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格列酮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肝纤维化的治疗作用
罗格列酮联合维生素E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临床研究
罗格列酮联合维生素E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临床研究作者:刘建华朱芬芳阮国永来源:《中国医学创新》2014年第07期【摘要】目的:探讨罗格列酮联合维生素E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本院进行饮食控制和适当锻炼的90例NAFLD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每组30例,分别应用罗格列酮、维生素E、罗格列酮联合维生素E三种方法治疗,疗程为6个月。
比较治疗前后各组肝功能指标(ALT、AST、GGT)、血脂水平(TG)、NAFLD超声形态学的改善情况。
结果:治疗后三组肝功能、血脂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P【关键词】罗格列酮;维生素E;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NAFLD逐渐成为一个新的重大健康问题。
目前治疗NAFLD多采用去除病因、调整饮食结构改变生活方式及药物治疗。
治疗药物有胰岛素增敏剂、调脂药改善IR及部分保肝药物,寻找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有效药物已非常迫切。
笔者所在医院采用罗格列酮联合维生素E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009年7月-2011年7月在本院住院及健康体检后确诊为NAFLD的患者90例。
根据所用药物分为维生素E组、罗格列酮组、罗格列酮联合维生素E组。
其中维生素E 组30例,男24例,女6例,平均(50.4±12.7)岁,病程1.8~10年;罗格列酮组30例,男25例,女5例,平均(48.5±13.5)岁,病程2~10年;罗格列酮联合维生素E组男27例,女3例,平均(49.5±13.8)岁,病程2.2~11年。
三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肝功能损害程度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1.2.1 一般检查所有患者签署了知情同意书,搜集现病史、既往史、家族史、用药史及饮食习惯、活动等情况。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药物治疗进展
pharmacologic
Key words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Drug Hepatoprotective
Therapy;Anti・-Obesity Agents;Lipid・-Lowering Agents;
Agents;Drug,Chinese Hemal
二甲双胍可降低肝脏糖异生以减少肝糖产生.同时增 加肌肉等外周组织对血糖的摄取和利用,改善胰岛素敏感 性。此外,二甲双胍还可作用于诱导胰岛素抵抗的肿瘤坏死 因子(TNF)咀,缓解冈TNF诱导所致的肝脂肪变、炎症和纤 维化。服用二甲双胍(2000 mg/d),3个月后血清转氨酶水平 明显降低,其疗效优于饮食控制组和维生素E组【8l。尽管 NAFLD患者对二甲双胍的耐受性较好.且大剂量使用后未 观察到明显不良反应191,但该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仍需进一 步证实。 噻唑烷二酮类通过活化细胞核转录因子过氧化物酶体 增生物激活受体(PPAR),调控与葡萄糖产生、转运、利用和 脂代谢相关的某些通路中相关基因的转录.提高脂肪组织 对胰岛索的敏感性。从而在代谢综合征中起重要作用。然 而,噻唑烷二酮类药物会引起体质量增加和脂肪组织重新 分布,冈此建议与二甲双胍类药物同时使用。曲格列酮是噻 唑烷二酮类药物的首代化合物,因有严重肝毒性.已被弃 用㈣。罗格列酮和吡格列酮是第二代产物,具有改善转氨酶 水平和脂肪变性的作用。有研究…l予NASH患者罗格列酮
DING
We嘲in,FA N Jiangao.Department of
Correspondence to:FAN Abstract
can
Jiangao,Emaih fanjiangao@gmail,corn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噻唑烷二酮类药物简介
噻唑烷二酮类药物简介(一)罗格列酮(文迪雅、太罗、爱能)本品的起始用量为4毫克/日,每日一次,每次一片。
经8至12周的治疗后,若空腹血糖控制不理想,可加量至单独服用本品8毫克/日或与二甲双胍合用。
适应证经饮食控制和锻炼治疗效果仍不满意的2型糖尿病患者。
该品可单独应用,也可与磺脲类或双胍类合用治疗单用磺脲类或双胍类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
不良反应⒈该品单独应用甚少引起低血糖(<2%)。
