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传统节日在中国的盛行

合集下载

中国人应不应该过洋节辩论赛

中国人应不应该过洋节辩论赛

中国人应不应该过洋节辩论赛引言中国是一个多元文化、多民族的国家,拥有着丰富的传统节日和习俗。

然而,在当今全球化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外来习俗和节日开始进入中国人的生活。

其中就包括洋节,即西方传统节日,如圣诞节、情人节等。

这引发了一场关于中国人是否应该过洋节的辩论赛。

本文将就这一话题展开讨论,分析中国人应不应该过洋节的利弊和影响。

支持过洋节的观点丰富文化多样性支持过洋节的观点认为,中国作为一个多元文化的国家,应该包容并且尊重其他文化的传统和节日。

通过过洋节,可以丰富中国人的文化体验和视野,增加中国社会的多样性。

外来节日的庆祝活动对于扩大中国人的国际视野,促进中国与世界的交流与合作具有积极意义。

增强国际化素养过洋节能够让中国人更好地融入全球化的世界,增强国际化素养。

在当今世界,国际交往与合作日益频繁,了解外国文化和传统成为一种必备素养。

通过过洋节,中国人可以更好地理解和熟悉西方文化,与外国友人分享共同的节日庆祝,增进相互理解与友谊。

经济推动作用过洋节也有助于推动中国的经济发展。

随着洋节的逐渐普及,相关产业逐渐兴起,包括节日用品、餐饮、旅游等行业都会受益于此。

过洋节不仅可以带动消费,增加市场需求,还为就业提供了更多机会。

这对于中国目前的经济转型和发展尤为重要。

反对过洋节的观点丢失传统文化反对过洋节的观点认为,洋节的盛行会导致中国传统节日的被忽视和淡化。

过洋节所带来的商业气息和庆典活动,往往掩盖了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和独特性。

这种现象不仅是文化的流失,也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一种亵渎。

浪费资源过洋节引发的庆典活动、购物潮和消费行为,往往导致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洋节促进了商业活动的发展,但也带来了过度消费和资源浪费的问题。

庆祝洋节应该注重理性消费和可持续发展,避免过度奢华和浪费。

西化影响过洋节可能导致中国文化逐渐被西方文化同化的情况出现。

西方传统节日的引入,可能会对中国人的价值观和行为习惯产生一定的影响。

一些人担心过洋节会让中国人迷失自我,忽视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性和价值。

庆圣诞三句半有哪些呢?

庆圣诞三句半有哪些呢?

【导语】圣诞节(Christmas),是西⽅传统节⽇,在每年12⽉25⽇,近⼏年来在中国也开始盛⾏。

下⾯是*意整理的庆圣诞三句半,欢迎阅读。

庆圣诞三句半⼀: 今⽇阳光明媚,昨晚通宵没睡,为着圣诞聚会,准备。

普天同庆圣诞,⼼情特别舒畅,宇宙万物齐唱,颂赞。

严冬腊⽉夜间,古城正在睡乡,救主离开天堂,降⽣。

真神从天⽽降,道成⾁⾝显现,圣经预⾔实现,应验。

恩典从此开始,信者满有恩慈,请你不要推辞,讲的是。

耶稣满有⼤爱,受刑⼗架还债,为我并为⼦孙,万代。

主恩够你所尝,爱就在你⾝旁,⼀信就有奖赏,天堂。

信主重见光明,从此天路上⾏,主⼿把你牵引,⾼兴。

信主⽴时重⽣,脱离地狱⽕坑,⼀⽣随着主跟,前奔。

各位亲⼈来宾,请你赶快来听,将此真理福⾳,接在⼼。

现今时代败坏,撒但魔⿁作怪,⼩⼼魔⿁引诱,被害。

我们活在世上,都要作光发亮,还要作盐防⽌,腐烂。

真⼼遵主命令,多多交通团契,不使救主⽣⽓,满意。

读经祷告认真,灵命⽇渐进深,在主真道扎根,献⾝。

警惕异端渗透,他们⾃作⾃受,将来没有得救,咒诅。

欢乐圣诞今天,喜乐充满⼈间,享受永福⽆边,⽆疆。

平安满我⼼海,节⽬后更精彩,要跟⼤家说声,拜拜。

庆圣诞三句半⼆: 今天欢庆圣诞节,信徒团聚在⼀起,各把精彩节⽬献,真闹热。

我们弟兄四个来,为了庆贺主降世,上台也把节⽬演,表⼼意。

节⽬今天丰富显,希望⼤家听牢坚,精彩节⽬在后边,还未显。

我们今天讲闲呢,希望⼤家听仔细,如此信徒很危险,勿学他。

信徒冷⼼真可怜,有名⽆实软弱显,如果继续⾛落开,真危险。

现在信徒真古怪,到了主⽇作礼拜,⼼思还在忙世界,真软弱。

做⼯⼯作不肯歇,开店店门不讲关,只想钞票赚个煞,望⽆着。

有⼈勉强关了门,参加聚会亚没⼼,⾛归看看没钱赚,嘴急凸。

有些信徒更古怪,家⾥贴着礼拜单,礼拜堂⾥没看着,忙世界。

只讲这*⽣厚,*⿇将⾻牌九,吃烟醉酒样样有,坯也没。

平时草话挂嘴边,讲起相打劲头来,歌厅舞厅随便显,荡荡底。

感恩节的由来中国式感恩节

感恩节的由来中国式感恩节

感恩节的由来中国式感恩节感恩节是一个源于西方的传统节日,在美国尤其盛行。

然而,中国也有自己独特的感恩节传统。

而这个中国式的感恩节,是怎样发源和演变的呢?在古代中国,人们常常感恩自然和祖先。

他们相信,大自然赋予了他们丰富的资源和美好的环境,祖先则为后代子孙留下了宝贵的智慧和文化。

因此,感恩是一种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体现。

中国式感恩节最早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农历秋分节。

秋分节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传统节日,人们通常会在这一天祭拜祖先,表达对祖先无尽的敬意和感激之情。

此外,人们也会感谢大自然的恩赐,如丰收和良好的天气。

这种感恩的仪式不仅仅是一种文化传统,更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一种精神追求。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式感恩节逐渐融入了现代生活中的各个方面。

如今,感恩节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农村,它也在城市中得到了广泛的传承和发展。

在感恩节这一天,人们会通过向父母、老师、朋友以及其他对自己有帮助的人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

