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秦文琛《唤凤》唢呐协奏曲中唢呐的音色音响分析
浅谈唢呐“声腔化”演奏的重要性及运用
浅谈唢呐“声腔化”演奏的重要性及运用唢呐是中国传统吹管乐器的一种,已有数千年的历史。
在演奏唢呐时,一种特殊的技巧被广泛应用,这就是“声腔化”演奏。
声腔化是特指演奏者使用发音器官来制造喉音和嘴巴发音时使用的特殊技巧。
这个技巧是唢呐独特的演奏方式之一,也是使唢呐音色和表现力更加丰富的重要手段。
要理解声腔化的演奏技巧,首先需要了解唢呐音的分类。
唢呐音分为三种,即“引子音”、“主音”和“尾音”。
其中“引子音”就是演奏者在吹唢呐前发出的声音,这个声音不是唢呐本身发出的声音。
一般来说,“引子音”被认为是人声,而“主音”和“尾音”则是唢呐发出的声音。
在唢呐演奏中,演奏者可以利用声腔化技巧来加强这些音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使得音乐更具魅力。
首先,声腔化演奏对于唢呐音色的丰富性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唢呐演奏中,声腔化可以产生不同的喉音和音色,如说话声、呼吸声、哼唱声等,这些“非唢呐本身的声音”用于强调唢呐音色的特点,增加音乐的表现力。
可以说,声腔化是使唢呐音色更加多样化的重要手段之一。
其次,声腔化演奏对于唢呐音的表现力也非常重要。
唢呐是一种具有强烈表现力和感染力的乐器,而声腔化演奏可以更好地表达唢呐音乐中的情感和意境。
例如,在演奏某些曲目时,演奏者可以使用哭腔和颤音等声腔化技巧,以表现出哀伤或悲痛等情感。
此外,声腔化演奏还对于唢呐音乐的美学体验产生重要的影响。
声腔化演奏可以增强音乐的自然度和真实感,使得音乐更加动人。
通过声腔化的运用,演奏者可以使唢呐音乐更加逼真、鲜活,让听众产生更加深刻的审美体验。
总之,声腔化演奏是唢呐演奏中非常重要的技巧。
它可以丰富唢呐音色、增强音乐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对于唢呐音乐的美学体验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在学习和演奏唢呐时,掌握声腔化技巧是必不可少的基本功。
浅析秦文琛作品中的“意向式”表达
浅析秦文琛作品中的“意向式”表达作者:王悦来源:《中国民族博览》2021年第17期【摘要】《大地·云影》《影子之舞》出自秦文琛创作的中国民族室内乐合集《向远方》,两首均是带有强烈秦文琛创作特征的为阮而作的组曲,采用了新的民族器乐曲的写作方式,用音响表达主题。
本文主要通过对两首乐曲的技术分析和音响研究,探索秦文琛“意象式”音乐的表达方式。
【关键词】秦文琛;向远方;意象式音响;民族室内乐【中图分类号】J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1)17-180-03【本文著录格式】王悦.浅析秦文琛作品中的“意向式”表达[J].中国民族博览,2021,9(17):180-182.前言秦文琛是中国近年来最具国际影响力的作曲家之一,他1966年10月出生于内蒙古,从小接受家族音乐氛围的熏陶,曾师从朱践耳、许舒亚等人,也曾远赴德国学习作曲。
学习经历为他的音乐创作提供了系统的知识和丰富的创作素材。
《向远方》是近年来秦文琛创作的中国民族室内乐合集,每一首乐曲都带有强烈的个人风格。
本文选取《大地·云影》和《影子之舞》两首乐曲探寻秦文琛在阮组曲创作中的意向表达方式,研究秦文琛的“意象式”创作手法。
一、秦文琛及其民族室内乐合集《向远方》中的阮组曲2011年,秦文琛发表了为中国民族室内乐创作的《向远方》上集。
《向远方》上共包含14首作品,分别涉及到了个各类列的民族乐器及各种编制。
这些作品篇幅短小,在音乐语言、技术水平等多个方面突破了中国民族器乐的创作,为中国民族器乐的传统美学思维注入了新的色彩。
《大地·云影》和《影子之舞》均使用了12把阮进行创作,在两首乐曲中作曲家沿用了乐器本身传统的演奏技法,并在此基礎上利用音响及音高的组织呈现出新的音响。
他将自己朴实、自然的创作风格结合中国民族音乐及乐器本身性质,融入进了作品中。
二、乐曲的技术型分析及音响研究(一)结构形式1.《大地·云影》作曲家采用了西方现代音乐中的空间记谱法创作该曲,使作品主要结构由音响的叠加和递减决定。
唢呐演奏中的气息控制与音色变化
唢呐演奏中的气息控制与音色变化唢呐作为中国传统乐器之一,在演奏过程中以其独特的气息控制和音色变化而闻名。
气息控制是指演奏者通过掌握呼气和吸气的力度、长度和稳定性,使得演奏时产生恰当的音量和音质。
音色变化则涉及演奏者通过不同的技巧和发声方式,调整唢呐演奏过程中音色的明暗、明亮或柔和等维度。
本文将探讨唢呐演奏中的气息控制与音色变化,并探讨其对音乐表达和演奏技巧的重要性。
一、气息控制的基本原理1. 呼吸技巧:唢呐演奏者需要通过深吸气和慢而稳定的呼气来维持音乐演奏所需的气流。
深吸气可以提供充足的气息储备,而慢而稳定的呼气则有助于保持声音的稳定。
2. 气息调节:在演奏过程中,唢呐演奏者需要灵活地调节呼气的力度和长度,以控制音量的大小。
通过增加或减小呼气的力度和长度,演奏者可以轻松地切换音符间的音量差异,达到音乐要求。
