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司法警官学院刑法学期末考试综合自测题

合集下载

[VIP专享]刑总07-08期末试卷及参考答案

[VIP专享]刑总07-08期末试卷及参考答案

A.我国普通公民甲在我国领域外犯罪,按照我国刑法的规定,该罪应判处 3
年以下有期徒刑。我国司法机关对甲无管辖权。
B.我国军人乙某在邻国 A 国旅游期间对韩国人 按我国刑法规定则构成犯罪,应处 2 年以下有期徒刑。
则对乙某行为不适用我国刑法。
C.毒贩丙某( C 国人)来我国旅游,虽然丙某不是我国公民,亦从未在我国境
88.8918÷.12990.÷1=4214÷3922=.0034=1÷15251371=8.535.78208÷.0232173c0*0÷1=m920.30392.2c=1÷203m=2÷1202.52=3535=42314)c*5232m40341*.31252=3.*1.153.5*03134.2*920522..104455=+21*3*50202.2.0285.4850.13*50+5c8*125*12m0.2+050.+0*014.852*0051000+0+/038.T+0÷+=55*+1011+010+91÷0145405*00010200+5+0+080+40*04+***115.103910*-%*C%6(+÷*M==5M÷5)0*3*0(31÷3110**5*+*÷414.m2371e=%7)8n08%.=s8.5=77.93cc60.mc*m4*m13,101w9.9o.k24mc-.cem5nm2csp2665m*9..03-4.50c60*5.pc3m85,9cm0.5g.i50mr0l-.p.s85p/6c50bc.0om7m.yp.cs6pc5m+;c0m..m7.ckm; 1+1k+12+1+k2234=1c+m1++4+4+2

【本科试题】刑法总论期末试卷

【本科试题】刑法总论期末试卷

刑法学(1)期末考试总复习资料本总复习资料包括两方面内容:1、往年试题3套。

2、刑法学(1)期末考试总复习综合自测题10套。

3、刑法学(1)综合练习题参考答案(《刑法学(1)期末复习指导》中的《刑法学(1)综合练习题》的参考答案)。

,刑法学(1)期末考试总复习综合自测题可以作为期末考试前数周冲刺使用。

第一部分往年试题法学专业刑法学(1)试题(2005年7月)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刑法,就是规定、和的法律。

2、根据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要求,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和相适应。

3、我国刑法解决溯及力问题的原则是。

4、犯罪构成,就是我国刑法所规定的,决定某一具体行为的及其,而为该行为构成犯罪所必须具备的一切主观要件和客观要件的有机统一的整体。

5、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判处,并对直接负责的和判处刑罚。

6、为了犯罪,、的,是犯罪预备。

7、牵连犯,是指行为人实施某种犯罪(本罪),而或又触犯其他罪名(他罪)的犯罪形态。

8、刑罚适用的主体是。

9、对犯罪的时候的人和审判的时候,不能适用死刑。

10、假释的对象是被判处、的犯罪分子。

二、选择题(每小题至少有一个正确答案。

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字母填入题目括号内。

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每小题2分,共20分)1、刑法与其他部门法相比,其显著特点是()。

A、理论性与实践性最强B、强制性最为严厉C、保护的社会关系的范围更为广泛D、保护社会关系的手段更为丰富2、刑法条文中的“但书”表示的是()。

A、对前段的补充B、对前段的限制C、对前段的强调D、对前段的例外3、我国刑法典修订后的施行时间是()。

A、1997年3月14日B、1997年7月1日C、1997年10月1日D、1998年1月1日4、我国刑法典分则“侵犯财产罪”一章规定有12种具体犯罪,这些犯罪所共同侵犯的客体属于()。

A、一般客体B、同类客体C、直接客体D、复杂客体5、构成犯罪的不作为以行为人负有实施某种积极行为的特定义务为前提。

《刑法学(2)》2023至2024学年期末考试题目及答案

《刑法学(2)》2023至2024学年期末考试题目及答案

《刑法学(2)》2023至2024学年期末考试题目及答案刑法学(2) 2023至2024学年期末考试题目及答案一、选择题1. 刑法的基本任务是什么?- A. 维护社会秩序- B. 保护国家利益- C. 惩罚犯罪分子- D. 保护人民生命财产- 答案:A2. 刑法的犯罪构成要素包括哪些?- A. 犯罪主体、犯罪客体、犯罪手段- B. 犯罪主体、犯罪客体、犯罪行为、犯罪结果、犯罪过程- C. 犯罪主体、犯罪行为、犯罪结果- D. 犯罪主体、犯罪行为、犯罪过程- 答案:B3. 刑法的法律关系包括哪些?- A. 刑法与其他法律的关系、刑法与社会的关系、刑法与犯罪的关系- B. 刑法与其他法律的关系、刑法与社会的关系、刑法与司法的关系- C. 刑法与其他法律的关系、刑法与社会的关系、刑法与国家的关系- D. 刑法与其他法律的关系、刑法与社会的关系、刑法与刑事诉讼的关系- 答案:A4. 刑法学的基本原则包括哪些?- A. 法定性原则、罪刑法定原则、犯罪必须性原则- B. 法定性原则、罪刑法定原则、犯罪责任原则- C. 法定性原则、罪刑法定原则、犯罪预防原则- D. 法定性原则、罪刑法定原则、犯罪消灭原则- 答案:B5. 刑法学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A. 从专门性向广泛性发展- B. 从实践性向理论性发展- C. 从国内向国际发展- D. 从经验性向科学性发展- 答案:D二、简答题1. 请简要解释刑法的基本任务。

刑法的基本任务是维护社会秩序。

它通过制定和适用法律规范,对犯罪行为进行预防和惩罚,使社会秩序得以维护和稳定。

刑法通过对犯罪分子的惩罚,起到威慑作用,防止犯罪行为的发生和扩大,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和其他合法权益。

2. 刑法的犯罪构成要素有哪些?刑法的犯罪构成要素包括犯罪主体、犯罪客体、犯罪行为、犯罪结果和犯罪过程。

犯罪主体指进行犯罪行为的人,犯罪客体指犯罪行为直接作用的客体,犯罪行为指犯罪主体所实施的具体行为,犯罪结果指犯罪行为造成的后果,犯罪过程指犯罪主体实施犯罪行为的过程。

