,硝化反应速率越快,放出的热量越多,极易造成温度失控而爆炸。

所以硝化反应器要有优良的冷却和搅拌,不得中途停水断电及搅拌系统发生故障。

化学物质的危险性及其分析

化学物质的危险性及其分析

化学物质的危险性及其分析温度是引起丙二醇生产中火灾爆炸的一个重要因素,反应温度的合理控制不仅对保证产品质量、降低能源消耗意义重大,也是防火防爆所必须的。

环氧丙烷水合工艺需要的温度高达200℃,虽然常温下的环氧丙烷不易燃烧,但反应温度过高,环氧丙烷有可能发生燃烧或者分解着火,引起系统压力升高,最终导致爆炸事故。

温度过低,化学反应速率缓慢或停滞,当温度恢复正常时,过多的未反应物料剧烈反应会引起爆炸。

在反应过程中,如果升温速率过快或冷却降温设施故障,系统产生的热量不能及时移走,短时间聚集的热量会引发火灾爆炸事故。

另外,工艺中使用的塔、槽、罐等设备承受温度的能力有限,反应的温度过高,设备发生蠕变,金相组织遭到破坏,硫酸介质的腐蚀性增强,一旦有可燃气体泄漏就可能引发火灾、爆炸等事故。

化工生产中的有毒化学物料可能会引起人或动物中毒,常见化学物质的中毒类型有刺激性毒物中毒、窒息性毒物中毒、麻醉性中毒、神经毒性以及腐蚀中毒等。

传统制备丙二醇工艺中的硫酸催化剂会对人体造成腐蚀中毒,原料环氧丙烷进入人体后与体液组织发生反应,导致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遭到破坏,使人体暂时性或持久性处于病理状态,甚至危及生命安全。

化学物质的毒性大小与自身的化学结构和性质有关,一般情况下,挥发性和溶解度大的化学物质所具有的毒性较强。

在传统工艺中,环氧丙烷的毒性危险性主要表现为对人体及动物的伤害,引起他们中毒的途径分为: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三种。

(1)呼吸中毒。

在传统丙二醇生产过程中,如果发生泄漏,大量环氧丙烷液体的蒸汽与空气中的固体粉尘进入人体呼吸道,被肺部表面的肺泡吸收后,随着血液循环引起人体中毒。

另外,呼吸道的鼻、喉、气管粘膜等所具有的吸收能力,也很容易吸收该物质而引起器官中毒。

在生产线上的员工,由于长时间处于有毒物质的环境中,发生呼吸中毒的概率远远大于其他人,建议在丙二醇生产一线的而员工实行轮岗制,减少与毒物接触的时间。

(2)消化中毒。

典型化学反应的危险性分析

典型化学反应的危险性分析

典型化学反应的危险性分析化学反应是发生在物质之间的一系列变化。

化学反应可以发生在任何物质之间,可能是有益的,也可能是危险的。

在实验室、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接触不同的化学反应。

本文将介绍几种典型的化学反应,并分析它们的危险性。

酸碱反应酸碱反应是指氢离子(H+)与氢氧根离子(OH-)相互结合而形成水分子的反应。

酸碱反应是化学和生物学中非常重要的过程之一,但也具有一定的危险性。

在实验室和工业生产中,如果处理不当,可能会导致以下危险性:•腐蚀性:酸碱反应产生的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具有强腐蚀性,对皮肤和眼睛造成伤害。

因此处理酸和碱时必须戴着个人防护用品,例如手套、护目镜等。

•气体产生:一些酸碱反应会产生有毒气体,例如氯气、氨气等,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爆炸:在某些情况下,酸碱反应可能会骤然发生,导致爆炸。

例如稀硫酸和氯酸钾的混合反应可以产生爆炸物氯气。

因此,在实验室和工业生产中必须格外小心进行酸碱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是一种常见的化学反应,可通过将电子从一个分子或离子转移到另一个分子或离子来实现。

