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教育学重要考点:教育与教育学

合集下载

2015年中小学教师招聘《教育学》复习精华要点

2015年中小学教师招聘《教育学》复习精华要点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教育学是研究人类教育现象,探索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人文学科。

儒家教育思想的代表性著作:《论语》(由孔子弟子辑录的孔子语录)、《孟子》、《礼记》、《四书集注》《学记》是我国古代最早,也是世界最早的成体系的古代教育专著。

苏格拉底——产婆术培根——《论学术的价值和发展》夸美纽斯——《大教学论》——建立了比较完整的教育学理论体系,为教育学的创立奠定了重要基础。

卢梭——《爱弥儿》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是教育学作为一门规范学科形成的标志。

教育的起源:生物起源论——代表人物:勒图尔诺、沛西•能;心理起源论——代表人物:孟禄;劳动起源论—前苏联古代社会的教育:(1)有专门的教育机构(2)教育具有阶级性和等级性(3)教育与生产劳动相分离当代社会的教育:(1)教育全民化(2)教育民主化(3)教育信息化(4)教育的可持续发展(5)教育的个性化第二章教育与发展l 教育对经济发展的影响1 .教育全面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为经济发展奠定人才基础;2. 教育为经济发展准备新生的劳动力;3.教育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职业培训;4. 教育通过人文精神的培育为经济活动提供道德和文化基础。

l 教育对文化发展的影响1.教育的文化传承功能,指教育是传承文化的主要途径和手段。

2.教育的文化选择功能,指学校教育选择文化中有价值的一部分进行传递和传播。

3.教育的文化整合功能,指教育根据主流文化的要求,整合多样性的文化,并呈现给学生。

4.教育的文化创新功能,指教育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造出新的文化知识体系。

影响人的发展的诸因素及其作用一、遗传因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1.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2.遗传素质的发展过程制约着年青一代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

3.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4.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

二、环境因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社会环境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外部的客观的条件,对人的发展起着一定的制约作用。

教育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部分必背知识点

教育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部分必背知识点

教育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部分必背知识点第一部分教育学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1.教育的概念教育是人类有目的地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文化、传递生产与社会生活经验的一种途径。

“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中的“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广义的教育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

狭义的教育指学校教育。

2.教育的本质属性教育的本质属性是育人,即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

这也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3.教育的社会属性(1)永恒性;(2)历史性;(3)继承性;(4)长期性;(5)相对独立性;(6)生产性;(7)民族性。

4.教育的基本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学习者)和教育媒介(教育影响)是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

5.教育功能的分类(1)按教育功能作用的对象,可分为个体发展功能(本体功能)和社会发展功能(派生功能);(2)按教育功能作用的方向,可分为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3)按教育功能作用呈现的形式,可分为显性功能和隐性功能。

6.神话起源说这种观点认为,教育与其他万事万物一样,都是由人格化的神(上帝或天)所创造的,教育的目的就是体现神或天的意志,使人皈依于神或顺从于天。

这是人类关于教育起源的最古老的观点,所有的宗教都持这种观点。

另外,我国古代的朱熹也持这种观点。

7.生物起源说法国社会学家利托尔诺和英国教育学家沛西·能是“生物起源说”的代表人物。

他们认为教育是一种生物现象,而不是人类所特有的社会现象。

生物起源说是第一个正式提出的有关教育起源的学说。

8.心理起源说美国教育学家孟禄在批判教育的生物起源说的基础上提出了教育的心理起源说,他认为教育起源于日常生活中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

9.劳动起源说劳动起源说也被称为教育的社会起源说,它是在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理论指导下形成的,认为教育起源于人类所特有的生产劳动。

10.原始社会的教育特征(1)教育具有非独立性,教育和社会生活、生产劳动紧密相连;(2)教育具有自发性、全民性、广泛性、无等级性(平等性)和无阶级性,是原始状态下的教育机会均等,只因年龄、性别和劳动分工不同而有差别;(3)教育具有原始性。

教师招考复习资料整理:教育学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

教师招考复习资料整理:教育学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一、教育的概念教育是人类有目的地培养人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是传承社会文化、传递生产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

广义的教育泛指一切有目的地影响人的身心发展(增进人的知识、技能和身体健康、发展人的智力和体力、影响人的思想观念)的社会实践活动,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

狭义的教育专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其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发展变化、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学校教育产生的基本条件:生产力的发展和文字的产生。

学校教育的主要特点:对象主要是新生的一代,任务是实现个体社会化;在受过专业训练的教师指导下进行;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活动。

“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孟子是最早把“教”和“育”连在一起使用的人。

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

二、教育的属性1、本质属性: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2、社会属性: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性。

