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干预模式的运用——以电影《空难遗梦》主人公马科斯为例
空难危机干预方案
空难危机干预方案随着航空业的迅速发展,飞行事故已经不再是一个稀有的事件,而是越来越频繁发生。
面对空难事故,及时采取有效的危机干预措施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本文将详细阐述空难危机干预方案,力求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参考和指导。
首要任务:确保乘客的生命安全在空难发生时,应优先确保乘客的生命安全。
一般情况下,乘客遇到突发事故时,情绪会非常激烈,需要干预人员安抚情绪,从而帮助乘客更好的应对突发事件。
在救援过程中,应根据现场情况及时展开自救救援工作并与地面指挥部联络,进行有效的协调和合作。
同时,要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对现场进行秩序维护和人群控制,尽可能为救援工作创造良好的条件。
采取预防措施降低空难发生率除紧急应对措施外,预防措施的重要性也不可忽视。
航空企业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降低空难发生率:安全标准的严格执行航空企业应严格执行所有安全标准,包括定期维修保养飞机和通常的飞行检查,以保证安全。
同时,针对各个操作环节,应建立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规范操作流程,确保操作人员熟练掌握操作工艺和技术要求。
员工培训计划航空企业应建立全面的员工培训计划,保证员工轻松胜任各种工作要求。
培训计划不仅限于新员工的入职培训,而且包括现有员工的持续培训和年度复训,目的是让员工充分掌握安全意识,学习并掌握相关应急措施。
安全高度与飞行路线的规划航空企业应对每一次航班的安全高度和飞行路线进行规划,并对飞行过程中的变化随时进行调整。
一旦飞机出现故障或者异常情况,驾驶员应及时向空管中心请求救援,并且在地面指挥部的指导下执行整个救援流程。
比较不同救援方案救援方案的正常运作可以很好地遏制空难事件的发生,但如果不及时干预,会产生严重后果。
本文将比较两种不同的救援方案:方案1:重点关注帮助乘客和减少人员伤亡在空难发生时,应该第一时间保护乘客的安全。
此方案偏重于通过快速的处置措施和管理举措来确保飞行符合安全标准,同时组织地面保障力量为乘客和机组人员提供支持。
危机干预技术的使用方法和实操指南
危机干预技术的使用方法和实操指南在现代社会中,危机干预技术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无论是个人还是组织,都可能面临各种各样的危机,如心理危机、社会危机等。
因此,了解并掌握危机干预技术,对于应对危机、保护自己和他人的身心健康至关重要。
本文将就危机干预技术的使用方法和实操指南进行探讨。
首先,危机干预技术的使用方法是多方面的。
在个人层面上,我们可以通过自我认知和情绪调节来进行危机干预。
个人应该学会观察自己的情绪变化,及时发现并应对潜在的危机。
例如,当我们感到焦虑、抑郁或愤怒时,可以尝试深呼吸、放松肌肉,或者寻求他人的支持和倾诉。
此外,积极的生活方式,如健康饮食、充足睡眠和适度运动,也能够增强个体的心理抵抗力,减少危机的发生。
在组织层面上,危机干预技术的使用方法更加复杂。
组织可以通过建立危机干预团队或培训专业人员来提供危机干预服务。
这些专业人员可以具备心理咨询、社工、医疗等多个领域的知识和技能,以便更好地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同时,组织也应该建立健全的危机干预机制,包括危机热线、紧急救援等,以便能够及时响应危机事件,并提供必要的援助。
其次,危机干预技术的实操指南应该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要根据危机的性质和程度进行分类和评估。
不同类型的危机需要采取不同的干预方法。
例如,对于心理危机,可以采用心理咨询、认知行为疗法等;对于社会危机,可以采用社会支持、法律援助等。
其次,要根据危机干预的阶段进行有针对性的干预。
危机干预可以分为预防、干预和恢复三个阶段。
预防阶段主要是通过宣传教育、提供资源等方式,预防危机的发生;干预阶段主要是通过及时的干预措施,减轻危机的影响;恢复阶段主要是帮助个体或组织恢复正常生活和工作状态。
最后,要注重危机干预的效果评估和持续改进。
危机干预并非一劳永逸的事情,需要不断总结经验,改进方法,以提高危机干预的效果。
总之,危机干预技术的使用方法和实操指南对于个人和组织来说都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学习和掌握危机干预技术,我们可以更好地应对各种危机,保护自己和他人的身心健康。
危机干预技术的成功案例分析与总结
危机干预技术的成功案例分析与总结引言:在当今社会,危机事件时有发生,如自然灾害、恐怖袭击、突发疾病等,这些事件给人们的生活和安全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为了应对这些危机,各国纷纷研发了危机干预技术,以提高应对危机事件的效率和准确性。
本文将通过分析几个危机干预技术的成功案例,总结出一些经验和教训。
一、危机预警系统的成功案例危机预警系统是一种通过收集和分析大量数据,及时发现潜在危机的技术手段。
以中国的地震预警系统为例,该系统通过在全国范围内布设地震监测设备,实时监测地震活动,并通过数据分析和模型预测,提前几秒到几十秒发出预警信号。
