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技术与数据分析管理程序
数据统计分析管理程序(中英文)
数据统计分析管理程序Data Statistics and Analysis Management Procedure(IATF16949-2016)1.目的 Objective制定本程序是为了对适当的数据进行确认、收集和分析,找出质量管理体系中需要持续改进的地方并进行改进,以证实质量管理体系的充分性、适宜性和有效性。
Confirm, collect, and analyze appropriate data to improve the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 to keep the adequacy, feasibility and effectiveness of the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2.适用范围 Applicable Scope适用于在公司质量管理体系运作过程中,各部门对质量目标、过程指标等相关数据的确认、收集和分析。
Be applied to confirming, collecting and analyzing the related data of process performance and quality objective in company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 operation.3. 职责 Responsibilities3.1. 管理者代表负责推广有关统计技术及分析方法;The representative of the managers shall promote the related statistical techniques and analysis methods.3.2. 各部门负责选择和正确使用适当的分析方法和统计技术,对各种质量问题进行调查、分析,并做出相应的纠正和预防措施;Each department shall rightly use the appropriate analysis methods and statistical techniques to research and analyze the quality problems and implement the corresponding corrective and preventive actions.3.3. 管理者代表负责监督数据分析的应用效果,品质部负责协助。
数据分析管理程序中英文版
(QP-品-002)溢华 YI-HUA /(QP-品-007)利华特 LIVATECH
5.0 定义 (无) Definition (None)
6.0 程序内容 Procedure Content
编号 (No.) QP-品-004 发行日期 (Issuing date) 2002/0/26
数据分析管理程序
Data Analysis Management Control Procedure
版本 (Edition) A版 修订 (Revision) 0次
生效日期 (Effective date) 002/09/28 页 次 (Page) 2/3页 (2 of 3 pages)
6.1 各单位应根据本部门的质量活动特点及部门职责,对以下项目进行统计和分析:
编号 (No.) QP-品-004 发行日期 (Issuing date)
版本 (Edition) A版 生效日期 (Effective date)
数据分析管理程序
Data Analysis Management Control Procedure
修订(1 of 3 pages)
The departments should have data analysis of the following items according to the relevant department's quality
Warehouse Dept.: Responsible for the data analysis of using status of the stock goods from suppliers. 3.4 工程部:负责对工程资料制作情况及生产设备的维修保养状况进行统计和分析。
TS统计技术及数据分析管理控制程序
ABC有限公司TS16949质量管理体系程序文件2020年最新版编制: 日期:审核: 日期:批准: 日期:发放范围:公司各部门2020年01月01日生效目录序号内容页码1目的 (3)2 适用范围 (3)3职责 (3)4 内容 (3)文件更改履历 (4)1. 目的合理使用统计技术,收集和分析适当的数据,采取纠正/预防措施,以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和有效性,并识别可以实施的持续改进,增强顾客满意。
2.适用范围适用于产品实现和服务实现的全过程。
3.职责3.1技术部负责在质量先期策划中明确每一过程适用的统计工具,负责对制造过程能力应用的统计技术进行计算验证和研究。
