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课件
议论文写作(基本知识)PPT课件

2、定向展开:叙述论据角度要扣准论点 展开;
3、深入分析:要揭示出论据与论点之间 的必然联系,用论据证明论点。
4、准确评论:要恰当引出观点或结论。
17
议论文的理与据
居易、元稹是怎样作出这种两难的选择,更无法 想象那个为江州司马惊起的大诗人怎不受到“文 敌”的牵绊,反而泪溅湿青衫。
我不解爱因斯坦和波尔为什么开始还争得面红耳 赤,转眼间又坐在一起谈笑风生。
是情感埋没了真理,还是真理在情感的簇拥下熠 熠生辉。这真是一种无助的悲哀和孤独。
我是我父亲的儿子,而我却认为父亲的处世过于 圆滑;我是我老师的学生,而我却认为老师的教 学过于呆板。我理解父亲的苦衷,更尊重老师的 劳动。但“真理只有一个”,我只能选择这惟一 不让我感到内疚的东西。
2、集中而深刻:单一、专一,能揭示本 质规律。
如《幸福》一文,将幸福的因素集中于 三个要素,且符合我们的社会公德。
3、新颖而独特:独树一帜,发人之所未
发,符合时代要求。
8
湖南省高考满分作文《真理只有一个》
袭人的寒风沿着漫天枯黄的野草卷来,我在苍茫 的幽幽古道上,寻找着千百年来被遗忘和丢弃的 珍宝。
浩渺的星空呀,你永远闪耀着动人的灵光。你哪
里知道纵使万丈的火山灰能掩埋整个的庞贝古城,
却永远也掩埋不了真理的曙光。
10
罗马广场上空激扬着令人振聋发聩的文字: “未来的世界会认识我的价值……”躁动的人 群中回荡着为和平、为真理护卫的前以色列总 理拉宾的声音:“相信我,千万人呼喊的声音 比不上一个在战争中失去了儿子的母亲的痛 苦……”
那是一种怎样的奇思,会将真理埋没在幽僻的山 谷,若不是有夸父追日的决心,怎有人能将它觅 到。那是一种怎样的悲哀,是洛阳古道上响彻云 霄的感叹,还是阮籍穷途惊天动地的恸哭;是哈 姆莱特站在崖边生存或者毁灭的抉择,还是千里 孤坟,昭君幽咽琵琶的怨怒。
九年级语文课件:议论文 (共12张PPT)

二、议论文的开头列举
事例、现象的作用?
1、引出中心论点,引出下文 2、运用了举例论证的论证方 法,证明中心论点,使文章更 具有说服力 3、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三、分论点
(中心论点之外的各自然段的中 心句,一般来说是中间各段的开 头第一句) 考法:文章是从哪几方面来论证 的? 做法:把各段的分论点抄上去, 看后面的分数确定有几个分论点
六、补充事实论据。这是近年来常见的 题型,补写的论据要求典型,有代表性, 说服力强。例如2004年黑龙江卷《成功》 第4题:“请为本文补写一个关于勤奋的 名人事例。”要答好这类题,需要平时 留心生活,多读书多积累主要考查学生 平时的知识积累,要求补写出能够证明 中心论点或分论点的事实论据或道理论 据。补充事实论据时,要选择真实而典 型的事例,概括叙述,紧扣论点。
为文章提供一个事实论据:
对象+中心论点的关键词+结果
为语段提供一个事实论据:
对象+分论点的关键词+结果
七、这两个段落、这 两句话论证时有何不 同? 正面论证的文章, 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 种文体,它主要通过摆事实, 讲道理,运用事实材料、逻辑 推理来证明作者的观点,表明 赞成什么,反对什么。议论文 的特点是以理服人。
考点:
一、寻找全文的中心论点。中 心论点是文章中作者总的看法 和观点,是整篇文章都在证明 的句子。在形式上,它应该是 完整的句子。
找中心论点的方法:
1、看标题:标题就是中心论点 2、看开头:开头第一段提出全文的 中心论点 3、开头一段或几段列举完事例、现 象后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 4、看中间:中间用一个过渡句提出。 5、看结尾。它的位置通常在标题和 开头,答题时应首先考虑。
验证:
议论文三要素PPT课件

