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阅读题

合集下载

2023-2024学年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七年级3月月考语文试题

2023-2024学年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七年级3月月考语文试题

2023-2024学年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七年级3月月考语文试题1. 阅读文字,根据提示完成各题。

拳拳赤子心,殷殷爱国情。

涓涓细流汇成江海,点点星光组成星河,一颗颗炽热的爱国之心,跳动在雄鸡的胸膛上。

闻一多为了争取民主,反对独裁,大无畏地在群众大会上,大骂特务,慷(kǎi)淋漓。

红军战士们为了北上抗日,夜里在寒气遇人的山腰宿营,听着不可捉摸的声响,极洪大又极细切,像山泉呜咽又像波涛澎湃,他们(hān)然入梦。

邓稼先为了中华民族的核武器事业,深入罗布泊,隐姓埋名28年,“”(指全心全意地贡献出全部力量,到死为止)。

正是每一个炎黄子孙这涓涓细流一般的家国情怀,我们的中华民族不断奔腾向前!(1)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拼音或汉字。

慷(kǎi) ________ 咽_________ (hān)_______然入梦(2)根据意思写出对应的成语。

指全心全意地贡献出全部力量,到死为止。

2. 根据提示默写古诗文。

(1)______________,弹琴复长啸。

(王维《竹里馆》)(2)马上相逢无纸笔,__________________。

(岑参《逢入京使》)(3)_________________,惟解漫天作雪飞。

(韩愈《晚春》)(4)_______________,寒光照铁衣。

(《木兰诗》)(5)一城春风吹不走李白的满腹乡愁,客居异乡的李白在《春夜洛城闻笛》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诗句抒写了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3.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闻一多,湖北浠水人,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代表作有诗集《红烛》《死水》等。

B.《资治通鉴》是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

C.邓稼先是我国研制和发展核武器的重要技术领导人,为中国成功研制原子弹、氢弹和新型核武器做出了巨大贡献。

D.《木兰诗》选自《乐府诗集》卷二十五,是南北朝时期南朝的一首乐府民歌,与《孔雀东南飞》合称为乐府双璧。

月测(现代文阅读试题及答案)

月测(现代文阅读试题及答案)

月测试题(现代文阅读)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古典诗文中的“扁舟”意象“扁舟”是中国古典诗文中最常见的意象之一,承载着中国古代文人淡泊世事、悠然自得的情感,形成了独特的扁舟情结。

最早的“扁舟”,并非失意文人所特有,也不具备悲凉或者超脱的韵味。

《史记》载:“范蠡既雪会稽之耻,乃乘扁舟浮于江湖。

”这里的“扁舟”有隐遁之味,丝毫没有落魄江湖、身处世外的冷寂色彩。

“扁舟”在古代文人眼里,不仅仅是一只小船,它随着无数文人跌宕坎坷命运的无限延伸,演化为一种绝处逢生的处世观。

在儒家提倡的“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处世准则支配下,古代文人或积极入世,或隐身出世。

对于潦倒困厄的人来说,“扁舟”是他们寻求再生的一支苇草。

“漂泊”是古代知识分子的宿命,也是“扁舟”意象的基本蕴含。

古代知识分子或为生计、或为科举、或被放逐,他们背井离乡,天涯漂泊,充满无尽的羁旅乡愁。

“扁舟”既是游子漂泊的凭靠,也是其羁旅之愁的寄托。

唐代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有“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的诗句,其中“扁舟”承载着游子无尽的漂泊之苦和思乡之情。

杜甫诗中的“扁舟”意象出现得最频繁,表现漂泊思乡的意绪也最强烈。

他诗中的“扁舟”意象,承载着诗人生活的苦难和不幸,是古代知识分子追求理想、历尽艰辛的典型写照。

“扁舟”意象的另一典型蕴含是“自由”。

庄子说“饱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虚而遨游者也。

”这是古代知识分子的人生理想。

现实有太多压抑和束缚,他们渴望在“扁舟”中获得精神的自由。

苏轼在《前赤壁赋》中借“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这一境象,表达了他面对被贬谪的处境,渴望摆脱精神苦闷,追求自由生活的强烈愿望。

张孝祥的《念奴娇过洞庭》以温和沉浸的心态,表达了与苏轼同样的心境:“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怡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一条小船附着于万顷碧波之上,在碧波中自由自在地轻漾,充溢着一种皈依自然、天人合一的“宇宙意识”和自由精神。

黑龙江省哈尔滨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黑龙江省哈尔滨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哈尔滨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度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语文试题满分:150分时间: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28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4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意境是我国古典文论独创的一个概念。

它是华夏抒情文学审美理想的集中体现。

文学意境论早在刘勰《文心雕龙》和钟嵘的《诗品》中已见端倪,盛唐之后开始全面形成。

相传王昌龄作的《诗格》中,甚至直接使用了“意境”这个概念。

但他当时的意思,只是诗境三境中的一境:诗有三境。

一曰物境:欲为山水诗,则张泉石云峰之境,极丽绝秀者,神之于心,处身于境,视境于心,莹然掌中,然后用思,了然境象,故得形似。

二曰情境:娱乐愁怨,皆张于意而处于身,然后驰思,深得共情。

三曰意境:亦张之于意而思之于心,则得其真矣。

这段话从诗歌创作的角度,分析了意境创造的三个层次。

认为要写好“物境”,必须心身入境,对泉石云峰那种“极丽绝秀”的神韵有了透彻了解之后,才能逼真地表现出来;描写“情境”需要作者设身处地地体验人生的娱乐愁怒,有了这种情怀,才能驰骋想象,把握情感,深刻地把它表现出来;对于“意境”,作家必须发自肺腑,得自心源,这样的意境才能真切感人。

