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江堰市城市化率划分清单

合集下载

都江堰灾后重建总体规划

都江堰灾后重建总体规划

2委托单位:都江堰市人民政府组织编制:成都市规划局都江堰市规划局编制单位: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资质等级:规划甲级证书编号:081035法人代表:吴志强教授博导高级规划师项目负责:周俭教授博导高级规划师夏南凯教授博导高级规划师项目总工:闫整总工程师注册规划师协编单位:(排名不分先后)法国AREP公司、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联合体奥雅纳工程咨询(上海)有限公司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成都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马来西亚akitek AKIPRIMA sdnbhd美国威尔考特建筑事务所、四川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联合体日本东京大学、庆应大学联合体、西南交通大学建筑勘察设计研究院联合体瑞士伯恩应用科学大学、都江堰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联合体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台湾大学建筑与城乡研究所、四川省建筑设计院联合体中国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日本日建设计株式会社目录第一章总则 (1)第二章市域社会经济发展战略 (1)第三章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3)第四章发展目标与策略 (11)第五章城市性质与规模 (11)第六章规划区城乡统筹 (12)第七章用地布局规划 (13)第八章居住用地与住房规划 (15)第九章公共设施用地规划 (16)第十章产业用地规划 (18)第十一章绿地系统规划 (18)第十二章水系规划 (19)第十三章景观风貌规划 (19)第十四章对外交通系统规划 (19)第十五章道路系统规划 (22)第十六章市政工程规划 (23)第十七章环境卫生与环境保护规划 (25)第十八章综合防灾规划 (25)第十九章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 (26)第二十章老城改造规划 (27)第二十一章旅游发展规划 (27)第二十二章灾后重建规划 (28)第二十三章规划管理实施 (30)第二十四章附则 ............................................................................................................................................. 31附表一:都江堰市城乡发展指标体系 .. (33)附表二:现状建设用地平衡表(2007年) (33)附表三:城市总体规划远期(2020年)用地汇总表 (34)附表四:2020年中心城区土地利用平衡表 (34)附表五:城市道路规划一览表 (35)附表六:土地开发强度控制一览表 (36)附表七:建设控制一览表 (36)附表八:建设用地适建性表 (37)第一章总则第1条规划背景为推动都江堰市灾后重建与复兴,促进都江堰市经济社会发展,科学合理地进行城市建设,在2008年6月8日国务院发布的《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的指导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和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编制《都江堰灾后重建总体规划(2008-2020年)》。

都江堰城市基本概况【解决之道】

都江堰城市基本概况【解决之道】
植物种类繁多,有高等植物208科、1130属、3127种,其中木本植物1000种,有国家列为珍稀濒危的重点保护植物46种,有珙桐、连香树、水青树、银鹊等“活化石”。还有大熊猫、小熊猫、金丝猴、扭角羚等30余种国家保护动物。
都江堰市有矿产资源数十种,大理石、花岗石、石灰石、石英砂、河沙等建筑材料丰富。
都江堰市先后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成为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都江堰市是山水园林城市,拥有国家级森林公园、国家级野生动植物自然保护区,市域林木覆盖率达70%,获得“中国人居经济作物有水稻、玉米、小麦、油菜籽、药材、蚕桑等多种农产品,是国家发展茶叶、川芎、红梅、黄柏、杜仲、厚朴、猕猴桃生产基地。[3]
医疗事业
2012年,都江堰市通过全国中医先进县验收,列入全国中医养生和“治未病”试点县,市中医院成功晋级三级乙等医院,平义、解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被评为省级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石羊、中兴、青城山镇卫生院被评为成都市级示范乡镇卫生院;重大疾病、传染病防控和饮用水、农村群宴卫生监督工作不断加强,全民健康体检、慢病管理和健康港湾等公共卫生服务实现全域覆盖。截止2012年末,都江堰共有医院、卫生院50家,医院、卫生院床位数4990张,卫生技术人员4179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1600人;卫生防疫人员217人。全年婴儿死亡率5.07‰,产妇住院分娩比例100%。[9]
3.区划详情
都江堰市下辖6街道、13个镇、1个乡:
街道:灌口街道办事处、幸福街道办事处、银杏街道办事处、永丰街道办事处、奎光塔街道办事处
镇:蒲阳镇、聚源镇、崇义镇、天马镇、石羊镇、柳街镇、玉堂镇、中兴镇、青城山镇、龙池镇、胥家镇、安龙镇、大观镇、紫坪铺镇;
乡:向峨乡。
4.交通状况
航空

都江堰周边市县概况分析

都江堰周边市县概况分析

都江堰市周边市县市场概况一、崇义镇概况:1、幅员面积46.8平方公里,全镇人口4.4万余人,辖崇德一个社区和崇义、江安、大桥、新华、界牌、海云、桂桥、古桥、罗桥、圣庵、双土、笆桥、吴塘14个村,共计184个村(居)民小组。

2、经济:崇义,一个与时俱进的现代城镇。

镇内交通发达,国道317线、成灌高速公路、成都沙西延伸线、灌温路、成都IT大道延伸线,以及崇唐路、崇土路、彭青线、聚青线,成灌高速公路都江堰段的立交桥作为贯穿崇义主要交通枢纽,把周边各条道路连接在一起,形成“五纵一横一桥”的优势路网。

境内水能装机容量达2万千瓦。

3.5万KVA规模变电站、3.5万KVA双玉变电站、10KV开关站、日产2000吨水厂各一座,地方网和国家网双向供电,各类通讯电话直拨全国及世界各地。

全镇现有各类工业企业120多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7家。

镇域内以福英、创奇、都江铸造为重点的汽车配套业,以航兴、达兴为主的精密铸造及管材业,以都崇、鑫威、世伟为龙头的门业,以川西、久业为主的化工四大特色产业集群已初具规模。

