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大学教育管理333教育综合918教育管理学参考书目备考技巧复习笔记
045101教育管理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2018非全日制)
广州大学非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硕士培养方案(2017级研究生开始使用)一、专业学位类别、学制、学习方式专业学位类别代码:0451 专业学位类别名称:教育硕士专业领域代码: 045101 专业领域名称:教育管理学制:3年学习方式:非全日制二、专业领域介绍:教育管理专业领域所依托的教育学学科1995年获得教育学原理硕士授权点,2005年获得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
现拥有教授8人、副教授13人,讲师5人,其中博士学位获得者16人。
研究团队结构合理,实力雄厚,一批中青年学术骨干具有良好的学术声誉和社会影响。
近五年,承担省部级以上课题38项;出版著作20余部、教材5部,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多篇发表在《教育研究》、《课程·教材·教法》等权威刊物上;科研成果获得教育部全国教育科学优秀成果奖4项,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6项。
经过长期的累积,本专业点在教育管理、基础教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教师专业发展、教育经济与政策等方向形成了较稳定的研究特色,在境内外有较为广泛的学术联系,与一些中小学也形成了稳定的研究合作关系,并多次受广东省教育厅、广州市人民政府等行政部门的委托,就教育管理、基础教育和教师教育等问题展开专项研究,在教育管理方面凝聚了较强的研究力量。
三、培养目标以能力本位、师德为先、质量为上为培养理念,为基础教育学校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培养高素质的教育教学管理人员,具体要求为:1.有高尚的师德修养,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
热爱教育事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积极进取,勇于创新;2.有广博的教育专业理论知识、合理的素质结构和较高的教育管理专业水平;3.有较强的教育管理实践能力,包括判断、决策、应变能力,组织、协调、指挥能力等;4.有初步的从事教育科研的能力,具有发现和解决问题、终身学习与发展的意识与能力;5.身心健康。
四、培养方式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采取多种培养方式,学员累计在校学习时间不少于6个月。
专硕333教育综合考试大纲与参考书目
专硕333教育综合考试大纲及参考书目全日制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入学考试教育综合科目考试内容包括教育学原理、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和教育心理学四门教育学科基础课程,要求考生系统掌握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并能运用相关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教育实际问题。
研究对象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教育任务揭示教育规律,指导教育实践。
目录1 教育学原理▪考查目标▪考查内容2 中国教育史▪考查目标▪考查范围3 外国教育史▪考查目标▪考查范围4 教育心理学▪考查目标▪考查范围教育学原理考查目标1、系统掌握教育学原理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现代教育观念。
2、理解教学、德育、管理等教育活动的任务、过程、原则和方法。
3、能运用教育的基本理论和现代教育理念来分析和解决教育的现实问题。
考查内容一、教育学概述(一)教育学的对象和任务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教育学的任务是揭示教育规律,探讨教育价值观念和教育艺术,指导教育实践。
(二)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教育学的萌芽、教育学的独立、教育学的发展多样化、教育学的理论深化等阶段有代表性、有影响的教育家、教育著作、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
二、教育的概念(一)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教育是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有目的地培养人,是教育这一社会现象与其他社会现象的根本区别,是教育的本质特点。
(二)教育的基本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中介系统等要素的涵义、地位和作用。
(三)教育的历史发展古代教育的特点;现代教育的特点。
(四)教育概念的界定广义教育;狭义教育。
三、教育与人的发展(一)人的发展概述人的发展涵义;人的发展特点;人的发展的规律性。
