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学(终极版)
高等教育学(完整版知识点)
第一部分:推断(共12题)1, 教化方针的基本构成:教化发展的指导思想(教化的性质);教化的培育目标(广义的培育目标,即教化目的);实施的途径(实现教化目的的途径)。
2, 发展教化的三个途径:教学工作(主要途径);科研训练(重要途径);社会实践(新的教化方针予以强调)。
3, 我国学位制度分为三级:学士, 硕士, 博士。
4, 我国现行高校领导体制: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学校基层委员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5, 高校教职工代表大会:是教职工群众行使民主权利, 民主管理学校的重要形式。
6, 宏观高等教化结构:包括层次结构, 科类结构, 形式结构, 能级结构, 地域结构(即布局), 管理体制结构等。
7, 微观高等教化结构:包括学科专业结构, 课程结构, 教材结构, 队伍结构, 各类人员的知识结构等。
8, 高校教学系统组成:老师, 学生, 教学内容和教学媒介。
9, 高校课程分类:从层次构成上,可分为公共基础课程, 专业基础课程以及专业课程;从形式上看,可分为必修课程, 选修课程。
10, 大学生参及科研活动:有多种途径,可以结合日常教学进行,也可通过指导学生完成学年论文或毕业论文进行。
11,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特征:人才培育的目的;现实参及的方式;定向选择的内容;互补并进的效果。
12,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在培育人方面起的作用:可促进知识的转化和拓展;有利于增加大学生的社会意识和社会技能;有利于发展大学生的创建才能和组织才能;有利于大学生提高修养, 完善特性品质。
第二部分:名词说明(共21题)1, 高等教化P5:高等教化是在完全的中等教化基础上进行的专业教化,是培育各类高级特地人才的社会活动。
2, 广义文化P17:最广义的文化可以泛指人类在历史过程中所创建的物质财宝和精神财宝的总称。
3狭义文化P17:常常是人们对精神财宝及精神生活的一种通称,在此“文化”一词从狭义的角度运用。
4, 教化方针P29:教化方针是国家在肯定历史时期,依据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须要和基本国情,通过肯定的立法程序,为教化事业确立总的工作方向和奋斗目标,是教化政策的总概括。
高等教育学第四章知识点
高等教育学第四章知识点高等教育学的第四章主要涉及高等教育的法律法规、高等教育的管理与评价、高等教育的质量保障等知识点。
本文将从这几个方面进行介绍和讨论。
一、高等教育的法律法规高等教育的法律法规是指国家制定和实施的关于高等教育的相关法律法规文件。
这些法律法规对高等教育的组织管理、发展规划、教学质量评估等方面进行了规定和约束。
例如,我国当前实行的高等教育法规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等。
这些法规为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保障了高等教育的公平、公正和高质量。
二、高等教育的管理与评价高等教育的管理与评价是指对高等教育进行规范的组织管理和评价工作。
高等教育的管理包括学校组织架构和管理体制的建设、院系设置与管理、教师队伍建设与管理等方面。
高等教育的评价主要分为内部评价和外部评价两个层面。
内部评价是指学校内部对教学质量、科研水平、社会服务等方面进行的自我评价。
外部评价是指由教育行政部门、专业机构和社会各界对高校进行的评价。
高等教育的管理与评价可以提高高校办学效益和教育质量,推动高校的持续发展。
三、高等教育的质量保障高等教育的质量保障是指通过各种手段和机制来确保高等教育的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
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主要内容包括教师队伍建设、教学大纲与课程设置、教学方法与手段、教育资源与设施、学生评价等方面。
高等教育的质量保障既要注重内部机制的建设与完善,也要重视外部评估机制的引入和运用。
只有通过质量保障,才能提高高等教育的教学质量和服务水平,培养优秀的人才。
四、高等教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高等教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是指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高等教育机构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国际交流与合作可以促进高等教育的发展,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加强专业领域的合作研究,提高学校的学术声誉和国际竞争力。
目前,许多高等教育机构已经与国外的学校和研究机构建立了伙伴关系,开展了学术交流、教师互访、学生交换等活动。
高等教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是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高等教育学背诵版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1.学习高等教育学的意义(四点)(1)掌握高等教育的理论,树立先进的高等教育观念,并以此来指导所从事的高等教育实践,提高工作的自觉性;(2)掌握正确的高等教育活动的思维方式和思考方法,提高从事高等教育实际工作的能力和创造性;(3)了解和掌握高等教育活动的科学方法和工作规程,提高工作的有效性和规范性;(4)了解高等教育研究的基本价值观和方法论,在实际工作中研究高等教育,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成果。
2.在西方文明古国,博物馆和图书馆是古代从事高等教育活动的重要场所。
西方古代高等教育,萌芽于古埃及印度,发展于古希腊罗马,延续至中世纪欧洲。
西方古代专门性学校:(1)宫廷学校和职官学校;(2) 祭司学校和神庙学校。
3.中国古代带有高等教育性质的教育活动,早在3000年前就已经出现。
4.西周大学的教育内容是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大学也不例外。
5.私学中最著名的是齐国的稷下学宫,是封建史上第一所高等学府。
6.太学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封建社会官立大学制度的建立。
7.中世纪大学特点:行会性、自治性、国际性。
“同乡会”和“教授会”8.欧洲中世纪大学实行的是专业教育,四大学科是文法医神。
9“洪堡时代”两条基本原则:(1) 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的原则 (2) 学术自由的原则:“教自由”和“学自由”10.研究生教育--德国,师范生教育--法国11.莫利尔法案:1857年,莫利尔提出一项通过赠地建立农工学院的议案,议案于1861年在国会众、参两院通过并由林肯总统签署于1862年生效,遂为著名的莫利尔法案。
法案的主要内容是:联邦政府在每州至少资助建立一所从事农业和机械工艺教育的学院,即农工学院;资助办法是,按照1860年规定的名额,每州凡有国会议员一人,可由联邦政府分得三万英亩的公用土地或相等的土地期票,通过出售土地获取建校资金。
这样建立起来的学院称为赠地学院,如康乃尔大学和威斯康辛大学。
12.威斯康辛思想:1904年,范海斯被任命为威斯康辛大学校长,总结多年来的办学经验,提出高等教育的基本任务应包括:①教学;②科研;③把科学传播给广大民众,直接为全州社会与经济服务。
我的《高等教育学》知识点总结
