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技术课教材编写原则方法和教材特点
劳动教育 本科教材
劳动教育本科教材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一、劳动教育的地位和意义劳动教育是学校课程中的一项基础教育内容,旨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通过劳动教育,能够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劳动态度,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责任感。
劳动教育的地位和意义不可忽视,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一环。
二、劳动教育本科教材的编写原则1.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发展水平。
劳动教育本科教材应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内容简洁易懂,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
2.注重实践性和操作性。
劳动教育本科教材应注重实践性和操作性,内容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能够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
3.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劳动教育本科教材应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论知识应与实际操作相联系,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学习理论知识。
4.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劳动教育本科教材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引导学生进行动手实践,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意识。
1.劳动教育基础知识。
包括劳动教育的基本概念、意义及发展历程等,让学生了解劳动教育的重要性。
2.劳动技能培训。
包括针对不同专业的劳动技能培训,如木工、电工、焊接等,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
3.劳动态度和价值观培养。
通过案例分析和实践操作,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态度和价值观,让学生学会尊重劳动,珍惜劳动成果。
4.团队合作与协调能力培养。
通过团队劳动和协作实践,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协调能力,让学生了解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3.贴近学生生活实际。
劳动教育本科教材的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能够在实践操作中感受到劳动的乐趣。
劳动教育本科教材可作为学校劳动教育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其他专业的辅助教材,用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劳动态度和团队合作意识。
劳动教育本科教材是一项重要的教育资源,通过此教材的编写和应用,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健康成长。
希望未来劳动教育本科教材能够不断完善,更好地服务于学校教育事业。
根据部编版三年级劳动与技术上册教材编排思路与内容解析
根据部编版三年级劳动与技术上册教材编排思路与内容解析编排思路根据部编版三年级劳动与技术上册教材的编排思路,主要体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1. 渐进性:教材的内容安排是从简单到复杂、由浅入深的,符合小学生认知发展的特点,使学生能够逐步掌握劳动与技术知识与技能。
2. 实践性: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通过大量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自动手,从实践中感受和理解劳动与技术的重要性。
3. 融入生活:教材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内容围绕学生的日常生活展开,通过真实的生活场景来引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并帮助他们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4. 循序渐进:教材的内容编排按照一个整体的脉络和逻辑进行,每个单元的内容有一定的联系和承接,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逐步深入研究。
内容解析根据部编版三年级劳动与技术上册教材的内容解析,我们可以看到以下方面的主要内容:1. 安全教育:教材注重教育学生安全意识,教授安全知识和安全操作技能,以确保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够正确、安全地进行劳动与技术活动。
2. 基础技能培养: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基础技能,如手工制作、绘画、剪纸等,通过实践活动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 掌握一定的劳动与技术知识:教材涉及一些基础的劳动与技术知识,如木工、纺织、食材加工等,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相关知识,并在实践中应用。
4. 研究劳动与技术的态度和价值观:教材旨在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与技术态度和价值观,如勤劳、创造、合作等,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
综上所述,根据部编版三年级劳动与技术上册教材的编排思路与内容解析,教材旨在通过渐进、实践、融入生活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劳动与技术能力和正确的态度,促进其全面发展。
全面分析小学《劳动》课教案的编写方法与技巧
小学《劳动》课是小学阶段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不仅是为了让学生学会一些简单的手工制作技巧,更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如果要教好小学《劳动》课,除了注重教学方法和培养孩子们的实践能力外,编写一套完善的教学计划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本文将着重探讨全面分析小学《劳动》课教案的编写方法与技巧,以便更好地帮助教师编写出一份优质的小学《劳动》课教案。
一、教学目标的确定编写小学《劳动》课教案时,我们应该先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在设立教学目标时,我们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班级特点、学生能力等因素来确定目标,以便能够更好地实现教学目的。
例如,我们可以设置小学《劳动》课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同时让学生了解制作过程中的安全问题,掌握一些简单的手工制作技巧等。