崇义素有“钢门窗之乡”的美誉。

都崇,鑫威,纷云,四维等钢门窗龙头企业四十于家。

名牌产品占据着西南市场和远销远东国际市场。

全口径财政收入(即工商税收)实现1237.5万元,其中,国税收入865万元,地税收入372.5万元。

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1622.8万元。

引进到位成都市外资金13300万元。

外贸出口426.67万美元。

门业企业实现产值6个多亿,解决就业人口4000多人。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038元。

3、房市:二、天马镇概况:1、位于市区东南的柏条河中游。

东西最大横距9.2公里,南北最大纵距8.5公里。

幅员面积37.6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4904亩。

东与彭州市、郫县交界,南与崇义镇相连,西南、西北分别与聚源镇、胥家乡接壤,北与驾虹乡交界。

镇境以平原为主,有七头山、童子山、涌山等少量浅丘,平均海拔643米。

1999年辖向荣、高基、金陵、金玉、安阜、涌山、乐民、禹王、二郎、绿凤、长虹、吉星、金华、崇金、法华、仙鹤、童山、建华、净土、金马20个行政村、140个村民组及场镇1个居委会、5个居民小组。

都江堰街区社区商业调查报告

都江堰街区社区商业调查报告

都江堰商业调查报告前言:商业街类型多种多样,此调查是为了更好说明目前整个都江堰商业市场的特点,及目前我市集中性商业,街区商业与社区商业的发展状况、特点和区别,完善我方商业项目销售说辞,说明我方项目市场竞争力。

一、都江堰商圈分布图按照如图板块划分,目前都江堰重点商圈:A-老城区核心商圈;B-新兴商业区;C-城南老商业区;D-城南区;E-城北区商圈调查报告A-老城区核心商圈(1)幸福路街区商业地震前曾是都江堰的核心区域,以服装业为主力,带动整条路的综合性商业:鞋靴、童装、箱包、化妆品、饰品、中小餐饮等,此区域的商铺曾属于都江堰的黄金旺铺;地震后市区扩建,幸福路改造,目前虽然仍以服装业为主,但随着一大批优质商家(如:杰克琼斯,劲浪体育,卡宾男装,百丽鞋业等)撤出,加上政府规划不明,幸福路通往都江堰景区、南桥、西街特色街区,更适宜打造做旅游步行街,但目前仍以服装业为主,商业氛围一般,非节假日从从宣化门至柳河路口有一定人流,节假日整条路以游客为主,对整个区域商业带动较小。

此区域按地理条件,人流量,人流动方向较明显可划为两个区域:幸福路入口(宣化门)---柳河路入口(a);柳河路入口---南街入口前(b),这两段小结:目前幸福路商业街运营状况逐渐走下坡路,大量优质商家撤场,人流减少,节假日的游客消费对促进幸福路商业并无多大作用,说明电商对服装业的冲击大,而幸福路街区商业又是依靠服装业,其风险性大,稳定性差。

(2)建设路街区综合性商业根据地理位置,人流量,人流方向划分为两段:宣化门至天和盛世(a),此段人流量较大,商业氛围好,汇集大量优质商家(包括好利来蛋糕、海澜之家、屈层氏、声雨竹女装,精品家电城,德克士,以纯6层楼整栋商业体等);天和盛世至乔富广场段(b),此两段街区商业氛围目前差异较大,租金差异极大,b 段街区主要聚会一些小商家:小超市,奶茶店等,甚至乔富广场与天和盛世部分商铺因人流稀少而关门歇业,打出转租,招租的牌子(杨柳河转角位置尚可,浙小结:建设路的a段商业发展较好,经营状况良好,原因在于此段连接天和盛世,幸福路,蒲阳路的核心要道,并且此段路动线明了,商业业态均衡且丰富,并非单纯服装业为主,故其发展与运营良好。

工程类都江堰住宅市场报告

工程类都江堰住宅市场报告
续扩大。
添加标题
市场需求与趋势
市场需求: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都江堰住宅市场需求持续增长
趋势:绿色生态住宅、智能化住宅等新型住宅模式逐渐成为市场主流
竞争格局:多家房地产企业竞争激烈,品牌、品质和服务成为竞争关键
未来展望:都江堰住宅市场仍有较大发展空间,未来将呈现多元化、个性化需 求特点
02
特点:工程类住宅 市场具有投资规模 大、建设周期长、 资金回收慢等特点, 同时还需要考虑政 策法规、市场需求、 技术进步等多方面 因素。
竞争策略:企业 需要根据自身优 势和市场环境制 定合理的竞争策 略,包括产品定 位、市场营销、 品牌建设等方面。
发展趋势:随着城 市化进程的加速和 人们生活水平的提 高,工程类住宅市 场将呈现不断增长 的趋势,同时也面 临着环保、智能化 等方面的挑战。
工程类住宅市场分析
政策环境与影响
政策环境:政府对工程类住宅市场的调控政策及其影响 土地政策:土地供应、价格和出让方式对工程类住宅市场的影响 金融政策:贷款利率、首付比例等金融政策对工程类住宅市场的影响 税收政策:房产税、土地增值税等税收政策对工程类住宅市场的影响
竞争格局与特点
竞争格局:工程 类住宅市场呈现 多层次、多元化 的竞争格局,包 括房地产开发企 业、建筑企业以 及其他相关企业。
05
工程类住宅市场风险与挑战
政策风险与应对策略
政策风险:政府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政策,如限购、限贷等 应对策略:加强市场研究,及时调整产品定位和营销策略 政策风险:政府对土地政策的调整,如土地供应、地价等 应对策略:加强与政府沟通,争取更多支持,同时优化成本控制和项目运作
市场风险与应对策略
市场风险: 政策调整、 经济波动、 竞争激烈等