注:【导论版】对教育的本质问题未得出一致认同的结论,大致有四种观点:上层建筑说、生产力说、特殊范畴说、多重属性说。

三、教育的起源说1、神话起源说:教育是由神创造的,教育目的就是体现神的意志,使人皈依于神或顺从于天。

这是人类关于教育起源最古老的观点。

代表者朱熹、《圣经》。

2、生物起源说:教育是一种生物现象,在人类社会出现以前就已经产生,人类教育发源于动物界中各类动物的生存本能活动。

这是第一个正式提出的有关教育起源的学说。

代表者:法国的利托尔诺和英国的沛西·能。

3、心理起源说:教育起源于日常生活中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

提出者孟禄。

4、劳动起源说:前苏联教育学家提出,也被称为教育的社会起源说。

教育起源于人类所特有的生产劳动是马克思主义观点。

5、生活需要起源说:教育起源于适应和满足人类社会的整体需要。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与教育学必背考点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与教育学必背考点

教育与教育学必背考点关键词:教育、教育的发展、教育学发展教育与教育学必背考点:1.教育概念——广义(社会、家庭、学校);狭义(学校教育)——孟子:最早将“教”和“育”连用——许慎,《说文解字》,最早对教育进行解释2.教育活动三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教育内容,教育措施)3.教育的本质——有目的地培养人4.教育的起源——神话起源(最古老)——生物起源(第一个正式提出,利托尔诺、沛西•能)——心理起源(无意识模仿,孟禄)5.原始形态教育——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无阶级性6.古代教育——中国:夏,最早的学校;西周,政教合一官学体系,六艺教育(礼乐射御书数,分科课程,奴隶社会教育内容);宋代以后,四书五经(封建社会教育内容)——印度:吠陀——埃及:文士学校,以僧为师、以(书)吏为师——雅典:政治家和商人——斯巴达:军人7.近代教育——第一次工业革命以后,初等义务教育普遍实施。

8.现代教育(20世纪以后)——终身化、全民化、民主化、多元化、现代化(记忆:全民多现身)9.孔子——《论语》(非孔子所著)——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启发性原则,历史上第一个采用启发式教学的人)10.学记——教育学的雏形——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建国军民,教学为先”(教育与政治的关系,社会本位论)——“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课内与课外相结合)——“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启发式教学)——“学不躐等”“不凌节而施”(循序渐进)11.苏格拉底——产婆术(问答法)——西方第一个采用启发式教学12.昆体良——《论演说家的教育》——西方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最早对教学法进行了论述13. 夸美纽斯——《大教学论》——近代最早的一部教育学著作——近代独立形态教育学的开端——学年制、班级授课制——泛智教育14. 洛克——《教育漫话》——“白板说”——绅士教育15. 卢梭——《爱弥儿》——自然主义教育16.赫尔巴特——一:《普通教育学》(规范教育学的建立)——二:哲学伦理基础和心理学基础——三:教师中心,书本中心、课堂中心(记忆:教师拿着书本在课堂中)——四:明了、联想、系统、方法——记忆:一二三四17.杜威——一:《民主主义与教育》——三:学生中心、活动中心、经验中心(记忆: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经验)——五:五步教学(困难、问题、假设、验证、结论)——“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和“从做中学”18.培根——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确立下来19.康德——“教育学”列入大学课程20. 梅伊曼、拉伊——实验教育学21. 布卢姆——《教育目标的分类系统》——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动作技能目标22. 布鲁纳——“结构教学论”23.赞可夫——“发展教学论”24. 杨贤江——《新教育大纲》——我国第一部——运用马克思主义教育与人的发展必背考点关键词:身心发展遗传环境教育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教育学第三章《教育与人的发展》必背考点如下:1. 个人身心发展——积极的变化——包括生理和心理两方面2.内发论——孟子、弗洛伊德、威尔逊、格塞尔(记忆:内服威力大,格外爱做梦)3.格赛尔——双生子爬梯实验——生理成熟4.外铄论——荀子、洛克、华生(记忆:外出寻找落花生)5.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遗传、环境、学校教育、个体的主观能动性6.遗传——物质基础和生理前提7.环境——把遗传带给我们的发展的可能性变为现实8.学校教育——主导作用(原因有三:1.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2.专门训练的教师;3.有效控制各种因素)9.个体身心发展规律——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互补性、个别差异性10.顺序性——体现先后——例子:生理上从头到脚,心理上从感知动作思维到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逻辑思维——拔苗助长、凌节而施、学不躐等——教育启发:循序渐进11.阶段性——每阶段都有显著特点——例子:小学生具体形象,中学生抽象逻辑——教育启发:针对每阶段的特点给予合适的教育12.不平衡性——①身心生长不匀速②身心各方面不同时成熟——例子:身高发展在婴幼儿和青春期很快,其他时间很慢;视觉10岁已成熟,思维却要到20岁以后——教育启发:抓关键期13.互补性——一方面缺失,另一方面补偿——例子:盲人触觉灵敏;海伦凯勒身残志坚——教育启发:长善救失14.个别差异性——人与人是不同的——例子:有的人少年早慧,有的人大器晚成——教育启发:因材施教教育学第六章学生与教师必背考点关键词:学生教师师生关系1.学生本质——发展潜能和需要——教育对象。

2015陕西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知识要点归纳(二)

2015陕西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知识要点归纳(二)

