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考化学一轮优化探究练习(含答案)
2019高考化学一轮训练学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全套共12份)

人教化学2019高考一轮训练学题(1)李仕才一、选择题1、常温下,在水溶液中发生如下反应①16H++10C-+2XO-4===2X2++5C2+8H2O;②2A2++B2===2A3++2B-;③2B-+C2===B2+2C-。
下列说法错误的( )A.反应C2+2A2+===2A3++2Cl-可以进行B.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C->A2+>B->X2+C.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XO-4>C2>B2>A3+D.反应③是置换反应3、电导率是衡量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大小的物理量,根据溶液电导率变化可以确定滴定反应的终点。
下图是KOH溶液分别滴定HCl溶液和CH3COOH溶液的滴定曲线示意图。
下列示意图中,能正确表示用NH3·H2O溶液滴定HCl和CH3COOH混合溶液的滴定曲线的是( )解析:HCl为强电解质,CH3COOH为弱电解质,滴加NH3·H2O,先与HCl反应,生成同样为强电解质的NH4Cl,但溶液体积不断增大,溶液稀释,所以电导率下降。
当HCl被中和完后,继续与CH3COOH弱电解质反应,生成CH3COONH4,为强电解质,所以电导率增大。
HCl与CH3COOH 均反应完后,继续滴加弱电解质NH3·H2O,电导率变化不大,因为溶液被稀释,有下降趋势。
5、现有下列仪器,①集气瓶;②量筒;③烧杯;④表面皿;⑤蒸发皿;⑥容量瓶;⑦圆底烧瓶。
其中能用酒精灯加热的是( )A.②③⑤ B.③⑥⑦C.①③④ D.③⑤⑦解析:集气瓶、量筒、表面皿、容量瓶不能加热,烧杯、圆底烧瓶要垫石棉网加热,蒸发皿可直接加热。
答案:D6、羟基扁桃酸是药物合成的重要中间体,它可由苯酚和乙醛酸反应制得。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反应是加成反应 B .苯酚和羟基扁桃酸是同系物C .乙醛酸与H 2在热的镍催化下反应生成乙二醇D .常温下,1 mol 羟基扁桃酸能与3 mol NaOH 反应解析:A 项为醛基上碳氧双键的加成反应,正确;B 项,苯酚与羟基扁桃酸结构不相似,不属于同系物;C 项,乙醛酸的羧基不能发生催化加氢;D 项,醇羟基不能与NaOH 反应。
人教版2019高考化学一轮优练题6含解析

2019 高考化学一轮优练题( 6)一、选择题1、以下食用品的有效成分正确的选项是()答案 C0.20 mol ·L-1的氢氧化钠溶液2、用已正确称量过的氢氧化钠固体配制250 mL,要用到的仪器是 ()① 250 mL 容量瓶②托盘天平③烧瓶④胶头滴管⑤烧杯⑥玻璃棒⑦试管⑧药匙A.①④⑤⑥B.①②④⑤C.①②④⑤⑥⑧D.全部剖析由于只要要进行溶解、转移、冲洗和定容操作,故需用的仪器可是①④⑤⑥。
答案 A3、(2017·唐山模拟 ) 以下做法不正确的选项是()A.Na2O2用作呼吸面具的供氧剂B.NaHCO3的热牢固性大于Na2CO3C.乙醇可与金属钠反响放出氢气D.金属钠着火时,用细沙覆盖灭火剖析NaHCO3受热分解而 Na2CO3受热不易分解,故Na2CO3的热牢固性强于NaHCO3。
答案B4、以下转变必定加入氧化剂且一步反响就能达成的是()①N2―→ NO2② NO2―→ NO ③ NO2―→HNO3④N2―→ NO ⑤ N2―→NH3A.①B.②⑤C.④D.③④答案C5、 (2017 ·宝鸡模拟 ) 美日科学家因在研究“钯催化交叉偶联反响”所作出的优秀贡献,曾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钯(Pd) 元素的原子序数为46,以下表达错误的选项是()A.10246Pd 和10346Pd 互为同位素B.钯是第 5 周期元素C.Pd2+核外有 48 个电子D.10846Pd 的原子核内有62 其中子剖析 Pd 原子核外有46 个电子,则 Pd2+核外有 44 个电子。
