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推拿科特色治疗操作规程

合集下载

中医理疗科诊疗步骤与操作规程

中医理疗科诊疗步骤与操作规程

中医理疗科诊疗步骤与操作规程
1. 病人接待与登记
1.1 根据患者就诊需要,安排合适的接待区域。

1.2 根据患者的个人信息,进行登记和建档。

包括姓名、年龄、性别、联系方式等。

1.3 向患者了解主要症状和病史,并记录在病历中。

2. 病情评估与辨证施护
2.1 根据患者提供的症状和病史,进行综合评估。

2.2 进行望、闻、问、切四诊,以辨明病情和辨证。

2.3 根据辨证结果,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3. 理疗治疗操作
3.1 按照治疗方案,选择合适的理疗方法和仪器。

3.2 对患者进行理疗操作,包括按摩、推拿、拔罐等。

3.3 根据患者的反应和病情变化,调整理疗方法和疗程。

4. 疗效评估与复诊安排
4.1 在治疗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疗效和反应。

4.2 根据疗效评估结果,调整治疗方案或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
辅助治疗。

4.3 根据疗效和患者需求,安排复诊或转诊至其他科室。

5. 诊疗记录与信息管理
5.1 在每次就诊结束后,及时记录患者的诊疗情况和治疗效果。

5.2 对患者的个人信息和诊疗记录进行保密和管理,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6. 诊疗设备与器材管理
6.1 对使用的诊疗设备和器材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6.2 对新购置的设备和器材进行验收和登记,确保其质量和安全。

6.3 对设备和器材的使用情况进行记录,及时更新和维护设备清单。

以上为中医理疗科的诊疗步骤与操作规程,希望能对工作有所帮助。

中医适宜技术操作规程

中医适宜技术操作规程

中医适宜技术操作规程前言中医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分支,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中医治疗的特点是以整体观念、辨证施治、药食同源为核心,其治疗手段主要包括针灸、中药、推拿按摩和气功等。

在中医治疗过程中,适宜的技术操作对于治疗效果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中医适宜技术操作规程进行详细介绍,以期为中医临床操作人员提供科学指导。

中医适宜技术操作规程一、针灸针灸是中医传统治疗手段之一,其主要治疗原理是通过刺激人体穴位,调整气血营养平衡,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以下是针灸操作规程:1.针头消毒:使用75%的酒精或医用碘酒进行消毒,确保无菌。

2.慢进快退:针头向穴位缓慢进张,进针深度应取得渐进意味,而不能一次性进到位。

取出针头时应快速地退出,避免产生疼痛。

3.取穴顺序:施针取穴顺序一般是先取远端、后取近端,先取浅部、后取深部,先取肢体、后取躯干,先取左侧、后取右侧等。

4.孔位行穴方向:针孔方向仍是进补、出泻,在气、血、液间形成贯通的轨迹。

5.针刺的时间:针刺时间一般为15-30分钟,取针时也要快速而准确地拔出,并在取出时进行按压止血。

二、中药中药是中医治疗的核心,在中医临床操作过程中,对于中药的配制、煎煮、服用也需要遵循一定的操作规程:1.配方:合理选方,确保药物组分、用量、用法准确无误。

2.煎药:中药煎煮时要先将药材清洗、泡发,然后破碎入锅,加水煎煮,可按照药引体温煎或按照药性分段加水煎煮。

3.药渣处理:在煎煮完成后,需要进行药渣处理,对不可再用的药渣进行妥善处理,切勿污染环境。

4.服药注意事项:服药前后不宜进食辛辣、肥腻、生冷食物,注意药物配伍禁忌,按次数、用量服用中药。

三、推拿按摩推拿按摩是中医诊疗的一种重要方法,推拿按摩的操作规程如下:1.操作前要先洗手,双手逐渐变温,调整自身情绪和语言。

2.操作方法慢而有力,按时而均匀,手法要细腻沉稳,适度用力,不宜过用。

3.操作环境要安静,避免干扰。

中医常用技术操作规程及中医适宜技术操作规范

中医常用技术操作规程及中医适宜技术操作规范

中医常用技术操作规程及中医适宜技术操作规范1.1针灸1.1.1针灸前准备:针灸前要向患者询问病情和主诉,并检查患者的脉搏、舌苔等状况,基于中医的望闻问切来确定针灸的穴位和治疗方法。

1.1.2穴位选择和插针:根据病症的不同,选择相应的穴位,并在操作前对穴位进行消毒。

插针时要注意尽量避免伤及重要血管和神经。

1.1.3针刺深度和方法:根据患者的状况和病情,确定针刺的深度和方法。

对于针刺深度较深的穴位,要遵循“慎刺蜈蚣之腹”的原则,保护重要脏器的安全。

1.1.4针刺时间和频率:针刺时间通常为20-30分钟,频率根据病情而定,但每周不宜超过3次。

1.2推拿1.2.1推拿前准备:推拿前要对患者进行初步的检查,了解病情、主诉和症状,并做好工作区域的清洁和消毒。

1.2.2推拿技术:推拿技术包括按揉、推捏、推拿、推拉等手法,按照中医经络理论进行操作。

要注意力度适中,避免过度用力导致损伤。

1.2.3推拿操作要点:推拿时要注意手法灵活、有节奏感,要理顺经络和穴位的关系,根据病情和病位进行推拿。

同时要注重手法的协调性和连贯性,避免中断、断续的操作。

1.3拔罐1.3.1拔罐前准备:拔罐前要对患者进行初步的检查,了解病情、主诉和症状,并做好罐和皮肤的消毒。

1.3.2拔罐技术:拔罐时要注意力度适中,手法稳定,并根据病情和穴位的选择进行操作。

同时要保持舒适感,避免过度用力导致患者不适。

1.3.3拔罐时间和频率:一般拔罐时间为5-15分钟,可根据病情和患者的反应进行调整。

频率一般为每周1-2次,不宜过多。

1.4刮痧1.4.1刮痧前准备:刮痧前要对患者进行初步的检查,了解病情、主诉和症状,并做好皮肤的消毒。

1.4.2刮痧技术:刮痧时要注意力度适中,手法稳定,刮的方向要与经络方向一致。

同时要根据病情和病位进行操作,避免刮伤皮肤。

1.4.3刮痧时间和频率:一般刮痧时间为5-10分钟,可根据病情和患者的反应进行调整。

频率一般为每周1-2次,不宜频繁操作。

针灸推拿科特色疗法

针灸推拿科特色疗法

一铺灸:运用大椎至腰俞间督脉段的铺灸疗法,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对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效果显著令患者裸背俯卧于床上,取督脉大椎至腰俞的脊柱部位。

常规消毒后在治疗部位涂抹生姜汁,再在治疗部位上撒上督灸粉,之后在其上覆盖桑皮纸,然后再在桑皮纸上铺生姜泥如梯状,最后在姜泥上面放置三角锥形艾柱,然后点燃艾柱上中下三点,连续灸治三次后把姜泥和艾灰去除。