刑法学(2)期末复习指导综合练习题参考答案3

刑法学(2)期末复习指导综合练习题参考答案3

刑法学(2)期末复习指导综合练习题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罪状法定刑2、简单罪状叙明罪状引证罪状空白罪状3、立法罪名司法罪名学理罪名4、单一罪名选择罪名5、绝对确定的法定刑绝对不确定的法定刑相对确定的法定刑6、境外其他机构、组织、个人主权安全7、组织策划实施8、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武装部队人员人民警察民兵9、国家机关工作人员10、间谍组织间谍组织及其代理人的任务轰击目标11、不特定多数人的重大公私财产12、危险犯13、1414、火车汽车电车船只航空器15、罪并罚16、暴力胁迫17、枪支管理规定18、交通运输管理法规19、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20、按假药处理21、非食品原料非食品原料22、5万元23、牟利传播24、万元累计25、家禁止进口物品走私进口26、从重数罪并罚27、利用职权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利益归个人所有28、为谋取不正当利益29、人民币外币30、伪造货币罪从重31、中国人民银行32、证券交易内幕信息的知情人员非法获取证券交易内幕信息的人员33、银行其他金融机构金融机构牟利34、毒品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走私犯罪35、非法占有36、投保人被保险人受益人37、数罪并罚38、数罪并罚39、10% 1万元40、纳税人扣缴义务人个人单位41、暴力威胁42、为他人为自己让他人为自己介绍他人43、注册商标所有人44、营利45、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46、非法占有签订履行47、暴力威胁提供服务接受服务48、有生命的活人胎儿尸体49、1450、过失致人重伤罪过失致人死亡罪51、致人重伤死亡52、暴力胁迫53、1454、不满14周岁55、暴力胁迫56、1457、殴打侮辱利用职权58、使用暴力59、勒索财物或者满足其他不法要求人质60、婴幼儿61、出卖61、拐骗绑架收买贩卖接送中转62、妇女和儿童63、本罪与强奸罪数罪64、犯罪事实受刑事追究65、从重66、暴力公然捏造事实67、司法工作人员犯罪嫌疑人被告人68、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从重69、司法工作人员证人70、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控告人申诉人批评人举报人71、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国家机关领导人员72、有配偶明知他人有配偶73、现役军人同居结婚74、行为人家庭中的成员75、暴力胁迫76、14周岁77、抢劫罪78、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毁灭罪证79、数额较大多次盗窃80、通信线路电信码号电信设备、设施81、公私财物财产性利益82、代为保管遗忘物埋藏物83、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他人的遗忘物埋藏物84、利用职务上的便利85、行为人所在的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财物86、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87、公私财物财产性利益88、暴力威胁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人大代表自然灾害突发事件暴力威胁89、国家安全机关公安机关暴力威胁90、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人民警察91、功能数据应用程序92、功能数据应用程序计算机病毒93、首要分子积极参加者94、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95、数罪并罚96、营利聚众赌博开设赌场97、侦查、起诉、审判过程中证明鉴定记录翻译98、证人鉴定人记录人翻译人99、直接故意陷害他人隐匿罪证、包庇犯罪100、犯罪的人隐匿处所财物101、一般主体犯罪人本人共同犯罪人102、他人犯罪所得103、犯罪对象104、有能力已生效(本题在“人民法院”之后漏了一个空)105、负有执行判决、裁定义务的人106、罪犯被告人犯罪嫌疑人107、牟利国家禁止经营108、故意伤害罪109、就诊人就诊人死亡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110、合法从业的医务人员111、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人身伤亡112、有放射性的废物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113、禁渔区禁渔期禁用的工具、方法114、国家重点保护115、狩猎法规禁猎区禁猎期禁用的工具、方法野生动物116、森林其他林木117、自然人单位118、数量多少刑事处罚119、累计120、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麻醉药品精神药品121、已满16周岁单位已满14周岁单位122、200克10克123、利用本单位的条件124、卖淫嫖娼125、牟利126、利用职务上的便利127、公共财产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管理使用运输128、侵吞窃取骗取129、国家工作人员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管理经营130、国内公务对外交往131、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个人营利3个月132、职务上的便利他人财物非法收受他人财物国家规定回扣手续费133、本人职权地位其他国家工作人员请托人财物请托人财物134、不正当利益135、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136、国家机关工作人员137、国家秘密绝密机密秘密138、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139、司法工作人员侦查检察审判监管140、民事行政审判141、司法工作人员142、文职干部学员文职干部学员预备役人员二、选择题1、C2、B3、C4、B5、A6、A7、B8、B9、B 10、C 11、C 12、A 13、C 14、A 15、ABCD 16、D 17、B 18、ABD 19、C 20、B 21、B 22、B 23、B 24、B 25、D 26、ABD 27、B 28、AB 29、C 30、C 31、ABCD 32、ABCD 33、ACD34、A 35、BD 36、D 37、B 38、C 39、C 40、C 41、B 42、C(因甲掩盖的是乙的全部罪行,符合包庇罪的特征;而伪证罪掩盖的是与案件有重要关系的犯罪情节) 43、D 44、ABD 45、D 46、C 47、B(非法出售文物藏品罪的犯罪对象是国有文物藏品) 48、AC 49、ABCD 50、A 51、D(甲无牟利的目的,也无传播的故意) 52、B 53、B(挪用公款罪与挪用特定款物罪的区别:前者是挪用特定款物给私人使用;而后者是挪用特定款物作为公用,即挪作他用)54、ACD 55、A(属于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 56、ABCD 57、C 58、D三、名词解释1、罪状:答案见教材第6页。

《刑法学》考试试题附答案和解析

《刑法学》考试试题附答案和解析

《刑法学》考试试题附答案和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 分,共30 分)1. 刑法的任务是用刑罚同()行为作斗争。

A. 犯罪B. 违法C. 违纪D. 侵权2. 我国刑法对于溯及力问题采取的原则是()。

A. 从旧原则B. 从新原则C. 从旧兼从轻原则D. 从新兼从轻原则3. 间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刑事责任。

A. 不负B. 应当负C. 可以负D. 减轻4. 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是指()。

A. 在犯罪集团中起组织、策划、指挥作用的犯罪分子B. 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C. 在聚众犯罪中起组织、策划、指挥作用的犯罪分子D. 在犯罪集团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5. 防卫过当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处罚。

A. 应当从轻或者减轻B. 可以从轻或者减轻C. 应当减轻或者免除D. 可以减轻或者免除6. 下列情形中属于自首的是()。

A. 甲杀人后其父主动报案并将甲送到派出所,甲当即交代了杀人的全部事实和经过B. 甲和乙共同贪污之后,主动到检察机关交代自己的贪污事实,但未提及乙C. 甲和乙共同盗窃之后,主动向公安机关反映乙曾经诈骗数千元,经查证属实D. 甲给监察委打电话,承认自己收受他人1 万元贿赂,并交代了事情经过,然后出走不知所踪7. 我国刑法规定的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是指()。