3. 稳定性控制:保持呼气的稳定性对于演奏者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演奏者需要通过稳定的呼气速度和压力来保持音色的稳定并避免演奏过程中的不良音质。
二、音色变化的技巧1. 唇腭技术:唢呐演奏者可以通过调整舌头、嘴唇和腭部的位置和形状,来改变气流通过音孔时的震动频率和强度。
这种技巧可以产生不同音色的变化,例如明亮、柔和或明暗的音色。
2. 指法技巧:演奏者通过控制指法的精准度和速度,能够创造出丰富多样的音色效果。
例如,快速的指法切换可以产生清晰明亮的音色,而缓慢的指法转换则会营造出柔和和弱音的效果。
3. 声音变化技巧:演奏者可以运用各种吹奏技巧,如颤音、滑音、颤音等,来改变音色的饱满度和音质。
这些技巧使得音乐更具表现力,并丰富了音乐作品的情感表达。
三、气息控制与音色变化的重要性气息控制和音色变化在唢呐演奏中起着关键作用,对音乐表达和演奏技巧具有重要影响。
首先,气息控制能够帮助演奏者实现音量的精确控制。
对于不同的音乐作品和演奏场合,演奏者需要根据需要调整音量的大小,以达到音乐所要求的表现效果。
通过合理的气息控制,演奏者能够在演奏中轻松地切换不同的音量,使音乐的表达更加丰富多样。
中国乐器“笙”现代音乐精品《唤凤》的音乐内涵及演奏技能体现
中国乐器“笙”现代音乐精品《唤凤》的音乐内涵及演奏 技能体现苏博苏州科技大学天平学院音乐系摘要:《唤凤》是中国乐器“笙”第一部现代音乐精品,它的呈世向演奏者提出了新的挑战,同时也极大地拓展了笙音乐表现力与承载空间。
作品的创新格局及演奏技法为笙的独奏艺术开辟了一片新的领地。
笔者结合演奏 对笙现代音乐作品《唤凤》的内涵、作品的创作格局、音乐表现、演奏技法等方面再度进行探析,并论证其对近代笙演奏艺术的发展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与价值。
关键词:《唤凤》创新格局 音乐内涵 音乐表现 演奏艺术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0)22-0070-03《唤凤》是中国乐器笙第一首真正意义上的现代作 品,曲作者理念具有很强的前瞻性,创作手法更是别具 一格,堪称民族音乐中现代音乐作品的成功典范。
这首 作品的创作和演奏同时荣获“上海市优秀文化成果奖” 和第七届上海国际广播音乐节比赛“金编钟奖”。
《唤凤》这首作品,对于笙演奏艺术及笙乐曲创作 方面具有不可磨灭的意义与价值。
由于笙在宋代后经 历的“大衰败期”持续了千年之久,乐器的音数被不断 削减,一度沦为没有独奏能力且只能依附于其他独奏乐器的附庸,导致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没有任何一 首独奏作品被保留° 50年代之后,中国一大批笙演奏 家开始努力对其改良,使得笙这件古老的乐器又重新 回到了独奏艺术的舞台。
期间,笙的独奏作品都是由演 奏家们自主创作,虽然填补了缺少独奏作品的空白,但 曲作者因不是作曲专业科班出身,创作的作品往往曲 式结构相对简单,演奏技法也均为传统形式。
长期以来,笙演奏艺术一直处在瓶颈期。
随着37簧笙研发的 成功,也为笙演奏艺术的发展提供了合适的温床,演奏 性能的拓展为笙演奏现代音乐作品提供了坚实的基 础,成为笙现代作品演奏的物质媒介。
1988年,被誉为“中国复调大师”的陈铭志先生为 笙创作了一首独奏作品《远草赋》,翌年,其高徒赵晓生 先生便为笙创作了无伴奏笙曲《唤凤》,这两部作品开 启了专业作曲家为笙创作的时代。
秦文琛乐队作品及相关研究述略(一)——《幽歌I》《意韵》《寒鼓》《唤风》的创作及相关研究
1990年开始至2021年间,秦文琛共计创作乐队作品17部[1]。
从创作时间上来看,《幽歌I》《意韵》《寒鼓》《唤凤》四部作品创作于作曲家留学德国之前,因此集中在第一部分进行论述。
从乐队编制和体裁上来看:秦文琛乐队作品可分为协奏曲、特殊编制和管弦乐作品三类。
其中协奏曲可以进一步分为两类:民族乐器与乐队、西洋乐器与乐队。
民族乐器包括唢呐、竖笛与中国笙、琵琶、筝;西洋乐器包括大提琴与小提琴。
协奏曲创作的时间跨度从1994年至2017年,尤其是四部民乐与乐队作品的创作相对集中在2012年至2017年,本文集中在第四部分论述。
从乐队编制上看,较为特殊的有三部,一部是《幽歌I——为42件弦乐器而作》,一部是被称作“管乐交响曲”的《寒鼓》(编制为30位木管演奏员和4位打击乐演奏员),还有一部是《对话山水——为录音带与管弦乐队而作》,前两部作品集中在第一部分讨论,《对话山水》从创作时间上考虑处在《黎明》和《山际线》之间,因此一并在第三部分论述。
除此之外,剩余的六部作品均为管弦乐作品,其中《意韵》归为第一部分;《际之响》《迭响》和《五月的圣途》创作时间相近,归类在第二部分;《众神之光》和两部《伶伦作乐图》一并在第五部分论述。
在1998年去德国留学之前,秦文琛创作了四部大型乐队作品,这四部作品的体裁各有不同。
《幽歌I》探索了弦乐队的“交响化”写作方式,其中很多弦乐的音色——音响写法,成为一种个性化的“音响符号”,被运用在《际之响》《五月的圣途》等作品中。
