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D煤调湿工艺的余热利用
煤矿余热资源的利用分析研究

煤矿余热资源的利用分析研究煤矿是我国主要的能源资源之一,但煤矿开采产生的余热资源一直被视为一种浪费。
随着能源资源的日益紧缺,煤矿余热资源的利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本文将从煤矿余热资源的特点、利用技术和经济效益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以期为相关产业提供参考和支持。
一、煤矿余热资源的特点煤矿开采、运输和加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余热资源,主要包括矿井通风系统产生的热风、煤矿水的热能、煤矸石的燃烧余热等。
这些余热资源具有连续性、稳定性和丰富性的特点,是一种潜在的可再生能源。
1. 矿井通风系统产生的热风煤矿通风系统是为了维持矿井内空气清洁和矿工作业安全而设置的,产生的热风在传统观念中一直被视为一种不可避免的热量损失。
如果能够有效地利用这些热风,不仅可以节约能源,还可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2. 煤矿水的热能煤矿开采会产生大量的地下水,其中含有的热能可以用于供暖和工业生产等领域。
通过适当的技术处理,煤矿水还可以转化为清洁能源,如地热能、蒸汽能等。
3. 煤矸石的燃烧余热煤矸石是煤矿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其中蕴含的燃烧余热可以通过合理的利用方式转化为热能。
在当前环保意识日益增强的背景下,煤矿矸石的燃烧余热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针对煤矿余热资源的特点,科研人员和企业已经提出了多种利用技术,主要包括余热发电、余热供暖、余热蒸汽利用等。
1. 余热发电余热发电是目前煤矿余热资源利用的一种主流技术,它通过余热发电装置将热能转化为电能。
这种技术不仅可以提高能源利用率,还可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是一种比较成熟和可行的技术方案。
2. 余热供暖利用煤矿水的热能进行供暖是一种常见的利用方式,它可以满足周边地区的供暖需求,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余热供暖还可以提高煤矿企业的社会形象和环保意识。
3. 余热蒸汽利用利用煤矸石的燃烧余热产生蒸汽,可以用于工业生产中的蒸汽动力设备,如汽轮机、锅炉等。
这种利用方式不仅可以促进煤矿企业的产业升级,还可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让你秒懂余热回收利用

让你秒懂余热回收利用
余热的直接利用有以下途径:
1、预热空气或给水
利用高温烟道排气,通过高温换热器来加热进入锅炉和工业窑炉的空气,可提高燃烧效率,节约燃料。
2、干燥物料
利用各种生产过程中的排气来干燥材料和部件。
例如,陶瓷厂的泥胚、冶炼厂的矿料等。
3、生产热水和蒸汽
利用中低温的余热来生产热水和低压蒸汽,供生产工艺或生活需要。
热管式气-液式热管换热器
热管式余热热水器,能合理的将排放的高温废气进行余热回收,给水加热产生热水,根据需为生产或者生活供应热水。
热管式余热热水器采用高效的热管,换热速度快,效率高。
针对燃烧重油、煤等含硫量高的烟气余热回收时,突出了其明显排放烟温控制优势。
采用不同级别的热管启动温度,确保端排烟温度不低于露点温度,有效的避免酸露腐蚀问题。
自动控制补水。
热管式气-气式热管换热
热管换热器以超导热管为核心传热元件,高温烟气冲刷热管吸热端,使热管中工质蒸发成气体向冷却端流动,在冷却端冷凝放热,把空气加热。
热空气经管道为锅炉补风。
冷、热流体都在热管管外流过,两侧都可以用翅片强化,传热效率高,体积紧凑,压力降小,阻力损失小,从而节约了鼓风机和引风机的动力消耗。
热管的热侧(烟气侧)和冷侧(空气侧)是使用隔板分隔开的,热管和隔板之间有可靠的密封。
因此空气和烟气之间泄露的可能性很小,从整体结构上减少了漏风可能。
煤的热利用

煤的热利用
煤的热利用是指利用煤炭燃烧产生的热能,用于发电、供热、工业生产等方面。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煤的热利用方式:
1. 发电:煤炭燃烧产生的热能可以用来产生蒸汽,驱动涡轮发电机发电。
这种方式被称为火力发电,是目前世界上主要的电力来源之一。
2. 供热:煤炭燃烧产生的热能可以直接供给居民或工厂供暖。
这种方式被称为集中供热,可以有效地节约能源和降低碳排放。
3. 工业生产:煤炭燃烧产生的热能可以用于各种工业生产过程,如钢铁冶炼、化工生产等。
4. 余热回收:煤炭燃烧产生的高温烟气中含有大量的热量,可以通过余热回收技术将这部分热量转化为电能或热能,再次利用。
5. 煤制油、煤气等:煤炭可以通过加工制成石油、天然气等燃料,或者制成氢气、甲醇等清洁能源产品。
总的来说,煤的热利用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能源利用方式,但同时也存在着环境污染和碳排放等问题。
因此,在利用煤炭资源时,我们需要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积极探索更加清洁、高效的能源利用方式。
煤矿余热资源的利用分析研究