这些感恩的方式包括亲口说出感谢的话语,亲自为他们准备美食或者送上心意的礼物。

此外,还有人会组织感恩节的主题活动,如义卖、慈善演出等,来表达自己的感恩之心。

与西方感恩节不同的是,中国式感恩节更多地强调家庭的重要性。

家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家人之间的感情纽带是无法撼动的。

因此,在中国式感恩节这一天,人们通常会和家人一起庆祝并表达感激之情。

家庭聚餐是传统的方式,人们会一起享用美食,互相倾诉着彼此对家庭的爱和感恩。

此外,在中国式感恩节这一天,人们还会参与各种慈善活动。

慈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对社会的回报和关爱。

许多志愿者会在感恩节期间组织一系列的公益活动,如为贫困家庭捐赠物资、为孤寡老人提供陪伴等。

这些活动不仅为有需要的人提供了帮助,也让参与者感受到了帮助他人的快乐和成就感。

通过对中国式感恩节的了解,我们可以看到感恩的重要性不仅仅是一种节日庆祝,更是一种文化传统和精神追求。

感恩让人们更加懂得感激,懂得珍惜,懂得回报。

对美国在中国风靡的传统节日的了解与感想

对美国在中国风靡的传统节日的了解与感想

对美国在中国风靡的传统节日的了解与感想外院09英本10班郑婷090402367 说到美国传统节日,尤其是情人节、愚人节、感恩节、圣诞节,很多8090后的中国新一代可能就会对此饶有兴致,甚至会就此滔滔不绝的说起自己见解,可是,有些人可能并不很了解这些节日,只是喜于其形式或者是为了赶潮,现在,我想对这些节日稍作讲解,让大家对这些节日进一步有所了解,而且,在这我也想谈谈我自己对这些节日在中国盛行的一些原因分析及感想。

2月14日,是西方传统的圣瓦伦丁节,又称“情人节”,它具有悠久的历史。

古罗马时代的牧神节,就是一个情侣们的节日。

这日男女青年们欢聚一堂,姑娘们把表达爱情的祝词放在签筒里,小伙子依次抽签,抽到哪位姑娘的祝词,那位姑娘就成为他的恋人。

基督教兴起,教会对牧神节习俗不以为然。

但由于这个节日受到青年人的偏爱,到公元7世纪,教会便把这个节日同基督教联系在一起,用基督教殉教者圣瓦伦丁主教的名字为这个节日重新命名,并把日期由原来的2月15日改为2月14日。

传说,公元3世纪,罗马皇帝认为已婚男子不愿离家当兵,因此发布了一道禁止结婚的法令。

圣瓦伦丁主教因违背皇帝旨意,秘密为青年人举行婚礼,而遭到监禁,于公元273年2月14日死于狱中。

圣瓦伦丁节曾是英国人喜爱的节日,随着新大陆的开发,英国移民把这一富有浪漫色彩的节日带到了北美,逐渐在美国生根开花。

年轻人是圣瓦伦丁节当之无愧的主角,他们要在这一节日里郑重其事地为恋人选择礼物、赠送鲜花,表达自己的爱慕之情。

痴情的姑娘可能会按照古老的传说,在圣瓦伦丁节前夜把月桂树叶放在枕头上,盼望在梦中同自己的心上人相会。

在美国,圣瓦伦丁节已不仅仅是青年人的节日,亲人朋友之间都可以互送小礼品以表达感情增进友谊。

不少商店专门出售这类礼品,如装饰成心形的巧克力糖、或者系着缎带的红玫瑰和郁金香花束。

至于各式各样的情人卡,更是比比皆是。

中国也有“情人节”,七夕情人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它有美丽动人的牛郎织女传说,流传几千年,可是,8090一代的人却更趋向于过美国的情人节。

圣诞在中国中国人的圣诞购物习惯

圣诞在中国中国人的圣诞购物习惯

圣诞在中国中国人的圣诞购物习惯圣诞在中国 - 中国人的圣诞购物习惯圣诞节是西方传统节日,但随着全球化的影响,中国也开始庆祝圣诞节,并逐渐形成了独特的圣诞购物习惯。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中国人在圣诞节期间的购物方式和习惯。

一、线上购物的盛行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线上购物已成为越来越多中国人的首选方式。

在圣诞节期间,中国的电商平台会推出各种促销活动,包括打折、满减、赠品等,吸引消费者进行大规模的购物。

人们可以通过电脑、手机等设备方便地浏览和购买商品,避免了传统实体店面挤挤拥挤的购物环境。

二、实体店的节日氛围尽管线上购物在圣诞购物中占据着主导地位,但很多人仍然喜欢去实体店购物。

实体店会在圣诞节期间进行装饰和促销活动,营造出浓厚的节日氛围。

人们可以感受到店内的圣诞气氛,并在实体店中亲自选择和购买商品,增加了圣诞购物的乐趣和仪式感。

三、购买礼物的重视与西方国家一样,中国人在圣诞节也重视购买礼物。

圣诞节是亲朋好友们互赠礼物的时刻,人们会提前准备礼物清单,然后在圣诞节期间进行购物。

除了送给亲人和朋友的礼物,中国人也会购买一些自己喜欢的东西,作为年末的奖励和庆祝。

四、购物热潮集中在特定商品上相较于西方国家,中国人在圣诞节的购物热潮更多地集中在某些特定商品上。

例如,圣诞装饰品、圣诞树、圣诞礼盒等与圣诞节相关的物品会受到中国消费者的追捧。

此外,圣诞美食也是消费者们喜爱购买的商品之一,比如圣诞蛋糕、巧克力、火鸡等。

五、价格和品质的权衡在圣诞购物中,中国人通常会权衡产品的价格和品质。

虽然人们希望购买高品质的商品,但对于价格也有一定的敏感度。

因此,在选购圣诞礼物时,他们会更注重产品的性价比,并根据自身经济状况进行选择。

六、品牌和口碑的影响中国消费者在购买决策中,品牌和口碑也起着重要作用。

知名品牌和良好的口碑可以提升产品的信誉和购买欲望。

很多人会根据自己购物的经验和他人的评价来选择合适的商品,以确保购买的物品具有良好的品质和服务。

中国传统节日收到冷落 西方节日盛行英语作文

中国传统节日收到冷落 西方节日盛行英语作文

中国传统节日收到冷落西方节日盛行英语作文Write a composition entitled The Prevalence of Western Holidays. You should write at least 120 words according to the outline given below in Chiness.1.中国传统节日受到冷遇,西方节日却日益升温;2.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3.你对这种现象的态度。