《寒鼓》探索了木管、铜管组和打击乐组的“交响化”语言,该作品为秦文琛赢得了“台湾第五届作曲比赛”奖,其中对于木管和打击乐组的多声部节奏对位和现秦文琛乐队作品及相关研究述略(一)—— 《幽歌I》《意韵》《寒鼓》《唤凤》的创作及相关研究张宝华《唤凤》(唢呐协奏曲,1994年民乐队版、2010年管弦乐队版)协奏曲 民族乐器《迭响》(又名“风月叠响”,竖笛、中国笙和管弦乐队,2004)《行空》(琵琶与弦乐队,2012)《彼岸的回声》(筝与管弦乐队,2015)《云川》(笙协奏曲,2017)《大地音诗》(笙、古筝与管弦乐队,2017)西洋乐器《黎明》(大提琴协奏曲,2008)《山际线》(小提琴协奏曲,2012)管弦乐弦乐队《幽歌I——为42件弦乐而作》(1990/2015)管乐队《寒鼓》(1996)《意韵》(1991)《际之响》(2000A版/2001、2006B版)《五月的圣途》(2004)《对话山水》(录音带与管弦乐队,2010)《伶伦作乐图》(2018,单乐章)/舞蹈组曲《伶伦作乐图》(2021,五个乐章)《众神之光》(2018)表1 秦文琛乐队作品的体裁分类学术探赜代复调技法的探索,在随后的《唤凤》和《山际线》等作品中屡试不爽。
浅谈唢呐“声腔化”演奏的重要性及运用
浅谈唢呐“声腔化”演奏的重要性及运用唢呐是中国古老的民间乐器之一,是我国南北地区广泛流传的乐器之一。
唢呐演奏的声腔化技巧是唢呐演奏技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唢呐演奏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本文主要阐述唢呐“声腔化”演奏的重要性及其运用。
唢呐演奏中的声腔化技巧可以使演奏者对乐曲进行深入的探究和表达,更好地表现音乐的意境和情感。
通过运用不同的“声腔化”技巧,可以使唢呐演奏更加生动、形象地表现出音乐作品的细致和深层次的意义,使听众更容易理解和领悟其内涵。
唢呐“声腔化”演奏技巧的不同运用方式,可以使唢呐演奏表现出不同的情感色彩,在展现音乐的同时还能传达出演奏者的感性理解和触觉体验。
同时,唢呐“声腔化”演奏技巧还是唢呐演奏中调音的具体实现方式。
唢呐演奏中的“声腔化”技巧可以达到口音的清晰、准确和稳定,保证唢呐声音音调的精准输出。
这不仅是表现唢呐乐曲的必要条件,也是唢呐演奏者娴熟技艺的重要体现,并可以使乐队演奏的整体效果更加协调和谐。
唢呐“声腔化”演奏技巧有多种具体应用,以下是其中的几种:1. 声十足。
以管内压缩空气的变化,通过不同的吹气力度和吹奏技巧,使唢呐声音变化较大,能够产生较丰富的音效,达到热情、豪放、张扬的表现效果。
如《梅花三弄》中的起扯声,可以表达出喜庆、欢快的气氛。
2. 声绵长。
通过调整气息和嘴型,使唢呐声音长久持续,表现出温柔、安详的音乐情调。
如《广陵散》中流淌的长音,使人感觉沉静、平和、温馨。
3. 声轻柔。
通过轻轻的吹气力度和轻松的吹奏技巧,使唢呐声音柔和、轻盈,达到婉转、恬静的音乐效果。
如《绣金袍》中的八分音,能够表现出缠绵、柔情蜜意。
4. 声沉厚。
通过加强吹气力度和调整口型,使唢呐声音有更重的质感和深度,表现出稳重、厚重的音乐效果。
如《龙船》中的末尾音,能够表现出庄严、肃穆的气氛。
总之,唢呐“声腔化”演奏技巧对表现唢呐乐曲的意境和情感,以及调音调弦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演奏者只有在熟练掌握唢呐演奏技巧的基础上,才能灵活地运用各种“声腔化”技巧,正确认识和表现唢呐音乐的风格和特点。
浅析唢呐及其音乐表现力
浅析唢呐及其音乐表现力作者:鲍秀忠来源:《文化产业》2016年第02期摘要:唢呐是中国民族乐器中最具表现力的乐器之一,本文对唢呐乐器的出现、构造以及演奏形式和典型的代表作进行探讨,希望能够进一步促进人们对民族乐器的喜爱和欢迎,使唢呐音乐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发展。
关键词:唢呐;表现力;特点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对精神生活的追求已经日益凸显,尤其是在音乐艺术欣赏上,在近几年已经达到了高峰,这也是我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重要体现。
人们对唢呐的关注程度是比较高的,无论是从发展历史还是独特的音色,都深深吸引着广大群众和音乐爱好者,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探究唢呐的由来、传承和发展,更好地丰富了人们的艺术欣赏内容。
一、唢呐的发展唢呐是我国的一种民族乐器,最早从波斯传入我国,其又名为喇叭。
唢呐的音色十分明亮,其音量较大,多数情说下管身为木制,会成圆椎形,其上端一般为一个装有哨子的铜管,而其下端一般为套着一个铜制的喇叭口(俗称作碗)。
在我国台湾又把这种乐器成为鼓吹。
唢呐演奏艺术源远流长,曲目格调各异,以其独特的音响,鲜明的个性和丰富多彩的形式,深深地扎根在民间音乐的土壤中,并广泛地运用于民间的婚丧嫁娶、戏曲歌会等活动中,深刻地表现人民群众的喜怒哀乐之情。
为了继承和发扬唢呐演奏艺术的优良传统,为了更好的表现这种乐器力求达到的思想感情和艺术追求,到了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专业的作曲工作者投入到唢呐作品创作中去,与以前唢呐作品大多数由唢呐演奏者通过民歌的改编或是用传统曲调发展而来的作品有了鲜明的对比。
