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江堰

合集下载

历史都江堰知识点

历史都江堰知识点

历史都江堰知识点都江堰是中国古代灌溉工程的代表之一,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是世界文化遗产和国家5A级旅游景区。

它不仅是一个宏伟的工程建筑,还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本文将从都江堰的地理位置、建设背景、历史价值以及现代意义等方面进行介绍。

I. 地理位置都江堰位于中国四川盆地西南缘,东临成都平原,背靠青藏高原。

它的位置十分重要,不仅为灌溉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还成为了四川盆地与青藏高原之间的交通要道。

II. 建设背景都江堰的建设可追溯到公元前256年,由蜀国的著名政治家、水利工程师李冰主持修建。

当时,成都平原常年遭受水患困扰,灌溉条件十分恶劣,李冰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修建都江堰的方案。

III. 历史价值1. 抗洪灌溉的成功范例:都江堰的建设成功解决了成都平原的水患问题,为后世的灌溉工程提供了重要的范例。

它的成功不仅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还改善了当地人民的生活条件。

2. 科技文化的瑰宝:在都江堰的建设过程中,李冰和他的儿子李贺采用了许多先进的水利工程技术,如分洪制度、倒虹吸原理等。

这些技术的应用充分展示了古代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成为中国古代工程建设的杰出代表。

3. 生态环境的保护意义:都江堰不仅为农田提供了均衡的灌溉水源,也为周边的生态环境提供了有力的保护。

修建都江堰后,通过水利工程的控制和调节,成功维持了成都平原地区的生态平衡。

IV. 现代意义1. 世界文化遗产:1999年,都江堰成功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这不仅是对都江堰历史价值的肯定,也为都江堰的保护和传承提供了国际层面的支持。

2. 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都江堰作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观光和学习。

景区的开发利用不仅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也为人们提供了了解古代水利文明和中国传统文化的机会。

3. 可持续发展范例:都江堰的灌溉系统经过千年的运行和改进,为现代的水利工程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在面对当今世界水资源危机和生态环境问题时,都江堰所体现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都江堰市地理环境

都江堰市地理环境

都江堰市地理环境
都江堰市位于中国四川省成都市西北部,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

地理环境优越,被誉为"天府之国"的代表之一。

下面将介绍都江堰市的地理环境。

自然地理条件:都江堰市地处川西高原,四周环山,地形复杂多变。

市区处于崇山峻岭之中,气候宜人,四季分明。

蜿蜒流淌的都江堰灌溉了整个市区,让这里成为了"水乡"之地。

生态环境保护:都江堰市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和治理,山清水秀,空气清新。

市内绿化覆盖率高,各类植被丰富多样,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

生态环境为市民提供了良好的居住和生活条件。

地质特征:都江堰市地质构造复杂,地震频发。

市区地质资源丰富,矿产资源较为丰富,但也存在一定的地质灾害隐患。

政府部门加强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确保市民生命财产安全。

旅游资源:都江堰市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点,是著名的旅游胜地。

蜀道遗迹、青城山、都江堰水利工程等景点吸引了大量游客。

地理环境的独特性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都江堰介绍

都江堰介绍

5
文化价值
1
都江堰不仅是一座伟大的水利工程,更是一座 承载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历史遗迹
2
它代表了中国古代水利工程的高度和水平,同
时也体现了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勇气
3
如今,都江堰已经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吸引了 无数游客前来参观和朝圣
6
旅游景点
01
都江堰不仅是世界文化遗产,也是 一个非常热门的旅游景点
2
工程结构
都江堰水利工程主要 由鱼嘴、飞沙堰和宝
因其形似鱼嘴 而得名。鱼嘴位于岷 江分流处,主要作用 是分流岷江的水流, 使其分为内江和外江 两个支流。内江供灌 溉使用,外江则用于 排洪
工程结构
工程结构
飞沙堰
飞沙堰位于鱼嘴下游 ,主要作用是防止外 江洪水冲入内江,同 时将泥沙从内江中排 出。飞沙堰的设计非 常巧妙,当洪水来临 时,它会自行提高水 位,将洪水导向外江
1
据传,当时蜀郡郡守李冰率领 百姓修建了这座伟大的水利工

历史背景
都江堰的创建可以追溯到公元 前256年,当时秦国为了进一步 统一中国,在蜀郡(今四川成都) 修筑都江堰,以便治理蜀地的 岷江
都江堰的修建为秦国在蜀地的 统治提供了稳固的基础,同时 也为当地农业、手工业、商业 等各个领域的发展带来了巨大 的推动力
宝瓶口
宝瓶口是都江堰的入 口,位于灌县(今都 江堰市)城外。它的 主要作用是控制内江 的水量,保证灌溉用 的水量充足而不过多 。同时,宝瓶口还可 以防止外江洪水流入 内江
工程结构
3
灌溉系统
1 都江堰的灌溉系统主要包括干渠、支渠 和斗渠等
2 干渠从宝瓶口引水,贯穿整个灌溉区, 为各个支渠和斗渠提供水源
游客可以在这里欣赏到岷江的壮丽

历史都江堰知识点

历史都江堰知识点

历史都江堰知识点都江堰,位于中国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是世界上最早、规模最大的以水利工程为主的灌溉系统之一,也是中国古代史上的一项伟大工程。

下面将介绍历史都江堰的一些知识点。

1. 建造背景都江堰的建造始于公元前256年,属于西汉时期。

当时的成都平原地区缺水,灌溉条件恶劣,农业生产受到严重影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秦人李冰等人提出了修建渠道引水灌溉的方案,并开始了都江堰的建设。

2. 工程规模都江堰的总长度约65千米,总高差达到303米,分为主渠和分渠两部分。

主渠绕山脚蜿蜒而上,最高处的风口坝高约20米,横跨约7千米。

分渠则由主渠引出,经过精确测量,分别引灌各个屯田点,有效解决了成都平原的灌溉问题。

3. 土木工程技术都江堰采用了多种土木工程技术,在建设过程中紧紧依靠自然地形,充分利用水流的重力,通过控制水位、减少水流速度等措施,有效地避免了洪水灾害和水土流失。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神堂口、鸿翔门和望郊堰等建筑。

4. 灌溉效果都江堰的建成使成都平原地区的农业生产条件发生了巨大改变,不仅解决了当地的灌溉问题,还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