(二)影响人的发展的基本因素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环境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个体的能动性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三)教育对人的发展的重大作用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主要通过文化知识的传递来培养人;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大。
四、教育与社会发展(一)教育的社会制约性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社会经济政治制度对教育的制约;文化对教育的制约与影响。
学科语文一览表
湖南科技大学
广东省
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①101思 Nhomakorabea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③333教育综合④902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01.“教育综合”科目请参考教育部和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指导委员会的相关考试指导意见。02.教育部制定.《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03.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04)英语二
(333)教育综合
(806)语言文学基础
青岛大学
河南省
河南大学
文学院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4)英语二
(333)教育综合
(903)中国文学(古代文学、现代文学)
河南师范大学
文学院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4)英语二
(333)教育综合
(853)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信阳师范学院
湖北省
武汉大学
③彭聃龄《普通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修订版;
④黄希庭《心理学导论》,人民教育出版
863语文教学论:
①余昱主编《走向学校语文》,广东教育出版社,2003年。
②裴娣娜主编《现代教学论》第一卷,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
③陈玉秋著《思维学与语文教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④现代汉语、古代汉语基础知识相关教材;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基础知识相关教材;外国文学史基础知识相关教材。
西华师范大学
贵州省
贵州师范大学
文学院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
③333教育综合
《教育管理学》考试大纲
中国地质大学研究生院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教育管理学》考试大纲Ⅰ.考查目标教育管理学是我校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科目之一。
要求考生系统掌握教育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Ⅱ.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闭卷、笔试三、试卷考查的题型及其比例概念题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简答题5小题,每小题12分,共60分论述题3小题,考生任选两题作答,每题30分,共60分Ⅲ.考查范围一、教育管理学的性质和特点(一)教育管理学的学科性质1、教育管理学的概念2、教育管理学的性质(二)教育管理学的特点(三)现代教育管理学产生的背景和条件1、教育管理学产生的背景2、从古典的教育管理模式向现代教育管理模式演变的主要影响因素(四)教育管理学内容的三个层次1、教育管理学的内容的层次组成2、教育管理学的层次内容之间的关系(五)教育管理学的教与学二、现代教育管理的基本概念(一)管理1、管理的内涵2、中西文化的差异对管理的影响(二)教育管理1、教育管理的理念2、教育管理与社会管理比较的共同特点和自身特点;3、教育管理过程中的矛盾和冲突(三)教育管理现代化1、管理现代化的内涵;教育管理现代化的内涵2、工业时代的管理和信息时代的管理的区别3、传统的教育管理现代化和20世纪80年代以来教育管理现代化的比较三、现代教育管理的理论基础及其流派(一)理性化是现代教育管理的基本特点1、管理是理性行为2、教育管理流派的划分(二)行政学、法学理论对现代教育管理理论的影响1、施泰因的教育行政思想2、教育法对教育行政的作用3、从行政学角度对教育管理的分析(三)“科学管理”理论对教育管理的影响1、“科学管理”的提出及泰勒“科学管理”的主要观点2、“科学管理”理论对教育管理的影响3、“科学管理”理论在教育管理中的应用(四)科层管理理论及其对教育管理的影响1、马克思·韦伯的科层管理理论的基本观点2、组织管理理论的发展3、科层管理理论对教育管理的影响4、行政组织和权力对教育管理的作用的主要表现。
2016年全日制教育硕士参考书(333教育综合参考书)
2016年全日制教育硕士参考书(333教育综合参考书)(感谢凯程罗老师对本文的有益指导.)全日制教育硕士也就是我们俗称的“333教育硕士”或者是专硕,由于教育硕士相比较学术型硕士来讲考试科目比较简单,而且学习期限也短,所以最近几年越来越热,受到很多在职人员的青睐。