这种反应可以用来产生电能、防锈和进行电镀等应用,但也可能存在危险性:•火灾:氧化还原反应可能会导致火灾。

例如,钠和氧的反应产生的热量足以点燃钠,并释放氧分子。

如果处理不当,可能会引起火灾。

•腐蚀性:氧化还原反应产生的电子也具有强腐蚀性。

例如,电池中的电解液可能会对人体皮肤和眼睛产生伤害。

因此在处理电池时应该戴着个人防护用品,例如手套、护目镜等。

•放射性物质: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有些原子会失去或获得中性粒子,而变成放射性同位素。

如果放射性物质泄漏到环境中,可能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

因此,在处理氧化还原反应时必须格外小心。

酯化反应酯化反应是指一个酰基(例:羰基)与一个醇基反应,使之形成酯的化学反应。

酯是生活中常见的化合物,例如甘油三酯是一种在食物和化妆品中使用的酯。

但是,在实验室和工业生产环节中,酯化反应也可能产生危险性:•爆炸:如果一些醇基或酰基是易燃的,酯化反应可能产生爆炸物。

典型化学反应的危险性及基本安全技术(三篇)

典型化学反应的危险性及基本安全技术(三篇)

典型化学反应的危险性及基本安全技术化学反应是化学领域中常见的一种实验技术,但某些化学反应具有一定的危险性。

主要的危险性来源于反应物的特性、反应条件和反应过程中产生的副产物。

为了确保安全实验,需要了解典型化学反应的危险性和基本安全技术。

一、危险性:1. 火灾和爆炸:某些反应物在接触空气或高温条件下容易发生火灾或爆炸。

例如,金属与氧气反应生成金属氧化物时会释放大量热量,并且可燃气体或液体在高温下也容易引发火灾或爆炸。

2. 毒性:某些化学反应产生的副产物可能具有毒性,对人体和环境造成危害。

例如,含有汞、铅等重金属的废水处理时,金属离子会与溶剂中的化学物质发生反应,并产生具有毒性的化合物。

3. 腐蚀性:某些反应物具有强腐蚀性,会对实验设备和仪器造成损害。

例如,酸性溶液能腐蚀玻璃器皿,一些强碱性物质也能腐蚀金属。

4. 氧化与还原:氧化和还原反应常常涉及到有机化学试剂和无机化学试剂,这些反应的过程中可能产生大量的氧化物和还原物,使得反应瞬间剧烈。

5. 放射性:某些反应涉及到放射性物质,例如核反应,由于核辐射的存在,这些反应具有较高的危险性。

二、基本安全技术:1. 仪器设备的选择和安装:选择安全可靠的仪器设备,并按照要求进行正确安装和调试。

2. 实验操作:严格遵守实验操作规程,根据实验要求正确使用实验仪器和试剂。

实验时应穿戴合适的防护装备,如实验衣、手套、安全镜等,避免直接接触到有害物质。

3. 强化通风管理:实验室应具备良好的通风设备,能及时排除实验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气体,确保室内空气质量达标。

同时,实验过程中尽量保持实验室通风良好,并配备必要的气体防护设备。

4. 废物处理:实验后产生的废液、废气、废固体等应按照规定进行正确的处理和储存,防止对环境和人体造成污染和危害。

5. 火灾和爆炸的防范:实验室应配备相应的火灾和爆炸防范设备,如消防器材、爆炸防护器材等,并定期进行维护和检查。

6. 急救和安全应急预案:实验室应配备急救药品和急救设备,同时制定科学合理的安全应急预案,以应对突发事故。

催化化学反应的危险性分析

催化化学反应的危险性分析

催化化学反应的危险性分析
催化反应是在催化剂的作用下所进行的化学反应。

例如氮和氢合成氨,由二氧化硫和氧合成三氧化硫,由乙烷和氧合成环氧乙烷等都是属于催化反应。

催化的火灾危险性:
(1)反应操作
在催化过程中若催化剂选择的不正确或加入不适量,易形成局部反应激烈;另外,由于催化大多需在一定温度下进行,若散热不良、温度控制不好等,很容易发生超温爆炸或着火事故。

