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专题复习之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概要

合集下载

中考化学碱及其性质知识点整理

中考化学碱及其性质知识点整理

中考化学碱及其性质知识点整理1.碱:溶于水后解离出的阴离子全部为氢氧根离子(OH -)。

2.常见的碱:氢氧化钠(NaOH )、氢氧化钙(Ca(OH)2)、氢氧化钾(KOH )氢氧化钡(Ba(OH)2)3.氢氧化钠(火碱、烧碱、苛性钠)的性质:物理性质:白色固体、易溶于水,溶解时放出大量的热,易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而潮解化学性质:腐蚀性(不慎沾到皮肤应用大量水冲洗,涂上硼酸) 4.氢氧化钙(熟石灰、消石灰)的性质:物理性质:白色粉末状、微溶于水、水溶液俗称石灰水 化学性质:腐蚀性氢氧化钙的制备可由生石灰(CaO)与水反应得到: CaO + H 2O === Ca(OH)2 生石灰 熟石灰 氧化钙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 5.钙三角①Ca(OH) 2 + CO 2 = CaCO 3↓+ H 2O②CaCO 3=====CaO +CO 2 ↑③CaO + H 2O = Ca(OH)26.碱的通性(碱都可以解离出OH -,导致他们化学性质相似) (1)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①CO 2③H 2O高温 Ca(OH)2 CaOCaCO 3②高温(2)与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碱+非金属氧化物=盐+水)2NaOH + CO2= Na2CO3+ H2O Ca(OH) 2 + CO2 = CaCO3↓+ H2O2NaOH + SO2 = Na2SO3 + H2O Ca(OH) 2 + SO2 = CaSO3↓+ H2O (3)与某些盐反应,生成新的盐和新的碱(盐+碱=新盐+新碱)2NaOH+CuCl2=Cu(OH)2↓+2NaCl Ca(OH)2+CuCl2=Cu(OH)2↓+CaCl2现象:产生蓝色沉淀3NaOH+FeCl3=Fe(OH)3↓+3NaCl3Ca(OH)2+2FeCl3=2Fe(OH)3↓+3CaCl2现象:产生红褐色沉淀(第四节内容)(4)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酸+碱==盐+水)NaOH+HCl = NaCl+H2O 2NaOH+H2SO4= Na2SO4+2H2O7.碱的差异性:(碱中的金属阳离子参与反应)Ca(OH)2 + Na2CO3= CaCO3↓+ 2NaOH现象:产生白色沉。

氢氧化钠和碳酸钠

氢氧化钠和碳酸钠

方法2:取样,分别加水溶解
放出大量的热——NaOH
NaOH是否变质(即是否有Na2CO3)
1)取样,加水溶解,
2)然后滴加
稀酸 HCl/H2SO4 碱液 Ca(OH)2 盐液 CaCl2
2.NaOH变质程度(部分或者完全) 即Na2CO3中是否含有NaOH
1)取样,加水溶解
2)然后滴加足量盐液:CaCl2
所取样品的质量 第181.次6g 第182.6次g 第183.6次g 第184.6次g 所所取取样稀品盐的酸质质量量 1880.g6g 1180.06gg 1182.06g 1184.06g 所烧取杯稀中盐物酸质质质量量 8905g.96g 110104g.2g 112304g.2g 1_4_0_g__ 烧生杯成中CO物2质的质量 925.6.946gg 141.4g.2g 143.4g.2g __m___
实验测得加入稀盐酸的质 量与产生CO2气体的质量 关系如图所示。填写下表:
m(CO2)/g 2.2
Na2CO3的质量/g 变质NaOH的质量/g
NaOH的变质程度
1.0 0 25 50 75 m(盐酸)/g
[继续探究]计算实验过程中与NaOH反应消耗的盐酸的质量。
[发现问题]根据“与NaOH反应消耗盐酸的质量”,对照图像, 你发现了什么问题?
(完全除掉碳酸钠) 3)过滤,向滤液中滴加酚酞
(CuCl2/FeCl3溶液)
CO2
NaOH
Na2CO3
Ca(OH)2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NaOH
Na2CO3
三种元素、 可逆关系
H2O NaCl Na2SO4
HCl H2SO4
NaOH
Na2CO3 NaOH

中考化学考点总动员系列:专题(21)氢氧化钠专题(含答案)

中考化学考点总动员系列:专题(21)氢氧化钠专题(含答案)

考点二十一:氢氧化钠聚焦考点☆温习理解1.氢氧化钠的物理性质、用途:注意:①氢氧化钠的潮解属于物理变化。

②氢氧化钠密封保存的原因:氢氧化钠易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汽而潮解,同时又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而变质。

③如果不慎将碱液沾到皮肤上,要用较多的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

2、氢氧化钠的化学性质(碱离解时所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OH-):(1)碱溶液与酸碱指示剂的反应: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

(2)非金属氧化物 + 碱 == 盐 + 水2NaOH + CO2 == Na2CO3 + H2O(氢氧化钠敞口放置在空气中变质的原因)2NaOH + SO2 == Na2SO3 + H2O 2NaOH + SO3 == Na2SO4 + H2O (3)酸 + 碱== 盐 + 水NaOH + HCl == NaCl + H2O 2NaOH + H2SO4 == Na2SO4+ 2H2O (4)盐+碱→ 另一种盐+另一种碱(反应物均可溶,产物符合复分解条件)FeCl3+3NaOH==Fe(OH)3↓+3NaCl CuSO4+2NaOH==Cu(OH)2↓+Na2SO4名师点睛☆典例分类类型一、氢氧化钠的俗名【例1】【2014届北京市西城区2014年中考二模】氢氧化钠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其俗称是A.纯碱B.火碱C.熟石灰D.小苏打【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氢氧化钠的俗称是苛性钠、火碱、烧碱;纯碱是碳酸钠的俗名;熟石灰是氢氧化钙的俗名;小苏打是碳酸氢钠的俗名。

