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第1课时 图形的认识与测量(1)教案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精】《图形的认识与测量(第1课时)》精品教案

【精】《图形的认识与测量(第1课时)》精品教案

《图形的认识与测量(第1课时)》精品教案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巩固线段、射线和直线的概念,进一步认识相互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能画出相应的图形。使学生了解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关系。

(2)使学生巩固角的概念,进一步认识角的分类及各类角的特征,能比较熟练地量角和画指定大小的角。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垂线和平行线的概念。

(3)使学生加深对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三角形和圆等平面图形基本特征的认识,掌握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进一步理解这些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完善认知结构。

2.过程与方法

能利用平面图形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经历解决问题的全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平面图形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积累学习有关平面图形知识的经验和方法,发展简单的推理能力,增强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借助转化的方法,沟通平面图形面积的内在联系。

【教学难点】

利用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讨论法、讲解法。

【课前准备】

多媒体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1.平面图形的分类.。

师:你能对学过的平面图形分类吗?

小组里互相说一说,然后指名说。

2. 三角形的分类。

师:你能给三角形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吗?

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整理分类,然后汇报:

生:三角形按角分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

师:什么是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

生: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叫做锐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叫做直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叫做钝角三角形。

六年级数学下册《图形与测量》教学设计(1)

六年级数学下册《图形与测量》教学设计(1)

六年级数学下册《同形与测量》教学设计

学校:授课教师:授课时间:年月日课题同形与测量:常见量的换算

课型新授课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理解认识长度、面积、体积单位以及各种单位之间的进率。

能力目标:熟练掌握各类单位之间的换算,运用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情感目标:培养认真、细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

理解认识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体积单位以及各种单位之间的进率,熟练掌握各类单位之间的换算。

突破重点、难点设想

结合实物理解、认识单位、区分单位大小,通过单位换算的反复训练,加以巩固提升换算能力。

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

教学活动及主要语言预设学生活动预设

一、创境激疑

1、要计算图形的面积、体积,要认识一些单位,关于这些单位你知道哪些?

2、今天我们一起来复习有关长度、面积、体积的单位。让学生说一说教师板书

二、互动解疑

3、长度、面积、体积的认识。

(1)什么是长度?什么是面积?什么是体积?结合实例,让学生

说说自己对长度、面积、体积的理解。(长度:两点之间的距离;面积:平面的大小;体积:物体所占空间大小。)

4、单位间的进率

(1)说说常用的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体积单位。

(2)师生整理。

常用单位

长度米分米厘米毫米

面积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平方毫米

体积立方米立方分米(升)立方厘米(毫升)(3)单位之间的进率

5、单位换算方法。指名说一说

理解、记记

读一读、记一记

(1)高级单位换算成低级单位的方法:乘进率

(2)低级单位换算成高级单位的方法:除以进率

6、认识单位的大小(借助实物、举例理解)

指名说方法三、启思导疑

1、常用的单位有哪些?它们之间的进率分别是多少?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图形的认识与测量(一)》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图形的认识与测量(一)》教学设计

“停课不停学”六年级数学总复习系列

《图形的认识与测量(一)》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图形的认识与测量(一)》。

教材分析:本节复习是在疫情期间帮助学生对小学阶段学习过的图形(线与角)进行的一次系统的、全面的回顾与整理。它不同于新课的教学,而是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原来分散的知识得以梳理,由数学的知识点串成知识线,由知识线构成知识网,从而帮助学生完善头脑中的数学认识结构。本课平面图形的认识与测量(一)包括小学阶段所学习的线与角的概念、特点、关系,相对于前面四年级时所学的内容来说,更为具体形象,因而容易提升较多学生对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兴趣,起到很好地复习效果。

学情分析:

1.本课的概念比较多,学生学习过的时间有点长,因此有些学生出现对有些概念理解不透彻,不能把握其本质,从而导致错误的情形。

2.时间久了很多学生不能正确叙述作图的方法,学生在学习中常出现画角的错误,把内外圈混淆从而画错,作平行线和垂线有部分学生不会正规作图,有不少学生会作但不会说(写)做法的现象。

设计理念:

以新课标精神为指导,以“构建有效的课堂复习”为目标,立足于学生的知识基础水平和认知水平,采用“重现旧知—问题驱动—实践应用”的教学方式,学习复习方法,体会知识间的相互联系,学会归纳,梳理完善知识,使所学知识更系统化,条理化。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引导学生复习“线与角”的有关知识,回顾直线、

射线、线段、角的意义及其测量等知识,能掌握直线、射线和线段的联系与区别。了解平面上两条直线的平行和相交关系,能正确的画平行线和垂线。会用量角器量指定角的度数,会画指定度数的角,知道各角之间的大小关系。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总复习图形与测量(1)-北师大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总复习图形与测量(1)-北师大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总复习图形与测量(1)-北师大版引言

数学教育是培养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扬帆远航的必经之路。对于中小学生而言,六年级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是从学科综合阶段向学科单一阶段过渡的年级。在这一年级中,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其重要性得到了更加突出的体现。因此,对六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进行总复习、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非常必要。

本文旨在探讨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材中图形与测量部分常见难点和重点,以及如何在教学中针对这些难点和重点进行深入浅出的教学设计,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和应试能力。

一、教学目标

本教学设计旨在:

1.通过对图形的分类和性质的介绍,让学生理解图形的基本概念;

2.通过有关测量的内容,让学生了解测量的基本方法,掌握长度、重量、容积等的计算方法;

3.让学生在复习中掌握解决应用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的数学解决问题能力。

二、教学难点

在六年级下册数学中,有以下几个难点:

1.图形的分类和性质较多,学生很容易混淆;

2.学生对测量的单位和换算不熟悉,擅长于理解而不擅长于应用;

3.数据处理能力较弱,不善于从应用的角度解决问题。

三、教学重点

在本教学设计中,有以下几个重点:

1.掌握图形的分类和性质,使其能回答有关图形的基本问题;

2.理解测量的基本单位,通过举例来加深对换算和计算的理解;

3.学习如何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手段

1.教学板书:在教学中,要加强板书的使用,让学生通过视觉帮助理解图形和测量内容;

2.举例:在教学中,要举最简单的例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2022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总复习2图形与几何第1课时图形的认识测量教案苏教版

2022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总复习2图形与几何第1课时图形的认识测量教案苏教版

2.图形与几何

第1课时图形的认识测量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2页例1、例2和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稳固线段、射线和直线的概念,进一步认识其相互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能按要求画出相应的图形。

2.使学生稳固角的概:念,进一步认识角的分类及各类角的特征,能比拟熟练地量角和画指定大小的角。

3.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垂线和平行线的概念。

4.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判断的能力及空间观念。

【教学重、难点】

重点:加深学生对直线、射线和线段、角等特征的认识,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难点:用量角器量角、画角,理解垂直与平行的关系,画垂线和平行线。

【教学过程】

一、整理与回忆

1.复习直线、射线和线段。

课件分别出示线段、射线和直线。

请学生说一说它们的名称及特征,并说一说怎样判断各是什么图形。

学生答复。

师:看图,说一说线段、射线和直线的联系和区别。学生讨论交流后汇报。

教师根据学生的答复,完成下面的表格:

教师明确:线段、射线和直线都是直的,线段是直线的一局部;线段有两个端点,是有限长的;射线只有一个端点,直线没有端点,射线和直线都是无限长的。

2.复习角。

〔1〕复习角的概念。请学生画一个任意角。

师:根据你画的角,说一说,什么样的图形是角?

学生答复,教师同时画不同种类的角。

〔2〕复习角各局部的名称。

学生在自己画的角上填写各局部的名称。

师: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有什么关系?