3.2 销售部依据销售及顾客满意度的信息,通过使用统计技术和数据分析,提出销售策略的建议及最大限度满足顾客要求的措施,并将数据和统计结果传递给技术部、质量保证部。
3.3质量部负责组织统计技术和数据分析的应用,负责对内、外相关性数据的传递、初步分析与处理,并进行过程能力研究。
3.4生产车间负责通过使用统计技术和数据分析,确保生产过程处于稳定的受控状态,并将数据及统计结果传递给技术部、质量部。
3.5综合部负责组织统计技术和数据分析的普及培训。
3.6总经理负责提供统计技术和数据分析研究所需资源。
4. 工作程序和要求4.1 统计技术选用范围质量部根据实际需要确定全厂使用的统计技术方法。
各部门所应用的统计技术,可在下列统计技术中选用:排列图、因果图、散布图、直方图、控制图、分层法、抽样技术、方差分析法等。
表一:推荐应用的统计技术4.2 统计技术说明4.2.1 抽样检验技术部根据产品的主要程度和以往的控制经验,制订产品过程的抽样方案,对产品过程进行控制。
4.2.2 调查表根据对产品、过程质量体系涉及的方方面面的控制需要,设定相应的表格进行记录、分析,为质量控制(或管理)搜集必要的信息。
4.2.3 排列图当优先顺序或缺陷程度不得达到一目了然时,为便于观察或决定可采用排列图。
数据分析操作规程
数据分析操作规程1.引言数据分析是当今信息时代的核心技术之一,能够从大量的数据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和趋势,对于企业和组织的决策制定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确保数据分析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制定一套数据分析操作规程是必要的。
本文将介绍一个适用于数据分析操作的规程,包括前期准备、数据收集和整理、数据分析和结果解释等方面。
2.前期准备2.1明确分析目标在进行数据分析之前,需要明确分析的目标和需求。
根据分析目标的不同制定相应的分析方案和方法。
2.2确定数据源和数据类型确定数据的来源和数据类型,包括结构化数据、半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
2.3数据安全保护对于涉及敏感数据的分析,需确保数据的安全和隐私的保护,采取相应的数据脱敏和权限控制措施。
3.数据收集和整理3.1数据收集根据分析需求,收集所需的数据,可以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观察、传感器数据等多种方式获取。
3.2数据清洗对收集到的原始数据进行清洗,包括去除重复数据、缺失值处理、异常数据处理等操作,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3.3数据转换和整合对于多个数据源的情况,需要进行数据的转换和整合,统一数据格式和数据标准,方便后续的分析操作。
4.数据分析4.1数据探索分析对于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探索性分析,主要包括数据的统计描述、数据可视化和相关性分析等,以获取数据的基本特征和趋势。
4.2数据建模根据分析的目标,选择适当的建模方法,如回归分析、聚类分析、时间序列分析等,构建合适的数学模型。
4.3数据模型评估对构建的数据模型进行评估,判断模型的拟合程度和预测能力,以验证模型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5.结果解释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进行结果的解释和结论的推导,提供合理的建议和决策支持。
对结果进行可视化展示,以便于理解和沟通。
6.总结与改进对整个数据分析的过程进行总结和反思,总结经验教训并提出改进意见,不断完善和优化数据分析操作规程。
结论本文介绍了一个适用于数据分析操作的规程,从前期准备到数据收集和整理,再到数据分析和结果解释,循序渐进地提供了一套操作指南。
数据分析程序
1.目的
采用适当的统计技术对产品质量和过程质量进行监控,并确定、收集和分析适当的数据,以利于及早发现问题,证实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和有效性,采取预防措施控制质量问题的发生,评价在何处可以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效率。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产品质量形成的各有关阶段所需的统计技术及管理体系覆盖范围内的有关顾客、供方、产品、过程、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的数据收集、整理和分析。
3 .职责3. 1.销售部负责收集与分析顾客满意度的数据以及传递顾客抱怨的资料给质保部。
3. 2,质保部负责组织策划及选定各环节统计技术的应用,以及确定、收集和分析适当的质量数据及管理体系审核数据。