避免使用虚假论据,论据要与论点紧密相关,避 免论据过于陈旧或不够充分。
04 论证
04 论证
论证的定义
论证的定义
论证是用论据来证明论题真实性 的论述过程。它是一种有逻辑、 有组织、有根据的推理方式,目 的是使读者相信论题的正确性。
论证的重要性
论证是议论文的核心,它决定了 文章的说服力和可信度。一个好 的论证能够让读者理解和接受论 题,从而达到作者的写作目的。
详细描述
教育议论文通常会分析当前教育制度的不足和问题,如应试教育、教育资源不 均等。接着,作者会提出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改进建议,如注重素质教育、推广 在线教育等,以提高教育质量和效果。
实例三:科技议论文
总结词
科技议论文主要探讨科技的发展和应用,以及科技对社会和人类的影响。
详细描述
科技议论文通常会介绍一项新技术或新发明,并分析其对人类生产、生活和社会 发展的影响。接着,作者会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如加强科技伦理监管、促进 科技创新等,以应对科技发展带来的挑战和机遇。
开头要简洁明了
议论文的开头应直接点明主题,提出论点,不宜过于繁琐或绕弯 子。
主体部分要层次分明
主体部分应按照逻辑顺序组织,可以采用并列、递进、因果等结构 方式,使论证更加严密。
结尾要总结全文
结尾部分应对全文进行总结,重申论点,并可以适当提出建议或展 望。
合理安排结构
开头要简洁明了
议论文的开头应直接点明主题,提出论点,不宜过于繁琐或绕弯 子。
04
直接表述
开门见山,直接明确地提出自 己的观点。
间接表述
通过分析事实、引用名言等方 式,暗示或隐含自己的观点。
设问句
用设问句的形式,引起读者的 注意和思考,进而提出自己的
议论文知识点 课件(共38张PPT)

勇敢: 道理论据: 勇气,是金钱买不到的。——拿破仑 没有比害怕更值得害怕的了。——培根 临危不惧,勇也。——骆宾王 勇气是压力下的美德。——海明威 幸运喜欢照顾有勇气的人。——达尔文 有了勇气便能粉碎厄运。——塞万提斯 出于虚荣心、好奇心、或者贪心去冒生命危 险的人,不是勇敢的人。——托尔斯泰
节俭: 理论论据: 居丰行俭,在富能贫。——房玄龄 衣不求华,食不厌疏。——王安石 惜衣有衣,惜食有食。——冯梦龙 贪污和浪费是极大的犯罪。——毛泽东 节制贵于黄金。——雨果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李商隐
谦虚:
道理论据:
只有坚强的人才谦虚。——赫尔岑 缺少谦虚,就是缺少见识。——富兰克林 谦虚可以使一个战士更美丽。——奥斯特洛夫斯基 谦受益,满招损。——谚语 谦虚不仅是一种装饰品,也是美德是护卫。——爱迪 生
对骄傲的人不要谦虚,对谦虚的人不要骄傲。——杰 弗逊
礼貌: 道理论据: 和蔼可亲的态度是永远的介绍信。——培根 一个人的礼貌就是一面照出他的肖像的镜子。——歌德 彬彬有礼的风度,主要是自我克制的表现。——孟德斯 鸠 有两种和平的暴力,那就是法律和礼貌——歌德 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礼记》 礼让一寸,得礼一尺。——曹操 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左丘 良好的礼貌是由微小的牺牲组成的。——爱默生
事实论据
论证 方法
例证法 引证法
道理论据
喻证法
点
怎么办
议论
商店有陈列窗口,学生也有自己的陈列 窗口,这就是教室。许多老师都曾说过,从一 个班级教室的干净与否大致可以看出这个班级 学生素质的高低乃至学习成绩的好坏。这话确 实有一定的道理。凡是教室乱七八糟,地上到 处是纸屑的教室,上课必定很乱,学生的学习 成绩大概也不够理想;如果课桌上被刻得乱七 八糟,惨不忍睹,那一定说明他的主人缺乏公 德心。“从一粒砂里可以看见一个世界”,从 教室的面貌,我们也可以看到许多本质性的东 西……