A. 14 周岁以上不满16 周岁B. 16 周岁以上不满18 周岁C. 14 周岁以上不满18 周岁D. 不满14 周岁8. 数罪并罚时,如果数罪中有判处附加刑的,附加刑()。

A. 可以不执行B. 不同种类的附加刑分别执行C. 只执行主刑D. 种类相同的附加刑合并执行9. 剥夺政治权利作为一种附加刑主要包括()。

A.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B. 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的权利C. 担任国家机关职务的权利D. 以上都是10. 下列不属于继续犯的是()。

A. 非法拘禁罪B. 绑架罪C. 诈骗罪D. 窝藏罪11. 下列犯罪中属于纯正不作为犯的是()。

《刑法学(2)》2023-2024期末考试题目答案

《刑法学(2)》2023-2024期末考试题目答案

《刑法学(2)》2023-2024期末考试题目答案刑法学(2) 2023-2024期末考试题目答案一、选择题1. 答案:B2. 答案:A3. 答案:C4. 答案:D5. 答案:C二、判断题1. 答案:错误2. 答案:正确3. 答案:正确4. 答案:错误5. 答案:正确三、简答题1. 答案:简要说明刑法中的过错原则。

过错原则是指犯罪行为的主体在实施犯罪时应当具备一定的过错程度才能构成犯罪。

它是刑法责任的核心原则之一,要求犯罪主体在犯罪行为中具有过错,即具备故意或过失的心理状态。

过错原则的适用可以确保刑法的公正性和合理性,保护犯罪主体的合法权益。

2. 答案:简要说明故意犯罪和过失犯罪的区别。

故意犯罪和过失犯罪是刑法中常见的两种犯罪形态。

故意犯罪是指犯罪主体明知自己的行为会造成违法结果,但仍然故意实施的犯罪行为。

过失犯罪是指犯罪主体没有预见到自己的行为会造成违法结果,但由于疏忽、粗心等原因导致违法结果发生的犯罪行为。

3. 答案:简要说明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的区别。

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是刑法中两种与自卫有关的行为。

正当防卫是指在遭受非法侵害时,为了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而采取的必要防卫行为。

紧急避险是指在面临突发危险时,为了保护自己或他人的生命、财产安全而采取的必要行动。

两者的区别在于正当防卫是对他人非法侵害的一种合理反击,而紧急避险则是在面临危险时采取的自救行为。

四、案例分析题案例:小明因为情绪失控,在公共场所大声辱骂他人,并将其推倒在地,导致对方受伤。

请判断小明的行为是否构成故意伤害罪,并说明理由。

答案:小明的行为构成故意伤害罪。

根据刑法的规定,故意伤害罪是指犯罪主体通过使用暴力或其他手段,故意造成他人身体伤害的行为。

小明在公共场所大声辱骂他人,并将其推倒在地,导致对方受伤,明显符合故意伤害罪的构成要件。

小明的行为具有明确的故意性,他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对他人造成伤害,并且有明确的行为表现。

因此,小明的行为构成故意伤害罪。

《刑法学》2022-2023期末试题及答案

《刑法学》2022-2023期末试题及答案

《刑法学》2022-2023期末试题及答案
刑法学 2022-2023 期末试题及答案
试题一
1. 刑法的定义是什么?
答:刑法是一门法律学科,研究犯罪行为和犯罪的法律规范,以及对犯罪行为的制裁和处理的法律体系。

2. 什么是刑法的基本原则?
答:刑法的基本原则包括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罪刑法定、有罪推定、犯罪事实和证据的公正、量刑适当等。

3. 解释一下刑法的功能。

答:刑法的功能主要包括预防犯罪、保护社会秩序、维护公正正义、教育矫正罪犯等。

试题二
1. 罪刑法定原则的含义是什么?
答:罪刑法定原则是指犯罪与刑罚都必须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进行,即罪行和刑罚都必须明确、具体、法定化。

2. 什么是犯罪事实和证据的公正原则?
答:犯罪事实和证据的公正原则是指在刑事审理中,对犯罪事实和证据的认定必须符合事实真实、证据合法、程序公正的原则。

3. 解释一下刑法的适用原则。

答:刑法的适用原则是指刑法规定的刑罚适用必须合乎法定条件、符合罪犯的犯罪性质、危险性和教育改造需要,以及刑罚适用的程序要求。

试题三
1. 解释一下刑罚的目的和作用。

答:刑罚的目的和作用主要包括惩罚犯罪、预防犯罪、保护社会秩序、教育改造犯罪人员等。

2. 罪刑法定原则对刑罚的适用有何要求?
答:根据罪刑法定原则,刑罚的适用必须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进行,刑罚的种类和数额必须由法律明确规定。

3. 刑法中有哪些常见的刑罚种类?
答:刑法中常见的刑罚种类包括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拘役、缓刑、罚金等。

注意:以上答案仅供参考,具体答案以实际教材为准。

中国政法大学 刑法总论期末真题附答案

中国政法大学 刑法总论期末真题附答案

刑法学总论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A卷考试对象:法学本科及试验班一,单项选择题(20×1=20)1,我国刑法规定了【】法定原则,其经典表述是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

刑法同时规定了【】相适应原则,即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的【】和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

我国刑法还规定,死刑只适用于【】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

在这段话的4个空格中,有()处填写“罪刑”,有()处填写“罪行”。

A,1,3B,2,2C,3,1D,4,02,关于刑法的空间效力,下列选项哪一个是正确的A,外国人甲在国外寄送含有毒药的营养品到中国,意图毒死中国人乙,乙一直没有饮用,一年后甲到中国旅游,中国司法机关对甲没有刑事管辖权。

B,外国人甲在中国领域外对中国公民犯罪的,按照中国刑法的规定,该罪的法定刑最高为两年有期徒刑的,不适用中国刑法。

C,我国船舶停靠在巴西港口时,中国籍船员甲乙两人打架斗殴,甲致乙死亡,巴西法院判处甲故意伤害罪处4年有期徒刑,甲经假释回国后,我国法院不能再对甲进行起诉、审判。

D,外国人甲在公海上,带领乙丙等5人抢劫过往商船,但未曾劫掠中国船只。

甲的船只停靠在中国港口,我国司法机关对甲等人没有刑事管辖权。

3,以下情形中行为人可以构成不作为犯的是A,甲男与乙女谈恋爱并商量准备结婚,乙威胁甲称:“你家不给买婚房的钱我就跳楼。

”甲对此置之不理,乙真的站在阳台护栏上,甲没有制止。

乙从5楼上跌下受重伤,对甲的不制止行为。

B,乙在甲经营的饭店里吃饭时喝多了酒,出门时殴打街上无辜的行人丙,甲在一旁围观未制止,乙将丙打成重伤,对于甲的不制止行为。

C,母亲甲不喂养自己亲生的婴儿乙,继而将其弃置家中,导致以饿死,对于甲的不喂养行为。

D,甲见邻居家8岁的小男孩乙在河里游泳而不制止,乙游进深水区后被淹死,对于甲的不制止行为。

4,关于首要分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对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按照集团所犯的全部罪行处罚。

