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热带植物资源可持续利用重点实验室

合集下载

不同演替阶段野芭蕉群落土壤养分的动态变化

不同演替阶段野芭蕉群落土壤养分的动态变化
Ab s t r a c t : Mu s a wi &o n i i , a h u g e h e r b a c e o u s p l nt a , u s u a l l y d e v e l o p s a mo n o — d o mi n a n t p l a n t c o mmu n i y t i n t r o p i c a l r e g i o n s . I n o r d e r
摘 要 :研 究了西双版纳热带季节 雨林 恢复过程 中野芭蕉群落 的土壤养分动态 。该群落 的发展可分为 3个阶段:
野 芭蕉 的入侵一 定居 一扩 散 。 随着群 落演 替进程 , 土壤 的养分含量呈下 降趋势:土壤有机 质 ( 0. M)、 氮f N ) 、 磷( P )
全 量以入侵期最 高,分别为 ( 上层 )5 . 8 7 9 %、O . 3 3 3 %和 0 . 0 6 3 2 %;定居期居中,分别为 ( 上层 )4 . 7 9 4 %、0 . 2 8 8 %
、 , 0 1 . 3 3 No . 1 0 0c t .2 0 l 3
不 同演替阶段野芭蕉群落土壤养分的动态变化
唐 建维 , 王秀华 , 高丽洪 , 施 济普 , 张光明
( 1 . 中国科学院 西双版 纳热带植物 园 热带植物资源可持 续利用重点实验 室 ,云南 勐腊 6 6 6 3 0 3 ; 2 . 西双版 纳州土壤 肥料工作站 ,云南 景洪 6 6 6 1 0 0 ;3 . 西双版纳 州科技情报研究所 ,云 南 景洪 6 6 6 1 0 0 )
S c i e n c e s , Me n gl u n T o wn , Me n g l a Co u n t y , Yu n n a n 6 6 6 3 0 3 , Ch i n a ; 2 . Xi s h u a n g ba n n a S t a t i o n o f S o i l F e ni 1 i z e L J i n g h o n g 6 6 6 1 0 0 ,

中国科学院可再生能源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可再生能源重点实验室

人才培养
实验室拥有仪器设备总值约1亿多元,科研用房约1.72万平方米。共有155名固定研究人员,其中高级职称 100名。博士生培养点2个,博士后流动站1个,硕士生培养点7个。
感谢观看
中国科学院可再生能源重点实 验室
中国科学院下属机构
01 研究方向
03 科研条件 05 人才培养
目录
02 发展历史 04 科研成就
本着公开、开放的原则,实验室积极对外开展学术交流。设立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制定了开放基金管理办 法,对外公开发布指南和公开征集项目,对项目申请进行公平、公正的评审,择优立项并公开发布。每年批准约 10项开放基金,分别给予2-3万元经费的支持,获支持的项目负责人属于实验室流动人员的一部分。
研究方向
生物质能源、非碳可再生能源和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系统集成优化。在分散能源高效富集如光合作用模拟、高 效太阳能转换材料、聚光及跟踪技术、波浪能收集等,在低品位能源高效转化如光化学转化利用、中低温太阳能 利用、太阳能光伏发电、生物质燃料制备、地热资源综合利用等,非稳定能源储存及输送如高效大容量储能材料、 多能互补应用技术、可再生能源发电并控制技术等方面,开展核心技术研究,进行技术集成,以期突出原理创新 和工艺技委员会和管理委员会,管理3个研究方向共13个研究室和1个分析测试中心。秉承加强技术创新 和技术集成创新,坚持有所不为有所为的原则,重点开展具有明确需求的科研工作,在生物质能源利用、非碳能 源利用技术开发、能源战略研究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取得了一批具有标志性、引导性和不可替代性 的科技成果。生物质航空燃油关键技术获2018年度广东省技术发明一等奖;集波浪能发电、养殖、旅游为一体的 半潜式多功能平台,已获中国、欧盟和日本发明专利授权,南海兆瓦级波浪能示范工程建设项目首台500kW鹰式 波浪能发电装置“舟山号“,于2020年7月1日正式交付使用。

槲蕨的生活习性与柚皮苷累积规律

槲蕨的生活习性与柚皮苷累积规律

2019,41(5):901-907DOI :10.13836/j.jjau.2019103江西农业大学学报Acta Agriculturae Universitatis Jiangxiensis http :// 槲蕨的生活习性与柚皮苷累积规律沈宗芳1,2,郭昕3,田波1,郑国伟4,黄春球3,蔡传涛1*(1.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热带植物资源可持续利用重点实验室,云南昆明650223;2.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1408;3.云南植物药业有限公司,云南昆明650503;4.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云南昆明650201)摘要:槲蕨的干燥根茎是中药材“骨碎补”的正品。

由于其生长环境特殊,尚未实现人工种植。

为了野生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与合理利用,通过野外观察,描述槲蕨的生活习性,揭示其根茎的生长模式,确定根茎年龄的判断方法,并分析不同年龄根茎干质量的增长规律和柚皮苷的累积规律。

结果表明,不同分布区槲蕨的生活习性存在一定的差异,根茎具明显的节和节间,类似圆锥花序轴的生长模式,不同年龄根茎的干质量无显著差异。

槲蕨根茎中的柚皮苷,1年生根茎中含量最高,随着生长年龄升高含量下降,且多年生各年龄间没有显著差异;附生于石壁上的槲蕨根茎的柚皮苷含量显著高于附生树干上的槲蕨根茎。

这些发现将为槲蕨野生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开展人工种植提供指导。

关键词:槲蕨;柚皮苷;根状茎;生境;生长年龄中图分类号:Q949.95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2286(2019)05-0901-07Laws of Drynaria roosii Growth and Its Naringin AccumulationSHEN Zong -fang 1,2,GUO Xin 3,TIAN Bo 1,ZHENG Guo -wei 4,HUANG Chun -qiu 3,CAI Chuan -tao 1*(1.Key Laboratory of Tropical Plant Resources and Sustainable Use ,Xishuangbanna Tropical Botanical Garden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Kunming 650223,China ;2.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1408,China ;3.Yunnan Plant Medicine Limit Company ,Kunming 650503,China ;4.Kunming Institute of Botan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Kunming 650201,China)Abstract :Dry rhizome of Drynara roosii is a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al material ,named as “Gu-sui-bu ”.Due to its particular habitat environment ,there is no artificial cultivation at present.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reasonable use of wild resources of medicine ,the living habits of the herb were discribed throngh field observation and the growth pattern of this fern rhizome was revealed.Then the method for judging the age of the rhizome was determined ,and the growth law of dry weight of the rhizome was analyzed.The content of naringin in the rhizome at different ages was determined by HPLC.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were some differences in the habits of D.roosii in different districts.The rhizomes had distinct nodes and internodes ,and showed a growth pattern similar to that of the panicle axis.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dry收稿日期:2019­03­22修回日期:2019­05­10基金项目:中国科学院“一三五”专项(2017XTBG-F05)和云南植物药业有限公司项目Project supported by the “135”Special Funds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2017XTBG-F05)and Fund­ing project of Yunnan Plant Medicine limit company 作者简介:沈宗芳(1993—),女,硕士生,主要从事药用植物研究,/0000-0002-4542-7011,shenzongfang@ ;*通信作者:蔡传涛,研究员,caict@ 。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简介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简介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简介时间:2013-03-12 来源:党政办公室浏览次数: 1500 作者:党政办公室打印字体: 大中小【关闭】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以下简称“版纳植物园”)系我国著名植物学家蔡希陶教授领导下于1959年创建,位于101°25′E,21°41′N,海拔570m,年平均气温21.4℃。

在云南省省会昆明市设有分部。

1970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更名为“云南省热带植物研究所”。

1978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更名为“中国科学院云南热带植物研究所”。

1987年1月恢复现名。

1996年9月经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批准,版纳植物园与原昆明生态研究所整合为中国科学院的独立研究机构,沿用现名。

1998年底首批成为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单位之一。

2011年7月荣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版纳植物园是集科学研究、物种保存、科普教育和科技开发为一体的综合性研究机构和国内外知名的风景名胜区。

版纳植物园占地面积约1125hm2,收集活植物12000多种,建有38个植物专类区,保存有一片面积约250hm2的原始热带雨林,是我国面积最大、收集物种最丰富、植物专类园区最多的植物园,也是世界上户外保存植物种数和向公众展示的植物类群数最多的植物园。

版纳植物园主要发展目标和任务是:立足我国云南,面向我国西南(主要是热区)和东南亚,以热带、亚热带过渡区生物群落和生态系统为基础,探讨人类活动和环境变化对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影响及物种濒危机制,为知识创新和知识传播以及社会经济发展做贡献。

