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6课《短文两篇》课时练习附答案
最新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16 《短文两篇》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16 《短文两篇》课后习题参考答案思考探究一、朗读课文,说说这两篇文章在语言风格上有什么不同。
参考答案:两篇文章都是骈散结合。
《陋室铭》以骈句为主,句式整齐,节奏分明,音韵和谐;《爱莲说》以散句为主,句式长短相间,错落有致,富于变化。
二、《陋室铭》结尾引用孔子的话“何陋之有”,有什么深意?与同学交流一下,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应该如何看待作者所说的“惟吾德馨”?参考答案:《陋室铭》的主旨是从孔子“君子居之,何陋之有”这句话生发而来的,作者以此结束全文,既巧妙地照应了开头“惟吾德馨”,又显得立意高远。
“惟吾德馨”是古人淡泊名利、修身养性的最高境界,是古人对道德情操的最高追求。
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我们不应该忽略美好的品行,要努力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追求高尚的精神生活。
三、《爱莲说》称莲为“花之君子”,根据课文内容,说说作者心目中的君子具备哪些美好品质。
和同学讨论一下,如何理解“出淤泥而不染”的人生境界?参考答案:【示例】君子品质:庄重、质朴、洁身自好、不慕名利。
“出淤泥而不染”寓意从污浊的环境中走出来,却能保持纯真的品质而不沾染坏习气。
周敦颐的这句话寓示了人生的一种境界。
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我们应该始终保持这种操守,即使身处污浊的环境,依然能保持已身。
积累拓展四、背诵并默写这两篇短文。
点拨:先熟读,再背诵。
朗读课文时,要注意节奏。
默写时,字体要工整,并注意易错字。
五、“之”有时充当代词;有时相当于助词“的”;有时用于标明前置宾语;有时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辨析下列句子中的“之”字各属于哪种用法。
1.何陋之.有?2.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3.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4.友人惭,下车引之.。
5.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参考答案:1.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2.助词,的。
3.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4.代词,指陈元方。
5.代词,指学问和事业。
部编版人教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6课 短文两篇 习题测试题及答案》最新精品优秀完美实用获奖完整
前言:
该习题由多位一线国家特级教师针对当前最新的热点、考点、重点、难点、知识点,精心编辑而成。
以高质量的习题助力考生查漏补缺,在原有基础上更进一步。
(最新精品习题)
16.短文两篇
A组
1.给加点的字注音。
淤.泥( ) 濯.( ) 案牍.( ) 亵.玩( ) 鲜.有闻( )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有仙则名.( ) (2)惟吾德馨.( )
(3)往来无白丁
..之劳形( )
..( ) (4)无案牍
(5)濯清涟而不妖.( ) (6)不可亵玩
..( )
(7)宜.乎众矣( ) (8)亭亭
..净植( ) 3.下列句子中,朗读停顿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C.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D.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4.下列语句中的“之”与“菊之爱,陶后鲜有闻”一句中“之”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无丝竹之乱耳 B.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C.何陋之有 D.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5.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斯是.陋室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B.无案牍之.劳形送杜少府之.任蜀州C.有龙则.灵学而不思则.罔 D.可以.调素琴徐喷以.烟
B组
6.选出加点词用法不同的一项( )
A.有仙则名. B.不蔓.不枝. C.苔痕上.阶绿 D.无丝竹
1。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部编版)第16课《短文两篇爱莲说》课内阅读及答案-精选教学文档
爱莲说复习文学常识本文选自《周元公集》。
作者周敦颐,字茂叔,北宋哲学家。
元公是周敦颐的谥号。
写出莲花的别称二个以上荷花、芙蕖、水芝、水芙蓉、菡萏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作者赞扬的莲花的高贵品质。
答:正直、通达、庄重、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清高而美名远扬。
◆常规词语【蕃(fán)】多。
【独】仅。
【盛】大规模。
【予】我。
【染】沾染。
【濯】洗涤。
【清涟】指清水。
【妖】过分艳丽【植】立。
【亵(xiè)玩】玩弄。
亵,亲近而不庄重。
【谓】认为。
【隐逸】隐居的人。
【君子】品德高尚的人。
【鲜】少。
【宜】应当。
【众】多。
◆词类活用【蔓】生枝蔓。
【枝】张枝节。
【亭亭】耸立的样子。
解释“之”①水陆草木之花之:的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之:助词,起取消句子独立性作用,可不译③无丝竹之乱耳之: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作用,可不译④何陋之有之:助词,在这里是宾语提前的标志,无实义翻译:1、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水上、地上各种草木的花,可爱的很多。
晋朝的陶渊明只爱菊。
自唐朝以来,世人都十分喜爱牡丹。
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我只喜爱莲从淤泥里长出来却不受沾染,在清水里洗涤过却并不显得妖艳;茎梗中间贯通,不牵牵连连,不枝枝节节;香气远播,越发清香;笔挺洁净地直立在那里,只能在远处观赏却不能贴近去玩弄它。
3、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我认为菊,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是花中的君子。
4、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唉,喜爱菊花的,陶渊明以后就很少听到了,对于莲花的爱好,像我这样的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爱好人该是很多了。
