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解字》玉部分类

合集下载

《说文解字》的部首是检字法原则的部首。

《说文解字》的部首是检字法原则的部首。

探究《说文解字》的部首:以检字法原则为
切入点
《说文解字》是我国古代最经典的字典之一,传承至今已有两千
多年历史。

它的部首分类方法是检字法原则,即按照字形的不同部分
划分成不同的部首,分别归类,便于查找。

这种分类方法十分生动、
实用,也为后人的汉字学习奠定了基础。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检字法原则。

它的基本思想是借助比较明
显的字形特征来确定部首分类。

例如,“木”字中的“丿”就是可以
独立成为部首的部分,“口”字中的“亅”则不行。

同样的,鉴于我
国古代文化的特殊性,部首的划分也相对独特。

例如,方块旁边有竖
的部分称作“亻”,起初是“人”的简化形式,但后来也用于表示人
体的相关部位。

而“香”字里的“日”则表达了香气扑鼻的意思。


种精细、生动的分类方法,让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每个汉字的含义,
也为今后研究语言文字提供了重要的思路。

此外,检字法部首的识别也成为我们写字学习中非常关键的一环。

对于初学者来说,往往面对大量生疏的笔画,理不清部首的分类,很
难辨认。

但是如果我们熟练掌握了部首分类,可以根据笔画的组合思考,有针对性地进行记忆与练习,提高写字效率。

在高考、学术研究中,部首分类也经常被用于查字典、研究汉字演变等方面,为我们的
汉字学习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总之,《说文解字》的部首分类方法不仅是一种生动有趣的分类方式,更是我们学习汉字的重要依据。

希望大家能够细心研习每个汉字的部首,深化对语言文字的认识,同时提高写作水平,写出更加精准、优美的文章。

《说文解字》(方人)部字的分类及编排研究

《说文解字》(方人)部字的分类及编排研究

《说文解字》(方人)部字的分类及编排研究《说文解字》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语言文字学研究著作。

这部著作被人们誉为“中国文字学经典”,由西汉末年的方人所著,历经几千年,仍被广泛使用。

《说文解字》共分成四部,按部字分为部首、卤字、双字和撮字。

部首是由一个简单字符组成的笔画,它们可以用来表示汉字的意义和发音。

《说文解字》中的部首被分为六部分:人(人)、日(日)、口(口)、心(心)、竹(竹)和艹(艹)。

它们被编排在说明部字的方式中,例如“人日口心竹艹”,这样就可以更加方便地记忆和理解部字。

卤字是以卤字符号为核心的笔划组成的字,它们由一种简单的符号组成,并且有一定的词义和发音。

《说文解字》中的卤字被分为三部分:卤字符号,此、乃、且、礻、犭、乚、亻、爪和邑。

它们被按照组成的字的顺序来编排,例如“此乃且礻犭乚亻爪邑”,这样就可以更容易记忆和理解卤字。

双字是由两个简单字符组成的字,它们有着一定的意义和发音。

《说文解字》中的双字被分为五部分:山、木、水、火和土。

它们被分组排列,例如“山木水火土”,这样就可以更容易记忆和理解双字。

撮字是由三个简单字符组成的字,它们有着一定的意义和发音。

《说文解字》中的撮字被分为五部分:云、雨、风、雷和雪。

它们被分组排列,例如“云雨风雷雪”,这样就可以更容易记忆和理解撮字。

从上面可以看出,《说文解字》中每种字符都有一定的分类和编排,这是为了让读者更容易地记忆和理解这些字符。

它们也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把汉字的意义和发音系统化的方法,使我们更好地理解汉字的结构和规律。

《说文解字》中的分类和编排研究,让我们更好地理解汉字,对于汉字文字学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

玉



隋唐时代
经济繁荣,文化发达,对外交往密切,长安成为国际 性都市。这时的手工业极其兴隆,手工艺品也是对外贸易 的重要商品。但此期玉器出土甚少,现在知道的不过玉杯、 佩饰、带扣、带板、玉簪、衮册等很少几种。唐代玉器和 器形与汉代和魏晋南北朝的风格不同,大量出现花鸟、人 物饰纹,器物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有实用价值的杯碗增 多,并出现新型饰件和表示官阶高下的玉带饰物等。
发展史


旧石器时代
华夏祖先选择美石磨制玉器,最早见于2000年前的内蒙古查海兴隆洼文化遗 址的一对白色玉块表明距今约一万多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中国玉业的萌芽与建 立。 在中国,玉器从旧石器时代至今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了,它记录了人类 生活,社会的变迁,比金、银、铜、铁器不知要早多少年。从旧石器时代到奴隶 社会、封建社会,玉器的佩带代表着人们社会地位。从碾磨的玉器到精美的玉雕 作品,玉器随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玉的文化随之更加丰富———新石器时代的玉 龙、玉璧,商周的玉刀、玉戈,春秋的剑饰、带钩,汉代的瑞兽,唐宋的花鸟发 簪,及元明清的大件玉雕,特别是清代,雕琢艺术可以说达到了中国玉雕史的巅 峰。值得一提的是明末清初的工匠陆子冈所制作的玉佩,开创了图文并茂、构图 新颖、做工精湛的玉佩饰物之先河,至今仍被推崇备至,俗称“子冈佩”。它为 玉的文化添增了更加绚丽的色彩。 美玉得到我们东方人的万般垂爱。东方人 往往用玉来比喻人的德性,儒家讲究“君子必佩玉”,“无故,玉不去身”等。 中国出土资料证明,新石器时代早期已有玉器。在浙江河姆渡新石器时代文化遗 址中,发现有少量玉珠、玉管和玉玦等。但中国玉器的起源,应当比这更早。玉 器脱胎于石器的母体,远远超越了石器。最初只是小玉块钻一孔用作垂饰,或象 磨制石器一样,磨成玉制武器或工具。到了新石器时代晚期,玉器才有雕刻花纹 或磨得光滑的制品,器形也比较大,比较复杂,可算做工艺品。以磨制石器为主 要标志的新石器时代,加工玉石器的技术是相同的。制石技术由打制发展到磨制, 经历了数千年,制玉技术大致也经历了同样的过程。二者在使用技术和工具上可 能完全相同,但玉器除实用外,还有其他的需求,因而在技术要求上比制造石器 复杂。玉器不仅要求光洁度比石器高,有的还要镌刻各种花纹图案,这是出于人 们审美的需要,是非实用的艺术装饰。这在石器上很少见。