然后用湿热毛巾把治疗部位擦干净。

灸疗后局部皮肤红润,4---6小时后慢慢起小泡。

第二天放掉水泡中的液体。

二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是指在夏季三伏天,通过将药物敷贴到人体一定穴位,治疗和预防疾病的一种外治方法,故又称“三伏灸”、“三伏贴”,主要用于在秋冬春之际容易反复发作或者加重的慢性、顽固性肺系疾病。

先将贴敷部位用75%乙醇或碘伏常规消毒,然后取直径1厘米,高度0.5厘米左右的药膏,将药物贴于穴位上,用5厘米×5厘米(小儿患者可适当减小)的脱敏胶布固定。

贴敷的部位一般以经穴为主,临床常用的穴位有肺俞、定喘、膏肓、大椎、中府、膻中等。

可以根据患者的病情不同辨证取穴,临床常用穴位有风门、膈俞、心俞、脾俞、肾俞、足三里等。

三电针疗法:电针疗法是指在刺入人体穴位的毫针上,用电针机通以微量低频脉冲电的一种治疗方法。

使用方法:在使用电针机前,必须先把强度调节旋钮调至零位(无输出),再将电针机上每对输出的两个电极分别连接在两根毫针上。

一般将同一对输出电极连接在身体的同侧,在胸、背部的穴位上使用电针时,不可将两个电极跨接在身体两侧,更不应让电流从心脏部位穿过。

通电时调节电钮,使电量从无到有,由小到大。

切忌由大到小,或忽有忽无,忽小忽大。

电量的大小因人而异,一般以患者感到舒适为度。

临床治疗,一般持续通电15分钟左右,从低频到中频,使病人出现酸、胀、热等感觉或局部肌肉作节律性的收缩。

单穴使用电针时,可选取有主要神经干通过的穴位(如下肢的环跳穴等),将针刺入后,接在电针机的一个电极上,另一极则接在用水浸湿的纱布上,作为无关电极,固定在同侧经络的皮肤上。

针灸科规章制度模版

针灸科规章制度模版

针灸科规章制度模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针灸科的工作秩序,保障患者权益,维护医疗秩序,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针灸科是一门传统医学疗法,应在合法的许可范围内开展相关医疗活动。

第三条针灸科严格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开展医疗工作,不得超越许可范围。

第四条针灸科医师应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水平,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第五条针灸科医师应当尊重患者的知情权、选择权和隐私权,确保医疗行为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第六条针灸科医师应积极推行知识普及和健康教育,提高公众对针灸科的认知。

第二章针灸科工作流程第一节就诊登记和前期准备第一条患者就诊时,针灸科医师应认真填写就诊登记表,包括患者基本信息、病史、体征和主诉等内容。

第二条针灸科医师应将患者病情、相关检查结果和医嘱等相关信息整理清楚,方便后续诊疗。

第三条针灸科医师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诊断结果,制定个性化的针灸治疗方案。

第二节针灸治疗过程第一条针灸科医师在进行针灸治疗时,应确保操作规范、安全,防止交叉感染。

第二条针灸科医师应详细询问患者过敏史和药物使用情况,以避免针灸治疗引发不良反应。

第三条针灸科医师应指导患者正确的体位,确保针灸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

第四条针灸科医师应对患者进行全程观察,确保治疗过程中的安全。

第五条针灸科医师应保证诊疗过程中的隐私和保密。

第三节针灸治疗后期工作第一条针灸科医师应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方案,指导其合理用药和饮食。

第二条针灸科医师应定期对患者进行随访和复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第三条针灸科医师应按照医疗机构相关要求,做好病历记录和医疗质量评估工作。

第四章针灸科医师职责和权利第一条针灸科医师应不断提升自身专业水平,积极参加相关培训和学术交流活动。

第二条针灸科医师应按照职业道德要求,尊重患者权益,保护患者隐私。

第三条针灸科医师应适时向患者进行必要的医疗知识普及,提高公众对针灸科的认识。

第四条针灸科医师应当严格执行医疗操作规范,做好医疗纪录和质量评估工作。

针灸推拿科基础治疗操作规程样本

针灸推拿科基础治疗操作规程样本

针灸推拿科基础治疗操作规程样本1. 引言本操作规程旨在规范针灸推拿科基础治疗的操作流程,确保治疗的安全和有效性。

本规程适用于针灸推拿科治疗师和相关医务人员。

2. 操作步骤2.1 准备工作在开始治疗之前,治疗师应当完成以下准备工作:1. 检查治疗仪器和器材的完好性。

2. 为患者准备好相关辅助材料,如毛巾、膏药等。

3. 和患者确认治疗目标和需求。

2.2 患者评估在治疗开始前,治疗师应进行患者评估,包括以下内容:1. 查看病历和病情资料。

2. 与患者交流,了解患者的主观感受和症状描述。

3. 进行体格检查,包括观察患者的外貌、脉搏等指标。

2.3 治疗操作根据患者的评估结果和治疗目标,治疗师可选择以下治疗操作之一或结合使用:1. 针灸疗法:按照针灸穴位选择合适的穴位,使用消毒过的细针进行刺激。

2. 推拿疗法:采用推、拿、揉、捏等手法进行肌肉、关节的治疗。

3. 其他辅助疗法:如灸法、拔罐、艾灸等,根据患者的需求和治疗师的判断决定使用。

2.4 善后处理治疗结束后,治疗师应进行以下善后处理:1. 清理治疗区域,清洗和消毒使用过的器材。

2. 整理和归档患者的相关病历和治疗记录。

3. 向患者进行治疗效果说明和康复建议。

3. 注意事项在针灸推拿科基础治疗过程中,治疗师应注意以下事项:1. 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治疗,确保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2. 针灸操作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要求,确保穴位刺激不引发感染等并发症。

3. 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调整疗程和疗效评估方法。

4. 如果遇到患者不适或不良反应,应立即停止治疗并采取适当措施处理。

5. 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伦理要求,保护患者的隐私和严格保密治疗信息。

4. 总结针灸推拿科基础治疗操作规程是指导治疗师进行治疗的基本步骤和注意事项,旨在确保治疗的安全和有效性。

治疗师在操作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规程进行操作,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的治疗。