学生答复后,教师明确:角的大小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与边的长短无关。

教师追问:角的大小的计量单位是什么?怎样测量角的大小?

学生答复,教师明确:角的大小的计量单位是度〔°〕,测量角的大小时需要用量角器。〔3〕复习角的分类。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学期总复习《图形与几何:图形测量》第1-3课时教学设计及导学案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学期总复习《图形与几何:图形测量》第1-3课时教学设计及导学案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学期总复习《图形与几何:图形测量》教学设计

总复习《图形与几何:图形测量》导学案

学生活动教师活动环节一:自主整理(指向目标1)

学生活动1

1、测量角的大小,我的方法是

(),2、在估计角的大小时,我的方法是

()。

教师活动1

1、课前发放整理表让学生自主整理。

活动意图说明:让学生用已有的经验和知识进行自主整理,培养学生独立整理的能力,为有效的合作打下铺垫。

环节二:交流汇报(指向目标2)

学生活动2

我会测量:

测量上面图形的周长,我的方法是()。结合上面的例子,我知道周长就是()。

教师活动2

1、引导学生独立完成

2、同桌交流方法

3、全班交流,总结方法

活动意图说明:让学生在交流过程中,总结测量的方法。环节三:合作交流(指向目标3)

学生活动3

1、分别说出已学过的多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并说说公式之间的联系

2、分组说一说面积公式推导过程

教师活动3

1、要求学生想一想,利用自己的网络图进行系统整理,再说一说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学期总复习《图形与几何:图形测量》教学设计课时主题图形与测量(平面图形的测量)第2课时

课型

新授课□章/单元复习课□专题复习课☑

习题/试卷讲评课□学科实践活动课□其他□

1.课时学习目标

(1)通过测量角的大小,复习测量角的方法以及估算角的大小的方法;

(2)通过测量规则图形和不规则图形的周长,复习周长的意义以及图形周长的计算等;

(3)经历画网络图等数学活动,引导学生说出已学过的多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和公式之间的联系;(4)通过实物操作等数学活动,体会转化、类比的数学思想方法,复习圆的面积探索过程。

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教学设计】图形与几何——图形的认识与测量

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教学设计】图形与几何——图形的认识与测量

第六单元整理和复习——图形与几何

第1课时图形的认识与测量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掌握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和圆的特征,沟通它们之间的关系;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圆锥,知道它们的特点。

(2)掌握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计算方法,沟通面积公式之间的联系,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掌握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加深对立体图形的认识,并对所学的知识进一步系统化和概括化。

2.过程与方法

经历回顾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相关公式的推导过程,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知识整理,渗透转化思想,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掌握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含义及其相关的计算公式。

难点:根据图形之间的相互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教学设计思路]

教材分析

这部分教材是对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基本概念、特点和有关的计算公式进行整理,可以先让学生回顾小学阶段学过的图形,然后借助教材中的表格进行分类整理。

学情分析

在本课学习之前学生已经系统的学习了大纲要求的小学阶段有关立体图形的知识。已经掌握了所学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的含义,会计算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并且按照老师的要求把概念和公式都进行了提前的熟背。

主要教学手段

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方法

启发式、演示法、练习法、讨论法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练习纸

[教学过程]

3.复习平面图形的计算公式。

展示:多媒体课件呈现平面图形关系

V=a3

V=1

3 Sh

24cm的铁丝围一个长方体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图形与测量1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图形与测量1教学设计

图形的计量单位。(教材第93页及第95页第1、2题)

1.通过列表、画图等,对图形的计量单位的有关知识进行系统地整理与复习,进一步理解图形计量单位的进率及相应的换算关系,会选择恰当的计量单位。

2.在探索与测量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归纳、整理的能力,让学生感受成功带来的喜悦。

重点:归纳、整理学过的计量单位,并会应用。

难点:各种计量单位的灵活应用。

课件。

课件出示教材第93页主题图。

生1:要知道草坪的长和宽。

生2:要知道圆形水池的面积。

生3:还要知道圆柱的体积。

师:以上数据都需要什么单位?

