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江堰
都江堰介绍
![都江堰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64c3fc59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7c64d6d.png)
5
文化价值
1
都江堰不仅是一座伟大的水利工程,更是一座 承载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历史遗迹
2
它代表了中国古代水利工程的高度和水平,同
时也体现了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勇气
3
如今,都江堰已经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吸引了 无数游客前来参观和朝圣
6
旅游景点
01
都江堰不仅是世界文化遗产,也是 一个非常热门的旅游景点
2
工程结构
都江堰水利工程主要 由鱼嘴、飞沙堰和宝
因其形似鱼嘴 而得名。鱼嘴位于岷 江分流处,主要作用 是分流岷江的水流, 使其分为内江和外江 两个支流。内江供灌 溉使用,外江则用于 排洪
工程结构
工程结构
飞沙堰
飞沙堰位于鱼嘴下游 ,主要作用是防止外 江洪水冲入内江,同 时将泥沙从内江中排 出。飞沙堰的设计非 常巧妙,当洪水来临 时,它会自行提高水 位,将洪水导向外江
1
据传,当时蜀郡郡守李冰率领 百姓修建了这座伟大的水利工
程
历史背景
都江堰的创建可以追溯到公元 前256年,当时秦国为了进一步 统一中国,在蜀郡(今四川成都) 修筑都江堰,以便治理蜀地的 岷江
都江堰的修建为秦国在蜀地的 统治提供了稳固的基础,同时 也为当地农业、手工业、商业 等各个领域的发展带来了巨大 的推动力
宝瓶口
宝瓶口是都江堰的入 口,位于灌县(今都 江堰市)城外。它的 主要作用是控制内江 的水量,保证灌溉用 的水量充足而不过多 。同时,宝瓶口还可 以防止外江洪水流入 内江
工程结构
3
灌溉系统
1 都江堰的灌溉系统主要包括干渠、支渠 和斗渠等
2 干渠从宝瓶口引水,贯穿整个灌溉区, 为各个支渠和斗渠提供水源
游客可以在这里欣赏到岷江的壮丽
历史都江堰知识点
![历史都江堰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cd629f5f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81.png)
历史都江堰知识点都江堰,位于中国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境内,是世界上古代修建最为完整、规模最大的一部水利工程,被誉为“世界水利文化的起源”和“东方水利工程的祖师”。
下面将为您介绍一些历史都江堰的知识点。
1. 历史背景都江堰的修建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56年的战国时期。
当时,成都平原地区经常遭受洪水灾害,严重威胁到人们的生产生活。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蜀国的著名水利工程师李冰带领一支工程队伍开始了都江堰的修建。
2. 整体结构都江堰以篦水分洪的方式,将岷江水引入堰闸,通过分洪堰和堆江堰进行控制水流,并通过一系列渠道和运河将水分派到农田和城市中。
整个工程由堰堤、分洪堰、三叠堰、九折渠、犁井闸、茶堂脚、涵江堰等组成。
3. 篦洪分水篦洪是都江堰最核心的地方,是将来自岷江的水进行分流的地方。
篦洪堰有著名的“飞沙”和“镂月”两个洞口,水流从洞口经过篦渡,形成水帘和水柱。
水帘将大部分流速较快、含有沉积物的洪水漩涡分离出去,而水柱则将悬浮于水中的沙子上升,水中沉积物减少,进入渠道的水变得相对清澈。
4. 工程特点都江堰工程的修建在古代可以说是一项伟大的工程,展现出了古蜀人民的卓越智慧和勇气。
它的主要特点有:工程规模宏大,全长约65公里;运河纵横交错,水道相连,通过合理利用水力分布,实现了农田灌溉和城市供水;修建历时几十年,历经多次改造和维修,成为一项经得起考验的工程。
5. 影响和价值都江堰的修建解决了古代四川平原地区频繁洪灾的问题,保护了人们的生产生活,同时也促进了农田的灌溉和农作物的种植。
它在古代发挥了重要的经济和社会作用,也对中国古代水利工程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6. 世界文化遗产都江堰于200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它作为世界上最早、最完整的一部水利工程,被誉为世界水利文化的起源地,并对全球水利工程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以上就是关于历史都江堰的一些知识点的介绍。
都江堰作为中国古代水利工程的代表,不仅展示了古代人们的智慧和勇气,还对中国古代农业发展和社会进步发挥了巨大作用。
历史都江堰知识点
![历史都江堰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262afa4b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6c28b16.png)
历史都江堰知识点都江堰,位于中国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是世界上最早、规模最大的以水利工程为主的灌溉系统之一,也是中国古代史上的一项伟大工程。
下面将介绍历史都江堰的一些知识点。
1. 建造背景都江堰的建造始于公元前256年,属于西汉时期。
当时的成都平原地区缺水,灌溉条件恶劣,农业生产受到严重影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秦人李冰等人提出了修建渠道引水灌溉的方案,并开始了都江堰的建设。
2. 工程规模都江堰的总长度约65千米,总高差达到303米,分为主渠和分渠两部分。
主渠绕山脚蜿蜒而上,最高处的风口坝高约20米,横跨约7千米。
分渠则由主渠引出,经过精确测量,分别引灌各个屯田点,有效解决了成都平原的灌溉问题。
3. 土木工程技术都江堰采用了多种土木工程技术,在建设过程中紧紧依靠自然地形,充分利用水流的重力,通过控制水位、减少水流速度等措施,有效地避免了洪水灾害和水土流失。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神堂口、鸿翔门和望郊堰等建筑。
4. 灌溉效果都江堰的建成使成都平原地区的农业生产条件发生了巨大改变,不仅解决了当地的灌溉问题,还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
使成都平原成为中国古代农业发展最为繁荣的地区之一,为后来的农业经济奠定了基础。
5. 古代水利文化都江堰的建设在中国古代水利工程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不仅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水利工程经验,也塑造了中国古代水利文化的形象。