这一技术在近年来的地震事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成功减少了地震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二、危机信息传播的成功案例危机信息传播是指在危机事件发生后,及时、准确地向公众传递相关信息,以帮助公众做出正确的决策。
以日本福岛核事故为例,当事故发生后,日本政府及时发布了核辐射的相关信息,并通过电视、广播、互联网等多种渠道向公众传递。
这一及时有效的信息传播,有助于公众了解事态的严重性,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减少了潜在的伤害。
三、危机处置技术的成功案例危机处置技术是指在危机事件发生后,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控制和解决危机。
以美国911事件为例,当恐怖袭击发生后,美国政府迅速采取了多项措施,如关闭机场、加强安保、展开调查等,有效控制了局势,维护了社会的稳定。
这一成功案例表明,危机处置技术的关键在于迅速反应、科学决策和协同合作。
四、危机心理干预的成功案例危机事件往往伴随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和创伤,因此,心理干预在危机事件中起着重要作用。
以中国抗击新冠疫情为例,中国政府积极开展了心理援助工作,为受疫情影响的人群提供心理支持和咨询服务。
这一心理干预措施有效缓解了公众的恐慌情绪,增强了抗击疫情的信心和意愿。
总结:通过以上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一些关于危机干预技术的经验和教训。
首先,危机预警系统的建设和完善是提前应对危机的重要手段。
飞行事故后心理干预案例
一、背景2022年3月21日,东航一架波音737-800型客机执行MU5735航班任务时,在广西梧州市藤县境内发生坠毁事故。
事故发生后,民航局高度重视,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全力开展救援工作。
在救援过程中,部分空勤人员出现应激心理反应,情绪波动较大。
为帮助空勤人员尽快走出心理阴影,民航局联合专业心理团队,开展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工作。
二、案例概述1. 事故发生后,民航局立即组织心理援助队,对事故现场附近的空勤人员进行心理疏导。
2. 心理援助队由心理专家、心理咨询师、医护人员等组成,共1180人。
3. 心理援助队根据一户一策一专班的原则,对空勤人员进行心理、生理健康服务,最大限度满足其合理需求。
4. 心理干预工作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心理疏导:针对空勤人员出现的焦虑、抑郁、恐惧等心理问题,心理专家和心理咨询师进行一对一心理疏导,帮助其缓解心理压力。
(2)情绪宣泄:通过组织团体活动、游戏等方式,让空勤人员宣泄情绪,缓解心理压力。
(3)心理治疗:针对部分空勤人员出现的严重心理问题,心理专家进行心理治疗,如认知行为疗法、心理动力学疗法等。
(4)心理教育:通过讲座、宣传等方式,提高空勤人员对心理健康的认识,增强心理素质。
三、干预效果1. 通过心理干预,空勤人员情绪逐渐稳定,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得到有效缓解。
2. 空勤人员对心理健康的认识有所提高,心理素质得到增强。
3. 空勤人员能够更好地投入飞行安全工作,确保航空安全。
四、经验总结1. 高度重视飞行事故后的心理干预工作,及时启动应急预案,组织专业心理团队开展心理援助。
2. 坚持以人为本,关注空勤人员的心理需求,提供个性化、针对性的心理服务。
3. 加强心理干预工作与救援工作的协同配合,形成合力,共同应对飞行事故后的心理问题。
4. 提高空勤人员的心理素质,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预防心理问题的发生。
5. 建立健全心理干预工作机制,为飞行事故后的心理干预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五、展望飞行事故后的心理干预工作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
致命的墨菲定律:从马航失联事件谈到高校校园安全管理预警机制
d o s o me t h i n g, a n d o n e o f t h o s e w a y s c a n r e s u l t i n a c a t a s t r o p h e ,t he n
能 出错 , 那就一定会出错。) 意思是只要有这个可能性 , 事情 就往
往会 向你所想 到的不好 的方 向发展 。 “ 墨菲“ 二十世纪西方文化 三大发现” 。
马航客机失联后 , 马来西亚 当局 隐瞒信息 , 史蒂芬认为事件看起
s o me o n e w i l l d o i t . ( 如果有两种或两种 以上 的方式去做某件 事情 , 而其 中一种选 择将 导致灾难 , 必定 有人会作 出这种选 择。 ) 另一 种表 述为 A n y t h i n g h t a t c a n g o w r o n g w i l l g o w r o n g . ( 凡事只要有 可
用范 围十分广泛 , 直到今天 , 已经演化 出很 多版本 , 诸如: 好 的开
始, 未必 就有好结果 ; 坏的开始 , 结 果往往会更糟 。你早 到了 , 会
议却取消 ; 你准时到 , 却还要等 ; 迟到, 就是 迟了。东西许久都派