The Prevalence of Western HolidaysThe Prevalence of Western HolidaysIt is noticeable that western holidays are becoming increasingly popular day by day, while Chinese traditional holidays are being somewhat neglected. Young people in China who are ignorant about Chinese traditional holidays are crazy about Christmas or Valentine's Day.值得注意的是,西方节日正日益流行,而中国传统节日在一定程度上却被忽略了。

对中国传统节日一无所知的中国年轻人却热衷于西方的圣诞节或情人节。

There are several possible reasons for this phenomenon. First, western nations, such as the United States and Britain, are powerful and dominant in every aspect. Everything in these countries is assumed to be superior and adored by some modern young people. Second, the prevalence of English as a world language and the development of globalization enable western culture to prevail in China. Last but notleast, some Chinese people have blind faith in foreign things while treating our own possessions with contempt.造成这种现象可能有几个原因。

后殖民文化批评视野中的西方民俗文化在中国——以西方圣诞节为例

后殖民文化批评视野中的西方民俗文化在中国——以西方圣诞节为例
的行 为去 框 束 情 感 的活 动 , 辈 稍 不 注 意 就 可 能 会 因 不 懂 礼 晚 节 或 礼数 不周 而 受 到 长 辈 的 责 备 , 对 于 年 轻 人 来 说 , 疑 这 无 成 了 一种 负担 。相 较 之 下 , 诞 节 似 乎 更 能 够 迎 合 年 轻 人 的 圣
益 高 涨 。风 靡 全 球 的 后 殖 民 主 义 批 评 理 论 不 仅 成 为第 三 世 界 与 第 一 世 界 对 话 的 文 化 策 略 , 且 使 边 缘 文 化 得 以重 新 认 而 识 自我 及 其 民族 文 化 前 景 。在 当前 这 样 一 个 后 殖 民 情 境 中 , 世 界 各 国都 在 维 护 着 自己 的文 化 传 统 , 找 着 自己 的 独 立 的 寻 文 化 身 分 。 138面 临 着 当 前 全 球 化 与 本 土 化 的 冲 突 问 题 , E2-5 1s2
第2 4卷第 5期
21 年 O 01 9月
唐 山学院学 报
J u n lo n s a l g o r a fTa g h n Col e e
Vo . 4 No 5 12 . Sp 2 1 e. 0 1
后 殖 民文 化 批 评 视 野 中的 西方 民俗 文化 在 中国
— —
改 革 开 放 政 策 是 西 方 节 日在 当 代 能 够 流 人 中 国 , 可 能 被 中 并
的 主流思想 和理念 无动 于衷 。对 西方 节 日的接 受与参 与 实 际上就说 明了青年人 在思 想上也 接纳 了与 这些 洋节相 对应
的 西 方 主 流 文 化 思 想 意 识 , 些 节 日成 了 我 们 本 土 文 化 意 识 这
on W e t r l lu e i s e n Fo k Cu t r n Chi na f o h r pe tv fPo tc l ni lCr tc s r m t e Pe s c i e o s - o o a ii im

万圣节中国人眼中的西方鬼怪狂欢

万圣节中国人眼中的西方鬼怪狂欢

万圣节中国人眼中的西方鬼怪狂欢万圣节是西方国家最具代表性的节日之一,尽管它始于古代凯尔特人的传统,但如今已成为全球范围内的欢庆活动。

在中国,万圣节的概念渐渐被引进,越来越多的华人开始参与其中。

这一节日在中国人眼中的西方鬼怪狂欢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本文将聚焦于万圣节在中国的衍变和受到的喜爱,并探讨中国人眼中的西方鬼怪狂欢。

万圣节在中国的引入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

最初,它作为一种西方文化的渗透,只受到少数人的关注。

然而,随着国际交流的增加和文化的流动,越来越多的中国年轻人接触到了万圣节。

如今,很多城市的商场、主题乐园和夜市都会在这个节日期间举办盛大的庆祝活动。

街头巷尾的人们也开始在万圣节这一天化妆扮演各种各样的角色,尤其以鬼怪、僵尸和吸血鬼为主流。

在中国的万圣节庆祝活动中,最受欢迎的莫过于化妆和扮演。

许多人会提前准备各种万圣节主题的服装,化上诡异的妆容,走上街头或参加派对。

有些人会选取经典的吸血鬼、女巫或僵尸形象,而其他人则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恐怖角色。

他们会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精心设计自己的造型,让人们对他们的扮相赞叹不已。

除了化妆扮演,万圣节派对也是中国人眼中的西方鬼怪狂欢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这些派对上,年轻人们会用各种万圣节主题的装饰品装点室内空间,如南瓜灯、假血和鬼怪挂饰等。

音乐、舞蹈和游戏等娱乐活动也是派对的一部分,让人们在欢乐中度过一个难忘的夜晚。

这些活动不仅让人们感受到了西方万圣节的氛围,也给他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

然而,中国人眼中的西方鬼怪狂欢并非只是化妆和派对的简单乐趣。

对于一些人来说,万圣节更多地象征着包容和自由。

在这一天,人们可以化身为他们想要的角色,摆脱尘世束缚,释放内心的压抑。

这不仅仅是一场狂欢,更是心灵的寄托和宣泄。

人们在这个节日中追求的是一种非凡的体验,一种忘却烦恼、释放压力的方式。

然而,万圣节的引进和发展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是文化冲突。

虽然越来越多的华人开始接触和参与万圣节的庆祝活动,但仍有一些人对这个节日抱持着保守的态度。

中国与外国节日的看法800字作文

中国与外国节日的看法800字作文

中国与外国节日的看法800字作文篇一:谈西方节日对中国传统节日的冲击谈西方节日对中国传统节日的冲击摘要: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过西方节日,却对中国的传统节日逐渐冷落,这不得不引起国人的重视,研究西方节日对中国传统节日的影响,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显得十分重要。

关键词:传统节日冷落继承弘扬现在,受西方文化的影响,西方的节日如“圣诞节”、“情人节”备受年轻人的青睐。

在一些商家、学者和媒体也纷纷参与其中推波助澜,于是乎,大家一起忽悠,“情人”过节的话题,就像汹涌澎湃的大潮,有势不可挡的发展趋势,一年比一年火爆。

在这种浪潮下,一些民俗学家和传统文化的守护者,面对着我们的一些传统节日被冷落而西方节日却备受宠爱,便顺水推舟,也开始打“情人节”的牌子,把我们的传统的节日不仅融进了“西方节日元素”而且干脆开始变换称谓,打出了“中国情人节”的旗号。

