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6课《短文两篇》课时练习附答案

合集下载

最新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16 《短文两篇》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最新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16 《短文两篇》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16 《短文两篇》课后习题参考答案思考探究一、朗读课文,说说这两篇文章在语言风格上有什么不同。

参考答案:两篇文章都是骈散结合。

《陋室铭》以骈句为主,句式整齐,节奏分明,音韵和谐;《爱莲说》以散句为主,句式长短相间,错落有致,富于变化。

二、《陋室铭》结尾引用孔子的话“何陋之有”,有什么深意?与同学交流一下,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应该如何看待作者所说的“惟吾德馨”?参考答案:《陋室铭》的主旨是从孔子“君子居之,何陋之有”这句话生发而来的,作者以此结束全文,既巧妙地照应了开头“惟吾德馨”,又显得立意高远。

“惟吾德馨”是古人淡泊名利、修身养性的最高境界,是古人对道德情操的最高追求。

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我们不应该忽略美好的品行,要努力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追求高尚的精神生活。

三、《爱莲说》称莲为“花之君子”,根据课文内容,说说作者心目中的君子具备哪些美好品质。

和同学讨论一下,如何理解“出淤泥而不染”的人生境界?参考答案:【示例】君子品质:庄重、质朴、洁身自好、不慕名利。

“出淤泥而不染”寓意从污浊的环境中走出来,却能保持纯真的品质而不沾染坏习气。

周敦颐的这句话寓示了人生的一种境界。

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我们应该始终保持这种操守,即使身处污浊的环境,依然能保持已身。

积累拓展四、背诵并默写这两篇短文。

点拨:先熟读,再背诵。

朗读课文时,要注意节奏。

默写时,字体要工整,并注意易错字。

五、“之”有时充当代词;有时相当于助词“的”;有时用于标明前置宾语;有时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辨析下列句子中的“之”字各属于哪种用法。

1.何陋之.有?2.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3.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4.友人惭,下车引之.。

5.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参考答案:1.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2.助词,的。

3.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4.代词,指陈元方。

5.代词,指学问和事业。

部编版人教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6课 短文两篇 习题测试题及答案》最新精品优秀完美实用获奖完整

部编版人教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6课 短文两篇 习题测试题及答案》最新精品优秀完美实用获奖完整

前言:
该习题由多位一线国家特级教师针对当前最新的热点、考点、重点、难点、知识点,精心编辑而成。

以高质量的习题助力考生查漏补缺,在原有基础上更进一步。

(最新精品习题)
16.短文两篇
A组
1.给加点的字注音。

淤.泥( ) 濯.( ) 案牍.( ) 亵.玩( ) 鲜.有闻( )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有仙则名.( ) (2)惟吾德馨.( )
(3)往来无白丁
..之劳形( )
..( ) (4)无案牍
(5)濯清涟而不妖.( ) (6)不可亵玩
..( )
(7)宜.乎众矣( ) (8)亭亭
..净植( ) 3.下列句子中,朗读停顿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C.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D.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4.下列语句中的“之”与“菊之爱,陶后鲜有闻”一句中“之”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无丝竹之乱耳 B.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C.何陋之有 D.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5.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斯是.陋室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B.无案牍之.劳形送杜少府之.任蜀州C.有龙则.灵学而不思则.罔 D.可以.调素琴徐喷以.烟
B组
6.选出加点词用法不同的一项( )
A.有仙则名. B.不蔓.不枝. C.苔痕上.阶绿 D.无丝竹
1。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部编版)第16课《短文两篇爱莲说》课内阅读及答案-精选教学文档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部编版)第16课《短文两篇爱莲说》课内阅读及答案-精选教学文档

爱莲说复习文学常识本文选自《周元公集》。

作者周敦颐,字茂叔,北宋哲学家。

元公是周敦颐的谥号。

写出莲花的别称二个以上荷花、芙蕖、水芝、水芙蓉、菡萏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作者赞扬的莲花的高贵品质。

答:正直、通达、庄重、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清高而美名远扬。

◆常规词语【蕃(fán)】多。

【独】仅。

【盛】大规模。

【予】我。

【染】沾染。

【濯】洗涤。

【清涟】指清水。

【妖】过分艳丽【植】立。

【亵(xiè)玩】玩弄。

亵,亲近而不庄重。

【谓】认为。

【隐逸】隐居的人。

【君子】品德高尚的人。

【鲜】少。

【宜】应当。

【众】多。

◆词类活用【蔓】生枝蔓。

【枝】张枝节。

【亭亭】耸立的样子。

解释“之”①水陆草木之花之:的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之:助词,起取消句子独立性作用,可不译③无丝竹之乱耳之: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作用,可不译④何陋之有之:助词,在这里是宾语提前的标志,无实义翻译:1、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水上、地上各种草木的花,可爱的很多。

