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新型萃取分离技术

合集下载

新萃取技术

新萃取技术
实例: b) Yu用超临界CO2萃取去除废水中杀螟松、 a) 于恩平等利用超临界CO2处理被PCBs污染 二嗪农、甲胺磷、乙酰甲胺磷、倍硫磷等 的土壤,在10MPa、33.4℃条件下,经过 有机磷农药的研究表明,在温度90℃、压 1-3.5min萃取即可使土壤中PCBs的质量浓 力32.9MPa、萃取时间大于40min的条件下, 度从247mg/mL降到2-3mg/mL,去除率高 可将各种农药成分基本除尽。 达99%以上;
确定萃合物 的组成和萃 取反应的平 衡常数。
萃取体系的研究 新萃取剂 的研发
开发溶剂萃 取,提出分 离效果与经 济效益
萃取机理 研究
新萃取技术 的研发
萃取剂的结构与 萃取性能的关系
科学选择和 研制新的高 效萃取剂的 有效途径
萃取速率研究
新型萃取技术
20世纪80年代后,资源的综合利用、 环境治理的严格标准等都迫切要求更为 有效的分离提纯技术。 萃取分离与反应的结合、萃取分离与 其它单元操作的结合以及对萃取分离过 程的强化已经成为萃取技术发展的方向, 出现了一些新型的萃取技术。
3
超临界气体萃取
原理:超临界流体萃取是以超临界点流体作 为溶剂,利用超临界状态气体的溶解度增加 进行萃取的,然后在减压或升温下回收溶质。 所谓超临界流体,是指温度和压力处于 临界点以上的流体。
1.气体的 低黏度和 高扩散系 数
CO2 2.液体相近 的密度和良 好的溶解物 质的能力
3
超临界气体萃取
3
超临界气体萃取
缺点:超临界流体萃取需要高压操作,所以相 对于一般溶剂萃取较昂贵,因此,只有用在高 价值产品的萃取或常规技术不适用时才有经济 意义。
12 3 4膜Fra bibliotek取液膜萃取

新型萃取技术课程设计

新型萃取技术课程设计

新型萃取技术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新型萃取技术的基本原理、方法和应用,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

具体来说,知识目标包括:了解新型萃取技术的定义、分类和特点;掌握新型萃取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了解新型萃取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广泛性。

技能目标包括:能够运用新型萃取技术解决实际问题;能够进行新型萃取技术的实验操作;能够分析评价新型萃取技术的优缺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包括:培养学生对新型萃取技术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热爱科学、追求真理的价值观;培养学生勇于创新、善于合作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新型萃取技术的定义、分类和特点,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以及在实际应用中的例子。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新型萃取技术的定义、分类和特点:介绍新型萃取技术的概念,分析其分类和特点,如高效萃取、绿色萃取、微波萃取等。

2.新型萃取技术的基本原理:讲解新型萃取技术的基本原理,如分子间作用力、溶剂极性、温度等影响因素。

3.新型萃取技术的操作方法:介绍新型萃取技术的操作方法,如实验步骤、设备选择、安全注意事项等。

4.新型萃取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例子:分析新型萃取技术在环境保护、医药、食品等领域的应用实例,展示其广泛性和实用性。

三、教学方法为了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将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新型萃取技术的定义、分类、特点、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使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应用中的例子,使学生了解新型萃取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实验法:学生进行新型萃取技术的实验操作,使学生掌握实验技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4.讨论法:鼓励学生在课堂上提问、发表见解,促进师生互动,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我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教材,如《新型萃取技术》等,为学生提供可靠的学习资料。

新一代萃取分离技术──固相微萃取

新一代萃取分离技术──固相微萃取
S ld Ph s M ir - ta to o i - a e c o Ex r c in
Lu nig iJ t u n
( eatet F r s C e ir, h a dcl ie i , na g 1 00) D p r n o o ni hm sy C i Mei U ur t S eyn , 101 m f e c t n a n sy h A s at h pi ie d lao o a w m l peaa o m to—sl-hs mco xr t n bt c T e n p a api t n n s pe prt n h d odpae r- t c o r r c l n p c i f e a r i e i i e ai
~ m 厚得多。 1 ) μ
3 ME法萃取条件的选择 S P
3 1 萃取头 .
装置, 在分析化学领域引 极大的反响。19年 起了 94
被美国权威杂志《 eerh&Dvl m n》 Rsac ee p et评为最 o
优秀 的 10 0 项新 产品之 一 。 P S ME法最 初只用于环
萃取头应由欲萃取组分的分配系数、 极性、 沸点 等参数来确立, 在同一个样品中, 因萃取头的不同可
(P ) irdc itippr A S ME icnis a tn gh fsd c fe ca d S ME ae oue n s e. n rn t d h a P u t sto cr i l t o ue si i r t n o s f a e e n f i a o e l b
S ME的应用范围得到大大地扩展。 P
可改善组分 的亲脂性 , 而大大提高萃取效率 。 从 表 1 种萃取方法的比较 3
目前 ,a lzn在 这一 领 域仍 然处 于 领先 地 P wi y s