作曲家们通过对唢呐演奏技法的了解探索,利用专业的作曲理论,创作出来的唢呐作品让人们耳目一新,不但发展了传统的唢呐演奏技法,而且在完成作品的艺术表现中还创新了新的演奏技法,为唢呐艺术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二、唢呐的音乐表现力(一)唢呐的定调和音域唢呐在演奏的过程中,表现得比较突出的是D调高音的部分,音域通常为a1-b3,相对而言唢呐的低音部分是浑厚的,要说音色清脆和明朗就属中音区,而且中音区的表现力也是非常强。
秦文琛唢呐协奏曲《唤凤》“单音”技法再探究
作者: 张正[1]
作者机构: [1]华东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上海200241
出版物刊名: 当代音乐
页码: 148-149页
年卷期: 2019年 第4期
主题词: 秦文琛;草原情结;单音;合奏单音;呼唤音响
摘要:秦文琛唢呐协奏曲《唤凤》是他赴德国学习前创作的民族管弦乐队唢呐协奏曲,作品饱含作曲家对草原文化的深情与眷恋。
'单音'技法作为秦文琛音乐语言的标志之一,在《唤凤》中同样得以运用。
分析研究'单音'技法的学术性文章大都有关于其文化来源与腔化处理,而笔者将从乐队合奏的单音与其文化内涵继续探究'单音'创作技法。
唢呐演奏的气息运用与音色标准
唢呐演奏的气息运用与音色标准唢呐音色作为一个声学的现象,其本身就具有声音的特殊性,具有自身的个性化特点。
唢呐音色具有其他乐器无法代替,无法模仿的特点,是唯一独有的声音。
人们正是利用唢呐的不同音色来表现不同的音乐情感和内涵,当唢呐音色参加乐音运动而存在时,便具有了技术的内涵,具有明显的艺术价值和技术价值。
演奏技术对唢呐音色的影响是全面的,它对音色的影响是直接的。
演奏技术可以使音色质量提高,也可使音色质量下降。
演奏技术好的时候,音色的表现是美好、浑厚、动听。
反之,音色则软弱、虚飘、没有激情。
演奏技术是唢呐音色生命力的决定者。
唢呐的中、低音区音色豪放、刚劲,各种技巧都易于发挥,非常富有表现力;高音区尖锐、明亮,适合体现喜悦气氛。
一、唢呐的音色特点唢呐音色與其他乐器的音色有很大的区别,这也是它的魅力所在,我们在欣赏音乐最终是欣赏音响的艺术,而音响中最重要的又是音色特征,音色对于领略中国音乐的神韵起着直接的作用。
由于中国音乐的魅力是通过每一样乐器的魅力表现出来的,而音色又着强烈的个性特征,这就需要我们对唢呐这一乐器的独特音色进行阐释,有助于我们对中国乐器的文化内涵和审美韵味的感受和理解。
唢呐声音高亢明亮、音色优美。
唢呐的音色与其他乐器的音色是有很大的不同,唢呐音量宏大有力,音色高亢明亮,常用作室外演奏。
适于表现热烈、欢腾的气氛和雄伟、壮阔的场面,尤其适于演奏豪放、泼辣的曲调,能够深刻而细腻地刻画出内心的思想感情,是一件表现力很强的乐器。
往往人们一谈到就会想到欢庆的场面和丰收的喜悦心情,具有浓厚的声音色彩,是其他乐器无法取代的。
唢呐的音色变化丰富,可以表现伤感、沧桑的情感,唢呐的乐器音色本身善于表现刚柔变化、明暗变化、喜悦和悲伤变化,对音乐情感的丰富变化有着超强的表现力。
唢呐音色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是其他乐器不能做到的,这也是唢呐音色的独特魅力所在。
“音色是一种表现情绪变化的综合性因素”。
它不仅能表现情绪的紧张与松。
浅谈唢呐“声腔化”演奏的重要性及运用
浅谈唢呐“声腔化”演奏的重要性及运用唢呐是我国传统的管乐器之一,千百年来一直深受民众喜爱。
唢呐以其独特的声音和演奏方式,成为了中华民族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中,“声腔化”演奏技巧的运用更是唢呐演奏的重要特色之一,可以让演奏者通过细微的咳嗽、呼吸等声音,表达出更加丰富的情感和内涵,让音乐更加饱满和生动。
唢呐演奏中的“声腔化”,是指演奏者将自己的声音、喉咙和呼吸等韵律元素与唢呐发声技巧相融合,以表达更多的情感和思想。
这种演奏方式不仅是唢呐技术的一种体现,更是一种对音乐情感的表达和传递。
通过“声腔化”技巧的运用,唢呐可以表达出悲伤、喜悦、深情、激昂等不同的情感,让听众在音乐的海洋中感受到强烈的情感共鸣。
“声腔化”演奏的重要性在于,它可以让唢呐音乐更加饱满生动。
唢呐音乐的韵律和旋律是固定的,但是“声腔化”演奏的运用可以让演奏者在演奏过程中随着自己的情感体验,进行微调和变化,使音乐更加丰富感人。
唢呐演奏要求演奏者在咳嗽和呼吸中实现对音乐情感的表达,这对演奏者的技巧水平要求极高,也是对演奏者最大的考验。
但是,只有这种“声腔化”演奏才能让唢呐音乐更加细腻恰到好处。
“声腔化”演奏技巧的运用也要根据不同的唢呐曲目和不同的情感体验灵活运用。
例如,在演奏中憾起《高山流水》时,演奏者可以通过运用“声腔化”技巧,将音乐中的悲伤和愁思完美地表达出来。
而在演奏中欢奏《二泉映月》时,演奏者可以通过更加轻松的呼吸和咳嗽,表达出音乐中的欢快和豁达,让听众感受到一种轻松愉悦的情感。
总之,“声腔化”演奏技巧对于唢呐演奏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它既是唢呐音乐的技术要求,更是一种情感表达和传递的手段。
唢呐演奏者要在掌握基础技巧的基础上,灵活运用“声腔化”技巧,使唢呐音乐更加精彩动人,让听众在音乐中得到情感的滋养和感受。
浅谈唢呐“声腔化”演奏的重要性及运用
浅谈唢呐“声腔化”演奏的重要性及运用
唢呐是中国传统音乐中的一种管乐器,也是中华民族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独特的