晋朝的陶渊明只爱菊。

自唐朝以来,世人都十分喜爱牡丹。

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我只喜爱莲从淤泥里长出来却不受沾染,在清水里洗涤过却并不显得妖艳;茎梗中间贯通,不牵牵连连,不枝枝节节;香气远播,越发清香;笔挺洁净地直立在那里,只能在远处观赏却不能贴近去玩弄它。

3、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我认为菊,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是花中的君子。

4、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唉,喜爱菊花的,陶渊明以后就很少听到了,对于莲花的爱好,像我这样的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爱好人该是很多了。

阅读探究1.在第一段中,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写莲的可爱形象,赋予莲以美好的品质?意在表达作者怎样的情操?从环境习性、体态香气、清高气质等方面,表达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情操。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6课《短文两篇-陋室铭爱莲说》课后同步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6课《短文两篇-陋室铭爱莲说》课后同步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6课《短文两篇-陋室铭爱莲说》课后同步练习题(附答案解析)【基础练习】1.给下列字注音。

(1).弘( ) (2).颓( ) (3).鳞( ) (4).遂( )(5).寝( ) (6).藻( ) (7).荇( ) (8).吾( )2 .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2).念无与.为乐者。

(3).相与.步于中庭。

(4).选贤与.能。

(5).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6).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综合练习】一.答谢中书书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人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1.先用“│”把《答谢中书书》划分为两个层次,再概括每层的主要内容。

(1).分层:第一层:第二层:(2).主要内容:第一层:第二层:2.有人说“夕阳欲颓”在常人看来,往往引发消沉的思绪,而在《答谢中书书》中,作者却描绘出“沉鳞竞跃”的生动图画,说说这样的景物表达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记承天寺夜游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人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五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简答题:(1).写出作者记叙夜游的时间、地点及同游人。

(2).作者是怎样描写承天寺院中景色的?2.回答下列问题。

(1).夜游的原因是:(2).夜游的背景是:(3).夜游的心情是:(4).写景的一句是:(5).抒发的感慨是: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3).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拓展练习】一.阅读于是项王乃欲东流乌江。

乌江亭长舣(使船靠岸)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课时练习16 短文两篇(含答案)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课时练习16 短文两篇(含答案)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课时练习16短文两篇01积累运用1.给下面的加点字注音。

德馨.(xīn)苔.痕(tái)案牍.(dú) 蕃.(fán)淤.泥(yū) 西蜀.(shǔ)濯.(zhuó) 清涟.(lián) 蔓.(màn) 亵.玩(xiè) 噫.(yī)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出名,有名)(2)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灵验)(3)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能散布很远的香气,这里指德行美好)(4)谈笑有鸿儒..(博学的人)(5)可以调.素琴(调弄)(6)无丝竹..之乱.耳(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扰乱)(7)无案牍之劳形.(形体、躯体)(8)可爱者甚蕃.(多)(9)晋陶渊明独.爱菊(只)(10)余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沾染(污秽)](11)濯.清涟而不妖.(洗)(过分艳丽)(12)香远益.清(更加)(13)亭亭..净植.(耸立的样子)(竖立)(14)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靠近玩弄)(15)陶后鲜.有闻(少)(16)宜.乎众矣(应当)3.指出下列各句加点词的词性变化及在句中的意思。

(1)苔痕上.阶绿(方位名词用作动词,长到上面)(2)无案牍之劳.形(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劳累)(3)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名词用作动词,生藤蔓,生枝茎)4.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译文:这是简陋的居室,只是我的品德高尚(就不感到它简陋了)。

(2)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译文:谈谈笑笑的是学识渊博的人,来来往往的没有粗鄙的人。

5.填空。

(1)有一句诗说:“时人莫小池水浅,浅处无妨有卧龙。

”《陋室铭》中与这句诗意思相近的句子是: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2)文中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意思相反的一句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3)《陋室铭》中运用比兴的句子是: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描写“陋室”环境雅致的语句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写主人“交往之雅”的语句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部编版七年级初一下册语文短文两篇课时练习01(含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初一下册语文短文两篇课时练习01(含答案)

答卷时应注意事项1、拿到试卷,要认真仔细的先填好自己的考生信息。

2、拿到试卷不要提笔就写,先大致的浏览一遍,有多少大题,每个大题里有几个小题,有什么题型,哪些容易,哪些难,做到心里有底;3、审题,每个题目都要多读几遍,不仅要读大题,还要读小题,不放过每一个字,遇到暂时弄不懂题意的题目,手指点读,多读几遍题目,就能理解题意了;容易混乱的地方也应该多读几遍,比如从小到大,从左到右这样的题;4、每个题目做完了以后,把自己的手从试卷上完全移开,好好的看看有没有被自己的手臂挡住而遗漏的题;试卷第1页和第2页上下衔接的地方一定要注意,仔细看看有没有遗漏的小题;5、中途遇到真的解决不了的难题,注意安排好时间,先把后面会做的做完,再来重新读题,结合平时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解答难题;一定要镇定,不能因此慌了手脚,影响下面的答题;6、卷面要清洁,字迹要清工整,非常重要;7、做完的试卷要检查,这样可以发现刚才可能留下的错误或是可以检查是否有漏题,检查的时候,用手指点读题目,不要管自己的答案,重新分析题意,所有计算题重新计算,判断题重新判断,填空题重新填空,之后把检查的结果与先前做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亲爱的小朋友,你们好!经过两个月的学习,你们一定有不小的收获吧,用你的自信和智慧,认真答题,相信你一定会闯关成功。