都江堰所代表的水利工程精神,成为后来水利工程建设的典范,对于推动中国水利事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6. 世界文化遗产都江堰于2000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作为古老而伟大的水利工程,都江堰的保护与传承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将都江堰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不仅能够进一步加强保护工作,还能够让更多人了解到中国古代的水利工程文化,促进文化交流与传承。
以上就是历史都江堰的知识点。
通过了解都江堰的背景、规模、工程技术、灌溉效果、古代水利文化和世界文化遗产等方面的知识,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中国古代工程的伟大和中国古代水利文化的独特魅力。
都江堰
![都江堰](https://img.taocdn.com/s3/m/4eff730302020740be1e9bda.png)
冰主持创建的都江堰,正确处理鱼嘴分水堤、 飞沙堰泄洪道、宝瓶口引水口等主体工程的关系, 使其相互依赖,功能互补,巧妙配合,浑然一体, 形成布局合理的系统工程,联合发挥分流分沙、 泄洪排沙、引水疏沙的重要作用,使其枯水不缺, 洪水不淹。都江堰的三大部分,科学地解决了江 水自动分流、自动排沙、控制进水流量等问题, 消除了水患。
都江堰,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城西, 都江堰 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城西,是 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城西 中国古代建设并使用至今的大型水利 工程,被誉为“ 工程,被誉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 是四川著名的旅游胜地。 祖”,是四川著名的旅游胜地。通常 认为, 认为,都江堰水利工程是由秦国蜀郡 太守李冰及其子率众于前256年左右修 太守李冰及其子率众于前 年左右修 建的,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 建的,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 唯一留存、 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 水利工程,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水利工程,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意义
1、都江堰的创建,开创了中国古代水利史上的 、都江堰的创建, 新纪元 都江堰水利工程。历经2260年而不衰,是当今 年而不衰, 都江堰水利工程。历经 年而不衰 世界年代久远、唯一留存、 世界年代久远、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 大水利工程。 大水利工程。它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成功的水利杰 更是古代水利工程沿用至今, 古为今用” 作,更是古代水利工程沿用至今,“古为今用”、 硕果仅存的奇观。与之兴建时间大致相同的古埃及 硕果仅存的奇观。 和古巴比仑的灌溉系统, 和古巴比仑的灌溉系统,以及中国陕西的郑国渠和 广西的灵渠,都因沧海变迁和时间的推移,或湮没、 广西的灵渠,都因沧海变迁和时间的推移,或湮没、 或失效,唯有都江堰独树一帜,有兴建源远流长, 或失效,唯有都江堰独树一帜,有兴建源远流长, 至今还滋润着天府之国的万顷良田。 至今还滋润着天府之国的万顷良田。
都江堰有哪些旅游景点
![都江堰有哪些旅游景点](https://img.taocdn.com/s3/m/4123cc66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e0e1e66.png)
都江堰有哪些旅游景点
都江堰是中国四川省成都市的一个县级市,是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
以下是都江堰的一些旅游景点:
1. 都江堰景区:这座古代水利工程被誉为“人类智慧的结晶”和“世界上最古老、最长的大型水利工程”,入选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2. 都江堰熊猫基地:是世界上海拔最低的熊猫自然保护区,这里可以近距离观赏到可爱的大熊猫和红熊猫。
3. 青城山:位于都江堰市境内,素有“青城山秀丽山水天堂”的美誉,是四川最著名的旅游胜地之一。
4. 广汉博物馆:位于都江堰市境内的广汉市,是中国西部最大的博物馆之一,陈列有大量的历史文物和艺术品。
5. 都江堰水漫金沙:这里是都江堰景区的一部分,可以欣赏到水的浩渺和山的壮丽。
6. 温江老街:位于都江堰市温江区,保留着古朴的建筑风格和传统的川菜文化,是品味成都老城风韵的好去处。
7. 返璞故里水上乐园:这是一个集水上游乐、生态旅游、休闲度假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水上乐园。
8. 红岩寺:位于都江堰市境内的红岩山上,是一座以李白、杜
甫为主要题材的文化名胜区。
9. 漫水桃花源:这里是一个人工修建的溪水流过的公园,四季花开,尤以春天的桃花最为美丽。
以上只是都江堰的一部分旅游景点,还有许多其他的美景等待游客的探索。
都江堰(公开课)课件
![都江堰(公开课)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7bfcc6b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ca.png)
技术,共同推进都江堰的保护工作。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拦截剩余的细小泥沙,防止其进入灌溉渠道。
自动排沙功能确保了灌溉渠道不会被泥沙淤积,从而保证了灌溉的持续 进行。
控制洪水功能
控制洪水功能是指都江堰通过调节流入灌溉渠道的水量和速度,有效减轻下游地区的洪水灾 害。
都江堰的控制洪水功能主要依赖于飞沙堰和宝瓶口两个结构。飞沙堰可以调节流入灌溉渠道 的水量大小,而宝瓶口则可以控制水流速度,防止洪峰过快地冲入下游地区。
农业经济的繁荣
都江堰的灌溉水源保障了成都平原 地区的农业生产和经济繁荣,使得 该地区成为古代中国的重要粮食产 地和商贸中心。
对现代水利工程的影响
水利工程技术传承
都江堰作为古代水利工程的代表,其设计和建造技术对现代水利 工程的发展和传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生态水利的启示
都江堰水利工程注重自然环境的保护和生态平衡的维护,为现代水 利工程的建设提供了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启示。
水利治理体系的完善
都江堰的管理经验和方法对现代水利治理体系的完善和优化具有重 要的参考价值。
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 2 3
水土保持与土地利用
