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前医疗急救行为规范

合集下载

医院院前急救管理制度

医院院前急救管理制度

医院院前急救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医院院前急救工作,提高急救效率,保障患者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订立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医院院前急救工作的组织、管理和实施。

第三条本医院院前急救工作应遵守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伦理准则,并依照科学、合理、安全、高效的原则进行操作。

第四条医院院前急救负责人应当订立院前急救工作总体方针和具体实施方法,并监督落实。

第五条医院院前急救工作应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和合作,形成急救联动机制。

第二章急救资源及配置第六条医院应配备急救设施和装备,包含但不限于急救车辆、急救设备、急救药品等,以确保急救工作的开展。

第七条医院应建立院前急救网络,掩盖急救服务的范围,并明确服务区域和急救点分布。

第八条医院应依据患者需求和急救资源实际情况进行急救设备及药品的配置和更新,确保其规模和品质实现需求。

第九条医院院前急救设备和药品应定期检测、维护和保养,确保其正常运行和有效性。

第三章院前急救队伍建设第十条医院应建立院前急救队伍,队伍成员应具备相关的急救知识和技能,并定期进行培训和考核。

第十一条院前急救队伍应包含专业医务人员、护士和司机等,人数应依据实际需求进行合理配置。

第十二条院前急救队伍应订立队员职责、工作制度和值班布置,确保急救工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第十三条院前急救队伍应定期进行演练和模拟训练,提高应急处理本领和团队协作本领。

第四章急救指挥与调度第十四条医院应设立急救指挥中心,负责对院前急救工作进行指挥、调度和协调,确保急救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急救救治的及时有效。

第十五条急救指挥中心应依据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和紧急程度进行指挥和调度,确保急救资源的优先级使用。

第十六条急救指挥中心应与相关部门建立信息共享和联动机制,提高急救工作的响应速度和效率。

第十七条急救指挥中心应定期进行急救工作的统计、分析和评估,完善制度和工作流程。

第五章患者权益保障第十八条医院对患者实施院前急救时,应依照现场急救原则进行操作,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急救与院前医疗急救制度

急救与院前医疗急救制度

急救与院前医疗急救制度第一章急救与院前医疗急救的定义和目标第一节急救的定义和目标第一条急救是指对突发疾病、意外损害、危及生命的紧急情况进行紧急救治措施的过程。

第二条院前医疗急救是指在病患到达医院前的急救行动,包含现场急救以及患者转运途中的医疗护理。

第三条急救与院前医疗急救的目标是快速救治患者、保障生命安全、减轻病情恶化的风险,并为进一步的治疗做好准备。

第二节急救与院前医疗急救的原则第四条急救与院前医疗急救应遵从以下原则: 1. 人命至上:生命安全和救治优先,确保患者获得及时有效的医疗救助。

2. 快速响应:启动急救流程的时间要求高效,快速到达并开始急救措施。

3. 综合救治:依据患者病情综合施救,确保综合治疗方案的质量。

4. 安全可靠:实施急救措施时要注意安全,在不损害患者和救援人员的情况下进行。

第三节急救与院前医疗急救的组织与管理第五条医院应设立急救与院前医疗急救工作组,负责急救与院前医疗急救的组织与管理,具体职责包含但不限于: 1. 订立相关的制度和流程,确保急救与院前医疗急救顺利进行。

