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上第二课创新驱动发展
部编人教版 道德与法制 九年级 上册 知识点 第1单元富强与创新 第2课创新驱动发展
![部编人教版 道德与法制 九年级 上册 知识点 第1单元富强与创新 第2课创新驱动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7f80e75e48d7c1c709a14519.png)
第二课创新驱动发展1.怎样正确认识创新?(1)生活处处有创新。
生活中的点滴创新不仅让我们眼前为之一亮,而且改变着我们对生活的惯常看法。
(2)创新是一种生活方式。
(3)创新给我们带来惊喜,让我们获得成就感。
(4)生活的各个领域都需要创新,也都可以创新。
(5)创新让生活更美好。
2.为什么要坚持创新发展?(为什么说创新是引擎?)(1)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
(2)当前,创新已经成为世界主要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心,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唯创新者进,唯创新者强,唯创新者胜。
(3)创新发展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国运所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让创新成为推动发展的第一轴力,是适应和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现实需要。
(4)我国改革开放事业进入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更加呼唤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
改革创新推动中国走向富强。
(5)国家用改革之手激活创新引擎,释放更多创新活力,让广大人民群众通过创新更好地分享改革发展成果。
3.我国目前的科技发展现状是怎样的?(1)成就:在尖端技术的掌握和创新方面打下了坚实基础,在一些重要领域走在世界前列。
(2)不足:从整体上看,仍然面临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科技发展总体水平不高、科技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低于发达国家水平等问题。
中国科技创新之路任重道远,需要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4.怎样建设创新型国家?(1)必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将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把经济建设重心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
(2)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3)必须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的治理格局和协同机制,搭建有利于创新的活动平台和融资平台, 营造有利于创新的舆论氛围和法治环境。
5.我国为什么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教育的重要性)(1)一个民族创新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创新人才的培养。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富强与创新第二课创新驱动发展第1框创新改变生活说课稿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富强与创新第二课创新驱动发展第1框创新改变生活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8fda138b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90.png)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富强与创新第二课创新驱动发展第1框创新改变生活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富强与创新第二课《创新驱动发展》第1框《创新改变生活》,主要讲述了创新对于国家和人民生活的重要性。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我国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的成就,认识到创新改变生活的现实意义,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素养和思维能力,对科技创新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创新的理解仅停留在表面,认为创新遥不可及,与自己生活无关。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创新与生活的密切关系,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我国科技创新取得的重大成就,掌握创新改变生活的实例,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创新意识,认识到创新是国家发展的重要动力,增强学生为社会进步作贡献的责任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我国科技创新取得的重大成就,创新改变生活的实例。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的小事发现创新,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网络资源等手段,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我国科技创新取得的成就,如高铁、5G、等,引发学生对创新的兴趣,导入新课。
2.案例分析:列举生活中常见的创新实例,如移动支付、共享经济等,让学生了解创新如何改变生活。
3.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教材中的案例,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创新的意义,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
4.分享感悟: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创新经历或身边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
5.总结提升: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创新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树立创新意识。
部编道德与法治九上说课稿:第二课创新驱动发展-第1课时创新改变生活
![部编道德与法治九上说课稿:第二课创新驱动发展-第1课时创新改变生活](https://img.taocdn.com/s3/m/d800345a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d8.png)
部编道德与法治九上说课稿:第二课创新驱动发展-第1课时创新改变生活一. 教材分析《道德与法治》九上第二课《创新驱动发展》旨在让学生理解创新的重要性,认识到创新改变生活的现实意义。
通过分析教材内容,我们可以发现,本课时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创新的意义、创新的表现、创新的影响等方面。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这些内容,从而提高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二. 学情分析在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认知能力,对于生活中的创新现象有所了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创新的理解较为片面,认为创新只是科技领域的事情,与自己的生活关系不大。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关注学生的这一认知特点,引导学生从生活的方方面面去发现创新、理解创新。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创新的意义、表现和影响,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创新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使学生认识到创新改变生活的现实意义。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创新的意义、表现和影响。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生活的方方面面去发现创新、理解创新。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启发式教学法。
2.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教学案例、讨论题。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创新案例,如智能手机、在线支付等,引导学生关注创新现象。
2.案例分析: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案例中的创新点,理解创新的意义和表现。
3.知识讲解: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创新的意义、表现和影响,帮助学生建立创新观念。
4.小组讨论: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讨论创新对生活的影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5.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创新的重要性。
6.课后作业:布置一道关于创新的应用题,让学生课后思考。
七. 说板书设计1.板书主题:创新改变生活2.板书内容:–创新的意义–创新的表现–创新的影响3.板书结构:分三个部分,依次展示创新的意义、表现和影响。
九上第二课创新驱动发展创新改变生活
![九上第二课创新驱动发展创新改变生活](https://img.taocdn.com/s3/m/611c0196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3d2664b.png)
2.1 创新改变生活
新课导入
观看视频:对于 这样的“智慧生 活”你是否充满 期待呢? 今天,我们一起走
进 ---2.1“创新 改变生活”
重点问题
1 什么是创新? 2 创新对于个人和社会的意义? 3 国家为什么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4 改革和创新的关系?