都江堰水利工程有效地控制了洪水泛滥,减少了 水土流失,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和土地质量。
生态环境的改善
通过灌溉和排水等措施,都江堰水利工程改善了 成都平原地区的生态环境,促进了植被的恢复和 水生动植物的繁衍。
都江堰的起源
都江堰最初的建设可以追 溯到公元前3世纪,当时 蜀郡太守李冰父子主持修 建了都江堰水利工程。
早期建设历程
在李冰父子之后,历代政 府对都江堰进行了多次修 建和改造,以适应不同时 期的水利需求。
历史都江堰知识点
![历史都江堰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cd26942f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f0.png)
历史都江堰知识点都江堰,位于中国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是一项古老而伟大的水利工程。
建造于公元前256年至前251年之间,都江堰是世界上最古老、最早的官方水利工程之一。
它以其精巧的设计和长久的实用价值而闻名于世。
以下是历史都江堰的一些重要知识点。
1. 建设背景都江堰的建设目的是为了在干旱季节保证农田的灌溉,保证成都平原地区的农业生产。
在古代,成都平原雨水资源不足,夏季干旱,农作物生长不良。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当时的蜀国政府决定修建都江堰,引水灌溉农田。
2. 主要功能都江堰的主要功能是调水和灌溉农田。
它通过引水渠将岷江水引入都江堰,并通过堰坝的调节,分流一部分水贯彻到成都平原,滋润农田。
这不仅解决了农业的灌溉问题,也增加了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3. 设计和布局都江堰由堰坝、引水渠和分水口组成。
堰坝位于岷江与青城山之间的狮子山和龙王山之间,这个位置具备了引水的有利条件。
引水渠从堰坝的两侧往上游延伸,直至成都平原。
在途径青城山的地方设置了分水口,将水分为内江和外江两个渠道。
4. 工程特点都江堰以其独特的工程设计和优秀的建筑技术而闻名。
它采用了藏式石材拱坝结构,这种结构可以有效地分流水流,并防止水流过大冲击村庄和农田。
堰坝的石材采用了特殊的凿制技术,使其稳固耐用,经历了数千年的风雨依然屹立不倒。
5. 社会意义都江堰的建设对当地经济和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
它确保了成都平原农田的灌溉,使农业生产得到改善,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
同时,都江堰也带动了城市的发展,形成了周边的农村聚居点和商业中心。
6. 文化价值都江堰作为一项古老的水利工程,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
它是古代中国工程技术的杰出代表,也是世界水利工程史上的重要遗产。
都江堰的建设和运营经验对后来的水利工程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被誉为“水利文化的活化石”。
7. 旅游景点如今,都江堰成为了一个著名的旅游景点。
游客可以欣赏到它壮观的堰坝建筑、优美的水景和周边山水的美丽。
历史都江堰知识点
![历史都江堰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f3d317c5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aecaa52.png)
历史都江堰知识点都江堰是我国古代水利工程的杰出代表,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郊区的都江堰市境内。
下面将为你介绍一些历史都江堰的知识点。
一、都江堰的历史背景都江堰建于公元前256年至公元前251年间,是蜀汉时期著名政治家李冰所主持修建的一座古代水利工程。
当时,成都平原一直饱受洪水灾害的困扰,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李冰主动请缨修建都江堰。
二、都江堰的建设意义都江堰的修建解决了成都平原的洪涝问题,使得这片土地可持续利用。
它的主要作用有:1. 水利灌溉:通过引水分配和水轮灌溉,都江堰为周边地区提供了可靠的灌溉水源,促进了农业的发展,使得成都平原成为中国最重要的粮食和棉花产区之一。
2. 防洪排涝:都江堰通过合理的设计和规划,有效地控制了灌溉用水,减少了洪水的发生和危害,改善了当地的生活环境和居住条件。
3. 水运交通:都江堰成为古代水上交通的重要通道,方便了湖广地区与西南地区之间的货物运输,推动了经济和文化交流的发展。
三、都江堰的修建过程李冰修建都江堰的主要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土木勘探:李冰率领团队对当地的地形、水文地质等进行详细勘探,选择了合适的地点和河道,确定了工程的总体规划和设计方案。
2. 修建堤坝:首先修建两座堰坝,分别位于都江堰和摆沙,将岷江水引入成都平原。
3. 开凿渠道:在摆沙附近修建引流渠道,经过细心计算,使得水能平缓地逐级引入各条支流,供给农田灌溉。
4. 设计水闸:李冰巧妙地设计了一系列分水闸,通过开启或关闭闸门来调节水流,确保农田得到适量的灌溉水,同时平息洪水。
5. 完善配套设施:修建了水轮灌溉设备、河道疏浚工具等,为都江堰的长期稳定运行提供了保障。
四、都江堰的影响和传承都江堰的建设不仅解决了洪水问题,还带动了当地经济和文化的繁荣。
它的建设和运营经验也为古代中国水利工程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
目前,都江堰已成为中国和世界水利工程史上的一个重要研究对象,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历史都江堰知识点
![历史都江堰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4fe0539a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c7.png)
历史都江堰知识点都江堰是中国古代伟大水利工程的代表之一,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
它不仅是中国古代水利工程的杰出代表,也是世界上现存最早、规模最大的一座水利工程,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下面将介绍历史都江堰的知识点。
一、建设背景都江堰的建设起源于公元前256年的战国时期,是秦国的政治家、农学家李冰主持建造的。
在战争频繁、民不聊生的时期,秦国统一了中国六国,为了解决灾害性洪水给社会带来的巨大灾难,保证农田灌溉和军事用水的需要,秦始皇下令修建都江堰。
二、工程规模都江堰的建设规模极为宏大,堪称中国古代水利工程的奇迹。
它的建造年限长达十年之久,工程师李冰带领着100万民工修筑了一座长约65千米的主渠道,横跨大渡河与蓝田江,由此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灌溉系统。
都江堰的主要设计特点是采用分级引水和渡水式灌溉,利用地质地形将水引分为高、中、低三级渠道,通过堆石坝、分水堰等建筑物,实现了水流的分流,从而形成了一个完善的灌溉系统。