⒉对肝脏影响:在治疗2型糖尿病的对比试验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升高的发生率大于正常3倍。
⒊轻至中度浮肿及轻度贫血,皆为老年患者(≥65岁),较65岁以下者为多见,浮肿发生率为7.5%∶3.5%,贫血为2.5%∶1.7%。
禁忌证对该品过敏者禁用。
(二)吡格列酮(艾汀、卡司平)初始剂量可为每次15毫克或30毫克,1次/日。
如对初始剂量反应不佳,可加量至每次45毫克,1次/日,如患者对单药治疗反应不佳,应考虑联合用药。
适应证对于2型糖尿病(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niddm)患者,盐酸吡格列酮可与饮食控制和体育锻炼联合以改善和控制血糖。
盐酸吡格列酮可单独使用,当饮食控制、体育锻炼和单药治疗不能满意控制血糖时,它也可与磺脲、二甲双胍或胰岛素合用。
不良反应禁用于对该品或其它噻唑烷二酮类药品过敏的病人。
禁忌证上呼吸道感染(15%-19%),头痛(4%-5%)。
罗格列酮是一种高度选择性和高效的过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PARγ)的激动剂,与PPPARγ结合后,可提高胰岛素敏感性,抑制外周脂肪组组分解,使进入肝脏的FFA 减少,减轻肝脏TG蓄积,改善NAFLD,研究证实,罗格列酮可改善肝脏脂肪变性,降低肝脏脂质含量,并ALT\AST水平下降。
此外脂联素可抑制单核细胞向世噬细胞转化,抑制成熟世噬细胞的吞噬活性,具有抗炎症的作用。
由此推断,罗格列酮还可能通过升高脂联素水平等机制而具有抑制脂肪肝向脂肪性肝炎发展的作用。
从循证医学角度评价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药物治疗
垦堑煎丝堕盘查!!!!生!!旦箜!!鲞星!塑!坐』垡曼垡!!堕堡竺鳖!!!!!!塑!塑!:!!!型旦:!从循证医学角度评价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药物治疗朱亮田德安・397・・综述・摘要:通过生活方式干预达到体重逐渐下降目前被视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主要治疗手段。
许多临床试验表明:双胍类、噻唑烷二酮类等药物具有降低血清转氨酶、减轻肝脏病理损伤的潜力。
一些药物具有不错的应用前景,但还缺乏随机对照试验证实。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循证医学;随机对照试验;治疗随着肥胖和糖尿病人口的增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患病率呈上升趋势。
目前,通过饮食和运动疗法等生活干预控制体重被列为NAFLD的基本治疗方法,而寻找有效的治疗药物是研究的热点。
本文对目前NAFI,D主要治疗药物的临床试验进行总结,并按照循证医学(EBM)证据分级原则进行分级,旨在从循证医学角度评价NAFI。
D的药物治疗。
1循证医学的证据分级原则临床证据按临床研究的科学性、质量和可靠程度大致分为5个级别口]。
级别I研究结论来自对所有设计良好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的Meta分析及大样本多中心临床试验。
可靠性最高,论证程度最强。
的RCT。
级别Ⅲ研究结论来自设计良好的准临床试验,如非随机的、单组对照的、前后队列、时间序列或配对病例对照系列。
级别Ⅳ结论来自设计良好的非临床试验,如比较和相关描述和病例研究。
级别V病例报告和临床总结及专家意见。
2NAFLD治疗药物临床试验总结2。
1双胍类双胍类可通过活化AMP依赖的蛋白激酶来增加线粒体游离脂肪酸氧化和极低密度脂蛋白合成,减少肝脏和骨骼肌的脂肪沉积,从而改善胰岛素抵抗。
目前的临床试验乜咱。
提示二甲双胍可以降低肝酶、改善胰岛素抵抗,但对肝脏的病理表现改善与级别Ⅱ研究结论至少来自一个设计良好控制体重相比无显著性差异。
表1二甲双胍治疗NAFLD的临床试验注:a试验终点有10例患者接受肝脏活检.3例表现为脂肪肝改善,2例表现为肝脏炎症改善,1例表现为纤维化改善。
罗格列酮对糖尿病肾病患者CRP、IL-2、IL-6、TNF-α水平的影响
方法:对照组确诊后行常规健康教育。
干预组首先行问卷调查,了解患者饮食习惯、运动情况,在此基础上实施行为干预:①饮食干预:根据患者的理想体质量[身高(cm)-105]、体力活动情况估计每日热量摄入量[成人休息状态下105~125kJ/(kg d)]。
三餐比例为1/5、2/5、2/5,其中碳水化合物占50%~60%,蛋白质占15%~20%,脂肪占20%~30%,进食富含维生素的食物,补充矿物质、膳食纤维,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如嗜烟酒、外出就餐、睡前夜餐)。
②运动干预:指导患者晚餐1h后中速快步行走1h,115~125步/ m in,以自测脉搏不超过120次/m in,并稍出汗、轻度呼吸加快(24~30次/m in)、无疲劳感为宜。
鼓励患者进行慢跑、打羽毛球、跳舞、跳绳、游泳等体育锻炼。
连续干预1a,期间每月电话随访了解患者饮食及运动情况,并进行针对性指导。
分别测定干预前后体质量、BM I、BP、TG及TC。
根据脂肪肝超声检查结果评价疗效,超声检查结果示肝脏近场回声较前减弱,远场回声衰减较前下降,肝内血管清晰度较前改善为治疗有效,反之则无效。