阅读探究1.在第一段中,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写莲的可爱形象,赋予莲以美好的品质?意在表达作者怎样的情操?从环境习性、体态香气、清高气质等方面,表达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情操。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6课《短文两篇-陋室铭爱莲说》课后同步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6课《短文两篇-陋室铭爱莲说》课后同步练习题(附答案解析)【基础练习】1.给下列字注音。
(1).弘( ) (2).颓( ) (3).鳞( ) (4).遂( )(5).寝( ) (6).藻( ) (7).荇( ) (8).吾( )2 .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2).念无与.为乐者。
(3).相与.步于中庭。
(4).选贤与.能。
(5).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6).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综合练习】一.答谢中书书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人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1.先用“│”把《答谢中书书》划分为两个层次,再概括每层的主要内容。
(1).分层:第一层:第二层:(2).主要内容:第一层:第二层:2.有人说“夕阳欲颓”在常人看来,往往引发消沉的思绪,而在《答谢中书书》中,作者却描绘出“沉鳞竞跃”的生动图画,说说这样的景物表达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记承天寺夜游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人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五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简答题:(1).写出作者记叙夜游的时间、地点及同游人。
(2).作者是怎样描写承天寺院中景色的?2.回答下列问题。
(1).夜游的原因是:(2).夜游的背景是:(3).夜游的心情是:(4).写景的一句是:(5).抒发的感慨是: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3).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拓展练习】一.阅读于是项王乃欲东流乌江。
乌江亭长舣(使船靠岸)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课时练习16 短文两篇(含答案)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课时练习16短文两篇01积累运用1.给下面的加点字注音。
德馨.(xīn)苔.痕(tái)案牍.(dú) 蕃.(fán)淤.泥(yū) 西蜀.(shǔ)濯.(zhuó) 清涟.(lián) 蔓.(màn) 亵.玩(xiè) 噫.(yī)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出名,有名)(2)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灵验)(3)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能散布很远的香气,这里指德行美好)(4)谈笑有鸿儒..(博学的人)(5)可以调.素琴(调弄)(6)无丝竹..之乱.耳(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扰乱)(7)无案牍之劳形.(形体、躯体)(8)可爱者甚蕃.(多)(9)晋陶渊明独.爱菊(只)(10)余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沾染(污秽)](11)濯.清涟而不妖.(洗)(过分艳丽)(12)香远益.清(更加)(13)亭亭..净植.(耸立的样子)(竖立)(14)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靠近玩弄)(15)陶后鲜.有闻(少)(16)宜.乎众矣(应当)3.指出下列各句加点词的词性变化及在句中的意思。
(1)苔痕上.阶绿(方位名词用作动词,长到上面)(2)无案牍之劳.形(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劳累)(3)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名词用作动词,生藤蔓,生枝茎)4.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译文:这是简陋的居室,只是我的品德高尚(就不感到它简陋了)。
(2)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译文:谈谈笑笑的是学识渊博的人,来来往往的没有粗鄙的人。
5.填空。
(1)有一句诗说:“时人莫小池水浅,浅处无妨有卧龙。
”《陋室铭》中与这句诗意思相近的句子是: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2)文中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意思相反的一句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3)《陋室铭》中运用比兴的句子是: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描写“陋室”环境雅致的语句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写主人“交往之雅”的语句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部编版七年级初一下册语文短文两篇课时练习01(含答案)
答卷时应注意事项1、拿到试卷,要认真仔细的先填好自己的考生信息。
2、拿到试卷不要提笔就写,先大致的浏览一遍,有多少大题,每个大题里有几个小题,有什么题型,哪些容易,哪些难,做到心里有底;3、审题,每个题目都要多读几遍,不仅要读大题,还要读小题,不放过每一个字,遇到暂时弄不懂题意的题目,手指点读,多读几遍题目,就能理解题意了;容易混乱的地方也应该多读几遍,比如从小到大,从左到右这样的题;4、每个题目做完了以后,把自己的手从试卷上完全移开,好好的看看有没有被自己的手臂挡住而遗漏的题;试卷第1页和第2页上下衔接的地方一定要注意,仔细看看有没有遗漏的小题;5、中途遇到真的解决不了的难题,注意安排好时间,先把后面会做的做完,再来重新读题,结合平时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解答难题;一定要镇定,不能因此慌了手脚,影响下面的答题;6、卷面要清洁,字迹要清工整,非常重要;7、做完的试卷要检查,这样可以发现刚才可能留下的错误或是可以检查是否有漏题,检查的时候,用手指点读题目,不要管自己的答案,重新分析题意,所有计算题重新计算,判断题重新判断,填空题重新填空,之后把检查的结果与先前做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亲爱的小朋友,你们好!经过两个月的学习,你们一定有不小的收获吧,用你的自信和智慧,认真答题,相信你一定会闯关成功。