他还探讨了意与景的关系,提出“诗一向言意,则不清及无味;一向言景,亦无味;事须景与意相兼始好”。

这些都是前无古人的深刻见解。

王昌龄之后,诗僧皎然又把意境的研究推进了一步,提出了诸如“缘境不尽曰情”“文外之旨”“取境”等重要命题,全面发展了意境论。

中唐以后,刘禹锡提出了“境生于象外”的观点,晚唐司空图对此加以生发,提出了“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和“韵外之致”“味外之旨”等观点,进一步扩大了意境研究的领域。

至此,意境论的基本内容和理论构架已经确立。

总的来说,它有两大因素、一个空间,即情与景两大因素和审美想象的空间。

这就是所谓“境”。

此后,意境论逐渐成了我国诗学、画论、书论的中心范畴,历代都有学者文人对它作补充、发挥,清末王国维是意境论的集大成者。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齐市第八高级中学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齐市第八高级中学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齐市第八高级中学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齐市第八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语文试题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现代文阅读(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2021年是苏州昆剧传习所成立100周年,也是昆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首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20周年。

2021年9月29日,第八届中国昆剧艺术节在苏州闭幕。

本届昆剧艺术节为期7天,26台参演剧目接连亮相,线上线下融合、演出演播并举。

如何在戏曲的"老规矩"与"新创造"间寻找融通途径,本届昆剧艺术节,呈现了近年来昆曲艺术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取得的优秀成果,可提供些许启示。

折子戏集中体现了昆曲的古典之美。

我们继承的昆曲文化遗产基本以清代乾隆、嘉庆时期以来创作的折子戏为基本规范,其中包含昆曲所有的身段表演、曲牌唱腔、行当家门,甚至上下场规制的精髓。

因其结构紧凑、行当丰富、雅俗共赏等特点,赢得观众的喜爱。

江苏省昆剧院表演的《索衣》,与传统折子戏取自明清传奇不同,此折子戏所涉之人之事皆可上溯至魏晋。

昆申精深的表演风范,拉近了古今距离。

这出原创折子戏既有古典性,又契合今人审美。

剧中主角王戎是“竹林七贤”之一,编剧以王戎去女儿家“索衣”的细腻心理走向,再通过副净、旦以及丑和贴旦行当的立体呈现,使全剧风趣诙谐,尽显喜剧性,充分发挥了昆曲生旦之外的行当表演艺术魅力,展现了昆曲之“趣”。

戏曲理论家龚和德认为,现代戏曲不是一个题材概念,应当逐渐成为戏曲现代发展主流,以其原创性强、活跃多样,逐渐积累起一批现代经典。

将原创性渗入折子戏创作的思维,从小处深研戏曲结构、行当表演、昆曲趣味,让原创的折子戏与典范性的昆曲审美重叠,持续探索、不断创造,打造原创折子戏经典,未来可期。

同时,一批革命历史题材剧目在遵循昆曲艺术规律基础上努力创新,用心唱响红色故事,用情传承红色基因,用功赓续红色血脉,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精神和现代审美理念。

【高三试卷】浙江省浙里卷天下百校联考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高三试卷】浙江省浙里卷天下百校联考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浙江省浙里卷天下百校联考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既然文艺工作的对象是工农兵及其干部,就发生一个了解他们熟悉他们的问题。

而为要了解他们,熟悉他们,为要在党政机关,在农村,在工厂,在八路军新四军里面,了解各种人,熟悉各种人,了解各种事情,熟悉各种事情,就需要做很多的工作。

我们的文艺工作者需要做自己的文艺工作,但是这个了解人熟悉人的工作却是第一位的工作。

我们的文艺工作者对于这些,以前是一种什么情形呢?我说以前是不熟,不懂,英雄无用武之地。

什么是不熟?人不熟。

文艺工作者同自己的描写对象和作品接受者不熟,或者简直生疏得很。

我们的文艺工作者不熟悉工人,不熟悉农民,不熟悉士兵,也不熟悉他们的干部。

什么是不懂?语言不懂,就是说,对于人民群众的丰富的生动的语言,缺乏充分的知识。

许多文艺工作者由于自己脱离群众、生活空虚,当然也就不熟悉人民的语言,因此他们的作品不但显得语言无味,而且里面常常夹着一些生造出来的和人民的语言相对立的不三不四的词句。

许多同志爱说“大众化”,但是什么叫做大众化呢?就是我们的文艺工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工农兵大众的思想感情打成一片。

而要打成一片,就应当认真学习群众的语言。

如果连群众的语言都有许多不懂,还讲什么文艺创造呢?英雄无用武之地,就是说,你的一套大道理,群众不赏识。

在群众面前把你的资格摆得越老,越像个“英雄”,越要出卖这一套,群众就越不买你的账。

你要群众了解你,你要和群众打成一片,就得下决心,经过长期的甚至是痛苦的磨练。

(摘自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材料二:相较于日本电影《入殓师》的静美和克制,《人生大事》洋溢着市井烟火气息。

浓郁且干脆的武汉方言,展现了一座城市的风土人情和角色个性。

特别明显的是,主人公莫三妹(“三哥”)喜欢用“老子”代替“我”,符合武汉人的表达习惯,也契合其暴躁、粗鲁的人物定位。

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含解析)

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含解析)

微山县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2023.3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在《论语》里孔子被描写成一个教育家。

从某种观点看来,也的确如此。

他期望他的弟子成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成人”(《论语·宪问》),所以教给他们以经典为基础的各门知识。

作为教师,他觉得他的基本任务,是向弟子们解释古代文化遗产。

《论语》记载,孔子说他自己“述而不作”(《论语·述而》),就是这个缘故。

不过这只是孔子的一个方面,他还有另一方面,这就是,在传述传统的制度和观念时,孔子给予它们的解释,是由他自己的道德观推导出来的。

例如在解释“三年之丧”这种古老的礼制时,孔子说:“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

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

”(《论语·阳货》)换句话说,儿子的一生,至少头三年完全依赖父母,因此父母死后他应当以同样长的时间服丧,表示感恩。

还有在讲授经典时,孔子给它们以新的解释。

例如讲到《诗》,他强调它的道德价值时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论语·为政》)这样一来,孔子就不只是单纯地传述了,因为他在“述”里“作”出了一些新的东西。