其学科方向是:保护生物学、森林生态系统生态学和资源植物学。

截止2012年底,在职职工337人。

其中科技人员122人,科技支撑人员97人,包括研究员及正高级工程技术人员30人、副研及高级工程技术人员55人。

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者9人。

在读研究生221人(硕士生143人,博士生78人),在站博士后10人。

批准建设的49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名单

批准建设的49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名单

实验室名称实验室主任建设承担单位单位负责人实验室代码杂交水稻国家重点实验室符习勤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武汉大学袁隆平李晓红2011DA770014棉花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喻树迅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河南大学喻树迅娄源功2011DA125024林木遗传育种国家重点实验室卢孟柱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东北林业大学张守攻杨传平2011DA169034家蚕基因组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夏庆友西南大学王小佳2011DA105044旱区作物逆境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康振生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孙其信2011DA105054亚热带农业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陈保善广西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唐纪良陈晓阳2011DA790064心血管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胡盛寿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胡盛寿2011DA131078肾脏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陈香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李书章2011DA V00088生殖医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沙家豪南京医科大学陈琪2011DA690098天然药物活性物质与功能国家重点实验室庾石山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蒋建东2011DA131108天然药物活性组分与药效国家重点实验室李萍中国药科大学吴晓明2011DA105118环境基准与风险评估国家重点实验室吴丰昌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孟伟2011DA144123大陆构造与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许志琴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侯增谦2011DA121133流域水循环模拟与调控国家重点实验室王浩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匡尚富2011DA126143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童金南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王焰新2011DA105153同位素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徐义刚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徐义刚2011DA173163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倪四道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孙和平2011DA173173荒漠与绿洲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陈亚宁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陈曦2011DA173183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南志标兰州大学周旭红2011DA105194热带海洋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王东晓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张偲2011DA173203森林与土壤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韩兴国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韩兴国2011DA173213高性能复杂制造国家重点实验室段吉安中南大学黄伯云2011DA105227钢铁冶金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郭占成北京科技大学徐金梧2011DA105237机械结构强度与振动国家重点实验室王铁军西安交通大学郑南宁2011DA105247机械结构力学及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熊克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朱荻2011DA124257强电磁工程与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段献华中科技大学李培2011DA10室忠根5267新能源电力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刘吉臻华北电力大学刘吉臻2011DA105277煤矿灾害动力学与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李晓红重庆大学林建华2011DA105287计算机体系结构国家重点实验室孙凝晖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李国杰2011DA173295信息光子学与光通信国家重点实验室任晓敏北京邮电大学方滨兴2011DA105305复杂系统管理与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王飞跃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王东琳2011DA173315流程工业综合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柴天佑东北大学丁烈云2011DA105325聚合物分子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丁建东复旦大学杨玉良2011DA105331有机无机复合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陈建峰北京化工大学王子镐2011DA105346硅酸盐建筑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赵修建武汉理工大学张清杰2011DA105356水利工程仿真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钟登华天津大学李家俊2011DA105367理论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吴岳良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吴岳良2011DA173372低维量子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薛其坤清华大学顾秉林2011DA105382发光学及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申德振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宣明2011DA173395发光材料与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曹镛华南理工大学李元元2011DA105406核探测与核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王贻芳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陈和生侯建国2011DA173412高温气体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姜宗林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樊菁2011DA173422生命分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鞠熀先南京大学陈骏2011DA105431药物化学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饶子和南开大学龚克2011DA105444细胞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朱学良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陈晓亚2011DA173454细胞应激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韩家淮厦门大学朱崇实2011DA105464分子发育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杨维才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薛勇彪2011DA173474真菌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刘杏忠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黄力2011DA173484微生物代谢国家重点实验室邓子新上海交通大学张杰2011DA1054942011-10-25二○一一年一月十九日附件1:通过验收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名单序号实验室名称依托单位通过验收时间恶性肿瘤发病机制及应用1北京大学2010年5月研究2 岩土及地下工程同济大学2010年5月3 系统生物工程天津大学2010年7月4 软弱土与环境土工浙江大学2010年7月5 夸克与轻子物理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8月北京航空航天大6 空天先进材料与服役2010年9月学7 功能纳米晶南京理工大学2010年11月8 植物细胞工程与种质创新山东大学2010年12月9 系统控制与信息处理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12月10 特种显示技术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12月附件2:通过验收的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名单序实验室名称共建地方依托单位通过验收时间号1 食品营养与安全天津市天津科技大学2009 年11月南方农业机械与装备关键技2广东省华南农业大学2010年5月术3 制药工程浙江省浙江工业大学2010年6月4 黄淮水环境与污染防治河南省河南师范大学2010年6月5 设施园艺辽宁省沈阳农业大学2010年7月6 工业微生物天津市天津科技大学2010年8月7 显示材料与光电器件天津市天津理工大学2010年8月哈尔滨理工大8 工程电介质及其应用技术黑龙江省2010年8月学哈尔滨医科大2010年8月9 生物医药工程黑龙江省学10 微生物多样性可持续利用云南省云南大学2010年9月11 分子磁体与磁信息材料山西省山西师范大学2010年9月北京信息科技12 现代测控技术北京市2010年10月大学13 绿色化工过程湖北省武汉工程大学2010年10月新型纺织材料绿色加工及其14湖北省武汉纺织大学2010年10月功能化附件3:部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名称调整名单序号实验室原名称依托单位实验室调整后名称恶性肿瘤发病机制及应用研1北京大学恶性肿瘤发病机制及转化研究究2 制药工程浙江工业大学绿色制药技术与装备3 系统生物工程天津大学定量系统生物工程4 工业微生物天津科技大学工业发酵微生物哈尔滨理工大5 工程电介质及其应用技术工程电介质及其应用学哈尔滨医科大6 生物医药工程心血管药物研究学7 微生物多样性可持续利用云南大学西南微生物多样性8 分子磁体与磁信息材料山西师范大学磁性分子与磁信息材料新型纺织材料绿色加工及其9武汉纺织大学纺织纤维及制品功能化北京航空航天10 信息数学与信息行为数学、信息与行为大学11 功能纳米晶南京理工大学软化学与功能材料12 承压系统安全科学华东理工大学承压系统与安全13 电力系统仿真控制天津大学智能电网。

热带植物的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

热带植物的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

热带植物的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热带地区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区域之一,拥有众多珍稀的热带植物资源。

这些热带植物不仅在生态系统中起着重要的角色,还具有巨大的经济潜力。

因此,热带植物的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热带植物的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可促进绿色经济的发展。

热带植物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可以作为绿色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带动经济增长的同时,不会破坏生态系统。

通过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对热带植物的有效开发与利用,可以提供生物能源、制药原料、化妆品原料、食品原料等多种资源,推动可持续的经济发展。

其次,研究热带植物的资源开发与利用可以促进保护生物多样性。

热带地区是全球生物多样性的热点区域,热带植物的资源开发与利用必须在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基础上进行。

通过进行热带植物资源的调查与研究,了解其种类与分布,制定科学合理的保护措施,避免不必要的物种灭绝和生物多样性丧失。

此外,研究热带植物的资源开发与利用还可以推动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的进步。

热带植物拥有丰富的化学成分,研究其生物活性物质,可以发现新的有效药物、新的化学物质等。

同时,研究热带植物的生长适应机制,探索其在环境逆境中的生存优势,可以为人类生活提供借鉴与启示。

因此,热带植物的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有助于推动科学的发展,并为各行业的技术创新提供重要支撑。

最后,研究热带植物的资源开发与利用还可以促进热带地区的农业发展。

热带植物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医疗价值,其开发与利用可以增加农民的收入,改善农村经济发展水平。

通过合理规划热带农业,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热带植物进行种植,能够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增加农民的收入。

同时,推广热带植物的多样化种植方式,可以提高农田的生态系统稳定性,减少对土壤和水资源的破坏,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总之,热带植物的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对丰富绿色经济、保护生物多样性、推动科学技术进步以及促进热带地区农业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开展研究的同时,还需要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共同推动热带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升振山姜茎的黄酮类成分

升振山姜茎的黄酮类成分

升振山姜茎的黄酮类成分刘友花;林立东;叶育石;徐良雄;魏孝义【摘要】为了解升振山姜(Alpinia hainanensis'Shengzhen')的化学成分,采用柱色谱技术从其茎中分离得到10个黄酮类化合物.经波谱分析,分别鉴定为(?)-乔松素(1)、(±)-山姜素(2)、(±)-7,4′-二羟基-5-甲氧基二氢黄酮(3)、4′,6′-二羟基-2′-甲氧基二氢查尔酮(4)、小豆蔻明(5)、蜡菊亭(6)、(+)-儿茶素(7)、(?)-表儿茶素(8)、原花青素A1(9)、原花青素A6(10).体外活性测试表明,化合物1、3、5、7~10具有显著的ABTS自由基清除活性,化合物7~10具有显著的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期刊名称】《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年(卷),期】2017(025)005【总页数】6页(P517-522)【关键词】升振山姜;茎;黄酮类化合物;抗氧化活性【作者】刘友花;林立东;叶育石;徐良雄;魏孝义【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中国科学院植物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重点实验室, 广东省应用植物学重点实验室,广州 510650;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中国科学院植物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重点实验室, 广东省应用植物学重点实验室,广州510650;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中国科学院植物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重点实验室, 广东省应用植物学重点实验室,广州 510650;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中国科学院植物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重点实验室, 广东省应用植物学重点实验室,广州 510650;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中国科学院植物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重点实验室, 广东省应用植物学重点实验室,广州 510650【正文语种】中文升振山姜(Alpinia hainanensis‘Shengzhen’)是由中国科学院已故高级工程师陈升振先生于20世纪80年代利用姜科药食两用山姜属植物草豆蔻(Alpinia katsumadai Hayata.)和小草蔻(A. henryi K. Schumann)杂交所得,为了纪念他的突出贡献,将其命名为升振山姜[1]。

傣药柚木枝叶乙醇提取物的毒理安全性研究

傣药柚木枝叶乙醇提取物的毒理安全性研究

引文格式:倪继妍, 李丽红, 赵霞, 等. 傣药柚木枝叶乙醇提取物的毒理安全性研究[J].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2023,38(4): 636−643. DOI: 10.12101/j.issn.1004-390X(n).202112082傣药柚木枝叶乙醇提取物的毒理安全性研究*倪继妍1,2, 李丽红3, 赵 霞1, 陈雪林1,2, 韩 梅1,2, 李 冰3 **, 张玉梅1,2 **(1. 中国科学院 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热带植物资源可持续利用重点实验室,云南 昆明 650223;2. 中国科学院大学 研究生院,北京 100049;3. 中国科学院 昆明动物研究所,云南 昆明 650201)摘要: 【目的】研究傣药柚木(Tectona grandis )枝叶乙醇提取物(ethanol extracts from the branches and leaves ,EBLTG)的安全性,为其进一步开发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根据最大耐受量试验结果,通过灌胃给予5~7周龄SPF 级SD 大鼠高、中、低剂量(2 500、1 250和625 mg/kg) EBLTG ,28 d 后测定大鼠的血液毒理学指标,并进行大体解剖观察、脏器称量和组织病理学检查。

