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用于否定句中的成语资料

合集下载

几个常用于否定句中的成语

几个常用于否定句中的成语
归, 闷闷不乐。
颜色 , 比喻事情的缘 由或是 非曲 直。常用于否定句 , 说
不久,又有一些幕僚建议 于 脆在临江的冈峦上建造一座既可 尽揽山峦江川之秀、又可享受歌 舞之乐的楼阁。滕王听后不禁一 喜 形于色, 遂命幕僚负责动工兴建, 到唐显庆四年竣工, 仁 二 元 年又 重修。 后来阎伯屿做 了洪州督都 ,
论” 。例如 : “ 参考书范围很 广 , 质不一 , 可一概 而 性 不
论 。”
几 个 常 用 于 否 定 句 中 的 成 语
不逢 , 抚凌云而 自惜 ; 钟期既遇 , 奏流水以何惭” , 时
竟拍案惊呼 : “ 此天才也! ” 序成后 , 满座宾客皆惊 。 从
( 作者单位 : 河南项城 第二实验中学)
看到“ 落霞 与孤鹜齐 飞 秋水共长 天一色” “ , 、老当益 壮, 宁移白首之心? 穷 目 .益坚 . 不坠 青云之志”“ 、杨意
的真正的司机 ,他翘尾巴,
他不知天高地厚 。”
一概 而论 : 指 不加 区
别, 用同 一 个标准来对待或 处理某 一事 物 ,多用 于否
定, 常说“ 不能( 可)一概而
口 刘 桂 彬
高赋诗 , 以示 庆祝 。 又是一年重九 「 阎公令其婿吴 1,
子章事先撰好序文, 欲在宴请宾客时当众夸其才。 说 也真巧, 此时恰巧王勃省亲路过此地 , 自然也被邀请 赴宴。 当阎公假意请众宾客为滕王阁作序时 , 众宾客 都明白阎公的意思 , 皆推辞说难于胜任。 唯独王勃初 来乍到不谙内情 , 便恃才不辞, 即兴秉笔。这使阎公 极不高兴 , 遂令人暗中监视, 得句就 立刻报给他。当 看到王勃开篇写“ 南昌故郡 , 洪都新府” 时不禁摇摇 头说: “ 唉— 俗套!俗套啊!” 话音刚落, 又来传道“ 飞 阁流丹 , 下临无地” 惊赞道 : “ 好句子! ” 时, 好! 接着又

用于否定句成语

用于否定句成语
望其项背无时无刻赶得 Nhomakorabea或比得上
“无时无刻不”就是“每时每刻 都” 同一事物在不同时间比较,把不同的
人或不同的事放在一起谈论或看待 。
同日而语 相提并论
吹灰之力 等量齐观
把不同的人或不同的事物混在一 起来谈论或看待。
比喻很小的力量 。 不管事物间的差异,同等 看待 。
混为一谈 鹿死谁手 天高地厚 一蹴而就
把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说 成是同样的事物 。 以追逐野鹿比喻争夺天下、进 行比赛 。 不知天高地厚”表示狂妄自大 。
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能完成 。 用同一标准来对待或处理 。
把事情看得很普通平常,不加重 视,毫不在意 .
一概而论
等闲视之

适用于否定语境中的成语

适用于否定语境中的成语

适用于否定语境中的成语望其项背:赶得上或比得上。

只用否定形式。

不少人用“只能望其项背”表示“赶不上”,错。

善罢甘休:意思是好好地了结纠纷,不闹下去(多用于否定句),只能说“决不能善罢甘休”,不可说“一定要善罢甘休”。

无时无刻:没有一时一刻不是这样,表示永远、不间断;常用于否定句。

例如:“她的心无时无刻不在恋着剑波,就好像生活中不可缺少空气一样。

”同日而语:把水平不同的人或物同时放在一起讨论,即相提并论;常说成“不可(能)同日而语”,表示否定意义。

如“各个学校的情况不同,所走的道路不能同日而语。

”一蹴而就:指一抬脚便成功;形容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能成功;多用于否定句中。

