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未知方差统计法)新规定
混凝土强度评定新标准
混凝土强度评定新标准
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常用的一种材料,其强度评定一直是工程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
近年来,随着建筑工程的发展和混凝土技术的不断进步,混凝土强度评定的标准也在不断更新。
本文将就混凝土强度评定的新标准进行探讨和分析。
首先,混凝土强度评定的新标准主要体现在试验方法和评定标准上的更新和完善。
在试验方法方面,新标准采用了更加科学、严谨的试验方法,如采用了更先进的试验设备和技术,提高了试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评定标准方面,新标准对混凝土强度的评定标准进行了更加细化和严格化,将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划分得更加清晰明确,以适应不同工程的需要。
其次,混凝土强度评定的新标准在工程实践中的意义和作用也是非常重要的。
新标准的实施将有利于提高混凝土工程质量,保障工程安全,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寿命。
同时,新标准的实施也将促进混凝土技术的进步和发展,推动混凝土行业向着更加科学、环保、高效的方向发展。
最后,混凝土强度评定的新标准的实施和推广也需要相关部门和企业的共同努力。
相关部门应加强对新标准的宣传和培训,提高工程技术人员和施工人员对新标准的认识和理解,确保新标准的有效实施。
企业应加强对新标准的执行和落实,加强对混凝土原材料和施工工艺的控制,确保混凝土工程质量达到新标准要求。
综上所述,混凝土强度评定的新标准对于提高混凝土工程质量、推动混凝土技术进步、保障工程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应密切关注新标准的动向,积极配合新标准的实施和推广,为建设更加安全、耐久、美观的建筑物贡献自己的力量。
混凝土强度试验的新标准
混凝土强度试验的新标准一、背景介绍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常用的材料之一,其强度是评判混凝土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因此,混凝土强度试验一直是建筑工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
然而,由于试验方法的不统一,导致试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存在差异。
为此,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对混凝土强度试验进行了新标准的制定,以提高混凝土试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新标准的内容1.试验对象新标准规定,混凝土强度试验的试验对象为混凝土标准试块。
试块的尺寸为150mm×150mm×150mm或100mm×100mm×100mm,试块制备应符合国家标准GB/T50080《混凝土制品试验规程》的要求。
2.试验方法新标准中规定了两种混凝土强度试验方法:标准养护试验和加速养护试验。
(1)标准养护试验试验温度为20℃±2℃,相对湿度应保持在95%以上。
试块在养护室内养护28天,养护室应保持温度和湿度稳定。
试块养护期间应每天进行一次养护,并记录养护室的温度和湿度。
(2)加速养护试验试验温度为60℃±2℃,相对湿度应保持在100%。
试块在养护室内养护2天,养护室应保持温度和湿度稳定。
试块养护期间应每天进行一次养护,并记录养护室的温度和湿度。
3.试验设备试验设备应符合国家标准GB/T50081《混凝土试验设备规程》的要求。
试验设备应定期检定和校准,确保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试验过程(1)试块制备试块制备应符合国家标准GB/T50080《混凝土制品试验规程》的要求。
制备试块时,应尽量避免试块表面出现空鼓、裂缝等缺陷。
(2)试块养护试块养护应符合新标准中规定的试验方法。
试块养护期间应注意养护室内温度和湿度的稳定性,以确保试块养护的效果。
(3)试块破坏试块破坏应在试验室内进行。
试块应放置在试验设备上,并根据试验方法的要求施加载荷,直至试块破坏。
试验过程中应注意试块破坏的形态和载荷的变化情况,并记录试验数据。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T50107-2010)
3.标准对生产方的风险与用户方的风险采用均等均摊,不 偏不倚的判断方式,即错判概率 a 为5%(生产方的风险), 漏判概率b为5%(用户方的风险)。
4.标准的要求提高了,更加严格,其保证率的实现程
度提高,即采用无偏估计时,s0采用计算法,取消了 0.59 m s0 f cu ,i 的计算法,采用m未知时,渐近无偏 m i术语、符号 2.1 术语 2.2 符号 3 基本规定 4 混凝土的取样与试验 4.1混凝土的取样 4.2混凝土试件的制作与养护 4.3混凝土试件的试验 5 混凝土强度的检验评定 5.1统计方法评定 5.2非统计方法评定 5.3混凝土强度的检验评定
1 总则
1.0.1 为了统一混凝土强度的检验评定方法,保证混凝土强度符合 混凝土工程质量的要求,制定本标准。
1.0.2 本标准适用于混凝土强度的检验评定。
1.0.3 混凝土强度的检验评定,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 现行的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符号
2.1 术语 2.1.1 混凝土 concrete
由水泥、骨料和水等按一定配合比,经搅拌、成型、养护等工艺硬 化而成的工程材料。
2.1.2 龄期 age of concrete
mfcu ——同一检验批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的平均值;
fcu,k ——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 fcu,min——同一检验批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的最小值; Sfcu ——方差未知评定方法中,检验批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的 标准差;
s0
——方差已知评定方法中,检验批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的标 准差;
1, 2 , 3, 4 ——合格性判定系数;
试件,一个对组为两组试件,一组为标准尺寸,一组为
非标准尺寸,以便找出换算系数K值,当确定盘内误差 在控制范围内时,可以用K值进行换算。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107
0.59
m
* 0=──────∑△fcu,I (4.1.2)
m
I=1
式中 △fcu,I——第I批试件立方体抗压强度中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
m——用以确定验收批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差的数据总批数。
注:上述检验期不应超过三个月,且在该期间内强度数据的总批数不得小于15.