考点:物质的俗称【点睛】本题考查物质的俗名,常见物质的俗名是酸碱盐部分的一个重要的考点,也是做推断题的一个题眼,平时要注意积累.类型二、氢氧化钠的保存与变质【例2】【2014年四川省广安市】下列物质敞口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因发生化学反应使质量增加的是()A.浓硫酸B.氯化钠 C. 烧碱D.浓盐酸【答案】C【解析】考点:性质变化及贮存法【点睛】氢氧化钠能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潮解,也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而变质,反应后生成碳酸钠和水是溶液的质量变大.类型三、氢氧化钠的化学性质【例3】【2015年湖北省宜昌市】某校化学小组在利用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探究酸碱中和反应时,利用数字化传感器测得烧杯中溶液pH的变化图像,如右图所示。

2019届中考复习-氢氧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实验探究专题(含答案)

2019届中考复习-氢氧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实验探究专题(含答案)

2019届中考复习—氢氧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实验探究专题1. (2018·山东烟台)已知某品牌膨松剂的成分是碳酸氢钠、碳酸氢铵中的一种或两种,某化学兴趣小组为确定该品牌膨松剂的成分,进行如下探究:查阅资料:①氨气水溶液呈碱性②浓硫酸和碱石灰都可做气体吸收剂;浓硫酸能吸收氨气,不能吸收二氧化碳;碱石灰是氧化钙与氢氧化钠固体的混合物,不与氨气反应。

【设计实验】兴趣小组利用如下装置进行探究(装置气密性良好,各装置中气体吸收剂足量)依次连接A、C、D装置,点燃A 处的酒精灯,将试管中的该膨松剂样品充分加热至完全反应后,通过观察到、现象可以证明该膨松剂中含有NaHCO3和NH4HCO3 两种物质。

其中装置C 的作用是。

【拓展探究】为进一步确定该品牌膨松剂中NaHCO3 和NH4HCO3的质量比,同学们取两份等质量的该品牌膨松剂样品,利用图提供的实验装置,设计并进行了如下两组实验:序号实验操作测得数据实验1 将其中的一份膨松剂样品加入A 装置试管中,将A装置依次连接B、C 装置,充分加热至膨松剂完全反应装置C增重1.98g实验2 将另一份膨松剂样品加人A 装置试管中,将A 装置依次连接C、B 装置,充分加热至膨松剂完全反应装置B增重0.34g基于以上实验数据分析,该品牌膨松剂中NaHCO3和NH4HCO3的质量比是。

【实验反思】小明认为以上拓展探究实验存在一定误差,导致误差的原因是(答一条即可)。

2. (2018·江苏无锡)碳酸钠广泛用于造纸、纺织、玻璃、洗涤剂、肥皂、制革等工业,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

吕布兰、索尔维和侯德榜为碳酸钠的工业化生产作出了巨大贡献。

I 、吕布兰法:1789 年,法国医生吕布兰(N.Leblanc ,1742﹣1806)以食盐、浓硫酸、木炭和石灰石为原料,开创了规模化工业制取碳酸钠的先河,具体流程如图1)碳酸钠俗称2)在高温条件下,②中发生两步反应,其中一步是Na2SO4和木炭生成Na2S和CO,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③中“水浸”时通常需要搅拌,其目的是(4)不断有科学家对吕布兰法进行改进,是因为此法有明显不足,请写出一条不足之处。

关于中考中氢氧化钠变质问题的示例与解析

关于中考中氢氧化钠变质问题的示例与解析

关于中考中氢氧化钠变质问题的示例与解析氢氧化钠暴露在空气中极易潮解和变质,但变质的情况我们肉眼无法直接观察,需要设计实验来证明。

这类题目的综合型很强,考点也比较多,对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要求比较高,导致多数学生束手无策。

以下是笔者将氢氧化钠变质的问题进行剖析过程,以便给予广大师生帮助。

一、氢氧化钠变质的证明证明:氢氧化钠暴露在空气中会变质,原理是:2NaOH+CO2=Na2CO3+H2O,根据反应原理证明变质的关键,在于要证明最终固体混合物中是否有碳酸钠,所以证明氢氧化钠变质有以下几种方法:二、氢氧化钠部分还是全部变质的证明前面的已经探究证明,氢氧化钠变质的情况有两种部分变质和全部变质。

根据变质的原因分析变质后的成分是:部分变质的成分为NaOH和Na2CO3;全部变质为Na2CO3。

所以判断的关键在于是否有NaOH 的存在。

此时学生容易产生三种误区:第一种是直接用酸碱指示剂来检验;第二种是直接加可溶性的铜盐或者铁盐根据是否有沉淀来判断;第三种是先加Ca(OH)2溶液或Ba(OH)2溶液,再加铜盐或者铁盐根据是否有沉淀来判断。

出现这三种误区的根本原因,学生并没有弄清楚碳酸钠的存在,对于检验氢氧化钠的产生了极大地干扰。

第一种误区的原因是碳酸钠溶液也显碱性;第二种误区的原因是铜盐和铁盐与碳酸钠溶液也可以产生沉淀;第三中误区存在的原因是先加氢氧化钙溶液或者氢氧化钡溶液,虽然除去了碳酸钠,但除去碳酸钠的同时生成氢氧化钠,后续就无法证明氢氧化钠是生成的还是原有的,因此证明氢氧化钠之前先要彻底的除去碳酸钠,再进一步证明氢氧化钠的存在。