2015陕西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知识要点归纳(二)1. 什么是教育、教育学、学校教育?教育就其定义来说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教育泛指增进人们的知训、技能和身体健康,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所有活动。

广义的教育包括: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

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们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

2.学校教育的构成要素有哪些?简述各构成要素在教育活动中的地位。

学校教育包括三个基本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影响。

教育者是从事学校教育活动的人,教师是学校教育者的主体,是直接的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

受教育者是接受教育的人,他既要接受教育者的改造和塑造,同时也要自我改造和塑造。

教育影响是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极其联系得总和,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中介。

3.什么是学校教育制度?简述学校教育制度的基本类型。

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系统,它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基本类型:双轨制学制、单轨制学制和分支制学制。

1902年"壬寅学制"第一个近代学制;1904年"癸卯学制"第一个正式实施的学制;1922年"壬戌学制提出"六三三"学制4.试述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

(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5)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6)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5.为什么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发挥着主导作用?第一教师承担着传承人类文明和促进社会发展的重任;第二,教师受过专门的职业训练;第三,青少年处在身心迅速发展的时期。

2015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重点

2015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重点

教育学一、填空、选择1、最早将“教育”一词连用的是战国时期的孟子。

2、虽然教育的定义在内容和界定方式上有诸多不同,但对我们启发最大的共同之处,“那就是把教育看做是一种活动。

而这些概念的区别,只是对教育作为一种活动的内容、目的、方法、对象、价值的认识不同”。

3、教育是人类社会独有的活动。

4、利托尔诺在《各种人种的教育演变》中明确指出教育是超出人类社会以外的,在动物界中就存在。

他认为,生存竞争是教育的基础,生物冲动是教育的主流,教育起源于动物保存物种而把自己的“技能”、“知识”传授给幼小动物的本能。

5、沛西·能在《教育原理》中也认为教育史一个生物学过程,扎根于本能不可避免的行为。

6、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广义的教育是人类通过有意识的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从而影响自身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

7、学校教育是一种专门的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学校教育自出现以来就一直处于教育活动的核心。

学校教育又被称为“狭义的教育”。

8、学校教育是由专业人员承担的,在专门机构——学校中进行的目的明确、组织严密、系统完善、计划性强的以影响学生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9、学校教育的特点:学校教育具有可控性、专门性和相对稳定性。

10、大观教育的形成:1965年,法国教育家保罗·朗格朗在《终身教育引论》中指出,教科文组织应赞同“终身教育”的原则。

1972年,埃德加·富尔在《学会生存》中对“终身教育”加以确定,并提出未来社会是“学习化社会”。

11、“终身教育”概念以“生活、终身、教育”三个基本术语为基础,带来了一个学习化的社会,带来了教育观念的变革。

12、非形式化教育是指在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中进行的教育,没有固定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也没有稳定的教育内容、活动场所和设施。

13、形式化教育主要是指定型的实体化教育,是学生在有组织的教育机构中所接受的教育,包括古代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机构。

14、制度化教育主要是指正规教育,即指具有类型和层次结构的,按年龄或知识、能力分级的教育制度,从幼儿园延伸到大学,除了包括普通的学术性学习机构之外,还包括适合于全日制职业技术训练的多种多样的专业学习机构。

2015年吉林省教师招聘考试之小学教育学重要考点教育与教育学

2015年吉林省教师招聘考试之小学教育学重要考点教育与教育学

2015年吉林省教师招聘考试之小学教育学重要考点教育与教育学中公吉林教育信息网:/教育与教育学1、教育的概念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方向发展的活动。

2、学校教育制度(1)学校教育制度在形式上的发展正规教育的主要标志是近代以学校系统为核心的教育制度的建立,又称制度化教育。

教育制度的发展经历了从前制度化教育到制度化教育再到非制度化教育的过程。

前制度化教育始于与社会同一时期产生的人类早期教育。

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清朝末年的“废科举,兴学校”,以及随之颁布的全国统一的教育宗旨和近代学制。

中国近代系统完备的学制系统产生于1902年的《钦定学堂章程》(又称“壬寅学制”〉以及1904年的《奏定学堂章程》(又称“癸卯学制”)。

相对于制度化教育而言,非制度化教育所推崇的理想是:“教育不应再限于学校的围墙之内。

”(2)现代教育制度发展的趋势①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②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并延长义务教育年限③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④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⑤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⑥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3、古代中国教育中国早在4000多年前的夏代,就有了学校教育的形态。

西周以后,形成了六艺教育,即六门课程:礼、乐、射、御、书、数。

隋唐以后盛行科举制度。

宋代以后,程朱理学成为国学,儒家经典被缩减为“四书”、“五经”,特别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书被作为教学的基本教材和科举考试的依据,明代以后,八股文被规定为考科举的固定格式,一直到光绪三十一年(1905),清政府才下令废科举开学堂。

4、20世纪以后世界教育的特征(1)教育的终身化(2)教育的全民化(3)教育的民主化(4)教育的多元化(5)教育技术的现代化5、历史上的教育学思想(1)中国古代的教育学思想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对中国文化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知识点全面整理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知识点全面整理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知识点全面整理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1,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2,在西方,“教育”一词源于educate,其中“e”的意思是“引出”或“引导”。

