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经营环境与经营战略
企业经营战略
![企业经营战略](https://img.taocdn.com/s3/m/177f715b763231126fdb1101.png)
企业经营战略概论经营战略:是指企业为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面对激烈的竞争,根据当前和未来有可能出现的各种条件,为确定企业发展目标和实现目标的途径、措施、手段,谋求企业生存和不断发展所做出的总体性、长远性的谋划和方略。
战略思想:是指导经营战略制定和实施的基本思想。
它由一系列观念或观点构成,是企业领导者和职工群众对经营中发生的各种重大关系和重大问题的认识和态度的总和。
战略重点:是指那些对于实现战略目标既有关键作用而又有发展优势或自身需要加强的方面。
战略方针:指企业为贯彻战略思想和实现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所确定的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指导规范和行动方赂。
战略环境综合分析:就是将企业外部环境和企业内部环境的各种因素结合起来所进行的分析。
经营领域:是指企业选定的行业和选定的目标市场相结合形成的经营场所;或叫经营时空领域。
战略经营领域:是指经营领域对企业生存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的一个特定的微观环境,是企业在选定的行业中投放资源,提供特定产品或劳务,满足目标市场特定需求,迎接特定竞争,施展特定战略,追求理想效益的经营场所。
企业使命:是指企业的目的、性质、任务及其在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等方面所做出的规定。
企业经营哲学:是指企业在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中所持有的经营信念、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
其内涵就是企业经营者有广大员工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企业战略目标:即企业使命和宗旨的具体化和定量化,它把企业经营的目的转化为多方面的可以量化的具体指标,反映了企业经过一定时期的努力应达到的经营水平。
发展型战略:是一种使企业在现有的战略基础上向更高一级的目标发展的谋戈U与方略。
该战略以发展为导向,弓I 导企业不断地开发新的产品,开拓新的市场,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管理方式,以便扩大企业的产销规模,提高竞争地位,增强企业的竞争实力。
超常规发展战略方案:是指企业在未来一定战略期限内,每年按战略目标的方案。
战略目标的方案。
企业五大经营战略
![企业五大经营战略](https://img.taocdn.com/s3/m/2bcaf4d9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a4e8675.png)
企业五大经营战略企业的经营战略指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选择和实施的长期、全面、统一的行动方案,以实现企业的长期发展目标。
1市场占有战略市场占有战略是企业通过在市场上争夺更多的份额来实现增长和盈利的战略。
战略核心是通过提高市场占有份额,增加销售量和市场覆盖,来实现规模经济效益和市场优势。
常见的市场占有战略包括扩大市场份额、增加销售渠道、提高品牌知名度、改善客户关系等。
2成本领先战略成本领先战略是企业通过降低生产成本,提供更低价格的产品或服务来获取市场份额和竞争优势的战略。
战略核心是通过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优化供应链管理等手段,来实现成本的竞争优势。
常见的成本领先战略包括规模经济、技术创新、供应链优化、成本控制等。
3差异化战略差异化战略是企业通过在产品、服务、品牌或市场定位等方面与竞争对手形成明显的差异,以吸引消费者和建立竞争优势的战略。
必战略核心是通过创新、品质、服务等方面的差异化,来满足消费者的特定需求,建立品牌忠诚度和市场竞争力。
常见的差异化战略包括产品创新、品牌建设、服务优质、市场定位等。
4专注战略专注战略是企业通过集中资源和精力在特定的细分市场或产品领域上,以实现专业化、精细化和高效率运作的战略。
战略核心是通过深度了解目标市场和客户要求,提供专业化的产品或服务,来获得较高的市场份额和利润率。
常见的专注战略包括垂直整合、细分市场、专业化服务、创造核心竞争力等。
5国际化战略国际化战略是企业通过跨国界进入国际市场,以扩大市场份额、获取资源和降低成本的战略。
战略核心是通过拓展海外市场,实现规模经济、获取国际资源和提升企业竞争力。
常见的国际化战略包括出口贸易、直接投资、合资合作、跨国并购等。
上述五大企业经营战略,每一种战略都有其适用的情境和优劣势,在实施时需要根据企业自身资源、能力和市场环境进行选择和调整。
同时,也可以根据需要采用组合战略,综合运用不同的战略手段来实现企业的长期发展目标。
环境变化对企业经营带来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环境变化对企业经营带来的影响及应对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4f8c4ccc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3167c5d.png)
环境变化对企业经营带来的影响及应对策略环境变化是当前社会发展过程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对企业经营带来了各种影响,因此企业需要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
环境变化不仅包括自然环境的变化,还包括政治、经济、社会和技术等多方面的变化,这些变化都会对企业的经营产生深远的影响。
首先,环境变化对企业经营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市场需求的变化上。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产品和服务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
企业需要不断调整自身的产品和服务以适应市场的需求变化,否则就会面临市场份额的丧失和利润的下滑。
例如,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绿色环保产品市场需求不断上升,而传统的高污染产品市场需求则逐渐下降。
企业需要在生产和经营中注重绿色环保,开发绿色产品,以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
其次,环境变化还会对企业的竞争格局产生影响。
随着行业竞争的日益加剧,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也变得更加激烈。
环境变化导致了市场需求和市场规则的变化,在这种情况下,企业面临更多的竞争对手和更激烈的价格竞争。