三、聚集效应都江堰的建设除了灌溉农田外,还有一个重要的效应就是聚集了大量的人口和资源。
由于水利工程的建设,形成了一个优越的生产条件,吸引了大量的居民迁徙到这里。
随着人口的增加,周边地区逐渐形成了繁荣的市镇,对经济和文化的交流有着深远影响。
在历史上,都江堰也成为了西南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四、防洪功效都江堰的建设不仅解决了农业灌溉问题,还能够防止洪水灾害。
通过疏导水流,调节水源,有效地防止了大规模的洪水灾害,保护了周边的人民安全和财产。
这种防洪功效不仅在古代起到了重要作用,如今依然被广泛应用。
五、文化遗产都江堰作为中国古代水利工程的杰出代表,于200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它不仅是中国古代科技与文化的瑰宝,也是世界各国学者研究的重要对象。
都江堰的建设创造了中国古代水利工程发展的新里程碑,对中国古代工程技术、水利农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总结:都江堰作为中国古代水利工程的瑰宝,既是历史的见证,也是现代社会的借鉴。
都江堰简介
![都江堰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06185b4b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82.png)
由分水鱼嘴、飞沙堰、宝瓶口等部分组成,两千多年来一直发挥着防洪灌溉的作用, 使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至今灌区已达30余县市、面积近 千万亩,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仍在一直使用,以无坝引水为特 征的宏大水利工程,凝聚着中国古代汉族劳动人民勤劳、勇敢、智慧的结晶。
[dū jiāng yàn]
都江堰
都江堰是世界文化遗产(200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录), 2023最新整理收集 do something
世界自然遗产(四川大熊猫栖息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级风景名胜 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都江堰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城西,坐落在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 始建于秦昭王末年(约公元前256~前251) ,是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在前人鳖灵开凿 的基础上组织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
修建过程 秦昭襄王五十一年(公元前256年),秦国蜀郡 太守李冰和他的儿子,吸取前人的治水经验,率领当 地人民,主持修建了著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都江堰 的整体规划是将岷江水流分成两条,其中一条水流引 入成都平原,这样既可以分洪减灾,又可以引水灌田、 变害为利。主体工程包括鱼嘴分水堤、飞沙堰溢洪道 和宝瓶口进水口。
其他景点 奎光塔、虹口景区、南桥、园明宫、清溪园、都江堰城隍庙、玉垒关、离堆公园、秦堰楼、玉垒山公园、 掷笔槽、青城外山景区、青城前山景区青城后山景区两河漂流药王庙、
景区文化 水文化 由都江堰而产生的具有强烈地域色彩的都江堰水文化包括水文学、水文物、水神学等,诸如“二王庙”、 “伏龙观”、“观景台”等处的人文景观;改建鱼嘴挖掘出土的东汉李冰石像和“饮水思源”石刻;歌颂 李冰父子降龙治水的民间传说和具有一定宗教神学色彩的祭祀活动;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祭水、祭神、祭人 的诗、词、书画的水文学等,形成独具特色的都江堰水文化。都江堰有块石碑,上面刻着“深淘滩,低作 堰”字样。
历史都江堰知识点
![历史都江堰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7b706a6a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df.png)
历史都江堰知识点都江堰,位于中国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是一项拥有2000多年历史的古代水利工程。
作为中国古代优秀的水利工程之一,都江堰不仅解决了川西平原的灌溉问题,还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洪涝灾害。
下面将介绍都江堰的历史和主要特点。
一、历史起源都江堰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56年的战国时期。
据史书记载,当时成都地区常年受到洪水的困扰,给当地的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带来了巨大困扰。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慈恩寺主持李冰担任了成都水利工程的总指挥,并开始了都江堰的规划与修建。
二、主要工程1. 都江堰主要由两条渠道组成,即以岷江为源头的南岷江和以青城山为源头的崇义渠。
南岷江和崇义渠相交于灵岩山下,形成了一个大规模的水利系统。
2. 都江堰的主要功能是将岷江的水分流入灌溉区和城市。
相对于其它治水工程,都江堰采用的是引水分流的方式,利用重力渠道将水引入城市和耕地,这使得水流更稳定。
3. 都江堰还采用了许多智慧的设计,如“凿山费九,开渠费八”的高入低出的水坝形状,以及数百个分支渠道和冲沟,使水流分散,减少了堤坝承压的风险。
三、成功效果1. 都江堰的修建极大地改善了成都平原地区的灌溉条件,使得这里的农田得以充分利用,并大大增加了粮食产量。
这对于川西平原地区的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 都江堰还有效地减少了成都地区的洪水灾害。
大规模的水利工程使得水流有序,减少了治理洪水的难度,并保护了城市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四、文化意义都江堰不仅是一项出色的水利工程,还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
修建都江堰的李冰、李贺等人被誉为水利工程史上的伟大人物。
都江堰还成为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象征之一,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遗产名录。
五、现代保护与利用近年来,为了保护和发掘都江堰的历史遗产,相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都江堰被列入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得到了必要的维修和保养。