2015都江堰市城区基准地价修正体系表

2015都江堰市城区基准地价修正体系表

附表一:都江堰市城区相关修正体系
一、都江堰市城区基准地价影响因素指标说明表及修正系数表
表1-1-1 都江堰市城区Ⅰ级商服用地宗地地价区位影响因素说明表
表1-2-1 都江堰市城区Ⅰ级商服用地基准地价修正系数表(%)
表1-1-2都江堰市城区Ⅱ级商服用地宗地地价区位影响因素说明表
表1-2-2 都江堰市城区Ⅱ级商服用地基准地价修正系数表(%)
表1-1-3 都江堰市城区Ⅲ级商服用地宗地地价区位影响因素说明表
表1-2-3 都江堰市城区Ⅲ级商服用地基准地价修正系数表(%)
表1-1-4都江堰市城区Ⅳ级商服用地宗地地价区位影响因素说明表
表1-2-4 都江堰市城区Ⅳ级商服用地基准地价修正系数表(%)
表1-4-1 都江堰市城区Ⅰ级住宅用地基准地价修正系数表(%)
表1-3-2 都江堰市城区Ⅱ级住宅用地宗地地价区位影响因素说明表
表1-4-2 都江堰市城区Ⅱ级住宅用地基准地价修正系数表(%)
表1-3-3 都江堰市城区Ⅲ级住宅用地宗地地价区位影响因素说明表
表1-4-3 都江堰市城区Ⅲ级住宅用地基准地价修正系数表(%)
表1-3-4 都江堰市城区Ⅳ级住宅用地宗地地价区位影响因素说明表
表1-4-4 都江堰市城区Ⅳ级住宅用地基准地价修正系数表(%)
表1-5-2 都江堰市城区工业限制区工业用地地价区位修正因素说明表
表1-6-2都江堰市城区工业限制区工业用地地价区位修正因素说明表
二、都江堰市城区其他修正系数表
1、土地使用年期修正系数
表1-7-1都江堰市城区商服用地宗地评估土地使用年期修正系数
表1-7-3都江堰市城区工业用地宗地评估土地使用年期修正系数。

都江堰―青城山旅游区规划建设方案

都江堰―青城山旅游区规划建设方案

《都江堰―青城山旅游区规划建设方案》(二ΟΟ三年九月)都江堰市是驰名中外的水利名都和历史文化名城,世界文化遗产都江堰―青城山以其精妙绝伦的东方古水利文化、博大精深的中国道教文化、雄奇壮丽的自然地理风光举世闻名。

经过十几年的旅游开发建设,都江堰―青城山已成为我省著名的观光旅游胜地,都江堰市也成为我省旅游业发达地区之一,其旅游业基本确立了在全市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产业地位。

但是,与世界其他旅游发达地区相比,与建成我省世界级精品旅游目的地的标准相比,都江堰市旅游业在区域旅游协调发展和推动地方经济发展、旅游景区周边环境建设、旅游产品结构优化、旅游整体宣传促销等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

按照省委、省政府加快“五大精品旅游区”建设的要求,都江堰市应抓住机遇,积极行动,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以先进的经济思想和经营理念,制定旅游精品规划建设方案,加快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创新步伐,着力解决制约旅游产业发展的突出问题,大手笔、高质量将都江堰-青城山打造成国际旅游精品,推进我省旅游经济强省建设进程。

一、发展现状(一)基本情况。

都江堰―青城山是《四川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中确定的成都口岸优先旅游区的核心组成部分(图1)。

都江堰市以距今2250年的著名古代水利工程都江堰而得名,享有“天府之源”的美称,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全国卫生城市、全国文化先进市,曾荣获首届“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联合国“迪拜国际改善居住环境良好范例奖”。

全市幅员面积1207平方公里,总人口62万,城区面积20平方公里,城市人口22万,城市化水平达35%。

(二)发展优势。

1.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

都江堰市拥有独特、深厚的水利文化、道教文化、历史文化。

世界迄今唯一留存最古老的无坝引水生态型工程、开创世界科学治水先例的都江堰,是中华民族的天才杰作,是世界水文化宝库中的稀世珍宝;中国道教的发祥地青城山,是中国道教文化活的博物馆;距今约4500年左右的芒城遗址,与三星堆、金沙遗址是研究长江上游人类文明起源的重要标本。

成都市不同城区土地利用变化及集中度分析——以六个区(市)县为例

成都市不同城区土地利用变化及集中度分析——以六个区(市)县为例

摘要土地作为一种稀缺的自然资源,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快速城镇化深刻影响着土地利用变化情况。

目前,由于人类对土地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利用导致土地生态环境严重破坏,已经成为国土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研究是指人类改变土地利用和管理方式,导致土地覆盖的变化。

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已经成为全球变化研究的核心和重点问题之一。

土地利用变化研究学主要阐述了土地利用与覆盖变化的原因、内部机制、过程、预测未来发展变化的方向和后果,以及相关政策制定。

对土地利用变化情况进行全面的分析和研究,能够揭示人类利用土地的深度、广度以及合理程度。

在此基础上,全面分析土地利用变化的内在机理有助于反映区域生产水平和生产规模,同时为土地利用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提供理论依据。

作为中国西南地区的中心与枢纽城市,成都市是四川省经济文化最发达的区域。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城市发展进程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本研究以成都市不用城区作为研究对象,利用数学模型和统计学方法对成都市2009年-2016年间的土地利用类型变化数据进行分析,对比不同城区土地利用变化情况并结合社会经济要素探讨其影响因素。