使成都平原成为中国古代农业发展最为繁荣的地区之一,为后来的农业经济奠定了基础。

5. 古代水利文化都江堰的建设在中国古代水利工程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不仅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水利工程经验,也塑造了中国古代水利文化的形象。

都江堰所代表的水利工程精神,成为后来水利工程建设的典范,对于推动中国水利事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6. 世界文化遗产都江堰于2000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作为古老而伟大的水利工程,都江堰的保护与传承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将都江堰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不仅能够进一步加强保护工作,还能够让更多人了解到中国古代的水利工程文化,促进文化交流与传承。

以上就是历史都江堰的知识点。

通过了解都江堰的背景、规模、工程技术、灌溉效果、古代水利文化和世界文化遗产等方面的知识,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中国古代工程的伟大和中国古代水利文化的独特魅力。

都江堰课件

都江堰课件

旅游产品设计与推广策略
旅游线路设计
根据都江堰的旅游资源类型和特点,设计多种主题线路,如自然 风光游、历史文化游、民俗文化游等。
旅游产品推广
通过媒体、网络、旅游展会等多种渠道,宣传都江堰的旅游产品, 提高知名度。
旅游合作与交流
加强与周边地区的旅游合作与交流,共同打造旅游品牌,实现资源 共享。
历代修缮
都江堰水利工程在历史上经过多 次修缮和扩建,使其成为中国古 代水利工程的杰作。
古代水利工程的重要地位
农业发展
都江堰水利工程为成都平原的农业发 展提供了稳定的水源,促进了农业生 产的发展。
城市繁荣
都江堰水利工程为成都平原的城市化 进程提供了基础,推动了城市的繁荣 和发展。
都江堰的文化内涵与价值
在都江堰中的应用
都江堰水利工程通过巧妙的设计和布局,实现了灌溉、防洪、排沙等多重功能, 为成都平原的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做出了巨大贡献。
03
都江堰态环境保护与治 理
生态环境现状及问题分析
01
02
03
自然环境
都江堰市位于成都平原西 部,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 条件,水资源丰富,森林 覆盖率高。
生态环境问题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都江堰市面临生态环境压 力,包括水污染、土壤污 染、生态破坏等问题。
影响因素
工业污染、农业面源污染 、城市生活污染等是导致 生态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 。
治理措施与成果展示
治理措施
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治理措施,包 括加强环境监管、推广生态农业
、实施生态修复工程等。
成果展示
经过治理,都江堰市的环境质量 得到显著改善,水体质量提升, 土壤污染得到有效控制,生态修
复取得积极进展。

都江堰

都江堰
江堰是一个科学、完整、极富发 、都江堰是一个科学、完整、 展潜力的庞大的水利工程体系
冰主持创建的都江堰,正确处理鱼嘴分水堤、 飞沙堰泄洪道、宝瓶口引水口等主体工程的关系, 使其相互依赖,功能互补,巧妙配合,浑然一体, 形成布局合理的系统工程,联合发挥分流分沙、 泄洪排沙、引水疏沙的重要作用,使其枯水不缺, 洪水不淹。都江堰的三大部分,科学地解决了江 水自动分流、自动排沙、控制进水流量等问题, 消除了水患。
都江堰,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城西, 都江堰 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城西,是 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城西 中国古代建设并使用至今的大型水利 工程,被誉为“ 工程,被誉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 是四川著名的旅游胜地。 祖”,是四川著名的旅游胜地。通常 认为, 认为,都江堰水利工程是由秦国蜀郡 太守李冰及其子率众于前256年左右修 太守李冰及其子率众于前 年左右修 建的,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 建的,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 唯一留存、 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 水利工程,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水利工程,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意义
1、都江堰的创建,开创了中国古代水利史上的 、都江堰的创建, 新纪元 都江堰水利工程。历经2260年而不衰,是当今 年而不衰, 都江堰水利工程。历经 年而不衰 世界年代久远、唯一留存、 世界年代久远、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 大水利工程。 大水利工程。它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成功的水利杰 更是古代水利工程沿用至今, 古为今用” 作,更是古代水利工程沿用至今,“古为今用”、 硕果仅存的奇观。与之兴建时间大致相同的古埃及 硕果仅存的奇观。 和古巴比仑的灌溉系统, 和古巴比仑的灌溉系统,以及中国陕西的郑国渠和 广西的灵渠,都因沧海变迁和时间的推移,或湮没、 广西的灵渠,都因沧海变迁和时间的推移,或湮没、 或失效,唯有都江堰独树一帜,有兴建源远流长, 或失效,唯有都江堰独树一帜,有兴建源远流长, 至今还滋润着天府之国的万顷良田。 至今还滋润着天府之国的万顷良田。

都江堰(公开课)课件

都江堰(公开课)课件

技术,共同推进都江堰的保护工作。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拦截剩余的细小泥沙,防止其进入灌溉渠道。
自动排沙功能确保了灌溉渠道不会被泥沙淤积,从而保证了灌溉的持续 进行。
控制洪水功能
控制洪水功能是指都江堰通过调节流入灌溉渠道的水量和速度,有效减轻下游地区的洪水灾 害。
都江堰的控制洪水功能主要依赖于飞沙堰和宝瓶口两个结构。飞沙堰可以调节流入灌溉渠道 的水量大小,而宝瓶口则可以控制水流速度,防止洪峰过快地冲入下游地区。
农业经济的繁荣
都江堰的灌溉水源保障了成都平原 地区的农业生产和经济繁荣,使得 该地区成为古代中国的重要粮食产 地和商贸中心。
对现代水利工程的影响
水利工程技术传承
都江堰作为古代水利工程的代表,其设计和建造技术对现代水利 工程的发展和传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生态水利的启示
都江堰水利工程注重自然环境的保护和生态平衡的维护,为现代水 利工程的建设提供了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启示。
水利治理体系的完善
都江堰的管理经验和方法对现代水利治理体系的完善和优化具有重 要的参考价值。
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 2 3
水土保持与土地利用
都江堰水利工程有效地控制了洪水泛滥,减少了 水土流失,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和土地质量。
生态环境的改善
通过灌溉和排水等措施,都江堰水利工程改善了 成都平原地区的生态环境,促进了植被的恢复和 水生动植物的繁衍。
都江堰的起源
都江堰最初的建设可以追 溯到公元前3世纪,当时 蜀郡太守李冰父子主持修 建了都江堰水利工程。
早期建设历程
在李冰父子之后,历代政 府对都江堰进行了多次修 建和改造,以适应不同时 期的水利需求。

