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现手法包括写人
人物表现手法有哪些 怎样描写人物
人物表现手法有哪些怎样描写人物小说从肖像、行为、语言、心理、和细节等方面的描写刻画人物形象。
肖像描写关键在于以形传神,做到形神兼备。
肖像描写上所用的技法一般包括整体的描绘,局部性的描绘和烘云托月式的描绘。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内容,大家可以参考。
人物表现手法是什么1、肖像描写通过对人物的容貌、神情、衣着、姿态、语调、外貌特征的描写。
来揭示人物性格的一种方法。
人物的的外貌和人物内心世界密切的联系。
总之,外貌描写要和表现人物特点、突出文章的中心思想紧密配合。
外貌描写要传神,切忌脸谱化,反对那种部分主次,从头写到脚、千人一貌的写法。
2、语言描写对话是两个人或几个人的谈话;独白是人物的自言自语。
语言是人物内心世界的直接表露,对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起重要作用。
有个性特点的语言可以起到“闻其言,见其人”的作用。
3、动作描写通过人物的行动、动作,来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的一种方法。
一个人的行为、动作,往往是他的思想感情、性格特征的最真实的外化。
4、心理描写心理是指人物内心的活动,是无声的语言。
人物内心世界,指人物内心的喜、哀、乐、忧伤、犹豫、嫉妒、向往等复杂的感情。
在写人的文章中,恰当地描写人物心理,可以更有效地刻画人物,突出中心思想。
怎样更好的描写人物首先我们要熟悉我们所要描述的人的外貌特征,这样,才可以进行描写。
在日常生活时,要懂得去观察这些细节。
接着就要理清自己对这个人的印象,根据自己的印象来动笔,才可以显得更传神,更深动形象。
在描写外貌特征的时候,不能单一的描述一个方面,而应多方面的进行描述。
或者也可以抓住一些突出的特点来描述。
在描述人物的外貌性格特点时,我们可以适当的穿插一些神态描写和动作描写,以此,来更好的烘托出神态外貌描写的作用。
当我们描述一个人的神态外貌时,要抓住其最主要的特征细节来描写。
不能描述平常人所共有的特征,如果这样就没有特殊性了。
在描述人物的神态的时候,需要用一些技巧,不能够平淡的去描述。
要根据不同人物的性格,来进行适当的写法改变。
白描手法写人300字
白描手法写人300字白描是中国画技法名,指单用墨色线条勾描形象而不藻修饰与渲染烘托的画法;白描也是文学表现手法之一,主要用朴素简练的文字描摹形象。
以下是作者为大家收集的白描手法写人300字(通用6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白描手法写人300字1我的班主任姓吴,名叫xx。
她教我们数学,大家都亲切地称她为“吴老师”。
吴老师长着短发,嘴边总是带着微笑,显得很和蔼。
我的班主任吴老师工作特别认真。
为了区分学生每次的“档次”,吴老师着实费了不少心血,只要你做得又对,又公整,吴老师总会奖我们一个“优”字。
吴老师总是尽职尽责地为我们而勤劳的工作着。
记得有一次,上数学课,我没有留心听,老师叫我做作业,我竟然不会做结果全部做错了,老师叫我重做,结果又不对,当时我很后悔没有聚精会神地听课,这时吴老师一直在我的身边耐心地辅导着我,直到我理解为止。
还记地有以次,我肚子痛得很,趴在桌子上,脸色苍白。
吴老师赶快叫同学扶我到校医室。
不巧,当班校医请假了,我只好捂着肚子回到了教室。
见此情景,吴老师赶紧带我到办公室,倒了杯水给我喝,可我马上吐了出来。
没有办法,吴老师只好打电话让妈妈来接我。