4. 3,各职能部门负责依据策划要求,使用相应的统计技术确定、收集和分析适当的质量数据,采取预防措施控制质量问题的发生,并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
4.定义1.数据:指能够客观地反映事实的资料和数字等信息。
5.输入信息.政策、法律、法规、标准及地方政府机构检查的结果及反馈
5.2.市场、新产品、新技术的发展方向及同类产品的市场动态、竞争对手的产品和过程信息3.顾客满意度、顾客抱怨与投诉
5. 4.产品加工过程中品质、成品品质和相关趋势特性过程描述
数据的收集和分析
6. 1.QP-M03-010《管理评审程序》9. 使用工具无。
COP13数据分析管理程序
一、目的选用适当的统计技术,以保证生产过程和产质量量得到有效控制。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应用统计技术对有关过程和产质量量的控制。
三、定义(略)四、职责和权限4.1 品质部负责人负责统计技术应用的策划、选定、指导和管理工作。
4.2 各相关部门和生产岗位负责规定的统计技术的使用。
五、程序内容5.1 统计技术应用的策划5.1.1品质部负责人负责确定检验和试验方面应用统计技术的可能性和适宜性。
5.1.2 品质部负责人负责编制应用统计技术的规定方法。
5.1.3为使统计技术的应用落到实处,做到正确、有效,对品质部负责人应进行相关培训。
5.2统计技术的选用5.2.1常用的统计技术有:用于问题分析的直方图、因果图等;用于过程连续监控的各类控制图;用于数理统计的各种抽样检验方法等。
根据本公司生产特点,本公司采用直方图和抽样检验方法两种检验方法。
5.3 实施5.3.1品质部应按抽样检验方法做好统计技术的应用。
5.3.2品质部负责人应检查和督促本部门有关岗位正确应用统计技术。
5.3.3实施统计过程中或统计分析结果所出现的问题,应进行原因分析,运用专业技术改进产质量量。
5.4 统计技术的应用5.4.1客户满意度:所有客户满意度调查总分的平均值。
成品检验合格批次5.4.2 成品合格率= ×100%。
成品检验总批次5.4.3客户投诉次数=客户投诉次数总和5.4.4客户退货次数=客户退货次数总和5.5统计分析一览表:备注:相关项目的具体分析在每年的管理评审中进行。
5.6 记录管理统计技术应用的相关记录,按《记录管理程序》进行管理。
六、相关记录与表格:《合格供货商质量/交期统计表》《客户满意度调查表》《质量目标统计分析表》《成品合格率趋势图》《客户投诉/退货登记表》。
ISO9001-程序文件-数据分析控制程序
1.目的本程序规定了应用统计技术进行数据分析来控制过程能力和产品质量持续改进,以证实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和有效性,并寻求持续改进的机会。
2.范围适用于公司管理体系运行过程中产品生产过程、产品要求的符合性、供方提供产品的质量状况及顾客满意度等方面数据分析工作。
3.职责3.1运营部职责负责本程序的起草、审核,修订、培训。
负责数据分析的策划,收集信息资料,并对实施部门进行监督和管理。
负责组织相关人员统计知识培训。
3.2各部门职责负责本部门数据分析方法的具体选择与应用,并负责收集的信息的传递与沟通。
3.3体系管理负责人职责负责本程序文件的批准;负责本程序文件日常执行的监督。
4.定义无5.工作程序5.1适当的分析方法及应用5.1.1运营部对管理体系认证机构审核检查结果及反馈数据、技术标准类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负责传递到相关部门。
对出现的不合格项,按《纠正和纠正措施控制程序》进行处理。
5.1.2在进货检验中应用抽样方法决定产品批量是否合格;对检验中发现的主要质量问题和质量损失应用相关分析方法对质量数据进行汇总分析以找出主要的因素,为质量持续改进提供依据。
5.1.3生产部负责生产过程中收集的有关产品质量信息进行数据统计分析,找出原因,及时反馈到相关部门,降低加工损失和不合格品率,提高工作效率。
5.1.4供销部、生产部负责与顾客进行沟通,妥善处理顾客投诉、反馈,对收集的顾客反馈的有关信息进行数据统计分析,提高产品质量,以满足顾客需求。
5.1.5供销部负责收集进货物资质量反馈信息和进货及时性进行数据统计分析,以考核供方的供货状况,提高进货物资质量和工作效率。
5.1.6生产部负责产品设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数据分析,改进设计结构,降低原材料消耗,提高产品质量。
5.1.7运营部检验人员应认真做好质量报表,以便于统计分析,统计分析的结果应及时反馈给相关职能部门以便于质量改进,并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避免类似状况再次发生。
数据统计分析控制程序
文件制定/修改履历表制/修订日期版本/版次制定/修订内容制定/修订人审核人批准人2018-03-21 A/0 本次修订,按ISO9001:2015标准建立。