相信你是最棒的!《短文两篇》课时练习一、选择题1.下列语句中加线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可爱者甚蕃.(多)B.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应当)C.不蔓不枝.(长枝)D.亭亭净植.(种植)2.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A.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B.水/不在深,有龙/则灵C.中通/外直,不蔓/不枝D.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3.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陋室铭》的作者是唐代著名文学家刘禹锡。

《爱莲说》的作者周敦颐,是宋代著名的哲学家。

B.“铭”是指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十六课 短文两篇 同步练习题(解析版)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十六课 短文两篇 同步练习题(解析版)

16 短文两篇教材知识自测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鸿rú()陋室铭.()yū泥()不màn不枝()xiè玩()濯.清涟()隐yì()鲜.有闻()2.解释下面字词中加点字的含义。

斯.是陋室()鸿.儒()无案牍之劳形.()可爱者甚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不妖.()鲜.有闻()亭亭净植.()亵.玩()3.文学常识填空。

(1)刘禹锡,字,河南洛阳人,唐代诗人、家、家。

白居易称之为“”。

著有《》《竹枝词》《》等。

刘禹锡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与柳宗元并称“”,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并与白居易合称“”。

(2)周敦颐,代著名家。

字,号濂溪,道州营道(现在湖南省道县)人。

晚年在庐山莲花峰下建濂溪书堂讲学,世称“”。

他是宋代理学的创始人,对宋明的哲学思想有很大影响。

著有《》《》《通书》。

课内综合实践1.写出加点词的古今义。

(1)惟吾德馨.古义:今义:(2)无丝竹..之乱耳古义:今义:(3)无案牍之劳形.古义:今义:2.指出句中“之”字的用法。

(1)孔子云:“何陋之有?”()(2)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3)无案牍之劳形()(4)无丝竹之乱耳()(5)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6)莲之爱,同予者何人()3.翻译下列句子。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根据文章内容填空。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6课《短文两篇-陋室铭爱莲说》课后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6课《短文两篇-陋室铭爱莲说》课后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6课《短文两篇-陋室铭爱莲说》课后练习题(附答案解析)【基础练习】1.加点字的注音都正确的是( )A.谈笑有鸿儒(rú) 无案牍之劳形(dú)B.花之隐逸者也(yì) 惟吾德馨(xīng)C.可爱者甚蕃(fān) 苔痕上阶绿(tái)D.菊之爱,陶后鲜有闻(xiān)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xiè) 。

2.下列与课文不一致的是( )A.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B.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C.菊花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D.台痕上阶绿,草色人帘青3.下面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多)B.菊之爱,陶后鲜有闻(新鲜的,滋味美好的)C.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D.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有学问的人)4.下面与例句中“之”的用法相同的是( )例句:莲,花之君子者也。

A.水陆草木之花B.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C.孔子云:“何陋之有?”D.无丝竹之乱耳5.填空。

(1) 《爱莲说》中的“说”是一种的古代文体。

大多就一事、一物或一种现象作者的感想。

(2) 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叫,后来就成为一种文体。

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的。

(3) 《爱莲说》的作者是。

他是北宋的家。

著有《》《》等。

(4) 《陋室铭》的作者是,他是代的文学家。

【综合练习】一、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1.解释下列词语:①德馨②鸿儒2.对下列句子加点词语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A.白色的琴宝贵的书B.朴素的琴镀金的书C.经常使用的琴金黄色的经书D.不加装饰的琴指佛经3.下列词语中能概括本文大意的一个是( )A.陋室B.德馨C.鸿儒D.何陋之有4.把“苔痕上阶绿,草色人帘青”译成现代汉语。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课课练--16 短文两篇(附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课课练--16 短文两篇(附答案)

16短文两篇知能演练活用夯基达标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2)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3)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2.“之”通常有以下五种用法,指出下列各句中“之”的用法。

A.助词,“的”B.代词C.动词,“往,到”D.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E.宾语前置的标志(1)孔子云:何陋之有?()(2)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3)无案牍之劳形。

()(4)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5)莲之爱,同予者何人?()3.下列句子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A.晋/陶渊明/独爱菊B.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C.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D.山不/在高,有仙/则名4.揣摩作者的精妙构思,完成下面的填空题。