第一目题
感受创新
探究一 创新的含义 运用你的经验:创新来源于生活。将废旧物品重新利用,不仅有助于环保,而且
充满创新乐趣。
➢ 思考:生活中你有过哪些利用废旧物品的创意?与大家分享吧。
探究一 创新的含义
思考:王康宇的经历启示我 们,如何理解创新?
探究一 创新的含义
6月16日,新东方直播粉丝破千万。在抖音“双语带货” 的东方甄选直播间爆红。“这个牛排的口感,第一个叫 做juicy多汁的;你的牙齿咬到叫做tender,嫩的,我 们一般说一个东西嫩,还可以delicate ……”董宇辉一 边卖牛排,一边教英文。半小时讲了10个英语词组, 工作人员提醒这个货已经卖空了……
市民:出门不用带钱包,手机支 付更便捷。
提示:创新让生活更美好。 随着时代快速发展,科学
公益组织:发起帮助视障人群的公益活动,“每人捐赠一 分钟声音”。
技术日新月异,我们的生 活因创新变得更加便捷、 舒适和丰富多彩。
思考:结合自身经历,谈谈互联网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不一样的感受?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笔记:
如何正确认识创新?
01
1 2 3 4 5
第二目题
创新引擎
笔记:
创新的重要性,意义/为什么创新是引擎?
01
1-8
笔记:
改革与创新的关系?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第二课 创新驱动发展优秀课件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第二课 创新驱动发展优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88fce09f90f76c660371a51.png)
3.如何做到万众创新?〔社会、个人〕
〔1〕提升企业创新能力 〔2〕弘扬创新精神 〔3〕既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又要学会保护自己的知 识产权。
4、创新精神的表现
①表现为敢为人先、敢于冒险的勇气和自信; ②表现为探索新知的好奇心和挑战权威的批判精神; ③表现为承受挫折的坚强意志和沟通合作的团队精神; ④表现为舍我其谁的责任担当和造福人类的济世情怀。
群众创业的内涵:创业不分男女、不分城、不分行 业,每个人都是创业者,都可以通过辛勤劳动为国家 和人民作出奉献。
群众创业万众创新
• 我的创业工程?
消费动力——创新动力
3.如何做到万众创新?〔社会、个人〕
〔1〕提升企业创新能力 〔2〕弘扬创新精神 〔3〕既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又要学会保护自己的知 识产权。
1.我国为什么要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创新 型国家〕?