3,最狭义的教育是指思想品德教育活动4,教育的本质属性是育人,这也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5,教育的社会属性包括:①永恒性(由教育本身的职能决定)②历史性③长期性④相对对立性⑤继承性⑥生产性⑦民族性6,教育的三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媒介(教育影响)7,教育者的特征:①主体性②目的性③社会性8,教育者就是教育活动的主体,受教育者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对象,二者构成教育活动的复合主体9,教育中的基本的决定性的矛盾是受教育者和教育内容之间的矛盾10,教育功能作用对象,可分为个体发展功能(本体功能)和社会发展功能(派生功能)11,教育功能的作用的方向,可分为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12,教育功能能作用呈现的形式,可分为显性功能和隐性功能(非预期性功能)13,教育的起源分为:①神话起源说(最古老的观点朱熹)②生物起源说③心理起源说④劳动起源说14,生物起源说是第一个正式提出的有关教育起源的学说,代表:法国利托尔诺和英国沛西能15,心理起源说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的模仿,代表是美国的孟禄16,心里起源和生物起源都否认了教育的社会属性17,根据教育系统所赖以生存的时间标注及建立于其上的产业技术和社会形态,可分为农业社会的教育,工业社会的教育和信息社会的教育18,教育的历史发展阶段:原始形态的教育,古代学校教育,现代学校教育和学习化社会的终身教育19,原始教育的特征:非独立性、原始性、自发性、全民性、广泛性、无差异性(平等性)和无阶级性20,古代社会教育指奴隶社会及封建社会的教育21,奴隶社会教育的特征:①阶级性②与劳动相脱离③学校教育趋于分化和知识化④学校教育制度不健全22,封建社会的教育也是与生产劳动相脱离,并具有等级性,专制性和保守性23,古代西方教育的特点:阶级性、刻板性、道统性、等级性、专制性、象征性(占主导地位)24,人类最早的学校出现于埃及25,中国最到的学校出现夏朝,称为“校”和“序”26,商代学校的名称:“大学”“小学”“庠”“序”27、西周教育的显著特征是“学在官府”,并有了“国学”“乡学”之分28,西周教育的最显著特征是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其中礼乐是六艺的中心29,春秋战国时期“稷下学宫”,特点是学术自由30,汉朝最高教育机构是太学。

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学知识点

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学知识点

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学知识点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教育的概念: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乘传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

学校教育制度在形式上的发展:1、前制度化教育2、制度化教育3、非制度化教育思潮现代化教育制度发展趋势: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并延长义务教育年限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5、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6、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20世纪以后的世界教育的特征:1、教育的终生化2、教育的全民化3、教育的民主化4、教育的多元化5、教育技术的现代化教育学的概念和目的: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

目的是深化人们对教育的认识更新人们的教育观念,并为教育的发展和改进提供依据,为提高教育管理水平和教育水平提供理论选择和指导等。

柏拉图--《理想国》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夸美纽斯--《大教学论》卢梭--《爱弥尔》杜威--《民本主义与教育》洛克--《教育漫画》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建立始于夸美纽斯。

从一门规范学科的建立,从独立的教育学诞生的角度说,通常以德国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为标志。

当代教育学的发展:1、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全世界的传播,是近世纪人类思想史上最重要的事件。

2、1939年,苏联教育理论家凯洛夫明确提出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编写《教育学》的目的。

3、社会的发展,文化的交流,使得世界越来越呈现多元化的格局。

第二章小学教育小学教育的概念:通常是指一个国家学制中第一个阶段的教育,也称初等教育,教育对象一般为6-12岁的儿童。

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是对全体公民实施的基本的普通文化知识的教育是培养公民基本素质的教育。

我国的小学产生于殷周时代。

1878年,张焕纶所创办的上海正蒙书院内附设的小班,是近代小学的开端。

1897年,盛宣杯创办的南洋公学,分为四院,其中的外院即为小学,他是我国最早的公立小学堂。

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学重点

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学重点

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学重点小学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奠基作用,而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中的教育学部分更是考查考生对小学教育理念、方法和实践的理解与掌握。

以下为大家梳理一些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学的重点内容。

一、教育与教育学的发展首先,要了解教育的本质和目的。

教育是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其目的在于促进个体的全面发展,包括身体、智力、情感、社会适应等方面。

教育学的发展历程也是重要考点。

从古代教育思想家如孔子、苏格拉底的教育理念,到近代夸美纽斯、赫尔巴特等教育家的理论,再到现代教育学的多元化发展,都需要考生有所了解。

二、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教育与社会的发展相互制约、相互促进。

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对教育有着深刻的影响。

例如,政治制度决定着教育的性质和目的;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规模、速度和内容;文化传统则影响着教育的价值取向和教育方法。

同时,教育也对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它能够促进社会的政治民主化、经济增长和文化传承与创新。