我的《高等教育学》知识点总结《高等教育学》是研究高等教育的一门学科,主要内容包括高等教育的定义、特征、发展历程、理论基础、组织与管理、质量评估与保障等方面的知识。
下面将对《高等教育学》的主要知识点进行总结。
1.高等教育的定义与特征:高等教育是由高等学校提供的专门培养高级知识技能人才的教育。
它与其他教育形式相比具有学术性、综合性、专业性和研究性的特征。
2.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高等教育的发展经历了封建时期的私塾教育、现代高等学校的创立与发展、大学主义与专业主义的交替、大众化与大规模化的发展等阶段。
3.高等教育的理论基础:高等教育的理论基础包括人本主义教育理念、生涯发展理论、终身教育理念、学习型组织理论等。
这些理论为高等教育的教学和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4.高等教育的组织与管理:高等教育的组织与管理包括高等学校的管理机构设置、内部组织结构与职能划分、人力资源管理、质量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5.高等教育的质量评估与保障:高等教育的质量评估与保障是为了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包括对高等学校的评估与认证、对教师与学生的评估、对教学过程与教学成果的评估等。
6.高等教育的国际比较与合作:高等教育的国际比较与合作是为了促进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高等教育的交流与合作,包括国际学生交流、合作办学、学术交流与合作等。
7.高等教育的与创新:高等教育的与创新是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包括高等教育体制、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评价等方面的与创新。
总的来说,高等教育学研究的是高等教育的本质、结构及发展规律,以及高等学校的管理与教育教学等问题。
通过对高等教育学的学习,可以深入了解高等教育的特点与历史,了解高等教育的管理与教学模式,为了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做出贡献。
(完整word版)高等教育学概论(完整)
高等教育概论西方古代高等教育形式:专门性的学校,博物馆和图书馆。
萌芽于古埃及印度,发展于古希腊罗马,延续至中世纪欧洲。
修辞学校内容三艺即文法、修辞、辩证法。
哲学学校增加四艺---算数、天文、几何、音乐。
中国古代高等教育形式:❶西周大学❷私学(春秋齐国的稷下学宫,不仅是中国封建教育史上第一所高等学府,也是世界中世纪教育史上最早的大学。
始于唐末的书院:江西庐山白鹿洞书院,湖南衡阳石鼓书院,河南商丘应天府书院,湖南长沙岳鹿书院号称宋代四大书院)❸太学(汉武帝)宋代,太学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封建社会官立大学制度的建立。
王安石改革太学考试制度,实行“三舍”法,择优授官。
古代高等教育的特点: 高等教育的机构性质不明确,教育职能不确定;专业教育性质模糊,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以成人为主要教育对象,学生年龄参差不齐;高等教育思想尚未从哲学、政治思想中分化出来。
■2.西方近现代高等教育①★欧洲中世纪大学:❶特点行会性;自治性;国际性❷早期中世纪大学四大学科文科法学医学神学❸高等教育近代化教育活动的制度分层化,世俗化,国家化❹德国洪堡的两原则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的原则、学术自由的原则❺1900年美国大学协会成立,意味着研究型大学这一体系初步建立②★1862年林肯总统签署并通过“莫里尔法案”。
、“增地学院运动”建立的名校:康乃尔大学、威斯康辛大学。
威斯康辛思想: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是高校三大职能确立的标志。
它标志着高等学校三大职能的确立。
具体为:❶把学生培养成有知识能工作的公民。
❷进行科学研究,发展1862年成立于北京的京师同文馆是洋务学堂中开办最早、最具代表性也最富高等教育性质的一所,是近代第一所具有高等教育性质与功能的学校。
1901年清政府的壬寅学制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正式颁布的学制,1903年清政府的鍨卯学制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正式颁布并予以实施的学制★高等教育的概念表述:高等教育是在完全的中等教育基础上进行的专业教育,是培养各类高级专门人才的社会活动。
《高等教育学》课程纲要
高校教师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学》课程纲要一、《高等教育学》在高校教师岗前培训中的地位心修课程,闭卷考试必考科目。
二、《高等教育学》的教学目标总目标:成为一个合格的高等学校教师。
1.了解教育的一般规律。
2.理解高等教育的性质。
3.理解高等学校的职能。
4.认识教学基本规律,掌握教学基本技能。
三、教学时间集中面授总学时:32(8学时/天,4天)。
四、教学内容(教材)附后。
五、考试时长、总分及题型本课程采取闭卷考试形式进行,考试时长150分钟,总分100分,试卷题型如下:1. 单项选择题(10题*1分/题=10分)2. 名词解释(5题*4分/题=20分)3. 简答题(5题*8分/题=40分)4. 论述题(2题*15分/题=30分)高等教育学(修订版)第一章学习与研究高等教育理论的意义和方法一、教育科学中的高等教育学科(一)教育科学的对象与性质(二)高等教育学科是教育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二、学习与研究高等教育理论的意义(一)高教实践需要高教理论的指导(二)学习与研究高教理论是大学教师专业化的需要三、本书的基本结构与学习方法(一)本书编写的原则(二)本书的基本结构(三)学习高等教育理论的方法第二章高等教育的性质与任务一、高等教育的性质(一)教育的本质特点(二)高等教育的性质(本质特点)二、高等教育的任务(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二)推进科学技术发展(三)服务社会发展需要第三章高等教育的历史发展一、中外古代高等教育(一)中国最早的高等教育具有以下总体特征:(二)外国二、近代西方高等教育的发展(一)欧洲(二)美国三、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一)新中国成立前(二)新中国成立后第四章现代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一、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一)西方国家高等教育的现代化(二)发展中国家高等教育的发展状况二、中国高等教育的现代化(一)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目标(二)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任务(三)坚持科学发展观,促进高等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第五章教育目的一、教育目的与教育目标概述(一)教育目的的规定性二、制定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三、教育目的与教育的价值取向(一)教育的功能与价值(二)教育的适应性是实现教育价值的基本条件(三)教育价值取向的基本矛盾第六章高等教育目标系统的构建一、高等教育目标系统设计的原则(一)全面性原则(二)适应性原则(三)可行性原则(四)可测性原则(五)统一要求与发展个性相结合的原则二、全面认识高级专门人才的内涵三、高等教育目标体系的要素分析四、高等教育目