企业需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找到自身的竞争优势,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以吸引更多的顾客。
同时,企业还需要积极开展市场营销活动,提升品牌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以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另外,环境变化还会对企业的经营成本造成影响。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原材料价格、劳动力成本和环境治理成本等都在不断上涨,这给企业的生产经营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企业需要通过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来应对这种影响。
例如,企业可以采取自动化生产设备替代人工劳动力,加强节能减排,减少原材料浪费,降低环境治理成本。
通过降低生产成本,企业可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更大的竞争优势。
此外,环境变化还会影响企业的管理模式和发展战略。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面临着更加繁杂和多样化的管理挑战。
环境变化导致了市场规则和产业结构的变化,企业需要不断调整管理模式和发展战略,以适应市场的发展变化。
企业需要注重创新和转型升级,加强研发投入,提升技术水平,开发更具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
企业经营战略环境分析方法
![企业经营战略环境分析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5762007c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0c.png)
企业经营战略环境分析方法企业经营战略环境分析方法企业只有对自己所处的经营环境进行分层次的周密细致的分析,才能搞清企业环境的现状及其发展变化趋势,才能把握企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在经营活动中及时发现机会、利用机会,提高应变能力,适应环境变化,使企业健康、顺利地发展。
(一)企业战略的概念与特征企业战略是指企业为了适应未来环境的变化,寻求长期生存和稳定发展而制定的总体性和长远性的谋划与方略。
具体地讲,企业战略是企业的最高领导层为了使企业在未来剧烈竞争的环境中求得生存和发展而绘制的一张蓝图。
它是在对未来外部环境的变化趋势和企业自身实力进行充分分析的基础上,通过一系列科学决策的程序绘制出来的,是企业经营思想的集中体现,其实质是实现外部环境、企业实力和战略目标三者之间的动态平衡。
企业战略具有全局性、系统性、长远性、风险性、抗争性的特征,离开这些特征就称不上经营战略。
(二)企业环境的结构及特点一般来说,企业的外部环境是指企业周围的、不受企业控制但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相关联的各种外界因素,人们把这些因素叫做企业的经营环境。
企业的外部经营环境,按照对企业经营活动影响的密切程度可以分成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
微观环境指市场和产业环境,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直接处于微观环境的影响下。
宏观环境指间接地影响企业活动的环境因素,虽然它们与企业的经济活动不直接相连,但可以通过影响微观环境变化进而影响企业的经营活动,按照环境的不确定性可以把环境分成四种类型。
其中,第I种类型的环境经营风险最小;第Ⅱ种类型的环境具有较高的经营风险;第Ⅲ种类型的环境具有较低的经营风险;第Ⅳ种类型的环境风险最大。
认识经营环境的不确定性对于企业的战略管理过程是很有指导意义的。
企业可以根据不同的环境类型,有针对性地开展战略的制定、实施以及控制活动。
外部环境对企业经营的影响,归纳起来,主要包括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
有利的外部环境,会使企业的长处(优势)得到更大的发挥,或者能弥补企业的短处(劣势)。
企业绿色发展战略及可持续经营
![企业绿色发展战略及可持续经营](https://img.taocdn.com/s3/m/ae21294a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99.png)
企业绿色发展战略及可持续经营随着社会的发展, 人们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度越来越高, 企业绿色发展成为一个热门话题。
绿色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逐渐成为企业发展的指南, 而企业绿色发展战略及可持续经营也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
一、什么是企业绿色发展企业绿色发展是指在尊重、保护自然环境的基础上, 利用现代科技、管理手段和市场机制, 通过节能减排、循环利用、绿色营销等多种措施, 实现企业、行业和整个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种企业发展理念。
二、企业绿色发展的必要性对于企业而言, 企业绿色发展不仅是社会责任, 也是保持竞争力和利润可持续增长的重要手段。
一方面, 绿色发展符合社会需求, 可获得广泛的支持, 提升企业品牌形象;另一方面, 可节约资源、降低成本、增加企业利润, 实现可持续经营。
三、企业绿色发展的路径(一)绿色物质使用及节能减排绿色物质使用包括: 替代(例如: 使用可再生能源取代传统能源)、减少(例如: 使用更少的袋子和包装)、循环(例如: 通过回收再利用减少废弃物)。
除此之外, 企业还应在生产、储存等方面采用节能技术, 如建立能源监控系统、改革生产流程等, 从而有效地减少资源与能源的消耗, 达到节约成本的目的。
(二)绿色营销及消费者教育绿色营销是指以绿色环保为核心的营销策略。
企业可以通过品牌、宣传和市场推广等方式, 将绿色环保理念传达给消费者, 提高消费者的环保意识。
同时, 通过消费者教育, 引导消费者绿色、环保的消费方式, 推动可持续消费的发展。
(三)企业社会责任企业应肩负起社会责任, 为社会和环境做出贡献。
企业可以积极参与环境保护行动, 参加公益事业和捐赠活动, 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四、如何实现企业绿色发展(一)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灵魂, 绿色本质应当深入到企业文化建设中。
企业应加强环保与绿色思想的渗透, 连续开展环保宣传、绿色技术培训等活动, 强化员工的环保意识与绿色表达理念。
(二)建立完善的绿色管理制度企业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建立相应的绿色管理制度, 制定环保方案, 加强对生产、销售、供应链等环节的绿色监督与管理, 从根本上推动企业精益管理的转型, 实现节能减排、循环利用的多赢局面。