二、教学内容的安排在确定教学目标后,我们需要考虑教学内容的安排。
对于小学《劳动》课,我们需要根据年级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来选择不同的内容,并制定不同的教学安排。
例如,对于小学三年级学生,我们可以选择教授简单的剪纸技巧、描绘简单的创意图案、制作简单的艺术品等。
同时,教师还需要对每个环节的教学内容进行详细的讲解,以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
在设计教学内容时,我们应该注重学生的实际参与和体验,增强学生的兴趣,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三、教学方法和教具的选择教学方法和教具的选择也是小学《劳动》课教案编写的关键环节。
对于小学《劳动》课来说,我们可以采用一些创新的教学方法,例如小组化教学、独立探究教学、以及手工制品展示等,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提高学习效率。
同时,教师需要选择一些适合教学内容的教具,例如简单的工具和材料、画笔和颜料,丝绸、粘土、毛线、纸张等等。
教师还需要为学生提供相关的教具和资料,以便学生在课堂上能够更好地参与和理解教学内容。
四、教学评估和调整教学评估和调整也是小学《劳动》课教案编写时需要考虑的一个环节。
上师大(科教版)《劳动技术》新教材思路及基本特点
(一)编写思路
1. 以技术教育为主线,培养提高技术素养为目标,构件 劳动技术教材新体系。 2. 以新的教育理念为指导,激发学生学习技术的兴趣,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在基础教育阶段,要以学生的好学好动和好创 造为基础,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以学生发展为本 创新教育 多元智能
2. 修改内容:
3. 修改后六年级的教材目录(详见有关资料)
三、修改后的教材情况及使用
(一)六年级教材的修改 (二)教材使用
(二)教材使用
——教材分析
1. 教材对教学时数安排提出建议,在确保教学质量的前 提下灵活掌握 2. 学习指引 3. 任务驱动法
4. 需求与设计
加工与制作 交流与评价
劳技教育正向技术教育发展;技术教育受到普遍重视; 在现代社会中,人人都必须接受技术教育已被公众接受。 技术教育的目标: 提高技术素养 以技术素养为目标是劳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结果; 是劳技教育改革发展取得的重大突破。 以提高技术素养为目标为劳技学科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指明了改革的方向。 以提高技术素养为目标从根本上解决了劳技教育中长期 存在的劳技教育与专业技术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的混淆, 科学地划定了界限。 技术教育应该可以形成独立的学科,应该可以构建独立 的、有特色的教材新体系。 应该抓紧搞清技术素养的内涵,构建教材新体系,对此 我们有了认识并正在努力。
一、新教材编写思路及基本特点
(一)编写思路
(二)教材基本特点
(二)教材基本特点
1. 新教材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 2. 新教材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潜能的开发,加强实践能 力,培养创新意识 3. 以技术教育为主线,以技术设计教育和技术操作为重点,全面提 高学生的技术素质 4. 新教材以“任务驱动法”为体例,有利于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 5. 新教材较好地处理了劳动技术与信息技术的整合 6. 新教材注重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重视学生人文精神的培 养,有利于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7. 试验工作证明,我们的新教材具有普遍的现实的可行性 8. 新教材图文并茂,受到学生、教师、家长和社会的广泛欢迎
劳动教育实践教材
劳动教育实践教材劳动教育是培养学生劳动意识和动手能力的重要环节,是发展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
为了更好地推进行之,我们特编写了一本《劳动教育实践教材》。
该教材旨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劳动实践,培养他们动手创造的能力,增强劳动乐趣与价值的意识。
以下是教材的内容和特点。
一、多样化的劳动内容我们的教材将涵盖多种劳动内容,包括农田劳作、手工制作、家政服务、环境整治等。
我们希望通过提供不同类型的劳动实践,满足学生个性化的需求,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劳动方式和项目。
二、循序渐进的难度设计教材内容将按照难度逐级增加的方式设计,以使学生能够逐步提升自己的劳动技能和能力。
我们将为每个项目提供明确的步骤和指导,让学生能够有序地进行实践,从简单到复杂,逐步掌握各项技巧。
三、注重实践与理论的结合在教材中,我们既注重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也强调对劳动过程和原理的解释和理解。
我们希望学生不仅能学会具体的劳动技能,还能深入理解劳动背后的科学知识和价值意义。
四、培养团队合作和互助精神劳动教育不仅仅是个人能力的培养,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互助精神。
在教材中,我们将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完成劳动任务。
通过合作劳动,学生将学会团队合作、互相支持和信任的重要性。
五、关注劳动成果和实践评价我们鼓励学生在实践中取得丰富的劳动成果,并将在教材中设立成果展示和实践评价的环节。
学生可以展示自己的作品或者通过实践报告来总结和评价自己的劳动实践经验。
这将促使学生不断改进和提高自己的劳动能力。
六、提供实践案例和问题讨论教材中将提供一些实践案例,用以启发学生的思考和探讨。
学生可以通过分析案例中的问题,进行讨论并寻找解决方法。
这将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促进他们对劳动实践的深入思考。
综上所述,我们的《劳动教育实践教材》是一个全面而实用的指导资料,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参与劳动实践,全面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
通过运用该教材,我们相信学生们将能够掌握更多有用的劳动技能,培养劳动意识和动手能力,从而更好地适应未来的社会发展需求。
上师大(科教版)《劳动技术》新教材思路及基本特点
第五章
4课时。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劳动技术的 应用和实践经验,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与 实践相结合。
第二章
4课时。详细讲解各种劳动工具和设备的 使用方法和保养维护,通过实践操作帮助 学生掌握相关技能。
第四章
6课时。针对不同行业和工种,介绍基本 的劳动技能和操作方法,通过模拟实训帮 助学生掌握相关技能。
第三章
存在问题分析
部分内容难度较大, 超出了学生的理解能 力,需要适当降低难 度。
教材更新速度较慢, 无法及时反映劳动技 术领域的最新发展。
实践活动的指导不够 详细,导致学生无法 独立完成实践活动。
改进建议及措施
针对难度较大的内容,可以增加辅助材料或者降低难度,以适应学生的 理解能力。
加强实践活动的指导,提供详细的步骤和操作方法,确保学生能够独立 完成实践活动。
两者结合
将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既能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又 能鼓励学生注重平时的学习和积累。
注重能力考核和素质评价
能力考核