操作流程:变质后的物质加足量的中性盐(CaCl2、Ca(NO3)2、BaCl2、Ba (NO3)2溶液,完全除去碳酸钠,过滤)证明氢氧化钠存在例题:化学课后,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整理实验桌时,发现有一瓶氢氧化钠溶液没有塞橡皮塞,征得老师同意后,开展了以下探究:探究问题:该氢氧化钠溶液是全部变质还是部分变质呢?猜想与假设:1:氢氧化钠溶液部分变质。

九年级下册化学专题复习氢氧化钠变质问题分析和练习无答案

九年级下册化学专题复习氢氧化钠变质问题分析和练习无答案

氢氧化钠变质问题分析及练习Na O+H变质原因:2NaOH+CO CO232=2检验变质就是检验碳酸钠的存在,而氢氧化钠变质的情况有一下几种:一、没变质,仍然是氢氧化钠二、部分变质,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物三、全部变质,只有碳酸钠不和氢氧化钠反应,(1)由于检验对象中可能存在氢氧化钠,所以我们所考虑的药品就要做到)和氢2只和碳酸钠反应有明显的现象,如可溶性钡盐,钙盐。

或者氢氧化钡和氢氧化钙。

(氧化钠反应,但和碳酸钠反应的现象不同,如盐酸,硫酸。

由于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共存时,足量或过量加入酸先和氢氧化钠反应,所以若用酸检验时,用量要。

)可溶性钡)氢氧化钡、氢氧化钙(3总起来说,检验氢氧化钠变质的药品选择(1)酸(2 盐和钙盐。

检验是否变质试管取少量被检验的药品于中(若是固体需再加水溶解)过程:(1)足量2)向试管中滴加氢氧化钡、氢氧化钙或可溶性钡盐和钙盐或酸(现象与结论:说明氢氧化钠变质,有白色沉淀生成,一、(加入氢氧化钡、氢氧化钙或可溶性钡盐和钙盐)否则没有变质关于盐的选择,最好选取BaCl,不宜用CaCl。

22因为向待测溶液中加入CaCl溶液后,即使NaOH固体没有变质,也可能会有白色浑浊22+--的浓度比较大时,也会因为OH与NaOH中的出现。

原来是,当加入的CaCl溶液中的Ca2一定温度下Ca(OH)的溶解度相对比较小,而有部分Ca(OH)晶体析出,使得溶液中22出现浑浊现象,导致判断结果错误。

二、(加入足量酸)有无色气体生成,说明氢氧化钠变质,否则没有变质。

检验变质程度已知变质的基础之上,一般不需证明碳酸钠的存在,只因为检验变质程度是建立在而是加入那么在药品选择上不是加酸或碱,需检验被检验对象中是否含有氢氧化钠就行了。

盐,注意:检验部分变质,只能加盐。

(氢氧化钙),因为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反应会生成新)(OH除去碳酸钠时,不能用Ca2↓+2NaOH。

Ca(OH)+ NaCO=CaCO的氢氧化钠,会干扰对氢氧化钠的检验。

:氢氧化钠、碳酸钠和碳酸氢钠

:氢氧化钠、碳酸钠和碳酸氢钠

课题19:氢氧化钠、碳酸钠和碳酸氢钠【课标要求】了解常见金属(如Na)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和重要应用。

【考向瞭望】联系生产、生活实际考查钠及其重要化合物的用途。

【知识梳理】一、氢氧化钠的性质:(一)物理性质:俗名苛性钠、烧碱、片碱,是一种白色固体,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潮解,易溶于水并放热,水溶液有涩味,有苦感。

(二)化学性质:NaOH是一元强碱,具有碱的通性。

1、NaOH溶于水后发生电离,与酸碱指示剂或试纸作用,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紫色石蕊试液变蓝。

2、与酸发生反应:如NaOH+HC=NaC+H2O;3、与酸性氧化物发生反应:如2NaOH+CO2=Na2CO3+H2O;4、与某些非金属单质反应:如2NaOH+C2=NaC+NaCO+H2O;5、与两性氧化物、两性氢氧化物反应:如A2O3+2NaOH=2NaAO2+H2O、AOH3+NaOH=NaAO2+2H2O;6、与盐发生复分解反应:如CuSO4+2NaOH=CuOH2↓+Na2SO4。

二、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一)两者的比较37(二)制取:1、碱湖和碱矿的提取;2、侯氏制碱法生产。

反应原理:NH3+NaC+CO2+H2O=NH4C+NaHCO3。

三、关于Na2CO3、NaHCO3的问题分析与计算:(一)Na2CO3、NaHCO3的鉴别:1、若为固体,可利用加热法。

加热产生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的是NaHCO3。

2、若是溶液,可采用:(1)沉淀法,加入BaC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的是Na2CO3;(2)气体法,滴加稀盐酸,立即产生气泡的是NaHCO3,开始无气泡产生的是Na2CO3。

(二)Na2CO3、NaHCO3和盐酸反应:1、放出CO2的速率:NaHCO3溶液与盐酸反应放出CO2的速率快。

2、反应顺序问题:向Na2CO3和NaHCO3混合溶液中滴加盐酸,由于CO32-结合H+能力较HCO3-强,可理解为H+先和CO32-反应,只有当CO32-完全转化为HCO3-时,H+才和HCO3-反应,故Na2CO3溶液和稀盐酸反应可理解为分步反应:Na2CO3+HC=NaHCO3+NaC,NaHCO3+HC=NaC+H2O+CO2↑。

高中化学复习知识点:氢氧化钠、碳酸钠混合溶液与盐酸反应相关考查

高中化学复习知识点:氢氧化钠、碳酸钠混合溶液与盐酸反应相关考查

高中化学复习知识点:氢氧化钠、碳酸钠混合溶液与盐酸反应相关考查一、单选题1.某NaAlO2、Na2CO3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1mol·L-1的盐酸,测得溶液中的CO32-、HCO3-、AlO2-、Al3+的物质的量与加入盐酸溶液的体积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已知:H2CO3的电离平衡常数K1=4.3×10-7,K2=5.6×10-11;Al(OH)3的酸式电离平衡常数K=6.3×10-13)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V1:V2=1:4B.M点时生成的CO2为0.05molC.原混合溶液中的CO32-与Al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D.a曲线表示的离子方程式为:AlO2-+4H+=Al3++2H2O2.将0.4g NaOH和1.06g Na2CO3混合并配成溶液,向溶液中滴加0.1mol·L-1稀盐酸。