【结果】EBLTG 对昆明小鼠的半数致死量(medi-an lethal dose ,LD 50)大于5.0 g/kg ,根据WHO 有关外源性化学物急性毒性分级标准评价为实际无毒级。

28 d 经口毒性试验中各组大鼠体质量、摄食量和食物利用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 >0.05)。

血清生化及凝血指标、血常规及电解质指标中各剂量组有个别指标高或低于对照组,但大部分有差异的指标没有同时出现在雌雄大鼠中,且均在本实验室正常值范围内,缺乏毒理学意义。

大体解剖未发现与EBLTG 相关的病理组织学变化和特异性损伤表现。

【结论】EBLTG 对SD 大鼠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及脏器组织病理等不呈现与剂量相关的影响,在本试验剂量范围内对SD 大鼠无毒性作用,其在SD 大鼠体内的无毒性反应剂量为2.5 g/kg 。

中国重点实验室名单

中国重点实验室名单

金属材料疲劳与断裂实验室中国科学院传感技术联合实验室中国科学院超导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红外物理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生物大分子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气数值模拟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波谱与原子分子物理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分子反应动力学实验室中国科学院腐蚀科学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科学与工程计算实验室中国科学院信息功能材料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植物细胞与染色体工程实验室中国科学院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农业虫害鼠害综合治理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煤炭转化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火灾科学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瞬态光学技术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生化工程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快速凝固非平衡合金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声场与声信息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淡水生态与生物技术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微生物资源前期开发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微细加工光学技术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工程塑料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半导体超晶格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羰基合成和选择氧化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气边界层物理和化学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分子动态与稳态结构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催化基础实验室中国科学院高性能陶瓷和超微结构实验室中国科学院计划生育生殖生物学实验室中国科学院表面物理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厦门大学植物分子遗传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分子生物学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新药研究实验室中国科学院信息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集成光电子学实验室教育部煤的燃烧实验室教育部毫米波实验室教育部生命有机化学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气体地球化学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有机地球化学实验室中国科学院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冻土工程实验室中国科学院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环境地球化学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气科学与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磁学与磁性材料实验室中国科学院高分子材料工程实验室教育部生物反应器实验室教育部微生物技术实验室教育部精密测试技术及仪器实验室教育部凝固技术实验室教育部干旱农业生态实验室教育部粉末冶金实验室教育部超硬材料实验室教育部染料、表面活性剂精细化工合成实验室教育部重质油加工实验室教育部流体传动及控制实验室教育部制浆造纸工程实验室教育部农业虫害鼠害综合治理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化学工程联合实验室教育部晶体材料实验室教育部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行学实验室教育部土木工程防灾实验室教育部智能技术与系统实验室教育部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实验室教育部医药生物技术实验室教育部应用表面物理实验室教育部材料复合新技术实验室教育部配位化学实验室教育部固体微结构物理实验室教育部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实验室教育部暴雨监测和预测实验室教育部污染控制和资源化研究实验室教育部生物防治实验室教育部河口海岸动力沉积和动力地貌综合实验室教育部文字信息处理技术实验室教育部微波与数字通信技术实验室教育部区域光纤通信与相干光纤通信实验室教育部综合业务网理论及关健技术实验室教育部振动冲击噪声实验室教育部激光技术实验室教育部机械传动实验室教育部磨擦学实验室教育部超快速激光光谱实验室教育部兽医生物技术实验室农业部热带作物生物技术实验室农业部医学神经生物学实验室卫生部医学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卫生部计划生育药具实验室卫生部分子肿瘤学实验室卫生部新型陶瓷与精细工艺实验室教育部新金属材料实验室教育部理论化学计算实验室教育部吸咐分离功能高分子材料实验室教育部近代声学实验室教育部高速水力学实验室教育部植物病虫害生物学实验室农业部癌基因及相关基因实验室卫生部生物膜与膜生物工程实验室教育部遗传工程实验室教育部视觉听觉信息处理实验室教育部动力工程多相流实验室教育部金属材料强度实验室教育部西安大学金属基复合材料实验室教育部上海交大元素有机化学实验室教育部应用有机化学实验室教育部海岸和近海工程实验室教育部蛋白质工程及植物基因工程实验室教育部病毒基因工程实验室卫生部天然药物及仿生药物实验室卫生部医学遗传学实验室卫生部实验血液学实验室卫生部计算机软件新技术实验室教育部机械结构强度与振动实验室教育部成矿作用研究实验室教育部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实验室教育部三束材料改性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教育部应用光学实验室教育部高纯硅及硅烷实验室教育部作物遗传改良实验室农业部。

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介绍

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介绍

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介绍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是中国科学院设立的一个专门从事热带植物研究的科研机构,起源于1959年。

位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东南面,南面为泰国,东南为老挝,是中国境内南亚热带植物区和中国西南亚热带地区的代表。

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占地面积约为900公顷,其中紫云山保护区为主,园内植物资源丰富,有着中国西南亚热带地区最完整的森林类型和最多样的植物群落。

此外,园内还有许多热带、亚热带果树、药用植物等特色资源,如热带水果王之一的榴莲,重要中草药的小蓟、金线莲等。

园内设有亚热带植物区、热带植物区、桂林园、中药材园、水生植物区等丰富多彩的景观,展示了热带亚热带地区独特的植物物种和自然景观。

游客可以在此欣赏到绝美风景,并可以学习植物科学知识。

除了植物资源的丰富性之外,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还有着国内较为先进的研究设备和技术力量。

例如,园内有着植物标本馆、植物标本库、显微镜室、病虫害实验室、细胞生物学实验室、基因组学与分子遗传学实验室等科研平台。

这些设备和平台提供了优越的研究条件,保障了该园的科研工作。

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重点研究热带植物学基础和应用问题,致力于提高热带植物的利用价值和保护能力。

该园针对国内外重大热带植物科学问题进行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形成了一批代表性研究成果。

此外,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还与许多国内外合作伙伴建立了密切合作关系,积极开展国际学术交流和合作。

总之,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是中国热带植物学领域的龙头机构,既是一处游客可以领略精彩风景和学习植物知识的场所,也是一处重要的科研机构和科技孵化基地。

农业部重点实验室名单

农业部重点实验室名单
浙江大学
72
农业部动物营养与饲料(华南)重点开放实验室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73
农业部饲料生物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
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
74
农业部授粉昆虫生物学重点开放实验室
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
第八类:动物疾病(13个)
75
农业部畜禽传染病学重点开放实验室
扬州大学
76
农业部动物疫病防控重点开放实验室
华南农业大学
四川农业大学
5
农业部闽台农作物种质资源利用重点开放实验室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6
农业部果树种质资源利用重点开放实验室
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
7
农业部西北园艺植物种质资源利用重点开放实验室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第二类:作物生物技术与遗传改良(22个)
8
农业部作物基因组学与遗传改良重点开放实验室
中国农业大学
9
农业部作物生物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
91
农业部淡水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重点开放实验室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
华中农业大学
92
农业部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重点开放实验室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93
农业部海洋与河口渔业资源及生态重点开放实验室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
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94
农业部海水养殖生态与质量控制重点开放实验室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畜牧科学院
67
农业部猪遗传育种重点开放实验室
华中农业大学
68
农业部动物生殖生理和胚胎工程重点开放实验室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第七类:动物生理与营养和饲料(6个)
69
农业部动物生理生化重点开放实验室