煤矿余热资源的利用分析研究煤矿作为我国能源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在通过采取先进的技术手段来提高采煤效率和生产能力,但其余热资源却一直被忽视。
然而,利用煤矿余热资源可以有效地提高能源资源的利用效率,同时也有利于降低成本、减少污染和保护环境。
因此,对煤矿余热资源的利用进行分析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对煤矿余热资源的利用需了解其来源和性质。
煤矿余热资源主要包括煤炭的剩余热量以及由于采煤、运输、处理、静置等过程中产生的热量。
此外,煤矿余热的性质复杂,主要由高温高湿度的热流体、高温高压的蒸汽和高温高压的燃气组成,不同的热流体在利用过程中需要采取不同的技术手段进行处理。
其次,煤矿余热资源的利用可以分为直接利用和间接利用两种方式。
直接利用包括采用排烟余热锅炉、工业余热锅炉、燃气涡轮发电机组等方式,利用余热进行直接供暖、供电等。
间接利用则是采用热泵、空调系统等热能转换装置,将余热转化为冷热源进一步进行利用。
接着,通过对国内外煤矿余热资源利用实践案例的梳理,可以看出现阶段主要采取的是间接利用方式,并且多个行业通力合作,共同利用余热资源。
例如,某煤矿在进行煤炭生产过程中,采用间接利用方式,利用余热为制药企业提供低温冷源,节约能源成本;某电厂将燃气余热利用用于隔热材料生产和宾馆供暖等,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最后,对煤矿余热资源利用的未来发展和优化提出建议。
在利用方式上,可以考虑增加直接利用方式,特别是在供热方面,利用余热为周围社区进行供热,实现最大化的社会效益。
在技术上,需要加强热能转换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提高利用效率。
在政策上,政府可以出台相应的扶持政策,鼓励企业开展余热资源的利用工作。
总之,利用煤矿余热资源可以为社会和企业带来多方面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收益,但是也需企业加大投入和政府的政策扶持,实现最大化的资源利用效益。
余热利用机理

余热利用机理
余热利用是指将工业过程中产生的废热或副产品中所蕴含的热能进行回收再利用。
其机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热回收:将工业过程中产生的废热进行回收,通常采用换热器将废热传递给热媒介(如水、气体),用于加热或蒸汽发生。
2. 冷凝回收:利用工业过程中产生的高温废气或废水中的热量,通过冷凝的方式将其转化为热能。
冷凝回收通常适用于高温废气中的蒸气或有机物。
3. 蒸汽回收:工业过程中产生的高温低压蒸汽可以通过锅炉或蒸汽轮机回收利用,用于发电、加热或制冷等。
同时,高压蒸汽可以通过适当的能量转换装置,如汽轮机、发电机转化为电能。
4. 热力联合循环(CHP):将余热与发电热能结合,通过内燃机、小型燃气轮机等装置产生电力和热能。
这样可以充分利用燃料中的化学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5. 传热设备增效:利用先进的换热器、回收设备等技术手段,提高传热设备的效率,减少能源损失。
例如采用换热表面增大、改善燃烧方式等方法。
6. 化学反应废热利用:在化学反应过程中产生的废热可以通过热交换的方式进行回收,用于提供工艺所需的热量。
综上所述,余热利用的机理主要包括热回收、冷凝回收、蒸汽回收、热力联合循环、传热设备增效和化学反应废热利用等多种方式。
这些机理的应用可以提高工业能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实现可持续发展。
余热的利用

余热的利用
大家知道,火力发电厂发电的过程是利用高温、高压蒸气推动汽轮机,汽轮机带动发电机旋转发出电来,蒸气推动汽轮机之后排放出来的废气的温度还相当高。
为了把它变成水,再送回锅炉去循环使用,就得在汽轮机的尾部用大量的水来冷却。
在这个过程中,冷却水从蒸气中要吸收热量,变成热水,而这些热水也往往被排放掉,因此,它所吸收的热量也就白白地跑掉了。
一般来说,这部分余热要占发电厂总热量的50%~60%,倘若再加上其他热损失,即使一个现代化的发电厂,它的综合热利用率也不过40%左右。
在工业企业比较集中的地区,利用余热最好的办法是实行地区集中供热,且采用热电结合的方式,节能效果显著,热效率可以成倍提高。
比如,把蒸气先进进汽轮发电机里发电,只消耗蒸气的一小部分热量。
然后,排出的蒸气再继续供给其他设备使用。
热水可用来供暖和供应热水等。
总之,余热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途径广阔,大有潜力可挖,应该引起人们的重视。
我们在生活中,也应动脑筋,减少热损失,提高燃料的利用率。
煤调湿技术及存在的问题