同时根据成都市存的土地利用问题给出了对应的对策与建议。

通过对成都市不同城区进行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将为未来成都市以及其他类似城市在中长期发展规划中的土地合理规划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通过上述相关结果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成都市不同城区2009-2016年土地利用结构特征表明,武侯区、金牛区、新都区、温江区、大邑县和都江堰市的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分别为城镇村及工矿用地、城镇村及工矿用地、耕地、城镇村及工矿用地、林地和林地。

在2016年各城区主要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分别为6932.7 hm2、8832.9 hm2、16541.3 hm2、13518.1 hm2、70165.1 hm2和57929.1 hm2,占各城区总面积比分别为91.99%、82.05%、33.32%、48.95%、54.66%和47.94%。

都江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都江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都江堰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送审稿都江堰市人民政府二O一O年九月目录第一章规划总则 (1)一、指导思想 (1)二、规划原则 (2)三、规划依据 (2)四、规划范围 (3)五、规划期限 (4)第二章规划背景 (5)一、县域概况 (5)(一)自然资源 (5)(二)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6)二、土地资源利用现状分析 (7)(一)农用地 (8)(二)建设用地 (8)(三)其他用地 (8)三、土地利用的主要问题 (8)(一)未利用土地面积少耕地后备资源不足 (8)(二)土地整理实施力度不够 (8)(三)人均土地资源占有量低,人地矛盾日益突出 (9)(四)土地利用效益提高不明显 (9)第三章规划目标及主要控制指标 (10)一、土地利用战略 (10)(一)都江堰市发展定位 (10)(二)社会经济发展战略 (10)(三)土地利用战略 (10)二、规划调控指标 (11)(一)上级下达的主要控制指标 (11)(二)规划目标落实情况 (12)第四章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调整 (14)一、土地利用结构调整 (14)(一)农用地结构调整 (14)(二)建设用地结构调整 (15)(三)其他土地结构调整 (16)二、土地利用空间布局调整 (16)(一)土地利用总体布局 (16)(二)稳定农用地布局 (17)(三)优化建设用地布局 (19)第五章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 (21)一、落实耕地保护责任 (21)二、严格控制耕地减少 (21)三、加大补充耕地力度 (21)四、严格保护基本农田 (22)五、合理布局基本农田 (22)六、严格落实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建立基本农田保护长效机制 (23)第六章建设用地调控 (25)一、强化城镇建设用地管理 (25)二、加强中心城区用地控制 (25)三、推进农村居民点用地集约节约利用 (26)四、加强工业集中发展区用地管理 (27)五、重点项目用地安排 (27)(一)能源用地 (28)(二)交通用地 (28)(三)水利用地 (28)(四)环保用地 (28)(五)旅游用地 (29)(六)其他用地 (29)六、建设用地空间管制分区及管制措施 (29)(一)允许建设区 (29)(二)有条件建设区 (30)(三)限制建设区 (30)(四)禁止建设区 (31)第七章土地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 (32)一、综合建设龙门山生态旅游综合功能区 (32)二、重点保护“山、水、田、林”生态本底 (32)(一)耕地 (33)(二)园地 (33)(三)林地 (34)三、维护水资源和水环境的安全 (34)四、不断完善生态基础设施体系 (34)五、分类管制土地利用空间 (35)第八章土地综合整治 (36)一、土地综合整治潜力分析 (36)(一)农用地整理 (36)(二)建设用地用地整理 (36)二、重点整治区域划分 (37)(一)重点整治区 (37)(二)限制整治区 (37)三、土地综合整治的目标 (38)第九章土地用途分区管制 (40)一、基本农田保护区 (40)二、一般农地区 (41)三、城镇村建设用地区 (41)四、独立工矿用地区 (42)五、风景旅游用地区 (42)六、生态环境安全控制区 (43)七、自然和文化遗产保护区 (44)八、林业用地区 (44)第十章乡(镇)土地利用控制 (46)一、乡镇土地利用控制指标 (46)(一)耕地保有量 (46)(二)建设用地总规模 (46)(三)城乡建设用地总规模 (46)(四)农村新型社区用地 (47)(五)新增建设占用耕地 (48)(六)土地整治补充耕地 (49)二、乡镇土地利用管制要求 (49)(一)严格落实本规划分解的指标 (49)(二)严格落实本规划空间布局 (50)(三)做好与相关规划的协调、衔接 (50)第十一章近期规划 (51)一、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目标 (51)二、建设用地控制目标 (51)三、土地综合整治安排 (51)第十二章灾后恢复重建规划 (53)一、有效衔接灾后重建实施规划 (53)二、规划指标衔接 (53)三、灾后重建城镇建设用地 (54)四、灾毁土地复垦整理 (55)五、灾后重建农村集中居住区用地安排 (55)第十三章环境影响分析 (57)一、环境影响分析 (57)二、保护和改善土地生态环境措施 (59)(一)划定土地用途区 (59)(二)加强林业生态体系建设 (59)(三)进行河道综合整治 (60)(四)加强大气环境保护 (60)(五)加强声环境保护 (60)(六)加强生态保护 (61)第十四章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62)一、加强规划宣传、推进民主决策 (62)二、建立健全土地利用规划实施保障体系 (62)(一)加强土地利用规划的整体控制 (62)(二)强化土地利用计划调控 (63)(三)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和节约集约用地责任制 (63)三、完善规划实施的激励机制 (63)(一)探索建立基本农田保护经济补偿机制 (63)(二)制定有利于盘活各类存量建设用地的激励机制 (64)四、加强规划实施执法监督 (64)五、加快推进规划信息系统建设 (65)附则 (66)附表 (67)表一都江堰市土地利用现状分类面积构成表(2005年) (68)表二都江堰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主要调控指标表 (69)表三都江堰市规划期土地利用结构调整表 (70)表四都江堰市耕地保有量规划平衡表 (71)表五都江堰市土地用途分区面积表 (72)表六都江堰市重点建设项目用地规划表 (74)表七都江堰市各乡镇规划主要控制指标表 (77)表八都江堰市各乡镇基本农田调整分析表 (78)表九都江堰市各乡镇基本农田目标落实情况表 .................错误!未定义书签。