相信你是最棒的!《短文两篇》课时练习一、选择题1.下列语句中加线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可爱者甚蕃.(多)B.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应当)C.不蔓不枝.(长枝)D.亭亭净植.(种植)2.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A.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B.水/不在深,有龙/则灵C.中通/外直,不蔓/不枝D.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3.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陋室铭》的作者是唐代著名文学家刘禹锡。
《爱莲说》的作者周敦颐,是宋代著名的哲学家。
B.“铭”是指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十六课 短文两篇 同步练习题(解析版)
16 短文两篇教材知识自测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鸿rú()陋室铭.()yū泥()不màn不枝()xiè玩()濯.清涟()隐yì()鲜.有闻()2.解释下面字词中加点字的含义。
斯.是陋室()鸿.儒()无案牍之劳形.()可爱者甚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不妖.()鲜.有闻()亭亭净植.()亵.玩()3.文学常识填空。
(1)刘禹锡,字,河南洛阳人,唐代诗人、家、家。
白居易称之为“”。
著有《》《竹枝词》《》等。
刘禹锡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与柳宗元并称“”,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并与白居易合称“”。
(2)周敦颐,代著名家。
字,号濂溪,道州营道(现在湖南省道县)人。
晚年在庐山莲花峰下建濂溪书堂讲学,世称“”。
他是宋代理学的创始人,对宋明的哲学思想有很大影响。
著有《》《》《通书》。
课内综合实践1.写出加点词的古今义。
(1)惟吾德馨.古义:今义:(2)无丝竹..之乱耳古义:今义:(3)无案牍之劳形.古义:今义:2.指出句中“之”字的用法。
(1)孔子云:“何陋之有?”()(2)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3)无案牍之劳形()(4)无丝竹之乱耳()(5)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6)莲之爱,同予者何人()3.翻译下列句子。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根据文章内容填空。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6课《短文两篇-陋室铭爱莲说》课后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6课《短文两篇-陋室铭爱莲说》课后练习题(附答案解析)【基础练习】1.加点字的注音都正确的是( )A.谈笑有鸿儒(rú) 无案牍之劳形(dú)B.花之隐逸者也(yì) 惟吾德馨(xīng)C.可爱者甚蕃(fān) 苔痕上阶绿(tái)D.菊之爱,陶后鲜有闻(xiān)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xiè) 。
2.下列与课文不一致的是( )A.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B.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C.菊花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D.台痕上阶绿,草色人帘青3.下面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多)B.菊之爱,陶后鲜有闻(新鲜的,滋味美好的)C.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D.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有学问的人)4.下面与例句中“之”的用法相同的是( )例句:莲,花之君子者也。
A.水陆草木之花B.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C.孔子云:“何陋之有?”D.无丝竹之乱耳5.填空。
(1) 《爱莲说》中的“说”是一种的古代文体。
大多就一事、一物或一种现象作者的感想。
(2) 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叫,后来就成为一种文体。
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的。
(3) 《爱莲说》的作者是。
他是北宋的家。
著有《》《》等。
(4) 《陋室铭》的作者是,他是代的文学家。
【综合练习】一、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1.解释下列词语:①德馨②鸿儒2.对下列句子加点词语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A.白色的琴宝贵的书B.朴素的琴镀金的书C.经常使用的琴金黄色的经书D.不加装饰的琴指佛经3.下列词语中能概括本文大意的一个是( )A.陋室B.德馨C.鸿儒D.何陋之有4.把“苔痕上阶绿,草色人帘青”译成现代汉语。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课课练--16 短文两篇(附答案)
16短文两篇知能演练活用夯基达标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2)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3)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2.“之”通常有以下五种用法,指出下列各句中“之”的用法。
A.助词,“的”B.代词C.动词,“往,到”D.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E.宾语前置的标志(1)孔子云:何陋之有?()(2)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3)无案牍之劳形。
()(4)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5)莲之爱,同予者何人?()3.下列句子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A.晋/陶渊明/独爱菊B.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C.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D.山不/在高,有仙/则名4.揣摩作者的精妙构思,完成下面的填空题。
(1)《陋室铭》处处紧扣“”一句来写。
开头以类比发端,用、喻陋室,自然引出正题:颂扬陋室。
中间从、、三个方面来写“陋室”不陋。
最后奇峰突起,列举三位古人的事例来证明“陋室”不陋。
(2)《爱莲说》以为线索,以和作为莲的正衬和反衬,借花喻人,表达了作者对争名夺利者的厌恶,对完美道德者的礼赞。
5.理解填空。