议论文PPT课件[148张]
![议论文PPT课件[148张]](https://img.taocdn.com/s3/m/c15fb219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9f.png)
有关语言题温馨提示(金钥匙五)
结合语境分析议论文的语言特点,一般从三个方面去 品味:
1、从逻辑的角度分析用词的准确、严密。
2、从说理的角度分析其叙述的概括性和 简洁性。
3、从修辞的角度分析其用词的鲜明、生 动和感情的色彩。
有关拓展题温馨提示(金钥匙六)
1、根据论点,补充论据或相应的内容 方法:(1)根据中心论点或分论点,填写恰当的道理 论据或事实论据。论据要能证明论点。
心脏在有力地跳动着,我感受着生命,感受 着生命勃勃的生机。生命总是以一股向上的力 量,敲击着生长的鼓点,传递着奋发的动力。
生命的这种勃勃生机如此强大,来自何方? 自身还是自然?细细地感受,哦,正是一切自 然生物的生命跳动,激昂着自己生命的跳动。
只要有一寸泥土,一粒种子的生命就开始跳 动,吸收养料,发育胚芽,破土而出,向着太 阳挺拔。生命的勃勃生机真的是无处不在,鸟 的展翅,花的开放,虫的鸣叫…… 都闪耀着各 自的色彩,呈示着各自的奉献, 正是生命生机 的跳动,坚韧、豪迈、乐观富有力量,汇织成 一支激昂的交响乐。那乐曲的高潮,是生命燃 烧的演奏。这时生命便绽开最灿烂的花朵。那 瞬间就如流星划过夜空,虽然极其短暂,但让 人震撼激荡。
议论文论点提出的方法: 1、文题就是中心论点,
如《多一些宽容》 2、开门见山,直接提出中心论点,
如《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3、引用材料引出中心论点,
如《说勤》; 4、层层论证,文末归纳得出中心论点,
如《纪念白求恩》
二、理解论据
论据是证明论点的理由和证据。议论文 的论据有两类:
一类是用有代表性的事例、可靠的事实 和确凿的统计数字来充当,叫事实论据;
回望我们的这个世界,有着太多暴力、毒品、 甚至战争,我看见了烽火连天的中东,流离失 所的乡民辗转于枪弹的攒射……点亮心灯 吧,一个人的呼喊当然微弱,千万万人 的呢?驱除你这黑夜,世界需要光明。
议论文详细讲解ppt课件

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条件。
英国著名作家狄更斯平时很注意观察生活、 体验生活,不管刮风下雨,每天都坚持到街 头去 观察、谛听,记下行人的零言碎语,积 累了丰富的生活资料。这样,他才在《大 卫·科波菲 尔》中写下精彩的人物对话描写, 在《双城记》中留下逼真的社会背景描写, 从而成为英国 一代文豪,取得了他文学事业 上的巨大成功。爱迪生曾花了整整十年去研 制蓄电池,其间不 断遭受失败的他一直咬牙 坚持,经过了五万次左右的试验,终于取得 成功,发明了蓄电池, 被人们授与“发明大 王”的美称。
(2)论据的类型:①事实的材料,即事实论据 ②理论 的材料,即道理论据
1、事实论据:事实在议论文中论据作用十分明显,分 析事实,看出道理,检验它与文章点在逻辑上是否一致。 (代表性的事例,确凿的数据,可靠的史实等)。事实论 据又包括事例和数据。
可以是a. 具体的事
性和说服力)
3.对比论证:拿正反两方面的论点或论据作对比,在对比
中证明论点;(作用:突出全面地论证观点(中心论点或分
论点),让人印象深刻)
4.比喻论证:用人们熟知的事物作比喻来证明论点。(作
用:生动形象地论证了观点(中心论点或分论点),使文章
浅显易懂,易于理解和接受。此外,在驳论中,往往还采用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批驳方法和“归谬法”。在多数
议论文中往往是综合运用的。)
15
下面以《坚持就是胜利》为例练习有关议论文的知识。
人们都想在事业或学业上有所成就,但是, 只有一部分人取得了胜利,而相当一部 分 人却陷入失败的苦痛之中。这是为什么呢?