重点评价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通过实验、项目 设计、案例分析等方式进行考核。
素质评价
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创新精神、团队协作、沟通能力等,可 以通过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价等方式进行。
职业素养
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意识和职业行为习惯, 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为其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基础。
注重跨学科整合与拓展
跨学科整合
新教材打破传统学科的界限,将劳动技术与其他相关学科进行有机整合,形成 综合性的知识和技能体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拓展性
教材在保持核心内容稳定的基础上,注重与时俱进,及时引入新技术、新工艺 和新方法,使学生能够接触到前沿的劳动技术成果和发展动态。
劳动技术课教材编写原则方法和教材特点
劳动技术课教材编写原则、方法和教材特点鲍珑(鲍珑执笔)课题参与人:鲍珑顾国麒郭连璧***人民教育出版社根据国家教委颁布《教学计划调整意见》和《劳动技术课教学大纲》的要求,在广泛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采用专家、教师、专职编写人员三结合的方式,编写了一套劳动技术课实验教材。
现将有关问题汇报如下。
一、我国劳动技术课的教学特点及其对教材提出的要求(一)教学特点分析劳动技术课的教学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1.教学的实践性;2.教学内容的实用性;3.劳动技术课的思想品德教育功能寓于操作技能训练之中;4.劳动技术课技术教学的基础性。
(二)我国劳动技术课教材应具备的特点1.教学项目要有较好的可行性教材的可行性的关键是教学项目的选择要适合学校的教学条件。
对我国来说,教学项目所要求的教学设施尽可能低,一方面使学校的教学条件能满足学生操作技能训练的需要,另一方面,又要尽量降低教学设施的购置费用。
使所用资金尽可能少,又便于学校利用代品或自制。
由于教材的使用对象是中学生,因此教材必须注意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水平及确保安全之外,还应注意操作技能训练不能太单调、重复,也不能对技巧性要求太高。
应当使学生能够操作,又不是太简单,学生一学就会,要使学生能真正学到技术。
教材的可行性还要考虑到教师的水平,使教师能够教得了。
2.教材要有较好的可操作性根据我国教师的情况,他们的操作技能不够熟练,特别是操作技能,自己会做,但对其中的细致部分往往讲不清楚,抓不住关键所在。
对一些操作规程、要领及安全操作规程更是不够熟悉。
这些都需要在教材中较详尽地介绍,以补充教师的不足。
另一方面,由于学校的教学设施较差,较详尽地介绍操作技能,可便于学生自己阅读,使他们对操作技能的了解更准确。
这又要求教材要有较好的可读性。
操作技能训练的过程应较详尽。
3.操作技能训练必须形成序列作为教材,技能训练必须形成序列,劳动技术课教学应以技能训练为主要内容,而且操作技能训练不是一次训练就可以完成的,而是需要多次反复、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地训练才能学会。
小学劳动与技术教案编写技巧
小学劳动与技术教案编写技巧教案是教师教学的重要工具,对于小学劳动与技术教学尤为重要。
编写一份优秀的教案不仅能提高教学效果,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本文将介绍一些小学劳动与技术教案编写的技巧,帮助教师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
一、明确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基础和方向,编写教案时需明确具体、明确的教学目标。
针对小学劳动与技术教学的特点,教学目标应包括两个方面:知识技能目标和素质教育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即明确学生要掌握的具体知识和技能,可以通过分析教材内容和教学大纲来确定。
素质教育目标,即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等综合素质。
在编写教案时,可以通过设计一些相关的活动和任务来实现素质教育目标。
二、合理规划教学内容在编写教案时,需要根据学生的年级特点和教学大纲来合理规划教学内容。
可以按照教学进程和主题分段,每段教学内容要有一定的联系和逻辑性。
一般来说,劳动与技术课程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基础层次、提高层次和综合应用层次。
在编写教案时,可以根据这三个层次来设计相应的任务和活动。
基础层次,主要培养学生的基本劳动与技术知识和技能,例如:使用各类工具和材料等。
提高层次,主要通过一些较为复杂的实践活动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例如:组装维修一些简单的器械设备。
综合应用层次,主要通过一些综合性的实践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设计制作一些小型手工作品。
三、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小学劳动与技术教学注重实践,因此在编写教案时需要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
可以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一些实践性强、趣味性高的活动,例如:实地考察、小组合作等。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一些启发性问题、思维导图等方式来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创新能力。
在设计教学活动时,要注意活动的安全性和可行性,确保学生的身体和学习安全。
四、合理安排教学时间和教学资源在编写教案时,需要合理安排教学时间和教学资源。
一方面,要合理掌握教学进度,确保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实践活动和巩固练习。
劳动课教材编写
劳动课教材编写《劳动课教材编写》劳动课是中小学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
从早期的实践教育到现在的深入理论学习,劳动课已经成为了中小学生全面发展的必备课程之一。
在劳动课的教学过程中,教材的编写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就劳动课教材的编写谈一些个人看法。
一、教材的编写应强调实用性劳动课是一门非常实践性强的课程,与生活息息相关。
因此,教材编写应以实用性为主要目标,提供丰富的实际操作案例,让学生们能够真实地掌握各种技能和知识。
教材中应尽量避免抽象化或晦涩难懂的内容,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只有这样,学生们才会对劳动课的学习和掌握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教材的编写要适应不同的学生在劳动课的教学中,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和差异。
因此,在教材编写过程中,应该开发出适合不同学生水平的多种教材,包括初级、中级和高级版本。
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应该制定专门的教材和个性化的教学方案,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课程内容。
此外,还要根据学生的性别和喜好,为男生和女生提供不同的教材版本,让他们能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技能。