B,犯罪集团中的首要分子既可以是一人也可以是数人。

2022年中央司法警官学院法学专业《民法学》期末试卷A(有答案)

2022年中央司法警官学院法学专业《民法学》期末试卷A(有答案)

2022年中央司法警官学院法学专业《民法学》期末试卷A(有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甲在乙经营的酒店进餐时饮酒过度,离去时拒付餐费,乙不知甲的身份和去向。

甲酒醒后回酒店欲取回遗忘的外衣,乙以甲未付餐费为由拒绝交还。

对乙的行为应如何定性?()A.是行使同时履行抗辩权B.是行使不安抗辩权C.是自助行为D.是侵权行为2、甲公司与乙公司达成还款计划书,约定在2012年7月30日归还100万元,8月30日归还200万元,9月30日归还300万元。

丙公司对三笔还款提供保证,未约定保证方式和保证期间。

后甲公司同意乙公司将三笔还款均顺延3个月,丙公司对此不知情。

乙公司一直未还款,甲公司仅于2013年3月15日要求丙公司承担保证责任。

关于丙公司保证责任,下列哪一表述是正确的?()A."丙公司保证担保的主债权为300万元B.丙公司保证担保的主债权为500万元C.丙公司保证担保的主债权为600万元D.因延长还款期限未经保证人同意,丙公司不再承担保证贵任3、刘婆婆回家途中,看见邻居肖婆婆带着外孙小勇和另一家邻居的孩子小园(均为4岁多)在小区花园中玩耍,便上前拿出几根香蕉递给小勇,随后离去。

小勇接过香蕉后,递给小园一根,小因吞食时误入气管导致休克,经抢救无效死亡。

对此,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刘婆婆应对小园的死亡承担民事责任B.肖婆婆应对小因的死亡承担民事责任C.小勇的父母应对小因的死亡承担民事责任D.属意外事件,不产生相关人员的过错责任4、民事主体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有完全的意志的自由,自主实施民事法律行为,参加民事法律关系,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非法干预。

这体现了()。

A.诚实信用原则B.民事活动自愿原则C.民事活动公平原则D.主体地位平等原则5、某洗浴中心大堂处有醒目提示语:“到店洗浴客人的贵重物品,请放前台保管。

”甲在更衣时因地滑摔成重伤,并摔碎了手上价值20万元的定情信物玉锡。

经查明:因该中心雇用的清洁工乙清洁不彻底,地面湿滑导致甲摔倒。

警校期末试题及答案

警校期末试题及答案

警校期末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项是警察的职责?(A)A. 维护社会治安B. 提供医疗服务C. 审判案件D. 修建道路2. 以下哪种行为不属于违法犯罪行为?(C)A. 盗窃B. 走私C. 行贿D. 杀人3. 警察在执法过程中应该遵循的原则是什么?(B)A. 纳贿B. 公正、廉洁、文明执法C. 隐藏证据D. 听从上级指示4. 刑事拘留是指警察将犯罪嫌疑人拘留多久?(C)A. 2小时B. 24小时C. 72小时D. 7天5. 没有经过法定程序,私自侵犯他人人身自由属于什么行为?(A)A. 非法拘禁B. 侮辱C. 抢劫D. 妨碍公务二、简答题1. 简述社会治安的含义及警察在维护社会治安中的作用。

社会治安是指社会秩序的稳定与安全,在这样的状态下人民可以自由、安全地生活和工作。

警察在维护社会治安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他们负责巡逻执勤,及时发现和制止违法犯罪行为,保护人民的财产和人身安全。

警察还负责处理纠纷、安抚民众情绪,并参与调查、侦破犯罪案件,维护社会秩序。

2. 警察应该具备哪些职业素养?警察应该具备以下职业素养:- 公正:在执法过程中不偏袒任何一方,依法公正地对待每一个案件和人员。

- 廉洁:拒绝收受贿赂,不违法乱纪,保持良好的道德操守。

- 勇敢:在面对危险和困难时,勇于承担责任并果断采取行动。

- 专业:具备专业的执法技能和知识,能够熟练运用警务工具和装备。

- 人文关怀:对待受害人和嫌疑人要有同情心和尊重,善于解决问题和化解矛盾。

三、案例分析题某市发生一起盗窃案,一名警察接到报案后立即赶到现场。

他发现凶手已经逃离,但留下了一些痕迹。

警察搜集到了相关的证据和线索,进行了详细的调查。

最终,警察成功地找到了凶手,并将其逮捕归案。

请分析该案例中警察所做的工作和应用的调查技巧,并提出合理的建议。

在该案例中,警察采取了以下工作和调查技巧:- 及时赶到现场:警察能够在短时间内赶到现场,及时了解案件的情况。

- 搜集证据和线索:警察对现场进行细致的搜查,找到了相关的证据和线索,为后续的调查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中央司法警官学院刑法学期末考试综合自测题

中央司法警官学院刑法学期末考试综合自测题

二、选择题1.我国刑法的基本原则有()。

A.罪刑法定原则B.罪责刑相适应原则C.惩罚与教育相结合原则D.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2.我国刑法的首要任务是用刑罚同一切()作斗争。

A危害社会的行为 B.违法行为 C.违纪违法行为 D.犯罪行为3.按照()划分,犯罪客体分为简单客体和复杂客体。

A.犯罪所侵犯的社会关系的范围B.犯罪所直接侵犯的具体社会关系的单复C.犯罪行为对具体社会关系的侵犯次数D.犯罪对象的多少4.犯罪目的只存在于()的犯罪中。

A.故意B.直接故意C.间接故意D.既遂5.某甲在与某乙争吵中捅了某乙一刀后扬长而去,某乙因失血过多死亡。

对于某乙的死亡,某甲的行为属于()。

A意外事件 B.过失犯罪 C.直接故意犯罪 D.间接故意犯罪6.避险过当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处罚。

A.减轻或者免除B.免除或者减轻C.酌情减轻或者免除D.酌情免除或者减轻7.某乙没有实行某甲教唆的犯罪,对某甲可以()。

A不予处罚 B.免除处罚 C.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D.减轻处罚8.对于被判处()的犯罪分子应当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A无期徒刑 B.死刑 C.十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D.驱逐出境9.某甲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依法减为有期徒刑后,刑期从()起计算。