都江堰

都江堰
紫坪铺水文站于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8月设站,测流断面平均水位海拔743.38米。据水文站45年的资料, 年均流量462立方米/秒,年均径流量145.7亿立方米。最大年均流量619立方米/秒,年径流量195.1亿立方米 (1937年);最小年均流量367立方米/秒,年径流量115.6亿立方米(1959年)。年平均最大、最小流量值较差 1.69倍。最大洪峰流量5480立方米/秒(1964年7月22日),最枯(瞬时)流量74.7立方米/秒(1979年2月3日), 洪、枯流量值较差73.36倍。
北魏郦道元(约470—527年)所撰《水经注·江水》载:“江水(指岷江)又历都安县……李冰作大堰于此。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改变成都市长期处于消费型旧城市面貌,经中央批准在成都东郊兴建综合性工业 区,使之逐步发展成为生产型的新兴城市。工业区集中用水量大,需要都江堰渠首总来水量中供应。
为保证成都市工业和生活用水常年不断,又要保证都江堰内江断流岁修工程全面进行,经水电厅农水局勘测 设计,报经省计委以(63)计斟字第4号、55号文件批准修建都江堰内江岁修工业引水工程。工程于1963年2月4 日正式开工,11月6日主体工程完工通水,1964年6月全部完成,6月30日由省水电厅农水局主持验收。工业引水 (暗)渠全长1502.3米,起自外金刚堤尾部进水闸,止于走马河上游尾水闸。
主要景点
01
水利工程
02
二王庙
03
伏龙观
04
安澜索桥
05
卧铁
06
其他景点
都江堰水利工程充分利用当地西北高、东南低的地理条件,根据江河出山口处特殊的地形、水脉、水势,乘 势利导,无坝引水,自流灌溉,使堤防、分水、泄洪、排沙、控流相互依存,共为体系,保证了防洪、灌溉、水 运和社会用水综合效益的充分发挥。

历史都江堰知识点

历史都江堰知识点

历史都江堰知识点都江堰是我国古代水利工程的杰出代表,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郊区的都江堰市境内。

下面将为你介绍一些历史都江堰的知识点。

一、都江堰的历史背景都江堰建于公元前256年至公元前251年间,是蜀汉时期著名政治家李冰所主持修建的一座古代水利工程。

当时,成都平原一直饱受洪水灾害的困扰,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李冰主动请缨修建都江堰。

二、都江堰的建设意义都江堰的修建解决了成都平原的洪涝问题,使得这片土地可持续利用。

它的主要作用有:1. 水利灌溉:通过引水分配和水轮灌溉,都江堰为周边地区提供了可靠的灌溉水源,促进了农业的发展,使得成都平原成为中国最重要的粮食和棉花产区之一。

2. 防洪排涝:都江堰通过合理的设计和规划,有效地控制了灌溉用水,减少了洪水的发生和危害,改善了当地的生活环境和居住条件。

3. 水运交通:都江堰成为古代水上交通的重要通道,方便了湖广地区与西南地区之间的货物运输,推动了经济和文化交流的发展。

三、都江堰的修建过程李冰修建都江堰的主要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土木勘探:李冰率领团队对当地的地形、水文地质等进行详细勘探,选择了合适的地点和河道,确定了工程的总体规划和设计方案。

2. 修建堤坝:首先修建两座堰坝,分别位于都江堰和摆沙,将岷江水引入成都平原。

3. 开凿渠道:在摆沙附近修建引流渠道,经过细心计算,使得水能平缓地逐级引入各条支流,供给农田灌溉。

4. 设计水闸:李冰巧妙地设计了一系列分水闸,通过开启或关闭闸门来调节水流,确保农田得到适量的灌溉水,同时平息洪水。

5. 完善配套设施:修建了水轮灌溉设备、河道疏浚工具等,为都江堰的长期稳定运行提供了保障。

四、都江堰的影响和传承都江堰的建设不仅解决了洪水问题,还带动了当地经济和文化的繁荣。

它的建设和运营经验也为古代中国水利工程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

目前,都江堰已成为中国和世界水利工程史上的一个重要研究对象,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历史都江堰知识点

历史都江堰知识点

历史都江堰知识点都江堰是中国古代伟大水利工程的代表之一,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

它不仅是中国古代水利工程的杰出代表,也是世界上现存最早、规模最大的一座水利工程,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下面将介绍历史都江堰的知识点。

一、建设背景都江堰的建设起源于公元前256年的战国时期,是秦国的政治家、农学家李冰主持建造的。

在战争频繁、民不聊生的时期,秦国统一了中国六国,为了解决灾害性洪水给社会带来的巨大灾难,保证农田灌溉和军事用水的需要,秦始皇下令修建都江堰。

二、工程规模都江堰的建设规模极为宏大,堪称中国古代水利工程的奇迹。

它的建造年限长达十年之久,工程师李冰带领着100万民工修筑了一座长约65千米的主渠道,横跨大渡河与蓝田江,由此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灌溉系统。

都江堰的主要设计特点是采用分级引水和渡水式灌溉,利用地质地形将水引分为高、中、低三级渠道,通过堆石坝、分水堰等建筑物,实现了水流的分流,从而形成了一个完善的灌溉系统。

三、聚集效应都江堰的建设除了灌溉农田外,还有一个重要的效应就是聚集了大量的人口和资源。

由于水利工程的建设,形成了一个优越的生产条件,吸引了大量的居民迁徙到这里。

随着人口的增加,周边地区逐渐形成了繁荣的市镇,对经济和文化的交流有着深远影响。

在历史上,都江堰也成为了西南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四、防洪功效都江堰的建设不仅解决了农业灌溉问题,还能够防止洪水灾害。

通过疏导水流,调节水源,有效地防止了大规模的洪水灾害,保护了周边的人民安全和财产。

这种防洪功效不仅在古代起到了重要作用,如今依然被广泛应用。

五、文化遗产都江堰作为中国古代水利工程的杰出代表,于200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它不仅是中国古代科技与文化的瑰宝,也是世界各国学者研究的重要对象。

都江堰的建设创造了中国古代水利工程发展的新里程碑,对中国古代工程技术、水利农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总结:都江堰作为中国古代水利工程的瑰宝,既是历史的见证,也是现代社会的借鉴。