(1)《陋室铭》处处紧扣“”一句来写。

开头以类比发端,用、喻陋室,自然引出正题:颂扬陋室。

中间从、、三个方面来写“陋室”不陋。

最后奇峰突起,列举三位古人的事例来证明“陋室”不陋。

(2)《爱莲说》以为线索,以和作为莲的正衬和反衬,借花喻人,表达了作者对争名夺利者的厌恶,对完美道德者的礼赞。

5.理解填空。

(1)《陋室铭》中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是:。

(2)《陋室铭》中描写陋室环境的句子是:。

(3)《爱莲说》中表明莲具有高雅、庄重气质的句子是:。

课内品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6~9题。

爱莲说周敦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6.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可爱者甚蕃.()(2)濯.清涟而不妖()(3)不蔓不枝.()(4)陶后鲜.有闻()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2)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短文两篇》精选练习(答案解析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短文两篇》精选练习(答案解析版)

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A.德馨.(xīn)鸿.儒(hóng)陋室铭.(míng)B.案牍.(dú)甚蕃.(fān)濯.清涟(zhuó)C.亵.玩(xiè)不蔓.(wàn)调.素琴(tiáo)D.隐逸.(yì)淤.泥(yū)鲜.有闻(xiān)【解析】B项“蕃”应读fán,C项“蔓”应读màn,D项“鲜”应读xiǎn。

2.加点词解释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A.调.素琴(弹)无丝竹..之乱耳(奏乐的声音)有仙则名.(著名,出名)B.无案犊之劳.形(劳累)山不在.高(在于)往来无白丁..(没有什么学问的人)C.孔子云.(说)谈笑有鸿.儒(大)惟吾德馨.(香气)D.有龙则灵.(灵验,神奇)斯是.陋室(这)阅金经..(佛经)【解析】B“劳”: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劳累。

C“馨”:能散布很远的香气,这里指德行美好。

D“是”:判断动词。

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B)例句:无丝竹之.乱耳A.孔子云:何陋之.有?B.无案牍之.劳形C.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D.以我酌油知之.【解析】例句和B项中的“之”都是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A项,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C项,助词,的;D项,代词,代这件事。

4.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现象判断有误的一项是(A)A.有仙则名.(形容词用作动词,出名)B.无丝竹之乱.耳(使动用法,使……乱)C.无案牍之劳.形(使动用法,使……劳累)D.香远.益清(形容词用作动词,远播)【解析】A项,名:名词用作动词,出名,有名。

5.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D)A.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B.水/不在深,有龙/则灵C.中通/外直,不蔓/不枝D.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解析】D项正确的节奏应为: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6.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D)A.《陋室铭》的作者是唐代著名文学家刘禹锡。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6课《短文两篇-陋室铭爱莲说》课后复习题(附答案解析)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6课《短文两篇-陋室铭爱莲说》课后复习题(附答案解析)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6课《短文两篇-陋室铭爱莲说》课后复习题(附答案解析)一、积累与运用1. 给下面的字注音。

陋()铭()馨()牍()鸿()儒()淤()涟()蔓()苔()蜀()逸()噫()2.给下列形似字注音组词。

3.下列句中加点的单音节词,相当于现代汉语中哪个双音节词,并填入括号内。

(1)有仙则名.()(2)有龙则灵.()(3)惟吾德.馨()(4)苔痕上阶.绿()(5)可以调.素琴()(6)出淤泥而不染.()(7)香远益.清()(8)宜.乎众矣()4.选择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恰当的一项。

(1)无案牍之劳形A.无/案牍之劳形B.无案牍/之劳形C.无案牍之/劳形D.无案牍/之/劳形(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A.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B.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C.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D.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5.给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选择正确义项。

(1)牡丹之爱,宜.乎众矣A.应当B.适宜C.当然(2)菊之爱,陶后鲜.有闻A.新鲜B.少C.鲜艳(3)水不在深,有龙则.灵A.否则B.却C.那么,就(4)无丝竹之.乱耳A.助词、的B.代词,它C.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5)可以..调素琴A.能够,用现代汉语“可以”B.可以用来C.能凭借(6)濯清涟而不妖.A.美丽而不庄重B.妖气C.装束奇异(7)同.予者何人A.赞成B.同意C.和……一样(8)亭亭净植.A.植物B.栽种C.树立6.指出下列各句加点词的词性变化及在句中的意思。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2)水不在深,有龙则灵.(3)无丝竹之乱.耳(4)无案牍之劳.形(5)不蔓.不枝.(6)香远.益清.7.写出下列加点字的古义和今义(1)无案牍之劳形.古义:今义:(2)惟吾德馨.古义:今义:(3)谈笑有鸿.儒古义:今义:(4)无丝竹..之乱耳古义:今义:(5)宜.乎众矣古义:今义:8.将下列句子译成白话文。

(1)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一课一练 16. 短文两篇(包含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一课一练 16. 短文两篇(包含答案)

1 6短文两篇基础练习1.下列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A.陋.室( lòu) 德馨.(qīn) 苔.痕(tái)B.鸿儒.(rú)案牍.(shú) 甚蕃.(fán)C.淤.泥( yū) 不染.(rǎn)濯.清涟(zhuó)D.亵.玩(xiè)隐逸.(yì) 鲜.有闻(xiān)2.下列语句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A.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清。

