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科学导论论文

合集下载

计算机科学导论论文

计算机科学导论论文

计算机科学导论论文计算机科学导论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它构建了整个专业的教学体系框架。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推荐的计算机科学导论论文,希望大家喜欢!计算机科学导论论文篇一《浅谈“计算机科学导论”课程教学》摘要:计算机科学导论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它构建了整个专业的教学体系框架。

该文主要从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考核等几个方面对计算机科学导论课程进行了讨论,以此来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计算机科学导论;教学目标;教学方法目前,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及渗透的领域越来越广,这迫切需求高技能高素质的人才。

如何将计算机专业的人才培养成合格的、适应市场需求的人才,成为每一位计算机专业教育工作者的首要任务。

计算机科学导论作为一门计算机专业大学一年级学生的专业必修课,重点旨在勾画计算机科学体系的框架,通过计算机科学基础理论与应用操作相结合课程内容安排,使学生对计算机学科的知识体系结构有一个较为全面和系统的了解,继而激发并培养自己对本专业的兴趣,为以后大学四年的知识学习、能力素质和职业道德的塑造奠定坚实基础[ 1-2]。

基于课程至关重要的作用,该文主要从计算机科学导论的教学方法和考核方法等方面进行了讨论,以期在今后的课程教学过程中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1 明确课程教学目标计算机科学导论目标是通过介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定义、学科范畴、特点与规律,来构建课程的体系结构,引导学生培养正确的学科专业思想,同时激发学生对本专业的学习兴趣,使学生逐步形成以计算机的观点来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

课程内容涉及到一些专业课程的基本概念及某些具体内容,但绝不是计算机科学学科专业课内容的压缩和拼盘。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各专业领域研究的主要内容,掌握计算机系统的基础知识和操作技术,提高感性认识,力求使学生对所学专业及后续课程的学习有一个整体性、概括性的了解,树立专业学习的信心和自豪感,为今后在各自的专业中对计算机的使用打下厚实的基础,踏入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大门,更好的适应社会的需求。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导论论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导论论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导论论文对计算机科学技术发展趋势的研究能够有效地推进计算机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最终为社会做出贡献。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导论论文,供大家参考。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导论论文篇一摘要:师资队伍建设是专业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为提高师资队伍整体水平,树立引进与培养并重的理念,加强教师思想道德素质建设,多渠道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不断促进师资团队整体建设,实现师资队伍的整体提高和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专业建设计算机师资团队建设1.专业建设之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性美国哈佛大学前校长、著名高等教育学家科南特先生曾说:“高校的荣誉不在它的校舍和人数,而在它一代又一代素质优良的教师,一所学校要站得住脚,教师一定要出色。

”我国清华大学前校长梅贻琦先生有言:“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有大师之谓也。

”[1]从某种意义上说,一所高校成功的关键取决于它拥有一批高水平的知名专家学者和高素质的教师。

“名师出高徒”,学生综合素质是教师综合素质的宏观表现。

专业建设要有特色,教师首先要出色[2]。

有了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才能培养出高水平的人才,提高教育质量和学术水平才有可靠的保障,因此,师资团队建设是专业建设中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

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师资团队现状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经过多年的建设,现拥有专任教师26人,其中博士11人,在读博士2人,教授3人,副教授6人,40岁及以下的教师占69%,正逐步形成一支学历、职称和年龄结构合理的学术梯队。

目前组建了《C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和《编译原理》等课程组,建立了“高性能嵌入式计算”和“图形图像与虚拟现实”等科研团队,在课程建设、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博士比例需要进一步提高,高素质拔尖人才,尤其是中青年拔尖人才太少,教师的团队合作意识有待进一步强化。

为了加快专业建设的步伐,从战略高度认识到师资建设的重要意义后,要从当前实际情况出发开展师资队伍建设工作,在师资队伍建设上做到提前规划,全面部署,以便形成一支素质优良的高水平师资队伍。

计算机科学导论论文(2)

计算机科学导论论文(2)

计算机科学导论论文(2)计算机科学导论论文篇二《浅析“计算机导论”教学改革》摘要:计算机导论是计算机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

也是计算机专业的入门课程。

课程内容主要介绍计算机领域相关基础知识。

针对计算机导论这门课程的特殊地位以及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实际问题,本文分析了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自身、教材内容和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部分教学内容的改革,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以及建立合理的期末考核制度的观点。

目的是提高学生对本专业的学习兴趣,并且使其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能够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关键词:计算机导论;学生;教材;教学方法计算机导论是计算机专业大一学生的一门专业必修课。

这门课程在计算机学科中占据着重要的作用。

它对计算机学科的科学理论和技术进行了系统而又概括的阐述。

它涵盖的知识面广,主要涉及了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基础知识、人工智能和图形化处理、程序语言设计和算法思想、数据管理信息系统、软件工程、离散结构等专业知识点以及与信息技术有关的社会人文知识。

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对计算机这门学科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提高学生对本专业的学习兴趣,从而为后续学习专业课程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虽然计算机导论这门课程所涉及的都是基础知识,看似很容易,但是要教好这门课程不是那么简单,这主要是由于这门课程所承担的任务以及在整个专业体系中所处的位置,还有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存在问题1.学生基础参差不齐大学里的学生都是来自全国各地,由于经济和教育水平的差距,有些学生在中、小学的时候就已经接受系统的计算机基础教育,甚至有些学生还参加过全国计算机大赛,这些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计算机知识和操作能力。

然而有些学生尤其是来自偏远地区的,由于当地的教育设施有限,这些学生对计算机一些基本知识不是很了解。

针对这种情况,如果相同的内容按照统一进度来教学的话,那些基础好的学生上课会觉得没事情做,而基础较差的学生有可能会跟不上进度,进而影响整个教学进度,以及对这门课程的兴趣[1—3]。