都江堰青城山旅游区规划方案

都江堰青城山旅游区规划方案

都江堰青城山旅游区规划方案都江堰市是驰名中外的水利名都和历史文化名城,世界文化遗产都江堰青城山以其精妙绝伦的东方古水利文化、博大精深的中国道教文化、雄奇壮丽的自然地理风光举世闻名。

经过十几年的旅游开发建设,都江堰—青城山已成为我省著名的观光旅游胜地,都江堰市也成为我省旅游业发达地区之一,其旅游业基本确立了在全市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产业地位。

但是,与世界其他旅游发达地区相比,与建成我省世界级精品旅游目的地的标准相比,都江堰市旅游业在区域旅游协调发展和推动地方经济发展、旅游景区周边环境建设、旅游产品结构优化、旅游整体宣传促销等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

按照省委、省政府加快“五大精品旅游区”建设的要求,都江堰市应抓住机遇,积极行动,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以先进的经济思想和经营理念,制定旅游精品规划建设方案,加快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创新步伐,着力解决制约旅游产业发展的突出问题,大手笔、高质量将都江堰青城山打造成国际旅游精品,推进我省旅游经济强省建设进程。

一、青城山旅游发展现状(一)基本情况都江堰青城山是《四川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中确定的成都口岸优先旅游区的核心组成部分。

都江堰市以距今2250年的著名古代水利工程都江堰而得名,享有“天府之源”的美称,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全国卫生城市、全国文化先进市,曾荣获首届“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联合国“迪拜国际改善居住环境良好范例奖”。

全市幅员面积1207平方公里,总人口62万,城区面积20平方公里,城市人口22万,城市化水平达35%。

(二)发展优势1、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都江堰市拥有独特、深厚的水利文化、道教文化、历史文化。

世界迄今唯一留存最古老的无坝引水生态型工程、开创世界科学治水先例的都江堰,是中华民族的天才杰作,是世界水文化宝库中的稀世珍宝;中国道教的发祥地青城山,是中国道教文化活的博物馆;距今约4500年左右的芒城遗址,与三星堆、金沙遗址是研究长江上游人类文明起源的重要标本。

(旅游行业)都江堰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版本

(旅游行业)都江堰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版本

都江堰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第一章旅游环境条件区位条件一、综合概况都江堰市位于成都平原西北,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水利名城。

早在2200百多年前,秦国尚未统一全国之前,就已派蜀郡太守李冰在这里“凿离堆”,创修了举世闻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都江堰市因此而得名。

东汉末年,张陵在青城山传道,形成道教的重要教派――天师道,使青城山成为中国道教的发祥地之一。

唐朝为防御从西北而来的吐蕃的骚扰,在这里修筑了“川西锁钥”玉垒关。

北宋初年,茶农王小波、李顺在泰安乡首举起“均贫富”的义旗,发动了震撼全国的农民大起义。

都江堰建市前,有过灌口(汉)、永康军(宋)、灌县(明)等名称、历来隶属成都府。

新中国成立后,属温江专区。

1983年,地、市合并,属成都市。

1988年3月,撤县并市,都江堰市正式成立。

到1999年底,都江堰市共有12个镇、16个乡、1个工业区,332个村,人口总数58.04万,居成都市第七位。

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全市人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坚持“旅游兴市、工业强市、农业化富农村”的发展思路,实现了都江堰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目前,都江堰市已获得:“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全国综合经济体制改革试点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卫生城市”、“全国绿化达标城市”等荣誉称号。

二、地理区位都江堰市位于:东经103°25ˊ42″-103°47ˊ、北纬30°44ˊ54″-31°22ˊ09″之间,居成都平原的西北边缘。

幅员面积:东西宽34公里,南北长68.4公里,总面积1211.19平方公里,居成都第四位(见图1--1)。

都江堰地处岷山上游与成都平原的结合部,岷江穿越群山峡谷,直泻成都平原,居于成都平原乃至四川盆地的“上风上水”,历来有“天府之源”的美誉。

三、交通区位都江堰市域东距成都48公里,自古以来就是成都至松潘、成都至金川的交通要道,有松茂古道和“小西路”之称。

都江堰资源概况

都江堰资源概况

都江堰资源概况都江堰市地处四川成都平原西北部,因举世闻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而得名,被誉为“天府之源”,境内青山绵亘、河渠纵横、沃野千里、山环水绕,城景交融,天人相应,品味独绝,是享誉中外的旅游胜地。

1988年撤灌县设市。

都江堰市区位优越,处于“九寨、黄龙--成都、都江堰---乐山、峨眉”黄金旅游线的枢纽,距成都市区仅有20分钟车程,境内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和铁路运输,构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枢纽,成为西部黄金旅游线上的枢纽。

全市幅员面积1207平方公里,现辖19个乡镇和1个街道办事处,总人口63万,其中城市人口23万。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都江堰市在国内外的知名度不断扩大,获得了一系列殊荣,美誉度不断提高。