结果:两组干预前后临床观察指标比较见表1。
对照组有效11例,无效28例,有效率为31.37%;干预组有效22例,无效8例,有效率为72.22%。
两组比较,P<0.01。
表1 两组干预前后临床观察指标比较(n=30,x±s)组别体质量(Kg)B M I收缩压(mmHg)舒张压(m mH g)TG(mmol/L)TC(mmol/L)干预组 干预前74.33±10.6325.77±2.49129.00±12.8379.83±7.00 3.10±1.88 5.23±0.83 干预后66.92±10.5223.48±2.36128.83±20.8677.00±5.99 1.27±0.683△ 3.59±0.913△对照组 干预前76.55±10.2128.58±3.68130.1±14.0085.29±10.46 3.98±1.82 6.18±1.0 干预后78.29±11.5827.79±3.25128.93±17.2683.29±10.72 3.24±2.04 6.84±1.16 注:与对照组比较,3P<0.01;与本组干预前比较,△P<0.05 讨论:非酒精性脂肪肝可在短期内造成不可逆肝损害,肝纤维化发生率高达25%,1.5%~8.0%可发展为肝硬化,其防治对阻止慢性肝病进展和改善预后十分重要。
罗格列酮: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治疗及其可能的合并症
中对胰岛素的耐受是特别重要的。过氧化物酶体增生物激活受体 y P A y) (P R— 配体的引入可 能改变 了组织对胰 岛素的敏感性。刺激核转录因子的药物 ( 有促进增加的胰 岛素反应性 ) 具 在2 型糖尿病的治疗 中是重要的。P A v P R- 促效药 ,如匹格列酮和罗格列酮 ,是有希望用于 治疗 N S A H的第二代药物 ,同时要结合减肥和增加体育锻炼。 肝细胞毒性是 gi zn 治疗中值得关注的问题之一 ,因为肝功能损害与 目前 曲格列酮的 lao e t 退出有关。最近的观察和大规模的临床对照试验 已经得出结论 ,罗格列酮与曲格列酮的肝毒 性谱不同。 一些研究显示 , 在罗格列酮治疗期间 N S A H患者的坏死性 炎症和纤维症可以逆转。 这些情况已通过一系列肝活检和核磁共振扫描记录肝脂肪变性的逆转得到证 明。然而 ,已经
汁引流量显著多于对照组 ( 0 5。由此证明应用 P E 对促进移植肝功能早期恢复有积极 P< . ) 0 G1 意义。( 参考文献略)
罗格列酮: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治疗及其可能的合并症
J n .He rks n1 esH n i e .Hem e n La s n l r Ri g— re
对照组 4 术后第 l 例。 天两组病人 A T A T水平提高, L 、S 但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 ( 0 1 , P< . ) O
35 — 天后治疗组上述指标均迅速恢复正常;术后两组病人血清 T I D I BL和 BL均缓慢升高 , 但 治疗组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 ( 0 5 , P< . ) 且升高持续时间也短于对照组 ( 0 5 ;治疗组胆 0 P< . ) 0
罗格列酮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小鼠肝组织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 mRNA及其蛋白表达的影响
实用肝脏病杂志 20 0 8年 8月第 l 卷第 4期 1
JCi p tlAuut 0 8V 11 N . l He a , gs 0 .o.1 o4 n o 2
・22 ・ 9
著 ・
罗格列 酮对非酒精性脂 肪性肝 炎小 鼠肝组 织过 氧化 物 酶 体增殖物 激活受体 ^ y mR A及其 蛋 白表达 的影 响 N
(P P AR ̄) a o itrsgi z n o n t t n l s ao e ais n / g ns ,oilao e,n ur i a t th p t i t i o e t i mie Me o s Ff e mae 5 BL6 mie c. h t d ien t l C 7 /J c wee r
南月敏 王 蕾 汪茂 荣 付 娜 于 君
【 摘要 】 目的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探讨过氧化物 酶体增殖 物激活受体  ̄ prxsmepofrt —ci t ee t a maP A ^ 激 动 / eoi rloao a tae rcpo gm , P Ry ( o i r v d r ) 健康雄性 C 7 L6 小 鼠 1 , 5 B /J 5只 随机分 为对照组 、 模型组和罗格列酮干预组 。 酶法检测
U i r t,h i h ag 0 0 5 nv sy S ia u n 5 0 1 ei jz
【 s at Ab t c】 r 0bet e T ivsgt h p t t l oe f eoi me rleao -ci t rcpo gm jc v o netae e oe i rl i i t na o p r s poirtr a tae eetr a ma xo f v d
罗格列酮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观察