三、教材的编写应以科学技术为基础劳动课涉及的技能范围是非常广泛的,同时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新技术的涌现,劳动课的教材编写也应紧跟时代,以科学技术为基础。
教材中应该涵盖最新的科学技术发展成果和理论知识,让学生们能够真实地领略到当下最先进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同时也激发学生们对科学和技术的兴趣。
四、教材的编写要倡导安全和环保劳动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因此在教材编写过程中必须要倡导安全和环保,让学生们掌握健康安全的行业技能和理念。
教材中应该注重介绍一些安全和环保知识,培养学生们的安全和环保意识,让学生们从小树立安全第一和绿色发展的观念,为未来回报更美好的社会做好充分的准备。
综上所述,劳动课的教材编写是一个涉及到多方面因素的复杂过程,每个因素都需要充分考虑,因此,教材编写工作需要严谨的思维和创新的精神,才能呈现出一个充实、实用、科学、安全和环保的完整版面。
小学劳动与技术教材第四册教学解析
小学劳动与技术教材第四册教学解析教材简介小学劳动与技术教材第四册是适用于小学四年级学生的教材,旨在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和实践能力。
该教材内容涵盖了多个领域,如制作手工艺品、种植植物、简单机械原理等。
通过实践活动和理论知识的结合,帮助学生全面发展。
教材特点1. 综合性:该教材通过多个实践活动,涵盖了多个领域的劳动与技术知识。
学生将通过动手做、实践探究等方式,掌握多个技能。
2. 渗透性:小学劳动与技术教材第四册将劳动与技术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跨学科综合能力。
例如,在制作手工艺品的过程中,学生将运用数学计算、语言表达等能力。
3. 实用性:教材内容紧密结合实际生活,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技能和动手能力。
通过实践活动,学生可以通过亲身体验来理解技术原理和劳动过程。
教学目标1. 认识劳动:通过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认识劳动的重要性和意义,了解不同类型的劳动活动,并培养学生对劳动的兴趣和尊重。
2. 掌握基本技能:通过实践活动和理论学习,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技能,如剪纸、绘画、手工制作等。
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 培养实践能力: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学生将学会运用所掌握的技能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4. 培养综合能力:通过渗透性教学,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将运用数学、语言、科学等多学科知识,提高综合运用能力。
教学内容1. 制作手工艺品:通过学习剪纸、绘画、手工制作等技巧,引导学生制作各种手工艺品。
通过制作过程,学生将锻炼手脑协调能力和动手能力。
2. 种植植物:通过学习植物的生长原理和种植技巧,引导学生亲自动手种植植物。
通过观察植物的生长变化,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耐心。
3. 简单机械原理:通过学习简单机械的原理,引导学生制作小型简单机械,如滑轮、杠杆等。
通过动手操作,学生将理解简单机械的运作原理。
教学方法1. 实践探究:通过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劳动过程,亲身体验劳动的乐趣和意义。
小学劳动与技术教材教学解析
小学劳动与技术教材教学解析小学劳动与技术教材在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小学劳动与技术教材的教学解析进行探讨,以期更好地了解教材的特点和教学方法。
一、教材内容分析小学劳动与技术教材的内容丰富多样,包括木工、电工、机械、电子、制图、家政等多个学科。
其中,木工教材教学主要涵盖了木材的识别、测量、切割、拼接等基本技能,通过手工制作简单的木制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电工教材教学则注重学生对电路的理解和掌握,通过实验和模型搭建来帮助学生理解电路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除此之外,机械、电子、制图等学科的教材也都含有学科特定的实践和理论知识,以让学生全面了解相关技术的应用。
二、教材教学方法1. 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小学劳动与技术教材的教学方法应该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的结合。
教师可以通过讲解教材中的理论知识,如相关材料的特性、工具的使用方法等,让学生了解相关概念和原理。
接着,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实际操作,让学生亲自动手,如制作简易木制品、通过电路实验等,巩固所学的知识并培养实际动手能力。
2. 分层次、循序渐进小学劳动与技术教材的教学方法还要注重分层次、循序渐进。
对于初学者来说,一上来就让他们做复杂的工作可能会让他们感到困惑和无从下手。
因此,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设计一系列的学习任务,分阶段引导学生逐步提高技能和认识。
3. 合作学习与交流小学劳动与技术教材的教学方法中,合作学习和同学之间的交流也非常重要。
学生可以分组进行小组合作,互相帮助和协作完成任务。
在实践操作过程中,学生之间可以相互交流经验和技巧,促进彼此的学习和进步。
三、教学评估方式小学劳动与技术教材的教学评估方式可以采用多种形式,例如观察评估、作品评估以及自我评估等。
观察评估可以通过教师观察学生的实际操作和行为举止,来了解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技术掌握程度。
作品评估可以评估学生制作的手工作品的质量和完成度。
而自我评估则让学生自主评价自己的学习情况和作品完成情况,帮助他们建立自信、主动学习关注自身发展。
小学劳动与技术教材编写原则
小学劳动与技术教材编写原则一、引言小学劳动与技术教材编写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他们的劳动素养和职业意识。
本文将探讨小学劳动与技术教材的编写原则,旨在给教材编写者提供一些指导和借鉴。
二、适应学生认知水平教材编写应遵循学生认知的发展规律,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发展阶段,编写具有循序渐进、易于理解的内容。
同时,注意运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和图示,引起学生的兴趣。
三、注重实践性与综合性小学劳动与技术教材应注重实践性,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引导学生通过动手实践来巩固和应用知识。
教材还应涵盖多个技能和知识领域,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贴近学生生活教材编写要贴近学生的生活,选择与学生生活经验相关的主题,让学生能够在实践中体验到知识的价值和运用的便利。
同时,教材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技能,让他们能够在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
五、关注性别平等教材编写应尊重性别平等,既要考虑到男生的兴趣和特长,也要重视女生的需求和能力。
避免性别刻板印象和歧视性表达,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平等地获得学习和发展的机会。