都江堰市是名满神州的长寿之乡,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全国卫生城市、中国最佳旅游城市、最佳中国魅力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生态示范区、世界生物多样性示范区、全国绿化先进市、全国文化先进市,获得中国首届人居环境范例奖、迪拜国际人居环境示范奖。

青城山—都江堰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先后被联合国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地与世界自然遗产大熊猫栖息地,首批进入国家5A级旅游景区行列。

境内有龙溪—虹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龙池国家森林公园。

一、旅游资源概况都江堰市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资源富集,景区旅游资源类型丰富,世界级和国际级著名景观众多,是独具特色的中国水利文化和中国道教文化的展示与体验之地。

(一)是人文胜迹众多,历史文化源远流长。

建于战国时期的都江堰,历经两千多年风雨仍发挥着越来越巨大的作用,堪称“举世无双”,其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思想,凸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智慧,是世界水文化宝库中首屈一指的稀世奇宝,人类共同的珍贵遗产。

自古即以“幽甲天下”著称于世的青城山是中国道教发祥地、天师道的祖山祖庭,凝聚了中国道教文化的精华。

距今4500多年的芒城遗址是成都平原目前发现的几处早期史前遗址之一,是新石器时代古蜀人的重要聚居地,是古蜀文明的重要见证,是研究长江上游人类文明起源的重要标本。

都江堰规划

都江堰规划

都江堰市城市总体规划暨成都卫星城规划2014——2020
市域基础设施规划
市域污水工程规划
保留青城山污水处理B厂,污水处理能力为5万吨 /日;保留青城山污水处理A厂,设计处理能力 7.5万吨/日;保留都江堰污水处理厂达到设计能 力8万吨/日;规划第四污水处理厂,设计处理 能力4万吨/日;规划蒲阳区污水处理厂设计处 理能力2万吨/日;保留聚源集镇污水处理厂, 污水处理能力为1万吨/日;保留柳街、安龙、 石羊、崇义、天马、胥家各镇污水处理厂处理各 自污水,规模为1万吨/日;向峨、龙池污水处 理厂处理各自污水,规模为0.3万吨/日。
都江堰市在成都城镇体 系空间结构“一区两带 六走廊”中处于成灌走 廊末端
都江堰市城市概况简介
城镇等级结构
等级名称 卫星城 重点镇 一般镇
城镇 个数
城镇名称 都江堰主城区(灌口、幸福、玉堂、聚源、蒲阳、中兴、滨江街道和四川都江堰经济开发区 青城山、安龙、崇义、向峨 天马、柳街、大观、石羊、胥家、龙池
万 人

用地规模
人均建设用地
平方 公里
平方米 /人
都江堰市城市总体规划暨成都卫星城规划2014——2020
市域城镇空间结构
都江堰市城市总体规划暨成都卫星城规划2014——2020
市域城镇空间结构
以山为景、以田为底、以水为脉、景城一体、城乡统筹,围绕 加快新型城镇化的要求,形成“一城两区”的城镇空间结构布 局。 一个主城区: 重点发展第三产业服务基地、城市住区和旅游配套设施。 两个功能区: 大青城旅游区、都市现代农业区、两个分区形成产业要素的集 聚。 大青城旅游区包括青城山镇、大观镇、玉堂镇、龙池镇、重点 发展大熊猫文化旅游、山地旅游、水文化旅游、道文化旅游。 都市现代农业区包括柳街镇、石羊镇、安龙镇、崇义镇、天马 镇、胥家镇、向峨乡、重点发展都市农业度假酒店、乡村田园 体验区、农业精深加工和原生态展示。

都江堰城市设计案例分析

都江堰城市设计案例分析

城市设计案例分析都江堰市城市设计分析都江堰市地处四川省成都市城西,距成都市48km,是中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以著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而得名。

都江堰市位于成都平原西北边缘,地处岷江出山口。

在地质构造体系上,属华夏构造体系,跨成都平原和龙门山地区两个不同自然地理区,地貌单元属岷江冲积扇一级阶地。

地势西北高,东南低,高山、中山、低山、丘陵和平原呈阶梯分布,素有"六山一水三分田"之说,山地、平原、水域面积大体为6:3:1。

都江堰市都江堰市属四川盆地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区。

,四季分明,夏无酷暑,冬无严寒,雨量充沛,空气清新,气候宜人。

都江堰市是四川省首批外经贸工作重点县(市)区之一,主要行业有建材、食品、机械等。

农业主要有水稻、玉米、小麦、油菜籽、药材、蚕桑等多种农产品,是国家发展茶叶、川芎、红梅、黄柏、杜仲、厚朴、猕猴桃生产基地。

都江堰市森林覆盖和平原绿化率达70%以上,生态环境优越,被誉为成都平原的绿色屏障。

矿产资源—境内蕴藏的石灰石、菱铁矿、白云石、石英砂以及脉金、砂金等品位高,具有较高的开发价值。

境内药用动植物资源品种达1000余种,植物药蕴藏量3000多万公斤,尤其以川芎、泽泻、红梅、银杏、“三木”(黄柏、杜仲、厚朴)等最为著名,在全国占有相当大的市场份额。

有野生植物2000多种,有川西植物园之称。

辟有大熊猫、金丝猴等珍稀动物的保护区。

都江堰市是一座新兴的中等工业旅游城市。

目前,该市已初步建成电力、机械、化工、食品等支柱产业。

旅游业也是都江堰市一个重要的支柱产业,都江堰水利工程、青城后山、龙池“三区”、灵岩寺都是国内和世界知名的景区。

都江堰市因堰而闻名,境内闻名世界的最古老的水利工程都江堰,被誉为“活的水利博物馆”、“水文化摇篮”,是中国和世界水利史上的奇珍。

奔流不息的岷江水分成密如蛛网的灌溉渠系成为天府之国的生命之源,千百年来一直被誉为镶嵌在锦秀天府的一颗明珠,享有“天府之源”的美称。

四川省都江堰市乡镇社区表(2015)

