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调湿工艺及其经济效益分析
炼焦新技术

炼焦新技术—煤调湿技术我国现有焦炉生产能力较大,占世界第一位,炼焦煤水分偏高,而且优质炼焦煤日益短缺,围绕现有焦炉和炼焦生产工艺,开发提高焦炭质量和利用炼焦余热的新工艺、新技术是适应企业发展,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
煤调湿技术可降低入炉煤水分,降低炼焦耗热量,增加入炉煤堆密度,提高焦炭质量。
近几年来,煤调湿技术在国内外炼焦行业异军突起,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究其原因是煤调湿技术具有其独特的优越性:可使焦炭和化工产品增产11%,提高经济效益;焦炉加热用燃料降低,减少耗热量;焦炭质量得到提高;充分利用了焦炉余热,取得了明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一、煤调湿(Coal Moisture Control ,简称“ CMC ”)技术简述煤调湿技术是通过直接或间接加热来降低并稳定控制入炉煤的水分,该技术不追求最大限度地去除入炉煤的水分,而只把水分稳定在相对低的水平,既可达到增加效益的目的,又不因水分过低而引起焦炉和回收系统操作的困难,使入炉煤密度增大、焦炭及化工产品增产、焦炉加热用煤气量减少、焦炭质量提高和焦炉操作稳定等效果。
二、煤调湿的基本原理利用外界热能将入炉煤在焦炉外干燥,控制入炉煤的水分,从而控制炼焦耗热量、改善焦炉操作、提高焦炭产量或扩大弱粘结性煤的用量。
三、工艺流程及发展煤调湿技术通过直接或间接加热来降低并稳定控制入炉煤水分,并不追求最大限度地去除入炉煤气的水分,而只是把水分稳定在相对较低的水平,就可以达到增加效益的目的,又不会因水分过低而引起焦炉和回收系统操作困难。
煤调湿技术于20世纪80年代初在日本开始应用,历经了3 种工艺技术的变革:第一代是热媒油干燥方式;第二代是蒸汽干燥方式;第三代是最新一代的流化床装置,设有热风炉,采用焦炉烟道废气或焦炉煤气对其进行加热的干燥方式。
1、第一代煤调湿技术第一代CMC是热煤油干燥方式,其工艺见下图。
热媒油式煤调湿工艺流程图利用热油回收焦炉上升管煤气显热和焦炉烟道气的余热,温度升高到195℃的热油通过干燥机将常温的煤预热到80℃,煤的水分由9%左右降到5.7%,调湿后的煤在运输过程中水分还将降低0.7%,装入煤水分保持在5%±0.7%。
炼焦工序中煤调湿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炼焦工序中煤调湿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摘要:煤调湿技术是炼焦过程中煤预处理的一种技术方法,其特点是工艺相对简单,节能减排,提高生产效率和焦炭质量。
简要介绍了煤调湿技术的优点和缺点。
关键词:炼焦;煤调湿;技术发展;节能减排随着铁生产技术的迅速发展,高炉的建模,炼焦比的增加和炼焦比的下降,随着炼焦质量要求的提高,炼焦在高炉中的作用变得更加重要。
然而,由于缺乏高质量的煤炭和炼焦木炭进口价格很高,必须从用炼焦节省的资源来扩大优质煤中所占比例和炼焦木炭粘在较低的混合物炼焦、新工艺和新技术炼焦厂应运而生。
一、煤调湿技术概况煤调湿技术(CMC)是在上个世纪发展起来的。
利用焦化的余热,将煤的含水率调整为目标值。
CMC目前在美国、德国、法国和其他13个国家广泛使用。
其中13个是最先进的。
在世界之巅。
到目前为止,CMC已经经过了三代人的发展。
第一代干燥导电油。
传热油吸收焦炉废气和焦炉煤气的敏感热量。
第二代是蒸汽干的。
热源是由干焦蒸汽产生的低压蒸汽,蒸汽是间接加热的,用于在多管干燥器中干燥煤。
第三代流化床。
利用焦炉废气在流化床上的热能,直接将煤转化为混合物。
第三代CMC流化床干燥技术短,设备不足,结构简单。
它们具有以下优点:投资经济、运营成本低、维护方便、面积小、效率高。
二、煤调湿技术对炼焦过程节能减排、增产降耗的作用效果及原理1、减少总焦炭消耗。
每减少1%的含水率,炼焦的热消耗就会减少62MJ/t(干煤)。
采用煤炭调湿技术后,将燃煤水分从10%降至6%,炼焦消费热度约248mj/t(干煤),8.48公斤标煤/t(干煤)。
炼焦能源消耗的减少主要是由于炉中煤的含水率降低,从而节省了大量的水分加热和蒸发潜热。
2、提高焦炉生产能力。
从实际意义上讲,煤的含水率从10%下降到6%。
在5%的情况下,焦炉的生产能力增加了大约7-11%,这可能取决于窑的类型、窑的条件和操作条件。
焦炭产量的增加是由于调湿后炼焦时间的减少和炉内煤的积累密度的增加。
煤调湿介绍资料

煤调湿(Coal Moisture Control,简称“CMC”)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外界热能将入炉煤在焦炉外干燥,控制入炉煤的水分,从而控制炼焦耗热量、改善焦炉操作、提高焦炭产量或扩大弱粘结性煤用量的技术。
随着国内炼焦行业的快速发展,主炼焦煤即焦煤越来越紧缺,因此增大弱粘结煤的配比势在必行。
而CMC技术从工艺以及实际操作经验上,可以解决此问题。
CMC具有以下主要优点:(1)入炉煤堆密度增加据测算,每降低1%的水分,堆密度相应增加1.0~1.5%,从而达到在炭化室有效容积不变的情况下,可以多装煤,从而达到增产的效果。
按水分降低4%计,可增产4~6%。
(2)焦炉结焦时间缩短每降低1%的水分可以缩短结焦时间为0.5~1.0%,据此可以增加每天的出焦孔数。
因此也能增加焦炭产量。
(3)每降低1%的水分焦炭强度可以增加0.15~0.2%,在保持原来的焦炭强度条件下,可以增加弱粘结煤的配煤比例。
一般情况下,可以增加5~8%的弱粘煤,具体数值要根据生产过程中对煤种进行试验确定。
(4)由于入炉煤水分的降低,可以降低炼焦耗热量,每降低1%的水分可以节省41.8~83.6MJ/t-煤的能源。
(5)由于入炉煤总水分的降低,剩余氨水量降低,可以减少焦化污水的处理量。
CMC工艺流程本流程是基于新日铁研发的最新CMC技术,即利用焦炉烟道废气的余热,通过流动床对入炉煤进行有控制的干燥。
具有节能显著、设备简化等特点。
从粉碎机后胶带输送机运出的湿煤,经卸料器从胶带机上卸下,通过卸料溜槽、异物分离筛,将大块的煤或杂物除掉,然后将湿煤送入湿煤漏斗中,电磁振动给料机均匀地将煤送给流化床干燥机,在干燥机内,湿煤的水分降至7%,其中80~90%的干煤(主要是粗颗粒煤)通过旋转阀被直接送至胶带输送机上,其余10~20%的干煤(主要是细煤粉)随干燥废气送至布袋除尘器,从布袋除尘器收集下来的粉煤,其水分约2%,为抑制扬尘,用混碾机将粉煤和焦油(可含焦油渣)混合,然后与从干燥机来出来的煤汇合经胶带输送机送入煤塔。
煤炭加工工艺的经济性与效益分析