生:分别需要长度单位、面积单位和体积单位。

师:这节课我们就对图形的计量单位进行复习。(板书:图形的计量单位)

1.回忆图形的计量单位。

师:你知道哪些长度单位、面积单位和体积单位?

生1:主要的长度单位有米、分米、厘米和毫米。

生2:主要的面积单位有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生3:主要的体积单位有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

师:你知道它们各自的含义吗?在小组内互相说一说。

学生小组内讨论。

2.总结梳理,形成网络。

教师引导学生用不同的形式把内容整理出来,同学之间、小组之间进行提问。

厘米

平方米

师:通过今天的复习,你掌握了哪些知识?

生:我复习了有关计量单位的进率及相应的换算关系。

图形的计量单位

厘米

平方米

A类

1.填空。

3050米=()千米()米3米=()分米=()厘米

750平方分米=()平方厘米0.085立方米=()升=()毫升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1)一个鸡蛋约重65()。(2)一名六年级学生体重约40()。

(3)一棵树高约4()。(4)一间仓库占地80()。

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一课时 图形的认识与测量

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一课时 图形的认识与测量

第八课时图形的认识与测量(一)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直线,射线和线段的含义,掌握它们的联系和区别

2.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垂直与平行的含义,能正确地画平行线和垂线

3.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角的含义,角的分类,并能正确利用直尺,量角器画出指定

数的角。

【教学重难点】

理解角、垂直与平行、三角形和四边形的概念,掌握它们的特征和性质,以及各图

形的联系。

【教法与学法】归纳整理,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等。

【教学过程】

一、回顾与交流

1. 线:

(1)复习直线,射线和线段

(2)分别画出直线,射线和线段

(3)说一说,填一填

(4)复习垂线,平行线

①画一画:分别画一组垂线,平行线

②说一说:在什么情况下两条直线相互垂直?在什么情况下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③想一想:a:什么是距离?

b: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有什么特征?

2. 角

(1)复习角的意义

①画任意角,指出角的各部分名称

②结合图形,说一说什么是角?

(2)复习角的大小

①延长角的两边,角的大小是否变化

(3)角的分类: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

二、巩固练习:

完成练习十八的 1. 2 题

三、全课总结:

直线、射线、线段的区别?有哪几种角?

【作业设计】

填空题

1. 过一点可以画()条射线,过两点可以画( )条线段。

2. 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角是60 度,它的顶角是()度,它也是一个()三角形。

3. 等腰梯形有()条对称轴,长方形有()条对称轴,正方形有()条对称轴。

4.圆心决定圆的(),半径决定圆的()。

【板书设计】

图形的认识与测量(一)

1. 射线、直线是可以无限延长的,不可以出测量长度。

《图形与几何(一)图形的认识与测量》示范公开课教学课件【青岛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

《图形与几何(一)图形的认识与测量》示范公开课教学课件【青岛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
回顾整理 ——图形与几何
图形的认识与测量
一、复习回顾
在构小成学 这阶些段图我形们最都基学本习的了图哪形些是什平么面呢图?形?
一、复习回顾
有关线的知识我们学了哪些?
名称 相同点 直线 射线 都是直 线段 直的线
端点 个数
无 1个 2个
能否测 量长度
不能
不能 能
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
不同点
能否延长
可以向两端无限延长 可以向一端无限延长 不能向两端无限延长
一、复习回顾
如何使用量角器量角?
1
11.中把量心角对器顶放点在(角重的合上面);使量角器的中心和角的顶点重合; 22.0零刻度度刻线度对线和一角边的(一重条合边)重合; 3..角度的数另就一看条另边一所边对的(量重角合器)上的刻度,就是这个角的度数。
二、基础练习
1.填空题。 (1)经过一点可以画( 无数 )条直线,经过两点可以画( 一 )条直线。 (2)等腰三角形一个底角是50°,它的顶角是( 80 )°;如果一个等腰三角 形的顶角是34°,那么它的一个底角是( 73 ) °。 (3)图中∠A=65°, ∠B=50°,那么∠1= ( 115 ) °。
一、复习回顾
同一平面内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有哪些?
垂直
两直线的 位置关系
相交 不垂直
不相交 平行
一、复习回顾