标系统要素之间的关系五、高等教育目标系统的整体框架(一)普通素质(二)专业素质(三)普通素质与专业素质的关系(四)寓于普通素质与专业素质之中的创造性第七章高等教育的基本结构一、高等教育结构概述(一)高等教育结构的含义(二)高等教育结构与功能的关系(三)影响高等教育结构的因素分析二、高等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一)高等学历教育(二)高等非学历教育三、普通高等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一)普通高等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的相同点(二)普通高等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的区别四、高等教育层次结构(一)高等教育层次结构的历史发展(二)高等教育层次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三)高等教育层次结构的优化五、高等教育科类专业结构(一)高等教育科类专业结构的历史发展(二)高等教育科类专业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三)高等教育科类专业结构的优化第八章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一、围绕大学基本任务建设现代大学制度二、运用法制规范政府与学校行为三、通过中介组织调节政府、学校、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四、完善大学内部治理结构第九章大学的学术追求与科学研究一、大学的学术追求(一)学术追求是大学组织的本质特征(二)大学在学术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二、大学的科学研究(一)现代科学研究的特点(二)大学科学研究的特点与原则(三)对我国大学科研工作问题的思考(四)高等教育研究三、青年教师如何处理教学与科研的关系(一)青年教师首先要站稳讲台(二)青年教师做研究要以课题为导向第十章大学教学的特点与教学的整体改革一、教学与教学过程概述(一)教学的概念(二)教学过程的规律性二、大学教学过程的特点(一)大学教学的专业性(二)教学与科研相结合(三)大学生学习的独立性三、大学教学的整体改革(一)教学是在改革中发展的(二)大学教学整体改革的目标(三)大学教学整体改革的策略第十一章大学教师与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作用及其相互关系一、大学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定位(一)教师是学生发展的引导者、促进者(二)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调节者(三)教师是教学活动的反思者、创造者二、大学生在教学中的角色定位(一)学生是自主发展、自我建构的主体(二)学生是教学过程的积极参与者和推动者(三)学生是具有独立性、探究性的学习者三、大学教学中的师生关系(一)师生关系的主要类型(二)良好师生关系构建的基本策略第十二章大学课程结构的优化与教学内容的更新一、课程概述(一)课程的概念(二)课程的作用二、制定课程的依据(一)高等教育目标(二)科学知识体系(三)学生个性化的需要与接受能力科学知识体系(四)课程设置的内在逻辑三、课程结构的优化(一)通识教育课程与专业教育课程的关系(二)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的关系(三)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的关系(四)理论课程与教学实践环节的关系(五)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的关系(六)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的关系(七)主修专业课程与第二专业课程的关系(八)先行课程与后续课程的关系四、教学内容的更新(一)教学内容更新的多种层次(二)教学内容更新的多种途径(三)应将科学前沿的介绍纳入教学内容第十三章大学教学方法的运用一、教学方法概述(一)大学教学方法的本质(二)大学教学方法的作用(三)大学教学方法的结构二、讲授方法(一)讲授方法的作用(二)讲授内容的处理(三)讲授方法的运用(四)备课三、自学方法(一)自学与自学能力的概念(二)自学的意义及其教学条件(三)自学的基本方法(四)自学指导的基本途径四、实验方法(一)实验方法的作用于类型(二)实验课的安排与设计(三)实验课的组织与指导(四)实验成绩的评定五、科研训练方法(一)科研训练的任务与意义(二)科研训练的形式与方法(三)科研训练的组织与指导第十四章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一、现代教育技术概述(一)现代教育技术的定义和实质(二)现代教育技术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及其影响二、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应用(一)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特点(二)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模式(三)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开发三、基于因特网的网络教学应用(一)基于因特网的网络教学的特点(二)基于因特网的网络教学模式(三)网络课件的设计与开发四、学校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一)校园网络(二)多媒体演示教室(三)多媒体网络教室第十五章高等职业院校教学的特点一、教学目标(一)导向性(二)全面性(三)统征性二、教学内容三、教学组织四、教学方法五、教学管理六、教学评价第十六章高等教育质量管理与教育评价一、高校教育质量管理概述(一)教育质量的概念(二)高等教育质量观(三)高等教育质量管理的地位和作用二、高校学校教学质量管理(一)高校教学质量管理系统(二)高等教学质量保障与监控三、高等学校教学评价(一)教学评价的概念(二)教学评估的产生与发展(三)教师课堂教学评价(四)关于教师教学评估的现代观点四、高等学校教育质量评估(一)过程评估与成果评估(二)高等教育质量评价的理论探讨(三)建立多主体、多层次的高等教育质量评价工作体系第十七章高等教育模式的变革与创新一、模式与教育模式概述(一)模式的概念(二)教育模式的特点二、教育模式生成的机制(一)历史自然形成(二)人为设计创建三、中国高等教育模式的变革与创新(一)中国高等教育模式的变革与创新的根本目标(二)高等教育培养模式的变革与创新(三)高等教育管理模式的变革与创新(二)高等教育发展模式的变革与创新。
高等教育学重点内容总结全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高等教育学重点内容总结第一篇:高等教育学重点内容总结第一章:高等教育发展1.萌芽阶段:机构:雅典大学;稷下学宫(世界上第一所真正的高等学府);教育家: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斯多德等,孔子、老子(世界公认的早期高等教育思想家)。
2.雏形阶段:欧洲中世纪大学:萨莱诺大学、波隆那大学、巴黎大学、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等;最早的学科:医学、文学、法学、神学。
汉代太学、唐宋书院。
书院教育是中国高等教育从萌芽走向雏形的标志。
3.成型阶段:高等教育成为建立在普通教育基础上的专业教育4.完善阶段:大学三大职能逐步完善;形式与结构发展扩张中的高等教育特征:规模化,中心化,综合化,国际化,职业化,终身化,多元化。