编号:XXX/FM-QESP13-01/V:0/2018.04.01一、目的明确信息数据的收集、整理、统计、分析、传输和利用活动,为管理决策提供客观、详实的依据, 实现信息数据的增值,特制订本程序。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活动各过程的数据(信息)收集、管理和统计技术应用。
三、定义无四、职责与权限4.1 品质部4.1.1负责质量管理体系有关信息数据收集统计、分析评价和利用,包括:来料、制程、最终不合格品、纠正及纠正措施信息、制程稳定性、符合性参数信息监控等。
4.1.2负责来料、制程、最终产品符合性检验相关信息、数据收集统计、利用。
4.1.3负责质量法律法规、指令、标准信息收集、并分析相关部门使用。
4.1.4负责内外部审核,包括供应商稽核、客户审核报告的分析。
4.1.5负责品质改善信息与公司内部及客户的沟通交流。
4.2 管理者代表4.2.1负责信息、数据统计、应用的监督、指导。
4.2.2负责质量及相关指令信息利用批准。
4.3 生产部4.3.1负责生产过程中产品信息数据收集、分析和利用;4.3.2负责生产环境异常运行信息分析;4.4 PMC部:负责生产物料交期和产品交期完成情况数据收集、统计和利用;4.5采购部:负责采购信息、数据的收集、统计、利用;4.6市场部:负责顾客满意、投诉与抱怨信息数据的获取、分析、利用;4.7各部门:应用适宜的统计技术定期对质量目标实现状况进行统计、分析, 以确定改进的机会。
五、作业程序5.1 信息、数据收集5.1.1各部门根据本部门过程运作的特点, 策划、确定所需过程控制点,并就各控制点的信息数据进行收集、监控。
5.1.2因信息、数据具有时效性,各部门对所监控之信息、数据收集后, 应在规定时间内进行分析、传输, 以便快速发现并解决问题,防止不应有的后果出现。
QP18数据统计和分析管理程序
1 目的建立和完善公司数据和资料管理网络,以便公司决策层了解公司现状、用户情况、供方情况,及时作出决策。
2 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内数据和资料的收集、传递、分析、决策等管理活动。
3 职责3.1 办公室负责公司数据和资料的归口管理。
3.2生产部负责对各部门统计技术应用进行检查。
3.3总经理定期召开会议,对各部门运行绩效进行评定、考核。
3.4各相关部门根据要求对相关数据进行收集、分析,并确保其应用。
4 工作程序4.1常用的统计技术4.1.1检查表:将要检查的内容事先一一列出,在实施时依此内容逐项检查,使工作不出现遗漏。
4.1.2排列图:又叫柏拉图,是朱兰博士根据意大利经济学家柏拉图(又译成巴雷特)的统计图加以延伸创造出来的,它是根据统计数据,加以分层,并计算出各个项目(如不合格率、金额等)所占比例,在依据大小排列,累积而形成的图形,排列图主要帮助我们抓住关键问题。
4.1.3因果图:也叫鱼骨图或特性要因图,或石川图,是由日本人石川博士于1952年发明,其主要目的是阐明事物之间因果关系,分原因追求型和对策追求型。
4.1.4控制图:是1924年美国贝尔电话试验所休哈特博士发明的,是识别过程变差的重要工具,能判别过程变异的原因是特殊原因变差还是普通原因变差。
4.1.5概率:——A事件在n次试验中出现了m次,m/n就称为A事件的概率4.1.6抽样检验——从交验批中随机抽取一些样本进行的检验4.2常用统计技术的选用4.2.1办公室负责制定“统计技术运用一览表”并下发到各相关部门。
4.2.2工序控制在APQP过程中,项目组或责任部门应明确统计技术的选用并列入控制计划之中;对于非100%检验的计量值特殊特性一般采用X—R或计数性的采用P图。
4.2.3产品检验生产部选择采用统计抽样检验对产品进行判断。
4.2.4质量改进通过利用质量统计、检查表、分层法(层别法)、排列图(柏拉图)、散布图、因果图(鱼骨图、石川图、特性要因图)、抽样检验等统计技术找出主要不合格或改进项目。
IATF16949统计技术与数据分析控制程序样板
IATF16949统计技术与数据分析控制程序样板一、目的二、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所有涉及统计技术与数据分析的工作环节及相关人员。
三、定义1.统计技术:应用数学和统计方法来收集、分析和解释数据的技术。
2.数据分析:将收集的数据进行整理、解读和发现问题的过程。
四、程序流程1.收集数据a.指定数据收集的频率和方式,包括采样方法和数据收集表格。
b.由相关人员按照指定频率和方法进行数据收集。
c.将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存档,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数据分析a.在收集一定量的数据后,进行数据分析。
b.应用适当的统计方法和工具,例如控制图、直方图、散点图等,对数据进行可视化和分析。
c.分析数据,发现潜在的问题和异常。
3.问题解决a.一旦发现问题或异常,立即采取纠正措施。
b.应用问题解决工具和方法,例如5W1H、鱼骨图、等等,进行问题根本原因的分析和解决。
c.实施纠正措施,并记录纠正措施的有效性。
4.指标跟踪a.确定关键的质量指标,例如不符合品率、首次通过率等。
b.跟踪和记录这些指标,以便进行趋势分析和改进计划的制定。