不上用场 , 就被丢掉 ; 而一旦丢掉 , 往 往就必须要用 它。 你 出去买 爆米花的时候 , 银幕上 就出现 了精彩镜头 。 排 队时另一 队总是前 进得 比较快 ; 你换到另一 队, 你原来站 的那一 队就开始动的 比较 快了 ; 你 站的越久 , 越有可能是站错了队。 “ 墨菲定律 ” 诞 生于 2 0世纪 中叶 , 那 是一 个经济发 展 、 科技
珍爱生命危机干预素材
成功
解决
问题
使用常规方 法
未解决
得到专业 帮助 危机:困难 和境遇,认 知、情感、 行为的困扰
解决
渡过危机 自我完善
干预失败
自愈
未得到专业 崩溃:对内 帮助 或对外的攻 未解决
击行为
自杀危机的发生、发展和干预流程表
危机干预策略
一、危机干预六步法: 1、确定问题 2、保证求助者安全 3、提供支持
4、提出可变通的应对方式 5、制订计划 6、得到承诺
注意力偶 尔不集中, 感到较难 控制对危 机事件的 思考。解 决问题和 做决定的 能力降低。 对危机事 件的认识 和感知与 现实情况 在某些方 面有偏差。
注意力时 常不能集 中,较多 考虑危机 事件而难 以自拔。 解决问题 和做决定 能力因为 强迫性思 维,自我 怀疑而受 到影响。 对危机事 件的认识 和感知与 现实情况 可以有明 显的不同。
可以询问的问题
﹫自杀意念出现的频率? ﹫出现自杀意念多久了? ﹫如曾尝试自杀,是犹豫不决,或立刻执行? ﹫曾寻求帮助吗? ﹫自杀行为或计划之致命性? ﹫自杀计划的具体性? ﹫目前自杀计划进行到什么状况? ﹫是否曾想到他人的感受? ﹫是否觉得死后周遭的事物会因此改变,或 ﹫者自己就像涟漪般消逝
二、应 ﹟一旦自杀意图的风险变的明确,守门人的任
沉湎于对 除了危机 危机事件 事件外, 的思虑, 不能集中 因为强迫 精力。因 性 思 维 、 为受强迫、 自我怀疑 自我怀疑 和犹豫而 和犹豫的 明显影响 影响丧失 求助者解 了解决问 决问题和 题和做决 做 决 定 的 定的能力。 能力,对 对危机事 危机事件 件的认识 的认识和 和感知与 感知与现 现实情况 实有实质 有明显差 性 的 差 异 。异 从 而 影 响了其正 常的生活。
校园危机事件心理干预策略及生命教育反思
校园危机事件心理干预策略及生命教育反思面对花季生命的陨落——校园危机事件心理干预策略及生命教育反思近年来,校园轻生事件时有发生,如何从心理危机干预角度积极预防和快速有效应对可能发生或已经发生的校园轻生事件,保障学校正常的教学和生活秩序,维护广大师生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使危机损害降到最低,是学校必须严肃面对、亟待研究和解决的新课题。
建立健全学校心理危机干预机制,是学校坚持以人为本,加强生命教育的重要标志,它不仅体现在危机时刻对师生心理的救助,还体现在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对每一位师生个体心身健康的关注。
情景再现2009年初春的一天,傍晚放学时分,某重点高中一名“品学兼优”的高二女生莉莉(化名)割腕后从教学楼顶坠落,希望以此了结自己的“悲苦”人生,身后留下两封写给父母和同学们的厚厚的遗书。
那一天,正是莉莉17岁的生日。
白天收到同学好友生日礼物和美好祝福时,莉莉还显得非常幸福,放学后,老师同学刚刚离开校园,她却决然地走上了“不归路”。
对面教学楼部分高三师生,目击了跳楼事件的全程。
因抢救及时,莉莉生命得救。
但莉莉的轻生行为,在校园内产生极大影响,尤其是事件目击者、女孩的老师同学好友等反应更为强烈,大家很难接受通常在报刊媒体中看到的学生自杀现象居然会出现在自己的校园,更难以相信白天还“一切正常”、品学兼优又身为班长的莉莉会是自杀的主角……同学们陆续出现很多情绪和行为反应:“我实在不敢相信班长会这样做,昨天一夜未眠,头脑中不断地猜想着班长在承受的痛苦,她能顺利度过这一关吗?是什么原因让她选择放弃自己的生命?人活着到底是为什么?”“听到好朋友自杀的消息时,我好害怕,我们有着太多相似的心灵体验,但我没有她的勇气。
昨夜我失眠了,老师,我好担心自己会是第二个……”“同学跳楼自杀了,居然有同学根本不在意、麻木不仁的样子,我好生气,他们怎么这么没良心?我今天差点跟同学吼起来,被好朋友劝住了。
老师,我错了吗?”“老师,我好害怕,昨天晚上我们从窗口看到了她跳楼的全过程,吓得我一宿没敢睡觉,头脑中总是反复出现当时的情景。
飞机事故心理干预案例分享
一、背景近年来,随着航空事业的快速发展,飞机事故时有发生,给遇难者家属和航空业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
为了帮助遇难者家属度过心理危机,我国心理危机干预团队积极开展了一系列心理干预工作。
本文将分享一个飞机事故心理干预的成功案例。
二、案例简介某航空公司一架波音737飞机在执行航班任务时,不幸发生坠毁事故,机上共有132人,其中遇难者家属50余人。
事故发生后,心理危机干预团队迅速行动,为遇难者家属提供心理援助。
三、心理干预措施1. 成立心理危机干预小组针对此次事故,心理危机干预团队迅速成立了一个由心理学专家、心理咨询师、社会工作者等组成的小组,负责遇难者家属的心理干预工作。
2. 开展心理评估首先,心理危机干预小组对遇难者家属进行了心理评估,了解他们的心理状况和需求。
评估内容包括:心理创伤程度、心理压力水平、心理防御机制等。
3. 提供心理疏导针对遇难者家属的心理状况,心理危机干预小组开展了以下心理疏导措施:(1)倾听与陪伴:心理咨询师耐心倾听遇难者家属的诉说,给予他们情感支持和陪伴,帮助他们缓解心理压力。
(2)情绪宣泄:通过情绪宣泄的方式,如绘画、音乐、运动等,帮助遇难者家属释放负面情绪。
(3)认知重构:帮助遇难者家属调整认知,正确看待事故,减少心理创伤。
4. 开展心理治疗针对部分遇难者家属的心理创伤,心理危机干预小组开展了心理治疗,如认知行为疗法、情绪调节疗法等,帮助他们逐步恢复心理功能。
5. 社会支持心理危机干预小组积极联系遇难者家属的亲朋好友、社区、慈善机构等,为他们提供社会支持,帮助他们度过心理危机。