下列图像能正确表示加入盐酸的体积和生成CO2的物质的量的关系的是()A.B.C.D.3.向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和Na2CO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稀盐酸,下列离子方程式与事实不符的是A.OH-+CO32-+2H+→HCO3-+H2OB.2OH-+CO32-+3H+→HCO3-+2H2OC.2OH-+CO32-+4H+→CO2↑+3H2OD.OH-+CO32-+3H+→CO2↑+2H2O4.浓度相同的NaOH溶液各100mL倒入A、B、C三个烧杯中,分别向三份溶液中通入不等量的CO2,充分反应后,再向三份所得溶液中逐滴加入0.2mol/L的盐酸,产生CO2的体积与所加盐酸体积之间关系如下图所示。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原NaOH溶液的浓度为0.4mol/LB.B烧杯中通入的CO2体积为448mLC.通入CO2后,不能确定A烧杯中的溶质D.通入CO2后,C烧杯中溶质成分的物质的量之比为n(NaOH)∶n(Na2CO3)= 2: 1 5.测定Na2CO3和NaHCO3混合物中Na2CO3的质量分数x%可采取不同的方法,取a克样品与一定量稀盐酸(过量)充分反应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逸出气体若用碱石灰吸收,增重b克,则x偏小B.把所得溶液加热蒸干并灼烧至恒重,得c克固体,若灼烧时有固体飞溅出去,x偏大C.某NaOH标准溶液露置于空气中一段时间后,以甲基橙为指示剂滴定上述反应后的溶液,则x偏小D.产生的气体冷却至室温后,若测定其体积时未调平量气管和水准管内液面,则x偏小6.向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和Na2CO3的混合液中加入稀盐酸。

(完整版)初三化学专题复习--氢氧化钠、氢氧化钙变质问题

(完整版)初三化学专题复习--氢氧化钠、氢氧化钙变质问题

初三化学专题复习—NaOH 、Ca(OH)2变质问题【探究1:NaOH变质问题】氢氧化钠没密封保存会因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钠而变质。

2NaOH+C O2===Na2CO3+H2O.一、氢氧化钠的变质存在这样三种情况(猜想):(1)没有变质:(成分NaOH)(2)部分变质:(成分NaOH 和Na2CO3)(3)完全变质:(成分Na2CO3)二、证明变质:(取样----加试剂---说操作---描现象---下结论)检验是否有碳酸钠有三种不同的方法:(1)加入盐酸有气泡冒出:2HCl + Na2CO3=2NaCl+ H2O+CO2↑(2)加入石灰水有沉淀产生:Ca(OH)2 + Na2CO3 = CaCO3↓+2NaOH(3)加入氯化钙有沉淀产生:Na2CO3 +CaCl2= CaCO3↓+2NaCl取少许固体物质溶于水,配成溶液与试管中;可分别向其中滴加酸、碱、盐溶液中的一种。

【方法(1)】:取少许固体物质溶于水,配成溶液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稀盐酸或稀硫酸,如果产生气泡,说明已经变质。

原理:碳酸钠会与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而氢氧化钠与酸反应没有明显现象。

Na2CO3+2HCl=== 2NaCl+H2O+ CO2↑〖NaOH+HCl== NaCl+H2O〗【方法(2)】:取少许固体物质溶于水,配成溶液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或氢氧化钙溶液,如果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已经变质。

原理:碳酸钠会与氢氧化钡或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白色沉淀,而氢氧化钠与氢氧化钡或氢氧化钙不反应,没有明显现象。

Na2CO3+Ba(OH)2== BaCO3↓+ 2NaOH;NaOH+ Ba(OH)2≠【方法(3)】:取少许固体物质溶于水,配成溶液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氯化钡溶液或氯化钙溶液(或硝酸钡等其他可溶性钙盐、钡盐溶液),如果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已经变质。

原理:碳酸钠会与氯化钡或氯化钙反应生成白色沉淀,而氢氧化钠与氯化钡或氯化钙不反应,没有明显现象。

中考化学高频考点剖析 专题八常见碱(解析版)

中考化学高频考点剖析 专题八常见碱(解析版)

备考2020中考化学高频考点剖析专题八常见碱考点扫描☆聚焦中考碱,是每年中考的必考内容之一,考查的知识点包括碱的概念、常见的碱和氢氧化钙的制取、碱的用途等;碱的化学性质。

总体来看,以选择和填空题考查。

也常与酸和盐结合着考实验探究题。

结合2017和2018年全国各地中考的实例,我们从二方面进行碱问题的探讨:(1)常见的碱(2)碱的化学性质;考点梳理☆温习理解一、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性质1、氢氧化钠:纯净的氢氧化钠具有:①白色固体;②易溶于水,溶解时放出热量;③暴露在空气中的氢氧化钠固体容易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而逐渐溶解,因此可做干燥剂;④强腐蚀性,故俗称火碱、烧碱、苛性钠;2、氢氧化钠一定要密封保存是因为:①氢氧化钠在空气中能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②能跟二氧化碳发生反应而生成碳酸钠。

3、氢氧化钙:纯净的氢氧化钙是白色粉末状固体,微溶于水,其水溶液俗称为石灰水。

有腐蚀性,是熟石灰、消石灰的主要成分。

4、氢氧化钙的制取:从石灰石到生石灰再到熟石灰:CaCO3 CaO+CO2↑;CaO+H2O=Ca(OH)25、如果不慎将强碱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硼酸溶液。