第4.1.3条 当混凝土的生产条件在较长时间内不能保持一致,且混凝土强度变异性不能保持稳定时,
│
│
│ C20 │ C 20 │ C20 │ C20 │ C20 │ C20 │
├────┼─────────┼───┼───┼───┼───┼───┼───┤
│混凝土强│预制混凝土厂和预制│≤3.0 │≤3.5 │≤4.0 │≤5.0 │> 4.0 │> 5.0 │
│
│ 混凝土构件厂 │
│
│
│
│
│
第二章 一般规定
第2.0.1条 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应按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划分。混凝土强度等级采用符号C与立方体抗 压强度标准值(以N/mm2计)表示。
第2.0.2条 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系指对按标准方法制作和养护的边长为150mm的立方体试件,在28d 龄期,用标准试验方法测行的抗压强度总体分布中的一个值,强度低于该值的百分率不超过5%。
第2.0.5条 为满足混凝土强度等级和混凝土强度评定的要求,应根据原材料,混凝土生产工艺及生产质 量水平等具体条件,选择适当的混凝土施工配制强度。混凝土的施工配制强度可按照本标准附录二的规定, 结合本单位的具体情况确定。
第2.0.6条 预拌混凝土厂、预制混凝土构件厂和采用现场集中搅拌混凝土的施工单位,应定期对混凝土 强度进行统计分析,控制混凝土质量。可按本标准附录三的规定,确定混凝土的生产质量水平。 第3.0.1条 混凝土试样应在混凝土浇筑地点随机抽取,取样频率应条例下列规定 : 一、每100盘,但不超过100m3的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次数不得少于一次; 二、每一工作班拌制的同配合比的混凝土不足100盘时其取样次数不得少于一次。 注:预拌混凝土应在预拌混凝土厂内按上述规定取样,混凝土运到施工现场后,尚应按本条的规定抽样检 验。
未知方差统计法评定混凝土强度问题探讨
未知方差统计法评定混凝土强度问题探讨[摘要]现场混凝土强度评定作用之一是对混凝土强度合格性作出判定。
目前用得最多的现场混凝土强度评定方法是GB107-87标准规定的未知方差统计法.随着混凝土质量控制和管理水平的发展,该方法在实际操作中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利用概率统计基本知识和抽样检验理论来评析GB107-87中未知方差统计法评定混凝土强度所用的验收函数和验收界限,分析其接收概率和生产方风险的不合理之处,并提出解决问题的设想。
0 引言现场混凝土强度评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它涉及建设、设计、施工、监督管理等部门,其作用之一是施工、监理、监督部门对混凝土强度合格性作出判定。
当判定合格时,说明混凝土能满足设计与结构安全的要求,当判定不合格时,应确定混凝土强度已达到的强度等级,即混凝土强度评定值,以便给设计单位提供核算依据,采取加固补强措施。
目前建筑行业普遍采用《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107-87)评定现场混凝土强度。
按照GB107 - 87标准规定,混凝土强度验收评定应分批进行,根据同一验收批中混凝土的组数,分别采用已知方差统计法、未知方差统计法和非统计法三种方法来评定混凝土的强度。
构成同一验收批的条件为强度等级相同、龄期相同以及生产工艺和配合比基本相同的混凝土,具体到单位工程施工中,为了便于管理和控制质量,基本按分部工程来划分验收批,对施工周期较长的分部工程(如主体分部)考虑到龄期因素,还要划分为几个验收批进行评定,因此对每一验收批而言,混凝土试块组数不可能太多。
再考虑到我国目前施工现场原材料供应变动频繁,生产管理水平易波动等实际情况,已知方差统计法对现场混凝土强度评定基本不适用。
非统计法评定混凝土强度未涉及混凝土强度分布的标准差,样本容量变化时,其验收界限值保持不变,对不同质量的混凝土强度其检测功效不高,现场混凝土强度评定中也不提倡采用。
用得最多的现场混凝土强度评定方法是未知方差统计法.1 GB107-87标准中未知方差统计法评定混凝土强度的相关条款在GB107-87标准中用未知方差统计法评定混凝土强度时其强度应同时满足下列两式的规定:mf cu—λ1s fcu≥0.9f cu,k ( 1 )f cu,min≥ λ2f cu,k( 2 )式中:mf cu———同一验收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的平均值(MPa)sf cu———同一验收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的标准差(MPa)当sf cu的计算值小于0.06f cu,k时取sf cu=0.06 f cu,kn———一个验收批混凝土试件的组数f cu,k———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MPa)f cu,min———同一验收批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的最小值(MPa)λ1、λ2———合格判定系数,按表1采用。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
15~19 1.05 0.85
≥20 0.95
1
2
5.2 非统计方法评定
5.2.1 当用于评定的样本容量小于10组时,应采用非统计 方法评定混凝土 强度。
5.2.2 按非统计方法评定混凝土强度时,其强度应同时符合下列规定:
mfcu
≥ ≥
3
3 . f cu,k
(5.2.2-1)
f cu,min
式中:
4 . f cu,k (5.2.2-2) , 4 —合格评定系数,应按表5.2.2取用。
表5.2.2
混凝土强度的非统计法合格评定系数
混凝土强度等级
<C60 1.15
≥C60 1.10
3
4
0.95
5.3 混凝土强度的合格性评定
5.3.1
当检验结果满足第5.1.2条或第5.1.3