四、干预效果经过心理危机干预小组的共同努力,遇难者家属的心理状况得到了明显改善。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心理创伤程度降低:遇难者家属的心理创伤程度明显降低,对事故的认知逐渐趋于理性。
2. 心理压力减轻:遇难者家属的心理压力得到有效缓解,情绪稳定。
3. 心理功能恢复:遇难者家属的心理功能逐步恢复,能够正常生活和工作。
浅谈灾后救援人员心理危机干预必要性及方法
浅谈灾后救援人员心理危机干预必要性及方法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县发生强烈地震,全国广大解放军、武警官兵迅速出动,投入到紧张的救援行动中,奋战在抗震抢险第一线,挽回了许多人民财产和生命安全。
但由于救灾人员长时间目睹惨状,加之身体疲惫,久而久之也会受到巨大的心灵创伤。
例如,有些战士晚上睡不着,不断闪回白天见到的悲惨景象,有些战士吃不下饭,一看到肉就恶心;另外,有些官兵在从发现被困人员的惊喜,到长时间抢救被困人员而最终却救援失败这个过程中,产生巨大心理落差,这对他们信心是一个巨大的打击,他们会因为无法面对遇难人员的家属那期盼的眼神而感到无比内疚和自责等一系列心理问题。
如不采取科学的方法,对救援官兵进行心理疏导,这将会对他们未来的工作、生活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
因此必须从科学的角度,对这部分人群实施心理危机的干预。
一、危机干预的主要目的与作用谈到危机干预,首先需要知道什么是心理危机:心理危机是指由于突然遭受严重灾难、重大生活事件或精神压力,使生活状况发生明显的变化,尤其是出现了用现有的生活条件和经验难以克服的困难,以致使当事人陷于痛苦、不安状态,常伴有绝望、麻木不仁、焦虑,以及植物神经症状和行为障碍。
心理危机干预是指对处在心理危机状态下的个人或群体采取明确有效的措施,给予适当的心理援助,使之战胜危机,重新适应生活。
心理危机干预的主要目的有三:一是避免因情感波动造成自伤或伤及他人;二是恢复心理平衡与回归现实;三是学到对未来可能遇到的突发事件有更好的应付策略与手段。
很多研究和实例证明,在发生灾难性突发事件时,心理干预可起到缓解痛苦、调节情绪、塑造社会认知、调整社会关系、整合人际系统、鼓舞士气、引导正确态度、矫正社会行为等作用。
心理干预如果与军队的管理行为、思想政治工作结合起来,会发挥良好作用。
当前阶段,部队有关部门应抓紧制定突发事件中心理危机干预预案,其内容应包括:针对军人个体和群体的危机干预技术;沟通交流技术;支持性心理治疗技术;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技术;一级应急处理队伍心理健康管理技术等。
危机干预技术的实用案例分享与分析
危机干预技术的实用案例分享与分析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各种危机事件也不断涌现。
危机干预技术的出现为我们应对和解决这些危机事件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本文将分享一些危机干预技术的实用案例,并对其进行分析。
一、心理危机干预技术心理危机是指个体在面对突发事件或激烈变化时,无法有效应对而导致心理压力过大的状态。
针对心理危机,心理危机干预技术应运而生。
例如,心理热线是一种常见的心理危机干预技术,通过电话等方式为心理困扰者提供咨询和支持。
在一个案例中,一名年轻女性因失恋而产生了严重的心理压力,她通过心理热线与专业心理咨询师进行了交流,获得了情感支持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最终走出了心理困境。
二、网络危机干预技术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危机也日益严重。
网络危机干预技术的出现为解决网络欺凌、网络沉迷等问题提供了有效手段。
例如,在一个案例中,一名青少年因长时间沉迷于网络游戏,导致学业和人际关系出现问题。
他的家长通过网络危机干预技术找到专业的网络心理咨询师,对孩子进行干预和教育,帮助他摆脱网络沉迷,重新投入到正常的学习和生活中。
三、家庭危机干预技术家庭危机是指家庭成员之间发生的紧张、冲突等问题,严重影响到家庭和谐与稳定。
家庭危机干预技术的出现为解决家庭危机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例如,在一个案例中,一对夫妻因为经济、家庭责任等问题产生了矛盾和冲突,导致家庭氛围紧张。
他们通过家庭危机干预技术找到专业的家庭咨询师,进行了家庭治疗和沟通训练,最终解决了矛盾,重建了家庭和谐。
四、社区危机干预技术社区危机是指社区内部发生的各种问题,如犯罪、社会动荡等,严重影响到社区的安全和稳定。
社区危机干预技术的出现为解决社区危机提供了有力的手段。
例如,在一个案例中,某社区发生了一起严重的犯罪事件,导致社区居民的恐慌和不安。
社区干预团队通过组织社区居民参与社区安全巡逻、开展安全教育等活动,有效提升了社区居民的安全意识和应对能力,最终恢复了社区的安宁。
危机干预技术的实战应用案例分享
危机干预技术的实战应用案例分享在当今社会,危机事件的发生频率越来越高,给人们的生活和安全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为了应对这些危机,人们不断探索和研发各种危机干预技术,以提高应对危机事件的效率和准确性。
本文将分享一些实战应用案例,展示危机干预技术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和影响。
一、自然灾害预警系统自然灾害是人类无法控制的力量,但我们可以通过科技手段来提前预警,减少灾害带来的损失。