萃取分离技术

萃取分离技术

产物 咖啡 豆油 大豆蛋白 香料 蔗糖 维生素B 玉米蛋白质 胶质 果汁 鱼油 鸦片提取物 胰岛素 肝提取物 低水分水果 脱盐海藻 去咖啡因的咖啡 中草药汁 药酒
固体 粗烤咖啡 大豆 豆粉 丁香、胡椒、麝香草 甘蔗、甜菜 碎米 玉米 胶原 水果块 碎鱼块 罂粟 牛、猪胰腺 哺乳动物的肝 高水分水果 海藻 绿咖啡豆 中草药材 中草药材
成分的极性
植物成分类型
适用的提取溶剂
强亲脂性 (极性小)
亲脂性
小 中等 极性 中
挥发油、脂肪油、蜡、脂溶性色素、甾 醇、某些甙元 甙元、生物碱、树脂、有机酸、醛、酮、 醇、醌、某些甙类
某些甙类
某些甙类(黄酮甙)
石油醚、己烷
乙醚、氯仿 氯仿:乙醇 (2:1)
乙酸乙酯
大 某些甙类(皂甙、蒽醌甙)
正丁醇
亲水性 强亲水性
如中药大黄中的大黄酸、大黄素和大黄酚的分离
OH O OH
OH O OH
OH O OH
COOH HO
CH3
O
O
大黄酸
大黄素
酸性最强
酸性其次
溶于NaHCO3
溶于Na2CO3
CH3 O
大黄酚
酸性最弱
溶于NaOH
2、萃取溶剂的选择原则
萃取溶剂与溶液的溶剂互溶性差,两溶剂的密度 差异明显 “相似相溶”,萃取剂对目标物的选择性高 化学性质稳定(洗涤例外) 沸点较低,易回收 价格低,毒性小,不易着火。
液—液萃取和液—固萃取
常用溶剂
• 非极性~弱极性溶剂 • 石油醚:低碳烷烃混合物,市售3种类型(按沸程
30~60℃、60~90℃、90~120℃),无毒、易燃, 反复使用后性质略有变化。 • 乙醚:弱极性,低沸点,易爆,一般不用作工业生 产。 • 苯:非极性,致癌物质,谨慎使用。 • 正己烷:与石油醚性质似,工业价格贵,不用作工 业生产。 • 环己烷:无毒,适用工业生产。

第六章 萃取分离技术(1)

第六章 萃取分离技术(1)
生物产品溶剂萃取的典型应用主要在两个方面: ❖ 从发酵培养液中萃取产物; ❖ 从生物反应液或生物转化液中萃取产物。
根据被萃取物的分子大小,一般可区分为两种主要类型: ❖ 小分子类 ❖ 大分子类
4、其它萃取技术
近年来,溶剂萃取法与其他技术相结合发展了一些新 的萃取技术,如:
超临界流体萃取(Supercritical fluid extraction) 反胶团萃取(Reversed micelle extraction) 双水相萃取(Partition of two aqueous phase system) 微波萃取(Microwave Extraction) 固相萃取(Solid Phase Extraction) 固相微萃取(Solid Phase Micro Extraction) 液-液-液三相萃取 ……等
第六章 Extraction Technology
萃取分离技术
——溶剂萃取
Solvent Extraction
以液体为萃取剂,含 有目标产物原料为液

萃取
含目标产物的原料为固体
以超临界流体为 萃取剂,含有目 标产超临界 或浸取 流体萃取
根据萃取剂的种类和形式的不同分为:
萃取在化工上是分离液体混合物常用的单元操作,在发酵 和其它生物工程生产上的应用也相当广泛。
萃取操作可以提取和增浓产物,使产物获得初步的纯化, 所以广泛应用在抗生素、有机酸、维生素、激素等发酵产 物 的提取上。
料液:在溶剂萃取中,被提取的溶液 溶质:欲提取的物质 萃取剂:用以进行萃取的溶剂 萃取液:经接触分离后,大部分溶质转移到萃取剂中, 得到的溶液 余液:被萃取出溶质的料液
根据其相似相溶机理可分为四种: 反相SPE、正相SPE、离子交换SPE、吸附SPE。