六、培养创新思维小学劳动与技术教材编写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通过设计开放性的项目和实践活动,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
七、引导社会责任教材编写应引导学生对环境保护、资源节约和社会责任等问题的关注。
通过实际案例和讨论,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环保意识,促进他们形成良好的价值观和行为习惯。
八、合理安排难度教材编写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技能水平,合理安排课程内容的难度。
既要保证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挑战性,又要避免过高的难度造成学习困难和挫折感。
九、评估与反馈教材编写要考虑学生的评估和反馈,设置适当的评价标准和形式,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成果和不足,并提供相应的指导和帮助。
同时,教材编写者也应通过学生的反馈来改进和完善教材。
十、结语小学劳动与技术教材编写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任务,需要教材编写者深入了解学生特点和教学需求。
初中劳技教材解析
初中劳技教材解析劳技教育在初中阶段被广泛引入,并成为学科体系中重要的一部分。
劳技教材的编写和解析对于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对初中劳技教材进行解析,并探讨其特点和优势。
一、劳技教材的特点劳技教材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教材,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综合性:劳技教材涵盖了多个学科领域,例如手工、计算机应用、机械加工等,能够帮助学生全面掌握各方面的技能与知识。
2.实践性:劳技教材强调实践操作,通过实验、实训等方式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使他们学以致用,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3.灵活性:劳技教材的内容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兴趣进行调整,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教材内容可以根据学校和教师的具体安排进行选择和调整。
二、劳技教材的优势初中劳技教材具有以下几个优势:1.综合能力培养:通过劳技教育,学生能够综合运用各种技能和知识,培养实践动手能力、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职业意识培养:劳技教材可引导学生了解不同职业领域的知识和技能,提高他们的职业意识,为将来的职业规划提供有力支持。
3.实用性强:劳技教材注重实践操作,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将所学的技能和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增加学习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三、劳技教材的编写原则劳技教材的编写应遵循以下原则:1.科学性原则:教材内容应符合学科的发展规律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具有科学性和系统性,能够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
2.实践性原则:教材内容应注重实践操作,能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使其能够将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3.启发性原则:教材内容应具有启发性和创造性,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培养其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劳技教材的应用推广劳技教材的应用推广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教师的专业素养:教师需要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能够合理运用劳技教材,指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和学习。
小学劳动与技术教材案例分析案例分析
小学劳动与技术教材案例分析案例分析小学劳动与技术教材案例分析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小学劳动与技术教材的编写和使用也成为了教育界的焦点。
本文将针对小学劳动与技术教材进行案例分析,旨在探讨该教材的特点、优点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一、教材特点分析小学劳动与技术教材是针对小学生开展劳动与技术教育所准备的学习资料,具有以下特点:1. 多样性: 教材内容涵盖了多个领域,如手工制作、绘画、计算机应用等,为学生提供了广泛的选择和实践机会。
2. 实用性: 教材注重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通过实际操作来提升学生的操作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渐进性: 教材的设计注重由浅入深,逐步引导学生掌握基本技能,并逐渐提升到较为复杂的操作和创作。
4. 培养能力: 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合作意识和实践动手能力,通过具体的劳动与技术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材优点分析小学劳动与技术教材具有以下优点:1. 触类旁通: 教材内容丰富多样,涵盖了多个领域的知识和技能,有利于学生在实践中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其他领域。
2. 培养实践能力: 教材注重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积累经验、提升技能。
3. 开发创造力: 教材的设计旨在培养学生的创造力,通过开放性的问题和任务,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创作能力。
4. 培养合作意识: 教材中的一些任务要求学生进行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能力。
三、教材存在的问题虽然小学劳动与技术教材具有许多优点,但也存在以下问题:1. 内容过于单一: 目前教材内容偏重于手工制作和简单的计算机操作,忽视了其他方面的技术应用,需要进一步拓宽和丰富内容。
2. 缺乏关联性: 教材中的内容相对独立,缺乏层次结构和连接性,造成学习分散,难以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
3. 缺乏教学示范: 一些操作要求较高的内容缺乏教学示范,对于初学者来说难以理解和掌握。
4. 缺乏评价体系: 教材目前缺乏评价体系,学生的学习成果难以量化和评估。
劳技教案编制
劳技教案编制标题:劳技教案编制引言:劳技教育作为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技能的重要教育内容,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和职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编制一份高质量的劳技教案,能够有效地指导教师开展劳技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掌握实用技能和实践经验。