针灸科操作常规范文

针灸科操作常规范文

针灸科操作常规范文针灸科作为中医学的一种治疗手段,已经有着数千年的历史。

现在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成为一项重要的非药物治疗方法。

下面是针灸科操作的一些常规步骤。

1.望诊:针灸治疗的第一步是通过观察患者的外貌特征来判断病情。

包括面色、舌苔、眼底、皮肤等方面的观察,从而帮助医师初步了解患者的病情和病机。

2.问诊:医师会询问患者关于病情的详细信息,包括病史、主诉、病程、伴随症状等,以进一步了解病情。

3.闻诊:医师通过闻患者的呼吸、声音、尿便等情况,来判断患者的体质、脏腑功能等。

4.触诊:医师通过按摩,以及触摸患者的脉搏、穴位、经络等,来判断患者的脏腑功能及疼痛部位。

5.诊断:医师根据以上的检查和判断,结合中医理论,对患者的病情进行综合分析和诊断,确定疾病名称、病因、病机、证型等,为后续的针灸治疗提供依据。

6.针刺:根据诊断结果,医师选择相应的针刺方法和穴位,进行针刺治疗。

常用的针刺方法包括拔罐,磁疗,耳针,手针等。

7.疗程:针灸治疗需要一定的疗程。

通常来说,每次治疗的时间约为20-30分钟,每周治疗一次,连续治疗2-3个月,才能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8.注意事项:在进行针灸治疗时,医师需要仔细观察患者的反应,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同时,患者也需要注意一些基本的保健事项,如不要在空腹或饱食后进行针灸治疗,以免出现晕厥、恶心等症状;避免感冒、饮酒、剧烈运动等,以免影响治疗效果。

9.随访:针灸治疗后,医师需要对患者进行随访观察,了解治疗效果以及出现的不适症状等,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治疗方案。

以上是针灸科操作的一些常规步骤,每个步骤都需要医师进行详细的观察、判断和调整。

在进行针灸治疗时,医师需要综合运用中医理论和临床经验,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并提供个性化的针灸治疗方案,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中医科针灸推拿规章制度

中医科针灸推拿规章制度

中医科针灸推拿规章制度一、针灸推拿的执业资格1.执业医师必须具备相关医学专业知识和技能,取得中医针灸推拿执业资格证书,经过专业培训和考核合格。

2.未取得相关资格证书的人员不得从事针灸推拿工作,否则将受到法律制裁。

二、针灸推拿的操作规范1.医师在实施针灸推拿疗法时,必须遵循医疗卫生规范,采用无菌针具,严格遵循消毒操作规程,确保患者的安全。

2.医师应当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体质特点,选择合适的针灸推拿手法,注意控制力度和深浅,避免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3.在对患者进行针灸推拿治疗前,医师必须仔细了解患者的病史、症状和体征,进行全面的诊断,制定合理的治疗计划。

4.医师在为患者进行针灸推拿治疗时,应当尊重患者的意愿和隐私,做好沟通工作,积极引导患者配合治疗。

三、针灸推拿的注意事项1.在进行针灸推拿治疗时,医师必须仔细观察患者的反应和症状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防止治疗不当导致不良后果。

2.医师在进行针灸推拿治疗时,应当遵守医德道德,不得滥用权力,不得违规索取费用,不得泄露患者隐私。

3.医师在进行针灸推拿治疗时,应当保持良好的职业素养,遵守职业道德准则,严格遵守行业规范,不得违规行医,违法办医。

四、针灸推拿的质量控制1.医院或诊所应当建立起针灸推拿治疗的质量控制体系,定期开展相关培训和考核,提高医师的专业水平和服务质量。

2.医院或诊所应当建立起患者投诉处理机制,及时处理医疗事故和纠纷,保障患者的合法权益。

五、针灸推拿的责任追究1.医师在进行针灸推拿治疗时,如发生严重医疗事故或者病患不良后果,应当立即停止治疗并报告医院负责人。

2.医院应当立即组织调查,查清事实真相,采取相应措施,对责任人员追究责任,保障患者的合法权益。

六、针灸推拿的宣传教育1.医院或诊所应当开展针灸推拿治疗的宣传教育工作,普及相关知识和技能,提高公众健康意识。

2.医院应当加强对医师和护士等从业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和服务水平。

以上便是针灸推拿的规章制度内容,希望医师和医疗机构遵守规章制度,规范行为,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患者的安全。

中医推拿技术操作规程 → 中医针灸技术操作规程

中医推拿技术操作规程 → 中医针灸技术操作规程

中医推拿技术操作规程→ 中医针灸技术操作规程中医针灸技术操作规程1. 目的本技术操作规程旨在规范中医针灸技术的操作过程,确保操作的安全和有效性。

2. 适用范围本技术操作规程适用于从事中医针灸技术的相关人员。

3. 操作流程3.1 准备在进行针灸操作前,需完成以下准备工作:- 确认患者的病症及相关医学史;- 检查针灸器具的完好性和清洁度;- 准备所需的辅助设备。

3.2 操作步骤3.2.1 患者宣告在患者准备就诊时,需进行以下宣告:- 向患者介绍针灸治疗和可能的副作用;- 征得患者的同意来进行针灸治疗。

3.2.2 穴位准备在选择针灸穴位前,需进行以下准备:- 检查患者身体部位,确定适合进行针灸治疗的穴位;- 清洁和消毒所选穴位的皮肤。

3.2.3 针灸操作按照以下步骤进行针灸操作:- 握针姿势正确,保持手部稳定;- 缓慢刺入针头,控制刺入深度;- 准确找到穴位,感受到阻力时停止刺入;- 选择适当的针刺手法,如转动针、提插针等;- 调整针刺角度和深度,以达到治疗效果;- 确保患者的舒适感和安全性。

3.2.4 针灸时间和频率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病症,确定针灸的时间和频率,确保治疗效果。

4. 安全措施4.1 针灸器具的消毒使用前和使用后,对针灸器具进行必要的消毒处理,避免交叉感染。

4.2 患者病史了解在进行针灸治疗前,了解患者的病史和相关疾病情况,避免对患者的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4.3 操作过程的安全在进行针灸操作时,保持操作环境的清洁和安全,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

5. 异常情况处理在针灸操作过程中,如果出现以下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并采取相应措施:- 出血不止或出血过多;- 患者出现剧烈疼痛或过敏反应;- 针头折断或针头脱落等器具异常。

6. 管理与记录对每次针灸治疗过程进行管理与记录,包括患者信息、操作步骤、治疗效果等,以便跟踪治疗进展和评估疗效。

7. 参考资料列出本操作规程所依据的中医针灸技术相关的参考资料。

以上是中医针灸技术操作规程的简要内容,旨在指导相关人员进行规范和安全的针灸操作。

中医科操作规程

中医科操作规程

中医科操作规程一、引言中医科操作规程是为了规范中医科的临床操作流程,确保医疗质量和安全性,提高中医科的诊疗效果而制定的。

本操作规程适合于中医科的各类临床操作,包括但不限于中医诊断、治疗、针灸、推拿等。

二、中医诊断操作规程1. 病历记录中医诊断的第一步是详细记录患者的病史和症状。

医生应准确记录患者的主诉、现病史、既往史、家族史等信息,并进行全面系统的问询和观察。

病历记录应包括患者的个人信息、病史摘要、辨证分析、诊断和治疗计划等内容。

2. 望诊医生应子细观察患者的面色、舌苔、舌质、脉象等,以了解患者的病情。

望诊应在充足的自然光下进行,医生应保持专注和耐心,注意观察细节,并与患者进行充分沟通。

3. 闻诊医生应通过闻诊患者的气味、声音等,获取病情信息。

闻诊应在肃静的环境下进行,医生应倾听患者的呼吸声、咳嗽声、语音等,并判断其是否异常。

4. 问诊医生应子细问询患者的症状、疼痛感、排泄情况、饮食习惯等,以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