《都江堰简介》课件

《都江堰简介》课件
保护了生态环境
都江堰水利工程与周围自然景观融为一体,不仅发挥了工程的功能作用,还美化了自然景观,提高了环境质量。
美化了自然景观
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建设和管理过程中注重生态服务价值的提升,通过生态修复和环境治理等措施,提高了当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提高了生态服务价值
都江堰的文化和旅游价值
总结词
详细描述
都江堰的旅游价值还体现在其对于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作用。
总结词
都江堰旅游业的发展带动了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为当地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和财政收入,有力地推动了地方经济的繁荣。
详细描述
总结词:都江堰景区内有许多著名的旅游景点,每个景点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和特色。
VS
除了以上景点外,都江堰还有许多其他值得一游的景点,如松茂古道、青城山等。
农业灌溉
都江堰为周边地区的工业提供了稳定的水源,推动了工业的发展,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和经济效益。
工业供水
都江堰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带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为当地经济带来了可观的收入。
旅游业发展
03
增强了民族自豪感
都江堰作为中国古代文明的瑰宝,让中国人民更加自豪和自信,激发了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03
02
01
都江堰始建于秦昭王时期,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秦昭王时期
都江堰是由秦国蜀郡太守李冰父子主持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
李冰父子
都江堰在历史上经过多次修缮和改造,以适应自然环境和人类需求的变化。
历代修缮
都江堰的主要目的是灌溉成都平原的农田,为当地农民提供稳定的水源。
灌溉
都江堰的建设还为岷江流域提供了便利的水运条件,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都江堰简介

都江堰简介

由分水鱼嘴、飞沙堰、宝瓶口等部分组成,两千多年来一直发挥着防洪灌溉的作用, 使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至今灌区已达30余县市、面积近 千万亩,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仍在一直使用,以无坝引水为特 征的宏大水利工程,凝聚着中国古代汉族劳动人民勤劳、勇敢、智慧的结晶。
[dū jiāng yàn]
都江堰
都江堰是世界文化遗产(200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录), 2023最新整理收集 do something
世界自然遗产(四川大熊猫栖息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级风景名胜 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都江堰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城西,坐落在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 始建于秦昭王末年(约公元前256~前251) ,是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在前人鳖灵开凿 的基础上组织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
修建过程 秦昭襄王五十一年(公元前256年),秦国蜀郡 太守李冰和他的儿子,吸取前人的治水经验,率领当 地人民,主持修建了著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都江堰 的整体规划是将岷江水流分成两条,其中一条水流引 入成都平原,这样既可以分洪减灾,又可以引水灌田、 变害为利。主体工程包括鱼嘴分水堤、飞沙堰溢洪道 和宝瓶口进水口。
其他景点 奎光塔、虹口景区、南桥、园明宫、清溪园、都江堰城隍庙、玉垒关、离堆公园、秦堰楼、玉垒山公园、 掷笔槽、青城外山景区、青城前山景区青城后山景区两河漂流药王庙、
景区文化 水文化 由都江堰而产生的具有强烈地域色彩的都江堰水文化包括水文学、水文物、水神学等,诸如“二王庙”、 “伏龙观”、“观景台”等处的人文景观;改建鱼嘴挖掘出土的东汉李冰石像和“饮水思源”石刻;歌颂 李冰父子降龙治水的民间传说和具有一定宗教神学色彩的祭祀活动;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祭水、祭神、祭人 的诗、词、书画的水文学等,形成独具特色的都江堰水文化。都江堰有块石碑,上面刻着“深淘滩,低作 堰”字样。

历史都江堰知识点

历史都江堰知识点

历史都江堰知识点都江堰,位于中国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是一项拥有2000多年历史的古代水利工程。

作为中国古代优秀的水利工程之一,都江堰不仅解决了川西平原的灌溉问题,还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洪涝灾害。

下面将介绍都江堰的历史和主要特点。

一、历史起源都江堰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56年的战国时期。

据史书记载,当时成都地区常年受到洪水的困扰,给当地的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带来了巨大困扰。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慈恩寺主持李冰担任了成都水利工程的总指挥,并开始了都江堰的规划与修建。

二、主要工程1. 都江堰主要由两条渠道组成,即以岷江为源头的南岷江和以青城山为源头的崇义渠。

南岷江和崇义渠相交于灵岩山下,形成了一个大规模的水利系统。

2. 都江堰的主要功能是将岷江的水分流入灌溉区和城市。

相对于其它治水工程,都江堰采用的是引水分流的方式,利用重力渠道将水引入城市和耕地,这使得水流更稳定。

3. 都江堰还采用了许多智慧的设计,如“凿山费九,开渠费八”的高入低出的水坝形状,以及数百个分支渠道和冲沟,使水流分散,减少了堤坝承压的风险。

三、成功效果1. 都江堰的修建极大地改善了成都平原地区的灌溉条件,使得这里的农田得以充分利用,并大大增加了粮食产量。

这对于川西平原地区的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 都江堰还有效地减少了成都地区的洪水灾害。

大规模的水利工程使得水流有序,减少了治理洪水的难度,并保护了城市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四、文化意义都江堰不仅是一项出色的水利工程,还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

修建都江堰的李冰、李贺等人被誉为水利工程史上的伟大人物。

都江堰还成为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象征之一,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遗产名录。

五、现代保护与利用近年来,为了保护和发掘都江堰的历史遗产,相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都江堰被列入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得到了必要的维修和保养。

同时,都江堰也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旅游景点,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总结:都江堰作为中国古代水利工程的杰出代表,不仅解决了灌溉问题,还保护了成都地区的安全。