5.持续改进a.根据数据分析结果和指标跟踪情况制定改进计划。
b.确定负责人和时间表,跟踪改进计划的执行情况。
c.定期评估改进计划的有效性,并进行调整和优化。
五、培训与沟通1.根据需要,为相关人员提供统计技术与数据分析的培训,以确保他们具备必要的知识和技能。
2.定期与相关人员进行沟通和交流,分享数据分析结果和改进计划的进展情况。
3.定期组织质量管理体系评审会议,评估统计技术与数据分析的实施情况,并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六、文件管理1.所有数据收集表格、统计分析报告等文件应进行适当的归档保存,以便查询和回顾。
2.文件管理负责人应进行定期的文件审查,确保文件的准确性和可用性。
七、术语和缩写八、相关记录本程序所涉及的相关记录包括但不限于:1.数据收集表格2.数据分析报告3.问题解决记录4.指标跟踪记录5.改进计划和执行记录6.培训记录7.文件管理审查记录。
数据统计分析管理程序
1目的
提供符合要求和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证据,规范数据资料的收集、分析和统计技术的使用,通过数据分析,以确定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和有效性,并识别可以实施的改进机会,以支持产品、过程和管理体系的策划、实施和持续改进,增强顾客满意,增强供应商的管理及改进,以改进公司的业绩。
2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质量管理体系运行过程中的所有活动与过程的数据收集、分析和使用的管理和控制。
7.3.2按统计周期进行汇总,利用看板进行图表揭示的部门,应及时在图表上反映最新的质量动态。
7.4数据分析方法及实施
7.4.1 相关部门应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寻找数据变化规律和不断改进、提高产品质量的机会。
7.4.2 对过程控制不能达到预期目标或出现异常波动时,应运用排列图、因果图等方法进行原因分析,找出原因,采取相应的纠正或预防措施。
7.2.4 过程统计应用
a)不合格品率、直通率、成品率;
b)来料、出货检验批次合格率;
c)顾客投诉分析处理统计表;
d)顾客满意程度、来料准时率、交货准时率等;
e)设备完好率;
f)关键数据分析(如:CP或1各部门数据录入人员负责收集有关质量数据或资料,按要求设置数据录入表格(格式)或图表,并及时将数据录入,应确保质量数据真实、准确和可靠。录入形式可以是纸质表格、计算机文档。
7.1.1数据可采用已有的记录、书面资料、电子版资料、声像资料、语音资料等方式。
7.2统计技术的选用原则
7.2.1根据公司产品的实际情况,优先采用国家公布的质量控制和检验抽样标准;
7.2.2 采用由顾客规定的质量控制和抽样标准时,须由双方协商决定;
7.2.3基本的统计技术有:均值极差图(Xbar-R)、均值标准差图(Xbar-S)、不合格品率的P图等;统计分析软件可以使用JMP\MINITAB\MINIDATA等。
IATF16949数据分析管理程序(含流程表格)
数据分析管理程序(IATF16949-2016/ISO9001-2015)1.0目的1.1 确定、收集和分析适当的数据,以证实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和有效性,并确定可以实施的改进。
1.2 建立完善公司数据和资料管理网络,以便公司层了解公司现状和顾客、供方情况,及时做出决策。
1.3 实施统计技术进行数据分析和过程控制,以寻求管理有效性。
2.0范围适用于对来自监视和测量活动及其他有关渠道的数据的收集、传递、分析、决策等管理活动。
3.0职责3.1 质检部负责统筹公司对内、对外相关数据的传递与分析、处理。
3.2 各部门负责各自相关的数据收集、传递、沟通和分析。
3.3 管理者代表领导进行公司级数据分析工作,如经营计划指标的考核与分析。
3.4 质检部是统计技术应用的主管部门。
4.0程序内容4.1数据分析管理程序4.2 其他管理要求4.2.1 统计技术的应用a 在产品实现策划中,质量策划小组应确定每一过程适用的统计工具,并应包括在质量控制计划中。
b 统计技术常用于以下方面:a)资料的收集与分析;b)过程能力控制;c)问题与原因分析;d)测量系统分析;e)市场调查、分析。
c 质检部负责确定公司质量管理所需要的统计技术,不限于控制图和过程能力分析。
d 对于确定的SPC统计技术,由使用部门负责实施,并做好《SPC研究报告》。
应针对新的或常规的特殊特性过程实施SPC,结果应满足SPC、PPAP或顾客要求。
4.2.2 数据的收集、分析方法和频次a 各部门日常应注意及时收集与公司质量管理和本部门工作目标达成有关的各种有用信息和数据。
b数据分析可采用统计累加、趋势图分析等方法,由各部门进行。
c 公司经营计划指标数据分析(考核)的频次依据《经营计划管理程序》的有关规定。
4.2.3 质检部负责数据和资料收集、分析工作的协调,对部门间的配合及公司决策层的工作要求进行统筹落实,对现行部门的工作实施情况进行监视。