问诊应包括主诉、现病史、既往史、家族史等内容,医生应倾听患者的描述,并进行进一步追问。

5. 切诊医生应通过切诊患者的脉象,判断患者的脉搏状况和身体状况。

切诊应在肃静、放松的状态下进行,医生应使用正确的手法和力度,准确判断患者的脉象。

三、中医治疗操作规程1. 中药治疗医生应根据患者的辨证分析结果,选择适当的中药进行治疗。

中药治疗应遵循中医药学理论,按照方剂的配伍、用药的剂量和时间等要求进行。

医生应在治疗前详细了解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确保中药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2. 针灸治疗医生应根据患者的辨证分析结果,选择适当的针灸治疗方法。

针灸治疗应遵循中医针灸学理论,按照穴位的选择、针刺的深浅和力度等要求进行。

医生应在治疗前对患者进行全面的检查和评估,确保针灸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3. 推拿治疗医生应根据患者的辨证分析结果,选择适当的推拿治疗方法。

推拿治疗应遵循中医推拿学理论,按照手法的选用、力度的掌握和时间的控制等要求进行。

针灸推拿科实践治疗手册及技术规程

针灸推拿科实践治疗手册及技术规程

针灸推拿科实践治疗手册及技术规程前言针灸推拿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疗效显著、操作简便、安全无副作用等特点,赢得了广泛的认可和应用。

本手册旨在为针灸推拿科临床实践提供一套科学、系统的治疗方案和技术规程,以规范诊疗行为,提高诊疗水平。

针灸治疗针灸基本操作规程1. 针具选择与消毒:根据患者体质、病情及治疗需要选择合适针具,并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规程进行消毒。

2. 选穴定位:根据中医理论及临床经验,选取适当的穴位进行治疗。

3. 进针:采用快速、垂直或斜刺等方式将针刺入皮肤。

4. 行针:通过提插、捻转等手法,使针体内产生针感,达到激发经气的作用。

5. 留针:将针留在穴位内一定时间,通常为20-30分钟。

6. 出针:治疗结束后,缓慢将针取出,并做好皮肤护理。

常见疾病针灸治疗方案1. 颈椎病:选取风池、颈夹脊、大椎等穴位,行针泻法,留针20分钟。

2. 腰椎间盘突出症:选取腰夹脊、肾俞、大肠俞等穴位,行针平补平泻,留针20分钟。

3. 关节炎:选取阿是穴、局部穴位及肾虚穴位,行针泻法或平补平泻,留针20-30分钟。

4. 头痛:根据头痛部位选取相应穴位,如太阳、百会、风池等,行针泻法,留针20分钟。

推拿治疗推拿基本操作规程1. 评估与诊断:全面了解患者病情,明确推拿治疗的目的和预期效果。

2. 操作前准备:确保推拿环境舒适、安静,准备好推拿介质(如滑石粉、按摩油等)。

3. 基本手法:包括按、摩、揉、擦等手法,根据患者病情选择适当手法。

4. 复位手法:对于关节错位等疾病,需采用复位手法,如推拿正骨等。

5. 推拿时间: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和患者耐受度,确定推拿治疗的时间,一般为20-30分钟。

常见疾病推拿治疗方案1. 肩周炎:采用按揉手法放松肌肉,再进行关节松动和肩关节活动范围的增加。

2. 急性腰扭伤:采用揉、擦、推拿正骨等手法,缓解肌肉紧张和调整腰椎位置。

3. 消化不良:以摩腹、揉脐等手法为主,促进消化系统的功能。

针灸推拿科优势病种诊疗方案

针灸推拿科优势病种诊疗方案

针灸推拿科优势病种诊疗方案针灸推拿科是中医学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其主要通过针灸和推拿手法来调节人体的气血运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在临床上,针灸推拿科有许多优势病种,下面将详细介绍其中的几个常见疾病及诊疗方案。

一、颈肩腰腿疼痛颈肩腰腿疼痛是目前非常常见的病症,常常由于生活和工作姿势不正确、过度劳累、缺乏运动等原因引起。

针灸推拿科可以通过刺激人体的经络和穴位,调节气血运行,缓解痛感,并且能够改善肌肉的松弛度,减轻疼痛。

主要治疗方法为针刺和推拿。

1.针刺:通常采用局部和远端穴位,如肩井穴、足三里穴等。

通过在疼痛处或相应的穴位上进行针刺,可以刺激经络和穴位,调节气血运行。

针刺时注意要深浅适度,避免误伤。

2.推拿:推拿是通过按摩和揉捏的手法来调节气血,缓解疼痛。

可以结合草药拔罐等辅助治疗方法来增强疗效。

二、消化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是很常见的病症,常见的有胃痛、腹泻、便秘等。

针灸推拿科可以通过调节身体的气血运行和脏腑功能,缓解病症,并且具有较好的疗效。

1.针刺:常用的穴位有足太阴脾经的三阴交穴、足阳明胃经的足三里穴等。

通过针刺这些穴位,可以调节脾胃功能,缓解胃痛和腹泻等症状。

2.推拿:推拿可以通过按摩和揉捏腹部来刺激和调节脏腑功能,促进消化吸收,缓解胃肠道的不适。

三、神经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包括偏头痛、神经性耳鸣等症状,常常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

针灸推拿科可以通过调节气血的运行和神经的功能,缓解症状,并且较少出现副作用。

1.针刺:常用的穴位有足阳明胃经的额外穴、手太阳小肠经的阳池穴等。

通过针刺这些穴位,可以调节神经的功能,缓解疼痛和其他不适。

2.推拿:推拿可以通过按摩和揉捏头部和颈部来刺激神经和穴位,缓解头痛和耳鸣等症状。

值得注意的是,在进行针灸推拿治疗时,需要由经验丰富的医师进行,严格掌握治疗的方法和技巧。

同时,需要根据不同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制定个体化的诊疗方案,确保治疗效果和安全。

中医医疗技术操作规程

中医医疗技术操作规程

中医医疗技术操作规程《中医医疗技术操作规程》一、操作目的中医医疗技术操作规程是为了规范中医医师在临床工作中的操作行为,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二、操作范围中医医疗技术操作规程适用于各类中医医师进行诊疗操作,包括针灸、推拿、拔罐、中药煎煮等操作。

三、操作条件1. 中医医师应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术能力,并取得相应的执业资格证书。