三、教育与人的发展人的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互补性和个别差异性等规律。

教育要遵循这些规律,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最优发展。

遗传、环境、教育和个体主观能动性是影响人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

遗传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环境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而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是人的发展的内在动力。

四、教育目的教育目的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我国的教育目的是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为理论基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在理解教育目的时,要注意不同层次教育目的的关系,如国家的教育目的、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以及教师的教学目标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五、教育制度教育制度包括学制和教育法规。

学制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及其管理规则,我国现行的学制是九年义务教育制和多种形式并存的高等教育制度。

教育法规是国家为调整教育关系而制定的法律规范的总和,考生需要了解一些重要的教育法律法规,如《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教师法》等。

《教育学》考试考点背诵

《教育学》考试考点背诵

2015年云南省特岗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教育学》知识考试考点背诵考点1 教育的含义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

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方向发展的活动。

教育的构成要素是: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

考点2 教育的起源生物起源说:代表人物是法国社会学家、哲学家利托尔诺。

此理论认为,教育是一种生物现象,不是人类所特有的社会现象。

心理起源说:代表人物是美国教育学家孟禄。

此理论认为,教育起源于日常生活中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

劳动起源说(马克思主义观点):代表人物是马克思。

此理论认为,教育起源于人类所特有的生产劳动。

考点3 二十世纪后期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特点在此时期呈现的特点有:教育的终身化、教育的全民化、教育的民主化、教育的多元化、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考点4 教师劳动的特点教师劳动的特点:复杂性、创造性、示范性。

教师机智是教师劳动创造性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

考点5 教育学的含义和发展教育学的含义: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教育学的发展:孔子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和教育思想家,以他为代表的儒家文化对中国文化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

孔子的教育思想在《论语》中有充分的反映。

我国春秋末年出现了世界上第一部论述教育问题的文献——《学记》。

英国哲学家培根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提了出来。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1632年的《大教学论》,被看作是第一部系统论述教育问题的教育学专著,是教育学形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

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的面世,标志着教育学作为一门规范的、独立的学科正式诞生。

美国杜威和他的《民主主义与教育》,以“儿童中心主义”著称。

凯洛夫主编的《教育学》被公认为世界上第一部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著作。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知识考点汇总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知识考点汇总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知识考点汇总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第一节教育的起源与发展1.“教育”一词最早出现在《孟子·尽心上》。

2.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教育包括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

狭义的教育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活动。

3.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其最根本的任务是促进受教育者身心的发展。

4.教育的基本要素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的影响。

5.教育的起源有神话起源说、生物起源说、心理起源说和劳动起源说。

6.教育的发展阶段有原始社会的教育、古代教育(奴隶社会的教育、封建社会的教育)、近代教育和现代教育(20世纪以后的教育)。

近代教育的特点是教育的国家化、初等教育的义务化、教育的世俗化和教育的法制化。

现代教育的特点包括教育普及化程度越来越高、教育逐渐走向民主化、教育内容更趋丰富与合理、教学组织形式、方法、手段越来越多样化、有效化,以及从阶段性教育走向终身教育。

第二节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1.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2.现存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学记》(《礼记》中的一篇),被称为“教育学的雏形”。

第二章教育与社会和个体的发展第一节教育社会的发展1.教育与社会生产力密切相关。

经济发展对教育的需求是促进教育发展的动力,经济的发展水平决定和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与速度以及教育的内部结构,决定和制约教育的目的,以及学校对课程内容的设置,还对教学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有重要的制约作用。

2.政治制度制约着教育的性质和目的、教育的领导权、受教育权以及教育内容和教育制度。

教育可以完成年轻一代的政治社会化,促进政治体制的变革与完善,推动国家民主政治建设以及在关键时候形成社会舆论、影响政治时局。

3.文化对教育有制约作用,社会文化影响着教育内容、人的教育观念以及各种非正式形式的社会文化对人的态度、观念、行为、道德品质的不同程度的影响。

(完整版)教师招聘考试知识点汇总——教育学篇

(完整版)教师招聘考试知识点汇总——教育学篇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1.“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的“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广义的教育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

狭义的教育特指学校教育。

2.教育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

3.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是教育的本质属性。

4.教育的社会属性:永恒性(只要人类社会存在,就存在着教育)、历史性、继承性、长期性、相对独立性、生产性、民族性。

5.教育的起源:神话起源说——中国的朱熹——教育目的就是体现神或天的意志生物起源说——法国的利托尔诺和英国沛西·能——第一个正式提出有关教育起源学说心理起源说——美国的孟禄——认为教育起源于日常生活中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劳动起源说(社会起源说)——马克思主义认为教育起源于人类所特有的生产劳动6.构成教育的基本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媒介。

教育者不一定是教师,但教师一定是教育者;受教育者是教育的对象和学习的主体。

7.教育活动中教育者、受教育者与教育内容三个基本的要素之间构成了教育中三对最为基本的矛盾:受教育者与教育内容的矛盾,受教育者与教育者的矛盾,教育者与教育内容的矛盾。