近些年来,围绕现有焦炉和炼焦生产工艺,开发了一系列提高焦炭质量和综合利用煤炭资源、节能降耗的新工艺、新技术,其中煤调湿技术越来越被炼焦行业所青睐,煤调湿技术确实有很多优点,但也存在一些技术难点需要解决。
1国内外现状煤调湿(CoalMoistureControl,CMC)是“装炉煤水份控制工艺”的简称,是将炼焦煤料在装炉前去除一部分水分,保持装炉煤水分稳定在6%左右,然后装炉炼焦。
CMC不同于煤预热和煤干燥,CMC有严格的水份控制措施,能确保入炉煤水分恒定。
通过直接或间接加热来降低并稳定控制入炉煤的水分,不追求最大限度地去除入炉煤的水分,而只把水分稳定在相对低的水平,既可达到增加效益的目的,又不因水分过低而引起焦炉和回收系统操作的困难,使入炉煤密度增大、焦炭及化工产品增产、焦炉加热用煤气量减少、焦炭质量提高和焦炉操作稳定等效果。
近10年来煤调湿技术在日本得到长足发展,截止2000年10月,在日本现有的15家焦化厂的47组焦炉中,共有28组焦炉采用CMC技术。
日本先后开发了三代煤调湿技术。
第一代是热媒油干燥方式。
利用导热油回收焦炉烟道气的余热和焦炉上升管的显热,然后,在多管回节能环保技术转式干燥机中,导热油对煤料进行间接加热,从而使煤料干燥。
1983年9月,第一套导热油煤调湿装置在日本大分厂建成投产。
“日本新能源・产业技术开发机构”(简称NEDO),于1993~1996年在我国重庆钢铁(集团)公司实施的“煤炭调湿设备示范事业”就是这种导热油煤调湿技术。
处理能力140t/h,干燥器入口煤的水分11.0%,干燥器出口煤的水分6.5%,此套系统经调试后,由于多种原因没有顺利运行,现已闲置荒废。
第二代是蒸汽干燥方式。
利用干熄焦蒸汽发电后的背压汽或工厂内的其它低压蒸汽作为热源,在多管回转式干燥机中,蒸汽对煤料间接加热干燥。
这种CMC最早于上世纪90年代初在日本君津厂和福山厂投产。
目前,在日本运行的CMC绝大多数为此种型式。
关于炼焦工业中的煤调湿技术小议

关于炼焦工业中的煤调湿技术小议摘要:煤调湿技术不但可以增加焦炉生产能力和焦炭产品质量,还可以减少炼焦时所需的能源,从而起到节能环保的作用。
本文对煤调湿这种技术进行了系统的简介,并阐述了煤调湿技术的几种主要工艺,以及每种工艺的优点和缺点,最后又分析了煤调湿技术在炼焦工业中的应用效果。
以期该技术能够在今后的发展中得到大力的推广。
关键词:煤调湿炼焦工艺技术应用煤调湿技术作为炼焦用煤预处理技术,近年来得到快速发展。
煤调湿技术不仅可以有效提高焦炉生产能力和焦炭产品质量,还能降低炼焦能耗,有利于保护环境,是国家鼓励的重点节能环保项目。
此外,该技术还被列入了国家环保部颁布的《钢铁行业焦化工艺污染防治最佳可行技术指南(试行)》,国家工信部于2010年曾下发《关于印发钢铁企业炼焦煤调湿等4项技术推广实施方案的通知》,对煤调湿技术进行推广。
一、煤调湿技术简介煤调湿技术是基于煤干燥技术发展起来的炼焦煤预处理技术。
煤调湿是“装炉煤水分控制工艺”的简称。
主要是利用焦化厂余热,如高温烟道气、上升管处煤气余热、焦炭显热等,在装炉前将配合煤加热预处理,脱除煤料中的部分水分,保持装炉煤水分稳定在6%左右,然后装炉炼焦。
煤调湿不同于煤预热和煤干燥。
煤调湿有严格的水分控制目标,不追求最大限度地去除入炉煤水分,而只是把水分稳定在相对低的水平,且保持水分恒定。
煤预热则要求装炉前尽可能降低入炉煤所含水分。
生产中,将入炉煤加热到200℃以上,尽可能脱除水分,甚至完全脱除,该过程相当于炼焦过程中配合煤在炭化室的初步加热脱水过程。
中国焦化企业和国外焦化企业在20世纪均做过工业化研究。
但该技术实际生产中存在系统设备使用寿命短、操作难度大、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在焦化行业已基本不采用。
二、煤调湿技术主要工艺中的优缺点解析煤调湿技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到现在,经历了4个发展阶段.形成了以下几种主要工艺技术1.导热油煤调湿导热油煤调湿技术,又称为热煤油煤调湿,属于第一代煤调湿。
煤调湿技术