B.南阳诸葛芦,西蜀子云亭。

C.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D.莲之爱,同余者何人?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无误的一项是( )A.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名声)往来无白丁..(平民,指没有功名的人)B.惟吾德馨.(能散布很远的香气)可爱者甚蕃.(多)C.出淤泥而不染.[沾染(污秽)]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靠近赏玩)D.莲,花之君子..者也(品德高尚的人)不蔓不枝.(枝茎)4.名句默写。

(1)中通外直,___________,香远益清,________。

(2)可以_________,_________。

无丝竹之乱耳,_________。

(3)_________,往来无白丁。

5.文学常识填空。

(1)《陋室铭》作者是_____朝的_____。

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_____或者_____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2)《爱莲说》选自《_____》,作者________,_____(朝代)哲学家。

著有《_____》《_____》等。

提升练习1.下列句子中,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B.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C.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D.牡丹,花之/富贵者也。

2.下面有关课文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写出了环境的清幽雅致。

B.作者从莲的生长环境、形态香气、风度气质等方面描写出了莲花的超凡脱俗。

C.“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用来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端正,因而美名远扬。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16《短文两篇》同步练习题(附答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16《短文两篇》同步练习题(附答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16《短文两篇》同步练习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1. 加线词解释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调素琴(弹)无丝竹之乱耳(奏乐的声音)有仙则名(著名,出名)B.无案犊之劳形(劳累)山不在高(在于)往来无白丁(没有什么学问的人)C.孔子云(说)谈笑有鸿儒(大)惟吾德馨(香气)D.有龙则灵(灵验,神奇)斯是陋室(这)阅金经(佛经)2. 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停顿有误的一项是()A.山/不在高,有仙/则名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C.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D.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3. 下面对《陋室铭》内容和写法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中的“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表明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鄙弃。

B.作者在结尾处引用孔子的话,意在表明只要环境清幽宁静,生活闲适,“陋室”就不陋。

C.本文托物言志,以陋室不陋,表达了作者对高洁情操的追求。

D.选文在描写“陋室”时,重点突出了“陋室”环境之清幽宁静和室内主人生活情趣之高雅。

4.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陋室铭》表现作者安贫乐道的情趣,《爱莲说》表现作者洁身自好的高贵品质。

B.《陋室铭》《爱莲说》两文都是托物言志的名篇,文字优美,意味深远。

C.“铭”和“说”都是古代文体,“铭”侧重于议论,“说”侧重于叙事。

D.《陋室铭》句式整齐,对仗工整;《爱莲说》语言精练,骈散相间。

5. 下列对课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一句运用了类比的写作手法。

用古名贤之室类比自己的“陋室”,表明作者以古名贤自况,即自己也有向古名贤学习的愿望和决心。

B.刘禹锡诸葛亮和扬雄,他们都具有安贫乐道、淡泊名利的君子之风,高雅脱俗而才华横溢。

住在床头屋漏、雨脚如麻的草堂中的杜甫,也可以说是他们的同类。

C.“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象征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志洁行廉,仪态端庄,美名远扬。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一课一练16.短文两篇(含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一课一练16.短文两篇(含答案)

1 6 短文两篇基础练习 1.下列加点字注 音无误的一项是 ( ) A . 陋.室( l òu) 德馨.(q īn) 苔.痕(t ái) B . 鸿儒.(r ú) 案牍.(sh ú) 甚蕃.(f án) C. 淤.泥( y ū)不染.(r ǎn ) 濯.清涟(zhu ó) D . 亵.玩(xi è) 隐逸.(y ì) 鲜.有闻(xi ān)2.下列语句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清。

B .南阳诸葛芦,西蜀子云亭。

C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D .莲之爱,同余者何人?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无误的一项是 ( ) A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名声)往来无白.丁.(平民,指没有功名的人)B .惟吾德馨.(能散布很远的香气)可爱者甚蕃.(多)C .出淤泥而不染.[ 沾染(污秽) ]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靠近赏玩)D .莲,花之君.子.者也(品德高尚的人)不蔓不枝.(枝茎)4.名句默写。

(1) __________________ 中通外直, _____________ ,香远益清, 。

(2) ___________ 可以 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无丝竹之乱耳, 。

(3) ________ ,往来无白丁。

5.文学常识填空。

(1) __________________ 《陋室铭》 作者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朝的 _____ 。

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 _ 或者 _______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2) __________________ 《爱莲说》选自《 》,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 (朝代)哲学家。

著有《 ________________ 》《____ 》等。

提升练习1. 下列句子中,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6课《短文两篇》课时练习附答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6课《短文两篇》课时练习附答案

第16课《短文两篇》课时练习第1课整体感知1.指出“龙”“仙”比喻什么?2.从全文内容看,作者具有怎样的生活情趣?3.本文题为《陋室铭》,而作者却没有直接去写陋室,为什么?既然是陋室,作者就应该倾其笔写尽其陋,然而作者又没有去写其陋,相反却极写其不陋,这又是为什么?4.作者从哪几方面描写陋室的?5.文中说“斯是陋室”,而结尾却说“何陋之有”,到底这屋是陋还是不陋?课内精读阅读《陋室铭》,完成下列问题。