然而我们不禁要思考为什么年轻人喜欢过着这些“洋节”,这些西方节日将对中国传统节日产生怎样的冲击和影响,怎样才能让青年人继承和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为什么中国传统节日遭遇冷落呢?我想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考虑:经济的角度,是西方的强势经济和发达的文化传播手段在其中起着微妙的作用;从民俗学的角度,西方的节日大多带有狂欢的色彩,而中国的传统节日更强调团圆,许多年轻人便觉得厌烦与累赘,像是一种负担,并不能总真正意义上了解、体会、感觉这传统节日;还有就是商家和媒体的炒作,认为是商家和媒体为了巨大的商业利益而不遗余力地洋节推波助澜的结果。

历史地看,还有一个原因,即我们在过去过分强调生活的政治内容,片面强化政治性节日,淡化了民族民俗的节日,如今人们的口袋和时间都宽裕起来,就需要一个个节日营造生活的高潮,这才发现我们的节日早已变得贫乏,难以应付人们的需求,出现了空白。

然而我们要知道传统的民族节日被冷落和西方的洋节被追捧并非偶然事件,这说明我们对自己的传统节日保护不够,宣传的不够,尤其是对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继承和弘扬得不够。

洋节日的问题及案例

洋节日的问题及案例

洋节日的问题及案例洋节日的问题及案例【导言】洋节日的兴起在中国已有相当长的历史。

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西方节日进入中国,并得到热烈的迎接。

然而,洋节日的引入也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

本文将从深度和广度的角度来探讨洋节日的问题,并结合具体案例,向读者呈现一个全面而深入的视角。

【深度探讨洋节日的问题】1. 洋节日的商业化问题洋节日在中国得到广泛的关注和传播,很大程度上是商业化驱动的结果。

圣诞节被商家大肆宣传和推广,以增加销售额。

然而,商业化现象带来的副作用也不容忽视。

过度商业化使得洋节日丧失了其本身的意义和文化内涵,甚至给人们带来了无意义和消费主义的感觉。

2. 对传统文化冲击的问题随着洋节日的日益流行,一些传统的中国节日逐渐被边缘化。

春节作为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在许多城市已经被圣诞节取而代之。

这种现象虽然增加了中国人民对西方文化的了解,但也对中国传统文化造成了巨大冲击。

3. 对社会纪律的影响问题随着洋节日的盛行,一些庆祝活动可能会给社会带来一定的不安。

每年的万圣节,很多人会在晚上进行“捣蛋”,甚至不法分子也趁机行凶。

这种行为严重影响了社会秩序和公共安全,对社会造成了负面影响。

【广度探讨洋节日案例】1. 圣诞节在中国的兴起圣诞节作为西方最重要的节日之一,在中国也受到越来越多人的热爱。

人们会在家中装饰圣诞树,互送礼物及圣诞贺卡。

然而,圣诞节在中国的兴起也引发了一系列问题,例如商业化过度等。

2. 情人节与中国传统节日的冲突情人节作为西方的重要节日之一,在中国也备受关注。

与此情人节的火爆同时也对中国传统的元宵节造成了冲击。

在过去,元宵节是中国人传统举办元宵灯会的日子,然而,如今却被情人节的浪漫气氛所淹没。

3. 万圣节的社会纪律问题万圣节是西方国家的传统节日,但在中国的兴起也带来了一系列纪律问题。

每年的万圣节夜晚,一些人会乔装打扮,到处“捣蛋”。

这样的行为不仅违反社会公德,还对公共安全产生严重威胁。

洋节盛行与中国传统节日式微原因探析

洋节盛行与中国传统节日式微原因探析

2014-04教学实践随着对外交流的加深,我们对外国文化开始有了越来越多的了解,尤其是西方文化。

西方国家的生活方式、人文精神、价值观等都逐渐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西方的一些节日,诸如圣诞节和情人节对我们来说都不再陌生。

每年的12月25日和2月14日,我们和西方人一样都欢度佳节。

然而,我们本土的传统节日例如端午节、七夕乃至春节等却越来越被忽视。

现如今,大多数人承认已经全然感觉不到过节时的热闹气氛了。

本文试从两方面入手,具体分析洋节为何盛行而中国的传统节日又为何遭遇“寒流”的原因。

此外,笔者也希望能引起对日渐疲软的中国传统节日的重视。

一、洋节盛行的原因1.洋节的起源赋予其浓厚的宗教娱乐性如果了解洋节文化,不难发现,西方节日其实大多都和宗教有关。

可以说,洋节起源于宗教仪式,古时的人们用宗教仪式纪念一些重大事件。

宗教因素赋予的娱乐性是洋节在中国受到欢迎的根本原因。

虽然我们大都不知道情人节是为纪念瓦伦丁牧师,但我们清楚2月14日是情人间表达爱意的时刻。

玫瑰花香、巧克力的甜香散发着温馨浪漫的味道。

我们无需知道洋节的典故,其实仅仅是借助洋节的娱乐性营造一种快乐气氛而已。

2.洋节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洋节起源于不同目的的宗教仪式,因此几乎没有哪两个节日间存在相同的庆祝形式或内容,而且营造的氛围也不同。

例如圣诞节,西方人装扮圣诞树,给朋友寄卡片,甚至打扮成圣诞老人在街边发放礼物。

听着“铃儿响叮当”,我们感受到的是快乐。

而在情人节,我们感受到的又是另外一种完全不同的气氛。

和相爱的人看电影、吃晚餐,送情侣礼物,我们感受到的是甜蜜。

在愚人节,朋友之间互开玩笑,不需要付出代价。

而且我们甚至可以在那天对暗恋的人表白。

因为如果一旦被拒绝,也不会感到丢脸。

一句“今天是愚人节”,没有人知道对方说的是真话还是仅仅是个玩笑。

因此,在愚人节,感觉肯定又不同。

我们吸收西方节日,体验中国传统节日中不多见的节日差异性。

由此可见,丰富的内容和多样化的形式是洋节在中国得以盛行的内在原因。

西方节日文化对中国的入侵

西方节日文化对中国的入侵

西方节日文化对中国的入侵前不久,重阳节刚刚过去,在我的印象中,除了小学时通过学习古诗了解到“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以外,对重阳节的了解实在是太少了。

在网上查阅资料才发现,原来重阳节颇有历史渊源。

重阳节在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日,与除夕、清明节、中元节三节统称中国传统四大祭祖的节日。

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到了唐代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1989年农历九月九日被定为老人节,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