在等妈妈的时候,吴老师一边拍我的背,一边为我擦汗,等了好久,没有见妈妈来,吴老师说:“算了,离上课还有一段时间,我送你回家吧!”说着搀护着我回家了。
半路上,我止不住热泪满眶,我暗暗下定决心,将来,我也要做一名老师,像吴老师那样不但教学生知识,更要用自己的爱心去关心他们。
白描手法写人300字2那是个乞丐.她大概30来岁,眉间脸上却满布着岁月的沧桑.她身上只穿着单薄的衣服,在寒风中微微颤抖.又一阵风吹过,她把怀中的婴儿搂紧了些.那大概是她的儿子吧,用两张被子裹着,偎依在他母亲的怀里.或许说,是母亲偎依在他身上,她紧紧地靠着孩子,搂得很紧,恨不得把自己的体温分给孩子一半,却忘却了自己依然坐在这冰冷剌骨的地上,自己还在颤抖……这时,又一阵北风带着落叶从我们身旁呼啸而过,简至草佛之而色变,木遭之而叶脱,异常凄厉猛烈.她打了个寒颤.但是,只见她把孩子用被子又裹紧了些,然后,没有半点犹豫地脱下自己的一件外衣,轻轻地盖在孩子的身上.她的身子如晚秋之叶,抖得厉害,但眼间却是能驱逐寒冷的温暖,她注视着孩子熟睡的脸,脸上浮现出暖暖的微笑,眼底是无限的怜爱,无限温暖流……她抱紧孩子,从地上站起,步步走远了……只是那怀里的孩子还在睡,仿佛全然不知他面临的困境,还是他也明白,他永远也不会寒冷,因为无论有多大的风,他母亲也能替他遮挡,留给他的,只有温暖.白描手法写人300字3乡村的四季很美,不信?跟我来看一看吧!春天,到处五彩缤纷,花朵儿们争奇斗艳,油菜花金黄金黄的、桃花粉红粉红的,像一个小婴儿的脸蛋……草浅绿浅绿的,像穿上了浅绿色的外衣。
[小说表现手法]写小说的手法
[小说表现手法]写小说的手法写小说的手法篇(一):小说情节表现手法小说情节表现手法表现手法一般有:人物描写,环境描写,白描和细描,侧面描写.人物描写包括肖像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肖像描写指对人物的外在特征,比如容貌、服饰、姿态、气派的描写.生动的肖像描写可以做到“以形传神”.因为人物的外表体现着人物的内心世界,体现着人物的内在思想活动.肖像描写在记叙文和小说里运用较多.例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中有这样一段:“小女孩只好赤着脚走路,一双小脚冻得红一块青一块的.她的旧围裙里兜着许多火柴,手里还拿着一把.”这段文字描写了小女孩的最突出的特征就是“赤着脚”,其次是身上带着许多火柴.这段肖像描写抓住了人物的主要特点,也形象地反映了小女孩的悲惨境遇.行动描写:指对人物行为动作的描写,它是刻画人物的重要手段.比如《椿龄画蔷痴及局外》中的一段:“宝玉拿眼随着簪子的起落,一直到底,一画、一点、一勾的看了去,数一数,十八笔,自己又在手心里拿指头按着他方才下笔的规矩写了,猜是个什么字,写成一想,原来就是蔷薇花的‘蔷’字.”这段文字描写了宝玉偷看椿龄画“蔷”的经过,文笔之细腻,令人感叹.用宝玉的一系列模仿画字的动作,表现了宝玉对于女孩儿的关心与怜爱,更给读者身临其境的感觉.语言描写:指对人物语言的描写.俗话说,言为心声.人物语言是其思想的直接体现,所以语言描写也是表现人物的重要手段.比如孙犁的《荷花淀》有一段精彩的人物对话:“听说他们还在这里没走.我不拖尾巴,可是忘下了一件衣裳.”“我有句要紧的话,得和他说说.”“听他说,鬼子要在同口安据点.”水生的女人说.“哪里就碰得那么巧?我们快去快回来.”“我本来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有什么看头啊!”这是很著名的一段对话,出自于《荷花淀》里几位妇女之口.他们的丈夫离开了家,准备去前线,她们的内心都想见自己的丈夫,但是,迫于社会环境和当时人们的思想局限,不敢大胆表露自己的心声,每个人都不直接说是自己想见丈夫,而是找出其他各种各样的理由和借口,为自己遮掩.