〔1〕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2〕现状 成就:目前,我国在尖端技术的掌握和创新方面打下了坚
实根底,在一些重要领域走在世界前列。 差距:从整体上看,我国仍然面临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科
技开展总体水平不高、科技对经济增长奉献率低于兴旺 国家水平等问题。
美国在20世纪60年 代就完成了接近 11000米深海入潜。
中国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
科技领域 冶金技术装备 大规模集成电路工
业
飞机制造 汽车工业核心技术
芯片制造技术
差距 10--15年 12年以上
近15年 10年以上 至少10年
核心领域国外企业专利拥有情况
无线电传输 93% 移动通讯 91% 半导体 85% 西药 69% 计算机 60%
2006年
国家中长期教育
改革和开展规划
九上第二课创新驱动发展(知识梳理)
![九上第二课创新驱动发展(知识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a5cb2e11960590c69fc37696.png)
第二课创新驱动发展1.感受创新(空间维度)①A创新来源于生活,生活处处有创新。
生活中的点滴创新不仅让我们眼前为之一亮,而且改变着我们对生活的惯常看法。
创新无处不在,创新让我们体验别样的精彩人生。
B创新是一种生活方式。
它不只是从无到有的创造发明,还可以是对已有成果的改进和完善;它不局限于科技领域,还渗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它不只是灵光乍现的顿悟,更需要年复一年的积累;它是个人的创意行为,也是团队、集体的创造活动。
②创新的意义(创新驱动发展)A个体:创新给我们带来惊喜,让我们获得成就感。
创新点燃激情,让我们的生命充满活力。
创新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让我们勇敢面对挑战,激发潜能,超越自我。
B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都需要创新,也都可以创新。
知识的创新提供新的思路和和方法,技术的创新促进生产力发展、增加社会财富,制度的创新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推动社会进步。
C生活:创新让生活更美好。
随着时代快速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我们的生活将因创新变得更加便捷、舒适和丰富多彩。
(互联网改变世界,世界因互联网而精彩,生活因互联网而更美好。
)2.创新引擎(重要性)(时间维度)①回顾人类文明史,创新始终贯穿其间。
蒸汽机的改良、电力的应用和计算机的出现,推动时代的车轮从农业文明走向工业文明、信息文明。
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
创新为人类带来巨大财富,推动社会取得长足进步。
②时代发展呼唤创新。
当前,全球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正孕育兴起。
创新已经成为世界主要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心。
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唯创新者进,唯创新者强,唯创新者胜。
3.我国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建设创新型国家Why①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不竭动力,创新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禀赋。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②创新驱动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国运所系。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让创新成为推动发展的第一动力,是适应和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现实需要。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上第二课《创新驱动发展-第1课时 创新改变生活》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上第二课《创新驱动发展-第1课时 创新改变生活》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4c2ed91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0d.png)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上第二课《创新驱动发展-第1课时创新改变生活》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上第二课《创新驱动发展-第1课时创新改变生活》教材,主要围绕创新的重要性展开。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创新对生活的改变,认识到创新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教材内容丰富,案例鲜活,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时代感。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和认知能力,对创新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创新的理解较为片面,认为创新只是科学家的事情,与自己生活关系不大。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认识到创新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创新的概念、意义和作用,学会从生活中的例子中发现创新。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创新的兴趣,培养他们敢于创新、勇于实践的精神风貌。
四. 教学重难点1.创新的概念和意义。
2.创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导学生认识创新。
2.小组合作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分享创新案例,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3.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创新案例,深入理解创新的作用。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创新案例资料。
2.设计好讨论问题和思考题。
3.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创新产品,如智能手机、扫码支付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产品为什么能改变我们的生活?创新在哪里?2.呈现(10分钟)呈现教材中的创新案例,如高铁、支付宝等,让学生了解创新的意义和作用。
3.操练(10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找一找生活中还有哪些创新现象,并讨论其创新之处。
讨论结束后,每组选取一个代表进行分享。
4.巩固(5分钟)思考题:让学生思考创新对生活的影响,并回答以下问题:创新为什么会改变生活?创新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好处?5.拓展(5分钟)让学生举例说明我国在创新方面取得的成就,并讨论这些成就背后的原因。