《尔雅》、《说文解字》、《论衡》训诂术语比较

《尔雅》、《说文解字》、《论衡》训诂术语比较

《尔雅》、《说文解字》、《论衡》训诂术语比较作者:罗燕来源:《语言文字学》2015年第06期摘要:把《尔雅》、《说文解字》和《论衡》中的训诂术语进行分类比较,三书都使用了义训,作为专门的辞书,《尔雅》和《说文解字》在义训、音训方面也较多,尤其是《说文解字》,形音义并存。

而《论衡》是一部哲学专著,书中多是义训,没有形训。

《说文解字》、《论衡》在《尔雅》的基础上有所发展,《论衡》中的术语比较灵活。

关键词:尔雅;说文解字;论衡;训诂术语中国语言学史上,训诂专书是古人所做的训诂资料纂集而成的著作。

《尔雅》是我国第一部全面系统整理、解释古代文献词语的专著,也是我国最早的词典。

书中保存了很多词的故训,不仅可以使我们学习古代文献,而且也为汉语词汇史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书中以义训法为主。

《说文解字》则是现存最早的解释文字形音义的字书,是我国第一部系统完备的字典,也是我国第一部集形音义于一体的训诂巨著。

《论衡》虽然不是一部辞书,而是一本哲学类专著,但是书中也保存着丰富的训诂学资料。

这三部书成书年代都比较早,《尔雅》最早见于《汉书·艺文志》,它的成书年代至少在汉代或者汉以前。

《说文解字》和《论衡》都是东汉的书,这三本书的语言处于上古汉语或者上古汉语向中古汉语过渡的阶段,所以,对这三部书中的训诂术语进行比较,可以略窥当时训诂上术语的面貌和发展历史。

训诂术语是用来阐释,分析,辨别语言的专门用语。

本文之所以把三者结合起来比较,考虑的是三书成书年代比较接近,尤其是同在东汉的《说文》和《论衡》。

本文主要对书中出现的主要的释义术语、注音术语、两种训诂术语进行比较分析。

一、释义术语释义术语是指解释词语、文句以及篇章含义的训诂术语。

这类训诂术语主要是为了分析阐述文献字词和文义。

三书中的释义术语有:这类训诂术语是注释古书中最常使用的一种方法,用判断句的格式来注释,可以翻译为什么是什么。

《尔雅·释言》:“殷、齐,中也。

汉字的整理和规范

汉字的整理和规范

汉字的整理和规范作者:欧明涛欧璇来源:《中文信息》2019年第04期摘要:汉字在从“隶变”、楷变”和“简化”的过程中逐渐稳定,凝聚了一代又一代经学家、语言文字学家的心血。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更好地推动教育、科技、文化事业的发展,先后颁发了各种规定,汉字的整理和规范工作有序开展,语言文字进一步规范化、标准化,汉字的形体基本得到稳定。

2001年1月1日起施行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更是将使用规范汉字上升到法的高度。

关键词:汉字整理规范隶变楷变简化中图分类号:H124 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1003-9082(2019)04-0-01汉字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古文字(包括甲骨文、金文、籀文、简书、小篆等书体)和今文字(包括隸书、草书、楷书和行书)两个阶段,在不断整理和规范的过程中,通过“隶变”、“楷变”和“简化”三次巨变后,逐渐稳定。

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不仅凝聚了一代又一代经学家、语言文字学家的心血,也离不开官方的积极倡导和大力支持。

东汉许慎说“仓颉之初作书”,认为文字是由仓颉一人所造,在某种程度上说是不可能的事。

真实的情况可能是,在部族不断融合和统一的过程中,人们(尤其是部族首领)逐步认识到文字的外形极端混乱对互相交流和记录历史带来很大的不便,黄帝就委命作为史官的仓颉对文字进行整理。

因此,仓颉充其量不过是第一个整理汉字的人。

“及宣王,太史籀著大篆十五篇,与古文或异。

……其后诸侯力政,不统於王,恶礼乐之害己,而皆去其典籍。

分为七国,田畴异亩,车涂异轨,律令异法,衣冠异制,言语异声,文字异形。

秦始皇帝初兼天下,丞相李斯乃奏同之,罢其不与秦文合者。

斯作《仓颉篇》,中车府令赵高作《爰历篇》,太史令胡母敬作《博学篇》,皆取史籀大篆,或颇省改,所谓小篆者也。

”由许慎在《说文解字·叙》中说的这番话可以看出,汉字在经过仓颉进行一次整理后,还在周宣王时期通过太史籀进行过一次整理,遗憾的是太史籀奉命编写的这本儿童识字课本《史籀篇》失传,后人只能从秦国的石鼓文中了解籀文的特点。