煤调湿的基本原理 煤调湿的基本原理
煤调湿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外加热能将炼焦 煤料在炼焦炉外进行干燥、脱水将炼焦用 煤入炉的水分控制,从而对入炉煤的水分 进行调节,以控制炼焦能耗量、改善焦炉 操作、提高焦炭质量或扩大粘结性煤用量 的炼焦技术。煤结焦过程中,水分不参与 成焦。煤经过干燥或调湿后,装炉煤水分 降低而且稳定。
煤调湿技术一般工艺流程
第一代是导热油干燥方式。利用导热油 回 收焦炉烟道气的余热和焦炉上升管的显 热, 然后,在多管回转式干燥机中,导热油对 煤料进行间接加热,从而使煤料干燥(图1)。
第二代是蒸汽干燥方式。利用干熄焦蒸 汽 发电后的背压汽或工厂内的其它低压蒸汽 作为热源,在多管回转式干燥机中,蒸汽 对煤料间接加热干燥(图2)。
同年宝钢、太钢、攀钢采用以干熄焦发电背 压蒸汽为热源的蒸汽煤调湿技术,其中宝钢1 套煤处理能力 300t/h 的调湿装置于 2008 年 底投入运行,太钢1 套煤处理能力 410t/h 的 调湿装置于 2008年底开始试运行,攀钢和马 钢正在建设煤调湿装置。预计到 2009 年底全 国将有5 套煤调湿装置生产运行,煤处理能 力共计 1490t/h。
冶金三班 2012.04.06
汇报人:刘全友 组 长:虎兴刚 组 员:靖 征 李敬想 李至荣 刘江山 刘
猛
煤调湿技术简介 煤调湿技术的发展概况 煤调湿技术的基本原理 煤调湿技术的主要形式 煤调湿技术的经济效益 煤调湿技术的工艺流程 煤调湿技术的应用现状
煤调湿技术简介
煤调湿(Coal Moisture Control),简称CMC, 煤调湿 是本世纪初炼焦煤资源和能源紧缺的情况下 发展起来的,该技术是对20世纪50年代发展 起来的煤干燥工艺的进一步改进,与煤干燥 的区别在于不追求最大限度地去除入炉煤的 水分,而只把水分稳定在相对低的水平,既 可达到增加效益的目的,又不因水分过低而 引起焦炉和回收系统操作的困难。
煤矿余热资源的利用分析研究

煤矿余热资源的利用分析研究煤矿是我国的重要能源资源,而煤矿的开采与利用也是我国能源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煤矿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余热资源,如果这些余热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就会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研究和分析煤矿余热资源的利用,对于我国能源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煤矿余热资源的产生煤矿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余热资源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 煤矿排水余热:煤矿生产过程中需要进行矿井排水,排水过程会产生大量的余热资源。
2. 煤矿通风余热:煤矿为了保证矿井内部空气的流通和矿工的安全,需要进行通风作业,通风过程也会产生大量的余热资源。
3. 煤矸石余热:煤矿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煤矸石,而煤矸石中也含有一定量的可燃气体,可以利用这部分可燃气体来进行余热利用。
目前,我国对煤矿余热资源的利用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1. 利用技术不够成熟:目前对煤矿余热资源的利用技术还不够成熟,存在一定的技术难题和瓶颈。
3. 政策支持不足:目前对煤矿余热资源的利用缺乏政策支持,政府相关部门需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1. 技术进步带来机遇: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创新,煤矿余热资源的利用技术会逐步成熟,为其大规模利用提供技术支持。
3. 煤矿余热资源的能源转化和利用将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并将为实现能源可持续发展和绿色发展提供重要支持。
为了更好地实现煤矿余热资源的有效利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建议:1. 加大技术研发力度:加大对煤矿余热资源利用技术的研发投入,提高技术水平和成熟度。
3. 加强宣传和推广:通过宣传和推广活动,提高对煤矿余热资源利用的认识和重视程度,推动其大规模利用。
4. 加强产学研合作:促进产业界、学术界和研究机构之间的合作交流,共同推动煤矿余热资源利用技术的创新和进步。
煤矿余热资源的利用是我国能源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对于实现能源可持续发展和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通过研究和分析,能够更好地推动煤矿余热资源的有效利用,为我国能源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余热回收利用措施

余热回收利用措施引言在许多工业和能源领域,大量的余热被浪费掉。
然而,通过采用适当的余热回收和利用措施,可以实现能源的节约和环境的改善。
本文将重点介绍几种常见的余热回收利用措施,并讨论它们的工作原理和应用场景。
1. 废热锅炉废热锅炉是一种常见的余热回收设备。
它利用废烟气中的余热来加热水或产生蒸汽。
废热锅炉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将废烟气和水或蒸汽进行传热来回收热能。
废热锅炉广泛应用于许多工业领域,如钢铁、化工和纸浆等。
2. 热交换器热交换器是另一种常见的余热回收设备。
它能够将热能从一个流体传递给另一个流体,从而实现余热的回收。
热交换器的工作原理基于两种流体之间的热对流和传导。
在许多工业过程中,热交换器可以用于回收废水、废气和废泥中的余热,并将其转化为可用的热能。
3. 蓄热系统蓄热系统是一种将余热储存起来并在需要时释放的设备。
它通常由热储存单元和热交换器组成。
蓄热系统的工作原理是在低负荷时将余热存储起来,然后在高负荷时释放出来供应热能。
蓄热系统可以应用于许多领域,如建筑、工业生产和区域供热等。
4. 废热发电废热发电是利用余热产生电能的一种方式。
它通常通过废热锅炉或热交换器将余热转化为蒸汽,并利用蒸汽驱动涡轮发电机来产生电能。
废热发电可以广泛应用于许多工业过程中,如钢铁、化工和发电厂等。
5. 废热制冷废热制冷是一种利用余热产生制冷效果的技术。
它通过将废热转化为制冷剂的热源来驱动制冷循环。
废热制冷通常适用于需要制冷的环境,如冷链物流、食品加工和冷库等。
它不仅可以回收余热,还可以提供制冷服务,实现能源的双重利用。
6. 废热回用废热回用是将余热直接利用于生产过程中的一种方式。
例如,在冶金行业中,废热可以用于加热炉料或再燃烧中,从而减少能源消耗。
废热回用也可以应用于其他行业,如纸浆造纸、石油化工和水泥制造等。
7. 废热热源废热热源是指将余热作为热能的供应源。
它可以与传统的热源(如锅炉和电热器)结合使用,并在需要时自动切换。
余热利用工艺

