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行》教案
大班语言活动古诗《山行》教案
大班语言活动古诗《山行》教案
一、背景介绍
本次教学活动是针对大班儿童语言能力的提升而设立。《山行》是中国古代诗歌中的一篇佳作,选用此篇诗歌可以帮助孩子们提高诗歌欣赏和理解能力,同时可以让孩子们在语言表达方面得到锻炼。
二、教学目标
•帮助孩子们理解《山行》诗歌;
•培养孩子们的诗歌鉴赏和吟诵能力;
•激发孩子们对自然景物的兴趣;
•锻炼孩子们的口头表达和团体合作能力。
三、教学流程
Step 1:引入课程
引导孩子们进入学习状态,可以使用生动形象的图片或故事,说明本节课的主题。
Step 2:了解作者和作品
通过简短的介绍,讲解诗人王之涣和他的代表作品《山行》。
Step 3:朗诵和赏析
教师朗诵整首诗,并给孩子们讲解每句话的含义。引导孩子们自己跟着老师一起朗读,感受诗歌的韵律。
Step 4:诗歌吟唱
将整首诗歌分割成小节,让每个小组分别朗诵自己的小节。再由全班同学一起合唱整首诗歌。这样可以培养孩子们的团体合作能力,也可以让孩子们体验诗歌的美妙。
Step 5:配合活动
根据诗歌内容设计与自然景色有关的活动,如户外诗歌大赛、寻找
自然界景物等。这样可以让孩子们更深入地了解自然景物,也可以让
他们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Step 6:总结
对本节课所学到的内容进行总结,让孩子们自己讲述自己收获了什么。
四、教学要点
•教师要有生动形象的讲解方式,引导孩子们进入学习状态;
•让孩子们理解诗歌内容,感受其中的美丽;
•培养孩子们的诗歌鉴赏和吟唱能力;
•设计相应活动配合诗歌,让孩子们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五、教学反思
通过这次教学,让孩子们更深入地了解了《山行》这篇诗歌,让他
小学三年级语文《山行》教案7篇
小学三年级语文《山行》教案7篇
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下面是小编辛苦为朋友们带来的7篇小学三年级语文《山行》教案,希望能够给您提供一些帮助。
山行优秀教案篇一一、教学目标:
1、读懂诗句,理解内容,想象大自然的美丽景色。
2、理解诗的主题,体会诗人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3、背诵课文,默写课文,积累语言
二、教学重难点:目标二、三
三、教学用时:1课时
四、课型:讲读课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引儿歌《秋叶飘飘》课文《秋天》让学生谈对秋叶和秋天给人的联想。(秋叶多彩:美丽愉悦、欢快明朗;草木枯黄摇落:暗淡伤感;硕果累累:丰收喜悦)素有“小杜”之称的唐代诗人杜牧也对秋天情有独钟,让我们随杜牧一起顺着山路而上,走进深秋的山林。
学生齐读诗文。
(二)检查预习
1、交流作者杜牧。
杜牧(803年~805年),字牧之,号樊川,京兆万年人。出身于世代官僚地主家庭。二十六岁中进士。晚唐一位著名诗人,著有《樊川文集》。
杜牧在文学方面,他主张“本求高绝,不务奇丽”,以豪迈俊爽,拗峭清丽独树一格。他的七律和七绝都写得很成功,而七绝尤为凝炼、自然,很多名篇为后人所传诵。由于他在诗歌方面成就较高,后人把他与杜甫相提,称为“小杜”,与李商隐并提,称为“小李杜”。
2、《助学》的预习积累。
(三)学习诗作:
一读:识秋物,赏美景
解题:山行,你认为是什么意思?(在山中行走)
1、作者在山中行走看到了什么?(听读时在诗中画出)
山行教案12篇
《山行教案》
山行教案(一):
教学目的要求:
1、知识目标:理解重点词句,了解诗歌资料,有感情地朗读。
2、潜力目标:优等生能透过学法自学古诗,能创意地表达古诗内
容,富有想象潜力。
中等生能抓住重点词,了解古诗学习的方法。
差等生在优等生的帮忙下能基本了解古诗的学习方法。
3、情感目标:激发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欣赏古诗的意境美。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诗句,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课前准备:
教师:投影幻灯片、音乐磁带。
生:准备两首描述四季景色的诗句。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创设情境,观看录像《山行》,先向学生交代学习任务,然后简介作者,理解诗题,设置悬念,激发学生了解下文的兴趣。
让学生背出一两首杜牧写的诗。谈谈对杜牧的了解,透过查字典,翻找资料,请A级生总结杜牧是唐朝诗人,擅长写景,人称小李杜。
二、新授
1、初读古诗,回顾学法。