数据以 S S 1. P S30处理 , 计量资料 以 ±s 表示 , 间比较采 组
・
药 物 与临床 ・
2 1 年 l 月第 4 卷第 3 期 00 2 8 4
罗 格列酮 治疗非 性脂肪 临床 酒精 肝的 观察
景艳 红
( 山西省太原市第二人 民医院消化科 , 山西太原 0 0 0 ) 3 02 [ 摘要】目的 通过观察罗格列 酮对非酒精性脂肪肝 ( A L 患者 的临床疗效 , N F D) 进一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检测进行饮食 控制和适当锻炼 的 4 例 NA L 0 F D患者 ( 照组 )和在饮食控制和适 当锻炼基础上给予罗格列酮治疗的 4 对 0例 N F AI D患者 ( 实验组 ) 的血糖 (P 、 F G)空腹胰 岛素 (I S 、 FN )血清总胆 固醇 (C)甘油三酯 (G)谷丙转氨 酶( L )谷草转氨酶 ( S )计 T 、 T 、 A T、 A T, 算胰 岛素抵抗指数( O —R)并评定其 临床疗效 。结果 与对照组 比较 , H MA I , 实验组患者治疗后 的有效率显著升高 ( <00 ) P . , 5 FN 、 O —R、 J A T水平显著降低( <0 5 。结论 罗格列酮可有效改善 N F D患者 的糖脂代谢紊乱 , I S H MA I AI T和 S P . ) 0 AL 并减轻肝
8 0例 , 5 男 1例 , 2 女 9例 , 年龄 4 5—6 7岁 , 均 (1 6±1 .1 平 5. 5 37 ) 岁。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 4 例 , 断参照 2 0 0 诊 06年 中 华医学会肝脏病学分会脂肪肝和酒精 性肝病学组的 《 非酒精性 脂肪 性肝病诊疗指南》 均排除病 毒性肝病 、 , 酒精性肝病 、 自身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非基础治疗研究进展
酮、 罗格列 酮和 匹格列酮 , 是过 氧化物 酶体增殖 物激活受 体
( p e r o x i s o m e p r o l i f e r a t o r a c t i v a t e d r e c e p t o r s , P P A R ) 激
动剂 , 参与调控 与葡 萄糖 产生 、 转运 、 利用及脂代谢 的某些 通 路 相关基 因转 录 , 从 而改善 胰岛素敏 感性 、 抑制脂 质过氧 化
指标 的恢复 , 并可 以明显改 善 I R, 但对 N A F L D患者 肝脏 组 织学 的改善作用并不 明显f s ] 。
( 二 )噻 唑 烷 类 ( t h i a z o l i d i n e d i o n e s ,T Z D s ) 包 括 曲格 列
易感 密切 相关 的代谢应激性肝脏 损伤 , 其病理学 改变 与酒 精
【 关键词 】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 非基础治疗
d o i : 1 0 . 3 9 6 9  ̄ . i s s n . 1 6 7 2 — 5 0 6 9 . 2 0 1 3 . 0 2 . 0 3 3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 n o n — a l c o h o l i c f a t t y l i v e r d i s e a s e , N A F L D) 是 一种与胰 岛素抵 抗 ( i n s u l i n r e s i s t a n c e , I R) 和遗 传
实用肝脏病杂志2 0 1 3年 4月第 1 6卷 第 2期
JC l i nH e p a t o l , Ap r . 2 0 1 3 . V o 1 . 1 6 N o . 2
・
・
1 81 ・
罗格列酮联合双环醇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临床观察
[ 文献标识 码] B [ O ] 0 39 9 ji n 10 -0 72 1 .50 6 D I 1 . 6 /.s .0 1 5 .00 0 .2 s 9
[ 中图分类号]17 . 1 55 5
[ 关键词] 罗格列酮 ; 双环 醇 ; 非酒精性脂肪肝
非酒精性脂肪肝 ( A L 是一种常见 的慢性肝脏 疾病 , N F D) 随
疾 病 , 选 前 2周 未 服 用 或 已停 用 降 酶 、 肝 人 保
和降血脂 、 甲双胍 等药物 。平均体 重 (6 8 二 7 .6 ± .2 k , 重指 数 ( MI 为 (3 2 ±5 6 ) 9 8 ) g体 B ) 3 .1 .2
注 : 对 照 组 治 疗 后 比较 , 与 P<0 0 ; 同 组 治 疗 前 比较 , P< .5 一 P < . 1 .5与 O0 , O O
结束 3个 月 时行 肝 脏 B超 或 C T检 测 评 价 疗 效 。 疗 效 判 定 : 显
4 两 组 患 者 疗 效 比较 , 疗 组 显 效 1 . 治 7例 , 效 1 有 O例 , 效 无
3例 , 总有效率 为 9 % , 0 对照组分别 为 1 、 、 和 7 0 9 0 0 , 清 丙 氨 酸 氨 基 转 移 gm , 臀 W/ 为 .3± . 6 血
表 2 两 组 患 者 治 疗 前 后 肝 脏 影 像 学 结 果 比较 [ 数 , % ) 例 ( ]