答案 C6、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A.热化学方程式中,若是没有注明温度和压强,则表示的反响热是在标准状况下测得的B.高升温度或加入催化剂,能够改变化学反响的反响热C.据能量守恒定律,反响物的总能量必然等于生成物的总能量D.若生成与断裂 1 mol H — O键对应放出和吸取的能量分别为 a kJ、b kJ,则 a= b答案D7、必然量的锌粒与足量稀硫酸反响,向反响混淆液中加入某些物质,以下判断正确的选项是()A.加入少量水,产生H2速率减小, H2体积减小B.加入 NH4HSO4固体,产生H2速率不变, H2体积不变C.加入 CH3COONa固体,产生H2速率减小, H2体积不变D.滴加少量CuSO4溶液,产生H2速率变大, H2体积不变剖析加入少量水,减小了H+的浓度,锌粒的物质的量不变,则v(H2)减小,生成H2体积不变,故 A 错误;加入NH4HSO4固体,增大了H+的浓度,锌粒的物质的量不变,则反响速率加快,生成H2体积不变,故 B 错误;加入CH3COONa固体,结合生成醋酸,+减小了 H的浓度,锌粒的物质的量不变,则 v(H2)减小,生成H2体积不变,故C正确;滴加少量 CuSO溶液,组成 Cu- Zn 原电池,反响速率加快,锌粒的物质的量减少,则4v(H) 增大,生成 H 量减少,故 D 错误。
新人教版2019高考化学一轮选练习题2(含答案解析)

人教版化学2019高考一轮选练习题(2)一、选择题1、pH=1的某溶液X中仅含有NH4+、Al3+、Ba2+、Fe2+、Fe3+、CO32﹣、SO32﹣、SO42﹣、Cl﹣、NO3﹣中的一种或几种(忽略水的电离及离子的水解),取该溶液进行连续实验,实验过程如图:下列有关推断不正确的是()A.溶液X中一定含有H+、Al3+、NH4+、Fe2+、SO42﹣B.根据上述连续实验不能确定溶液X中是否含有Fe3+、Cl﹣C.沉淀H为Al(OH)3、BaCO3的混合物D.若溶液X为100mL,产生的气体A为44.8mL(标准状况),则X中c(Fe2+)=0.06mol •L﹣1【答案】C根据上述连续实验不能确定溶液X中是否含有Fe3+、Cl-,B正确;C、根据上述分析可知H为Al(OH)3,BaCO3与过量的二氧化碳生成碳酸氢钡,易溶于水,C错误;D、生成气体A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3Fe2++NO3-+4H+=3Fe3++NO↑+2H2O,产生的气体A为44.8 mL,物质的量为:0.0448L÷22.4L/mol=0.002mol,故n(Fe2+)=3×0.002=0.006mol,c(Fe2+)=0.006mol÷0.1L=0.06mol/L,D正确,答案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常见阴阳离子的检验、无机推断,题目难度较大,注意掌握常见离子的性质及检验方法。
注意再进行离子推断时要遵循以下三条原则:(1)互斥性原则。
判断出一定有某种离子存在时,将不能与之共存的离子排除掉,从而判断出一定没有的离子。
(2)电中性原则。
溶液呈电中性,溶液中一定有阳离子和阴离子,不可能只有阳离子或阴离子。
(3)进出性原则。
离子检验时,加入试剂会引入新的离子,某些离子在实验过程中可能消失(如溶液中的AlO2-在酸过量时转化为Al3+),则原溶液中是否存在该种离子无法判断。
2、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5℃时,1LpH=1的H2SO4溶液中含有0.1N A H+B.常温常压下,18gD2O含有的质子数为10N AC.9.0g淀粉和葡萄糖的混合物中共含有0.3N A碳原子D.铜粉与硫粉混合加热,每消耗1mol铜粉,转移的电子数为2N A【答案】A3、《唐本草》记载:……本来绿色,新出窟未见风者,正如璃璃。
【高考汇编】2019版高考一轮优化探究化学练习汇编 265页(58份,含解析))

2019版高考一轮优化探究化学练习汇编目录2019版一轮优化探究化学(人教版)练习:大题规范练(01) Word版含解析2019版一轮优化探究化学(人教版)练习:大题规范练(02) Word版含解析2019版一轮优化探究化学(人教版)练习:大题规范练(03) Word版含解析2019版一轮优化探究化学(人教版)练习:大题规范练(04) Word版含解析课时作业1.(RJ必修1·P202题改编)安全是顺利进行实验的保障,下列实验处理或方法符合实验安全要求的是()A.尾气(主要含氯气)用澄清石灰水吸收B.氢气和氯气混合光照制氯化氢C.导管口点燃一氧化碳时要先验纯D.将鼻子贴近集气瓶口直接闻气体气味答案:C2.(2017·甘肃河西联考)下列有关试剂的保存方法正确的是()①NaOH固体保存在配有橡胶塞的细口瓶中②Na2CO3溶液通常保存在配有橡胶塞的细口瓶中③液溴通常用水封保存④锂保存在煤油中⑤浓硝酸通常保存在棕色细口瓶中A.①③⑤B.②③⑤C.②④⑤D.①③④答案:B3.下列说法或做法正确的是()A.试管可以做液体或溶液反应的实验,不能做固体反应的实验B.用蒸发皿小心蒸发碳酸氢钙溶液,最终得到碳酸氢钙晶体C.做氯气与钠反应的实验时,可用玻璃燃烧匙或在普通燃烧匙中铺一层细沙D.熔融氢氧化钠固体,可用陶瓷坩埚解析:试管可以做固体反应的实验,如加热KClO3和MnO2的混合物制取O2;Ca(HCO3)2在溶液中受热会分解生成CaCO3;熔融的NaOH与陶瓷中的SiO2发生反应,所以不可用陶瓷坩埚熔融NaOH 固体。