例如“学习要持之以恒,绝不是一蹴而就的事。

”青红皂白:比喻事情的是非、情由;常用于否定句,常说“不分(问)青红皂白”。

例如:“老王的儿子回来晚了,老王不问青红皂白,拿起鞭子就打。

”鹿死谁手:鹿,猎物,比喻政权;鹿落入谁的手中,比喻天下为谁所得,后多比喻在争夺或竞争中不知谁能最后获胜。

例如:“若使江南人主,也能励精图治,任用贤才,未知鹿死谁手。

”天高地厚:像天那样高,像地那样厚;比喻恩情极为深厚,也比喻世事的艰难、复杂;常用于否定句中。

例如:“他被校长夸奖以后,便不知天高地厚了。

”一概而论:指对事物或问题不做具体分析,不加区别,用同一个标准来对待或处理;多用于否定,常说“不能(可)一概而论”。

例如:“学校的情况不同,处理办法也应不同,不可一概而论。

”等闲视之:把事情看得很普通平常,不加重视,毫不在意;多用于否定句。

例如:“这件事非常重要,不能等闲视之。

”“同日而语”“等量齐观”“无时无刻”“一概而论”“一蹴而就”“相提并论”等只用于否定句中。

一、易望文生义的成语万人空巷,意思是成千上万的人涌向某处(参加盛典或观看热闹儿),使里巷空阔冷落。

多用来形容庆祝、欢迎的盛况或新奇事物轰动居民的情景。

炙手可热比喻权势大,气焰盛,(多指权贵气势盛)使人不敢接近。

用于否定句成语

用于否定句成语

只用于否定句的成语
1等量齐观:等,同等;齐,一样地。

指对有差别的事物同等看待。

2望其项背:可以赶上。

只用否定形式。

不少人用“只能望其项背”表示“赶不上”,错。

5青红皂白:比喻是非、情由等,用于否定句:不分青红皂白、不问青红皂白。

6一概而论:用同一标准来对待或处理。

多用于否定句。

8一蹴而就:踏一步就成功。

形容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能完成。

蹴,踏。

用于否定的情形较多。

9吹灰之力:比喻很小的力量。

多用于否定句。

10等闲视之:当做平常的人或事物对待。

有时用于否定句。

11尽如人意:完全符合心意。

多用于否定句。

多用于否定句或疑问句的词语

多用于否定句或疑问句的词语

多用于否定句或疑问句的词语
成语大都源于古代诗文,有一些成语还明显地带其初始语境的特点。

所以一些“出身”于否定句式中成语,只能用于否定句中,而不能用在肯定的句子里。

有些成语有其约定俗成的习惯用法,只能用于否定句或疑问句中,使用这类成语时应在它们的前面加上“不可、不能、岂能”等表否定或疑问的词语,若把它们用在肯定句或陈述句中,则不合惯用句式,属误用。

例如:
1.一蹴而就——请看下面的句子:“11月3日,举世瞩目的长江三峡工程捷报飞传,上下游围堰合龙工作一蹴而就,顺利实现了大江截流,滔滔江水驯服地沿着明渠奔流东去”。

“一蹴而就”,词典解释为:蹴,踏;就,成功。

踏一脚就成功,形容做事轻而易举。

但此成语只能用于否定句式,如“航天梦想的实现是不能一蹴而就的。


2.望其项背——此成语1998年全国试卷考查过,其例句是:“成都五牛俱乐部一二三线球队请的教练及外援都是清一色的德国人,其雄厚的实力令其他甲B队望其项背。

”“望其项背”,其意思是指:赶得上或比得上。

而此语境需要的是“难以望其项背”或“无法望其项背”,可见此成语只适合于表否定的语境。

此类用于否定式的词语有:
一般词语:
(无法、难以)释怀、(无法、难以)忘怀、(难以、无法)捉摸(不定)、成语:
(不可、不能、怎可)同日而语、(难以、不可)望其项背、无时无刻(不)、
(难以、不是)一蹴而就、(不分、不问)青红皂白、(不能、不可、怎可)一概而论、
(怎可、不能)等闲视之、(不知)天高地厚、(不可、怎可)等量齐观、(不肯、怎肯)善罢甘休、(不费)吹灰之力、(不能、怎能)混为一谈、(不能、岂能)尽如人意、(不能、怎能)相提并论、(不可)妄自菲薄等。

成语运用题例析:只能用在否定的语言环境中的成语

成语运用题例析:只能用在否定的语言环境中的成语

成语运用题例析:只能用在否定的语言环境中的成语
一、非“否”不用类成语
有些成语只能用在否定的语言环境中,现列举如下:
1.等闲视之:看成平常的而不加以重视。

多用于否定句,一般说成“不可等闲视之”。

2.一概而论:不加区别,用同一标准来对待、处理。

一般说成“不能一概而论”。

3.一蹴而就:踏一步就可以获得成功。

比喻事情很容易做。

一般用作“不能一蹴而就”。

4.无时无刻:即每时每刻,指总是这样。

一般说成“无时无刻不”。

5.天高地厚:比喻事物复杂、艰巨。

一般说成“不知天高地厚”。

6.鹿死谁手:谁能取得政权或谁能获得最后的胜利。

一般说“不知鹿死谁手”。

7.吹灰之力:指非常小的气力。

一般说“不费吹灰之力”。

8.混为一谈:把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说成是同样的事物。

一般说“不能混为一谈”。

9.等量齐观:对不同的事物一律同等看待。

一般说“不可等量齐观”。

10.望其项背:能够看到别人的颈项和脊背。

比喻有能力赶得上。

一般说“不能望其项背”。

用于否定句的成语

用于否定句的成语

1、无时无刻:常用为“无时无刻不”,意思为没有一时一刻不是这样,表示永远、不间断;常用于否定句。

例如:“她的心无时无刻不在恋着剑波,就好像生活中不可缺少空气一样。

”2、同日而语:把水平不同的人或物同时放在一起讨论,即相提并论;常说成“不可(能)同日而语”,表示否定意义。

例如:“各个学校的情况不同,所走的道路不能同日而语。

”3、一蹴而就:指一抬脚便成功;形容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能成功;多用于否定句中。