四川省都江堰市乡镇社区表(2015)
笆桥社区
新华社区
江安社区
古桥社区
圣庵社区
罗桥社区
双土社区
向峨乡(13)
鹿池社区
龙竹社区
爱莲社区
茶房社区
海虹社区
东林社区
棋盘社区
莲月社区
石花社区
红光社区
石碑社区
石瓮社区
红火社区
龙池镇(20)
高原社区
黎明社区
栗坪社区
虹口社区
望江社区
岷江社区
久红社区
白沙社区
联合社区
紫坪社区
红色社区
沙湾社区
深溪社区
南岳社区
光荣社区
东岳社区
棕花社区
云华社区
都江社区
查关社区
蒲阳镇(16)
栏厢社区
长河社区
和平社区
双柏社区
建设社区
金凤社区
花溪社区
蟠龙社区
凉水社区
会元桥社区
互助社区
同义社区
旗松社区
银杏社区
南溪社区
团结社区
玉堂镇(14)
宝瓶社区
南华社区
青城桥社区
水泉社区
三台社区
永固社区
龙凤社区
外江社区
白马社区
凤岐社区
新生社区
石牛社区
导江社区
金鸡社区
聚兴社区
五龙社区
大合社区
泉水社区
龙泉社区
普星社区
迎祥社区
羊桥社区
三坝社区
胥家镇(15)
实新社区
南店社区
石龙社区
龙马社区
圣寿社区
土什社区
匡家社区
大林社区
共和社区
桂花社区
金胜社区
桂林社区

论都江堰水利工程的系统辩证原理

论都江堰水利工程的系统辩证原理

论都江堰水利工程的系统辩证原理都江堰水利工程是中国古代水利建筑的瑰宝,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无坝引水工程。

它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是岷江上的关键性水利工程,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系统辩证原理。

本文将从辩证分析和系统原理两个方面对都江堰水利工程进行深入探讨。

在辩证分析方面,都江堰水利工程充分体现了利与弊、优点与缺点的相互转化。

在工程建成之前,岷江水患频发,给当地人民带来巨大灾难。

都江堰水利工程通过分水引水,将岷江分成内外二江,不仅解决了水患问题,还化害为利,满足了农业灌溉和人畜饮水的需求。

都江堰水利工程还具有调节水沙、预防淤积等优点,确保了工程的长期使用。

然而,都江堰水利工程也存在一些缺点,例如施工难度大、后期维护费用高等问题,需要不断地进行加固和修缮。

在系统原理方面,都江堰水利工程充分体现了系统思维和方法。

都江堰水利工程通过对成都平原水系进行整体规划和布局,实现了内外二江的分水引水,满足了灌溉、防洪、供水等多种需求。

“分四六,引汶水”原理是都江堰水利工程的核心技术,通过将岷江水分为四份入内江、六份入外江,实现了对水资源的合理调配。

“竹笼装石”施工方法是都江堰水利工程的独特之处,这种方法就地取材,利用竹子编制笼子,装入石头,形成护岸工程,既起到了防冲作用,又减少了工程费用。

都江堰水利工程对现代水利工程具有重要启示。

现代水利工程应注重系统性和整体性,以全局的视角进行规划和设计。

现代水利工程应注重技术创新和自主研发,以提高工程的科技含量和长期效益。

现代水利工程应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都江堰水利工程以其系统辩证原理和独特的技术方法,实现了对水资源的合理调配和利用,满足了当时人们的生产生活需求,且对现代水利工程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我们应该在充分认识都江堰水利工程的优缺点的基础上,继承和发扬其系统辩证思维和方法,不断创新和发展现代水利工程技术,以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都江堰市场调研报告(终结版)-图文(精)

都江堰市场调研报告(终结版)-图文(精)

目录第一章都江堰城市概况 (1)一、城市区位 . (1)二、城市性质 . (1)三、城市规模 . (1)四、功能定位 . (1)五、城市交通 . (1)六、经济水平 . (2)七、支柱产业 . (2)八、发展目标 . (2)九、总体策略 . (2)十、交通规划 . .............................................................. 2 第二章都江堰房地产概况 (3)一、都江堰房地产整体市场状况 . (3)二、都江堰房地产板块分析 . (4)三、典型楼盘分析 . (5)1、都市.美丽洲 . (5)2、林涧花语 . (6)3、丽水青城 -玫瑰园 . (8)4、上尚春天 . (9)5、水都豪庭 . (9)6、兰花村 . (10)7、清水人家 . (11)8、水印长滩 . ............................................................ 11 第三章宗地概况及SWOT 分析 .. (12)一、产品规划 . (12)二、项目开发计划二:高端产品(小高层、连排别墅 (12)三、项目收益 . (13)四、销售价格 . (14)五、效益测算 . (15)六、购买土地成本分析表(起拍价 67万元 /亩 (16)七、高端物业形式经济指标 . (16)八、现金流量估算 . (16)1、优势 . (16)2、劣势 . (17)3、机会 . (17)4、威胁 . ................................................................ 18 第四章结论 (18)都江堰一宗土地市场调研报告第一章都江堰城市概况一、城市区位都江堰市位于成都西北方向,距成都市仅 39公里,处于“九寨、黄龙—成都、都江堰—乐山、峨眉”黄金旅游线的枢纽,区位优越,境内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和铁路运输,构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成为成都平原重要的物资集散地和交通枢纽,其经济辐射半径立足成都,覆盖西部九省一市。