2. 配置充分的急救设备和药品,确保急救工作的顺利进行。

3. 培训急救人员,提高其急救本领和水平。

4. 定期组织演练,检验急救与院前医疗急救工作的效果和救治质量。

5. 确保急救和院前医疗急救记录的完整和准确性。

第六条急救与院前医疗急救工作组由医院的管理负责人和相关部门负责人构成,由急救中心主任负责管理和协调。

第二章急救与院前医疗急救的流程与实施第一节急救流程第七条任何单位或个人在发现紧急情况时,应立刻启动以下急救流程: 1. 确认紧急情况,包含突发疾病、意外损害等。

2. 立刻拨打紧急救助电话,供应准确的信息,包含发生地方、患者病情等。

3. 依据电话引导进行现场急救措施,如清除呼吸道堵塞、按压胸部等。

4. 等待急救人员到达现场接管患者。

第二节院前急救第八条院前医疗急救是指医护人员接到急救电话后,依据现场情况进行急救施救和患者转运的过程。

院前急救规范和流程

院前急救规范和流程

院前急救规范和流程
一、引言
院前急救是指在患者到达医疗机构之前,由非专业医护人员进行
的紧急救助行为。

良好的院前急救规范和流程能够有效提高急救效率,减少患者死亡率,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二、院前急救规范
1. 急救人员
院前急救人员需经过专业的培训和考核,掌握基本急救知识和技能,能够正确判断急救现场情况,快速稳妥地采取急救措施。

2. 急救装备
急救包应具备基本的急救工具和药品,如止血带、救护面罩、医用手套、肌肉注射剂等,确保在急救过程中能够及时处理患者的急救需求。

3. 急救流程
院前急救流程应包括现场安全评估、快速判断患者病情、迅速采取急救措施、安全转运患者到医疗机构等环节,全面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三、院前急救流程
1. 现场安全评估
急救人员到达现场后,首先要对现场进行安全评估,确保急救人员和患者处于相对安全的环境中,避免二次伤害。

2. 判断患者病情
急救人员应迅速判断患者的病情,包括呼吸、心跳、意识等情况,确定患者的急救优先级,有序展开急救工作。

3. 采取急救措施
根据患者病情,急救人员应快速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如心肺复苏、止血、清理呼吸道等,确保及时有效地对患者进行救治。

4. 安全转运患者
在急救措施得以初步控制患者病情后,急救人员应迅速将患者安
全转运到医疗机构,及时接受专业医护人员的进一步救治。

四、结语
良好的院前急救规范和流程是保障患者生命安全的关键,急救人
员应不断学习提升急救技能,熟练掌握院前急救流程,以最大限度地
减少急救延误,提高患者生存率。

希望通过本文对院前急救规范和流程有一个更深入的了解,为急救工作提供参考和指导。

急救流程与院前医疗处置管理制度

急救流程与院前医疗处置管理制度

急救流程与院前医疗处理管理制度序言本规章制度旨在建立和规范急救流程和院前医疗处理管理,以确保我们医院的急救工作能够科学、高效地进行。

本规定适用于医院内的全部医务人员,包含医生、护士、急救人员等。

全部的工作人员必需严格遵守本规章制度并依照规定执行急救工作和院前医疗处理。

第一章急救流程1. 急救流程概述1.1 急救流程是指当患者显现急性紧急病情时,医务人员依据标准化流程进行的一系列急救动作和抢救措施。

1.2 急救流程的目标是尽快掌控患者病情,稳定患者生命体征,争取时间为后续医疗处理做准备。

2. 急救流程的具体步骤2.1 急救呼叫与通知2.1.1 发现急难病人后,及时拨打院内急救电话,向急救中心报告病人基本情况和所在位置,并尽量供应其他必需信息。

2.1.2 急救中心收到急救电话后,应立刻通知急救小组进行出车。

2.2 急救小组到达现场2.2.1 急救小组需准备齐全,依照规定的时间要求到达现场。

2.2.2 急救小组到达现场后,立刻对患者进行初步评估和处理,推断是否需要院前医疗处理。

2.3 初步评估与处理2.3.1 急救人员进行初步评估包含患者意识、呼吸、循环等方面的评估。

2.3.2 依据评估结果,急救人员采取相应的紧急处理措施,包含但不限于心肺复苏、止血、固定骨折等。

2.4 特殊情况的应对2.4.1 对于有特殊情况的急救病人,急救人员应依照相关规定和流程进行特殊处理,如对儿童、孕妇、老年人等。

2.4.2 对于有传染病病人的急救处理,急救人员应佩戴防护用品,并依照相关规定和程序进行处理。

第二章院前医疗处理管理1. 院前医疗处理概述1.1 院前医疗处理是指急救小组在患者急救场合进行的紧急治疗和处理,包含但不限于各种药物的应用、静脉输液、血气分析等。