(1)《陋室铭》中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是:。
(2)《陋室铭》中描写陋室环境的句子是:。
(3)《爱莲说》中表明莲具有高雅、庄重气质的句子是:。
课内品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6~9题。
爱莲说周敦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6.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可爱者甚蕃.()(2)濯.清涟而不妖()(3)不蔓不枝.()(4)陶后鲜.有闻()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2)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短文两篇》精选练习(答案解析版)
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A.德馨.(xīn)鸿.儒(hóng)陋室铭.(míng)B.案牍.(dú)甚蕃.(fān)濯.清涟(zhuó)C.亵.玩(xiè)不蔓.(wàn)调.素琴(tiáo)D.隐逸.(yì)淤.泥(yū)鲜.有闻(xiān)【解析】B项“蕃”应读fán,C项“蔓”应读màn,D项“鲜”应读xiǎn。
2.加点词解释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A.调.素琴(弹)无丝竹..之乱耳(奏乐的声音)有仙则名.(著名,出名)B.无案犊之劳.形(劳累)山不在.高(在于)往来无白丁..(没有什么学问的人)C.孔子云.(说)谈笑有鸿.儒(大)惟吾德馨.(香气)D.有龙则灵.(灵验,神奇)斯是.陋室(这)阅金经..(佛经)【解析】B“劳”: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劳累。
C“馨”:能散布很远的香气,这里指德行美好。
D“是”:判断动词。
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B)例句:无丝竹之.乱耳A.孔子云:何陋之.有?B.无案牍之.劳形C.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D.以我酌油知之.【解析】例句和B项中的“之”都是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A项,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C项,助词,的;D项,代词,代这件事。
4.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现象判断有误的一项是(A)A.有仙则名.(形容词用作动词,出名)B.无丝竹之乱.耳(使动用法,使……乱)C.无案牍之劳.形(使动用法,使……劳累)D.香远.益清(形容词用作动词,远播)【解析】A项,名:名词用作动词,出名,有名。
5.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D)A.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B.水/不在深,有龙/则灵C.中通/外直,不蔓/不枝D.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解析】D项正确的节奏应为: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6.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D)A.《陋室铭》的作者是唐代著名文学家刘禹锡。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6课《短文两篇-陋室铭爱莲说》课后复习题(附答案解析)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6课《短文两篇-陋室铭爱莲说》课后复习题(附答案解析)一、积累与运用1. 给下面的字注音。
陋()铭()馨()牍()鸿()儒()淤()涟()蔓()苔()蜀()逸()噫()2.给下列形似字注音组词。
3.下列句中加点的单音节词,相当于现代汉语中哪个双音节词,并填入括号内。
(1)有仙则名.()(2)有龙则灵.()(3)惟吾德.馨()(4)苔痕上阶.绿()(5)可以调.素琴()(6)出淤泥而不染.()(7)香远益.清()(8)宜.乎众矣()4.选择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恰当的一项。
(1)无案牍之劳形A.无/案牍之劳形B.无案牍/之劳形C.无案牍之/劳形D.无案牍/之/劳形(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A.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B.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C.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D.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5.给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选择正确义项。
(1)牡丹之爱,宜.乎众矣A.应当B.适宜C.当然(2)菊之爱,陶后鲜.有闻A.新鲜B.少C.鲜艳(3)水不在深,有龙则.灵A.否则B.却C.那么,就(4)无丝竹之.乱耳A.助词、的B.代词,它C.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5)可以..调素琴A.能够,用现代汉语“可以”B.可以用来C.能凭借(6)濯清涟而不妖.A.美丽而不庄重B.妖气C.装束奇异(7)同.予者何人A.赞成B.同意C.和……一样(8)亭亭净植.A.植物B.栽种C.树立6.指出下列各句加点词的词性变化及在句中的意思。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2)水不在深,有龙则灵.(3)无丝竹之乱.耳(4)无案牍之劳.形(5)不蔓.不枝.(6)香远.益清.7.写出下列加点字的古义和今义(1)无案牍之劳形.古义:今义:(2)惟吾德馨.古义:今义:(3)谈笑有鸿.儒古义:今义:(4)无丝竹..之乱耳古义:今义:(5)宜.乎众矣古义:今义:8.将下列句子译成白话文。
(1)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一课一练 16. 短文两篇(包含答案)
1 6短文两篇基础练习1.下列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A.陋.室( lòu) 德馨.(qīn) 苔.痕(tái)B.鸿儒.(rú)案牍.(shú) 甚蕃.(fán)C.淤.泥( yū) 不染.(rǎn)濯.清涟(zhuó)D.亵.玩(xiè)隐逸.(yì) 鲜.有闻(xiān)2.下列语句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A.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清。
B.南阳诸葛芦,西蜀子云亭。