2. 在进行操作前,应保证操作环境的整洁,操作器材的清洁消毒。

3. 患者应接受相应的治疗前评估,排除禁忌症和不适宜的情况。

四、操作流程1. 在进行操作前,中医医师应对患者进行详细的询问和观察,了解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

2. 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法,并向患者进行详细的介绍和说明。

3. 在进行操作时,应准确、细致地操作,避免造成患者的不适或伤害。

4. 治疗结束后,及时观察患者的反应和情况,进行必要的处理和指导。

五、操作注意事项1. 对于特殊人群(儿童、孕妇、老年人等)或有特殊情况的患者,中医医师应特别慎重,在诊疗前进行综合评估和考虑。

2. 在操作过程中,应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和交流,及时了解患者的感受和反应。

3. 对于操作中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中医医师应具备应急处理的能力,并做好记录和报告工作。

六、操作后处理1. 治疗结束后,应对操作器材进行清洁消毒,保证操作环境的卫生和整洁。

2. 对于需要继续治疗的患者,中医医师应给予明确的治疗方案和建议,并定期进行随访和复诊。

七、操作规范中医医疗技术操作规程是中医医师进行临床操作的基本准则,中医医师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操作过程的安全和有效性。

通过《中医医疗技术操作规程》的规范操作,可以提高中医医师的临床技术水平,保障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安全,促进中医医疗技术的发展和推广。

针灸科规章制度操作规范

针灸科规章制度操作规范

针灸科规章制度操作规范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针灸科工作,保障患者安全和医疗质量,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和医院管理制度,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针灸科是医院的重要科室之一,承担着针灸治疗、推拿按摩等工作。

科室负责人应严格遵守本规范,保障患者利益,维护医疗秩序。

第三条针灸科应制定科室管理手册,明确科室的组织架构、岗位职责、工作流程以及卫生消毒等规范操作程序。

第四条针灸科应定期开展内部培训和技术交流活动,提升全体医护人员的专业水平和工作质量。

第五条针灸科应保持医疗设备的完好,定期进行维护和检修,确保安全可靠。

第六条针灸科应建立患者档案管理制度,做好患者资料归档、保密及备份工作。

第七条医护人员在工作中应遵守职业操守和道德规范,尊重患者的人格和隐私,不得泄露患者信息。

第八条医护人员在工作中必须认真执行医嘱,不得擅自更改治疗方案或用药。

第九条医护人员应做好职业记录,详细记录患者病情和治疗过程,准确反映患者病情及治疗效果。

第十条医护人员应保持良好的职业素养,不得因个人利益损害患者利益,不得索取患者财物。

第二章针灸治疗操作规范第十一条医护人员在进行针灸治疗前,应仔细查阅患者病历,了解病情及病史,明确治疗目的和方法。

第十二条医护人员在进行针灸治疗前,应与患者进行充分沟通,告知治疗过程和可能的风险,并取得患者的同意。

第十三条医护人员在进行针灸治疗时,应严格遵守消毒规范,使用符合卫生标准的一次性针具。

第十四条医护人员在进行针灸治疗时,应准确选择穴位和插针深度,避免损伤神经血管和脏器。

第十五条医护人员在进行针灸治疗时,应注意观察患者的反应及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第十六条医护人员在进行推拿按摩时,应准确把握手法和力度,避免造成患者不适或伤害。

第十七条医护人员在进行针灸治疗结束后,应对患者进行术后观察,嘱咐患者注意事项,并定期复诊复查。

第十八条医护人员在进行针灸治疗时,应保持专注、严谨,不得擅离职守或利用职务便利谋取私利。

针灸推拿科相关制度

针灸推拿科相关制度

针灸推拿科工作制度一、凡需针灸或理疗者,由主管医师检诊后,确定治疗方案和疗程,填写治疗申请单。

二、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治疗前交代注意事项,治疗中细心观察,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三、大型超短波禁用单极法,在进行超短波治疗时,应除去患者身上一切金属物,尤其是与仪器接触的贴身金属。

