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急危重症的现场处理
急危重症病种的服务规范和流程

急危重症病种的服务规范和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急危重症病种的服务规范和流程如下:一、接诊1. 紧急情况下,患者或家属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如120。
临床内科应急预案的及流程

临床内科应急预案的及流程内科是医学的一大门类,负责研究和治疗人体器官的非手术类疾病,对提高人口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由于内科疾病多种多样,难以预测,因此编制临床内科应急预案是必要的。
本文将围绕内科应急预案及其流程进行详细阐述。
一、临床内科应急预案的概述内科应急预案是指用于应对内科急危重症的指导方案,主要用于指导医生、护士、急救人员等医护人员在现场处理内科急危重症的行为及可能出现的难点。
内科急危重症的发生可能危及患者生命,因此要及时、准确地处理这些情况。
为了降低医疗事故的发生率,提高患者救治的效果,内科应急预案是必不可少的。
临床内科应急预案主要目的是为了在内科急危重症发生时,最大程度地保护患者的生命安全。
预案内容涉及到内科科室内急诊受理、医疗护理、急救处置、医疗设备使用等方面,用于处理内科急危重症的突发情况。
二、临床内科应急预案的编制内科应急预案的编制是医院必须要进行的工作。
医院内科科室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结合内部资源,确定内科应急预案的编制工作。
在编制内科应急预案时,应考虑以下因素:1、门诊和急诊接诊流程内科应急预案首先要考虑的是接诊流程,例如接诊人员的设置、急诊值班人员的数量、各类医护人员的配备情况、内科急诊初步判断病情的标准及临时处理方式等。
2、病情评估和分级管理内科急危重症的病情评估和分级管理也是内科应急预案编制的重点。
不同病情的急救处理方式有所不同,应急预案必须详细规定内科不同疾病的评估分级,确保合理分配资源和专业技术管理。
3、急救设备与药品内科急危重症的救治需要使用各种急救设备和药品,因此在内科应急预案中必须考虑这些因素。
预案要求整理常用药品、常用救援药品、常用医疗设备以及急救车的配备情况等,以保证急救处置的速度和有效性。
4、团队合作和通讯系统内科应急预案编制还需要考虑全场协同工作。
科室内要有救护车、专家团队、护理队伍等多个合作团队来完成应急处置,因此要进行协调管理,确保信息传达顺畅,工作协同高效。
医院门(急)诊急危重症患者优先处置规定

医院门(急)诊急危重症患者优先处置规定第一条为落实以患者为中心的宗旨,提高门(急)诊救治效率,最大限度地保证急危重症患者生命安全,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门(急)诊急危重症患者是指:在门(急)诊就诊的由于各种病因危及生命或重要器官功能,或生命体征严重不稳定如不立即进行处置则难以缓解或有致残、致死可能的患者。
第三条处置原则(一)医务人员要本着“以患者为中心”、“救死扶伤”的精神,一旦发现患者出现危急情况,立刻投入到现场救治,通力合作,不得推诿,以保证救治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如遇重大抢救或需多学科参与救治,接诊医师应立即报告门诊部,便于协调多部门联合救治。
第四条处置流程(一)医务人员对在医院发生的突发危急事件均负有及时报告、及时救治的义务。
分诊台护士需通过巡诊等观察候诊患者的情况,特别是在内科、外科、神经内科、妇产科、门诊治疗室等重点区域及就诊高峰期,发现突发事件及急危重症患者时,立即通知就近的医护人员展开救治,同时通知急诊科和门诊部。
(二)门诊部工作人员接到通知后须立即赶赴现场,根据参与现场救治的医护人员对患者情况做出的初步判断,立刻组织相关科室医师到达现场参加救治,遇有重大事件须通知主管院领导。
(三)急诊科等相关科室医护人员须在接到通知后十分钟内到达现场,一线接诊医师应根据情况及时通知本专业二线、三线医师到场抢救。
在排除重大传染性疾病的前提下,按照急诊抢救规定与诊疗程序开展现场救治。
待患者病情稳定后,由医护人员陪同将患者转运到急诊科或收入院治疗,并开辟绿色通道。
(四)参与救治的医师应做好与患方的沟通工作,及时向患者或家属交代病情和救治情况,需签署知情同意书时应及时履行签字手续。
拒绝救治的患者,须详细交代救治的必要性以及拒绝救治的后果,并做详细记录,由患者本人或委托人签字,如拒不签字,医师应及时在病历中记录。
(五)为保障患者生命安全,在保证正常诊疗工作前提下,各科住院病房优先收治急危重症患者入院。
(六)对无家属陪伴者或无费用支付能力者,本着救治生命为先的原则,先救治后结算,必要时由门诊部或总值班签署相关医学文书。
内科常见急危重症处置预案

一、目的为提高我院内科对常见急危重症的应急处置能力,确保患者生命安全,降低死亡率,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院内科临床各科室,包括但不限于心血管内科、呼吸内科、消化内科、神经内科、内分泌科等。
三、预案内容1. 心血管内科常见急危重症处置预案(1)急性心肌梗死: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迅速进行心电图检查,判断梗死部位。
给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并尽快进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2)心律失常:根据心律失常类型给予相应治疗,如室性心动过速、室颤给予电复律,房颤给予抗凝治疗等。
(3)高血压危象:迅速降压,给予硝酸甘油、硝普钠等静脉滴注药物,密切监测血压变化。
2. 呼吸内科常见急危重症处置预案(1)呼吸衰竭:立即给予吸氧,必要时进行无创或有创呼吸机辅助通气。
根据病情给予抗生素、支气管扩张剂等治疗。
(2)重症肺炎:给予积极抗感染治疗,必要时进行气管插管和呼吸机辅助通气。
(3)气胸:根据气胸类型给予胸腔穿刺或胸腔闭式引流术。
3. 消化内科常见急危重症处置预案(1)上消化道出血:立即给予止血药物,如奥美拉唑、卡贝普利等。
必要时进行内镜下止血或介入治疗。
(2)重症急性胰腺炎:给予禁食、胃肠减压、抗感染、抗胰酶等治疗。
必要时进行胰腺引流术。
(3)重症胆道感染:给予抗感染、解痉止痛、利胆等治疗。
必要时进行胆道引流术。
4. 神经内科常见急危重症处置预案(1)脑梗死:给予抗血小板聚集、降颅压、改善脑循环等治疗。
必要时进行溶栓治疗。
(2)脑出血:给予降颅压、止血、抗感染等治疗。
必要时进行颅内血肿清除术。
(3)癫痫持续状态:给予抗癫痫药物控制发作,必要时进行电复律治疗。
5. 内分泌科常见急危重症处置预案(1)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给予补液、纠正电解质紊乱、胰岛素治疗等。
(2)甲状腺危象:给予甲状腺激素、抗甲状腺药物、补液等治疗。
(3)肾上腺危象:给予皮质激素、补液、抗感染等治疗。
四、应急处置流程1. 病情评估:接诊医师迅速对患者进行病情评估,判断病情严重程度。
急危重症患者抢救指南