高等教育学的性质:1、教育科学体系中的分支学科;2、总体上看属于应用性学科第二章:高等教育本质教育的本质:对教育本质的认识尚未形成定论,建立在人性论基础上的教育本质:1、教育就是发挥人的潜能;2、教育就是发现人的价值;3、教育就是使个体社会化;4、教育的本质属性在于引导完备人性的建构与发展。
高等教育是一个发展变化的概念,“高等教育”:在完全的中等教育基础上进行的专业教育,是培养各类各级专门人才的社会活动高等教育的本质属性也存在不同的主张高等教育的基本特征(本质属性的表现)1、性质任务的特征——高等专门性2、教育对象的特征——身心成熟性3、劳动过程的特征——复杂精神性。
高等教育的价值:高等教育的本体价值与社会价值(最基本的价值)本体价值:1、促进个人发展知识能力的价值2、促进个人提高文明素养的价值。
社会价值:1、社会化2、社会选择3、社会流动。
个人本位价值观:代表人物:亚里士多德;认为:1.高等教育的价值在于促进个人理智的发展;2.高等教育的职责在于知识的传递而非知识的创新;3.高等教育实施在于通过自由教育,人文教育和普通而达到目的。
知识本位价值观:早稻田大学的教育宗旨;1.高等教育的价值在于追求真理,创造知识;2.高等教育通过研究进行教学,以自由学术为教学基础。
高等教育学完整版
高等教育学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高等教育学第一章;高等教育概述练习题1.什么是教育什么是高等教育学 P32.教育的基本规律有哪些 P23.高等教育的功能有哪些 P5,P7,P9,P104.高等学校的社会职能有哪些 P135.高等教育经历了哪些发展阶段?P14-16。
6.怎样理解高等教育学及其学科性质?P18-P19第二章高等教育的目的练习题1.怎样理解我国的教育目的 P22-232.什么是高等学校的培养目标?怎样理解高等学校的层次、科类、专业培养目标?P25-27。
3.简述通才教育与专业教育、精英教育与大众教育的关系。
P28-29.4.简述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现实指导意义。
P33.5.实施全面发展教育的途径有哪些?P35.第三章高等学校教育制度练习题1.学制的建立应以哪些因素为依据?P37-392.简述我国高等学校的学位制度。
P44-45.3.简述我国高等学校的招生制度。
P474.简述我国高等学校的毕业生就业制度。
P505.简要分析当前我国招生制度改革的地区差别性问题。
(书上无)第四章高等教育结构练习题1.影响高等教育的因素有哪些?P55-57。
2.简述我国高等教育的层次结构、科类与专业结构、形式结构、能级结构、地区结构。
P58-63.3.试述我国高等教育结构的调整趋势。
P63-644.谈谈你对我国实施“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战略的认识。
5.加强我国西部地区高等教育发展的思路和措施有哪些?P57 第四点。
第五章高等学校的学生和教师练习题1.试述大学生认知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及其在教学上的意义。
P66-702.请以实例说明大学生自我意识的主要特征。
P70-713.如何处理大学生身心发展特征与教育的关系?P75-774.如何看待高校教师的经济地位与社会地位如何提高高校教师的社会地位P78.5.试述高校教师的工作特点与职责。
高校教师应当如何加强自我发展?P79-80,P82. 6.试述高校师资队伍的培养高校教师队伍的结构怎样才算合理P82-83。
高等教育学题库知识点总结
高等教育学题库知识点总结高等教育学是教育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探讨的是高等教育的理论与实践。
在高等教育学的学习过程中,掌握一些重要的知识点非常关键。
本文将就高等教育学中的一些重要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高等教育的定义与特征高等教育是指在中等教育的基础上,为学生提供更深入、专业化的知识和技能培养的教育阶段。
高等教育的特征包括:学历教育、专业化教育、科学性、综合性、创新性和国际化。
二、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高等教育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
最早的高等教育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希腊和罗马时期的学院制度。
现代高等教育的起步可以追溯到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大学。
在中国,现代高等教育的发展起步于19世纪末的洋务运动和学堂制度,经历了洋务学堂、公立大学制度、运动时期大学和解放初期大学四个阶段。
三、高等教育的目标与任务高等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备高级专门知识和技能,具有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的人才。
高等教育的任务包括:知识传授、思维培养、创新能力培养、职业发展和社会责任教育等。
四、高等教育的管理与评估高等教育的管理是指对高等教育过程的组织和调控。
高等教育的评估是对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成果进行评价和监测。
高等教育的管理与评估的目的是促进高等教育的发展和提高教育质量。
五、高等教育的国际比较与合作高等教育的国际比较是指通过对不同国家和地区高等教育的制度、模式、政策和发展状况的比较研究,来了解和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和教训。
高等教育的国际合作是指不同国家之间在高等教育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国际比较和合作对于促进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六、高等教育的质量保障与发展高等教育质量的保障是促进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保障。
高等教育的质量保障包括教学质量保障、师资队伍建设、教学资源配置、课程建设与改革、学生评价与指导等方面。
高等教育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与关怀,也需要高校自身的积极探索与改进。
综上所述,高等教育学题库的知识点涵盖了高等教育的定义、特征、发展历程、目标与任务、管理与评估、国际比较与合作、质量保障与发展等多个方面。
《高等教育学》电子教材
《高等教育学》电子教材第一章绪论➢本章在正式讲述高等教育问题之前简要介绍了高等教育的发展概况、高等教育研究的阶段、高等教育学的学科性质、发展动因、学科体系、主要的研究方法等问题,使大家对高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学有一个基本的了解.➢本章重点是高等教育的发展阶段和特征,特别是各阶段中涉及到大学或高等教育的重要历史事件与历史人物。
1.高等教育作为一种活动源远流长。
在历史长河中,它曾走过了19世纪末以前漫长的成长阶段,度过了20世纪的扩张时期,现已跨入了21世纪的门槛。
2.高等教育研究大致经历了个别研究阶段、组织研究阶段和系统研究阶段.3.高等教育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的发展除主体动因外,主要是高等教育事业的推动、高等教育的内部矛盾和相关学科的协同效应等促进的.第一节高等教育发展简况4。
考察高等教育发展史,我们可以从两个大的特征来分析,即成长中的高等教育和扩张中的高等教育。
5.成长中的高等教育主要指19世纪末以前高等教育从萌芽到雏型、成型而趋于完善的过程。
6。
高等教育的萌芽阶段,在西方为古希腊时代;在中国为春秋战国时代.7。
古巴比伦的“寺庙学校”把学问分成两级,一为初级教育,传授读写知识,一为高级教育,除读写训练外,还学习文法、苏美尔文字等;古埃及也有“寺庙学校”,由精通数学、天文知识的僧侣执教,传授知识与探讨学问并重.8。