患者和操作者在进行治疗时,切勿与砖墙、水管或潮湿的地板接触。

电脑中频治疗仪使用前,必须检查导线接触是否完善,板极有无裂纹、破损,否则不能使用。

告诫患者治疗中不得触摸机器。

儿童患者需在成人监护下行治疗。

下班时,所有理疗仪器一律切断电源。

四、针灸操作需严格按照无菌操作,针具严格做到“一人一穴一针”,严格遵守针灸操作规程,注意解剖部位,凡留针者,医务人员不得离开岗位,注意观察患者变化。

取针时注意防止漏针、断针及意外发生。

五、预防晕针、滞针和断针,如有发生,迅速处理;使用电针应先检查机器是否完好,输出是否正常,并根据病情,选择适当强度。

治疗完毕后将开关关闭复位。

六、各治疗室在工作期间必须专人负责,不得脱岗,严格交接班制度,加强医疗安全防范意识,预防差错事故发生。

七、严禁本科室医务人员在休班期间携带本科室器材外出使用。

针灸科消毒管理制度一、工作人员上班时,要穿工作服,戴帽子,口罩、流动水洗手2-3分钟或消毒双手。

二、严格使用一次性针具。

穴位用75%的酒精或0.5%碘伏消毒。

三、无菌持物钳、罐、和皮肤消毒剂、瓶等无菌容器每周更换,同时更换消毒液,辅料缸明天更换灭菌。

四、诊室内备0.2%的“84”泡手消毒液,每日更换或备快速手消毒液。

五、治疗室每日紫外线消毒一次,遇有传染病随诊是时,消毒每2月监测紫外线强度并记录。

六、每日用清水擦拭桌面拖地面,有污染时用“84”液消毒。

七、床单被套等每周更换一次,传染病人用的要及时更换。

八、医疗废弃物按医院规定进行处理。

治疗室工作制度一、凡需要理疗的患者,经医生检查后确定理疗种类与疗程。

二、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治疗过程中要细心观察,发现异常要及时处理。

针灸推拿科特色治疗操作规程

针灸推拿科特色治疗操作规程

一、毫针刺法技术操作规程【用物准备】各种毫针或一次性使用的毫针、75%酒精、棉签、必要时备毛毯和屏风等。

【操作程序】1、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解释,取得患者配合。

2、协助患者松开衣着,按针刺部位,取合理体位。

3、选好腧穴后,先用拇指按压穴位,并询问患者有无感觉。

4、消毒进针部位后,按腧穴深浅和患者胖瘦,选取合适的毫针。

同时检查针柄是否松动,针身和针尖是否弯曲或带钩,术者消毒手指。

5、根据针刺部位,选择相应进针方法进针。

当刺入一定深度时,患者局部产生酸、麻、胀、重等感觉或向远处传导。

即为“得气”。

得气后调节针感,一般留针10~20分钟。

6、在针刺及留针过程中,密切观察有无晕针、滯针等情况。

如出现意外,紧急处理。

7、起针,用左手拇、食、指端按压在针孔周围皮肤处右手持针柄慢慢捻动将针尖退至皮下,迅速拔出,随即用无菌干棉球轻压针孔片刻,防止出血。

最后检查针数,以防遗漏。

8、操作完毕,协助患者衣着,安臵舒适卧位,整理床铺。

9、清理用物,归还原处。

【注意事项】1、患者过于饥饿、疲劳、精神过度紧张时,不宜立即进行针刺。

对身体瘦弱,气虚血亏的患者,进行针刺时手法不宜过强,并应尽量选用卧位。

2、妇女怀孕3月者,不宜针刺小腹部的腧穴。

若怀孕3月以上者,腹部、腰骶部腧穴也不宜针刺。

3、小儿囟门未合时 头顶部的腧穴不宜针刺。

4、常有自发性出血或损伤后出血不止的患者、不宜针刺。

5、皮肤有感染、溃疡、瘢痕或肿瘤的部位,不宜针刺。

6、对胸、胁、腰、背脏腑所居之处的腧穴,不宜直刺、深刺。

肝、脾肿大、肺气肿患者更应注意。

7、针刺眼区和项部的风府、哑门等穴以及脊椎部的腧穴 要注意掌握一定的角度,更不宜大幅度的提插、捻转和长时间的留针,以免伤及重要组织器官,产生严重的不良后果。

8、对尿潴留等患者在针刺小腹部腧穴时,也应掌握适当的针刺方向、角度、深度等。

以免误伤膀胱等器官出现意外的事故。

二、穴位注射技术操作规程【操作方法】患者取正坐位,每次取2~4穴,皮肤常规消毒,取5ml 注射器抽取注射液2ml左右,在穴位上斜刺约10~15mm,缓慢提插至有针感,抽吸针筒无回血后,注入药液(每穴注入药液0.2~0.4ml),隔日一次,3次一疗程。

针灸推拿科规章制度

针灸推拿科规章制度

针灸推拿科规章制度一、引言针灸推拿科是一门古老而又广泛应用的中医技术,为了保障针灸推拿科的安全、规范和有效实施,制定本规章制度。

本制度旨在明确针灸推拿科的管理原则和操作规范,确保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患者的安全。

二、基本原则1.法律遵循:针灸推拿科的实施必须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及相关医疗行业的规章制度。

2.信息保密:严格遵守患者隐私保护法规,保护患者个人隐私信息的安全和机密性。

3.医疗安全:确保针灸推拿科操作过程中患者安全,减少疾病传播和伤害风险。

4.团队协作:强调针灸推拿科团队成员之间的有效沟通和协作,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

三、培训与认证1.人员资质要求:针灸推拿科从业人员必须取得相关医学院校或机构颁发的合法证书,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2.继续教育要求:针灸推拿科从业人员应定期参加行业相关的培训和学术研讨活动,持续更新专业知识和技术。

四、病历记录与信息管理1.病历记录要求:针灸推拿科从业人员应按照规定的格式和标准记录患者的基本信息、主诉、病史、诊断和治疗过程等重要信息。

2.信息管理:针灸推拿科机构应建立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确保患者信息的安全、准确和及时性。

五、操作规范1.消毒与洁净:针灸推拿科从业人员应按照相关卫生标准,对治疗仪器和设备进行定期的消毒与清洁,确保操作环境的卫生与安全。

2.针具使用:针灸推拿科从业人员应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一次性针具,并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操作,杜绝交叉感染的风险。

3.疼痛管理:针灸推拿科从业人员应根据患者的疼痛感受,控制治疗的力度和刺激程度,确保患者的舒适和安全。

4.技术风险评估:针灸推拿科机构应定期评估和监测技术操作的风险,采取相应的措施预防和纠正风险。

六、医患沟通与告知1.详细告知:针灸推拿科从业人员应详细向患者告知治疗目的、方法、风险和预期效果等信息,确保患者对治疗有充分的认识和理解。

2.患者权益保障:针灸推拿科从业人员应尊重患者的知情权和自主选择权,不得强制患者接受治疗。

针灸推拿科规章制度范本

针灸推拿科规章制度范本

针灸推拿科规章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针灸推拿科治疗工作,维护医疗秩序,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患者的合法权益,特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针灸推拿科部门的医疗工作。

第三条针灸推拿科工作人员应当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医疗伦理规范,严格遵守本规章制度。

第四条针灸推拿科工作人员应当保护患者的隐私,保守患者的医疗秘密,不得泄露患者的个人信息。

第五条针灸推拿科工作人员应当继续学习,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不断提升医疗质量。

第二章针灸推拿科治疗准则第六条针灸推拿科治疗应当科学合理,个体化定制治疗方案,严格按照医疗规范进行操作。

第七条针灸推拿科治疗应当重视患者的安全和舒适度,避免造成不必要的疼痛或损伤。

第八条针灸推拿科治疗应当注意卫生保洁,保持治疗环境的清洁整洁。

第九条针灸推拿科治疗应当进行充分的诊断和评估,在明确病因和病情的基础上确定治疗方案。

第三章针灸推拿科工作流程第十条患者来诊时,应当先接待登记,了解患者基本信息和病情描述。

第十一条医生对患者进行详细的问诊和体检,确定病情及治疗方案。

第十二条在治疗过程中,医生应当按照规定的操作步骤进行针灸或推拿操作,注意患者的反应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第十三条治疗结束后,医生应当向患者说明治疗效果和注意事项,进行复诊或随访。

第十四条治疗过程中如有异常情况发生,医生应当及时采取措施处理,并报告主管领导。

第四章针灸推拿科安全管理第十五条针灸推拿科工作人员应当定期接受岗前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掌握急救知识和技能。

第十六条针灸推拿科工作人员应当严格遵守消毒、无菌操作规程,保证治疗器械的清洁卫生。

第十七条针灸推拿科工作人员应当保证工作场所的安全,定期检查和维护设备设施,确保设施设备完好。

第十八条针灸推拿科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应当遵守规章制度,不得擅自更改治疗方案或操作规程。

第五章针灸推拿科纪律管理第十九条针灸推拿科工作人员应当遵守工作纪律,服从管理,不得擅自离岗或旷工。

第二十条针灸推拿科工作人员应当认真履行岗位职责,不得有怠工、懈怠等行为。

针灸推拿科工作制度

针灸推拿科工作制度

针灸推拿科工作制度
一、负责病员的检诊,确定治疗方案
二、认真钻研业务、熟悉人体解剖部位和生理、病理作用,掌握中医理论和推拿按摩知识,做到按摩手法熟练,运用自如。

三、诊断明确、严格掌握患者的适应症及禁忌症,治疗前给患者讲解治疗过程中的反应,以求病员配合。

四、治疗前应洗手,剪短指甲、避免擦伤病员皮肤,按摩时压力均匀,并以病情需要和部位决定压力大小,一般均按先轻后重,再轻的步骤进行,不得使蛮力。

五、注意各种理疗治疗量,保证治疗效果,严防差错事故。

六、严格无菌操作,针具一人一用,防止交又感染。

凡留针者术者不得离开岗位,并注意观察病人变化,防止晕针,滞针和断针,如有发宝迅速处理。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针灸推拿注意解剖位,防止发生意外。