1、学生在不同形式的朗读中初步感知资料。
(1)透过学生自由读、分组读、指名读、齐读等手段,初步了解古诗资料。
(2)请B级生说说学习古诗的方法,A级生补充点评。
总结出拆散、释词、理顺、连贯。
2、透过学法自学古诗。
2、小组讨论,主动探究。
(1)小组讨论,抓住关键词坐、于、霜、寒、斜等词语,用查字典、查找资料理解。
(2)逐句逐句地理解,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懂的提出来小组共同解决。
3、总结学习状况,师生共同评价。
3、汇报学习过程
(1)让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发言汇报学习古诗的过程,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
(2)不懂的问题全班共同讨论。
(3)请B级生说出文中的重点词坐、于、霜、寒、生的意思,请A级生说出斜、生、寒、霜这些词的用法好在哪里。
大班语言活动古诗教案《山行》
大班语言活动古诗教案《山行》
一、教学目标
1.能够正确朗读《山行》这首古诗,并理解其中的意义;
2.能够简单解读诗中含义,了解诗中描写的景象,拓展学生
的想象力和联想能力;
3.能够运用诗中的语言,进行简单的创作。
二、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教学用的资料、PPT等。
2.学生:提前准备笔、纸、课本。
三、教学流程
1. 导入环节
教师介绍古诗《山行》,引出主题,如“你们喜欢去山里玩吗?今
天我们就来学一首山行的古诗。”
2. 正文环节
2.1 正确朗读《山行》古诗
让学生依次读古诗,并找出其中的韵脚、节奏以及韵律。教师对学
生朗读的情况进行点评,并纠正他们的发音。
2.2 简单解读古诗
1.诗的主题是什么?
2.诗中描写了哪些景象?
3.诗中给你留下的印象是什么?
教师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并进行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多发言,倡
导思考。
2.3 进行关联联想
通过展示图片、发出关键词等多种形式,让学生以《山行》为基础,进行联想,并描述他们的联想过程。让同学之间进行分享和互动交流。
2.4 进行创作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联想和感受,自由创作与《山行》相关的短文、句子、画作等。教师可以在这个环节中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
3. 拓展环节
通过观看一些与《山行》相关的影视作品、讲述名人游山的故事等形式,拓展学生对于山、大自然的认识,并引发学生对于生态环境的关注。
四、教学总结
教师对于此次活动进行总结和回顾,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并对学生的优秀表现进行表扬。
五、教学反思
教师在教学时应该注意多点击头脑风暴、以多元化方式展示教材的教学方式,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山行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山行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山行教案与反思第1篇】
山行
杜牧
一、教学目标:
1、学习《山行》,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掌握古诗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3、理解诗的意思,体会诗的意境,。感受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水的感情。
二、教学重难点:
、掌握古诗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体会诗的意境,。
三、教学过程:
1、导入
提问:同学们,一年四季,你最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
因为有了春、夏、秋、冬,所以,我们看到了一个奇妙、美丽的大自然。但是秋天是一个多姿多彩的季节,收获的季节。
揭题:有一位诗人,他也喜欢秋天的景物,他写了一首描写秋天景物的诗《山行》(板书课题:山行),这位诗人就是杜牧。杜牧,唐朝著名诗人,后人称杜甫为“老杜”,称杜牧为“小杜”。杜牧对江南美景情有独钟,写下许多诗篇。有一首诗以它优美清新的风格传诵千古。这首诗就是《山行》。
2、初读感知
(1)“山行”就是在山上行走,诗人在山上行走看到了什么呢?