计算机科学与导论结课论文

计算机科学与导论结课论文

计算机科学与导论论文和学习规划摘要:文中简述了计算机的发展过程,阐述了计算科学理论的根本——算法。

此外,还具体描述了本人的学习规划。

关键字:计算科学;算法;学习规划1引言“计算机科学与导论”这门课程形象具体的向我们介绍了有关计算科学的知识,使我们对计算科学有了初步的了解;除此之外,沈老师的深入讲解更为我们接下来的课程学习和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而对于我本人也制定了详细的学习计划,希望能充实,有序的度过自己的大学生活。

2计算机的发展史2.1计算机发展的几个阶段从第一台计算机的诞生到现在,计算机已走过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

在这期间,计算机经历了四代:电子管计算机,晶体管计算机,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从第一台计算机的诞生直到20世纪50年代的后期的计算机属于第一代计算机,其主要特点是采用电子管作为基本物理器件;但其却存在体积大、能耗高、速度慢、容量小、价格昂贵等缺点。

20世纪50年代后期到60年代中期出现的第二代计算机采用晶体管作为基本物理晶体,并采用了监控程序管理计算机。

1964年4月,IMB公司推出了采用新概念设计的计算机IMB360,宣布了第三代计算机的诞生,其具有通用化,系列化,标准化的特点。

第四代计算机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其特征是以大规模集成电路为计算机的主要功能部件。

经历了半个多世纪,计算机的结构不断发生变化,应用领域也在不断拓宽。

2.2现代计算机的体系结构伴随着电子学理论和技术的发展,在图灵机这个思想模型提出不到10年的时间里,世界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了,图灵机反映的是一种具有能行性的用数学方法精确定义的计算模型,而现代计算机正是这种模型的具体实现。

现代计算机是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大部分构成的;硬件是基础,软件是关键,可用来弥补硬件的不足。

而对于硬件系统,则包括硬件设备和硬件结构,同样,硬件结构是关键,可弥补硬件设备的不足,至于软件,则分为系统软件、应用软件和支撑软件几类。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导论论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导论论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导论论文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导论论文一.我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认识随着时代的发展,计算机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现如今,它已走进千家万户,并且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它的广泛使用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逐步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因此了解与掌握计算机基本知识就显得尤为重要。

而它对于我这个初学者来说实在陌生,但是通过计算机导论的学习使我对它又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计算机领域是一个是一个飞速发展的领域,而要想跟上计算机飞速发展的步伐,就需要掌握这方面技术的人才。

所以,无论是企业还是科研单位,都把招揽人才作为发展的基础。

所以,对于学习计算机的我们来说,这是一个很好的社会环境。

只要自身拥有过硬的本领,就一定能够在这个领域开创出自己的天地。

那么,我们该怎样做才能练就过硬的本领呢?这就需要我们去掌握一定程度的专业知识和相关的实践能力。

首先我们要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掌握计算机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只有扎实的基础,才能更加有效的去研究更深领域的知识。

这些基本知识包括计算机运算基础,计算机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程序设计基础,数据结构基础等。

然后,我们应该掌计算机系统的分析和设计的基本方法。

其次,在此基础上,学生应当就某一个学科方向,深入了解该方向的知识,熟练掌握该专业的知识与技能。

并且我们应该具有创新精神,不要局限于已有的知识,而应当时刻注意学习新的知识,不断进步。

只有时刻关注学科的最新发展动态,才能在这门学科上不落伍。

通过学习计算机科学技术专业导论,我了解到计算机这个行业影响这我国各行各业,各个领域中计算机应用更是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

所以,这个专业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它的发展也是不断进步,不断更新的。

学习它就要有足够的创新能力和接受以及理解能力。

当前我们处于信息时代,对于计算机方面的人才需求量仍然很大。

但是也并不是说学好就能找到好工作,我们要学精。

俗话说得好:“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比自己厉害的大有人在。

计算机科学导论论文

计算机科学导论论文

计算机科学导论论文杨柳(河北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201班,天津734201)摘要:简单的概述计算学科与计算机的发展历史,以及计算机求解的可计算性问题。

了解现代计算机的计算模型,以及现代计算机所依据的冯·诺依曼模式。

说明在这种模式下构成计算机的两大组成部分和数据在机内的表示。

了解现代计算机的应用,并在此基础上对计算机专业的学习做出规划。

关键词:计算学科;冯·诺依曼模式;可计算性;专业规划1引言计算问题一直是伴随着人类的发展而发展,人类的发展离不开计算学科的发展。

计算学科的发展促进着人类历史的发展。

从原始社会的结绳而治到中国古代使用的算盘,再到齿轮计算器,再到现在的计算机,计算学科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在现代的生活中,计算机几乎被应用到了方方面面,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更多的便利,更是节省了很多的工作量。

计算机依然是一个年轻的学科,表现了很强的生命力,充满了无限的机遇和挑战。

2计算和计算机历史[1]2.1机械计算机器提到计算机器就不得不提起我国的算盘。

中国作为世界的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对计算有了很高的成就,其中算盘就是较早的机械计算设备。

这种计算设备简单,但是却同时包含了以算盘使用口诀为具体形式的算法和以算珠的不同位置及个数来表示的内存,并且直观的输出计算结果。

但是这台机器必须依靠人操作来控制算法的执行,必须在人的配合下才能成为一台完整的计算机器。

到了17世纪,机械计算设备由于齿轮技术的发展而得到发展。

法国著名的数学家、哲学家布莱斯·帕斯卡尔(Blaise Pascal,1623-1662)发明了一种进行加减法运算的机器,另外还有德国的戈特弗里德·威尔赫尔姆·莱布尼兹和英国的查尔斯·巴贝奇等。

