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识计算机网络教案

合集下载

《计算机网络》教案

《计算机网络》教案

《计算机网络》教案

【计算机网络】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体系架构和发展历程;

2. 掌握计算机网络中的常见术语和相关技术;

3. 理解计算机网络的通信原理和各层协议的功能;

4. 能够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数据传输和信息交换。

二、教学内容

1. 基本概念

1.1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和特点

1.2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1.3 网络拓扑结构和传输介质

2. 网络协议

2.1 OSI参考模型

2.2 TCP/IP协议族

2.3 常见网络协议(如HTTP、FTP、SMTP等)

3. 网络通信原理

3.1 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

3.2 数据的传输方式(单工、半双工、全双工)

3.3 数据的传输单位(比特、字节、帧、数据报等)

4. 网络硬件设备

4.1 网络接口卡(NIC)

4.2 集线器、交换机、路由器的功能和区别

4.3 网络传输介质(如双绞线、光纤等)

5. 局域网和广域网

5.1 局域网的定义和特点

5.2 广域网的定义和特点

5.3 局域网和广域网的比较

6. 网络安全

6.1 常见的网络安全威胁

6.2 防火墙和入侵检测系统的功能

6.3 加密和认证技术

三、教学步骤

1. 导入:通过引入一个与学生生活相关的网络应用案例,激发学生对计算机网络的兴趣和好奇心。

2. 概念讲解:逐一介绍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相关术语,通过图

示和实例帮助学生理解并记忆。

3. 协议解析:以TCP/IP协议族为例,讲解其体系结构和各层功能,重点解析其中的IP、TCP和HTTP协议。

4. 实例演示:通过搭建简单的局域网,演示数据的传输过程和网络

设备的配置,让学生亲自参与实践操作。

计算机网络基础教案

计算机网络基础教案

计算机网络基础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计算机网络的概念,知道计算机网络的分类和发展历程。

2.掌握TCP/IP协议族的基本概念,理解其在计算机网络中的

作用和应用。

3.了解局域网、广域网、互联网等常见网络的结构和特点。

4.掌握网络传输中数据的三种传输方式和网络拓扑结构。

二、教学内容

1.计算机网络的概念、分类和发展历程。

2.TCP/IP协议族的概念和应用。

3.局域网、广域网和互联网的结构和特点。

4.数据的三种传输方式和网络拓扑结构。

三、教学方法

1.讲授法:主要是通过讲解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网络的概念、分

类和发展历程,掌握TCP/IP协议族的基本概念及其应用,理

解局域网、广域网和互联网的结构和特点,掌握网络中数据的传输方式和网络拓扑结构。

2.讨论法:在讲解中,可以适当与学生进行讨论,帮助学生更

好的掌握计算机网络的相关概念和知识。

3.案例分析法:可以通过案例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计算机网络

的实际应用。

4.实验法:可以通过搭建网络实验环境,让学生了解网络的基

本操作。

四、教学过程

1.计算机网络的概念、分类和发展历程。

计算机网络概述:计算机网络简单地说就是不同地点的计算机通过通信设备和通信线路连接在一起,实现信息共享和资源共享的系统。网络的主要作用是资源共享、信息交流和数据传输。

计算机网络分类:按照范围可以分为局域网、广域网和互联网;按照拓扑结构可以分为总线型、环型、星型、树型和网状型等五种基本结构。

计算机网络发展历程:从点对点通信到计算机网络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发展历程包括自主网络、孤岛网络、局域网、广域网和互联网等阶段。

《计算机网络》教案

《计算机网络》教案

《计算机网络》教案教案标题:计算机网络

课时数:2课时

教案目标:

1.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掌握计算机网络的结构和通信方式;

3.了解互联网的发展历程和现代网络技术;

4.了解网络安全和网络管理的基本知识。

教学内容:

第一课时:计算机网络基本概念

1.计算机网络的定义与特点;

2.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3.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硬件组成;

4.计算机网络的工作原理。

第二课时:网络通信和互联网

1.计算机网络的通信方式;

2.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

3.互联网的发展历程;