同时,都江堰也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旅游景点,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总结:都江堰作为中国古代水利工程的杰出代表,不仅解决了灌溉问题,还保护了成都地区的安全。
都江堰
![都江堰](https://img.taocdn.com/s3/m/e567dfccaa00b52acfc7cab1.png)
二、作者从若干方面来比较长城和都江堰,哪 个方面的比较是最根本和最重要的?为什么? 作者从修建时间、社会功用、延伸距离、 文明特征诸方面将长城与都江堰作比较,其中 社会功用方面的比较是最根本和最重要的。这 不仅因为延伸距离、文明特征等方面是依附于 社会功用的,而且因为对社会功用的评价是文 章的核心内容,这里是在为第三部分浓墨重彩 地展开文化反思张本的。因此,作者在这一部 分用较多笔墨在社会功用方面比照两大工程, 令人信服地表达了“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 工程不是长城,而是都江堰”的文化感受。
《文化苦旅》
《文化苦旅》是余秋雨先生的代表作, 书主要是以余秋雨先生在全国各地的文化 之地的游览过程为线索,思想非常深刻, 语言也极有震撼力,揭示了中国文化巨大 的内涵,其中对人性的拷问也极为深刻。 整本书向读者展示了余秋雨先生渊博的文 学和史学功底,以及书中丰厚的文化感悟 力和艺术表现力,该书也为当代散文领域 提供了崭新的范例。
美读课文
本部分写都江堰景观。 作者把实写水流的宏大气势 与抒写自己魂销魄夺的感受 交融起来,着力在水流的强 悍与规整、撒野与驯顺上泼 墨铺排,描绘出震撼人心的 壮丽画卷。强悍撒野,可见 水性凶蛮,工程艰险;规整 驯顺,可见治水人气度手段 不凡,也是化害为利的形象 体现。这样,就突出了都江 堰水流的独特魅力。字里行 间激荡着对都江堰的热爱及 对李冰的敬慕的感情,蕴涵 着对都江堰巨大社会功用的 赞叹。
正字正音
颓壁残垣 (yuán) 惊悸 (jì ) 庇护(bì ) 修缮(shàn) 卑处一隅(yú) 魅力(mèi) 强悍 ( hàn) 铁戟 (jǐ) 遴选(lí n) 韬略 (tāo) 怦然心动(pēng) 诘问(jié) 玉玺(xǐ) 衮衮(gǔn)诸公 繁衍(yǎn) 众目睽睽:大家的眼睛都注视这。 膜拜:跪在地上举两手虔诚地行礼。 圭臬(guī niè):指圭表,比喻准则或法度。 焕然:形容有光彩,如焕然一新。 涣然:形容嫌隙、疑虑、误会等完全消除,如涣 然冰释
都江堰简介
![都江堰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8b322958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f8.png)
都江堰简介都江堰位于中国四川省成都市,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水利工程城市。
它以都江堰水利工程而闻名于世,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水利工程之一,也是中国古代水利工程的杰作之一。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都江堰的历史、文化、景点和风景。
都江堰建于公元前256年至前251年,是由秦国时期的著名水利专家李冰率领一支工程队伍修建而成的。
它是一种巧妙的水利工程,通过引水而不断改变河道,解决了成都平原的水患问题,也使得这片土地成为了中国最富饶的农业区之一。
都江堰水利工程利用了崇山峻岭之间的自然地理条件,通过引水到更高处,再通过分渠分流,将水分配到周围的农田中。
这种工程在古代被视为天下第一巧妙之工。
它不仅解决了水患问题,还使得周围地区的农业发展迅速,成为了川西平原的粮仓。
都江堰的建设将自然风景与人工水利工程完美结合在一起。
这里的水利工程被称为“人造的自然”,因为它既保护了自然生态环境,又给人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
这里的水系错综复杂,流水潺潺,与周围的山川融为一体,构成了独特的自然景观。
都江堰不仅以水利工程而闻名,还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遗产。
这里有许多古建筑和古文物,其中最有名的就是杜甫草堂。
这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故居,也是成都古代文化的重要象征之一。
草堂内有杜甫的诗作和像,让人感受到他的才华和思想的深刻。
除了杜甫草堂,都江堰还有其他的文化景点,如都江堰博物馆和都江堰文化广场。
博物馆里陈列着丰富的历史文物和水利工程的资料,让人们更好地了解都江堰的历史和文化。
文化广场则是一个集休闲、娱乐和文化传承于一体的场所,经常举办各种文艺演出和活动。
都江堰的自然风景也是令人心醉的。
这里的山水和水利工程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迷人的画卷。
特别是在夏季,蓝天白云之间,清新的山水与青翠的农田相映成趣。
而春季的都江堰更是美不胜收,百花争艳,让人仿佛置身花的海洋中。
此外,都江堰还有许多美食值得品尝。
这里的特色小吃有毛肚、冒菜、辣子鸡等,口味独特,非常美味。
此外,都江堰还以茶文化闻名,是茶叶的产地之一,这里的茶叶鲜香浓郁,深受茶叶爱好者的喜爱。
历史都江堰知识点
![历史都江堰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58d81ab4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eb.png)
历史都江堰知识点都江堰是中国四川省成都市郊区的一座古代水利工程,被誉为世界上最古老、最大的宏伟水利工程之一。
它的建造始于公元前256年的战国时期,经过多次修建和改进,一直延续至今。
1. 工程背景都江堰的建造是为了解决蜀地干旱少雨的问题,为农田提供水源,促进农业生产。
蜀地地势险要,河流湍急,水资源十分匮乏,人们很难进行农业生产。
因此,秦国时期的蜀地统治者刘备下令修建都江堰以克服这个问题。
2. 工程规模都江堰的总长度约为66.6千米,分为两大主要部分:西堰和东堰。
西堰是主要渠道,总长约41.8千米,由岷江取水,贯通到成都平原。
东堰是分水渠道,总长约24.8千米,负责分水供给农田。
整个工程还包括堵门坎、分水坎等重要构筑物。
3. 工程特点都江堰采用了创新的水利工程设计和技术,运用了水力学原理和土木工程知识。
其中最著名的特点是利用水量分配和灌溉的方法。
都江堰将岷江的水引入成都平原,通过分水坎将水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直接注入农田,另一部分则经过引水渠道和分水渠道供给各个农田,实现了合理的水量分配和利用。
4. 社会影响都江堰的建成对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它为成都平原带来了丰富的水资源,改善了农田的灌溉条件,提高了农业生产水平。
通过灌溉,农民可以进行两季或三季作物种植,大大增加了农产品的产量,解决了食物短缺问题。