急危重症患者抢救指南一、迅速评估1.意识状态:观察患者的神志是否清楚,是否能回答问题。
2.呼吸状态:观察患者呼吸是否正常,是否有呼吸困难或停止呼吸。
3.循环状态:观察患者的脉搏是否正常,心率是否过快或过慢,血压是否正常。
4.其他体征:观察患者是否有出血、外伤等伴随症状。
根据评估结果,确定患者的危重程度和紧急程度。
二、采取紧急措施1.呼吸支持:如果患者出现呼吸困难或停止呼吸,需要进行人工呼吸。
可以采用口对口呼吸或人工气道插管等方法。
2.心脏支持:如果患者出现心脏骤停,需要进行心肺复苏。
可以进行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等基本生命支持措施。
3.出血控制:如果患者有大量出血,需要及时控制出血源,止血措施可以包括压迫止血、包扎止血等。
三、进一步处理1.采集必要的检查样本:如血液、尿液等,以进行进一步检查和诊断。
2.给予适当的药物治疗:根据患者的病情,可以给予抗生素、抗休克药物等治疗。
3.导管插入:如果患者需要静脉输液等治疗,可以插入外周静脉导管或中心静脉导管。
4.病情监测:对于危重患者,需要进行密切监测,包括心电监护、血压监测等。
4.病情转诊:如果患者的病情无法在现场得到有效控制,需要及时转诊至更高水平的医疗机构。
四、持续关注和观察1.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心率、呼吸、血压等,判断抢救措施是否有效。
2.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观察是否有新的症状或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3.给予支持治疗:根据患者的需要,给予适当的支持治疗,如营养支持、疼痛缓解等。
4.抢救过程记录:对患者的抢救过程进行详细记录,包括采取的措施、药物使用等。
急危重症患者处置流程

急危重症患者处置流程急危重症患者的处置流程是医疗系统中的一项关键环节,对于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恢复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以下是一份关于急危重症患者处置流程的详细报告,以供参考。
一、急危重症患者的定义与特点急危重症患者是指突然发生严重疾病或遭受严重创伤,导致生命垂危或可能对身体重要器官产生不可逆损害的患者。
这类患者的病情通常较为复杂,变化迅速,需要立即采取积极的治疗和干预措施,以避免病情恶化并维持生命。
二、急危重症患者处置流程1.院前急救院前急救是急危重症患者处置的第一步,是指在医院外对患者进行初步的急救处理和转运。
院前急救应遵循以下原则:(1)生命支持:在患者呼吸、心跳等基本生命体征不稳定时,应立即给予心肺复苏、气管插管、氧气吸入等措施,以维持患者生命功能。
(2)创伤处理:对于遭受严重创伤的患者,应立即止血、固定、包扎等措施,以控制出血和减轻疼痛。
(3)快速转运:在初步处理后,应将患者迅速转运至附近医院或等待进一步救治。
2.急诊室接诊急危重症患者到达急诊室后,应立即接受接诊和评估。
接诊过程中应了解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检查结果等信息,以便快速判断病情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同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邀请相关科室的专家进行会诊,制定更为完善的治疗方案。
3.住院治疗经过急诊室的初步处理和评估后,急危重症患者通常需要接受住院治疗。
住院治疗期间,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个体差异,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同时,应加强护理和监测,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4.康复与随访在患者病情稳定并得到控制后,应及时进行康复治疗和生活指导。
康复治疗包括身体锻炼、心理疏导、营养支持等方面,以促进患者的全面康复。
同时,应定期对患者进行随访,了解康复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和生活指导。
三、急危重症患者处置的挑战与对策1.医疗资源不足由于急危重症患者的病情复杂多变,需要消耗大量的医疗资源。
但目前全球范围内普遍存在医疗资源不足的问题,导致一些患者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简述急诊病人抢救流程

简述急诊病人抢救流程答案:1.遇到危急重症患者,医护人员应以高度的责任心和同情心,立即全力以赴进行抢救,做到分工明确,紧密配合、听从指挥,严格执行各项操作规程。
严禁发生对患者漠不关心或推委扯皮的现象;2.立即打开急诊室,将患者安置在床上,医生根据病情测量血压、做心电图或心电监护、化验等,或行心肺复苏、压迫止血等,并立即通知上级医师及科主任,同时向患者家属交代病情,必要时让家属在病历上签字;3.护士根据病情及医嘱,给予氧气吸入、尽快打开静脉通道(一般输生理盐水),加入药物并调节滴速等;4.严密观察病情,医生详细做好病程记录及抢救记录,护士做好治疗记录,转院者做好转诊记录,务必保存各种病历资料;5.严格执行查对与交接班制度,对病情变化、抢救经过、各种用药要详细记录,所用药品的空安瓿须经两人核对方可弃去,口头医嘱在执行时应与医生加以复核,抢救结束后立刻补记书面医嘱;6.如患者转院,可选120急救站,外伤或大出血患者应立即转院;7.危重患者,或经抢救无效患者死亡,应立即向主管院长或院长报告;8.抢救完毕应总结抢救经过,每周业务学习讨论急救病例,以便总结经验,改进工作。
扩展:急救病人的抢救流程,一、必须稳定好患者的生命体征,判断患者的呼吸、心跳以及意识状态,如果呼吸、心跳已经停止,应该马上给予心肺复苏术,建立静脉通道,静脉推注肾上腺素等抢救药物抢救处理。
抓紧时间给予气管插管、人工呼吸或者呼吸机辅助呼吸。
二、如果呼吸、心跳是有的,人处于昏迷,必须要观察血压的情况,如果出现休克的情况,应该快速补充血容量,如果是出血性休克,必须要申请输血。
三、尽量处理原发病,如果是心肌梗塞引起的,马上给予溶栓治疗或者介入手术治疗。
如果是内脏出血或者四肢出血的情况下,引起的失血性休克,必须马上对肢体出血的地方加压包扎止血,内脏出血立即用药,马上急诊安排手术,进行止血处理。
急救病人的抢救流程,要判断病情、心脏复苏、持续救治等等。
1、判断病情:接诊病人时一定要明确是否有心脏骤停,可通过触摸颈动脉、同时还要判断是否有心跳情况,然后再进行救治。
内科护理中的急危重症处理