感谢您的观看
煤炭加工工艺可以提高煤炭的质量和热值,减少环境污染,提高煤炭的利用效率。
煤炭加工工艺的经济性与效益分析主要包括成本效益分析、环境效益分析、社会效益分析等。
煤炭加工工艺的种类
洗煤:去除煤炭中的杂质和矿物质,提高煤炭品质
液化:将煤炭转化为液体燃料,如柴油和汽油
气化:将煤炭转化为煤气,用于发电和化工行业
推进智能化、自动化生产,提高生产效率和效益
加强技术培训,提高员工技能水平
引进先进技术,提高生产效率
结论
总结经济性与效益分析的主要发现
煤炭加工工艺的经济性与效益分析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包括煤炭资源条件、市场需求、技术水平等。
煤炭加工工艺的经济性主要体现在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生产效率方面。
煤炭加工工艺的效益主要体现在提高煤炭产品质量和增加煤炭产品附加值方面。
焦化:将煤炭转化为焦炭,用于冶金和化工行业
煤炭加工工艺的应用
煤炭洗选:提高煤炭质量,减少环境污染
添加标题
煤炭气化:生产清洁能源,减少煤炭消耗
添加标题
煤炭液化:生产液体燃料,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添加标题
煤炭焦化:生产焦炭和化工产品,提高煤炭附加值
添加标题
煤炭加工工艺的经济性分析
煤炭加工工艺的成本分析
加强员工培训,提高操作技能和效率
对煤炭加工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加强煤炭加工过程的环保措施
采用清洁能源技术,减少煤炭消耗
提高煤炭加工效率,降低能源消耗
采用环保设备,减少废气、废水、废渣排放
加强环保监管,确保环保措施的实施
推进煤炭加工技术的创新与研发
加强技术研发投入,提高技术水平
提高煤炭加工工艺经济性与效益的措施
煤炭加工工艺的效率与经济性评价

煤炭开采:提高煤炭开采效 率,降低开采成本
煤炭储存:提高煤炭储存效 率,降低储存成本
煤炭加工工艺的效率评价
03
工艺流程效率评价
煤炭加工工艺流程:包括破碎、 筛分、洗选、干燥等步骤
效率评价指标:包括生产率、 能耗、成本等
效率评价方法:采用数学模型、 统计分析、实验对比等方法
效率优化措施:改进工艺参数、 采用先进设备、优化操作管理 等
煤炭加工工艺的经济性评价
04
投资成本评价 设备投资:购买 和安装设备的成 本
回收周期:投资 回收所需的时间
运营成本:包括 能源、人力、维
护等成本
经济效益:投资 回报率、净现值
等经济指标
运营成本评价
原材料成本:煤 炭、电力、水等
资源的消耗
设备成本:设备 购置、维护、更
新等费用
人力成本:员工 工资、培训、福
加强生产管理, 提高设备利用率
采用节能减排技 术,降低环境污 染
更新改造设备
引进先进设备:采用高效、节能、环保的设备 优化设备配置:合理搭配设备,提高生产效率 定期维护保养: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减少故障率 采用自动化、智能化技术: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人工成本
降低能源消耗
采用节能技术:如高效燃 烧技术、节能电机等
优化生产工艺:如改进煤 炭破碎、筛选、洗选等工
艺
提高设备利用率:如合理 安排生产计划,避免设备
闲置
加强能源管理:如建立能 源管理体系,实施能源审
计和能源监测
提高产品质量
优化原料选择: 选择优质原料, 提高产品质量
改进生产工艺: 采用先进的生产 工艺,提高产品 质量
加强质量控制: 建立严格的质量 控制体系,确保 产品质量
降低精煤水分的方法及效益

2 精 煤 产 品水分 超标 原 因分析
21 数 据 分 析 .
2 精煤水分高的要因确定 . 3
图 1为精煤水分 高的原 因分析 图。 我们以塔优 1 号煤为样本 , 2 0 对 0 9年不 同时段 装车 的精煤 做了水分 、 灰分 、 热量化验 , 其结果见表 1 。
表 1 20 0 9年 塔优 1号 煤 数 量及 质 量 日报 表
0 7
— 一
31
批 1 o o 83 1 2 .8 2 - .1 2 8 2 3 0 8O o - 4 _ 9 29 54 04 5 2 8 26 8 8 O O O O O O O O
二 批 O
0 8
-
一
1 9
批 12 77 0 .8 .7 2 9 2 .9 O3 56 2 2 o O 4 69 17 2 . 65 -8 2 3 33 o 0
22 工 艺分 析 .
精煤产 品主要 由块精煤 、 精煤 、 末 粗精 煤泥 、 煤泥 4部分 细
组成 , 各部分 进煤仓 的工艺是 不 同的 , 精煤单 独进块精 煤仓 , 块
末精煤 、 粗精煤泥和细煤泥经转 载到一起为洗混煤 , 然后 进入末
精 煤 仓 。其 具 体 流 程 如下 : 图 1 精 煤 水 分 高 原 因分 析 树 图
二批 0
一
0-7 7 1 二 批 12 8 77 13 2 .2 2 .4 O3 58 3 31O 0 8O O . -6 2O 65 .9 2 0 2 7 三 批 1 2 6 90 11 2 .2 2 - I 60 O 2 o o 81o . 8 .8 17 53 03 2 8 3o 2 2 8
制 定相 应 的措 施 , 低 了精 煤 的水 分 , 降 取得 了较 好 的 经 济 效 益 。 关 键 词 : 煤 水 分 ; 水 方 法 ; 济 效 益 精 降 经 中 图分 类 号 : D 4 T 9 文献标识码 : A
关于炼焦工业中的煤调湿技术小议