企业经营环境分析
![企业经营环境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aec9ba18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96.png)
企业经营环境分析企业经营环境分析是指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所面临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的全面、深入的分析。
通过对经营环境的分析,企业可以及时了解和把握市场需求、竞争对手、政府政策、科技创新等因素,从而制定相应的战略和策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持续发展能力。
企业经营环境主要包括宏观环境、行业环境和内部环境三个方面。
宏观环境是指社会、经济、政治、法律、文化等方面的因素对企业经营活动的影响。
行业环境是指特定行业内的市场结构、竞争力、供需关系等因素对企业经营的影响。
内部环境则是指企业自身的资源、能力、组织结构等方面对经营活动的影响。
在宏观环境方面,企业需要关注的主要因素包括经济发展水平、政府政策、社会文化变化等。
首先,经济发展水平对企业经营环境具有重要影响。
经济景气度高时,市场需求旺盛,企业发展机会多;经济不景气时,市场需求下降,企业面临更大的竞争压力。
其次,政府政策对企业经营环境的影响也不可忽视。
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税收政策、行业监管政策等都会直接影响企业的经营。
再次,社会文化变化也会对企业产生重要影响。
消费者的需求、偏好的改变可能导致企业产品市场份额的变动。
在行业环境方面,企业需要关注的主要因素包括市场结构、竞争力、供需关系等。
首先,市场结构对企业经营环境的影响很大。
市场竞争激烈时,企业面临较大的价格竞争、产品差异化竞争等。
其次,竞争力也是行业环境的重要因素。
企业需要分析竞争对手的实力、策略,了解自身的竞争优势和劣势,制定相应的竞争对策。
最后,供需关系对企业经营环境的影响也要考虑。
供需平衡时,企业容易获取资源、赚取利润;供过于求时,企业面临销售困难、价格下降等问题。
在内部环境方面,企业需要关注的主要因素包括资源配置、组织能力和企业文化。
首先,资源配置对企业的经营环境影响重大。
企业需要合理配置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以提高生产效率和竞争力。
其次,组织能力也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企业需要建立有效的组织结构、激励机制,培养和吸引具备专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的员工。
企业经营战略
![企业经营战略](https://img.taocdn.com/s3/m/afdf0e5f1a37f111f0855b9c.png)
企业经营战略概论经营战略:是指企业为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面对激烈的竞争,根据当前和未来有可能出现的各种条件,为确定企业发展目标和实现目标的途径、措施、手段,谋求企业生存和不断发展所做出的总体性、长远性的谋划和方略。
战略思想:是指导经营战略制定和实施的基本思想。
它由一系列观念或观点构成,是企业领导者和职工群众对经营中发生的各种重大关系和重大问题的认识和态度的总和。
战略重点:是指那些对于实现战略目标既有关键作用而又有发展优势或自身需要加强的方面。
战略方针:指企业为贯彻战略思想和实现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所确定的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指导规范和行动方赂。
战略环境综合分析:就是将企业外部环境和企业内部环境的各种因素结合起来所进行的分析。
经营领域:是指企业选定的行业和选定的目标市场相结合形成的经营场所;或叫经营时空领域。
战略经营领域:是指经营领域对企业生存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的一个特定的微观环境,是企业在选定的行业中投放资源,提供特定产品或劳务,满足目标市场特定需求,迎接特定竞争,施展特定战略,追求理想效益的经营场所。
企业使命:是指企业的目的、性质、任务及其在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等方面所做出的规定。
企业经营哲学:是指企业在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中所持有的经营信念、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
其内涵就是企业经营者有广大员工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企业战略目标:即企业使命和宗旨的具体化和定量化,它把企业经营的目的转化为多方面的可以量化的具体指标,反映了企业经过一定时期的努力应达到的经营水平。
发展型战略:是一种使企业在现有的战略基础上向更高一级的目标发展的谋划与方略。
该战略以发展为导向,引导企业不断地开发新的产品,开拓新的市场,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管理方式,以便扩大企业的产销规模,提高竞争地位,增强企业的竞争实力。
超常规发展战略方案:是指企业在未来一定战略期限内,每年按20%以上的增长速度去努力实现战略目标的方案。
浅谈企业经营与战略的关系
![浅谈企业经营与战略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ec443595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99.png)
现代经济信息90浅谈企业经营与战略的关系孟祥亮 山东无棣农村商业银行摘要:经营管理是企业永恒的话题,它是对企业日常一切经营活动进行有效的、科学的、规范的管理来实现合理有效地利用企业资源,从而达到提高企业经营效益、扩展企业利润空间的目的。
战略是企业经营的导航,就企业而言,每个企业都有其发展战略,其中经营战略是企业战略的核心部分,对企业其它战略起着指导作用,是企业正确运营的稳定器。
那么我们如何正确理解企业经营与战略呢?笔者在此略加以简要分析。
关键词:企业经营;发展战略;二者关系;存在问题;分析对策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8)016-0090-01引言科学地经营管理成为企业正确运行的前提,它也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基础与保障。
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企业的经营活动一般都没有与其战略紧密相连,而是仅仅根据短期经济效果需求,这样给企业的经营带来一定的风险,同时也给企业的持续发展埋下隐患。