211021630_拟南芥bHLH_Ib_转录因子调控FIT_的转录

211021630_拟南芥bHLH_Ib_转录因子调控FIT_的转录

㊀Guihaia㊀Feb.2023ꎬ43(2):399-404http://www.guihaia-journal.comDOI:10.11931/guihaia.gxzw202103013杨钰洁ꎬ梁岗ꎬ2023.拟南芥bHLHIb转录因子调控FIT的转录[J].广西植物ꎬ43(2):399-404.YANGYJꎬLIANGGꎬ2023.bHLHIbtranscriptionfactorsregulatethetranscriptionofFITinArabidopsisthaliana[J].Guihaiaꎬ43(2):399-404.拟南芥bHLHIb转录因子调控FIT的转录杨钰洁1ꎬ2ꎬ梁㊀岗1∗(1.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热带植物资源可持续利用重点实验室ꎬ昆明650223ꎻ2.中国科学院大学生命科学学院ꎬ北京100049)摘㊀要:FIT是调控拟南芥铁稳态的一个关键调控因子ꎬ它在转录水平上受到缺铁诱导ꎬ但其背后的调控机制还不甚清楚ꎮ该研究以拟南芥bHLH38和FIT的单㊁双过表达植物及bHLHIb四突变体植物为材料ꎬ采用缺铁(-Fe)处理实验和定量RT ̄PCR的方法从RNA角度分析了FIT转录水平的变化ꎮ结果表明:(1)在铁充足时ꎬbHLH38过表达植物中FIT的转录水平显著高于其在野生型中的水平ꎮ(2)在bHLHIb四突变体植物中FIT的转录水平不受缺铁诱导ꎮ(3)FIT单过表达不能激活内源FIT的转录ꎬ而在加铁(+Fe)条件下bHLH38和FIT的双过表达则可以激活内源FIT的转录ꎮ(4)在缺铁条件下ꎬ所有植物中FIT的转录水平均与野生型中的FIT水平无明显差异ꎮ基于以上结果认为ꎬbHLHIb转录因子是缺铁诱导FIT转录的必要条件ꎬ而非充分条件ꎮ该研究结果为深入了解植物通过多种途径共同维持铁稳态提供了新的见解ꎮ关键词:铁ꎬ转录调控ꎬ缺铁响应ꎬ铁稳态ꎬ拟南芥中图分类号:Q943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文章编号:1000 ̄3142(2023)02 ̄0399 ̄06bHLHIbtranscriptionfactorsregulatethetranscriptionofFITinArabidopsisthalianaYANGYujie1ꎬ2ꎬLIANGGang1∗(1.KeyLaboratoryofTropicalPlantResourcesandSustainableUseꎬXishuangbannaTropicalBotanicalGardenꎬChineseAcademyofSciencesꎬKunming650223ꎬChinaꎻ2.CollegeofLifeSciencesꎬUniversityofChineseAcademyofSciencesꎬBeijing100049ꎬChina)Abstract:FIT(FER ̄LIKEIRONDEFICIENCY ̄INDUCEDTRANSCRIPTIONFACTOR)isakeyregulatorofFehomeostasisinArabidopsisꎬwhichisupregulatedunderFedeficiencyconditionꎬhoweverꎬtheunderlyingregulatorymechanismisstillunclear.InthisstudyꎬthesingleanddualoverexpressionplantsofA.thalianabHLH38andFITꎬaswellasthebHLHIbquadruplemutantplantsꎬwereusedasresearchmaterialsꎬandFedeficiencytestandquantitativeRT ̄PCRwereusedtoanalyzethechangeofFITtranscriptionlevelfromtheperspectiveofRT ̄RNA.Theresultswereasfollows:(1)UnderFesufficientconditionꎬthetranscriptionlevelofFITsignificantlyincreasedinthebHLH38overexpressionplantscomparedwithinthewildtypeplants.(2)ThetranscriptionofFITdidnotrespondtoFedeficiencyinthebHLHIbquadruplemutantplant.(3)TheoverexpressionofFITcouldnotactivatethetranscriptionofnativeFITꎬandthedualoverexpressionofFITandbHLH38promotedthetranscriptionofnativeFITunderFesufficient收稿日期:2022-09-20基金项目: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项目(2019FB028ꎬ202001AT070131)ꎮ第一作者:杨钰洁(1995-)ꎬ硕士研究生ꎬ主要从事植物铁营养代谢研究ꎬ(E ̄mail)870417073@qq.comꎮ∗通信作者:梁岗ꎬ博士ꎬ研究员ꎬ主要从事植物矿质营养研究ꎬ(E ̄mail)lianggang@xtbg.ac.cnꎮconditions.(4)TherewasnosignificantdifferencefortheexpressionofFITbetweenthetransgenicormutantplantsandwildtypeplantsunderFedeficiencycondition.TakentogetherꎬthesedatasuggestthatbHLHIbtranscriptionfactorsarenecessaryꎬbutnotsufficientꎬfortheupregulationofFITbyFedeficiency.TheresultsofthisstudyprovidenewinsightsintothevariouswaysthatplantsworktogethertomaintainFehomeostasis.Keywords:IronꎬtranscriptionregulationꎬFedeficiencyresponseꎬFehomeostasisꎬArabidopsisthaliana㊀㊀铁是植物生长发育的重要微量元素之一ꎬ它作为多种酶的辅助因子参与植物的光合作用㊁呼吸作用㊁叶绿素的生物合成㊁植物固氮以及植物激素合成等重要生命过程(Balk&Schaedlerꎬ2014)ꎮ铁是地壳中的第四大元素ꎬ易氧化形成沉淀ꎬ不易被植物利用ꎬ在pH较高的土壤中ꎬ铁的利用率更低(Guerinot&Yiꎬ1994)ꎮ植物缺铁常常导致缺铁症状ꎬ如叶片脉间失绿黄化ꎬ而植物是人类获取铁的重要膳食来源ꎬ植物缺铁会影响人类健康ꎮ植物为了从土壤中获取足够的铁ꎬ已经进化出两种不同的吸收策略ꎬ即非禾本科植物的策略I和禾本科植物的策略Ⅱ(Romheld&Marschnerꎬ1986ꎻGrillet&Schmidtꎬ2019)ꎮ模式植物拟南芥采用的策略I包括土壤酸化㊁Fe3+还原为Fe2+和铁吸收3个步骤ꎮ拟南芥的根际土壤酸化主要由AHA2完成(Santi&Schmidtꎬ2009)ꎬ之后Fe3+被铁还原氧化酶2(ferricreductionoxidase2ꎬFRO2)还原为Fe2+(Robinsonetal.ꎬ1999)ꎬ最后由铁调节转运体1(iron ̄regulatedtransporter1ꎬIRT1)转运进根细胞(Varottoetal.ꎬ2002ꎻVertetal.ꎬ2002)ꎮ禾本科植物如大麦(Hordeumvulgare)㊁玉米(Zeamays)和水稻(Oryzasativa)可以分泌高亲和力的麦根酸(被称为植物铁载体)来直接螯合Fe3+(Walker&Connollyꎬ2008ꎻMorrissey&Guerinotꎬ2009)ꎮ近年来的研究表明ꎬ拟南芥也能分泌铁螯合物(Rodriguez ̄Celma&Schmidtꎬ2013ꎻFourcroyetal.ꎬ2014ꎻSchmidetal.ꎬ2014ꎻSiwinskaetal.ꎬ2018ꎻTsaietal.ꎬ2018)ꎮFIT是策略I机制中的一个关键调控因子ꎬ其功能丧失会导致IRT1和FRO2表达水平的降低和严重的缺铁症状(Vertetal.ꎬ2002ꎻColangelo&Guerinotꎬ2004ꎻJakobyetal.ꎬ2004ꎻYuanetal.ꎬ2005)ꎮFIT与bHLHIb亚家族的四个成员(bHLH38㊁bHLH39㊁bHLH100和bHLH101)相互作用调控缺铁响应(Yuanetal.ꎬ2008ꎻWangetal.ꎬ2013)ꎮ这四个基因都受到缺铁条件的诱导且它们的蛋白功能冗余(Wangetal.ꎬ2013)ꎮFIT也是多种植物激素信号和细胞内信号与缺铁信号联系的中心枢纽ꎮ例如ꎬFIT蛋白的稳定性受到乙烯和一氧化氮(NO)的调节(Garciaetal.ꎬ2010ꎻLingametal.ꎬ2011ꎻMeiseretal.ꎬ2011)ꎮ乙烯信号通路中的转录因子EIN3(ETHYLENEINSENSITIVE3)和EIL1(ETHYLENEINSENSITIVE3 ̄LIKE1)与FIT互作ꎬ并增强其稳定性(Lingametal.ꎬ2011)ꎮNO能抑制FIT蛋白降解ꎬ促进其在缺铁条件下的稳定(Meiseretal.ꎬ2011)ꎮ此外ꎬNO通过GRF11(GENERALREGULATORYFACTOR11)调节FIT转录(Yangetal.ꎬ2013)ꎮ赤霉素是缺铁反应的另一个正调控因子ꎮDELLA蛋白作为赤霉素信号通路的负调控因子ꎬ与FIT蛋白相互作用并抑制FIT蛋白功能(Wildetal.ꎬ2016)ꎮ另外ꎬ茉莉酸通过诱导bHLHIVa亚家族基因(bHLH18㊁bHLH19㊁bHLH20和bHLH25)的表达负调控缺铁反应ꎬ其产物与FIT相互作用并促进FIT的降解(Matsuokaetal.ꎬ2014ꎻCuietal.ꎬ2018)ꎮFIT作为缺铁响应信号中的关键调控因子ꎬ其转录也受到缺铁诱导ꎮLei等(2020)的研究表明ꎬbHLH121直接靶向FIT的启动子ꎬ并正调控后者转录ꎮFIT作为铁稳态信号中的一个关键调控因子ꎬ其自身的转录也受到缺铁条件的诱导ꎮ已有的研究表明ꎬFIT和bHLHIb可以影响FIT的转录(Wangetal.ꎬ2007ꎻNaranjo ̄Arcosetal.ꎬ2017)ꎬ但它们是如何调控FIT表达的还不甚清楚ꎮ本研究重点关注bHLHIb成员bHLH38及FIT转录因子对FIT转录水平的调控ꎬ探讨bHLH38过表达是否可以激活FIT的转录ꎬ在bHLHIb的四突变体植物中FIT转录是否再受缺铁诱导ꎬFIT过表达能否激活内源FIT的转录ꎬ以及bHLH38和FIT的双过表达如何影响FIT的表达ꎮ1㊀材料与方法1.1植物材料和生长条件所用的拟南芥材料为Columbia ̄0生态型ꎮ播种前将种子用70%酒精浸泡15minꎬ之后用蒸馏水清洗至少3次ꎮ将种子铺在培养基上ꎬ4ħ冷藏2d后移到温室进行培养(22ħꎬ光照16h/黑暗8h)ꎮ+Fe培养基ꎬ即1/2MS培养基(1%蔗糖㊁0.7%琼脂A㊁0.1mmol L ̄1Fe(Ⅱ) ̄EDTA㊁pH5.8)ꎻ-Fe培养基ꎬ即其培养基成分除了不加Fe(Ⅱ) ̄EDTA004广㊀西㊀植㊀物43卷以外ꎬ与上面提及的+Fe培养基一样ꎮ论文中所用的FIT过表达植物来自中国科学院遗传发育研究所凌宏清研究组(Cuietal.ꎬ2018)ꎮ1.2载体构建及转基因提取野生型拟南芥根部的RNAꎬ反转录成cDNAꎬ通过PCR获得了bHLH38的全长编码区序列ꎬ并将其克隆到pOCA30双元表达载体上ꎮ用载体来转化农杆菌EHA105ꎬ并利用浸花法转化野生型拟南芥ꎮ将T1代转基因种子置于1/2MS+50mg L ̄1卡那霉素的平板上进行阳性苗筛选ꎮ1.3定量RT ̄PCR分析将在+Fe(0.1mmol L ̄1Fe(Ⅱ) ̄EDTA)垂直板上生长7d的幼苗ꎬ分别移到+Fe和-Fe垂直板上生长3dꎬ之后分离根用液氮冻存ꎮ利用Trizol试剂盒提取根部的总RNAꎬ用反转录试剂盒(TaKaRa)的oligo(dT)18引物反转成cDNAꎮ使用SYBRPremixExTaqTMkit(TaKaRa)定量RT ̄PCR试剂盒在RocheLightCycler480real ̄timePCR仪器上进行定量检测ꎬ其中ACT2用作内参基因ꎮ2㊀结果与分析2.1bHLH38过表达促进了FIT在加铁(+Fe)条件下的表达选择bHLH38作为bHLHIb转录因子的代表开展研究ꎮIRT1和FRO2是FIT和bHLHIb转录因子的靶基因ꎬ受到缺铁条件的诱导ꎮ在我们的实验里ꎬIRT1和FRO2被用作阳性Marker基因ꎮ我们用定量RT ̄PCR检测了缺铁响应基因IRT1㊁FRO2和FIT的表达ꎮ图1结果表明ꎬ在+Fe情况下IRT1㊁FRO2和FIT在bHLH38过表达植物中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它们在WT中的水平ꎻ而在-Fe情况下ꎬ它们在bHLH38过表达植物中的表达则类似于或略低于其在WT中的水平ꎮWT.野生型ꎻb38oe ̄2和b38oe ̄3表示两个独立的bHLH38过表达株系ꎮ数据为3次生物学重复的平均值ꎻ小写字母表示+Fe条件下差异显著ꎬ大写字母表示-Fe条件下差异显著(ANOVAꎬP<0.01)ꎮ下同ꎮWT.Wildtypeꎻb38oe ̄2andb38oe ̄3representtwoindependentbHLH38overexpressionlines.Datarepresentxʃs(n=3)ꎻDifferentletters(uppercaselettersfor-Feꎬlowercaselettersfor+Fe)aboveeachbarindicatestatisticallysignificantdifferences(ANOVAꎬP<0.01).Thesamebelow.图1㊀IRT1㊁FRO2和FIT在bHLH38过表达植物中的表达情况Fig.1㊀ExpressionofIRT1ꎬFRO2andFITinthebHLH38overexpressionplants2.2四突变体植物的FIT转录水平不受缺铁(-Fe)诱导对bHLHIb的四突变体bhlh4x ̄1和bhlh4x ̄2进行缺铁处理(Caietal.ꎬ2021)ꎬ并通过定量RT ̄PCR检测IRT1㊁FRO2和FIT的表达ꎮ图2结果表明ꎬ在+Fe情况下ꎬIRT1和FRO2在bhlh4x ̄1和bhlh4x ̄2中的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它们在WT中的水平ꎬ而FIT的表达水平则无明显变化ꎮ相比较而言ꎬ在-Fe情况下ꎬIRT1㊁FRO2和FIT在bhlh4x ̄1和bhlh4x ̄2中的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它们在WT中的水平ꎮ2.3外源FIT过表达不能激活内源FIT的转录对FIT过表达植物进行缺铁处理并利用定量RT ̄PCR检测IRT1㊁FRO2和内源FIT的表达(图3)ꎮ我们用跨FIT基因最后一个外显子与3 UTR的一个片段来定量内源FIT的表达ꎮ图3结果表明ꎬ无论是在+Fe还是-Fe的情况下ꎬIRT1和FRO2的表达水平在FIT过表达植物中均轻微上调ꎬ而内源FIT的表达水平在FIT过表达植物和WT植物中则均无显著差异ꎮ2.4在+Fe条件下bHLH38和FIT的双过表达促进了内源FIT的增加先分别对bHLH38和FIT的双过表达植物进行缺铁处理ꎬ再通过定量RT ̄PCR检测IRT1㊁FRO2以及内源FIT的转录变化ꎮ图4结果表明ꎬ在+Fe和-Fe的情况下ꎬ双过表达植物中1042期杨钰洁等:拟南芥bHLHIb转录因子调控FIT的转录WT.野生型ꎻbhlh4x ̄1和bhlh4x ̄2表示两个独立的bHLHIb四突变体ꎮWT.Wildtypeꎻbhlh4x ̄1andbhlh4x ̄2representtwoindependentbHLHIbquadruplemutants.图2㊀IRT1㊁FRO2和FIT在四突变体植物中的表达情况Fig.2㊀ExpressionofIRT1ꎬFRO2andFITinthebhlh4xmutantplantsWT.野生型ꎻFIToe ̄2和FIToe ̄3表示两个独立的FIT过表达株系ꎮWT.WildtypeꎻFIToe ̄2andFIToe ̄3representtwoindependentFIToverexpressionlines.图3㊀IRT1㊁FRO2和FIT在FIT过表达植物中的表达情况Fig.3㊀ExpressionofIRT1ꎬFRO2andnativeFITintheFIToverexpressionplantsWT.野生型ꎻFIToe/b38oe ̄2和FIToe/b38oe ̄4表示两个独立的FIT过表达株系ꎮWT.WildtypeꎻFIToe/b38oe ̄2andFIToe/b38oe ̄4representtwoindependentFITandbHLH38dualoverexpressionlines.