新型分离超临界萃取

新型分离超临界萃取
33
六、超临界流体萃取应用
(1)食品工业
咖啡因、尼古丁的脱除,啤酒花(也叫蛇麻、香蛇 麻、蛇麻花、酵母花、酒花、忽布花 ,用于酿造啤酒, 给予啤酒香气和苦味)的萃取,动植物油脂(如大豆油、 沙荆油、蒜油、鱼油、米糠油)的提取,鱼油中EPA (二十碳五烯酸)与DHA (二十二 碳六烯酸)的提取, 蛋黄磷脂与大豆磷脂的萃取,植物色素的萃取,食品脱 色、脱臭等。
13
有机物在超临界 C02 中的溶解规律
一般规律: 分子量增加,溶解度降低 芳香族比脂肪族难溶解 双键提高溶解度 支链比直链易溶解 带极性官能团的难溶解 氟化的化合物易溶解
14
烃:12个碳以下的正构烃类能互溶,超过12个碳,溶解 度锐减。 醇:6个碳以下的正构醇能互溶。 酚:苯酚溶解度为 3%(质量),邻、间和对甲苯酚的溶 解度分别为 30% 、20% 和 30% 。醚化的酚羟基能提高 溶解度。 羧酸:C9 以下的脂肪族羧酸能互溶 ,卤素、羟基和芳 香基的存在降低溶解度 。 酯:酯化明显增加溶解度。 醛:简单的脂肪族醛能互溶。 萜:萜类化合物是各种天然香料的关键成分。溶解度随 分子量增大、极性增加而下降。
一般地,加入极性共溶剂(如甲醇、水)对于提高 极性成分的溶解度有帮助,但对非极性溶质作用不大。
加入非极性共溶剂(如烷烃、苯),对极性和非极 性溶质都可能有增加溶解度的效能。
31
共溶剂丙烷的加入, 提高了萘在CO2中的 溶解度,也提高了溶解 度对压力的敏感性。
32
甲醇加入量(质量分率 W2)对溶解度的影响
5
超临界流体与气体、液体比较
气体
超临界流体
常温常压 Tc ,Pc Tc ,4Pc
液体 常温
密度 (0.6~2) (g/mL) ×10-3

新型分离技术

新型分离技术

新型分离技术
嘿,朋友们!今天咱就来聊聊这新型分离技术。

你说这新型分离技术啊,就像是一位神奇的魔法师,能把混合物变得泾渭分明。

你看啊,咱生活里到处都有需要分离的东西。

就好比你吃的那碗八宝粥,各种豆子、米啊混在一起,要是没有办法把它们分开,那可就乱套啦!新型分离技术也是一样的道理,它能把那些复杂的混合物给分得清清楚楚。

比如说膜分离技术吧,就像是给混合物设置了一道特别的关卡。

只有符合条件的才能通过,不符合的就被挡在外面啦。

这多厉害呀!而且它还很高效,能快速地完成分离的任务,让我们能更快地得到想要的东西。

还有那萃取分离技术呢,就好像是一个聪明的挑选者。

它能精准地把我们需要的成分从一大堆东西里面挑出来,就像你在一堆糖果里挑出自己最喜欢的口味一样。

这可真是太神奇啦!
再想想蒸馏分离技术,这不就像是把混合物放在一个大蒸笼里,让它们在不同的温度下“分家”嘛。

温度一变化,不同的成分就乖乖地跑到不同的地方去啦。

这些新型分离技术可不仅仅是在实验室里厉害哦,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都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呢!没有它们,我们的好多产品都没办法生产出来,我们的生活也会变得没那么方便和精彩啦。

你想想看,如果没有膜分离技术,我们喝的纯净水怎么能那么干净、那么健康呢?如果没有萃取分离技术,那些珍贵的药物成分怎么能被有效地提取出来呢?如果没有蒸馏分离技术,那些高纯度的化学品又从哪里来呢?
所以说呀,新型分离技术真的是太重要啦!它们就像是我们生活中的无名英雄,默默地为我们的美好生活贡献着力量。

我们可不能小瞧了它们哟!这新型分离技术,难道不是很神奇、很厉害吗?
原创不易,请尊重原创,谢谢!。

第6章 新型萃取分离技术

第6章  新型萃取分离技术
23
CO2的压力-温度-密度关系
2018/11/2
第6章 新型萃取分离技术
6.1 超临界流体萃取
现 代 分 离 技 术
很多物质具有超临界流体效应,如书 P193表7-1所示。 临界温度31.0℃ CO2 临界压力7.39MPa 临界密度0.468g/cm3 对大多数溶质具有较强的溶解能力, 而对水的溶解度却很小,有利于在近临界 或超临界下萃取分离有机水溶液。 不燃、不爆、不腐蚀、无毒害 化学稳定性好、廉价易得 第6章 新型萃取分离技术 2018/11/2 24 极易与萃取产物分离
2018/11/2
第6章 新型萃取分离技术
15
6.1 超临界流体萃取
现 代 分 离 技 术
超临界流体(SCF)是温度和压力同 时高于临界值的流体,亦即压缩到具有接 近液体密度的气体。
超临界流体的密度和溶剂化能力接 近液体,粘度和扩散系数接近气体 在临界点附近流体的物理化学性质 随温度和压力的变化极其敏感。
2018/11/2 第6章 新型萃取分离技术 34
6.1 超临界流体萃取
现 代 分 离 技 术
E
一种有机物S的水溶液-乙烯
点E表示乙烯在液态有机物S中的溶解度
E
p2 略低于乙 烯的临界 压力
p3 高于乙烯 临界压力
2018/11/2
乙醇-水-CO2、异丙醇-水-CO2 乙醇 -章 水 -乙烷、有机溶剂-水-乙烯35 第6 新型萃取分离技术
38
6.1 超临界流体萃取
现 代 分 离 技 术
(1)变压萃取分离(等温法)
p1
T1
含萃取组分的超临界流体
2
p2
1
3
4
T2
溶质为所需 精制产品 2018/11/2