教育中的诸多矛盾中,受教育者与教育内容这一对矛盾才是教育中的最基本的、决定性的矛盾,因为它是教育活动的逻辑要点。

8.教育功能的分类:按教育功能作用的对象,分为教育的个体发展功能(又称教育的本体功能)和教育的社会发展功能(又称教育的派生功能)。

按教育功能作用的方向,分为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

按教育功能作用呈现的形式,分为显性功能和隐性功能。

9.原始社会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紧密相连,没有脱离生产劳动而分离出来,其特征有:第一,教育具有自发性、广泛性和无等级性第二,教育和社会生活、生产劳动紧密相连第三,主要的授受方式是言传身教和有意识地模仿学习10.古代社会的教育一般指奴隶社会教育和封建社会教育。

《小学教育学》考试复习重点

《小学教育学》考试复习重点

《小学教育学》考试复习重点小学教育学考试复习重点(提示:黑体部分为特殊关注的知识点,红群部分为增加内容。

)绪论识记:教育学:是研究教育活动,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

领略:教育学的产生与进展:一、教育学的萌芽时期:教育学还没有成为独立学科,其作为教育思想常同哲学、政治、伦理、宗教等思想混杂在一起。

此间的教育专著是《学记》、《雄辩术原理》等。

《学记》是世界上第一部教育专著。

二、教育学的形成时期: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进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一批教育专著的咨询世,标志着教育学形成了独立的科学。

其中,夸美纽斯在1632年写的《大教学论》被以为是最早的具有比较完整体系的教育学著作。

赫尔巴特于1806年发表的《一般教育学》,被以为是第一部现代意义上的教育学著作,杜威发表的《学校与社会》,强调“教育即日子”、“社会即学校”、“从做中学”等教学原则,提出了以儿童为中心的“活动课程”。

三、教育学的科学化时期:19世纪中叶,马克思主义诞生,标志着科学教育学的诞生。

代表作有杨贤江的《新教育大纲》和凯洛夫主编的《教育学》。

第一章教育第一节教育的产生与进展识记:一、教育的起源有三种别同的主张:1、生物起源讲:代表人物是勒图尔诺,这种观点以为动物界也有教育,其基本错误识混淆了动物的本能活动与人类社会教育活动的界限。

2、心理起源讲:代表人物是孟禄,这种观点以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年的“无意识的摹仿”。

3、劳动起源讲:劳动起源讲是在批评生物起源讲和心理讲的基础上,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唯物史观指导下形成的。

要紧观点是:a教育具有社会性,惟独人类社会才有;b、教育是有目的、故意识的活动;c、原始的教育中,传递生产劳动经验是教育活动的要紧内容,语言与交往的进展也与劳动密集相关;d、在阶级社会中,教育具有阶级性;e、教育要实现社会需要,最后要经过人的培养来实现,与人的进展的需要紧密相关。

二、教育随社会的进展而进展。

按社会生产关系分为:1、原始社会的教育:教育水平非常低;教育未独立,是在劳动和社会日子中举行的。

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学》重要考点

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学》重要考点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复习提要本章概括地介绍了教育和教育学的发展过程、不同时期的特点、代表人物及主要思想。

知识点梳理1.教育的概念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

2.学校教育制度(1)学校教育制度在形式上的发展正规教育的主要标志是近代以学校系统为核心的教育制度,又称制度化教育。

教育制度的发展经历了从前制度化教育到制度化教育再到非制度化教育的过程。

前制度化教育始于与社会同一的人类早期教育,终于定型的形式化教育,即实体化教育。

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清朝末年的“废科举,兴学校”,以及随之颁布的全国统一的教育宗旨和近代学制。

中国近代系统完备的学制系统产生于1902年的《钦定学堂章程》(又称“壬寅学制”)以及1904年的《奏定学堂章程》(又称“癸卯学制”)。

相对于制度化教育而言,非制度化教育所推崇的理想是:“教育不应再限于学校的围墙之内。

”(2)现代教育制度发展的趋势①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②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并延长义务教育年限;③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④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⑤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⑥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3.古代中国教育中国早在4000多年前的夏代,就有了学校教育的形态。

西周以后,学校教育制度已经比较完备,建立了典型的政教合一的官学体系,并有了“国学’’与“乡学’’之分,形成了六艺教育,即六门课程:礼、乐、射、御、书、数。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官学衰微,私学大兴,儒、墨两家的私学成为当时的显学。

隋唐以后盛行科举制度。

宋代以后,程朱理学成为国学,儒家经典被缩减为“四书”、“五经”,特别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书被作为教学的基本教材和科举考试的依据,明代以后,八股文被规定为考科举的固定格式,一直到光绪三十一年(1905),清政府才下令废科举开学堂。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重要考点一:教育与教育学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重要考点一:教育与教育学

第一节教育概述【考点1】教育及其要素教育是人类有目的、有意识的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社会文化、传递社会生产经验和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也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

广义的教育泛指一切有目的地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人的智力和体力,影响人的思想品德的活动,是自人类社会有史以来就有的一种社会活动,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