本文将提供专业的教案建议和指导,以帮助教师编制出优秀的劳技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明确学生需要掌握的劳技知识和技能,例如安全操作规程、工具使用方法等。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操作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创新意识和职业素养。
二、教学内容:根据不同的劳技教育阶段和学科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
例如:1. 初级阶段:介绍基本的劳技知识和技能,如手工制作、简单机械操作等。
2. 中级阶段:拓展学生的劳技技能,如木工、电工、焊接等专业技能。
3. 高级阶段: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实践经验,如汽车修理、建筑工程等。
三、教学方法:1. 演示法:通过教师的示范演示,展示正确的操作方法和技巧。
2. 实践法: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践操作,通过实际操作来掌握技能。
3. 合作学习: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完成劳技项目,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四、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问题引导或实例展示,引发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兴趣和思考。
2. 知识讲解:向学生介绍相关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巧,重点解释关键步骤和注意事项。
3. 演示示范:教师进行实际演示,展示正确的操作方法和技巧,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
4. 学生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教师巡回指导和辅助,确保学生正确掌握技能。
5. 总结归纳:学生和教师一起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强化记忆和理解。
6. 拓展应用: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应用到实际问题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评估:1. 通过观察学生的操作过程和结果,评估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和动手能力。
2. 设计适当的练习题或小组项目,评估学生对劳技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劳动与技术教材分析
一、省编小学劳技新教材总体情况:(一)、新教材的宗旨:以项目为载体,使学生掌握技能、注重探究、引导创新,形成良好的技术素养,并重视劳动与技术教育和社会实践以及社区服务的有机结合。
(二)、新课程的实施理念:1、在动手与动脑的紧密结合中促进学生技术素养的形成。
劳动与技术教育以学生的操作性学习为主要特征、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做中学”和“学中做”,劳动与技术教育并不只停留在单纯的操作技能训练上,还应注意操作活动中学生对技术原理与方法的追思、学生对技术方法的体悟,以及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与技术能力的培养等。
应注重技能训练中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力求技能掌握、态度养成、能力发展的有机统一。
2、从作品引导学生的劳动与技术学习活动小学3—6年级的学生的思维活动以形象思维为主。
顺应这一年龄阶段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提倡用可感而形象的技术作品来引导、组织学生开展劳动技术学习活动。
技术作品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可以是一个模型、一件工艺品,也可以是一盘菜,一个生长着的作物等。
通过作品的制作,学生可以获得材料认识、工具运用、操作程序、技术要领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可以通过作品引导学生创新、设计、评价以及作品宣传等活动,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做”“考察”“实验”“探究”“设计”“制作”“想象”“反思”“体验”等一系列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3、逐步增加劳动与技术教育中的技术含量劳动与技术教育既要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又要反映技术发展的内在联系,还要体现一定的时代特征。
(劳动与技术教育是最具开发潜力、最易受科技发展影响、最应该体现时代特征的开放性学习领域。
在国际上,作为诸多国家基础教育课程之一,这已是不争的事实。
)小学3—6年级劳动与技术教育,在强调学生劳动观念和劳动习惯形成的同时,注重通过具有一定技术含量的教育内容的学习,培养创新意识和创造力,对学生进行技术和科技发明创造的启蒙。
初二劳动与技术教材分析如何培养学生的劳动精神与实践能力
初二劳动与技术教材分析如何培养学生的劳动精神与实践能力劳动与技术课程在初中教育中占据重要地位,旨在培养学生的劳动精神和实践能力。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材的选择和设计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初二劳动与技术教材进行分析,探讨其如何培养学生的劳动精神与实践能力。
一、教材的选取和设计原则初二劳动与技术教材的选取和设计应该遵循以下几个原则:1. 综合性原则:教材内容要全面涵盖劳动与技术的重要领域,如维修、制作、设计等,以确保学生能够获得广泛的技术知识和技能。
2. 实践性原则:教材内容要紧密结合实际生活和学生的实际需求,通过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形成实践思维和实践能力。
3. 渐进性原则:教材难度应该由浅入深,层层递进,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发展潜力。
4. 兴趣性原则:教材内容要具有足够的吸引力和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主动性。
二、教材内容分析初二劳动与技术教材的内容设置多样,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理论知识:教材要引入劳动与技术领域的基本理论知识,如材料性能、构造原理等,以提升学生的理论水平。
2. 技能训练:教材应设立具体的技能训练环节,供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和技术应用。
例如,学生可以通过准备饭菜、制作小工艺品等活动,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3. 创新思维:教材应该引导学生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例如,可以设置一些设计活动,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创意设计制作实物模型,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设计能力。
4. 项目实践:教材设计应鼓励学生参与项目实践活动。