条或第5.2.2条的规定时,则该批混凝土强
——合格性判定系数; 1 2 3 4 ——第 i组混凝土试件的立方体抗压强度代表值; f
cu,i
n ——样本容量。
3.0.3混凝土强度应分批进行检验评定。一个检验批的混凝土应由强
度等级相同、试验龄期相同、生产工艺条件和配合比基本相同的 混凝土组成。(其中的生产工艺条件包括了养护条件) 4.1.2 混凝土强度试样应在混凝土的浇筑地点随机取样。 4.1.3 试件的取样频率和数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每100盘,但不超过100m3的同配合比混凝土,取样次数不应 少于一次; 2 每一工作班拌制的同配合比的混凝土不足100盘和100m3时其 取样次数不应少于一次; 3 当一次连续浇筑同配合比混凝土超过1000m3时,每200m3取 样不应少于一次;
Sfcu —同一检验批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的标准差(N/mm2),
混凝土评定新规范
混凝土评定新规范引言混凝土作为一种重要的建筑材料,在建筑工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为了确保混凝土的质量,保证工程的安全和可靠性,制定了混凝土评定新规范。
本文将介绍混凝土评定新规范的内容和要点。
规范的背景随着人们对建筑工程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原有的混凝土评定规范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建筑工程的需求。
因此,制定新的混凝土评定规范成为必然的选择。
新规范旨在强调混凝土的质量控制,并细化各项评定指标,以提高工程的质量和可靠性。
规范的内容1. 混凝土强度评定混凝土的强度是评定其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新规范对于混凝土强度的评定方法进行了更新和完善。
规定了混凝土强度试验的标准和要求,并规定了合理的强度等级划分。
2. 混凝土配合比评定混凝土的配合比直接影响其性能和使用寿命。
新规范对混凝土配合比的评定方法进行了详细说明,并提出了合理的配合比设计原则,以确保混凝土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3. 混凝土施工评定混凝土施工是保证混凝土质量的关键环节。
新规范对混凝土施工的评定要求进行了详细描述,包括施工过程中的操作规范、设备要求、环境条件等方面的要求,以确保施工质量和工程的安全性。
4. 混凝土质量评定新规范明确了混凝土质量评定的方法和标准,包括对混凝土外观、密度、抗渗性、耐久性等方面进行评定,并规定了对于不同用途的混凝土质量的要求。
5. 混凝土强度试验方法新规范对混凝土强度试验方法进行了更新和完善,规定了试验样品的制备方法、试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结果评定等相关内容,以确保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规范的意义制定混凝土评定新规范的意义在于提高混凝土工程的质量和可靠性。
新规范明确了混凝土质量评定的标准和要求,为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提供了明确的指南,使其能够更好地评定混凝土质量,保证工程的安全和可靠性。
总结混凝土评定新规范对于提高混凝土工程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规范混凝土强度评定、配合比评定、施工评定等方面的要求,能够有效地控制混凝土工程的质量,保证工程的安全和可靠性。
混凝土评定新规范
混凝土评定新规范混凝土是一种常用的建筑材料,广泛应用于各种工程中。
为了保障工程质量和安全性,对混凝土的评定标准和规范进行了不断的修订和更新。
下面将介绍一下混凝土评定的新规范。
首先,新规范对混凝土的原材料进行了要求。
对水泥、骨料、矿渣粉等原材料的品质和性能有了更加详细和严格的规定。
例如,对水泥的强度和凝结时间进行了要求,要求其符合国际和国家的标准。
对骨料的粒径和含泥量也有了明确的规定,以保证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
其次,新规范对混凝土的强度等力学性能进行了详细的规定。
在施工阶段,要对混凝土进行强度试验,以确定其初始强度和7天、28天等不同龄期的强度。
要求混凝土的强度达到或超过规定的最小强度,以保证混凝土的受力性能。
再次,新规范对混凝土的耐久性进行了更加细致和全面的要求。
混凝土的耐久性是指其在长期使用和环境作用下的稳定性和耐久时间。
新规范对混凝土的导电性、渗透性、抗冻性、抗硫酸盐侵蚀等方面的性能进行了要求。
并对通过添加外加剂、提高骨料密实度等方法,改善混凝土的耐久性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最后,新规范还对混凝土的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进行了规定。
要求施工单位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规范进行操作,选择合适的掺合料和外加剂,正确掌握搅拌、浇注、养护等施工工艺。
此外,还要进行质量检测和验收,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确保工程质量达到预期要求。
总之,混凝土评定新规范对混凝土的原材料、力学性能、耐久性、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等方面进行了更加细致和严格的规定。
这些规定有利于提高混凝土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性,确保工程能够长期稳定地使用。
同时,也为混凝土行业的发展和技术进步提供了指导和规范。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T50107-2010)