这些机器利用齿轮的位置来表示数据,要在规定齿轮位置的基础上机械的输入数据,在通过观察齿轮的最终的位置得到计算的结果。

第一台利用存储和编程的概念的机器是提花织机,它是由Joseph-Marie·Jacquard在19世纪初期发明的。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导论论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导论论文

目录1对计算机及计算机学科体系的理解 (2)1.1对计算机的理解 (2)1.2对计算机学科体系的理解 (2)2计算机系统 (2)2.1硬件 (2)2.1.1 输出设备 (2)2.1.2 输入设备 (3)2.1.3 中央处理器 (3)2.1.4 储存器 (3)2.1.5 主板 (3)2.2软件 (3)2.2.1 系统软件 (4)2.2.2 应用软件 (4)3计算机软件知识的相关课程 (4)4计算机专业要学习和掌握的知识点及应具有的能力 (4)5对网络、数据库、信息安全的了解 (5)5.1网络 (5)5.2数据库 (5)5.3信息安全 (5)6计算机研究、开发、发展的方向和前沿 (5)6.1 巨型化 (5)6.2 微型化 (6)6.3 网络化 (6)6.4 智能化 (6)7计算机的传统应用和新的应用领域 (6)7.1计算机传统应用领域 (6)7.1.1 科学计算(数值计算) (6)7.1.2 数据处理(信息处理) (6)7.1.3 自动控制 (7)7.2计算机新的应用领域 (7)7.2.1 计算机辅助 (7)7.2.2 人工智能 (7)7.2.3 多媒体应用 (8)7.2.4 计算机网络 (8)8你准备在哪些方向发展,有何设想,你应做哪些努力? (8)1对计算机及计算机学科体系的理解1.1对计算机的理解计算机(Computer)全称:电子计算机,俗称电脑,是一种能够按照程序运行,自动、高速处理海量数据的现代化智能电子设备。

计算机是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技术发明之一,对人类的生产活动和社会活动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并以强大的生命力飞速发展。

它的应用领域从最初的军事科研应用扩展到目前社会的各个领域,已形成规模巨大的计算机产业,带动了全球范围的技术进步,由此引发了深刻的社会变革。

计算机已遍及学校、企事业单位,进入寻常百姓家,成为信息社会中必不可少的工具。

它是人类进入信息时代的重要标志。

1.2对计算机学科体系的理解计算机学科,即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是研究计算机的设计,制造和利用进行信息获取,表示,存储,处理控制等的理论,原则,方法和技术的学科。

计算机科学导论3篇

计算机科学导论3篇

计算机科学导论篇一: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组成原理是一级计算机证书考试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涉及到现代计算机的基本构架和组成,是理解计算机工作机理和结构的基础。

下面我们就来简单介绍一下计算机组成原理的几个重要概念和组成部分。

1.计算机组成原理的主要概念计算机组成原理是指计算机系统的各个模块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在计算机系统中组成的方式,包括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

计算机硬件包括中央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等,而计算机软件则包括操作系统、应用软件等。

2.计算机系统的组成部分(1)中央处理器(CPU):是计算机的“大脑”,负责控制整个计算机系统的运行,包括指令的执行、数据传输和运算等。

(2)存储器:是计算机内部用于存储数据和程序的设备,分为主存储器和辅助存储器两种。

主存储器通常指的是内存,容量较小且读写速度较快;而辅助存储器则是指硬盘、光盘、U盘等,容量较大但读写速度较慢。

(3)输入设备:是用来将外部信息转化为计算机能够识别的数据输入设备,包括键盘、鼠标、扫描仪等。

(4)输出设备:是用来将计算机内部数据转化为人们能够直观理解的形式的输出设备,包括显示器、打印机等。

(5)总线:是连接计算机系统内部各个设备的通信通道,包括数据总线、地址总线和控制总线。

3.计算机系统的工作原理计算机系统的工作原理是指通过运行指令集合来实现计算机内部各模块间的协调和通信。

其基本工作过程为:首先将程序和数据存储在主存储器中;然后由CPU按照程序的顺序依次执行指令,同时将运算结果暂时存储在CPU内部的寄存器中;最后,将运算结果从寄存器中输出到主存储器或输出设备中。

总之,计算机组成原理是计算机课程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必须掌握其基本概念和计算机系统内部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才能更好地理解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篇二:计算机网络及应用计算机网络及应用是一级计算机证书考试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涉及到现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协议和应用,是现代计算机使用的重要基础。

计算机科学导论论文

计算机科学导论论文

摘要通过对《计算机科学导论》的学习,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有了一定的认识。

本文主要写了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认识和学习计划、对离散数学在计算机科学中的重要性的认识、对软件工程的认识和理解和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结构和工作过程。

学完这门课之后自己对大学四年的一些基本规划以及对未来的畅想。

关键字计算机科学导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离散数学、软件工程、计算机硬件系统结构、大学规划、未来畅想一、引言计算机,20世纪最辉煌的成就之一,诞生不过仅仅60多年,却给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它的应用涉及社会的各个领域。

如今,随着个人计算机的普及,人类对于计算机的依赖性日益增强。

计算机将人类带入了信息时代,在这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计算机作为人类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重要工具,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这飞速发展的时代,想要更好的发展,单单能够操作计算机已明显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还必须对计算机有更深刻的认识,对计算机相关的知识有一定的了解。

作为一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生,我们需要对计算学科有更系统的认识。

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对计算机学科有了全局的认识之后,才能有目的的向更深的领域发展,才能取得成绩,推动计算机的发展,为社会发展贡献一份力。