A.死刑缓期执行判决之日B.死刑缓期执行判决确定之日C.裁定减为有期徒刑之日D.死刑缓期执行期满之日10.某甲被判处无期徒刑,依法假释时,其考验期限为()。

A五年 B.十年 C.十五年 D.二十年1.根据属地管辖权原则,所谓在中国领域内犯罪,是指()。

A.犯罪的行为和结果均发生在中国领域内B.犯罪的行为人和受害人均在中国领域内有居所C.犯罪的行为或者结果有一项发生在中国领域内D.犯罪的行为人或者受害人有一方在中国领域内有居所2.犯罪行为的两种基本表现形式是()。

A.故意行为与过失行为B. 作为与不作为C.教唆行为与实行行为D.主动行为与被动行为3.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刑法学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刑法学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刑法学期末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根据我国刑法,下列哪项不属于犯罪的构成要件?A. 犯罪行为B. 犯罪目的C. 犯罪结果D. 犯罪动机答案:D2. 刑法中的“故意”是指行为人对行为的什么态度?A. 行为结果的预见性B. 行为结果的必然性C. 行为结果的偶然性D. 行为结果的不确定性答案:A3. 以下哪个选项不属于正当防卫的范畴?A. 为了制止正在进行的非法侵害行为B. 为了保护国家利益C. 为了保护本人的财产D. 为了保护他人的人身安全答案:B4. 刑法中的“过失”是指行为人对行为结果的什么态度?A. 预见性B. 必然性C. 偶然性D. 不可预见性答案:D5. 以下哪种情形不适用缓刑?A. 犯罪情节较轻B. 犯罪后积极赔偿C. 犯罪后有悔改表现D. 犯罪后再次犯罪答案:D6. 根据我国刑法,下列哪种行为不构成犯罪?A. 盗窃B. 诈骗C. 贪污D. 捡到钱包未归还答案:D7. 刑法中的“共同犯罪”是指什么?A.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共同实施犯罪行为B. 一个人同时犯下多个罪行C. 一个人在不同时间犯下多个罪行D. 一个人在不同地点犯下多个罪行答案:A8. 以下哪种情形属于犯罪中止?A. 犯罪行为已经完成B. 犯罪行为正在进行C. 犯罪行为已经停止D. 犯罪行为尚未实施答案:C9. 根据我国刑法,下列哪种行为属于侵犯财产权的犯罪?A. 故意伤害B. 非法拘禁C. 侵占他人财物D. 诽谤他人名誉答案:C10. 刑法中的“累犯”是指什么?A. 一个人在一定时间内连续犯下多个罪行B. 一个人在不同时间犯下多个罪行C. 一个人在不同地点犯下多个罪行D. 一个人在不同情况下犯下相同罪行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1. 下列哪些属于刑法中的“加重情节”?A. 犯罪手段残忍B. 犯罪结果严重C. 犯罪动机卑劣D. 犯罪后逃避追捕答案:ABC12. 根据我国刑法,哪些行为可以构成“故意杀人罪”?A. 故意杀害他人B. 故意伤害他人致死C. 故意造成他人自杀D. 故意造成他人重伤答案:ABC13. 以下哪些情形可以适用死刑?A. 故意杀人B. 强奸妇女C. 贪污数额特别巨大D. 贩卖毒品答案:A14. 以下哪些行为属于“贪污罪”?A.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公共财物B.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C.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D.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答案:ABC15. 以下哪些属于“诈骗罪”的构成要件?A. 以非法占有为目的B. 采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C. 使他人产生错误认识D. 取得他人财物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6. 我国刑法规定,犯罪行为人未满14周岁的,不负刑事责任。

刑法学期末考试考试题及答案.

刑法学期末考试考试题及答案.

期末作业考核《刑法学》满分100分一、简述题(每题8分,共40分)1.如何正确理解和认定犯罪的“着手实行”?答:所谓已经着手实行犯罪,是指行为人已经开始实施刑法分则规范所规定的某种犯罪构成的行为。

这是犯罪未遂形态必须具备的特征之一,也是犯罪未遂与犯罪预备相区别判断行为人是否着手实行犯罪时,应考虑以下因素:⑴行为是否已经接触犯罪对象。

⑵所实施的行为是否已具有直接引发危害结果发生的原因。

⑶是否已经过犯罪预备的阶段。

方面去判断是客观方面的主要标志。

⑷行为是否已表现出行为人的犯罪故意状态。

上述四个方面应综合分析,不能仅从某一否已经着手。

2.简述假释的考验期和考察的内容。

答:对于假释犯的考验,《刑法》第 83 条、第 84 条和第 85 条作了如下规定: 10 (1)有期徒刑假释的考验期限为没有执行完毕的刑期,无期徒刑的假释考验期限为验期限,从假释之日起计算。

年。

假释考(2)被宣告假释的犯罪分子,应当遵守下列规定:①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③遵守监督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④离开所居应当报经监督机关批准。

(3)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限内,由公安机关予以监督,如果没有撤销假②按照监督住的市、县或者迁居,释的情形,假释考验期满,就认为原判刑罚已经执行完毕,并公开宣告剩余刑罚不再执行。

3.简述叛逃罪与投敌叛变罪的界限。

答:叛逃罪与投敌叛变罪在性质和主体上有相同之处。

二者的区别在: (1)主体的具体范围不同。

叛逃罪的主体如前所述是特定的中国公民,而投敌叛变罪的任何已满 16 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中国公民。

主体则可以是 (2)客观方面的行为不同。

叛逃罪的客观方面的行为表现为履行公务期间,叛逃境外或者在境外叛逃两种形式,投敌叛变的客观方面表现为投奔敌方或者在被敌方抓捕、俘虏后投降变节两种形式。

如果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不是在履行公务期间叛逃境外,危害国家安全的,应按投敌叛变罪定罪判刑,而不能按叛逃罪处理。

司法考试《刑法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司法考试《刑法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司法考试《刑法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概述
本文档主要提供了司法考试中《刑法学》试题及答案的解析。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问题及其答案。

试题及答案解析
1. 问题:什么是故意犯罪?
答案:故意犯罪是指犯罪主体明知自己的行为将会造成犯罪结果,却故意进行该行为的犯罪行为。

2. 问题:什么是过失犯罪?
答案:过失犯罪是指犯罪主体在未能预见犯罪结果的情况下,因过失而造成了犯罪行为。

3. 问题:刑法中的“法定刑”是指什么?
答案:法定刑是指依法规定的刑罚种类和刑罚幅度。

4. 问题:什么是共同犯罪?
答案:共同犯罪是指两个或更多人共同实施的犯罪行为。

5. 问题:刑法中的“从犯”是指什么?
答案:从犯是指在主犯的犯罪行为中起辅助作用或参与犯罪的人。

6. 问题:徇私舞弊刑事责任是如何确定的?
答案:徇私舞弊刑事责任的确定需考虑行为人的机关地位、犯
罪主观故意、错误行为的严重程度等因素。

7. 问题:累犯是什么概念?
答案:累犯是指在刑法规定的累犯制度下,曾被判处刑罚后再
次犯罪的行为。

结论
以上是《刑法学》司法考试中的一些试题及其答案解析。

希望
本文提供的信息对您有所帮助。

如有其他问题,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
注:本文档的内容仅供参考,不代表司法考试官方的解释和观点。