4.现代网络技术及其应用。

教学方法:

1.讲授:通过教师讲解,向学生传授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案例分析:通过具体实例,加深学生对计算机网络的认识;

3.讨论交流:通过小组讨论或课堂互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4.实践操作:通过网络实验或模拟实验,让学生亲自体验网络操作和应用。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1.引入:通过提问和讨论,调动学生对计算机网络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计算机网络的重要性和作用;

2.讲解:介绍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分类,让学生对计算机网络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3.示例分析:通过实例分析,解释计算机网络的工作原理和基本硬件组成;

4.练习:布置小组讨论或个人作业,让学生总结计算机网络的工作原理和基本硬件组成。

第二课时:

1.复习:对上一次课的要点进行复习,巩固学生对计算机网络基本概念的理解;

2.讲解:介绍计算机网络的通信方式和拓扑结构,让学生了解网络通信的基本原理;

3.示例分析:通过实例分析,解释互联网的发展历程和现代网络技术的应用;

初识计算机网络教案

初识计算机网络教案

初识计算机网络教案

在信息高速发展的今天,网络正势不可挡地冲击着人们的生活,它改变了原始意义的时空概念,给人类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惊喜。以下是店铺为大家献上一份初识计算机网络教案,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初识计算机网络教案

【学习目标】

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发展,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功能。了解计算机网络的三种分类,掌握每种网络分类的特点。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典型应用。【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计算机网络按网络覆盖范围和交换方式分类

2、教学难点

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分类

【知识链接】

前一节我们学习了双机互联,双机互联起来了,大家都很清楚了,但是如果很多台电脑连接起来,它们之间又是怎么进行数据交换和通信的,我想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基本上能搞懂一个基本过程了。

【教学过程】

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

问题探讨:请同学讨论一下你对计算机网络的认识,请举例说明我们身边的计算机网络?请写出计算机网络的定义:

2、通过上网体验计算机网络的功能,分小组讨论、交流计算机网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并举例说明?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按照网络覆盖范围分类局域网(lan):一般限定在较小的局域网内,如校园网

城域网(man):的规模局限在一座城市的范围内

广域网(wan):可以跨国界和洲界,甚至覆盖全球范围。

按照交换方式分类可以将通信网络分为电路交换通信和分组交换通信。传统电话通信是采用的电路交换技术,ip电话采用的是分组交

换技术。

问题讨论:试比较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方式优缺点?

按照网络拓扑结构分类:总线型拓扑结构:采用单根线作为传输介质,计算机均通过网卡直接连接到总线上,各台计算机地位平等:如图:

初识计算机网络-教案

初识计算机网络-教案

板书设计

一、认识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二、OSI参考模型

三、TCP/IP参考模型

课前预习

发布关于OSI参考模型以及TCP/IP参考模型相关知识,学生课前预习使用,使学生对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有所认识。

【课程思政导入】通过课前预习培养爱岗敬业、自主探究精神;通过项目实施案例学习培养项目工程意识。

知识准备

1.2.1 认识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1.构成网络体系结构的基本概念

2.结构化层次模型的优点

1.2.2 OSI参考模型

1.OSI参考模型概述

2.OSI参考模型

1.2.3 TCP/IP参考模型

任务实施——查看本机IP地址

查看本机IP地址有以下两种方法。

方法一如下。

(1)用鼠标右键单击网络图标,如图1所示,选择“打开‘网络和Internet’设置”选项。

图1 网络图标

(2)单击“以太网”选项,如图2所示。

图2 网络和Internet的设置窗口

(3)在“以太网”界面中选择“网络”选项,如图3所示。

图3 “以太网”界面

(4)单击图3所示的“网络”图标就能在“属性”区域中看到IP地址了,如图4所示。

图4 查看IP地址

方法二如下。

(1)按组合键“Win+R”打开“运行”对话框,在“运行”对话框中输入“cmd”,单击“确定”按钮,如图5所示。

图5 “运行”对话框

(2)打开命令提示符窗口,输入“ipconfig/all”,按“Enter”键,如图6所示。

图6 命令提示符窗口

(3)此时就可以看到IP地址等信息,如图7所示。

图7 IP地址等信息

课堂小结

通过实践操作,灵活运用贴近生活的类比分析,通过学习,学生掌握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如何查看本机IP地址等相关知识。