小学六年级数学优秀教案-《图形的认识与测量》教学设计课堂练习

小学六年级数学优秀教案-《图形的认识与测量》教学设计课堂练习

小学六年级数学优秀教案:《图形的认识与测量》教学设计课堂练习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小学六年级数学优秀教案《图形的认识与测量》教学设计课堂练习

图形的认识与测量(1)

【教学内容】

平面图形的认识。

【教学目标】

1.通过分类、比较、辨析,使学生巩固直线、射线、线段和各种角以及垂线和平行线的有关知识,进一步认识它们之间

的联系与区别,能画出相应的图形。

2.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判断的能力及空间观念。

3.通过学生自主整理的过程,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

信心。

【重点难点】

将分类、比较、辨析的内容进行整理、归纳,突出概念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教学准备】

多媒体,实物投影。

【谈话导入】

教师:从今天起,我们复习图形与几何初步知识。这节课先复习线与角及平面图形的知识(板书课题)。通过复习,我

们要进一步认识线段、射线和直线的特征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进一步认识角和角的分类,能比较熟练地用量角

器量角和画角,平面图形的分类。

【归纳整理】

1.复习直线、射线、线段。

出示问题1:直线、射线和线段有什么区别?

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直线有几种位置关系?

(1)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

(2)指名学生汇报。

(3)教师引导学生总结:

①用直尺把两点连接起来,就得到一条线段;把线段一端无限延长,可以得到一条射线;把线段两端无限延长,可以得

到一条直线。

教书板书:

②直线、射线、线段的区别与联系:

根据学生的汇报,教师予以板书:

③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根据学生的汇报,教师予以板书。

④组织学生做教材第86页第2题第(Ⅰ)小题。

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图形的认识与测量(一)》 教学设计

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图形的认识与测量(一)》 教学设计

《图形的认识与测量(一)》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材第86页内容及相关的练习题。

教学目标:

1.系统整理学过的图形,沟通各种图形之间的联系,体会“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构建各种图形之间关系的网络。

2.能区分直线、线段和射线,体会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3.理解平行、相交关系,能够在生活中找到相关的应用,并能做出合理的解释。

4.结合具体情境认识角,能辨认直角、锐角和钝角,会用量角器画指定的角。

重点难点:能区分直线、线段和射线,理解平行、相交。学法指导:小组合作学习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关于图形我们学过了很多,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把图形的一些知识做一个复习与整理。

二、探究新知

(一)我们学过哪些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你能学过的图形进行分类吗?

学生说一说,并且讨论如何分类,教师引导总结。

图形可以分为(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

平面图形可以分为:

立体图形可以分为:

(二)先独立思考下面的问题,再在小组内交流。

(1)直线、射线和线段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直线有哪几种位置关系?

(2)我们学过哪些角?在放大镜下看角,它的大小会变化吗?

(3)关于三角形,你知道些什么?

(4)关于平行四边形,你知道些什么?

(5)圆与上面的平面图形有什么不同?圆有哪些特点?