萃取分离技术培训课件

萃取分离技术培训课件

萃取分离技术培训课件萃取分离技术培训课件萃取分离技术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化学、生物、制药等领域的重要技术。

它通过利用不同物质在溶剂中的溶解度差异,将混合物中的目标物质与其他成分分离开来。

本文将介绍萃取分离技术的基本原理、常见的应用领域以及操作注意事项。

一、基本原理萃取分离技术基于“溶解度差异原理”,即不同物质在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

根据这一原理,我们可以选择合适的溶剂,将混合物中的目标物质与其他成分分离开来。

在萃取分离过程中,通常会使用两种溶剂:有机溶剂和水。

有机溶剂通常具有较低的极性,如乙醚、石油醚等;而水则具有较高的极性。

通过选择合适的有机溶剂和水,我们可以实现对目标物质的选择性提取。

二、应用领域1. 化学领域在化学合成中,常常需要对反应产物进行分离和纯化。

萃取分离技术可以帮助化学工作者从反应混合物中提取出目标产物,并去除其他杂质。

这对于合成有机化合物、药物研发等具有重要意义。

2. 生物领域在生物学研究中,常常需要从生物样品中提取出特定的生物分子,如蛋白质、核酸等。

萃取分离技术可以帮助研究人员从复杂的生物样品中纯化目标分子,以便进行后续的分析和研究。

3. 制药领域在制药工业中,药物的纯度和质量是至关重要的。

萃取分离技术可以帮助制药企业从药物合成中提取出纯净的药物,并去除其他有害物质。

这有助于提高药物的纯度和质量,确保药物的安全性和疗效。

三、操作注意事项1. 选择合适的溶剂在进行萃取分离实验时,选择合适的溶剂是至关重要的。

溶剂的选择应基于目标物质的溶解度特性和目标物质与其他成分之间的相互作用。

通过合理选择溶剂,可以提高分离效果和纯化程度。

2. 控制操作条件在进行萃取分离实验时,需要控制好操作条件,如温度、pH值等。

这些操作条件对于目标物质的溶解度和分离效果有重要影响。

因此,需要仔细调节操作条件,以获得最佳的分离效果。

3. 注意安全问题在进行萃取分离实验时,需要注意实验室安全问题。

有机溶剂通常具有较高的挥发性和易燃性,因此需要在通风良好的实验室中进行操作,并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如佩戴防护眼镜、手套等。

新型分离技术 ppt课件

新型分离技术  ppt课件

课件
4
概论:分离技术的作用和地位
分离装置的投资大
一般占炼油厂、石化厂投资的50%~90%
分离过程的能耗高
一般占化工厂总能耗的60%以上
分离技术为产品的质量把关
课件
5
概论:分离过程分类
(一)平衡分离过程
名称 蒸发 精馏 吸收 萃取 吸附 离子交换 萃取精馏
物料 液体 液或汽 气体 液体 气或液 液体 液体
课件
29
萃取剂作用的机理
萃取剂加入改变原组分分子间的作用力
分子间作用力的分类
物理作用力-范德华力(取向力、诱导力、色散力)
体现分子极化程度和分子体积的影响 组分受极性萃取剂分子作用产生的极化程度不同,如烯烃产生的
诱导偶极矩大于烷烃
分子间的物理作用力与分子体积有关,体积越小 ,作用力越大
properties Vapor (蒸气压) Adsorptivity(吸附率) Solubility(溶解度) Diffusivity(扩散率)
课件
10
概论:新型分离技术的类型
对传统分离技术改进、变革 而形成的新型分离技术
如:特殊精馏;
特殊萃取; 色谱分离技术; 分离过程节能技术和夹点技术
按极性大小排列(由弱到强): 碳氢化合物-醚-醛-酮-酯-醇-乙二醇-水
根据相似物质溶于相似物质的规律选择 实例之一:对丙酮-甲醇体系,若要提高极性较低的丙酮的挥发
度,应加入极性强的水,若要提高极性较高的甲醇挥发度,应加 入极性小的碳氢化合物 实例之二:要除去有机溶液中微量的水,可加入碳氢化合物,提 高水的挥发度 实例之三:要分离有机溶液中的少量碳氢化合物,可加入水,提 高碳氢化合物的挥发度