翻开课本到45页,自由朗读《山行》,要求读准字音,声音洪亮。(学生自由朗读约5分钟)
(2)指名朗读,请两位同学朗读。
(3)同学们一起读一读这首诗。
3、精读感悟
(1)诗中有哪些景物?
板书:寒山、石径
白云、人家
枫林晚、霜叶红
请同学们欣赏课件,看看图中有没有这些景物。
(2)现在让我们跟随诗人去欣赏这些美景(用一体机出示古诗)
①(结合课件)诗人坐在马车上正慢慢走来,他首先看到了什么?(寒山、石径)
为什么诗人说这座山是“寒山”呢?
山行古诗教案
山行古诗教案
教案:
主题:山行古诗教学
目标:学生能够通过学习山行古诗,了解古代诗人对山的描绘和感悟,培养对自然的热爱和审美情趣。
教学步骤:
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有关山的美景视频或展示一些山的图片,激发学生对山的兴趣,并引出学习山行古诗的话题。
2. 学习古诗:选择一两首古代山行诗,例如《登鹳雀楼》、《江雪》,给学生逐字逐句的解读,帮助他们理解诗中形象描绘和意境的构建。
3. 领会诗意:引导学生从诗中抽取出表达诗人对山的态度和感受的词句,并用简单的语言概括出诗的主旨和意义。
4. 创作练习:要求学生尝试自己写一首山行古诗,可以引导他们选择山的特点、表达自己对山的情感或者借用古人的形象描写方式。
5. 分享和评析:鼓励学生将自己创作的古诗与同学分享,并互相评析和交流。
6. 拓展活动:带领学生进行户外山行活动,让他们亲身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和无限的灵感。
评估方式: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创作的古诗质量和对山行古诗的理解程度进行评估。
拓展延伸:
1. 给学生布置课后作业,让他们进一步学习和欣赏其他古代山行诗,总结不同诗人的山行观点和风格。
2. 鼓励学生参加文学社团或者诗歌比赛,提高他们对古典文学的研究和创作能力。
3. 组织学生进行古诗朗诵比赛,让他们展示自己对山行古诗的理解和演绎能力。
希望以上教案对您有所帮助!
山行教学设计
山行教案
丰县首羡镇和集小学李敬寒
教学目标1、学会生字“径”“霜”,理解词语“石径、坐、霜叶、红于”等词的意思;
2、理解诗的意思,认识秋天红叶的静美,体会诗人热爱祖国壮丽河山的思想感情;
3、体会诗人丰富的想象力,感受诗歌美的意境;
4、背诵古诗,默写古诗;
教学重点
理解诗的意思,体会诗人丰富的想象力;训练学生理解语言文字的能力,使学生受到美的感染和熏陶;
教学难点
体会诗人丰富的想象力,感受诗歌美的意境;
教学过程
一、谈话释题
1、同学们,在祖国语言宝库中,老师对古诗特别钟情,因为古诗特别的美;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古诗山行;这首诗是晚唐时期的一位着名诗人杜牧所写;杜牧的诗歌和散文都写得很好,创作态度非常严谨;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对自己的作品进行分析、总结,把自己认为不满意的烧掉;1000多篇诗文流传下来的只有450篇;这首诗是他写景的代表作;
2、释“行”,质疑;
作者在什么季节游览山间看到了那些景物抒发了什么情感
二、默读古诗
1、根据课后的解释,以及联系上下文,理解“远上、石径、斜、坐、霜叶、红于”等词的意思;
2、结合插图想一想:图上画的是什么季节的景物这些景物是怎样的
3、试着说说诗句的意思;
三、理解诗句
1、读第一、二行:
诗人在山路上看到了什么在理解“远上、石径、斜”等词的基础上说出:一条石头小路弯弯曲曲地伸向远处的深秋的高山上,那白云生长飘动的地方,隐隐约约有几户人家;
2、读第三、四行:
1 说说“坐、霜叶、红于”的意思,指名说说三、四行诗句的意思;
2幻灯出示未添色的枫林图,让生说出作者停下车来观赏的原因,然后指名为这枫叶添上颜色,成为美丽的秋色图;
大班语言《山行》教案
大班语言《山行》教案
教学目标:
1.总结名句,分析诗意。
2.培养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和感悟能力。
3.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
1.分析诗句,理解诗意。
2.培养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和感悟能力。
教学难点:
1.通过句子的解析,引导学生找到诗中自然美的体现。
2.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准备:
1.《山行》课文材料。
2.课堂展示图片。
3.探究性问题。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15分钟)
1.教师向学生展示一张山的图片,让学生仔细观察这张图片,想象自己站在山上俯瞰山下的景象,并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
2.通过展示多张山的图片,让学生说出图片中山的特点,并引导学生思考“山”给我们带来的美好。
二、课文理解(40分钟)
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山行》这首诗歌,重点培养学生朗读语调、节奏和表达情感的能力。
2.分析诗句,理解诗意:
(1)示眠勿用低声语,劝君更尽一杯酒。
学生回答:是的。
(2)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教师解释:落在地上的红叶不是无情无义的东西,而是为了保护花朵而牺牲的。这里诗人借助自然界中的现象,写出了自然界万物相互关联、相互依存的真理。
学生回答:红叶为了花朵而牺牲。
三、学生思考与交流(30分钟)
1.学生小组展示自己所想象的山行场景,并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2.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欣赏山和大自然的美?