反过来说,有的企业,发展战略没有基于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并且不加以完善,这样的战略是纸上谈兵,不但不能为企业导航,还会给企业的发展引入误区。
基于此,本文将对企业经营与战略的关系进行展开分析与讨论。
一、企业经营管理存在的误区1.认识有误许多企业,包括领导在内,都将经济效益放在第一位,认为效率第一,一切都为经济效率服务,管理是套路,只有经济效益才有话语权。
这使得一些部门想尽一切办法提高经济效益,结果就出现了忽略了安全,盲目生产,大搞以产定价;通过各种手段夸大经济效益等。
这种脱离战略、脱离现实的经营让经营管理部门成为多余部门,严重地影响了经营管理的作用发挥。
2.制度不完善我们知道,经营管理离不开制度的制定与有效地落实。
但是许多企业制度不完善,在落实过程中又因为这样或者那样原因而无法有效进行,这在许多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普遍存在着。
具体地说,权利与义务不能统一,执行与监督不能到位,制度成为摆设,这样的制度具有严重的滞后性,制约了企业的经营发展。
环境变化对企业经营带来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环境变化对企业经营带来的影响及应对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9d767346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a1.png)
环境变化对企业经营带来的影响及应对策略环境变化是一个不可避免的现象,对企业经营带来了各种影响。
企业要想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生存和发展,必须及时调整经营策略,灵活应对各种挑战。
本文将分析环境变化对企业经营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1. 环境变化对企业竞争力的挑战环境的变化会对企业竞争力造成挑战。
在一个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企业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竞争力,以保持市场地位。
然而,环境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使得企业很难准确把握市场的动向,可能导致竞争力的下降。
因此,企业需要根据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自身的经营策略,以应对竞争的挑战。
2. 如何应对竞争力下降的挑战企业可以通过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来应对竞争力下降的挑战。
在市场经济中,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是企业竞争的核心。
企业可以通过研发创新、提高生产效率、优化营销策略等方式,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从而增强市场竞争力。
此外,企业还可以加强与供应商、客户之间的合作关系,形成良好的合作共赢模式,共同提升竞争力。
3. 环境变化对企业战略规划的影响环境的变化会影响企业的战略规划。
企业在制定战略规划时必须考虑到外部环境的变化趋势,以避免盲目跟风,导致战略偏离。
在环境变化频繁的情况下,企业需要灵活调整战略规划,及时跟随市场变化,以确保企业的发展方向与市场需求相一致。
4. 如何应对战略规划偏差的挑战企业可以通过建立健全的战略规划体系来应对战略规划偏差的挑战。
企业可以设立专门的战略规划部门,负责监测市场动向和竞争环境变化,及时调整战略规划。
此外,企业还可以建立战略规划评估机制,定期对战略规划进行评估和调整,确保战略规划与市场需求相适应。
5. 环境变化对企业发展战略的影响环境的变化会对企业的发展战略造成影响。
在一个变化快速的市场环境中,企业必须提前预判市场变化趋势,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
企业需要不断进行市场调研和竞争分析,把握市场机遇和挑战,制定灵活的发展战略,以应对市场的变化。
6. 如何应对发展战略失误的挑战企业可以通过建立风险管理体系来应对发展战略失误的挑战。
企业经营战略环境的分析
![企业经营战略环境的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40577e7302d276a201292e53.png)
一、外部环境分析的一般内容和分析目的企业外部环境一般内容如下:(一)政治环境分析(1)国内政局分析;(2)国际政局分析;(3)国内政治经济任务和政策环境分析。
(二)经济环境分析(1)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和发展态势分析;(2)国内市场体系的建立和发育情况分析;(3)国家产业政策分析;(4)国际经济情况和发展态势分析。
(三)社会、文化、技术环境分析(1)社会环境分析;(2)文化环境分析;(3)科技环境分析。
(四)资源环境分析(1)自然资源及其开发情况调研;(2)资源供应情况分析;(3)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情况分析。
分析目的:因为各行各业都面对相同的宏观环境,但是由于对其把握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经营策略,有的能正确把握宏观环境,分析透彻,则就能够根据宏观环境的要求,发展自己企业的经营战略。
政治环境的好坏影响着宏观经济形势,从而也影响着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
宏观经济的状况和趋势,是企业确定经营决策的需要和可能的重要依据。
社会、文化和技术的环境发展动向对确定企业文化、决定产品的发展方向,提供了重要依据。
资源供应是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所不可缺少的物质技术条件。
了解这些主要是为了使企业了解自己的外部环境,自己所处的状态,从而解决指导思想问题。
为企业发展经营战略提供宏观依据。
其中,国家的方针政策,鼓励什么,限制什么。
必须加以理解,如果理解错误则会违背国家方针政策,违背宏观环境,则企业必然会失败。
例如:秦池特曲的失败,当然存在其他方面的原因,但其中最重要的是,他没有考虑国家的宏观产业政策,是对白酒进行限制发展。
二、外部环境的重点内容——市场需求分析企业的顾客(用户或消费者)构成企业的市场。
企业所有可能的顾客构成企业的总体市场;不同的顾客群构成企业的细分市场。
市场需求研究,主要是研究本企业的总体市场和各个细分市场在需求上的特点、发展趋势和影响因素。
(1)企业总体市场的调查和分析。
企业的所有用户或所有消费者的需求,构成企业的总体市场需求。
企业经营理念与经营战略
![企业经营理念与经营战略](https://img.taocdn.com/s3/m/8e09635e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db.png)
企业经营理念与经营战略企业经营理念是指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所坚持的原则和价值观念,是企业发展的根本宗旨。