(2)催化产物
在催化过程中有的产生氯化氢,氯化氢有腐蚀和中毒危险;有的产生硫化氢,则中毒危险更大,且硫化氢在空气中的爆炸极限较宽(4.3%~45.5%),生产过程中还有爆炸危险;有的催化过程产生氢气,着火爆炸的危险更大,尤其在高压下,氢的腐蚀作用可使金属高压容器脆化,从而造成破坏性事故。

(3)原料气
原料气中某种能与催化剂发生反应的杂质含量增加,可能成为爆炸危险物,这是非常危险的。

例如,在乙烯催化氧化合成乙醛的反应中,由于催化剂体系中常含有大量的亚铜盐,若原料气中含乙炔过高,则乙炔就会与亚铜盐反应生成乙炔铜。

乙炔铜为红色沉淀,是一种极
敏感的爆炸物,自燃点在260~270℃之间,干燥状态下极易爆炸,在空气作用下易氧化成暗黑色,并易于起火。

危险化学品危险性分析

危险化学品危险性分析

危险化学品危险性分析1.1.1事件的特征溶剂库基本情况:人员配置:每班1人,管理员1人,共3人。

储存危险品类型:二氯甲烷、甲醇、乙醇、甲苯、丙酮、盐酸、乙酰乙酸乙酯、氢溴酸、三氯甲烷、硫酸、氯化亚砜、冰乙酸、醋酐、环戊酮等有机溶剂储桶及连接阀门、管道。

位置:位于厂区中部,小容量注射剂车间东边。

有机溶剂直接通过管道供给工艺设备使用。

可能发生的季节:一年四季都有发生事件的可能周边环境:溶剂库西边为小容量注射剂车间、东面与南面为污水处理站调节池与全厂应急池、北面为废弃车间。

事件类型:发生危险化学品储桶泄漏;因操作不当叉车刮破储桶造成泄漏;管道、阀门泄漏等安全事件;因危险化学品泄漏引起的相关火灾、爆炸事件。

1.1.2危害程度1、二氯甲烷(1)健康危害①健康危害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本品有麻醉作用,主要损害中枢神经和呼吸系统。

人类接触的主要途径是吸入。

已经测得,在室内的生产环境中,当使用二氯甲烷作除漆剂时,有高浓度的二氯甲烷存在。

一般人群通过周围空气、饮用水和食品的接触,剂量要低得多。

据估计,在二氯甲烷的世界产量中,大约80%被释放到大气中去,但是由于该化合物光解的速率很快,使之不可能在大气中蓄积。

其初始降解产物为光气和一氧化碳,进而再转变成二氧化碳和盐酸。

当二氯甲烷存在于地表水中时,其大部分将蒸发。

有氧存在时,则易于生物降解,因而生物蓄积似乎不大可能。

但对其在土壤中的行为尚须测定。

②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毒性:经口属中等毒性。

急性毒性:LD501600~2000mg/kg(大鼠经口);LC5056.2g/m3,8小时(小鼠吸入);小鼠吸入67.4g/m3×67分钟,致死;人经口20~50ml,轻度中毒;人经口100~150ml,致死;人吸入2.9~4.0g/m3,20分钟后眩晕。

(2)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

受热分解能发出剧毒的光气。

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决方案编号:YTO-FS-PD520危险性生化学反应的危险性分析通用版The Problems, Defects, Requirements, Etc. That Have Been Reflected Or Can Be Expected, And A Solution Proposed T o Solve The Overall Problem Can Ensure The Rapid And Effective Implementation.标准/ 权威/ 规范/ 实用Authoritative And Practical Standards危险性生化学反应的危险性分析通用版使用提示:本解决方案文件可用于已经体现出的,或者可以预期的问题、不足、缺陷、需求等等,所提出的一个解决整体问题的方案(建议书、计划表),同时能够确保加以快速有效的执行。