音色和表现力使其在音乐演奏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而唢呐的“声腔化”演奏技巧则进一
步丰富了其音乐表达的层次和内涵,使其成为一种非常独特的演奏方式。
“声腔化”演奏是指演奏者通过改变呼吸、发音和吹奏等技巧,使得唢呐的音色呈现
出丰富多变的表现力。
这种演奏技巧能够使唢呐的音乐更具个性化和感染力,能够更好地
传达出演奏者情感和表达意图。
通过“声腔化”的演奏,唢呐的音色可以变得柔和、激昂、婉转、哀怨等各种变化,既能够表达出欢快喜悦的情感,也能够表达出忧伤悲愁的情绪,
使唢呐演奏更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
唢呐的声腔化演奏也可以丰富和提升乐曲的表现力和艺术效果。
通过声腔化的技巧,
演奏者能够更加自由地表达他们对音乐的理解和情感,使音乐具有更高的艺术价值。
声腔
化演奏技巧还可以增加音乐的变化性和变化层次,使得音乐更具挑战性和兴趣,提升了演
奏者的技巧水平和音乐表现力。
在唢呐的演奏中,声腔化技巧可以用于打击乐段落、音乐
的高潮部分、音乐的转折等等,使得音乐更加丰富多样,观众更容易被音乐所吸引。
宏大的悲歌_关于秦文琛作品的断想
唢
了。有许多现代音乐作品令人讨厌—— —虚张声势, 杂 乱不堪, 标题貌似深刻, 而真正落实到听觉与感受上 的价值少之又少; 有许多现代音乐作品令人喜欢—— — 精致、 严谨、 变幻莫测、 想象力超群, 作品中充满了 “感性的智慧” (李晓冬语, 2005,博士论文待完成) 与听觉的满足; 然而真正催人泪下的现代音乐作品则 是凤毛麟角。秦文琛的作品有这样的力量! 我想, 现代音乐作品难以使人动情, 是与现代音 乐开端时的审美追求有关的。 以挣脱陷入情感深渊不 能自拔的浪漫主义为起点, 解构了传统大、 小调的表 情框架后, 随着十二音技术迅速风靡世界, 现代音乐 的大潮中发展出整体序列、 偶然音乐、 简约主义等等 的分枝; 尽管存在着 类 似 于《 沃 采 克 》 ( Wozzeck , A .贝 尔 格 )、 《 广 岛 受 难 者 挽 歌 》(Threnody for the Vic- 《 鼠 疫 》(The tims of Hiroshi ma, K . 潘 德 雷 茨 基 )、 《胡志明日记》 (H R. 格哈德 )、 .W . 亨策)这 样 充 Plague , 满了对现实世界与内心情感深刻表现的作品, 但从总 体上看, 人类的情感世界在现代音乐的表现中被边缘 化了却是一个很容易被发现的事实。 人们似乎已经把 纯粹的音响编织游戏与现代音乐的创作连在一起。 在 现代音乐的作品库中, 与人相关的话题不多, 冰冷、 尖 锐、 紧张、 支离破碎, 缺少连贯、 完整的情感流露, 似乎 成了现代音乐给人们的主要印象。我不是唯情论者, 但无情的音乐世界是多么令人遗憾。 从总体上讲, 在秦文琛的创作中, 人始终处于中 心位置,在他的作品里充满了主体对外部世界的感 受、 充满了人类对自我内心的体验、 充满了对人类内 心深处渴望的呼唤与发自心灵底层的情绪宣泄。 已 经 很 少 听 到 像《 唤 凤 》这 样 振 聋 发 聩 、 催人泪 下的现代作品了。 难以想象, 到底是失去什么东西, 才
唢呐演奏艺术特色的赏析研究
唢呐演奏艺术特色的赏析研究唢呐是中国传统民间乐器,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唢呐演奏艺术具有独特的特色,值得我们进行深入的赏析与研究。
唢呐演奏的音乐特色体现在其独特的音色和演奏技巧上。
唢呐是一种双簧气鸣乐器,其音色浑厚宏亮,富有穿透力,能够表现出深情厚重的特点。
演奏时,演奏者通过口腔的吹气和手指的变换,能够产生丰富的音节和变化的音高,具有较强的表现力和传递情感的能力。
演奏者可以通过吹奏的力度和手指的技法来表现乐曲的起伏和情感的变化,展现出唢呐独特的演奏风格。
唢呐演奏的曲目特色体现在其丰富多样的演奏曲目和特有的音乐风格上。
唢呐曲目较为广泛,包括了传统的唢呐独奏曲、合奏曲,以及与其他乐器的合作曲目等。
唢呐曲目还涵盖了丰富的内容,包括了宫廷音乐、戏曲音乐、民间音乐等,每一种曲目都有其独特的音乐特点和表现形式。
唢呐独奏曲多以山水田园、人物风情、史诗传说等题材为主题,表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内涵和民间艺术的特色。
而唢呐合奏曲则更加注重和谐的和声和精准的配合,展现出集体合作和协同演奏的魅力。
唢呐演奏的表演特色体现在其独特的演奏形式和表演风格上。
唢呐演奏常常与传统的民间表演形式相结合,如大型民间音乐会、民间艺术节等,以及与杂技、舞蹈、戏曲等形式的表演相配合。
演奏者在演奏时,不仅要注意音乐本身的表现,还要兼顾整体演出的效果,注重舞台表现力和观赏性。
唢呐演奏不仅要求演奏者具有扎实的音乐功底,还要求演奏者具有较高的舞台表现力和综合艺术修养。
这也使得唢呐演奏成为了一种集音乐表演、舞台艺术、民间传统等多种元素于一体的艺术形式。
唢呐演奏的演奏技巧和艺术特色体现在其丰富的表现形式和传承发展上。
唢呐演奏具有丰富多样的演奏技巧,如吹奏技法、气息控制、音域运用等等,演奏者需要具备较高的技术水平和丰富的表现经验。