用通常的解析方法或数值法很难解决的问题,转用蒙 特卡罗法进行解决,以实验为基础,求算出所需要值的出现 概率,一般试验约为40万次。 1) 随机性问题
G g ( x) f ( x)dx
1 GM N
1
g(x )
i 1 i
n
2) 确定性问题
f ( x)dx
0
0≤f(x)≤1
0.59 m s0 f cu ,i m 的要求 1) 没有n>45 i 1
2)
0.59 m s0 f cu ,i m i 1
m f cu λ1 S f cu 0.9 f cu, k
f cu, min 2 f cu, k
旧标准
1) 系数1
2) 取消 S
cu
新标准
AQL f cu ,0 1.645s 0 LQ f cu ,0 0.2533s
可接收质量水平相当于fcu, 0具有不低于95%的保证率。
3.极限质量水平LQ
可接收质量水平相当于fcu, k具有不低于60%的保证率。
4.错判概率a(生产方的风险) 接收期望值水平时的错判出现几率为 0~5% 之间的任 意值,其最大值为5%。
fcu,i ——第组混凝土试件的立方体抗压强度代表值; n —— 样本容量。
3 基本规定
3.0.1 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应按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划分。混凝土 强度等级应采用符号C与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 (以N/mm2计) 表示。 3.0.2 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应为按标准方法制作和养护的边长为 150mm 的立方体试件,用标准试验方法在 28d 龄期测得的混 凝土抗压强度总体分布中的一个值,强度低于该值的概率应 为5%。 3.0.3 混凝土强度应分批进行检验评定。一个检验批的混凝土应由 强度等级相同、试验龄期相同、生产工艺条件和配合比基本 相同的混凝土组成。 3.0.4 对大批量、连续生产的混凝土强度应按本标准第5.1节中规定 的统计方法评定。对小批量或零星生产的混凝土强度应按本 标准第5.2节中规定的非统计方法评定。
水泥强度检验方法国家新标准
水泥强度检验方法国家新标准水泥强度检验方法是评估水泥品质和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为了提高水泥强度检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国家在新标准中对水泥强度检验方法进行了规范和更新。
水泥强度检验方法国家新标准的参考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试验设备及仪器:国家新标准中明确了水泥强度检验需要使用的试验设备及仪器的要求。
例如,压力机应具备稳定的负荷速度、准确的负荷显示和控制系统等特点。
此外,还需要提供适当的对测量范围和精确度的要求,确保试验结果的准确性。
2. 试样制备:新标准中对于水泥试样的制备也进行了详细规定。
例如,试样的尺寸应符合标准要求,并且需要在同一试样中进行多次测量以获得平均值。
此外,还要注意试样制备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如干燥条件、振实度等。
3. 试验方法:国家新标准中规定了不同水泥强度的检验方法。
例如,对于抗压强度的检验,可以使用静态或动态加载方法。
对于抗折强度的检验,可以采用三点弯曲试验。
此外,还包括对抗冻性、早期强度和减水率等水泥特性的检验方法。
4. 试验条件和环境:国家新标准中要求在进行水泥强度检验时要注意试验条件和环境的控制。
例如,在试验过程中要保证试样的温度、湿度和振动等条件符合标准要求。
此外,还需要注意试验设备的校准和保养,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5. 数据处理和结果评定:新标准中还规定了水泥强度试验结果的处理和评定方法。
例如,可以通过计算平均强度值和标准偏差来评估试验结果的可靠性。
此外,还要对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和比较,以确定水泥强度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综上所述,水泥强度检验方法国家新标准的参考内容主要包括试验设备及仪器的要求、试样制备方法、试验方法、试验条件和环境的控制,以及数据处理和结果评定方法。
这些参考内容的规范和更新有助于提高水泥强度检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进一步保证水泥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说明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混凝土强度应分批检验评定。
同一验收批的混凝土应由强度等级相同,龄期相同以及生产工艺和配合比基本相同的混凝土组成,对施工现场的现浇混凝土,应按单位工程的验收项目划分验收批,每个验收项目应按照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确定,对同一验收批的混凝土强度,应以同批内标准试件的全部强度代表值来评定。
检验评定混凝土采用统计方法和非统计方法。
预拌混凝土厂、预制混凝土构件厂和采用现场集中搅拌混凝土的施工单位应按统计方法进行评定;零星生产预制构件的混凝土或现场集中搅拌的批量不大的混凝土,可按非统计方法进行。
统计和非统计方法分为3种情况进行。