这样一个有文化底蕴的节日,很多人甚至都不知道,我不禁为此感到悲哀。

节日从古至今都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现象,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精神产物。

随着历史的发展,每个国家都发展出花样繁多的节日。

文化的全球化也极大地促进了民族大融合,许多民族不仅庆祝自己的节日,也开始外国的节日,这种现象在中国越来越普遍。

例如即将到来的万圣节,就在我的身边掀起了一阵“扮鬼”潮。

情人节、复活节、万圣节、复活节、感恩节,还有圣诞节,都被我们身边的年轻人所普遍接受,他们庆祝西方节日的热情与日俱增。

反观传统文化,从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关注的年轻人越来越少,很多年轻人在这些节日里除了吃饭,聚会外,很难有其他有意义的活动,很多人心中的想法已经成为了过不过无所谓。

一大部分年轻人对这些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节日所蕴含的深长意味和厚重含义置若罔闻、视而不见,西方节日文化对中国的入侵也越来越严重。

众所周知,圣诞节是有着强烈宗教色彩的节日,非基督教徒去欢庆它,说得轻些,就是随波逐流;说得重些,就是崇洋媚外。

有人或许会说,过西方节日,并没有认同他们的文化,也不是背叛我们的文化,只不过借这个机会乐一乐罢了。

我相信出于这种心理过洋节的国人不在少数。

但是,乐一乐之后呢?是否一切都会烟消云散呢?实则不然!文化的认同是如何发生的?它不仅仅是在有意识的学习中,更关键的是在无意识的潜移默化中,就象看多了美国电影,就会自然而然地觉得美国人是真理和正义的代表,是救世主的化身。

万圣节庆祝活动中的安全问题分析

万圣节庆祝活动中的安全问题分析

万圣节庆祝活动中的安全问题分析一、引言万圣节是西方国家流行的传统节日,在近年来在中国也逐渐盛行起来。

人们在这个节日里穿上各种古怪的服装,拜访邻居家,要求“不给糖就捣蛋”。

然而,虽然活动有趣,但也存在一些安全问题需要我们关注和解决。

二、人员安全问题1. 交通事故风险:在庆祝活动中,人们经常会在街道上行走或者参加扮演角色游行等活动。

因此,交通事故成为一个潜在的危险。

尤其是对于年幼的孩子们来说更是如此。

为了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有必要增加交通警力、设立临时交通标志,并提供交通指导。

2. 打闹伤害:庆祝万圣节时大家情绪高涨,经常会出现打闹和恶作剧的情况。

然而,在玩耍过程中可能会导致伤害发生,特别是针对孩子和年长者。

建议父母监督孩子们的游戏,并提醒他们避免危险的行为。

此外,组织者还应提供急救人员或医疗设施,以备不时之需。

三、火灾安全问题1. 装饰品材料选择:在万圣节庆祝活动中,很多人喜欢使用蜡烛和彩灯来装饰房屋或场地。

然而,这些物品使用不当可能会引发火灾。

因此,在选择装饰品时必须特别注意选用防火材质,并确保其与明火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

2. 火源管理:火源管理是防止火灾的重要环节。

举办方应该建议参与者使用电池驱动的LED燈,或者限制蜡烛和明火使用范围,并设置专人监督。

3. 安全逃生通道:如果出现火灾等紧急情况,安全逃生通道显得非常关键。

举办方应当确保场地有足够的逃生出口,并清晰标记出路线指示牌。

四、食品安全问题1. 合理储存食品:在庆祝活动中,往往会有各种甜点和零食供应。

然而,在高温天气或者长时间储存的情况下,食品容易腐败。

为了保证食品的新鲜度和安全性,组织者应确保正确储存并控制食品的供应量。

2. 食品过敏:庆祝活动中所提供的食物可能会引起某些人的过敏反应。

为了避免此类事件发生,举办方在选购、准备和摆放食物时必须注意严格筛查成分,并清晰标明有关过敏原信息。

3. 卫生问题:卫生是确保庆祝活动食品安全的关键因素。

西方节日在中国盛行的原因

西方节日在中国盛行的原因

西方节日在中国盛行的原因————————————————————————————————作者:————————————————————————————————日期:浅谈西方节日在大学生中盛行现象姓名:孟鑫学号:2010425009摘要:在平时学习和生活中不难发现,西方节日越来越流行,像情人节、圣诞节等,大家过的乐此不彼。

但是,像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却被抛之脑后。

而某些国家去在积极的把我们的节日据为己有,中国的传统节日是文化积淀深厚,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了。

关键词:西方节日盛行原因一、西方节日盛行的原因1、随着社会的发展,中西文化交流势不可挡,作为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节日文化的交流融合理所当然,自然而然。

现代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高新科学技术尤其是网络通讯技术的发展更使“地球村”变得越来越小了。

随着中国政治、经济、外交事业的发展尤其是中国加入WTO之后,在诸如香港、上海这些东西方文化水乳交融和剧烈碰撞的国际大都市里,西方文化理念和东方传统道德,在人们日常生活中融合得是那么自然。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融合在更大范围的地域内扩展开来。

中西方文化的交流。

我国改革开放后,中西方政治、经济、文化交流日渐增多。

全球经济一体化,也加速了外国文化对我国的影响。

随着外企越来越多地登陆中国,在中国工作的外国人也相应增多,遇上其本国节日庆贺一番,这也是人之常情;而如今国人出国的机会也多了,海归们在国外接受西式教育,对西方文化耳濡目染,归国后仍然保留西方的节日习俗也无可厚非。

英语作为一种国际性通用语言,在国际事务中的重要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英语教育在中国已经成为大众化的教育,“英语热”使得英语国家的文化教育在中国相当普及,一般的青年人,不管是学生还是上班族,都对西方的主要节日有所了解,可见,“洋节热”的出现是有一定的文化基础的。

2、经济生活的改善。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追求精神生活的丰富多彩也是必然结果。

洋节盛行折射出的中西方文化的碰撞与融合

洋节盛行折射出的中西方文化的碰撞与融合

洋节盛行折射出的中西方文化的碰撞与融合摘要:近年来,以圣诞节为代表的一系列洋节在中国有愈演愈烈之势。

针对这一现状,本文从社会变迁等方面分析洋节盛行的原因。

作为西方文化载体的一种形式,洋节与反映中国传统文化的节日之间的博弈折射出在全球一体化的今天,中西方文化的碰撞与融合不可避免。

最后文章提出以提升自我文化来应对中西方文化的碰撞与融合。

关键词:洋节;中西方文化;碰撞;融合中图分类号:g12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5-0192-02一、洋节盛行的现状不知从何时开始,圣诞节等洋节在我们身边悄然兴起并日趋流行。