例如:“学习要持之以恒,绝不是一蹴而就的事。

”4、青红皂白:比喻事情的是非、情由;常用于否定句,常说“不分(问)青红皂白”。

例如:“老王的儿子回来晚了,老王不问青红皂白,拿起鞭子就打。

”5、鹿死谁手:鹿,猎物,比喻政权;鹿落入谁的手中,比喻天下为谁所得,后多比喻在争夺或竞争中不知谁能最后获胜。

例如:“若使江南人主,也能励精图治,任用贤才,未知鹿死谁手。

”6、天高地厚:像天那样高,像地那样厚;比喻恩情极为深厚,也比喻世事的艰难、复杂;常用于否定句中。

例如:“他被校长夸奖以后,便不知天高地厚了。

”7、一概而论:指对事物或问题不做具体分析,不加区别,用同一个标准来对待或处理;多用于否定,常说“不能(可)一概而论”。

例如:“学校的情况不同,处理办法也应不同,不可一概而论。

”8、等闲视之:把事情看得很普通平常,不加重视,毫不在意;多用于否定句。

例如:“这件事非常重要,不能等闲视之。

”9、望其项背:此成语1998年全国试卷考查过,其例句是:“成都五牛俱乐部一二三线球队请的教练及外援都是清一色的德国人,其雄厚的实力令其他甲B队望其项背。

”“望其项背”,其意思是指:赶得上或比得上。

而此语境需要的是“难以望其项背”或“无法望其项背”,可见此成语只适合于表否定的语境。

10.吹灰之力:通常比喻极微小的力量。

一般说“不费吹灰之力”。

11.等量齐观:指不管事物的差异,都同等对待。

一般说“不可(怎可)等量齐观”。

12.混为一谈:把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说成是同样的事物。

用于否定句中的成语

用于否定句中的成语

几个常用于否定句中的成语无时无刻:没有一时一刻不是这样,表示永远、不间断;常用于否定句。

例如:“她的心无时无刻不在恋着剑波,就好像生活中不可缺少空气一样。

”同日而语:把水平不同的人或物同时放在一起讨论,即相提并论;常说成“不可(能)同日而语”,表示否定意义。

例如:“各个学校的情况不同,所走的道路不能同日而语。

”一蹴而就:指一抬脚便成功;形容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能成功;多用于否定句中。

例如:“学习要持之以恒,绝不是一蹴而就的事。

”青红皂白:比喻事情的是非、情由;常用于否定句,常说“不分(问)青红皂白”。

例如:“老王的儿子回来晚了,老王不问青红皂白,拿起鞭子就打。

”鹿死谁手:鹿,猎物,比喻政权;鹿落入谁的手中,比喻天下为谁所得,后多比喻在争夺或竞争中不知谁能最后获胜。

例如:“若使江南人主,也能励精图治,任用贤才,未知鹿死谁手。

”天高地厚:像天那样高,像地那样厚;比喻恩情极为深厚,也比喻世事的艰难、复杂;常用于否定句中。

例如:“他被校长夸奖以后,便不知天高地厚了。

”一概而论:指对事物或问题不做具体分析,不加区别,用同一个标准来对待或处理;多用于否定,常说“不能(可)一概而论”。

例如:“学校的情况不同,处理办法也应不同,不可一概而论。

”等闲视之:把事情看得很普通平常,不加重视,毫不在意;多用于否定句。

例如:“这件事非常重要,不能等闲视之。

”望其项背:成都五牛俱乐部一二三线球队请的主教练及外援都是清一色的德国人,是其雄厚实力令其它甲B 球队望其项背。

“望其项背”意思是能够望见别人的颈项和背脊,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

这个句子应该改成“令其它甲B球队无法望其项背”。

相提并论:指把不同的人或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来谈论或看待。

例如,鼓风机和大风箱的效力不能相提并论。

不能带宾语的成语例1:他往四周一看发现满山遍野都是这种怪石,这时他心中就有了出奇制胜叛军的妙计了……成语“出奇制胜”,意思是“用奇兵、奇计制服对方,取得胜利”。

分享-特殊用法类成语总结,千万不要在做题时踩雷!

分享-特殊用法类成语总结,千万不要在做题时踩雷!