余热利用工艺引言:在工业生产中,大量的热能会以余热的形式散失到环境中。
为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减少环境污染,余热利用工艺应运而生。
余热利用工艺是指利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热能余热,经过一系列的转换和传递,使其能够被有效地再利用的技术方法。
本文将介绍余热利用工艺的原理和应用。
一、余热利用工艺的原理余热利用工艺的原理是基于能量守恒定律。
在工业生产中,许多工艺过程都会产生大量的热能,其中一部分以余热的形式散失到环境中。
而利用余热利用工艺,可以将这些散失的热能进行回收和再利用。
1.1 热能回收余热利用工艺中最基本的原理是通过热交换器将产生的余热回收。
热交换器是一种能够将热能从一个流体传递到另一个流体的设备。
通过热交换器,可以将高温流体中的热能传递给低温流体,从而实现热能的回收利用。
1.2 热能转换在余热利用工艺中,热能的转换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常见的热能转换方式有蒸汽发电、热水供暖等。
通过将余热中的热能转换为其他形式的能量,可以满足不同领域的能源需求。
二、余热利用工艺的应用余热利用工艺在工业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
下面将介绍几个常见的应用领域。
2.1 发电行业在发电行业中,余热利用工艺可以将火力发电厂、钢铁厂等产生的高温烟气中的余热转化为蒸汽,再通过蒸汽发电机组产生电能。
这种方式可以提高发电厂的能源利用效率,减少烟气排放对环境的污染。
2.2 化工行业在化工行业中,许多工艺过程会产生大量的余热。
通过余热利用工艺,可以将这些余热转化为热水、蒸汽等能源形式,用于供暖、蒸馏等工艺需求。
这不仅可以降低能源消耗,还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2.3 钢铁行业在钢铁行业中,高炉炼铁过程会产生大量的高温烟气。
通过余热利用工艺,可以将这些高温烟气中的余热回收,用于蒸汽发电、供热等用途。
这不仅可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还可以降低钢铁生产对环境的影响。
2.4 纺织行业在纺织行业中,许多工艺过程会产生大量的废水和废热。
通过余热利用工艺,可以将这些废水和废热进行处理和回收利用。
煤矿余热资源的利用分析研究

煤矿余热资源的利用分析研究
随着中国工业化的进程不断加快,能源消耗量也不断增加,其中煤炭资源占据了主导地位。
煤炭的开采和利用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但同时也导致了大量的煤矿余热,严重浪费了宝贵资源。
因此,对煤矿余热资源的利用分析研究成为了刻不容缓的任务。
首先,煤炭开采过程中产生的煤矿余热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煤矿通风余热、煤矿排水余热和煤矿煤气余热。
其中,煤矿通风余热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通风余热能够保持煤矿内部的温度和湿度,保证了煤炭的稳定生产和质量,但同时也带来了巨大浪费。
其次,煤矿余热的利用方式也比较广泛,主要包括余热发电、余热利用和余热回用。
其中,余热发电是当前煤矿余热利用的主流方式。
煤矿余热利用技术主要包括直接利用、间接利用和热泵利用三种。
直接利用是指将余热用于供热、生产蒸汽等,间接利用则是通过热交换设备将余热传递给其他介质进行利用,热泵利用则是利用热泵技术将低品质余热提高其温度和压力,再用于供热和生产。
最后,煤矿余热的利用具有巨大的经济和环境效益。
在经济方面,煤矿余热的利用可以带来很多的经济收益,减少能源消耗和生产成本,增加企业盈利能力。
在环境方面,煤炭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会产生大量的CO2、SO2等污染物,而通过利用煤矿余热可以降低其产生的大气污染物,达到环境保护的目的。
综上所述,煤矿余热资源的利用是当前能源节约与环境保护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煤矿余热,可以不仅能够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轻环境污染,而且还可以更好的支持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余热利用效率提升分析