文件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

现代社会几乎所有的领域都依赖于化学物质的存在,人们的衣食住行也与化学物质密不可分。

目前,人们生产、生活中经常使用的化学物质就有700万种,在市场上流通的超过10万种。

如此品种繁多、数目巨大的化学物质,作为基本原料、基本能源、医药成品、农药成品等支撑着社会的各个行业,极大地改善和丰富了人们的生活,推动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然而,大部分化学物质具有反应性,在生产及储存运输过程中,由于对一些化学反应的危险特性认识不充分,考虑不周或疏忽,使一些化学反应引起了火灾、爆炸、中毒章故,不仅造成员工和公众的严重伤亡,而且带来重大的经济损失,并且对环境造成破坏。

因此,对危险性化学反应进行分析研究,引起有关人员的重视和警惕,减少事故的发生。

是十分必要的。

一、危险性化学反应发生的行业和场所危险性化学反应事故并不仅仅发生在化工行业,也发生在使用大量化学品的其他行业。

据有关资料统计,危险性化学反应发生在化学加工业占66%,散装储存占27%,废物处理占3%,石油炼制占2%,-储存占1%,未知占1%。

危险性化学反应事故不仅发生在指定的化学反应工序,而且发生在非化学反应工序。

一般可能在3种过程中发生:化学品的生产工艺过程中,如批次或连续反应化学品制造过程;储存、搬运与重新包装过程中,如仓库或储槽的储存;混合与物理处理过程中,如压碎、混合、筛选、干燥、蒸馏、吸收或加热等。

二、危险性化学反应涉及的设备用来储存、处理、加工和运输化学品的多数设备都有可能会发生危险性化学反应事故,据有关资料统计,危险性化学反应事故发生在与反应器有关的设备占25%;储存设备占22%;散装储料桶事故占10%;其他过程设备,如接受器、混合器和干燥器占22%;分离设备占5%;转换设备占5%:废物设备占3%;事故无法确定其具体设备的占8%。

三、危险性化学反应的特点危险性化学反应大部分是放热反应和(或)放出可燃气体的反应,当化学反应产生的热量和气态副产品无法被周围的环境安全地吸收,就会存在反应危险。

如果热量释放的速度过快又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则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可燃气在局部高温环境中与氧结合发生自燃;如果放出的热较少,使局部温度达不到该种可燃气的自燃点,则不会发生自燃,但因有大量可燃气的放出,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火源则会发生爆炸。

化学反应从化学物品本身特性来说分为化学物品自反应和化学物品之间互相反应。

聚合反应和分解反应可以定为自反应,因为这两种反应一般只涉及到一种化学物品。

但是。

为了促进这些反应的进行,通常需要其他物质如催化剂或杂质的参与。

化学物品之间互相反应需要有两种或多种物质接触,如相互接触自燃的反应。

如果化学反应释放的热量和能量足以引发另外一个不必要的化学反应,反应危险情况将会更复杂。

因此,化学反应并不一定是某一化学物品的固有特性。

危险性化学反应危险的严重程度受反应过程中不同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包括运行温度、压力、处理物料的量、化学品的浓度、催化剂的杂质及与现场其他化学品的相容性等。

一些危险性化学反应的发生,有时是难以预料的。

四、危险性化学反应的类型1.易引起反应失控的化学反应放热的化学反应均可发生反应失控,反应放热速度超过散热速度,导致体系热量积累、温度升高、反应速度进一步加快、容器内压力过大,导致冲料、设备破裂失效,引发火灾爆炸事故。