关于炼焦工业中的煤调湿技术小议摘要:煤调湿技术不但可以增加焦炉生产能力和焦炭产品质量,还可以减少炼焦时所需的能源,从而起到节能环保的作用。
本文对煤调湿这种技术进行了系统的简介,并阐述了煤调湿技术的几种主要工艺,以及每种工艺的优点和缺点,最后又分析了煤调湿技术在炼焦工业中的应用效果。
以期该技术能够在今后的发展中得到大力的推广。
关键词:煤调湿炼焦工艺技术应用煤调湿技术作为炼焦用煤预处理技术,近年来得到快速发展。
煤调湿技术不仅可以有效提高焦炉生产能力和焦炭产品质量,还能降低炼焦能耗,有利于保护环境,是国家鼓励的重点节能环保项目。
此外,该技术还被列入了国家环保部颁布的《钢铁行业焦化工艺污染防治最佳可行技术指南(试行)》,国家工信部于2010年曾下发《关于印发钢铁企业炼焦煤调湿等4项技术推广实施方案的通知》,对煤调湿技术进行推广。
一、煤调湿技术简介煤调湿技术是基于煤干燥技术发展起来的炼焦煤预处理技术。
煤调湿是“装炉煤水分控制工艺”的简称。
主要是利用焦化厂余热,如高温烟道气、上升管处煤气余热、焦炭显热等,在装炉前将配合煤加热预处理,脱除煤料中的部分水分,保持装炉煤水分稳定在6%左右,然后装炉炼焦。
煤调湿不同于煤预热和煤干燥。
煤调湿有严格的水分控制目标,不追求最大限度地去除入炉煤水分,而只是把水分稳定在相对低的水平,且保持水分恒定。
煤预热则要求装炉前尽可能降低入炉煤所含水分。
生产中,将入炉煤加热到200℃以上,尽可能脱除水分,甚至完全脱除,该过程相当于炼焦过程中配合煤在炭化室的初步加热脱水过程。
中国焦化企业和国外焦化企业在20世纪均做过工业化研究。
但该技术实际生产中存在系统设备使用寿命短、操作难度大、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在焦化行业已基本不采用。
二、煤调湿技术主要工艺中的优缺点解析煤调湿技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到现在,经历了4个发展阶段.形成了以下几种主要工艺技术1.导热油煤调湿导热油煤调湿技术,又称为热煤油煤调湿,属于第一代煤调湿。
浅谈炼焦厂的配煤调湿工艺

浅谈炼焦厂的配煤调湿工艺我国是生产和消费大国,焦煤在我国的使用范围尤其广泛。
据统计,2010年我国的焦煤产量达到3.88亿吨,消费量达3.84亿吨;2011年更是达到了4.2亿吨,消费量是4.0亿吨,生产和消费量稳居世界第一,占世界总量的60%。
但焦化行业是一个高污染、高耗能行业,在焦化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废烟气等污染物,不仅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而且还对人体本身存在着一定的危害性。
焦化行业是节能减排的重中之重,资源和环境问题成为影响焦化行业继续向前发展的瓶颈,只有对焦化行业进行技术改革,降低污染消耗,才能实现焦化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1 炼焦厂配煤调湿技术的发展历程与现状煤调技术是在焦煤轻度热解预处理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并得到广泛应用的。
它的操作原理是:将煤加热到一定温度时,使煤完全干燥脱水,直至其发生轻度热解后再装炉炼焦。
焦煤在经过热预处理后,堆积密度得到提高,同时增加了焦煤在炭化室中的填装量,使得炼焦速度提升,缩短了焦煤的生产周期,达到增产的效果,同时还提高了焦炭的质量。
20世纪中期,焦炭生产国开始了工业化试验和推广,但由于科技发展有限,该工艺对设备的要求极高,且工艺过程极为复杂,对配煤技术和焦炉结构的匹配性要求高,由于堆积密度的增加,煤在炼焦过程中不断膨胀,造成很多压力,导致炉墙损坏,减少了焦炉的使用寿命。
还有生产过程中带来的一系列环境污染问题,与当代科学发展观的理论相悖,使得该项工艺技术使用受到限制,现在早已停用。
针对上述问题,20世纪80年代的时候,日本开发出焦煤预热调湿技术,它的操作原理是:装炉前,利用炼焦过程中残留的余热,将焦煤中部分水分保留在一定值,提高煤的温度,最后完成装煤炼焦过程。
煤一般较干燥,煤调湿的好处就是能将水分控制住,确保煤在入炉后水分稳定。
煤调湿工艺既操作简单,节能环保,又能创造经济效益,受到全世界的普遍关注。
截至2010年,日本的焦化厂中,煤调湿装置占据焦炉总数的70.5%,成为主要的炼煤方式。
煤调湿技术的发展和实际生产中的问题

第三代是焦 炉烟道气调湿 , 此工艺 在对第二代 C MC技术实 践和总结的基础上 , 根据具 体 的生产实践 研究 总结而 出 的。该 工艺 的热源是焦炉烟道废气 , 温度 在 2 0~30℃ 。首 先抽风机 0 5 抽 吸焦炉烟道废气 , 送往流化床干燥机 , 经袋 式除尘器 过滤后 的 废气 由抽风机抽送 至烟 囱外排… 。同时设 有热风炉 , 当煤 料水 分过高或焦炉烟道废 气量不 足或烟 道废气 温度过低 时 , 将抽 可
低 , 20 于 0 1年相继停用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2 主流煤调湿工艺方式
第一代 C MC是采 用导热 油干燥 煤。利用 导热 油 回收焦炉 烟道气的余热和焦炉上升管 的显 热 , 然后 , 在多管 回转式 干燥机 中 , 热油 对煤料 进行 间接 加热 , 而使 煤料 干燥 。18 导 从 9 3年 9 月, 第一套导热油煤调湿装置在 日本大分厂建成投产 。“ 日本新 能 源 产业 技 术 开 发 机 构 ” 简 称 N D ) 于 19 ( E O , 9 3~19 在 我 国 96年
・
14・ 6
广州 化工
2 1 年 3 第 3期 01 9卷
煤 湿 术 的发 展 和 实 际 生产 中 的 问题 调 技
赵 海 军
( 山西潞安环保能源开发股份有限公司焦化产业发展部,山西 长治 060 ) 424
摘 要 : 简要介绍了煤调湿技术发展过程和我国现有煤调湿技术应用现状, 同时简析了煤调湿技术的优缺点, 以及采用煤调湿
ZHAO Hai一
( oigId s yD vlp e t eat e t S ax L ’nE v omet n r ee p e t o , t. C kn n ut ee m n D p r n , hn i u a n i n na E eg D vl m n C . Ld , r o m r l y o S a x C a gh 0 6 0 C ia h ni h nzi 4 2 4, hn )
炼焦煤风选调湿工艺的应用前景