1.2 院前医疗处理的目标是在急救场合供应必需的治疗,稳定患者病情,为后续就医做好准备。

2. 院前医疗处理的管理流程2.1 建立院前医疗处理记录2.1.1 急救人员在进行院前医疗处理时,需依照规定填写院前医疗处理记录,认真记录治疗措施和效果。

院前医疗急救工作规章制度

院前医疗急救工作规章制度

院前医疗急救工作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院前医疗急救工作,提高急救服务质量,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机构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急救医疗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国境内从事院前医疗急救工作的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和相关管理人员。

第三条院前医疗急救工作应当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以患者为中心,遵循科学、规范、高效、安全的原则,确保急救工作的质量和安全。

第四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健全院前医疗急救工作制度,明确责任分工,完善急救设施设备,提高急救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应急能力,确保急救工作顺利开展。

第二章组织管理第五条医疗机构应当设立院前医疗急救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协调和监督院前医疗急救工作。

第六条院前医疗急救管理部门应当制定急救工作流程、操作规程和应急预案,组织急救人员的培训和演练,确保急救工作有序进行。

第七条医疗机构应当配备足够的急救人员和设备,保证急救工作的正常开展。

急救人员应当具备相应的专业技术资格和应急能力。

第八条医疗机构应当与当地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急救中心等相关单位建立协作机制,实现信息共享和资源整合,提高院前医疗急救工作的效率。

第三章急救服务第九条院前医疗急救服务主要包括:对急危重症患者进行现场救治、转送至医疗机构救治、提供急救指导和协助。

第十条急救人员接到急救电话后,应当迅速出诊,按照就近、就急、满足专业需要、兼顾患者意愿的原则,将患者转运至医疗机构救治。

第十一条急救人员在现场救治过程中,应当根据患者的病情,采取必要的救治措施,保护患者隐私,尊重患者权益。

第十二条急救人员应当如实记录急救过程,包括患者的基本信息、病情、救治措施、转送情况等,并妥善保管相关资料。

第四章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第十三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健全院前医疗急救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机制,对急救工作进行全程监控,确保急救服务质量。

第十四条医疗机构应当定期对急救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和考核,提高急救人员的业务水平和应急能力。

院前急救工作制度

院前急救工作制度

院前急救工作制度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二级妇幼保健院评审标准(2016年版)》、《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149号)、《急诊室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卫医政发(2009)50号)文件修订。

一、院前急救实行24小时值班制,值班人员应服从本院急诊室的指挥,严格执行各项交接班制度,认真履行工作职责。

二、急诊室按要求安排充足的值班急救人员和急救车辆,不得出现因人员、车辆、急救设备物品等空缺而影响院前出诊工作。

值班医护人员坚守岗位、不得擅离职守。

三、认真做好院内急救的准备工作,急救车辆、车载急救单元的急救设施、物品和药品完好率必须保证达到100船急救用品必须实行“五定”,即定数量品种、定点放置、定专人管理、定期消毒灭菌、定期检查维修。

经常保持急救车辆整洁、卫生,符合感染控制要求,时刻处于待命出发状态。

四、接到出诊指令后,出诊医生、护士和司机必须在3分钟内出诊。

五、出诊途中必须与报诊方取得联系,进一步确定接车地址,急救医师应指导现场自救、互救。

六、到达现场后,以出诊医师为组长的急救医疗小组应立即展开救治,动作迅速,处理果断。

严格执行诊疗常规、技术操作规范。

对病人及家属态度适度,文明礼貌,用语规范。

七、医护人员要密切配合,口头医嘱下达要求准确、清楚,护士执行口头医嘱时必须重复无误方可执行,并及时记录。

凡经抢救的病人,应有详细病窠及抢救记录。

八、现场救治结束,急救人员必须将各种抢救药品及器材等认真检查核对,整理归位带回,将所有的医用废弃物(用过的注射器、输液器、空安甑、液体空瓶、消毒用的敷料等)要集中带回进行处理,不得遗留救治现场。