寺庙学校:古巴比伦和古埃及的一种学校形式。
由精通数学、天文知识的僧侣执教,传授知识和探讨学问并重.9。
雅典大学:雅典大学是希腊最古老和最具影响力的大学,它是当时新成立的希腊国的第一所大学,当时包括修辞学校、阿卡德米学园、哲学学校“吕克昂"以及斯多葛派创立的学校和伊壁鸠鲁派创立的学校。
10.七艺:即文法、修辞学和辩证法(三艺)、算术、几何学、天文学和音乐理论(四艺)。
11.中国在殷商时期,便有“右学”、“辟雍”、“泮宫”等高层次的学问传授中心.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世界上第一所数千人的高等学府——稷下学宫.12。
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高等教育学》教材总结
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高等教育学》教材
总结
本文旨在对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中的《高等教育学》教材进行总结。
以下是对该教材的内容的简要概述:
首先,该教材重点介绍了高等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它涵盖了高等教育的定义、发展历程,以及高等教育的特点和功能。
此外,教材还介绍了高等教育的组织结构和管理机制。
其次,教材详细探讨了高等教育的教育目标和任务。
它涉及到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模式,以及高等教育的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
进一步地,该教材详述了高等教育的教学理念和方法。
它涵盖了高等教育的教学模式、教育技术和教育评价。
此外,教材还介绍了高等教育的课程设计和教学组织。
最后,教材提供了高等教育的管理与服务的相关内容。
它涵盖了高等教育的质量保障、学生管理和辅导服务,以及高等教育的社会服务和国际交流。
总结而言,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中的《高等教育学》教材包含了高等教育的基本理论和实践内容。
通过研究该教材,考生可以了解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教学理念和管理机制,以及高等教育的教育目标和任务。
希望本文对考生在备考过程中有所帮助。
高等教育学试题及答案
高等教育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高等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
A. 教育现象B. 教育规律C. 教育活动D. 教育实践答案:B2. 高等教育学的研究方法包括()。
A. 实证研究B. 理论研究C. 比较研究D. 所有以上答案:D3. 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是()。
A. 培养应用型人才B. 培养研究型人才C. 培养创新型人才D. 培养复合型人才答案:C4. 高等教育的课程设置应该()。
A. 以理论为主B. 以实践为主C.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D. 以考试为主答案:C5. 高等教育的教师队伍建设应该()。
A. 重视学历B. 重视经验C. 重视科研D. 重视教学答案:C6. 高等教育的评估体系应该()。
A. 以学生为中心B. 以教师为中心C. 以课程为中心D. 以学校为中心答案:A7. 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发展趋势是()。
A. 越来越封闭B. 越来越开放C. 保持现状D. 无法预测答案:B8. 高等教育的经费来源主要包括()。
A. 政府拨款B. 学费收入C. 社会捐赠D. 所有以上答案:D9. 高等教育的学术自由是指()。
A. 学术研究的自由B. 学术表达的自由C. 学术选择的自由D. 所有以上答案:D10. 高等教育的学位制度包括()。
A. 学士B. 硕士C. 博士D. 所有以上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高等教育学的研究领域包括()。
A. 高等教育管理B. 高等教育政策C. 高等教育评估D. 高等教育国际化答案:ABCD2. 高等教育的课程改革应该()。
A. 增加课程的多样性B. 提高课程的实践性C. 减少课程的难度D. 强化课程的互动性答案:ABD3. 高等教育的教师队伍建设应该()。
A. 提高教师的学历B. 提高教师的待遇C. 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D. 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答案:ABCD4. 高等教育的评估体系应该()。
A. 客观公正B. 科学合理C. 易于操作D. 促进发展答案:ABCD5. 高等教育的经费管理应该()。
高等教育学完整版知识点
高等教育学完整版知识点一、高等教育的定义和意义高等教育是指在普通教育之后、针对具备一定学习能力和自主选择能力的人群,通过专门的学校和机构进行的、以培养高级专门人才为目标的教育形式。
高等教育具有培养人才、提升社会发展水平、促进个人全面发展等重要意义。
二、高等教育的组织形式1. 学历教育:指通过学制较长的学位教育体系进行,包括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
本科教育是培养具备扎实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人才;研究生教育是在本科教育基础上,进一步培养科学研究和创新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2.继续教育:指对已经参加工作的人员进行的继续学习和培训,包括职业资格证书培训、职业技能培训、工程师培训等。
继续教育能够提升个人的专业素养和职业能力,适应社会发展需求。
三、高等教育的内容和特点1. 学科教育:高等教育以学科专业为基础,通过系统的学习和实践,培养人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2. 素质教育:高等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社会责任感、创新创业能力等综合素质。
3. 研究性学习:高等教育提倡学生主动参与科学研究,培养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
4. 团队合作:高等教育鼓励学生通过团队合作的方式,培养与他人沟通合作的能力。
四、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1. 全球化:随着全球化的发展,高等教育国际化交流合作趋势明显,国际化背景下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人才成为重要需求。
2. 多样化:高等教育的目标多样化,不仅要培养学术型人才,还要培养应用型人才、技能型人才等,满足不同行业和领域的需求。
3. 融合创新:高等教育与产业界的融合创新是当前发展的趋势,以培养具备实践经验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
4. 质量导向:高等教育的质量评估和监测越来越重要,以保证教育质量和学生就业竞争力。
五、高等教育的问题和挑战1. 就业问题: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导致就业压力加大,如何提高就业率和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成为重要问题。