俗语说“功到自然成”。按理说那些失 败者完全可以尝到胜利的喜悦,但他们往往 缺少一种 胜利的必要条件,那就是坚持。 这就是他们失败的原因。上边的俗语中所提 到的“功到”其 中已经隐含了“坚持”的 意思。可见,一个人要想取得学业上或事业 上的成功,除了个人的 努力之外,坚持也
议论文写作指导 课件(共25张ppt)

2、为什么(原因、目的、作用、价值、意义、影响等)
做一个真正的英雄 分论点①:因为英雄,泛黄的史册闪耀着永恒的光芒。 分论点②:因为英雄,危亡的民族焕发出蓬勃的生机。 分论点③:因为英雄,式微的道义迎来了新生的黎明。
3、怎么办(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当代青年要以青春书写时代责任 分论点①:当代青年要树立理想,筑牢信念。 分论点②:当代青年要脚踏实地,实干兴邦。 分论点③:当代青年要求知进取,开拓创新。
—《不经几番时间沉 哪得价值陈酒香》
(4)对比论证:将正反两面进行对比,从而论证观点,起 到突出强调的作用。
例如:商鞅为确保变法成功,有“千金立木”树立威信。周幽王 为搏美人一笑,用“狼来了”的游戏戏耍诸侯。结果,前者言而 有信,得到了众人拥护,变法成功;后者失信于人,落得国破家 亡,代价惨重。
--诚信的重要性
1905年,一个严冬的傍晚,猛烈的西北风卷着沙石在八达岭一带狂嘶怒 吼,刮得人睁不开眼睛。测量队急着结束工作,填了个测得的数字,就从号称 “天险”的红色岩壁上爬下来了。“数字准吗?”铁路工程师詹天佑疑惑地问道。 “差不多。”测量队员说。詹天佑皱皱眉,二话没说,就抓起仪器,冒着狂风, 重新攀到“天险”上,认真地复勘了一回。修正了一个极微小的误差。当他下来 后,别人见他嘴唇都冻青了,关切地说:“误差不大,你何必再测呢。”“技术 要求精密,来不得含糊和轻率。”詹天佑严肃地说,“京张铁路是我们国家用自 己的人,自己的钱修建的第一条铁路。帝国主义者讽刺我们‘自不量力’、‘胆 大妄为’,一些洋奴十足的人也说什么没有外国人当工程师修不成。所以,修好 这条路关系着中国人民自己修铁路的命运,关系洗清国耻的大事,我们要为中国 人争气,不能有一点误差,我们要用自己的双手修成铁路。”在詹天佑和全体工 程技术人员一致努力下,京张铁路提前两年全线通车,在中国铁路史上写下了光 辉的一页。
《议论文基础知识》课件

目录
CONTENTS
• 议论文的定义与特点 • 议论文的要素 • 议论文的论证方法 • 议论文的结构 • 议论文的语言特点 • 议论文的写作技巧
01议论文的定义
01
议论文是一种通过摆事实、讲道 理来表达作者观点和见解的文体 ,其目的是说服读者接受作者的 观点。
条理性
论证过程应条理清晰,层次分 明,便于读者理解和接受。
03
CHAPTER
议论文的论证方法
举例论证
总结词
具体、生动、有力的论证方式
详细描述
举例论证是通过列举具体、生动的例子来证明论点的方法。这种方法能够使论 证更加有力,让读者更加信服。在选择例子时,需要注意其与论点的相关性以 及其典型性和可信度。
本论应该层次分明, 逻辑清晰,充分展开 论点,从多个角度进 行论证。
结论
结论是议论文的结尾部分,主要作用 是总结全文、强调论点或提出建议。
常见的结论方式包括:总结论点、发 出呼吁或倡议、提出建议或展望等。
结论应该简明扼要,呼应前文,给读 者留下深刻印象。
05
CHAPTER
议论文的语言特点
准确严谨
可信度。
THANKS
谢谢
02
CHAPTER
议论文的要素
论点
定义
论点是作者在文章中阐 述的主要观点或主张。
重要性
论点是整篇文章的核心 ,决定了文章的主题和
方向。
明确性
论点应明确、具体,避 免含糊不清或过于笼统
。
位置
论点通常出现在文章的 开头或结尾,但也可能
贯穿全文。
论据
01
02
03
04