九、病情紧急时应就地抢救,病情允许后方可搬运。

若病情许可应尽快将病人安全转送院内进行救治,转送途中医护人员必须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随时采取救治措施。

院前急救规章制度

院前急救规章制度

院前急救规章制度
一、院前急救实行24小时值班制,由护士接听“120”电话并负责详细登记拨打人电话、住址(乡、村、组)以及病人发病情况便于准备物品,同时问清详细路程及路况。

必要时书面告知司机,挂机后立即通知司机班。

二、接电话时要使用“120”规范用语,礼貌待患,做好记录。

三、挂机后5分钟内出车,本着病人第一,视病情就近诊治,途中严密观察病情,一旦发生病情变化,立即采取相应措施并就地抢救。

判断已死亡者拒绝送往医院,途中及现场抢救应有记录,接回病人要执行急诊首诊负责制。

四、接到产科求救电话,要详细询问病情及地址并如实告知产科大夫及司机班。

五、坚守工作岗位,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备齐急救用品并进行登记签名。

经常保证急救用品完好状态,用后及时补充。

每日进行室内卫生清扫。

六、严禁个人利用“120”电话聊天,杜绝“120”私事接听电话。

以免贻误病人及家属打入,造成不必要的伤害或生命危险。

第一章院前急救的职业道德规范

第一章院前急救的职业道德规范

医疗急救人员管理规范常见疾病诊疗技术规范一诊断治疗总表(一)注意点1. 随车医师接诊的每个伤病员(包括病人由医院送回家及救护车刚到达时伤病员立即抬上车)都必须按“诊断治疗总表”顺序检查。

立即区分心跳、呼吸是否停止,以便进入相应规范项目处理。

2. 判断有无意识,有无动脉搏动,有无呼吸,是决定立即进行心肺复苏的依据,在不能确诊时,可以检查瞳孔和脸色,听诊心脏,或参考心电图,若瞳孔散大,脸色苍白,心音消失,心电图有相应变化则支持心跳停止。

(心电图一条直线;室颤图形或无效的心室自身节律)3. 根据伤病员的病情不同,诊疗程序可以适当调整。

例如对心悸、胸痛病人可边做心电图边问病史、然后体检,对较轻外伤者,可不做心电图,对病情较轻病人可按病史、体检、心电图顺序进行。

4. 院前急救时,一般而言,应首先抢救危及生命的症候和病状,无生命危险时可先执行减轻患者最大痛苦的方案,然后执行其它方案,有治疗矛盾时,执行主要症状的治疗方案,无治疗矛盾时,可一起执行几个症状项目的操作程序。

(二)操作程序(图1)图1 操作程序二、心脏骤停心脏骤停指突然发生的心脏有效排血量为零的状态,多见于心脏病,也见于其他系统疾病如中毒、电解质紊乱、严重创伤等患者。

【诊断依据】1、突然发生的意识丧失。

2、大动脉脉搏消失或心率丧失。

3、呼吸停止。

4、心电图表现VF、VT或严重心动过缓或呈等电位线(心脏停搏)。

【救治原则】(一)、心室颤动1、室颤持续则连续三次发电击:能量递增为200、200-300、360J,期间电极板不离开皮肤2、开放气道或气管插管。

3、便携式呼吸器或口对口人工呼吸。

4、标准胸外按压。

5、开放静脉通道,静脉注射肾上腺素1mg/次,每3~5分钟1次。

6、持续心电监护。

7、可酌情应用利多卡因1.0-1.5mg/kg/硫酸镁1-2g。

电击、给药、按压循环进行。

(二)、无脉搏电活动(PEA)和心脏停搏。

1、开放气道或气管插管。

2、便携式呼吸器或口对口人工呼吸。

急救医师服务规范

急救医师服务规范

急救医师服务规范
1、规范化服务总体要求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熟练的急救技能、全面的专业知识、高度负责的精神,确保为病人提供优质、高效、快速、安全的服务。