2. 教育资源不均衡:不同地区和学校间教育资源分配不平衡,富裕地区和一流高校受益比较多,而贫困地区和二三本院校的发展面临困境。
高等教育学最终整理版
高等教育学最终整理版高等教育学客观题20%1. 在人类社会的长期发展过程中,高等教育这一概念具有历史性、比较性和延展性(P1-2)。
2. 196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人教育局局长保罗朗格朗在成人教育促进国际会议上正式提出了“终身教育”的概念。
20世纪60年代,随着全球第一所开放大学在英国出现,高等教育突破了传统的界限,非全日制、非正规形式的高等教育大量涌现,使得高等教育的类型日渐丰富,其概念的外延也不断的扩大。
高等教育定义:是指在完全中等教育基础之上进行的各种教养性、学术性、专业性教育(P3)。
3. 西方古国的一些博物馆、图书馆也是从事高等教育活动的场所。
缪司翁博物馆是古埃及高等教育活动的重镇,后被史家称为“亚历山大大学”。
(P19)4. 中国古代教育源远流长,其中带有高等教育性质的教育活动早在西周时期就已萌芽。
由天子开办的大学曰“辟雍”,由诸侯开办的大学曰“泮宫”,教育内容主要是“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在这些私学中,最著名的当属齐国的稷下学宫,稷下学宫创建于公元前4世纪,因建于齐国临淄的稷门而得名,相传学宫全盛时期,师生竟有数万人之众。
(P20)5. 宋代四大学院:江西庐山白鹿洞书院,湖南衡阳石鼓书院,河南商丘应天府书院,湖南长沙岳麓书院。
公元前124年,汉武帝“置明师”,“兴太学”。
太学是中国封建社会官立大学的标志。
太学教师称博士,初设《诗》《书》《礼》《易》《春秋》五经博士。
(P21)6. 中世纪大学的特点:是一种行会性质的组织,具有行会性。
享有多方面的自治特权,具有自治性,还具有国际性。
中世纪大学实行的是专业教育,早期中世纪大学主要有四大学科:文、法、医、神。
文学是基础学科。
(P22-23)7. 发展科学的职能,通过洪堡和柏林大学的推动面得以确立。
德国成为19世纪的“世界科学中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P27)8. 莫利尔法案内容:联邦政府在每州至少资助建立一所从事农业和机械工艺教育的学院,通过出售土地来获得建校资金,于1862年由林肯总统签署,称为赠地学院。
高等教育学知识点归纳-全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高等教育学》第一章绪论一、高等教育发展简况1、成长中的高等教育(1)高等教育的萌芽阶段:高等教育机构性质不明确,教育职能不确定,专业教育性质模糊,学生年龄参差不齐,教学形式以非正式的方式进行。
(2)高等教育的雏形阶段(欧洲中世纪大学):已初步建立了较为完整的教育目的、教育计划、教育内容、教育组织形式和教育管理体制,开始走向成型,成为一个专门的、独立的学术与教学机构。
(3)高等教育的成型阶段(文艺复兴末期和资产阶级革命初期):大学开始围绕着各个专业、各个学科、各门课程,组织其教育形式和内容,才有了今天意义上的高等教育,即建立在普通教育基础上的专业教育。
(4)高等教育的完善阶段:高等学校产生新职能——为社会服务。
基于知识分化、科学进步和社会需要,多种类型的专业学院大量涌现。
2、扩张中的高等教育(1)规模化:二战后从精英走向大众(2)中心化:逐渐走进社会的中心,成为社会的核心机构。
(3)综合化:出现学科整体化和人才素质综合化(目标、内容、过程、教育方法)的趋势。
(4)国际化:20世纪50年代后日益明显,即一国高等教育面向国际或全球发展的过程和总趋势,是把国际的、全球的、跨文化的观念融合到本国高等学校教学、科研和服务社会诸项职能中的过程。
(5)职业化:职业准备课程更多开设,是经济巨大发展的产物。
(6)终身化:教育贯穿于人的一生,提供教育一体化,注重教育的整体性。
(7)多元化:高等教育由单一系统向多元系统转变,内部结构越来越复杂。
二、高等教育研究与高等教育学1、个别研究阶段:没有专门的研究队伍,研究的成果也较为零散而缺乏系统性。
2、组织研究阶段——高等教育学产生:20世纪70年代,有组织的研究在西方的高等教育已开始。
1978年5月,中国第一个正规的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机构——厦门大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室成立,标志着中国高等教育研究进入了实质性的开展阶段。
3、系统研究阶段——学科体系形成:中国第一个群众性的高等教育研究组织——1979年召开的全国高等教育会筹备工作会议。
高等教育学知识点总结
高等教育学知识点总结高等教育学是研究高等教育的学科。
高等教育是指在中等教育之后,由大学、学院、职业技术学校等提供的教育,旨在培养高素质的专门人才和学术研究人员。
高等教育学研究的内容包括高等教育的理论、政策、管理、评估、教学和学生发展等方面。
下面是高等教育学的一些知识点总结。
1. 高等教育的发展历史:高等教育在各个国家的发展历史不尽相同。
从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的学术之地到12世纪的欧洲大学,再到现代的综合大学和职业技术学院,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中体现了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变迁。
2. 高等教育的目标和功能:高等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专业知识和综合素质的人才,以满足社会对各个领域专业人才的需求。
高等教育的功能包括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促进创新和社会发展等。
3. 高等教育的制度和管理:高等教育的制度和管理是指高等教育的组织结构、管理体制和政策法规等方面的问题。
包括大学和学院的管理、教育经费的筹措和分配、高等教育评估和质量监控等。
4. 高等教育的教育理论和方法:高等教育的教育理论和方法是指在高等教育中运用的各种教学方法和教育理论。
包括传统的讲授教学、案例教学、实践教学、网络教学等。
5. 高等教育的质量保障:高等教育的质量保障是指通过监测、评估和认证等手段确保高等教育的质量。
高等教育的质量保障体系包括教育质量监测、课程设置与评估、教师评估、学生评价等。
6. 高等教育的国际化: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是指高等教育在全球范围内的交流与合作。
包括留学生的招生与管理、教师和学生的国际交流、合作办学等。
7. 高等教育的社会责任:高等教育不仅仅是为了满足个人的发展需求,也承担着社会责任。
高等教育的社会责任包括培养社会公民、服务社会发展、推动社会进步等。
8. 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创新: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创新是适应时代发展和社会需求的要求。
包括教育体制改革、教学内容的更新、技术创新与应用等。
9. 高等教育的学生发展:高等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发展潜能。
高等教育学总结--2025
第一章绪论1.1 高等教化与高等教化学一、高等教化(一)高等教化的概念高等教化时一个动态的概念,高等教化产生和发展中,它的形式不断改变,职能在不断丰富,高等教化的内涵和外延也在不断的演化中。
(二)高等教化的发展西方古代高等教化:柏拉图于公元前387年在雅典开办创立的学园,是历史上第一所正规的高等学校,也是西欧最早的学术探讨机构。
欧洲中世纪高校的诞生:中世纪后期的欧洲高校近代高校的发展母高校:意大利的博洛尼亚高校(法学);意大利的萨莱诺高校(医学);法国的巴黎高校(神学)。
中世纪高校主要围绕文、法、医、神四科来组织教化和教学活动,属于专业教化机构。
中世纪高校起初均为单科高校,学习法学、神学和医学须以七艺为基础,七艺乃文科。