这种以“述”为“作”的精神,被后世儒学传之永久,经书代代相传时,他们就写出了无数的注疏。

后来的《十三经注疏》,就是用这种精神对经书原文进行注释而形成的。

(摘编自冯友兰《孔子:第一位教师》)材料二:“述”的内涵非常丰富。

《说文解字》将“述”解释为“循”;在现代汉语中,“述”可以理解为“叙述”“陈述”“讲述”“论述”或“阐述”等等。

在《中庸》中,儒家德行“孝”的定义和“述”是相关的。

《中庸》:“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

”如果我们将“孝”的这种解释和孔子在《论语·述而》第一章中的自我描述联系起来,“述”的深层含义便跃然纸上,也就是“述”表达了“孝”的德性。

浙江省宁波市曙光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英语10月月考试题 (含答案)

浙江省宁波市曙光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英语10月月考试题 (含答案)

2023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英语月考试题(10月)卷二笔试部分(共六部分,满分100分)一、完形填空(本题有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阅读下面短文,掌握大意,然后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

"One more person watches this movie, one less will get fooled." With this slogan (标语),the film No More Bets(《孤注一掷》) has quickly become __1__ this summer.The movie is about overseas fraud (诈骗). Liang Anna and Pan Sheng are tricked to go __2__ for better jobs. __3__, they are forced to join a fraudulent company in northern Myanmar (缅北). After a long fight __4__ the company, they finally escape (逃离) and return home.Overseas fraud has widely harmed (伤害) society over the years and __5__ a heated topic (热门话题) online. As the movie shows at its end, China had ended around 1.16 million fraud cases __6__ 2022.The most attractive part of No More Bets is __7__ it takes a realistic (现实的,真实) look at the dark world of overseas fraud. According to the __8__ Shen Ao, their team surveyed thousands of real events __9__ creating the story.Watching the movie, audiences (观众) can get a real feeling of how a team of fraudsters is __10__ and works together to trick people. Boss Lu and his helper, A Cai, keep watch on other workers who have been forced to __11__ the team. Beautiful dealers (荷官) like Liang attract people to the team's games, while programmers (程序员) like Pan design (设计) online programs to get their __12__. If the workers __13__, however, the boss will hit them hard.As the movie describes, people may come across different __14__ of overseas fraud including gambling (赌博), lotteries (彩票) and online relationships.Although the movie shows the sad reality of overseas fraud, there is __15__ hope in the movie. But some people think fraudulent companies in real life might be more cruel.1.A. common B.popular C.interesting D. surprising2.A.abroad B. outside C.around D.away3.A.Luckily B. Recently C.However D. Mainly4.A. with B.for C.over D.against5.A. has become B. became C. is becoming D.will become6.A.by B.over C.in D.after7.A.how B.whether C.that D.what8.A.player B.writer C.actor D. director9.A.while B.when C.after D. before10.A. make up B.set up C. put up D. take up11.A.make B.leave C.join D.enter12.A. phones B. addresses C.purses D.money13.A. sleep late B. drink coffee C. make a mistake D. smoke14.A.kinds B.places C.skills D.ways15.A.always B.still C.seldom D. hardly二、阅读理解(本题有1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30分)阅读下面材料,从每题所给的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

湖南省名校联考联合体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

湖南省名校联考联合体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在2021年的全国“两会”中,有关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议题频现。

无论是人大代表建议设立“汉服日”,还是政协委员建议建立“成人节”“拱手礼取代握手礼”,以及“两会”的议案提案都折射出在飞速发展的社会中,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十足关切。

“传统文化”到底是指什么,在如今是否还有生命力?现代化与西方文明是否在扰乱它的根基?面对如今的社会问题,我们是否能在传统中找到解答?南风窗**专访了华东师范大学紫江学者、近年来主要从事二十世纪中国思想史和知识分子的研究以及上海的城市文化研究的许纪霖,就以上问题进行了探讨。

南风窗:西方文化的核心**神与人,中国文化的核心**天与人。

从文化的角度看,无论中国还是西方,人们似乎都首先关心自己与“神秘力量”的关系,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类似的文化心理?许纪霖:现代社会和古代社会是不一样的,现代社会是一个什么社会呢?我们用马克斯·韦伯的话说叫“祛魅”,除去魅力。

魅力是什么?来自哪里?来自另外一个世界,这叫超越世界。

随着技术的发展,现代人很难想象,在我们今天所生活的世界以外,还有一个世界。

但是古代人一定有。

在西方,是“上帝的世界”;在中国,是“天道、天理”。

越是往远古,人的理性能力就越弱,越容易产生无法把控自己命运的恐惧:飓风来了,把部落所有的帐篷都吹走;庄稼种得好好的,冰雹、洪涝来了一下子毁掉。

越恐惧越崇拜,比如蒙古人的狼图腾,也是一个证明。

从这种共同的“恐惧”“崇拜”里,我们也可以看到,平常一讲到中西文化,更多的是讲区别,好像这两种文明只剩下差别。

但事实上,中西文明之间的差距没有我们想象得那么大。

南风窗:“孟母三迁”“孤儿寡母出人才”这样的传统文化故事,总会让人想到近来对于学区房、“鸡娃”的探讨和焦虑。

对于后代成才的企盼与不计代价的付出,是一种文化传统吗?为什么古往今来,人们总是生活在比较与压力之下?许纪霖:这个问题实际上也是儒家文化的传统。

山东省济南市山东省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10月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山东省济南市山东省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10月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山东省济南市山东省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10月月考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27分)(一)现代文阅读l(本题包括2小题,共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小题。