自然灾害预警系统是一种危机干预技术,可以通过监测地质、气象等数据,提前预测和预警自然灾害的发生。
例如,日本的地震预警系统可以在地震发生前几秒到几十秒的时间内发出警报,让人们有足够的时间采取避难措施,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二、网络安全防御系统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网络安全问题日益凸显。
黑客攻击、数据泄露等网络安全事件给个人和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网络安全防御系统是一种危机干预技术,可以通过监测和分析网络流量、检测异常行为等手段,及时发现和阻止网络攻击。
例如,某大型银行在部署了高级威胁防御系统后,成功拦截了多起黑客攻击,保护了客户的资金安全和个人隐私。
三、紧急救援系统在突发事件中,紧急救援是至关重要的。
紧急救援系统是一种危机干预技术,可以通过实时定位、通信等手段,提供准确的位置信息和救援指导。
例如,某城市的紧急救援系统配备了智能穿戴设备,当有人遇到紧急情况时,可以通过一键呼救功能向紧急救援中心发送求助信号,救援人员可以通过定位系统快速找到被困者的位置,并进行救援。
四、心理危机干预系统心理健康问题在现代社会中十分普遍,尤其是在面对压力和困境时,人们往往会出现心理危机。
心理危机干预系统是一种危机干预技术,可以通过心理评估、咨询和干预等手段,帮助人们解决心理问题,缓解心理危机。
例如,某大学为学生提供了心理咨询热线和在线咨询平台,学生可以随时随地与专业心理咨询师进行交流,得到及时的心理支持和指导。
总结起来,危机干预技术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案例丰富多样,涵盖了自然灾害预警、网络安全防御、紧急救援和心理危机干预等领域。
危机干预技术的实例分享与经验总结
危机干预技术的实例分享与经验总结在现代社会中,人们面临各种各样的危机,无论是心理上的困扰还是生活中的挫折,都可能给个体带来巨大的压力和困扰。
为了帮助人们更好地应对危机,危机干预技术应运而生。
本文将分享一些危机干预技术的实例,并对经验进行总结。
首先,我们来看一个心理危机的案例。
小明是一位大学生,因为学业压力和人际关系问题,他陷入了深深的抑郁中。
他开始失去对生活的兴趣,经常感到无助和绝望。
在这种情况下,危机干预技术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危机干预的第一步是建立信任关系。
专业的心理咨询师通过倾听和理解小明的困扰,让他感到被关注和支持。
在这个过程中,咨询师没有对小明进行批判或评判,而是以积极的态度鼓励他表达内心的痛苦。
接下来,危机干预技术的关键是帮助个体重新建立积极的自我认同。
咨询师引导小明回顾自己的成就和优点,帮助他认识到自己的价值和潜力。
通过这种方式,小明逐渐恢复了对自己的信心,并开始积极面对困难。
此外,危机干预还包括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
咨询师与小明一起制定了一份行动计划,包括改善学习方法、加强人际交往和寻求适当的支持。
这些措施帮助小明逐渐摆脱了抑郁,重拾了对未来的希望。
除了心理危机,生活中的其他危机也需要有效的干预技术。
例如,当一个人遭遇突发事件,如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时,他们可能会陷入恐慌和无助之中。
在这种情况下,危机干预的重点是提供紧急援助和安慰。
紧急援助包括提供食物、水和庇护所等基本生活物资,以满足个体的基本需求。
同时,心理支持也至关重要。
专业的危机干预人员会与受灾者进行交流,倾听他们的经历和感受,并提供情感上的支持和安慰。
这种干预可以帮助受灾者渡过难关,并逐渐恢复他们的正常生活。
在实施危机干预技术时,还需要注意一些经验总结。
首先,及早干预是关键。
尽早发现危机迹象,并及时提供帮助,可以避免危机进一步恶化。
其次,个体的需求和差异应该得到充分的关注。
不同的人在面对危机时可能有不同的应对方式和需求,干预措施应根据个体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空难遗梦 电影影评
《空难遗梦》观后感首先先介绍一下这个故事,故事讲述的是一架飞机遭遇了可怕的空难。
死神顷刻间夺走了马尔斯的好友的生命,年轻的母亲卡拉在残骸中撕心裂肺地寻找已经无法再回到自己身边的孩子。
马科斯和卡拉恐惧触及那残酷的记忆,沉浸在痛苦之中。
然而,在经历了一段危机干预之后,马科斯和卡拉终于走出了困境。
《空难遗梦》就给我们用小组展示了社会工作的危机干预模式。
故事的主人公马科斯以及其他的空难幸存者心理上是存在障碍的,他们最大的心理障碍就是无法面对死亡带来的恐惧。
在空难后,他否认了自己恐惧,把自己当成了一个无所畏惧的人,并尝试着各种各样接近死亡的体验,他会直接穿过车流不息的马路;会站在楼顶的围栏上呐喊:会吃他过敏的草莓。
其实,他是在这样一次次接近死亡的体验中尝试克服对死亡的恐惧,有点满灌和脱敏的感觉。
因为在那次空难中,他在极度的恐惧后反而变得非常镇定,这种“反向”的心理防御机制让他活了下来,却对他的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卡拉在空难后无法向别人倾述,对生活失去了感觉,她陷入孩子死亡的自责,痛苦中。
就是这样两个位幸存者,最后他们互相支持,互相慰籍。
在这部电影中,出现了专门主持“危机干预”的社工,也介绍了一些危机干预的程序,比如用小组工作展现。
影片中有一段很专业的小组工作的情景。
一位社工受命为空难中的幸存者消除精神上的痛苦,在通过跟他们私下交谈后,他召集了空难中的幸存者,在一个安静的大房间里要进行创伤后的治疗。