答案:C4.在做化学实验时必须注意安全操作,下列实验操作或事故处理正确的是()①在点燃易燃气体前,必须检验气体的纯度②浓硫酸对皮肤有腐蚀性,如不慎溅到皮肤上,用较多的水冲洗,再涂上稀硼酸溶液③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④点燃添满酒精的酒精灯⑤用10 mL量筒量取8.55 mL蒸馏水A.仅①B.仅①②C.仅①③D.全部答案:C5.下列操作中错误之处最多的是()解析:A 项有一处错误,读数时应平视而不应仰视;B 项存在两处错误,一是不能将水加入浓硫酸中,二是不能在量筒中稀释浓硫酸;C 项有一处错误,不能把NaOH 直接放在纸上称量;D 项有一处错误,溶解固体时应用玻璃棒搅拌而不是摇动。
新人教版2019高考化学一轮选练习题6(含答案解析)

人教版化学2019高考一轮选练习题(6)一、选择题1、下列图像与对应的叙述相符的是A.图①表示向KAl(SO4)2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 溶液B.图②表示向NaAlO2 溶波中逐滴加入盐酸C.图③表示向FeCl3溶液中加入锌粉D.图④表示向NaOH溶液通入CO2【答案】C【解析】A、向KAl(SO4)2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先生成BaSO4和Al(OH)3,再加入Ba(OH)2生成BaSO4的同时Al(OH)3溶解(此时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逐渐减少),最后Al(OH)3完全溶解,只剩余BaSO4沉淀,先生成沉淀至Al3+沉淀完毕,后减小,最后不变,叙述与示意图不相符,选项A错误;B、向NaAlO2溶液中逐滴加入盐酸,先生成沉淀,后溶解,叙述与示意图不相符,选项B错误;C、向FeCl3溶液中加入锌粉,发生反应为2Fe3++Zn=2Fe2++ Zn2+,Zn+ Fe2+=Fe+ Zn2+,C选项图像正确;D、向NaOH溶液通入CO2,发生反应为2OH-+CO2=CO32-+H2O,CO32-+ CO2+H2O=2HCO3-,当溶液里,选项D图像错误。
答案选C。
OH-完全反应时所得CO32-浓度为原OH-的物质的量的122、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叙述中一定正确的是A.1molFe与高温水蒸气反应,转移电子的数目为3N AB.标准状况下,2.24 LHF 中含有的极性键数目为0.1N AC .5mL0.1mol/LCH 3COOH 溶液和10mL0.5mol/LCH 3COOH 溶液中所含CH 3COOH 分子数相等D .一定条件下,向0.1L 容器内通入4.6gNO 2气体,NO 2的物质的量浓度小于1mol/L【答案】D【解析】Fe 与高温水蒸气反应生成Fe 3O 4,1molFe 与高温水蒸气反应,转移电子的数目为83N A ,故A 错误;标准状况下HF 是液体,故B 错误;醋酸溶液越稀电离程度越大,5mL0.1mol/LCH 3COOH 溶液和10mL0.5mol/LCH 3COOH 溶液中所含CH 3COOH 分子数后者大,故C 错误;存在2242NO N O ƒ平衡,所以一定条件下,向0.1L 容器内通入4.6gNO 2气体,NO 2的物质的量浓度小于1mol/L ,故D 正确。
精选2019高考化学一轮优练题2含解析新人教版

2019高考化学一轮优练题(2)李仕才一、选择题1、已知下列反应:Co 2O 3+6HCl(浓)===2CoCl 2+Cl 2↑+3H 2O (Ⅰ);5Cl 2+I 2+6H 2O===10HCl+2HIO 3 (Ⅱ)。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反应(Ⅰ)中HCl 是氧化剂B .反应(Ⅱ)中Cl 2发生氧化反应C .还原性:CoCl 2>HCl >I 2D .氧化性:Co 2O 3>Cl 2>HIO 3解析 反应(Ⅰ)中,Cl -失去电子,HCl 作还原剂,选项A 错误;反应(Ⅱ)中,Cl 2得到电子变为Cl -,发生还原反应,选项B 错误;根据反应(Ⅰ)可知,Co 2O 3(氧化剂)的氧化性强于Cl 2(氧化产物),HCl(还原剂)的还原性强于CoCl 2(还原产物),根据反应(Ⅱ)可知,Cl 2的氧化性强于HIO 3,I 2的还原性强于HCl ,故选项D 正确、选项C 错误。