萃取分离法详解

萃取分离法详解
剂中的溶解度 ;
• 相关规律:有机溶剂溶易于有机溶剂,极 性溶剂溶易于极性溶剂
2024/2/20
6
第7页/共119页
• 单级萃取对给定组分所能达到的萃取率(被萃组分 在萃取液中的量与原料液中的初始量的比值)较低
,往往不能满足工艺要求,为了提高萃取率,可以 采用多种方法:
• ①多级错流萃取。料液和各级萃余液都与新鲜的萃 取剂接触,可达较高萃取率。但萃取剂用量大,萃
2024/2/20
亲油基
亲水基
(a)
37
第38页/共119页
乳化剂使乳状液稳定与以下因素有关: (1)降低油水表面张力,提高了体系的稳
定性; (2)界面膜形成; (3)界面电荷的影响; (4)介质黏度。
(一)单级萃取
2024/2/20
24
第25页/共119页
萃取因素E为
E
萃取相中溶 质总量 萃余相中溶质总量
C1VS C 2VF
K
VS VF
K
1 m
式中 VF——料液体积;Vs——萃取剂的体 积;C1——溶质在萃取液的浓度; C2— —溶质在萃余相的浓度;K——表观分配 系数; m——浓缩倍数
2024/2/20
1 18 100% 94.7%
18 1
若改用1/3体积丁醇萃取,
理论收率: 1
6
E
100%
18
85.7%
1/ 3 1
6
6 1
注:当分配系数相同而萃取剂用量减少时,其萃取
率下降。
2024/2/20
27
第28页/共119页
(二)多级错流萃取
2024/2/20
28
第29页/共119页
2024/2/20

《萃取分离法》PPT课件

《萃取分离法》PPT课件

② 冠(穴)醚萃取体系 冠醚与阳离子配位后,阳离子原来的配对阴离子仍
伴随在外。
硫氰化铷
穴醚[特点
(1)金属阳离子与冠(穴)醚中的杂原子(O、N、S、P等) 分子间相互作用形成配合物后进入有机相。
(2)配合物的稳定性与空穴直径、杂原子种类、数目和空间排 列、环上取代基、金属离子体积和电荷、溶剂性质等有关。
(9)第三相形成的影响
第三相的形成影响萃取过程,必须避免。
(3)穴醚具有多环,三维结构,其球形空穴对金属离子的配合 能力比单环的冠醚要大得多。
(4)冠(穴)醚的亲水杂原子向内侧,外侧是疏水的-CH2- CH2-基,使萃取配合物在有机相溶解性增加。
③ 佯盐萃取体系:
机理:以乙醚萃取6 mol/L盐酸水溶液中的Fe3+为例
水相中被萃取金属离子Fe3+与适当的阴离子Cl-结合形 成配阴离子
85.00
热力学分配平衡常数K0
K 0 org [ A]org org KD也称(萃取aq )分[配A]系aq 数 aq
KD
org aq
2. 分配比
当溶质在某一相或两相中发生离解、缔合、配位或离子聚集
现象时,同一溶质在同一相中就可能存在多种形态。
如:OsO4在CCl4/H2O体系中分配时:
Walther Nernst
20世纪40年代以后,溶剂萃取走向成熟: ◆ 完善的理论体系 ◆ 丰富的萃取模式 ◆ 广泛的应用领域
溶剂萃取法的优缺点
优点
• 仪器设备简单,操作方便; • 分离选择性高; • 应用范围广:无机物、有机物;大量、微量组分富集。 • 处理量大,适合工业规模分离,易于实现连续自动操作。
(3)金属离子浓度的影响
金属离子浓度较低时,对萃取几乎无影响,金属离子浓 度很高时,会导致有机相中游离萃取剂浓度降低。

新型分离技术

新型分离技术

1.萃取精馏与恒沸精馏的异同点在被分离的物系中加入共沸剂(或者称共沸组分),该共沸剂必须能和物系中一个或几个组分形成具有最低沸点的恒沸物,以至于使需要分离的集中物质间的沸点差(或相对挥发度)增大。