第二课+创新驱动发展 复习课件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第二课+创新驱动发展 复习课件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fbee352e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9a10b48.png)
①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 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 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 ②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坚 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③形成有利于创新的治理格局和协同机制,搭建有利于创新的活动平台和融资平台, 营造有利于创新的舆论氛围和法治环境。
考点1 创新改变生活 关键词:关系+意义+重要性+目的
(2)创新的意义 个人:①给我们带来惊喜,让我们获得成就感。②点燃激情,让我 们的生命充满活力。③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让我们勇 敢面对挑战,激发潜能,超越自我。
社会:①知识的创新提供新的思想和方法。②技术的创新促进生产 力发展、增加社会财富。③制度的创新促进公平正义、推动社会进 步。
我国算力增速领跑全球,说明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取得显著成效,自主创新能力不 断增强;但目前我国的算力规模与发达国家相比还需进一步提高,这要求我们坚持科技是 第一生产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 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知识运用
都需要创新,也都可以创新。④创新让生活更美好。 ▲改革与创新的关系
①创新是改革开放的生命。我国改革开放事业进入攻坚克难的关 键时期,更加呼唤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②改革在不断创新中提 升发展品质,创新通过改革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改革创 新推动中国走向富强。③国家用改革之手激活创新引擎,释放更 多创新活力,让广大人民群众通过创新更好地分享改革发展成果。
生活:创新让生活更美好。
初中毕业道德与法治总复习精讲 考点梳理 固本夯基 九年级(上册) 第二课 创新驱动发展
![初中毕业道德与法治总复习精讲 考点梳理 固本夯基 九年级(上册) 第二课 创新驱动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b8add9c1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9e.png)
材料二:2022年8月29日—30日,由安徽省科技厅主办、安徽省科技成 果转化促进中心等单位承办的第十一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安徽赛区总决 赛成功举办。经过一天半的角逐,分别产生了初创企业组与成长企业组 的各等级奖项。中国创新创业大赛自2012年开办至今,不仅助推安徽近 万家企业及团队成功实现创新创业梦想,更加速了企业与资本的高效衔 接③,为安徽打造资源共享、合作共赢的创新链、产业链、生态圈,促 进产业融通创新、培育创新发展新动能提供了重要支撑。
第二课 创新驱动发展
1.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 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民族禀赋,是推动人类社 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重要性)(高频考点) 2.时代发展呼唤创新。创新已经成为世界主要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心。 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唯创新者进,唯创新者强,唯创新者胜。(重要 性)
【巧记策略】从战略、自主创新和营造环境三个方面来理解记忆。 ※3.教育的重要性。(为什么要大力发展教育?)(为什么要把教育摆在 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P22) (1)一个民族创新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创新人才的培养。 (2)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 国民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 (3)教育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6.(做法类)国家为实现教育公平采取了哪些措施? (1)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坚持立德树人;(2)加大教育投资力度,改善办 学条件;(3)加快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支持力 度,鼓励城市教师支援农村教学;(4)加快薄弱学校改造,实现教育均 衡发展;(5)解决城市低收入者和农民工子女的上学难问题;(6)不断改 善长期在农村基层、艰苦边远地区工作教师的待遇。
考点1:创新改变生活 ※1.创新与生活的关系。(P15~17) (1)生活处处有创新。 (2)创新是一种生活方式。 (3)生活的各个领域都需要创新,也都可以创新。 (4)创新让生活更美好。
部编道德与法治九上教学设计:第二课 创新驱动发展-第1课时 创新改变生活
![部编道德与法治九上教学设计:第二课 创新驱动发展-第1课时 创新改变生活](https://img.taocdn.com/s3/m/9b7558db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a2.png)
部编道德与法治九上教学设计:第二课创新驱动发展-第1课时创新改变生活一. 教材分析《道德与法治九上》第二课《创新驱动发展》旨在让学生理解创新的重要性,认识到创新改变生活的实际情况。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到我国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以及科技创新对人民生活带来的便利。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创新的意义、创新的表现、创新改变生活的实例等。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技素养,对科技创新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科技创新的实质和作用认识不足,对创新改变生活的实例了解不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关注科技创新对生活的影响,提高学生对创新的认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创新的意义,知道科技创新在我国的发展现状,认识创新如何改变生活。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关注科技创新的热情,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创新的意义,科技创新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创新改变生活的实例。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认识创新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科技创新实例,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创新的魅力。