二、碱的化学性质1、碱与酸碱指示剂作用,碱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2、碱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规律:碱+非金属氧化物=水+盐①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方程式:2NaOH+CO2=Na2CO3+H2O。

②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的方程式:Ca(OH)2+CO2=CaCO3↓+H2O。

3、碱与酸反应:规律:碱+酸=水+盐①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NaOH+HCl=NaCl+H2O。

②用含氢氧化铝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3HCl+Al(OH)3=AlCl3+3H2O。

4、碱与部分盐反应:规律:碱+盐=另一种碱+另一种盐【不溶性碱:氢氧化铜(蓝色沉淀)、氢氧化镁(白色沉淀)】①2NaOH+CuCl2=Cu(OH)2↓+2NaCl现象是生成蓝色沉淀。

中考化学知识点精讲 常见的碱

中考化学知识点精讲 常见的碱

常见的碱◆常见的碱◆碱的化学性质◆碱的用途◆碱的通性知识点一常见的碱常用的碱有氢氧化钠(NaOH)、氢氧化钙[Ca(OH)2]、氢氧化钾(KOH)、氨水(NH3·H2O)等。

1. 氢氧化钠(1)氢氧化钠的物理性质氢氧化钠常温下是一种白色晶体,易溶于水,溶解时放出大量的热。

(2)氢氧化钠的俗称:火碱、烧碱、苛性钠。

(3)氢氧化钠的腐蚀性氢氧化钠具有强烈的腐蚀性。

较浓的氢氧化钠溶液溅到皮肤上如同火烧,会腐蚀表皮,造成烧伤。

如果不慎沾到皮肤上,要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

图1被氢氧化钠腐蚀的鸡爪(4)氢氧化钠的潮解氢氧化钠是一种极常用的碱,是化学实验室的必备药品之一。

氢氧化钠在空气中易吸收水蒸气发生潮解,所以它也可以和浓硫酸一样用作干燥剂。

氢氧化钠必须密封保存,长期露置会吸收空气中的水分,给使用造成不便。

(5)氢氧化钠的用途氢氧化钠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用于肥皂、石油、造纸、纺织和印染等工业中。

氢氧化钠能与油脂反应,在生活中可用来去除油污,如炉具清洁剂中就含有氢氧化钠。

图2氢氧化钠溶液和固体1. “苛性钠、烧碱、纯碱、火碱”四种俗称中所代表的物质只有()A.1种B.2种C.3种D.4种【答案】B。

【解析】苛性钠、火碱和烧碱都是氢氧化钠的俗称;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所以“苛性钠、烧碱、纯碱、火碱”四种俗称中所代表的物质有两种。

2.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A. 氮气难溶于水,可用作保护气B. 铝合金能导电,可用于制造门窗C. 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可用作干燥剂D. 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可用于炼铁【答案】D【解析】解:氮气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所以可用作保护气,对应关系错误;B.铝合金硬度大、质轻,抗腐蚀性强,所以可用于制造门窗,对应关系错误;C.氢氧化钠固体易潮解,所以可用作干燥剂,对应关系错误;D.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所以可用于炼铁,对应关系正确。

故选:。

3.如图所示,将密闭的相互连通的装置放在天平上,调节天平使之平衡.经过一段时间后,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指针偏左,食盐溶液一定变稀,烧碱潮解B. 指针偏右,食盐溶液一定饱和,烧碱潮解C. 指针偏左,食盐溶液一定变浓,烧碱潮解D. 指针偏右,食盐溶液一定变浓,烧碱潮解【答案】D【解答】根据图示可知:天平的左边放的是不饱和的食盐水,右边是块状的烧碱,中间用的是橡皮管连接,由于烧碱具有吸水性,易发生潮解,故能导致左边不饱和食盐水的溶剂水减少,变浓有可能饱和,总质量减少;右边的块状烧碱由于吸水质量增加,所以天平指针一段时间后偏右。

初三化学酸碱盐专题复习(绝对精品)

初三化学酸碱盐专题复习(绝对精品)
实验室根据氢氧化钠易潮解的性质,常用它来作 干燥剂。但它不能干燥酸性类气体,如:CO2、 SO2、H2S、HCl.
2、氢氧化钙[化学式:Ca(OH)2] (1)、俗名:熟石灰、消石灰
(2)、用途: 实验:取出一小匙熟石灰,观察它的颜色后,放入一 试管,再在试管中倒入水并振荡,熟石灰是否全部 溶解?
二.碱
(一).碱的涵义:碱是电离时产 生的阴离子全部是OH-的化合物。
(二)、电离通式:
碱=金属阳离子+ OH-
(三)、可溶性碱的性质 1.碱能跟酸碱指示剂反应
碱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 无色酚酞变红色.
思考:这里为什么要说成“碱溶液”, 而不直接说成“碱”? 因为有些碱不能溶于水,如氢氧化铜、氢氧 化铁,由于不溶于水,它们不能使紫色石蕊 试液、无色酚酞试液变色。
5.将一定质量分数的硫酸溶液加水稀释,
下图正确表示PH变化的是( A )
(2006年广东揭阳)试管内壁附着的 下列物质中,不能用稀盐酸浸泡而除去 的是( )。
A.氯化铁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后 留下的红褐色固体
B.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后的黑色固 体
C.用足量氢气还原氧化铜后留下的 红色固体
D.盛放石灰水后留下的白色固体
11.BaCO3:_不___溶___
6.BaCl2:_溶_______ 8.Na2CO3:_溶______ 10.AgNO3:__溶_____ 12.Ma(OH)2:不___溶___
13.H2SO4:___溶____ 14.H3PO4:___溶_____
4、几种盐的性质 (1)碳酸钠:Na2CO3
Fe3+ 不
溶 溶溶 -
Cu2+ 不
溶 溶溶 不
Ag+ ---