易引起反应失控的反应有以下3种。

(1)化合反应失控大多数化合反应,如硝化、磺化、氧化、氯化、重氮化、酯化等反应都是放热量较大的化学反应。

在生产中,如果不能将反应热及时移出,便会引起反应失控。

(2)聚合反应失控聚合反应均为放热和热动力不稳定过程。

一些单体具有较大的化学活泼性,如果聚合反应失去阻聚剂或发生暴聚,反应就会失去控制而引发爆炸事故。

聚合产物物料黏性大,设备和管道易结焦、结垢,不仅影响传热效果,还可发生堵塞引起器内压力和温度变化,甚至因局部过热而引起失控。

这类事故在盛存自聚性单体的储罐中也能发生,若单体混入具有促进聚合作用的杂质,或没添加阻聚剂,或添加量偏少而失去阻聚作用时,单体自动聚合,造成反应热蓄积而进入失控状态。

(3)分解反应失控分解反应虽然多数是吸热反应,但有的分解反应具有放热性质,因为分解反应失控而引起的火灾爆炸案例并不少见。

在日本平冢市化工厂曾发生过臭氧化物分解引起的爆炸事故。

某些在储存中易于发生自燃分解的物质,如处于密闭的空间或容器之内,可因分解放热,聚热升温使内压上升而引起爆炸。

也有的因其他物料误打入或窜入引起分解反应,使内压上升。

2.易生成过氧化物的反应这类化合物极易与空气中的氧发生反应,形成不稳定或爆炸性的有机过氧化物,例如,醇类、醛类、酮类、酸类、环氧化物,甚至有机腈、二烯烃等不含氧的化合物,有可能发生喷料或爆炸。

例如二异丙醚、二乙烯乙炔、偏二氯乙烯、氨基钠、氨基钾等,容易被空气氧化生成爆炸性过氧化物;二乙烯乙炔容易吸收惰性气体中残留的氧而生成敏感的爆炸性过氧化物,该过氧化物溶解度较低,极易析出并附着在反应器、管道等设备的内壁上,并以这种状态蓄积起来,当接受某种击发能量时,便会发生爆炸以至爆轰。

容易发生反应生成有机过氧化物的物质,其结构特点主要是具有弱的C—H键及易引起附加聚合的双键,如丁二烯就可能形成爆炸性的过氧聚合物。

另外,过氧化氢可与甘油或乙醇、金属粉末、联氨等接触发生反应,生成过氧化物,在常温下发生爆炸。

3.易导致自燃的化学反应很多活泼的单质与化合物,在与水、空气、相互接触、分解、吸附时,反应非常剧烈,同时放出大量的热,引起自燃,甚至爆炸。

(1)吸水反应自燃活泼金属,主要是碱金属和某些碱土金属及其合金,例如锂、钠、钾、铷、铯、钙、钠汞齐、钾钠合金等,它们与水发生剧烈反应,生成氢气,并放出大量热,使氢气在局部高温环境中发生自燃,并使未来得及反应的金属发生燃烧。

金属氢化物,主要有氢化锂、氢化钠、四氢化锂铝、氢化钙、氢化铝等。

这类物质与水作用放出氢气,同时放出大量热,使可燃气燃烧。

硼烷的结构与烷烃相似,,例如硼乙烷,具有很高的燃烧热,它们遇水也会发生自燃。

金属磷化物,如磷化钙,磷化锌,它们与水作用生成磷化氢。

磷化氢在空气中容易自燃。

金属碳化物,如碳化钾、碳化钠、碳化钙、碳化铝等。

碱金属的碳化物遇水能发生分解爆炸;碳化钙(电石)遇水放出乙炔气体,产品中往往含有磷、硫等杂质,与水作用会放出磷化氢和硫化氢,当磷化氢含量超过0.08%,硫化氢含量超过0.15%时,容易引起自燃爆炸。

金属粉末,主要有锌粉、铝粉、镁粉、铝镁粉等。

纯铝粉、镁粉与水作用放出氢气,同时生成氢氧化铝或氢氧化镁,在金属表面形成保护膜,阻止反应继续进行下去。

铝镁粉与水作用生成的氢氧化铝和氢氧化镁,会进一步反应生成偏铝酸镁,偏铝酸镁溶于水,从而破坏了氢氧化铝和氢氧化镁的保护膜作用,使铝粉、镁粉不断与水发生剧烈反应,放出氢气和大量热,引起自燃和爆炸。