图4㊀IRT1㊁FRO2和FIT在双过表达植物中的表达情况Fig.4㊀ExpressionofIRT1ꎬFRO2andnativeFITinthedualoverexpressionplantsIRT1和FRO2的表达水平均高于WT中的表达水平ꎮ相比较而言ꎬ双过表达植物的内源FIT水平只有在+Fe时才高于WTꎬ而在-Fe时与WT的水平相近ꎮ3㊀讨论与结论铁是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一种矿质元素ꎬ而204广㊀西㊀植㊀物43卷铁的可利用性主要依赖于土壤的pH值ꎮ在酸性土壤中部分铁以离子形式存在被植物利用ꎬ但在碱性土壤中铁主要以不溶的氧化状态存在ꎮ由于植物固着生长无法移动ꎬ因此在碱性土壤中生长的植物不得不面对缺铁胁迫ꎮ经过长期的进化ꎬ植物已经进化了一些特殊的机制来适应缺铁环境ꎮ植物能感知铁浓度的变化ꎬ并通过一套严密的铁信号转导系统来激活下游铁吸收相关基因的表达以促进铁的吸收ꎮ在拟南芥的缺铁响应系统中ꎬFIT是一个处于核心位置的调控因子ꎬ它直接控制了铁吸收基因IRT1和FRO2的表达(Schwarz&Bauerꎬ2020)ꎮ但是ꎬFIT自身的转录也受到缺铁的诱导(Colangelo&Guerinotꎬ2004)ꎮ探究FIT在缺铁条件下如何被激活已成为铁信号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ꎮ过表达bHLHIb亚家族的成员bHLH39可以在+Fe情况下激活FIT表达(Naranjo ̄Arcosetal.ꎬ2017)ꎬ表明bHLH39在+Fe条件下正调控FIT的表达ꎮ我们分析了bHLHIb中另一个成员bHLH38的过表达植物ꎬ发现FIT的表达趋势类似于其在bHLH39过表达植物的情况ꎬ这证明bHLHIb家族成员之间的功能冗余ꎮ由于较强的功能冗余性ꎬ因此bHLHIb四个成员的单㊁双突变体无明显的缺铁表型ꎬ三突变体表现出轻微的缺铁表型(Sivitzetal.ꎬ2012ꎻWangetal.ꎬ2013ꎻMaureretal.ꎬ2014)ꎬ而四突变体则表现出强烈的缺铁症状(Caietal.ꎬ2021)ꎮ本研究发现ꎬ四突变体中FIT的表达水平在+Fe时没有显著变化ꎬ但在-Fe时显著低于其WT中的水平ꎬ这表明bHLHIb对于-Fe时FIT的上调是必需的ꎮfit突变体中FIT的启动子活性显著低于WT中的水平(Wangetal.ꎬ2007)ꎬ表明FIT对于其自身的转录是必需的ꎮ本研究结果表明ꎬ在FIT过表达植物里ꎬ内源FIT的表达与WT无显著差异ꎬ这表明外源FIT过表达不足以促进内源FIT的转录ꎮ因此ꎬFIT对于FIT自身转录虽是必要条件ꎬ但不是充分条件ꎮ在铁稳态信号转导途径中ꎬFIT通过与bHLHIb成员形成异源二聚体共同激活下游基因IRT1和FRO2的表达(Yuanetal.ꎬ2018ꎻWangetal.ꎬ2013)ꎮ在WT背景下过表达bHLH39可以促进IRT1和FRO2的表达ꎬ而在fit突变体背景下bHLH39却不能激活靶基因IRT1和FRO2(Naranjo ̄Arcosetal.ꎬ2017)ꎬ这说明bHLH39激活IRT1和FRO2的转录需要FIT的参与ꎮ在+Fe情况下ꎬbHLH38过表达及bHLH38和FIT双过表达都可以促进IRT1㊁FRO2和内源FIT的转录ꎮ相比较而言ꎬ在-Fe情况下ꎬ双过表达虽然促进了IRT1和FRO2的表达ꎬ但没有促进FIT的表达ꎬ而bHLH38单过表达对IRT1㊁FRO2和FIT的表达影响不大ꎮ因此ꎬ我们得出结论:bHLHIb是缺铁诱导FIT的必要条件ꎬ而不是充分条件ꎮ当外源FIT蛋白过量表达时ꎬ拟南芥会启动体内的26S蛋白酶降解系统来促进FIT的降解ꎬ最终维持FIT的蛋白相对稳定(Meiseretal.ꎬ2011ꎻSivitzetal.ꎬ2011)ꎮSivitz等(2011)研究认为ꎬ在-Fe情况下ꎬ拟南芥植物需要维持稳定水平的㊁有活性的FIT蛋白ꎬ既可以保证植物吸收足够的铁ꎬ又可以保证植物不会因吸入过多铁而对其产生毒害ꎮ本研究结果表明ꎬFIT转录水平在缺铁条件下已经达到最高值ꎬ即使额外增加正调控它的转录因子的水平也不能提高FIT的转录水平ꎬ这暗示植物不需要或不能维持太高的内源FIT转录本ꎮ这种内源FIT转录本的阈值现象与FIT蛋白的阈值现象非常类似ꎮ我们猜测ꎬ植物可能已经进化出了不同的方式来维持铁稳态ꎮ从RNA和蛋白两方面控制FIT的水平可能是植物维持铁稳态的关键一环ꎮ除了这两方面以外ꎬ拟南芥还能根据铁浓度的变化调整FIT蛋白在细胞核与细胞质的比例以及调整FIT的磷酸化状态(Gratzetal.ꎬ2019ꎬ2020)ꎬ最终维持植物的铁稳态ꎮ本研究从RNA角度研究了FIT的转录变化ꎬ这为今后深入了解植物通过多种途径共同维持铁稳态提供了新的见解ꎮ参考文献:BALKJꎬSCHAEDLERTAꎬ2014.Ironcofactorassemblyinplants[J].AnnRevPlantBiolꎬ65:125-153.BUCKHOUTTJꎬYANGTJWꎬSCHMIDTWꎬ2009.Earlyiron ̄deficiency ̄inducedtranscriptionalchangesinArabidopsisrootsasrevealedbymicroarrayanalyses[J].BMCGenomicsꎬ10:147.CAIYRꎬLIYꎬLIANGGꎬ2021.FITandbHLHIbtranscriptionfactorsmodulateironandcoppercrosstalkinArabidopsis[J].PlantCellEnvironꎬ44(5):1679-1691.COLANGELOEPꎬGUERINOTMLꎬ2004.Theessentialbasichelix ̄loop ̄helixproteinFIT1isrequiredfortheirondeficiencyresponse[J].PlantCellꎬ16(12):3400-3412.CUIYꎬCHENCLꎬCUIMꎬetal.ꎬ2018.FourIVabHLHtranscriptionfactorsarenovelinteractorsofFITandmediateJAinhibitionofironuptakeinArabidopsis[J].MolPlantꎬ11(9):1166-1183.FOURCROYPꎬSISO ̄TERRAZAPꎬSUDREDꎬetal.ꎬ2014.InvolvementoftheABCG37transporterinsecretionofscopoletinandderivativesbyArabidopsisrootsinresponsetoirondeficiency[J].NewPhytolꎬ201(1):155-167.GARCIAMJꎬLUCENACꎬROMERAFJꎬetal.ꎬ2010.Ethyleneandnitricoxideinvolvementintheup ̄regulationofkeygenesrelatedtoironacquisitionandhomeostasisinArabidopsis[J].JExpBotꎬ61(14):3885-3899.GRATZRꎬMANISHANKARPꎬIVANOVRꎬetal.ꎬ2019.3042期杨钰洁等:拟南芥bHLHIb转录因子调控FIT的转录CIPK11 ̄dependentphosphorylationmodulatesFITactivitytopromoteArabidopsisironacquisitioninresponsetocalciumsignaling[J].DevCellꎬ48(5):726-740.GRATZRꎬBRUMBAROVATꎬIVANOVRꎬetal.ꎬ2020.Phospho ̄mutantactivityassaysprovideevidenceforalternativephospho ̄regulationpathwaysofthetranscriptionfactorFER ̄LIKEIRONDEFICIENCY ̄INDUCEDTRANSCRIPTIONFACTOR[J].NewPhytolꎬ225(1):250-267.GRILLETLꎬSCHMIDTWꎬ2019.Ironacquisitionstrategiesinlandplants:notsodifferentafterall[J].NewPhytolꎬ224(1):11-18.GUERINOTMLꎬYIYꎬ1994.Iron:Nutritiousꎬnoxiousꎬandnotreadilyavailable[J].PlantPhysiolꎬ104(3):815-820.JAKOBYMꎬWANGHYꎬREIDTWꎬetal.ꎬ2004.FRU(BHLH029)isrequiredforinductionofironmobilizationgenesinArabidopsisthaliana[J].FEBSLettꎬ577(3):528-534.LINGAMSꎬMOHRBACHERJꎬBRUMBAROVATꎬetal.ꎬ2011.InteractionbetweenthebHLHtranscriptionfactorFITandETHYLENEINSENSITIVE3/ETHYLENEINSENSITIVE3 ̄LIKE1revealsmolecularlinkagebetweentheregulationofironacquisitionandethylenesignalinginArabidopsis[J].PlantCellꎬ23(5):1815-1829.LEIRHꎬLIYꎬCAIYRꎬetal.ꎬ2020.bHLH121functionsasadirectlinkthatfacilitatestheactivationofFITbybHLHIVctranscriptionfactorsformaintainingFehomeostasisinArabidopsis[J].MolPlantꎬ13(4):634-649.MATSUOKAKꎬFURUKAWAJꎬBIDADDIHꎬetal.ꎬ2014.Gibberellin ̄inducedexpressionofFeuptake ̄relatedgenesinArabidopsis[J].PlantCellPhysiolꎬ55(1):87-98.MAURERFꎬNARANJOARCOSMAꎬBAUERPꎬ2014.Responsesofatriplemutantdefectiveinthreeirondeficiency ̄inducedBASICHELIX ̄LOOP ̄HELIXgenesofthesubgroupIb(2)toirondeficiencyandsalicylicacid[J].PLoSONEꎬ9(6):e99234.MEISERJꎬLINGAMSꎬBAUERPꎬetal.ꎬ2011.Posttranslationalregulationoftheirondeficiencybasichelix ̄loop ̄helixtranscriptionfactorFITisaffectedbyironandnitricoxide[J].PlantPhysiolꎬ157(4):2154-2166.MORRISSEYJꎬGUERINOTMLꎬ2009.Ironuptakeandtransportinplants:Thegoodꎬthebadꎬandtheionome[J].ChemRevꎬ109(10):4553-4567.NARANJO ̄ARCOSMAꎬMAURERFꎬMEISERJꎬetal.ꎬ2017.DissectionofironsignalingandironaccumulationbyoverexpressionofsubgroupIbbHLH039protein[J].SciRepꎬ7:10911.ROBINSONNJꎬPROCTERCMꎬCONNOLLYELꎬetal.ꎬ1999.Aferric ̄chelatereductaseforironuptakefromsoils[J].Natureꎬ397(6721):694-697.RODRIGUEZ ̄CELMAJꎬSCHMIDTWꎬ2013.Reduction ̄basedironuptakerevisited:ontheroleofsecretediron ̄bindingcompounds[J].PlantSignalBehavꎬ8(11):e26116.ROMHELDVꎬMARSCHNERHꎬ1986.Evidenceforaspecificuptakesystemforironphytosiderophoresinrootsofgrasses[J].PlantPhysiolꎬ80(1):175-180.SANTISꎬSCHMIDTWꎬ2009.Dissectingirondeficiency ̄inducedprotonextrusioninArabidopsisroots[J].NewPhytolꎬ183(4):1072-1084.SCHMIDNBꎬGIEHLRFHꎬDOLLSꎬetal.ꎬ2014.Feruloyl ̄CoA6ᶄ ̄hydroxylase1 ̄dependentcoumarinsmediateironacquisitionfromalkalinesubstratesinArabidopsis[J].PlantPhysiolꎬ164(1):160-172.SCHWARZBꎬBAUERPꎬ2020.FITꎬaregulatoryhubforirondeficiencyandstresssignalinginrootsꎬandFIT ̄dependentand ̄independentgenesignatures[J].JExpBotꎬ71(5):1694-1705.SIVITZAꎬGRINVALDSCꎬBARBERONMꎬetal.ꎬ2011.Proteasome ̄mediatedturnoverofthetranscriptionalactivatorFITisrequiredforplantiron ̄deficiencyresponses[J].PlantJꎬ66(6):1044-1052.SIVITZABꎬHERMANDVꎬCURIECꎬetal.ꎬ2012.ArabidopsisbHLH100andbHLH101controlironhomeostasisviaaFIT ̄independentpathway[J].PLoSONEꎬ7(9):e44843.SIWINSKAJꎬSIATKOWSKAKꎬOIRYAꎬetal.ꎬ2018.Scopoletin8 ̄hydroxylase:anovelenzymeinvolvedincoumarinbiosynthesisandiron ̄deficiencyresponsesinArabidopsis[J].JExpBotꎬ69(7):1735-1748.TSAIHHꎬRODRÍGUEZ ̄CELMAJꎬLANPꎬetal.ꎬ2018.Scopoletin8 ̄hydroxylase ̄mediatedfraxetinproductioniscrucialforironmobilization[J].PlantPhysiolꎬ177(1):194-207.VAROTTOCꎬMAIWALDDꎬPESARESIPꎬetal.ꎬ2002.ThemetaliontransporterIRT1isnecessaryforironhomeostasisandefficientphotosynthesisinArabidopsisthaliana[J].PlantJꎬ31(5):589-599.VERTGꎬGROTZNꎬDEALDECHAMPFꎬetal.ꎬ2002.IRT1ꎬanArabidopsistransporteressentialforironuptakefromthesoilandforplantgrowth[J].PlantCellꎬ14(6):1223-1233.WALKERELꎬCONNOLLYELꎬ2008.Timetopumpiron:iron ̄deficiency ̄signalingmechanismsofhigherplants[J].CurrOpinPlantBiolꎬ11(5):530-535.WANGHYꎬKLATTEMꎬJAKOBYMꎬetal.ꎬ2007.Irondeficiency ̄mediatedstressregulationoffoursubgroupIbBHLHgenesinArabidopsisthaliana[J].Plantaꎬ226(4):897-908.WANGNꎬCUIYꎬLIUYꎬetal.ꎬ2013.RequirementandfunctionalredundancyofIbsubgroupbHLHproteinsforirondeficiencyresponsesanduptakeinArabidopsisthaliana[J].MolPlantꎬ6(2):503-513.WILDMꎬDAVIEREJMꎬREGNAULTTꎬetal.ꎬ2016.Tissue ̄specificregulationofgibberellinsignalingfine ̄tunesArabidopsisiron ̄deficiencyresponses[J].DevCellꎬ37(2):190-200.YANGJLꎬCHENWWꎬCHENLQꎬetal.ꎬ2013.The14-3-3proteinGENERALREGULATORYFACTOR11(GRF11)actsdownstreamofnitricoxidetoregulateironacquisitioninArabidopsisthaliana[J].NewPhytolꎬ197(3):815-824.YUANYXꎬWUHLꎬWANGNꎬetal.ꎬ2008.FITinteractswithAtbHLH38andAtbHLH39inregulatingironuptakegeneexpressionforironhomeostasisinArabidopsis[J].CellResꎬ18(3):385-397.YUANYXꎬZHANGJꎬWANGDWꎬetal.ꎬ2005.AtbHLH29ofArabidopsisthalianaisafunctionalorthologoftomatoFERinvolvedincontrollingironacquisitioninstrategyIplants[J].CellResꎬ15(8):613-621.(责任编辑㊀蒋巧媛㊀邓斯丽)404广㊀西㊀植㊀物43卷。