内科护理中的急危重症处理在内科护理中,急危重症处理是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
内科护士在日常工作中常常面对危及患者生命的情况,他们需要迅速、准确地判断患者的病情,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康复率。
本文将重点介绍内科护理中的急危重症处理。
一、急危重症的定义与分类急危重症是指患者病情迅速恶化,生命受到严重威胁的情况。
常见的急危重症包括心肌梗死、中风、呼吸衰竭、多器官功能衰竭等。
根据病情的不同,急危重症可分为急性病情恶化型、多器官功能衰竭型、致命性病情加重型等。
二、急危重症处理的原则1. 快速响应:护士应立即报告医生和相关部门,迅速采取抢救措施,争取时间抢救患者。
2. 精确评估:护士应准确判断患者的病情,包括意识状态、呼吸、心跳、血压等指标,并及时记录。
3. 细致观察:护士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动态,特别注意病情的变化和出现的新症状。
4. 有效护理:护士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包括气道管理、心肺复苏、药物治疗等。
5. 团队合作:急危重症处理需要多学科、多专业的协作,护士要与医生、护理团队等各方面紧密合作。
三、急危重症处理的具体护理措施1. 气道管理:确保患者的气道通畅是急危重症处理的首要任务。
护士应观察患者的呼吸状况,及时清除呼吸道内的分泌物,维持气道通畅。
2. 心肺复苏:对于心跳骤停的患者,护士应立即开始心肺复苏,包括胸外按压、人工呼吸等措施。
3. 药物治疗:根据医嘱,护士应准确、及时地给予患者所需的药物,包括抗生素、抗凝剂、抗心律失常药物等。
4. 监测观察:护士应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心率、呼吸、血压、体温等指标,并及时记录和报告异常情况。
5. 病情宣教:护士应向患者家属详细解释患者的病情,告知治疗措施和预后情况,以便他们能够积极配合和支持护理工作。
四、急危重症处理的注意事项1. 护士应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熟悉急危重症的处理流程和操作规范。
2. 护士应保持良好的心理素质,面对紧急情况能够冷静应对,并能够有效地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和协调。
心内科急危重症抢救预案

心内科急危重症抢救预案一、前言心内科急危重症患者病情变化迅速,抢救工作刻不容缓。
为了提高心内科医护人员对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能力,确保患者生命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本预案旨在规范抢救流程,明确各岗位职责,提高抢救效率,降低患者死亡率。
二、组织架构1. 成立抢救领导小组,由科室主任担任组长,副主任、护士长担任副组长,负责抢救工作的组织、协调和指导。
2. 设立抢救小组,由主治医师、住院医师、护士组成,负责具体抢救工作。
3. 设立急救药品、设备管理小组,负责急救药品、设备的保管、维护和及时补充。
三、抢救流程1. 患者出现急危重症症状时,立即启动抢救预案。
2. 护士迅速评估患者病情,立即进行心电监护、吸氧、开通静脉通道等紧急措施。
3. 主治医师立即到达现场,组织抢救小组进行抢救工作。
4. 根据患者病情,迅速明确诊断,制定抢救方案。
5. 护士长负责协调抢救过程中的各项工作,确保抢救工作顺利进行。
6. 抢救结束后,对患者进行严密观察,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四、岗位职责1. 护士:负责患者的初步评估,实施紧急抢救措施,协助医师进行抢救工作。
2. 主治医师:负责患者诊断、抢救方案的制定和实施,指导抢救小组工作。
3. 护士长:负责协调抢救过程中的各项工作,保障抢救物资供应。
4. 急救药品、设备管理小组:负责急救药品、设备的保管、维护和及时补充。
五、培训与演练1. 定期组织医护人员进行心内科急危重症抢救培训,提高抢救技能。
2. 定期开展抢救预案演练,检验预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3. 对抢救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不断完善抢救预案。
六、质量控制1. 定期对抢救工作进行质量控制,分析抢救成功率和患者满意度。
2. 对抢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提出改进措施。
3. 加强与兄弟科室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提高心内科急危重症抢救水平。
七、总结本预案旨在提高心内科医护人员对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能力,确保患者生命安全。
通过明确岗位职责、规范抢救流程、加强培训与演练、质量控制等措施,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患者死亡率。
医疗机构急危重患者抢救流程

医疗机构急危重患者抢救流程在医疗机构中,当遇到急危重患者需要抢救时,需要严格按照既定的流程进行,以最大程度地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抢救效果。
下面将详细介绍医疗机构急危重患者抢救流程。
首先,在发现急危重患者时,医护人员应立即启动抢救流程,迅速组织抢救人员,同时确保抢救现场安全,将患者移至安全的抢救区域。
在抢救区域,要确保空气流通,避免交叉感染和其他不良因素影响抢救工作。
接下来,医护人员应当进行快速而准确的初步评估,确定患者的意识状态、呼吸、循环等基本生命体征。
同时,要尽快建立静脉通道,以便快速输液、药物等治疗。
在初步评估的基础上,医护人员应根据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进行进一步的抢救措施。
针对不同病情,抢救措施也有所不同。
例如,对于呼吸循环急促的患者,应首先保障呼吸道通畅,进行氧疗、呼吸机辅助通气等措施;对于心跳呼吸停止的患者,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包括胸外按压、人工呼吸等急救措施。
在抢救的过程中,医护人员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随时调整抢救方案,确保抢救工作的及时有效。
除了生命体征的抢救外,医护人员还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心理护理,帮助患者保持镇定,增加抢救的成功率。
在抢救的过程中,医护人员要与患者及家属保持沟通,及时告知患者的病情及抢救情况,增加患者的信心,减少焦虑和恐惧,有利于抢救工作的顺利进行。
在抢救工作完成后,医护人员要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估,制定后续的治疗和护理计划,确保患者的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和治疗,最大限度地减少患者的病情恶化和并发症发生。
总的来说,医疗机构急危重患者抢救流程需要医护人员快速、准确地进行抢救,同时要进行全面的评估和治疗,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抢救,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抢救效果。
只有严格按照抢救流程进行,才能最大程度地保护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
内科急危重症患者的急救措施与护理要点---文本资料

内科急危重症患者的急救措施与护理要点---文本资料**内科急危重症患者的急救措施与护理要点**---急危重症是指病情危急、生命体征异常、有生命危险或需立即抢救的疾病。
内科急危重患者常见的病例有心源性休克、心绞痛、心肌梗死、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呼吸衰竭、急性心力衰竭以及危及生命的肝、肾、胰等内脏功能衰竭等。
以下是内科急危重症患者抢救和护理的要点和措施。
1. 快速评估和初步处理在发现内科急危重症患者时,应立即进行急救措施和快速评估。
首先,应确保患者呼吸道通畅,若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应采取适当的通气辅助措施。
其次,应立即监测患者的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并记录。
同时,进行病情评估以确定是否存在心脏骤停、休克等紧急情况。
2. 快速干预和处理针对不同病情,进行相应的快速干预与处理。
例如,在心源性休克、心肌梗死等可疑情况下,应迅速进行心电图监测、静脉通路建立及药物治疗,如使用硝酸甘油、肾上腺素、多巴胺等药物。
在呼吸衰竭的情况下,应立即保护患者的呼吸道,并进行氧疗、呼吸机辅助通气等处理。
对于肝、肾、胰等内脏功能衰竭的患者,及早建立血液净化通路,进行血液透析、血浆置换等治疗。
3. 心理支持和疼痛控制在急救和抢救过程中,要给予患者充分的心理支持和安慰,减轻他们的紧张和恐惧感。
同时,及时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疼痛控制。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可以给予镇痛药物、按摩舒缓等措施,帮助患者减轻疼痛感,并促进患者的舒适感和恢复。
4. 密切观察和监测内科急危重症患者需要密切观察和监测,及时发现病情的变化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要经常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等,并及时记录。
此外,还要密切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瞳孔反应、皮肤黏膜、尿量等情况,并及时沟通和交流,了解患者的感受和需求。
5. 多学科团队合作在内科急危重症患者的急救和护理过程中,需要多学科的团队合作。
包括内科医生、护士、呼吸治疗师、心电图师等专业人员。
急危重患者抢救应急预案