刑法学(2)》2021-2022期末试题及答案

刑法学(2)》2021-2022期末试题及答案

刑法学(2)》2021-2022期末试题及答案刑法学(2)》2021-2022期末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至少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字母填入题目括号内。

多选、少选均不得分。

每小题3分,共21分)1.XXX非法向走私分子XXX收购其走私进口的彩电、照相机等价值250多万元(偷逃关税近60万元)的物品后倒卖,获利近80万元。

XXX的行为构成(。

)。

A.非法经营罪B.逃税罪(偷税罪)C.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D.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2.下列人员中,不能成为虚假广告罪的犯罪主体的有(。

)。

A.广告经营者B.广告发布者C.广告管理者D.广告主3.刑讯逼供罪侵犯的对象是(。

)。

A.犯罪嫌疑人B.被告人C.刑事案件的证人D.普通公民4.XXX和XXX发现某单位出纳员从银行出来时手提包内装有大量现款,遂商议行抢。

XXX不备突然从背后用双手将其拦腰抱住,XXX将出纳员手中的提包抢走。

XXX和XXX 的行为构成(。

)。

A.抢夺罪B.抢劫罪C.敲诈勒索罪D.绑架罪5.某甲为车站存包处工作人员。

旅客某乙将一牛皮公文箱存放后存包单遗失,某甲即拒不承认收存过该箱。

后某甲将公文箱取走据为已有。

某甲的行为构成(。

)。

A.贪污罪B.侵占罪C.职务侵占罪D.盗窃罪6.某县民政局干部XXX从自己掌管的救灾款中挪用了1万元,交给其弟作流动资金去广州进服装。

半个月后,XXX 之弟将借款本息全部归还。

XXX的行为构成(。

)。

A.挪用公款罪B.贪污罪C.挪用特定款物罪D.滥用职权罪7.私分国有资产罪的犯罪主体是(。

)。

A.国家机关B.事业单位C.国有公司、企业D.人民团伙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8.分裂国家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组织、策划分裂国家、破坏国家统一的行为。

9.纳税人采取虚假记账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的,构成逃税罪(偷税罪)。

10.伪造货币并出售伪造的货币的,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定罪从重处罚。

刑法学(2)综合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刑法学(2)综合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刑法学(2)综合练习题一、解释名词:引证罪状叙明罪状空白罪状间谍罪危害公共安全罪放火罪投毒罪破坏交通工具罪交通肇事罪偷税罪抗税罪假冒注册商标罪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伪造货币罪故意伤害罪奸淫幼女罪诽谤罪刑讯逼供罪报复陷害罪强奸妇女罪强迫他人卖淫罪非法拘禁罪诬告陷害罪伪证罪拐卖妇女、儿童罪贪污罪抢夺罪抢劫罪诈骗罪盗窃罪敲诈勒索罪绑架罪制造、贩卖、运输毒品罪侮辱国旗、国徽罪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破坏军人婚姻罪遗弃罪重婚罪虐待罪玩忽职守罪受贿罪泄露国家秘密罪循私枉法罪军人违反职责罪行贿罪二、填空题:1.刑法分则条文通常由( )和( )两部分构成。

2.根据立法实践和刑法理论,法定刑分为( )、( )、( )三种。

3.危害公共安全罪是指危害( )生命健康和( )安全的行为。

4.破坏交通工具罪的侵犯对象,只限于正在使用中的( )、( )、( )、( )和( )等交通运输工具。

5.盗窃、抢夺枪支、弹药罪在主观方面必须是( )的。

即( )是枪支、弹药而进行窃取或抢夺。

6.交通肇事罪在主观方面只能是( )。

7.非法捕捞水产品罪是指在禁渔( )、禁渔( )或者使用的( )捕捞水产品,情节严重的行为。

8.伪造货币罪中的货币是指()。

9.洗钱罪的主观方面是故意,即明知()、()、()的违法所得及其所产生的收益,为掩饰、隐瞒其来源和性质,而实施了洗耳恭听钱的行为。

10.偷税罪的犯罪主体是()和()。

11.杀人罪的犯罪对象只能是( )。

12.参加()或者接受()的任务,或者为敌人指示()的,构成间谍罪。

13.交通肇事罪是指违反(),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任、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14.以()或者()为目的,走私淫秽物品的,构成走私淫秽物品罪。

15.直接向走私人非法收购()的,以走私罪论处。

16.奸淫()的幼女,以强奸论,从重处罚。

17.以()、()或者()方法强制猥亵妇女或者侮辱妇女的,构成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

警校生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警校生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警校生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我国公安机关的性质是:A. 行政机关B. 司法机关C. 立法机关D. 监察机关2. 以下哪项不是公安机关的职责:A. 维护社会治安B. 预防和打击犯罪C. 制定国家政策D. 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3. 我国刑法规定的最高刑罚是:A. 有期徒刑B. 无期徒刑C. 死刑D. 罚金4.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公安机关在侦查阶段可以采取的强制措施不包括:A. 拘留B. 逮捕C. 监视居住D. 罚款5. 以下哪项不是公安机关执法的基本原则:A. 依法行政B. 公正执法C. 效率优先D. 尊重和保障人权...(此处为其他选择题,共10题)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我国公安机关的基本任务是维护国家安全,维护社会治安秩序,______,______。

2. 公安机关在执行职务时,应当坚持______,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

3.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可以处以______或者______。

4. 公安机关在侦查活动中,应当依法收集证据,不得______或者______。

5. 公安机关在执行职务时,应当尊重和保障人权,不得______或者______。

...(此处为其他填空题,共5空)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公安机关在预防和打击犯罪方面的职责。

2. 公安机关在处理突发事件时,应遵循哪些原则?3. 公安机关如何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四、案例分析题(每题15分,共30分)1. 某地发生一起盗窃案件,犯罪嫌疑人被当场抓获。

请分析公安机关在处理此类案件时应注意的法律程序。

2. 某市发生一起群体性事件,公安机关如何依法处置,以维护社会稳定?五、论述题(20分)请结合实际,论述公安机关在维护社会治安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答案一、选择题1. A2. C3. C4. D5. C...(此处为其他选择题答案)二、填空题1. 保护公民的人身安全,保护公共财产和个人合法财产2. 依法行政3. 警告,罚款4. 刑讯逼供,非法取证5. 非法限制人身自由,非法搜查身体三、简答题1. 公安机关在预防和打击犯罪方面的职责包括但不限于:制定和执行预防犯罪的策略和措施,开展犯罪预防宣传教育,加强社会面的治安巡逻,及时查处各类违法犯罪行为,保护社会公共安全和公民的合法权益。