定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文阅读》之-----议论文阅读指导(一)一、温故知新:1、回顾说明文阅读的技巧;2、上次作业评讲。
二、感受新知:(一)常见考点:1.概括中心论点、分论点。
2.找出论据并说明作用。
3.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4.结合语境理解词句。
5.谈作品感悟(拓展延伸)。
(二)、解题程序1、通读全文,明确文章的论题进而把握文章的中心论点。
2、明确文章从哪些方面围绕中心论点来进行论证的,也就是分析观点与材料的关系。
3、掌握论证方法及其作用,体会在具体语境的作用。
4、根据作者的倾向,体会议论文的语言,探究关键句的内涵。
5、联系生活实际或自身经历,多角度思考作者的论题或辩证地看待作者的观点。
三、题型及答题方法:1.找论点或归纳论点。
答题方法:①从位置上找:如标题、开篇、中间、结尾。
②分析文章的论据。
(可用于检验预想的论点是否恰当)③摘录法(只有分论点,而无中心论点)(要防止误把分论点当作中心论点,误把结论当成论点)题例:闲话生活在一起,没事坐到一块儿,往往天南地北地侃上一阵。
但需要注意的是:忌传闲话。
人们比邻而居,朝夕相处,彼此相互了解的事情自然多一些。
东家的孩子犯了什么过失,西家夫妻拌上几句嘴,相互都会很快知晓。
有的人则爱把邻家的过失、短处或不便公之于众的隐私作为传闲话的“佐料”,有的人还爱在邻居之间搞小动作,以搬弄是非为乐趣。
当然,这些传话的人并不都出于恶意,但无论出自何种动机,传闲话,往往会给邻里关系带来许多麻烦。
再说大家在一起,哪有勺子不碰锅沿的,出现某些矛盾,相互有些误会,本是正常的现象,而传闲话的人却常常在矛盾的双方之间搬弄口舌,只能是无事生非,使本来和睦相处的邻居变得相互戒备,使本来就有的误会可能导致矛盾激化,大动干戈。
邻里相处之大忌──传闲话。
通读以上文段,说说此文段的中心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题技巧】:论点是作者对所述问题的见解或主张。
论点通常是一个陈述性判断语句。
如何找出文章的中心论点呢?有以下几种方法:①看题目(题目即论点);②看开头(开宗明义,开门见山);③看结尾(归纳全文,篇末揭示中心)④找正文中关于论题,体现作者主要观点的正面表述句,或找提示性词语(“总之”“所以”等),如果没有原句,则要概括层意,归纳中心论点。
要求:一般不用疑问句,不用修辞,正面判断。
本例文中前后均有提出论点的语句,很容易就可以找到。
2.找论据或补充论据(事例和道理)。
答题方法:事实论据(能用一句话事例论据:什么人+做什么(怎样)+结果怎样;知道事实的代表性――古今中外、不同领域、不同职业等)题例:2010年安徽芜湖市中考卷《科学不怕挑战》第6题:第③④段运用了事例来论证,请分别概括这两个事例的内容。
思路分析:本题考查考生概括事实论据的能力。
方法运用:概述论据要紧扣论点。
次序安排(照应论点)答案:第③段:量子力学曾受到爱因斯坦理想实验的挑战;第④段:进化论曾受到创世说者的频频发难。
3.文段中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及作用。
①举例论证:通过举××的例子,具体、生动地论证了的中心论点。
②道理论证:通过引用××的话,具有权威性,增强文章的说服力,有力地论证了的论点。
③比喻论证:把××比作××,证明了××的观点,从而把深奥的道理说得浅显,把抽象的道理说得形象,通俗易懂,使读者易于理解和接受。
④对比论证:将××和××比较,突出强调××(中心论点)的重要性。
(正面:重要性;反面:危害)题例:2010年龙岩市中考卷《爱自己是一种责任》第12题.文中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请结合全文,分析其作用。