(1)当混凝土的生产条件在较长时间内能保持一致,且同一品种混凝土的强度变异性能保持稳定时,应由连续的三组试件组成一个验收批,其强度应同时满足下列要求:mfcu≥fcu,k+0.7×σofcu,min≥fcu,k-0.7×σo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不高于C20时,尚应符合下式要求:fcu,min≥0.85×fcu,k当混凝土强度等级高于C20时,尚应符合下式要求:fcu,min≥0.90×fcu,k式中mfcu—同一验收批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的平均值,MPa;fcu,k—设计的混凝土强度标准值,MPa;σo—验收批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的标准差,MPa;fcu,min—同一验收批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的最小值,MPa。
验收批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的标准差,应根据前一个检验期内同一品种混凝土试件的强度数据,按下列公式确定:0.59 mσo= ——∑△fcu,im i=1式中△fcu,i—前一检验期内第i验收批混凝土试件立方体抗压强度中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m—前一检验期内用以确定验收批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差的数据总批数。
每个检验期不应超过三个月,且在该期间内验收批总批数不得少于15批。
(2)当混凝土的生产条件在较长时间内不能保持一致,且混凝土强度变异不能保持稳定时,或在前一检验期内的同一种混凝土没有足够的强度数据用以确定验收批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差时,应由不少于10组的试件组成一个验收批,其强度应同时满足下列要求:mfcu-λ1×sfcu≥0.9×fcu,kfcu,min≥λ2×fcu,k式中sfcu—同一验收批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的标准差,MPa,当sfcu 的计算值小于0.06×fcu,k时,取sfcu=0.06×fcu,k;λ1,λ2—合格判定系数。
混凝土强度评定的新标准
混凝土强度评定的新标准一、前言混凝土是建筑业中最常用的材料之一。
混凝土强度评定是混凝土性能测试的核心内容之一,是建筑结构设计、施工质量控制、材料选用等方面的重要依据。
目前,国内外对混凝土强度评定的标准已经相当成熟,但是随着混凝土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和深入,传统的混凝土强度评定标准无法满足实际需要,新的标准也迫切需要制定。
本文将从混凝土强度评定的必要性、现有标准的不足、新标准的制定思路、新标准的主要内容、新标准的应用范围等方面进行详细讲述。
二、混凝土强度评定的必要性混凝土强度评定是建筑结构设计、施工质量控制、材料选用等方面的重要依据。
混凝土强度是混凝土结构设计和施工中的重要参数,对混凝土的使用寿命、安全性、耐久性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准确评定混凝土的强度是非常必要的。
三、现有标准的不足目前,国内外对混凝土强度评定的标准已经相当成熟,主要包括ASTM C39、EN 12390、GB/T 50081等。
这些标准对混凝土强度评定提供了一定的指导,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1.标准适用范围有限。
现有标准大多只适用于室温下的混凝土强度评定,对于高温、低温等特殊情况的混凝土强度评定缺乏相应的规定。
2.测试结果的可重复性有待提高。
现有标准对于混凝土强度测试中的各种误差、干扰等因素没有进行全面的考虑,导致测试结果的可重复性有待提高。
3.新材料、新工艺的应用需要新标准。
随着混凝土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和深入,新材料、新工艺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这些新材料、新工艺对混凝土的强度评定提出了新的要求,而现有标准难以满足这些要求。
四、新标准的制定思路针对现有标准的不足,制定新的混凝土强度评定标准是非常必要的。
新标准的制定思路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适用范围的扩大。
新标准应该考虑到各种特殊情况下的混凝土强度评定,例如高温、低温、湿度等条件下的混凝土强度测试。
2.测试方法的改进。
新标准应该对混凝土强度测试中的误差、干扰等因素进行全面的考虑,提高测试结果的可重复性。
(完整)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50107-.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Standard for test and evaluation of concrete compression strengthGB50107-20102010-05-31 发布 2010-12-01 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前言本标准是根据原建设部《关于印发〈二OO二~二OO三年度工程建设国家标准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2003]102号)的要求,标准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修订本标准。
本标准规定的主要内容有:1总则;2术语、符号;3基本规定;4混凝土的取样与试验;5混凝土强度的合格评定.本标准修订的主要内容是:1增加了术语、符号;2补充了试件取样频率的规定;3增加了C60及以上高强混凝土非标准尺寸试件确定折算系数的方法;4修改了评定方法中标准差已知方案中的标准差计算公式;5修改了评定方法中标准差未知方案的评定条文;6修改了评定方法中非统计方法的评定条文。
本标准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和建议,请寄送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管理组(地址:北京市北三环东路30号,邮政编码:100013;电子信箱:standards@。