一、用在否定句或疑问句中的成语1.吹灰之力:比喻极微小的力量。

2.等量齐观:指不管事物的差异,都同等对待。

3.等闲视之:把事情看得很普通平常,不加重视,毫不在意。

4.混为一谈:把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说成是同样的事物。

5.尽如人意:事情完全符合人的心意。

6.灵丹妙药:指灵验有效的仙丹,非常灵验能治百病的奇药。

也指能解决一切问题的好办法。

7.鹿死谁手:鹿落入谁的手中,比喻天下为谁所得,后多比喻在争夺或竞争中不知谁能最后获胜。

8.青红皂白:比喻事情的是非、情由。

9.善罢甘休:心甘情愿地罢休。

指好好地了结纠纷,不再使事态持续下去。

10.视为儿戏:比喻不当一回事,极不重视。

同“视同儿戏”。

11.天高地厚:像天那样高,像地那样厚;比喻恩情极为深厚,也比喻世事的艰难、复杂。

12.同日而语:把水平不同的人或物同时放在一起讨论,即相提并论。

13.万应灵丹:能医治百病的灵验有效的药。

比喻能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多用于否定句。

14.妄自菲薄:过分看轻自己。

形容自卑。

15.望其项背:赶得上或比得上。

16.无时无刻:没有时刻。

常用为“无时无刻不”,表示“每时每刻都”。

17.相提并论:把不同的人或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来谈论或看待。

18.一蹴而就:指一抬脚便成功。

形容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能成功。

19.一概而论:指对事物或问题不做具体分析,不加区别,用同一个标准来对待或处理。

二、不能带宾语的成语1.不谋而合:事先没有商量过,意见或行动却完全一致。

2.不期而遇:没有约定而遇见。

指意外碰见。

3.不闻不问:人家说的不听,也不主动去问。

形容对事情不关心。

4.不屑一顾:认为不值得一看。

形容极端轻视。

5.蚕食鲸吞:像蚕吃桑叶那样一步步侵占,像鲸吞食那样一下子吞并。

比喻用各种方式侵占吞并别国的领土。

6.充耳不闻:塞住耳朵不听。

形容有意不听别人的意见。

7.出奇制胜:用奇兵或奇计战胜敌人,比喻用对方意想不到的方法来取胜。

8.弹冠相庆:比喻一个人做了官,其他人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多用于贬义。

多用于否定句中的成语

多用于否定句中的成语

多用于否定句中的成语成语是汉语中的重要瑰宝之一,在交际中也是常常使用的表达方式。

而在中文的口语中,不少成语常常被用于否定的语境中,下面就来介绍几个常见的,多用于否定句中的成语。

非驴非马“非驴非马”原指形体不似驴又不像马,也比喻无法分类。

在口语中,“非驴非马”常用于形容某些事物的性质难以定义或者种类不明,也就是说这个意思是“什么鬼”。

举几个例子:•我昨天看到一只非驴非马的动物,很奇特。

•这个问题非驴非马,我也不知道该怎么答复。

摇摇欲坠“摇摇欲坠”原指建筑物或者坚固物体因为年久失修而开始晃动。

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多用于形容某件事物或者某个计划已经快要倒下的状态,也就是说这个意思是“快要垮了”。

举几个例子:•这个公司的财务情况摇摇欲坠,离破产不远了。

•她的婚姻生活已经摇摇欲坠,快要瓦解了。

不知所措“不知所措”是指遇到棘手的事情或者突发事件时,不知道该怎么办。

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多用于形容某个人在某个情境下感到犹豫、不知所措或者无计可施。

举几个例子:•这个候选人在面试中遇到了意想不到的问题,他感到非常不知所措。

•飞机出了故障,机组人员不知所措,导致客机失事。

狼狈不堪“狼狈不堪”原指遇到危急情况,猛兽受惊,毛发竖立。

后来这个成语用于形容某个人在某个情境下的窘迫状态,狼狈不堪表示非常难看或者不堪入目。

举几个例子:•他被雨淋成落汤鸡,狼狈不堪地爬起来。

•由于交通拥堵,他迟到了,满头大汗,狼狈不堪。

一无是处“一无是处”原指一无所有、毫无价值。

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多用于形容某个人或者某个事物没有任何优点或者价值,也就是说这个意思是“一文不值”。

举几个例子:•这篇论文烂透了,一无是处,连基本常识都不懂。

•这台电脑太老了,一无是处,根本无法使用。

以上就是几个常见的,多用于否定句中的成语,它们在口语中的使用频率很高,在我们平常的生活中也常常会遇到。

相信通过这个文档的介绍,大家能更好地理解这些成语的含义,增添语言交流的魅力。

成语知识点总结(谦词敬辞)

成语知识点总结(谦词敬辞)

一、成语知识点总结(一)语法功能上只能用于否定句的成语1.望其项背:项,颈的后部。

背,脊背。

能够望到别人的颈项和脊背,比喻赶得上或比得上。

多用于否定句,表示远远赶不上或比不上。

例如:“神奇教练米卢的执教艺术,国内许多教练都难以望其项背。

”2.同日而语:放在同一时间谈论。

形容一样看待,相提并论。

常说成“不可同日而语”,表示否定意义。

3.青红皂白:皂:黑色。

青红皂白指青、红、黑、白四种颜色,比喻事情的缘由或是非曲直。

常用于否定句,说成“不分(问)青红皂白”,含贬义。

4.天高地厚:像天那样高,像地那样厚。

形容恩情深厚,也比喻事物艰巨、复杂。

多用做“不知”的宾语,常用于否定句中。

习惯上说“不知天高地厚”表示狂妄自大;5.一概而论:指不加区别,用同一个标准来对待或处理某一事物,多用于否定,常说“不能(可)一概而论”6.吹灰之力:意思是“比喻很小的力量”,习惯上说“不费吹灰之力”表示特别容易;7.等量齐观:意思是“不管事物间的差异,同等看待”,常说“不可等量齐观”表示要区别对待”。

8.混为一谈:意思是“把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说成是同样的事物”,习惯上说“不能混为一谈”表示要有所区别;9.鹿死谁手:意思是“以追逐野鹿比喻争夺天下、进行比赛”,习惯上说“不知鹿死谁手”表示难以预测谁能获胜;10.一蹴而就:意思是“踏一步就成功,形容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能完成”,习惯上说“不能一蹴而就”表示事情有一定的难度;11.相提并论:意思是“把不同的人或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来谈论或看待”,习惯上说“不能相提并论”以表示有差别;12.妄自菲薄:妄,不实在,过分的。

菲薄,轻视,过分地瞧不起自己,以致失去了信心,不能用作“妄自菲薄你自己”。

用于否定。

(二)常见谦敬词成语大全谦辞,是人们日常交际和书信往来中必不可少的表示谦虚的言辞,只能对己。

敬辞,是指含恭敬口吻的用语,只能对人。

成语当中也有谦辞、敬辞之分,如果辨别不准,就会导致谦敬错位。

这些词语:多用于否定句式

这些词语:多用于否定句式

这些词语:多用于否定句式这11个词多用于否定句式近来,全国各地正“如火如荼”地开展“质量管理2019”专项工作,主要对2018年以来出版的文艺、少儿、教材、教辅和科普类图书进行内容质量和编校质量检查。

对不合格图书的责任编辑,2年内不得晋升出版方面职称;对1年内造成3种及以上图书不合格或连续2年造成图书不合格的直接责任者,由出版管理部门注销其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3年内不得从事编辑出版工作。