都江堰ppt课件

都江堰ppt课件
水利工程技术
都江堰水利工程所采用的工程技术,如溢流坝、引水渠道等,对世界水利工程技术的发展 产生了影响。
水利管理
都江堰水利工程的管理经验对世界水利工程管理产生了影响,如设立专门机构进行管理等 。
05
都江堰的现状与保护
现状评估
水利工程状况
01
都江堰的水利工程设施经过多年的运行,部分设施存在老化、
破损等现象,需要定期检查和维修。
外江与内江的划分
在鱼嘴分水堤的帮助下,岷江 被分为外江和内江两部分。
外江主要用于排洪,而内江则 用于灌溉。这种划分方式既保 证了洪水的及时排出,又满足
了农业灌溉的需求。
在雨季时,外江的水位会明显 高于内江,此时鱼嘴分水堤就 发挥了关键的作用,确保洪水 能够顺利地排向外江。
都江堰的这种划分方式充分体 现了古代水利工程的智慧和实 用性。
03
都江堰的原理与功能
防洪原理
洪水调节
都江堰通过分水鱼嘴、宝瓶口和 飞沙堰等结构,将洪水按照需求 分配到内江和外江,有效调节洪
水流量,降低洪峰。
排沙排石
利用飞沙堰的阻水作用,使上游冲 刷下来的泥沙和石块在堰前沉积, 避免淤塞河道。
自动调整功能
都江堰的设计使得其在面对不同季 节和洪水情况时,能够自动调整分 水比例,确保防洪效果。
水力机械
除了发电,都江堰的水能还可用于驱动水轮泵、水磨等水力机械, 满足农业、工业生产的动力需求。
生态旅游
都江堰作为世界文化遗产,依托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水利工程景观, 发展了生态旅游产业,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和体验。
04
都江堰的影响与意义
对成都平原农业的影响
1 2
灌溉
都江堰水利工程使得成都平原地区获得了稳定的 水源,为农业生产提供了必要的水源,促进了农 业的发展。

都江堰简介

都江堰简介

都江堰简介都江堰位于中国四川省成都市,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水利工程城市。

它以都江堰水利工程而闻名于世,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水利工程之一,也是中国古代水利工程的杰作之一。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都江堰的历史、文化、景点和风景。

都江堰建于公元前256年至前251年,是由秦国时期的著名水利专家李冰率领一支工程队伍修建而成的。

它是一种巧妙的水利工程,通过引水而不断改变河道,解决了成都平原的水患问题,也使得这片土地成为了中国最富饶的农业区之一。

都江堰水利工程利用了崇山峻岭之间的自然地理条件,通过引水到更高处,再通过分渠分流,将水分配到周围的农田中。

这种工程在古代被视为天下第一巧妙之工。

它不仅解决了水患问题,还使得周围地区的农业发展迅速,成为了川西平原的粮仓。

都江堰的建设将自然风景与人工水利工程完美结合在一起。

这里的水利工程被称为“人造的自然”,因为它既保护了自然生态环境,又给人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

这里的水系错综复杂,流水潺潺,与周围的山川融为一体,构成了独特的自然景观。

都江堰不仅以水利工程而闻名,还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遗产。

这里有许多古建筑和古文物,其中最有名的就是杜甫草堂。

这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故居,也是成都古代文化的重要象征之一。

草堂内有杜甫的诗作和像,让人感受到他的才华和思想的深刻。

除了杜甫草堂,都江堰还有其他的文化景点,如都江堰博物馆和都江堰文化广场。

博物馆里陈列着丰富的历史文物和水利工程的资料,让人们更好地了解都江堰的历史和文化。

文化广场则是一个集休闲、娱乐和文化传承于一体的场所,经常举办各种文艺演出和活动。

都江堰的自然风景也是令人心醉的。

这里的山水和水利工程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迷人的画卷。

特别是在夏季,蓝天白云之间,清新的山水与青翠的农田相映成趣。

而春季的都江堰更是美不胜收,百花争艳,让人仿佛置身花的海洋中。

此外,都江堰还有许多美食值得品尝。

这里的特色小吃有毛肚、冒菜、辣子鸡等,口味独特,非常美味。

此外,都江堰还以茶文化闻名,是茶叶的产地之一,这里的茶叶鲜香浓郁,深受茶叶爱好者的喜爱。

历史都江堰知识点

历史都江堰知识点

历史都江堰知识点都江堰是中国四川省成都市郊区的一座古代水利工程,被誉为世界上最古老、最大的宏伟水利工程之一。

它的建造始于公元前256年的战国时期,经过多次修建和改进,一直延续至今。

1. 工程背景都江堰的建造是为了解决蜀地干旱少雨的问题,为农田提供水源,促进农业生产。

蜀地地势险要,河流湍急,水资源十分匮乏,人们很难进行农业生产。

因此,秦国时期的蜀地统治者刘备下令修建都江堰以克服这个问题。

2. 工程规模都江堰的总长度约为66.6千米,分为两大主要部分:西堰和东堰。

西堰是主要渠道,总长约41.8千米,由岷江取水,贯通到成都平原。

东堰是分水渠道,总长约24.8千米,负责分水供给农田。

整个工程还包括堵门坎、分水坎等重要构筑物。

3. 工程特点都江堰采用了创新的水利工程设计和技术,运用了水力学原理和土木工程知识。

其中最著名的特点是利用水量分配和灌溉的方法。

都江堰将岷江的水引入成都平原,通过分水坎将水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直接注入农田,另一部分则经过引水渠道和分水渠道供给各个农田,实现了合理的水量分配和利用。

4. 社会影响都江堰的建成对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它为成都平原带来了丰富的水资源,改善了农田的灌溉条件,提高了农业生产水平。

通过灌溉,农民可以进行两季或三季作物种植,大大增加了农产品的产量,解决了食物短缺问题。

同时,由于农田产出的增加,商业活动也得以繁荣,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5. 文化价值都江堰作为中国古代水利工程的杰出代表,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它代表了古人智慧的结晶,展示了古代中国人民面对自然环境的巧妙解决方案。

都江堰的修建过程和成功运行,体现了古代中国人民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精神。

总结:历史都江堰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水利工程之一,其建造目的是为了解决蜀地干旱少雨的问题,为农业提供水源。

都江堰的规模庞大、工程特点独特,通过合理的水量分配和灌溉方法,为农民带来了丰富的水资源,极大地改善了农田的灌溉条件,提高了农业生产水平。

都江堰

都江堰

都江堰水利工程求助编辑百科名片都江堰水利工程位于四川成都平原西部都江堰市西侧的岷江上,距成都56公里。

建于公元前256年,是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率众修建的一座大型水利工程,是现存的最古老而且依旧在灌溉田畴,造福人民的伟大水利工程。

目录简介工程构成灌区璀璨明珠分水提紫坪铺水利枢纽工程展开编辑本段简介都江堰水利工程是全世界至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