(三)、学生展示交流结果

1.直线、射线和线段

(1)根据我们画的图形,想一想,直线、射线和线段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相同点:直线、射线和线段都是直的;不同点:直线没有端点,射线有一个端点,线段有两个端点)

(2)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有哪几种位置关系?(平行,垂直,相交)

《图形与测量》第一课时的说课稿

《图形与测量》第一课时的说课稿

《图形与测量》第一课时的说课稿

一、说教材

《图形与测量》编排于北师大总复习P93-94,这是总复习图形与几何部分的第二版块的内容,它包含了长度、面积和体积的认识,度量单位的认识及进率。通过整理与复习,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图形测量的知识、提高计算图形周长、面积和体积等基本技能,发展空间观念,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该内容之前,学生已经复习了图形的认识,巩固了基本图形的特征,沟通了图形相互之间的关系;其次,这部分复习内容又编排在《图形与运动》《图形与位置》之前,显然只有明确了测量的方法、度量的工具和明确的计量单位,图形的运动和位置才有了研究的依据。正是因为如此,《图形与测量》具有承前继后的作用和意义,它就像一座桥梁,不仅对旧知进行了拓展,更重要的是对后继的学习进行了铺垫。

二、说学情分析

学生刚刚回顾和整理了《图形的认识》,对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特征和各图形之间的联系有了进一步的深入理解;对图形知识的整理在学习方法上有了一定的经验积累。由于测量的知识涵盖了整个小学阶段,时间跨度长,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从长度到面积到体积;虽然学生对三个不同的维度(一度、二度、三度空间)的测量都有一些基本的认识,掌握一定的技能,但对于三个维度之间的内在联系,学生缺少深度理解与整体把握。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自主整理测量

的相关知识,并引导学生对知识间的联系进行比较,使学生自主构建知识体系。并对数学学习中蕴含的转化思想进行渗透。另外,学生之间的学习方式、学习水平也存在较大差异,教师要关注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通过划分不同类型的学习小组、提出不同层次的学习要求、有针对性地进行课堂指导等方式,有效实施差异教学。因此本内容的学习对于提升学生思维品质,优化学习方法等方面有着重要意义,学生对于该内容的学习是由充足的心理基础和知识储备的,该内容的学习对于学生来说也是必要的、有价值的。

6.2.1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图形的认识与测量》(人教)

6.2.1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图形的认识与测量》(人教)

《图形的认识与测量》

教学模式介绍:

核心素养下的培养是需要正确的教学模式作为载体的,对于以往的课堂来说是一种全新的转型。核心素养下的教学设计是利用设计好的核心问题在课堂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质,激发和推动学生主体活动、能整合教材中内容并与学生生活实际相关联。在这个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要以问题及其解决方式为主线的,整体设计思路是在教师的策划、指导和支持下,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问题的发现、提出与解决,在探索问题解决的过程中获得新知,构建新知。老师作为学习共同体的一员,和学生共同为问题的解决,开展合作学习、共同探究,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解决问题、培养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教学设计的课程环节:

讲什么——为何讲——怎么讲——讲怎样

设计思路说明: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直线、射线、线段、角、垂直和平行,三角形、四边形和圆的特征,常见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计算公式,立体图形的特征、物体的三视图和立体图形表面积、体积的计算方法等有关知识基础上进行的整理复习。教学开始,充分应用多媒体课件,以课本主题图引入新课;教学中,通过多处实例,结合学生生活经验,在展示与交流中加深对图形的认识与测量相关知识了解,让学生在复习中有发现、有提升,也获得了新授课般的新鲜感。

一、讲什么

1、教学内容

(1)概念原理:直线、射线、线段、角、垂直、平行、三角形、四边形、圆、正方形、长方形、圆柱、圆锥;

(2)思想方法:数形结合;

(3)能力素养:发展空间观念,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内容解析:

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学习了直线、射线、线段、角、垂直和平行,三角形、四边形和圆的特征,常见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计算公式,立体图形的特征、物体的三视图和立体图形表面积、体积的计算方法等有关知识,也积累了一定的学习经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图形与几何

第1课时图形的认识与测量(1)

【教学内容】

平面图形的认识。

【教学目标】

1.通过分类、比较、辨析,使学生巩固直线、射线、线段和各种角以及垂线和平行线的有关知识,进一步认识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能画出相应的图形。

2.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判断的能力及空间观念。

3.通过学生自主整理的过程,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重点难点】

将分类、比较、辨析的内容进行整理、归纳,突出概念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

【谈话导入】

教师:从今天起,我们复习图形与几何初步知识。这节课先复习线与角及平面图形的知识(板书课题)。通过复习,我们要进一步认识线段、射线和直线的特征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进一步认识角和角的分类,能比较熟练地用量角器量角和画角,平面图形的分类。

【归纳整理】

1.复习直线、射线、线段。

课件出示问题1:直线、射线和线段有什么区别?