初中初识互联网教案

初中初识互联网教案

教案:初识互联网

课程目标:

1. 了解互联网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2. 掌握互联网的基本功能和使用方法。

3. 认识互联网的利弊,培养正确的网络素养。

教学重点:

1. 互联网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2. 互联网的基本功能和使用方法。

教学难点:

1. 互联网的利弊和正确的网络素养。

教学准备:

1. 电脑、投影仪等教学设备。

2. 互联网教学素材。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1. 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互联网?它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什么作用?

2. 学生分享自己的看法和经验。

二、讲解互联网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10分钟)

1. 讲解互联网的定义:互联网是指全球范围内,通过计算机网络相互连接的庞大网络系统。

2. 介绍互联网的发展历程:从ARPANET到TCP/IP,再到现在的移动互联网。

3. 讲解互联网的组成部分:硬件、软件、协议、服务。

三、讲解互联网的基本功能和使用方法(10分钟)

1. 讲解互联网的基本功能:信息传递、沟通交流、娱乐休闲、在线学习等。

2. 演示互联网的基本使用方法:浏览网页、发送邮件、聊天工具、下载文件等。

3. 学生实际操作,掌握互联网的基本使用方法。

四、讲解互联网的利弊和正确的网络素养(10分钟)

1. 讲解互联网的利:方便快捷的信息获取、拓宽视野、提高学习效率等。

2. 讲解互联网的弊:信息过载、网络依赖、网络安全问题等。

3. 培养正确的网络素养:自觉抵制不良信息、保护个人隐私、遵守网络规则等。

五、课堂小结(5分钟)

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总结互联网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基本功能和使用方法。

计算机网络基础教案

计算机网络基础教案

计算机网络基础教案

教案编写人:XXX

教科书:《计算机网络基础》

一、教学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够:

1. 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础概念和工作原理;

2. 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常见术语和标准;

3. 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层次模型和协议栈;

4. 理解互联网的发展历程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

二、教学准备

1. 教学工具:计算机、投影仪;

2. 教材:《计算机网络基础》教科书、课堂笔记。

三、教学过程

本节课分为四个部分。

1. 知识点讲解(约30分钟)

计算机网络的概念与分类:

- 什么是计算机网络?

-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局域网、广域网、互联网等。计算机网络的工作原理:

- 网络通信的基本原理;

- 网络协议的作用及常见的网络协议(如TCP/IP)。

2. 概念解释与案例分析(约20分钟)

术语解释:

- IP地址、MAC地址、子网掩码等。

案例分析:

- 使用ping命令测试网络连通性;

- 使用traceroute命令追踪数据包的路径。

3. 计算机网络的层次模型(约30分钟)

OSI七层模型:

- 七层模型的介绍和各层的功能。

TCP/IP四层模型:

- 四层模型的介绍和各层的功能。

4. 互联网的发展与现状(约20分钟)

互联网发展的历程:

- 互联网的起源;

-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

互联网的重要性:

- 互联网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

- 互联网的未来发展趋势。

四、教学评价

教学评估方式:小组讨论

根据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学生将分成小组,展开讨论并回答以下问题:

1. 举例说明局域网和广域网的区别和应用场景。

2. 解释IP地址、MAC地址和子网掩码的作用和关系。

初中计算机网络的教案设计

初中计算机网络的教案设计

初中计算机网络的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 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组成;

2. 掌握计算机网络的主要功能和应用;

3. 了解互联网的接入方式和网络安全。

教学内容:

1.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组成;

2. 计算机网络的主要功能和应用;

3. 互联网的接入方式和网络安全。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1. 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网络应用场景,引起学生对计算机网络的兴趣;

2. 教师提出问题:“你们对计算机网络有什么了解?”,让学生分享他们对计算机网络的知识和经验。

二、基本概念和组成(10分钟)