答案 D2、(2017·襄阳四校联考)下列与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N A )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 .N A 个Fe(OH)3胶体粒子的质量为107 gB .8.0 g Cu 2S 和CuO 的混合物中含有铜原子数为0.1N AC .标准状况下,2.24 L Cl 2溶于水中达到饱和,可得到HClO 分子的数目是0.1N AD .2.3 g Na 与氧气完全反应,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在0.1N A ~0.2N A 之间解析 Fe(OH)3胶体粒子是许多Fe(OH)3微粒的聚合体,N A 个Fe(OH)3胶体粒子的质量远大于107 g ,A 错误;Cu 2S 和CuO 中铜的质量分数相同,计算可知,B 正确;氯气溶于水只有部分与水反应,C 错误;反应中每个钠原子失去1个电子,故2.3 g Na 与氧气完全反应,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为0.1N A ,D 错误。
答案 B3、(2017·宝鸡质检)已知下列转化关系中,M 、N 均为单质,则M 可能是( )M +N ――→点燃Q ――→溶于水Q 溶液―――――――→惰性电极电解M +NA .NaB .AlC .FeD .Cu 解析 Na 、Al 、Fe 均为活泼金属,电解相关溶液不能制取其单质;电解铜盐溶液可以生成铜单质,转化关系可能是Cu +Cl 2――→点燃CuCl 2――→溶于水CuCl 2溶液―――――――→惰性电极电解Cu +Cl 2。
[推荐学习]2019版一轮优化探究化学(鲁科版)练习:章末排查练(四) Word版含解析-
![[推荐学习]2019版一轮优化探究化学(鲁科版)练习:章末排查练(四) Word版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0294e3a4d0d233d4b14e6929.png)
章末排查练(四)一、排查易错易混点正误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稀盐酸可除去烧瓶内残留的MnO2。
()(2)富集溴一般先用热空气和水蒸气吹出单质溴,再用SO2将其还原吸收。
()(3)燃料的脱硫脱氮、SO2的回收利用和NO x的催化转化都是减少酸雨产生的措施。
()(4)利用NaOH溶液和浓H2SO4通过洗气的方法可以除去CO中的CO2。
()(5)实验室里用锌粒与稀HNO3反应制取H2。
()(6)Cu溶于稀HNO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Cu+2H++NO-3===Cu2++NO2↑+H2O。
()(7)将可调高度的铜丝伸入稀HNO3中,溶液变蓝,说明铜与稀HNO3发生置换反应。
()(8)液氨用做制冷剂不涉及化学变化。
()(9)除去Cl2中少量HCl气体的方法是将混合气体依次通入盛有饱和食盐水和浓H2SO4的洗气瓶。
()△(10)MnO2与浓盐酸反应制Cl2的离子方程式:MnO2+4HCl(浓)=====Mn2++2Cl-+Cl2↑+2H2O。
()(11)制取二氧化氮时,用水或NaOH溶液吸收尾气。
()(12)标准状况下,6.72 L NO2与水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1N A。
()(13)硬度:晶体硅<金刚石。
()(14)浓氨水可检验氯气管道漏气。
()(15)P2O5可用于干燥Cl2和NH3。
()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15)×二、排查41个主要化学方程式1.碳、硅及其化合物(1)知识网络构建(2)重要反应必练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离子反应的写离子方程式。
①Si和NaOH溶液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9高考化学一轮优练题3含解析新人教版20180828547

2019高考化学一轮优练题(3)李仕才一、选择题1、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 mol二甲醚中含有的C—O键的数目为2N AB.0.1 mol·L-1MgCl2溶液中含有的Mg2+数目一定小于0.1N AC.200 g质量分数为23%的HCOOH水溶液中含氧原子的总数目为2N AD.在反应Cu2S+O2高温,2Cu+SO2中,每生成1 mol Cu,转移电子的数目为2N A解析二甲醚的结构简式为CH3—O—CH3,1 mol二甲醚中含有的C—O键的数目为2N A,A 对;B项没有给出溶液的体积,错误;C项溶液中还有大量水,水中也含有氧原子,错误;D项每生成1 mol Cu,转移电子的数目为3N A,错误。