急危重患者抢救应急预案篇一:危重病人抢救预案危重病人抢救预案一、对危重病人,应做到详细询问病史,准确掌握体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进行抢救。
二、抢救工作应由临床医生护士、科主任、护士长负责组织和指挥,并将病情及时报告医务科、护理部。
对重大抢救或特殊情况(如查无姓名、地址者,无经济来源者)须立即报告医务科、护理部及分管院长。
三、每个医务人员应以高度的责任心对待危重病人,详细检查,迅速判断病情,争分夺秒地、严谨敏捷地进行救治,医务人员必须现场守护病人,严密监护,及时处理,做好记录,须在抢救结束后6小时内补记。
四、医务人员必须随时做好抢救工作准备,各类抢救物品、药品、器械由专人管理,定位放置、定时检查、及时补充、更换、维修、消毒,保证随时使用。
五、专人保管急救、抢救药品、器械,随时检查,随时补1充。
确保药品齐全、仪器性能完好,保证抢救工作的顺利进行。
六、抢救时,非抢救人员及病人家属一律不得进入抢救室或抢救现场,以保持环境安静,忙而不乱。
抢救完毕,整理抢救现场,清洗抢救器械,按常规分别消毒以便备用,清点抢救药品,及时补充,急救物品完好率要达到100%。
七、抢救时,护理人员要及时到位,按照各种疾病的抢救程序进行工作。
护士在医生未到以前,应根据病情,及时做好各种抢救措施的准备,如吸氧、吸痰、人工呼吸、建立静脉通道等。
在抢救过程中,护士在执行医生的口头医嘱时,应复述一遍,认真、仔细核对抢救药品的药名、剂量,抢救时所用药品的空瓶,经二人核对后方可弃去。
抢救完毕立即督促医生据实补写医嘱。
危重病人就地抢救,病情稳定后,方可移动。
八、认真书写危重病人护理记录单,字迹清晰、项目齐全、内容真实全面,能体现疾病发生发展变化的过程,确保护理记录的连续性、真实性和完整性。
九、凡遇有重大灾害、事故抢救,应服从医院统一组织,立即准备,随叫随到。
科室之间支持支援配合,必要时成立临时抢救组织,加强抢救工作。
十、严格报告制度,凡遇急危重病人,当班医生在积极施行救治的同时,必须立即如实报告科主任,拨打120,同时2报告院领导,科主任和护士长接到报告必须赶到现场组织抢救工作大邑县鹤鸣乡公立卫生院危重病人抢救工作预案各科室:为给突发事件的伤病员或平时呼救的急危重病员提供快速有效的救治服务,尽力挽救病员生命,减少和避免医疗纠纷,经研究制定危重病人抢救工作预案:一、医院成立危重病人抢救工作领导小组,由院长陈新建任组长,杨志清、牟乃均、熊北西为成员,领导小组人员必须保持24小时通讯畅通。
急危重症患者救治流程

急危重症患者救治流程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急危重症患者救治工作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本文将介绍一套完整的急危重症患者救治流程,以期为医务工作者提供参考,提高救治效果。
一、患者评估与急救措施1. 患者抵达急诊科后,首先进行初步评估,包括意识状态、呼吸、循环和神经系统等方面的检查。
2. 根据评估结果,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如氧气给予、静脉通路建立、心电监护等,以维持患者的生命体征稳定。
二、快速诊断与治疗1. 根据患者的病史、体征和实验室检查等,迅速确定可能的病因,并进行相应的治疗。
2. 在确诊的基础上,进行急救治疗,如抗生素应用、止血、纠正电解质紊乱等,以控制病情恶化。
三、多学科协作与综合治疗1. 急危重症患者的救治需要多学科的协作,包括内科、外科、重症医学科等。
2. 医生、护士、药师、放射科医师等各专业人员应密切配合,制定综合治疗方案,以提高患者的救治效果。
四、监测与支持治疗1. 在救治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血液动力学、呼吸功能等指标,及时调整治疗措施。
2. 支持治疗包括补液、营养支持、机械通气等,以维持患者的生命功能。
五、病情评估与转运1. 对急危重症患者的病情进行定期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做出进一步的救治决策。
2. 当患者病情稳定后,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转运,以便进行进一步的治疗和康复工作。
六、康复与追踪随访1. 急危重症患者在出院后,需要进行康复训练和功能恢复,以提高生活质量。
2. 对于病情复杂的患者,还需要进行长期的追踪随访,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的并发症。
通过以上流程的完整执行,可以提高急危重症患者的救治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各个环节的紧密衔接和协调配合,需要医务工作者的专业知识和团队精神,使患者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最佳的治疗和护理。
希望通过不断的努力和创新,能够为急危重症患者提供更好的救治服务。
心内科常见急危重症的处理流程和应急预案

心内科常见急危重症的处理流程和应急预案心内科常见急危重症包括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心力衰竭、高血压急症、主动脉夹层、心包炎等。
针对这些急危重症,制定一套完整的处理流程和应急预案,可以有效提高救治成功率,降低患者死亡率。
一、急性心肌梗死1. 处理流程(1)立即启动急诊绿色通道,进行心电图检查,明确诊断。
(2)给予吸氧、心电监护,建立静脉通道,准备好急救药物。
(3)根据病情,给予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抗凝药物、硝酸酯类药物等。
(4)尽快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明确冠状动脉病变情况,根据病情选择介入治疗或药物治疗。
(5)术后进行监护,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处理并发症。
2. 应急预案(1)定期进行急性心肌梗死救治培训,提高医护人员应急能力。
(2)建立急性心肌梗死救治小组,明确各成员职责。
(3)加强与急诊、影像科、检验科等部门的沟通与协作。
(4)完善急性心肌梗死相关药品、设备储备,确保随时可用。
二、心律失常1. 处理流程(1)立即进行心电图检查,明确心律失常类型。
(2)根据心律失常类型,给予相应药物进行纠正。
(3)对于危及生命的快速性心律失常,如室性心动过速、室颤,立即给予电复律。
(4)对于缓慢性心律失常,如心跳过缓,立即给予临时起搏。
(5)病情稳定后,根据病因进行长期治疗。
2. 应急预案(1)定期进行心律失常救治培训,提高医护人员应急能力。
(2)加强心电监护设备维护,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3)完善心律失常相关药品储备,确保随时可用。
(4)加强与急诊、影像科、检验科等部门的沟通与协作。
三、心力衰竭1. 处理流程(1)立即进行评估,了解病情严重程度。
(2)给予吸氧、心电监护,建立静脉通道,准备好急救药物。
(3)根据病情,给予利尿剂、正性肌力药物、血管扩张剂等。
(4)根据病因,给予针对性的治疗,如控制高血压、改善心肌缺血等。
(5)病情稳定后,进行长期治疗,如ACEI/ARB、β受体阻滞剂等。
2. 应急预案(1)定期进行心力衰竭救治培训,提高医护人员应急能力。
处理急危重症患者流程预案