同时,由于农田产出的增加,商业活动也得以繁荣,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5. 文化价值都江堰作为中国古代水利工程的杰出代表,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它代表了古人智慧的结晶,展示了古代中国人民面对自然环境的巧妙解决方案。
都江堰的修建过程和成功运行,体现了古代中国人民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精神。
总结:历史都江堰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水利工程之一,其建造目的是为了解决蜀地干旱少雨的问题,为农业提供水源。
都江堰的规模庞大、工程特点独特,通过合理的水量分配和灌溉方法,为农民带来了丰富的水资源,极大地改善了农田的灌溉条件,提高了农业生产水平。
都江堰有什么好玩的旅游景点
![都江堰有什么好玩的旅游景点](https://img.taocdn.com/s3/m/59100420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04.png)
都江堰有什么好玩的旅游景点
都江堰是四川的一个县级城市,有许多著名的旅游景点,以下是其中一些:
1. 都江堰景区:这是都江堰最著名的景点,也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
景区内有著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是古代灌溉系统的杰作。
2. 都江堰大熊猫基地:这是一个保护熊猫的研究基地,游客可以近距离观察和学习有关熊猫的知识。
3. 青城山:位于都江堰市区西北部,是著名的道教圣地,有着美丽的自然风景和古迹。
4. 二郎山:这是成都市境内的一座山峰,也在都江堰市区附近。
山上有古建筑和美丽的自然景观,是徒步爱好者的天堂。
5. 都江堰博物馆:展示了都江堰的历史和文化,是了解都江堰的好地方。
6. 都江堰烈士陵园:纪念都江堰的烈士,是一个庄严肃穆的场所。
7. 都江堰水文化公园:展示了水文化的魅力,游客可以在这里玩水、品尝水相关的美食。
以上只是列举了一些都江堰的旅游景点,实际上还有很多其他值得游览的地方。
都江堰(公开课)课件
![都江堰(公开课)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da0778c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92.png)
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提高都江堰管理团队的专业素质和技术水平 。
都江堰的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生态保护
强化都江堰周边生态环 境的保护,减少污染, 保持水土,促进生态平 衡。
绿色发展
推动都江堰的绿色发展 ,合理利用水资源,促 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
文化传承
保护和传承都江堰的历 史文化和景观特色,实 现文化与生态的和谐共 生。
PART 03
都江堰的管理与维护
都江堰的管理机构与职责
都江堰管理局
负责都江堰水利工程的日常管理、维护和调度工 作,确保工程正常运行。
专家委员会
由水利、生态、环境等方面的专家组成,负责对 都江堰的管理和维护提供技术支持和指导。
合作机制
与其他相关机构建立合作机制,共同推进都江堰 的管理和维护工作。
都江堰的日常维护
随着古蜀国的农业发展,为了解决成 都平原的水患和干旱问题,都江堰的 修建成为了迫切需求。
水利工程的前身
李冰父子贡献
秦昭王时期,李冰父子在古蜀国原有 水利工程的基础上,主持修建了都江 堰,为成都平原的农业生产和经济发 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都江堰修建之前,已有一些小型水 利工程和灌溉系统,为都江堰的诞生 奠定了基础。
工程技术
都江堰采用了独特的工程技术,实现了自动化的水利调节,具有 极高的科学价值。
文化传承
都江堰是中国文化的代表之一,体现了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创 造力,对后世的科技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都江堰的旅游资源
自然景观
都江堰周围的山水风光秀丽,有着独特的自然景观,如青城山、玉 垒山等。
人文景观
都江堰周围的人文景观丰富,如古代水利工程遗址、古镇、古村落 等,具有浓厚的历史文化氛围。
都江堰
![都江堰](https://img.taocdn.com/s3/m/ef4fe209f12d2af90242e6bc.png)
都江堰水利工程求助编辑百科名片都江堰水利工程位于四川成都平原西部都江堰市西侧的岷江上,距成都56公里。
建于公元前256年,是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率众修建的一座大型水利工程,是现存的最古老而且依旧在灌溉田畴,造福人民的伟大水利工程。
目录简介工程构成灌区璀璨明珠分水提紫坪铺水利枢纽工程展开编辑本段简介都江堰水利工程是全世界至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
这项工程主要有鱼嘴分水堤、飞沙堰溢洪道、宝瓶口进水口三大部分和百丈堤、人字堤等附属工程构成,科学地解决了江水自动分流(鱼嘴分水堤四六分水)、自动排沙(鱼嘴分水堤二八分沙)、控制进水流量(宝瓶口与飞沙堰)等问题,消除了水患,使川西平原成为“水旱从人”的“天府之国”。
1998年灌溉面积达到到66.87万公顷,灌溉面积已达40余县。
人们为了纪念李冰父子,建了一座李冰父子庙,称为二王庙。
编辑本段工程构成都江堰渠首枢纽主要由鱼嘴、飞沙堰、宝瓶口三大主体工程构成。
三者有机配合,相互制约,协调运行,引水灌田,分洪减灾,具有“分四六,平潦旱”的功效。
鱼嘴分水堤:“鱼嘴”是都江堰的分水工程,因其形如鱼嘴而得名,位于岷江江心,把岷江分成内外二江。
西边叫外江,俗称“金马河”,是岷江正流,主要用于排洪;东边沿山脚的叫内江,是人工引水渠道,主要用于灌溉。
飞沙堰:“泄洪道”具有泄洪徘砂的显著功能,故又叫它“飞沙堰”。
飞沙堰是都江堰三大件之一,看上去十分平凡,其实它的功用非常之大,可以说是确保成都平原不受水灾的关键要害。
飞沙堰的作用主要是当内江的水量超过宝瓶口流量上限时,多余的水便从飞沙堰自行溢出;如遇特大洪水的非常情况,它还会自行溃堤,让大量江水回归岷江正流。
另一作用是“飞沙”,岷江从万山丛中急驰而来,挟着大量泥沙,石块,如果让它们顺内江而下,就会淤塞宝瓶口和灌区。
古时飞沙堰,是用竹笼卵石堆砌的临时工程;如今已改用混凝土浇铸,以保一劳永逸的功效。
都江堰简介
![都江堰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a7e212bd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bf9a973.png)
都江堰简介
都江堰是位于中国四川省成都市西北部的县级市,北临绵阳市、南临成都市锦江区,东邻成都市彭州市、蒲江县,西濒崇州市。
都江堰是中国著名的水利工程——都江堰的所在地,也是世界文化遗产地之一。
都江堰是中国古代水利工程的杰出代表之一,修建于公元256
年至公元260年间。