答案 A2、已知2Fe3++2I-===I2+2Fe2+、2Fe2++Br2===2Br-+2Fe3+。
现向含有FeBr2、FeI2的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氯气,再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少量的KSCN溶液,结果溶液变为红色,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氧化性:Br2>Fe3+>I2②原溶液中Br-一定被氧化③通入氯气后,原溶液中的Fe2+一定被氧化④不能确定通入氯气后的溶液中是否还存在Fe2+⑤若取少量所得溶液,加入CCl4后静置,向上层溶液中加入足量的AgNO3溶液,只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Fe2+、Br-均被完全氧化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⑤C.②④⑤ D.①②③④⑤解析由已知的两个化学方程式及同一个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可知,氧化性Fe3+>I2、Br2>Fe3+,故①正确;向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变为红色说明溶液中含有Fe3+,则说明溶液中无I-存在,又氧化性Cl2>Br2>Fe3+>I2,氯气的量不确定,则Br-不一定被氧化,故②错误;③正确;由上述分析可知溶液中存在Fe3+,但不能确定是否所有的Fe2+均被氧化为Fe3+,故④正确;上层溶液中若含Br-,则产生淡黄色沉淀,若含I-,则产生黄色沉淀,由题知只产生白色沉淀,则说明溶液中含Cl-,即溶液中的Fe2+、Br-均被完全氧化,故⑤正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作业1.“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中的一个基本物理量,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质量相等的O 2和O 3,物质的量之比为2∶3B .2 mol 氧气的摩尔质量为64 g·mol -1C .1 mol 任何物质都含有6.02×1023个分子D .2 g H 2含有1 mol 氢分子答案:D2.(2017·邢台模拟)下列有关气体体积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强下,各种气态物质体积的大小由气体分子的大小决定B .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强下,各种气态物质体积的大小由物质的量的多少决定C .不同的气体,若体积不同,则它们所含的分子数一定不同D .气体摩尔体积是指1 mol 任何气体所占的体积,约为22.4 L答案:B3.已知a g N 2含有b 个分子,则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为( )A.b 28B.a 28C.28b aD.28a b解析:由n =m M =N N A可知,N A =NM m =b ×28 g·mol -1a g =28b a mol -1。
答案:C4.如图是两瓶体积相等的气体,在同温同压时瓶内气体的关系一定正确的是( )A .所含原子数相等B .气体密度相等C .气体质量相等D .摩尔质量相等解析:同温同压下,体积相等的两瓶气体,具有相同的分子数,因为都是双原子分子,故所含原子数相等,由于N 2和O 2的比例不确定,故两瓶气体的质量不一定相等,密度和摩尔质量也不一定相等。
答案:A5.在三个容积相同的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Ne、H2、O2三种气体,当它们的温度和密度都相同时,这三种气体的压强(p)从大到小的顺序是()A.p(Ne)>p(H2)>p(O2)B.p(O2)>p(Ne)>p(H2)C.p(H2)>p(O2)>p(Ne)D.p(H2)>p(Ne)>p(O2)答案:D6.下列条件下,两种气体分子数一定不相等的是()A.相同质量、不同密度的N2O和CO2B.相同体积、相同密度的CO和C2H4C.相同温度、相同压强、相同体积的O2和O3D.相同压强、相同质量的NO2和N2O4解析:A项中N2O和CO2的相对分子质量均为44,故质量相同时,分子数一定相等;B项中CO和C2H4相对分子质量均为28,体积相同、密度相同,则质量相等,故分子数相等;C项为同温、同压、同体积,则气体所含分子数一定相同。