自觉遵纪守法,不以岗谋私,尊重病人的人格和权利,为病人保守秘密;不断更新知识,努力提高院前医疗急救技术水平。

医、护、驾之间要团结协作,互相支持,同心协力。

2、行为规范
(1)急救医师上岗时应精神饱满,出车救护时仪表端庄,对病人或家属态度热诚,语言文明,严禁争吵。

(2)接到急救指令应迅速出动。

急救医师进入现场,在接近病人的过程中,速度要快,检查病人时,动作迅速,胆大心细,果断处理,及时有效,即使只有1%的希望,仍作100%的努力。

(3)急救医师,根据病人的病情和病员的要求,选择适当的医院,不向病人及家属索要钱物。

(4)急救医师在执行急救途中,应在病人身边随时观察病情变化,根据病情及时救治,严禁不动手或坐在驾驶室接送病人,如遇危急情况,则临危不乱,送就近医院抢救。

(5)记录病情,一丝不苟;交接病人,不厌其烦,接诊医师签字后方可离开。

(6)返回单位后,立即补充药品,检查器械和设备,为下一次出救做好充足的准备。

(7)及时登记出车情况,交纳急救费用。

(8)及时清洗、消毒车厢,保持车厢内整洁无异味。

(9)如遇突发性灾害事故(如集体食物中毒、特大交通事故、塌方、火灾、洪水等),接到急救指令,争分夺秒,参与急救。

院前医疗急救管理办法

院前医疗急救管理办法
第三十二条 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发现 本辖区任何单位及其内设机构、个人未经批准使用 急救中心(站)的名称或救护车开展院前医疗急救 工作的,应当依法依规严肃处理,并向同级公安机 关通报情况。
第三十三条 上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应当加强 对下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的监督检查,发现 下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未履行职责的,应当 责令其纠正或者直接予以纠正。

信息报告指挥调度中心,建立抢救绿色通道。

途中监护
7. 转运途中,陪伴患者身边,进行严密监护,确

保途中安全。

交接病情
8. 到达医院后,与接诊人员就病情与处置进行交接


完成任务 9. 完成任务,随时准备接受新的任务。
第二章 需要急救患者的生命体征及急危重伤病种类 一、需要急救患者的生命体征 (一)心率 <50次/分或心率 >130次/分。 (二)呼吸 <10次/分或呼吸 >30次/分。 (三)脉搏血氧饱和度<90%。 (四)血压:收缩压<85mmHg 舒张压<50mmHg
7.外科危重症 (1)创伤 (2)颅脑损伤 (3)胸部损伤 (4)四肢损伤 (5)烧(烫)伤 8.妇产科危重症 (1)阴道出血 (2)产后出血 (3)胎膜早破 (4)急产 (5)宫外孕
第三章 常见急危重伤病院前医疗急救诊疗规范 一、急症的院前医疗急救诊疗规范 (一)休克 (二)胸痛 (三)腹痛 (四)呼吸困难 (五)气道异物 (六)呕血 (七)咯血 (八)意识障碍 (九)小儿高热惊厥
第二章 机构设置
第五条 院前医疗急救以急救中心(站)为主 体,与急救网络医院组成院前医疗急救网络 共同实施。

院前医疗急救行政管理工作规范

院前医疗急救行政管理工作规范

院前医疗急救行政管理工作规范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院前医疗急救行政管理,规范院前医疗急救行为,提高院前医疗急救服务水平,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护士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本规范适用于全国范围内从事院前医疗急救工作的医疗机构和人员。

第三条院前医疗急救是政府举办的公益性事业,应当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遵循统筹规划、整合资源、合理配置、提高效能的原则,保障院前医疗急救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和医疗服务需求相适应。

第四条国家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负责全国院前医疗急救行政管理工作,地方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负责本辖区院前医疗急救行政管理工作。

第二章机构设置与人员配备第五条院前医疗急救机构应当根据当地医疗服务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合理设置急救站点,确保急救网络覆盖全面,急救 response time 符合国家要求。