中世纪高校类型:(1)产生类型:自然形成型(母高校)、衍生型(牛津高校的创立和巴黎高校的师生迁徙有关)、创建型(那不勒斯高校、图卢兹高校);(2)管理方式:老师型高校(巴黎高校)、学生型高校(博洛尼亚高校)。
中世纪高校的特点:学术自由和高校自治、宗教性和国际性、职业性和好用性。
二、不同国家对高等教化概念的界定三、不同学者对高等教化概念的理解高等教化是在完全的中等教化基础之上进行的培育各类高级特地人才的专业行、学术性的社会活动。
四、高等教化学(一)高等教化学的探讨对象高等教化学是以高等教化现象中的教化问题为探讨对象,探究和揭示高等教化规律的一门学科。
(二)学习高等教化学的意义1、有助于高校老师系统的了解高等教化,形成正确的教化理念。
——加深对老师工作的理解。
2、有助于高校老师驾驭教化规律,提高教化教学水平。
——对自身所处环境的理解。
3、有助于推动高校老师进行教化教学改革和探讨。
——对自身所处环境的理解。
4、有助于高校老师专业化发展。
——对自身发展的理解。
1.2高等教化与社会的关系(重要)一、高等教化与政治的关系1、政治对高等教化的制约政治确定了高等教化的领导权;政治确定了接受高等教化的权利;政治制约着高等教化体制;政治制约着高等教化的目的。
高等教育学必背知识点讲解
高等教育学必背知识点讲解高等教育学是研究教育中的理论、政策和实践的学科,旨在提供关于高等教育的深度理解。
在学习高等教育学的过程中,有一些重要的知识点需要掌握。
本文将对其中一些必背的知识点进行简要讲解。
1. 高等教育的定义和特点高等教育是指在中学教育之后的学习阶段,为培养高级专门人才而进行的教育。
与中学教育相比,高等教育具有更高的教育层次和专门性。
高等教育的特点包括:由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强调创新和研究,提供终身学习和职业发展机会。
2. 高等教育的类型和制度高等教育的类型包括学士学位教育、硕士学位教育和博士学位教育。
学士学位教育是高等教育的起点,主要培养本科生;硕士学位教育是在学士学位教育基础上的深化和专业化,培养研究生;博士学位教育是最高的学位教育,培养具有独立研究能力的学者。
高等教育的制度包括全日制教育和非全日制教育,前者要求学生全天候在校学习,后者允许学生工作和学习兼顾。
3. 高等教育的目标和任务高等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知识、能力和素质的高级专门人才。
这些人才不仅需要具备专业知识和研究能力,还需要具备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高等教育的任务包括:传授学科知识,培养学生的学术背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鼓励他们进行独立思考和研究;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和领导才能。
4. 高等教育的质量保障和评估高等教育的质量保障是保证高等教育质量的一种机制。
其中重要的工具之一是高等教育评估。
高等教育评估是通过对教育机构、师资力量、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成果等方面的评估,来衡量和改进高等教育质量。
评估结果可以作为提高教学质量和管理效果的依据,并能为学生、雇主和政策制定者提供有关学校和学生的信息。
5. 高等教育的全球化与国际合作随着全球化的发展,高等教育也变得越来越国际化。
国际合作是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
通过国际合作,学生可以获得更广阔的学习机会和国际视野;教育机构可以分享资源和经验,提高教学质量;国家可以通过吸引国际学生和教师,促进本国高等教育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等教育学(终极版)第一章:绪论★性质:高等教育学是教育学的一个分支。
★高等教育学是教育科学体系中的一门分支学科。
★高等教育学的性质:它是一门应用性学科,而就其研究任务来说,既有应用教育基本理论以认识高等教育现象,解决高等教育的任务,又有以其研究成果来丰富和发展教育基本理论的作用。
★高等教育学的发展动因有哪些:1、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推动着高等教育学的产生和成熟;2、高等教育的内部矛盾促使高等教育学的研究不断升华;3、相关学科的协同效应应推动着高等教育学的发展。
第二章:高等教育本质★教育学与高等教育学的区别:1、性质任务上的高等专门性;2、教育对象上的身心成熟性;3、劳动过程中的复杂精神性。
以上三大特征说明,高等教育应当有着不同于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的内容、方法和组织形式,有着不同于其他社会活动的特殊性。
★高等教育的概念与本质特征:高等教育是在完全的中等教育基础上进行的专业教育,是培养各类高级专门人才的社会活动。
高等教育的本质特征::高等教育是上层建筑属性,也是生产力属性,还包括既不是生产力也不是上层建筑的成分。
高等教育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
★高等教育的地位高等教育的地位:高等教育两个最基本的价值是本体价值和社会价值。
本位价值:即高等教育的自身价值,它包括促进个人发展知识能力的价值和促进个人提高文明素养的价值。
社会价值:反映了高等教育客体与社会主体需要之间的关系,从社会学的角度就是社会化、社会选择和社会流动。
以高等教育价值主要在于个人还是在于知识在于社会作用分界,形成了个人本位的高等教育价值观、知识本位的高等教育价值观和社会本位的高等教育价值观。
个人本位的价值观认为:高等教育的价值在于促进个人理智的发展,高等教育的职责在于知识传递而非知识创新,主张实施自由教育、人文教育和普通教育。
知识本位价值观的主要观点:高等教育的价值在于追求真理、创造知识,高等教育通过研究进行教学,以学术自由为教学基础。
社会本位的价值观:高等教育的价值首先在于促进国家和社会的发展,高等教育的首要目标是培养公民、造就人才。
高等教育主要载体--------大学,走进社会的中心。
大学在知识经济时代的特殊作用:a、知识经济发展的“人才库”;b、知识经济的“知识库”和“思想库”;c、知识经济时代产业的孵化器。
★高等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基本关系:a、影响人的发展因素: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提供物质前提;环境制约人的发展的可能与条件;教育对人的发展起主导作用;b、高等教育引导与促进专门人才的成长:高等教育培养目标引导专业人才成长;高等学校课程体系是大学生发展的适应指向;和谐自由的教育环境是大学生发展的必要条件。
第三章:高等教育目的★高等教育目的就是人们在观念上、思想上对教育对象的质量规格总的设想或规定。
教育目的的作用:1、控制教育对象的发展;2、指导整个教育过程;3、激励教育者和受教育者。
高等教育目的与一般教育目的一样,对教育对象的培养具有调控和指导作用。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1、马克思主义给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以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基础;2、分工与人的片面发展;3、人的全面发展是大工业生产的必然要求;4、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
★通才教育:从性质上理解,认为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是所有大学生接受的非专业性教育,这种教育以发展人的理性为终极目的;二是从目的上理解,认为通识教育旨在培养积极参与社会生活、有社会责任感、全面发展的人和国家公民的教育。
这种意义上的通识教育强调人的全面发展,强调人和社会的全面发展;三十从内容上理解,认为通识教育是一种非专业、广泛的、非功利的基本认识、技能和态度教育强调知识的广博性和宽容性。