汉字部首分类

汉字部首分类

汉字部首分类(一)汉字造字法部首举例(部首,是编排字典辞书的名称。

《说文解字》把有共同形符的字归为一部,以该形符字作首字,用来统率这一部的字,这个形符字就叫“部首”。

部首表示该部字的义类,部内字的意义都与部首有关。

如“符”,与“竹”有关。

)一、人之类部首:1.人部(俊、仁、依、伦、作)。

2.儿部(儿、兄、先、元)3.大部(夷、亦、奔、夫、天)4.立部(端、竦、竢)5.士部(壮、志)6.女部(好、妇、姜、妨、妄)7.子部(字、孩、孟)8.男部(舅、甥)二、四肢五官类部首:1.页部(颜、题、颠)2.耳部(圣、聪、闻)3.目部(睡、相、眷)4.见部(观、览、觐)5.口部(吻、含、问)6.舌部(舐、舔)7.甘部(甜)8.旨部(指)9.言部(诛、诗、信)10.欠部(歌、饮)11.心部(恩、性、恭、快、息)12.手部(拳、把、承)13.又部(叔、受、取)15.廾部(戒、兵、弄、丞)16.足部(蹄、跨、距)17.止部(歷、步)18.走部(赴、超、越)19.辵部(道、巡、迈、造)20.彳部(徐、循、往)21.肉部(腐、背、肺、肯、胡)22.尸部(居、展、尼)三、鬼神祭祀类部首:1.鬼部(魂、魄、醜)2.示部(神、社、祖、祝、礼)3.巫部(觋)四、疾病类部首:疒(chuáng)部(疾、病、疮、痕、疚)五、衣食器用类部首:1.衣部(衣、衷、袒、)2.巾部(布、帛、帏、常)3.革部(鞋、勒、鞭)4.韦部(韬、韧、韈)5.系部(绢、维、经、红)6.网部(罔、罗、羁)7.方部(旗、施、旄)8.弓部(彊、张、弹)9.矢部(矫、短、知、)10.戈部(戒、战、贼、武)11.矛部(矜)12.刀部(初、刊、剪、副、辨)13.斤部(斧、所、斯、斫、新)14.皿部(盆、益、盛)17.火部(燃、烧、焚)18.米部(精、粗、粲)19.酉部(酒、醴、醉)六、邑居宫室类部首1.囗部(国、围、固)2.邑部(邦、都、鄙、郭)3.行部(街、術、衝)4.宀部(室、家、宫、客)5.广部(府、废、庙)6.门部(闺、闭、间)7.户部(扉、扇、房)七、金玉财宝类部首:1.金部(银、铜、错、锐)2.玉部(璋、理、玩、珍)3.贝部(财、货、贤、责)八、天文地理类部首:1.日部(时、景、暗)2.月部(朔、期、朗)3.风部(飒、飘)4.雨部(雷、零、霜)5.气部(氛、)6.土部(地、堂、坦)7.山部(岳、崇、崔)8.厂部(厚、原、厲)9.石部(碑、磨、破)10.阜部(陵、阿、阳、阴、除)11.水部(江、河、清、流)九、动物类部首:3.羊部(美、群、羸)4.犬部(狗、默、猛、犯)5.鸟部(鸽、鴳、鸣)6.隹部(雅、雁、雄)7.虫部(蛇、蜀、强、雖)十、植物类部首:1.艸部(草、苦、落、蒋)2.木部(析、构、朴、权)3.竹部(符、篇、简、算)4.禾部(秋、秉、秀、颖)汉字部首分类(二)1.表示植物种类的常用部首,有11种:草字头、木、禾、爿、片、米、麻、瓜、竹、谷、麦2.表示动物种类、部位的常用部首,有28种:犬、豸、虫、卵、禹字底、虎字头、采、角、毛、羽、革、韦、皮马、豕、鹿、兔、鼠、牛、羊、鸟、隹、象、龙、龟、黾、虎、鱼3.表示日月山川地理自然现象等常用部首有18种:日、月、夕、辰、山、石、田、水、冰、土、里、大口框、阜、邑、火(四点底)、穴、雨、风、气、金、幽字底、西、炯字旁4.表示房屋建筑的常用部首有8种:宝盖头、尸、广、厂、瓦、户、门、5.表示人的整体、外形、部位的常用部首,有35种:大、人、单人旁、士、儿、男、子、女、夫、父、母、身、硬耳刀、犯字旁、工、老、比、文、尸、首、见、欠、病字旁、包字头、尤去点、黑、鬼、己、歹、王、血、耳、自、骨、齿、心、臣、肉、页、面、口、曰、言6.表示手及有关手的动作的常用部首,有10种:手、爪、又、寸、反文、殳、共字底、提手旁、支、雪字底7.表示脚及脚的动作的常用部首有9种:止、足、走之、走、三笔反文、双人旁、建之、行、立、疑字底8.表示工具、兵器的常用部首有12种:几、缶、车、贝、斗、网、皿、酉、豆、臼、舟、辛、其、戈、弓、斤、矢、矛、刀(包括立刀)9.表示丝绵织品的常用部首,巾、绞丝、幺、衣10.表示颜色的常用部首:黄、黑、白、赤、彩字旁、青11.表示数量的常用部首有:一、二、八、十12.表示形状的常用部首有:小、大、方、匠字旁、卜、13.其余:示、秃宝盖、私字旁、食、巡字旁、毋、业、用、卤、音汉字部首歌据统计,我国的汉字多达60000余个,而一般人只能掌握其中3500个左右的常用字。

浅析《说文解字》玉部字及中国古代玉文化——以部分玉部字为

浅析《说文解字》玉部字及中国古代玉文化——以部分玉部字为

浅析《说⽂解字》⽟部字及中国古代⽟⽂化——以部分⽟部字为⽂字是汉语的书写符号,更是⽂化的载体,东汉许慎编著的《说⽂解字》是我国古代第⼀部字典,是⽂字符号的集⼤成之作,也是古代⽂化的⼀⾯镜⼦。

《说⽂解字·⽟部》包含了丰富多彩的中国⽟⽂化,其中⽟部就收字⼀百三⼗九个,解释了形形⾊⾊的⽟,对⽟部字及从⽟之字进⾏分类考察,体现了我国发达的⽟⽂化。

《说⽂·⽟部》:“⽟,⽯之美。

有五德:润泽以温,仁之⽅也;鳃理⾃外,可以知中,义之⽅也;其声舒扬,专以远闻,智之⽅也;不挠⽽折,勇之⽅也;锐廉⽽不忮,絮之⽅也。

象三⽟之连,其贯也。

凡⽟之属皆从⽟。

”《说⽂》中,许慎在其他字部⾸下,对字义分析⼀般都简单地指明“~也”,但是对“⽟”的解释却⽤了五个排⽐句,象征君⼦“仁”、“义”、“智”、“勇”、“洁”五种德⾏。

这不仅是对⽟的赞美,也是对⽟所代表的五种君⼦德⾏的衬托。

这种解释分析已经超出了⼀般字义解释的范畴,⽽是对“⽟”字和⽟⽂化关系的⼀种阐释。

中国古代可以说是⽟的王国。

帝王⽤⽟既能显⽰其天意和权⼒,更能显⽰其⾄⾼⽆上的威严;君⼦佩戴则可以表⽰出品德之⾼尚及⾏为之端庄;⽽庶⼈戴着也体现出⼀种风流和习俗。

⽟确实很美,这些很⾃然的跟古⼈的审美情趣、伦理道德意识相契合,这是⽟在先秦时期受到宠爱的原因之⼀。

再者,⽟在那时⽤途很⼴泛,祭祀、政权、朝聘、⼈事等⽅⾯都离不开⽟。

古⼈不仅能⽤汉字表⽰天然的⽟⽯,⽽且还给打磨的⽟器取了不同的名字,并⽤汉字表⽰出来,这些表⽟器的汉字《说⽂》共收三⼗多个,多为形声字,解释为“从⽟某声”。

只有琥、珑、瑞、瑁、珥这五个字解释为会意兼形声字。

具体可做如下分类:第⼀类:祭祀、丧葬类⽟器。

祭祀⽟器专指那些⽤来祭祀天地四⽅、先宗列祖、⽇⽉星⾠、⼭岳河川以及其他各路神灵的⽟器。

《说⽂》“瑒”字的解说为以祠宗庙者,可见瑒可⽤于祭祀先祖列宗。

《说⽂》⼀上⽟部:“靈,巫也。

以⽟事神,从⽟雷声”异体作靈,从巫。

金岷彬:汉字与火文化、玉文化

金岷彬:汉字与火文化、玉文化

金岷彬:汉字起源与火文化、玉文化(2014-01-15 13:26:36)转载▼分类:语言文字标签:汉字起源文化中国玉文化:解读“黄金有价玉无价”玉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里的极为重要的一部分。