这项工程主要有鱼嘴分水堤、飞沙堰溢洪道、宝瓶口进水口三大部分和百丈堤、人字堤等附属工程构成,科学地解决了江水自动分流(鱼嘴分水堤四六分水)、自动排沙(鱼嘴分水堤二八分沙)、控制进水流量(宝瓶口与飞沙堰)等问题,消除了水患,使川西平原成为“水旱从人”的“天府之国”。

1998年灌溉面积达到到66.87万公顷,灌溉面积已达40余县。

人们为了纪念李冰父子,建了一座李冰父子庙,称为二王庙。

编辑本段工程构成都江堰渠首枢纽主要由鱼嘴、飞沙堰、宝瓶口三大主体工程构成。

三者有机配合,相互制约,协调运行,引水灌田,分洪减灾,具有“分四六,平潦旱”的功效。

鱼嘴分水堤:“鱼嘴”是都江堰的分水工程,因其形如鱼嘴而得名,位于岷江江心,把岷江分成内外二江。

西边叫外江,俗称“金马河”,是岷江正流,主要用于排洪;东边沿山脚的叫内江,是人工引水渠道,主要用于灌溉。

飞沙堰:“泄洪道”具有泄洪徘砂的显著功能,故又叫它“飞沙堰”。

飞沙堰是都江堰三大件之一,看上去十分平凡,其实它的功用非常之大,可以说是确保成都平原不受水灾的关键要害。

飞沙堰的作用主要是当内江的水量超过宝瓶口流量上限时,多余的水便从飞沙堰自行溢出;如遇特大洪水的非常情况,它还会自行溃堤,让大量江水回归岷江正流。

另一作用是“飞沙”,岷江从万山丛中急驰而来,挟着大量泥沙,石块,如果让它们顺内江而下,就会淤塞宝瓶口和灌区。

古时飞沙堰,是用竹笼卵石堆砌的临时工程;如今已改用混凝土浇铸,以保一劳永逸的功效。

都江堰简介

都江堰简介

都江堰简介
都江堰是位于中国四川省成都市西北部的县级市,北临绵阳市、南临成都市锦江区,东邻成都市彭州市、蒲江县,西濒崇州市。

都江堰是中国著名的水利工程——都江堰的所在地,也是世界文化遗产地之一。

都江堰是中国古代水利工程的杰出代表之一,修建于公元256
年至公元260年间。

这座工程由蜀汉时期的政治家李冰设计,主要用于解决成都平原地区的灌溉和水资源调配问题。

都江堰全长约65千米,被誉为世界水利工程建筑史上的奇迹。

它的
主要功能是引水灌溉田地、供给城市用水以及防洪排涝。

都江堰水利工程由三个主要部分组成:分水堰、引堰和灌溉渠道等。

分水堰是工程的核心部分,它能将岷江的水分为两路,一路经成都平原,另一路通过精确的坡度和水流分配,引流到周边的农田和城市。

除了水利工程,都江堰还拥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

这里有世界自然遗产、中国四川大熊猫栖息地保护地都江堰大熊猫自然保护区,这是大熊猫的主要栖息地之一。

此外,都江堰还保留了很多古代建筑和文化遗迹,如拔山、镇山寺等。

都江堰是一座旅游胜地,每年吸引大量游客到此观光和探索古代水利工程的奇迹,享受大自然和历史文化带来的魅力。

历史都江堰知识点

历史都江堰知识点

历史都江堰知识点都江堰是中国古代的一项伟大工程,也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最成熟的古代水利工程之一。

它位于中国四川省都江堰市,被誉为“天府之国”的四川省省会成都的西北约48公里处。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一些历史都江堰的知识点。

一、建造背景都江堰的修建始于公元前256年至公元前250年间的战国时期,由蜀国著名的水利专家李冰和他的儿子李贺共同主持建造。

当时的蜀国位于中国西南地区,由于地处山区,水资源匮乏,因此面临着严重的旱灾。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李冰提出了修建水利工程来调节水源和灌溉农田的方案,于是开始了都江堰的建造。

二、建造目的都江堰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当时蜀地旱涝不调的问题,并提供灌溉农田的水源。

通过修建堰坝、引水渠道和沟渠等工程,将岷江水引入蜀地,保证蜀地农田的灌溉和粮食的供给。

三、工程规模都江堰总长约65千米,由两部分组成:主堰和分水堰。

主堰全长约57千米,位于岷江和都江汇合处,堰坝高约4米,通过水力压力将岷江水引入引水渠道。

分水堰全长约8千米,位于主堰下游的成都平原,通过分水堰将水分配给各灌溉区域。

四、工程特点1. 适应自然地理条件:都江堰利用自然地理条件,充分利用岷江和都江的自然水势,将水引入灌溉区域,减少电力消耗,降低工程成本。

2. 灌溉效果显著:都江堰的修建使得蜀地的农田不再受到旱涝的困扰,提高了农田的灌溉效果,保证了农作物的正常生长。

3. 安全可靠:都江堰采用巧妙的分水制度,能够根据水位的变化自动卸水,保证工程安全。

即使在漫长的修建过程中,也没有发生过严重的事故。

五、对地区发展的影响都江堰的建成,为蜀地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推动。

首先,解决了旱涝不调的问题,保证了农业的正常生产,增加了粮食产量,改善了人民的生活水平。

其次,修建水利工程带动了当地的工业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工作岗位,促进了地区经济的增长。

此外,都江堰也成为了一座重要的旅游景点,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参观和学习。

总结:都江堰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水利工程之一,它的建造解决了蜀地旱涝不调的问题,保证了农田的灌溉和粮食的供给。

都江堰简介

都江堰简介

都江堰简介都江堰是位于中国四川省成都市的一个历史文化名城,也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

它地处崇山峻岭的川西腹地,以其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水利工程而闻名于世。

下面将为您详细介绍这座城市的历史、风景和文化。

都江堰的历史可追溯到公元前256年,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项规模较大的水利工程。

这项工程由蜀国君主李冰和他的儿子李固主持修建,旨在解决蜀地的洪水问题。

都江堰利用了岷江和青城山区的河流水资源,以人工开凿渠道,将水分流引入不同地区,有效地调控了水量。

经过2300多年的使用,都江堰依然运行良好,为当地农业和灌溉提供了持续的水资源。

除了水利工程,都江堰还享有丰富的自然风景。

这里地处岷江上游,沿岷江两岸呈现出宽广的河谷平原,被青葱的群山所环抱。

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交织着山峦、河流、森林、农田等多种自然景观,形成了独特的生态格局。