通过《计算机科学导论》这门课程的学习,对计算机科学的核心内容都有一定的认识,同时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这一专业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增加自己对于所选专业的兴趣,为以后的学习注入了动力。

在我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计算机才只是刚刚起步而已,很多方面的技术还是比较缺乏的,很多硬件都是用的外国的技术,一些高级的软件、系统也都是源自国外的。

在如今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下,如果失去了这些技术支持,对国家的发展必然造成巨大的影响,所以加快我国计算机领域的发展是迫在眉睫的,这不仅是国家的事,更是我们每一个公民的责任。

因此,作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学生,我们不仅是为我们自身的发展而努力学好专业,更要有危机感、责任感。

计算科学导论学科论文

计算科学导论学科论文

计算科学导论学科论文论文关键字:计算科学计算学科计算机语言计算机软件网络和病毒论文摘要:计算科学主要讲述了一种科学的思想方法,计算科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它的发展主线、学科分支、还有计算科学的特点、发展规律和趋势。

引言:随着存储程序式通用电子计算机在上世纪40年代的诞生,和计算科学的快速发展以及取得的大量成果。

计算科学这一学科也也应运而生。

《计算科学导论》正如此书的名字,此书很好的诠释了计算科学这一学科,并且指导了我们应如何去学好这一学科。

使得我们收获颇多。

并且让我深深的反思了我的大学生活。

正如赵老师书中所讲的:“计算科学是年轻人的科学,一旦你选择了计算科学作为你为之奋斗的专业类领域,就等于你选择了一条布满荆棘的道路。

一个有志于从事计算科学研究与开发的学生,必须在大学几年的学习中,打下坚实的基础,才有可能在将来学科的高速发展中,或在计算机产品的开发和快速更新换代中有所作为。

什么是计算科学和它的来历计算科学主要是对描述和变换信息的算法过程,包括其理论、分析、设计、效率分析、实现和应用的系统研究。

全部计算科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能(有效的)自动运行,什么不能(有效的)自动运行。

本科学来源于对数理逻辑、计算模型、算法理论、自动计算机器的研究,形成于20世纪30年代的后期。

随着存储程序式通用电子计算机在上世纪40年代的诞生,人类使用自动计算装置代替人的人工计算和手工劳动的梦想成为现实。

计算科学的快速发展以也取得大量成果,计算科学这一学科也也应运而生。

计算科学的发展a、首先先介绍图灵机图灵机的发明打开了现代计算机的大门和发展之路。

图灵机通过一条两端可无限延长的袋子,一个读写头和一组控制读写头的(控制器)组成它有一个状态集和符号集,而此符号集一般只使用0和1两个符号。

而就是这个简洁的结构和运行原理隐含了存储程序的原始思想,深刻的揭示了现代通用电子数字计算机的核心内容。

现在通用的计算机是电子数字计算机,而电子数字计算机的发展是建立在图灵机的基础之上。

《计算机科学导论》论文

《计算机科学导论》论文

《计算机科学导论》论文在选这个专业之前,我对计算机科学只有一个模糊的概念,通过系统的学习,现在已对本专业有更深入的认识:一、计算机及计算机学科体系20世纪40年代,计算机在诞生初期主要是用来进行科学计算的,因此被称位“计算机”。

然而,现在的计算机的功能已经远远超过了“计算”这个范围,它可以对数字、文字、图形、图像以及声音等各种形式的数据进行处理。

它能够按照事先存储的程序,自动高速地对数据进行输入、处理、输出和存储的系统。

一个计算机系统包括硬件和软件两大部分。

由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迅猛发展,计算机已经成为一个庞大的家族,种类各式各样,从不同的角度可有不同的分类。

按处理对象可分为数字计算机、模拟计算机和数字模拟计算机三类;按用途可分为通用计算机和专用计算机两类;从规模可以分为巨型计算机、大/中型计算机、小型计算机、微型计算机、工作站、服务器和网络计算机七大类。

各种类型的计算机虽然在规模、用途、性能、结构等方面有所不同,但它们都具备运算速度快、运算精度高、具有记忆能力、具有逻辑判断能力和存储程序等特点。

因为计算机具有以上特点,所以它对人类科学技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极大的增强了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在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

计算机的用途主要有科学计算、数据处理、实时控制、人工智能、计算机辅助工程和辅助教育、娱乐和游戏这几个方面。

对人类的工作、学习、日常生活有着非常巨大的影响。

计算机产业的高速发展,当然离不开计算机学科教育,现在的大学计算机设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工程三大专业。

其专业的主要课程有C语言程序设计、编译原理、操作系统、电工与电子技术、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接口与通讯、离散数学、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数字逻辑、线性代数、专业导论、专业英语等;专业选修课有: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汇编语言、计算方法、人工技能、软件工程、信息检索与利用、JAVA语言、多媒体技术、分布式与并行处理、计算机控制系统、计算机图形学、面向对象技术、模糊逻辑与运用、嵌入式系统、数据挖掘、数字图像处理、算法设计与分析、通讯原理、网络操作系统、网络与信息安全、新技术专题等。

计算机导论论文

计算机导论论文

计算机导论论文第一篇:计算机导论论文中国互联网发展简况论文摘要:在经历了互联网泡沫的洗礼之后,今天的企业已经更加成熟,具有更强的生存能力和竞争力,但不可忽视,热情的投资者显然对新一轮的网路股赋予太多的寄望。

本论文是关于中国互联网的产生,互联网在中国的发展历程的三个阶段,3大门户网络和中国互联网发展的将来。

一、中国互联网产生1987年9月20日,钱天白教授发出我国第一封电子邮件“越过长城,通向世界”,揭开了中国人使用Internet的序幕。

二、互联网在中国的发展历程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986.6-1993.3是研究试验阶段(E-mail Only):在此期间中国一些科研部门和高等院校开始研究Internet联网技术,并开展了科研课题和科技合作工作。