I po e n m r v me t
0 概 述
( n h nT e ma E eg ee rhIsi t) A sa h r l n ry R sac n tue t
W a g Mi g o Ga u o n a e n n n gu o Xi h ng Ya g Ze g hu Ch mia n a o k fAr a r n a d Se 1Co e e c lGe er1W r s o mh n Io n te r n x
摘
要 :介绍了炼焦煤风选调湿工艺原理及特点 通过对 鞍钢 和本钢炼 焦煤的风选调湿试 验及 20 g 0 k
焦炉炼焦试验结果证明 ,在现生产条件下 ,风选调湿工艺是提 高焦炭质量 、降低炼焦耗热量和高炉焦比行 之有敢 的炼焦煤预处理新工艺
关 键 词 :炼 焦煤 风 选 调湿 工 艺 焦炭 质 量 提 高
炼焦 装 炉煤 的粒度 组 成 和水分 直接影 响 焦炭 的
技术 。与此技术相关 的技术主要有 :前苏联开发的 风 动选择 粉 碎工艺 ( 以下 简称 风选 工艺 ) 日本新 E 和 t 铁 开 发 的用焦 炉 烟道 气 等进行 煤 调 湿工艺 ( MC工 C
艺 ) 。
质量 、产量和炼焦生产的技术经济指标 ,而传统的 先配台后粉碎的备煤工艺不能按照炼焦工艺要求调 整炼焦煤的粒度组成。随着高炉的大型化和氧煤强 化炼铁 新技 术 的应用 ,对 焦 炭 质量 的要 求亦 愈 来 愈
c a n 0 k o e o e o e k n e tc rid o ti n h n Io n te o l x a d o l a d 2 0 g c k v n c k ma i g t s a r u n A s a r n a d S e tC mp e n e B n iI n a d S e lC mp n r v h tu d rt e p e e tp u t n c n i o st e i n w n e x r n t e o a y p e t a n e h r s n md cl o d t n h w n o i g o o o i a d mosu e c n r lp o e s i al f ci e c k man o l e r t ame t r c s o mp - n it r o t r c s s I ef t o e ig c a w p e e t n o e sf ri mv o e v n r p ig c k u l y, lwei g c k ma i g h a o s mp i n a d b a tfr a e c k a i . n o e q ai t o rn o e k n e t n u t l s u n c o e r t c o n o
煤调湿技术

2008 年我国大中型钢铁企业焦炭产量约 10000 万吨,其中炼焦煤水分含量超过9.5% 的大中型钢铁企业焦炭产量9000 ~9200 万 吨,已拥有煤调湿装置 5 套(含在建),采 用煤调湿焦炭产量约 770 万吨,仅占 8.5%。
Thanks for your attention!
6、煤料水分稳定在6%的水平上,使得煤料 的堆密度和干馏速度稳定,这非常有益于 改善焦炉的操作状态,有利于焦炉的降耗 高产。 7、煤料水分的稳定可保持焦炉操作的稳定, 有利于焦炉延长寿命。
煤调湿技术的工艺流程
目前煤调湿技术在日本发展得最快,使用的 最为广泛。在2000年1O月,当时日本 的15 家焦化厂的47组焦炉中,共有28组焦 炉采用 了煤调湿技术。日本先后开发了三代 煤调湿 技术 l3 J。
第三代是最新一代的流化床装置,设有 热风炉。 流化床式煤调湿大部分是采用焦炉 烟道废气或焦 炉煤气或高炉煤气燃烧废气为 热媒,对其进行加 热干燥。热废气与湿煤在 流化床上直接换热,湿 煤被干燥(图3)。
煤调湿技术的应用现状
我国应用煤调湿技术始于上世纪 90 年代中 期,日本新能源产业技术综合开发机构 (NEDO )在重庆钢铁(集团)公司实施 煤炭调湿设备示范工程,当时因技术、设 计、设备及施工、操作等多方原因,该装 置仅断断续续运行了两年多就停产至今。 2007 年10 月,济钢自主研发的国内第一套 煤调湿装置投入运行,煤处理能力 300t/h 。
3 .焦炉烟道气为热源(简称流化床煤调 湿或烟道气煤调湿) 利用焦炉烟道气作为热源,通过流化床干 燥机将湿煤进行直接加热干燥,控制装炉 煤水分。
煤调湿 煤调湿技术经济效益
1、采用CMC技术后,煤料含水量每降低1%, 炼焦耗热量就降低62.0MJ/t(干煤)。当煤 料水分从11%下降至6%时,炼焦耗热量相当 于节省了11%。 11% 2、装炉煤水分降低,还可以提高炼焦速度, 缩短结焦时间,改善焦炭质量。含水9%~11 %的装炉煤经干燥调湿后水分降低为5%~ 6.5%时,装炉煤的堆密度增加,约提高6.9%, 结焦时间约缩短4% ,两项效果可使焦炉生 产能力提高11%左右。
6m焦炉煤调湿技术的应用与改进

6m焦炉煤调湿技术的应用与改进摘要:介绍了莱钢焦化厂烟道气煤调湿技术的工艺过程及存在的问题,通过对配合煤水分,烟道气含氧量及焦炉集气系统的优化改造,实现焦炉及煤调湿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经济效益显著。
关键词:煤调湿工艺烟道气经济效益煤调湿的基本原理是利用热能将炼焦煤料进行干燥、脱水,从而对入炉煤的水分进行调节,以达到降低炼焦能耗量,改善焦炉操作,提高焦炭质量以及扩大粘结性煤用量的炼焦技术。
莱钢焦化厂7#、8#焦炉引进一套烟道气煤调湿工艺,以烟道气为热源对配合煤进行预热,该技术成熟可靠,工艺流程简单,经济效益显著,但也存在一些技术难点需要解决。
1工艺流程该烟道气煤调湿工艺主要由原煤输送系统、干燥破碎系统、烟气系统、混煤系统、粉尘治理系统、氮气系统和废气系统七部分组成,工艺流程图如图1所示。
图1 煤调湿工艺流程图1.1原煤处理工艺原煤经7#、8#焦炉配煤槽后的11#皮带机送往原粉碎机室,将原粉碎机室的11#皮带机头部漏斗及三通分料器进行改造,一路与原系统料流相连接;另一路进入新增的T1#皮带机、经1#转运站送往T2#皮带机,T2#皮带机将原煤送入干燥破碎机室的原煤仓。
原煤仓内的原煤经可调式定量宽带给煤机与高温烟气经气、煤混合室进入锤式破碎机,破碎成粒度≤5mm占100%,其中≤3mm占77±3%,水分6%~7%的煤粉。
在主引风机的抽引下,气粉混合物经重力收粉器、多管旋风收粉器和布袋收粉器进行气粉分离,煤粉直接进入全密封T3#皮带机,净化后的烟气通过烟囱排入大气。
1.2粉尘治理工艺煤粉转运和输送过程中所产生的扬尘,根据扬尘点的位置综合考虑,设两套除尘地面站对扬尘进行治理。
两套除尘系统实现了收集粉尘的回收利用,且含尘气体经除尘器净化后,排放浓度≤30mg/Nm3,满足了《山东省钢铁企业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DB37/990-2008的要求。
1.3烟气、氮气与废气工艺利用焦炉燃烧废气作为煤粉调节湿度的介质,本工艺利用7#、8#焦炉废气,从7#、8#焦炉烟囱分别引一条DN1200的废气管道合并为一条DN1600的废气管道架空敷设至烟气炉,通过锅炉离心风机抽送至干燥破碎机。
煤调湿技术在国内外发展与应用