4.2.4 质检部负责有关统计技术的培训,整个组织应了解统计技术的基本概念,如:变差、控制(稳定性)、过程能力和过度调整。
22数据分析管理程序
数据分析管理程序1.目的确定和收集数据,采用适当的统计技术加以分析,确保产品质量得到有效控制,以证实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和有效性,并评价可以改进的地方。
2.范围适用于产品质量形成和质量管理体系的各个有关过程。
3.定义推移图:将进行工作的方针与目标以数据化,并将统计报表的实质转换成以图示的方法表示出来,根据对推移图的观察可得知实际成果与标值的差距,从而采取必要的措施。
4.职责4.1技质科应收集的数据:来料、生产过程、出货质量情况、内部审核结果、管理评审输出等;4.2采购应收集的数据:采购产品的合格率、合格供应商情况等;4.3供销科科应收集的数据:交货期及准时交货率、客户满意度、客户投诉情况等;4.4生产主管应收集的数据:生产日报、生产计划完成率、设备完好率等。
5.程序5.1各部门根据以往的运作情况及需要,确定所要收集的那些数据。
5.2根据确定的应收集数据,选择合适的统计技术,对每月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掌握其发展趋势。
5.3 统计技术的需求和运用;5.3.1在统计质量目标中的量化指标时,可运用推移图进行分析。
5.3.2技质科将每月每周的生产日报,产品不良项目,采用线-柱图进行分析。
5.3.3生产主管采用管制图来控制产品加工的稳定。
5.3.4供销科科每月根据交货状况,制作准时交货率推移图及顾客满意度推移图。
5.3.5生产主管根据生产产品的情况,绘制生产达标率推移图,根据设备完好情况,绘制设备完好率推移图。
5.3.6相关人员认为有必要时,可对统计技术应用的需求进行讨论,可及时对统计技术进行适当的补充。
5.4根据统计分析得出的结果, 对于有不良趋势的项目或已超出受控范围的按《纠正和预防措施管理程序》对其进行控制;对于趋势良好的项目按《持续改进管理程序》进行控制。
5.5根据每周或每月数据分析得出的结论,提交管理评审。
5.6记录保存:推移图与管制图由文管保存,期限为二年。
6.参考文献《纠正和预防措施管理程序》《持续改进管理程序》7.记录生产月报表管制图数据记录表8.流程图(无)。
数据分析管理程序
数据分析管理程序1.数据收集:2.数据存储:收集到的数据需要进行存储,以便后续的处理和分析。
数据存储可以采用关系数据库、数据仓库或者云存储等形式,根据实际需要选择适合的存储方式。
同时,需要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隐私保护,有一套完善的数据安全措施。
3.数据清洗:数据清洗是指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处理,以去除重复、缺失和错误的数据,确保数据的质量和准确性。
数据清洗的过程包括数据去重、数据合并、数据填充和数据格式转换等。
4.数据分析:数据分析是数据分析管理程序的核心环节,通过运用统计学和机器学习等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和规律。
数据分析可以包括描述统计、推断统计、聚类分析、关联规则挖掘、预测模型等。
5.数据可视化:数据可视化是将数据分析结果以图形化的方式展示出来,更直观地传递数据的信息。
数据可视化可以采用折线图、柱状图、散点图、饼图等多种图表形式,同时还可以结合动态效果和交互功能,提升用户体验。
6.数据报告:7.模型优化:8.数据安全:在数据分析管理程序中,数据的安全性至关重要。
需要建立完善的数据安全管理体系,包括数据加密、权限控制、安全审计等措施,从而保障数据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
总结:数据分析管理程序是一种能够将科学方法和数据分析技术应用于实际管理中的程序,通过数据的收集、存储、清洗、分析和可视化,帮助决策者优化业务流程、制定决策和提升业绩。
数据分析管理程序需要具备数据分析能力、统计学知识、机器学习技术和数据可视化技巧等综合能力,以支持决策者做出明智的决策。
同时,数据分析管理程序还需要关注数据的安全和隐私保护,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合规性。
数据分析管理程序
数据分析管理程序数据分析管理程序1目的范围收集和分析与体系运行及过程质量、环境及 OHS 管理体系、产品质量有关的数据,以确定质量、环境及 OHS 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和有效性,并识别可以实施的改进。
适用于对来自体系运行及过程质量、环境及 OHS 管理体系、产品质量测量和监控活动及其他相关来源的数据进行分析。
2职责2.1 总工室2.1.1 负责对全公司的数据分析控制程序进行 f]口管理。
2.1.2 负责每半年对全公司数据分析情况进行一次汇总,并传递到品控中心及各公司品保部,由品控中心及各公司品保部依据公司数据分析结果,组织相关部门执行能 1 正预防措施管理程序趴2.2 品保部2.2.1 负责对所属公司的各部门各类数据的收集分析传递实施具体管理。