唢呐演奏也在不断传承和发展中,不仅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还在现代社会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和发展。
许多音乐学院和民间艺术团体都开设了唢呐专业课程,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唢呐演奏者和教育者。
唢呐演奏艺术特色的赏析研究
唢呐演奏艺术特色的赏析研究唢呐是我国传统的民间吹奏乐器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演奏艺术特色。
本文将以1000字左右的篇幅,结合理论知识和实际案例,对唢呐演奏艺术特色进行赏析研究。
唢呐演奏艺术特色的第一点在于其音乐形式的丰富多样。
唢呐可以演奏的曲目包括民间曲牌、古曲、民乐、戏曲等多种形式。
民间曲牌是最为典型的一种形式,如《高山流水》、《二泉映月》等,以其婉转悠扬的音色和独特的表现力深受人们喜爱。
而古曲则以其古朴典雅、情绪饱满的特点,展现了传统文化的精髓。
唢呐在民乐和戏曲演奏中也起到重要的角色,如京剧中的神韵唢呐、评剧中的丝竹唢呐等,体现了唢呐多样化的音乐形式。
唢呐演奏艺术的特色还表现在其演奏技巧的独特性上。
首先是其独特的音域和音色。
唢呐以其浑厚、雄壮的音色而闻名,能够表现出深沉、激昂的情感。
其次是其独特的吹奏技巧,例如利用双唇发音的技巧,使得音色更加纯净、明亮。
唢呐的特色演奏技巧还包括吹音、颤音、装饰音等,能够丰富音乐内容,增加表现力。
唢呐演奏艺术特色还体现在其情感表达的独特性上。
唢呐是一种能够表达深情厚意的乐器,演奏时能够真实地传递出演奏者的情感和对音乐的理解。
无论是激昂的快板还是优美的抒情曲,《唢呐曲》都能够准确地表达出人们内心的情感和感慨。
正因为如此,唢呐在民间音乐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成为情感沟通的桥梁。
唢呐演奏艺术特色还在于其演奏的艺术风格。
唢呐从其音色和演奏技巧上来看,有着独特的民间特色和音乐风格。
在演奏过程中,唢呐演奏者要注重对节奏的把握和对音乐的理解,注重感情表达的真实性和音乐的华彩性。
唢呐演奏艺术还注重表演技巧的磨练和演奏的艺术性的呈现,使得演奏者能够真正地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到音乐之中,为观众带来真实的艺术享受。
唢呐演奏艺术有着丰富多样的音乐形式、独特的音色和演奏技巧、深情厚意的情感表达以及独特的艺术风格。
唢呐演奏艺术正是在这些特色的基础上形成并发展起来的,是我国传统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在传承中不断发展和运用,为人们带来无穷的音乐美学享受。
影响唢呐共鸣的合理调控
HUANGZHONGDALV 黄钟大吕影响唢呐共鸣的合理调控■阳烽湖南艺术职业学院〔摘要〕唢呐的最佳音色主要是通过人体对乐器全方面调控获得的,通过不同的演奏方法实现人体对声源以及共鸣管的合理调控和管理。
这些方法是唢呐演奏获得更好效果的基础,笔者通过对唢呐共鸣的合理调控进行分析和研究,希望能够对学习者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关键词〕唢呐共鸣合理调控唢呐是器乐演奏当中的主要乐器之一。
唢呐的音色明亮,音量大;其管身木制,成圆椎形,上端装有带哨子的铜管,下端套着一个铜制的喇叭口,俗称喇叭。
唢呐无论是高低、长短,还是强弱等方面,都能够在音域范围内取得更多的共鸣。
一些乐器在做工上非常精细化,质量也非常好。
人体可以对声源以及共鸣管进行更加严密的调控,让簧片产生振动,发出更加纯净的声音。
人体所处的状态,还有共鸣的位置以及用力的方式等都会对唢呐的共鸣产生一定的影响。
鉴于此,对影响唢呐共鸣的合理调控进行分析和研究。
一、嘴唇对哨片进行合理调控是产生良好共鸣的基础哨片是构成唢呐最基本的条件,哨片因为震动而发声,在发声和震动的过程中也有自己的规律;一 般是以簧的震动为主要方式,并且也存在着非常轻微的边棱震动方式,在和空气柱进行震动耦合的过程中发出声音。
一般音量的高低、强弱以及音色会因为哨片的大小而不同。
若从物理学的角度进行分析,无论是簧片方面的振动方式还是边棱的震动方式都会产生一种伯努利效应。
也就是气流有一定的速度,随着气流速度的提升,管内部的压强就会变小;在共同作用之下,哨片内部的气压和外部的气压会出现合拢性的画面,让哨片自身的弹性变大,哨片不断地恢复到原有状态,气流也出现合拢性;在这样反复的张合条件下,边棱的震动主要是因为气流角度适宜,进入到哨口当中。
但是哨口的边缘是非常锋利的,因此气流可能会被分为两个部分,呈现一个上下分离的漩涡状态,相互之间不断的碰撞和吸引,然后让音色和音强都发生变化[1]〇在吹奏不同音高的时候,要选择不同的口型,尤其是吹高音的时候,簧片在震动上面积要非常小,这样气流就会进入到哨片当中,并且角度也不断地扩大;所以嘴唇含有的哨要小一些,下唇也需要不断地向前伸张。
浅析唢呐及其音乐表现力
圆润 的 . 一 改 以前 的 尖 锐 音 调 . 提 高 了 唢
呐 的演 奏 艺 术 : 并且 唢 呐 已经 开 始 逐 渐 与 弹弦乐器合作 . 二者 在 演 奏 的过 程 中表 现
的传 承 【 D J . 北京 : 中央 音 乐 学 院 , 2 0 1 2年.