3.分组讨论探究性问题:
(1)为什么诗人会喜欢山?
(2)《山行》这首诗中哪些部分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感悟?
(3)通过学习《山行》,你学到了什么?
四、课堂小结(10分钟)
1.教师总结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诗意。
2.引导学生对自然界的美进行总结。
语文教案《山行》
语文教案《山行》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诗歌《山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
2.培养学生对自然景物的观察和感受能力。
3.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
1.理解和解读诗歌《山行》的内容和意境。
2.掌握文学鉴赏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3.培养学生对自然景物的感官和想象力。
三、教学难点
1.深入理解诗歌《山行》中抒发的哲理和意境。
2.学习如何运用文学鉴赏方法来解析和解读诗歌。
四、教学准备
1.多媒体投影仪和幻灯片。
2.将《山行》的文本复印件发给学生。
3.准备课堂板书。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引导学生讨论山的意象和山在文学作品中的象征意义。
2. 理解与解读(30分钟)
•通过多媒体投影幻灯片展示《山行》的诗歌,让学生先自主朗读和理解诗歌的字面意义。
•分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交流彼此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回答问题:每组选一名代表回答老师提出的一些问题,如“诗中的’岖’字的意义是什么?”、“诗中作者表达了怎样的情感?”等等。
•引导解读:了解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后,老师引导学生深入探讨诗歌中的意象、抒情、意境等方面的内容。
3. 文学鉴赏(30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文学鉴赏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如诗歌的韵律和声音的节奏感。
•练习鉴赏:老师提供其他的诗歌作品供学生阅读和鉴赏,并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理解和感受。
4. 创作扩展(30分钟)
•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引导学生以《山行》为题材,展开自由创作。可以要求学生写一篇散文、写一首同样抒发自然情感的诗歌、或者是一幅画作等等。
赞美山水:三年级上语文《山行》公开课教案
在中国的古代文学中,对于山水的赞美可以说是层出不穷。从《诗经》到《红楼梦》,从诗歌到散文,都有大量描述自然山水的优美篇章。在三年级上的语文课程中,我们将接触到一篇以诗歌形式赞美山水的经典作品——《山行》。
一、教学目标
1. 通过阅读诗歌《山行》,培养学生对于山水的感性认知和审美情趣。
2.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启发学生对于诗歌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包括听、说、读、写、译等方面。
4. 培养学生的美育意识,让他们从文学中感受到美的力量和魅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重点:培养学生对于山水的感性认知和审美情趣。
2. 难点:让学生理解诗歌中 metaphor (隐喻)和 symbolism (象征)的含义,开展文本分析和解读。
三、教学过程
1. 热身:呈现图片
先放一些山水图片,让学生先感性认识山水的美。老师可以播放一段中国古典音乐作为背景音乐,引导学生进入良好心境。
2. 导学:先行解读
给学生背诵“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并解释“大自然的美好就在这里,它不仅有淋漓尽致的色彩,更有深刻的内涵。”
3. 理解:文本分析
给学生分发抄本或幻灯片,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看到全文。老师逐一解释生词,掌握内容后再分阶段进行阅读分析。老师初次阅读并解读诗歌,学生进行跟读。在第二次阅读诗歌时,老师指导学生关注一些关键句子: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其间形胜,翠峰玉岭,应接不暇。”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这些句子中都蕴含着作者对于山水的赞美和感叹之情。带领学生分析句子的用意,找寻出作者所传递的情感和感知。在分析过程中,任何问题都不要轻视,引导学生深入的思考和讨论,让他们自主探究和发现,同时也检验他们的理解能力。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山行》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山行》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山行》「篇一」
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