这座工程由蜀汉时期的政治家李冰设计,主要用于解决成都平原地区的灌溉和水资源调配问题。
都江堰全长约65千米,被誉为世界水利工程建筑史上的奇迹。
它的
主要功能是引水灌溉田地、供给城市用水以及防洪排涝。
都江堰水利工程由三个主要部分组成:分水堰、引堰和灌溉渠道等。
分水堰是工程的核心部分,它能将岷江的水分为两路,一路经成都平原,另一路通过精确的坡度和水流分配,引流到周边的农田和城市。
除了水利工程,都江堰还拥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
这里有世界自然遗产、中国四川大熊猫栖息地保护地都江堰大熊猫自然保护区,这是大熊猫的主要栖息地之一。
此外,都江堰还保留了很多古代建筑和文化遗迹,如拔山、镇山寺等。
都江堰是一座旅游胜地,每年吸引大量游客到此观光和探索古代水利工程的奇迹,享受大自然和历史文化带来的魅力。
都江堰简介
![都江堰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4d1ae008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1d.png)
都江堰简介都江堰位于四川省成都市西北部,是中国三大古代水利工程之一,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大规模水利工程之一。
都江堰始建于公元前256年,距今已有2300多年的历史。
它是由秦国的著名状元李冰担任总工程师,经过14年的艰苦修建而成。
都江堰之名由来是因为其位于都江中的岷江和蒙水的交汇处。
都江堰的主要作用是利用川西山地的丰富水资源,引水灌溉成都平原,解决灌区的农田灌溉问题,使成都成为中国西南地区最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之一。
都江堰由两个主要部分组成:分水注和分流堰。
分水注是工程的起点,通过修建堤塘和岸边水口将岷江的水导入人工渠道,然后将水分成两股,分别引入成温、都汶两条大型人工灌溉渠道。
分流堰是工程的核心部分,它将蒙水与岷江相连,利用悬水峡峡口的天然地理条件,让蒙水的水位高出岷江,进行自然分流,使蒙水的水流分别引向分水注的两侧,形成一个天然的分流水利工程。
这种分流工程是世界上最早的,也是最完美的人工分流堰,被誉为“天府名副其实的水利工程”。
分流堰还具有排洪、抗旱、防涝、海防等多个功能。
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建设为成都平原的农业生产和城市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条件,使四川成为中国最富有粮食和棉花的省份之一。
都江堰的存在也使成都成为中国西南地区的商业中心和文化中心,为成都带来了繁荣和发展。
除了水利工程外,都江堰还有许多旅游景点:包括都江堰博物馆、李冰庙、龙门山、彭山等。
都江堰被誉为“水利文明的摇篮”,吸引了大批的游客和研究者前来参观和研究,成为中国和世界水利工程的宝贵遗产。
总的来说,都江堰作为中国古代水利工程的杰出代表,不仅是一个具有重要历史意义和科技价值的工程项目,也是一个具有重要经济和文化作用的旅游景点。
它的建设和存在不仅为人类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也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历史遗产。
历史都江堰知识点
![历史都江堰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e6d38c6f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08.png)
历史都江堰知识点都江堰是中国古代水利工程的杰作,也是世界上最古老、规模最大的灌溉工程之一。
它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始建于公元前256年,经过2000多年的发展和改造,至今仍在使用。
都江堰不仅为四川平原的农田灌溉提供了丰富的水源,也起到了抵御洪水、防灾减灾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一些与都江堰相关的历史知识点,让我们一起了解这一伟大工程的历史背景和重要性。
1. 都江堰的建造和历史背景都江堰的建造始于战国时期,由蜀国的著名政治家和水利工程师李冰主持。
当时,成都平原气候干旱,灾害频发,百姓生活困苦。
为了解决当地的灌溉和水资源问题,李冰带领大批民工修筑了都江堰。
都江堰利用岷江和大渡河水源,通过修建水渠、堤坝和闸门,将水分配到成都平原各个地区,实现了农田的灌溉,极大地改善了当地的农业生产和民众生活。
2. 都江堰的工程特点和设计原理都江堰的工程设计十分巧妙,融合了水利工程和景观设计的元素。
它由两部分组成,分别是西部的灌溉系统和东部的防洪系统。
灌溉系统主要负责将水引入农田,供给灌溉使用,而防洪系统则能在洪水来临时调节水流,防止灾害发生。
都江堰的设计原理可以总结为“分、进、调、和”,即将水源分配到各个灌区,进一步调节水流,最终实现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
3. 都江堰的影响和意义都江堰不仅改善了成都平原的灌溉条件,也对当地的经济和人文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它解决了平原地区的水资源短缺问题,保障了农田的灌溉需求,提高了农业生产力。
其次,成都平原因得到充足的水源供给,使得当地的商品经济得到了发展,同时也促进了农村地区的人口增长。
最后,都江堰的成功建造和运行成为了古代水利工程史的经典之作,对后世的水利工程起到了示范作用。
4. 都江堰的保护和世界遗产认定为了保护都江堰这一宝贵的水利工程遗产,中国政府实施了一系列的保护措施。
1994年,都江堰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成为中国第一处世界遗产项目。
此后,都江堰得到了相关政府机构和社会组织的保护和管理,包括维护工程、宣传教育和游客管理等方面的工作,以确保这一古老工程的传承和永久性保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字堤Biblioteka 堰2、《都江堰》这篇文章一共分为几个层次?试概 括每个层次的大体意思?
文章按照标题自然的分为四个层次。 第一层:以宏论开篇,通过与长城的对比,开门 见山的点出都江堰特有的魅力与价值。 第二层:描写作者游览都江堰的经历,以及初见 都江堰时作者内心的震撼,为下文对于李冰的描 写作好铺垫。 第三层:对于都江堰修建者李冰的描写与评价, 深化文章的主题。 第四层:进一步深化文章主题,将对于李冰这一 具体的人的思考,提高为对于“ 具体的人的思考,提高为对于“人”的整体的思 返回 考。
都江堰
余秋雨
青岛二十四中 作者 王睿
余 秋 雨
关于作者: 关于作者:
余秋雨,1946年出生,浙江余姚人,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戏剧文 余秋雨,1946年出生,浙江余姚人,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戏剧文 学系。历任上海戏剧学院院长、教授,上海戏剧家协会副主席。 1962年开始发表作品。在海内外出版过史论专著多部,曾被授予 1962年开始发表作品。在海内外出版过史论专著多部,曾被授予 “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上海市十大高教精英”等荣誉称号。 近年来在教学和学术研究之余所著散文集《文化苦旅》 近年来在教学和学术研究之余所著散文集《文化苦旅》先后获上 海市文学艺术优秀成果奖、台湾联合报读书最佳书奖、上海市出 版一等奖等。余秋雨的艺术理论著作——《戏剧理论史稿》 版一等奖等。余秋雨的艺术理论著作——《戏剧理论史稿》,在 出版后次年即获全国首届戏剧理论著作奖,十年后获文化部全国 优秀教材一等奖;《 优秀教材一等奖;《戏剧审美 心理学》荣获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 心理学》 著作奖。因《行者无疆》获得2002年度台湾白金作家奖。 著作奖。因《行者无疆》获得2002年度台湾白金作家奖。 作品包括:《千年庭院》 作品包括:《千年庭院》、《小人》、《抱愧山西》、《一个王 小人》 抱愧山西》 朝的背影》 朝的背影》、《可怜的正本》、《苏东坡突围》、《这里真安静》、 可怜的正本》 苏东坡突围》 这里真安静》 《夜航船》、《书海茫茫》、《莫高窟》、《遥远的绝响》、《狼 夜航船》 书海茫茫》 莫高窟》 遥远的绝响》 山脚下》 山脚下》、《寂寞天柱山》、《洞庭一角》、《江南小镇》、《柳 寂寞天柱山》 洞庭一角》 江南小镇》 侯祠》 侯祠》、《流放者的土地》、《西湖梦》、《庙宇》、《十万进 流放者的土地》 西湖梦》 庙宇》 士》、《酒公墓》、《文化苦旅》、《文明的碎片》、《山居笔 酒公墓》 文化苦旅》 文明的碎片》 记》、《霜冷长河》等等。每部作品的问世,都能在文坛及读者中 霜冷长河》 间产生热烈的反映。
关于都江堰
都江堰在四川都江堰市城西,是一项伟大的古代水利工程,被称为古代 水利建设的灿烂明珠。同时,都江堰这一带风景优美,有不少名胜古迹,又 是一处十分理想的游览胜地。都江堰处于岷江从山区泻入成都平原的地方。 在这项工程建成以前,岷江水一出山口,流速骤减,易淤易决,常泛滥成灾。 距今约2200年的战国时代,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和他的儿子,吸取前人的治水 距今约2200年的战国时代,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和他的儿子,吸取前人的治水 经验,率领当地人民,兴建水利工程。 这项工程包括鱼嘴、飞沙堰和宝瓶口三个主要组成部分。鱼嘴是修建在 江心的分水堤坝,把汹涌的岷江分隔成外江和内江,外江排洪,内江引水灌 溉。飞沙堰起泻洪、排沙和调节水量的作用。宝瓶口控制进水流量,因口的 形状如瓶颈,故称宝瓶口。内江水经过宝瓶口流入川西平原灌溉农田。从玉 垒山截断的山丘部分,称为“离堆”。 都江堰建成后,成都平原沃野千里,称为“陆海”、“水旱从人,不知 饥馑,时无荒年,谓之天府”。四川的经济文化有很大发展,人民受益不浅。 这项工程直到今天还在起作用。 都江堰每年都接待不少外国游人,其中有些是水利专家。有的水利专家 仔细观看了整个工程的设计后,都对它的高度的科学水平惊叹不止。比如飞 沙堰的设计就是很好地运用了回旋流的理论。这个堰,平时可以引水灌溉, 洪水时则可以排水入外江,而且还有排砂石的作用,有时很大的石块也可以 从堰上滚走。当时没有水泥,这么大的工程都是就地取材,用竹笼装卵石作 堰,费用较省,效果显著。
返回
文章词句赏析、释义: 文章词句赏析、释义:
我以为,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不是长城,而是都江堰。 如果说,长城占据了辽阔的空间,那么,它却实实在在的占据了邈远的时间。 这一切,首先要归功于遥远得看不出面影的李冰。 他大愚,有大智。他大拙,又大巧。他以田间老农的思维,进入了最澄彻的 人类学的思考。 海水是雍容大度的聚会,聚会得太多太深,茫茫一片,让人忘记它是切切实 实的水,可掬可捧的水。这里的水却不同,要说多也不算太多,但股股叠叠 都精神焕发,合在一起比赛着飞奔的力量,踊跃着喧嚣的生命。这种比赛又 极有规矩,奔着奔着,遇到江心的分水堤,刷地一下裁割为二,直窜出去, 两股水分别撞到了一道坚坝,立即乖乖地转身改向,再在另一道坚坝上撞一 下,于是又根据筑坝者的指令来一番调整……也许水流对自己的驯顺有点恼 下,于是又根据筑坝者的指令来一番调整……也许水流对自己的驯顺有点恼 怒了,突然撒起野来,猛地翻卷咆哮,但越是这样越是显现出一种更壮丽的 驯顺。已经咆哮到让人心魄俱夺,也没有一滴水溅错了方位。阴气森森间, 延续着一场千年的收伏战。水在这里吃够了苦头也出足了风头,就像一场千 年的收伏战。就像一大拨翻越各种障碍的马拉松健儿,把最强悍的生命付之 于规整,付之于企盼,付之于众目睽睽。看云看雾看日出各有胜地,要看水, 万不可忘了都江堰。 傩戏本来都以神话开头的,有了一个李冰,神话走向实际,幽深的精神天国 一下子贴近了大地,贴近了苍生。
请根据下列问题认真阅读课文: 请根据下列问题认真阅读课文:
1、都江堰在现在中国的哪个省?哪条水流上? 它是由什么时期的谁修建的? 2、《都江堰》这篇文章一共分为几个层次?试 概括每个层次的大体意思? 3、对课文进行整体把握,思考一下文章是按照 一种什么样的形式来行文的的?
都 江
宝
堰
瓶 口
外江 内江
文章的艺术特色: 文章的艺术特色:
欲扬先抑的写作手法。
对比手法的运用。
3、对课文进行整体把握,思考一下文章是按照一种什么 样的形式来行文的的?
文章基本上是按照一种逻辑的顺序来组织的。作 者开门见山的拿长城与都江堰比较,得出令读者 差异的结论,自然而然的吸引读者继续读下去; 接着作者描写了现实中对于都江堰印象的变化, 由景生情,因景而思,自然的将文章转向对于李 冰的评述;最后进一步深化主题,由个体的人转 向对整体的人的思考。 本文条理清楚,线索明确,作者的思路步步深入, 逐渐将读者带入一种对人生价值观以及对于中国 历史、文化的深入思考。
返回
对比手法的运用: 对比手法的运用:
对比是把两个相对或相反的事物, 或者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并举出来, 进行相互比较的一种修辞方式。对 比的作用在于好的显得更好,坏的 显得更坏。 对比是本文在写作上最大的特点。
都江堰与长城的对比: 都江堰与长城的对比:
比年代:长城的修建时间要比都江堰的修建时间晚上几十年。 “长城还只是他的后辈”。 长城还只是他的后辈” 比动机:“ 比动机:“秦始皇筑长城的指令,雄壮、蛮吓、残忍;他筑堰的 指令,智慧、仁慈、透明。 ” 比形象:“万里长城”“突兀在外”,都江堰“ 比形象:“万里长城”“突兀在外”,都江堰“却卑处一 隅”“细细浸润、节节延伸,延伸的距离并不比长城短 ”。 ”“细细浸润、节节延伸,延伸的距离并不比长城短 比气质:“长城的文明是一种僵硬的雕塑”“长城摆出一副老资 比气质:“长城的文明是一种僵硬的雕塑”“长城摆出一副老资 格等待人们的修缮 ”都江堰的文明“是一种灵动的生活”“像一 都江堰的文明“是一种灵动的生活”“像一 位绝不炫耀、毫无所求的乡间母亲 ”。 比影响:“ 比影响:“如果说,长城占据了辽阔的空间,那么,它却实实在 在地占据了邈远的时间 ”。 比功用:“ 比功用:“长城的社会功用早已废弛,而它至今还在为无数发众 输送汩汩清流 ”。 比结果:“直到今天,长城还常常成为排场”,而都江堰“ 比结果:“直到今天,长城还常常成为排场”,而都江堰“流泻 出了一个独特的精神世界 ”“只要都江堰不坍,李冰的精魂就不 ”“只要都江堰不坍,李冰的精魂就不 会消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