上个月,很多单位处在自查中,我们中文编辑校对网也帮助多家出版机构进行了审编校一体的质量检查工作。

上一期对少儿图书的配图作了一些说明。

这期文章,我们把发现的比较有共性的词语问题,再作一些罗列。

1.置疑【释义】“怀疑”之义,多用于否定,常与“不容”“无可”“毋庸”等表否定义的词语连用。

【例句】《中国通史》第一编第五章第二节:“战国时某些地区已能制钢,无可置疑。

”2.捉摸【释义】指猜测、预料,多用于否定,常用于“难以”“无法”之后或“不定”“不透”等否定词之前。

【例句】中文编辑校对网在审稿时发现,很多差错着实令人难以捉摸。

3.赘言【释义】犹言“赘述”,乃“说不必要的话”之义,多用于否定,常与“不再”“毋庸”等词语连用。

【例句】关于一些标点的用法,中文编辑校对网往期文章已有详叙,于此不再赘言。

4.置喙【释义】“插嘴”之义,多用于否定,常与“不容”“不敢妄自”等词语连用。

【例句】福惠全书·卷五·莅任部·详文赘说:“一介微员,应否蠲免,安敢置喙。

”5.置信【释义】“相信”之义,常与“不可”“难以”等表否定义的词语连用。

【例句】中文编辑校对网在帮助客户审编校稿时发现,有些获奖丛书的错误实在令人难以置信。

6.名状【释义】指说出事物的状态,多用在否定词“难以”“不可”“莫可”等的后面。

【例句】西游记·第八回:“那厮乃花果山产的一妖猴,罪恶滔天,不可名状。

”7.同日而语【释义】意思是“放在同一时间谈起,形容能相比,可以相提并论”,习惯上说“不可同日而语”以表示差别大。

多用于否定句的成语

多用于否定句的成语
多用于否定句的成语
毕其功于一役 :表示一次行动就完成所有本应分
期做完的事。例: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别指望毕其功于一役。
等量齐观 :指对有差别的事物同等看待。一般常
说“不可(怎可)等量齐观 ”。
等闲视之:把这件事看成平常的事,不予重视。
多用于否定句或反问句中。
同日而语 :同一事物在不同时间比较,把不同的
• 考古学研究表明,人类社会是一步步由低级到高 级逐渐发展起来的。许多地区都曾发生过人类社 会复杂的兴衰演化历史。地质学、古气候学和古 环境学的研究也表明,古代的自然环境面貌也发 生过复杂的演变。古代人类居住和活动区域内的 自然环境如何?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古代的自然 环境同当时当地的人类活动发生了何种关系?这 些问题的提出,成为环境考古学产生的思想渊源。
年画历史悠久,早在宋代就有相关记载;
清代中期,年画尤为盛行;至今还深受人
民群众喜爱。
2021/4/9
6
感谢您的阅读收藏,谢谢!
2021/4/9
7
• 环境考古学是在复原古代人类生存环境的
基础上,探讨古代人类社会及其演化同自
然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在……基
础上”1分,“探讨……关系”2分,句式2分
) 2021/4/9
4
• 根据下面一段材料,给“阙”下一个定义,不超过 45字。
汉阙、白鹤梁、张飞庙和石堡寨号称三峡库区“四 大国宝”。据专家介绍,在汉代,阙是一种较为常 见的建筑物。在显宦富豪的宅第、宫室、衙署, 在城门的两旁,都要立阙,它显示着王权的威严 、门第的高贵。由于汉代人“视死如生”,所以墓 室前也都修建门阙。阙就是门楼,立在大门的两 边,像两座小楼阁,中间是人进出的通道。因为 它的中间是空缺的,古人便称之为“阙”。古代的 阙有木阙和石阙两种。研究表明,木阙今天巳荡 然无存,而建造在宗庙祠堂、墓室神道两旁的石 阙,历尽千年沧桑,却得以存留一小部分。

多用于否定句中的成语资料

多用于否定句中的成语资料

多用于否定句中的成语成语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结构具有凝固性,意义具有整体性,它精辟含蓄,音节整齐,抑扬顿挫,具有音乐美感,形象生动,富有极强的表现力。