其中,最著名的景点是青城山,这座山是中国道教的发源地之一,也是一座重要的旅游胜地。

青城山以其险峻的山势和壮丽的自然风光而吸引着众多游客。

除了自然风景,都江堰还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

这座古城曾是明清两代的州县之一,保存了大量的历史建筑和文物。

其中最著名的是都江堰古镇,这是一个保存完好的古代水利工程城市。

在古镇中,可以看到传统的四合院建筑、青砖灰瓦的民居,以及各种古老的手工艺品店。

在这里,游客可以感受到古代水利工程的智慧和古老文化的魅力。

除了古镇,都江堰还有一些其他的历史遗迹,如武侯祠、杜甫草堂等。

这些文化景点见证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繁荣和发展,也是游客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好去处。

此外,都江堰还举办了许多传统文化活动,如水灯节、川剧演出等,为游客提供了更多了解和体验当地文化的机会。

总的来说,都江堰是一座独特而美丽的城市,拥有悠久的历史、壮丽的自然风景和丰富的文化遗产。

它既是中国古代水利工程的杰作,也是一座充满魅力的旅游胜地。

如果您有机会来到中国四川,不妨来都江堰一游,亲自感受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

无论是欣赏自然风光,还是体验传统文化,都江堰都会让您流连忘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鱼嘴分水堤:“鱼嘴”是都江堰的分水工程,因其 形如鱼嘴而得名,它昂头于岷江江心,把岷江分成 内外二江。西边叫外江,俗称“金马河”,是岷江 正流,主要用于排洪;东边沿山脚的叫内江,是人 工引水渠道,主要用于灌溉。
都 江 堰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 2.分析第一部分对比手法的运用 3.分析第二部分对水流的生动描写
练习答案:
1.虽然长城比都江堰逊色,不是中国历史上最 激励人心的工程,但它也是伟大的,因为它为 我们生存的星球留下了一种人类意志力的骄傲。 2主要体现在四方面:社会功用、水流外观、文 明状况、心态。 3画龙点睛。起到“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 半遮面”的效果。 4都江堰永久性地灌溉了中华民族,且绝不炫耀, 毫无所求,只知奉献。
李冰的政治观
政治含义: 浚理,消灾,滋润,濡养 做实事: 出发点: 具体,质朴 百姓生活的现实需要
冰清玉洁的政治纲领
为民造福
李冰式精魂
务实求真
淡泊名利 贴近苍生
思考: 为什么说李冰“失 败了,终究又胜利了”?
失败
1、他的冰清玉洁的政治纲领不 被统治者所认同。
2、他的百姓安居乐业之梦被后 代所破坏。
课文第二部分,看看作者为什么说“要看水, 万不可忘了都江堰”? 水声
水的生命和力量
水形
水的驯服
仔细阅读文章第三部分,通过讨论对下列问题形成观点。 怎样理解“两种判然不同的政治走向”? 这两种“政治走向”在文中还有没有含义类似的表 述? “都江堰为自己流泻出了一个独特的精神世界”, 都江堰 及其建造者营造的是什么样的精神世界? 作者说“在这里,我突然产生了对中国历史的某种乐 观”,你怎么理解这种“乐观”?
治水经验
1.三字经(“深淘滩,低作堰”)
2.八字真言(“遇湾截角,逢正抽心”) 3.成为圭臬
第20-24段写李冰父子事业的历史影响 及作者由此得到的启示。
长城: 雄壮,蛮吓,残忍
对 比
壮胆,排场
都江堰: 智慧,仁慈,透明
清朗可鉴
选择题: 1.“也许水流对自己的驯顺有点恼怒了,突然撒起野 来,猛地翻卷咆哮。”这里用的修辞手法是: A.比喻 B.拟人 C.夸张 D.象征 2.下列4个句子中,有两个用了比喻。正确的一项是: ① 都江堰卑处一隅,像一位绝不炫耀、毫无所求的 乡间母亲,只知贡献。 ② 母亲永远想念我,如同我永远想念她一样。 ③ 耳朵里好像真的听见一片朗朗的读书声。 ④ 春夏秋冬,四季的旋律各有不同,而夏天就是这 样的一串音符„„ A. ① ④ B. ② ④ C. ② ③ C. ① ③ 答案: 1.B 2.A
余秋雨(1946-)浙江余姚 人。艺术理论家,散文家,12岁 离家到上海求学,入上海晋元中 学。后考入上海戏剧学院戏剧文 学系。毕业后留校留校执教。
他治学严谨,著述宏富,著 有《戏剧理论史稿》、《中国文 化史述》和《艺术创造工程》等。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他开始了散 文的写作,出版《文化苦旅》和 《山居笔记》等。《文化苦旅》 表现了余秋雨散文独特的文化特 质。
我以为,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 不是长城,而是都江堰。
时间
规模
长城
对 比
占据 作用
都江堰
外观
文明 心态
《都江堰》一课中,作者对长城和都江堰 进行了多方面的比较。
比较对象 比较项目