在精馏时,共沸组分能以恒沸物的形式从精馏塔顶蒸出,工业上把这种操作称为恒沸精馏。

在被分离的混合物中加入萃取剂,萃取剂的存在能使被分离混合物的组分间的相对挥发度增大。

精馏时,其在各板上基本保持恒定的浓度,而且从精馏塔的塔釜排出,这样的操作称为萃取精馏。

恒沸精馏和萃取精馏的区别(1)萃取精馏的萃取剂,不必要与分离系统中的某组分形成共沸物,而要求它的蒸气压远小于分离混合物的蒸气压,因此萃取剂的选用范围比较大。

(2)萃取精馏的操作条件与恒沸精馏相比,可以在较大的范围内变动。

(3)萃取精馏因萃取剂不从塔顶蒸出,因此,蒸气的消耗比恒沸精馏为少。

(4)萃取精馏适用于从塔顶蒸出较多的产品和从塔釜排出较少的产品的情况;而恒沸精馏适用于从塔顶蒸出较少的产品和从塔釜排出较多的产品的情况。

因为在上述情p507萃取剂况下萃取组分或共沸组分的加入量相对的较少,能量消耗也随之较少3-8用管式纳滤膜浓缩低分子量蛋白质,该管式膜直径为1.5cm ,对蛋白质的截留率为100%,水的渗透系数为4.35 L/(m 2·h ·bar )。

操作压力为40bar ,原料流量为3.6 m 3/h ,流速为2m/s 下,将原料中蛋白质浓度从1%(质量)浓缩至20%。

试计算所需膜面积。

该条件下存在浓差极化现象。

蛋白质溶液的渗透压为 2.17.0C =π,扩散系数为D 蛋白质=5×10-10m/s 。

解:蛋白质溶液的粘度及密度分别用:()()()23233/10exp 0.00244/ 2.5410 1.00N s m c g cm c μρ--==⨯+当质量分数为1%时,溶液黏度为20.001/N s m ,密度为31/g cm ,直径为1.5cm ,流速为2m/s ∴100020.015Re 3000050000.001ud ρμ⨯⨯===> 100.00120001000510Sc D μρ-===⨯⨯ ∴()()()100.750.330.750.3355100.04Re 0.04300002000 3.73100.015h D k Sc d --⨯⎡⎤===⨯⎣⎦ ∵通量33.60.013.6 3.42/0.2J m h ⨯=-=∴联立各式:()1.2exp 0.7v m b m v p v J c c k c J L p S J J ππ⎫⎛⎫= ⎪⎪⎝⎭⎪⎪∆=⎬⎪=∆-∆⎪⎪=⎭,解方程组得:2118v S J J m ==3-9采用反渗透法脱盐,将水中的含盐量从5000ppm (以NaCl 计)降低到300ppm 。

萃取分离技术

萃取分离技术

萃取分离技术嘿,朋友们!今天咱就来聊聊这神奇的萃取分离技术。

你说这萃取分离技术啊,就像是一位超级大厨,能把各种食材巧妙地分离开来,各取所需。

咱平时生活里不也经常干类似的事儿嘛,就好比收拾房间,把不同的东西归归类,该放这儿的放这儿,该放那儿的放那儿。

想象一下,一堆乱七八糟的混合物,就像一个大杂烩,啥都有。

但通过萃取分离技术,就能把里面有价值的东西给挑出来。

这多厉害呀!比如说从植物里提取出珍贵的成分,那可是能用来做药、做化妆品的呢。

这萃取分离技术的方法那也是多种多样的。

有的就像是用筛子筛东西,把大的留下,小的漏过去;有的呢,则像是用磁铁吸铁屑,专门把想要的给吸出来。

就拿液液萃取来说吧,不就跟咱平时泡茶似的嘛。

水把茶叶里的味道泡出来,然后咱就得到了香香的茶水,茶叶就被留在那儿了。

这液液萃取也是一个道理呀,让一种溶剂去把混合物里的特定成分给“泡”出来。

还有固相萃取呢,感觉就像是在沙堆里找金子。

把那些杂质都筛掉,留下那闪闪发光的宝贝。

这在环境监测、食品检测里可发挥了大作用呢!萃取分离技术在好多领域都大显身手呢!医药行业,没有它怎么能提取出有效的药物成分呢?化工行业,靠它来分离各种化合物,才能生产出我们需要的产品呀。

食品行业,那更是少不了它,得把那些好的成分留下来,让我们吃得更健康、更美味。

你说这萃取分离技术是不是特别神奇?它就像一个默默工作的小能手,在我们看不见的地方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咱再想想,如果没有这萃取分离技术,那得有多麻烦呀!好多东西都没法有效地分离和利用。

所以说呀,这技术可真是太重要啦!它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美好,让我们能享受到更多的便利和好处。