这个阶段的网络应用仅限于小范围内的电子邮件服务,而且仅为少数高等院校、研究机构提供电子邮件服务。

发展经历如下:1986 : Dial up(Terminal)1990 : X.25(1989.11: CNPAC,1993.9: CHINAPAC)1993.3 : Leased Line(DECnet)(Email Only)第二阶段为1994.4至1996年,是起步阶段(Full Function Connection):1994年4月,中关村地区教育与科研示范网络工程进入互联网,实现和Internet的TCP/IP连接,从而开通了Internet全功能服务。

从此中国被国际上正式承认为有互联网的国家。

之后,ChinaNet、CERnet、CSTnet、ChinaGBnet等多个互联网络项目在全国范围相继启动,互联网开始进入公众生活,并在中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1996年底,中国互联网用户数已达20万,利用互联网开展的业务与应用逐步增多。

第三阶段从1997年至今,是快速增长阶段:国内互联网用户数97年以后基本保持每半年翻一番的增长速度。

增长到今天,上网用户已超过2000万。

计算机工程导论论文模板(10篇)

计算机工程导论论文模板(10篇)

计算机工程导论论文模板(10篇)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B1引言“计算机导论”是学习计算机知识的入门课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完整知识体系的绪论,其重要作用在于让刚入学的学生了解计算机专业知识能解决什么问题,作为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应该学什么,使他们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同时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目前国内相当一部分大学“计算机导论”课程的定位是培养学生敢用、会用计算机的能力和主动利用计算机去解决本专业问题的意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较快接受新技术、新方法的能力。

2003年11月在桂林召开“全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方法论”会议后,较严格的区分了什么是“计算机导论”课程,什么是“计算机文化基础”或“计算机操作初步”课程。

但是,由于“计算机导论”课程长期定位不清,使得在教学中仍存在以下两个主要问题:(2)关于是否应该针对不同学生进行分层次教学存在争论。

不可否认,进入大学的学生来自全国各地,地域差异、贫富差异、文化差异、接受能力差异等因素导致学生起点不一样,对“计算机导论”这门课的正确定位,不仅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科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对保持学科对优秀学生的吸引力,进而得到其他专业和社会的尊重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因此针对以上问题,如何构建“计算机导论”课程内容成为一个亟待研究的内容。

本文在多年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对“计算机导论”课程的构建进行了大胆的探索,经过一个周期(四年)的实践,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2课程构建为了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我们将课程分为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两个部分,各占32个学时。

课堂教学以学科知识体系、学科方法论、社会和职业道德为主,使学生了解计算机专业知识可以解决什么问题、怎样解决;作为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应该学习什么、如何学;一名合格的计算机专业大学毕业生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和能力、可以担当的工作岗位有哪些等。

实践教学则以计算机基础操作为主,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开展不同单元的训练,使得学生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对课程的教学内容既有感性认识,又有理性认识。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导论论文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导论论文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导论论文第一篇: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导论论文1引言在来大学前,我一直很疑惑,我既不想成为一名数学家,又不想从事于数学有关的科学研究,那在大学中学习那么多的数学知识是为什么呢?带着这个疑惑,我来到了广工大,在柏老师的专业导论课上我找到了答案。

了解到到,原来信息与计算科学是在数学和电子科学基础上发展起来,以信息技术和计算技术的数学基础为研究对象的一门新兴学科。

它以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数学基础和数学思维能力,掌握信息与计算科学基础理论、方法与技能,受到科学研究的训练,能解决信息技术和科学与工程计算中的实际问题的高级专门人才为目的,既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学科,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明白了,数学教学是实现学生思维方式的数学化和培养数学素养最便捷、可靠的途径,而思维的数学化和良好的数学素养对我们以后的学习和工作很重要。

2我的认识在专业导论的学习中,我们了解到在大学的通才教育观下,第一流的人才应该具备下列三个条件:⑴具有高尚的品德和良好的人文素养;⑵具有坚实的专业基础和深厚的功底;⑶富有创新意识,具有科学的思想方法。

而作为一个理科人才,我们应具备有一个科学的认识,一套科学的方法和一套科学的程序,即能建立在对于事物性质、特点和事物发展与变化规律的深入的认识基础之上;寻找、建立,或引用、发展解决这个问题的一套科学的方法,制定实际解决问题的一套科学的程序,确定第一步做什么,怎么做,第二步做什么,怎么做,……,确定每一步怎么检验,出了问题怎么处理,等等。

同时专业导论的学习也让我明白到信息与计算科学是当今科学前沿领域,是除理论研究与实验以外的第三种科学研究手段,是我国科技发展规划中的重要学科,该专业以计算科学,信息科学,控制科学和运筹科学为培养方向,以科学与工程计算,计算机图形学与图形学与图像处理,多媒体技术与计算的可视化,大规模信息存储与处理,计算机辅助设计等为研究对象。

高等学校计算科学本科专业培养适应计算科学学科发展,国家社会发展与进步事业实际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文化修养,系统地、较好地掌握理工科公共基础知识,较好地掌握本学科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基本技术等基础(理论)知识;理论联系实际,受到良好的计算科学基本实验技术与技能等实践能力的基本训练,受到科学研究与实际应用初步训练的计算科学专门人才。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导论论文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导论论文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导论论文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导论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简称ICS)是一门研究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电子工程等相关领域的学科。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ICS专业的核心内容及其发展前景。

一、ICS专业的核心内容ICS专业的核心内容包括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电子工程等学科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