3、喜欢背诵古诗。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认字写字;背诵古诗。
2、难点:橙、橘、斜的识记;枫的书写;古诗的理解。
教学主要方法:
自主识字、情境感悟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投影仪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介绍引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苏轼吗?苏轼是我国宋代文学家、书画家,号东坡居士,所以他又叫苏东坡。他很欣赏一位诗人,叫刘景文,苏东坡写了一首诗送给他,我们一起去欣赏一下这首诗,好吗?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听师读,要求:听准字音。
2、自己读,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3、自由读,圈出不理解的词语。
4、小组读,合作学习,理解词义。
5、师生交流。
三、再读感悟,想象诗歌画面
1、自由读,结合图理解诗意。
2、小组内讨论交流,老师相机点播。
3、师生交流。
4、教师读,学生看图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
四、发想象,感情朗读、背诵
1、教师描述诗意,激发学生想象。
2、有感情朗读背诵。
五、想一想,议一议
你认为一年最好的时节是哪个季节?为什么?
六、指导书写
1、师写生看
2、生抄写生字,师个别指导。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山行》「篇二」
小学西师版三年级语文《山行》原文及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会本首古诗生字“枫”,读准“斜”,理解词语。
2、感受古诗所描绘的景色,用自己的话语说说古诗的意思。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
【教学过程】
三年级上册山行教案
三年级上册山行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山行这首诗的作者、体裁、主题、意境等文学知识。
2. 能力目标:通过朗读、背诵、欣赏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鉴赏能力。
3. 情感目标:引导学生感受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之情,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教学重点:掌握山行这首诗的文学知识,理解诗中的意境和主题。
2. 教学难点:深入理解诗中隐含的情感和意象,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自然美景的图片,引导学生进入山行这首诗的情境中。
2. 新课学习:讲解山行的作者、体裁、主题、意境等文学知识,引导学生朗读、欣赏、讨论等活动。
3. 巩固练习:通过小组活动、个人展示等方式,让学生进行背诵、默写、解读等活动。
4. 归纳总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
1. 教学方法:讲解、演示、小组讨论、个人展示等。
2. 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技术,如图片、音频、视频等,增强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直观感受和理解。
五、课堂练习、作业与评价方式
1. 课堂练习:通过小组活动和个人展示等方式,让学生进行解读、背诵、默写等活动。
2. 作业:背诵山行这首诗,并写一篇简短的读后感。
3. 评价方式:采用多元评价方式,包括学生的自我评价、互相评价、教师评价等,以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表现。
六、辅助教学资源与工具
1. 教学资源:山行这首诗的文本、注释等。
2. 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等。
七、结论
本节课通过对山行这首诗的学习和欣赏,帮助学生掌握了文学知识,培养了审美情趣和文学鉴赏能力。同时,也引导学生感受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之情,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希望学生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能够更加关注文学之美,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和审美水平。
三年级语文《山行》的设计教案
三年级语文《山行》的设计教案
三年级语文《山行》的设计教案1
一、教材简析
《山行》是晚唐诗人杜牧所写的一首清新俊逸的小诗,诗歌描绘了由寒山、石径、白云、枫林构成的一幅浓郁动人的山林秋色图。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热爱之情。深秋在诗人笔下并不萧条冷落,而是嫣红满目,生意盎然,给读者以美的享受和精神的鼓舞。在这首诗中,作者以丰富的想象,生动的描写,凝炼的语言使这首诗的意境之美跃然纸上。让我们在观赏胜于二月春花的火红枫叶的同时,感受到秋日山林的勃勃生机。这是一首秋的赞歌,能够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了解大自然,渴望走进大自然的愿望。教学中,我将在以诵读为重点的基础上,利用媒体图片给学生以直观的感受,让他们在情境中发挥想像,引导孩子登寒山,仰望白云,欣赏火红的枫林,真切感受自然之美,激发热爱生活之情,去感受自然的美,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