而经营战略则是指企业在实施经营活动时所制定的长期目标和规划,是企业实现经营理念的具体手段和方法。
本文将围绕企业经营理念与经营战略展开阐述,并提出一些具体的案例供参考。
首先,企业经营理念应该以顾客为中心。
顾客是企业存在的根本,没有了顾客,企业就无法生存。
因此,企业应该始终将顾客的需求和利益放在第一位,不断提升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满足顾客的需求,提高顾客的满意度。
例如,著名的手机制造商苹果公司坚持“让顾客体验不一样”的经营理念,在手机设计上不断突破创新,推出高品质的产品,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其次,企业经营理念应该注重创新与发展。
创新是企业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
企业要紧跟时代的发展潮流,不断推陈出新,做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和管理创新。
例如,谷歌公司立足于互联网搜索引擎,但不断推出新产品和服务,包括谷歌地图、谷歌邮箱等,赢得了广大用户的支持和信任。
另外,企业经营理念还应注重团队合作与人才培养。
团队合作是实现企业目标的关键因素,需要员工之间相互协作,发挥各自的优势,共同为企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而人才培养则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企业应该为员工提供良好的培训和发展机会,激发员工的工作潜力和创造力。
例如,松下电器公司实行扁平化管理,鼓励员工提出意见和建议,建立了一个相互尊重、并且具有高度凝聚力的团队文化。
最后,企业经营战略应该根据市场需求和竞争环境来制定。
企业要根据自身的特点和资源,制定适合自己的发展战略,包括市场定位、产品策略、渠道策略等。
例如,宜家家居公司以低价定位和独特的家居理念,成功打入全球市场,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的认可和喜爱。
总之,企业经营理念与经营战略是企业成功发展的基石。
只有坚持正确的经营理念,并制定合适的战略规划,企业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生存并获得持续的发展。
企业应该以顾客为中心,注重创新与发展,注重团队合作和人才培养,并根据市场需求和竞争环境来制定适合自己的经营战略。
关于公司经营环境的分析
![关于公司经营环境的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a7f1027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c6.png)
关于公司经营环境的分析公司经营环境的分析是指对公司所处的内外环境进行深入研究和评估,以便更好地了解和适应公司所经营的行业和市场。
通过对公司经营环境的分析,可以为公司制定战略和决策提供有力的依据,帮助公司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脱颖而出。
本文将从内外环境两个方面对公司经营环境进行分析。
一、内部环境分析内部环境包括公司自身的资源、能力和文化等因素。
对内部环境进行分析,可以帮助公司了解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并制定出能够发挥自身优势、克服劣势的策略和措施。
首先,资源是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之一、资源包括人力资源、财务资源、技术资源和品牌资源等。
公司应该对自身的资源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评估,了解自身的资源状况,以便充分利用资源来开拓市场和提高竞争力。
其次,公司的能力也是决定其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能力包括市场开发能力、生产能力、技术研发能力和品牌管理能力等。
公司应该评估自身的能力,寻找并发挥自身的优势,弥补和提升自身的劣势。
最后,公司的文化也对公司的经营环境有着重要的影响。
公司的文化包括组织文化和价值观等,它们对公司的决策、行为和目标具有指导作用。
公司应该评估自身的文化,确定是否与市场需求和发展方向相匹配,如果存在不匹配的情况,需要进行文化转型和调整。
二、外部环境分析外部环境包括宏观环境和行业环境两个方面。
对外部环境进行分析,可以帮助公司了解市场趋势和行业竞争状况,把握市场机遇和风险。
首先,宏观环境是指政治、经济、社会和技术等方面的因素对公司经营环境所产生的影响。
政治因素包括政策法规、政府政策和政治稳定等;经济因素包括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和利率等;社会因素包括人口结构、消费习惯和文化价值观等;技术因素包括科技创新、产品更新和产业升级等。
公司应该密切关注宏观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经营策略,以应对宏观环境的影响。
其次,行业环境是指所在行业内竞争者、供应商、买家和替代品等因素对公司经营环境所产生的影响。
公司应该对行业竞争状况进行深入分析,了解竞争对手的优势和劣势,找到自己的定位和差异化的竞争优势。
企业经营环境及经营战略
![企业经营环境及经营战略](https://img.taocdn.com/s3/m/58bd2134bb4cf7ec4bfed07a.png)
优选文档第二章公司经营环境与经营战略第一节公司经营环境(一)公司经营环境的内涵公司经营环境是指公司的经营活动所处的内外面条件与环境要素的总和。
公司外面环境是指处于公司实体之外但对公司产生影响的诸多要素的综合体;公司内部条件解析是指对影响公司生计和发展的内部要素进行解析。
(二)公司经营环境解析公司经营环境解析,应包括外面环境和内部环境两大部分。
外面环境解析包括对一般环境的解析、行业环境的解析和详尽环境的解析。
经过外面环境的解析,主若是找出公司的经营机会,发现公司面对的威胁,以抓住机会,闪避风险。
(二)公司经营环境解析公司内部环境解析,主若是对公司业绩的解析和公司战略选择的决策性要素的解析。
通过内部环境的解析,主若是找出公司的优势和发现公司的隐忧,以发挥优势,铲除隐忧,真正成立公司的经营优势。
公司的外面环境要素一般可分为三大类:一般环境要素、行业环境要素和详尽环境要素。
( 一 ) 一般环境要素一般环境要素是指对某一特定社会所有公司或其他经济组织都产生影响的环境要素,主要包括:1、经济要素:主要指公民经济的发展情况,包括利率、通胀率、可支配收入、证券市场指数以及一般的经济周期等。
2、政治法律要素:指总的政治形势及立法和司法现状,包括国家政局的牢固性、社会制度、党派关系、相关法律法规以及产业政策等。
3、社会文化要素:包括社会价值观的变化,以及由此引起的社会成员行为念度的变化和人几数量及结构的变化等。
4、技术要素:主要指目前社会技术总水平及其变化趋势。
5、自然要素:包括地理地址、天气、资源、自然灾害等要素。
( 二 ) 行业环境解析行业环境是一般环境与详尽环境的结合,它是对本行业内的所有公司都产生影响的环境要素。
行业环境的解析主要有以下两方面的内容。