七、做好针灸推拿的登记统计工作。

八、负责药剂器材的请领与保管,床单枕套毛巾的更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泸西县中医院针推科中医操作规程目录:1、毫针刺法技术操作规程2、推拿技术操作规程3、中药涂擦治疗法4、三棱针技术操作规程5、电针技术操作规程6、敷药技术操作规程7、熏洗疗法技术操作规程8、点刺放血配合围针治疗带状疱疹技术操作规程9、艾炷灸技术操作规程10 艾条灸技术操作规程11、拔火罐技术操作规程12、穴位注射技术操作规程13、刮痧技术操作规程14、耳穴埋籽技术操作规程15、耳针法技术操作规程16、皮肤针技术操作规范17、小针刀疗法技术操作规范18、颈椎牵引疗法操作规程19、腰椎牵引疗法操作规程20、中频电脑治疗仪操作规程21、火针刺法操作规范1、毫针刺法技术操作规程【目的】采用不同型号的金属毫针刺激人体一定的腧穴,以调和气血、疏通经络,从而达到扶正祛邪、防治疾病的目的。

适用于各种急、慢性疾病。

【用物准备】各种毫针或一次性使用的毫针、75%酒精、棉签、必要时备毛毯和屏风等。

操作前应用皂液流动水冲洗双手,连续操作时,每操作一个病人后都应用皂液和流动水洗手或快速手消毒液搓擦2min操作后应进行手的卫生消毒。

【操作程序】1、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解释,取得患者配合。

2、协助患者松开衣着,按针刺部位,取合理体位。

3、选好腧穴后,先用拇指按压穴位,并询问患者有无感觉。

4、消毒进针部位后,按腧穴深浅和患者胖瘦,选取合适的毫针。

同时检查针柄是否松动,针身和针尖是否弯曲或带钩,术者消毒手指。

5、根据针刺部位,选择相应进针方法进针。

当刺入一定深度时,患者局部产生酸、麻、胀、重等感觉或向远处传导。

即为“得气”。

得气后调节针感,一般留针10~20分钟。

6、在针刺及留针过程中,密切观察有无晕针、滯针等情况。

如出现意外,紧急处理。

7、起针,用左手拇、食、指端按压在针孔周围皮肤处右手持针柄慢慢捻动将针尖退至皮下,迅速拔出,随即用无菌干棉球轻压针孔片刻,防止出血。

最后检查针数,以防遗漏。

8、操作完毕,协助患者衣着,安置舒适卧位,整理床铺。

9、清理用物,归还原处。

【注意事项】1、患者过于饥饿、疲劳、精神过度紧张时,不宜立即进行针刺。

对身体瘦弱,气虚血亏的患者,进行针刺时手法不宜过强,并应尽量选用卧位。

2、妇女怀孕3月者,不宜针刺小腹部的腧穴。

若怀孕3月以上者,腹部、腰骶部腧穴也不宜针刺。

3、小儿囟门未合时,头顶部的腧穴不宜针刺。

4、常有自发性出血或损伤后出血不止的患者、不宜针刺。

5、皮肤有感染、溃疡、瘢痕或肿瘤的部位,不宜针刺。

6、对胸、胁、腰、背脏腑所居之处的腧穴,不宜直刺、深刺。

肝、脾肿大、肺气肿患者更应注意。

7、针刺眼区和项部的风府、哑门等穴以及脊椎部的腧穴要注意掌握一定的角度,更不宜大幅度的提插、捻转和长时间的留针,以免伤及重要组织器官,产生严重的不良后果。

8、对尿潴留等患者在针刺小腹部腧穴时,也应掌握适当的针刺方向、角度、深度等。

以免误伤膀胱等器官出现意外的事故。

2、推拿技术操作规程【目的】推拿疗法又称按摩疗法。

术者运用各种手法于病人体表一定部位或穴位上,以达到治疗疾病的一种疗法。

具有扶正祛邪、散寒止痛、健脾和胃、导滯消积、疏通经络、滑利关节、强筋壮骨等作用;更具有保健强身,预防疾病,延年益寿的效果。

适用于发热畏寒、头痛身痛、咳喘并作、脘痛纳呆、腹胀泄泻、痹证、痿证、中风后遗症、月经不调、跌打损伤、腰伤腿痛、关节不利、痈肿疮疖,以及骨折后遗症等。

【用物准备】治疗巾或大浴巾。

操作前应用皂液流动水冲洗双手,连续操作时,每操作一个病人后都应用皂液和流动水洗手或快速手消毒液搓擦2min操作后应进行手的卫生消毒。

【操作程序】1. 做好解释,取得患者配合。

2. 取适宜体位,协助松开衣着,暴露治疗部位,注意保暖。

3. 在治疗部位上铺治疗巾,腰、腹部进行按摩时,先嘱病人排尿。

4. 按确定的手法进行操作,操作时压力、频率、摆动幅度均匀,动作灵活。

常用操作方法有:4.1 推法:用指、掌或肘部着力于一定部位上,进行单方向的直接摩擦。

用指称指推法;用掌称掌推法;用肘称肘推法。

操作时指、掌、肘要紧贴体表,用力要稳,速度缓慢而均匀,以能使肌肤深层透热而不擦伤皮肤为度。

此法可在人体各部位使用。

能提高肌肉的兴奋性,促使血液循环,并有舒筋活络作用。

4.2 一指禅推法:用拇指指腹或指端着力于推拿部位,腕部放松,沉肩、垂肘、悬腕,以肘部为支点,前臂做主动摆动,带动腕部摆动和拇指关节做屈伸活动。

手法频率每分钟120~160次,压力、频率、摆动幅度要均匀,动作要灵活,操作时要求达到患者有透热感。

常用于头面、胸腹及四肢等处。

具有舒筋活络、调和营卫、健脾和胃、祛瘀消积的功能。

4.3 揉法:用手掌大鱼际、掌根或拇指指腹着力,腕关节或掌指做轻柔缓和的摆动。

操作时压力要轻柔,动作要协调而有节律,一般速度每分钟120~160次。

适用于全身各部位。

具有宽胸理气、消积导滯、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等作用。

4.4 摩法:用手掌掌面或手指指腹附着于一定部位或穴位,以腕关节连同前臂作节律性的环旋运动。

此法操作时肘关节自然弯曲,腕部放松,指掌自然伸直,动作要缓和而协调,频率每分钟120次左右。

此法刺激轻柔,常用于胸腹、胁肋部位。

具有理气和中、消食导滯、调节肠胃蠕动等作用。

4.5 擦法(平推法):用手掌大鱼际、掌根或小鱼际附着在一定部位,进行直线来回摩擦。