在中国,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研究玉和解说玉的文章、著作不可胜数。

笔者对于玉器,是一位外行,但是笔者通过汉字来研究中华文化的持续努力,必然也要涉及到中华玉文化。

作为外行接触到玉文化的内容时,笔者根据自己的知识结构,在玉文化的探讨里对自己提出的要求是:既然中国的玉器制品及制造工艺享誉世界,历史悠久;既然中国古代有非常精湛的治玉工艺技术,那么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来看,古代中国的治玉技术对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起着什么样的作用。

其二,古代赋予玉的种种观念意识,又是如何“从精神变物质”地影响了中国的社会进程。

还在史前石器时代,玉石就因为其晶莹的色泽、给予人的温润细腻的特别触觉、坚硬的质地而引起原始初民格外的关注,进而受到喜爱,受到尊崇,被赋予了通天达地的“灵性”。

史前考古的出土文物里就有原始先民祭祀天地的玉器。

玉器的特殊质地给人特殊的视觉和触觉,使玉器成为原始先民喜爱的物品随身佩戴,佩戴玉饰的风俗习惯延续了几千年直到现在。

历朝历代都有精美的玉石陈设摆饰作品,因其体积和重量、因其雕制功夫量、因其艺术精湛,而成为价值连城的玉器工艺品。

玉,还做成了帝王的玺印,是古代中国至高无上的权力的象征。

笔者以为,中国传统的“玉文化”,可以归纳出以下一些内容:①玉器的使用习俗;②玉器的加工制造技术,包括玉石开采运输、对玉材的判断鉴别、加工工艺和加工机械;③对于玉的物理性质的认识和赋予玉的人文性;④对于玉材玉品的价值观念;⑤对于玉器的观赏审美;⑥对于“玉”符号的理念(玉人、玉女、玉面、玉体、玉笋、……玉玺、玉成、玉立、玉策、玉虚、玉台、玉宇、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等等用玉来表达的概念)。

一位作家把中国的历史比喻为“玉河”(霍达《穆斯林的葬礼》,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原始玉器

原始玉器

花园庄M54出土玉器
• 花园庄M54,是一座商代贵族墓,随葬品丰富, 包括青铜、玉、陶、石、骨、蚌器及象牙器共
计570件,其中出土玉器共210件。
• 器类:礼仪用器:龙形佩、鹅、鹦鹉、管、环、璧
殷墟玉器—玉象
• 妇好墓出土玉象数件。象本生长在热带和亚热带 地区,古气象学研究表明,三千年前的商代晚期 中原平均气温较现在高2度,湿润多雨并且分布
商代制玉工艺
• 工艺:圆雕、片雕、镂雕、线刻、管钻、镶嵌、俏色
• 线刻包括三类,单阴线、双钩阴线、阳线 • 单阴线:有两种:一、用砣具勾划,深浅均匀;二、用 尖锐刀具反复琢刻,带细线毛边的“毛刀”。 • 管钻:技术较为进步,一般无台痕。
• 镶嵌有三类:一、玉器镶嵌绿松石;二、青铜器镶嵌玉 石;三、其他质地器物镶嵌绿松石。
玉的鉴别
• 水鉴别法:将一滴水滴在玉上,如果成露珠状,久不散者 是真玉。 • 手触摸法:若是真玉,用手摸有冰凉润滑之感。 • 观察法:将玉对着光亮处观察,颜色剔透、绿色均匀分布 的是真玉。 • 舌尖鉴别法:舌尖舐真玉有涩的感觉,而假玉则无。 • 此外,还可以用放大镜观察,主要看有无裂痕,有裂痕的 其价值大减。
玉石相关基础知识
• 玉有软玉、硬玉之分 软玉一般指产于我国新疆一带的白玉、青玉、碧 玉与东北岫玉等,硬玉是指产于缅甸的翡翠。无论是软玉、硬玉,它 们的质地都非常坚硬,颜色十分璀璨,故冠以“石中之王”的美誉。 玉石价值本已不菲,再经过巧匠的加工雕琢,就变成了一件件价值连 城的宝物。玉器随着时代发展,就逐渐形成了玉的文化。
称坚旧 之韧石 为,器 “具时 玉有代 ”美发 丽现 的有 色些 彩石 和材 光质 泽地 ,

旧 石 器 代 时 过 代 渡 向 时 新 期 石 器 时

《说文解字》在中国语言学史上的价值

《说文解字》在中国语言学史上的价值

《说文解字》在中国语言学史上的价值《说文解字》(以下简称《说文》)是我国语言学史上的一部不朽名作。

清代学者王鸣盛在《说文解字正义序》中曾说:“《说文》为天下第一种书,读遍天下书,不读《说文》,犹不读也;但能通《说文》,馀书皆未读,不可谓非通儒也。

”此书推崇《说文》未免太过,但若换一角度,或许并不为过。

《说文》是我国第一部系统的文字学专著,是我国第一部形音义兼释的字典,它首创部首分类的编排体制,第一次把六书理论同汉字分析有机地结合。

正如陆宗达先生所说:“从全世界的范围考察,《说文》也是出现最早的、系统合于科学精神的、具有独创的民族风格的字典。

”[1] 《说文》在中国语言学史和世界语言学史上所占有的特殊地位使得对它的深入研究,尤为必要,以下便是对《说文》在中国语言学史上价值的界定。

一、标志着我国文字学的正式建立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的字书就已经出现。

班固《汉书?艺文志》所载周宣王所作《史籀》15篇(即后代的《史籀篇》)是最早的一部字书。

在《说文》之前,《仓颉篇》《爰历篇》《博学篇》这些文字学著作均已出现。

见于《汉书?艺文志》的字书还有《凡将篇》(司马相如作)、《急就篇》(史游作)、《元尚篇》(李长作)、《训纂篇》(扬雄作)四篇。

在众多文字学著作中,《说文》何以倍受关注且泽被深远呢?可以说这与许慎的正确文字观,尤其是与他对文字的系统性的认识是密不可分的。

早期的字书,类似于近代的《千字文》和《百家姓》,都是孩童启蒙识字的教科书,被编辑成合辙押韵、朗朗上口的课本形式,便于记忆和诵读,然而其缺点亦很明显。

由于这些字书仅是罗列和堆砌单字,无顺序和规律可言,既不便于检索,又未作任何解说和阐释,因而被世人称作“杂字书”。

这种“杂字书”在文字学史上无甚价值。

许慎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他以其系统的文字学观点克服了上述“杂字书”的诸多缺陷。