收稿 日期 :2 1— 8 1 。 0 0 0 — 9 作 者 简 介 :李 帅 俊 ( 99 ) 17 一 ,男 ,山 东鄄 城 县人 ,工 程 师 , 硕 士 学位 , 在 山东 天 力 干 燥 设 备 有 限 公 司从 事 工业 节 能研 现 究工作。
・
2 0・ 5
干 燥 技 术 与 设 备 D y n eh oo y & Eu p e t r ig T c n l g q im n
( )焦 炭 反应性 降低 05 4 .%~25 .%,反应 后 强
度提 高 02 .%一 25 : .
C MC 有严 格 的水 分控 制 措 施 ,能 确保 入 炉煤 水 分
恒 定 。通过 直接 或 间接 加热 来 降低 并稳 定控 制 入炉 煤 的水 分 ,确 保入 炉煤 水 分恒 定 。既可达 到 增加 效
我 国焦 化 , 一目前炼 焦 用 煤 普 遍 存 在含 水 量 偏 高 的
问题 ,导致 大量 的水 分进入焦 炉 ,这 些水 分在焦 炉
中气化 要耗费 大量 的热能 。在 装炉前 把原 料煤预 先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好 的经济 效果 ,比较 有代 表性 的主要有 德 国、独联
体 、 日本 。德 国主要利 用炼 焦废热 将 瓷球加热 ,瓷
产 的一项 重要 内容 ,是 正在 快速 发展 和完 善 的炼 焦
在一 个适 宜 的 目标 值 ,降低 炼焦 耗热 量 ,增 加 入炉 煤堆 密度 ,提 高焦 炭质 量等 。煤调 湿 技术 具有 以下
优点。
煤料 预处 理措 施 ,炼 焦煤 调 湿技 术现 已经成 为我 国
钢 铁 行 业 除 干 熄 焦 以外 重 点 开发 并 积 极 推 广 的 炼 焦技 术 。凶此 介 绍煤 调湿 技术 在 国 内外 的发展 应用 对 焦化 企 业健康 的持续 发展 具有 重要 的指 导意义 。
精煤调湿工艺的设计及应用浅析

1 系统 方 案 优 选
目前 国内煤 调湿 工艺 主要有 3种 :多管 回转 式
干燥机 、流 化床 干燥 机和 回转 滚筒 干燥 机 ,工 艺 特
点 比较 见表 1 。
该公 司决定 建设 2 0万 精 煤 调 湿装 置 ( x 7 2
表 1
3种 调 湿 工 艺对
通过对 以上 3种 工艺 的综合 分析 与评 价 。发现 捣 固炼 焦洗 精煤 的干燥 采 用 回转 滚 筒干燥 机 的煤调 湿工 艺 比较 合适 ,方框 流 程见 图 1 。
温级别 ,从 而 降低造 价 。精 煤 调湿技 术 的经济 效益
见表 2 。
I
. . ... .. .. .. .. ,... .. .. . . . . . . . . . .
溪 l
_J _ 1 . . . . . . . . . _ J ..........._ .... ......
=
式 中 :v 代 表 烟 气 单 位 面 积 流 速 ,k/ m ・) : g( s ,取
3. 6。
综 上 所 述 .干燥 机 简 体 直 径 选 5 m.根 据蒸 发 容 积 2 8 的要求 ,简体 长度 选 2 m,所 以 回转 滚 3 m, 0 筒 干燥 机 的选 型为 4 x 0 , 2 m。 5
云南 大为 制焦 有 限公 司年 产 2 0万 t 全焦 捣 0 干 固焦炉 于 2 0 0 7年 1 月 建成 投产 。多 年 的生产运 行 1 表 明 ,外 购精 煤 水 分较 高 (4 1 %) 1%~ 7 ,且 露天 储
2 0/ ) 0 t ,利 用 焦 炉 烟 道 的 高 温 废 气 和 混 合 煤 气 h
计 算 。而 单位 容 积蒸 发强 度 的确定 ,不 仅 与所 烘干
煤调湿技术

煤调湿技术的工艺流程
目前煤调湿技术在日本发展得最快,使用的 最为广泛。在2000年1O月,当时日本 的15 家焦化厂的47组焦炉中,共有28组焦 炉采用 了煤调湿技术。日本先后开发了三代 煤调湿 技术 l3 J。济钢自主研发的国内第一套 煤调湿装置投入运行,煤处理能力 300t/h 。
同年宝钢、太钢、攀钢采用以干熄焦发电背
压蒸汽为热源的蒸汽煤调湿技术,其中宝钢1 套煤处理能力 300t/h 的调湿装置于 2008 年 底投入运行,太钢1 套煤处理能力 410t/h 的 调湿装置于 2008年底开始试运行,攀钢和马 钢正在建设煤调湿装置。预计到 2009 年底全 国将有5 套煤调湿装置生产运行,煤处理能 力共计 1490t/h。
2008 年我国大中型钢铁企业焦炭产量约 10000 万吨,其中炼焦煤水分含量超过9.5% 的大中型钢铁企业焦炭产量9000 ~9200 万 吨,已拥有煤调湿装置 5 套(含在建),采 用煤调湿焦炭产量约 770 万吨,仅占 8.5%。
Thanks for your attention!
2、装炉煤水分降低,还可以提高炼焦速度, 缩短结焦时间,改善焦炭质量。含水9%~11 %的装炉煤经干燥调湿后水分降低为5%~ 6.5%时,装炉煤的堆密度增加,约提高6.9%, 结焦时间约缩短4% ,两项效果可使焦炉生 产能力提高11%左右。
3、改善焦炭质量,其中DI15150可提高1%~1.5%, Sar提高1%~3%;在保证焦炭质量不变的情况下, 可多配弱粘结煤8%~10%。
煤调湿技术的主要形式
1.导热油为热源(简称导热油煤调湿) 导热油为热载体,通过换热器吸收焦炉烟道气和荒 煤气显热后,温度升高至~210℃,在多管回转式干 燥机内,对湿煤进行间接加热干燥,控制装炉煤水 分。 2.蒸汽为热源(简称蒸汽煤调湿) 利用干熄焦蒸汽发电后的背压汽或企业内其它低压 蒸汽作为热源,在多管回转式干燥机中,对湿煤间 接加热干燥,控制装炉煤水分。这种蒸汽加热的多 管回转式干燥机,有两种结构形式:一种是蒸汽在 管内、煤料在管外;另一种是煤料在管内,蒸汽在 管外。
煤调湿