第13讲 氢氧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和氯化钠

第13讲  氢氧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和氯化钠

第13讲氢氧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和氯化钠(第2课时)班级姓名座位号【高考考点】了解钠的重要化合物(NaOH、NaCl、Na2CO3、NaHCO3)的主要性质及其应用【例题1】关于氢氧化钠的说法错误的...是()A.纯净的NaOH为白色固体,易潮解,易溶于水,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B.称量NaOH固体可直接放在托盘天平的托盘上称量C.NaOH溶液存放于带胶塞玻璃瓶中D.NaOH浓溶液不慎洒在皮肤上,应先用较多的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E.NaOH可由相对应的氧化物溶于水而得到F.NaOH具有碱的通性,能与酸碱指示剂、酸性氧化物、酸、某些盐溶液反应。

【例题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Na2CO3和NaHCO3都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NaOH反应B.向Na2CO3溶液中逐滴加入等物质的量的稀盐酸,生成的CO2与原Na2C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C.等质量的Na2CO3和NaHCO3分别与足量盐酸反应,在同温同压下,生成的CO2体积相同D.向Na2CO3饱和溶液中通入CO2,有NaHCO3结晶析出【例题3】(2011•江苏高考)NaCl是一种化工原料,可以制备一系列物质(见图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5℃,NaHCO3在水中的溶解度比Na2CO3的大B.石灰乳与Cl2的反应中,Cl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C.常温下干燥的Cl2能用钢瓶贮存,所以Cl2不与铁反应D.图中所示转化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解析:本题考查元素化合物知识综合内容,拓展延伸至电解饱和食盐水、电解熔融氯化钠、侯氏制碱等内容,但落点很低,仅考查NaHCO3、Na2CO3的溶解度、工业制漂白粉、干燥的Cl2贮存和基本反应类型。

重基础、重生产实际应该是我们高三复习也应牢记的内容。

25℃,NaHCO3在水中的溶解度比Na2CO3的要小;石灰乳与Cl2的反应中氯发生歧化反应,Cl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常温下干燥的Cl2能用钢瓶贮存仅代表常温Cl2不与铁反应,加热、高温时可以反应;在侯氏制碱法中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

氢氧化钠溶液和碳酸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氢氧化钠溶液和碳酸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氢氧化钠溶液和碳酸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氢氧化钠溶液和碳酸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如下:
NaOH(aq) + Na2CO3(aq) → 2NaOH(aq) + CO2(g)
在这个反应中,氢氧化钠溶液(NaOH)和碳酸钠溶液(Na2CO3)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溶液和二氧化碳气体。

氢氧化钠溶液和碳酸钠溶液分别是由氢氧化钠(NaOH)和碳酸钠(Na2CO3)溶解在水中而得到的。

氢氧化钠溶液中的NaOH会离解成钠离子(Na+)和氢氧根离子(OH-)。

碳酸钠溶液中的Na2CO3会离解成钠离子(Na+)和碳酸根离子(CO32-)。

当两种溶液混合后,离解的离子会重新组合形成新的化合物和产生新的物质。

在这个反应中,产生了氢氧化钠溶液和二氧化碳气体。

反应方程式中的2表示了反应生成物的摩尔比例。

这个反应属于酸碱中和反应。

氢氧化钠是一种强碱,而碳酸钠是一种碱性盐。

当这两种化合物反应时,氢氧化钠中的氢氧根离子和碳酸钠中的碳酸根离子会发生中和反应,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气体。

这个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反应过程中离子的转化和重新组合。

离子方程式中的符号表示了溶液中的离子和反应生成物之间的关系。

这个反应在实际应用中具有重要意义。

氢氧化钠溶液可以被用作化
学实验室中的常用试剂,用于酸碱中和反应和沉淀反应。

碳酸钠也是工业生产中常用的化学品,被广泛应用于玻璃、纺织、造纸和制药等领域。

总结起来,氢氧化钠溶液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溶液和二氧化碳气体。

这个反应发生在溶液中,离子方程式能够描述这个反应过程中离子的转化和重新组合。

这个反应在实际应用中具有重要意义。

碳酸钠与氢氧化钠反应现象

碳酸钠与氢氧化钠反应现象

碳酸钠与氢氧化钠反应现象
碳酸钠与氢氧化钠反应是一种碱酸中和反应,当碳酸钠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会出现以下现象:
1.起泡和释放气体:当碳酸钠与氢氧化钠反应时,会释放出二氧化碳气体。

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密度高于空气的气体,因此反应混合物表面会产生气泡。

气泡的产生数量与反应混合物中碳酸钠和氢氧化钠的浓度有关。

2.温度升高:碳酸钠与氢氧化钠反应是一种放热反应,反应中会释放出大量的热量。

因此,反应混合物温度会升高。

3.溶液变色:碳酸钠溶液为无色透明液体,而氢氧化钠溶液为无色或微黄色液体。

当两种溶液混合时,会产生一个白色浑浊的沉淀物,而原液变为无色透明液体。

4. pH值变化:碳酸钠为碱性物质,而氢氧化钠溶液为强碱,两种溶液中和后产生的物质为盐和水,所以反应后溶液的pH值应该为中性(pH=7),但实际上pH值会略低于7。

总之,碳酸钠与氢氧化钠反应是一种碱酸中和反应,产生的主要物质为盐和水。

反应现象包括起泡和释放气体、温度升高、溶液变色和pH值变化。

反应过程是放热反应,释放出大量的热量。

电解碳酸钠和氢氧化钠

电解碳酸钠和氢氧化钠

电解碳酸钠和氢氧化钠碳酸钠(Na2CO3)和氢氧化钠(NaOH)是两种常见的化学物质,它们在工业和实验室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介绍电解碳酸钠和氢氧化钠的性质、用途以及它们之间的差异。