(3分)思路分析:本题考查论证方法及作用。
方法运用:①准确判定论证方法,须为四个字②套用公式答案:比喻论证(1分)。
具体形象地指出了忽略自己、不爱惜自己导致的严重后果(1 分),告诉我们爱自己是很重要的(1分)。
(意思对即可)4.议论文词语的表达效果:严密准确;生动形象。
多用表示时间、空间、范围、程度、频率等限制副词准确严密地表达(往往、常常、一般、许多)使说话留有余地,避免绝对化。
答题方法:(1)确定回答词语在语境中的(表层)含义;(2)词语对表达中心或阐明观点的作用(深层、比喻或引申)。
题例:2010年浙江(义乌市)中考卷《将兴趣进行到底》第12题:“兴趣不仅是我们学习的入场券,而且是承载我们事业远行的飞船。
”句中加点的“入场券”、“飞船”在文中分别喻指什么?(4分)入场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飞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路分析:本题考查词语对表达中心或阐明观点的比喻作用。
方法运用:词语在语境中的深层含义;修辞的作用。
答案:(1)对学习产生兴趣,开始认真学习(2)对学习产生持久的动力5.文章开头第一段有什么作用?两种情况:①开头讲故事:引起读者阅读兴趣,引出论点(或论题),充当事实论据。
②开头引用名言:提出论点,同时充当道理论据。
题例:2010年湖北襄樊中考《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第23题:文章首段引用鲁迅、哈佛大学的事例的作用是什么?(3分)思路分析:本题考查议论文开头运用事例的作用。
方法运用:①引出中心论点,②作为论据证明中心论点,③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每个要点1分)6.选文语段(句)顺序能否对调?请说明理由。
方法运用:(1)不能,因为这几段和第×段的××句是一一对应关系。
(2)不能,因为这几段存在着逻辑顺序或时间上的先后关系。
(或不符合人们的认知习惯)题例:2010年四川眉山中考卷《小议读书》第 17题:第②③④段这三个论述语段能否颠倒一下顺序?为什么?思路分析:本题考查议论文结构的严密性。
不能。
其理由是:它符合我们认识事物的一般顺序,或它有一个从主要到次要的逻辑顺序(1分),体现了议论文论证思路的严密性(1分)。
7.简析论证过程。
①先(正反两方面)举出××事例或道理论据,然后得出××结论(或证明说明观点)(分——总)②首先提出什么观点,接着用××事例(从正反两方面)或者道理论据进行论证,最后得出××结论(或说明了××道理)(总——分——总)题例:2010年河南中考卷《匠人与大师》第16题:请简述本文的论证过程。
思路分析:本题考查简析议论文的论证过程。
方法运用:①论点是怎样提出的;②论点是怎样被证明的(用了哪些道理和事实,是否有正反两面的分析说理);③联系全文的结构,是否有总结。
关键要说清楚证明过程的层次性。
答案:先从三个方面分析匠人和大师的区别,然后揭示研究这种区别的目的,提出中心论点,最后总结全文。
8.补充论据。
注意事项:注意事项:(1)论据要有说服力,要能很好地证明论点;(2)论据要有代表性。
力求大众化,尽可能是人所共知的;(3)表述力求简洁流畅,不能超过规定的字数;(4)必须真实,人物与事实要相符,不能张冠李戴、瞎编乱造。
题例:2010年湖北襄樊中考卷《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第26题:如果把文章第④段中的“优秀的人无一不是勤勉的”一句作为观点,请你参照下面示例再写一个具体事例作论据(所举事例限制在所学初中教材的范围内)。