二、设计理念
古诗学习是一种美的教育和情感的熏陶,它必须建立在每个学生独特的心灵体验上,尊重学生自身的知识构建以及多元认识是本节课的出发点。其二,古诗文化博大精深,贵在积累,让学生掌握一些古诗学习的基本方法,使他们能在课外迁移运用,在更广泛的学习天地中,丰富自身的文化积淀。是对学生能力的提升。
三、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
2、通过对诗句的诵读感悟,体会诗中描绘的浓浓秋色和诗人抒发的感情,感受诗歌美的意境,并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初步掌握学习古诗的方法,培养学生学习古诗的能力。
四、教学重点:熟读成诵,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中描绘的秋色和诗人抒发的感情。
山行优秀教案(优秀9篇)
山行优秀教案(优秀9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人见人爱的小编分享的山行优秀教案(优秀9篇),如果能帮助到您,小编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小学三年级语文《山行》教案篇一教学目标:
1、理解诗的意思,了解秋天红叶的特点,体会诗人热爱秋天,热爱祖国壮丽河山的思想感情。
2、体会诗人丰富的想象,感受诗歌美的意境。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生会背诵。
教学重点:
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美的意境。
教学难点:
体会诗美的意境,获得审美的愉悦。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谈话:同学们,一年四季,你最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生思考,后交流,教师肯定学生所说)因为有了春、夏、秋、冬,所以我们看到了一个奇妙、美丽的大自然。有人说:“秋风扫落叶,何等凄凉萧条!”但是,在诗人杜牧眼中,秋天枫叶的生命力仿佛比春天鲜花的生命力还要旺盛,晚秋的景色也同样生气勃勃,充满活力。今天,我们将学习他的《山行》。
2、板书:山行杜牧
二、自主合作,读诗明意
1、自由朗读
2、请学生读,互相评价
3、齐读
4、出示学习古诗的方法,齐读。
(1)知诗人,解诗题;
(2)抓字眼,明诗意;
(3)读诗句,悟诗情。
5、根据学法,四人小组合作,利用文中的注释或课前收集的资料,学习古诗。
6、小组汇报交流。
(1)简介诗人杜牧;
(2)了解题目意思:山行:在山上行走。
(3)字词解释:
A、寒山:深秋时节的山林(寒山:深秋季节,天气渐冷,山上草木枯黄,给人一种凉意,故称寒山,实指秋天的山)。
杜牧《山行》教案
杜牧《山行》教案
(实用版)
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
序言
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
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合同协议、演讲稿、策划方案、报告大全、条据文书、公文素材、教育资料、散文诗歌、作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
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texts for everyone, such as contract agreements, speech drafts, planning plans, report summaries, documentary documents, official document materials, educational materials, prose and poetry,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
山行优秀教案【优秀3篇】
山行优秀教案【优秀3篇】
作为一名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牛牛范文为您精心收集了3篇山行优秀教案,希望能为您的思路提供一些参考。
古诗《山行》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首古诗生字枫,读准斜,理解词语。
2,读懂《山行》,用自己的话语说说古诗的意思。
3,感受古诗所描绘的景色,体会诗人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古诗激趣
1,学生交流古诗,背诵古诗。
2,回忆学习古诗的基本方法
(1)理解课题,认识作者
(2)解释词语,说说诗意
(3)联系实际,发挥想象
(4)感情朗读,体会诗境
二,揭题
学习《山行》
1,认真读诗,想一想哪些你能读懂了
2,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诗,交流。
(1)山行:在山路上行走。
(2)作者:杜牧(唐)学生用课外知识交流对杜牧的认识,加深记忆,更方便的理解诗意。
(3)交流:石径,坐,霜叶,红于,白云深处
(学生发现交流,在结合学生质疑,解读古诗词鱼。)
3,句子的理解:
a,石头铺成的小路弯弯曲曲,远远伸向已是深秋时节的山头。
b,山上白云缭绕的地方,隐隐约约可以看见几户人家。
c,因为留恋这枫林傍晚的美景而停下车来(观赏).