铅山连四纸是我这些年关注比较多的纸张,可到底什么是连四纸,连四纸和连史纸是一回事吗?刘仁庆先生说:连史纸是明代纸名,原名叫“连四纸”或“连泗纸”。

相传福建某地排行“老三”“老四”的连姓兄弟二人,精工造纸,其弟技高一筹,被誉为“连家老四纸”,简称“连四纸”。

后来此纸由福建传到江西,口耳相传误为“连史纸”,可能是时人认为“史”较“四”更雅一些,由此,连史纸就被传颂开了。

不过潘吉星先生根据元代费著《笺纸谱》中提到的“凡纸,皆有连二、连三、连四”,判断纸名由来可能与纸张抄造方法有关:连二,就是用棉布条缝制在竹帘上,将帘子一分为二,捞一下则得两纸,以此类推。

到后来,名字是保留下来了,实际上则是一帘一纸。

潘先生所说固有道理,这些年我访纸所到之处,也偶见一帘两纸或一帘三纸。

然而,史料文献中还有“连七纸”,难道是帘中加六个布条成七纸?明代屠隆《考槃余事·纸笺·国朝纸》有载:“永乐中,江西西山置官局造纸,最厚大而好者曰连七、曰观音纸。

”连七若是又厚又大,那帘子得有多么巨大?所以我个人还是偏向“规格说”。

有学者认为,可能唐宋的纸都是一尺见方,加长到两尺就是连二,三尺就是连三,四尺就是连四。

从明、清史料中的信息推算,连四纸大致是四尺长、二尺宽。

这一说法就显得比较靠谱,连七的存在也就合理了。

虽说历史文献中屡见铅山“连四”纸名,如明代铅山地方志《铅书》记录了不少纸张品种:“纸凡十有四种,毛边、京文、陈坊竹帛、西港火纸、草纸……书策纸、连四、古本、毛梳。

”清同治年问《铅山县志》记录该县纸张原料“以末叶墩竹制成”,其中连四纸是一种较为高档的竹纸,但连四之称绝非专属江西,也绝非专指竹纸。

《笺纸谱》所写就是唐宋时期蜀地的纸张情沉。

明代文震亨在《长物志》中说:………近吴中洒金纸,松江谭笺,俱不耐久,泾县连四最佳。

8月1日雅思阅读真题及答案

8月1日雅思阅读真题及答案

8月1日雅思阅读真题及答案本次考试又有一篇文章话题与语言类有关,可见最近语言学文章是大热。

第一篇 Dust and American,与地理环境类有关,剑桥真题中类似话题可参考C5T4P1和C6T1P3;第二篇与人类嗅觉有关,可参考C8T2P3;第三篇探寻语言意义的文章,可参考C5T1P1和C9T3P1。

Passage 1题材:环境类题型:判断7+填空6文章大意:美国西南沙尘的.起源,历史,调查对大平原地带的影响,产生的问题部分答案回忆:判断题1.The dust had shot up dramatically since the second half of 19 century true2.The Aztec civilization disappeared due to the dust in the atmospheres false3.Before people bringing castles southwest has a lot of basinsin great plain false4.Basins number decreased since European settlers found them are easy to be hunt not given5. Railway building used more money than expected not given6. &&&hand railway company work hard to protect the land they own false7. Until today the land belongs to company still infertile. true填空题1930s law Limit 8 cattle herbsToday BF research where the dust comes fromAnalysis components and 9 size From southwestBN soil cannot be destroyed by high 10 windSoil can be destroyed by cattle hooksAnalyzing 11 lake sedimentsDiscover. 12 nutrientsDust cannot be blamed for gradual disappearance of. Snow and 13 glaciers(仅供参考)Passage 2题材:医学类新旧情况:旧题题目:Follow Your Nose题型:段落信息匹配5+人名配对 6+选择2文章大意:类似原文及题目仅供参考部分答案:14-18 heading14 A conflicting views15 C original alarm16 D 实验 painful experience17 E 实验气温疗法能够缓解painful18 G great effect when combine more than more senses19- 24 人名配对A M&&&B E &&&C G &&&D two persons19 b smell can be influenced by pictures or verbal20 a smell cannot bring sharper memory21d combine of two or three senses22 b smell cannot isolated from others23 a smell is in the same section of memory in the brain24 c25-26 单选题25 气味疗法的现状是 it is helpful to those who believe it26 M&&&认为气味不可靠的原因是it can be affected by written and verbal factors(仅供参考)Passage 3题材:语言类新旧情况:新题题目:What is meaning?题型:选择4+判断4+完成句子6文章大意:不同类型的人取决于他受传统教育产生的反应划分,依次提出字典不能给出明确定义,因为他用很多词解释,是一个数学的误解题一样。

浙江省名校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三9月月考语文试题

浙江省名校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三9月月考语文试题

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人类的各种文明都不是孤立的体系。

现代文明,如果没有从历史上各种文明以及现在还在不断发展的周围文明中大量吸取养分,是不可能发展出自己特有的思维模式,也不可能发明现代的技术设备的。

事实上,历史上每次文化大分化似乎都是文化融合过程的结果。

当然,文化大融合的发生应该具备以下条件:提供滋养的各种文化本身正处于消融的状态,或者在时空上相距久远,于是人们能够从中吸取有用的元素,而不被其纷繁复杂的外在形式或制度所迷惑。

在不具备上述条件的情况下,外来的文化元素是不可能自动进入新的文明形式中来的。

战争有时正是起到了这种促使其他文明解体的作用。

新的文明形式不是原封不动地吸纳另一种文化的全套形式和规章制度,而是吸纳可以转移、可以移植的某些片断,就像英格兰在修建哥特式建筑的时候偶尔也会利用罗马式别墅的石材或瓷砖,但都是和本地的燧石材料一起使用,而且遵循的也是与罗马式完全不同的哥特式建筑风格。