(2分)示例:闻一多日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终于写成了《唐诗杂论》(凡举教材中所涉及的事例,如海伦?凯勒、邓稼先、宋濂、司马迁等均可)思路分析:此题考查论据的补写。
方法运用:首先所写的论据要能证明论点。
其次论据要真实、可靠,典型(学科、国别、古今等)最好是大家所熟知的。
9.分析议论文的语言特色答题方法:①、要从逻辑的角度,分析其用词的准确,严密;②、要从说理的角度分析其叙述的概括性和简洁性;③、要从修辞的角度分析其用词的鲜明、生动和感情色彩。
题例:2010年山东东营中考卷《淡竹》第25题:本文语言形象优美、含蓄隽永,试举一例并加以赏析。
(3分)思路分析:本题考查议论文语言赏析的能力。
方法运用:要从修辞手法的角度,不能从内容的哲理角度。
答案示例:“几乎所有的植物,都攒足劲儿,在喊——我要生存!我要开花!我要结果!”运用了拟人和排比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百草园里的其它植物面对灿烂而虚无的诱惑要实现自我价值的强烈愿望。
10.迁移拓展,阅读感悟。
(1)仔细审题,明确答题方向。
要弄清题干是要求对文中涉及的某个观点作评价,还是对全文的思想内容提看法,还是谈写作上的心得,还是联系实际或“相关链接”作探究。
(2)紧扣选文中心和材料。
不管是谈启示,还是作探究,都不能脱离文本。
紧扣主旨,走进文本,这是答题的基础。
(3)联系生活,有感而发。
整理思路,形成观点。
同时连接生活,找到自己生活中与文章的切口。
把自己最有感受、体会最深的一点,提炼出来,做到有理有据,内容准确全面。
(4)表达明确,语言通顺。
表达时观点要鲜明,同时注意表达层次清楚。
题例: 2010年浙江义乌市中考卷《将兴趣进行到底》第14题文中说“持久的兴趣,才会产生持久的动力”。
请认真探究这句话的深刻含意,结合实际,谈谈你的体会。
(50字左右)(4分)例:我们要不断进步,就必须有持久的学习兴趣。
过去。
我对语文学习忽冷忽热,影响效果。
要取得进步,就应当调动学习积极性,长期快乐思路分析:本题考查了多方面内容:既要明确表态,又要联系实际补充事实论据,再谈体会。
方法运用:紧抓原文中心,至少写三四句话,语言通顺,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启示可适当用原文)。
可分三步走:①先谈对文章主旨的理解;②用生活或自身实例来印证;③总结强调主旨意思。
四、例题解析:(一)阅读《心系一处,难能可贵》,回答1--4题(10分) 心系一处,难能可贵①很多人都知道要有所作为就应该“心系一处”的道理,但现实生活中能真正做到“心系一处”的人并不多。
“心系一处”,难能可贵。
②做到“心系一处”,需要具有顽强的毅力。
世界著名物理学家丁肇中先生在40岁时就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有人问他成功的原因,丁先生说:“与物理无关的事我从来不参与。
”事实的确如此,几十年来他始终把精力集中在科学研究上,集中在探索宇宙的奥秘上。
他在实验室里做实验,有时候连续四五天不睡觉,正是凭着这股韧劲,他的实验获得了成功。
③做到“心系一处”,需要守住内心的宁静。
在这个越来越繁华的世界,人们的目光能够不被五光十色的景色所吸引,的确不易。
作家苏童一直以来潜心创作,心无旁骛。
作品《妻妾成群》被改编成电影后,他名声大噪,上门的采访者、崇拜者络绎不绝,但是苏童很冷静,他对记者说:“门外的繁华不是我的繁华,我是过室内生活的人,以前很安静,现在更安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