处理急危重症患者流程预案急危重症患者的处理是医疗工作的重要部分,确保及时、有效的处理过程对患者的生命至关重要。
下面是一个处理急危重症患者的流程预案,以确保患者尽快获得正确的治疗。
一、急危重症患者的快速评估和识别1.医护人员要及时观察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对患者进行快速的初步评估,判断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2.评估要包括但不限于患者的呼吸、循环、神经系统、意识状态、心跳、血压等关键指标的监测。
3.快速识别危急症状,例如休克、呼吸窘迫、心搏骤停等。
二、及时启动急救措施1.如果患者意识丧失或呼吸心跳停止,则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包括CPR(心肺复苏)和AED(自动体外除颤器)的使用。
2.如有必要,迅速建立人工气道,保证患者通气,包括插管或面罩通气,并根据需要进行有效的辅助通气。
3.给予适当的急救药物,比如肾上腺素、血管活性药物、抗心律失常药物等。
三、尽快转运到医院2.与急救中心共同确定最近的适当医疗机构,并安排急救车辆尽快将患者转运到医院。
3.在转运过程中,医护人员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随时调整急救措施,确保患者的生命体征保持稳定。
四、在医院中的急救处理1.急救车到达医院后,医院急救团队应迅速将患者接收到急诊科或重症监护室。
2.医院急救团队应对患者进行综合评估,包括快速的病史采集、查体、实验室检查等,并根据评估结果制定进一步的治疗方案。
3.医院急救团队要与其他科室密切合作,提供全方位的抢救措施,包括重症监护、手术、内科、神经科等专科的参与与支持。
五、进行病情监测和治疗1.在确诊病情之后,医护人员要持续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包括但不限于血压、心率、呼吸、意识状态、尿量等指标的监测。
2.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继续给予适当的治疗和支持,如给药、输液、机械通气等。
六、及时沟通和备案1.医护人员应及时与患者家属进行沟通,告知患者的病情、治疗方案和预后,并提供必要的话务支持和心理支持。
2.医院应及时向相关部门备案,并与医疗保险公司进行沟通,确保患者的经济问题得到妥善解决。
急危重症患者抢救及会诊制度

急危重症患者抢救及会诊制度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和会诊制度也日益完善。
针对急危重症患者,医疗机构普遍采取了一系列规范化的抢救措施和会诊流程,以提高急救效率和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
本文将从抢救制度和会诊制度两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急危重症患者抢救制度急危重症患者抢救制度是医疗机构针对急救患者建立的一套规范化程序和流程。
以下是一个具体的示例:1. 院前急救措施:当急危重症患者在家中或其他场所发生急病时,医疗急救人员应根据相关协议,迅速到达现场,并进行紧急救治。
这包括心肺复苏、止血等基本急救措施。
2. 到院急救环节:医疗机构接收到急危重症患者后,应迅速将其送往急诊科或重症监护室。
在这一环节中,医护人员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和监测,包括生命体征、病史、体格检查等。
3. 综合救治团队的组建:对于急危重症患者,通常需要形成一个由多个专业人员组成的综合救治团队,包括急诊科医生、重症监护室医生、麻醉医生、呼吸治疗师等。
这样的团队可以提供全方位的治疗和监护,以确保患者的抢救效果。
4. 抢救策略的制定:针对不同类型的急危重症患者,制定相应的抢救策略。
例如,对于心脏骤停的患者,应采取心肺复苏和电除颤等措施;对于严重创伤的患者,应进行快速而有效的止血和外科手术等。
5. 抢救效果的评估和持续改进:在抢救过程中,医护人员应对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病情进行实时监测和评估,及时调整治疗策略。
同时,通过对抢救效果的评估和总结,不断改进抢救制度,提高抢救水平和质量。
二、急危重症患者会诊制度除了抢救制度外,急危重症患者还需要进行会诊,以获取多学科专家的意见和建议。
以下是一个具体的会诊流程:1. 会诊需求的确定:一般来说,当患者的病情较为复杂或需要多学科协同治疗时,医疗团队会确定进行会诊。
这可能涉及到内科、外科、放射科、病理科等专科。
2. 会诊专家的邀请:根据病情需要,医疗团队会邀请相关专家参加会诊。
这些专家可能来自不同的医疗机构或科室,通过现场参与或在线远程会诊提供专业意见。
心内科急危重症应急预案及流程

心内科急危重症应急预案及流程一、背景心内科急危重症患者病情变化迅速,对救治工作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为了提高救治成功率,确保患者生命安全,制定一套科学、规范、高效的应急预案及流程至关重要。
本预案旨在为心内科医护人员提供救治急危重症患者的指导,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迅速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抢救成功率。
二、组织架构1. 成立心内科急危重症救治小组,由科室主任担任组长,副主任、护士长担任副组长,成员包括心内科医生、护士及相关部门人员。
2. 救治小组负责制定和修订应急预案及流程,组织培训和演练,协调各部门资源,确保救治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应急预案及流程1. 急性心肌梗死(1)立即启动绿色通道,通知急诊科、检验科、放射科等相关科室做好救治准备。
(2)患者到达急诊科后,立即进行心电图检查,明确诊断。
(3)根据患者病情,迅速启动介入治疗或药物治疗,争取在最短时间内开通闭塞血管。
(4)介入治疗过程中,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确保手术安全。
(5)术后转入重症监护室,继续监护患者生命体征,预防并发症。
2. 心力衰竭(1)评估患者病情,根据病因及严重程度,采取相应治疗措施。
(2)立即给予利尿、扩血管、强心等药物治疗,调整患者液体平衡。
(3)监测患者生命体征,根据病情调整药物剂量。
(4)必要时进行机械辅助治疗,如心脏起搏、体外膜肺氧合(ECMO)等。
(5)转入重症监护室,继续监护患者生命体征,预防并发症。
3. 恶性心律失常(1)立即识别心律失常类型,评估患者病情。
(2)根据心律失常类型,给予相应药物治疗,如利多卡因、胺碘酮等。
(3)若药物治疗无效,立即进行电复律。
(4)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预防再发心律失常。
(5)必要时进行射频消融等介入治疗。
4. 高血压急症(1)迅速评估患者血压水平及靶器官损害情况。
(2)根据病情,选择适宜的降压药物,如硝酸甘油、拉贝洛尔等。
(3)监测患者血压变化,调整药物剂量,确保血压平稳。
(4)针对靶器官损害,给予相应治疗,如抗心力衰竭、抗肾损伤等。
神经内科急危重症抢救预案