总之,萃取分离技术就是这么牛!它让那些原本混在一起的东西变得有条有理,让我们能得到我们想要的。

咱可得好好珍惜和利用这神奇的技术呀,让它为我们的生活增添更多的精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1 超临界流体萃取
现 代 分 离 技 术
第II类三元系相图
正丙醇-水-乙烯、丙酮-水-乙烯、正丁醇-水-乙烯 第6章 新型萃取分离技术 2013-8-18 醋酸-水-乙烯、丙酸-水-乙烯、乙腈-水-乙烯
30
6.1 超临界流体萃取
现 代 分 离 技 术
第III类三元系相图
丁酮-水-乙烯
2013-8-18 第6章 新型萃取分离技术 31
UCEP上临界端点 临界轨迹曲线连续
T
p
与I型差别 温度低时出现液-液部分互溶区 具有上部临界互溶温度的液液平衡 液液不互溶原因:混合物组分分子尺 寸、极性差别变大。 第6章 新型萃取分离技术 2013-8-18 23
6.1 超临界流体萃取
现 代 分 离 技 术
两组分间分子尺寸和 极性差别进一步变大。
萃取剂 气体 高压或高密度
2013-8-18 第6章 新型萃取分离技术 11
6.1 超临界流体萃取
现 代 分 离 技 术
气体、液体与超临界流体特性比较
相 气体(G) 密度 (g/ml) 10-3 0.3~0.9 1 扩散系数 (cm2/s) 10-1 10-3~10-4 10-5 粘度 (g/cm.s) 10-4 10-4~10-3 10-2
2013-8-18 第6章 新型萃取分离技术 36
6.1 超临界流体萃取
现 代 分 离 技 术
现 代 分 离 技 术
当流体的温度和压力处于它的临界温 度和临界压力以上时,称该流体处于超临 界状态。
流体处于临界温度以上时,不能被液 化,但是其密度随压力增高而增加。
2013-8-18
第6章 新型萃取分离技术
17
现 代 分 离 技 术
吸 附 分 离
液相萃取和吸收
超临界萃取和色谱
精馏操作
超临界流 体对液体或固 体溶质的溶解 能力也将与液 体溶剂相仿, 因此,可进行 萃取分离。
在低温区不出现液液相 分裂。
p
乙烷-乙醇、乙烷-丙醇 乙烷-丁醇
T
2013-8-18 第6章 新型萃取分离技术 26
6.1 超临界流体萃取
现 代 分 离 技 术
p
在较低温度下,存在 液-液-气三相平衡。 混合物组分间作用力 以氢键为主。
T
温度下降,氢键增强,互溶度增加直至 完全互溶。
水-2-丁醇、水-丁醇、水-烟碱
2013-8-18
第6章 新型萃取分离技术
10
6.1 超临界流体萃取
现 代 分 离 技 术
超临界流体(SCF)是温度和压力同 时高于临界值的流体,亦即压缩到具有接 近液体密度的气体。
超临界流体的密度和溶剂化能力接 近液体,粘度和扩散系数接近气体 在临界点附近流体的物理化学性质 随温度和压力的变化极其敏感。
2013-8-18 第6章 新型萃取分离技术 13
6.1 超临界流体萃取
现 代 分 离 技 术
超临界流体萃取特点: 萃取剂在常压和室温下为气体,萃取 后易与萃余相和萃取组分分离。 操作温度较低,适合天然物质的分离 T和P都可以成为调节萃取过程的参数 样品回收简单
2013-8-18
第6章 新型萃取分离技术
2 2 1
p1
34
6.1 超临界流体萃取
现 代 分 离 技 术
(3)吸附萃取法
含萃取组分的超临界流体
p1
p2
1
T1
3 3
2
T2
4
T1=T2,p1=p2
2013-8-18
采用可吸附萃取组分而 不可吸附萃取剂的特定 吸附剂,将超临界流体 中的分离组分选择性地 除去,来实现萃取组分 与萃取剂的分离,并定 期再生吸附剂。
6.1 超临界流体萃取
现 代 分 离 技 术
6.1.3 超临界流体萃取分离方法及典型流程 萃取阶段 分离阶段 等温法 等压法 吸附法
萃取剂+萃取质 原料 萃取 循环萃取剂 补充萃取剂
2013-8-18
分离 萃取质
超临界流体萃取的基本过程 第6章 新型萃取分离技术
32
6.1 超临界流体萃取
现 代 分 离 技 术
第6章 新型萃取分离技术 35
6.1 超临界流体萃取
现 代 分 离 技 术
影响超临界萃取的主要因素: 密度:温度一定时,密度(压力)增加,可 使溶剂强度增加, 溶质的溶解度增加。 夹带剂:加一定夹带剂的SCF-CO2可以创 造一般溶剂达不到的萃取条件,大幅度提 高收率。 粒度:粒度小有利于 SCF萃取。 流体体积:增大流体的体积能提高回收率。
现 代 分 离 技 术
6.1.2 超临界流体及其性质 (1) 超临界流体的p-V-T性质 临界点的概念可用临界温度和临界压 力来解释。 临界温度是指高于此温度时,无论加 压多大也不能使气体液化。 临界压力是指在临界温度下,液化气 体所需的压力。