1、行业发展阶段、规模和趋势解析 2 、行业竞争结构解析——波特模型2、行业竞争结构解析——波特模型(1)新竞争者的入侵威胁利用波特模型对新加入者进行解析的目的是要认识所行家业阻拦新公司进入的能力和方法。
物流企业经营环境分析与战略
![物流企业经营环境分析与战略](https://img.taocdn.com/s3/m/8b99768eb14e852458fb57a0.png)
3、可预见性 既然各种环境因素之间是互相关联和互相制约
的,那么因而某种环境因素的变化而引起的其他因素的变 化则是可以预见的。不过,这种规律性有的比较明显,有 的比较隐蔽,有的作用的周期长,有的作用的周期短。
4、差异性
差异性是指不同的物流企业对相同环境因素的影响 有时也会有不同的体验和反映,即使是两个经营范围相同 的企业也是如此
LOREM IPSUM DOLOR
二、物流企业环境的特点 1、复杂性 构成物流企业环境的各种因素是相互依存、相互
制约的,共同构筑了一个复杂的系统,在这个系统中无论 哪一个因素发生变化,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引起其他因素的 变化。
2、动态性
从辨证的角度来看,任何一种环境因素的稳定 都是相对的,变化则是绝对的。物流企业环境因素也是 不断变化的,有的渐变有的突变。
•利用度是资源被占 用的和使用的紧张 程度和余量的多少
二、企业运营效率分析——关键内部因素
1 财务状况 2 管理水平 3 技术优势(包括现有技术或技术发展潜力) 4 市场网络 5 独特的资源 6 生产规模与成本优势
环境启示
森林遇虎 两个人在森林里,遇到了一只大老虎。A就赶紧从背后取下一双
更轻便的运动鞋换上。B急死了,骂道:“你干嘛呢?再换鞋也 跑不过老虎啊!”A说:“我只要跑得比你快就好了。”
二十一世纪是充满竞争的世纪。如果只闭门造车,对其他竞争 对手的情况不闻不问,这样的企业的存活期是绝对不会长久的, 因为更多的竞争才能促成更快的发展;在这样一个环境迅速变 化的时代里,如果不能对外部迅速变化的环境适时做出反应, 企业只能一败涂地。
企业管理工作是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开展的,环境是不断变化 的,它既提供了机会,也构成威胁。
必须将企业看作一个开放系统,它不断与外部环境产生相互作 用和影响。
企业经营战略制定及实施的七个步骤
![企业经营战略制定及实施的七个步骤](https://img.taocdn.com/s3/m/7bcf7569fe4733687e21aaf2.png)
企业经营战略制定及实施的七个步骤经营战略的制定及实施过程一般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分析企业经营环境,确定经营思想(2)确定经营范围(3)确定经营战略目标(4)制定和选择经营战略(5)组织实施经营战略(6)战略评价及调整步骤1:企业经营环境分析这是制定企业经营战略的第一步,包括企业外部环境分析和企业内部条件分析。
1.企业外部环境分析。
所谓企业的外部环境是指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起主要决定作用的各种外界因素。
包括:(1)宏观环境分析:宏观环境一般指国家的政治、法律、经济、社会文化、科学技术等因素。
任何一个企业无论从事何种产业,都是在国家的宏观环境下进行的,必须遵守国家制定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和法律,因此,必须考虑各种宏观环境因素,分析和预测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及科技环境对本企业的经营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包括对企业可能提供的机遇和不利影响,以抓住机遇,避免风险,顺利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
(2)产业环境分析:产业环境是指企业所从事的产业中对企业经营起重要影响作用的各种因素,如产业结构、产业发展趋势、市场竞争格局、市场供求状况、产业政策等。
企业要进行产业调研和研究,主要目的在于考察企业在产业中的发展前景、企业在产业中的竞争优势、企业在产业中的市场定位等,从而为确定企业经营方向和思想、提出经营目标、制定经营战略打下基础。
一般情况下,外部环境是企业不可控制的,企业只能去适应它,所以,企业只有把握好国家宏观环境及产业环境的现状及趋势,才能使自己的经营战略具有较强的适应性。
虽然,外部环境制约和影响了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但并不是说企业在外部环境面前是完全被动的,在一定条件下,企业也可以对环境施加一定的影响,以创造有利于自己的经营环境。
2.企业内部条件分析。
企业在充分了解了外部条件的基础上,还应对自身状况有一个清楚的分析和评价,只有这样,才能将企业的内部资源和外部资源进行较好的结合,以最大限度地运用外界所提供的机会,发展企业。
企业经营战略名词解释
![企业经营战略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58798f07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d9.png)
名词解释1. 企业经营战略——是指企业为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 面对激烈的竞争, 根据当前和未来有可能出现的各种条件, 为确定企业发展目标和实现目标的途径、措施、手段, 谋求企业生存和不断发展所作出的总体性、长远性的谋划和方略。
2. 企业经营战略管理——是指企业家对企业经营战略的方案的制造过程和实施及控制过程的管理, 即从战略的高度, 运用多种管理职能对关系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大全局问题所进行的管理。
3。
SWOT分析法—-是将企业的优势与劣势、机会与威胁同时列在一张十字形图表中进行环境分析的一种方法.4. 企业内部环境也叫企业内部条件,主要是指企业所拥有的客观物质条件和工作情况。
5. 替代产品是指那些与本行业的产品具有相同或相似功能的其他产品.替代产品的出现, 往往会给行业内的所有企业带来冲击。
6。
战略环境——是指与企业经营有关的企业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的总和.其中, 外部因素包括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法律、市场, 以及企业所在的行业状况、竞争状况等, 它们都对企业经营产生影响.内部因素包括人财物、产供销,以及企业的产品、销售情况等。
7。
行业寿命周期-—是指行业同产品一样, 有其寿命周期.其寿命周期是指从该产品刚投放市场开始, 直到退出市场为止的全过程,包括幼稚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等阶段。
行业的寿命周期是由社会对该行业的产品需求情况决定的。
8。
战略集团——是在一个行业里的某些企业之间, 可能存在着的某种程度的共性和相互配合关系,由此形成了战略集团. 同一战略集团内的企业在生产规模和市场占有率等方面可能不同, 但它们的性质相同, 因而对某些事态的变化会做出相同的反映.同样,不同的战略集团对同一事态的变化可能采取不同的态度和行为。