第六条院前医疗急救机构应当配备与其业务相适应的专业技术人员,包括医师、护士、医技人员等,并定期进行培训和考核,确保其具备必要的专业技能和应急处理能力。

第七条院前医疗急救机构应当配备必要的医疗设备设施,包括救护车、急救箱、医疗器械等,并保证其处于良好状态,确保急救工作的正常开展。

第三章急救服务与管理第八条院前医疗急救机构应当建立健全急救服务制度,明确急救工作流程,确保急救服务质量和效率。

第九条院前医疗急救机构应当建立健全急救药品和医疗器械管理制度,保证急救药品和医疗器械的质量和安全。

第十条院前医疗急救机构应当建立健全急救记录和病历管理制度,及时、准确、完整地记录急救过程,为患者提供便捷、高效的医疗服务。

第十一条院前医疗急救机构应当加强与其他医疗机构的协作,建立院前院内急救无缝衔接机制,提高急救成功率。

第四章质量控制与监督第十二条院前医疗急救机构应当建立健全质量控制制度,对急救服务进行全面、持续的质量控制,提高急救服务质量和效率。

院前急救医疗规范ppt

院前急救医疗规范ppt

发,不断优化急救流程和服务,提高患者满意度和急救质量。
THANK YOU.
2023
院前急救医疗规范
目 录
• 概述 • 院前急救医疗服务 • 常见急症的院前急救处理 • 特殊情况的院前急救处理 • 院前急救医疗规范实施中的问题和对策 • 总结
01
概述
定义与概念
定义
院前急救医疗规范是指医院外发生急危重症患者现场救护、 转运及院内急救的整个过程,是急诊医疗服务体系的重要组 成部分。
严重心律失常
心悸
突发心悸,伴有头晕、黑蒙或晕厥。
发作性质
发作性质与持续时间,心律失常性质与 诱因。
判断意识
意识丧失或抽搐。
拨打120
尽快拨打120,简要汇报病情及地点。
高血压急症
高血压危象
靶器官损害
血压突然和显著升高,伴头痛、恶心、呕吐 等症状。
伴心、脑、肾等靶器官损害的临床表现。
病因诱因
有明确病因或诱因。
对伤口进行清洁后,使用绷带、三角巾等物 品进行包扎,注意保护伤口周围组织。
固定
搬运
对于骨折等伤情,需进行固定处理,如使用 夹板、木棒等支撑受伤部位,避免搬运过程 中造成二次损伤。
根据伤者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搬运方法,如 单人背负、双人抱持等,确保伤者安全转移 。
淹溺急救
判断意识状态
检查患者是否还有呼吸、心跳等生命体 征,如有意识障碍需立即呼叫120。
03
常见急症的院前急救处理
心脏骤停
判断意识
呼叫患者无反应,无呼吸或仅有喘息。
拨打120
尽快拨打120,简要汇报病情及地点。
心肺复苏
胸外心脏按压,配合人工呼吸。
AED

院前医疗急救工作制度规范

院前医疗急救工作制度规范

院前医疗急救工作制度规范院前医疗急救是指在医疗机构外,对突发疾病、意外伤害等需要紧急医疗救治的患者进行的现场抢救、转运途中紧急救治以及医疗监护等医疗活动。

为了保障院前医疗急救服务的质量和安全,提高急救服务水平,制定本制度规范。

一、组织管理1. 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应当加强对院前医疗急救工作的领导,将院前医疗急救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建立健全急救站(点)布局合理、设施设备先进完备、运行规范高效的院前医疗急救体系。

2. 急救中心(站)应当建立健全组织管理机构,明确各部门和人员的职责,确保院前医疗急救工作的正常运行。

3. 急救中心(站)应当配备专业的急救人员,包括医生、护士、急救员等,并定期进行培训和考核,提高急救人员的业务水平和服务能力。

二、服务流程1. 急救中心(站)应当建立院前医疗急救服务流程,明确急救工作的各个环节,包括接警、出动、现场救治、转运、交接等,并确保各个环节的顺利衔接。

2. 急救中心(站)应当建立健全急救设备的维护和管理制度,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使用。