煤调湿(Coal Moisture Control简称CMC)是“装炉煤水份控制工艺”的简称,是将炼焦煤料在装炉前去除一部分水份,保持装炉煤水份稳定在6%左右,然后装炉炼焦。
CMC不同于煤预热和煤干燥:煤预热是将入炉煤在装炉前用气体热载体或固体热载体快速加热到热分解开始前温度(150℃~250℃),此时煤的水份为零,然后再装炉炼焦;而煤干燥没有严格的水份控制措施,干燥后的水份随来煤水份的变化而改变。
CMC有严格的水份控制措施,能确保入炉煤水份恒定。
CMC以其显著的节能、环保和经济效益受到普遍重视。
目前,世界上共有三种CMC流程:(1)导热油调湿即采用导热油干燥煤。
利用导热油回收焦炉烟道气的余热和焦炉上升管的显热,然后,在多管回转式干燥机中,导热油对煤料进行间接加热,从而使煤料干燥。
1983年9月,第一套导热油煤调湿装置在日本大分厂建成投产。
“日本新能源产业技术开发机构”(简称NEDO),于1993年~1996年在我国重庆钢铁(集团)公司实施的“煤炭调湿设备示范事业”就是这种导热油调湿技术。
重钢煤调湿工艺流程如图7—1。
图7—1 导热油调湿工艺流程图重钢煤调湿装置因种种原因,只断断续续运行了 1 年多就停产至今。
导热油煤调湿流程复杂,设备庞大,操作环节多,投资较高,现在已很少建设。
(2)蒸汽调湿(回转式干燥机煤调湿)采用蒸汽干燥煤料。
利用干熄焦蒸汽发电后的背压汽或工厂内的其它低压蒸汽作为热源,在多管回转式干燥机中,蒸汽对煤料间接加热干燥。
这种CMC最早于上世纪90年代初在日本君津厂和福山厂投产。
目前,在日本运行的CMC绝大多数为此种型式。
日本JFE西日本制铁所(福山地区)蒸汽煤调湿流程如图7—2。
其设备规格参数如表7—2。
图7—2 蒸汽调湿工艺流程图表7—2案 JEF西日本制铁所(福山地区)CMC设备规格调湿前水分 9.0% 传热管径 125、100、90、80A调湿后水分 6.0% 传热管长度 25m装入时水分 5.6% 传热管数量 216根调湿能力 270Dry-T/Hr 传热面积 1800m2干燥机本体尺寸 3.8m×25mL传热系数60kcal/m2hr℃本体倾斜 8/1000 蒸气压力 0.7~12收集灰尘机喷射型除尘机(930m3/hr)这种蒸汽加热的多管回转式干燥机有两种结构型式:一种是蒸汽在管内、煤料在管外,这种结构可适应煤料中杂物多的状况,见图7—3。
煤调湿技术

煤调湿技术煤调湿技术是将焦炉入炉煤水分控制(Coal Moisture Control)技术(简称煤调湿或CMC),是由煤干燥技术进化而来。
它是将炼焦煤料在装炉前除掉一部分水分,并保持装炉煤水分稳定的一项煤的预处理技术。
一、技术简介。
其工艺流程历经三代发展,逐渐发展成为成熟的技术。
第一代CMC是采用导热油干燥煤。
利用导热油回收焦炉烟道气的余热和焦炉上升管的显热,然后,在多管回转式干燥机中,导热油对煤料进行间接加热,从而使煤料干燥。
第二代CMC采用蒸气干燥煤料。
利用干熄焦蒸气发电后的背压汽或工厂内的其他低压蒸气作为热源,在多管回转式干燥机中,蒸气对煤料间接加热干燥。
第三代是焦炉烟道气调湿,此工艺在对第二代CMC技术实践和总结的基础上,根据具体的生产实践研究总结而出的。
该工艺的热源是焦炉烟道废气,温度在200~350℃。
首先抽风机抽吸焦炉烟道废气,送往流化床干燥机,经袋式除尘器过滤后的废气由抽风机抽送至烟囱外排。
同时设有热风炉,当煤料水分过高或焦炉烟道废气量不足或烟道废气温度过低时,可将抽吸的烟道废气先送入热风炉,用焦炉煤气点火,使高炉煤气燃烧,提高烟道废气的温度,通常情况下可不用热风炉补充热源。
采用煤调湿技术后,可以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效果:(1)经过多年生产实践,采用CMC技术后,煤料含水量每降低1%,炼焦耗热量就降低62.0 MJ/t(干煤)。
当煤料水分从12%下降至6%时,焦炉炼焦耗热量相当于节省了62.0×(12-6)=372 MJ/t(干煤)。
(2)由于装炉煤水分的降低,使装炉煤堆密度提高,干馏时间缩短,因此,焦炉生产能力可以提高10%左右。
改善焦炭质量,其可提高2~5个百分点,焦炭反应后强度CSR提高1~3个百分点;在保证焦炭质量不变的情况下,可多配弱粘结煤6%~10%。
(3)煤料水分的降低可减少30%多的剩余氨水量,相应减少剩余氨水蒸氨用蒸气30%,同时也减轻了废水处理装置的生产负荷。
煤调湿技术开发及在焦化厂的应用研究

—316—技术改造如果在焦化厂当中采用煤调湿装置,不但可以有效控制焦炉工作过程中所产生的水分总量,同时还可以有效节省炼焦所消耗的热量,同时在工作过程中装炉煤含水量的下降会提高其材料的堆积密度,进而可以有效提高焦炭的实际产量和质量,实现焦化厂生产工作的良好经济效益。
1.煤调湿技术开发煤调湿技术主要是使用焦化厂内部反应所生成的余热,在装炉工作之前将炼焦煤料进行升温,干燥将其中的水分含量由10%控制在6%左右,然后再通过使用焦炉技术来进行进一步处理。
煤调湿技术和煤干燥技术尽管在处理工作结果上基本相同,但是所呈现出的意义却有所差异,煤干燥处理并没有充分明确没材料的干燥标准值,干燥的结果会随着装炉煤的原始含水量在干燥过程中的热强度而发生改变,并没有严格控制水分。
而煤调湿技术的应用,主要工作目的是将装炉煤直接升温干燥到特定的目标参数,在水分含量上的控制比较严格,可以有效保证焦炉在装炉煤含水量稳定的状态下进行工作。
如果煤炭当中的水分含量超过标准的设计参数,因为干燥机的进口部分红外测水仪器设备会发出相应的工作信号,自动开启热煤加热炉来进行针对性调节,如果干燥机的出口煤水分大小低于标准的设计参数,则通过红外测水仪发出相应的工作信号,提高干燥机的工作运转速率,对煤炭水分含量大小进行针对性控制和处理[1]。
在煤调湿装置工作过程中,主要是使用荒煤气或者烟道废气等交炉余热来进行装炉煤调湿。
通过使用干熄焦装置作为发电机设备的被压蒸汽提供热源,蒸汽会被直接送入到多管回转干燥机管道内部,和管道外部的湿煤之间形成热交换,将煤直接干燥到目标值生成的蒸汽冷凝水会直接返回到锅炉设备当中,煤调试装置设备多管回转干燥单元主要包含两种形式,一种是蒸汽走外部管道,一种是湿煤走内部管道。
煤调湿技术首先是通过日本新日铁单位开发和应用,截止到目前为止已经陆续开发出了三代技术。
其中第一代煤调湿技术,主要是通过导热油干燥处理工的方法,通过使用导热油回收焦炉上升管煤气的热量和烟道气所产生的热量,然后再多回管系统当中进行进一步干燥和处理,然后通过被加热的煤油对煤料展开直接或者间接性的加热和干燥处理。
焦煤气流分级调湿设备及工艺技术分析