答案:D7.(2017·济南模拟)同温同压下,质量忽略不计的两气球A和B,分别充入X气体和Y气体,且充气后两气球的体积相同。
若相同条件下,A气球放在CO中静止不动,B气球放在O2中上浮。
下列叙述或表示正确的是()A.X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比Y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大B.X可能是N2,Y可能是CH4C.X气体的密度小于Y气体的密度D.充气后A气球质量比B气球质量大解析:A气球放在CO中静止不动,B气球放在O2中上浮,说明X气体的密度和CO的密度接近,Y气体的密度小于O2,同温同压下,气体的密度之比等于摩尔质量之比,所以X的相对分子质量与CO相近(M=28),Y的相对分子质量小于氧气,即小于32,但X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不一定比Y大,A错误;N2的相对分子质量是28,CH4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6,所以X可能是N2,Y可能是CH4,B正确;X的密度接近CO,但不一定小于Y的密度,C错误;相同条件下,等体积的两种气体的物质的量相等,因为其摩尔质量的相对大小未知,所以无法确定其质量的相对大小,D错误。
答案:B8.(2017·山东济宁一模)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1.8 g H2O与CH2D2的混合物中所含质子数为N AB.1 mol甲烷或白磷(P4)分子中所含共价键数均为4N AC.1 mol CH3COOC2H5在稀硫酸中水解可得到的乙醇分子数为N AD.25 ℃时,1 L pH=1的H2SO4溶液中含有的H+数为0.2N A解析:H2O与CH2D2的摩尔质量相同,均为18 g·mol-1,质子数也相同,均为10,故1.8 g H2O与CH2D2的混合物的物质的量是0.1 mol,所含质子数为N A,A项正确;1 mol白磷(P4)分子中所含共价键数为6N A,B项错误;CH3COOC2H5的水解是可逆反应,1 mol CH3COOC2H5在稀硫酸中水解得到的乙醇分子数小于N A,C项错误;25 ℃时,1 L pH=1的H2SO4溶液中含有的H+数为0.1N A,D项错误。
答案:A9.(2017·福建福州质检)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28 g C2H4所含共用电子对数目为4N AB.1 mol H2O中所含的中子数为10N AC.2 L 0.1 mol·L-1 Na2CO3溶液中所含CO2-3的数目为0.2N AD.标准状况下,2.24 L Cl2与足量铁粉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2N A解析:C2H4的结构式是 1 mol C2H4所含共用电子对数目为6N A,A错误;1 mol H2O中所含的中子数为8N A,B错误;由于CO2-3发生水解,所以2 L 0.1 mol·L-1 Na2CO3溶液中所含CO2-3的数目小于0.2N A,C错误;Cl2与铁反应生成FeCl3,0.1 mol Cl2参加反应转移的电子数是0.2N A,D正确。
答案:D10.(2017·江西六校联考)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下,33.6 L HF中含有氟原子的数目为1.5N AB.常温下,2.7 g金属铝与足量浓度为18.4 mol/L的浓H2SO4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为0.3N AC.Na2O与Na2O2的混合物共1 mol,阴离子数目为N AD.CH4与P4的分子结构都是正四面体,每1 mol CH4分子与P4分子都含有4N A 个共价键解析:A项,HF在标准状况下是液态;B项,常温下铝在浓硫酸中钝化;D项,1 mol P4分子中含有6N A个共价键。