酶(L ) A T 均轻 、 中度 升高 ( 于 5倍 正常值 上 限 ) 小 。将 6 O例患 者随机分为治疗组 3 , 0例 对照组 3 。两组患者的性别 、 0例 年龄 、 病情 、 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各项 生化检查 、 肝纤 维化等指标 比
罗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研究
m t r i , ees f M1 eeo v ul i rvdta oeb f et a n(P < . 5 .T et a e e om n lvl o r bi s o e nt s e r et t f B w o y mp h h o r me 0 0 ) h t f ol - fei a s nteegop ees n cnl i e a a i o t l ru ( <0 0 ) o c - et ert s ru sw r i i a t hg r h nt t n cnr o p P v ei h gf i y h t h og . .C n l 1 u
i rv dta h s eoe t ame t mp o e h n to eb fr r t n (P <0 0 .T ep t nst ae t oihao ec mbn d wi e . 5) h ai t r tdwi rsg tz n o ie t e e h h
比较各 自治疗前后的体质量指数 、 脂 、 血 肝酶 学 、 空腹 血糖 、 空腹 胰 岛素及 胰 岛素抵 抗指数 ( O A—I , 录症 HM R) 记
状、 体征 、 肝脏 B超表 现。结果 于对照组(P < . 1 。结论 0 o) 药物 治疗组 患者的总胆 固醇 、 油三酯 、 清丙氨酸氨基 转移酶 , 门冬氨 酸氨基 甘 血 天 罗格 列酮对 N F D的治疗有效 , 合二甲双胍效果优 于单独应 用。 AL 联
s mp o ,ph sc lsg s,a e u t fB —ul a o i x mi a in i ie .Re u t Th te t r a y tms y i a in nd r s lso t s n c e a n t n lv r r o s ls e pain ste — t d wi o ilt z n rc mb n d wi to mi e t r sgia o e o o i e t merr n,lv l fTC,TG,ALT,AS a d I r b iusy h h e e so T n R1wee o v o l
罗格列酮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研究
[ 键 词 ] 非 酒精 性 脂 肪 性 肝 病 ; 关 罗格 列 酮 ; 岛 素抵 抗 胰 [ 图分 类 号 ] R 7 . 中 5 55 [ 献标识码] A 文 [ 文章 编 号 ] 10 — 9 4 2 0 )3 0 8 — 4 0 7 15 (0 80 — 17 0
gop h te 1p tnsa r te tgop n 0 ha h e p scn o (e nd a om lgo p ru ,teohr4 ae t st am n r u )ad 2 el y po l a ot l df e nr a ru ) i e t e r i s
Me ia olg d c C l e, We z o 2 0 0 l e nh u 3 50
■蜢皿
O jcv T l i t t f ayo r iizn nt an o—chl ayle d es. bet e oe c a h e cc fo gt oe i r tgnn l ocft i r i a i ude e f i sla e i a o i t v s e
氨 酸 氨 基 转 移 酶 ( s a a m n t n f ae A T) 血 清 Ⅲ型 前 胶 原 、 型 胶 原 。行 C ap r t a io a s r , S 、 te r es 四 T检 查 , 别 记 录 其 肝 脏 平 分 均的 C T值 。 疗 组 子 文 迪 雅 4 mg 治 C d口服 , 续 6个 月 , 脂饮 食 ; 对 照组 子低 脂 饮 食 。 问密切 监 测 两 组肝 功 连 低 期
维普资讯
第 2 0卷 第 3期
2o 0 8年 5月
肝
胆
胰
外
科
杂
罗格列酮阻止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纤维化进展作用机制的研究
( D)de y d tr nn h x rs in o r n f r n r wt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trb t TGF I n o n cietsu r wt MC itb eemiig t ee p e so fta so mig g o h fco ea1(  ̄ )a d c n etv is eg o h
fco CTGF) Meh d An e p rme tlmo e fn n ac h l tao e a i/ e ai f r sswa sa l h d b a tr( . to s x ei na d lo o -lo oi se th p t s h p t i o i s etbi e y c c b s fe ig maeC 7 / c t edn l 5 BI Jmiewi MCD itfreg t e s 6 h de o ih we k .Co to c r e t inn —h l es p lme td de nrl mieweefdmeho iec oi u pe n e it n