狭义的教育是指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主要指学校教育。

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是包括学生和老师、课程、硬件建设、软件建设等。

概括起来,教育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学习者)和教育影响三个构成要素。

【考点2】教育的形态和属性根据不同的标准,教育可划分为不同的形态。

根据教育系统自身的标准,可将教育形态划分为制度化教育和非制度化教育;根据教育系统赖以运行的场所和空间标准,可将教育形态划分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根据教育系统赖以运行的时间标准以及建立于其上的产业技术和社会形态,可将教育形态划分为农业社会的教育、工业社会的教育和信息社会的教育。

教育的本质属性指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教育的社会属性主要包括:教育具有永恒性;教育具有历史性;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

【考点3】教育的基本规律教育作为一种社会活动,在它的活动过程,要遵循一定的客观规律。

教育最基本的规律有二条。

一条是关于教育与社会发展关系的规律,称为教育的外部关系规律;一条是关于教育和人的发展关系的规律,称为教育的内部关系规律。

第二节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考点1】教育的起源神话起源说认为教育是由神创造的。

这是最古老的观点。

生物起源论以达尔文生物进化论为指导,认为教育是一种生物现象,不是人类所特有的社会现象。

其代表人物是法国利·托尔诺和英国的斯宾塞和沛西·能。

心理起源说认为教育起源于日常生活中儿童对成年人的一种无意识的模仿,把人类的意识行为混同于无意识模仿,导致了教育的生物学化,忽略了人类教育的目的性。

小学教育学考试要点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

小学教育学考试要点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

小学教育学考试要点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一、教育的发展(一)教育的概念1.教育的定义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是传承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

广义的教育指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活动,都具有教育作用。

狭义的教育主要是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通过学校教育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变化的活动。

教育制度是指一个国家各种教育机构和教育规范系统的总和。

包括教育制度环境和教育制度安排。

教育制度环境是指一系列用来指导教育生产过程的基本规则。

教育制度安排是支配各个不同的教育单位之间可能合作与竞争方式的一种安排。

广义的教育制度是国民教育制度,是一个国家为实现其国民教育目的,从组织系统上建立起来的一切教育设施和有关制度。

狭义的教育制度指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总体系,它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1.学校教育制度在形式上的发展历史上曾经有过从非正式教育到正式教育、非正规教育再到正规教育的演变。

正规教育的主要标志是近代以学校系统为核心的教育制度,又称制度化教育。

以制度化教育为参照,之前的非正式、非正规教育都可归为前制度化教育,而之后的非正式、非正规化教育则都归为非制度化教育。

(1)前制度化教育前制度化教育始于人类早期。

在原始社会中,教育是非形式化的,奴隶社会以后逐渐出现定型的形式化教育,即实体化教育。

教育实体的出现,意味着教育形态已趋于定型。

这类形式化的教育形态或多或少具有以下特点:①教育主体确定;②教育对象相对稳定;③形成系列的文化传播活动;④有相对稳定的活动场所和设施等;⑤由以上因素结合而形成的独立的社会活动形态。

当这些形式化的教育实体的特点比较稳定并形成教育的简单要素时,教育初步定型。

教育实体化的过程是形式化的教育从不定型发展为定型的过程。

定型的教育组织形式包括了古代的前学校与前社会教育机构、近代的学校与社会教育机构。

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学重点

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学重点

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学重点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小学教师来说,掌握扎实的教育学知识是至关重要的。

以下将为您介绍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中教育学的一些重点内容。

一、教育与教育学(一)教育的概念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教育具有永恒性、历史性和相对独立性。

(二)教育学的发展教育学的发展经历了萌芽阶段、独立形态教育学的产生以及教育学的多样化发展等阶段。

在萌芽阶段,中国的孔子、孟子以及西方的苏格拉底、柏拉图等思想家都对教育有过重要的论述。

夸美纽斯的标志着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之后,赫尔巴特的以及杜威的等著作,进一步推动了教育学的发展。

二、教育与人的发展(一)人的发展的内涵人的发展包括生理发展、心理发展和社会发展三个方面。

生理发展是指身体的各种组织系统的发育和机能的增长;心理发展包括认知、情感、意志等方面的发展;社会发展则是指个体在社会交往中所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的发展。

(二)影响人发展的因素影响人发展的因素主要有遗传、环境、教育和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遗传为人的发展提供了生理前提和可能性;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对人的发展起着重要的制约作用;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着主导作用;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是人的发展的内在动力。

(三)人的发展的规律人的发展具有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互补性和个别差异性等规律。

教育要遵循这些规律,因材施教,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三、教育与社会的发展(一)教育与生产力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着教育的规模和速度,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影响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教育对生产力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能够再生产劳动力和再生产科学知识。

(二)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性质,制约着教育的目的和内容。

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具有反作用,能够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的人才,促进政治民主,传播思想文化。

(三)教育与文化文化对教育具有影响和制约作用,教育对文化具有传承、创新、融合和选择的功能。

教师资格小学教育学考点-教育学基础知识.doc

教师资格小学教育学考点-教育学基础知识.doc

教师资格小学教育学考点:教育学基础知识教师资格小学教育学考点:教育学基础知识(一)教育概述1.教育的概念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产生于人类的生产劳动,是传承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