每当圣诞节来临,电视、电台、报刊、网络被各种各样的圣诞信息充斥着;人们乐此不疲地转发着各种表达祝福的短信以互祝圣诞快乐。

平安夜里,当教堂的钟声敲响时,年轻人如潮水般蜂拥至大街上、广场上,聚众狂欢;教堂里一片嬉闹声取代了原本应有的肃穆,圣诞变得似乎和宗教无关。

圣诞节,情人节,母亲节,父情节,愚人节等洋节受到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的追捧,可他们对这些承载着西方文化的洋节却缺乏一些基本了解,不知道起源,更不知道应该怎么庆祝,但是却一味盲从。

针对洋节在青年群体中盛行的现状,寇福明曾对某高校20-25岁本科在读生做过调查,结果如下图[1]:98%以上的热衷于过情人节和节圣诞节,87%的有过愚人节的习惯,7%的人有过感恩节和母亲节的习惯,其它的节日,如:万圣节,过的人几乎没有。

93%的人认为他们逐渐淡化了对中国传统节日如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的节日庆祝气氛,但他们依然会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庆祝这些节日。

可见洋节已经逐渐走入中国人的生活,尤其是年轻人的生活。

二、洋节盛行的原因每个民族都有自己作为文化身份认同仪式的传统节日。

作为各民族在自己发展的历史中记录下的自己民族生存、发展和变革中最有意义的日子,尽管它们起源不一,涵义不同,人们庆祝的仪式和活动也各式各样,但都体现和传承着各自民族文化特有的价值观。

传统节日与洋节议论文作文

传统节日与洋节议论文作文

传统节日与洋节议论文作文传统节日与洋节议论文作文春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过春节俗称过大年。

几千年来,这个古老的传统节日让中国人感受的是团圆、温馨、喜庆、祥和。

今年的春节大年初一,巧遇西方的情人节,这一天许多年轻人一大早就纷纷地离开了亲人,走出家门,捧着玫瑰花,带着巧克力去约会心上人。

面对热衷于过洋节而冷落中华传统节日一族,我忽然觉得心头一阵的沉重。

近年来,外国的“情人节”、“圣诞节”、“平安夜”、“愚人节”凡是洋节,就有国人对其追捧。

那些赶时髦的商家把洋节炒得惊天动地,那些好奇心强的年轻族把洋节过得轰轰烈烈。

而对本民族传统节日却不屑一顾,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记得有一年的端午节,作为电视台的新闻记者,我走上街头,采访有关端午节话题的新闻。

没想到我遇见了令人啼笑皆非的采访对象。

问:请问,你知道端午节的由来吗?答:知道,不就是吃粽子吗?问:你知道屈原是什么人吗?答:我想想,啊,我想起来了,屈原好像是我家的邻居。

这位年轻人连端午节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都不知道,真是不可思议啊!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五千年悠久历史文化的文明古国,在其发展进程中产生了许多传统节日和习俗。

传统节日形成的过程,也是这个国家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

比如我国的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情人节、中秋节等都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可以说每一个传统节日都凝结着深厚的民族情结,承载着动人的历史故事,寄托着华夏儿女的希望和祈福。

我们应该珍惜和传承。

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国门的打开,传统的节日渐渐淡化了,传统的记忆渐渐的褪色了,不仅如此,崇洋媚外现象不胜枚举。

不是吗?好端端的一头黑发漂染成黄头发,认为是时尚;穿上袒胸露背的服装被视为洋气;中国的七夕情人节无人问津,西方情人节却津津乐道。

当然,对于西方文化的精华我们是可以吸取的,不过,应该是在发扬、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前提下。

当春节的亲情和洋节的爱情发生冲突时,别忘了我们是中国人。

西方国家节日趣谈

西方国家节日趣谈

西乡县第一中学高中<<研究性学习>>课程课题研究报告书课题名称:西方国家节日谈趣指导老师:谯侠年级班级:2018届高中16班完成时间:2016年8月18日《研究性学习》课题报告书正文:节日文化是一种历史文化,是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民族文化,也是一种民族风俗和民族习惯。

有深刻的寓意,有的是为了纪念某一重要历史人物,或纪念某一重要历史事件,或是庆祝某一时节的到来等等。

节日是文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文化现象的节日有着特定的含义:节日是一年当中由种种传承路线形成的固定的或者不完全固定的活动时间,以开展有特定主题的约定俗成的社会活动日。

节日根植于文化系统之中,以特定的仪式传播文化,对文化系统的运行起着不替代的作用。

每个国家、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节日,它不仅是展示民族社会生活状况的窗口,同时也是"人类传递并扩展生存知识和生存态度"的一种手段,"是象征和意义的体系" 。

节日是民族历史和文明的产物和象征,它以独特的内涵融汇成民族之魂和民族精神,并化为集体意识渗入民族血液之中,潜移默化的规范着人们的心理和行为。

西方节日作为西方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很大程度的体现了西方国家、民族的历史和文化渊源,而且每一个民族的节日文化和风俗习惯又形成了各自不同的特点。

一般而言,西方国家和民族的传统节日具有生产性、生活性和宗教性三大特征,但是由于社会经济形态产生了巨大的历史变迁,前两种类型的传统文化日益淡化,或逐渐消亡,或让位于宗教性节日;此外,由于西方文化的多元性,使得传统的生产性节日仅仅具有地域性特征。

敬奉土地和祈求丰收是古代从事农业生产的各民族的共同特点和传统习俗,在农业生产力尚不发达的自然经济社会时代尤其如此。

在进入工业社会后的西方国家,失去了特定经济生存形态基础的敬土祈年习俗逐渐为人们所淡忘消亡,仅仅遗存于极少数一些仍然保留着传统生产与生活方式的地区。

最新拒绝洋节作文500关于洋节的作文

最新拒绝洋节作文500关于洋节的作文

情人节、愚人节、万圣节、圣诞节......现在的年轻人热衷于过这些“泊来”的洋节日。

洋节日在中国的逐渐盛行是近三十年改革开放的结果,是西方文化与中国文化产生强烈碰撞的结果,也是中西方不同文化融合的结果,洋节日有着不同于中国传统节日的历史文化背景,年轻人是伴随着改革开放步伐成长起来的一代,他们对这些西方文明成果表现出超乎寻常的热情。