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直线有几种位置关系?

(1)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

(2)指名学生汇报。

(3)教师引导学生总结:

①用直尺把两点连接起来,就得到一条线段;把线段一端无限延长,可以得到一条射线;把线段两端无限延长,可以得到一条直线。

教书板书:

②直线、射线、线段的区别与联系:

根据学生的汇报,教师予以板书:

③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根据学生的汇报,教师予以板书。

④组织学生做教材第86页第2题第(Ⅰ)小题。

指名学生回答,订正。

2.复习角。

课件展示问题2:我们学过的角有哪几种?角的大小和什么有关?

(1)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交流。

(2)指名学生汇报。

(3)教师引导学生总结。

②角的大小要看两边叉开的大小,叉开得越大,角越大。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所画出的长短没有联系。

(4)组织学生练习:教材第86页“做一做”。

(5)指名学生汇报,订正。

3.复习三角形、四边形、圆。

课件出示问题3:说一说什么是三角形和四边形?圆有什么特点?

①学生分组议一议,相互交流。

②学生汇报。

③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并板书

教师指名学生说出每种图形的特征。(较差的学生多让他们说)

④还能用其他的方法表示三角形、四边形的分类吗?组织学生议一议,写一写。

指名学生把写的过程予以汇报。

教师加以总结,用课件展示教材第86页第1题的图示。

组织学生练习,教材第89页练习十八第1题。

指名汇报,订正。

【教材释疑】

教师:刚才复习了平面图形的有关知识,想必同学们可能还有些疑难,请同学们互相提问,互相交流。

【课堂作业】

填空。

(1)一个等边三角形,从一个顶点起,用一条线段把它分成大小相等的两

个三角形,其中一个三角形的内角和是()。

(2)圆的位置是由()决定的,圆的大小是由()或()决定的。

(3)把一个等边三角形沿一条高分开,分成的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的度数分别是()度和()度。

(4)在一个等腰三角形中,一个底角是64°,顶角()。

(5)在一个等腰三角形中,顶角是50°,两个底角各是()。

(6)一个等腰三角形,它的一个底角的度数是顶角的2倍,它的顶角是()。

先独立思考,后指名一一回答。

答案:(1)180°(2)圆心半径直径(3)30 60 (4)52°(5)65°(6)36°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的练习。

第1课时图形的认识与测量(1)

六年的学习生活,认识了这么多图形,如何让学生系统地梳理,忽然觉得这个过程孩子们经历的太少了,我记得学生在四年级图形的认识的时候是学习过分类的。六年级或许有些淡忘,但是本该深入孩子们心灵的一些方法却在学生心中几乎没有什么痕迹。我想思考的就是我们要有整体把握课程的能力。我们不怕孩子们的知识是散乱的,不系统的,但是孩子要有一种数学思想,这些思想是指导他们学习的基本思想与方法,比如分类,集合的思想。

如何关注不同的学生,课上我一般喜欢把问题的例子拿出来跟大家探讨,由于六年级的孩子,自尊心比较强,展示结束后,我都一定要问出有问题的孩子的收获,并代表全体同学向孩子表示谢意,因为这个孩子让我们对这个问题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还有一些对问题梳理不成型的,我让孩子们不断对同学们的作业进行探讨后,我都加上了一个环节,你们认为我们现在可以怎么整理。有了学生的提示、辨析,一个完整的认识就在教师的指导下产生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