[ sr c] Obet e Tosu ytep o etv fe to e o io r l eao _cia e e e t rg mma( PART Abtat jci v t d h rtc ieefc fp rxs mep oi rt ra t td rc po a f v P )
S u y o h c a i o o il a o e p e e t g h p tc fb o i i o - lo o i ta o e a ii i c t d f t e me h n s m f r sg i z n r v n i e a i i r s n n n a c h lcs e t h p tt n mie t n s s NAN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药物治疗的循证医学依据
非 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 N A F L D) 是 以肝实质 细胞脂肪 变性
氧化物增殖体活化受体 r ( P P A R r ) 来改善胰 岛素敏感 性及对 抗
肝脏与骨骼肌的脂质沉积作用 , 对T Z D应用于 N A F L D治疗的临 床试验研究较多 , 其 中研究最多的为罗格列酮和吡格列酮。 R a t z i u等 对持续服 用 1年罗格 列酮 的疗 效和 安全 性进 行 的一项随机对照研 究 , 结 果显 示 , 试 验终 点罗格 列酮组 较安 慰剂组脂肪肝程度改善和 A L T恢复正常 的患者 比例更高 , 并 且
师所公认 的治疗标准。本研究对 目前 N A F L D主要治疗药 物的 临床试 验进 行总结 , 从循证 医学 角度评价 N A F L D的药物治疗 。
有统计学 意 义 (P <0 . 0 5 ) , 而其 他组 织 学指 标 如 肝纤 维 化 、 N A F L D活度评分则 无显著改善 , 值得注 意的是 , 体质量 增加是
N A F L D的药物治疗 试 验 中 , 由于仅 限 于一些 小样 本 的临 床研 究 系列 , 胰 岛素增 敏剂 是治疗 N A F L D最 被看 好 的治疗药 物之
一
用 。但是许多服用 T Z D的患者均存在体质量增加的不 良反应 , 而N A F L D的患者 多伴有超 重或肥胖 , 长期服用 T Z D可使体 质 量进一步增加 , 从理论上讲这可能最终抵消其对肝 脏组织学 指 标 的改善作用 。 目前 T Z D的临床试验周期多在 1 年 以内, 长期
服用 T Z D的疗效及安全性还需要更多 的临床试验证实 。
2 降 血 脂 药
,
其余最常被提起 的药 物包括 有 降血脂 药 , 保肝 药或抗 氧化
罗格列酮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肝纤维化的治疗作用
‘ 照 组 予低 脂 饮 食 。 测 定 并 比较 治疗 前 后 肝 纤维 谱 , 包括 透 明 质 酸 酶 (A 、血 清 Ⅲ前 胶 原 ( 一 一 ) ;对 H) P Ⅲ P
r Ⅳ型胶原 ( ) ⅣC 。结果 : 对照组 H 、P Ⅲ 一、Ⅳ型胶原治疗前后分别为[12 5±9 3 m / 1V 188 A . P (5 . . ) gm S(6 .
维普资讯
3 8卷 第 2期 0 8年 3月 0
—
温
州
= ====一 =
医
学
——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院
一
学
一
报
VO . 8 NO. 13 2 M a.0 r 2 08
J u na fW e ho e i a o r lo nz u M d c lCol g l e e
管法 ,弯曲细 针顺利 进入后 间隙 ,提示靶 点选择 : 紧邻部 为佳 以
_ 军, f培 左长 京, 崔恒 武, . 等 穿人淋 巴结 内腹腔 神经丛 阻滞 术的临 床应用研究 I . J 放射学实 践, 0 , ( : 437 1 2 11 6 3 -8. 0 6 )8
ha AliokD Oz nM e 1Co lto ewe n [ 】 Ak n 0. tn . m e N. ta. rea in b t e 5
4 可弧形弯曲穿*  ̄ 模拟实验 lt i 4 a:外套管针头至间隙 附近 ; b: 4 固
2 ()1 7 1 0 0 1:5 — 6 .
r1 d
外套管法 ,内插入弯曲细针 针头在 自然状 态下弯曲进 入前 间隙 ,提示靶 毽 :以距外套管针头端前 、偏侧方 1 m 择 5 m为最佳 ; 边进针边退外 4 c:
罗格列酮对免疫性肝纤维化大鼠转化生长因子β1表达的影响
、
、
、
F 1 罗 格 列 酮 对 免 疫 性 肝 纤 维 化 大 鼠 肝 组 织 T ( ; _口 表 达
3
.
化 最 后 发展 为肝纤 维化 肝 硬 化 与肝 炎后 肝 纤 维 化 发 病 机 制
. 、 ,
的影 响 ( 见表
图
2 )
相 似 更 接 近 临 床病 例 发 病 特 点 故 此 模 型 对 于 慢 性 肝 炎 所 致
,
织 胶 原 面 积 百 分 比 等 指 标 较 模 型 组 筹 异 有 统 汁学 意 义 提 示 罗 恪 列酬 对慢 性 肝 损 伤及肝纤 维 化 的形 成有 抑制作用
与正 常对 照组 相 比 与第
6
’
。
,
J ,(
:( 】 0 1
.
;
与 同 期模 型 组 相 比
△
.
P < 0
.
0 0 1
罗格列酬是过 氧化物酶体增 殖 物激活受体
.
