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灌注桩计算(承载力、桩身、抗拔、拉梁、承台)
灌注桩及管桩承载力计算

土厚li(m) 13
பைடு நூலகம்
基底应力(kpa) 桩横向间距(m) 桩竖向间距(m) 单桩承载力标准 值Quk 结论: 有效桩长L= 单桩承载力特征 值Ra= Quk=μp*∑qsik*li+Ap*qpk
3600
13 1043.008761 单桩荷载标准值 (kN) 816
说明:1。本表按JGJ94-2008编制。 2。红色部分人工输入
桩外径D(mm) 截面钢筋数 钢筋直径(mm) 钢筋强度设计值 混凝土强度设计值 钢筋截面面积 混凝土截面面积
400 16 22 360 14.3 6079.04 119520.96
成桩工艺系数 0.9fy'·As' φ c·fc·Aps 桩身承载力
0.7 1969.60896 1196.40481 3166.01377
灌注桩承载力计算
桩侧土磨擦 阻力标准值 桩端土阻力标准 (qsik) 值(qpk) 100 ZK275
设计计算:
机具条件: 有效桩长(m) 桩截面面积(m ) 桩周长μ
p 2
外径D(m) 0.4 L= Ap=D *π/4 μp=D*π pk= d1= d2= 2086.017522
2
桩长范围土层名称 13 0.126 1.257 160 1.7 3 1 2 3 4 5 6
灌注桩抗拔钢筋计算

灌注桩抗拔钢筋计算
灌注桩抗拔钢筋计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确定灌注桩的设计荷载。
根据工程设计要求和现场条件,确定灌注桩的设计荷载,包括垂直荷载和水平荷载。
2. 确定灌注桩的抗拔长度。
根据工程要求和现场条件,确定灌注桩的抗拔长度,一般为灌注桩埋入地下的有效长度。
3. 确定灌注桩的抗拔钢筋布置。
根据设计荷载和抗拔长度,使用抗拔计算公式计算出所需的抗拔钢筋的数量和布置方式。
4. 计算抗拔钢筋的强度和刚度。
根据抗拔钢筋的材料和尺寸,计算出抗拔钢筋的强度和刚度,可以使用钢筋强度设计规范中的相应公式。
5. 进行抗拔钢筋计算。
根据抗拔钢筋的强度和刚度,以及设计荷载和抗拔长度,使用相应的计算方法计算出抗拔钢筋的有效拔出长度和抗拔力。
6. 检查抗拔钢筋的合理性。
在计算完成后,对计算结果进行检查,确保抗拔钢筋的数量和布置符合设计要求和现场条件。
需要注意的是,灌注桩抗拔钢筋计算的具体方法和公式可以根据不同的设计规范和现场条件进行调整和确定。
因此,在进行具体计算前,需要仔细查阅相关规范和参考资料,并与专业人员进行沟通和确认。
灌注桩有关公式

1.吊筋制作长度=原地坪标高-设计桩顶标高-锚固长度+搭接头长度(单面
焊10d、双面焊5d)
2.吊筋长度=原地坪标高-设计桩顶标高-桩顶以上钢筋长度(锚固长度)【即:
原地坪标高-钢筋笼顶标高】
3.孔深=地面标高-桩底标高(即:地坪至桩底的距离)
4.有效桩长=孔深-(地面标高-设计桩顶标高)(或:设计桩顶标高-孔底标高)
5.砼面测绳长=地坪标高-施工桩顶标高(浇筑后砼面标高)
6.钢筋笼顶标高=设计桩顶标高+锚固长度【承压桩35D 抗拔桩40D D-钢筋
笼主筋直径】
7.机台面标高=地面标高+机台高度
8.桩底标高=地面标高-孔深
9.螺旋钻孔孔深=主钻杆长度+钻头长度-机台高度-余尺
10. 制作钢筋笼需钢筋总长度=有效桩长+钢筋搭接总长度+锚固长度
11. 试桩笼长=孔深+锚固长度[试桩不考虑桩顶标高:钢筋笼直接到地面]
12. 焊接总长:单面焊接10D,双面焊接5D,3节笼就是乘3。
接头错开的长度:钢筋焊接接头连接区段的长度为35d(d为纵向受力钢筋的较大钢筋直径)且不小于500mm。
参见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第九章9.4 钢筋的连接。
那就最少加上50CM,具体看钢筋直径。
]。
灌注桩竖向和抗拔承载力计算