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从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人的智力与体力、影响人的思想观念的活动,都可以称作教育。

它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

狭义的教育则指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

学校教育由专职人员和专门教育机构承担。

2.教育的构成要素及其关系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是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

3.教育的本质属性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4.教育的功能个体发展功能和社会发展功能;正向功能与负向功能;显性功能与隐性功能。

5.教育的起源(1)神话起源说(2)生物起源说(3)心理起源说(4)劳动起源说(二)教育学概述1.教育学的概念教育学是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不断探索并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

2.教育学的发展(1)教育学的萌芽阶段《学记》是中国古代一部典章制度专著《礼记》中的一篇,写作于战国晚期。

据郭沫若考证,作者为孟子的学生乐正克。

《学记》是中国古代、世界古代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

孔子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和教育思想家,他的教育思想集中反映在《论语》一书中。

主张“有教无类”,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强调“学而知之”,重视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的基本方法是启发诱导(“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强调学习与思考相结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苏格拉底以其雄辩和与青年智者的问答法著名,这种教学方法又称为“产婆术”。

柏拉图的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他的代表作《理想国》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教育学重要考点:教育与
教育学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
1、教育的概念
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方向发展的活动。

2、学校教育制度
(1)学校教育制度在形式上的发展
正规教育的主要标志是近代以学校系统为核心的教育制度的建立,又称制度化教育。

教育制度的发展经历了从前制度化教育到制度化教育再到非制度化教育的过程。

前制度化教育始于与社会同一时期产生的人类早期教育。

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清朝末年的“废科举,兴学校”,以及随之颁布的全国统一的教育宗旨和近代学制。

中国近代系统完备的学制系统产生于1902年的《钦定学堂章程》(又称“壬寅学制”〉以及1904年的《奏定学堂章程》(又称“癸卯学制”)。

相对于制度化教育而言,非制度化教育所推崇的理想是:“教育不应再限于学校的围墙之内。


(2)现代教育制度发展的趋势
①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②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并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③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
④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
⑤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
⑥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3、古代中国教育
中国早在4000多年前的夏代,就有了学校教育的形态。

西周以后,形成了六艺教育,即六门课程:礼、乐、射、御、书、数。

隋唐以后盛行科举制度。

宋代以后,程朱理学成为国学,儒家经典被缩减为“四书”、“五经”,特别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书被作为教学的基本教材和科举考试的依据,明代以后,八股文被规定为考科举的固定格式,一直到光绪三十一年(1905),清政府才下令废科举开学堂。

4、20世纪以后世界教育的特征
(1)教育的终身化
(2)教育的全民化
(3)教育的民主化
(4)教育的多元化
(5)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5、历史上的教育学思想
(1)中国古代的教育学思想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对中国文化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孔子很注重后天的教育工作,主张“有教无类”,大力创办私学,孔子的学说以“仁”为核心,以“仁”为最高道德标准,重视因材施教。

他很强调学习与思考相结合,学习与行动相结合。

先秦时期以墨翟为代表的墨家与儒家并称显学。

墨翟以“兼爱”和“非攻”为教,同时注重文史知识的掌握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还注重科学技术的传习。

道家主张回归自然、“复归”人的自然本性,一切任其自然,便是最好的教育。

战国后期,《学记》总结了儒家的教育理论和经验。

《学记》提出“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设计了从基层到中央的完整的教育体制,提出了教学相长的辩证关系和“师严然后道尊”的教师观。

主张启发式教学,主张教学要遵循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循序渐进。

(2)西方古代的教育学思想
苏格拉底以问答法著名。

这种问答分为三步,第一步称为苏格拉底讽刺,第二步叫定义,第三步叫助产术。

柏拉图把人分成三种集团或等级:哲学家、军人、劳动者。

其代表作为《理想国》。

亚里士多德认为,教育应该是国家的,主张按照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对儿童进行分阶段教育,提倡对学生进行和谐的全面发展的教育。

他的教育思想代表作是《政治学》。

6、教育学的建立与变革
(1)教育学学科的建立
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建立始于夸美纽斯。

夸美纽斯强调教育的自然性,提出“泛智教育”,他的教育思想反映在《大教学论》中。

(2)规范教育学的建立
从独立的教育学诞生的角度说,通常以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为标志。

杜威和他的《民主主义与教育》是20世纪初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和作品。

①赫尔巴特奠定了教育学的科学基础
在教学上,他强调系统知识的传授,强调课堂教学的作用,强调教材的重要性,强调教师的中心地位,形成了传统教育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的特点。

②杜威与他的《民主主义与教育》
作为现代教育的代言人,杜威主张教育即生活。

主张“在做中学”,在问题中学习。

杜威强调儿童在教育中的中心地位,主张教师应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以儿童中心主义著称。

更多资讯请关注内蒙古教师考试网:
相关推荐:2014年内蒙古教师招考信息汇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