这种系统性主要体现在“六书”理论和他首创的540部分类体制上。

许慎第一次把“六书”理论与汉字分析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说文解字》中女部的文化研究

《说文解字》中女部的文化研究

《说文解字》中女部的文化研究一、玉字阐释《说文解字·玉部》:“玉,石之美也。

有五德:润泽以温,仁之方也;鳃理自外,可以知中,义之方也;其声悠扬,专以远闻,智之方也;不折不挠,勇之方也;锐廉而不忮,絜之方也。

象三玉之连,其贯也。

凡属玉之属皆从玉。

”大致意思是说,玉是美丽的石头,有五种美德,玉字形体象三块玉组成,中间的一竖将其连贯起来。

但是许慎对玉的解释着重它的“五德说”,而没有从字形发展的角度来分析。

许慎是东汉人,因其见的文献材料有限,所以《说文解字》的分析难免有所疏漏。

时代的局限与阶级局限也是分不开的,《说文解字》也是为当时的王政服务的,而许慎对玉“五德”的高度赞扬很有可能是推崇儒家思想的结果。

我们可以从玉的字源上来追溯玉字的本义。

玉字的甲骨文写作“”,象用绳子串连的三块玉片,并且两头露着绳子,金文写作“”,两头已经不把绳子露出。

小篆沿用了金文的写法,但是三横是要求等均分布的,与“王”字不同。

到了楷书阶段,人们为了与王字区分开,将其加一点写作“玉”,但是当它作为字的偏旁部首时一般还是写作“王”,只是最后一笔写为提。

专家根据玉字的形体结构进行分析,认为史前人类最初只是把玉从石头中挑选出来,仅仅是因为它特有的光泽而将其作为一种装饰品,很可能还夹杂着贝壳串连起来。

所以许慎强调玉字“五德说”的解释是他个人加上去的,有一定的主观色彩。

二、玉部字的分类《说文解字·玉部》里收录的126 个字,可以分成几种类型。

其中,有的划到普通玉石这一类,它们并没有特别的性质,仅仅是一块美玉。

有的字是描述玉不同的颜色,如“瑕”,释为玉石上的小赤色。

“璊”,释为玉的赤色,像这些形容玉色的词也可以归为一类。

还有的是一种容器,像“瓘”指酒尊,“瓃”特指天子们的酒尊,我们可以把它们归纳为生活用具。

除此之外,还有几个个别的字比较独立,很难与别的字归为一类,我们称它们为杂类。

从玉的特殊用途主要分为以下四种玉。

(一)装饰品这类字是从审美角度而言,作为装饰品,当然是找些外观漂亮的东西来佩戴和摆设。

汉语言文字学期末考试押题卷

汉语言文字学期末考试押题卷

汉语⾔⽂字学期末考试押题卷1.关于“六书”,我们通常采⽤许慎的名称和班固的次序,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这基本上符合汉字发展的规律。

最早对“六书”加以说明的是许慎,只是过于简单,每⼀书只⽤⼋个字来解释,如许慎在《说⽂解字.叙》中对“会意”的解释:会意者,⽐类合谊,以见指挥,武信是也。

A:假借者,本⽆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

2.清代学者戴震将“六书”分为“四体⼆⽤”。

3.《说⽂解字》将九千多个⼩篆归并在 540 个部⾸之中,⾸创了部⾸法。

在《说⽂解字》中,“颖”属和部,“理”属⽟部,“背”属⾁部,“郡”属⾢部。

A:《说⽂解字》将九千多个⼩篆归并在540 个部⾸之中,⾸创了部⾸法。

在《说⽂解字》中,“徒”属部,“弄”属部,“修”属部,“阶”属部。

4.段⽟裁在《说⽂解字注》中说:“析⾔之,独体为⽂,合体为字,统⾔之,则⽂字可互称。

”5.“⽌”和“趾”可以理解成本字和假借字字的关系,也可以理解成母字和分化字字的关系。

A:北”和“背”可以理解成本字和假借字字的关系,也可以理解成母字和分化字字的关系。

1.殷契:就是商代甲⾻⽂。

殷者,商代最后的都城。

契者,商⼈传说中的先祖。

故称“殷契”。

2.分化字:分散多义字职务的主要⽅法,是把⼀个字分化成两个或⼏个字,使原来由⼀个字承担的职务由两个或⼏个字来分担,我们把⽤来分担职务的新造字称为分化字。

3.合⾳字:就是读⾳由⽤作偏旁的两个字反切⽽成的字。

中古时代的佛教徒为了翻译梵⾳经咒曾造过⼀些合⾳字来表⽰汉语⾥所没有的⾳节。

4.同形字:同形字这个名称是仿照同⾳词起的,不同的词如果语⾳相同,就是同⾳词,不同的字如果字形相同,就是同形字。

⽐如“⾏⾛”的“⾏”和“⾏列”的“⾏”。

5.草书:有⼴义和狭义之分,⼴义的,不论时代,凡是写的潦草的字都可以算是草书,狭义的,即作为⼀种特定字体的草书,则是在汉代才形成的,⼤约从东晋时代开始,为了跟当时的新体草书相区别,称汉代的草书和章草。

《说文解字》概述

《说文解字》概述

《说文解字》概述
《说文解字》是元代书家高鹗编著的一部汉语词典,是中国迄今现存最古老的词典之一,也是山东省收藏最宝贵的字书,书名取自荀子《尚义·劝劳》中“说一解百。

解千,
字之本也”。

高鹗着述了汉语字词表达方法,为今后出版古籍字词用法提供了有力的参考
借鉴,并以此为基础创立了现代汉语语言学。

《说文解字》共8卷,其分类法是按照“形声字、会意字、會形複合字、迁汉化音字”四部分分类。

另外,通过添加构字詞、义音字項,高鹗还对许多流行的口语词语进行了辨
析解释。

《说文解字》是世界上首部由一人编写的百科全书,被誉为“中国文字史之祖”,它
整理了2000多年来中国文字发展演变的情况,从各时期以几百个字集及其他文献文物中
处理出总计4800多个字词。

