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昆明植物园志愿者服务章程(试行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昆明植物园志愿者服务章程(试行](https://img.taocdn.com/s3/m/bdf1812f4431b90d6d85c72c.png)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昆明植物园志愿者服务章程(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昆明植物园(以下简称“昆明植物园”)一直秉承“搭建科学与公众的桥梁!揭秘神奇的植物世界!传播保护自然正能量!”的目标和承诺,把面向公众进行知识传播和开展科普服务视为责无旁贷的责任和义务。
为了促进植物园更好地建设和发展,弘扬志愿者精神,向志愿者提供实现社会和个人价值的多元舞台,由昆明植物园根据相关条例、规章制度制定此章程。
第二条昆明植物园志愿者是在自身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自愿参加志愿者团队,不谋求任何物质、金钱和相关利益回报为目的,合理运用现有资源,服务于社会公益事业,为帮助有一定需要的人士,开展力所能及、切合实际的,具一定专业性、技能性、长期性提供服务的人员,以促进植物园开展繁荣的科普事业。
第三条昆明植物园吸收热爱植物园相关事业,愿意在昆明植物园为公众提供服务,并遵守《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昆明植物园志愿者服务章程》的人士为本园志愿者。
第四条本志愿者服务团队在相关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许可的范围内开展工作。
第二章志愿者报名与招募第五条志愿者条件1、年龄在18周岁以上,65周岁以下,身体健康,热爱大自然,积极乐观向上人士。
具有一定植物、生物、园林园艺学,科普等知识及相关实践经验者,并能够使用普通话和规范用语者尤佳;2、品行端正,具有责任心和良好的沟通能力,自愿为公众服务;3、长住本市,具有可自由支配的时间,能够按时开展植物园志愿者服务工作,并积极自觉参与由植物园组织的日常培训、学习等相关活动;4、遵守植物园志愿服务团队的管理规定以及植物园的规章制度,服从昆明植物园的任务分配和工作安排。
第六条志愿者招募1、招募公告:昆明植物园定期或不定期地通过社会媒体,植物园自媒体,植物所通知以及定向邀请、社会组织团体推荐等方式面向社会招募志愿者;2、报名方式:凡符合志愿者条件的人员均可在规定的时间内,通过现场或网络等方式填写并自愿递交《昆明植物园志愿者申请表》;3、报名审核:志愿者报名截止后15个工作日内,昆明植物园将对报名信息及相关证明文件进行审核。
我国植物学领域的主要研究单位和导师
![我国植物学领域的主要研究单位和导师](https://img.taocdn.com/s3/m/61352206bed5b9f3f90f1c30.png)
我国植物学领域的主要研究单位和导师由于相关领域的院士大多是闻名遐尔、众所周知的了,而且也几乎不亲自带学生,所以这里的导师介绍中略去院士级人物。
由于个人能力有限,可能会疏漏一些有影响力的研究单位和导师名字。
欢迎大家补充!植物分类与进化:中科院植物所的系统与进化生物学开放实验室:主要导师:葛颂(稻属植物的分类与进化、植物生态遗传学、植物进化生物学)、汪小全(分子生物地理学、松科植物系统分类与进化)、杨亲二(种子植物分类学)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分子植物地理学研究组:李德铢(植物分类、植物区系地理与植物系统与演化)、张玲(植物繁殖生态学与进化)种子植物系统发育与演化研究组:彭华(植物区系地理学、植物系统演化)高山植物区系起源与进化研究团组:孙航(植物分类和植物地理)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主要导师:夏念和(植物分类学和植物资源学)、葛学军(种子植物分类学和保育生物学)、张奠湘(系统发育)中科院武汉植物园:李建强(植物分类系统学)、中科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青藏高原生物进化适应开放实验室:刘建全(进化植物学、生殖与功能生态学、分子生物学、资源植物学和保护生物学)复旦大学:钟杨(生物信息学, 分子进化与系统发育)植物生态学:中科院植物所植物生态学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中心:马克平(生物多样性、植物生态学)、董鸣(克隆植物生态学、恢复生态学)、韩兴国(生物地球化学,保护生物学,生态系统生态学,全球变化生物学)、蒋高明(生理生态学和恢复生态学)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李庆军(植物繁殖生态学与繁育系统进化)、刘宏茂(民族植物学与森林生态学)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任海(生态系统生态学、恢复生态学)、周国逸(生态系统生态学研究组)、叶万辉(保护生态学、生物入侵)、彭少麟(恢复生态学)中科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高原生态学研究中心(海北