种 音 乐 艺 术供 人们 欣 赏 . 也 并 不 为广 大
品。
乐艺 术 欣 赏 上 . 在 近 几 年 来 已经 达 到 了高
峰. 这 也 是 我 国 社 会 经 济 关 注 程 度 是 比 较 高 的 , 无论 是 从 发展 历 史 还 是 独 特 的 音 色 , 都 深 深 吸 引着 广 大群 众 和 音 乐爱 好者 , 有
( 0 2 ) . 【 3 l 范曦. 浅 谈 唢 呐 教 学 中 口传 心 授 和 曲谱
而是 由 阿拉 伯 国 家 一 带传 入 中 国 的 . 最 初
社 会 经 济 在 不 断 发展 . 唢 呐 的演 奏 也 在不断的改革和创新 . 最 为突 出 的 革新 成 果就是加键唢呐 . 这 一 发 展 使 唢 呐 的 音域 从 a 1到 b 3所 演 奏 出 来 的音 调 都 是 轻 柔
必 要 进 一 步 探 究 唢 呐 的 由 来 、 传 承 和 发
独特 的艺术技 巧来表现和 感动着 人民 的
情感和身 心
三、 结 语
综上所述 . 唢呐 的发 展 是 经 历 了一 段 长期 的历 史 . 在 这 一发 展 路 程 中在 不断 的 改 革 和创 新 . 也 越来 越 多 的人 关注 和 欣 赏 ( 一) 唢 呐 的定 调 和 音 域
大 背 景 下 . 唢 呐 已经 被 广 泛 地 应 用 和 流 传. 在 中 国 乃至 全 世 界深 受 人们 的 喜 爱 和
浴火度重生,涅槃唤九天——唢呐协奏曲《唤凤》演奏艺术探微
浴火度重生,涅槃唤九天——唢呐协奏曲《唤凤》演奏艺术探
微
张倩渊
【期刊名称】《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年(卷),期】2022()6
【摘要】中央音乐学院教授秦文琛是当代中国作曲界享誉国际的领军人物,唢呐协奏曲《唤凤》是其代表作之一,作品受到油画“火中凤凰”的激发,表达了对自然的追寻、对生命的求索、对天地的感知,展现了中国作曲家在接续文脉、守正创新过程中对时代使命的自觉担当。
以唢呐协奏曲《唤凤》中唢呐演奏视角为基础,结合笔者多年对该作品交响乐、民乐版本演绎的舞台实践,围绕作品的艺术表现、演奏的二度创作以及唢呐与乐队协作三个方面进行研究和阐述,从而探索当代唢呐艺术的天地境界、现实关照和人文关怀。
【总页数】7页(P99-105)
【作者】张倩渊
【作者单位】中国音乐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J632.14
【相关文献】
1.浅析秦文琛《唤凤》唢呐协奏曲中唢呐的音色音响分析
2.秦文琛唢呐协奏曲《唤凤》\"单音\"技法再探究
3.中国乐器“笙”现代音乐精品《唤凤》的音乐内涵及演
奏技能体现4.中国乐器"笙"现代音乐精品《唤凤》的音乐内涵及演奏技能体现5.单音思维在唢呐协奏曲《唤凤》中的运用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试析唢呐的音色控制
试析唢呐的音色控制作者:贾玉龙来源:《文艺生活·中旬刊》2020年第10期摘要:唢呐是一种具有中国民俗特色的乐器,由圆锥形木制管身、铜制喇叭口这两部分组成,其音色雄壮,音量高亢,对于演奏者技艺水平要求极高。
要想演奏出纯正优美的音色,演奏者需加强对于气息的控制,吸气要有支点,保持、控制好气息,应用下腰、小腹、横膈膜的力收缩力,推动气息,冲击哨片,使之振动发声,加强对于口型的控制,根据吹奏需求,精确控制口型,选择合适共鸣位置。
关键词:唢呐;音色控制中图分类号:J632文献标识码:ADOI:10.12228/j.issn.1005-5312.2020.29.080文章编号:1005-5312(2020)29-0122-02一、前言唢呐是一种具有中国民俗特色的乐器,流行于河南、山西、河南、河北。
陕西、山东、辽宁、安徽等地区。
这种乐器主要由圆锥形木制管身、铜制喇叭口这两部分组成,管身上端安装了带哨子的铜管,其音色雄壮,音量高亢,常出现在民间的秧歌会、吹歌会、鼓乐班及地方戏曲伴奏中[1]。
其实,这种乐器并不是起源于中国,而是在公元3世纪从波斯、阿拉伯一带传入的,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乐器制造行业产生重大变革,唢呐这种乐器在演奏场合、演奏风格及演奏技巧上都发生了一定变化。
受到制作工艺、演奏方式的影响,唢呐音色呈现出不同风格,在人们的印象,唢呐音量极大,难以营造意境,但其实优秀的演奏者,能够凭借丰富的经验和技法,基于演奏需求精准控制其音色,达到良好的演奏效果,为听众奉献一场听觉盛宴。
二、唢呐的音色分析唢呐音色变化丰富,音量大,音色控制的精准性,衡量了演奏者的技艺水平,若要想达到赏心悦耳的演出效果,唢呐演奏发出的声音,应该是圆润的,饱满的,宏亮的、柔和的,自然的,松弛的,纯净的,坚实的,甜美的,细腻的,婉转的,热情的,奔放的,高而不紧,低而不散,强而不噪,弱而不虚,在演奏过程中,演奏者需要合理应用技巧,根据乐曲内容、乐器配合来调整音量与音色,为观众献上一场和谐、优美的演奏[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秦文琛《唤凤》唢呐协奏曲中唢呐的音色音响分析
作者:张丫丫蔡国光
来源:《北方音乐》2015年第13期
【摘要】通过分析《唤凤》唢呐协奏曲中的唢呐演奏效果,分别从C调高音唢呐、大G 调中音唢呐、D调高音唢呐、东北大D调传统低音唢呐这四个方面来论述不同调性的唢呐表达不同的音乐情绪,以及突破传统唢呐演奏音乐的局限,以现代的作曲技法,使唢呐呈现了丰富多彩的音色效果。
【关键词】唢呐;《唤凤》;音色音响;秦文琛