我们来了解一下碳酸钠。

碳酸钠是一种白色结晶固体,可溶于水。

它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广泛用于玻璃制造、洗涤剂生产、纸张制造等领域。

此外,碳酸钠还可以用作调节水的酸碱度,用于中和酸性废水。

在电解过程中,碳酸钠可以通过电解分解产生氢气、氧气和碳酸氢钠。

碳酸钠溶液中的离子会在电解过程中被电极吸附和释放,从而实现分解反应。

碳酸钠的电解一般是在氧化性电解质中进行,例如氯化钠溶液。

接下来,我们来了解一下氢氧化钠。

氢氧化钠是一种强碱,常见的固体形式是白色颗粒状。

它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化学品,广泛应用于肥皂制造、纸浆和纸张制造、油脂加工等领域。

此外,氢氧化钠还可以用作清洁剂、脱脂剂和腐蚀剂。

电解氢氧化钠的过程是通过在电解槽中施加电压,使氢氧化钠溶液中的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在电解过程中,阳极上的氧化反应产生氧气,而阴极上的还原反应产生氢气和氢氧化钠。

这个过程是在碱性电解质中进行的,例如氯化钠溶液。

碳酸钠和氢氧化钠在电解过程中的主要区别在于它们的化学式和性质。

碳酸钠的化学式是Na2CO3,氢氧化钠的化学式是NaOH。

碳酸钠是一种弱碱,而氢氧化钠是一种强碱。

此外,碳酸钠的电解需要在氧化性电解质中进行,而氢氧化钠的电解需要在碱性电解质中进行。

总的来说,碳酸钠和氢氧化钠是两种重要的化学物质,在工业和实验室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它们通过电解过程可以分解为其他化合物,并产生有用的产物。

碳酸钠和氢氧化钠的电解过程在实际应用中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工业生产和科学研究都起到了关键作用。

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鉴别 初中九年级化学教案教学设计课后反思 人教版

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鉴别 初中九年级化学教案教学设计课后反思 人教版

《碱和盐的复习——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教学设计设计者:赵娜设计时间:2019年5月设计背景:常态课一、课题内容课题:碱和盐的复习——氢氧化钠和碳酸钠;课型:复习课;课时:1课时;本课题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九年级(人教版),为总复习时的专题复习。

二、教材分析本节教学内容,包括氢氧化钠、碳酸钠的性质及其应用。

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是初中化学中非常重要的两种物质,一种是常见碱的代表,一种是常见盐的代表,它们是不同类别的物质,但它们又是具有共性和特殊联系的两种物质。

利用两种物质为学生创设动脑思考的空间、动手探究的机会。

教学中注意用已有知识间共同点和不同点的撞击产生矛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将问题的解决放在学生自主探究活动中;注意培养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化学式、俗称。

(2)知道氢氧化钠的主要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用途(3)知道碳酸钠的主要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用途2.过程与方法(1)能从类别上区分氢氧化钠和碳酸钠。

(2)能用实验方法区分氢氧化钠和碳酸钠。

(3)能运用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运用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性质解决实际问题学会如何审题、答题。

(2)通过上述问题的解决理解特殊到一般,一般之中又蕴含着特殊的认识事物的规律。

四、教学过程总复习中强化基础知识和提高能力是可以同时做到的,并且它们之间可以互相促进。

关键是课题的选择。

而初三化学时间比较紧,往往下学期的复习和新授很近,课题选择不好,容易把基础知识的复习课上成新授课的再现,使学生和老师都索然无趣,课堂效率低:要不就是上成难题课,学生基础不过关,教师满堂灌、学生满堂跑,却无任何收获,最终学生畏惧化学,认为学习化学无方法、无门路。

课题选择的目的是使教师做到复习过程中心中有数、紧而不乱(因为化学学科的特殊性,化学教师的压力要大于其它学科、身心疲惫程度也大于其它学科,中考复习冲刺阶段,教师很容易情绪不稳定,产生焦躁情绪而自乱阵脚),学生在复习过程中能不断感受到自己的进步,增强自信心、坚定跟着老师的信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g+ Ba2+
ClSO4
22-
Cu2+ Mg2+ Fe3+
OH
H+ NH4+
CO3 H+
CO3
Ba2+ CO32- HCO3-
Ca2+
氢氧化钠(NaOH) 碳酸钠(Na2CO3)
俗称 物理性质 化 指示剂 氧化物 酸 碱
烧碱、火碱、苛性钠 白色固体、易潮解、 易溶于水且放热 能使无色酚酞变红色 氢氧化钠溶液能与CO2、 SO2、SO3反应
化学方程式
Na2CO3+2HCl=2NaCl+H2O+CO2↑ Na2CO3+H2SO4=Na2SO4+H2O+CO2↑ Na2CO3+Ca(OH)2=CaCO3↓+2NaOH Na2CO3+Ba(OH)2=2NaOH+BaCO3↓ Na2CO3+BaCl2=2NaCl+BaCO3↓ Na2CO3+CaCl2=CaCO3↓+2NaCl
纯碱、苏打 白色固体、易溶于水 能使无色酚酞变红色 不反应 能与酸反应,有气 泡生成 能与氢氧化钙或氢氧化 钡溶液反应生成沉淀 能与钙盐或钡盐溶液 生成碳酸盐沉淀