全日制教育硕士的参考书目除了首师大、河北师大,广州大学,广西师大等几所院校不一样,其他大部分学校都是按照国家统一大纲来的。
由于很多同学对于全日制教育硕士的参考书目感到困惑,所以针对这方面的情况,整理了相关的资料,供各位考生大家参考,希望可以给各位的考研带来一定帮助。
总的来讲全日制教育硕士考试科目为:政治、英语二、教育综合(相对于学术型硕士来说不用考教育研究方法)以及专业课。
一、首师大全日制教育硕士参考书目老师提醒大家一定要按照专家的意见购买书籍,以免耽误备考。
869 教育管理《教育管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陈孝彬869 教育管理《教育管理学导论》原子能出版社2007年4月(第三版)傅树京870 人格心理学《人格心理学--世纪心理学丛书》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年09月黄希庭著870 人格心理学《人格理论》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美)里赫曼(Ryckman,R.M.)著871 思想政治教育学《课程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最新版)施良方871 思想政治教育学《学校道德教育原理》教育科学出版社(最新版)檀传宝871 思想政治教育学《思想政治学科心理研究》人民出版社04年版兰维、田国秀872 汉语与写作《现代汉语》高等教育出版社版本不限黄伯荣廖序东主编873 数学基础《数学分析》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二、三版)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873 数学基础《高等代数》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二、三版)北京大学874 综合物理《力学基础》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漆安慎,杜蝉英等874 综合物理《电磁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梁灿彬875 普通化学《无机化学》(上、下)高等教育出版社(第四版)北京师范大学等三校875 普通化学《有机化学》(上、下)高等教育出版社(第四版)曾昭琼主编876 英语学科教学《语言教学的流派(第二版)(Approaches and methods in language teaching)》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年11月第1版(翻印)Jack C. Richards & Theodore S. Rodgers编876 英语学科教学《二语习得引论(Introducing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年12月第1版(翻印)Muriel Saville-Troike编877 历史教育学《历史学科教育学》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1版于友西,叶小兵等著878 地理教育学综合《地理教学论》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陈澄主编879 中外音乐史《西方音乐通史》上海音乐出版社于润洋主编879 中外音乐史《中国音乐通史简编》山东教育出版社孙继南周柱栓主编880 美术教育学《美术教育学新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尹少淳著880 美术教育学《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教育部880 美术教育学《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教育部881 计算机应用基础综合考试《计算机科学导论》(第2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年B. Forouzan881 计算机应用基础综合考试《计算机导论》(第2版)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王玉龙主编883 科学技术史自然学科教学设计《科学技术史》武汉大学出版社张密生主编883 科学技术史自然学科教学设计《自然科学学习与教学设计》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9月陈刚主编884 普通生物学基础《陈阅增普通生物学》高等教育出版社(第2版)2005吴相钰主编888 学前教育学《学前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黄人颂二、全国其他院校可以参考以下参考书目。
广州大学参考书目
3.《地理信息系统导论》,Kang-tsung Chang著,陈健飞等译,科学出版社,2003年。
应用心理学
体育教育训练学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中国古典文献学
中国古代文学
初试按教育部指定参考书目。
各方向复试参考书目:
01方向:《认知心理学》,王甦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出版;
02方向:《人格心理学》,郑雪主编,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出版;