C.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D.莲之爱,同余者何人?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无误的一项是( )A.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名声)往来无白丁..(平民,指没有功名的人)B.惟吾德馨.(能散布很远的香气)可爱者甚蕃.(多)C.出淤泥而不染.[沾染(污秽)]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靠近赏玩)D.莲,花之君子..者也(品德高尚的人)不蔓不枝.(枝茎)4.名句默写。
(1)中通外直,___________,香远益清,________。
(2)可以_________,_________。
无丝竹之乱耳,_________。
(3)_________,往来无白丁。
5.文学常识填空。
(1)《陋室铭》作者是_____朝的_____。
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_____或者_____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2)《爱莲说》选自《_____》,作者________,_____(朝代)哲学家。
著有《_____》《_____》等。
提升练习1.下列句子中,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B.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C.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D.牡丹,花之/富贵者也。
2.下面有关课文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写出了环境的清幽雅致。
B.作者从莲的生长环境、形态香气、风度气质等方面描写出了莲花的超凡脱俗。
C.“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用来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端正,因而美名远扬。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16《短文两篇》同步练习题(附答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16《短文两篇》同步练习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1. 加线词解释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调素琴(弹)无丝竹之乱耳(奏乐的声音)有仙则名(著名,出名)B.无案犊之劳形(劳累)山不在高(在于)往来无白丁(没有什么学问的人)C.孔子云(说)谈笑有鸿儒(大)惟吾德馨(香气)D.有龙则灵(灵验,神奇)斯是陋室(这)阅金经(佛经)2. 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停顿有误的一项是()A.山/不在高,有仙/则名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C.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D.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3. 下面对《陋室铭》内容和写法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中的“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表明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鄙弃。
B.作者在结尾处引用孔子的话,意在表明只要环境清幽宁静,生活闲适,“陋室”就不陋。
C.本文托物言志,以陋室不陋,表达了作者对高洁情操的追求。
D.选文在描写“陋室”时,重点突出了“陋室”环境之清幽宁静和室内主人生活情趣之高雅。
4.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陋室铭》表现作者安贫乐道的情趣,《爱莲说》表现作者洁身自好的高贵品质。
B.《陋室铭》《爱莲说》两文都是托物言志的名篇,文字优美,意味深远。
C.“铭”和“说”都是古代文体,“铭”侧重于议论,“说”侧重于叙事。
D.《陋室铭》句式整齐,对仗工整;《爱莲说》语言精练,骈散相间。
5. 下列对课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一句运用了类比的写作手法。
用古名贤之室类比自己的“陋室”,表明作者以古名贤自况,即自己也有向古名贤学习的愿望和决心。
B.刘禹锡诸葛亮和扬雄,他们都具有安贫乐道、淡泊名利的君子之风,高雅脱俗而才华横溢。
住在床头屋漏、雨脚如麻的草堂中的杜甫,也可以说是他们的同类。
C.“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象征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志洁行廉,仪态端庄,美名远扬。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一课一练16.短文两篇(含答案)
1 6 短文两篇基础练习 1.下列加点字注 音无误的一项是 ( ) A . 陋.室( l òu) 德馨.(q īn) 苔.痕(t ái) B . 鸿儒.(r ú) 案牍.(sh ú) 甚蕃.(f án) C. 淤.泥( y ū)不染.(r ǎn ) 濯.清涟(zhu ó) D . 亵.玩(xi è) 隐逸.(y ì) 鲜.有闻(xi ān)2.下列语句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清。
B .南阳诸葛芦,西蜀子云亭。
C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D .莲之爱,同余者何人?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无误的一项是 ( ) A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名声)往来无白.丁.(平民,指没有功名的人)B .惟吾德馨.(能散布很远的香气)可爱者甚蕃.(多)C .出淤泥而不染.[ 沾染(污秽) ]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靠近赏玩)D .莲,花之君.子.者也(品德高尚的人)不蔓不枝.(枝茎)4.名句默写。
(1) __________________ 中通外直, _____________ ,香远益清, 。
(2) ___________ 可以 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无丝竹之乱耳, 。
(3) ________ ,往来无白丁。
5.文学常识填空。
(1) __________________ 《陋室铭》 作者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朝的 _____ 。
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 _ 或者 _______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2) __________________ 《爱莲说》选自《 》,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 (朝代)哲学家。
著有《 ________________ 》《____ 》等。
提升练习1. 下列句子中,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6课《短文两篇》课时练习附答案