2.案例分析法:分析科技创新在我国的发展现状,让学生了解我国在科技创新方面的成就。
3.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创新对生活的影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4.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思考创新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课件,展示科技创新实例和相关信息。
2.视频:准备相关科技创新的视频资料。
3.素材:收集关于科技创新的图文资料。
4.小组讨论题目:制定小组讨论的创新对生活影响的话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或视频展示科技创新的实例,如智能手机、高铁、支付宝等,让学生感受科技创新给生活带来的便利。
九年级上册道法第二课创新驱动发展核心考点解析
![九年级上册道法第二课创新驱动发展核心考点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768a676f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ae.png)
九年级上册道法第二课创新驱动发展核心考点解析第一框创新改变生活1、创新与生活的关系?(P15-P17)①生活处处有创新。
②创新是一种生活方式。
③生活的各个领域都需要创新,也都可以创新。
④创新让生活更美好。
我们的生活将因创新变得更加便捷、舒适和丰富多彩。
2、为什么说创新是一种生活方式?(P15)①它不只是从无到有的创造发明,还可以是对已有成果的改进和完善;②它不局限于科技领域,还渗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③它不只是灵光乍现的顿悟,更需要年复一年的积累;④它是个人的创意行为,也是团队、集体的创造活动。
3、创新对个人的意义?(P16)①创新给我们带来惊喜,让我们获得成就感。
②创新点燃激情,让我们的生命充满活力。
③创新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让我们勇敢面对挑战,激发潜能,超越自我。
4、创新对社会的意义?(创新的领域及作用)(P16)①知识的创新提供新的思想和方法。
②技术的创新促进生产力发展、增加社会财富。
③制度的创新促进公平正义、推动社会进步。
5、★创新的重要性?(为什么要坚持创新发展?)(P14蓝字、P17-P18)①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②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民族禀赋。
③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
④时代发展呼唤创新。
创新已经成为世界主要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心。
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唯创新者进,唯创新者强,唯创新者胜。
⑤创新驱动是国家命运所系。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让创新成为推动发展的第一动力,是适应和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现实需要。
【说明】P18中间的“相关链接”此句可划线:坚持创新发展,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6、改革与创新的关系?(P18-P19)①创新是改革开放的生命。
我国改革开放事业进入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更加呼唤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
②改革在不断创新中提升发展品质,创新通过改革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部编道德与法治九上教学设计:第二课 创新驱动发展-第2课时 创新永无止境
![部编道德与法治九上教学设计:第二课 创新驱动发展-第2课时 创新永无止境](https://img.taocdn.com/s3/m/6d53f844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ce.png)
部编道德与法治九上教学设计:第二课创新驱动发展-第2课时创新永无止境一. 教材分析本课是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上第二课“创新驱动发展”的第二个课时,课题为“创新永无止境”。
本课内容主要包括:创新的重要性、科技创新的驱动因素、我国的科技创新成就和科技创新的现状与挑战。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对科技创新有一定的了解,但对其重要性、驱动因素和我国科技创新成就的认识还不够深入。
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已经了解到科技创新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但对科技创新的驱动因素和我国科技创新的具体成就了解不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深入探究科技创新的驱动因素,了解我国科技创新的具体成就,从而增强他们的创新意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创新的重要性,掌握科技创新的驱动因素,了解我国的科技创新成就,认识到科技创新的现状与挑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科技创新的热情,增强学生为国家科技创新贡献力量的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创新的重要性,科技创新的驱动因素,我国的科技创新成就。
2.教学难点:科技创新的现状与挑战,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科技创新的实例,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科技创新的魅力。
2.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具体的科技创新案例,使学生深入理解科技创新的驱动因素和我国科技创新成就。
3.讨论教学法:学生就科技创新的现状与挑战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意识。
4.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自主探究,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悉教材内容,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设计教学活动和作业。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了解科技创新的基本概念,准备参与课堂讨论。
(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第二课学习复习要点
![(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第二课学习复习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70276511c8d376eeaeaa31fb.png)