他首先用轻柔缓慢的语气叙述古代部落发生灾难后会聚在篝火前讲述事情的经过这个现象作为小组的开始,这有助于定下了小组开放的基调,疏解了小组成员紧张感和不安的心理,在这里还有引入正题的作用。
然后他邀请他组员讲出各自的故事。
在这里他又用了扫视的技巧,鼓励组员发言。
经过一段时间的沉默后,终于有人勇于站起来讲述她的故事。
在她姐姐和侄子在自己眼前死亡时,旁边的组员想扶着她,安慰一下她,但是工作者阻止了,他让她自己站着。
其实旁边那两位组员在此时扮演的是“拯救者”的角色,但在此时那位讲述的组员需要的是自己面对那次灾难,这有助于她摆脱空难的阴影。
空难危机干预方案
空难危机干预方案背景空中交通事故一旦发生,必然会带来极大的伤害和损失。
因此,为了保障乘客的生命安全和公司的盈利能力,每个航空公司都应该建立一套完善的空难危机干预方案。
概述航空事故是一种突发事件,需要迅速有序地反应。
一般来说,空难危机干预方案分为四个阶段:事件响应、恢复、重建和总结。
其中事件响应阶段是最为关键的,也是最需要我们重点准备的阶段。
事件响应预警机制航空公司应该建立一套可靠的预警机制,对突发事件进行及时警示、报告和处理。
该机制要能覆盖到航班、机场、维修等方面,需要实现信息的即时共享和快速传递。
人员组织在事件响应阶段,航空公司应该组织一支应急小组,该小组由公司高管、安全部门、客服中心和公共关系部门的专业人士组成。
为确保顺畅的沟通和协调,每个部门应该明确职责和权限。
计划制定航空公司应该制定一份详细的空难危机干预计划,该计划应包含以下内容:•事件响应的步骤及流程•人员的职责、指示和应对措施•与外界沟通协调的渠道和方式•关键决策的评估和追踪模拟演练为确保空难危机干预方案的有效性,航空公司应该定期组织模拟演练,以验证自己的应急响应能力和协作能力。
该演练应该涵盖不同的场景和情境,使应急小组能够有针对性地准备和改进。
恢复恢复阶段是重建和重启业务的过程。
在这个阶段,航空公司应该暂停一切非必要的操作,全力朝着恢复正常运营的目标前进。
重建重建阶段是为了保障航空公司未来的盈利能力。
这个阶段需要航空公司对自己的运作环节进行深入反思,尽可能消除潜在的风险和问题。
总结总结阶段是为了评估和反思整个危机干预过程。
在这个阶段,航空公司应该开会剖析之前的具体情况,根据经验和教训完善危机干预方案,并进行持续改进。
经过不断的实践,航空公司会有更好的空难危机干预方案保护乘客和公司的安全与利益。
危机干预概述及案例讨论
危机干预的概述和案例讨论
五、成功的危机干预者的特征
• 丰富的生活经验; • 专业技巧; • 镇静自若; • 创造性与灵活性强; • 旺盛的精力; • 心理反应快速; • 在危机干预工作中产生积极变化; • 坚韧、知足、勇气、乐观、现实、客观、冷
危机干预的概述和 案例讨论
危机干预的概述和案例讨论
一、危机的定义
● 危机是一些个人的困难和境遇,这些困难和 境遇使得人们无能为力,不能有意识地主宰自 己的生活。(决定时刻;紧要关头;转换期)
危机干预的概述和案例讨论
● 危机是当人们面对重要生活目标的阻 碍时,产生的一种状态。这里的阻碍是指 在一定时间内,使用常规的解决方法不能 解决问题。危机是一段时间的解体和混乱, 在此期间可能有过多次失败的解决问题的 尝试。
危机干预的概述和案例讨论
(二)卡普兰(Caplan)的理论
危机是一种状态,造成这种状态的原因是生活目 标的实现受到阻碍,且用常规的行为无法克服。
阻碍的来源可以是发展性的,也可以是境遇性的。 对创伤进行干预时,采用平衡/失衡模式。
危机干预的概述和案例讨论
基本危机理论的核心:
应激和创伤的紧急情况都不构成危机,只有在 主观上认为创伤性事件威胁到需要的满足、安全 和有意义的存在时,个体才会进入应激状态。
危机干预的概述和案例讨论
(三)存在性危机 是指伴随着重要的人生问题,如关于人生的目的、
责任、独立性、自由、承诺等出现的内部冲突和焦 虑。例如:
★ 一生中没有作出任何有影响的事情; ★ 一个40多岁的人还是独身,从未离开过父母, 从没过独立的生活,而到现在却永远丧失了机会; ★ 一个60岁的人觉得自己的生活是毫无意义的。
以贝克的风险社会理论分析灾难事件
本科毕业论文关于马航失联与韩国沉船事件的社会学分析(周沛红)(201031030136)指导教师(杨慧讲师)学院名称公共管理学院专业名称社会学论文提交日期2014年5月7 日论文答辩日期2014年5月10 日摘要2014年的春天弥漫着悲伤的气氛,马航失联、韩国沉船事故两大灾难事故的相继发生,交通系统的安全问题越来越凸显出来。
科技、经济如此快速发展今天,为何我们在灾难面前仍显得如此手足无措,我们需要思考。
韩国沉船事故中弃船逃跑的船长引发了人们对职业道德的拷问,各媒体对马航失联不尽详实的报道引发了人们对新闻真实性的思考,国家政府在灾难发生后采取的态度、获取的信息、投入的救援力量等各项不足表现更是值得深思。
灾难的发生凸显了我们平时不易看到的社会问题,从社会学的视角展开对灾难性问题的研究,有助于我们认识当前社会中存在的问题,给予我们如何更好应对突如其来的灾难事故一点启发。
关键词:灾难风险科层体系集体行为媒体国家救援The Sociological Study About The Missing Malaysian Plane AndSouth Korea Ferry SinkingZhou Peihong(Institute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Guangzhou,510642, China)Abstract:This spring of 2014 is filled with sad mood, because of The Missing Malaysian Plane and South Korea Ferry Sinking these two big disaster events, safety of the transportation system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highlighted.