例如,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与社区建设,让学生亲身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提升他们的实践能力。
三、教材设计案例以下是一个初二劳动与技术教材的设计案例,旨在培养学生的劳动精神和实践能力。
1. 教材名称:《劳动与技术探索》2. 教材内容:(1)章节一:探索劳动的意义- 培养学生对劳动的正确认知和积极态度- 介绍不同行业的工作岗位及其重要性(2)章节二:实践技能训练- 学习基本的操作技能,如剪纸、木工制作等- 进行简单的维修和改造实践活动(3)章节三:创新设计- 学习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流程- 鼓励学生通过设计与制作结合的方式进行创新实践(4)章节四:社会实践- 组织学生参与社区建设或环保活动-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四、教材设计的效果评估针对初二劳动与技术教材的设计,可以考虑以下几个评估指标:1. 学生反馈:通过学生问卷等形式,了解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和认可程度,以及学习成果的反馈情况。
人教版小学劳动与技术教案编写指南
人教版小学劳动与技术教案编写指南一、概述人教版小学劳动与技术教案编写指南旨在帮助教师更好地编写劳动与技术课程的教案,以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实践能力。
本指南将介绍编写教案的基本要求、结构和注意事项,以及具体编写步骤的指导。
二、基本要求1. 教案要符合小学劳动与技术课程教学大纲和教学目标的要求,内容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 教案要体现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原则,让学生在逐步掌握基本技能的基础上,逐步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
3. 教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发展特点和实际水平,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任务,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4. 教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鼓励他们进行探究和实践,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结构要求人教版小学劳动与技术教案的结构一般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 教学目标: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包括知识技能和能力的培养目标。
2. 教学重难点:指出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以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加以突出和解决。
3. 教学材料与准备:列出本节课所需的教学材料和教学准备工作,为教师提供教学所需的准备资源。
4. 教学过程:详细描述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并按照教学步骤进行说明,包括引导学生思考、示范操作、学生实践和讨论等环节。
5. 教学反思: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总结和反思,并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四、编写步骤编写人教版小学劳动与技术教案的具体步骤如下:1. 确定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大纲和教学要求,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包括知识技能和能力的培养目标。
2. 分析教学内容:仔细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为后续的教学设计提供依据。
3. 准备教学材料: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准备所需的教学材料和教学准备工作,包括实物、工具、图表等。
4. 设计教学活动:结合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设计本节课的教学活动,包括引导学生思考、示范操作、学生实践和讨论等环节。
5. 编写教学步骤:按照教学活动的顺序,编写详细的教学步骤,包括引导学生思考的问题、示范操作的方法和学生实践的要求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劳动技术课教材编写原则、方法和教材特点鲍珑(鲍珑执笔)课题参与人:鲍珑顾国麒郭连璧***人民教育出版社根据国家教委颁布《教案计划调整意见》和《劳动技术课教案大纲》的要求,在广泛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采用专家、教师、专职编写人员三结合的方式,编写了一套劳动技术课实验教材。
现将有关问题汇报如下。
一、我国劳动技术课的教案特点及其对教材提出的要求(一)教案特点分析劳动技术课的教案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1.教案的实践性;2.教案内容的实用性;3.劳动技术课的思想品德教育功能寓于操作技能训练之中;4.劳动技术课技术教案的基础性。
(二)我国劳动技术课教材应具备的特点1.教案工程要有较好的可行性教材的可行性的关键是教案工程的选择要适合学校的教案条件。
对我国来说,教案工程所要求的教案设施尽可能低,一方面使学校的教案条件能满足学生操作技能训练的需要,另一方面,又要尽量降低教案设施的购置费用。
使所用资金尽可能少,又便于学校利用代品或自制。
由于教材的使用对象是中学生,因此教材必须注意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水平及确保安全之外,还应注意操作技能训练不能太单调、重复,也不能对技巧性要求太高。
应当使学生能够操作,又不是太简单,学生一学就会,要使学生能真正学到技术。
教材的可行性还要考虑到教师的水平,使教师能够教得了。
2.教材要有较好的可操作性根据我国教师的情况,他们的操作技能不够熟练,特别是操作技能,自己会做,但对其中的细致部分往往讲不清楚,抓不住关键所在。
对一些操作规程、要领及安全操作规程更是不够熟悉。
这些都需要在教材中较详尽地介绍,以补充教师的不足。
另一方面,由于学校的教案设施较差,较详尽地介绍操作技能,可便于学生自己阅读,使他们对操作技能的了解更准确。
这又要求教材要有较好的可读性。
操作技能训练的过程应较详尽。
3.操作技能训练必须形成序列作为教材,技能训练必须形成序列,劳动技术课教案应以技能训练为主要内容,而且操作技能训练不是一次训练就可以完成的,而是需要多次反复、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地训练才能学会。
由于我国劳动技术课的教案法尚未形成,还没有这方面的专著,教案法还要教师在教案过程中去探索、积累。
劳动.技术课教材形成操作技能训练序列就更显得重要。
4.教材要便于教案我国的劳动技术课教材的编写方法尚不够成熟,劳动技术课教案方法更远未形成。
所以,在编写教材时,不仅要考虑到教案内容的科学性、系统性等方面的问题,而且必须考虑尽可能地使教材易教易学,繁难一些的内容也要使学生经过努力能够掌握。
5.教材应体现思想品德教育内容如何在劳动技术课的教案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这是劳动技术课教案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在教案中如何体现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和要求,也是各地教材所没有解决好的问题。