如果古老的别墅还矗立在乡间而且有人居住的话,人们就不可能随意在其上采集建筑材料了。

正因为原来的形式已经死亡,或者更确切地说因为其瓦砾堆中还存在着生命力,才使得其他文化能够自由地对它进行加工和融合。

关于文化融合还有一个事实必须提到,在这个过程的早期,一种文化越是没有完全确立自己的形式,新的发明越是没有成为人们的习惯而被广泛接受的时候,它就越是能够广泛吸取其他文明的养分。

文化融合的开端和结束,从最初的吸纳到最后的扩张和征服,就是世界舞台上不断演出的一幕幕活报剧。

正如施宾格勒指出,作为机器体系发展核心的重要发明和发现,都不是源于某种浮士德式的神秘的内在驱动力。

它们就像由风播撒的种子一样,是从其他文明吹散到这里的。

正如我曾指出的那样,10世纪的西欧就像一片已经耕耘得整整齐齐的土地,就等着这些种子飞过来了。

它们落地生根发芽并开始成长的时候,艺术和科学又像园丁一样为它们培土施肥。

这些种子来到完全不同的生长环境中,扎根于中世纪的土壤里,于是发生了变化,产生了全新的形式。

2025届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详解(精选范文)

2025届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详解(精选范文)

2025届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详解(精选范文)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求实即秉笔直书,是中国古代史学的优良传统;经世致用也是中国古代史学的优良传统。

早在中国史学开始兴起的时期,秉笔直书就成为史家的崇高美德而受到称赞。

尤其是孔子因晋国史官董狐的“书法无隐”而称他是“古之良史”,以及《左传》作者记述了齐国太史、南史氏为书“崔杼弑其君”而不惜以死殉职,这种秉笔直书的精神境界就成为史家遵循的传统。

唐代刘知几撰《史通》,有《直书》《曲笔》两篇,指出了史学上“直书”与“曲笔”的对立,分析了它们的利害。

认为“直书”“直词”是实录的前提,而“曲笔”“诬书”则会造成实录难求。

刘知几正是从历史撰述是否是“实录”这一根本点上,来划清“直书”与“曲笔”的界限的。

这种求实的精神自司马迁《史记》被誉为“实录”之后,便成为大多数史家追求的目标而形成优良的传统。

曲笔作史危害很大,造成的史事上的错误也不少,但在整个史学上毕竟只占少数。

这是因为绝大多数史家是以董狐、南史、司马迁为效法的楷模,存实录、写信史成为他们追求的目标;从史学发展的连贯性来看,任何得计于一时的曲笔作史,终究要为后人所揭露和纠正。

从史学的社会作用来说,求实,也是史学经世致用的基础。

刘知几说:“史之为务,申以劝诫,树之风声。

其有贼臣逆子,淫君乱主,苟直书其事,不掩其瑕,则秽迹彰于一朝,恶名被于千载。

”中国古代史学之求实的传统和经世的传统在总的发展方向上的一致性,可以从《史记》《资治通鉴》等各类有代表性的著作中看得很真切。

《资治通鉴》意在“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而附以《考异》30卷,使其所记、所论有经得起检验的历史事实为基础。

历代盛赞《资治通鉴》者极多,金朝女真族统治者金世宗的话或许更有深意,他说:“近览《资治通鉴》,编次累代废兴,甚有鉴戒,司马光用心如此,古之良史无以加也。

河南鲁山县第一高级中学-2020学年高一11月月考语文试卷 人教版高一必修一

河南鲁山县第一高级中学-2020学年高一11月月考语文试卷  人教版高一必修一

河南鲁山县第一高级中学-2020学年高一11月月考语文试卷人教版高一必修一鲁山一高-2020高一年级上学期语文11月月考试题第I卷阅读题(70分)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汉字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使用人口最多的文字。

汉字形体在从甲骨文到小篆、隶书、草书、楷书的发展岁月中,大体上经历了从图形化到线条化,再到笔划化三个阶段的演变,这个演变过程是一个从难到易、从繁到简、从不规范到较规范的进步过程,汉字演变的总趋势是不断简化,不断规范化。

汉字之所以要简化,一方面是由于汉字自身的发展需要。

汉字起源于图画,本身就存在着笔画繁多,结构复杂、难认难写的缺点;另一方面是由于社会不断发展,汉字的使用者和使用范围不断增加和扩大,要求汉字能够认写迅速、运用方便,而汉字的复杂繁难却使各种抄写、印刷事务不能快捷。

正是在这种矛盾之下,汉字不能不适应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需要而趋速就简。

所以,汉字简化是人们在使用汉字过程中自然生长出来的要求,是社会发展的诉求,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当然,汉字的简化绝不是随心所欲地简化,而是要根据汉字规律,逐步地科学地简化,简化的目的是使汉字有规范可循,更利于汉字在全社会的流通。

汉字之所以要规范化,首先从文字的特性看,文字是代替语言的交际工具,为了适应人们相互交际的需要,必然要求文字使用的规范化。

其次,从汉字字形演变和汉字使用看,汉字字形的演变是以产生变异为前提的,无变异就无全部汉字的发展史,而异体的产生是汉字使用者的群众性行为,汉字使用越普及,异体也就越多。

但存在过多的异体,将影响汉字在全社会的统一使用。

为整理异体字繁乱的现象,使汉字的使用规范化,我国历史上继秦“书同文”以后,每隔几百年就要做一次汉字正字法的整理工作。

建国后,党和政府有领导、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了汉字简化、规范化工作,并建立起了现代的汉字规范。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同世界各国在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方面的交流日益密切频繁,尤其是在人类已经进入了大数据信息时代的今天,文字与社会的关系从未有过如此的密切;同时,伴随着世界各地孔子学院的开办,世界上出现了新一波“汉语热”,汉语在全球的影响力越来越高,规范、简化汉字在国际上的影响也愈来愈大,弃繁就简已成为现在和未来的大趋势。