6.解释句子中加括号字的意思。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3)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4)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5)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7.翻译句子。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2)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3)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8.下列句中“之”的用法分别是之的用法:A.助词“的” B.代词 C.动词,“往,到” D.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E.宾语提前的标志A.何陋之有?( )B.忘路之远近( )C.渔人甚异之( )D.具答之( )E.牡丹,花之富贵者也( )F.君之病在肌肤( )G.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第2课整体感知1.《爱莲说》选自《》,作者(),是()时著名的()家。

2.《爱莲说》的结构,我们可以概括为:一条线索,即以()为线索;两个陪衬,即以()为莲的总陪衬,以()和()作为莲的旁衬和反衬;三种类型,即以写三种花来写三种人:()、()、()。

3.《爱莲说》中用来比喻君子既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傲的句子是。

4.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美名远扬的句子是。

5.比喻君子志洁行廉,庄重而又令人敬佩的句子是。

6.“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意思相反的一句是。

课内精读阅读《爱莲说》,完成下列问题。

7.解释加点的字。

(1)可爱者甚蕃.(2)濯.清涟而不妖(3)不蔓不枝.(4)陶后鲜.有闻8.翻译下列句子。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十六课《短文两篇》同步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十六课《短文两篇》同步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教部编版语⽂七年级下册第⼗六课《短⽂两篇》同步练习题(含答案解析)⼈教部编版语⽂七年级下册第⼗六课《短⽂两篇》同步练习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字词书写1.根据拼⾳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

鸿rú(____)陋室铭.(____)yū泥(____)不màn不枝(____)xiè玩(____)濯.清涟(____)隐yì(____)鲜.有闻(____)⼆、其他2.解释下⾯字词中加点字的含义。

斯.是陋室(____)鸿.儒(____)⽆案牍之劳形.(____)可爱者甚蕃.(____)出淤泥⽽不染.(____)濯.清涟(____)不妖.(____)鲜.有闻(____)亭亭净植.(____)亵.玩(____)3.⽂学常识填空。

(1)刘禹锡,字________,河南洛阳⼈,唐代诗⼈、________家、________家。

⽩居易称之为“_______”。

著有《_______》《⽵枝词》《_______》等。

刘禹锡诗⽂俱佳,涉猎题材⼴泛,与柳宗元并称“______”,与韦应物、⽩居易合称“_______”,并与⽩居易合称“________”。

(2)周敦颐,________代著名________家。

字________,号濂溪,道州营道(现在湖南省道县)⼈。

晚年在庐⼭莲花峰下建濂溪书堂讲学,世称“________”。

他是宋代理学的创始⼈,对宋明的哲学思想有很⼤影响。

著有《________》《________》《通书》。

4.写出加点词的古今义。

(1)惟吾德馨.古义:_______今义:_______(2)⽆丝⽵..之乱⽿古义:_______今义:_______(3)⽆案牍之劳形.古义:_______今义:_______5.指出句中“之”字的⽤法。

(1)孔⼦云:“何陋之有?”(______)(2)⽔陆草⽊之花,可爱者甚蕃(______)(3)⽆案牍之劳形(______)(4)⽆丝⽵之乱⽿(______)(5)予独爱莲之出淤泥⽽不染(______)(6)莲之爱,同予者何⼈(______)6.翻译下列句⼦。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16《短文两篇》同步练习(附答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16《短文两篇》同步练习(附答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16《短文两篇》同步练习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1. 加线词解释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调素琴(弹)无丝竹之乱耳(奏乐的声音)有仙则名(著名,出名)B.无案犊之劳形(劳累)山不在高(在于)往来无白丁(没有什么学问的人)C.孔子云(说)谈笑有鸿儒(大)惟吾德馨(香气)D.有龙则灵(灵验,神奇)斯是陋室(这)阅金经(佛经)2. 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停顿有误的一项是()A.山/不在高,有仙/则名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C.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D.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3. 下面对《陋室铭》内容和写法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中的“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表明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鄙弃。

B.作者在结尾处引用孔子的话,意在表明只要环境清幽宁静,生活闲适,“陋室”就不陋。

C.本文托物言志,以陋室不陋,表达了作者对高洁情操的追求。

D.选文在描写“陋室”时,重点突出了“陋室”环境之清幽宁静和室内主人生活情趣之高雅。

4.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陋室铭》表现作者安贫乐道的情趣,《爱莲说》表现作者洁身自好的高贵品质。