所以无论是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在学习中,成语都占有一席之地。

其实在实际学习中,学生对成语的掌握和使用,并不像想象中的理想。

那么,我们就应该对成语进行有意识的积累,更重要的是讲技巧地进行梳理。

有一些成语可以从词意上来辨析。

如有的成语容易望文生义,像“文不加点”“不刊之论”;有些成语具有两义,像“秀色可餐”“灯红酒绿”。

有一些成语可以从特定用法上来辨析。

如有的成语可以作谓语,但一般不能带宾语,像“司空见惯” “漠不关心”;如有的成语适用对象固定,像“相敬如宾”“破镜重圆”只适用于夫妻之间。

掌握这些成语的特定用法,可以大大提高做题的正答率。

成语中还有一种需要我们注意的特殊的语言现象:有些成语多用于否定句子中。

1、尽如人意。

意思指完全符合人的心意。

[出处]宋•刘克庄《李艮翁礼部墓志铭》:“然议者但以为恩泽侯挟贵临民,安得尽如人意。

” [例句]这件事可能不会尽如人意,希望大家有个心理准备。

2、一概而论。

意思是用同一标准来评论或看待。

指处理事情、问题不作具体分析,笼统地同样看待。

概:过去量米麦时刮平斗斛的木棍。

一概:同一标准,一律。

[出处]宋•孙光宪《北梦琐言》一四卷:“古者文武一体,出将入相…… 然而时有夷险,不可一概而论。

” [例句]古往今来的好文章没有不是靠白描取胜的。

华丽的文章也有好的,不能一概而论,但是比来比去总是比不上白描的神品。

3、一蹴而就。

意思是一抬脚就成功。

形容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能完成。

一蹴:一步,一举足。

就:成功。

[出处]宋•苏洵《嘉祐集•卷十•上田枢密书》:“天下之学者,孰不欲一蹴而造圣人之域。

” [例句]发明创造绝非一蹴而就的事情。

4、一笔抹杀(一笔抹煞)。

比喻轻率地把成绩、优点等全部否定。

[出处]清•刘鹗《老残游记》一一回:“要将历代圣贤一笔抹煞,此也是自然之理,不足为奇的事。

【语基 成语】高考成语复习妙法一字破解法

【语基 成语】高考成语复习妙法一字破解法

无时无刻:没有一时一刻不是这样,表示永远、不间断;常用于否定句。

例如:“她的心无时无刻不在恋着剑波,就好像生活中不可缺少空气一样。

”同日而语:把水平不同的人或物同时放在一起讨论,即相提并论;常说成“不可(能)同日而语”,表示否定意义。

例如:“各个学校的情况不同,所走的道路不能同日而语。

”一蹴而就:指一抬脚便成功;形容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能成功;多用于否定句中。