9. 战略优势——是指企业经过多年的努力, 在具有战略意义的经营资源或经营因素方面所具有超过竞争对手的优势。
主要包括技术优势、成本优势、资源优势、品牌优势、企业形象优势等。
在分析企业经营任务环境的过程中
![在分析企业经营任务环境的过程中](https://img.taocdn.com/s3/m/c0b5cb94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d3a8857.png)
在分析企业经营任务环境的过程中企业经营任务环境分析是企业制定经营策略和决策的基础,它是企业谋划和决策的前提和依据。
企业经营任务环境分析的目的是为了深入了解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和内部资源,以便为企业的经营活动提供指导和支持。
在进行企业经营任务环境分析时,可以从宏观环境、行业环境和内部环境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从宏观环境的角度来看,企业经营任务环境分析需要考察的因素包括政治环境、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科技环境和法律环境。
政治环境主要包括政府政策、法律法规和政府行为等,对企业经营活动的发展方向和策略有重要影响;经济环境主要包括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利率水平、国内生产总值等指标,对企业的市场需求和盈利能力有重要影响;社会文化环境主要包括人口结构、消费观念和文化差异等,对企业产品定位和市场开拓有重要影响;科技环境主要包括科技创新、技术进步和信息技术应用等,对企业的生产方式和竞争力有重要影响;法律环境主要包括知识产权保护、劳动法规和环境法规等,对企业经营活动的合法性和可持续发展有重要影响。
其次,从行业环境的角度来看,企业经营任务环境分析需要考察的因素包括行业竞争力、市场规模、消费者需求和供应链等。
行业竞争力主要包括市场集中度、行业增长率和行业进入障碍等,对企业选择市场定位和竞争策略有重要影响;市场规模主要包括市场容量和市场增长率等,对企业产能规模和市场份额有重要影响;消费者需求主要包括消费者偏好和消费行为等,对企业产品研发和营销策略有重要影响;供应链主要包括供应商和分销渠道等,对企业采购和销售管理有重要影响。
最后,从内部环境的角度来看,企业经营任务环境分析需要考察的因素包括企业资源、组织结构、企业文化和管理能力等。
企业资源主要包括财务资源、技术资源和人力资源等,对企业的生产能力和竞争力有重要影响;组织结构主要包括权力结构和职权分配等,对企业的沟通协调和决策效率有重要影响;企业文化主要包括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等,对企业员工的凝聚力和工作态度有重要影响;管理能力主要包括企业领导层和管理团队的能力和风格等,对企业的战略制定和执行能力有重要影响。
经营的概念
![经营的概念](https://img.taocdn.com/s3/m/081ef9b2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f3.png)
经营的概念
经营是指组织、管理和运营一个企业或组织的活动和过程。
它涉及制定战略、
规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协调各项业务活动,以实现预期的目标和利润。
经
营的目标通常包括提高销售额、增加市场份额、提高效率和盈利能力等。
经营的概念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经营者:经营者是指负责组织和管理企业活动的人,可以是企业的所有者、
经理或管理团队。
2. 经营环境:经营环境是指企业所处的外部和内部环境,包括市场竞争、法律
法规、经济状况、技术发展等因素,这些因素会对经营决策和业务运营产生影响。
3. 经营策略:经营策略是指企业为实现长期目标而采取的行动计划和方法。
它
包括市场定位、产品开发、营销推广、供应链管理等方面的决策,以获得竞争
优势和实现可持续发展。
4. 经营绩效:经营绩效是衡量企业经营成果的指标,通常包括销售额、市场份额、利润率、客户满意度等。
通过评估经营绩效,企业可以了解自身的竞争力,及时调整经营策略。
总之,经营是一个综合性的管理活动,需要经营者具备良好的计划、组织、领
导和控制能力,以及对市场、竞争和经济环境的敏感度,以实现企业的长期发
展和利润最大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企业经营环境与经营战略第一节企业经营环境(一)企业经营环境的内涵企业经营环境是指企业的经营活动所处的内外部条件与环境因素的总和。
企业外部环境是指处于企业实体之外但对企业产生影响的诸多因素的综合体;企业内部条件分析是指对影响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内部因素进行分析。
(二)企业经营环境分析企业经营环境分析,应包括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两大部分。
外部环境分析包括对一般环境的分析、行业环境的分析和具体环境的分析。
通过外部环境的分析,主要是找出企业的经营机会,发现企业面临的威胁,以抓住机会,规避风险。
(二)企业经营环境分析企业内部环境分析,主要是对企业业绩的分析和企业战略选择的决策性因素的分析。
通过内部环境的分析,主要是找出企业的优势和发现企业的隐忧,以发挥优势,铲除隐忧,真正构建企业的经营优势。
企业的外部环境因素一般可分为三大类:一般环境因素、行业环境因素和具体环境因素。
(一)一般环境因素一般环境因素是指对某一特定社会所有企业或其他经济组织都产生影响的环境因素,主要包括:1、经济因素:主要指国民经济的发展情况,包括利率、通胀率、可支配收入、证券市场指数以及一般的经济周期等。
2、政治法律因素:指总的政治形势及立法和司法现状,包括国家政局的稳定性、社会制度、党派关系、相关法律法规以及产业政策等。
3、社会文化因素:包括社会价值观的变化,以及由此引起的社会成员行为念度的变化和人几数量及结构的变化等。
4、技术因素:主要指目前社会技术总水平及其变化趋势。
5、自然因素:包括地理位置、气候、资源、自然灾害等因素。
(二)行业环境分析行业环境是一般环境与具体环境的结合,它是对本行业内的所有企业都产生影响的环境因素。
行业环境的分析主要有以下两方面的内容。
1、行业发展阶段、规模和趋势分析2、行业竞争结构分析——波特模型2、行业竞争结构分析——波特模型(1)新竞争者的入侵威胁利用波特模型对新加入者进行分析的目的是要了解所在行业阻止新企业进入的能力和方法。
(2)现有竞争者之间的竞争现有竞争者之间通常以价格竞争、广告战、改进产品和技术、增加顾客服务等方式争夺市场地位。
(3)分析买方和卖方力量了解买方和卖方的力量是为了弄清在行业中企业与其客户和供应商之间谁占主导地位,从而基本确定企业与买方和卖方的关系。
(4)替代产品的威胁替代产品是指在功能上能部分或全部代替某一产品的产品。
当行业中的产品存在替代品时,替代品便对产品的生产企业构成威胁。
为了减少替代品对企业的威胁,企业也会设法扩大产品的差别化程度,强调替代品所不能发生作用的方面。
(三)具体环境分析企业的具体环境,是指对某一特定企业构成影响的环境因素。
具体环境分析一般要考虑以下主要因素:1、销售市场2、供应市场3、资本市场和资金市场4、人力资源5、有关政府部门和社会组织企业内部环境分析的主要内容有:绩效分析、对企业战略选择的决策性因素分析。