灌注桩竖向和抗拔承载力计算
灌注桩是一种常见的地基处理方法,它以灌注混凝土为主要材料,通过在地下钻孔的同时往孔中灌注混凝土,形成与地基土一体化的结构,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
灌注桩主要用于承受纵向荷载和抗拔荷载。
1.桩身自重:桩身自重与桩长成正比,可以通过计算桩身总体积乘以混凝土比重来得到。
2.桩端摩擦阻力:桩端部分与周围土体之间存在摩擦阻力,可以通过摩擦力计算公式来计算。
常见的摩擦力计算公式有查特伍德公式、弗谢特公式等。
3.桩端端阻力:当桩端直接承受地基土的作用力时,桩端产生的阻力称为端阻力。
常见的端阻力计算公式有比索公式、摩擦桩法等。
4.动力触探法:动力触探法是一种通过测量动力触探测试数据来推算桩的侧阻力和端阻力的方法。
灌注桩的抗拔承载力计算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土体承载力:抗拔承载力的计算需要考虑桩与周围土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一般采用土壤力学中的极限平衡法来进行计算。
2.摩擦力:抗拔承载力中的摩擦力是指桩与土体之间的摩擦作用力。
摩擦力可以通过摩擦阻力计算公式来计算。
3.继发拔桩:当桩的抗拔承载力不足以支撑所受荷载时,会发生继发拔桩现象。
继发拔桩的抗拔承载力计算需要考虑桩基底土的破坏形态以及土体的变形特征等。
灌注桩的竖向和抗拔承载力计算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过程,需要考虑多个因素的综合影响。
在实际工程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计算方法,并进行必要的试验和监测来验证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钻孔灌注桩计算公式

钻孔灌注桩计算公式1.净竖向承载力计算公式:
Qult = Ap * fp
其中
Qult为每桩的净竖向承载力(单位:kN)
Ap为桩的截面面积(单位:m²)
fp为每平方米桩截面的承载力(单位:kN/m²)2.桩身的抗弯强度计算公式:
Mmax = Qult * L
其中
Mmax为桩身上的最大弯矩(单位:kN·m)Qult为每桩的净竖向承载力(单位:kN)
L为桩长(单位:m)
3.桩身的抗剪强度计算公式:
Vmax = Qvult * L
其中
Vmax为桩身上的最大剪力(单位:kN)
Qvult为每桩的净竖向承载力(单位:kN)
除了以上几个基本的计算公式之外,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如桩身的几何形状、土层的性质、桩端部分的承载力和桩体的侧阻力等。
总的来说,钻孔灌注桩的计算公式主要涉及净竖向承载力、抗弯强度和抗剪强度这三个方面。
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根据具体的工程要求和设计参数进行合理的取值和调整,以确保钻孔灌注桩能够满足项目需求。
桩基承载力计算公式(老规范)

一、嵌岩桩单桩轴向受压容许承载力计算公式采用嵌岩的钻(挖)孔桩基础,基础入持力层1~3倍桩径,但不宜小于1.00m,其单桩轴向受压容许承载力[P]建议按《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J024—85第4.3.4条推荐的公式计算。
公式为:[P]=(c1A+c2Uh)Ra公式中,[P]—单桩轴向受压容许承载力(KN);Ra—天然湿度的岩石单轴极限抗压强度(KPa),按表4.2查取,粉砂质泥岩:Ra =14460KPa;砂岩:Ra =21200KPah—桩嵌入持力层深度(m);U—桩嵌入持力层的横截面周长(m);A—桩底横截面面积(m2);c1、c2—根据清孔情况、岩石破碎程度等因素而定的系数。
挖孔桩取c1=0.5,c2=0.04;钻孔桩取c1=0.4,c2=0.03。
二、钻(挖)孔桩单桩轴向受压容许承载力计算公式采用钻(挖)孔桩基础,其单桩轴向受压容许承载力[P]建议按《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J024—85第4.3.2条推荐的公式计算。
公式为:[]()RpAUlPστ+=21公式中,[P] —单桩轴向受压容许承载力(KN);U —桩的周长(m);l—桩在局部冲刷线以下的有效长度(m);A — 桩底横截面面积(m 2),用设计直径(取1.2m)计算; p τ— 桩壁土的平均极限摩阻力(kPa),可按下式计算:∑==n i i i p l l 11ττ n — 土层的层数;i l — 承台底面或局部冲刷线以下个土层的厚度(m);i τ— 与i l 对应各土层与桩壁的极限摩阻力(kPa),按表3.1查取;R σ— 桩尖处土的极限承载力(kPa),可按下式计算:{[]()}322200-+=h k m R γσλσ []0σ— 桩尖处土的容许承载力(kPa),按表3.1查取;h — 桩尖的埋置深度(m);2k — 地面土容许承载力随深度的修正系数,据规范表2.1.4取为0.0;2γ— 桩尖以上土的容重(kN/m 3);λ— 修正系数,据规范表4.3.2-2,取为0.65; 0m — 清底系数,据规范表4.3.2-3,钻孔灌注桩取为0.80,人工挖孔桩取为1.00。
冲孔灌注桩计算方式