2016年急危重症抢救预案目录呼吸心脏骤停的应急预案及抢救流程 (1)过敏性休克的应急预案及抢救流程 (1)重症出血性脑卒中的应急预案及抢救流程 (3)脑疝的应急预案及抢救流程 (4)癫痫大发作的应急预案及抢救流程 (5)癫痫持续状态的应急预案及抢救流程 (7)大面积脑梗死的应急预案及抢救流程 (8)呼吸肌麻痹的应急预案及抢救流程 (9)重症肌无力胆碱能危象的应急预案及抢救流程 (10)急性脑膜炎的应急预案及抢救流程 (12)重型颅脑损伤的应急预案及抢救流程 (13)惊厥的应急预案及抢救流程 (14)高血压危象及高血压脑病的应急预案及抢救流程 (15)躁动的应急预案及抢救流程 (17)患者精神症状的应急预案及抢救流程 (18)呼吸心脏骤停的应急预案及抢救流程【应急预案】1、发现患者呼吸心脏骤停时,快速评估病情,轻拍呼唤患者,判断有无反应,若无反应按心肺复苏术进行心肺复苏。
2、立即呼叫医生,准备急救车、急救器材。
3、持续心电监护,如有室颤,应尽快进行电除颤。
4、建立静脉通道,遵医嘱对症治疗。
5、监测生命体征,密切观察患者病情,评价复苏效果。
6、必要时配合医生进行气管插管,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
7、做好基础护理及抢救记录。
【抢救流程】↓↓↓过敏性休克的应急预案及抢救流程【应急预案】1、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发现患者发生过敏性休克症状。
2、立即停用或清除引起过敏反应的物质,迅速置患者平卧位,头偏向一侧,通知医生。
3、遵医嘱皮下注射盐酸肾上腺素,迅速建立静脉通路,静脉推注地塞米松,应用血管活性药物(如多巴胺等)和抗组织胺药物(如异丙嗪等),扩充血容量。
4、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及时吸出口鼻分泌物,必要时配合医生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术、心肺复苏术等急救措施。
5、持续心电监护,密切监测生命体征、意识、末梢循环、尿量等。
6、做好基础护理,不得随意搬动患者,注意保暖。
7、保留可疑致敏物,及时上报相关部门。
8、详细准确记录抢救过程。
心内科常见急危重症的处理流程和应急预案

心内科常见急危重症的处理流程和应急预案一、引言心内科急危重症是指心脏疾病突然恶化,导致生命体征不稳定,需要立即进行抢救的情况。
这类疾病包括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心力衰竭、高血压危象等。
为了提高抢救成功率,制定一套科学、规范的处理流程和应急预案至关重要。
本文将针对心内科常见急危重症的处理流程和应急预案进行详细阐述。
二、急性心肌梗死1. 处理流程(1)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启动应急预案。
(2)对患者进行心电图检查,明确诊断。
(3)根据心电图结果,给予相应药物治疗,如硝酸甘油、阿司匹林等。
(4)根据病情需要,进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或溶栓治疗。
(5)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观察病情变化。
(6)做好患者及家属的心理护理,缓解其紧张情绪。
2. 应急预案(1)建立绿色通道,确保患者在第一时间得到救治。
(2)加强与急诊科、影像科、检验科等科室的协作,提高抢救效率。
(3)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医护人员应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能力。
三、心律失常1. 处理流程(1)立即评估患者生命体征,如血压、心率、呼吸等。
(2)根据心电监护或心电图结果,明确心律失常类型。
(3)给予相应药物治疗,如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等。
(4)对于严重心律失常,如室颤,立即进行心肺复苏、电除颤等抢救措施。
(5)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观察病情变化。
2. 应急预案(1)加强心电监护,确保设备完好、信号稳定。
(2)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心律失常急救技能培训。
(3)备齐抢救药品和设备,确保随时可用。
四、心力衰竭1. 处理流程(1)评估患者病情,了解心力衰竭的原因。
(2)给予利尿剂、洋地黄类药物等药物治疗。
(3)根据病情需要,给予吸氧、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等支持治疗。
(4)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观察病情变化。
(5)指导患者进行适当康复锻炼,提高心脏功能。
2. 应急预案(1)加强患者病情评估,提前预防心力衰竭的发生。
(2)定期组织心力衰竭急救技能培训,提高医护人员应对能力。
(3)备齐抢救药品和设备,确保及时救治。
常见内科急症现场救护