具体而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是ICS专业的基础学科,主要研究计算机硬件与软件的设计、开发和应用。

学生需要学习计算机组成原理、数据结构、算法设计与分析、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等方面的知识,掌握计算机系统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

2. 信息科学与技术信息科学与技术是ICS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研究信息的获取、传输、处理和应用。

学生需要学习数字信号处理、信息论、编码与解码、数据挖掘与分析等内容,掌握信息处理与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3. 通信工程通信工程是ICS专业的重要分支学科,主要研究信息的传输与通信。

学生需要学习通信原理、信号与系统、无线通信、光纤通信等知识,掌握通信系统的设计和调试技术。

4. 电子工程电子工程是ICS专业的关键学科之一,主要研究电子设备与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学生需要学习电路与电子元器件、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等内容,掌握电子产品设计和测试的基本能力。

二、ICS专业的发展前景ICS专业在信息时代发展迅猛,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良好的就业前景。

以下几个方面展示了ICS专业的发展前景。

1. 信息技术广泛应用随着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信息技术在各个行业中得到广泛应用。

ICS专业的学生具备计算机编程、数据处理、网络管理等技能,可以在IT、电子商务、金融、医疗等行业找到就业机会。

2. 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人工智能作为ICS专业的重要研究方向,近年来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学生在学习ICS专业的过程中,掌握了人工智能领域的相关知识和技能,能够参与到人工智能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中。

计算科学导论学科论文

计算科学导论学科论文

论文关键字:计算科学计算学科计算机语言计算机软件网络和病毒论文摘要:计算科学主要讲述了一种科学的思想方法,计算科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它的发展主线、学科分支、还有计算科学的特点、发展规律和趋势。

引言:随着存储程序式通用电子计算机在上世纪40年代的诞生,和计算科学的快速发展以及取得的大量成果。

计算科学这一学科也也应运而生。

《计算科学导论》正如此书的名字,此书很好的诠释了计算科学这一学科,并且指导了我们应如何去学好这一学科。

使得我们收获颇多。

并且让我深深的反思了我的大学生活。

正如赵老师书中所讲的:“计算科学是年轻人的科学,一旦你选择了计算科学作为你为之奋斗的专业类领域,就等于你选择了一条布满荆棘的道路。

一个有志于从事计算科学研究与开发的学生,必须在大学几年的学习中,打下坚实的基础,才有可能在将来学科的高速发展中,或在计算机产品的开发和快速更新换代中有所作为。

<一>什么是计算科学和它的来历计算科学主要是对描述和变换信息的算法过程,包括其理论、分析、设计、效率分析、实现和应用的系统研究。

全部计算科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能(有效的)自动运行,什么不能(有效的)自动运行。

本科学来源于对数理逻辑、计算模型、算法理论、自动计算机器的研究,形成于20世纪30年代的后期。

随着存储程序式通用电子计算机在上世纪40年代的诞生,人类使用自动计算装置代替人的人工计算和手工劳动的梦想成为现实。

计算科学的快速发展以也取得大量成果,计算科学这一学科也也应运而生。

<二>计算科学的发展a、首先先介绍图灵机图灵机的发明打开了现代计算机的大门和发展之路。

图灵机通过一条两端可无限延长的袋子,一个读写头和一组控制读写头的(控制器)组成它有一个状态集和符号集,而此符号集一般只使用0和1两个符号。

而就是这个简洁的结构和运行原理隐含了存储程序的原始思想,深刻的揭示了现代通用电子数字计算机的核心内容。

计算机导论论文(5篇)

计算机导论论文(5篇)

计算机导论论文(5篇)计算机导论论文(5篇)计算机导论论文范文第1篇通过职业督导促使高校生提高计算机应用力量,提高民族同学利用网络传播藏民族文化的意识和力量。

现代的网络媒体与传统的纸质媒介相比具有更加明显的优势。

首先,对于一个地方政府而言,利用网络进行本地区的文化传播,除了前期需要肯定量的资金,后期几乎不需要大量的资金和费用投入,较之传统的印刷方式更为节省,由于人们完全可以用WEB方式进行访问和传播。

同时,在网络上还可以更为快捷和直观的地向公众表达自己对各种文化现象或社会问题的看法。

对于藏民族的同胞来讲,通过将计算机网络运用于文化传播中,可以更加便利地进行本民族语言、历史地教育和传承。

事实表明,有了计算机网络后,无论是对于边缘个体还是社会组织,人们都可以通过论坛、微博等现代化的网络通讯方式制造、传播自己的学问从而获得更多的社会权力。

由于有了网络,地球变成了一个小村落。

从讨论中我们还可发觉,通过组建特地主题的文化网站,更是促进社区进展、文化传承的有力工具,使人们能通过网络方式和网络语言进行新形式的沟通,尽管大家相距千里并有不同的文化背景。

因此,要在实践中通过职业督导促使高校生提高计算机应用力量,提高民族同学利用网络传播藏民族文化的意识和力量,从而促进民族间的和谐建设与进展。

引导藏区高校高校生树立生涯规划意识,在今后的职业督导过程中不断跟进。

首先应当引导藏区同学关注民族地区的进展趋势,充分了解藏区特点,同时阅读有关民族文化、历史方面的书籍储备丰富学问,树立生涯意识。

可通过问卷调查、网络搜寻、实地走访、合作争论等方式进行有关藏区基本状况的调查和讨论。

例如,通过深化到康巴藏区进行实地的拍照、摄像等进行素材的收集与整理;通过各种网络手段对自己感爱好的文化主题等进行网络调查。

而教育工则可通过对现有课程体系的讨论,直接有针对性的提出教学改革的详细方案。

同时,通过与藏区的政府、企业单位进行合作讨论,深化到藏区基层,了解藏区对高校生的详细计算机力量要求,为实现订单式培育,实现校企合作打下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算机科学导论论文xxx(河北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软件学院,125000)摘要:简单的概述计算学科与计算机的发展历史,以及计算机求解的可计算性问题。