余热利用效率提升分析余热利用是指通过将生产或工业过程中排放的余热进行收集并利用,以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在传统的生产过程中,大量的余热常常被直接排放到大气中,造成了能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
而通过余热利用技术,可以将这些余热转化为可再生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
在进行余热利用效率提升分析时,首先需要考虑的是余热来源的稳定性和温度。
只有稳定的余热来源和适当的温度可以有效地进行余热利用。
在钢铁、化工、发电等行业中,废气和废水中的高温余热能被很好地利用,而在其他行业中,如纺织、食品等,余热的温度较低,利用难度较大。
需要考虑余热利用技术的选择。
目前,常见的余热利用技术包括余热锅炉、蒸汽发生器、吸收式热泵、有机朗肯循环等。
这些技术可以根据不同的行业和余热特性进行选择。
对于高温高压的余热,可以采用余热锅炉或蒸汽发生器进行热能转化;对于低温余热,则可以选择吸收式热泵或有机朗肯循环等技术进行能量回收。
在余热利用过程中,需要考虑的关键问题是余热传输和换热效率。
热能的传输和换热是余热利用的关键环节,对于换热设备的选择和设计,以及传输管道和介质的选择都会对余热利用效率产生影响。
需注意考虑传热介质的流速、压降、传热系数等参数,以提高热量的传递效率,减少能量损失。
还需要考虑余热利用的经济性和环境效益。
对于企业来说,余热利用的投资回报率是衡量其经济性的重要指标。
需要对余热利用的成本和收益进行全面的经济分析,包括投资成本、运营成本、节能效益等方面。
余热利用也可以有效地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量,提高企业的环境形象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为了提高余热利用效率,需要综合考虑余热来源、温度、技术选择、传热和换热效率、经济性和环境效益等因素。
通过科学的分析和设计,可以有效地利用余热资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实现可持续发展。
济宁二号煤矿热害治理与余热利用改造项目

济宁二号煤矿热害治理与余热利用改造项目济宁二号煤矿热害治理与余热利用改造项目是为解决该煤矿存在的热害问题和对能源的合理利用问题而开展的项目。
该煤矿是一座大型煤炭企业,而煤矿开采过程中会产生巨大的热量,特别是在地下工作面,长期以来会产生高温高湿的工作环境,给工人带来不便。
因此,急需进行热害治理和余热利用改造,以改善工作条件和能源利用效率。
该项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内容:一、热害治理该项目通过改进通风和热环境,控制煤层温度、降低工作面温度、改善工作环境等手段,进行热害治理。
具体包括:1. 加强通风系统改造。
建立完善的通风系统,提高通风质量和风量,将地下工作面的热气迅速排出,降低工作面温度。
2. 加强水源管理。
煤矿在地下实施热害治理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水资源,因此要加强对水源的管理,提高利用率。
3. 采用新技术。
针对特殊的地质结构,采用高效降温技术,解决矿井热害问题。
4. 增加防护设备。
为工人提供足够的防护设备,减少因高温带来的危险和伤害。
二、余热利用改造该项目将对煤矿产生的余热进行利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具体包括:1. 太阳能利用。
太阳能是最常见的可再生能源之一,该项目将在煤矿范围内建立太阳能发电设施,利用太阳能发电,为煤矿提供电力。
2. 废热回收。
煤矿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热,该项目将建设余热回收装置,将废热回收利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3. 热泵利用。
热泵是一种利用热能和机械能进行能量转换的技术,该项目将建设热泵,将地下的废热转化为热能供暖。
4. 新能源利用。
在目前的能源转型背景下,该项目将试点采用新能源技术,如风能和生物能利用等,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总之,济宁二号煤矿热害治理与余热利用改造项目将在煤矿生产中探索可持续发展的模式,为该地区的经济、环保和社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焦化厂焦炉烟道余热利用煤调湿节能技术工艺流程与工艺特点

焦化厂焦炉烟道余热利用煤调湿节能技术工艺流程与工艺特点(二)、煤调湿:1、煤调湿是将炼焦煤在装炉前除去一部分水分,保持装炉煤水分稳定在6%左右,然后装炉炼焦。
2、利用焦炉烟道废气煤调湿工艺不但可以节省能源,减少废气、废水、废热的排放,而且可以提高装炉煤堆密度及炼焦初期升温速度、缩短结焦时间,从而实现节能降耗的目的。
3、煤调湿装置的热源主要有导热油、蒸汽和焦炉烟道废气等。
相比较而言,以导热油和蒸汽为热源的煤调湿工艺存在设备繁琐、运行费用高等问题;以焦炉烟道废气为热源的煤调湿工艺可以利用废气余热干燥入炉煤,热效率高,节能效果好。
4、以焦炉烟道废气为热源的煤调湿工艺主要有流化床式、风动选择式和沸腾流化床式等:⑴、流化床煤调湿,采用焦炉烟道废气对煤料干燥的流化床煤调湿装置:①、工艺流程为:将粉碎后的煤料由煤仓送往流化床干燥机,从分布板进入的焦炉烟道废气直接与煤料接触,对煤料进行干燥,调湿后的粗煤粒从干燥机排入螺旋输送机,剩余的煤粉随焦炉烟道废气进入袋式除尘器,回收的煤粉通过螺旋输送机送入皮带机上,为抑制扬尘,采用加湿机对干煤粉适当加湿,使煤粉和粗煤粒一起经皮带机送到焦炉煤塔,工艺流程图见下图。
②、流化床煤调湿的工艺特点:该装置位于备煤车间粉碎机后,在流化床干燥机内,利用布风喷嘴喷出高速斜向气流使煤料流化而移向出口;只干燥和脱粉,不分级。
⑵、风动选择煤调湿:①、风动选择煤调湿装置,该装置位于粉碎机前,具有风选功能,首先将<3 mm合格粒度的煤料风选出来,减轻粉碎机负荷;布袋除尘器滤出的煤粉,压成型煤,入炉炼焦。
②、工艺流程为:配合煤A 经布料器首先进入风选调湿器,焦炉烟道废气用鼓风机在风选调湿器的下部鼓入,在风选调湿器的上方流动的煤层建立沸腾层,轻质颗粒、细颗粒被干燥分离成细颗粒煤流B直接进入焦炉煤塔。
而重质颗粒、大颗粒被分离成粗颗粒煤流 C,送入破碎机粉碎,在此粉碎的煤料D,经过转运站,在风选调湿器入口前重新与配合煤初次煤流A合流后成煤料E,进入风选调湿器进行再次调湿。
煤矿余热资源的利用分析研究