第16课《短文两篇》课时练习第1课整体感知1.指出“龙”“仙”比喻什么?2.从全文内容看,作者具有怎样的生活情趣?3.本文题为《陋室铭》,而作者却没有直接去写陋室,为什么?既然是陋室,作者就应该倾其笔写尽其陋,然而作者又没有去写其陋,相反却极写其不陋,这又是为什么?4.作者从哪几方面描写陋室的?5.文中说“斯是陋室”,而结尾却说“何陋之有”,到底这屋是陋还是不陋?课内精读阅读《陋室铭》,完成下列问题。
6.解释句子中加括号字的意思。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3)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4)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5)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7.翻译句子。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2)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3)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8.下列句中“之”的用法分别是之的用法:A.助词“的” B.代词 C.动词,“往,到” D.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E.宾语提前的标志A.何陋之有?( )B.忘路之远近( )C.渔人甚异之( )D.具答之( )E.牡丹,花之富贵者也( )F.君之病在肌肤( )G.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第2课整体感知1.《爱莲说》选自《》,作者(),是()时著名的()家。
2.《爱莲说》的结构,我们可以概括为:一条线索,即以()为线索;两个陪衬,即以()为莲的总陪衬,以()和()作为莲的旁衬和反衬;三种类型,即以写三种花来写三种人:()、()、()。
3.《爱莲说》中用来比喻君子既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傲的句子是。
4.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美名远扬的句子是。
5.比喻君子志洁行廉,庄重而又令人敬佩的句子是。
6.“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意思相反的一句是。
课内精读阅读《爱莲说》,完成下列问题。
7.解释加点的字。
(1)可爱者甚蕃.(2)濯.清涟而不妖(3)不蔓不枝.(4)陶后鲜.有闻8.翻译下列句子。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十六课《短文两篇》同步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教部编版语⽂七年级下册第⼗六课《短⽂两篇》同步练习题(含答案解析)⼈教部编版语⽂七年级下册第⼗六课《短⽂两篇》同步练习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字词书写1.根据拼⾳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
鸿rú(____)陋室铭.(____)yū泥(____)不màn不枝(____)xiè玩(____)濯.清涟(____)隐yì(____)鲜.有闻(____)⼆、其他2.解释下⾯字词中加点字的含义。
斯.是陋室(____)鸿.儒(____)⽆案牍之劳形.(____)可爱者甚蕃.(____)出淤泥⽽不染.(____)濯.清涟(____)不妖.(____)鲜.有闻(____)亭亭净植.(____)亵.玩(____)3.⽂学常识填空。
(1)刘禹锡,字________,河南洛阳⼈,唐代诗⼈、________家、________家。
⽩居易称之为“_______”。
著有《_______》《⽵枝词》《_______》等。
刘禹锡诗⽂俱佳,涉猎题材⼴泛,与柳宗元并称“______”,与韦应物、⽩居易合称“_______”,并与⽩居易合称“________”。
(2)周敦颐,________代著名________家。
字________,号濂溪,道州营道(现在湖南省道县)⼈。
晚年在庐⼭莲花峰下建濂溪书堂讲学,世称“________”。
他是宋代理学的创始⼈,对宋明的哲学思想有很⼤影响。
著有《________》《________》《通书》。
4.写出加点词的古今义。
(1)惟吾德馨.古义:_______今义:_______(2)⽆丝⽵..之乱⽿古义:_______今义:_______(3)⽆案牍之劳形.古义:_______今义:_______5.指出句中“之”字的⽤法。
(1)孔⼦云:“何陋之有?”(______)(2)⽔陆草⽊之花,可爱者甚蕃(______)(3)⽆案牍之劳形(______)(4)⽆丝⽵之乱⽿(______)(5)予独爱莲之出淤泥⽽不染(______)(6)莲之爱,同予者何⼈(______)6.翻译下列句⼦。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16《短文两篇》同步练习(附答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16《短文两篇》同步练习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1. 加线词解释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调素琴(弹)无丝竹之乱耳(奏乐的声音)有仙则名(著名,出名)B.无案犊之劳形(劳累)山不在高(在于)往来无白丁(没有什么学问的人)C.孔子云(说)谈笑有鸿儒(大)惟吾德馨(香气)D.有龙则灵(灵验,神奇)斯是陋室(这)阅金经(佛经)2. 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停顿有误的一项是()A.山/不在高,有仙/则名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C.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D.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3. 下面对《陋室铭》内容和写法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中的“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表明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鄙弃。
B.作者在结尾处引用孔子的话,意在表明只要环境清幽宁静,生活闲适,“陋室”就不陋。
C.本文托物言志,以陋室不陋,表达了作者对高洁情操的追求。
D.选文在描写“陋室”时,重点突出了“陋室”环境之清幽宁静和室内主人生活情趣之高雅。
4.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陋室铭》表现作者安贫乐道的情趣,《爱莲说》表现作者洁身自好的高贵品质。
B.《陋室铭》《爱莲说》两文都是托物言志的名篇,文字优美,意味深远。
C.“铭”和“说”都是古代文体,“铭”侧重于议论,“说”侧重于叙事。
D.《陋室铭》句式整齐,对仗工整;《爱莲说》语言精练,骈散相间。
5. 下列对课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一句运用了类比的写作手法。
用古名贤之室类比自己的“陋室”,表明作者以古名贤自况,即自己也有向古名贤学习的愿望和决心。