积所致
与正 常对照组 相 比
P % 0
.
。
针对这
一
病 凶 本 文 应 用 猪血 清腹 腔 内注 射 复制 免疫
,
”
,
P < 0
.
c) ]
.
;
与 同期 模 型 组 相 比
0
,
P < 0
.
0 5
☆
.Leabharlann 性 肝 纤 维 化 模 型 猪 血 清 中的抗 原 物 质 经 大 鼠腹 腔 内吸 收 后 刺
,
0 1
;
组血清
三
T G F 11 3
-
0
.
… )
丹参联合罗格列酮对dbdb糖尿病小鼠肝纤维化的干预作用
基金项目: 吉林省科技厅“白求恩基金”资助项目( 200705456) 1 吉林省人民医院 第一作者: 黄海燕( 1972-) ,女,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主要从事肝病分
子生物学研究。Βιβλιοθήκη 200 mg / kg,每周 3 次,持续 6 w。 1. 3 给药方式 模型组于腹腔注射 TAA 周期中每日尾静脉 注射生理盐水; 丹参组每日丹参尾静脉注射给药 ( 每日丹参 36 mg / kg) ; 联合用药组每日给予罗格列酮灌胃和丹参尾静脉 注射( 每日丹参 36 mg / kg,罗格列酮 1. 2 mg / kg) 。 1. 4 标本采集 第 11 周末,空腹称体重( BW) 后以股动脉放 血处死小鼠,收 集 血 液 以 测 定 小 鼠 肝 功 能 天 门 冬 胺 酸 转 氨 酶 ( ALT) 、乳酸脱氢酶( LDH) 、HA 和过氧化物酶( SOD) 。打开腹 腔取出整个肝脏称取肝脏湿重( LW) ,计算肝脏指数( LI) ,LI = 肝脏鲜重( g) / 宰前活重( g) × 100% 。从肝脏右叶中部取小块 肝组织以备制成石蜡切片进行 HE 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1. 5 生化指标 血清 ALT、LDH 采用日本 Olympus AU2700 全 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SOD 采用放免试剂盒检测。收集的血 液于 37℃ 孵育 30 min,1 200 r / min 离心 10 min,收集血清。用 竞争性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 HA 水平,按照说明操作。 1. 6 免疫组化染色和图像分析 以 SABC 免疫组化法( IHC) 检测细胞因子 TNF-α,并以 0. 01 mmol / L 的 PBS 缓冲液作空白 对照。胞质 及 胞 核 内 出 现 棕 黄 色 颗 粒 物 质 为 阳 性,兔 抗 鼠 TNF-α 多克隆抗体购于博士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免疫组化 图像分析采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图像中心真彩色病理图像分 析系统( 版本 4. 0) 。分析图像经标准灰度校正后,每张切片随 机选择 5 个视野,在同等条件下测定 TNF-α 的积分光密度值 ( IOD)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罗格列酮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肝纤维化的
治疗作用
作者:金抒清,洪万东,黄智铭,王剑虹
【摘要】目的:探讨罗格列酮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肝纤维化的治疗作用。
方法:选取NAFLD患者62例,分为对照组(21例)和治疗组(41例)。
治疗组予罗格列酮4 mg/d口服,连续6个月,低脂饮食;对照组予低脂饮食。
测定并比较治疗前后肝纤维谱,包括透明质酸酶(HA)、血清Ⅲ前胶原(P-Ⅲ-P)和Ⅳ型胶原(ⅣC)。
结果:对照组HA、P-Ⅲ-P、Ⅳ型胶原治疗前后分别为[(152.5±9.3)mg/ml vs(168.8±12.1)mg/ml]、[(250.6±39.3)mg/ml vs(241.3±32.5)mg/ml]、[(199.8±28.0)mg/ml vs(204.5±24.1)mg/ml],而治疗组HA、P-Ⅲ-P、ⅣC治疗前后分别为[(148.8±8.0)mg/ml vs(113.8±6.0)mg/ml]、[(199.9±10.1)mg/ml vs(129.8±6.7)mg/ml]、[(180.5±12.5)mg/ml vs(121.5±9.2)mg/ml],与治疗前相比,治疗组HA、P-Ⅲ-P、ⅣC明显下降(均P<0.05),对照组无变化(均P>0.05)。
结论:罗格列酮可以改善NAFLD患者肝脏纤维化。
【关键词】罗格列酮;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肝纤维化
近年来由于生活饮食结构变化而预防保健措施相对滞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发病率不断上升。
NAFLD是脂质(尤其是甘油三脂)在肝细胞内蓄积过多的临床病理状态,主要包括单纯性脂肪肝、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和肝硬化。
肝硬化是NAFLD发展的最后阶段,对患者的生命带来极大的危害,而肝硬化必须经历肝脏纤维化,
目前尚无有效的手段来治疗NAFLD肝脏的纤维化。
范建高等[1]认为胰岛素抵抗是NAFLD的重要组成部分。