03方向:《咨询心理学》,张日昇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出版。
电视教材编导与制作
《电视教材编导与制作》李运林徐福荫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二版
11方向(课程与教学原理)复试及加试参考书目
课程与教学论
《现代课程与教学论学程》(上、下),黄甫全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课程与教学论》,张华著,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广州大学参考书目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初试参考书目:
1.《马克思主义原理》,教育部社政司组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出版。
2.《简明马克思主义史》(第三版),庄福龄主编,人民出版社,2004年。
复试参考书目: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导读》,教育部社政司组编,人民出版社,2001年。
同等学力考生加试:
1、《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高放等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
同等学力考生加试:
1、《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高放等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
2、《毛泽东思想概论》,庄福龄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
初试参考书目:
333教育综合lucky学姐笔记
333教育综合lucky学姐笔记1、笔记整理要有条理性,逻辑性,知识点要完善丰富,清晰呈现。
(1)每章根据大纲要求的知识点整理成“思维导图”(又称树形图,框架图和逻辑图),这样可以帮助后期的复习和巩固,后期复习的时候可以根据每章的知识框架树形图来回忆相关知识点,这样也可以测试自己复习程度,查漏补缺。
比如说大扩号里面有小括号,可以很清楚的展现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性的这样的笔记。
所以,我希望大家的笔记是框架,以及框架之下细化到具体的词汇的一个相应的笔记就可以了,然后再一步一步的慢慢的细化。
(2)真题里面以什么样题型出这个知识点,怎么样提问这个知识点,在知识点后面都要作相应的补充,这样可以知道每个知识点可以出的什么题型,可以针对性的复习。
例如:这个知识点真题中经常出名词解释,那么复习准备的,整理笔记的时候,就按照名词解释来整理。
如果真题中经常出的是简答论述题,整理的时候就根据简答论述题型来整理。
每个答案要罗列清晰,1、2、3,4点写清楚。
(3)在知识点后面补充上真题如何提问该知识点,可以避免题目出现而不知道回答哪个知识点的尴尬。
每个知识点总结不能只是主干的几句话,需要参考大纲指南或凯程的解析作相应的内容补充,针对答题,毕竟是应试考试。
这里要提醒一下,大纲指南中有的知识点不是很全,有很多学校常考的知识点只有主干的几句话,例如:教育学原理中第四章第一节教育的社会制约性,大纲指南中只有:生产力,社会经济制度,文化对教育的制约这3个方面主干的几句话。
而这个知识点却是很多学校喜欢考简答论述题,如果知识按照大纲指南中这简单主干几句话来回答的话,肯定是不行的,得不了高分,所以对于这样的内容一定要参考其他的解析,例如:凯程的应试解析,作知识点的补充,让答案更全面丰富与完善,针对考试答题。
2、自己报考学校历年333真题以及其他各校333真题的充分利用,帮助寻找重点。
(1)我当时是用荧光笔来标注代表各个学校常考的重点,这里的重点是根据各个学校333真题出现频率来总结的,出现频率高的就是重点,这个可以在相应的知识点后面详细标注各个学校的333真题,哪个学校,哪一年出的名词解释,简答,论述等,这样就很容易看出来,哪里是重点,哪个知识点是学校常考的。
333-教育综合考试大纲
教育综合考试大纲Ⅰ、考试性质教育综合考试是为中国地质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招收教育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入学考试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掌握教育学学科大学本科阶段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的水平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学校教育学学科优秀本科毕业生所能达到的及格及及格以上水平,以利于择优选拔,确保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质量。
Ⅱ、考查目标教育综合考试涵盖教育学原理、中外教育史等学科基础课程。
要求考生系统掌握上述教育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Ⅲ、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考查的题型及其比例概念题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简答题5小题,每小题12分,共60分论述题3小题,考生任选两题作答,每题30分,共60分Ⅳ、考查内容教育学原理【考查目标】1.系统掌握教育学原理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2.理解教学、德育、管理等教育活动的任务、过程、原则和方法。