cn).本标准主编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本标准参编单位:北京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湖南大学北京市建筑工程安全质量监督总站上海建工材料工程有限公司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云南建工混凝土有限公司舟山市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站北京东方建宇混凝土技术研究院贵州中建建筑科学研究院沈阳北方建设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仁瑜韩素芳史志华艾永祥黄政宇张元勃陈尧亮尚建丽田冠飞李昕成周岳年路来军林力勋孙亚兰盛国赛王宇杰王淑丽王景贤本标准主要审查人员:夏靖华陈肇元陈改新谢永江陈基发白生翔邸小坛牛开民 赵顺增 石云兴 龚景齐 杨晓梅 郝挺宇 杨思忠 高 杰1 总则1。
混凝土强度评定的新标准
混凝土强度评定的新标准一、前言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常用的主要材料之一,其强度评定直接影响工程质量和安全。
由于混凝土材料本身的特性和实际施工条件的差异,传统的混凝土强度评定标准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混凝土强度评定标准,旨在提高混凝土强度评定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混凝土强度评定标准的必要性传统的混凝土强度评定标准主要采用标准试块的压缩强度来评定混凝土的强度,但是这种评定方法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 标准试块与实际工程中混凝土的不同。
标准试块的尺寸和形状与实际工程中的混凝土不同,因此标准试块的强度并不能完全反映出实际工程中混凝土的强度。
2. 试块制备的条件难以控制。
试块的制备过程中会受到材料的质量、搅拌时间、振捣方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都会对试块的强度产生影响,难以完全控制。
3. 试块的存储条件难以保证。
试块的存储条件对试块的强度也有很大的影响,而在实际施工中,试块的存储条件往往难以保证。
因此,需要一种新的混凝土强度评定标准来解决这些问题。
三、新标准的基本原理新标准主要基于以下两个原理:1. 混凝土的强度主要取决于其密实程度。
混凝土的密实程度越高,其强度越大。
2. 混凝土的强度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除了混凝土材料本身的特性外,还受到施工过程中的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搅拌时间、振捣方式、养护条件等。
基于以上原理,新标准的评定方法主要采用密实度和施工过程中的影响因素来评定混凝土的强度。
四、新标准的具体评定方法新标准的评定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确定密实度指标。
密实度指标可以采用超声波检测、钻孔取心等方法来确定。
2. 确定施工过程中的影响因素。
影响因素包括搅拌时间、振捣方式、养护条件等。
3. 评定混凝土的强度。
根据密实度指标和施工过程中的影响因素,确定混凝土的强度等级。
4. 验证评定结果。
采用标准试块对评定结果进行验证,验证结果应与评定结果基本一致。
五、新标准的实际应用新标准的实际应用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如材料的质量、施工条件、检测方法等。
标准差未知法混凝土强度评定方法(一)
标准差未知法混凝土强度评定方法(一)标准差未知法混凝土强度评定引言在混凝土工程中,评定混凝土强度是非常重要的工作。
而标准差未知法则是一种常用的方法,用于评定混凝土的强度。
本文将详细介绍标准差未知法混凝土强度评定的各种方法。
方法一:经验经验法•根据实际工程经验和历史数据,评定混凝土的强度。
•该方法简单快捷,适用于一些常见的工程,但精度相对较低。
方法二:统计统计法•收集大量的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算混凝土的标准差。
•通过标准差来评定混凝土的强度水平。
•该方法相对准确,但需要大量的数据支持。
方法三:直方图法•将实验数据以直方图图表形式展示。
•通过对直方图的观察,评定混凝土的强度分布情况。
•该方法直观易懂,但对数据的要求较高。
方法四:最小二乘法•基于线性回归模型,拟合实验数据。
•利用最小二乘法求出混凝土强度与其他因素的关系。
•通过预测模型,评定混凝土的强度。
•该方法需要一定的数学基础,但结果较为准确。
方法五:人工智能法•基于机器学习算法,对实验数据进行训练。
•利用训练模型,预测混凝土的强度。
•该方法需要大量的训练数据,但结果精度较高。
结论标准差未知法混凝土强度评定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可以帮助工程师评定混凝土的强度水平。
不同的方法适用于不同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可以提高评定结果的准确性。
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这些方法时,必须收集足够的实验数据,并进行充分的分析和预测,以确保评定结果的可靠性。
以上是关于标准差未知法混凝土强度评定的各种方法的详细介绍。
在实际工程中,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可以有效地评定混凝土的强度水平。
方法一:经验经验法•根据实际工程经验和历史数据,评定混凝土的强度。