植物化学与西部植物资源持续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植物化学与西部植物资源持续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植物园
主 任:李德铢(兼) 执行主任:孙卫邦 副 主 任:李唯奇
42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年报 2007
KIB
园林园艺中心(支撑系统): 孙卫邦(主管) 谢立山 王仲朗 冯宝钧 孔繁才 尹 擎 俞宏渊 袁会坤 许 琨 李兴贵 毛和理 张成敏 皮文林 吕元林 朱 洲 沈云光 谢 坚 孙先凤 匡 建 王世琼 张 弢 陆仁福 李从仁 李跃明 陈 渝 李 云 张云春 李平花 龚 洵研究组:龚 洵 张朝阳 潘跃芝 杨志云 张国莉 管开云研究组:管开云 李宏哲 李景秀 鲁元学 何忠俊 杨永红 陈 静 李爱荣 顾志建研究组:顾志建 胡 虹研究组:胡 虹 张石宝 严 宁 王 华 李树云 罗桂芬 黄家林 郭瑞贤 胡世俊 尼 珍 李唯奇研究组:李唯奇 田 波 王 荣 张付娟 李 含 孙卫邦研究组:孙卫邦 周 元 硕士研究生(28人): 吉 利 赵兴峰 唐 玲 王 霜 张 乐 湛青青 王金凤 赵玉娟 季 慧 任永权 胡枭剑 薛瑞娟 于晓芹 雷 鸣 皮秋霞 郑国伟 贾艳霞 王瑞萍 李利霞 蔡艳飞 艾 娟 潘 睿 余娇君 牟宗敏 杨 慧 李 艳 禹晓梅 杨丽华 博士研究生(13人): 杨耀文 李爱荣 马 宏 关志洁 刘利勤 江 南 吴疆翀 常 玮 郁步竹 郑艳玲 王紫娟 杨 静 陈虹颖
云南植物学会
专职人员:赵俊芬 林 芹
山地生态系统研究中心
主 任:许建初 成 员:陈华芳 颜 梅 张翼飞 苏宇芳 Timm 李正丽 何 俊 胡新萍 陈 栋 木志林
研究所和国家、院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
所学术委员会 主 任:孙汉董 成 员:陈 进(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 龚 洵 管开云 郝小江 胡 虹 李德铢 李唯奇 刘吉开 刘培贵 龙春林 彭 华 邱明华 孙 航 谭宁华 许建初 杨永平 杨祝良 张长芹 张克勤(云南大学) 张亚平(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 张壮鑫(中国科学院昆明分院) 周浙昆 朱华结 朱有勇(云南农业大学)