了解现代计算机的计算模型,以及现代计算机所依据的冯·诺依曼模式。

说明在这种模式下构成计算机的两大组成部分和数据在机内的表示。

了解现代计算机的应用,并在此基础上对计算机专业的学习做出规划。

关键词:计算学科;冯·诺依曼模式;可计算性;专业规划1引言计算问题一直是伴随着人类的发展而发展,人类的发展离不开计算学科的发展。

计算学科的发展促进着人类历史的发展。

从原始社会的结绳而治到中国古代使用的算盘,再到齿轮计算器,再到现在的计算机,计算学科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在现代的生活中,计算机几乎被应用到了方方面面,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更多的便利,更是节省了很多的工作量。

计算机依然是一个年轻的学科,表现了很强的生命力,充满了无限的机遇和挑战。

2计算和计算机历史[1]2.1机械计算机器提到计算机器就不得不提起我国的算盘。

中国作为世界的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对计算有了很高的成就,其中算盘就是较早的机械计算设备。

这种计算设备简单,但是却同时包含了以算盘使用口诀为具体形式的算法和以算珠的不同位置及个数来表示的内存,并且直观的输出计算结果。

但是这台机器必须依靠人操作来控制算法的执行,必须在人的配合下才能成为一台完整的计算机器。

到了17世纪,机械计算设备由于齿轮技术的发展而得到发展。

法国著名的数学家、哲学家布莱斯·帕斯卡尔(Blaise Pascal,1623-1662)发明了一种进行加减法运算的机器,另外还有德国的戈特弗里德·威尔赫尔姆·莱布尼兹和英国的查尔斯·巴贝奇等。

这些机器利用齿轮的位置来表示数据,要在规定齿轮位置的基础上机械的输入数据,在通过观察齿轮的最终的位置得到计算的结果。

第一台利用存储和编程的概念的机器是提花织机,它是由Joseph-Marie·Jacquard在19世纪初期发明的。

这种织布机是利用穿孔卡(类似于存储程序)来控制在织布过程中经线的提升。

1823年Charles·Babbage发明一种差分引擎,它不仅能够很容易的进行简单的数学运算,还可以解多项式方程。

后来,他发明了一种叫做分析引擎的机器,在某些程度上和咸蛋计算机的概念类似,该机器有四个组成部分,一个制造厂、一个存储单元、一个操作者和输出单元。

1890年,在美国人口普查局工作的Herman Hollerith设计并制作出具有编程能力的机器,该机器可以自动阅读、计数和排列存储在穿孔上的数据。

2.2电子计算机的诞生2.2.1早期的电子计算机这一时期的早起计算机并不是将程序存储在存储器中,所有的计算机都是在外部进行编程的。

第一台用来完成特定任务的计算机是通过将信息进行电子编码来实现的,它是由John V.Atanasoff 和他的助手Clifford Berry于1939年发明的。

它又被称为ABC,主要用于解决一些线性方程的系统。

在同一时期,名为konrad zused的德国数学家设计出通用的计算机,并命名为“z1”。

在20世纪30年代,美国海军和IBM公司在哈佛大学发起创建了一项工程,在Howard Aiken的直接领导下创建了一台巨型计算机名为Mark I。

这台计算机即使用了电子部件,也使用了机械部件。

在英国,Alan Turing发明了一台名为巨人的计算机,这台计算机是为了破译德国Engigma密码而设计的。

第一台通用的、完全电子化的计算机是由John.Mauchly和J.Presper发明,这台计算机被称为ENIAC.它是在1946年完成设计的,利用了将近18000个真空管,有100英尺长,10英尺高,重达300吨。

2.2.2基于冯·诺依曼模式的计算机1950年以后出现的计算机差不多都是基于冯·诺依曼模式。

虽然计算机变得速度更快,体积更小,价格更便宜,但原理却基本上是相同的。

历史学家把这一时期划分为几代,每一代计算机的改变主要体现在硬件或软件上。

第一代计算机以商用计算机的出现为主要特征。

这以时期的计算机只有专家们才能使用。

它们被锁在房子里,限制作者和计算机专家以外的人进入。

计算机体积庞大,且使用真空管作为电子开关。

此时的计算机只有大机构才能负担的起。

第二代计算机用晶体管代替真空管。

这既减少了计算机的体积,也节省了开支,从而小型企业也可以负担的起。

FORTRAN和COBOL两种高级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的发明使用使得编程更加容易。