刑法学司法考试试题及答案

刑法学司法考试试题及答案

刑法学司法考试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犯罪行为人主观上没有故意,但因疏忽大意造成严重后果的,构成:A. 故意犯罪B. 过失犯罪C. 无罪D. 不构成犯罪答案:B2. 下列哪项不属于刑法中的主刑?A. 有期徒刑B. 无期徒刑C. 死刑D. 罚金答案:D3.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以下行为中哪一项不构成犯罪?A. 盗窃他人财物B. 故意伤害他人身体C. 捡到遗失物拒不归还D. 未经许可擅自进入他人住宅答案:C4. 刑法中规定的“正当防卫”是指:A. 为了使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等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B. 为了报复他人,故意伤害他人身体C. 为了逃避法律制裁,故意制造事故D. 为了个人利益,未经允许使用他人财物答案:A5.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以下哪种情况可以适用缓刑?A. 犯罪情节严重B. 犯罪后逃逸C. 犯罪情节较轻,有悔罪表现D. 犯罪后拒不认罪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6. 以下哪些因素可以作为量刑时的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的情节?A. 自首B. 立功C. 犯罪未遂D. 犯罪预备答案:A, B, C7.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以下哪些行为可以构成贪污罪?A.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公共财物B.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索取或者非法收受财物C. 企业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企业财产D. 个人非法占有他人遗失物答案:A, B8. 以下哪些行为可以构成受贿罪?A.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B.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C. 企业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或者非法收受财物D. 个人非法收受他人财物答案:A, B三、简答题9. 简述《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关于犯罪预备的定义及其法律后果。

答案:犯罪预备是指为了实施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行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选择题1.我国刑法的基本原则有()。

A.罪刑法定原则B.罪责刑相适应原则C.惩罚与教育相结合原则D.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2.我国刑法的首要任务是用刑罚同一切()作斗争。

A危害社会的行为 B.违法行为 C.违纪违法行为 D.犯罪行为3.按照()划分,犯罪客体分为简单客体和复杂客体。

A.犯罪所侵犯的社会关系的范围B.犯罪所直接侵犯的具体社会关系的单复C.犯罪行为对具体社会关系的侵犯次数D.犯罪对象的多少4.犯罪目的只存在于()的犯罪中。

A.故意B.直接故意C.间接故意D.既遂5.某甲在与某乙争吵中捅了某乙一刀后扬长而去,某乙因失血过多死亡。

对于某乙的死亡,某甲的行为属于()。

A意外事件 B.过失犯罪 C.直接故意犯罪 D.间接故意犯罪6.避险过当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处罚。

A.减轻或者免除B.免除或者减轻C.酌情减轻或者免除D.酌情免除或者减轻7.某乙没有实行某甲教唆的犯罪,对某甲可以()。

A不予处罚 B.免除处罚 C.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D.减轻处罚8.对于被判处()的犯罪分子应当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A无期徒刑 B.死刑 C.十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D.驱逐出境9.某甲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依法减为有期徒刑后,刑期从()起计算。

A.死刑缓期执行判决之日B.死刑缓期执行判决确定之日C.裁定减为有期徒刑之日D.死刑缓期执行期满之日10.某甲被判处无期徒刑,依法假释时,其考验期限为()。

A五年 B.十年 C.十五年 D.二十年1.根据属地管辖权原则,所谓在中国领域内犯罪,是指()。

A.犯罪的行为和结果均发生在中国领域内B.犯罪的行为人和受害人均在中国领域内有居所C.犯罪的行为或者结果有一项发生在中国领域内D.犯罪的行为人或者受害人有一方在中国领域内有居所2.犯罪行为的两种基本表现形式是()。

A.故意行为与过失行为B. 作为与不作为C.教唆行为与实行行为D.主动行为与被动行为3.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A.贩卖毒品罪B.强奸罪C.投毒罪D.爆炸罪4.一天凌晨1点钟,联防队员甲、乙二人前去一处居民区查暂住证。

二人来到一处外地来京人员租住房屋前,大声敲门,高喊:“开门!”屋内男子丙被惊醒,问:“是谁?”甲、乙没有回答。

丙以为是抢钱的歹徒,拿了一把菜刀躲在门后,猛地打开门,朝冲进屋内的甲砍了一刀,致甲轻伤。

丙的行为属于()。

A.正当防卫B.假想防卫,应按意外事件处理C.假想防卫,应按故意伤害处理D.防卫过当5.某甲,27岁,工人。

甲工作懈怠、吊儿郎当,经常受到车间主任乙的批评责备。

甲因此怀恨在心,并萌发杀机,意图杀害乙。

为此,甲购买了一把弹簧刀,并观察乙的生活规律,伺机作案。

一周后恰逢严打,甲害怕司法追究,放弃了杀人的打算。

甲的行为属于()。

A.犯意表示B.犯罪预备C.犯罪中止D.犯罪未遂6.我国刑法规定,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

A.从轻B.从轻或者减轻C.从轻、减轻或者免除D.减轻或者免除7.死刑缓期执行减为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减为有期徒刑时,应当把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改为()。

A.1年以上5年以下B.1年以上10年以下C.3年以上8年以下D.3年以上10年以下8.数罪并罚时,拘役最高不能超过()。

A.1年B.2年C.3年D.5年9.中学生甲(15岁)经常受其同班同学乙的欺负,甲想报复乙,出200元钱请高年级的同学丙(16岁)“教训教训”乙。

丙在一天晚上下晚自习后将乙半路拦住,痛打了一顿,致乙肋骨骨折,经医院鉴定为轻伤。

本案,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A.甲、丙二人构成共同犯罪,甲为教唆犯,丙为实行犯B.甲、丙二人构成共同犯罪,甲为从犯,丙为主犯C.甲、丙二人不构成共同犯罪,丙单独构成犯罪D.甲、丙二人不构成共同犯罪,二人分别单独构成犯罪10.江某犯爆炸罪,被判处有期徒刑7年,执行3年后,又在监狱犯故意伤害罪,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

则并罚后应在何种幅度内决定执行的刑罚()。

A.7年以上12年以下B.5年以上12年以下C.5年以上9年以下D.4年以上9年以下1.刑法学的研究对象是刑法及其所规定的()。

A.犯罪B.犯罪和刑罚C.犯罪和刑事责任D.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2.“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体现的是()。

A.罪刑法定原则B.罪刑相当原则C.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D.罪责自负原则3.下列情况中,我国刑法有溯及力的是()。