其实这些洋节日在中国的传统节日中大都能找到与其相类似的节日,如:“情人节”类似于中国的“七夕节”、“万圣节”类似于中国的“鬼节”、“圣诞节”类似于中国的“春节”等等。

像我这样年龄的中年人,还是比较容易接受中国传统节日的,最近国家又颁布了新的节假日条例,把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春节等这些中国的传统节日定为国家法定节日,这也是国家弘扬和保护中华传统文化的有力举措。

其实,我对洋节日也不排斥,洋节日能在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中国生根开花,说明有其存在的合理性。

特别在当今全球一体化,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只有中西方不同文化之间相互取长补短、互相促进、互相学习,才能促进整个世界的共同繁荣和发展。

圣诞节到了,祝大家圣诞快乐!Merry christmas!!中国人应不应该过洋节?一直是激烈讨论和各级近年来人们争论的主题。

有人说,现在的西方节日不应该在中国庆祝,因为这样的节日如圣诞节具有强烈的宗教意识和颜色。

各有各的说法。

在我看来,我觉得中国人应该过洋节。

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背景与色彩,这是与它的特殊历史,优秀文化有关的特殊节日。

所以,节日是几千年来对一个国家的文化沉积的产品。

而我们中国的文化是博大精深的,对于外国文化一向都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又由于全球化,文化交流也是一样,各种各样的文化传进中国。

这正是考验我们的时候。

不要因为这样保护自己的文化而一味抵制外国文化,例如外国节日一样,我们要勇敢地去吸收。

节日是不同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的结果。

可以说,对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是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过程中,期间,一个文化吸收其他文化,每个文化的发展,分别就新的高度。

浅析西方节日对中国青年人的消极影响(论文资料)

浅析西方节日对中国青年人的消极影响(论文资料)

浅析西方节日对中国青年人的消极影响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对外开放力度的加大,西方节日文化逐渐渗透入中国,西方节日的新鲜和有趣,迅速在中国各地流行起来,深受中国青年人的喜爱,但是,由于西方节日文化的过度介入,对中国传统的节日文化造成很大的消极影响。

在此,我们分析了西方节日盛行的原因、消极影响及解决意见。

关键词:西方节日传统节日中国青年人消极影响原因韩国申报的江陵端午祭早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确定为“人类传说及无形遗产著作”。

沸沸扬扬的申遗之争以韩国胜利而告终。

相信这个结果让每个中国人心里都不是滋味。

端午节历史上起源于谁,属于谁,这都是清楚明了不过的,但韩国的捷足先登不可避免的伤了国人的自尊,让人心理酸酸的。

基于“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凭什么就成他们的了?”这种感性认识,我们提出疑问。

但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它是对事物的全体、本质和内部联系的反映,感性认识有待于上升到深刻的理性认识。

端午节虽起源于我国并有悠久的历史,但端午节传入韩国已有上千年的历史,早已完成了“本土化”的过程。

现在谁传承和保护得更好才是最重要的。

一个民族的节日是这个民族的象征,而我国的传统节日却日渐被人们所淡忘,每况愈下。

而西方节日的重磅冲击是传统节日受冷落的一个重要原因,西方节日在我国影响力越来越大,尤受年轻人的追捧与喜爱,下面来探究西方节日在中国如此盛行的原因。

一、西方节日盛行的原因(一)西方节日本身的优势西方人一直都崇尚自由,而西方的节日也大多和宗教有关,大多以快乐自由为主题。

与中国传统的家族性、封闭性相反的是,西方节日更注重群体性,如圣诞节、愚人节、万圣节等等,都打破了老人与青年,父母与孩子,上级与下级的界限。

大家能在节日里尽情的宣泄自己的情感,有很强的互动性和参与性、狂欢性,娱乐欢畅,人人平等。

而中国传统的节日避免不了受到漫长的封建等级的影响,现今过中国的传统节日大多以长辈为中心,走亲戚,然后大家聚集在一起吃吃喝喝。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方传统节日在中国的盛行
作者:蔡明
来源:《文学教育·中旬版》2009年第03期
[摘要]近年来西方传统节日在中国越来越流行。

其中最受中国人欢迎的是圣诞节、情人节和愚人节。

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西方传统节日在中国如此盛行呢?本文论述了其盛行的主要原因:一,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人们有了足够的金钱来享受生活,庆祝节日成了一个很好的享受方式。

二,中国与西方文化交流活动越来越多。

三、中西方传统节日的本身特点不同。

中国传统节日的庆祝方式以饮食为主要特点,而西方传统节日的庆祝方式主要以娱乐为主。

对当今的中国人来说,温饱已不是生活的主要目标,娱乐成为人们追求精神生活的主要方式了,所以以娱乐为主要特点的西方节日迎合了中国人民的心理。

四,娱乐为主的西方节日也是人们从繁重的工作中寻找休闲的最好理由。

[关键词]西方节日;盛行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逐渐成为了世界瞩目和评论的焦点。

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召开以后的几十年间,中国经历了沧桑巨变。

就在三十年前,大多数的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还比较贫困,他们必须完成坚苦工作并为温饱而奋斗。

在这种情形下很少有人会顾得上去庆祝西方的节日。

但是,中国在实行改革开放以后一切都不一样了。

我们的祖国变得越来越强大------不仅仅体现在经济的繁荣,在其它各个方面皆是如此。

最重要的是中国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地提高。

三十年前的人们为了生存而生活,而三十年后人们由于逐渐地富裕起来才开始真正的享受生活。

因此,“过节”便成为了人们享受人生的一种方式,而此时许多西方节日开始涌入中国。

在所有西方节日之中,圣诞节、愚人节和情人节是最受中国人欢迎的。

当圣诞节来临时你可能发现圣诞卡随处可见;当你去商场购物时,可能你双耳萦绕的都是《铃儿响叮当》;圣诞树在地板上闪闪发光,并且圣诞商品也比比皆是。

同时,当愚人节来临时,孩子、学生和青年人也愉快庆祝它。

他们互相取笑并且非常享受这种“欺骗”。

看起来年轻的恋人们可能更喜欢情人节。

他们相信那是一个只属于他们的日子。

那一天,他们可以尽情表达和享受这份感情。

然而,三十年前这些事在中国可能很少出现。

你也许只能偶尔看到一些外国人在庆祝这些节日。

这种现象引起了很多争论。

有些评论家争辩说,人们丧失了他们的传统价值观和对历史遗产尊敬。

他们坚信,外国节日在中国的大众化应该给那些社会学家和教育家敲响了警钟。

而另一些人却认为中国人民庆祝圣诞节等西方节日是中外文化交流的结果,并不会影响中国传统文化的繁荣。

在此期间,人们可以会见朋友、进行娱乐活动、看电影和去教会。

他们也可以就此了解学习西方的宗教和文化。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中国对世界的吸引力正越来越大。