《唤凤》是一部中浓郁的中国音乐作品,灵感源于一组名为《火中的凤凰》的油画,选择以“凤凰”这样具有神话性质且有美学意义的典故为题材,通过抽象的音乐语言,诠释作者想要表达的生命的活力以及所追求的精神境界。
采用大型民族管弦乐队编制,以现代活芯唢呐作为主奏乐器,使唢呐富于个性色彩的音色与乐队音响多角度高密度融合,表现唢呐多彩变化的音乐色彩。
一、C调高音唢呐
乐曲引子部分运用C调高音唢呐独奏来开始,自由的散板,一支高音唢呐开始自由的演奏,秦文琛运用同音控制的作曲技法,使这支唢呐以非传统的音色效果出场,围绕“2”这个音同时与唢呐滑音、弱音的控制演奏技巧吹奏,犹如凤凰在鸣叫,随着是打击乐组,鞭子、大铙加入,鞭子鞭打的声音,大铙搓着螺旋状上升的演奏的音响效果,以及一些锣、钹的音色乐器由弱到强的力度控制,这些层层的音色汇聚的音响画面,如凤凰在黑暗、阴冷的地域中饱受苦难,看不到阳光、希望,奋力的挣扎,发出呻吟的画面。
第14小节,C调高音唢呐与管钟的相互呼应,独奏唢呐演奏出舒缓,安静,儿歌类似的旋律,似乎是对未来美好的向往和期盼。
随着鞭子的进入,而惊醒了它的美梦,这是第一次大乐队的进入,笛子与箫半音阶的上行和下行,与振音的演奏技法,发出毛骨悚然的声音,制造出恐怖,幽暗,极度不安定的音乐环境。
第89小节,C调高音唢呐又重新进入,变化重复的演奏主题,速度开始加快,节奏律动中充满了16分音符,独奏唢呐的力度逐渐增强,加进了装饰性的16分音符到快速的连续32分音符。
这种高难度的唢呐演奏技巧对于传统唢呐来说很困难。
描写凤凰低落的情绪转为乐观,激烈与热闹,预示着凤凰在振动自己的翅膀,想要展翅高飞,在101小节独奏唢呐吹出以高长音华彩终止这个部分。
二、大G调中音唢呐
乐曲的第三个部分换成大G调中音唢呐独奏进入,不断的以变化节奏重复主题,似乎是不断的呼唤、鸣叫,在第74小节较难演奏的地方,大G调中音唢呐在高音区连续的演奏,并在高音区运用花舌的演奏技巧与较弱的低音区形成了对比,情绪激动又有所忍耐,直到进行到第79小节,最终这种情绪无法抑制,慢慢的想要爆发出来。
随着音乐情绪的需要,弹拨乐强力度的扫弦,引入乐队的进入,管乐组进行自由的演奏,模仿各种的鸟叫声,逐渐的形成一片鸣叫的音响效果。
三、D调高音唢呐
以极高音开始进入D调唢呐的华彩片段,笑声、花舌、快速变化音等大量技巧结合运用好似凤凰神鸟只因天上有的气势。
音程的级进和跳进的非严格模进进行,用气顶音,下滑音的演奏技巧来渲染音乐情绪,犹如鸟的鸣叫,这部分的音乐情绪转为欢乐,振奋,充满阳光和希望的音色音响效果。
在第128小节独奏唢呐演奏具有戏剧性的旋律,像唱歌一样,别具特点,是唯一具有旋律歌唱性的一个部分。
打击乐与弹拨乐分高低音区的相互配合,与独奏唢呐对位呼应,唢呐呐旋律节奏自由宽疏,旋律悠然自得,弹拨组节奏紧凑、音型固定,二者节拍重音变换交织,充满了生命的活力。
在第159小节,独奏唢呐进入了连续的快速的单吐,双吐表现段落。
对演奏着来说难度较大,只有郭雅智发明的活芯唢呐与具有高超演奏技能的才可以演奏。
与此对应的部分,是笙的伴奏性传统和音处理,采用了数列节奏控制,与独奏的唢呐形成了节奏上的对位。
这种数列的创作思维,早在我国的苏南吹打乐《鱼八合》等中都有所运用,又与之不同,是继承了传统又进行了创新的一种20世纪作曲技法。
167小节唢呐的连续双吐,笙采用民间数列控制的伴奏形式,在第二、五、九、十四、十七、二十一拍都用八分休止符休止。
弹拨乐组则是以弹奏
3/4拍的节奏律动演奏,而独奏唢呐与弦乐组则形成了4/4拍的节奏律动进行,整个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连续不断的音乐如流水样的连绵进行的音响效果。
四、东北大D调传统低音唢呐
第219小节开始,以弦乐部分的单音为序,是为典型的内心独白的慢板乐章,低音大G调唢呐的散板低低吟唱,恰似真挚的独白,朴实动人,227小节,由弦乐部分远远地奏出一首歌谣且一直持续,此时的演奏者将乐器换至从未出现的东北大D调唢呐,东北唢呐特有的低沉音色从乐曲主干音d上缓缓奏出,仿佛从远方传来的歌谣,唤起了童年的回忆,带着淡淡的忧伤。
几句吟唱之后音乐走向上涨,飞指技巧与九度音程的跳跃演奏加上打击乐器的拍击相结合,呈现出凤凰欲似煽动翅膀的举动。
双音演奏(作曲家在此曲为唢呐创造出的新技术,即,演奏时同时哼唱上方声部)来模仿蒙古呼麦演唱特色。
形成瑟瑟草木之声和风动之感。
唢呐的循环换气与民间破宫音两种技术的特殊音效犹如凤凰涅槃时淡淡的哀鸣。
接着换回D调小唢呐的独奏部分由三度装饰音的旋律进行与之前的音乐呼应,随后铜管乐以及打击乐组的步步加
入慷慨激昂,乐队全奏呈现浩瀚无比的壮观场面,一如凤凰慷慨的高歌,获得重生,乐曲最后在辉煌中结束。
五、结语
唢呐在秦文琛的《唤凤》中以现代的作曲技法,大胆的开拓唢呐的音域和表现力,让唢呐表现出异彩夺目的色彩,笔者认为此曲的演出成功与演奏家高超的演奏技巧与乐感密不可分,这是一次作曲家与演奏家完美合作的典范,也让我们对新世纪的唢呐演奏有了新的认识和了解。
参考文献
[1]李吉提.雏凤声清-呐协奏曲《唤凤》赏析[J].人民音乐,1997(8).
[2]刘英.唤呐考级曲集[M].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4(第一版).
[3]于海军,唢呐“破宫”性能浅析[M].中国音乐,1989(01).
作者简介:张丫丫(1989—),女,河南沁阳人,2013研在读研究生,学术型硕士,研究方向:作曲及作曲技术理论(作曲);蔡国光(1987—),男,安徽宿州人,2013研音乐学院在读研究生,艺术型硕士,研究方向:民族乐器演奏(唢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