3. 急救中心(站)应当建立健全急救药品和物资的管理制度,确保药品和物资的充足和有效。

三、质量控制与评价1. 急救中心(站)应当建立院前医疗急救服务质量控制与评价制度,定期对急救服务进行质量控制与评价,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整改。

果评价制度,对急救服务的效果进行评价,不断提高急救服务的质量和效果。

3. 急救中心(站)应当定期对急救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和考核,提高急救人员的业务水平和服务能力。

四、信息管理1. 急救中心(站)应当建立院前医疗急救信息服务系统,实现院前医疗急救信息的统一管理和服务。

2. 急救中心(站)应当建立健全院前医疗急救信息管理制度,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和安全性。

3. 急救中心(站)应当对院前医疗急救信息进行统计和分析,为院前医疗急救工作的改进和决策提供依据。

五、法律法规与伦理1. 急救中心(站)应当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严格执行院前医疗急救工作的相关规定。

院前医疗急救医生工作规范

院前医疗急救医生工作规范

院前医疗急救医生工作规范一、总则1.1 为了规范院前医疗急救医生的工作,提高急救服务质量,保障患者生命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机构急救医疗服务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规范。

1.2 本规范适用于各级医疗机构从事院前医疗急救工作的医生。

1.3 院前医疗急救医生应当遵循救死扶伤、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廉洁奉公的原则,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

二、岗位职责2.1 院前医疗急救医生主要职责包括:(1)执行院前医疗急救任务,对急、危、重症患者进行现场救治和转运。

(2)参与急救中心的调度工作,服从指挥,及时出诊。

(3)做好院前医疗急救记录,及时报告病情变化。

(4)参与急救培训和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公众急救意识。

(5)参加急诊科和相关科室的病例讨论、查房和学术活动。

2.2 院前医疗急救医生在急救过程中应当密切观察患者病情,采取紧急措施,确保患者安全。

三、工作流程3.1 接诊(1)接到急救电话后,迅速评估患者病情,确定出诊等级和所需资源。

(2)立即报告调度中心,领取出诊任务。

(3)准备好急救设备、药品和器械,迅速出诊。

3.2 现场救治(1)到达现场后,迅速评估患者病情,制定救治方案。

(2)按照救治方案,进行现场救治,如心肺复苏、止血、骨折固定等。

(3)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调整救治措施。

3.3 转运(1)确保患者安全,准备转运。

(2)向接收医疗机构报告患者病情,请求做好接收准备。

(3)转运过程中,持续观察患者病情,必要时进行急救处理。

3.4 交接(1)到达接收医疗机构后,向医护人员详细报告患者病情和救治经过。

(2)交接急救设备和药品,确保无缝对接。

(3)填写交接记录,确认交接内容。

四、急救技能和知识要求4.1 院前医疗急救医生应当具备较强的急救技能,包括心肺复苏、创伤救治、止血、骨折固定、中毒救治等。

4.2 院前医疗急救医生应当掌握相关的医学知识,如内科学、外科学、急诊医学等,并能熟练运用到实际工作中。

院前急救服务管理规范

院前急救服务管理规范

院前急救服务管理规范1. 前言本文档旨在制定院前急救服务的管理规范,以确保急救服务的高效和质量。

规范适用于所有从事院前急救服务的医疗机构和个人。

2. 急救人员的资质和培训要求- 急救人员应持有相关急救资质证书,包括但不限于急救技能和基本生命支持技能的证书。

- 急救人员应定期接受急救技能培训和继续教育,以保持专业水平和技能更新。

3. 急救装备和设施标准- 医疗机构应配备必要的急救装备,包括但不限于急救箱、急救车辆、氧气设备、除颤器等。

- 急救车辆应符合相关安全标准,并随时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

- 急救设施应具备必要的消毒、洗手等卫生设施,以确保急救过程的无菌和安全。

4. 急救流程和操作指南- 急救机构应建立规范的院前急救流程,确保急救操作的统一性和标准化。

- 急救流程应包含急救人员接到呼叫的响应时间要求,急救车辆的派发和到达时间要求等。

- 急救人员应按照操作指南进行急救操作,确保快速和正确的急救处理。

5. 急救记录和信息管理- 急救机构应建立完善的急救记录系统,记录急救过程中的关键信息,包括患者信息、急救操作和处理结果等。

- 急救记录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并定期进行备份和存档。

- 急救记录的查阅和传递应符合隐私保护的要求,确保患者信息的安全性和保密性。

6. 急救服务质量评估和改进- 急救机构应建立急救服务的质量评估机制,对急救操作和服务质量进行定期评估。

- 根据评估结果,及时采取改进措施,提高急救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 急救服务质量评估结果应及时向相关部门和机构报告,以促进整体急救服务水平的提升。