例如:“学习要持之以恒,绝不是一蹴而就的事。

”青红皂白:比喻事情的是非、情由;常用于否定句,常说“不分(问)青红皂白”。

例如:“老王的儿子回来晚了,老王不问青红皂白,拿起鞭子就打。

”鹿死谁手:鹿,猎物,比喻政权;鹿落入谁的手中,比喻天下为谁所得,后多比喻在争夺或竞争中不知谁能最后获胜。

例如:“若使江南人主,也能励精图治,任用贤才,未知鹿死谁手。

”天高地厚:像天那样高,像地那样厚;比喻恩情极为深厚,也比喻世事的艰难、复杂;常用于否定句中。

例如:“他被校长夸奖以后,便不知天高地厚了。

”一概而论:指对事物或问题不做具体分析,不加区别,用同一个标准来对待或处理;多用于否定,常说“不能(可)一概而论”。

例如:“学校的情况不同,处理办法也应不同,不可一概而论。

”等闲视之:把事情看得很普通平常,不加重视,毫不在意;多用于否定句。

例如:“这件事非常重要,不能等闲视之。

”1、不刊之论:刊:削除。

指不可磨灭和不可改动的言论。

2、文不加点:点:涂上一点,表示删除。

写文章不用涂改就很快写成。

形容文思敏捷。

3、目不识丁:丁:简单的汉字。

很少受过教育的或没有受过教育,尤指不能读、写。

4、功败垂成:垂:接近,将要。

功业即将取得成就之时突然失败了。

5、身体力行:体:体验。

亲身体验,努力实践。

6、博闻强识:闻,学识。

识:记忆。

见闻广博,记忆力强。

7、文过饰非:饰:遮掩。

明知有过错而故意隐瞒掩饰。

8、方兴未艾:方: 正当。

艾:停止。

刚兴起尚未停止,形容形势或事物正在蓬勃发展.9、言归于好:言:句首助字,无意义。

只能用在否定句中的

只能用在否定句中的

只能用在否定句中的成语举例1、无时无刻:没有时刻。

常与否定词连用,指时时刻刻、随时的意思。

例如:“她的心无时无刻不在恋着剑波,就好像生活中不可缺少空气一样。

”2、同日而语:把水平不同的人或物同时放在一起讨论,即相提并论;常说成“不可(能)同日而语”,表示否定意义。

3、一蹴而就:。

蹴:踏;就:成功。

踏一步就成功。

比喻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成功。

例如:“学习要持之以恒,绝不是一蹴而就的事。

”4、青红皂白:皂:黑色。

青、红、黑、白四色。

比喻事情的是非或原因、来龙去脉、是非曲直。

老王不问青红皂白,拿起鞭子就打。

”5、鹿死谁手:鹿,猎物,比喻政权;鹿落入谁的手中,比喻天下为谁所得,后多比喻在争夺或竞争中不知谁能最后获胜。

例如:“若使江南人主,也能励精图治,任用贤才,未知鹿死谁手。

”6、天高地厚:原形容天地的广大,后形容恩德极深厚。

也比喻事情的艰巨、严重,关系的重大。

例如:“他被校长夸奖以后,便不知天高地厚了。

”7、一概而论:一概:同一标准,一律。

指处理事情或问题不分性质,不加区别,用同一标准来对待或处理。

多用于否定句中。

例如:“学校的情况不同,处理办法也应不同,不可一概而论。

”8、等闲视之:把事情看得很普通平常,不加重视,毫不在意;多用于否定句。

例如:“这件事非常重要,不能等闲视之。

”9、望其项背:项:颈的后部。

望见他的颈项和后背。

比喻赶得上。

一般说“难以望其项背”或“无法望其项背”,可见此成语只适合于表否定的语境。

10.吹灰之力:通常比喻极微小的力量。

一般说“不费吹灰之力”。

11.等量齐观:指不管事物的差异,都同等对待。

一般说“不可(怎可)等量齐观”。

12.混为一谈:把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说成是同样的事物。

一般说“不能(怎能)混为一谈”。

13.相提并论:相提:相对照;并:齐。

把不同的人或不同的事放在一起谈论或看待。

一般说“不能(怎能)相提并论”。

14、善罢甘休:善:好好地;甘:情愿,乐意;罢、休:停止,了结。

否定别人的成语

否定别人的成语

否定别人的成语
以下是 8 条相关内容:
1. “嗤之以鼻”:你看他那得瑟样,说的话简直让人嗤之以鼻,就像那漏洞百出的筛子,还觉得自己多了不起似的。

比如他说自己可以徒步穿越沙漠,这不是吹牛吗?
2. “不屑一顾”:她对那些无聊的八卦总是不屑一顾,好比对那些毫无营养的垃圾食品一样。

就像别人讨论谁又和谁闹绯闻了,她才懒得理呢!
3. “不以为然”:他对别人的建议老是不以为然,简直就是那煮熟的鸭子——嘴硬。

别人说熬夜不好,他还不是照样天天熬夜。

4. “置若罔闻”:她对妈妈的唠叨常常置若罔闻,就像那耳朵突然失灵了的收音机。

妈妈让她早点起床,她根本就不往心里去。

5. “阳奉阴违”:那家伙表面一套背后一套,阳奉阴违的,跟那狡猾的狐狸有啥区别。

嘴上说着一定完成任务,背地里却偷懒。

6. “全盘否定”:你可别对他全盘否定呀,他也有闪光点的好不好,又不是一无是处。

就像不能因为一次失败就说他这辈子都不行啊。

7. “一概而论”:不能对所有人一概而论嘛,那多不公平呀。

难道因为几个人犯错,就说所有人都这样吗?这不合理呀!
8. “嗤笑怒骂”:他对看不惯的事就会嗤笑怒骂,像个正义的侠客似的。

看到有人插队,他就会毫不留情地指责。

我的观点结论是:这些否定别人的成语在生活中经常出现,它们生动地展现了人们对他人的态度和行为,但我们还是要尽量客观公正地看待别人,少用这些成语去轻易地否定他人。

多用于否定句的词语

多用于否定句的词语

多用于否定的双音节词语和成语1.置疑【释义】“怀疑”之义,多用于否定,常与“不容”“无可”“毋庸”等表否定义的词语连用。

2.捉摸【释义】指猜测、预料,多用于否定,常用于“难以”“无法”之后或“不定”“不透”等否定词之前。

3.释怀【释义】指(爱憎、悲喜等感情)在心中消除,多用于否定,常置于“不能”“难以”等否定词之后。

4.企及【释义】指盼望达到,希望赶上,多用于否定,常与“难以”“不可”等词语连用。

5.小觑【释义】“小看、轻视”之义,多用于否定,常用于“不可”“不能”之后或“不得”之前。

6.比拟【释义】其作“比较”之义解时,常与“无可”“难以”等表否定义的词语连用。

7.赘言【释义】犹言“赘述”,乃“说不必要的话”之义,多用于否定,常与“不再”“毋庸”等词语连用。

8.置喙【释义】“插嘴”之义,多用于否定,常与“不容”“不敢妄自”等词语连用。

9.置信【释义】“相信”之义,常与“不可”“难以”等表否定义的词语连用。

10.名状【释义】指说出事物的状态,多用在否定词“难以”“不可”“莫可”等的后面。

看句子:“她平时特别喜欢孩子,在与孩子分别的日子里,她无时无刻都在想着孩子。

”这里的“无时无刻”用得也不够合适,“无时无刻不”才表示“永远不间断”的意思,可见,这个成语也是常常用于否定式的。

像这样的成语有11、“同日而语”,意思是“放在同一时间谈起,形容能相比,可以相提并论”,习惯上说“不可同日而语”以表示差别大;12、“相提并论”,意思是“把不同的人或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来谈论或看待”,习惯上说“不能相提并论”以表示有差别;13、“吹灰之力”,意思是“比喻很小的力量”,习惯上说“不费吹灰之力”表示特别容易;14、“等量齐观”,意思是“不管事物间的差异,同等看待”,习惯上说“不可等量齐观”表示要区别对待;15、“混为一谈”,意思是“把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说成是同样的事物”,习惯上说“不能混为一谈”表示要有所区别;16、“鹿死谁手”,意思是“以追逐野鹿比喻争夺天下、进行比赛”,习惯上说“不知鹿死谁手”表示难以预测谁能获胜;17、“天高地厚”,主要是表示“事物的复杂性”,习惯上说“不知天高地厚”表示狂妄自大;18、“一蹴而就”,意思是“踏一步就成功,形容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能完成”,习惯上说“不能一蹴而就”表示事情有一定的难度;例如:“学习要持之以恒,绝不是一蹴而就的事。