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开放实验站):刘建全(繁殖生态学、资源植物学和保护生物学)北京师范大学生态学研究所(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张大勇(植物繁殖生态学)、葛剑平(生态系统生态学、森林生态学)兰州大学干旱农业生态重点实验室:杜国桢(草地生态学、植物繁殖生态学)、王刚(理论生态学、植物个体生态学)复旦大学生物多样性科学研究所:陈家宽(生物多样性、植物生态学及进化)、卢宝荣(生物入侵生态学)、李博(生物入侵生态学)云南大学生态学与地植物学研究所:党承林(植物生态学)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周浙昆植物生物地理3\植物化学方面是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所搞得最好。
科学家的寂寞与辉煌——访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员孙汉董
![科学家的寂寞与辉煌——访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员孙汉董](https://img.taocdn.com/s3/m/c55a8efe4693daef5ef73df8.png)
务, 6 3 岁 当 选 为 中 国科 学 院 院士 …… 孙 汉董 投身 于我 国植 物化学 研究 五十 一载 ,他 所取 得 的多 项 成果 ,已 成为我 国植 物化学 科 研水 平不断提 升的标志 。 时光如 白驹过隙 , 如今 , 年 过古稀 的孙 汉董 在 科 学 的 道 路 上 继 续 书 写 着 自 己 的 寂 寞 与 辉煌。
采 访- / ¥汉董 院 士 ,是 件轻 松愉 快 的精神 、 ”
这 位 老人 态 度 温 和 , 言辞谦逊 , 其 实 , 早在 步入植 物 化学 领域 之 京 的一 家单 位 。 当时 , 昆 明植 物 研 究 的 事 , 再 加上 一 身休 闲装扮 , 初 , 孙汉 董 就 给 自己设 定 了 目标 : 做 基 所 也 到 学校 物 色人 才 , 在 老 师 的力 荐 说话 不 徐不 疾 , 下 ,- / ¥汉 董 的 就业 去 向 临 时 被 更改 。 亲切 得 如 同邻 家 的长者 。可 随着 交谈 础 科 学 研 究 不 会 有 惊 天 动 地 的 成 就 , 你会 发现 , 他温 和 中有 着 坚定 但 是 既 然要 做 ,就要 在 这 个领 域做 出 他 来 到 学 校教 务处 领 取差 旅 费 时 , 意 的 深入 , 始终 外地拿到 了1 8 0 元“ 巨资” 。这 令 他 一 与沉 稳 ,他 的骨 子 里 渗 透 的是 一 种 对 令 围人骄傲 的成绩 来 。这个 梦想 , 坚持 ” , 是 在 为在 寂 寞 的实验 室 里坚 守 的孙 汉 董提 头雾水 : “ 植物研究所在黑龙潭 , 车 票 科 研 事 业 执 着 的情 怀 。 “ 才两 角 钱 , 怎 么 会 发 这 么 多钱 给 我 ? ” 整 个 采访 过 程 中 ,孙 汉董 多次 提 到的 供 源源不 断的动 力 。
自主创新重点跨越在植物多样性保护与植物资源持续利用事业中发挥骨干和引领作用——纪念中国科学院昆明
![自主创新重点跨越在植物多样性保护与植物资源持续利用事业中发挥骨干和引领作用——纪念中国科学院昆明](https://img.taocdn.com/s3/m/b581ab41cf84b9d528ea7aa6.png)
作 为研 究 所 的 奠基石
。
。
七 原 本 山 川 极 命 草 木 语 出 西 汉 时 著名 的 辞 赋 家枚 乘 的 《 发 》 意 为 陈 说
、
”
,
山 川之 本 源 尽 名
,
草木 之 所 出 此 八
一
字理
念 彰 明 建 所 的 宗 旨是 阐 明 山 脉 河 川 的 原 源 界 定 或 分 类 给 予植 物 以
,
历 经
岁月的 洗 礼 和 变 迁 在
70
年的发 展历
,
程 中 该 所 已 逐 渐 发 展 成 为 以 基 础 植 物 学 为 主 基 础 与 应 用 植 物 学 并 重 的 多 学科 国 立 综 合 研 究 机 构 在 我 国
特 别 是 西 南 地 区 植 物 学研 究 和 植 物 多样 性 研 究 保 护 和 可 持 续 利 用 中发 挥 着 不 可 替 代 的 重 要 作 用
,
工
作 经 过 数 十 年 的 积 累沉 淀 加 上 不 断 的 开 拓 创 新 充 分 利 用 云 南丰 富 的 植 物 及 民 族
, ,
文 化 多样 性 优
19 3 8
势 在 药物 开 发 利 用 研 究 领 域 取 得 了 巨 大 成 就
,
。
年
,
云
南农 林 植 物 研 究 所 成 立 之 初
。
,
植 物 引种 驯 化 和 品 种 选 育 即是 当 时 的 重 点 工
、
作 俞德 浚 蔡希
,
、
陶 等老
一
辈 植 物 学 家是 身体 力 行 的 先 驱 者 引 种 驯 化 的 植 物 包括 园 艺 植 物 速 生 树 种 药 用 植 物 和 特 种 经 济
七、植物研究所组织机构-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七、植物研究所组织机构-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https://img.taocdn.com/s3/m/99ac242cc281e53a5902ff2a.png)