北京人大附中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初三年级语文练习2(10月月考)试题及答案

北京人大附中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初三年级语文练习2(10月月考)试题及答案

人大附中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初三年级语文练习22024.10考生须知 1.本试卷共10页,共五道大题,27道小题,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2.在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姓名、学号。

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一、基础·运用(共14分)校学生会拟举办“君子自强不息”主题文化展览活动,请你协助筹备各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君子文化——中华民族的精神标识君子文化是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标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世代中华儿女,有着永恒的历史价值和时代价值。

君子在个人修养方面要能做到“君子固穷”“君子坦荡荡”“君子泰而不骄”“君子以自强不息”等。

“君子”内涵与时偕行。

新时代,“君子”仍是世人共同推崇的高尚人格。

淬炼君子人格是当代青年立身处世的价值标杆。

1.你想知道“君子固穷”的意思,查阅典籍,发现古代学者的解释为:“固穷”者,言穷当固守也。

你认为“君子固穷”的意思是(2分)A.君子应该固守穷困的境遇,不被外物诱惑而改变自己的追求。

B.君子固然有穷困的时候,只需守候得志之时到来,实现抱负。

C.君子处于穷困条件下,还能固守自己志向,坚持自己的操守。

第二部分自强不息——古今榜样的精神引领“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这句话出自《周易》,意思是天道运行刚健有力,永无止息。

而君子处世,也应该遵循天道,刚毅坚忍,持之以恒,努力奋进。

古有屈原行于长路,上下求索;有李白长风破浪,扬帆济海;有郑燮千磨万击,迎风坚韧。

今有奥运健儿不惧伤病,勇于夺冠,为国争光;有身残志坚的陆鸿虽患脑瘫,但逆流而上扶贫创业;有华坪女高学子面对坎坷求学路,仍刚强勤敏心怀远志。

新时代青年更要提高自强不息的精神,共同担当起民族复兴的重任,不断塑造自我的人格。

2.你想选以下的一幅书法作品参展,哪幅题字更能体现主题,同学们各抒己见,请你发表看法。

(2分)小东:作品1好。

河南省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河南省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河南省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①中国有众多名山胜水,形成了独特的山水文明。

“山水”不再仅仅指涉“风景”,而是具有了更丰富的内涵。

山水与天道、仁德、生活方式密切相关。

中国山水文明包含着中国人对宇宙、生命、历史、道德的深刻认知。

②山水体现着道的特性,由山水可观天道。

水深大无极,润泽万物,入于无间;而高山仰止,为万民所瞻。

中国的山水文明展现了“配对”的思维方式,而非西方式的组合逻辑。

“山水”融合了静止与流动、恒常与变化、透明与晦暗、密实和稀疏、整体与部分、阴阳、虚实、高低等两极的概念。

③山水赋德、山水比德、山水兴德也是中国山水文明的特质。

《诗经》中有大量描述山水的意象来传达道德教诲,通过展示山水的原貌来喻指人的德行。

如《诗经鲁颂泮水》反复提到“思乐泮水,在泮水中采菜,在泮水边上饮酒,表达对德政的歌颂。

④山水可居可游,首先是对心性的陶染,追求精神愉悦和德行完满的乐游。

孔子曾发出“吾与点也的喟叹:在春之三月,与诸子“浴乎沂,风乎舞零,咏而归”(《论语·先进》)。

孔子高度赞赏这种将日常山水化入精神世界的生活方式,在乐游山水中洞彻天道、开阔心志。

陶渊明同样在山水田园中获得了精神的超越,自称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归园田居》)。

⑤山水也具有宜居、宜学的性质。

人在日常劳作之余,还能仰望天空、俯瞰大地,置身于山水之间体悟宇宙天道未显明的东西。

王维描绘的“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渭川田家》)等,都展现了诗意栖居的美好意象。

山水亦是人学习的对象,老子曰道法自然,庄子言圣人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庄子·知北游》)。

⑥山水的滋养更容易使人形成和谐、内敛、温厚的心性,建立起稳定的精神秩序。

山水文明强调天人合一,更侧重从山水自然静观宇宙的自然秩序和人的自然本性,更关注人的精神世界,力图调和社会与个人。

安徽合肥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安徽合肥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安徽合肥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俗语说,世界上不存在两片相同的叶子,也正说出了性格的千差万别。

每一个人的性格都是一个独特的系统,这个系统非常复杂,由多种元素按照一定的方式组合和排列而成,因此也表现出复杂性和差异性。

刘再复认为“任何一个人,不管性格多么复杂,都是相反两极所构成的”。

这种两极包括动物性和社会性,肯定性和否定性,有善有恶,有真有假,有美有丑,有悲有喜,有刚有柔,有粗有细……任何性格或心理状态都是两极性的元素按照一定的方式进行排列组合的表现。

文学作品中塑造成功的人物性格既有美的一面,同时也存在缺陷,难以界定好坏,无法用简单的词语来概括殆尽。

性格的二重组合,并不是指性格中两极性的元素简单相加,而是“杂多归一”,具有整体性。

这种两极性的元素并不简单叠加在一起,而是在空间和时间的变化中互相融合、不断转化,组成一个活生生的生命个体。

人的性格并不是静态性的,而是通过两极性的元素不断斗争融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性格的二重组合并不是指性格中仅仅存在一组两极性的内容,而是存在一组或多组由具体的性格元素构成的对立统一的内容。

由于排列组合方式或形式、比重的不同,会形成千差万别的二重组合结构。

在这种结构中各组性格元素互相依存、互相交织、互相渗透,互相转化并形成自己的结构层次,使性格呈现出复杂而有序的运动状态。

不管如何组合,性格中都有一个决定其运动方向的主导因素。

说到性格二重组合原理,很多人会误以为是指每个人的性格中既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有美有丑,有善有恶,不可能完全单一。