第二课创新驱动发展第一节创新改变生活一感受创新1 创新的地位是什么?(1)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2)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2创新与生活有什么关系?(1)创新是一种生活方式.(2)创新给我们带来惊喜,让我们获得成就感.(3)生活的各个领域都需要创新,也都可以创新.(4)创新让生活更美好.二创新引擎1 我国为什么要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创新的引擎作用/意义是什么)?(1)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2)时代发展呼唤创新.(3)创新驱动是国家命运所系.(4)创新是改革开放的生命.(5)中国正走在通往强国富民的创新路上.2 我国提出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时间和目标是什么?2012年党的十八大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目标到2050年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第二节创新永无止境一创新强国1 我国科技创新的现状(存在的问题)是什么?目前,我国在尖端技术的掌握和创新方面打下了坚实基础,在一些重要领域走在世界前列,但是整体上我国仍然面临创新能力不强,科技发展水平总体不高,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不足.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等问题.2 怎样建设创新型国家?(1)必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将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2)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坚持自主创新,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3)必须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的治理格局和协同机制,营造有利于创新的舆论氛围和法治环境.3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现实意义是什么?(1)有利于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社会氛围.(2)有利于加快科技教育事业的发展,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实的科技和人才支撑.(3)有利于增强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二万众创新1 怎样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1)使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理念深入人心.(2)企业是社会创新的重要力量,提升创新能力是企业持续发展之基,市场制胜之道.(3)大力弘扬时代创新精神.(4)既要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又要学会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2 创新的目的是什么?创新的目的是增进人类福祉,让生活更美好.。
人教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2课 创新驱动发展 复习知识点及配套习题
![人教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2课 创新驱动发展 复习知识点及配套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97439e53a45177232f60a2a6.png)
第二课:创新驱动发展(复习提纲)【一句话必背】1.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
2.生活处处有创新,创新是一种生活方式,创新让生活更美好3.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
4.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5.将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
把建设重心转移到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
6.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
7.企业是社会创新的重要力量。
提升创新能力是企业持续发展之基、市场制胜之道。
8.创新的目的是增进人类福祉,让生活更美好。
9.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理念深入人心。
10.保护知识产权就是尊重创造、保护创新。
【问答题梳理】1.怎样正确认识创新?(1)生活处处有创新。
(2)创新是一种生活方式。
(3)创新给我们带来惊喜,让我们获得成就感。
(4)生活的各个领域都需要创新,也都可以创新。
(5)创新让生活更美好。
2.我国为什么需要创新发展?(创新对国家的重要性)(1)回顾人类文明史,创新始终贯穿其间。
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2)时代发展呼唤创新,创新成为世界各国发展的重心。
(3)创新是国家命运所系,是适应和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现实需要。
(4)创新是改革开放的生命。
我国改革开放进入关键时期,更加呼唤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
改革创新推动中国走向富强。
(5)人民群众通过创新更好地分享改革发展成果。
3.我国的科技现状?(科技国情)成就:在尖端技术的掌握和创新方面打下了坚实基础,在一些重要领域走在世界前列。
不足:但从整体上看,仍然面临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科技发展水平总体不高、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不足,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等问题。
3.我国为什么要建设创新型国家?(1)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克争的决定性因素。
(2)从整体上看,仍然面临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科技发展总体水平不高、科技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低于发达国家水平等问题。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二课创新驱动发展(附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二课创新驱动发展(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1f46eae852458fb760b5604.png)
第•课时创新改变生活途新手任务1. _________________ 生活处处有 ___________ .创新是-•种 .2. 创新给我们带来惊喜,让我们获得 ____________ o3.的各个领域都需要 __________ ,也都町以创新。
创新让生活更 __________ 。
4・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 _____________ •5.创新驱动是国家命运所系。