七、植物研究所组织机构
(一)党务系统
1.中共植物研究所委员会 书 记: 赵锡嘉 副书记: 种 康(自2010年8月12日)
牛喜平(至2010年8月12日) 委 员: 种 康 董 鸣 葛 颂 马克平
石 雷 赵锡嘉 张立新(自2010年12月1日) 韩兴国 牛喜平 许亦农 (后3人至2010年12月1日) 2.中共植物研究所纪律检查委员会 书 记: 种 康 (自2010年8月12日) 牛喜平 (至2010年8月12日) 副书记: 林瑞云 (至2010年12月1日) 周凌娟 (自2010年12月1日) 委 员: 种 康 陈之端 贺 萍 徐云远 周凌娟 林瑞云 刘尔丁 牛喜平 周广胜 (后4人至2010年12月1日) 3.植物研究所党委办公室 主 任: 张运海 副主任: 林瑞云 (至2010年3月28日) 周凌娟 (自2010年3月28日)
88
2010年报
王印政 植物系统发生与进化发育创新研究组 曾庆银 基因组和蛋白质功能进化创新研究组 孔宏智 进化发育与调控基因组学责任研究组 2.植物生态学研究中心 主 任: 董 鸣 主任助理: 谢宗强 吴冬秀 裴克全 中心办公室主任: 吴冬秀(兼) 中心实验室主管: 张淑敏 中心秘书: 毛志宏(学术秘书)、
(六)野外站和相关机构及负责人
1. 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
研究站
站
长: 韩兴国
常务副站长: 白永飞
副 站 长: 潘庆民
执 行 站 长: 何念鹏
91
对议天下 Dialogue
2. 内蒙古鄂尔多斯草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 研究站 站 长: 董 鸣 副 站 长: 黄振英 何维明 执行站长: 崔清国(自2010年7月20日)
中国科学院在各地有多少个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在各地有多少个研究所?](https://img.taocdn.com/s3/m/287f7e37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e7.png)
中国科学院是我国最高的综合性科研机构,旨在开展基础研究和高技术创新,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目前,中国科学院在全国范围内共有127个研究所,分布在北京、上海、广州、昆明、兰州、长春、南京等地。
这些研究所涵盖了物理、化学、生物、地球科学、信息技术、环境科学等多个领域,是我国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
北京是中国科学院的总部所在地,也是其最大的研究所群体所在地。
在北京,中国科学院共有48个研究所,包括物理、化学、生物、信息技术、空间科学、地球科学、社会科学等多个领域。
其中,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是我国最重要的物理研究机构之一,曾经培养了许多著名的物理学家,如杨振宁、李政道等。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则是我国最重要的生物物理学研究机构之一,曾经发现了许多重要的生物学现象,如DNA的双螺旋结构等。
中国科学院还在北京设立了国家天文台、国家授时中心等重要机构,为我国的科技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上海是我国的经济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也是中国科学院在华东地区的重要研究所群体所在地。
在上海,中国科学院共有11个研究所,涵盖了物理、化学、生物、信息技术等多个领域。
其中,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是我国最重要的生命科学研究机构之一,曾经发现了许多重要的生命科学现象,如RNA干扰等。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则是我国最重要的光电子学研究机构之一,曾经发明了许多重要的光电子学器件,如激光器、光纤通信等。
广州是我国的南方科技中心,也是中国科学院在华南地区的重要研究所群体所在地。
在广州,中国科学院共有5个研究所,涵盖了生物、环境、材料等多个领域。
其中,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是我国最重要的地球化学研究机构之一,曾经发现了许多重要的地球化学现象,如稀土元素的分布规律等。
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则是我国最重要的生物医药研究机构之一,曾经发现了许多重要的生物医药现象,如中药的药效成分等。
昆明是我国的西南科技中心,也是中国科学院在西南地区的重要研究所群体所在地。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_企业报告(业主版)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_企业报告(业主版)](https://img.taocdn.com/s3/m/741ce956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31.png)
项目名称