高鹗以字旁、字形及相关文字解释词语,伴随有篆隸楷书的
篆刻模本,使古文字保存完整而清晰,历代读者使用无困难,进而极大地促进了汉语文字
及其文化的传承。

《说文解字》为历代汉文阅读、学习、研究奠定了重要基础,从此可看出它被普世学
术界所公认,作为历代文字史研究和汉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它至今仍为汉文研究和汉语文
化保存起到积极而重要的作用,是中国古代思想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极为深远
的影响。

1.《说文解字》名词解释

1.《说文解字》名词解释

《说文解字》名词解释
《说文解字》是中国最早的系统分析汉字字形和考究字源的字书,也是首部按部首编排的汉语字典。

它是由东汉经学家、文字学家许慎所编撰。

《说文解字》的名称有两层含义:一是“说文”,即解释文字;二是“解字”,即剖析字形。

它首创了汉字部首的概念,以形作为分类的依据,是汉字部首的鼻祖。

《说文解字》的内容包括以下几部分:首先是对汉字的起源和演变进行概述;其次是列出每个字的部首和对应的字义解释;最后是列出每个字的读音并解释其含义。

《说文解字》的编者是东汉文学家许慎。

《说文解字》的内容有以下几个特点:
1.集中、系统地阐述了“六节”理论,为后来文字学的研究提供了钥匙。

2.在部首方面,全书共列出五百四十个部首,对每个部首都有明确的定义和举例说明。

这些部首按照部首的形状、笔画、笔顺进行分类,方便了读者对汉字的查找和理解。

3.《说文解字》不仅解释了每个字的字义,还列出了许多字的异体写法,包括篆、隶、行、草等字体。

这为研究汉字的演变和历史提供了
宝贵的资料。

4.在文字的编排上,采用部首法进行编排,使得查找汉字更为方便和有序。

5.《说文解字》中还首次阐述了“六书”的内容,贯穿了六书的原则,为后来的汉字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框架。

许慎对六书分别下了定义,举了例子,后世讲六书都沿用许慎的名称和定义。

总之,《说文解字》是一部具有重要价值的语言学著作,它系统地阐述了汉字的起源、演变和结构,为研究汉字的历史和文化提供了重要的资料和理论框架。

《说文解字?玉部》的编排及分类

《说文解字?玉部》的编排及分类

《说文解字?玉部》的编排及分类作者:彭洲洋来源:《智富时代》2019年第03期【摘要】《说文解字》是东汉许慎所著的,汉民族第一部分析字形、说解字义、辨识声读的字典,是我国文字学史上的奠基之作。

《说文解字》共540部,收字9353个,其中“玉”部正文126个,重文17个。

本文试图从编排情况入手,依据“玉”部字的字形和字义进行分类和统计,对《说文解字·玉部》字的基本面貌进行初探。

【关键词】《说文解字·玉部》;编排;分类《说文解字》(以下简称《说文》)是中国第一部系统地分析汉字字形和考究字源的字书,也是首部按部首编排的汉语字典。

它是科学文字学和文献语言学的奠基之作,在中国语言学史上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说文·玉部》在《说文》中占有一定比例,玉石承载着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历史文明,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对该部字的研究有助于利用玉文化建立起该部字较完整的体系。

一、《说文·玉部》的编排关于部次,许慎的原则大体是:始一终亥,据形系联。

所谓“始一终亥”,就是根据汉阴阳五行家“万物生于一,毕终于亥”的说法,以“一”部开始,以“亥”部结束来排列部首。

同部字的第一个字就是部首,并用“凡某之属皆从某”标明。

所谓“据形系联”,就是把形体相近的部首排列在一起。

如第一卷“一、上、下、示、三、王、玉、珏”的部首排列。

《说文》部首也有以意义相近为序的。

如第十四篇的“甲、乙、丙、丁、戊、己、庚”等部首,因为都是干支字,所以排列在一起。

关于字次,大体上是按字义类别编排,据义系联,以类相从。

或先实后虚,或先美后恶。

王筠在《说文释例》中说:“凡部中字之先后,则先实后虚,先近后远,诸大部无不然者。

其或无虚实远近之可言,则训义美者列于前,恶者列于后,与部首反对者,必列于部末。

”《说文·玉部》字也基本遵循此原则。

二、《说文·玉部》的分类许慎根据“六书”理论解释汉字字形,在同一部首下对于字次的编排也大体遵循“据义系联”的原则,按照许慎《说文解字序》所说:“其建首也,立一为尚,共理相贯,杂而不越,据形系联,引而申之,以究万原,毕终于亥,知化穷冥。

说文解字五百四十部首研究

说文解字五百四十部首研究

说文解字五百四十部首研究作者:王巍来源:《青年文学家》2013年第21期摘要:《说文解字》是我国第一部按照部首编排的字典,第一次使用汉字部首排检法,通过对部首的归类,将汉字纳入到一个统一的系统中。

本文对部首的功能和释义加以分析,以期给相关研究者提供一个新的研究视角。

关键词:说文解字;部首;功能;释义[中图分类号]:H0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3)-21--01《说文解字》中的540个部首都是独立的字,其中包含的指事字和象形字有超出总部首数的一半,许慎的《说文解字》是我国第一部按照部首编排的字典,第一次使用汉字部首排检法,并通过对小篆形体结构的分析,用这540个部首统领9353个汉字,是汉字成为一个井然有序的系统。

一、《说文解字》五百四十部首的功能分析《说文解字》中的部首可以分为四类,一类是高能部首,即部首内20字以上的为一段,一共包括79个;一类属于中能部首,部内10-19字为一段,一共29个;一类是低能部首,包括9字以下的一段,一共有396个;最后一类是无能部首,部内无辖字,一共有36个。

首先,高能部首占整个部首总数的14.63%,其中造字能力最强的有三部,即木、帅、水,每部均在400以上。

其中辖字在100以上的有广、鱼、目、鸟、马(114)、衣、走、玉、肉、竹、虫、口、邑、金等字,所辖字在200以上的有(女、人、言、心、手)等6部。

这些部首所包括的字大都是用来记录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事物。

比如,水、火、土、邑反映自然地理,木、竹、虫、鱼、鸟、马则记载了动植物,人、口、手、目、心、言都与人体相关。

这些字都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相连,并记录了古代人们的生活状态,对于研究先民时代的历史文化具有重要作用。

其次,中能部首占《说文解字》总部首数的5.37%,大都是一些成字部首。

这些部首大都表示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事物,如表示人类生活用具的舟、鬲、韦、斤、斗;表示人动作的行、止、升、炙;但是从造字能力的发展过程来看,其中有很多部首已经逐渐不再使用,有些则被并入造字能力较强的部首中,比如行、血等。