3.能够运用教育学的基本理论、现代教育理念来分析和解决教育的现实问题。
一、教育与教育学1.教育的认识2.教育的历史发展3.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4.教育学的价值二、教育功能1.教育功能的概述2.教育的个体发展功能3.教育的社会发展功能4. 结合教育实际,列举现实中教育功能的异化,并对其原因进行剖析,提出避免功能异化的建议5.教育功能形成和释放三、教育目的1.教育目的的类型及其功能2.教育目的的选择与确立3.分析说明我国的教育目的的精神实质,并结合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基本思想分析如何认识和处理好各育的关系四、教育制度1.教育制度的含义和特点2.现代学制的变革有哪些趋势?根据我国实际,参照现代学制变革的趋势,你认为我国的现行学制需要怎样进一步改革?3.联系当地实际分析当前我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4.教育均衡发展五、教师与学生1.教师2.学生3.师生关系4.教师专业发展5.为什么说教师职业是一种专业性职业?其专业性表现何在?六、课程1.课程与课程理论2.课程组织3.课程改革4.课程评价观七、课堂教学l.教学与教学理论2.课堂教学设计3. 课堂教学策略4. 教育信息化八、学校教育与学生生活1.生活、生活世界与学生生活2.学校教育与生活的关系3. 生活环境与学生心理及行为失范4.学生的学校生活5.书本知识与生活经验6.学校教育应该如何回归生活世界九、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工作1.班级组织的概念2.班级组织的结构、特点、功能3.班级管理的内容4.班主任的角色作用5.班主任建设和管理班级组织的主要策略是什么?十、学生评价1.相对评价、绝对评价、教育评价、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个体内差异评价法的含义2.学生评价的功能3.学生学业评价4.学业品德评价5.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十一、教师的教育研究1.教师进行教育研究的优势和素养2.教师教育研究的意义3.教师教育研究的特点4.教师教育行动研究的过程5.教师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十二、教育改革与发展1.教育改革与发展历程2.毛入学率、生师比、学会生存、学会关心、国家主义教育、终身教育、全民教育的含义3.当今世界教育发展水平比较4.当代世界教育思潮的宏观演变5.什么是高等教育大众化,如何看待我国推行的高等教育扩招政策6.21世纪世界教育发展的趋势参考书目: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编写,《教育学基础》第三版,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年12月版。
2021考研333教育综合《外国教育史背诵版》名词解释、简答、论述
外国教育史
版权为大晨学姐所有 侵权必究 第1页
外国教育史
版权为大晨学姐所有 侵权必究
1.美德即知识:苏格拉底认为,知识、智慧和道德具有内在的直接的联系。人的行为恶善,主要取决于他是否具 有有关的知识,只有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人们就能趋善避恶。在这个意义上,苏格拉底明确指出“美德 就是知识”。苏格拉底美德即知识的观点:既然道德不是来自人的天性,而是以知识或智慧为基础的,那么通过 增长知识发展智慧就可以培养完善道德的人,那么美德就是可教的。这个见解可以说是近代教育性教学原则的 雏形。在苏格拉底所处的时代,他提出“智德统一”的见解,对于破除贵族阶级的道德天赋的理论是有着明显 的进步意义,但知识即美德的观念也是不完善的,忽略了道德的其他方面,如情感、行为的。
7.修道院学校:修道院学校是中世纪最典型的教会教育机构,由一开始训练教会成员转为传授知识。修道院学校 最初只接受志在侍奉上帝、准备充当神职人员的人,之后扩大了范围,一些并不以神职为生的人也被接纳。但 分为两类:前者称为“内学”,毕业后将终身做圣职;后者称为“外学”,入修道院学校只为学习知识,学成后 仍为俗人。修道院学校的学生一般十岁左右入学,学习期限为八年至十年。早期的修道院学校主要强调宗教信 仰的培养,教育内容不过是简单的读、写、算;以后课程逐渐加多加深,“七艺”(文法、修辞、辩证法、算术、 几何、天文、音乐)成为主要的课程体系。
333教育综合全国大纲参考书目
333教育综合全国大纲参考书目摘要:一、教育学原理1.教育学概述2.教育的本质与功能3.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4.教育制度与教育管理5.课程与教学6.德育与学生发展二、中国教育史1.中国古代教育史2.中国近代教育史3.中国现代教育史三、外国教育史1.外国古代教育史2.外国近代教育史3.外国现代教育史四、教育心理学1.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概述2.学习心理与教学策略3.学生心理与发展4.教师心理与教育实践五、教育研究方法1.教育研究方法概述2.教育研究设计3.教育研究实施4.教育研究数据分析5.教育研究报告撰写正文:教育综合全国大纲参考书目主要包括教育学原理、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教育心理学和教育研究方法五个部分。