•该方法简单快捷,适用于一些常见的工程,但精度相对较低。
•需要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准确的历史数据支持。
方法二:统计统计法•收集大量的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算混凝土的标准差。
•通过标准差来评定混凝土的强度水平。
•需要足够的实验数据支持,精度相对较高。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表未知方差统计法
月
日
编号
34#桩
7
11
HK11008009
35.1
验收批总组数:n(n≥10)=38组
fcu,k=C30水下
1.0fcu,k=30.00Mpa
λ1=0.95
λ2=0.85
mf,cu=39.25Mpa
fcu,min=30.0Mpa
Sf,cu=6.02Mpa
验收批判为合格的条件:
mf,cu≥fcu,k+λ1Sf,cu
39.25Mpa>35.72Mpa
fmin≥λ2fcu,k
30.0Mpa>25.50Mpa
注:fcu,k: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
所对应的立方体抗压强度值(Mpa)
mf,cu:同一验收批混凝土试块
抗压强度平均值(Mpa)
fcu,min:同一验收批混凝土试块抗压强度的最小一组平均值
(Mpa)
λ1λ2:合格定判系数
39.25Mpa>35.72Mpa
fmin≥λ2fcu,k
30.0Mpa>25.50Mpa
注:fcu,k: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
所对应的立方体抗压强度值(Mpa)
mf,cu:同一验收批混凝土试块
抗压强度平均值(Mpa)
fcu,min:同一验收批混凝土试块抗压强度的最小一组平均值
(Mpa)
λ1λ2:合格定判系数
Sf,cu:标准差
33#桩
7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3
HK11008109
31.8
1#桩
7
16
HK11008236
36.3
29#桩
7
18
HK11008237
37.7
22#桩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最新规范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最新规范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是确保混凝土结构安全和质量的重要依据。
随着建筑技术的发展和工程实践的深入,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
以下是最新的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概述:一、引言混凝土作为一种广泛应用于建筑行业的材料,其强度直接影响到结构的承载能力和耐久性。
因此,对混凝土强度进行准确评定是确保工程质量的关键环节。
二、混凝土强度检验的目的和意义混凝土强度检验的目的是为了评估混凝土的实际强度是否满足设计要求,以及是否符合国家和行业标准。
通过检验评定,可以及时发现混凝土强度不足的问题,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避免结构安全事故的发生。
三、混凝土强度检验的基本原则1. 遵循科学性原则,确保检验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遵循公正性原则,检验结果应客观反映混凝土的实际强度。
3. 遵循实用性原则,检验方法应简便易行,便于现场操作。
四、混凝土强度检验的方法1. 标准养护条件下的抗压强度试验。
2. 同条件养护下的抗压强度试验。
3. 非破损检测方法,如回弹法、超声波法等。
五、混凝土强度评定标准1. 根据混凝土的设计强度等级,确定混凝土强度的合格标准。
2. 混凝土强度的评定应采用统计方法,如平均值法、最小值法等。
3. 对于不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应有不同的评定标准和方法。
六、混凝土强度检验的频率和取样要求1. 混凝土强度检验的频率应根据工程规模和重要性确定。
2. 取样应具有代表性,确保样品能真实反映混凝土的整体强度。
七、混凝土强度检验结果的处理1. 对检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确定混凝土强度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2. 对于不合格的混凝土,应分析原因并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
八、混凝土强度检验的记录和报告1. 检验过程中应详细记录所有操作步骤和数据。
2. 检验完成后,应编制详细的检验报告,报告中应包含检验结果、分析和建议。
九、结束语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是确保工程质量的重要手段。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标准的更新,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将不断完善,以适应建筑行业的发展需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06fcu,k=2.1
mfcu≥1.0fcu,k+λ1·Sfcu
fcu,min≥λ2·fcu,k
若Sfcu<2.5 N/mm2,则
取值为2.5 N/mm2。
413#水下桩
9
25
413#
43.1
430#水下桩
9
25
430#
42.8
450#水下桩
9
28
450#
35.1
422#水下桩
387#水下桩
10
29
387#
49.5
333#水下桩
10
30
333#
39.1
389#水下桩
10
30
389#
36.0
352#水下桩