常见内科急症现场救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内科急症,例如心梗、中风、高血压急症等等。
这些病症可能出现在任何人身上,甚至在家人或者朋友身上。
因此,了解这些常见内科急症的识别和救护方法尤为必要。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内科急症以及现场救护的方法。
心梗心梗即心肌梗死,是心肌血供减少或中断所引起的一种严重的心脏疾病。
心梗的症状通常会出现在胸部,可能会感到剧烈而持续的压迫感或痛。
同时,还可能会出现恶心、呕吐、气短、出汗等现象。
现场救护方法如果怀疑心梗,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并执行以下操作:•帮助患者取得舒适的姿势;•给患者服用阿司匹林或硝酸甘油;•如果患者已经失去意识,则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中风中风,也称卒中,是一种严重的脑血管疾病。
中风可能分为两种类型:缺血性中风和出血性中风。
中风的症状通常会出现在脑部,会有头痛、眩晕、麻木、失语、失明等现象。
现场救护方法如果怀疑中风事件,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并执行以下操作:•让患者保持平躺姿势;•检查并记录患者的呼吸、脉搏、血压等生命体征;•将患者转运到医院就诊。
高血压急症高血压急症,也称为高血压危象,是指在短时间内血压急剧升高,导致伴随有严重的器官损害或病情进展。
高血压急症的症状可能包括头痛、眩晕、恶心、呕吐、心悸等现象。
如果不得到及时的治疗和控制,可能会引起严重后果。
现场救护方法如果怀疑是高血压急症,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并执行以下操作:•让患者保持平躺姿势;•给患者服用硝酸甘油等降压药物;•注意观察患者病情的改变。
在现场救护内科急症时,最重要的是保持冷静,并立即采取必要的行动。
了解常见内科急症的症状和救护方法,有助于我们在紧急情况下更加自信地应对突发状况。
希望本文能对大家提供一些有用的信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科急危重症的现场处理佛山市中医院急诊科24小时急救电话:8222911182286256一、高热通常指腋探体温在39摄氏度以上,是人体对疾病的强烈反应。
病人面色潮红、皮肤烫手、呼吸及脉搏增快(通常体温每升高1摄氏度,呼吸频率增快3-4次,脉搏增快10次左右。
如果成人安静时每分钟呼吸是16次、脉搏80次的话,那么,39摄氏度高热时,每分钟呼吸呼吸24次左右,脉搏100次上下)。
如发热过高(体温超过41摄氏度)或过久,会使人体各系统和器官发生障碍,特别是脑、肝、肾等得要器官造成损伤,应及时采取必要的降温措施。
现场急救:1、物理降温。
用冰袋或冰块外包毛巾敷头部,以保护脑细胞。
酒精加冷水擦拭病人颈部、腋下、腹股沟等处(注意不能用酒精檫拭胸部、腹部、足底、耳廓、阴囊),喝冷水或冰冻饮料。
但不能使体温下降太快,以免虚脱。
2、针刺十指尖出血可泻热降温。
3、启动急救医疗服务系统(EMSS)-120或即送病人到医院抢救。
二、昏厥昏厥也称晕厥,欲称昏倒。
昏厥是一过性脑缺血、缺氧引起的短时间意识丧失现象。
引起昏厥的原因很多,过度紧张、恐惧而昏倒最多见,为血管抑制性昏厥,又称反射性昏厥工功能有性昏厥。
体位性昏厥、排尿性昏厥也属此类。
其他尚有心源性、脑源性、失血性、药物过敏性昏厥等。
昏厥的临床表现为突然头昏、眼花、心慌、恶心、面色苍白、全身无力,随之意识丧失,昏倒在地。
现场急救:发生昏厥,不要惊慌,应先让病人躺下,取头低脚高姿势的卧位,解开衣领和腰带,注意保暖和安静。
针刺或用手指掐人中、内关穴(掌面腕上横纹上2寸的两筋间),同时喂服热茶或糖水,一般经过以上处理,病人很快恢复知觉。
若大出血、心脏病引起的昏厥,应立即送医急救。
三、昏迷昏迷是大脑中枢受到严重抑制的表现,病人意识丧失。
昏迷是临床上极其严重的一种现象。
广义的昏迷包括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通常分为觉醒障碍。
觉醒障碍分为1.嗜睡 2.昏睡3.浅昏迷;意识内容障碍分为1.意识混浊2.精神错乱3.谵妄状态。
现场急救:必须严密观察,细心护理,清除病人鼻咽部分泌物或异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取侧卧位,防止痰液吸入。
若无禁忌证,将病人安置在无枕平卧位。
对躁动者应加强防护,防止坠地同时立即启动急救医疗服务系统(EMSS)-120或即送病人到医院抢救。
四、惊厥惊厥俗称抽风。
最常见的是儿童高热惊厥,其次是癞痫。
癔病所致的惊厥。
高热惊厥多以高热为主要表现(急惊风)。
儿童因中枢神经系统发育不全,大脑皮层调控能力差,容易因高热而发生惊厥且多见于6个月至5岁间。
起病突然,常有寒战、四肢发冷及发紫,随后体温升高、面色潮红、眼结膜充血、呼吸加快、眼球及面部出现小抽动,继之两眼固定或向上斜视,面部、肢体或全身绷紧强直,或一阵一阵地痉挛性抽动,短暂屏气,面色转白或发青,伴有不同程度意识障碍或昏迷。
现场急救:让病人平卧,身体偏向一侧,以防止舌后坠和口腔分泌物流入而堵住气管。
牙齿间可嵌填毛巾或手帕,以防咬伤舌头。
头部敷冷毛巾,针刺合谷或用手指重掐人中穴、印堂穴、合谷穴止痉,同时立即启动急救医疗服务系统(EMSS)-120或即送病人到医院抢救。
癫痫癫痫俗称羊角风、羊癫风。
发作时,病人常突然大叫一声摔倒在地,两眼发直、固定不动、四肢伸直、拳头紧握、呼吸暂时停止,随后全身肌肉强烈地抽搐、眨眼、咬牙、口吐白沫或血沫(舌头咬破)、眼球上翻、眼睛发红、瞳孔散大,可伴有大小便失禁。
持续10秒钟后停止抽搐,进入昏睡,醒来自觉疲乏、头痛,对发作情况不能记忆。
因发作时不自主地跌倒,常易造成外伤或溺水死亡。
《症治准绳、癫狂痫总论》:“癫狂发则昏补识人,眩仆倒地,不省高下,甚则瘈疭抽挚,目上视,或口眼涡斜,或口作六畜之声”。
癫痫大发作时,救护者应注意病人体位,防止意外损伤。
如果病人俯卧、口鼻着地,应立即改变其体位,防止窒息。
同时用筷子或木棒包上手帕塞在病上下牙齿之间,防止咬伤舌头。
发作后短时间内能自行停止,故一般不需用药。
如果抽搐不止,则有危险,需立即启动急救医疗服务系统(EMSS)-120或即送病人到医院抢救。
癔病癔病是神经官能症的一种表现,强烈的精神创伤是发病的诱因,而全身并没有主要脏器的障碍。
多见于青年女性。
突然起病,常在人多场合发作,表现为抽搐(一般发生四肢轻微抽动或挺直)、两眼上翻并不时地眨动及笑闹无常。
可表现癔症性昏厥或假性痴呆。
发作可持续几小时,无大小便失禁及摔倒现象。
有时可出现过度换气、四肢强直、昏睡。
首先要保持病人安静休息,疏散围观的人,不要当着病人的面惊慌喧闹,可以让病人服1-2片安定等镇静药。