冲孔灌注桩计算
桩笼长=孔深+锚固长度+加上焊接总长度+接头错开的长度
钢筋笼总长度=有效桩长+钢筋搭接长度+锚固长度
算理砼论方量=设计桩长+超灌高度×截面积
理论方量:终孔深度××半径×半径
充盈系数K:
实际方量:终孔深度××半径×半径×充盈系数K
体积(方量)=桩孔的截面积x(导管到孔底的距离~+导管埋入混凝土中的深度(1m))+导管内混凝土的高度(孔深/
孔深=主钻杆长度+副钻杆长度+钻头长度-机高-余尺
桩底标高=地面标高-孔深
有效桩长=设计桩顶标高-桩底标高
钢筋笼顶标高=设计桩顶标高+锚固长度(承压桩35D,抗拔桩40D)
吊筋长度=机台面标高-钢筋笼顶标高
机台面标高=地面标高+机台高
砼理论方量=桩截面积×(有效桩长+超灌高度)
充盈系数=实际方量※理论方量
钢筋笼长度=钢筋笼顶标高-钢筋笼底标高(放到底的钢筋笼:钢筋笼底标高=桩底标高)
钢筋笼如何计算设计桩顶标高+钢筋笼锚固长度(35D) -(地面标高-孔深)。
钻孔灌注桩计算公式