中标单位
中标金额(万元) 公告时间
TOP2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单细 成都泰盟仪器有限 胞膜片钳系统采购项目中标公告 公司
119.6
2022-08-29
TOP3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仪器 云南高晟进出口有
设备采购项目中标公告
限公司
96.2
2022-09-09
TOP4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超薄 云南珩柯生物科技
(不含费率与未公示金额)
¥2449.12
同比增长:-24.3%
平均金额(万元)
¥56.96
同比增长:-47.2%
平均节支率
7.1%
同比增长:91.9%
*平均节支率是指,项目节支金额与预算金额的比值的平均值。(节支金额=项目预算金额-中标金额)
1.2 需求趋势
近 3 月(2022-12~2023-02):
(2)办公消耗用品及类似物品(6)
重点项目
项目名称
中标单位
中标金额(万元) 公告时间
TOP1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采购 北京轻松易彩科技
电子验收单公示
有限公司
1.4
2022-06-20
TOP2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采购 北京立创联达科技
电子验收单公示
有限公司
1.3
2022-11-30
TOP3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采购 云南迪德科技有限
有限公司
0.2
2022-10-11
*按近 1 年项目金额排序,最多展示前 10 记录。
(3)医疗设备(4)
重点项目
项目名称
中标单位
中标金额(万元) 公告时间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https://img.taocdn.com/s3/m/cfe7446b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a8.png)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成立于1958年,是中国最早成立的生物科学研究机构之一,也是中国植物学研究的重要基地。
该研究所致力于植物科学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为中国植物学的进步和植物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的主要任务包括:开展植物科学的基础研究和前沿探索,推动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培养高层次的专业人才,提供科学技术咨询和服务等。
研究所拥有一支卓越的科研团队,由一大批杰出的植物学家、生态学家、遗传学家、生物化学家等组成。
他们致力于解决植物科学领域的重大问题,如植物的遗传机制、植物的适应性进化、植物的资源利用和保护等。
在研究方向上,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注重多学科的交叉和融合,开展多层次、多方位的研究工作。
研究所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植物分子生物学与基因工程、植物生态学与生理生态学、植物进化与系统学、植物资源与利用等。
其中,植物分子生物学与基因工程研究方向在国内外处于领先地位,做出了许多重要的科研成果,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除了科研工作,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还积极参与国内外的学术交流与合作。
研究所与全球多个知名的科研机构和大学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开展学术交流、合作研究和人才培养等,推动了植物科学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研究所还积极举办各类学术会议和研讨会,提供交流和展示的平台,加强学术界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通过多年的努力,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
研究人员发表了大量的高水平学术论文,申请了许多国内外专利,获得了多项科学技术奖励和荣誉。
研究所还在植物哺乳动物学、植物适应性进化等领域建立了许多领先的实验基地和科研平台,为科研工作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和保障。
在未来,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将继续秉持“求实创新,服务国家”的科研宗旨,努力推动植物科学的发展,为构建美丽中国和生态文明建设做出更大贡献。
青藏高原植物多样性
![青藏高原植物多样性](https://img.taocdn.com/s3/m/b4604a84ec3a87c24028c46b.png)