这五句话真切地反映了五位妇女的思想活动和内心世界,也从侧面反映了她们的聪明可爱,而且每一句话都代表了不同的性格.这段语言描写对表现文中人物的性格特点起到了重要作用.心理描写:指对人物的思想活动的描写,它可以直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只是要提醒大家注意,心理描写也要注意描写角度,在第一人称及全知叙事的情况下才可以有心理描写,第二人称及第三人称都不能有心理描写.比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中的一段心理描写:“她又擦了一根.火柴燃起来了,发出亮光来了.亮光落在墙上,那儿忽然变得像薄纱那么透明,她可以一直看到屋里.桌上铺着雪白的白布,摆着精致的盘子和碗,肚子里填满了苹果和梅子的烤鹅正冒着香气.”这是一种幻觉,也是一种心理活动.这种幻觉正是小女孩的心愿.这是一篇小说,用的是全知叙事.如果在写作的过程中碰到是第一人称,但是文中又有第二个人物时,就不能以“我”的口气去写第二个人物的心理活动,只能写“我”的心理活动.环境景物描写:环境景物描写又分自然景物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环境景物描写主要有烘托人物、渲染气氛、传达感情等作用.比如老舍写的《林海》中有一段:“目之所及,哪里都是绿的.的确是林海.群岭起伏是林海的波浪.多少种绿颜色呀:深的,浅的,明的,暗的,绿得难以形容,恐怕只有画家才能够写下这么多的绿颜色来呢!”这是一段自然景物描写,主要展示了林海之绿.这段描写在渲染气氛的同时,也传达了作者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之情.在运用环境景物描写时,要注意它与文中人物或事件的关系,不要为描写而描写,要有明确的目的性.所谓社会环境描写包括时代风貌、民俗风情、城乡建筑、住所陈设等.比如《少年闰土》(鲁讯小说《故乡》的节选)中有这样一段:“这祭祀,说是三十多年才能轮到一回,所以很郑重;正月里供祖像,供品很多,祭器很讲究,拜的人也很多,祭器也很要防偷去.”这一段就属于民风民俗的社会环境描写.这段描写作用是很大的,因为只有在准备这种盛大的祭祀活动时,人手不够,才会叫闰土来帮忙.这段民俗的描写成了少年闰土出场的缘由.我们可以看出,这段社会环境的描写,目的非常明确.人物描写与环境景物描写的关系.从文章总体上说,人物描写、环境景物描写都要服从主题的需要.在这个大前提下,如果是写人的文章,环境景物描写当然应该服从于人物描写的需要,环境景物描写应该是为人物描写起一种烘托的作用,像前面提到的《少年闰土》中的民风民俗的描写;如果文章本身就是以写环境景物为主,当然环境景物是主角,像前面提到的《林海》.当两种描写同时存在的时候,人物描写与环境景物描写就都应该是相辅相成、相互映衬的.全景式和特定式场面描写,都属于场面描写.所谓全景式场面描写就是把有关场景的各个方面都做出清楚的交代,对于人物的活动则采取略写的方法,做总的描写.这种全景式场面描写,一般在描写重大事件时运用的频率比较高.比如《开国大典》中的一段描写:“会场在天安门广场.广场成丁字形.丁字形一横的北面是一道河,河上并排架着五座白石桥;再北面是城墙,城墙中央高高耸起天安门的城楼.丁字形的一竖向南直伸到中华门.在一横一竖相交点南面的场中,挺立着一根22米高的电动旗杆.”这是一段典型的全景式场面描写,对开国大典的会场做出了宏观的描述,就像是电影中的全景镜头.所谓特定式场面描写就是在总体的场面描写中,着重写一个人物或一个物件,其他人或物都是陪衬.比如《开国大典》中倒数第二段:阅兵式完毕,已经是傍晚的时候.