焦煤气流分级调湿设备及工艺技术分析重点介绍了以焦炉烟道废气为热源、采用流化床干燥机设备的煤调湿工艺和焦煤分级工艺,煤调湿及焦煤分级工艺利用焦煤粒度分布的自有特性,将调湿技术与原料煤粒度分级相结合,可有效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能耗,符合当下节能环保、产业升级的政策要求。
标签:分级调湿;流化床;节能减排煤焦化行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我国是焦炭生产和消费大国,援引工信部公布的数据,2018年1-10月份焦炭产量累计3.6亿吨,同比下降1.0%,其中,钢铁联合企业焦化厂焦炭产9100万吨,同比下降4.9%,独立焦化企业焦炭产量2.68万吨,同比下降0.2%。
2018年全年产量将超过4.3亿吨。
同时,焦化行业产能严重过剩,预计2018-2020年之间,国内仍有约4000多万吨的焦化产能陆续释放,而行业集中度低、生产粗放、环保不达标等矛盾仍较为突出,产业结构亟待优化。
焦炉生产需消耗大量能源,同时产生较多气体、固体和液体等污染物,污染环境。
目前,在国家供给侧改革及产业升级、节能减排的政策导向下,炼焦行业的降耗、节能、减排已刻不容缓。
焦化企业只有通过一系列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才能实现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煤调湿技术作为炼焦用煤预处理技术,是焦化行业节能减排的重要技术之一。
通过采用该技术,可有效提高焦炉生产能力和焦炭产品质量,降低炼焦能耗,有利于保护环境,是国家鼓励的重点节能环保项目。
1 煤调湿技术设备及工艺的发展及应用现状煤调湿技术是焦煤入炉前的预处理工艺,主要是指利用焦化厂余热,如烟道废气、干熄焦蒸汽或其它低压蒸汽等,对装炉煤进行加热,使其水分降低到6%左右,然后再装入焦炉的技术。
从上世纪80年代日本新日铁研发该技术至今,已逐步发展了三代技术工艺,并得到大规模工业化应用。
目前煤调湿技术采用的热源主要有导热油、烟道废气、蒸汽。
(1)第一代导热油煤调湿技术:该技术利用导热油吸收上升管荒煤气显热,并在回转式的干燥机内完成间接加热,调节煤料的水分含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万方数据
1223 年 4 月 第 45 卷 第 1 期
燃 料 与 化 工 "#$% & ’($)*+,% -./+$00$0
!
例,按国内一般焦化厂的原料、产品和动力价格 计算,配套的汽化上升管煤调湿装置产生的节能 与增产效益见表 1。
!
投资回收期及前景
以汽化上升管为主要热源的煤调湿工艺包括上
升管汽化冷却系统、回转换热系统、排湿系统 6 含 烟道废气引出及排湿气除尘 7 、煤输送系统及自动 控制系统。以 1 8 31 孔 9:34 ; <2 型焦炉计算,系 统总投资约 1 522 万元,根据煤调湿装置的经济效 益每年可达 1 522 余万元,因此,该装置在 = 年内 即可收回投资。 我国现有各种焦炉约 = 422 余座,年产焦炭约 => 222 多万 ?,年耗洗精煤 1= 222 多万 ?,如以焦 炉装炉煤含水 =2@ 计,则每年有 1 =22 万 ? 水进入 焦炉, 相当于 1A2 万 ? 标准煤。如采用装炉煤调 湿装置将装炉煤水分降至 >@ ,则每年有 <32 万 ? 水不进入焦炉,可节约炼焦煤约 = =22 万 ?。 总之,这套中国式的煤调湿技术非常适合于我 国焦化厂的新厂建设和老厂改造,具有广阔的市 从表 1 可以看出,煤调湿装置的经济效益每 年可达 1 522 余万元,这些还不包括汽化上升管产 生的蒸汽用于煤调湿外且富余的蒸汽价值,经济 效益非常显著。 场。该工艺存在的不足是汽化上升管的检修不太方 便,有待于今后改进。
"
经济效益分析
参考重钢焦化厂生产数据,依据汽化上升管 F
!
焦炉热平衡
以 3 D 53 孔 E957 F 04 型焦炉为例,采用汽化 上 升 管 F煤 调 湿 技 术 可 以 回 收 荒 煤 气 显 热 332 ?GHE @ ’; 烟道废气显 热 32 ?5HE @ ’。而 应用这 些 余 热 又 足 以 将 含 水 ?42 8C 的 配 合 煤 干 燥 到 >2 8C , 在 无 须 外 供 能 源 情 况 下 达 到 煤 调 湿 的 目 的,见表 ?。
9
工艺流程
上升管汽化冷却装置产生的蒸汽经过蒸汽混合
器进入多管回转干燥机与湿煤进行间接热交换,蒸 汽由 7<3Z 冷凝冷却到 ?2Z 后进入软水箱,再由循 环泵送入上升管汽化冷却系统。当煤料水分高于 72; 5Y 时,采用外来高压蒸汽调节温度,使煤水分 保持稳定。煤在多管回转干燥机内由 12Z 加热至 [2Z ,水分由 72; 5Y 左右降到 <; 5Y 后由带式输送 机送至贮煤塔。在运输过程中,煤的水分将进一步 挥发而达到 <Y 。 由风机抽出 142Z 的烟道废气送入 多管回转干燥机,将煤在干燥机内蒸发出的水分引
:
工艺效果
6 7 8 降低炼焦耗热量。入炉煤水分由 72; 5Y 减 少 到 <Y 的 炼 焦 耗 热 量 降 低 5[; 55 \ 3; 5 ] 1<4; 5F^ _ FC;煤从 12Z 预热到 [5Z 炼焦耗热量降 低 <5 \ 2; 4 \ 3; 7[7 ? ] [7; 5F^ _ FC; 堆 密 度 增 加 4; 5Y 后 炼 焦 耗 热 量 降 低 4!F^ _ FC; 炉 温 降 低 15Z ,焦炭带走热量减少 5Y ,炼焦耗热量可降低 !2F^ _ FC;结焦时间缩短 3Y ,炼焦耗热量可降低 14F^ _ FC‘ 废气温度降低 15Z ,炼焦耗热量可降低 42F^ _ FC‘ 总计节约能耗 525F^ _ FC。 6 1 8 提高焦炭质量。由于配合煤水分降低使装 炉煤堆密度增加,可多配弱粘结性煤 72Y 左右; 炭化室内上下煤料分布均匀,焦炭成熟均匀,粒度 大于 722)) 与小于 75)) 级的比例减少, R32 、 R15 比例增加,焦炭和,以上升 管汽化冷却装置产生的蒸汽为主要热源,以烟道废 气的显热为辅助热源,在装炉前将炼焦煤水分的 72Y 左右干燥至 <Y 。该技术成熟可靠,工艺过程 简单,操作方便、运行安全、投资省、节能效果 好。该装置在本钢一铁焦化厂、沈阳煤气二厂等厂 已成功运用 12 多年。