青藏高原植物多样性起源与进化机制研究取得新进展昆明植物研究所青藏高原植物多样性起源与进化机制研究取得新进展由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孙航研究员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青藏高原特殊生境中植物多样性的起源和进化机制的研究”,最近通过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组织的专家中期评估。
该项目经过两年多的研究,在青藏高原特征或代表类群的进化模式、多样性形成机制以及进化速率,极端环境下物种适应机制极其繁殖生物学的特征,染色体倍性进化在青藏高原极端环境下规律等方面所取得的突破性进展和成果获得了国家自然基金委和专家们的一致好评。
到目前为止,该项目共完成和发表论文24篇,其中在该研究领域著名的期刊American Journal of Botany、Annals of Missouri Botanical Garden中收录论文12篇。
为了完成项目研究内容,项目组成员先后多次赴云南西北部,四川西部、西北部,西藏日喀则、昌都、林芝、山南等地区,陕西秦岭,以及吉林、辽宁、内蒙等地进行了大量的野外考察和实验材料的采集工作。
目前已采集植物标本2400号,DNA样品1000余号,细胞学样品100余号。
完成了落新妇族鬼灯檠属(Rodgersia)全部DNA样品的采集,合头菊属(Syncalathium)、娟毛菊属(Soroseris)等DNA样品和细胞学样品的采集。
在青藏高原特征类群的进化模式、多样性形成机制以及进化速率的研究方面,科研人员分别从青藏高原植物区系同古地中海植物区系关系,东亚地质变迁及特有属的起源,中国植物区系中的特有性及其起源和分化等方面对青藏高原植物区系起源和进化背景进行了研究。
并分别对高山栎组(Quercus sect. Heterobalanus)、丛菔属(Solms-Laubachia)、角蒿属(Incarvillea)、钩毛草属(Kelloggia)、瑞香狼毒(Stellera chamajasmae)、星叶草科(Circaeasteraceae)等类群进行了分子生物地理学和系统发育生物地理学等特征类群的研究。
用心语对话植物——记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郝小江研究员
![用心语对话植物——记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郝小江研究员](https://img.taocdn.com/s3/m/3f90bc35dd88d0d232d46a18.png)
科技宣传云南科技管理2019年第4期用心语对话植物——记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郝小江研究员邹学润,陈宇珩,张恒荣*(云南省科技厅科技宣传教育中心,云南 昆明 650051)摘 要:云南省科技领军人才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员郝小江 ,40年如一日潜心植物化学及化学生物学研究 ,解读植物的化学语言,带领团队坚持科技创新,开辟了我国植物化学和天然药物化学研究的科研新路,创新成果在国际天然产物科学领域产生深远影响。
关键词:郝小江;植物化学;科研;事迹中图分类号:Q 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168(2019)04-0047-02“植物是有思维的,它以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语言传递着信息。
”郝小江说:“我们所做的就是解析植物的化学语言。
”在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采访郝小江研究员时,他饱含情感以这句话开场。
“比如一种植物需要防御天敌和适应环境,可以通过合成天然产物达到效果,那么某种植物中的天然产物有哪些?它们有什么作用?它们是怎样合成的?如何利用才使效果更好?除此以外,能否为我们人类利用?”诸如此类的未解之谜,促使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原所长、研究员郝小江用心语对话植物,探索、解答,四十年如一日。
1 心之所系,决不动摇像那个时代的热血青年一样,20世纪70年代,郝小江初中毕业后当了“知青”。
“插队落户在贵州省黔西县的一个村庄,后来进县氮肥厂当工人,1973年通过工农兵学员考试,进入贵州大学化学系学习。
”郝小江说:“1976年,大学毕业留校任教,有幸参加了上海有机研究所与贵州大学一起组建的搞昆虫蜕皮激素研究的植物新资源团队,从此就迷上了植物化学。
”进入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后,郝小江把根扎进了“植物王国”,开始了植物化学的科研探索。
1986年赴日本京都大学读博,学的是“植物中化学成分的全合成”。
“那时京都大学在国际上非常有名,学的这个专业也是我们急需的,所以就去了。
”郝小江说:“当时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的科研条件在国内够好的,有核磁共振波谱仪,能用核磁共振技术测定化合物的结构,但到了日本之后,还是感到差距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