这两种编程语言将编程任务和计算机运算任务分离开来。

第三代计算机。

集成电路(晶体管、导线以及其它部件坐在一块单芯片上)的发明更加减少里计算机的体积。

小型计算机出现在市场上。

封装的程序,就是通常所说的软件包也已经有售。

小公司也可以买到需要的软件包,而不用自己编写程序。

一个新的工业,软件工业就此诞生了。

第四代计算机出现了微型计算机。

第一台桌面计算机出现在1975年。

电子工业的发展允许将整个计算机子系统做在单块电路板上。

这一时代还出现了计算机网络。

第五代计算机。

这个时期见证了掌上电脑和台式电脑的诞生,第二代存储媒体的改进,多媒体的应用,以及虚拟现实现象。

3可计算性与计算模型3.1可计算性在计算机科学领域,一般的问题可分为两类:可解问题与不可解问题。

不可解问题又可以更细的分为非多项式问题和多项式问题。

在生活中,目前不能用计算机来解决的问题还有很多,例如停机问题就是不可解决问题。

如果想证明一个问题是无法解决的问题,那就利用反证法来证明,证明如果它可解那么停机问题也同样可以解决。

同样的,在生活中计算机可以解决的问题也有很多,为我们的现代生活带来了很大的方便。

对于一个计算机解决问题来说,我们所关注的更多的是解决问题的时间问题,也就是只一个问题的复杂程度。

同时可以解决问题又可以分为非多项式问题和多项式问题。

对于非多项式问题,以现代计算机的计算速度都是可以解决的,对于更为复杂的多项式问题虽然也可以解决,但是可能要花费更长的时间。

3.2计算模型在计算机的发展过程中,比较有影响力的计算模型是波斯特的计算模型和图灵的计算模型。

波斯特的计算模型的特点是从计算的本质上描述可计算性,是纯代数的形式,不易被人们理解。

图灵的计算模型是从计算的过程来描述可计算性,是以图形的模式,更易被人们理解接受。

3.2.1图灵机图灵机是在1936年由Alan M.Turing提出来解决问题的。

它是现代计算机的基础。

图灵机由三部分组成:磁带、控制器以及读写头。

a磁带尽管现代计算机中使用的随即储存设备容量是有限的,但图灵机的内存是无限的。

磁带任一时刻只能保存一系列顺序字符,这些字符必须是计算机所能识别的字符。

b读写头读写头任何时刻总是指向磁带上的一个符号,我们就叫这个符号为当前字符,读写头每次能且只能读写一个字符。

每读写完成一个字符后,它就会按指令前进、后退或留在原地不动。

c控制器控制器是理论上功能类似于现代计算机的CPU,是一个有限状态的自动机,该机器有提前设定好的并且能够根据输入完成从一个状态到另一状态的转换。

任一时刻它只能指向一个状态。

4冯·诺依曼模式图1存储程序机器的结构现代计算机都是基于冯·诺依曼模型的,此模型着眼于计算机的内部结够,定义了处理过程。

4.1四个子统(如图1所示)这个模型把计算机分为4个系统:存储器、算术逻辑单元、控制单元和输入/输出单元。

4.1.1存储器存储器是用来存储的区域,在计算机处理过程中用来存储数据和程序。

4.1.2算术逻辑单元算数逻辑单元时进行计算和逻辑操作的地方。

4.1.3控制单元控制单元是用来对存储器、算术逻辑单元、输入/输出等子系统的操作进行控制的单元。

4.1.4输入/输出单元输入子系统负责从计算机外部接受输入的数据;输出子系统负责将计算机的处理结果输出到计算机外部。

4.2存储的程序概念冯·诺依曼模型中要求程序必须存储在存储器中。

这和早期只有数据在存储器中的计算机结构完全不同,当时完成一系列的程要通过操作一系列的开关或改变配线系统来实现的。

现代计算机的存储器主要存储程序和相关的数据。

这意味着数据和程序应该具有相同的格式,因为他们都在存储器中。

5计算机的两大组成部分根据冯·诺依曼模型,定义了现代计算机所应该具有的两大主要组成部分:计算机硬件、计算机软件。

5.1计算机硬件计算机的组成部件可以分为三大类:中央处理单元、主存储器和输入/输出子系统。

5.1.1中央处理器中央处理器用于数据的运算。

它由三个组成部分:算术逻辑单元、控制单元、寄存器组。

算数逻辑单元用于进行算数运算和逻辑运算。

寄存器使用来临时存放数据的高速独立的存储单元CPU的运算离不开多个寄存器。

其中包括数据寄存器、指令寄存器和程序计数器等。

现在,越来越多的复杂运算该由硬件设备实现,并且需要一些寄存器来保存这些运算的中间结果,这也就是为什么在计算机CPU内部使用大量寄存器来提高运算速度的原因。

控制单元就好像是我们的大脑一样来控制这各个部分的运动,控制是通过线路的开或关来实现的。

5.1.2主存储器主存储器是计算机的另一个子系统。

他是存储单元的集合,并且每一个都有一个唯一的地址来找到。

数据以称之为字的位组的形式在存储器中传入和传出。

存储器有两种:RAM和ROM。

随机存取器是计算机中主存的主要组成部分,用户可以在RAM中写信息,之后可以方便的通过覆盖来擦除原有信息。

RAM的一个特点就是易失性。

只读存储器的内用是由制造商写进去的。

用户只能读但是不能写,它的优点是非易失性。

5.1.3输入/输出计算机的第三个子系统是称为输入输出子系统的一系列设备。

这个子系统可以使计算机与外界通信,并在断电的情况下存储程序和数据。

5.2软件计算机软件是指为了管理和维护计算机所设计的一整套程序的总和以及在这些程序设计过程中使用到的一切文档资料。

软件则是使得硬件能够正常工作的集合。

5.2.1计算机软件的分类a系统软件系统软件是指控制和协调计算机及外部设备,支持应用软件开发和运行的系统,是无需用户干预的各种程序的集合,主要功能是调度,监控和维护计算机系统;负责管理计算机系统中各种独立的硬件,使得它们可以协调工作。

系统软件使得计算机使用者和其他软件将计算机当作一个整体而不需要顾及到底层每个硬件是如何工作的。

b应用软件应用软件是用户可以使用的各种程序设计语言,以及用各种程序设计语言编制的应用程序的集合,分为应用软件包和用户程序.应用软件包是利用计算机解决某类问题而设计的程序的集合,供多用户使用。

应用软件是为满足用户不同领域、不同问题的应用需求而提供的那部分软件。

它可以拓宽计算机系统的应用领域,放大硬件的功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