7. 法律法规遵从和风险管理- 急救机构和急救人员应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包括但不限于医疗法律法规和急救服务相关的规定。

- 急救机构应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系统,对急救服务中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评估和控制。

8. 附则- 本规范自颁布之日起生效。

- 如有需要,本规范可以进行修订,修订内容应经相关部门和机构批准后生效。

医院院前急救规章制度

医院院前急救规章制度

医院院前急救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医疗卫生制度,为了有效规范医院院前急救工作,保障急救患者生命安全,提高医院急救救治水平,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医院院前急救工作中相关人员,包括急救科医护人员、急救车司机、急救志愿者等。

第三条医院院前急救工作应遵循“迅速、科学、合理、安全”的原则,保障每一位急救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

第四条医院院前急救工作要密切配合公安、消防、交通等部门,建立紧急联动机制,确保急救工作的顺利开展。

第五条医院院前急救中需要遵循患者自愿原则,任何强迫患者进行急救治疗的行为都是不允许的。

第六条医院院前急救工作人员要遵守职业操守和医疗伦理,严格执行相关规章制度,不得随意泄露患者信息。

第七条对于涉及医疗事故的急救工作,应当及时进行报告并配合相关部门进行调查处理。

第二章急救流程及要求第八条医院院前急救工作要根据急救患者病情的急缓程度,确定不同急救优先级,进行全面的急救救治。

第九条医院院前急救工作人员要熟练掌握急救基本技能,包括心肺复苏、休克处理、止血救护、骨折处理等。

第十条医院院前急救车辆要定期进行维护保养,确保车辆设备完好,司机应具备丰富的驾驶经验和急救常识。

第十一条医院院前急救工作要根据不同病情制定相应急救计划,确保急救工作的科学有效。

第十二条医院院前急救工作要加强急救人员的培训,提升他们的急救技能和应急处理能力。

第十三条医院院前急救工作要建立急救档案,及时记录患者的个人信息、病史以及急救过程,便于后续医疗救治。

第十四条医院院前急救工作要建立急救志愿者队伍,参与急救工作,提高医疗资源利用率。

第三章急救设备及药品管理第十五条医院院前急救车辆应配备必要的急救设备,包括心电监护仪、呼吸机、除颤仪等,在车上设有急救箱,及时应急处理。

第十六条医院院前急救车辆应携带常用急救药品,如肾上腺素、阿托品、氯化钠、复方氨酚烷胺注射液等。

第十七条医院院前急救设备和药品使用过程中,应定期检查维护,保证设备和药品处于最佳状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院前医疗急救行为规范
1.忠于职守,爱岗敬业,以救死扶伤为己任,全心全意为伤病员服务,充分体现人道主义精神。

2.勤学苦练,熟练掌握急救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3.关爱患者生命,对待患者一视同仁,及时准确到达现场,竭尽所能维持伤病员的生命体征,减轻或解除患者痛苦,预防继发损伤,快速安全送院。

遇到危重患者,全力以赴,不以任何理由延误抢救时机。

4.尊重患者人格,保护患者隐私。

主动履行告知义务,加强沟通,正确处理医患关系。

5.态度和蔼,语言亲切,举止文明。

6.衣着整齐规范,仪表端庄。

7.不在现场及救护车内吸烟。

8.廉洁行医,规范服务。

合理检查、合理诊疗、合理用药。

不收受红包小费,不乱收费,不违反转运原则转送医院。

9.增强团队合作,互尊互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