苏教版 四年级美术上册 第20课 玉石文化(二) 公开课精品课件

苏教版 四年级美术上册 第20课 玉石文化(二) 公开课精品课件
• 南阳玉色泽鲜艳,质地比较细 腻,光泽好,硬度高,可同翡 翠媲美。德国人曾称其为“南 阳翡翠”。
南阳玉颜色
•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载: “南阳有豫山,山山出碧玉”。
• 颜色:褐色、青色、杂色、黑 色、绿色、黄色、白色、红色。
• 其中红独山玉又称“芙蓉玉”。
绿• 湖北郧县、郧西、竹山一带的 最为有名。
• 最古老珍贵的绿松石是在5000 多年前埃及皇后(Zer皇后)的 木乃伊手臂上戴有四只用绿松 石制成的金色手镯,1900年挖 掘时,饰品依然光彩夺目,堪 称世界奇珍。
绿松石的传说
• 在竹山绿松石的主要产地之一的宝丰镇,有山名曰女娲 山,相传是女娲炼石补天之地。《淮南子?览冥训》最早 记载:“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而《史记?五帝本纪》 记载:“娲,古神圣女,化万物者也;女娲炼石补天,又 女娲山在郧阳竹山县西,相传炼石补天处”。所谓“五色 石”就是绿松石,绿松石因所含矿物成分差异,分为白绿 碧黑黄五色。
洁白如羊脂而得名),墨玉的数量也非常少。青玉是和田 玉中数量最多的, 也是质量和价格最低的一种。
青金石介绍
• 青金石(英文:Lapis lazuli,来源于拉丁语),在中国古 代称为璆琳、金精、瑾瑜、青黛等。佛教称为吠努离或璧 琉璃。属于佛教七宝之一。
• 我国近代著名的地质学家章鸿钊在《石雅》一书中写到 “青金石色相如天,或复金屑散乱,光辉灿灿,若众星之 丽于天也。”故古人尊青金石为“天石”,用于礼天之宝。 《清会典图考》中称:“皇帝朝带,其饰天坛用青金石。”
非常重视神态。西夏、辽、金、元玉器则以花、鸟、虎、 鹿和鱼水纹饰为主,而且以佩饰和嵌件较多。 • 明代:玉雕的趋向是进一步走向世俗化。玉制壶杯出现, 并与日俱增。此期玉雕具有时代风格,刀法粗犷有力;出 现“三层透雕法”,镂雕十分精细。

《经典常谈》知识点梳理-八年级语文下册《经典常谈》名著阅读分阶课件及梳理练习

《经典常谈》知识点梳理-八年级语文下册《经典常谈》名著阅读分阶课件及梳理练习

《经典常谈》知识点梳理(基础知识+章节梳理+分类整理+思维导图+读后感)一、基础知识1.作者简介朱自清 (1898-1948),原名自华,号实秋,后改名自清,字佩弦。

中国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1922年发表长诗《毁灭》,引起当时诗坛广泛注意,继而写《柴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被誉为“白话美术文的模范”,所作《背影》《荷塘月色》等篇,为中国现代散文早期代表作。

2.作品简介《经典常谈》是朱自清在20世纪30年代末到40年代初为中学生撰写的一部介绍我国传统文化经典的著作。

全书共13篇,按我国古代经、史、子、集分类法的顺序介绍了《说文解字》《周易》《史记》等经典著作,并概述了诸子百家、辞赋和历代诗文的情况,以此展示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基本面貌。

3.内容简介《经典常谈》包括说文解字、周易、尚书、诗经、三礼、春秋三传、四书、战国策、史记汉书、诸子、辞赋、诗、文等十三部分,详细介绍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与历史脉络。

文字要言不烦、通俗流畅,讲透我国文化遗产中的典籍精髓。

《经典常谈》写于1942年,80年来广为流传,成为普及中国传统文化的启蒙经典。

全书通过对经典的梳理与讲解,让读者对古文更亲近、熟悉,从而产生兴趣,是读者概览中国古典文学的首选佳作。

此外,书中还特别收录《唐诗三百首》指导大概,以飨读者。

4.创作背景在写作《经典常谈》的1938至1942年间,朱自清不仅同时在国立西南联合大学中文系与其师范学院国文系任教,而且还自1934年开始即参与到国民政府国防设计委员会主持的中小学国文教科书的编写工作中,并在其间发挥了重要作用。

1937年10月,负责统筹这一工作的杨振声建议朱自清“可自己写一些有关中国文化的课文”,这成为了他在日后写作《经典常谈》的直接缘起。

而朱自清在写作过程中,自觉遵循的标准也是完成一部“一般的读物”而非“考据的著作”。

可见在他的自我期待中,相比于追求学术与文学层面上的价值,此书的主要功能乃是实现对于传统经典的教育普及。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说文解字》玉部解析
【摘要】《说文解字》是一部记录汉字的字典,也是文化的记载。

玉部字在《说文解字》中有记载,反映了玉在古代社会中的地位及古代玉文化。

本文主要从对玉的用途等方面对玉部字进行两大分类,从而了解古人的玉文化观念。

【关键词】《说文解字》;玉部;分类
汉字作为记录汉语的符号系统,在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下产生的,又在历史文化的长河中发展,演进,负载着独特的文化信息。

成书于汉代的《说文解字》不仅是一部解释汉字字形义关系,分析字形结构,归纳汉字构形结构的字典,也是一部记载了诸多文化现象的汉字文化宝库,积淀了汉民族特定的民族文化内涵。

文字的形体构造和词义的发展变化,往往反映出当时的真实情况。

《说文解字》共收汉字9353个,另有重文1163,分为540个部首,其中玉部字共有126个,重文17个。

这些字体现了玉在古代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古代人对玉的认识,反映了我国古代的玉文化。

《说文解字》对“玉”字的解释是这样的:玉,石之美有五德,“润泽以温,仁之方也;角思理自外,可以知中,义之方也;其声舒扬,专以远闻,智之方也;不挠而折,勇之方也;锐廉而不忮,洁之方也。

象三玉之连,丨其贯也。

凡玉之属皆从玉。

”[1]可译为:玉为美石,它有五种美德玉柔润有光泽而又温和,好比人具有“仁”
的品质玉之纹理清晰可从其外看到其中,好比人具有“义”的品质玉的声音舒展悠扬传至远方,好比人具有“智”的品质玉宁可折断也决不弯曲,好比人具有“勇”的品质玉虽有棱角却不会使人受到伤害,好比人具有“洁”的品质。