天安门广场上灯笼火把全都点起来,一万支礼花陆续射入天空.天上是五颜六色的火花结成彩,地上是万万千千的灯火一片红.群众游行就在这时候开始,游行队伍分东西两个方向出发.他们擎着灯,舞着火把,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中央人民政府万岁!”他们一队一队按照次序走,走过正对天安门的白石桥前,就举起灯笼火把,高声欢呼“毛主席万岁!”“毛主席万岁!”毛主席在城楼上主席台前边,向前探着身子,不断地举手向群众招呼,不断地高呼“人民万岁!”“同志们万岁!”这段文字的前三行仍然是场面描写,但它只是一个铺垫,这段主要要写的是游行.这个场面描写的主体场面是天上是礼花,地上是灯火;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又有一个具体的着重表现的场面,即游行.这种特定式场面描写要注意详略的区别,一定要主次分明.记叙文中的细节描写.细节描写是对一些细枝末节的刻划与描绘.既可以用来记人、记事,又可以用来写景、状物.所以它在记叙文中应用比较频繁.细节描写要注意以下三点:一是要以小见大.细节描写所关照的对象很小,虽然看上去不起眼儿,但是却能表现大的主题.它是用最微小的事情来表现最丰富的内涵.细节描写的目的性很强,如果不能达到这个目的,就不能叫细节描写,所谓的细节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比如《儒林外史》中第五回写到一个严监生.他在临死前三天已经不能讲话,但是他总是向人伸出两个手指.许多人都猜不出其中的意思.最后还是他的妾猜到了他的想法.对他说:“你是为那灯盏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我如今挑掉一茎就是了.”果不其然,灯草刚被挑掉,他就合上眼了.这个细节把这个土财主的守财奴丑态表现得淋漓尽致.像这样的细节描写,可以强化人物的性格特点,虽然寥寥数笔,但是事半功倍,给读者留下了鲜明的印象.这是成功的细节描写.二是要典型.所谓典型就是要选择那些有较强表现力的细节,而不是那种一般化的、琐碎的、平庸的内容.为什么要强调典型呢?因为如果细节描写不够典型的话,这样的内容就只能起相反的作用,会给人一种冗赘的感觉.像上面提到的《儒林外史》的例子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细节描写.有两茎灯草同时点着,严监生甚至都不能闭眼,苦苦熬了三天.这把守财奴的本性刻划得入木三分.三是要真实.细节描写是为了表现人物、写景状物更生动、更富有表现力.如果所写的细节不真实的话,不但达不到预期的目的,反而还会给读者留下不好的印象.与其有这样的细节还不如没有.白描和细描白描是从绘画的术语中借用来的.它原意指中国国画的画法之一,是指用墨线勾描的,素淡的,不着颜色的画法,也有的略施淡墨.写作理论借用来作为一种表现手法.指使用简练的笔墨,不加烘托和渲染,把形象鲜明、生动地勾勒出来的一种写法.白描的特点是风格质朴,不事渲染.鲁迅先生在《作文秘诀》里对白描有专门的解释:“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比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中的第一段:天冷极了,下着雪,又快黑了.这是一年的最后一天——大年夜.在这又冷又黑的晚上,一个光着头赤着脚的小女孩在街上走着.她从家里出来的时候还穿着一双拖鞋,但是有什么用呢?那是一双很大的拖鞋——那么大,一向是她妈妈穿的.她穿过马路的时候,两辆马车飞快地冲过来,吓得她把鞋都跑掉了.一只怎么也找不着,另一只叫一个男孩捡起来拿着跑了.