教育学原理部分,包括王道俊、郭文安所著的《教育学》以及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的《教育学基础》。
这两本书详细阐述了教育学的概念、教育制度、课程与教学、德育等方面内容。
中国教育史部分,主要包括孙培青的《中国教育史》和王炳照的《简明中国教育史》。
这两本书详细介绍了中国古代、近代和现代的教育发展历程。
外国教育史部分,主要有张斌贤的《外国教育史》和吴式颖的《外国教育史教程》。
这两本书系统梳理了外国古代、近代和现代的教育历史。
教育心理学部分,包括张向奎的《教育心理学》和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的《教育心理学教程》。
这两本书深入分析了学习心理、教学策略、学生心理、教师心理等方面的问题。
教育研究方法部分,涵盖了裴娣娜的《教育研究方法》和叶澜的《教育研究方法导论》。
这两本书详细讲解了教育研究的设计、实施、数据分析以及报告撰写等环节。
以上就是教育综合全国大纲参考书目的相关内容。
华南师范大学333教育学综合参考书目及经验分享
华南师范大学333教育学综合参考书目及经验分享(感谢凯程罗老师对本文的有益指导.)华南师范大学创建于1933年,其前身是广东省立勷勤大学师范学院。
华南师范大学是一所具有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等学科门类较齐全的综合性教学研究型大学。
是“211 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和广东省属重点大学。
该校有广州石牌、广州大学城和南海3个校区,面向全国包括港、澳、台在内的3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招生。
该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确定的“港澳中小学骨干师资培训基地”,是教育部对外汉语教学的基地之一。
在澳门具备专业资格的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中,经华南师大培训的近70% ,被誉为澳门教师教育的三大力量之一。
华南师范大学全日制教育硕士招收的有学科教学(思政)、教育管理、小学教育、学前教育、现代教育技术、学科教学(语文)、学科教学(英语)、学科教学(历史)、学科教学(数学)、学科教学(物理)、学科教学(化学)、学科教学(地理)、学科教学(生物)、心理健康教育。
华南师范大学全日制教育硕士考试的科目是政治、英语、333教育学综合还有一门专业课。
华南师范大学全日制教育硕士333教育学综合的参考书目是:王道俊、郭文安主编:《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孙培青主编:《中国教育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张斌贤主编,王晨副主编:《外国教育史》,教育科学出版社张大均主编:《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陈琦、刘儒德主编:《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华南师范大学教育学考研的成功经验分享凯程学员周同学考入华南师范大学教育学初试第一名总分:356 专业课:224坚持理想,等待绽放昨天晚上刚接到通知,我以初试第一名,综合成绩第二名被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录取了。
喜悦的心情恐怕只有认真走过这段路的人真正所能体会的。
回往自己一年多的考研备战,体会最深的是两个字:坚持!初试过程中整天坐在自习室看书必须坚持,初试之后等待成绩必须坚持,等待复试时间必须坚持,等待最终结果必须坚持。
2018年教育硕士(Ed.M)333教育综合复习指南(第10章 南京国民政府的教育建设)【圣才出品】
第10章南京国民政府的教育建设10.1复习目标1.了解抗战时期的学校西迁,重点掌握“西南联大”;2.了解大学院和大学区制的试行过程、意义及结果;3.熟悉“三民主义”教育宗旨。
10.2考点归纳一、教育宗旨与教育方针的变迁1.党化教育1927年5月,蒋介石提出要实行“党化教育”,并授意各省成立“党化教育委员会”,拟定“党化教育大纲”。
国民政府教育行政委员会第81次会议的一项决议中要求“实行党化教育”,于是“党化教育”就在国民党统治区内的各级各类学校中强制实行。
按照国民政府教育行政委员会通过的“国民政府教育方针”的阐述,“党化教育”就是“在国民党指导之下,把教育变成革命化和民主化。
”换句话说,“党化教育”就是教育方针的提出应以不违背国民党的根本政策为前提。
2.“三民主义”教育宗旨“三民主义”教育由“党化教育”蜕变而来。
1929年3月,国民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了“三民主义”的教育宗旨,并由南京国民政府正式公布。
“三民主义”教育宗旨的具体内容为:“中华民国之教育根据三民主义,以充实人民生活,扶植社会生存,发展国民生计,延续民族生命为目的。
务期民族独立,民权普遍,民生发展,以促进世界大同。
”该宗旨实质上是国民党反共、反对民族民主革命和建立独裁统治的手段,完全背离了孙中山提出的新三民主义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目标。
3.“战时须作平时看”的教育方针1937年8月,国民党政府对教育界有识之士“变更教育制度,以配合抗战需要”的合理要求置若罔闻,提出了“战时须作平时看”的办学方针,颁布了以“一切仍以维持正常教育”为宗旨的《总动员时督导教育工作办法纲领》,顽固地推行其“一个政党、一个主义、一个领袖”的封建法西斯专制主义教育。
但该方针对抗日战争时期的教育发展起了一定作用。