1223 年 4 月 第 45 卷 第 1 期
燃 料 与 化 工 "#$% & ’($)*+,% -./+$00$0
!
煤调湿工艺及其经济效益分析
朱德升 陈海文
摘
6 天津天铁炼焦化工有限公司,天津 422427 8 6 鞍山焦化耐火材料设计研究总院,鞍山 773221 8
要:介绍了煤调湿技术的工艺过程,分析了应用汽化上升管装置,回收焦炉自身余热,进行煤调湿的经济效 煤调湿工艺 经济效益 文章编号:7227 > 4!2? 6 1223 8 21 > 222! > 24
煤调湿的工艺效果,采用煤调湿工艺,可使焦炉生 产 能 力 提 高 <2 <C ; 焦 炉 加 热 煤 气 消 耗 量 减 少 848IE @ IJ;初冷器用水与剩余氨水减少 ? @ 7;相应 的减少蒸氨用蒸汽 ? @ 7。 汽化上升管煤调湿装置的效益包括节能效益与 增产效益两部分。以 3 D 53 孔 E957 F 04 型焦炉为
35’(*#.(6 9($ Q./+$00 /N +/,% )/*0E#.$ +/BE./% ’R’ *0 G$0+.*S$GH E($ ,QQ%*+,E*/B /N T,Q/.*U$G 0E,BGQ*Q$ G$T*+$ N/. .$+/T$.O /N +/F$ /T$B $V+$00 ($,E N/. $+/B/)*+ $NN$+E ,BG $B$.COW0,T*BC .$0#%E /N +/,% )/*0E#.$ +/BE./% *0 ,B,%OU$G; 7+4 8"*/’6 X,Q/.*U$G 0E,BGQ*Q$ ’R’ Q./+$00 P+/B/)*+ $NN$+E 入除尘器,除尘后经烟囱排入大气。除尘器收集的 煤粉送到干燥机后的运煤带式输送机上运往煤塔。 见图 7。
益与节能效果。 关键词:汽化上升管 中图分类号:9:511; 7< 文献标识码: =
!"#$ %"&’()*+ !",(*"$ -*".+’’ #,/ &(’ 0.","1&. 022+.( 3,#$4’&’
@(# A$0($BC 6 9*,BD*B 9*,BE*$ ’/F*BC ,BG ’($)*+,% ’/;H IEG; 9*,BD*B 422427H ’(*B, 8 ’($B J,*K$B 6 LB0(,B ’/F*BC ,BG M$N.,+E/.O PBC*B$$.*BC ’/B0#%E*BC ’/.Q;H L(0B,B 773221H ’(*B, 8
刘晓明 编辑
对炉头温度过高的临时处理
陈晓舟 6 广西柳钢焦化厂,柳州 535221 7 方式,适当打开蓄热室测温孔盖。使冷空气由此进 入煤气蓄热室,一是可以贫化煤气,使一些燃烧后 的废气带入炉头火道;二是冷却炉头段的煤气温度 和格子砖温度。经调火班的多次调试,在煤气蓄热 室测温孔盖打开 <)) 左右时效果最好。在保证焦 炭 成 熟 的 前 提 下 , = 号 炉 炉 头 温 度 下 降 了 52 E A2F , 达 到 = =12 E = =52F G = =>2 E = =<2F 。焦 饼横向成熟转向均匀,经全炉测量表明,横排系数 上升到 2D !2,马鞍型现象消失,且温度稳定,杜 绝了大量的炉头焦跌落。 上述方法仅是临时措施,从长远考虑,还需采 用斜道调节砖来调节煤气量的分配。建议对 9:<2 ; BC 焦炉煤气小孔板及斜道调节砖的设计加 以改进,以保证横排温度曲线的稳定及减少炼焦耗 热量。
收稿日期:1224 ; =2 ; 1!
万方数据
收稿日期:1224 > 77 > 7!
万方数据
0
燃 料 与 化 工 !"#$ % &’#()*+$ ,-.*#//#/
1+-2 3445 6.$2 78 9.2 3
图#
以汽化上升管为热源的 $%$ 流程
: 7 ; 延长焦炉使用寿命。煤调湿技术能很好地 控制入炉煤的水分,并具有较高的温度,保证了 焦炉的加热稳定,对焦炉炉体起到了很好的保护 作用。 : 5 ; 生产成本低、环保效益好。经调湿的配合 煤在炭化室干馏过程中产生的荒煤气汇集到炭化 室顶部空间,经上升管、桥管进入集气管,约 <44= 的 荒 煤 气 经 上 升 管 汽 化 冷 却 后 的 温 度 降 至 584= 左右,在桥管内被氨水喷洒冷却至 <>= 左右 : 常规焦炉只冷却到 03= ; 。回收上升管显热大大 的降低了集气管的温度,使初冷器用水量和剩余 氨水量分别减少了约 ? @ 7,从而减少了回收车间的 负荷和投资。炉温降低 38= 后废气中的 9AB 排放 量减少 33C ,有效的减少了大气污染。
我厂在原 1 8 31 孔 9:<2 ; B 型焦炉基础上扩建 44 孔 9:<2 ; BC 型焦炉,于 1224 年置换高炉煤气 加热后,出现炉头温度偏高,横排温度系数只有 2D >A。其中 = E A 眼、11 E 1< 眼都脱离横排标准范 围; 1 眼、 1A 眼更是偏离 A2F 以上,炉头温度达 =122 G =152F 。造成炉头焦大量跌落,不仅增加了 炉门操作的工作量还增加了炼焦耗热量。虽然采取 了调整标温及加大支管压力等措施,但效果不明 显。 上述问题主要原因是 9:<2 ; BC 型焦炉在蓄热 室封墙上采取了各种保温措施,减少了蓄热室封墙 窜漏和散热,使炉头火道供热增加;另外在第 1、 4 火道间增加了循环孔,使炉头火道温度影响更明 显。由于斜道调节砖尺寸没变,导致横排温度两头 高中间低,最终呈马鞍型。对此我们采取逆向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