B.刘禹锡诸葛亮和扬雄,他们都具有安贫乐道、淡泊名利的君子之风,高雅脱俗而才华横溢。
住在床头屋漏、雨脚如麻的草堂中的杜甫,也可以说是他们的同类。
C.“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象征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志洁行廉,仪态端庄,美名远扬。
部编版七下《短文两篇》课后题答案
参考答案:1.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2.助词,的。 3.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4.代词,指陈元方。 5.代词,指学问和事业。
三、《爱莲说》称莲为“花之君子”,根据课文内容,说 说作者心目中的君子具备 哪些美好品质。和同学讨论一 下,如何理解“出淤泥而不染”的人生境界?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的基础上, 领悟物象的象征意义。
参考答案:【示例】君子品质:庄重、质朴、洁身自 好、不慕名利。
“出淤泥而不染”寓意从污浊的环境中走出来,却能 保持纯真的品质而不沾染坏习气。周敦颐的这句话寓示了 人生的一种境界。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我们应该 始终保持这种操守,即使经历污秽,依然能独善其身。
(应鼓励学生依据文本内容生发联想,不必一一对应,答 案也不必唯一。理解“出淤泥而不染”的人生境界,重在 思考“洁身自好”的传统美德在现实中的表现和价值。讨 论员应充分尊重学生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 四、背诵并默写这两篇短文。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加强文言文的积累。 点拨:先熟读,再背诵。朗读课文时,要注意节奏。 默写时,字体要工整,并注意易错字。
设计意图:第一问,引导学生在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的 基础上,品味重要语句,理解作者的志向和抱负。第二问, 引导学生思考中华传统美德在现今社会的意义和作用。
参考答案:《陋室铭》的主旨是从孔子“君子居之, 何陋之有”这句话生发而来的,作者以此结束全文,既 巧妙地照应了开头“惟吾德馨”,又显得立意高远。 “惟吾德馨”是古人淡泊名利、修身养性的最高境界, 是古人对道德情操的最高追求。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 今天,我们不应该忽略美好的品行,要努力提高自身的 道德修养,追求高尚的精神生活。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16课《短文两篇》课后作业试题(含答案)
《短文两篇》课时练一、文言文基础达标阅读《陋室铭》,完成1-5题。
(15分)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1.选文的作者是代。
(2分)2.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①有仙则名()②斯是陋室()③谈笑有鸿儒()④)无丝竹之乱耳()3.下列各组加点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 斯是陋室天将降大任于是人B. 无案牍之劳形送杜少府之任蜀州C. 有龙则灵学而不思则罔D.可以调素琴皆以美于徐公4.翻译句子。
(4分)(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2)孔子云:“何陋之有?5.请你引述典型例子,谈谈你对“唯吾德馨”一句的理解和感悟。
(2分)二、课内外比较阅读(15分)[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
”[乙]子曰:“吾与回(颜回)言终日,不违,如愚。
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论语))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论语》)6.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4分)① 谈笑有鸿儒鸿儒②人不堪其忧不堪7.翻译下列句子。
(4分)①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②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8、[甲〕文在写法上的特点是;〔乙)文颜回采用的学习方法是课上,课下巩固、发挥;他安心于尊师悟道,将学问做好做透。
(4分)9.刘禹锡和颜回一居“陋室”,一在“陋巷”,对此,他们的态度如何?体现了他们怎样的精神品质?(3分)三、《爱莲说》精彩课内阅读、(17分)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练习 16 短文两篇(含答案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练习第四单元16 短文两篇01积累运用1.给下面的加点字注音。
德馨.()苔.痕()案牍.() 蕃.()淤.泥() 西蜀.()濯.() 清涟.() 蔓.() 亵.玩( ) 噫.()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2)水不在深,有龙则灵.()(3)斯.是陋室,惟吾德馨()()(4)谈笑有鸿儒..()(5)可以调.素琴()(6)无丝竹..之乱.耳()()(7)无案牍之劳形.()(8)可爱者甚蕃.()(9)晋陶渊明独.爱菊( )(10)余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11)濯.清涟而不妖.()()(12)香远益.清()(13)亭亭..净植.()()(14)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15)陶后鲜.有闻()(16)宜.乎众矣()3.指出下列各句加点词的词性变化及在句中的意思。
(1)苔痕上.阶绿()(2)无案牍之劳.形()(3)中通外直,不蔓.不枝.()4.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译文:(2)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译文:5.填空。
(1)有一句诗说:“时人莫小池水浅,浅处无妨有卧龙。
”《陋室铭》中与这句诗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2)文中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意思相反的一句是:。
(3)《陋室铭》中运用比兴的句子是:;描写“陋室”环境雅致的语句是:;写主人“交往之雅”的语句是:。
6.综合性学习。
莲与中国文化关系最深,在中国,莲花被推崇为君子。
自古以来,中国人便喜爱这种植物,认为它是洁身自好、不同流合污的高尚品德的象征,因此有“莲生淤泥中,不与泥同调”之赞美。
(1)在中国文学里,与莲有关的诗词不计其数。
请你写出几句与“莲”有关的诗词名句。
(2)山东省第二十三届运动会在济宁市举行。
承办省运会,是全市人民共同的期盼和夙愿。
右图是省运会会徽,会徽图形是由“荷花”变形为“三位手拉手奔向前的运动员”,“荷花”为“济宁市市花”,体现了“济宁”的特色。
请你仔细观察,说说“荷花”的象征及寓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6课《短文两篇》课时练习
第1课
整体感知
1.指出“龙”“仙”比喻什么?