专才教育是以培养适应某一专业领域需要的人才的教育,为人才走向社会之前提供一种职业资格,因此也有人认为“专才教育”就是以职业训练为目的的教育。
★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结合的模式:1、学科专业综合发展模式;2、学分制与选课制相结合的模式;3、不分专业模式;4、产学研结合模式。
第四章:高等教育结构与功能★我国高等教育结构的调整策略:1、层次结构调整:建设少数一流大学,大力发展高职教育;2、科类专业结构调整:实现科类结构与产业结构一致,大力推进学科专业综合化;3、形式结构调整: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形成多样的投资结构;4、地区结构调整:加强西部地区高等学校的发展。
★高等学校的职能体系:1、培养人才;2、发展科学;3、服务社会;4、职能的新发展(1、引导社会的职能;2、创造新职业的职能;3、国际合作的职能。
)。
第五章高等学校教师与学生★高校学校教师的素质要求:文化素质(专业知识、科学基础、教育智慧)、心理素质(情感品质、意志品质、个性品质)、道德素质(热爱学生、为人师表、学而不厌、团结协作)、能力结构(教学能力、科研能力、组织能力)。
★教师与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不同关系理论:1、“教师中心论”与“学生中心论”;2、主导-----主体论与双主体论;3、教育主体的“一体两面”性质。
★创设高等学校良好的师生关系:1、教育质量的前提是调动“一体两面”的积极性(1、调动教师的积极性;2、调动学生的积极性);2、创设良好师生关系的途径:1、民主与平等;2、交流与理解;3、自由与宽容。
第六章高等学校教学★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组织应遵从的原则:1、适时原则;2、完整原则;3、发展学生个性原则;4、宽口径原则;5、调动教师积极性的原则。
★高等学校教学主要遵循的原则:1、科学态度与人本精神有机统一的原则;2、师生能动合作与自觉制约有机统一的原则;3、科学稳定性与适时更新性有机统一的原则;4、坚持广泛开发、选择与便利有效运用有机统一的原则;5、坚持直观形象感知与逻辑实质认识有机统一的原则;6、坚持专业化、定型化、常规化和开放化、变通化、灵活化有机统一的原则;7、全面教学质量管理与突出关键环节有机统一的原则。
★高等学校教学方法举隅:1、发现教学法;2、问题教学法;3、研讨式教学法;4、掌握学习法;5、学导式教学法;6、个性化教学法。
★高等学校教学改革从过程路径方面说,有两种模式:“自上而下”的模式、“自下而上”的模式。
★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1、教学改革国际化趋向;2、学科综合化趋势增强;3、教学趋向个性化;4、教学管理活性化;5、倡导自主性学习;6、围绕培养创新人才展开;7、强调教学内容的更新。
★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的策略:1、更新教学观念,树立人格平等意识;2、依法治教,促进教学规范化;3、优化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4、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5、提高教师综合素质;6、改革教学管理。
第七章:高等学科科学研究★高等学科科学研究的类型:1、从课题来源分(高校教师自主研究与立项课题研究);2、从课题性质分(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研究和基础性应用研究)。
★科研选题的方法:问题法、移植法、交叉法、追踪法。
★科研选题的步骤:1、研究人员必须仔细阅读有关项目申报通知材料,掌握申报范围、条件、要求等;2、通过阅读大量文献资料,了解国内外这一领域的研究现状,弄清楚所需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在国内外、省内外是否已有人研究过,有关的最新成果以及存在的问题等;3、研究人员进一步研究项目意向的内涵与外延以及相关因素,围绕项目意向收集的资料和信息,实事求是地估价和评判自身的研究能力,扬长避短,充分发挥自身及所在地区、高校的优势和特色,从新的角度和高度提出具有创造性的科研项目。
第八章:高等学校服务社会★高等学校服务社会的内容:1、教学服务;2、科研服务;3、通过信息和设备资源共享为社会服。
第九章:高等学校管理(选择题、填空题、名词解释)★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1、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以政府干预为主的运行体制、以社会力量为主的运行体制、以高校自主办学为主的运行机制);2、我国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我国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的历史沿革、我国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改革的重点和趋势(扩大省级部门对属地高校的统筹权、鼓励社会广泛参与办法、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
第十章:高等学校教育制度★美国高等学校学制:★日本高等学校学制:★法国高等学校学制:第十一章:高等学校建设★教师队伍结构包括:1、切合实际的职称结构;2、多样动态的专业结构;3、充满活力的年龄结构;4、不断优化的学历结构;5、多元互补的学源结构;6、凝聚人心的团粒结构。
★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高校校园文化是指在高校校园区域中,由广大师生员工在教育、教学、管理、服务等活动中创造形成的一切物质形态、精神财富及其创造形成过程。
它的内涵包括四个层面:物质文化层、观念文化层、制度文化层、方式文化层。
校园文化的意义:1、校园文化辐射社会精神文明;2、校园文化养成大学生素质;3、校园文化奠基教育现代化。
高校校园文化的功能主要表现在:1、导向目标;2、启迪智慧;3、塑造人格;4、规范行为。
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及途径:1、共创校园精神;2、发展智能结构;3、培养健全人格;4、丰富业余生活。
第十二章:高等教育发展★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可能会是大题目)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途径和方式:1、办学主体多元化;2、高教结构多样化;3、专业设置多样化;4、民办高教规范化。
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主要内容:1、国际化的教育观念;2、国际化的培养目标;3、国际化的课程内容;4、人员的国际交流;5、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研究;6、国际化的教育评估。
高等教育现代化是现代经济、现代科技、现代生活方式发展的要求和必然产物。
高等教育现代化、是高等教育实体方面的现代化,而在本质上是人自身的现代化。
我国实现高等教育现代化面临的问题:1、传统文化限制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发展;2、现实国情制约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步伐。
高等教育由于其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三大职能。
备注:高等教育学考试题型是:选择题、填空题、名词解释、论述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