保险粉,又称低亚硫酸钠(Na:S:0。

),是一种强还原剂,它在潮湿的空气中会自行分解放热,使接触的可燃物质着火。

保险粉遇水呈赤热状态,并分解出氢气和硫化氢气体,有燃烧爆炸的危险性。

此外,生石灰、无水氯化铝、过氧化钠、苛性钠、发烟硫酸、氯磺酸、三氯化磷等物质与水接触时,虽不产生可燃气体,但却放出大量的热,能将附近的可燃物引燃。

(2)氧化反应自燃由于氧化热的作用,使物质发生自燃。

这类物质主要有黄磷、烷基铝、铝铁溶剂、硝酸纤维素制品,有机过氧化物等物质。

黄磷与空气中的氧会发生反应而自燃,自燃点约30。

C。

烷基铝能在常温下与空气中的氧反应放热自燃,遇空气中的水分会产生大量热和乙烷,从而弓1起自燃。

在实际生产中,设备受腐蚀后生成硫化物是很危险的自燃物品。

例如,由于硫化氢存在,使设备内表面生成一层硫化铁,硫化铁遇空气发生自燃,如果系统存在其他可燃物,则自燃引起的火灾、爆炸可能会扩大。

(3)分解反应自燃硝化棉类的脂肪族多元硝酸酯,在常温下即可发生缓慢的自燃分解,分解产物二氧化氮又能加速硝化棉的分解;硝化棉本身是多孔物质,具有蓄热保温作用,使得温升加快,当达到180。

C时,硝化棉就可自燃。

(4)相互接触反应自燃互相接触能自燃的两种物质,一般情况下一种是强氧化剂,一种是强还原剂,混合后由于强烈氧化还原反应而自燃。

常见的无机氧化剂有硝酸盐、亚硝酸盐、氯酸盐、高氯酸盐、亚氯酸盐、高锰酸盐、过氧化物、浓硫酸、浓硝酸、浓盐酸、氟、氯、溴、氧等;还原剂常见的有苯胺类、醇类、醛类、醚类、石油产品、木炭、金属粉末及其他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例如:乙炔与氯气混合后立即发生反应而着火自燃,甘油遇高锰酸钾立即燃烧,甲醇遇过氧化钠立即自燃,松节油遇浓硫酸和浓硝酸混合物立即反应而着火。

(5)吸附反应自燃多孔吸附物质如活性炭、还原镍、还原铁等,在吸附气体或水蒸气时能产生吸附热,加上多孔物质的导热性差,热量易积累达到自燃的程度。

(6)自聚反应自燃能产生放热的聚合反应的物质,如乙烯、丙烯、丙烯腈、异丁烯、苯乙烯、丙烯酸甲酯等,当聚合热积聚时,就会蓄热自燃。

4.易生成易燃易爆物的化学反应有些易燃固体与氧化剂混合,易生成易燃易爆物,这类反应引起的事故很多,例如氯酸盐与铵盐混合生成氯酸铵,很易发生爆炸。

银盐(铜盐、汞盐)与乙炔混合生成乙炔盐,经撞击发生爆炸。

在食盐电解生产中,盐水中含有铵盐、氨及含胺化合物,与氯气反应,生成有爆炸危险的三氯化氮。

5.气体分解反应引起爆炸有些可燃气体在没有助燃气体情况下也会发生气体爆炸,这是由于气体本身能进行分解反应所致。

易引起分解爆炸的气体有:乙炔、氧化乙烯、乙烯、四氟乙烯、丙烯、臭氧、氮氧化物等。

这些气体在一定压力条件下,遇火源会发生分解反应,同时放出热量,分解产物由于升温,体积膨胀而发生爆炸。

在发生分解爆炸时,所处的初始压力越高,越易发生分解爆炸,所需的引燃能量越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