1. 教师简要介绍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如网络、节点、链路等;

2. 教师讲解计算机网络的组成,包括硬件设备和软件协议;

3. 教师通过示例图或实物展示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让学生理解计算机网络的物理连接方式。

三、主要功能和应用(10分钟)

1. 教师介绍计算机网络的主要功能,如数据传输、资源共享、通信等;

2. 教师通过实际案例或图片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应用场景,如电子邮件、社交媒体、在线教育等;

3. 教师让学生思考计算机网络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应用,并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经验。

四、互联网的接入方式和网络安全(10分钟)

1. 教师讲解互联网的接入方式,如有线接入、无线接入等;

2. 教师介绍网络安全的基本概念,如防火墙、病毒防护、个人信息保护等;

3. 教师通过示例或案例让学生了解网络安全的重要性,并教育学生如何保护自己的网络安全。

五、实践活动(10分钟)

1. 教师安排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讨论计算机网络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应用案例;

计算机网络 教案

计算机网络 教案

计算机网络教案

《计算机网络》教案

一、教学内容概述

本节课主要介绍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组成结构和工作原理,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网络的初步认识和理解。

二、教学目标

1.了解计算机网络的概念和重要性。

2.掌握计算机网络的组成结构和工作原理。

3.能够对计算机网络进行简单的实践操作。

三、教学过程

1.引入

通过举例子,让学生认识到计算机网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和重要性。

2.概念讲解

介绍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和基本概念,如互联网、局域网、广域网等。

3.组成结构

讲解计算机网络的组成结构,包括网络通信设备、传输介质和网络协议等内容。

4.工作原理

讲解计算机网络工作的基本原理,包括数据传输的方式、网络

拓扑结构和路由选择等内容。

5.实践操作

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网络的配置和使用,如网络设置、文件共享等。

6.小结

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与学生交流和讨论。

四、教学资源

1.计算机网络教材和课件。

2.多媒体设备和计算机。

3.实验室设备和网络环境。

五、教学评估

1.通过课堂讨论和互动,检查学生对计算机网络基本概念的理解。

2.通过实践操作,评估学生对计算机网络配置和使用的掌握程度。

3.通过问题解答和小结,评估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综合理解和掌握情况。

六、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进度,灵活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同时,要关注学生的问题和困惑,及时解答和引导。最后,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和完善教学计划,提高教学效果。

《计算机网络》教案

《计算机网络》教案

《计算机网络》教案

计算机网络教案

一、引言

计算机网络是现代社会中必不可少的通信工具,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和领域。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本教案将介绍计算机网络的定义、组成、通信模型以及常见的网络协议。

二、计算机网络的定义

计算机网络是指将多台计算机通过通信线路连接起来,实现数据和信息的传输和共享的系统。其核心目标是实现计算机之间的数据交换和资源共享。

三、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1. 硬件组成

计算机网络的硬件组成包括计算机、网络设备和通信介质。计算机作为网络中的终端设备,通过网络设备(如路由器、交换机等)和通信介质(如光纤、电缆等)进行连接和通信。

2. 软件组成

计算机网络的软件组成包括网络操作系统、协议和应用程序。网络操作系统是指管理和控制网络通信的软件,协议是指网络通信中的规则和标准,应用程序是指在计算机网络中运行的各类应用软件。

四、计算机网络的通信模型

1. OSI参考模型

OSI参考模型是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的计算机网络通信模型,将计

算机网络通信划分为七个层次,分别是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

2. TCP/IP参考模型

TCP/IP参考模型是互联网上广泛采用的计算机网络通信模型,将计

算机网络通信划分为四个层次,分别是网络接口层、网络层、传输层

和应用层。

五、常见的网络协议

1. IP协议

IP协议是计算机网络中的网络层协议,负责将数据包从源主机传输

到目标主机。其主要功能是寻址和路由选择。

2. TCP协议

TCP协议是计算机网络中的传输层协议,负责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其主要功能是分割数据、建立连接、保证数据的可靠性和流量控制。