2013-8-18 第6章 新型萃取分离技术 16
6.1 超临界流体萃取
现 代 分 离 技 术
(2)变温萃取分离(等压法)
含萃取组分的超临界流体
在等压条件下,利用超临界 2 流体在一定温度范围内萃取 p 1 组分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 3 降低的性质,将萃取组分通 T 4 过升温来降低其在超临界流 T 5 体中的溶解度,来实现萃取 T1<T2,p1=p2 组分与萃取剂的分离。 压缩功耗少。 溶质为所需 第6章 新型萃取分离技术 2013-8-18 需加热蒸汽和冷却水。 精制产品
超临界流体 (SCF)
液体(L)
超临界流体(SCF)兼有气液两重性 的特点,它既有与气体相当的高渗透能力 和低的粘度,又兼有与液体相近的密度和 对许多物质优良的溶解能力。
2013-8-18 第6章 新型萃取分离技术 12
6.1 超临界流体萃取
现 代 分 离 技 术
密度、黏度介于液体与气体之间,扩散系 数则高于液体一个数量级,黏度小于液体 一个数量级。 具有较高的密度值(0.3~0.9g/mL),对大 而不具挥发性分子有较好之溶解度。 超临界二氧化碳可溶解5~30个碳之正烷 类。 常温下可挥发,适用于热敏性物质的萃取 分离。 廉价、无毒、无害。
(1)变压萃取分离(等温法)
含萃取组分的超临界流体
p1
T1
2
p2
1
3
T2
4
T1=T2,p1>p2
溶质为所需 精制产品 2013-8-18
在等温条件下,利 用不同压力时待萃 取组分在萃取剂中 的溶解度差异来实 现组分的萃取与萃 取剂的分离。 易于操作。 能耗高。 第6章 新型萃取分离技术
33
6.1 超临界流体萃取
现 代 分 离 技 术
两相接触方式 喷洒萃取塔 微分接触:塔式设备 振动筛板塔 单级萃取 分级接触:槽式设备 混合沉降槽 多级错流
多级逆流
2013-8-18
第6章 新型萃取分离技术
8
现 代 分 离 技 术
1.0
A
yA ZA xA
E M R S
0 xs ZS yS 1.0
B
液液组成的表示方法 图11-6 液液组成的表示法
T
24
6.1 超临界流体萃取
现 代 分 离 技 术
CO2-CnH2n+2
n=2,4 7<n<12 n≥13
C
p
p
C
T
2013-8-18
T
第6章 新型萃取分离技术
p
T
25
6.1 超临界流体萃取
现 代 分 离 技 术
UCEP上临界端点 LCEP下临界端点 两个液液互溶区。
T
p
甲烷-正己烯、CO2-硝基苯 环己烷-聚苯乙烯、苯-聚异丁烯
18
CO2的压力-温度-密度关系
2013-8-18
பைடு நூலகம்
第6章 新型萃取分离技术
6.1 超临界流体萃取
现 代 分 离 技 术
很多物质具有超临界流体效应,如书 P193表7-1所示。 临界温度31.0℃ CO2 临界压力7.39MPa 临界密度0.468g/cm3 对大多数溶质具有较强的溶解能力, 而对水的溶解度却很小,有利于在近临界 或超临界下萃取分离有机水溶液。 不燃、不爆、不腐蚀、无毒害 化学稳定性好、廉价易得 第6章 新型萃取分离技术 2013-8-18 19 极易与萃取产物分离
乙烷-甲醇、CO2-CnH2n+2(n>12) 甲烷-甲基环戊烷、甲烷-正己烷
p
从Cα-Cβ临界轨迹曲线不再连续,有两 条分支。 一条从易挥发组分Cβ 出发,至上临界端 点UCEP结束。 一条从难挥发组分Cα出发,描绘出气液 临界点轨迹,到达最低温度后又上升, 第6章 新型萃取分离技术 2013-8-18 最后向很高压力处延伸。
2013-8-18 第6章 新型萃取分离技术
27
6.1 超临界流体萃取
现 代 分 离 技 术
据三元体系的液-液-气三相状态的存 在形式,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将三元相 图分为三类。 两个互溶的、挥发度不高的液体和超 临界气体组成 两个互溶的、挥发度不高的液体和超 临界气体组成L-L-G,L-L 两个部分互溶、较低挥发度的液体和 超临界气体组成
6.1 超临界流体萃取
现 代 分 离 技 术
C
p
C
T
特点
临界区附近、最简单体系 液相不分层 两种化学性质相 似、分子尺寸差别不 大的非极性或弱极性 组分构成。
从Cα-Cβ形成连续的临界轨迹曲线 液相完全互溶
2013-8-18 第6章 新型萃取分离技术 22
6.1 超临界流体萃取
现 代 分 离 技 术
第6章 新型萃取分离技术
6.1 超临界流体萃取 6.2 双水相萃取 6.3 凝胶萃取 6.4 膜基溶剂萃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