用途
化学方程式
Na2CO3+HCl= Na2CO3+H2SO4= Na2CO3+Ca(OH)2= Na2CO3+Ba(OH)2= Na2CO3+BaCl2= Na2CO3+CaCl2=
(河南中考2014.22)(3)向足量某NaOH溶液中 通入CO2,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可能只有Na2CO3, 也可能还有NaOH,请设计实验检验溶质的成分, 简要写出实验步骤、现象和结论。
氢氧化钠溶液是全部变质还是部分变质呢? 全部变质:溶液中的溶质只有Na2CO3 部分变质:溶液中的溶质有Na2CO3和NaOH 已知碳酸钠的水溶液呈碱性,它的 存在会对氢氧化钠的检验造成干扰。
CO2被浓NaOH溶液吸收, 锥形瓶内的气压成小, 外界大气压大于锥形瓶内 的气压,使气球胀大。 2NaOH+CO2=Na2CO3+H2O
NaOH溶液与CO2反应
CO2
NaOH 溶液 CO2
NaOH溶液
A
CO2 NaOH 溶液
B
C
酚酞溶液
D
E
检验CO2与NaOH溶液的反应
1.在密闭装置内,通过压强的改变表现出一定 的现象(实验不严密,需要做对照实验)。 2.通过检验生成物碳酸钠的存在,可以证明 CO2与NaOH溶液的反应。
氢氧化钠溶液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生成了碳酸钠, 碳酸钠与硝酸钡溶液反应生成了不溶于水的碳酸钡。
(河南中考2014.22)NaOH是化学实验中常用 的试剂。 (2)向长期敞口放置的NaOH溶液中滴加盐酸时, 意外发现有气泡产生,请解释其原因。
NaOH变质生成了Na2CO3,盐酸与Na2CO3 反应生成了CO2。
检验一瓶NaOH溶液是否已经变质
1.酸:稀盐酸 (或稀硫酸)(酸要加足量) 2.碱:Ca(OH)2溶液(或Ba(OH)2溶液) 3.盐:CaCl2溶液( 或BaCl2溶液、 Ca(NO3)2溶液、Ba(NO3)2溶液 )
(河南中考2010.17)小明将氢氧化钠溶液与硝 酸钡溶液混合,发现无明显现象。一段时间 后,他再次取敞口放置的上述两种溶液进行 混合,结果出现了白色沉淀,请解释可能的 原因。
俗称 物理性质 化 指示剂
烧碱、火碱、苛性钠 白色固体、易潮解、 易溶于水且放热 能使无色酚酞变红色
纯碱、苏打 白色固体、易溶于水 能使无色酚酞变红色



用途
(安阳二模2015.8)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中, 正确的是 【 B 】 A.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B.将盛有饱和石灰水的试管放入热水中, 石灰水变浑浊 C.可用酚酞溶液检验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 D.打开浓盐酸的试剂瓶看到大量的白烟
( 河南中考 2014.17) 在充满 CO2 的铝制易
拉罐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后封口,易 拉罐立即变瘪的原因是 。
C02气体能与NaOH溶液反应而被吸收, 使罐内气压减小
(河南中考2011.21.4)右边是某趣味实验装置 图,挤压胶头滴管后,可观察到气球胀大的现 象。请分析其原因,并写出化学方程式。
思路:先除去Na2CO3,再检验NaOH 除去Na2CO3:用酸(稀盐酸 或稀硫酸) 酸与NaOH反应 用碱:Ca(OH)2溶液(或Ba(OH)2溶液) Na2CO3+Ca(OH)2=CaCO3↓+ 2NaOH 会生成新的氢氧化钠 用盐:CaCl2溶液( 或BaCl2溶液、 Ca(NO3)2溶液、Ba(NO3)2溶液 ) Na2CO3+BaCl2=BaCO3 ↓+ 2NaCl 生成盐,溶液呈中性, 对NaOH的检验没有干扰
氢氧化钠(NaOH) 碳酸钠(Na2CO3)
俗称 物理性质 化 指示剂 氧化物
烧碱、火碱、苛性钠 白色固体、易潮解、 易溶于水且放热 能使无色酚酞变红色 氢氧化钠溶液能与CO2、 SO2、SO3反应
纯碱、苏打 白色固体、易溶于水 能使无色酚酞变红色 不反应



用途
化学方程式 NaOH + CO₂ = NaOH + SO₂ = NaOH + SO3 =
(C
B、NaCl、

A、NaOH、Na2CO3 、NaHCO3 CaCl2、 AgCl C、NH4NO3、 NaOH 、 NaCl
D、BaSO4、BaCO3、BaCl2
(河南中考2014.3)发明了“联合制碱法” 的科学家是( A )
A.侯德榜
B.拉瓦锡
C.门捷列夫
D.张青莲
氢氧化钠(NaOH) 碳酸钠(Na2CO3)
氢氧化钠和碳酸钠
知识点分析
氢氧化钠和碳酸钠作为初中化学 最重要的碱和盐,是中考必考的内 容,而且难度较大。常考二氧化碳 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化学方程式、 设计实验、除杂质和验证氢氧化钠 的变质情况。通过对这两种物质的 学习,可以强化对酸、碱、盐之间 相互反应规律的认识及应用。
氢氧化钠(NaOH) 碳酸钠(Na2CO3)
俗称 物理性质 化
烧碱、火碱、苛性钠 (有强腐蚀性)
白色固体、易潮解、 易溶于水且放热
纯碱、苏打(溶液显 碱性)
白色固体、易溶于水


质 用途
(河南中考2010.2)危险化学品要在包装标 签上印有警示性标志。氢氧化钠应选用的 标志是 【 A 】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D )
A
B
C
D
下列各组固体物质用水即可鉴别出来的是
化学方程式 2NaOH + CO₂ = Na₂CO₃ + H₂O 2NaOH + SO₂ = Na₂SO₃ + H₂O 2NaOH + SO3 = Na₂SO4 + H₂O
(河南中考2009.17)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途 径,请将下列有关实验问题填写完整。 (1)除去O2中少量的CO2,可将混合气体通过足 量的 氢氧化钠溶液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