煤矿余热资源的利用分析研究一、煤矿余热资源的特点煤矿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余热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1. 煤炭开采过程中产生的矿井瓦斯2. 煤矿通风系统中的余热3. 煤矿排水系统中的余热4. 煤矿热机械设备运转时产生的余热这些余热资源具有以下特点:1. 产量大:煤矿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余热资源产量较大,如果得不到有效利用,将造成严重的能源浪费。
2. 温度高:煤矿余热资源中的温度普遍较高,部分甚至可达到数百摄氏度,具有较高的热能含量。
3. 分布广:煤矿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余热分布广泛,涉及到矿井开采、通风、排水等多个环节。
针对煤矿余热资源的特点,可以采取以下几种途径实现其利用:1. 发电:利用余热驱动汽轮机发电,将余热转化为电能,满足煤矿生产过程中的电力需求,同时可外送电网,成为一种可再生能源。
2. 汽车动力:利用余热为汽车提供动力,减少对燃油的依赖,降低车辆运行成本,减少环境污染。
3. 热水供暖:利用余热为煤矿生产区域提供热水供暖,满足员工生活需求,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减少环境污染。
4. 工业用热:利用余热为煤矿生产过程中的工业设备提供热能,提高生产效率,减少能源消耗。
以上途径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经济效益,但是其实施过程中也需要考虑到技术、经济、环境等多方面的因素,需要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
为了实现煤矿余热资源的有效利用,需要采用相应的利用方法:1. 热交换技术:采用热交换器将余热转移给其他介质,实现余热资源的回收和再利用。
2. 蓄热技术:将余热储存在热媒介中,用于供暖或制冷。
3. 余热发电技术:将余热直接用于驱动汽轮机等发电设备,将余热转化为电能。
4. 地源热泵技术:利用余热进行地源热泵的工作,从而达到供暖或制冷的效果。
以上方法均可实现煤矿余热资源的有效利用,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综合考虑技术成熟度、经济效益、环境影响等因素。
对于煤矿余热资源的利用,不仅可以带来经济效益,还能够实现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余热利用的简介