(一)绩效分析绩效分析的意义在于通过对量化指标进行分析比较,了解和把握企业的现状和资源状况,找出企业的优势所在。
企业经营绩效的指标可分为五大类:①成长性指标,主要是反映企业的经营能力和扩张能力;②效益性指标,主要反映企业的获利能力;③安全性指标,主要反映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和长期偿债能力;④流动性指标,从资本各种形态的流动性角度反映了企业资本的利用水平和经营效率状况;⑤生产性指标,从企业员工生产率的角度反映企业人均经营能力、经营成果以及经营成果的分配状况。
(二)对企业战略选择的决策性因素分析企业内部战略要素包括企业组织结构、企业文化和资源条件等。
其中,企业组织结构、企业文化将在其他章节中加以论述,这里重点对影响企业战略选择的资源进行分析。
企业经营战略的制定必须建立在对企业资源条件全面认识的基础上,即通过对企业资源能力结构分析,识别资源条件的关键战略要素,找出其存在的战略优势与劣势。
1、企业资源能力结构企业资源能力结构是由企业经营要素决定的。
管理专家用“6M+T=I”八大要素本身的素质及其相互结合的形式体现企业资源能力结构。
(1)人力(Manpower) 人力资源通常是指企业内具有劳动能力的人的体力和脑力的总和,它是劳动力的数量、质量和专长的统一,是企业的第一资源。
(2)资金(Money) 资金是企业财产和物质的货币表现,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也是资金运动过程。
(3)物料(Materials) 物料是指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所需各种原材料和辅助材料等的总称。
企业生产过程,也是物料的消耗过程。
(4)机器设备(Machine:) 机器设备是企业的“骨骼”系统,是现代化生产物质技术基础。
(5)营销方法(Methods) 营销方法或技术是指企业在市场上所从事的旨在取得利润的各种活动。
企业竞争优势在较大程度上取决于市场营销方法的优劣,特别是营销组合策略的优劣。
因此,营销方法是企业资源的一种特别能力,关系到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
(6)管理(。
Management) 管理是指利用各种企业管理职能,有效地运用人力、资金、物料、机器设备、营销方法等5M 因素.使企业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7)时间(Time) 时间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诸因素中最宝贵的资源。
对企业战略管理来说,对时间的重视主要表现在:把握时机,抓住机会,才能出奇制胜;市场竞争要求快速响应;注重货币的时间价值。
(8)信息(Information) 信息是指为作出一项决策而必须具备的新知识。
当今决定企业经营水平和企业能力的已不仅仅是装备、技术等,还取决于企业占有信息的程度。
2、战略因素的分析与评价在对企业资源能力的结构系统认识的基础上,就可以对资源条件的战略因素进行分析与评价,从而弄清企业在资源条件方面的关键战略以及优势和劣势之所在。
(1)历史比较法历史比较法要求企业战略层将本企业的历史状况作为对企业内部战略因素进行比较的基础。
(2)竞争对手比较法同一行业内的不同企业在营销技术、资金来源、生产设施、专门技术、管理能力、人员素质等方面都存在着差别,这些差别便形成了企业间的相对优(劣)势。
因此,在制定企业战略时,有必要将本企业主要内部能力与竞争对手相比较,从而找出企业的主要优劣势。
(一)经营理念企业经营理念是企业从事经营活动、解决经营问题的指导思想。
正确的经营理念是企业做出正确的经营决策并取得成功的前提。
一般而言,企业应树立以下经营理念:全局观念、人才观念、市场观念、竞争观念、创新观念、效益观念。
(二)企业宗旨1.企业宗旨的含义企业宗旨是企业管理者确定的企业生产经营的总目标、总方向、总特征和总的指导思想。
2.企业宗旨的内容(1)企业愿景(远景)(Vision)。
(2)企业使命(mission) (3)经营哲学(一)企业经营战略的内涵企业经营战略是指企业面对激烈变化、严峻挑战的经营环境,为求得长期生存和不断发展而进行的总体性谋划。
它是企业为实现其宗旨和目标而确定的组织行动方向和资源配置纲要,是制定各种计划的基础。
(一)企业经营战略的内涵具体而言,企业经营战略是在符合和保证实现企业宗旨的条件下,在充分利用环境中存在的各种机会和创造新机会的基础上,确定企业同环境的关系,规定企业从事的经营范围、成长方向和竞争对策,合理地调整企业结构和配置企业的资源,从而使企业获得某种竞争优势。
(二) 企业经营战略的特征1、长期性2、全局性3、竞争性4、创新性5、风险性6、应变性(三)企业经营战略层次1.总体战略(公司战略)总体战略又称公司战略,是企业的战略总纲,是企业最高管理层指导和控制企业的一切行为的最高行动纲领。
1.总体战略(公司战略)(1)发展型战略通过新建、并购或战略联盟等方式扩大产销规模,提高市场地位的战略。
其特征是投入大量资源扩大产销规模;不断开发新产品和新市场;通过创新主导引导消费,创造需求。
具体又分为以下三种形式:1)集中型发展战略:集中资源提高一种产品的市场地位。
优点:管理简单,获取专业化生产的规模经济缺点:环境适应力差,风险较大。
2)一体化发展战略,包括前向一体化,比如生产企业自己做销售;后向一体化,比如生产企业自己生产原材料。
优点:减少原材料供应风险,便于掌握市场需求信息,带来更多利润缺点:管理费用增加,进入新的经营领域所需投入较大,面临风险较大。
3)多元化发展战略:包括两种形式:关联(同心)多元化:进入与现有产品相关的经营领域,如由冰箱进入空调业;优点:分散风险,获取生产、技术、销售方面的协同效应缺点:资源分散,协同、整合管理难度大(2)稳定型战略维持现有产销规模和市场地位战略。
其特征是继续提供相同产品给原有顾客;保持现有规模或略有增长;继续追求与过去相同的经济效益目标;战略期内每年所期望取得的成绩按大体相同的比率增长,实现稳步发展。
适用条件:行业结构和市场需求稳定;企业决策层不希望承担改变战略所带来的风险;优点:平稳发展,风险较小,尤其对于成熟期和稳定环境中的企业较适合。
缺点:可能失去一些市场机会,可能助长企业因循守旧的经营思想,不利于长远发展。
(3)收缩型战略缩减企业经营规模的战略。
具体有三种基本形式:1)抽资转向战略:指减少某一经营领域内的投资,并把节约下来的资金投入到其他更需要资金的领域中的战略。
2)调整性战略:指企业为扭转不良的财务状况而采取的收缩生产经营规模的战略。
比如裁减员工。
3)放弃战略:即出售企业的某个业务部门,可能是一个子公司,一个事业部或一条生产线。
比如,摩托罗拉为了竞争手机业务,就放弃了半导体业务2.经营单位战略(事业部战略、经营战略)经营单位是战略经营单位的简称,是指公司内其产品和服务有别于其他部分的一个单位。
一个战略经营单位一般有着自己独立的产品和细分市场。
它的战略主要针对不断变化的环境,在各自的经营领域里有效地竞争。
3、职能战略职能战略又称职能部门战略,是为了贯彻、实施和支持总体战略与经营单位战略而在企业特定的职能管理领域制定的战略。
从战略构成要素来看,协同作用和资源配置是职能战略的关键要素,而经营范围则通常不用职能战略考虑。
4、基本竞争战略基本竞争战略是指在影响竞争力的某个因素上取得显著竞争优势的一种竞争模式。
1)成本领先战略 2)差异化战略3)目标集中战略(四)战略管理的过程1.战略分析2.战略选择3.战略实施与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