d,秋霜打过的枫叶比二月里盛开的红花还要鲜红。
4,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说说古诗的诗意。
(自己说,同桌说,指名说)
5,联系实际,发挥想象
6,介绍古诗
(可用小导游,小画家,小诗人来表达古诗的意思。)
7,交流: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感情
在朗读熟练的基础上,体会感情。
8,美读古诗
形式多样,体会情感。
三,作业
《山行》教学设计篇二一、创设情境,熟读古诗,感知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行
杜牧
一、教学目标:
1、学习《山行》,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掌握古诗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3、理解诗的意思,体会诗的意境,。感受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水的感情。
二、教学重难点:
、掌握古诗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体会诗的意境,。
三、教学过程:
1、导入
提问:同学们,一年四季,你最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
因为有了春、夏、秋、冬,所以,我们看到了一个奇妙、美丽的大自然。但是秋天是一个多姿多彩的季节,收获的季节。
揭题:有一位诗人,他也喜欢秋天的景物,他写了一首描写秋天景物的诗《山行》(板书课题:山行),这位诗人就是杜牧。杜牧,唐朝着名诗人,后人称杜甫为“老杜”,称杜牧为“小杜”。杜牧对江南美景情有独钟,写下许多诗篇。有一首诗以它优美清新的风格传诵千古。这首诗就是《山行》。
2、初读感知
(1)“山行”就是在山上行走,诗人在山上行走看到了什么呢?
翻开课本到45页,自由朗读《山行》,要求读准字音,声音洪亮。(学生自由朗读约5分钟)
(2)指名朗读,请两位同学朗读。
(3)同学们一起读一读这首诗。
3、精读感悟
(1)诗中有哪些景物?
板书:寒山、石径
白云、人家
枫林晚、霜叶红
请同学们欣赏课件,看看图中有没有这些景物。
(2)现在让我们跟随诗人去欣赏这些美景(用一体机出示古诗)
①(结合课件)诗人坐在马车上正慢慢走来,他首先看到了什么?(寒山、石径)
为什么诗人说这座山是“寒山”呢?
若学生不能理解,则引导:深秋时节,天气渐凉,山上草木枯黄,阵阵秋风向诗人吹来,诗人会有何种感受?
石径就是石头小路。
“远上寒山石径斜”,诗意:山间的石头小路弯弯曲曲地伸向远方。
②诗人抬头看,又看到了什么?“白云生处有人家”
这句诗中,有没有你们不理解的词语?请同学说一说这句诗的意思。
看图,有白云的地方是什么样子?(虚无缥缈,就先人间仙境)
人家又在什么地方?
在白云缭绕的地方,隐隐约约有几户人家。
③诗人这时突然叫道:“停车。”这是为什么呢?“停车坐爱枫林晚”
同学们现在都是坐着上课的,但是这里的“坐”和我们平常理解的不一样,这里的“坐”是“因为”的意思,因为它比较特殊,所以同学们像这样,用笔在书上记一记。
④这样的景色太美了,诗人太喜欢这景色了,以至于发出一句感叹“霜叶红于二月花”。诗人为什么说“霜叶”啊?引导:这首诗描写的是深秋的景物。被秋霜打过的枫叶就是“霜叶”。
二月花就是春天的鲜花,请同学们有一个词语来形容二月花。如学生无法回答,我会提示:老师会用漂亮来形容二月花,也会用五彩缤纷来形容二月花。
二月花是如此的美丽,但是诗人却说“霜叶红于二月花”,被秋霜打过的枫叶比二月花还要红艳,诗人将霜叶与二月花作比较,可见霜叶是有多美啊,诗人是多么的热爱这景色啊!同学们带着喜爱的语气有感情的朗读这两句诗。
4、现在你们就是作者,用你的话向我们介绍这些美景。指名回答。
游戏:老师说诗意,学生说诗句。
老师说诗句,学生说诗意。
5、诗句这么美,风景这么美,我们要带着赞美、热爱的语气朗读,再次自由朗读这首诗,边读边想象这些美景。
五、作业
背诵全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