罗格列酮作为新型的胰岛素增敏剂,有望成为改善NAFLD肝脏纤维化的有效手段。
1 资料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根据中华医学会肝脏病学分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制定的《非酒精性脂肪肝诊断标准》[2]选取NAFLD患者6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1例,治疗组41例。
对照组中男12例,女9例, 年龄37~82岁,平均(59.2±1
2.5)岁,其中中度脂肪肝8例,重度脂肪肝13例;治疗组男21例,女20例,年龄31~83岁,平均年龄(57.1±12.0)岁,其中中度脂肪肝20例,重度脂肪肝21例。
两组之间性别、年龄及脂肪肝病变程度具有可比性(均P>0.05)。
1.2 治疗及检测指标治疗前测定静脉血肝纤维谱,包括血清透明质酸酶(HA)、血清Ⅲ前胶原(P-Ⅲ-P)、Ⅳ型胶原(ⅣC)。
治疗组予罗格列酮4 mg/d口服,连续6个月,两组均低脂饮食,未予其他药物治疗。
期间密切监测对照组和治疗组肝功能。
6个月后再次测定肝纤维谱,方法同上。
1.3 统计学处理方法两组性别、年龄及脂肪肝病变程度等构成比的比较采用x2检验,两组肝脏纤维谱等指标比较采用自身前后配对t检验。
2 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HA、P-Ⅲ-P、ⅣC明显下降(均P<0.05)。
对照组无变化(均P>0.05)。
在半年的随访中并未发现两组有胆红素、
转氨酶明显升高的病例。
3 讨论
NAFLD是脂质(尤其是甘油三脂)在肝细胞内蓄积过多的临床病理状态,是一类与酒精性肝病相似的肝组织学改变,但无过量饮酒史的临床病理综合征、高胰岛素血症和胰岛素抵抗为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增强胰岛素敏感性可作为治疗NAFLD的一项有效措施。
新型的胰岛素增敏剂--过氧化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γ激动剂--噻唑烷二酮类(TZD):马来酸罗格列酮(商品名:文迪雅),可通过激活脂肪组织PPAR-γ减少游离脂肪酸的形成,提高组织的胰岛素敏感性。
康谊等[3]进行的动物实验已表明,罗格列酮能抑制肝纤维化进程,将罗格列酮对四氯化碳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进行干预,结果提示罗格列酮干预组大鼠肝纤维化程度轻于未干预者,同时罗格列酮能降低大鼠血清中HA、P-Ⅲ-P、Ⅳ-C 等指标,另外还观察到经罗格列酮干预后肝组织中Ⅰ型胶原基因表达降低。
罗格列酮已经广泛应用于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治疗,但对于罗格列酮在人体中抗肝纤维化的效果研究较少。
本研究证实,NAFLD病人经罗格列酮干预后,肝纤维谱明显下降,而对照组较前无显著改善,因此认为罗格列酮有改善NAFLD患者肝脏纤维化的作用。
由于TZD类药物的作用机制类似于将脂肪从肌肉和肝脏转运到外周脂肪细胞的脂肪再分布[8],因此降低肝脂肪沉积时有增加体重的可能。
Promrat等[9]报道吡格列酮治疗NAFLD患者48周后,72%的患者体重平均增加3~5 kg。
另外尽管第一代的噻唑烷二酮类--曲格列酮有引起致命性肝脏损害副作用的报道,但目前没有证据表明第二代
噻唑烷二酮类可引起药物相关性肝毒性反应。
本研究用罗格列酮治疗NAFLD患者进行了6个月的随访,也未发现有胆红素、转氨酶明显升高等肝损害的病例。
但本研究观察时间较短,故在TZD类药物作为治疗NAFLD的常规用药之前尚需进行前瞻性的长期的大样本研究,以明确其有效性和安全性。
【参考文献】
[1] 范建高. 非酒精性脂肪肝与代谢综合征[J]. 国外医学内分泌学分册,2002,22(5):284.
[2] 中华医学会肝脏病学分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断标准[J]. 中华肝脏病杂志,2003,11(2):71.
[3] 康谊,王天才,梁扩寰. 罗格列酮对四氯化碳诱导大鼠早期肝纤维化的抑制作用[J].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6,35 (1):81-83.
[4] Mayerson AB, Hundal RS, Dufour S, et al. The effects of rosiglitazone on insulin sensitivity, lipolysis, and hepatic and skeletal muscle triglyceride content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J]. Diabetes, 2002,51(3):797-802.
[5] Promrat K, Lutchman G, Uwaifo GI, et al. A pilot study of pioglitazone treatment for 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J]. Hepatology, 2004,39(1):188-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