玉字的形体像是由三片玉组成,中间的一竖将其连贯起来。

凡是玉统属的字都归玉部。

对《说文解字》收录的玉部字进行分类,有以下几类。

一、普通的玉或者与玉相关的物
“玉”部中“璙、瓘、璥、琠”等二十四个字属此类,均“玉也”。

但由于产地、颜色、成分等多种因素的不同,古人对其定名亦有不同。

如:“璠”、“玙”,鲁之宝玉;“珣”,产于东方;“璐”、“瑾”、“瑜”、“璿”、“琳”均为美玉,属普通玉石一类,但质量更高;“瓒”,成分为三玉二石也;“珛”,特指朽玉,是有疵点的玉。

此类字还包括玒、琜、琼、珦、玘、珝等,表示的是各种不同的玉石。

此外,还有一些是与玉相关的,如根据玉之声,玉之色泽,玉之纹理等。

玉之声:球、玲、玎、瑝、琤、瑲、瑣,许慎皆训为“玉声”。

球、玲、玎三字意指玉声之美妙。

琤,玉佩相击之声,李商隐《燕台·春》:“香眠冷村琤琤珮。


玉之光:《说文解字》“瑛,玉光也”;“瑩,玉色”,段玉裁注:“谓玉光明之貌。

[2] 《韩诗外传》卷四:“良玉度尺,虽有千仞之土,不能掩其光;良珠度寸,虽有百仞之水,不能掩其瑩。

”玉之色:《说
文》“瓊,赤玉也”;“瑳,玉色鲜白”;“碧,石之青美者”,实指青绿色或青白色的玉。

玉之纹理:指玉料表面的花纹,古人称之为玉英华。

《说文解字》:“璱,玉英华相带如瑟弦”,“瑮,玉英华罗列秩秩。

”“璱”指花纹细密,“瑮”指花纹排列有序。

[3]
可见古人对玉的观察之仔细,记录之详尽,更体现出玉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二、有特殊用途的玉
有特殊用途的玉主要是根据玉的文化内涵对玉进行的分类。

分为以下几种:瑞信类,礼神祭祀类,丧葬类,配饰类。

1.瑞信类
瑞信类的玉主要用于政治军事方面。

古人赋予玉以祥瑞的象征,古代做瑞信之物用于朝聘,天子接见诸侯时执的玉为瑁。

“瑁,诸侯执圭朝天子,天子执玉以冒之,似犁冠”。

五等诸侯分别执五种不同的圭璧,如“璋”“玠”“”。

在古代,瑞玉是王者及贵族身份的标志,可作为君臣信物。

[4]
瑞玉也用于外交和军事上。

古代发兵调兵要用信物,“瑞”,《说文解字》里解释为“瑞,以玉为信也,从玉”,把玉作为凭据,信物。

“琥”就是一种调兵信符。

《说文解字》里解释为“琥,发兵瑞玉,为虎文。

从玉从虎,虎亦声”。

2.礼神祭祖类
先秦时期,主要的礼仪用玉有六种:璧、琮、圭、璋、璜、琥,合称“六瑞”。

《周礼·春官·大宗伯》:“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

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以青圭礼东方,以赤璋礼南方,以白琥礼西方,以玄璜礼北方。

”[5]
从这可以看出礼玉泛指祭祀所用的玉器。

原始观念中天圆地方。

礼天玉器为圆璧,仿天圆而作;礼地用的黄琮,外圆内方,仿地而作。

“璧”用来祭天,“琮”用来祭地,“圭”用来祭东方之神,“璋”用来祭南方之神,“琥”用来祭西方之神,“璜”用来祭北方之神。

[6]
此外,“玚”也是一种礼玉,用来祭祀宗庙,等等。

3.丧葬类
古代人祭祀天地鬼神要用玉,就连人间丧葬也会用到玉。

丧葬用玉分为两种,一类是一般的玉器,它可以摆放在墓室的任一角落,大多只是一种财富和地位的象征,生前地位越高,堆放的玉器越多,当然这也与玉器的兴盛程度有关,汉代人们继承儒家思想,崇尚玉器,而唐代以后,玉的思想有所淡化,盛行的金质葬品要远远多于玉器。

另一类是葬玉,它用来摆放在死者的身上或口中。

以《说文解字》玉部中“琀”字为例。

许慎解释为:“送死口中玉也,从玉从含,含亦声。

”就是将玉放入死人口中。

这么做的原因是古人认为玉石得山川之精气而成,故迷信地认为把玉放入死去的亲人的口中或身上就能驱邪避鬼,尸体不会腐烂。

4.配饰类
配饰类主要包括身上佩玉,头饰耳饰用玉,佩刀用玉等。

“瑾、瑜、玦”等都是古人所配之玉的名称。

《说文解字》玉部共有十五个字是作为饰品来用的。

从君到臣,各个阶层都要佩玉,但是地位不同,所佩戴的玉的质料也会不同。

天子所佩戴的是最好的白玉,因为他的地位是至高无上的。

而下层的士只能佩戴类似于玉的美石而已。

中国古代作耳饰的玉器主要有玦、环、瑱、珰等。

“玦”是一种有缺口的环形器;“环”是璧的一种,呈圆形板状体,中间有大孔,孔径大于玉身;“珥”是一种珠玉做的耳饰,也叫“瑱”、“珰”。

刀剑上饰玉,不但增强了美观,而且显示了威仪,象征着身份、地位。

“珌”是刀鞘末端的装饰,呈上窄下宽的梯形,两侧内凹,中部向两面凸起。

与“珌”相对,刀鞘上近口处的饰物为“琫”,《说文解字》称“佩刀上饰。

天子以玉,诸侯以金。

” [7]
通过对《说文解字》玉部字的解析,我们知道玉文化是一种中国特有的文化,玉文化的发展与中国社会文明的发展息息相关,与中国其他各种文化紧密相连,也使得玉在中国古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占据了重要地位,是我们了解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环节。

【参考文献】
[1]许慎.说文解字[m]中华书局,1963.
[2]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3]赵征.《说文》玉部字与古代玉文化[j]汉字文化,2009(6).
[4]杨伯达.中国古代玉器发展历程上[j] 东南文化,1988(6).
[5]李婷.《说文解字》“玉”部字的文化阐释[j]安康学院学报,2010(4).
[6]李祖文.《说文解字》玉部字的认知研究[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2006(1).
[7]赵征.《说文》玉部字与古代玉文化[j]汉字文化,2009(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