《计算机网络》教案

《计算机网络》教案

《计算机网络》教案

课程名称:计算机网络

课程目标:

1.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史。

2.掌握计算机网络的组成原理和相关技术。

3.熟悉常见的网络协议和网络安全知识。

4.培养学生的网络编程和网络管理能力。

教学内容:

第一课:计算机网络基础概念

1.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和分类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和基本概念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按网络规模、网络拓扑结构和网络应用等

2.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历史

-互联网的发展历史和现状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对社会的影响

第二课:物理层与数据链路层

1.物理层的作用和方法

-物理层的概念和作用

-串行通信和并行通信,调制解调器

2.数据链路层的基本概念和功能

-数据链路层的定义和作用

-数据链路层的帧结构和帧同步方法3.以太网和局域网技术

-以太网的特点和发展

-局域网的基本概念和常见技术

第三课:网络层和传输层

1.网络层的功能和路由技术

-网络层的定义和作用

-路由器和路由选择算法

2.传输层的功能和常见协议

-传输层的定义和作用

-TCP和UDP的特点和应用场景

第四课:应用层和网络安全

1.应用层协议和常见应用

-应用层协议的定义和作用

-HTTP、FTP和SMTP等常见应用层协议2.网络安全的基本概念和常见攻击方式-网络安全的定义和重要性

-常见的网络攻击方式和防御方法

教学方法:

教学内容主要以讲授为主,辅以案例分析和实践练习。在讲解基本概念和原理时,结合实际案例和网络拓扑图进行讲解,使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在课堂上安排实践练习环节,如搭建局域网、配置路由器等,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评估方法:

课堂作业、小组讨论和期末考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估。课堂作业主要是练习题和简答题,用于巩固和检测学生对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小组讨论可以通过案例分析和问题解决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期末考试主要测试学生对整个课程的掌握程度,包括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

《计算机网络》教案

《计算机网络》教案

《计算机网络》教案

一、教案简介

本教案旨在介绍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网络体系结构、网络协议

以及网络性能与管理等内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全面了解

和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知识与技能,为今后从事相关领域的学习和

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

1. 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础概念,包括网络节点、数据通信、协议等;

2. 理解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包括客户-服务器模型、对等网络模型等;

3. 熟悉网络协议的分类与功能,包括传输层协议、网络层协议等;

4. 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性与管理,并能够分析和解决网络故障与

安全问题;

5.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实践能力,通过实验与项目合作提高

对计算机网络的应用能力。

三、教学内容

1.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

1.1 网络节点及其功能

1.2 数据通信的基本原理

1.3 网络协议的定义与分类

2.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2.1 客户-服务器模型

2.2 对等网络模型

3. 计算机网络协议

3.1 传输层协议

3.1.1 TCP协议

3.1.2 UDP协议

3.2 网络层协议

3.2.1 IP协议

3.2.2 路由协议

4. 计算机网络性能与管理

4.1 网络性能的度量与评估 4.2 网络故障排除与调试

4.3 网络安全与防护

5. 实践与项目合作

5.1 计算机网络实验室实践

5.2 网络项目设计与实施

四、教学方法

1. 理论讲授:通过课堂讲解介绍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体系结构和协议等内容,并结合案例分析进行深入理解。

2. 实验操作:在实验室环境中进行计算机网络的实际操作,包括网络设置、配置和故障排除等,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初识计算机网络