2.2.2 负责对本公司数据进行分类汇总上报总工室;2.2.3 负责对统计技术的具体选择与应用,将统计方法选择情况上报总工室。
2.2.4 负责统计技术的推广应用、监督检查和组织培训。
2.3 品控中心负责对其他部门的数据分析及控制实施.2.4 品控中心负责对其他部门的数据进行分类汇总上报总王室。
2.5 各部门负责收集本部门有关的数据并每季度上报品保部集中分析;其他部门负责收集本部门相关数据每季度上报品控中心;3工作程序3.2 数据的来源3.2.1 外部来源a.政策、法律、法规、标准;b.地方政府机构检查的结果及反馈;c.市场、新产品、新技术的发展方向;d.同类产品的市场动态、竞争对手的产品和过程信息等;e.相关方(如顾客、供方等)反馈及投诉、服务信息等;3.2.2 内部来源a.日常信息、产品检验试验记录、产品不合格信息、不合格品率、质量、环境及 OHS 管理体系目标完成情况、质量、环境及 OHS 管理体系审核结果与管理评审报告及体系正常运行的其他记录。
b.紧急信息,如出现突发事故等;c.其他信息,如员工建议等。
备、通讯等方式。
3.3 数据的收集、分析与处理3.3.1 各单位每季度的第二个星期将上一季度的所有需收集分析处理的数据上报到相应的归口部门:品保部、品控中心。
统计技术及数据分析控制程序
1.目的规定了公司内、外部信息收集、分析的方法及责任,有利于使公司能根据内外部环境和形势,制订相应的政策和措施。
2.范围适用于公司各职能部门对信息资料的收集、分析和管理。
3.定义3.1 统计技术------用于提示产品/工作质量形成的规律的统计方法.4.职责4.1 公司品管部是本程序的归口管理部门。
4.2 各部门负责将与本部门业务、职能有关信息、资料的收集、分析和使用,并对信息的真实性和有效性负责5.程序内容5.1 统计技术管理5.1.1 常用统计技术工具常用的统计技术有:SPC控制图(Xbay-R、X-MR等)、MSA、CP、FMEA、直方图、因果图、排列图、统计表、甘特图、折线图、柱状图、网络图等等。
各部门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一种或几种统计工具。
但应予以规定且核准,工作中即按规定实施。
5.1.1.1柱状图:应用于某一段时间内,两种或两种以上特性在同一要求下所处的状态对比。
5.1.1.2 统计表:需要迅速取得或整理数据而设计的只需作简单检查便可搜集信息的表格。
5.1.1.3 排列图:通过分类排列找出存在的主要质量问题,抓住关键。
5.1.1.4 因果图:针对质量问题,引用人、机、料、法、环、测等六个方面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找出主要原因。
5.1.1.5 控制图:在过程控制中对产品质量特性随时间变化而出现的变差进行监控的图表。
5.1.1.6 直方图:用于分析工艺过程的状态,看工序是否稳定,如不稳定,推断总体质量及掌握工序能力保证质量的程度。
5.1.1.7 折线图:针对某一特性,进行汇总并规律统计,查看其趋势图形,以了解其实际状况。
5.1.1.8 FMEA:应用于产品质量先期策划中的失效分析。
5.1.1.9 MSA:应用于对测量系统能力的分析。
5.1.1.10 CP:应用于产品质量先期策划中的质量控制计划。
5.1.1.11 甘特图:用于项目工作的进度日程计划安排。
5.1.2 统计技术应用领域5.1.2.1各部门通过对公司一级数据的收集、整理,并加以分析,以验证各相关目标、指标的达成情况。
QP-018数据分析管理程序
4.1 品管七大手法:检查表、柏拉图、特性要因图、散布图、管制图、直方图、层别法。
5.作业内容
5.1 可应用统计技术之方法(如品管七大手法及制程能力分析),以显示阶段品质状况,如分包商能力、产品特性的允收能力等。
5.2 有关各阶段可运用统计技术,参考等5.5 条统计技术与应用时机对照表。
5.3 依第3.1条-3.4条权责规定,收集各品质资料汇整报表,交品质部统计分析,以提供部门管理者作为改善依据,或品质计划预定目标值所订定之各项活动成效之确认或追踪。
1.目的
应用统计技术,以分析各项品质要因,使本公司质量管理体系不断改进。
2.范围
从进料管制、不合格品管制与改善、成品检验、供应商、外协工厂管制、客户投诉与退货处理等均适用。
权责
资料收集统计分析
3.1 进料管制品质部品质部
3.2 出货管制品质部品质部
3.3 客户投诉与退货 营销部品质部
3.4 各部门主管鉴别及决定、收集、分析适当的资料包括前述报表,以显示质量管理体系的适用及有效,及利用监测及其相关的统计报表评估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
5.7 资料分析之收集可包括:客户满意度调查、各项检测报告、产品的特性趋势的统计图、预防措施的时机等。
6. 相关文件
6.1 记录管理程序
6.2 人力资源管理程序
6.3 纠正及预防措施管理程序
7. 相关表单
序号
相 关 记 录
保 存 期 限
备 注
1
客户满意度分析报告
两年
2
质量目标达成一览表
两年
8. 附件
5.4 有关应用统计技术方法及品质专业课程教育训练之实施,依《人力资源管理程序》办理。