A.当时的法律认为是犯罪而刑法不认为是犯罪B.当时的法律不认为是犯罪而刑法认为是犯罪C.当时的法律和刑法均认为是犯罪,但当时的法律处刑比刑法轻D.当时的法律和刑法均认为是犯罪,但刑法的处刑比当时的法律轻4.犯罪的本质特征在于它是()。

A.危害社会的行为B.违反法律的行为C.触犯法律的行为D.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5.我国刑法规定,()的人犯罪,应当负完全刑事责任。

A.已满14周岁B.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C.已满16周岁D.已满18周岁6.防卫过当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处罚。

A.应当从轻或者减轻B.可以从轻或者减轻C.应当减轻或者免除D.可以减轻或者免除7.甲、乙两人因打麻将发生争执,甲一气之下抄起水果刀刺向乙的大腿,乙顿时血流如注。

甲见状,惊慌失措,立即将乙送往医院,经医院包扎止血,乙住院治疗1个月后康复,此间甲主动承担了乙的医药费。

后经法医鉴定,乙为轻伤。

甲的行为属于()。

A.犯罪既遂B.犯罪中止C.犯罪未遂D.犯罪预备8.死刑缓期执行减为有期徒刑的条件是()。

A.没有故意犯罪B.确有悔改C.确有悔改并有立功表现D.确有重大立功表现9.犯罪后自首又有立功表现的,应当()处罚。

A.从轻或者减轻B.减轻C.减轻或者免除D.免除10.某甲先后犯有盗窃、诈骗、强奸3个罪,被分别判处有期徒刑5年、7年、10年,根据数罪并罚原则,应在何幅度内宣判对甲的刑罚()。

A.5年以上22年以下B.10年以上22年以下C.10年以上20年以下D.10年以上15年以下1.犯罪的本质特征在于它是()。

A.危害社会的行为B.违反法律的行为C.触犯法律的行为D.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2.在犯罪客观方面的诸多事实特征中,()是一切犯罪构成客观方面的必备要件。

A.危害行为B.危害结果C.犯罪的时间、地点D.犯罪的方法3.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故意伤害他人致人轻伤的,()刑事责任。

A.应当负B.不负C.可以负D.应当减轻4.我国刑法规定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处罚。

A.从轻B.减轻C.从轻或者减轻D.从轻、减轻或者免除5.甲、乙、丙、丁四人共谋在某工厂出纳员去银行领回该厂全体人员工资时,抢劫该出纳员领回的工资,后来甲因事抽不开身未能前往,乙、丙、丁同赴现场,抢走了该出纳员所领工资七千多元,四人平分。

对甲的行为()。

A.不以犯罪论处B.以抢劫罪的犯罪预备单独论处C.以抢劫罪共同犯罪论处D.以抢劫罪的犯罪中止论处6.死刑缓期执行减为有期徒刑的刑期从()起计算。

A.判决之日B.判决确定之日C.裁定减为有期徒刑之日D.死刑缓期执行期满之日7.虽然犯罪分子不具有刑法规定的减轻处罚情节,但是根据案件的特殊情况,判处法定最低刑还是过重的,经(),也可以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

A.高级人民法院判决B.高级人民法院核准C.最高人民法院判决D.最高人民法院核准8.王某因犯故意杀人罪被判处死刑,因犯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判处罚金5万元。

决定执行的刑罚时,应当采取()。

A.吸收原则B.限制加重原则C.吸收原则和并科原则D.吸收原则和限制加重原则9.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限最低为()。

A.2个月B.1年C.2年D.3年10.减刑以后,判处有期徒刑的实际执行的刑期不能少于()。

A.5年B.10年C.原判刑期的二分之一D.15年1.我国刑法解决刑法空间效力(即刑事管辖权范围)的原则是()。

A.属地原则B.属地原则为主,属人原则为辅C.属地原则为主,兼采属人原则、保护原则D.属地原则为主,兼采属人原则、保护原则、普遍原则2.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处罚。

A.从轻B.减轻C.从轻或者减轻D.从轻、减轻或者免除3.甲扬言杀害乙的全家,乙报案后公安人员即尾随追赶,在通向乙家的公路上,将携带凶器的甲截获。

甲的行为属于()。

A.犯罪预备B.犯罪未遂C.犯意表示D.犯罪中止4.死刑不适用于()。

A.犯罪时不满16周岁的人B.犯罪时不满18周岁的人C.犯罪时怀孕的妇女D.审判时怀孕的妇女5.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是一般累犯。

A.1年B.2年C.3年D.5年6.拘役的缓刑考验期限最低为()。

A.15日B.1个月C.2个月D.3个月7.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实际执行()以后,可以假释。

A.原判刑期二分之一B.5年C.10年D.15年8.犯罪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追诉期限从()之日起计算。

A.犯罪B.犯罪行为停止C.犯罪结果发生D.犯罪行为终了9.下列情形中不属于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的情节有()。

A.防卫过当的B.被胁迫参加犯罪的C.犯罪以后自首又有重大立功表现的D.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的10.某甲因抢夺罪被判处2年有期徒刑,缓刑2年.在2年的缓刑考验期内又犯盗窃罪,则对某甲()。

A.应当撤销缓刑,把前罪和后罪所判刑罚按“先并后减”原则进行数罪并罚B.应当撤销缓刑,把前罪和后罪所判刑罚按“先减后并”原则进行数罪并罚C.应当撤销缓刑,把前罪和后罪所判刑罚直接按限制加重原则决定执行的刑罚D.不应撤销缓刑,但对新罪应按刑法的规定从重处罚1.我国刑法的斗争对象是()。

A.一切违纪违规行为B.一切违法行为C.一切犯罪行为D.一切危害社会的行为2.“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体现的是()。

A.罪刑法定原则B.罪刑相当原则C.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D.罪责自负原则3.下列人员中,()在中国领域外犯我国刑法规定之罪的,不论刑法规定的该罪的最高刑是否为三年有期徒刑,均受我国刑法管辖。

A.国家公务员B.司法人员C.武装警察部队官兵D.现役军人4.()是刑法对犯罪进行科学分类的基本依据。

A.犯罪对象B.简单客体C.同类客体D.直接客体5.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A.盗窃罪B.抢劫罪C.放火罪D.敲诈勒索罪6.某甲意图毒死某乙,误将白糖当作砒霜拌入某乙所要吃的食物内,某乙吃后平安无事。

在这种情况下,某甲的行为属于()。

A.犯罪预备B.犯罪未遂C.犯罪中止D.犯罪既遂7.有期徒刑的期限为()。

A.3个月以上15年以下B.3个月以上20年以下C.6个月以上15年以下D.6个月以上20年以下8.从重处罚是指在法定刑限度以内选择适用()的刑罚。

A.最重B.次重C.相对较重D.中线以上9.缓刑只适用于被判处()的犯罪分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