初识计算机网络
逐个由中间结点先进行存储,再选择路径转发出去。分组长度有限,同样含有目标地址。这种网络兼有电 路交换和报文交换的优点,ARPANET被称为分组交换网之父。现在的计算机网络就采用这种交换方式。
单元1初识计算机网络
四、计算机网络分类
5.按工作模式分 (1)对等网络(Peer to Peer) 在对等网络中各台计算机具有相同的功能和地位,无主从之分,即不需要专门的服务器,任何一台计算
计算机通信网络阶段
以多个主机通过通信线路互联起来,为用户提供 服务,以传输信息为主要目的。
整个网络就是一个借助通信系统连接的、大的计
计算机网络阶段
算机系统,在标准化基础上解决了异地、异网互
联问题,以数据通信和资源共享为目的。
典型代表 美国航空公司建成的航空订票系统 (SABRE-I) 。 1969年由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署的 提出的ARPANET。
Internet
单元1初识计算机网络
三、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1. 逻辑构成 计算机网络从逻辑功能上可以分为通信子网和资源子网两部分。
(1)通信子网。包括通信线路(如光纤、双绞线 等传输介质)和转接部件(通信控制处理机,如集线 器、交换机、路由器等),负责提供网络通信功能, 提供入网接口和数据传输及转发功能。
机既可以作为服务器又可以作为客户机。它是小型局域网常用的组网方式之一。这种网络方式灵活方便, 但不利于集中管理,且安全性不能得到保证。

(完整版)《计算机网络》教案

(完整版)《计算机网络》教案

网状拓扑
节点之间通过多条链路互联,形 成复杂的网络结构。优点是具有 较高的可靠性和容错性,缺点是 结构复杂、成本高。
02
网络通信基础
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
数据、信息和信号
数据是信息的载体,信息是数据的内 涵,信号是数据的表示形式。
数据通信的主要技术指标
包括传输速率、误码率、信道容量和 带宽等。
通信系统的基本模型
数据传输技术
并行传输与串行传输
并行传输多位数据同时传输,串行传输一位 一位地顺序传输。
数据传输模式
包括单工、半双工和全双工三种模式。
同步传输与异步传输
同步传输以数据块为单位进行传输,异步传 输以字符为单位进行传输。
数据传输中的差错控制
采用奇偶校验、循环冗余校验等方法进行差 错控制。
数据交换技术
电路交换
SMTP、POP3和IMAP协议
用于将域名解析为对应的IP地址,实现网络 设备的名称解析功能。
用于电子邮件的发送和接收,支持邮件客户 端和邮件服务器之间的通信。
04
局域网技术
局域网概述
定义
局域网(Local Area Network, LAN)是一种在小范围内实现计 算机之间通信的网络,通常覆盖 一个建筑物或校园等小范围区域
网络管理的功能
包括故障管理、配置管理、性能管理、安全管理和计费管理等。

初识计算机网络教案

初识计算机网络教案

初识计算机网络教案

教案:初识计算机网络

教学目标:

1.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和基本概念;

2.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分类和各种网络类型的特点;

3.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历程;

4.了解计算机网络的作用和应用领域。

教学准备:

1.计算机、投影仪、幻灯片等教学设备;

2.教材、笔记等教学资料;

3.合适的案例和实例。

教学过程:

一、引入(10分钟)

1.根据学生日常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思考计算机网络对生活的重要性。

2.提出问题:你认为什么是计算机网络?

3.给出一个简单的计算机网络定义,引导学生思考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和功能。

二、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和概念(20分钟)

1.分享幻灯片,介绍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和基本概念。

2.解释计算机网络的组成部分:硬件、软件、协议等。

3.通过示意图展示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如总线型、星型、环形等。

4.引导学生回答问题:计算机网络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三、计算机网络的分类和网络类型(30分钟)

1.分享幻灯片,介绍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2.详细解释广域网、局域网、城域网、个人区域网等网络类型的特点

和应用范围。

3.通过实例和案例,帮助学生理解不同网络类型的应用场景。

四、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历程(20分钟)

1.分享幻灯片,介绍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历程。

2.示范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从局域网到广域网,再到互联网的演化过程。

3.提出问题:你认为互联网的出现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有哪些?