2.从全文内容看,作者具有怎样的生活情趣?
3.本文题为《陋室铭》,而作者却没有直接去写陋室,为什么?既然是陋室,作者就应该倾其笔写尽其陋,然而作者又没有去写其陋,相反却极写其不陋,这又是为什么?
4.作者从哪几方面描写陋室的?
5.文中说“斯是陋室”,而结尾却说“何陋之有”,到底这屋是陋还是不陋?
课内精读
阅读《陋室铭》,完成下列问题。
6.解释句子中加括号字的意思。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3)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4)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5)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7.翻译句子。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2)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3)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8.下列句中“之”的用法分别是
之的用法:A.助词“的” B.代词 C.动词,“往,到” D.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E.宾语提前的标志
A.何陋之有?( )
B.忘路之远近( )
C.渔人甚异之( )
D.具答之( )
E.牡丹,花之富贵者也( )
F.君之病在肌肤( )
G.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
第2课
整体感知
1.《爱莲说》选自《》,作者(),是()时著名的()家。
2.《爱莲说》的结构,我们可以概括为:一条线索,即以()为线索;两个陪衬,即以()为莲的总陪衬,以()和()作为莲的旁衬和反衬;三种类型,即以写三种花来写三种人:()、()、()。
3.《爱莲说》中用来比喻君子既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傲的句子是。
4.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美名远扬的句子
是。
5.比喻君子志洁行廉,庄重而又令人敬佩的句子
是。
6.“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意思相反的一句是。
课内精读
阅读《爱莲说》,完成下列问题。
7.解释加点的字。
(1)可爱者甚蕃.
(2)濯.清涟而不妖
(3)不蔓不枝.
(4)陶后鲜.有闻
8.翻译下列句子。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2)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9.从作者对莲的赞美来看,“君子”应是怎样的人?(用自己的话回答)
【答案】
第1课
1.比喻道德高尚的人。
2.高洁傲岸,安贫乐道。
3.(1)作者以山水引出陋室,而后以仙、龙喻德馨,这就自然而然引出本文主旨。
(2)陋室之所以不陋,都是因为在陋室之中居住的人是一位志趣高尚的人,这就更好地体现出那种安贫乐道的思想性格。
4.生活环境、日常生活、交往人物三个方面。
5.这恰是本文反向立意的作文技法之所在,说是陋室,是为了引出“惟吾德馨”的主旨,而结尾的“何陋之有”运用的是反问句,这样看来陋室自然不陋。
6.(1)斯:这;惟:只;馨: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
(2)鸿:大;白丁:封建社会里没有功名的人。
(3)素:素朴;金经:佛经
(4)丝竹:奏乐的声音;案牍:官府的公文;劳:使劳累
(5)名:著名
7.(1)山不一定高,有仙人居住就能天下闻名。
(2)谈笑往来有渊博的学者,没有粗俗的人。
(3)没有嘈杂的管乐之声扰乱两耳,没有官府的公文劳累身心。
8.E A B B A A A
第2课
1.《周元公集》周敦颐北宋哲学家
2.爱莲草木之花菊花牡丹隐逸者富贵者君子
3.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4.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5.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6.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7.(1)多 (2)洗涤 (3)长枝节 (4)很少
8.(1)我则惟独喜爱莲从淤泥里生长出来,却不受泥的沾染。
(2)(只)可以从远处观赏,却不能贴近去玩弄啊。
9.具有不慕富贵名利、洁身自好的高尚品德的人。
第二课时
课时训练答案
1.《周元公集》周敦颐北宋哲学家
2.爱莲草木之花菊花牡丹隐逸者富贵者君子
3.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4.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5.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6.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7.(1)多 (2)洗涤 (3)长枝节 (4)很少
8.(1)我则惟独喜爱莲从淤泥里生长出来,却不受泥的沾染 (2)(只)可以从远处观赏,却不能贴近去玩弄啊。
9.具有不慕富贵名利、洁身自好的高尚品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