答案:C11.(2017·河南信阳、三门峡二市联考)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25 ℃时,1 L pH=13的Ba(OH)2溶液中含有OH-的数目为0.2N AB.取50 mL 14.0 mol·L-1浓硝酸与足量的铜片反应,生成气体分子的数目为0.35N AC.标准状况下,2.24 L二氧化硫中含有的电子总数为3.2N AD.40 g金刚砂(SiC)中含有C—Si键的个数为2N A解析:A项,1 L pH=13的Ba(OH)2溶液中c(OH-)=0.1 mol·L-1,N(OH-)=0.1N A;B项,浓硝酸与足量的铜片反应时,开始生成NO2气体,4HNO3~2NO2,随着反应的进行,浓硝酸变为稀硝酸,产生的气体变为NO,8HNO3~2NO,所以生成气体分子的总数目小于0.35N A;D项,SiC晶体中,1个Si原子与4个C原子形成共价键,1个C原子与4个Si原子形成共价键,所以1 mol SiC中含有C—Si 键的个数为4N A。
答案:C12.某氯原子的质量是a g,12C原子的质量是b g,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该氯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ab②m g该氯原子的物质的量为maN A mol③该氯原子的摩尔质量是aN A g④a g该氯原子所含的电子数为17 mol A.①③B.②④C.①②D.②③解析:③中摩尔质量的单位错误;由于该氯原子的质量是a g ,故a g 该氯原子所含的电子数为17,④错。
答案:C13.设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如果a g 某气态双原子分子的分子数为p ,则b g 该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V (L)是( )A.22.4ap bN AB.22.4ab pN AC.22.4N A b aD.22.4pb aN A解析:双原子分子的物质的量为p N Amol ,双原子分子的摩尔质量为a g p N A mol = aN A p g·mol -1,故b g 气体在标况下的体积为b g aN A pg·mol -1×22.4 L·mol -1= 22.4 bpaN A L 。
答案:D14.标准状况下有以下四种气体:①6.72 L CH 4 ②3.01×1023个HCl 分子 ③13.6 g H 2S ④0.2 mol NH 3。
下列关系不正确的是( )A .体积:④<①<③<②B .质量:④<①<③<②C .物质的量:①<②<③<④D .氢原子数:②<④<③<①解析:①6.72 L CH 4的物质的量为 6.72 L 22.4 L·mol-1=0.3 mol ,②3.01×1023个HCl 分子的物质的量为 3.01×10236.02×1023mol -1=0.5 mol ,③13.6 g H 2S 的物质的量为13.6 g 34 g·mol -1=0.4 mol ,④0.2 mol NH 3。
标准状况下体积之比等于其物质的量之比,体积:④<①<③<②,A 项正确;CH 4的质量为0.3 mol ×16 g·mol -1=4.8 g ,HCl 的质量为0.5 mol ×36.5 g·mol -1=18.25 g ,NH 3的质量为0.2 mol ×17 g·mol -1=3.4 g ,质量:④<①<③<②,B 项正确;物质的量大小顺序为④<①<③<②,C 项错误;CH 4中n (H)=0.3 mol ×4=1.2 mol ,HCl 中n (H)=0.5 mol ,H 2S 中n (H)=0.4 mol ×2=0.8 mol ,NH 3中n (H)=0.2 mol ×3=0.6 mol ,氢原子数:②<④<③<①,D 项正确。
答案:C15.(2017·湖南、湖北八市十二校联考)8.34 g FeSO 4·7H 2O(相对分子质量:278)样品受热脱水过程的热重曲线(样品质量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温度为78 ℃时固体物质M 的化学式为FeSO 4·5H 2OB .取适量380 ℃时所得的样品P ,隔绝空气加热至650 ℃得到一种固体物质Q ,同时有两种无色气体生成,Q 的化学式为Fe 3O 4C .在隔绝空气条件下,N 得到P 的化学方程式为FeSO 4·H 2O=====高温FeSO 4+H 2OD .温度为159 ℃时固体N 的化学式为FeSO 4·2H 2O解析:8.34 g FeSO 4·7H 2O 样品的物质的量为8.34 g÷278 g/mol =0.03 mol ,其中m (H 2O)=0.03 mol×7×18 g/mol =3.78 g ,如晶体失去全部结晶水,固体的质量应为8.34 g -3.78 g =4.56 g ,可知在加热到373 ℃之前,晶体失去部分结晶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