5.5 可运用统计技术与应用时机之对照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统计技术与数据分析管理程序
1.目的
为了更好地应用统计技术,通过对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HS管理以及方针目标指标数据的收集、分析和比较,正确评价整合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和有效性,并寻求改进的机会,特制定本程序。
2.适用范围
本程序规定了统计技术应用的方法和要求。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各种数据的统计分析。
3.定义
3.1统计技术:所谓统计技术,一是指运用统计学的原理和方法,科学且经济有效地解决实际问题的一门实用技术.与传统的定性分析方法相比,用统计技术可以得出有效的和客观的量化结论。
二是指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变异并进行推论的技术.使用统计技术可帮助组织了解变异,从而有助于组织解决问题并提高有效性和效率,有助于更好的利用可获得的数据进行决策。
4.职责
4.品质部:
a.负责实施抽样检验及质量损失等相关数据的统计和分析,负责统计技术过程应用的监控;
b. 负责本部门年度目标指标的统计和分析并对统计技术的应用进行指导和推广
4.2总务部:
a.负责组织对应用统计技术的人员进行教育培训以及培训需求信息和员工考勤、工资核算以及相关信息的统计分析;
b.负责对、能资源利用、人力资源等相关数据的统计和分析
4.3开发部门:负责开发各阶段数据的统计与分析
4.4制造部:负责对产能以及设备利用率等相关数据的统计和分析
4.5财务部:负责对经营指标、资金利用以及管理成本等数据的统计和分析
4.6 市场部:负责对市场占有率、顾客满意率等数据的统计和分析
4.7其他部门:负责与本部门KPI及相关的数据的收集、分析和比较及统计技术的应用
5.管理程序与内容
5.1统计技术方法的识别和确定
5.1.1本公司主要采用下列统计方法用于数据分析:
a. 排列图——适用于寻找主要问题或影响质量、环境、健康安全的主要原因;
b. 因果图——适用于不合格或不符合原因分析;
c. 调查表——适用于不合格品及原因调查、质量分布调查;
d. 抽样检验法——适用于产品和过程的监测;
e. 控制图——适用于质量控制点质量状况的控制;
f. FMEA----用于技术、工序质量以及环境、安全方面的潜在失效情况的分析;
g. 其他适用的统计技术根据需要确定。
5.2统计技术和方法的培训
品质部负责组织对应用统计技术的相关人员进行统计技术知识的教育培训,使其掌握统计技术的理论知识和具备统计技术的应用能力。
5.3统计技术的应用
a.在过程控制中,对关键过程的工序能力及工序质量控制点的控制可应用控制图;
b.在质量问题原因分析、环境因素识别和环境影响评价、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时,可应用因果图、头脑风暴法、排列图、调查表法、FMEA等方法;
c.在实施纠正预防措施和质量改进时,可应用对策表;
d.在产品监视和测量时,判断连续批产品的质量状况,应用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GB2828-2008)进行检查;判断生产稳定性的产品的质量状况,应用周期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GB2829-2003)进行检查。
e.QC小组应采用PDCA循环方式开展活动,并广泛应用各种统计技术。
f.对顾客进行满意程度测量时,可采用调查表等统计技术。
g.对技术设计和过程设计的失效模式进行分析时,可采用FMEA技术。
h.技术或研发、工程部门根据客户提出的要求及体系、过程、产品中的需要,与质量管理部门商定过程或场合所用的统计工具,必要时在工艺文件或检验文件中进行明确规定。
5.4提供改进依据
5.4.1各部门应根据数据分析结果,评价各自职责范围内相关过程的运行情况,并提供以下方面的信息:
a.目标指标实现状况及改进措施;
b.顾客以及相关方满意程度;
c.产品与要求的符合性;
d.过程、产品的特性及其趋势;
e.供方的信息。
f.确定迅速解决顾客相关问题的优先顺序;
g.确定与顾客相关的关键趋势和相互关系以支持现状评审、决策和长期策划;
h.及时报告在使用中产生的产品信息的信息系统。
5.4.2利用数据分析提供的信息,作为评价和改善综合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和有效性的依据,对分析确定产生问题的原因,按《纠正和预防措施管理程序》,采取相应的纠正/预防措施和改进措施并实施。
5.5质量管理部门负责组织统计技术应用的指导,对应用统计技术取得显著成效的小组进行成果评价,并负责组织发表和推广。
6.相关记录
各类统计图表
纠正与预防措施计划表7.流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