10
30
352#
35.2
397#水下桩
10
31
397#
40.8
392#水下桩
10
31
392#
41.7
299#水下桩
10
31
299#
42.5
302#水下桩
11
1
302#
38.4
取值为2.5 N/mm2。
284#水下桩
11
21
284#
43.6
257#水下桩
11
24
257#
45.8
279#水下桩
11
26
279#
43.8
283#水下桩
11
30
283#
35.8
249#水下桩
12
3
249#
48.6
254#水下桩
12
6
254#
36.6
269#水下桩
12
7
269#
38.2
263#水下桩
10
18
315#
38.6
370#水下桩
10
18
370#
38.5
404#水下桩
10
19
404#
35.1
441#水下桩
10
19
441#
35.9
401#水下桩
10
21
401#
35.8
294#水下桩
10
21
294#
35.8
440#水下桩
10
21
440#
36.7
377#水下桩
10
21
377#
39.4
300#水下桩
51.3
372#水下桩
11
3
372#
52.6
379#水下桩
11
4
379#
53.1
334#水下桩
11
4
334#
51.7
382#水下桩
11
4
382#
52.9
386#水下桩
11
5
386#
44.7
303#水下桩
11
5
303#
45.8
375#水下桩
11
5
375#
43.7
316#水下桩
11
6
316#
45.4
335#水下桩
443#水下桩
10
26
443#
35.6
396#水下桩
10
27
396#
46.4
383#水下桩
10
27
383#
42.1
298#水下桩
10
28
298#
40.3
293#水下桩
10
28
293#
35.4
313#水下桩
10
28
313#
35.8
444#水下桩
10
28
444#
46.8
301#水下桩
10
28
301#
36.6
36.6
416#水下桩
10
9
416#
35.0
421#水下桩
10
9
421#
37.2
425#水下桩
10
9
425#
38.9
310#水下桩
10
10
310#
44.6
435#水下桩
10
10
435#
42.4
290#水下桩
10
10
290#
44.5
452#水下桩
10
11
452#
36.8
427#水下桩
10
12
427#
35.7
工程名称
特房·山水尚座(2009G21-A地块)
验收部位
4#楼混凝土灌注桩
施工单位
厦门特房建设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强度等级
C35
养护方法
标准养护
结构部位
施工日期
试块
编号
fcu,i
评定条件
月
日
266#水下桩
11
18
266#
35.6
单位:N/mm2
砼强度等级:C35
验收批总组数n=16
fcu,k=35.00
施工日期
试块
编号
fcu,i
评定条件
月
日
409#水下桩
9
25
409#
39.4
单位:N/mm2
砼强度等级:C35
验收批总组数n=73
fcu,k=35.00
1.0fcu,k=35.00
λ1=0.95
λ2=0.85
mfcu=39.95
fcu,min=35.1
Sfcu=4.18
1.0fcu,k+λ1·Sfcu=38.97
验收部位
5#楼及裙楼混凝土灌注桩
施工单位
厦门特房建设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强度等级
C35
养护方法
标准养护
结构部位
施工日期
试块
编号
fcu,i
评定条件
月
日
403#水下桩
10
26
403#
36.9
单位:N/mm2
砼强度等级:C35
验收批总组数n=73
fcu,k=35.00
1.0fcu,k=35.00
λ1=0.95
施工单位
厦门特房建设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强度等级
C35
养护方法
标准养护
结构部位
施工日期
试块
编号
fcu,i
评定条件
月
日
393#水下桩
11
2
393#
50.1
单位:N/mm2
砼强度等级:C35
验收批总组数n=73
fcu,k=35.00
1.0fcu,k=35.00
λ1=0.95
λ2=0.85
mfcu=39.95
砼强度等级:C35
验收批总组数n=16
fcu,k=35.00
1.0fcu,k=35.00
λ1=1.05
λ2=0.85
mfcu=42.125
fcu,min=35.1
Sfcu=6.15
1.0fcu,k+λ1·Sfcu=41.46
λ2·fcu,k=29.75
0.06fcu,k=2.1
mfcu≥1.0fcu,k+λ1·Sfcu
9
27
422#
45.5
454#水下桩
9
28
454#
36.1
420#水下桩
9
29
420#
39.2
433#水下桩
9
29
433#
41.3
292#水下桩
9
30
292#
47.2
408#水下桩
9
30
408#
56.2
417#水下桩
9
30
417#
51.5
296#水下桩
9
30
296#
36.8
434#水下桩
10
2
434#
45.8
275#水下桩
10
17
275#
36.5
286#水下桩
10
19
286#
36.8
274#水下桩
10
25
274#
37.9
281#水下桩
10
29
281#
35.6
277#水下桩
10
30
277#
36.8
264#水下桩
10
30
264#
35.8
282#水下桩
11
4
282#
38.5
267#水下桩
11
5
267#
37.8
407#水下桩
10
2
407#
36.0
412#水下桩
10
2
412#
38.9
423#水下桩
10
3
423#
38.9
411#水下桩
10
4
411#
35.2
431#水下桩
10
4
431#
41.0
419#水下桩
10
4
419#
42.3
291#水下桩
10
5
291#
36.8
406#水下桩
10
5
406#
38.4
评定结果
12
10
263#
48.0
259#水下桩
12
10
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