操作时手指自然伸开,整个指掌要贴在患者体表治疗部位,以肩关节为支点,上臂主动带动手掌做前后或上下往返移动。

动作要均匀连续,推动幅度要大,呼吸自然,不可屏气,频率每分钟100~120次。

此法用于胸腹、肩背、腰臀及四肢。

具有温经通络、行气活血、消肿止痛、健脾和胃等作用。

4.6 搓法:用双手掌面夹住一定部位,相对用力做快速搓揉,同时做上下往返移动。

操作时双手用力要对称,搓动要快,移动要慢。

手法由轻到重,由慢到快,再由快到慢。

适用于腰背、胁肋及四肢部位,一般作为推拿结束时手法。

具有调和气血、舒筋通络作用。

4.7 抹法:用单手或双手指指腹紧贴皮肤,做上下或左右往返移动。

操作时用力要轻而不浮,重而不滯。

本法适用于头面及颈项部。

具有开窍镇静、醒脑明目等作用。

4.8 振法:用手指或手掌着力于体表,前臂和手部肌肉静止性强力地用力,产生振颤动作,操作时力量要集中在指端或手掌上,振动的频率较高,着力较重。

此法多用单手操作,也可双手同时进行。

适用于全身各部位和穴位。

具有祛瘀消积、和气理气作用。

4.9 按法:用拇指端、指腹、单掌或双掌(双掌重叠)按压体表,并稍留片刻。

操作时着力部位要紧贴体表,不可移动,用力要由轻而重,不可用暴力猛然按压。

指按法适用于全身各部穴位;掌按法适用于腰背及腹部。

具有放松肌肉、活血止痛的作用。

4.10 捏法:用拇指与食、中两指或拇指与其余四指将患处皮肤、肌肉、肌腱捏起,相对用力挤压。

操作时要连续向前提捏推行,均匀而有节律。

此法适用于头部、颈项部、肩背及四肢。

具有舒筋活络、行气活血作用。

4.11 拿法:捏而提起谓之拿,即用拇指与食、中两指或拇指与其余四指相对用力,在一定部位或穴位上进行节律性地提捏。

操作时用力要由轻而重,不可突然用力,动作要和缓而有连贯性。

临床常配合其他手法使用于颈项、肩部及四肢等部位。

具有祛风散寒、舒筋通络等作用。

4.12 弹法:用一手指指腹紧压住另一手指指甲,受压手指端用力弹出,连续弹击治疗部位。

操作时弹击力要均匀,频率为每分钟120~160次。

此法可用于全身各部,尤以头面、颈项部最为常用。

具有舒筋活络、祛风散寒的作用。

4.13 掐法:用拇指指甲重刺穴位。

掐法是强刺激手法之一,操作时要逐渐用力,达渗透为止,不要掐破皮肤。

掐后轻揉皮肤,以缓解不适。

此法多用于急救和止痛,常掐合谷、人中、足三里等穴。

具有疏通血脉、宣通经络的作用。

5. 操作过程中随时观察病人对手法治疗的反应,若有不适,应及时调整手法或停止操作,以防发生意外。

6. 操作手法轻重快慢适宜,用力需均匀,禁用暴力。

每次推拿时间,一般15~30分钟。

7. 操作完毕后,清理用物,归还原处。

操作后应进行手的卫生消毒。

【注意事项】1. 操作者在治疗前须修剪指甲,以免伤及病人皮肤。

2.孕妇的腰骶部与腹部、妇女经期均忌用。

3. 年老体衰、久病体虚、或极度疲劳、剧烈运动后、过饥过饱、醉酒均不宜或慎用推拿。

4. 严重心脏病、各种出血性疾病、结核病、肿瘤、脓毒血症、骨折早期(包括颈椎骨折损伤)、截瘫初期、烫伤、皮肤破损部位及溃疡性皮炎的局部禁推拿。

3、中药涂擦治疗法【适应症】1.中风肩手综合征2.中风偏瘫肢体肿胀【禁忌症】1.有皮疹、开放性伤口及感染性病灶者2.年龄过大或体质虚弱不能耐受者3.对酒精及中药液中任一药物过敏者【治疗机理】中风患者偏瘫一侧肢体会出现肿胀,多因为静脉回流障碍和营养代谢障碍,血液不能较快的返回心脏,而瘀滞于静脉中的血液量增多,静脉管腔内的压力也随着增大,液体很容易被挤压到血管壁外,滞留于组织间隙中,于是便产生了肿胀。

中药涂擦治疗法以其特制中药涂擦患处,以充分发挥外用药性能,具有活血化瘀,消散瘀血,消肿止痛,行气之功效,通过不同的制作和使用方法,配合精心的护理,对治疗中风偏瘫肢体肿胀有显著的效果。

【物品准备】药液的配置:取红花50g,冰片10g,羌活10g,独活10g.浸泡于500ml75%的酒精内24h后,再使用浸泡后的酒精涂擦肢体肿胀疼痛处。

物品:治疗盘治疗碗弯血管钳弯盘纱布治疗巾操作前应用皂液流动水冲洗双手,连续操作时,每操作一个病人后都应用皂液和流动水洗手或快速手消毒液搓擦2min操作后应进行手的卫生消毒。

【操作方法】1.检查物品,对患者病情进行评估。

2.携物品到病人床前,核对,向病人解释,说明中药涂擦的目的。

3.评估皮肤情况。

4.关门窗,开暖气,必要时屏风遮挡。

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体位,暴露涂擦的部位,在其周围垫治疗巾。

5.用纱布蘸取适量药液来回擦拭,时间15分钟左右。

必要时以无菌纱布覆盖,胶布或绷带固定。

6.擦拭结束后,换用干净纱布将涂擦部位擦拭干净,协助患者穿衣,取舒适的体位,盖被,整理用物。

7.根据医嘱,详细记录涂擦治疗后的客观情况。

8.用法:每日1—2次,14天为一疗程。

【注意事项】1.注意遮挡患者,保护患者隐私。

2.注意保暖,勿使患者受凉。

3.根据不同的涂擦部位采用合适的体位,以防时间过久患者不能耐受。

4.药液温度适宜,不能过热或过冷。

4、三棱针技术操作规程【目的】三棱针古称锋针,三棱针刺法具有开窍泄热,活血祛瘀,疏经通络,治疗顽固性痹证的作用,既适用于实证和热证,也可用于寒实证。

常用于某些急症和慢性病,如昏厥、高热、中暑、中风闭证、急性咽喉肿痛,目赤红肿,顽癣、疖痈初起、扭挫伤、疳疾、痔疮、久痹、头痛、丹毒、指(趾)麻木等。

操作前应用皂液流动水冲洗双手,连续操作时,每操作一个病人后都应用皂液和流动水洗手或快速手消毒液搓擦2min操作后应进手卫生消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