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n science, technology and economic today, why we still seem so overwhelmed in front of the disaster, we need to think about that. In the South Korea Ferry Sinking, the captain who had abandon ship to escape has sparked the thinking of professional ethics, the no detailed media reported on the Missing Malaysian Plane has sparked the thinking of the authenticity of news, the attitude of the government after the disaster, the information they get and rescue forces they put into the disaster, all of these disappointing performances are worth pondering. Disaster let the social problems come into our eye which is not easy to find out in the ordinary times, the sociological study of disaster can help us to analyze the social problems, and give us some advices on how to cope with the sudden disaster better.Key words:Disaster Risk Bureaucratic system Collective behavior Media National rescue目录1 前言 (5)1.1 研究原因及内容 (5)1.2 研究目的 (5)2 文献述评 (5)2.1 关于灾难与风险 (5)2.1.1 灾难的涵义 (5)2.1.2 风险概念及特征 (6)2.2 关于韩国沉船事件中大部分乘客未能逃生 (7)2.2.1 船长及船员技术失误及职业道德缺失 (7)2.2.2 乘客原地等待救援错失逃生时机 (8)2.3 关于媒体在灾难报道集体乏力 (9)2.3.1 专业性、权威性的缺乏 (9)2.3.2 人文关怀的缺乏 (11)2.4 关于国家救援力量的不足 (11)2.5 灾难后的集体精神创伤 (12)3 结论与讨论 (12)3.1 关于媒体在灾难报道中的建议 (12)3.2 关于国家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的建议 (13)3.3 公共安全教育与灾后心理治疗 (13)参考文献 (15)致谢 (16)1 前言1.1 研究原因及内容灾难的发生,在一定程度上和一定范围内暴露了社会中存在的问题,能让我们比较清晰地看到平时不易看到的社会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危机干预模式的运用
——以电影《空难遗梦》主人公马科斯为例
作者:何江涛
时间:2015年5月11日18:20:36
一、案主相关资料
马科斯在一次空难中幸免于难,还勇敢地带领着领幸存者穿过浓烟走出机舱残骸,为幸存的婴儿找到失散的母亲。
在空难后,马科斯否认了自己恐惧,把自己当成了一个无所畏惧的英雄、圣人,并尝试着各种各样接近死亡的体验。
他会直接穿过车流不息的马路,会站在楼顶的围栏上呐喊,会吃他过敏的草莓。
他是心理创伤最严重的幸存者。
二、接案
城际航空公司在协助马科斯返程时为马科思购买了火车票,马科斯却要求坐飞机返程。
神经科医生佩尔曼在飞机上主动接近马科斯,坐在马科斯旁边。
佩尔曼简单介绍了下自己的工作,然后飞机出现颤抖,佩尔曼安慰马科斯说,这是正常现象。
而马科斯回应他并不害怕。
下飞机后,佩尔曼跟随马科斯去了他的家。
马科斯家里来了一位律师,佩尔曼与律师争论起来。
当佩尔曼要求马科斯与其谈谈的时候,马科斯动手打了佩尔曼。
佩尔曼表示自己可能无法帮助爱马科斯,留下自己的名片就走了。
佩尔曼与马科斯虽然没有成功建立初步专业关系,但是两人有了初步接触。
三、预估
根据初次见面和佩尔曼掌握的相关资料,佩尔曼了解到马科斯是一次次接近死亡的体验中尝试克服对死亡的恐惧,因为在那次空难中,他在极度的恐惧后反而变得非常镇定,这种“反向”的心理防御机制让他活了下来,但空难后却对他的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不能面对那次可怕的空难,不能接受自己害怕。
对于马科斯的这种情况,可以运用危机干预模式。
危机的概念:
卡普兰将危机定义为“危机是指人们实现重大生活目标时受到阻碍,这种阻碍在一定时间里通过一般的方法不能消除,继之就出现崩溃和沮丧,此时许多试图自身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流于失败”。
危机干预的技术:
干预技术亦称为解决问题技术,因为危机干预的主要目标之一是让当事人学会对付困难和挫折的一般性方法,这不但有助于度过当前的危机,而且也有利于以后的适应。
其干预的具体策略为:主动倾听并热情关注,给予心境心理上支持;提供疏泄机会,鼓励当事者将自己的内心情感表达出来;解释危机的发展过程,使当事人理解目前的境遇,理解他人的情感,树立自信;给予希望和保持乐观的态度和心境;培养兴趣、鼓励积极参与有关的社交活动;注意社会支持系统的作用,多与家人、亲友、同事接触和联系,减少孤独和心理隔离。