他们来这里经商、旅游、学习、教书并且很多人在这里永久定居。

来中国的外国人越来越多,他们的行为时刻影响着他们身边的中国人。

于是,中国人逐渐开始和他们一起庆祝他们的节日。

在过去闭关自守的中国,西方文化很难渗透到中国,我们是与世隔绝的。

自从1978年我们的伟大领袖做出了“改革开放”的决定以后,中国人民开始走出去,而外国的先进文化也被介绍到中国。

那些西方节日在中国也开始流行起来,过“洋节”开始成为一种时尚,并且这也成为了人们在沉重的工作之余的一种消遣方式。

从一开始的不为人知,到现在成为了一种时尚,西方节日在中国的飞速发展仅仅用了几十年,而这也不可避免的引起了一些争论。

不同立场的人持有不同的观点。

有些人认为现在流行庆祝外国节日是一个很严重的社会问题,而另一些人说人们庆祝西方的节日只是为了好玩和放松。

最近,新浪网就人们对待庆祝圣诞节的态度做了网上调查。

18,222人参与了调查。

有63.90%的人说庆祝圣诞节只是一种休闲方式,没什么大不了。

有17.85%的网民说这只是一种时尚行为时尚行动时,表示他们并无“出格”。

这两部分观点非常典型的代表了大部分年轻人的看法。

只有10.45%的网民认为以如此大的激情来庆祝一个外国节日是非常荒谬可笑的,仅7.80%的人把圣诞节定义为一种“节日殖民”。

出现庆祝外国节日的热潮明显与中国经济的发展有关。

当一个重要节日来临时,商人们总是费尽心机的宣传,尽量使人们融入他们所刻意制造出来的“节日气氛”中,以最大可能的带来商机。

在90年代中期,热情庆祝圣诞节和其他外国节日的只是大城市里的一些高中生和大学生。

这些年轻人经常接触英语,有他们自己的英文名并且比较了解西方文化。

他们喜欢麦当劳和KFC,爱喝可口可乐并且常看好莱坞影片,但是他们却不喜欢过中国传统的中秋节---他们甚而抱怨月饼有多么难吃,并且应该把它们扔掉!
随之校园文化传播到了所谓的“中产阶级”那里。

庆祝外国节日似乎成为了他们显示自己时尚和富有的一种方式。

由此看来,西方节日对中国人的思想和价值观的影响应是巨大的。

但是,依我看来,外国节日在中国更像是能给人带来乐趣和享受的狂欢节,中国人所庆祝的圣诞节或其他西方节日已经脱离了这些节日的原始宗教背景,中国人更多的只是好奇和觉得好玩,而商人们更只不过想趁此时机而大赚一笔。

中国的年轻一代在逐渐漠视本国传统节日。

他们觉得中国的传统节日无非都是跟吃穿有关------中国传统节日总离不开某种特定的食物,比如过春节要吃饺子,元宵节要吃汤圆,端午节要吃粽子而中秋节要吃月饼。

当这些东西对他们失去新鲜感之后,他们就把注意力转向了更新奇、有趣、浪漫的圣诞节、愚人节和情人节。

也就是说当中国人越来越会享受生活的时候,鲜花和巧克力似乎更能吸引他们。

世界正变得越来越更小。

在中国,我们越来越接受西方的节日;而在西方国家中国传统节日也逐渐收但人们的欢迎。

这主要由几个原因组成:
首先,随着全球一体化的飞速发展,中外文化交流也日益频繁。

各国各具特色的“节日文化”也逐渐被他国所接受并喜爱。

其次,经济的繁荣使人们的生活富裕起来,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要求也日益提高,过一过西方节日便成为一个不错的消遣、娱乐的选择。

第三,中西方传统节日的本身特点不同。

中国传统节日的庆祝方式以饮食为主要特点,而西方传统节日的庆祝方式主要以娱乐为主。

对当今的中国人来说,温饱已不是生活的主要目标,娱乐成为人们追求精神生活的主要方式了,所以以娱乐为主要特点的西方节日迎合了中国人民的心理。

依我看来,“过洋节”主要在年轻人中比较流行,而年长者多数对此并不感兴趣。

年轻人对于外来文化充满了好奇,他们非常乐于在圣诞节是给好友发一张贺卡,在情人节时把自己亲手DIY的巧克力送给爱人,在愚人节时跟亲朋好友开一个善意的玩笑并且在母亲节和父亲节时送给父母一个深情的拥抱。

对于他们来说,这些西方节日丰富了他们的生活,给与了他们更多的时机来玩乐和表达他们的感情。

当然,另一方面,年长者对此却表示出了截然相反的态度。

他们仍然更喜欢旨在强调“家庭团圆、幸福美满、吉祥如意”等精神的中国传统节日。

他们觉得青年人追求过一些诸如圣诞节和情人节之类的“洋节”不过是崇洋媚外,何况还要买鲜花、礼物之类的东西更是乱花钱。

在沿海城市和内地城市之间对待西方节日的态度也有不同。

外国节日的受欢迎程度仍然与这个城市的经济状况有关。

越富裕的城市,那里的人们就越热衷于过这些“洋节”,而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人们对于这些西方节日则漠不关心,甚至对其毫无所知。

总之,现今中国人乐于庆祝这些西方的节日主要还是为了娱乐。

这些节日让人们感觉轻松,并且也给人们提供了可以表达某种情感的机会。

对于这些西方节日的接受程度主要取决于人民的经济状况,社会的开放度以及人们对于西方文化的熟悉了解程度。

因此,批评家们不必担心这种现象,中国人庆祝外国节日只是为了好奇和有趣,诸如“文化殖民”之类的担忧就更是杞人忧天了。

参考文献:
[1]胡虹.南瓜灯的传说——万圣节[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2.
[2]来安方.英美概况[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4.
[3]司马得.走进美国从节日文化开始[M].上海:东方出版社,2003.
[4]王际云.平安夜的祝福——圣诞节[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2.
[5]杨琳.中国传统节日文化[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0.
[6]周心慧.奕扬.外国重要节日的由来[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6.
[7]周小进.快乐的陷阱——愚人节[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2.
作者简介:蔡明(1979—),男,河南郑州人,郑州市艺术学校助理讲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