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和重点学科分布

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和重点学科分布

国家重点实验室分布实验室所在单位学科所属部门地区* 遗传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复旦大学生命教育部上海* 分子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科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生命中国科学院上海* 天然药物与仿生药物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生命教育部北京* 癌基因与相关基因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市肿瘤研究所生命卫生部上海* 兽医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生命农业部黑龙江* 分子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生命卫生部北京* 植物分子遗传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生命中国科学院上海* 蛋白质工程和植物基因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生命教育部北京* 农业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大学生命教育部北京* 病毒基因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病毒学研究所生命卫生部北京* 淡水生态与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生命中国科学院湖北* 热带作物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华南热带农业大学生命农业部海南* 实验血液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生命卫生部北京* 生物大分子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生命中国科学院北京* 生物膜与膜生物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生命中国科学院北京* 医学遗传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南大学生命教育部湖南* 植物病虫害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生命农业部北京* 有害生物控制与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山大学生命教育部广东* 医药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大学生命教育部江苏* 生物反应器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华东理工大学生命教育部上海* 微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山东大学生命教育部山东* 计划生育生殖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生命国家计生委北京* 医学分子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医学科学院生命卫生部北京* 植物细胞与染色体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生命中国科学院北京* 农业虫害鼠害综合治理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生命中国科学院北京* 微生物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幑生物研究所生命中国科学院北京* 生化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生命中国科学院北京* 新药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生命中国科学院上海* 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华中农业大学生命教育部湖北* 医学神经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复旦大学生命教育部上海* 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农业大学生命教育部江苏* 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大学生命教育部北京* 植物化学与西部植物资源可持续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生命中国科学院云南* 医学基因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生命上海市科技厅卫生部上海* 农业微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华中农业大学生命教育部湖北* 水稻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水稻研究所、浙江大学生命农业部浙江* 植物基因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遗传所、微生物研究所生命中国科学院北京* 创伤、烧伤与复合伤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第三军医大学生命总后卫生部重庆生物学国家重点学科分布1植物学:北京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西北大学、兰州大学、四川大学2动物学:北京大学、内蒙古大学、厦门大学、中山大学3生理学:北京大学、山西医科大学、复旦大学、西安交通大学4水生生物学:暨南大学5微生物学:中国农业大学、南开大学、山东大学、武汉大学、华中农业大学6神经生物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7遗传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复旦大学、中南大学8发育生物学:武汉大学9细胞生物学:北京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10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南京大学、科学技术大学、华中农业大学、中山大学11生物物理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12生态学:北京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东北林业大学、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林业大学、浙江大学、云南大学、兰州大学。

国家重点实验室-生命科学领域地址

国家重点实验室-生命科学领域地址
地 址:武汉市东湖南路7号
邮政编码:430072
依托单位: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电 话:027-87647697
实验室主任:桂建芳
新药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地 址:上海市太原路294号
邮政编码:200031
依托单位:上海药物研究所
电 话:021-64718166
实验室主任:胡国渊
动物营养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中国农业大学 时建忠、陈章良 2004DA125184
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地质大学 赵鹏大 2004DA105193
病毒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武汉大学、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 刘经南、胡志红 2004DA105204
地 址:江苏省南京市卫岗1号
邮政编码:210095
依托单位:南京农业大学
电 话:025-4395526
实验室主任:张天真
植物病虫害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
地 址:北京市海淀区圆明园西路2号
邮政编码: 100094
依托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系统与进化植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韩兴国 2004DA173024
计算机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 李明树 2004DA173035
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 四川大学 谢和平 2004DA105044
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厦门大学 朱崇实 2004DA105053
生物反应器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chinese.htm
地 址:上海市徐汇区梅陇路130号
邮政编码:200237
依托单位:华东理工大学

不同年龄橡胶-催吐萝芙木-降香黄檀复合生态系统中植物的生长动态及其生物量

不同年龄橡胶-催吐萝芙木-降香黄檀复合生态系统中植物的生长动态及其生物量

不同年龄橡胶-催吐萝芙木-降香黄檀复合生态系统中植物的生长动态及其生物量王飞军;陈蕾西;刘成刚;刘长安;唐建维【期刊名称】《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年(卷),期】2016(036)001【摘要】根据2个不同年龄橡胶—催吐萝芙木—降香黄檀复合生态系统样地的调查数据,采用所建立的生物量回归方程,分析了2个不同年龄复合生态系统中植物的生长动态、生物量及其分配特征.结果表明:4年生橡胶林下催吐萝芙木和降香黄檀的年均胸径生长量均显著大于7年生橡胶林下催吐萝芙木和降香黄檀的生长量,但年均高度生长量则无显著差异;在种植4.5 a后,前者的生物量分别是后者的2.86倍和2.90倍;4年生橡胶林复合生态系统的总生物量(67.49 t·hm-2)显著大于其单一橡胶林的生物量(47.06 t·hm-2),并超过7年生橡胶林复合生态系统(63.86 t·hm-2)及单一橡胶林的总生物量(60.38 t·hm-2);生物量的器官分配比例除4年生复合系统中的催吐萝芙木为茎>枝>根>叶外,均呈现出茎>根>枝>叶的趋势;随着橡胶年龄的增长,催吐萝芙木和降香黄檀的生长量和生物量虽呈下降的趋势,但橡胶的生物量及胶林复合生态系统的总生物量呈增长的趋势.橡胶林下催吐萝芙木和降香黄檀的种植具有提高生物量积累和碳固存的潜力和优势.【总页数】8页(P86-93)【作者】王飞军;陈蕾西;刘成刚;刘长安;唐建维【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39;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热带植物资源可持续利用重点实验室,云南勐腊666303;中国药科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江苏南京211198;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热带植物资源可持续利用重点实验室,云南勐腊666303;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热带植物资源可持续利用重点实验室,云南勐腊666303;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热带植物资源可持续利用重点实验室,云南勐腊66630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718.55+6;S794.1【相关文献】1.橡胶-大叶千斤拔复合生态系统中的植物生长与土壤水分养分动态 [J], 庞家平;陈明勇;唐建维;郭贤明;曾荣2.用酸性乙醇从催吐萝芙木中浸提利血平 [J], 冯蕾;盖婷婷;钱秀萍;赵凤生3.光强和施氮量对催吐萝芙木生长及生物量的影响 [J], 黎蕾;蔡传涛;刘贵周4.不同水分和施氮量对催吐萝芙木光合特性和生长的影响 [J], 贺正山;蔡志全;蔡传涛5.西双版纳不同年龄橡胶林下大叶千斤拔的生物量动态及其模型 [J], 王秀华;谢志英;赵永祥;王飞军;刘军伟;唐建维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不同演替阶段野芭蕉群落土壤养分的动态变化