余热利用的简介余热是在一定经济技术条件下,在能源利用设备中没有被利用的能源,也就是多余、废弃的能源。
它包括高温废气余热、冷却介质余热、废汽废水余热、高温产品和炉渣余热、化学反应余热、可燃废气废液和废料余热以及高压流体余压等七种。
根据调查,各行业的余热总资源约占其燃料消耗总量的17%-67%,可回收利用的余热资源约为余热总资源的60%.玻璃、冶金、冶炼、石化、建材、陶瓷、轻纺等行业中具有280℃以上烟气(或其他高温污染气体)的余热回收。
即只要是排烟温度高于280℃的工业锅炉、流化床锅炉、导热油炉、冶炼炉、冶金炉、高炉热风炉、加热炉,以及化肥厂、造纸厂都可应用。
余热回收利用是提高经济性、节约燃料的一条重要途径。
火电厂的生产过程中存在各种余热。
譬如,锅炉排污热量、除氧器排气及汽封排汽等余热。
这类余热属于携带工质的分热,通常在回收利用热量的同时。
还将回收部分工质:另一类余热,它们只有热量可以利用,不存在工质的回收,譬如,发电机损失的热量、冷油器带走的热量以及锅炉排烟的余热等。
这类余热属于纯热量回收利用。
余热的可利用性和价值决定于它的产量和质量两个方面。
余热的数量是指余热量的大小,余热的质量是指余热的品位高低,可以用它的温度、压力以及携带热量的介质给于表征。
余热品位愈高,数量越大它的可利用性和价值也就愈大。
余热的可利用性和价值不等于余热利用的效果。
前者是指余热本身的品质和性质,它仅表示余热具有的可用性,但并不表示余热利用的有效性。
后者不全由余热本身品质所决定,还决定于余热利用的场所、环境以及利用的方法,即决定于使用余热的对象和条件。
譬如,余热作为热量利用就比作为功能利用的效果好。
因为,热变功要付出冷源损失的代价。
火电厂热系统由于存在各种能级,因而为选择余热利用的场所提供了较大的自由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 I T D煤 调湿 工 艺 的 主体 设 备 为 蒸 汽 多 管 回转 _ f : 燥机, 在 干燥 机 内部 蒸 汽走管程 , 煤 料与 焦炉 烟道 气并 流走壳 程 , 利用 蒸 汽 和 烟气 的热 量 对湿 煤 进 行 加热 干燥 , 干燥 过程 中产 生 的粉 尘 和 水 蒸 汽等 汽 水 混 合尾气 经布袋 除尘 器过 滤后排 空 , 原理 见 图 1 。
摘
2 0 1 9 0 0 )
要 :介 绍 了 S I T D煤 调 湿工 艺 中采 用 多 种 余热 回收 技 术 , 以减少系统蒸 汽消耗量 , 分 析 了 系 统 中 冷 凝 水 闪 蒸 汽
回收 、 热 水 余 热 发 电 以 及焦 炉烟 道 气 余 热 利 用技 术 , 可 增 加 系统 安 全 性 , 又 可有 效 降 低 蒸 汽 能耗 。
s u mp t i o n.
Ke y wo r ds: Co a l mo i s t ur e c o n t r o l ; Co n d e ns a t e la f s h;Po we r g e ne r a t i o n wi t h ho t wa t e r ;
F l ue g a s wa s t e h e a t
煤 调湿有 利 于降低 炼焦耗 热量 , 改善 焦炭 质量 ,
减 少剩 余氨水 量及 延长 焦炉 寿命等 。在 以烟 道气 为
载 气 的多管 回转煤 调湿 工 艺 ( S I T D) 中, 实施 了多种
余 热 回收利用 技 术 , 使之 更加 节能 环保 , 提高 了投 资
26
燃 料 与 化 工
Fu e l& Ch e mi c a l P r o c e s s e s
Ma r . 2 01 5 VO l _ 4 6 NO . 2
S I T D煤 调 湿 工艺 的余 热 利 用
朱 文 君 ( 宝钢 工 程 技 术 集 团 有 限 公 司 ,上 海
Z h u We n j u n ( B a o s t e e l E n g i n e e r i n g T e c h n o l o g y Gr o u p C o . , L t d . , S h a n g h a i 2 0 1 9 0 0, C h i n a ) Abs t r a c t :Th i s p a p e r i nt r o d u c e s s e v e r a l wa s t e h e a t r e c o v e r y me t ho d s i n S I TD c o a l mo i s t u r e c o n t r o l s y s t e m t o r e d u c e s t e a m c o ns u mp t i o n i n t h e s y s t e m. The t e c hn o l o g i e s o f r e c o v e r y o f c o n d e n s a t e la f s h s t e a m i n t h e s y s t e m, p o we r g e n e r a t i o n wi t h h o t wa t e r wa s t e h e a t a n d u t i l i z a t i o n o f c o k e o v e n lu f e g a s wa s t e h e a t a do p t e d i n t h e s y s t e m c a n i nc r e a s e s a f e t y o f t he s y s t e m a n d e f f e c t i v e l y r e d uc e s t e a m c o n—
2 S I T D 中 的余 热 利 用
以配套 2×5 5孔 7 m 复热 式 焦 炉 的 S I T D煤 调 湿 系统 为例 , 系统 主要消 耗 的能源 为 电和蒸汽 , 总能 耗 折算 为 2 4 6 0 0 t c e / a , 其 中蒸 汽 能耗 约 占工 序 能耗
关键 词 :煤 调 湿 ; 冷 凝 水 闪蒸 ; 热 水 发 电 ;烟气 余 热
中 图分 类 号 :T Q5 2 0 . 6l 文献 标 识 码 :B 文 章 编 号 :1 0 0 1 —3 7 0 9( 2 0l 5)0 2 —0 0 2 6—0 2
W a s t e he a t r e c o v e r y i n S I TD c o a l mo i s t u r e c o nt r o l s y s t e m
图 1 S I TD 煤 调 湿 工 艺 原 理 图
2 . 1 冷 凝 水 余 热 利 用 技 术
S I T D煤调 湿所 消耗 的蒸 汽 为 干 熄 焦 发 电后 的 低压蒸汽 , 蒸汽平 均压 力为 1 . 3 MP a , 平 均 温 度 为 2 2 0  ̄ C。蒸 汽 在干燥 机换 热管 内流 动 , 对 入炉煤 间 接 加 热 干燥 放 出热量 后 形 成 冷 凝水 , 蒸 汽平 均 消耗 量 为 1 5 t / h , 生产 约 1 5 t / h的冷 凝水 , 通 过冷 凝罐 回收 。 冷凝罐 的工 作 压 力 为 1 . 0 MP a左 右 , 温 度 为饱 和 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