实施 ______________ 战略•推进以 ________ 为核心的全而创新•让创新成为推 动发展的 _________ •是适应和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现实需婆。
6∙______ 是改革开放的心命。
我Iq 改I 」(事业进入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更加呼唤 _________ 的时代精神。
▲随堂检测.知识点一感受创新1・某公司产品年销量再创新高•技术创新是基石。
十年时间,该公司从手机行业的“新”品牌成长为“中国轲造” 的代表之一。
这表明 ()A. 技术的创新提供新的恩想和方法B. 技术的创新促进生产力发展,増加社会财富C. 技术的创新促进公平正义•推动社会进步D. 创新是一种生活方式,渗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2019年3月29日•陕西省第34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在西安隆重举行。
本届大赛主题为•'创新•体骏• 成长S 来自全肓12个市(区)和有关单位的80()多名参赛学生、科技教师参加了大赛开幕式。
本届大赛共收到 申报项目983项。
据此回答2、3題。
2.对于创新•下列说法止确的是 ()①生活处处冇创新②创新是一种生活方式③创新只是个人的创意行为④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都需要 创新2019年4月9日•快西省科技创新大会竖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西安召开。
陕西省委书记强调,要深入学习 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努力在科技创新上走在前列,加快 创新型将份建设步伐,持续为新时代追赶超越注入强大动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课创新驱动发展
1.感受创新(空间维度)
①A创新来源于,生活有创新。
生活中的创新不仅让我们眼前为之一亮,而且着我们对生活的看法。
创新不在,创新让我们体验的精彩人生。
B创新是一种方式。
它只是从到有的创造发明,还可以是对成果的改进和完善;它不局限于领域,还渗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它不只是灵光乍现的,更需要年复一年的;它是个人的行为,也是团队、集体的活动。
②创新的意义(创新驱动发展)
A个体:创新给我们带来,让我们获得感。
创新点燃激情,让我们的生命充满活力。
创新我们的方式和方式,让我们勇敢面对,激发潜能,超越自我。
B社会:生活的领域都需要创新,也都可以创新。
的创新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的创新促进发展、增加财富,的创新促进社会正义、推动社会进步。
C生活:创新让生活更。
随着时代快速发展,日新月异,我们的生活将因创新变得更加、舒适和。
(互联网改变,世界因互联网而精彩,生活因互联网而更。
)
2.创新引擎(重要性)(时间维度)
①回顾人类文明史,始终贯穿其间。
蒸汽机的改良、电力的应用和计算机的出现,推动时代的车轮从文明走向文明、文明。
创新是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的力量。
创新为带来巨大,推动社会取得长足。
②发展呼唤创新。
当前,全球新一轮和产业革命正孕育兴起。
创新已经成为世界国家发展战略的。
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唯创新者,唯创新者,唯创新者。
3.我国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建设创新型国家
Why①创新是引领发展的。
是民族进步的,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是中华民族深沉的。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②是中华民族复兴的所系。
实施发展,推进以创新为的创新,让成为推动发展的,是适应和我国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
③创新是改革开放的。
我国事业进入攻坚克难的关时期,更加呼唤的精神。
改革在不断中发展,创新通过改革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改革创新中国走向。
④国家用之手激活创新,释放更多创新,让广大群众通过创新更好地改革发展。
中国走在通往的创新路上。
⑤能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性因素。
目前,(成就)我国虽在尖端技术的掌握和创新方面打下了坚实基础,在重要领域走在世界,(不足)但从上看,我国还面临科技创新能力、科技发展水平不高、科技对增长贡献率低于国家水平等问题。
(结论)中国创新之路,需要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How①谋未来就要谋。
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落实、强国战略,将和摆在社会发展的位置,把建设转移到依靠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
②建设创新型国家,要增强能力,坚持自主创新、跨越、支撑、引领未来的,坚定不移地走中国自主道路。
③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形成有利于创新的格局和机制,搭建有利于创新的平台和平台,营造有利于创新的舆论和环境。
(坚持创新发展,必须把摆在国家发展的位置,不断推进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工作,让创新在社会蔚然成风。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挥创新在创新中的作用。
)
4.教育优先发展Why
①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归根到底是教育的竞争、人才的竞争。
科技的竞争关键靠人才,基础在教育。
一个创新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创新的培养。
百年大计,教育为。
②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是国民素质、培养型人才、促进人的发展的。
③教育着亿万家庭对生活的期盼。
④为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国家对教育提出了的要求。
(到2035年,实现教育,迈入教育行列,推动我国成为大国、资源强国和强国)
(成就)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事业获得发展,教育全面推进,教育程度明显,教育取得进展,教育稳步提升。
5.万众创新
①个人:当今社会,大众、万众的深入人心。
创新不唯、不唯学历、不唯职业,每个人是创新者,都在创新中实现价值;创业不分、不分城乡、不分,每个人是创业者,都可以通过劳动为国家和作出。
②企业:是社会创新的力量。
提升能力是企业发展之、制胜之。
大国一定要掌握在手里,技术不是别人赐予的,企业不能只是跟着别人走,而必须奋斗、敢于。
③需要弘扬创新精神。
创新精神,表现为a敢为人先、冒险的勇气和,表现为b探索新知的心和挑战权威的精神,表现为c承受挫折的意志和沟通合作的精神,表现为d舍我其谁的担当和造福人类的情怀。
④创新的时代,既要他人的知识产权,又要学会自己的知识产权(小贴士or 途径P27)。
保护知识产权尊重、保护。
当知识产权受到侵犯时,我们要善于运用维护自己的权益。
(科技创新需要人物的开拓探索,更需要研究的接续。
)
⑤创新的目的是增进福祉,让更。
创新让我们获得更多的和认可,让我们过上体面而有的。
我们今天播下创新的种子,明天收获丰硕的果实。
[人人创新,创新需要良好的氛围。
P28①②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