如牙关紧闭、抽搐不止,可针刺人中、内关、劳宫(手心)、涌泉(足心)穴使之苏醒。
利用氨水给其嗅觉以致刺激后能终止发作。
如无合适针、药,可服维生素,也能起一定的治疗作用(安慰剂的作用),切不可当着病人面谈论引起发病的事,以让其安静入睡。
五、高血压危象高血压危象是一种极其危急的症候,常在不良诱因影响下,血压骤然升到26.6/16千帕(200/120毫米汞柱)以上,出现心、脑、肾急性损害危急症候。
病人感到突然头痛、头晕、视物不清或失明;恶心、呕吐、心慌、气短、面色苍白潮红;两手抖动、烦躁不安;严重的可出现暂时性瘫痪、失语、心绞痛、尿混浊;更重的则抽搐、昏迷;现场急救:不要在病人前惊慌失措,让病人安静休息,头部抬高,取半卧位,尽量避光,病人若神清醒,可立即服用双氢克尿噻2片、安定2片;或复方降压片2片,少饮水,并尽快送病人到医院救治。
在去医院的路上,行车尽量平稳,以免因过度颠簸而造成脑溢血。
头痛严重可针刺百会穴(两耳尖连线在头顶正中点)使之出血,以缓解头痛。
如果发生抽搐,可手掐合谷、人中穴。
注意保持昏迷者呼吸道通畅,让其侧卧,将下颌拉前,以利呼吸。
六、脑血管意外脑血管意外又称中风、脑卒中。
起病急,病死和病残率高,为老年人三大死因之一。
抢救方法很关键,若不得法,则会加重病情。
中风可分为脑溢血和脑血栓形成两种。
脑溢血多发生在情绪激动、过量饮酒、过度劳累后,因血压突然升高导致脑血管破裂。
脑溢血多发生在白天活动时,发病前少数人有头晕、头痛、鼻出血和眼结膜出血等先兆症状,血压较高。
病人突然昏倒后,迅即出现昏迷、面色潮红、口眼歪斜和两眼向出血侧凝视,出血对侧肢体瘫痪、握拳,牙关紧闭,鼾声大作,或面色苍白、手撒口张、大小便失禁。
有时可呕吐,严重的可伴有胃出血,呕吐物为咖啡色。
脑血栓形成通常发生在睡眠后安静状态下。
发病前,可有短暂脑缺血,如头晕、头痛、突然不会讲话,但不久又恢复,肢体发麻和感沉重等。
往往在早晨起床时突然觉得半身不听使唤,神志多数清醒,脉搏和呼吸无明显改变,逐渐发展成偏瘫、单瘫,失语和偏盲。
现场急救:发生中风时,病人必须绝对安静卧床(脑溢血病人头部垫高),松开领扣,头和身体向一侧,防止口腔分泌物流入气管,以保持呼吸道通畅,急送就近医院救治。
同时要避免强行搬动病人,尤其要注意头部的稳定,否则会错过最有利的治疗时机而造成病情加重的抢救失败。
《症治汇补、中风》:“平人手指麻,不时眩晕,乃中风先兆,须预防之,宜慎起居,节饮食,远房帏,调情志。
”七、心绞痛-心绞痛是冠心病常见症状,多见于40岁以上中、老年人,男性多于女性。
其为心肌缺血、缺氧发出的求救信号。
频繁发作应警惕心肌梗塞。
心绞痛常常发生在劳累、饱餐、受寒和情绪激动时,胸骨后突然发生范围不太清楚的闷痛、压榨痛或紧缩感,疼痛向右肩、中指、无名指和小指放射。
病人自觉心慌、窒息,有时伴有濒死的感觉。
每次发作历时1-5分钟,很少超过15分钟。
不典型的心绞痛表现多种多样,有时仅有上腹痛,牙痛或颈痛。
《素问藏气法时论》:“心病者,胸中痛,膺背肩胛间痛,两臂内痛”。
现场急救:.1、立即让病人停止一切活动,坐下或卧床休息。
含服硝酸甘油片,1-2分钟即能止痛,且持续作用半小时;或含服消心痛1-2片,5分钟奏效,持续作用2小时,也可将亚硝酸异戊酯放在手帕内压碎嗅之,10-15秒即可奏效。
但有头胀、头痛、面红、发热的副作用,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忌用。
2、若当时无解救药,也可指掐内关穴(前臂掌侧横纹上2寸,两条筋之间)或压迫手臂酸痛部位,也可起到急救作用。
3、立即启动急救医疗服务系统(EMSS)-120或休息片刻,待疼痛缓解后再送医院检查。
八、心肌梗死心绞痛进一步发展,当冠状动脉较大的分枝完全或近乎完全阻塞时,相应的心肌得不到血液的供应而坏死,就会发生心肌梗塞。
心肌梗塞时有胸痛,疼痛性质与心绞痛相似,但更为剧烈。
与心绞痛不同的是,疼痛持续的时间较长,往往可达几小时,甚至1-2天,范围也较广,可波及左前胸与中上腹部。
可伴有恶心,呕吐和发热等症状,严重的可发生休克,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甚至猝死。
《灵枢、厥病》:“真心痛,手足青至节,心痛甚,旦发夕死,夕发旦死”。
现场急救:.1、心肌梗塞急性发作时应卧床休息,尽量少搬动病人。
室内保持安静,切不可啼哭喊叫,以免刺激病人加重病情,与此同时立即与急救中心取得联系。
2、在等待救护车期间,应轻轻地将病人头部放低,足部抬高,以增加血流量。
如果发生心力衰竭、憋喘、口吐大量泡沫痰以及过于肥胖的病人,头低足高位会加重胸闷,只能扶病人取半卧位。
让病人含服硝酸甘油、消心痛或苏合香丸等药物。
烦躁不安者可服安定等镇静药,但不宜多喝水,应禁食。
解松领扣、裤带,有条件的吸氧,注意保暖。
针刺内关穴。
若病人脉搏突然消失,应立即做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且不能中途停顿,须持续到送医院抢救之后。
九、心力衰竭心力衰竭分左心衰竭、右心衰竭和全心衰竭,是心脏病后期发生的危急症候。
左心衰竭的早期表现为体力劳动时呼吸困难,端坐呼吸。
病情发展严重时,病人常在夜间憋醒,被迫坐起,咳喘有哮鸣音,口唇发紫,大汗淋离,烦躁不安,咳粉红色泡沫痰,脉搏细而快。
右心衰竭初起可有咳嗽、咳痰、哮喘、面颊和口唇发紫、颈部静脉怒张、下肢浮肿,严重者还伴有腹水和胸水。
同时出现左心和右心衰竭的为全心衰竭。
现场急救:.首先要让病人安静,减少恐惧躁动。
松开病人领扣、裤带,让病人取坐位,两下肢随床沿下垂,必要时可用胶带轮流结扎四肢,每一肢体结扎5分钟,然后放松5分钟,以减少回心血量,减轻心脏负担,及时清除喉咽部、呼吸道分泌物、假牙,保持呼吸道通畅,有条件的马上吸氧(急性肺水肿时吸氧可通过75%酒精溶液)。
限制饮水量。
立即启动急救医疗服务系统(EMSS)-120或即送病人到医院抢救。
十、休克休克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急性循环功能不全的综合征。
分为低血容量性休克、感染性休克、心源性休克、过敏性休克和神经性休克。
其特征为迅速发生的精神呆滞或烦躁不安、体力软弱、四肢发冷、皮肤潮湿而苍白或有轻度发绀、脉细弱而快速、血压下降,收缩压在10.7千帕(80毫米汞柱)以下,若不及时抢救常可危及生命。
现场急救:.. 1、尽可能少搬动或扰动病人,松解病人衣扣,让病人平卧,头侧向一方(如心源性休克伴心力衰竭者,则应取半卧位),有严重休克的,头部摆放低位,脚抬高,以增加脑部的血流;但头部受伤、呼吸困难或肺水肿者可稍微提高床头;注意保暖,但勿过热,可给独参汤(30-60G 煎汤灌服)、热饮料如浓茶或姜汤一杯;有条件的可吸氧,针刺人中、十宣穴,或加刺内关、足三里,艾灸关元穴或气海穴15分钟,以复阳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