五、计算机网络的作用和应用领域(20分钟)

1.分享幻灯片,介绍计算机网络的作用和应用领域。

2.解释计算机网络在通信、信息共享、远程协作等方面的重要性。

《计算机网络》课程教案

《计算机网络》课程教案

《计算机网络》课程教案计算机网络课程教案

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研究,学生将会掌握以下知识和技能:

- 理解计算机网络基础概念和原理,包括网络拓扑结构、传输协议、网络安全等。

- 掌握 OSI七层模型,复用/分用技术等。

- 理解网络编程,设计简单的网络应用程序。

- 知道最新网络技术和发展趋势。

教学大纲

第一章计算机网络概述

-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功能、分类与重要性。

- 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拓扑结构、通信方式和分类。

- OSI/RM和TCP/IP网络模型。

第二章物理层

- 物理层概述,物理层提供的服务。

- 传输介质,数字传输系统,模拟传输系统。

- 调制与解调、编码与解码、数据传输的基本原理。- 信道复用技术,传输介质的高级技术。

第三章数据链路层

- 数据链路层概述,数据链路层提供的服务。

- 帧的概念,MAC协议,CSMA/CD协议和轮流协议。- 环路拓扑结构,ATM网络,令牌环网技术。

- 数据链路层的流量控制与错误控制。

第四章网络层

- 网络层概述,网络层提供的服务。

- 网络层的组网方法,IP协议,路由选择算法和协议。

- 网络地址层次结构,子网化,NAT技术。

- 网络层的差错控制和流量控制。

第五章运输层

- 运输层概述,运输层提供的服务,运输层实体间的逻辑通信结构。

- TCP的基本概念、工作流程、可靠连接实现、流量控制,滑动窗口协议原理。

- UDP的基本概念和工作原理。

- 运输层拥塞控制与质量服务(QoS)。

第六章应用层

- 应用层概述,应用程序的体系结构,客户/服务器程序的体系结构。

- 基于TCP/IP协议的应用层协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内容:初识计算机网络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了解计算机网络的主要功能、分类和拓扑结构;

(2)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

过程与方法:

(1)学习计算机网络的相关知识。

(2)能利用所学网络知识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探讨。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感受网络的神奇作用,激发对网络技术的求知欲;

(2)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归纳总结能力,学会学习。【教学重点】计算机网络的组成与功能

【教学难点】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准备】多媒体网络教室、相关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我们生活中哪些地方使用了计算机网络?

学生活动:思考回答

设计意图:引入本节课题,集中学生注意力。

二、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1、问题:计算机网络有哪些部分组成?

2、实践:组织学生查看计算机教室的网络结构。

3、探究:

(1)单独一台计算机能不能称为网络?(多台)

(2)有了多台地理上分散的独立计算机系统,要成为网络,还需要什么呢?(网线)

(3)大家玩游戏时,怎么判定输与赢呢?还得要有什么呢?(游戏规则)

设计意图:通过层层递进的问题,让学生对计算机网络有更深一层的认识。查看网络结构,加深认识。

4、小结计算机网络组成、定义

(1)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①多台地理上分散的独立的计算机系统;

②传输介质和网络设备;

③通信协议

(2)计算机网络的概念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提炼知识的能力

三、计算机网络功能

1、问题:咱们生活中很多地方都用到计算机网络,那么它有什么的功能?

学生活动:分组讨论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小组讨论解决问题的能力。

2、小结

计算机网络功能:

①数据通信。如:电子邮件、网上聊天等。

②资源共享。如:网上浏览新闻、网上查找学习资料等,

③分布控制与分布处理。如:自动作战指挥系统

师生共同小结,得出结论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提炼知识的能力

探究计算机网络的组成和定义

四、认识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1、设问:大家平时听说过的网络类型有哪些?

2、讲解:计算机网络分类方式有多钟,一般的分类方式是按网络覆盖范围来分,分为:局域网(LAN);城域网(MAN);广域网(WAN)。另外一种按照网络的拓扑结构,可以分为总线型、环形、星型、树型和网状结构。对于各种网络的覆盖范围及适用场合大家自己总结。

设计意图:让学生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分类及各自的特点。

五、课堂小结

本节课的知识点:

网络组成→网络功能→网络分类

设计意图:回顾所学,加深印象。重现知识的延展过程。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概念性知识较多,主要采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对各个知识点进行突破,收效很好。但学生在概括和描述知识内容时语言表达不流利,不准确,需进一步加以培养。对少数胆小同学,鼓励的不够,在学法的指导上还应加以强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