钻孔灌注桩计算公式
钻孔灌注桩计算公式
◆孔底标高=实测孔深+地面标高
◆钢筋笼总长=孔底标高--桩顶标高+锚锢长度(0.5m或抗拔桩
1.0)
◆笼顶标高=桩顶标高--锚锢长度(0.5m
或抗拔桩1.0m)
◆吊筋长度=桩顶标高—地面标高—伸入承台锚锢长度(0.5m或抗拔桩1.0m)+0.2 m
◆笼底标高=实测孔深+地面标高
◆距孔底=(30 cm
----50 cm
之间)
◆有效桩长=实测孔深—桩顶标高+地面标高◆理论方量=(有效桩长+设计混凝土松散层长度1.5)×3.14×πr2
◆充盈系数=实际砼量÷理论砼量
◆塌落度(180-220mm
之间)
◆沉渣厚度(0---5cm)
◆泥浆比重(1.15---1.2)
◆导管长度(m)÷2.5=导管节数
◆导管长度—终孔深度=导管高出地面
◆终孔深度(m)--沉渣厚度(cm)
(0.02--0.03—0.04)=二次清孔后深度(m)
◆初灌量=超灌高度×(桩径÷2)²×3.14×充盈系数+导管深度÷2×(导管直径
250mm)0.1252×3.1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Qsk(极限侧阻力)
2
600 1.88495556 4.27
3
#N/A
#N/A
3.5
4
#N/A
#N/A
0.8
5
#N/A
#N/A
8.2
6
#N/A
#N/A
1.23
18
q Qpk= pk*Ap
(总极限端阻力)
q 极限端阻力标准值 pk(kPa)
640
Quk=∑Qsk+Qpk (初算单桩极限竖向承载力)
φRp
roN-φRp
实际设计主筋 截面面积As' (平方毫米)
桩身稳定性 系数φ
2544.69001
1
桩身受压承载力 极限值 Ru
Rp'(kN)
φRp' (kN)
Ru=2φRp/1.
2830.Rp''
(kN) (kN)
824.479562 824.479562
纵筋最小面积
实设主筋
(%) (平方毫米) 直径(mm)
0.65 1837.8317 18
实设主筋 根数
10
f A 纵向主筋抗压 强度 设计值
实际设计主筋 截面面积
y'(Mpa) s'(平方毫
桩截面面积
Aps
(平方毫米)
360
2544.69 282743.334
桩身配筋率(%) ρ=As'/Aps
实设箍筋 最外层钢 直径 筋保护层
压缩机房-600mm灌注桩受压承载力计算
桩设计参数
Rp' (混凝土受压承载力)
Rp'' (桩主筋受压承载力)
Rp (轴心受压桩正截面 受压承载力设计值)
桩身结构验算(基本组合)
r0N≤φRp(设计值)
一.桩身受压承载力设计值 Rp(kN)
桩身受压承载力设计值 Rp(kN)
桩直径 d(mm)
最小 配筋率 (%)
ρ=
0.9
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
f c (Mpa)
14.3
注:Rp''=0.9f y'As'
1.当桩顶以下5d范围的桩身螺旋式箍筋间距不大于100mm时,
Rp=Rp'+Rp''=ψ c f c Aps+0.9f y'As'
2.当桩身配筋不符合“1”中规定时, Rp=Rp'=ψ c f c Aps
roN
Lc/d=
查表5.8.4-2 得 φ=
(mm) (mm)
钢筋的弹性模量
Es( N/mm2)
10
50
200000
ρ=
0.9
混凝土的弹性模量
Ec( N/mm2)
30000
α
扣除保护层厚 度的
E=Es/Ec 桩直径d0
6.6666667 480
W0------桩身换算截面受拉边缘的截面模量, mm3 w0 =πd[d2+2(αE-1)ρd02]/32
注: 1.本表中紫色字体为输入部分。2.依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第“5.8.2”条。
二.单桩竖向受压承载力特征值Ra(kN)
孔54灌注桩单桩竖向受压承载力Ra(kN)计算
地震作用100%
桩直径 d(mm)
桩周长up(m)
每层土厚度 li(m)
∑ q Qsk=U ΨL* sik*Li
Quk的取值
1.当 Quk≥Ru时,Quk=Ru 。
(最终单桩极限竖向承载力)
桩侧阻力标准值
qsik(Kpa)
35 45 55 48 56
Ap
0.282743334
Quk=
土层标高
Qsk'
281.71 #N/A #N/A #N/A #N/A
每层土层底 标高(m)
447.43 443.93 443.13 434.93 433.7
3.本表适用于桩身配筋率大于0.65%的灌注桩。 5.8.4-1修正 L0﹑h 。
2.依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第“ 4.桩顶铰接﹑桩底嵌于非岩石土中。否则,按表
桩身压屈计算
4/α
Lc---桩身压屈计算长度 (m)
Lc/d 桩身稳定系数φ
4/α = 当h≥4/α时,Lc=0.7x(L0+4/ 当h<4/α时α,) Lc=1.0x(L0+h)
Rp(kN)
φRP
(kN)
3654.74034 3654.74034
Rp(kN)
φRp
(kN)
2830.26077 2830.26077
Ru(kN)
5414.430126
Ru(kN)
4192.978923
桩身结构验算(基本组合)
r0N≤φRp(设计值)
2830.260773
满足roN≤Rp(设计值)
当直径d≤1m时,b0=0.9(1.5d+0.5)
α=(mb0/EI)0.2 桩身计算宽 度
当直径d>1m时,b0=0.9(d+1)
α---桩的水平变形系数(1/m)
桩顶水平位移系 数 νx
初始参数 L0---桩露出地面长度(m) h--- 桩的入土深度(m)
当桩换算埋深αh≥4时,νx=2.441
EI------桩身抗弯刚度,N﹒mm2 EI= 0.85ECI0 = 0.85ECW0d0/2
W0 = 22590061.4 EI = 1.3825E+14
桩的截面特性
单桩水平承载力特征值
Rha(kN)
m
X0a--- (桩顶允许水平位移)mm
桩的水平变形系 数
(MN/m4)
b0 (m)
m---地 基土水平
修正参数
当αh<4时,νx查表“
5.7.2”
Rha=0.75α3EIX0a/νx
X0a =
6
m=
24
b0 =
1.26
α= L0= h= αh = νx =
0.73787465 0 18
13.2817437 2.441
Rha = 102.390895
注: 1.本表中紫色字体为输入部分。 5.7.2”条。
纵筋最小面积 实设主筋 (平方毫米) 直径(mm)
600 0.65 1837.8317 18 桩身配筋率(%) ρ=As'/Aps
ψ 桩截面面积Aps 成桩工艺系数
(平方毫米)
c
282743.334
0.7
注:Rp'=ψ c f c Aps
实设主筋 根数
纵向主筋抗压强度 设计值fy'(Mpa)
10
360
桩顶标高
451.7
桩底标高
433.7
#N/A Rak'' 180.955734 #N/A
Quk的取值 (最终单桩极限竖向承载力) 2.当 Quk≤Ru时,Quk=Quk 。
Quk=
Ra=Quk/2(竖向特征值)
RaE=1.25Ra(地震作用下) 地震作用下单桩承载力提高系数:
1.25
桩基验算(标准组合)
roNk≤Ra
满足roNk≤Ra(特征值)
Ra= RaE=
注:1.本表中紫色、蓝色字体为输入部分。2.依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N/A #N/A #N/A
桩设计参数
压缩机房-600mm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水平承载力计算
单桩水平承载力特征值 Rha(kN)
桩直径
d(mm)
600
最小配筋 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