B.《陋室铭》《爱莲说》两文都是托物言志的名篇,文字优美,意味深远。

C.“铭”和“说”都是古代文体,“铭”侧重于议论,“说”侧重于叙事。

D.《陋室铭》句式整齐,对仗工整;《爱莲说》语言精练,骈散相间。

5. 下列对课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一句运用了类比的写作手法。

用古名贤之室类比自己的“陋室”,表明作者以古名贤自况,即自己也有向古名贤学习的愿望和决心。

B.刘禹锡诸葛亮和扬雄,他们都具有安贫乐道、淡泊名利的君子之风,高雅脱俗而才华横溢。

住在床头屋漏、雨脚如麻的草堂中的杜甫,也可以说是他们的同类。

C.“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象征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志洁行廉,仪态端庄,美名远扬。

部编版七下《短文两篇》课后题答案

部编版七下《短文两篇》课后题答案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认识、熟悉“之”字的几 种常见用法。
参考答案:1.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2.助词,的。 3.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4.代词,指陈元方。 5.代词,指学问和事业。
三、《爱莲说》称莲为“花之君子”,根据课文内容,说 说作者心目中的君子具备 哪些美好品质。和同学讨论一 下,如何理解“出淤泥而不染”的人生境界?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的基础上, 领悟物象的象征意义。
参考答案:【示例】君子品质:庄重、质朴、洁身自 好、不慕名利。
“出淤泥而不染”寓意从污浊的环境中走出来,却能 保持纯真的品质而不沾染坏习气。周敦颐的这句话寓示了 人生的一种境界。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我们应该 始终保持这种操守,即使经历污秽,依然能独善其身。
(应鼓励学生依据文本内容生发联想,不必一一对应,答 案也不必唯一。理解“出淤泥而不染”的人生境界,重在 思考“洁身自好”的传统美德在现实中的表现和价值。讨 论员应充分尊重学生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 四、背诵并默写这两篇短文。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加强文言文的积累。 点拨:先熟读,再背诵。朗读课文时,要注意节奏。 默写时,字体要工整,并注意易错字。
设计意图:第一问,引导学生在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的 基础上,品味重要语句,理解作者的志向和抱负。第二问, 引导学生思考中华传统美德在现今社会的意义和作用。
参考答案:《陋室铭》的主旨是从孔子“君子居之, 何陋之有”这句话生发而来的,作者以此结束全文,既 巧妙地照应了开头“惟吾德馨”,又显得立意高远。 “惟吾德馨”是古人淡泊名利、修身养性的最高境界, 是古人对道德情操的最高追求。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 今天,我们不应该忽略美好的品行,要努力提高自身的 道德修养,追求高尚的精神生活。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16课《短文两篇》课后作业试题(含答案)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16课《短文两篇》课后作业试题(含答案)

《短文两篇》课时练一、文言文基础达标阅读《陋室铭》,完成1-5题。

(15分)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1.选文的作者是代。

(2分)2.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①有仙则名()②斯是陋室()③谈笑有鸿儒()④)无丝竹之乱耳()3.下列各组加点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 斯是陋室天将降大任于是人B. 无案牍之劳形送杜少府之任蜀州C. 有龙则灵学而不思则罔D.可以调素琴皆以美于徐公4.翻译句子。

(4分)(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2)孔子云:“何陋之有?5.请你引述典型例子,谈谈你对“唯吾德馨”一句的理解和感悟。

(2分)二、课内外比较阅读(15分)[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

”[乙]子曰:“吾与回(颜回)言终日,不违,如愚。

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论语))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论语》)6.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4分)① 谈笑有鸿儒鸿儒②人不堪其忧不堪7.翻译下列句子。

(4分)①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②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8、[甲〕文在写法上的特点是;〔乙)文颜回采用的学习方法是课上,课下巩固、发挥;他安心于尊师悟道,将学问做好做透。

(4分)9.刘禹锡和颜回一居“陋室”,一在“陋巷”,对此,他们的态度如何?体现了他们怎样的精神品质?(3分)三、《爱莲说》精彩课内阅读、(17分)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练习 16 短文两篇(含答案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练习 16 短文两篇(含答案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练习第四单元16 短文两篇01积累运用1.给下面的加点字注音。

德馨.()苔.痕()案牍.() 蕃.()淤.泥() 西蜀.()濯.() 清涟.() 蔓.() 亵.玩( ) 噫.()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2)水不在深,有龙则灵.()(3)斯.是陋室,惟吾德馨()()(4)谈笑有鸿儒..()(5)可以调.素琴()(6)无丝竹..之乱.耳()()(7)无案牍之劳形.()(8)可爱者甚蕃.()(9)晋陶渊明独.爱菊( )(10)余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11)濯.清涟而不妖.()()(12)香远益.清()(13)亭亭..净植.()()(14)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15)陶后鲜.有闻()(16)宜.乎众矣()3.指出下列各句加点词的词性变化及在句中的意思。

(1)苔痕上.阶绿()(2)无案牍之劳.形()(3)中通外直,不蔓.不枝.()4.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译文:(2)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译文:5.填空。

(1)有一句诗说:“时人莫小池水浅,浅处无妨有卧龙。

”《陋室铭》中与这句诗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2)文中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意思相反的一句是:。