这是因为,劳动技术课教材是以操作技能训练为主,不宜去讲思想品德教育方面的道理,而是要将思想品德方面的内容寓于操作技能训练之中。
在编写教材时如何做,是教材编写工作的一个难点。
6.教材应有适当的先进性我们的教案对象是下一个世纪的建设人才,在考虑教材的可行性及可操作性的同时,必须考虑技术的先进性。
这种先进性又要在现有的教案条件下,即没有先进的教案设施,主要是手工操作的情况下实现。
二、实验教材编写方案(一)实验教材的编写目的1.探索教材应当怎样编写才能便于教便于学;2.探索各类(生活服务性技术、工业生产技术、农业生产技术等)劳动技术教材的编写特色,以及专项技术工程和综合技术工程教材的编写方法;3.研究怎样在教材中突出操作技能训练;技术理论知识应讲到什么程度合适;取舍原则是什么;4.研究如何把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寓于操作技能训练教案之中;5.研究哪些工程适合于编写全国通用教材,怎样解决一些工程的地域性问题;6.研究教材的内容选择、编写方法如何适应我国现有教师、设备、场地及资金状况,又有利于师资水平的提高和教案设施的配备;7.研究与教材配套的教具(包括挂图、幻灯片、投影片、电视片)的设计与制作问题。
(二)实验教材的编写方案根据我国教案实际,我们提出了“单项小综合”的编写方案。
这个编写方案的要点要:1.选择一些专项技术工程或综合技术工程编写成单行本,供各校选用;2.突出技术点(相当于文化课的知识点)的教案,技术工程只是技术点的依托;3.每本单行本要编入与其有关的多种其它技术,组成多种技术的综合本;4.每本教材应具有独立性。
学校选用每本教材教案,都不必要求先学习其它教材,就能完成该教材的教案任务;5.教案要求应是“不求全、不求精、只求会”。
“不求全是说对每一个工程的技术点不要求学全,只学其中的一部分学生可以学会的技术点。
“不求精、只求会”是说只要求学生学会所学技术点,不要求学生的技术很熟练。
点要想思写编)三(1.技术工程与技术点的选择原则(1)技术的实用性在学生目前或以后的生活或学习中确有用处,并能为他们进一步学习其它技术打下基础的技术或技术点。
(2)技术的可推广性与可迁移性技术的可推广性是从该项技术与现代科学技术的关系的角度来考虑的。
它是指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情况下,该项技术是否还有学习的必要,是否还有推广的价值。
例如,计算机操作、粘接技术、太阳能技术、电子制作技术等,本身就是现代科学技术的产物或应用;育种、栽培技术中也有很多现代科学技术的应用。
这些技术在目前和未来的生产中都会有很大的用处,需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有些技术虽然不属于现代技术,但是相对于我国现在大量使用的技术来说,是先进的技术,或者是尚不能用现代科学技术所取代,它们在现在和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还具有推广和使用价值。
例如沼气技术、化肥施用技术、农家肥制作技术等。
还有一些技术,虽然已可以用机械设备或现代化生产手段来完成,但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仍然需要使用手工操作,不能为现代化设备所代替。
例如,常用工具的使用、一些简单的金工技术、家用机械保养与维修技术及电器、电子用品的保养与维修技术等。
这些技术也应当属于有推广价值的技术。
可迁移性是指:①该项技术,特别是它的一些重要技术点的基本原理与基本技能可用于学习其它一些技术或重要技术点;②该项技术与现代化大生产中的某些技术原理是相通的或是只需稍加扩展就可用于现代化大生产中。
由于我国教案条件的限制,学校可开设的技术工程大多属于手工操作性质,技术的可迁移性就显得更为重要。
另外,我们采用了“单项小综合”的编写方案,学生接触的技术类型较少,更应考虑所学技术的可迁移性。
现在学校开设较多的自行车维修与大生产中的机械维修是相通的,其中补内带又与化学粘接技术是相通的,它属于可迁移性较大的工程。
(3)可行性与可操作性适合我国劳动技术课教案现状和发展的需要,便于教案的技术工程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和知识水平,学生可以进行操作技能训练的技术;符合确保学生安全的要求,无危险性或在采取适当措施之后,对学生身体无危害的技术工程。
(4)通用性我国地域广大,自然条件、经济发展现水平的差距很大,有些技术只适用于部分地区。
农牧业技术工程中,这样的工程较多。
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的教材应是全国通用的,至少应是全国大部分地区都可以使用的,所以不应选用这样的工程或技术点。
由于我们采用了“单项小综合”的编写方案,它突出技术点的教案,就是一些有地域性技术工程,只要它的技术点具有通用性,我们仍然可以考虑编写。
例如,农业种植工程中,大多数都有地域性,但是其中的人工授粉、化肥使用、农家肥的制作、嫁接、地膜覆盖,等等,都是通用性较强的技术点。
(5)在选择技术点时,应当带有方向性和指导性。
技术点应是尽可能先进的,是需要推广或普及的。
例如,家禽饲养技术,应以中、小型饲养场的饲养、管理技术为主,而不应以单只喂养为主。
另外,在选择技术工程时,应考虑与中学其它学科教案的配合问题。
可以是在学习相应的文化科学知识之后学习有关技术,也可以在之前学习。
但在编写教材安排有关技术点时,应注意到这一点。
2.编写实验教材的方法与要求(1)教材应以技术点的教案为主体,以学生学习、掌握技术点为目的。
要注意的是,具体的技术工程只是这些技术点的载体,操作技能训练的对象。
教材不是以培养专门技术工人为目的,不要求学生学习该技术工程的全部操作技能,而是突出我们所选择的技术点的教案。
教案中,技术点是不可以改变的,而技术工程是可以改变的。
(2)教材应以操作技能训练为主线。
教材教案内容的安排应以操作技能训练为主线来展开。
操作技能训练是教材的核心。
教材中应说明操作原理、要领、要求、顺序、安全规程等,使学生明白应当怎样做和为什么要这样做。
教材的编排顺序应是:①先扫清外围。
先进行一些基本技能的训练,为以后的主要技能的训练做好准备;②集中力量进行主要技术点的操作技能训练;③综合操作技能训练。
综合操作技能训练是以前进行的操作技能训练的综合训练,一般要安排产品的制作。
每一个技术点的操作技能训练都应当分为学习、训练与巩固、提高与应用三个阶段来进行,不能是一次完成。
特别是重要的技术点的操作技能训练,更应当细心安排这三个阶段的训练,使学生真正学会,能正确地操作。
但是,操作技能的熟练程度不应要求过高。
(3)图示操作动作过程,减少文字量。
操作动作的连续过程可用图示的方法表明,特别是一些关键动作及动作的细微之处,尽量采用图示,宜细不宜粗。
要使学生在教师示范后,依据教材的图示就可以进行操作练习。
(4)注重安全教育。
技术安全操作规程、安全注意事项等,要详细说明,并要不厌其烦地讲。
在每个可能发生事故的环节都要重新指出安全注意事项,以提醒学生注意。
教案参考书更应当说明组织每一项操作技能训练时应做好的安全准备工作和安全保健措施,以及发生人身、设备事故时的抢救措施。
(5)每一册教材的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在编写教材时应当明确列出。
教材的编写提纲中应当写入本册教材的主要思想品德教育内容和要求。
在教材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方法是:先通过操作技能训练使学生获得对劳动观点、劳动感情、劳动态度及劳动者的个性心理品质等方面的感性认识,然后在老师的启发与引导下,总结这些体会,使学生的认识得以提高和明确。
多次教育之后,使学生的这些认识得以提高和巩固,并达到感性认识阶段,使学生形成这些良好的思想品德。
具体做法是:在操作技能训练的内容中,安排好思想品德教育的序列,在每次操作技能训练之后,编写一个包括思想品德方向体会在内的操作技能训练报告,由学生在教师的辅导下填写。
在教案参考书中要说明教师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要求与方法。
(6)要编入一些相关技术。
注意结合具体工程的教案内容,介绍常用工具、量具的使用方法;标准件、标准器材、设备的名称、型号和功能。
并注意介绍一些简单工具的制作方法。
这些内容各册课本可以重复。
还要注意介绍工具、设备的维修保养知识,可根据这些知识的难易程度和课时情况安排这些教案内容的深浅度。
教材要具有灵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