然而这只是表层的、狭隘的理解,只能简单揭示性格中存在两重内容。

这种表层意义上的二重组合很容易被庸俗化,或作为一种公式照搬套用。

而二重组合的深层意义,则是指性格内部深层结构中,即人的内心世界中的矛盾搏斗,以及这种拼搏引起的不安、动荡、痛苦等复杂情感,强调多种性格元素在性格内部世界中的复杂动态过程。

云南省大理市下关镇第一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9月段考(一)语文试题(含答案)

云南省大理市下关镇第一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9月段考(一)语文试题(含答案)

云南省大理市下关镇第一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9月段考(一)语文试题(含答案)下关镇第一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段考(一)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先秦诸子百家中,儒、道、墨、法、阴阳、名六家属第一流的大学派。

汉以后,法、阴阳、名三家,其基本思想为儒、道所吸收,不再成为独立学派;墨家中绝;唯有儒、道两家长期共存,互相竞争,互相吸收,形成中国传统文化中一条纵贯始终的基本发展线索。

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多元成分中,儒家和道家是主要的两极,形成鲜明的对立和有效的互补,能够相辅相成,给予整个中国传统文化以深刻的影响。

儒家的人生观,以成就道德人格和救世事业为价值取向,内以修身,充实仁德,外以济民,治国平天下,这便是内圣外王之道。

其人生态度是积极进取的,对社会现实强烈关切并有着历史使命感,以天下为己任,对同类和他人有不可自己的同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不与浊俗同流合污,在生命与理想发生不可兼得的矛盾时,宁可杀身成仁,含生取义,以成就自己的道德人生。

道家的人生观,以超越世俗人际关系网的羁绊,获得个人内心平静自在为价值取向,既反对心为形役,逐外物而不反,又不关心社会事业的奋斗成功,只要各自顺任自然之性而不相扰,必然自为而相因,成就和谐宁静的社会。

其人生态度消极自保,以免祸全生为最低目标,以各安其性命为最高目标。

或隐于山林,或陷于朗市,有明显的出世倾向。

儒家的出类拔萃者为志士仁人,而道家的典型人物为清修隐者。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月阅读题
作者:暂无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下旬刊》 2015年第11期
王芳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向敏中,字常之,开封人。

父瑀,仕汉符离令。

性严毅,惟敏中一子,躬自教督,不假颜色。

尝谓其母曰:“大吾门者,此儿也。

”及冠,继丁内外忧,能刻厉自立,有大志。

太平兴国五年进士,任右赞善大夫,后命为枢密直学士。

时通进、银台司主出纳书奏,领于枢密院,颇多壅遏,或至漏失。

敏中具奏其事,恐远方有失事机,请别置局,命官专莅,校其簿籍,诏命敏中与咏领其局。

太宗欲大任敏中,当途者忌之。

会有言敏中在法寺时,皇甫侃监无为军榷务,以贿败,发书历诣朝贵求为末减,敏中亦受之。

事下御史,按实,尝有书及门,敏中睹其名,不启封遣去。

俄捕得侃私僮诘之,云其书寻纳筒中,瘗临江传舍。

驰驿掘得,封题如故。

太宗大惊异。

时西北用兵枢机之任专主谋议敏中明辨有才略,遇事敏速。

真宗即位命敏中为鄜延路缘边安抚使俄还京兆。

是冬,真宗幸澶渊,赐敏中密诏,尽付西鄙,许便宜从事。

敏中得诏藏之,视政如常日。

会大傩,有告禁卒欲倚傩为乱者,敏中密使麾兵被甲伏庑下幕中。

明日,尽召宾僚兵官,置酒纵阅,无一人预知者。

命傩入,先驰骋于中门外,后召至阶,敏中振袂一挥,伏出,尽擒之,果各怀短刃,即席斩焉。

既屏其尸,以灰沙扫庭,张乐宴饮,坐客皆股栗,边藩遂安。

天禧初,进右仆射兼门下侍郎,监修国史。

是日,翰林学士李宗谔当对,帝曰:“朕自即位,未尝除仆射,今命敏中,此殊命也,敏中应甚喜。

”又曰:“敏中今日贺客必多,卿往观之,勿言朕意也。

”宗谔既至,敏中谢客,门阑寂然。

宗谔与其亲径入,徐贺曰:“今日闻降麻,士大夫莫不欢慰相庆。

”敏中但唯唯。

又曰:“自上即位,未尝除端揆,非勋德隆重,眷倚殊越,何以至此。

”敏中复唯唯。

又历陈前世为仆射者勋德礼命之重,敏中亦唯唯,卒无一言。

既退,使人问庖中,今日有亲宾饮宴否,亦无一人。

明日,具以所见对。

帝曰:“向敏中大耐官职。


(节选自《宋史·向敏中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3分)
A.不假颜色颜色:脸色.
B.或至漏失或:有时
C.敏中密使麾兵被甲伏庑下幕中。

被:通“披”,穿着
D.未尝除仆射尝:尝试
2.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真宗即位/命敏中为鄜延路缘边安抚使/俄还京兆。

B.真宗即位/命敏中为鄜延路缘边/安抚使俄还京兆。

C.真宗即位/命敏中/为鄜延路缘边/安抚使俄还京兆。

D.真宗即位/命敏中/为鄜延路缘边安抚使/俄还京兆。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向敏中从小被父亲向瑀严格教诲,成年后,胸有大志,甘于清贫,刻苦学习,后应试中举。

B.宋真宗即位那年冬天,宋真宗亲临澶渊,赐给向敏中秘密的诏书,把西方边境的事情都交给他,允许他相机处理。

C.向敏中遭人嫉妒,别人污蔑他与贪官皇甫侃有牵连。

太宗派人查实,敏中虽然看到皇甫侃私僮送来的书信,但不曾启封便退了回去。

太宗后来召见敏中,予以嘉奖表扬。

.
D.向敏中被任命为仆射兼门下侍郎,接待翰林学士李宗谔时,心知他是皇帝派来特意道贺的,连声诺诺,更显对皇恩的感激之情。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俄捕得侃私僮诘之,云其书寻纳筒中,瘗临江传舍。