(3)《陋室铭》中运用比兴的句子是:;描写“陋室”环境雅致的语句是:;写主人“交往之雅”的语句是:。

6.综合性学习。

莲与中国文化关系最深,在中国,莲花被推崇为君子。

自古以来,中国人便喜爱这种植物,认为它是洁身自好、不同流合污的高尚品德的象征,因此有“莲生淤泥中,不与泥同调”之赞美。

(1)在中国文学里,与莲有关的诗词不计其数。

请你写出几句与“莲”有关的诗词名句。

(2)山东省第二十三届运动会在济宁市举行。

承办省运会,是全市人民共同的期盼和夙愿。

右图是省运会会徽,会徽图形是由“荷花”变形为“三位手拉手奔向前的运动员”,“荷花”为“济宁市市花”,体现了“济宁”的特色。

请你仔细观察,说说“荷花”的象征及寓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6课《短文两篇》课时练习
第1课
整体感知
1.指出“龙”“仙”比喻什么?
2.从全文内容看,作者具有怎样的生活情趣?
3.本文题为《陋室铭》,而作者却没有直接去写陋室,为什么?既然是陋室,作者就应该倾其笔写尽其陋,然而作者又没有去写其陋,相反却极写其不陋,这又是为什么?
4.作者从哪几方面描写陋室的?
5.文中说“斯是陋室”,而结尾却说“何陋之有”,到底这屋是陋还是不陋?
课内精读
阅读《陋室铭》,完成下列问题。

6.解释句子中加括号字的意思。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3)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4)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5)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7.翻译句子。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2)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3)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8.下列句中“之”的用法分别是
之的用法:A.助词“的” B.代词 C.动词,“往,到” D.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E.宾语提前的标志
A.何陋之有?( )
B.忘路之远近( )
C.渔人甚异之( )
D.具答之( )
E.牡丹,花之富贵者也( )
F.君之病在肌肤( )
G.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
第2课
整体感知
1.《爱莲说》选自《》,作者(),是()时著名的()家。

2.《爱莲说》的结构,我们可以概括为:一条线索,即以()为线索;两个陪衬,即以()为莲的总陪衬,以()和()作为莲的旁衬和反衬;三种类型,即以写三种花来写三种人:()、()、()。

3.《爱莲说》中用来比喻君子既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傲的句子是。

4.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美名远扬的句子
是。

5.比喻君子志洁行廉,庄重而又令人敬佩的句子
是。

6.“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意思相反的一句是。

课内精读
阅读《爱莲说》,完成下列问题。

7.解释加点的字。

(1)可爱者甚蕃.
(2)濯.清涟而不妖
(3)不蔓不枝.
(4)陶后鲜.有闻
8.翻译下列句子。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2)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9.从作者对莲的赞美来看,“君子”应是怎样的人?(用自己的话回答)
【答案】
第1课
1.比喻道德高尚的人。

2.高洁傲岸,安贫乐道。

3.(1)作者以山水引出陋室,而后以仙、龙喻德馨,这就自然而然引出本文主旨。

(2)陋室之所以不陋,都是因为在陋室之中居住的人是一位志趣高尚的人,这就更好地体现出那种安贫乐道的思想性格。

4.生活环境、日常生活、交往人物三个方面。

5.这恰是本文反向立意的作文技法之所在,说是陋室,是为了引出“惟吾德馨”的主旨,而结尾的“何陋之有”运用的是反问句,这样看来陋室自然不陋。

6.(1)斯:这;惟:只;馨: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
(2)鸿:大;白丁:封建社会里没有功名的人。

(3)素:素朴;金经:佛经
(4)丝竹:奏乐的声音;案牍:官府的公文;劳:使劳累
(5)名:著名
7.(1)山不一定高,有仙人居住就能天下闻名。

(2)谈笑往来有渊博的学者,没有粗俗的人。

(3)没有嘈杂的管乐之声扰乱两耳,没有官府的公文劳累身心。

8.E A B B A A A
第2课
1.《周元公集》周敦颐北宋哲学家
2.爱莲草木之花菊花牡丹隐逸者富贵者君子
3.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4.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5.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6.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7.(1)多 (2)洗涤 (3)长枝节 (4)很少
8.(1)我则惟独喜爱莲从淤泥里生长出来,却不受泥的沾染。

(2)(只)可以从远处观赏,却不能贴近去玩弄啊。

9.具有不慕富贵名利、洁身自好的高尚品德的人。

第二课时
课时训练答案
1.《周元公集》周敦颐北宋哲学家
2.爱莲草木之花菊花牡丹隐逸者富贵者君子
3.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4.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5.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6.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7.(1)多 (2)洗涤 (3)长枝节 (4)很少
8.(1)我则惟独喜爱莲从淤泥里生长出来,却不受泥的沾染 (2)(只)可以从远处观赏,却不能贴近去玩弄啊。

9.具有不慕富贵名利、洁身自好的高尚品德的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