都江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都江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2015年都江堰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1〕2016年5月5日2015年,在宏观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的形势下,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紧扣“创新发展、转型升级”主题,深入实施“四大发展计划”,加快推进成都旅游休闲度假卫星城建设,全市呈现出经济发展趋势向好,民生福祉持续提高,社会大局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

一、综合全市地区生产总值(GDP)〔2〕275.38 亿元,比上年增长10%。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3.83亿元,增长5%;第二产业增加值101.84亿元,增长10.5%;第三产业增加值149.71亿元,增长10.4%。

三次产业结构比为8.6:37:54.4 ,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4.2%、41.8%、54%,分别拉动GDP增长0.4、4.2、5.4个百分点。

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40754元,增长8.9%。

年末公安户籍户数24.64万户,户籍人口62.05万人。

年末全市常住人口68.02万人,城镇化率55.86%。

全年出生人口5179人,死亡人口4534人,人口自然增长率1.04‰。

二、农林牧渔业全年农林牧渔业增加值25.37亿元,比上年增长5%,占GDP 的9.2%,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6%,拉动GDP增长0.5个百分点。

其中,农业增加值10.09亿元、林业增加值 2.46亿元、牧业增加值9.68亿元、渔业增加值1.6亿元、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1.54亿元。

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62.71万亩,比上年下降1.4 %。

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32.53 万亩,下降8%;油料作物播种面积13.19万亩,增长6.9%;蔬菜作物播种面积9.3万亩,增长19.4%。

全年粮食产量15.22万吨,下降3.8%;油料产量2.15万吨,增长7.5%;蔬菜产量20.41万吨,增长18.9 %;肉类产量4.74万吨,增长2.8%。

三、工业和建筑业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64.01亿元,比上年增长8.8%,占GDP 的23.2%,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3.1%,拉动GDP增长2.3个百分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次人口普查常住人口 原城乡分类码 修正后城乡分类码
657996
66286 000
9184 111
1352 111
3027 111
1652 111
2041 111
2493 111
2896 112
12704 111
8085 111
9455 111
1251 111
1409 111
786 112
9951 111
dzmcode
510181000000 510181100000 510181100001 510181100031 510181100032 510181100033 510181100034 510181100035 510181100036 510181100037 510181100038 510181100039 510181100201 510181100202 510181100203 510181100204 510181101000 510181101001 510181101002 510181101003 510181101004 510181101005 510181101006 510181101014 510181101015 510181101016 510181101017 510181101018 510181101020 510181101021 510181101022 510181101202 510181101203 510181101206 510181101211 510181101212 510181101213 510181102000 510181102005 510181102006 510181102201 510181102202 510181102205 510181102208 510181102209 510181102214 510181102215 510181102218 510181102221 510181102223 510181102224 510181102225 510181102226 510181102227 510181102228 510181102229 510181102230 510181103000
nxiang
都江堰市 灌口镇 蒲阳路社区居民委员会 南桥社区居民委员会 文庙社区居民委员会 瑞莲社区居民委员会 柳河社区居民委员会 玉带桥社区居民委员会 紫东社区居民委员会 解放社区居民委员会 建兴社区居民委员会 平义社区居民委员会 灵岩村民委员会 白花村民委员会 万岭村民委员会 高埂村民委员会 幸福镇 翔凤桥社区居民委员会 观江社区居民委员会 西川社区居民委员会 联盟社区居民委员会 滨河社区居民委员会 安顺社区居民委员会 太平社区居民委员会 观凤楼社区居民委员会 伏龙社区居民委员会 奎光塔社区居民委员会 龙潭湾社区居民委员会 翔凤社区居民委员会 幸福社区居民委员会 莲花社区居民委员会 金江村民委员会 勤俭村民委员会 永丰村民委员会 石马村民委员会 民主村民委员会 永寿村民委员会 蒲阳镇 和平社区居民委员会 上阳社区居民委员会 上游村民委员会 双槐村民委员会 拦厢村民委员会 南溪村民委员会 旗松村民委员会 同义村民委员会 金藤村民委员会 凉水村民委员会 长河村民委员会 银杏村民委员会 互助村民委员会 双柏村民委员会 花溪村民委员会 建设村民委员会 金凤村民委员会 蟠龙村民委员会 团结村民委员会 聚源镇
139620 000
9592 111
8819 111
6756 111
8832 111
6319 111
6399 111
1632 111
7093 111
13408 111
7669 111
4703 111
7093 111
12526 111
1999 112
6602 112
777 112
3563 112
3798 112
220
43539 000
1729 121
1690 122
3228 122
878 122
220
2975 122
1008 220
220
722 220
220
4191 122
3806 121
2068 122
1155 220
220
875 220
220
4370 122
220
2426 122
220
1910 220
220
3575 220
220
3282 122
1563 220
220
2088 220
220
40521 000
510181103001 510181103205 510181103208 510181103215 510181103218 510181103219 510181103220 510181103221 510181103222 510181103223 510181103224 510181104000 510181104002 510181104201 510181104202 510181104206 510181104210 510181104211 510181104225 510181104226 510181104227 510181104228 510181104229 510181104230 510181104231 510181104232 510181104233 510181105000 510181105002 510181105201 510181105203 510181105208 510181105211 510181105221 510181105222 510181105223 510181105224 510181105225 510181105226 510181105227 510181105228 510181106000 510181106007 510181106213 510181106216 510181106223 510181106234 510181106235 510181106236 510181106237 510181106238 510181106239 510181106240 510181106241 510181106242 510181106243 510181106244 510181106245 51018110624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