不同演替阶段野芭蕉群落土壤养分的动态变化

不同演替阶段野芭蕉群落土壤养分的动态变化唐建维;王秀华;高丽洪;施济普;张光明【摘要】研究了西双版纳热带季节雨林恢复过程中野芭蕉群落的土壤养分动态.该群落的发展可分为3个阶段:野芭蕉的入侵→定居→扩散.随着群落演替进程,土壤的养分含量呈下降趋势:土壤有机质(O.M)、氮(N)、磷(P)全量以入侵期最高,分别为(上层)5.879%、0.333%和0.063 2%;定居期居中,分别为(上层)4.794%、0.288%和0.061%;扩散期最低,分别为(上层)3.54%、0.240%和0.044 8%;并随土壤深度含量渐减.钾(K)全量以定居期最高(1.516%).土壤养分全含量的变化幅度是扩散期>入侵期>定居期.土壤有效性养分含量除磷以外,总体上都比较丰富,且随着演替过程呈现逐渐减少的趋势(镁除外):入侵期的表土层有效性的N、P、K分别为269.24、13.91和198.19 mg·kg-1;定居期为入侵期的104%、51%和66%,扩散期为定居期的73%、78%和96%.在各演替阶段中土壤养分全含量的季节变化都以表土层的变化最大,中下层变化不明显;其季节变化大小的顺序是:扩散期>入侵期>定居期;各养分元素季节变化幅度的顺序为P>K>O.M>N.土壤有效性养分含量的季节变化幅度大于养分的全含量,其变化幅度的顺序为K>P>Mg>Ca>N,其中以有效性N的含量最稳定.本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出土壤养分的变化明显依赖于植被的变化.【期刊名称】《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年(卷),期】2013(033)010【总页数】7页(P107-113)【关键词】土壤养分;季节动态;群落演替;野芭蕉群落【作者】唐建维;王秀华;高丽洪;施济普;张光明【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热带植物资源可持续利用重点实验室,云南勐腊666303;西双版纳州土壤肥料工作站,云南景洪666100;西双版纳州科技情报研究所,云南景洪666100;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热带植物资源可持续利用重点实验室,云南勐腊666303;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热带植物资源可持续利用重点实验室,云南勐腊66630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714.2;S718.54在全球范围内,生态系统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土地覆盖和土地利用的变化[1-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科学院热带植物资源可持续利用重点实验室
开放基金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中国科学院热带植物资源可持续利用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为了贯彻“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方针,促进实验室的发展,根据“中国科学院重点实验室择优支持经费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设立实验室开放基金,定期向国内外学者发布课题申请指南,吸引和聚集国内外高水平知名科学家和优秀青年学者与本实验室研究人员开展合作研究和学术交流,吸纳学科互补性强的研究力量,以促进新思想、新原理和新技术的产生和应用于社会实践,从而推动我国热带植物资源领域的发展。

第二条实验室开放基金拟资助的研究方向如下:
1.重要热带植物资源的收集与系统评价及其发掘利用
2.能源植物优良品种培育与生物质能高效转化
3.民族药用植物与功能食品的作用机理与产品开发
第三条经费来源于中国科学院拨给本实验室的运行经费。

每年资助5个课题,每个课题6万元,研究周期为2年。

第二章申请条件与要求
第四条申请者具有中级以上(含中级)职称,或具有博士学位并在本实验室依托单位以外的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中获得一定工作经验的科研人员。

第五条申请者应保证有合理的时间用于开展所申请课题的研究工作。

第六条开放基金鼓励青年人才申请,在同等条件下,将优先考虑青年科研人员的申请。

第七条开放基金主要资助与本实验室研究方向相关的课题,优先资助具有创新性和前沿性的研究课题,以及已有课题匹配经费且能在预定时间内完成的课题。

第八条为便于课题的执行和管理,开放基金课题必须由外单位人员与本实验室有关研究组的固定工作人员联合申请,合作开展所申请课题的研究工作。

每个研究组每年参与申请的开放基金课题数不超过一项。

第九条课题申请者在开放基金资助期间必须在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作一次全园性学术报告,作为课题验收的一部分。

第十条课题到期后,如果已完成预定任务,并且发现新的重要科学问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可重新申请资助。

获准资助的人员在未完成课题任务期间不得再申请新的开放基金课题。

第三章开放基金申请与审批程序
第十一条开放基金申请者应根据本实验室当年公布的基金申请指南,填报《中国科学院热带植物资源可持续利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课题申请书》(一式2份),在规定日期之前寄至本实验室,同时通过电子邮件提交PDF电子版。

开放基金申请书可从本实验室门户网站(/resource/)下载。

第十二条本实验室将对受理的课题申请进行形式审查,审查合格的申请书将送给本实验室的学术委员会的2-3位专家或其他相关专家评审(可进行函评)。

实验室正副主任根据专家评审意见,按照择优资助的原则,批准资助课题。

第四章开放基金课题实施和管理
第十三条开放基金申请者在接到批准资助通知后,应于一个月内与本实验室签订承担课题合同,无正当理由逾期未签订合同者视为自动放弃接受资助。

合同书签订后,正式启动实验室开放基金课题。

第十四条课题承担者应按计划开展研究,并应遵守实验室的相关规章制度,按规定时间向实验室办公室提交课题执行情况报告。

实验室主任有权调整、暂停或取消不能实现原计划目标的课题。

第十五条开放基金课题经费由重点实验室秘书统一管理,经实验室主任或副主任审批后办理财务结算。

第十六条开放基金开支应与资助课题直接有关,范围包括如下:1. 科研业务费,含测试/分析费、资料费、论文发表版面费、国内调研、差旅费和学术会议费、成果鉴定、知识产权保护等费用;2. 实验材料费;3. 仪器设备费;4. 实验室改装费等;5. 国际合作与交流费、劳务费等。

第十七条研究工作全部完成并经验收结题后,结余经费、原材料等属于本实验室所有,但可结转到下一轮继续获资助的课题使用。

第十八条本实验室每年将对开放基金课题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每个课题均应在每年年底向实验室提交详细的工作进展报告。


容包括:1. 已投稿或正式发表的与本课题相关的全部著作目录,包括专著、论文及全国和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题目等;2. 已投稿或公开发表的版面清楚的论文单行本1份;3. 署有本实验室名称而获得国际、国家或省部级奖励证书复印件l份;4. 申请或授权专利等成果的复印件;5. 年度工作报告1份(包括课题研究进展、主要的科学发现和经费使用情况),并提供存储有关资料的电子文档。

逾期不交年度工作报告者将作为自动放弃在本实验室继续开展研究资格处理。

第十九条开放基金课题一般应该按照申请书所提计划进行,根据工作进展有必要改变计划时,必须提出书面报告,未经本实验室许可不得擅自修改有关考核指标。

课题承担部门应严格执行本实验室科研经费管理规定,将基金用于课题的研究。

对擅自修改课题有关考核指标、或课题进展不良,或课题负责人已不能继续从事本课题研究的,或有弄虚作假、挪用经费等行为者,本实验室有权中止该课题。

第五章开放基金课题的验收
第二十条开放基金课题完成后,课题负责人必须向实验室提交下列资料:研究工作总结、研究报告、课题实施原始记录、论文或专利等材料,并申请验收。

进行科技开发研究的课题还应提交相关的样品、产品、材料等。

本实验室根据课题的考核指标,将组织学术委员会专家对课题成果进行验收或组织专家进行鉴定。

第六章基金课题档案管理
第二十一条由本实验室提供经费的开放基金课题结题时,须将
全部研究、技术资料交实验室存档,存档内容包括开放基金课题原始研究记录及相关资料等。

经本实验室同意,开放基金课题负责人可以将记录资料的复印副本等带回原单位保存。

第七章基金课题研究成果知识产权归属
第二十二条实验室开放基金资助课题取得的论文或其他成果由本实验室固定人员完成的,成果或产品属于本实验室;由外单位研究人员完成的,论文或其他成果品由本实验室和外单位研究人员所在单位共有。

凡在本实验室开放基金资助下取得的成果必须明确标注“此项目获得中国科学院热带植物资源可持续利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资助(英文为: This work was supported by the funding from the Key Laboratory of Tropical Plant Resources and Sustainable Use,Xishuangbanna Tropical Botanical Garden,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字样,在成果鉴定和申报各类奖励时也必须做出同样的标注。

第八章附则
第二十三条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试行。

解释权属于中国科学院热带植物资源可持续利用重点实验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