二、教育制度改革1.大学院和大学区制的试行(1)试行过程1927年6月,国民党政府根据蔡元培和李石曾的提议,仿照法国教育行政制度,中央设中华民国大学院,作为全国最高的学术和教育管理机构,地方试行大学区,以此取代民国以来中央政府设教育部、各省设教育厅的教育行政制度。
833教育管理
④ 833教育管理考试大纲
一、考试科目简介
教育管理(《新编教育管理学》)主要阐述教育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教育管理实务,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综合运用教育学、管理学以及教育管理学的一般原理及其研究成果,研究教育管理的现象、问题和规律,具有较强应用性的教育理论课程,是报考“教育管理”教育硕士考生的一门必考科目。
着重考察考生对教育管理基本原理的掌握程度和教育管理学的知识视野,考察考生对现实教育管理中热点、难点问题的敏锐程度,考察考生运用基本理论分析现实问题的理论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内容类目:
教育管理学基础、现代教育管理理论、教育管理体制、教育组织机构、教育政策与法律、教育领导者管理、教师管理、学生管理、课程与教学管理、德育管理、教育科研管理等。
三、题型分布: 1.简答;2.论述;。
202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课考试大纲---教育管理(初试)--901教育管理学
附件5:广东技术师范大学202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课考试大纲填报表一、考试科目代码及名称:901教育管理学二、招生单位(盖公章):教育科学学院5•泰勒“科学管理”的主要观点6.“科学管理”理论对教育管理的影响及其在教育管理实践中的应用7.马克思•韦伯的科层管理理论的基本观点8.科层管理理论对教育管理的影响10.行为科学管理理论对教育管理的影响11.新公共管理理论的主要观点及其对教育管理的影响12.新公共行政理论的主要观点及其对教育管理的影响四、教育行政体制知识要点:1.教育行政体制及其类型2.我国的教育行政体制及其改革3.加强教育行政宏观调控职能的途径与方法4.西方主要发达国家教育行政体制改革演变的特征五、教育行政组织及教育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知识要点:1.教育行政组织的含义与特征2.教育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条件3.制约教育行政组织效率的因素4.提高教育行政组织效率与效益的措施六、教育政策与法律知识要点:1.教育政策的概念及特征2.教育政策过程3.教育法的含义及其在法律体系中的地位4.教育政策与教育法规的异同5.教育法在教育行政管理中的作用6.教育法规实施的主要方式及当前我国教育法规有效实施的举措。
七、教育计划知识要点:1教育计划的含义及其类型7.教育预测的含义、内容及其在教育计划中的作用8.教育计划的结构9.教育计划的编制步骤及方法八、教育督导知识要点:1教育督导的含义与意义10教育督导活动的主要任务11教育督导的基本职能与具体任务12教育督导评估的含义及特征13提高教育督导评估活动科学性的主要策略九、教育财政知识要点:1教育经费的涵义及内容14教育财政的涵义及作用15我国现行教育经费筹措体制及需要完善的方面16管理和使用好教育经费的措施17我国预算管理体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8.我国公共教育支出的特点十、教育课程行政知识要点:1.教育课程的概念及其构成内容2.教育课程行政的含义3.修订教育课程应遵循的基本原则4.教育课程实施指导的途径与方法十一、教师人事行政知识要点:1.教育人事行政的涵义与意义2.教师职业的专业性及提高教师专业性的从教能力的措施3.我国现行教师聘任制的长处与不足及完善措施4.我国教师考核工作的原则5.有效贯彻我国教师考核工作原则的方法十二、教育信息的管理与公开知识要点:1教育信息的主要作用2.教育信息管理的基本职能3.教育信息公开的背景与意义4.教育信息公开的要素十三、学校效能与学校改进知识要点:1.学校效能的涵义2.学校效能的主要测量方法十四、学校管理过程知识要点:1西蒙关于管理过程“决策链条”说的主要观点3.戴明关于管理过程“四环节”说的主要思想及其所揭示的规律4.决策过程的主要环节及其要求5.衡量决策质量的指标6.影响学校决策质量的微观因素7.学校战略规划的特点及制定学校发展战略规划的过程8.实施学校计划过程中的控制与协调要求9.学校的目标管理特点及其在实施环节中与一般管理过程的不同十五、学校组织管理知识要点:1古典、人际关系、社会系统、现代权变等组织理论的核心观点10学校组织文化的特征及其改进策略11学校领导体制的含义12我国中小学实行校长负责制的原因及在这一体制下校长应处理好的若干关系13我国高等学校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原因及在这种体制下有关方面职责权的配置十六、学校质量管理知识要点:1.学校质量管理的概念、意义与特点参考书目:陈孝彬、高洪源主编:《教育管理学(第三版)》,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2019年广州大学教育案例分析之教育学原理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2019年广州大学教育案例分析之教育学原理考研复试核心题库目录2019年广州大学教育案例分析之教育学原理考研复试核心题库(一) (2)2019年广州大学教育案例分析之教育学原理考研复试核心题库(二) (12)2019年广州大学教育案例分析之教育学原理考研复试核心题库(三) (20)2019年广州大学教育案例分析之教育学原理考研复试核心题库(四) (30)2019年广州大学教育案例分析之教育学原理考研复试核心题库(五) (38)2019年广州大学教育案例分析之教育学原理考研复试核心题库(一)说明:本资料为学员内部使用,整理汇编了2019考研复试重点题及历年复试常考题型。