面对诸如自杀念头严重的当事人,应采取必要的措施;与监护人取得联系,通报当事人有关情况和可能发生的危险,避免当事人与刺激性情境和自杀工具接触,派人监护、看管等。
帮助面临逆遇的当事人学会
解决问题是解除危机的一个较有效的办法,尤其是帮助他们按以下步骤进行思考和行动常能取得较好的效果:明确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提出各种可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罗列并澄清各种可能方法的利弊及可行性,选择最可取的方法即做出决定;考虑并计划具体的完成步骤或方案,付诸实践并验证结果,小结和评价问题解决的效果。
四、计划
(一)目标:
协助马科斯了解目前的自身的状况,通过一定的方法和技巧使马科斯的创伤性精神紊乱综合症得到改善,使其重新回归正常人的生活。
(二)计划:
1.由于医生佩尔曼无法直接为马科斯提供服务,他寻找到了马科斯曾经帮助过的一名女性空难幸存者卡拉。
佩尔曼希望通过马科斯和卡拉的互相支持,互相慰籍,最终使他们回归正常人的生活。
2.佩尔曼邀请所有空难的幸存者在离飞机场较近的地方参加小组活动,通过这种方式让小组成员谈论自己在空难过程中个人的一些经历和感受。
五、介入
1.佩尔曼带马科斯到卡拉家中,并对阿卡的家人说明了来意。
卡拉家人愿意让卡拉和马科斯互相支持。
马科斯和卡拉单独进行了谈话。
起初卡拉不愿说话,马科斯谈到了自己在13岁的时候看到父亲出车祸在自己眼前死去的经历,上帝没有理由的带走了他的父亲,自
己从那以后再也不相信上帝的存在。
马科斯的自我披露的影响性技巧使卡拉谈论其经常去教堂的经历。
在交谈结束后,马科斯和卡拉一起去了教堂。
马科斯和卡拉在教堂谈论到了生与死的问题。
从教堂出来后,马科斯邀请卡拉去兜风,卡拉以治疗师的要求为由拒绝了马科斯。
但马科斯说保证卡拉的安全,卡拉接受了马科斯的邀请。
在兜风的过程中,卡拉一直强调安全问题,马科斯说卡拉和他都已经死了,没有必要担心安全。
这让卡拉陷入了痛苦的回忆。
2.佩尔曼在开展小组工作时,首先叙述古代部落发生灾难后会聚在篝火前讲述事情的经过,运用了引导的技巧,这有助于缓解小组成员紧张感和不安的心理。
然后他鼓励小组成员自愿讲出各自的故事,运用了激励的技巧。
经过一段时间的沉默后,终于有人勇于站起来讲述她的故事。
在她姐姐和侄子在自己眼前死亡时,旁边的组员想扶着她,安慰一下她,但是佩尔曼阻止了,他让她自己站着。
其实旁边那两位组员在此时扮演的是“拯救者”的角色,但在此时那位讲述的组员需要的是自己面对那次灾难,这有助于她摆脱空难的阴影。
此时一位公司职员对此感到很不耐烦,佩尔曼只说了3句话就把他劝回到座位上,分别是“你叫什么”“你为什么搭乘了那班级”“你很尽忠职守”,这是典型的应对问题组员的手法,通过对组员角色的指定而使组员更坚定接受团体的任务,这里就是指定了公司职员“敬忠职守”的角色,让他产生一种要对小组,要对成员负责的责任感,消除了他打断别人说话的行为。
在组员讲述她和姐姐的童年生活时,佩尔曼又用了“聚焦”的手法让组员的叙述回归到飞机坠地的情景中。
后来有
一位小组成员想先离开,因为她不是空难幸存者,她是一位遇难者的母亲,她想过来了解一下有没有人见过她儿子。
通过这位母亲的询问,组员开始回忆当时的情形,推进了小组的进程。
卡拉也是小组成员之一,但是她打断了小组的进程,在见到坠毁飞机上的女乘务员时,她显得很激动,她把孩子的死怪罪于没有得到女乘务员的帮助,最后离座冲门而出。
马科斯没有参加此次小组工作。
3.马科斯和卡拉见面,卡拉询问马科斯是否和自己一样经常做有关空难的梦,马科斯给出了肯定的回答。
马科斯和卡拉一起谈论了空难中的部分经历。
最后马科斯表示希望自己能帮助卡拉,卡拉也表示自己愿意陪马科斯出去兜风。
4.马科斯和卡拉一起开车去了奥克兰市中心。
在车上,马科斯跟卡拉说他们是鬼,然后两人一起去逛商场,卡拉看到别人的小孩想到了自己的儿子。
马科斯建议卡拉一起去买礼物送给自己已故的亲人。
在回家的路上,卡拉说在空难发生时,自己没有抱紧自己的儿子,而导致了儿子的死亡。
卡拉陷入了深深的自责当中,情绪深深不稳定。
马科斯为了平复卡拉的情绪,证实她儿子的意外不是卡拉的错。
他用汽车告诉运动碰撞时的惯性来模拟卡拉在空难中的情景。
结果马科斯和卡拉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伤害,住进了医院。
5.住院康复以后,卡拉恢复到了正常人的生活,她去找马科斯的妻子进行了一次谈话,马科斯的妻子向卡拉诉说希望自己的丈夫能回归正常人的生活。
卡拉去医院看望马科斯时,告诉马科斯说自己不再是鬼魂,已经恢复正常。
卡拉希望马科斯也回归正常状态,希望自己
能帮到马科斯。
最后卡拉要求马科斯对她说“再见”,马科斯表现出非常不情愿与不舍。
六、结案
制定的计划目标基本达成,寻找合适的时机同案主结束专业关系。
七、评估
对于本案例,在评估的方法与技术上可采用单个对象的AB设计。
A代表没有介入前的基线状态,而B是介入后的状况。
在本案例中,基线状态A:在空难后,马科斯否认了自己恐惧,把自己当成了一个无所畏惧的英雄、圣人,并尝试着各种各样接近死亡的体验。
他会直接穿过车流不息的马路,会站在楼顶的围栏上呐喊,会吃他过敏的草莓。
介入后的状况B:马科斯在空难发生前对草莓过敏,但是在空难发生后,他吃草莓却不会有任何问题。
在经过危机干预后,马科斯对草莓又有了过敏反应,在脑海中还出现了空难的情形。
这说明马科斯能正常面对空难,并回归正常人的生活。
综上所述,案主与服务提供者制定的计划目标基本上实现,案主在被介入后其状况得到显著改善。
本案例中所运用的方法与技巧是十分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