秦始皇时 宏大 辽阔空间

都 江 堰
比长城早数十年 表面不如长城宏大 邈远的时间
修建时间 规 模
占据的是
社会功用
外观 文明状况 心 态
已废弛
突兀在外 僵硬的雕塑 摆出老资格 等待人们修缮
至今在输送清澈
细细浸润,节节延伸 灵动的生活 卑处一隅,绝不炫耀, 毫无所求,只知贡献
思考:作者为什么说中国历史上 最激动人心的工程不是长城而是 都江堰?
1、长城的社会功用早已废弛,而都江堰造福千 年,至今还在为民众输送汩汩清流,永久地 灌溉了中华民族。 2、长城的文明是一种僵硬的雕塑,都江堰的文 明是一种灵动的生活。
“我以为,中国历 史上最激动人心的 工程不是长城,而 是 都江堰。 ”
堰: 挡水堤坝
阅读文章第一部分,讨论以下问题:
作者为什么要用长城和都江堰做对比? 作者从哪些方面比较了长城和都江堰? 哪一方面的比较最能说明都江堰才是“最激动人心的 工程”?
都江堰建成后,从此成都平原 “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 也”。 —— 《史记》
读读写写
遴选(lín) 惊悸(jì) 邈远(miǎo) 濡养(rú) 驯顺(xún) 炫耀(xuàn) 规矩(ju) 精神焕发(huàn) 众目睽睽(kuí) 浚理(jùn) 长锸(chā) 官场衮衮(gǔn) 傩戏(tān) 韬略(tāo) 怦然心(pēng) 颓壁残垣(tuí yuán) 庇护(bì) 充斥(chì)
在宇航员的摄像镜 头中,长城是地球 上能看到的,唯一 与纪元同龄的人工 建筑,它是二十多 个世纪世界历史的 见证,也是中华民 族悠久文明和自强 不息的象征。
长城位于中国北部,东起山海关,西到嘉 峪关,全长约6,700公里,通称万里长城。 长城始建于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 长城的修建持续了两千多年。 我国万里城墙上,分布着百座雄关、隘口, 成千上万座敌台、烽火台,打破了城墙的单调 感,使高低起伏的地形更显得雄奇险峻。
第二部分的作用
写水不止于写水,而是写充满自信、 爽利地驯服自然的人。
阅读第三部分回答问题
怎样理解“两种判然不同的政治走 向”?
一种是一些官僚的政治走向,他们或是无所 事事,无所专攻,根本无视百姓的疾苦;或 是互相倾轧,玩弄权谋,不惜置百姓于水深 火热之中。
一种是李冰的政治走向,即拥有利民富民的 胸怀与责任感。而正是基于第二种政治走向, 都江堰才得以矗立在四川大地上。
他终究又胜利了
最澄彻的人类学的思考
精魂长存
百姓的膜拜和崇敬
李冰介绍
公元前250年,秦昭王任命著名的水利工程专 家李冰为蜀郡(四川)太守。他到任后,亲眼看 到岷江水患的严重,又直接听到民众要求治水的 呼声,感到治理好岷江,变水害为水利是蜀郡迫 在眉睫的大事。
魅力的缔造者; 贴近苍生的神 。
魅力的缔造者: 李冰父子
各地的长城景观中,北京八达岭长城建筑得特 别坚固,保存也最完好,是观赏长城的最好地 方。 我国长城有极高的旅游观光价值和历史文 化意义。如今,长城与埃及的金字塔,罗马的 斗兽场,意大利的比萨斜塔等同被誉为世界奇 迹之一,是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丰碑和智慧结 晶,象征着中华民族的血脉相承和民族精神。
颓壁残垣,淡淡的夕照、荒凉的旷野
叙述风格
余秋雨的散文叙述风格宏大。这种叙述 风格包括:宽泛的题材(文学的、艺术的、 历史的、社会的),深厚的内容(知识的、文 化的、审美的、学术的),精巧的结构(人文 景观+历史故事+现代性批判+文化感伤)和 一种贵族气质(自信、理性、从容、智慧), 即以游记的方式进行,将“人、历史、自然 ”交融在一起,对中国文化的回顾和反思, 被人们称为“文化散文”。
3、长城摆出一副老资格等待人们的修缮,都江 堰却卑处一隅,像一位绝不炫耀、毫无所求 的乡间母亲,只知贡献。 4、长城较都江堰历史短。
练习:
1.如何理解“长城当然也非常伟大”这句话? 2.第5段提到,都江堰的文明是一种“灵动的生 活”,“只知贡献”,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3.问:第六段“它,就是都江堰”一句在文中有何 作用? 4.作者为什么说都江堰是“中国历史上最激励人心 的工程”?
阅读第二部分回答问题
1.这一部分抓住都江堰的什么特点? 答:都江堰水流特点(壮观)。 2.去都江堰之前作者心绪是怎样的?这样 写在行文结构上有何用意? 答:心绪懒懒的(不以为然),脚步散散 的。先抑后扬,为下文写都江堰水流的壮 观作铺垫。
分析第二部分都江堰的特点
1、气势雄伟(急流浩荡,大地震颤) 2、股股叠叠精神焕发,合在一起比赛 着飞奔的力量,踊跃着喧嚣的生命。 3、比赛极有规矩,显现出一种更壮丽 的驯服。



余秋雨
安澜索桥
飞沙堰 伏龙观
二王庙
宝瓶口
都江堰水利工程在四川都江堰市城西,是年代最久唯一留 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这项工程主要有鱼嘴分 水堤、飞沙堰溢洪道、宝瓶口进水口三大部分构成,科学地解 决了江水自动分流、自动排沙、控制进水流量等问题,消除了 水患,使川西平原成为“水旱从人”的“天府之国”。目前灌 溉面积已达40余县,1998年超过一千万亩。都江堰附近景 色秀丽,文物古迹众多,主要有伏龙观、二王庙、安澜索桥、 玉垒关、离堆公园、玉垒山公园和灵岩寺等。
3.“这位汉代的水官一定是承接了李冰的伟大精魂。” “李冰的伟大精魂”的内涵( ) A.浚理、消灾 B.治人的计谋 C.为民造福 D.流芳百世 《都江堰》这篇散文侧重于( ) A.叙事 B.说理 C.抒情 D.说明 答案: 3.C 4. B
岷江,是长江所有支流中流量最大的一 条江。大流量从数百公里崇山峻岭之中奔腾 而下,简直就是一头巨兽,从海拔数千米的 山地,在今都江堰地区进入海拔只有几百米 的成都平原,后果不堪设想,——却被都江 堰轻轻收拾,切割成两条江,其中一条通过 宝瓶口乖乖的进入成都。
总结全文
堰利 的民 功富 用民 ]

பைடு நூலகம்
[
堰化 的害 形为 象利 ]
[
创民 造本 者思 的想 精 神

[ ]
“我发现自己特别想去的地方,总是 古代文化和文人留下较深脚印的所在,说 明我心底的山水并不完全是自然山水,而 是一种‘人文山水’。” ——《文化苦旅· 自序》
课后小结
本文以游踪为线索,把传说与事实,现实与历史结合 在一起,抚今追昔,说古论今,通过对水利工程都江堰的 描写,赞扬了李冰报效祖国,造福桑梓,执著不悔,终生 不渝的坚强意志和敬业精神。本文是一篇游记,但又不乏 对人生价值的议论,言近而旨远。惟其如此,文章才显示 出深邃的哲理。学习本文,相信大家定会涌起对祖国大好 河山的拳拳爱恋和对华夏古文明的深厚感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