————————————————————————————————————————一、名词解释1.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答案】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教学原则之一,是指教师在教学中要把理论知识与客观实际密切联系起来,引导学生在理论与实际联系中去理解知识,并运用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达到学以致用。
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包括:①书本知识的教学要注重联系实际;②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③正确处理知识教学与技能训练的关系;④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
教学中的生活实际有三个方面内涵:一是教学规定的与实践相关的活动性作业;二是学生本身的实际;三是社会实际。
教师积极开发实践环节,通过教学不仅帮助学生深化对书本知识的理解,使学生学会运用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技能和方法,而且让学生体验过程,获得某种经验、经历或体验。
2.教学组织形式【答案】教学组织形式是指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
教学组织形式主要研究教师是如何把学生组织起来进行教学活动、如何分配教学时间、如何利用教学空间等问题。
在教学活动中,教学任务的完成、教学过程的实施、教学方法的运用、课程的开设等,都必须凭借和运用一定的组织形式来落实。
教学组织形式不是固定不变的东西,它是随着社会政治经济和科学文化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和改进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成功考研的经验
考研:选校、选专业、找辅导、买教材、买资料,一样不能少
由于选择了跨专业,如何学好专业课也是个问题。
兴趣对于学好专业课有帮助,但只靠兴趣考不了高分。
我根据考研目录买了专业课的教材,还买了一些参考书、习题。
然而,自学,特别是一个人自学,没人答疑解惑是个大问题。
跨专业学习专业课最郁闷的是:教材中有些内容,字都认识,连在一起看不懂;找遍参考书、习题答案也无法解惑。
还有一个问题是分不清重点非重点。
这样会走很多弯路,浪费大量时间。
我花了很大力气才学会的一些内容,后来发现根本无足轻重,考试也不考。
每天在学校漂着,自然想到去蹭课。
两门专业这学校课都有,用的教材和也我的一样。
蹭课一段时间后发现效果不大,还很费时间,转向专业课的辅导机构。
学校里充斥着各种考研辅导班的广告,从食堂到厕所,从教室到宿舍无处不在。
我比较幸运,通过鸿知广大考研网找到了目标学校的直系学长,他的考研总分很高,400多分,无疑给了我一个定心丸,跟着他学肯定没错!他们做考研比较久了,资料和专业课的班也是信得过的。
虽然整体上价格不菲,根据自己的第一次考研失败的经验和几年的工作经验认为,不怕花钱,就怕白花!只要找对了人,等于一脚踏进成功的大门了,起码学习的方向不会出错,只管跟着努力学习就行。
事实也证明,我的判断是对的,专业课有了巨大的进步。
自我总结主要有几点:
1. 对自己能力的清醒认识。
备考主要的学习时间有半年到十个月,最长不超过一年,时间太长太短都不好。
自己底子怎么样,这段时间自己能提升多少,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如果感觉踮踮脚能过线,就可以规划考研。
2. 决心和毅力。
这个说起来很简单,做起来很难。
对考研来说,决心和毅力付诸实践就是:早上6点起床,晚上11点睡觉,每天学习12小时以上;夏天没空调也能学得进,冬天早上没暖气也能起得来;这样坚持半年到十个月。
这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得到。
3. 明确的学习规划。
根据自身的特点和情况,制定长中短期学习规划,这样每天都有目标,学习也就有了持续的动力。
如果没有规划,一天十几个小时坐在教室里无所事事,没人能坚持一星期。
4. 交流信息、经验。
这点也很重要,可以避免闭门造车和走弯路。
初试专业课的方向、复试时每个学校侧重点能否及时获取相关信息,可能直接决定了考研的成败。
5.运气。
这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不是自己能掌控的,但运气常常眷顾有准备的人。
做好前几点,以积极的心态处理考研中的各种事情,也许就会有个好运气。
参考书目
333教育综合:
①《教育学基础》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编写(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年第2版)
②《心理学》姚本先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第2版,2009)
918教育管理学:
①吴志宏等:《新编教育管理学》(第2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②萧宗六主编:《学校管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四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