(2)会大傩,有告禁卒欲倚傩为乱者,敏中密使麾兵被甲伏庑下幕中。

古诗词阅读
好事近·梦中作
宋/秦观
春路雨添花,花动一山春色。

行到小溪深处,有黄鹂千百。

飞云当面舞龙蛇,夭矫转空碧。

醉卧古藤阴下,了不知南北。

注:此词作于词人贬监处州酒税时。

1.“行到小溪深处”与上阕哪一句相照应?上阕描写了哪些景色?(5分)
2.这首词“词眼”是什么?这首词主要用哪种手法表现出词人何种情绪?(6分)
现代文阅读
你看过来,我看过去
袁若霞
看过一个视频:一个小乞丐把球踢到了公园,他那双裂开碗口般大的鞋子连脚板都露出来,再也跑不了,沮丧地坐到长椅上。

长椅另一头坐着一个年龄相仿的可爱男孩,红扑扑的脸蛋,
穿戴整洁,他向小乞丐看过来,目光落到他的鞋子上,若有所思。

小乞丐低头轻轻叹息,向男
孩看过去,紧紧盯住他那双崭新的球鞋,心想:我要是也有一双,和小伙伴驰骋在绿茵场上该
多好……正想着,来了一位保姆模样的妇女,吃力地把他抱坐到推来的轮椅上,哦,原来他是
个残疾人。

小乞丐望着他的背影,像明白了什么。

他忽然把球使劲一踢,球一下飞得老远。

你看过来,我看过去。

没鞋的羡慕别人有鞋,有鞋的羡慕别人有脚,这就是人们常说的:
你看我好,我看你好。

人们都会有这种心理,看别人表面很幸福,其实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名画家黄永玉的《芥末居杂记》中:家猪遇野猪于山林,颇羡其隐逸境界,诉与人相处苦况,
且云不日将重返林莽,觅回自由。

野猪笑曰:人若不将尔喂饱,绝无气力说此清高话也!家猪
羡慕野猪的自由,野猪却羡慕家猪的安逸。

这使我想到,人们往往这山望着那山高。

住在大城
市的人们,羡慕乡村人能呼吸新鲜空气,神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情画意生活。

可真到村里过上一夜,光是蚊虫准把你击退。

住在乡村中的人们,羡慕城里人能住高楼大厦,
能逛琳琅满目的超市,能游灯火璀璨的不夜城。

可真让你到那里工作,光是挤车准让你却步。

你看过来,我看过去。

人们都希望无所不有,无所不能。

而实际上,世界本身就不可能完美。

不是羡慕别人住别墅吗?可一对住别墅的新婚夫妇说,由于住处比较偏僻,进出麻烦;屋
子太大,空荡荡的,老公不在时,新娘一个人很害怕;房间在二楼,吃饭在一楼,很多日用品
要备双份,不然要跑上跑下拿,老人家来小住,上下楼更不方便;室外植物多,蚊子也多,蚊
香赶不走;游泳池实际很少用,形同装饰;新娘还要搞上下两层以及地下室的卫生。

她说,这
完全是自虐啊……唉!还不如一层房子大家聚一起热闹。

你看过来,我看过去。

其实,这和自卑感分不开。

一些人总是轻视自己,认为无法赶上别人。

实际上,谁都有自己的长处,善于发现和挖掘,才能找回自信。

就拿住房来说,房子不论
大小,安排得好一样舒适。

我认识一对下岗的夫妇,房子不大,可他们仿照宾馆或古玩店的设计,自己动手装修制作:白色鹅卵石小道蜿蜒穿堂至房,厅堂与小饭厅之间用博古架分隔,金
鱼缸里各种热带鱼追逐悠游……钱花得少,同样品位十足、胜似豪宅。

其实,学会从多角度看问题,小房间也别有洞天。

让人难以置信的是,清代乾隆皇帝就喜
欢小房间,他在故宫的书房“三希堂”(“三希”即士希贤、贤希圣、圣希天)更小,仅八平
方米,用楠木雕花隔扇分成南北两间小室,窗台下是可坐可卧的高低炕,乾隆御书“三希堂”
匾名和“怀抱观古今,深心托豪素”的对联分贴上方和两旁。

别看它小,却摆满字画工艺品收
藏品和文房器具,幽雅古朴,韵致无穷。

全面辩证地看待和评价自己和他人,无论“看过来”还是“看过去”,就都能保持知足常
乐的好心态。

(选自2015年8月5日《广州日报》)
1.下列对这篇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第一段最后一句“小乞丐忽然把球使劲一踢,球一下飞得老远”,因为他明白一个道理:他没有好鞋子,但是他有一双健康的能运动的脚。

B.第二段“你看过来,我看过去”点题。

没鞋的羡慕别人有鞋,有鞋的羡慕别人有脚,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你看我好,我看你好。

这句话是个过渡句。

C.作者分析了产生“你看过来,我看过去”的原因,也在批评时下所有人总是轻视自己,认为无法赶上别人。

D.在生活中,只要做到学会从不同角度看问题,才能把一切事情做到极致。

E.最后一段归纳总结了观点,“全面辩证地看待和评价自己和他人,无论“看过来”还是“看过去”,就都能保持知足常乐的好心态。

”点明主题,引发人们的深思。

2.第2段“这使我想到,人们往往这山望着那山高”中的“这”指代的内容是什么?请联系现实生活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看法。

(6分)
3.“你看过来,我看过去”这句话在文中多次出现,请你分析它的作用。

(6分)
4.找出文章的主旨句,请结合全文并联系社会实际,谈谈你对“知足常乐”的看法。

(8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