否定成语

否定成语

1.吹灰之力——通常比喻极微小的力量。

一般说“不费吹灰之力”。

2.等闲视之——指不重视,看得很平常。

一般说“不可(怎可)等闲视之”。

3.等量齐观——指不管事物的差异,都同等对待。

一般说“不可(怎可)等量齐观”。

4.混为一谈——把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说成是同样的事物。

一般说“不能(怎能)混为一谈”。

5.天高地厚——通常指事物的复杂性。

一般说“不知天高地厚”。

6.同日而语——指放在同一时间谈起,形容能相比,可以相提并论。

一般说“不可(怎可)同日而语”。

7.无时无刻——通常表示永远不间断之意。

一般说“无时无刻不”。

8.望其项背——指能够望见别人的颈项和脊梁,通常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

一般说“不能(怎可)望其项背”。

9.相提并论——把不同的人或不同的事物混放在一起来谈论或看待。

一般说“不能(怎能)相提并论”。

10.一概而论——指处理事情或问题不分性质,不加区别,用同一标准来对待或处理。

一般说“不能(怎可,怎能)一概而论”。

11.善罢甘休----善:好好地;甘:情愿,乐意;罢、休:停止,了结。

心甘情愿地罢休。

指好好地了结纠纷,不再使事态持续下去。

一般说“岂(怎,不)肯善罢甘休。

12尽如人意----尽:全;如:依照,符合。

事情完全符合人的心意。

一般说“不(岂能)尽如人意”13、青红皂白---比喻事情的是非、情由;常用于否定句,常说“不分(问)青红皂白”。

例如:“老王的儿子回来晚了,老王不问青红皂白,拿起鞭子就打。

”14、鹿死谁手---鹿,猎物,比喻政权;鹿落入谁的手中,比喻天下为谁所得,后多比喻在争夺或竞争中不知谁能最后获胜。

例如:“若使江南人主,也能励精图治,任用贤才,未知鹿死谁手。

”15、一蹴而就---指一抬脚便成功;形容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能成功;多用于否定句中。

例如:“学习要持之以恒,绝不是一蹴而就的事。

”其实,非成语中也有类似的用法,如“忘怀、置疑、捉摸、消受”等,也只能用于否定句中:无法(难以)忘怀,毋庸(不容)置疑,难以(无法)捉摸(不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多用于否定句中的成语
成语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结构具有凝固性,意义具有整体性,它精辟含蓄,音节整齐,抑扬顿挫,具有音乐美感,形象生动,富有极强的表现力。

所以无论是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在学习中,成语都占有一席之地。

其实在实际学习中,学生对成语的掌握和使用,并不像想象中的理想。

那么,我们就应该对成语进行有意识的积累,更重要的是讲技巧地进行梳理。

有一些成语可以从词意上来辨析。

如有的成语容易望文生义,像“文不加点”“不刊之论”;有些成语具有两义,像“秀色可餐”“灯红酒绿”。

有一些成语可以从特定用法上来辨析。

如有的成语可以作谓语,但一般不能带宾语,像“司空见惯”“漠不关心”;如有的成语适用对象固定,像“相敬如宾”“破镜重圆”只适用于夫妻之间。

掌握这些成语的特定用法,可以大大提高做题的正答率。

成语中还有一种需要我们注意的特殊的语言现象:有些成语多用于否定句子中。

1、尽如人意。

意思指完全符合人的心意。

[出处]宋·刘克庄《李艮翁礼部墓志铭》:“然议者但以为恩泽侯挟贵临民,安得尽如人意。

”[例句]这件事可能不会尽如人意,希望大家有个心理准备。

2、一概而论。

意思是用同一标准来评论或看待。

指处理事情、问题不作具体分析,笼统地同样看待。

概:过去量米麦时刮平斗斛的木棍。

一概:同一标准,一律。

[出处]宋·孙光宪《北梦琐言》一四卷:“古者文武一体,出将入相……然而时有夷险,不可一概而论。

”[例句]古往今来的好文章没有不是靠白描取胜的。

华丽的文章也有好的,不能一概而论,但是比来比去总是比不上白描的神品。

3、一蹴而就。

意思是一抬脚就成功。

形容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能完成。

一蹴:一步,一举足。

就:成功。

[出处]宋·苏洵《嘉祐集·卷十·上田枢密书》:“天下之学者,孰不欲一蹴而造圣人之域。

”[例句]发明创造绝非一蹴而就的事情。

4、一笔抹杀(一笔抹煞)。

比喻轻率地把成绩、优点等全部否定。

[出处]清·刘鹗《老残游记》一一回:“要将历代圣贤一笔抹煞,此也是自然之理,不足为奇的事。

”[例句]应该一分为二,不能一笔抹煞他的优点。

5、无时无刻。

常说“无时无刻不”,是“时时刻刻都”的意思,指总是这样。

[出处]《初刻拍案惊奇》卷六:“自是行忘止,食忘餐,却象掉下了一件甚么东西的,无时无刻不在心上。

”[例句]他无时无刻不在想念着故乡的母亲。

6、望其项背。

意思指能够望见别人的颈项和背脊,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

[出处] 清·汪琬《与周处士书》》:“言论之超卓雄伟,真有与诗书六艺相表里者,非后世能文章家所得望其肩项也。

”[例句]他是玩笔杆子出身的,无论文字功底还是所写文章的厚度底蕴,一般人都不能望其项背。

7、相提并论。

意思指将不同情况或性质的人或事放在同等的地位来对待。

[出处]清·王蕴章《碧血花·吊烈》:“微波先归蔡香君,后降张献忠,节惭冰霜,死轻蝼蚁,比着这
蕊芳夫妻殉节,含笑同归,怎能够相提并论呢?”[例句]他们二人不论学识、家境,差距都很大,不可相提并论。

8、同日而语。

常常说:不可同日而语。

意思是不能同时谈论。

形容事物之间差异很大,两者不能相提并论。

[出处] 《战国策·赵策二》:“岂可同日而言之哉?”[例句]在崇高的理想和健康感情基础上产生的趣味,和趣味主义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9、善罢甘休。

意思是心甘情愿地罢休。

指好好地了结纠纷,不再使事态持续下去。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六五回:“奶奶就是让着他,他看见奶奶比他标致,又比他的人心儿,他就肯善罢甘休了?”[例句]敌人遭到如此惨重的损失,是绝不会善罢甘休的。

这类成语从意义上辨析其使用正误,比较模糊,从用法上去辨析,会更有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