他说,将来他有孩子可以拿它当摇篮.这段描写没有任何的修饰,描写了小女孩的悲惨境遇.文字虽然朴实无华,但却把小女孩的无助与无奈、贫寒交迫的现状真切而形象地勾勒出来了.这是典型的白描.白描的写法运用得好,文章会呈现淡雅的风格.相反,如果运用不好,文章会给人平淡无味的感觉.总之,白描的运用要十分精练才好.细描,也是从绘画的术语中引进来的概念.原指绘画中的工笔.细描也叫工笔描写.细描的特点是,描写细腻、全面.如巴金《日出》的一段:“果然,过了一会儿,那里出现了太阳的小半边脸,红是红得很,却没有亮光.太阳像负着什么重担似的,慢慢儿,一纵一纵地,使劲儿向上升.到了最后,它终于冲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颜色真红得可爱.一刹那间,这深红的圆东西发出夺目的亮光,射得人眼睛发痛.它旁边的云也突然有了光彩.”作者用十分细腻的手法,一笔一笔描绘了日出的全过程,可谓精雕细琢.细描的效果是,常给人身临其境的感受.运用细描要注意,凡做细描的对象一定是文章中的重中之重,而且是直接关系到文章的核心的内容.如果作者将文章中次要的材料做细描了,文章就会出现混乱,就会冲淡主题.侧面描写:也叫烘托或衬托,指对描写对象采取一种间接的表现手法,是从对其他事物、人物的描写中来形容、渲染,以突出描写对象的艺术手法.简单说就是不直截了当地描写客观事物,而是在描绘其它事物的过程中去衬托这个客观事物,以次要衬主要.就像宋代一位画家说的那样:“山欲高,尽出则不高;烟霞锁其腰则高矣.水欲远,尽出之则不远;掩映断其脉则远矣.”这段话形象而准确地表达了烘托的概念.侧面描写有多种方法,可以引用他人的语言(包括对话);可以从旁观者的反映来侧面描写;还可以运用拟人手法来侧面描写.比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的最后,写了一段伯父家的女佣阿三的事情,并且引用了阿三的话:“周先生自己病得那么厉害,还三更半夜地写文章.有时候我听着他一阵阵接连不断地咳嗽,真替他难受.他对自己的病一点也不在乎,倒常常劝我多休息,不叫我干重活儿.”这段内容没有直接写伯父,而是通过伯父家的女佣来侧面描写伯父.侧面描写虽然是以次要衬托主要,但是给人的感觉却是十分真切的.侧面描写一方面可以使文章内容富于变化,另一方面也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是小说创作和记叙文写作常用的方法.写小说的手法篇(二):小说的表现手法有哪些相信很多人都非常喜欢小说吧。
记叙文表现手法及作用
记叙文表现手法及作用记叙文表现手法及作用表现手法也可称为表现方法(或表达技巧),是指把形象思维的成果用一定的手段表现出来时所运用的各种具体方法,又称艺术手法。
接下来小编为大家推荐的是记叙文表现手法及作用,欢迎阅读。
记叙文表现手法及作用初中阶段常见的记叙文表现手法有:对比、象征、衬托、借景抒情、托物言志、侧面烘托、欲扬先抑、虚实结合等。
1、衬托:用另一事物来陪衬或对照以突出原有的事物,衬托有主次之分。
如《藤野先生》中以仙台职员对我的友好态度来衬托藤野先生;另一种描述:衬托,是指不直接地对主要的人物或事物进行描写,而是对其背景、与之相关的人或事物加以描绘,使其形象突出,这种写法除了利用反差对比使主要形象更加鲜明外,还会使文章曲折含蓄,独具风格。
2、对比:是把两个相对或相反的事物,或者一个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并举出来,相互比较的一种修辞方式。
对比的作用在于同时使好的显得更好,坏的显得更坏。
对比没有主次之分,如《故乡》中的闰土与杨二嫂的对比;3、铺垫:为了表现主要写作对象而提前做得基础性描写。
例如,鲁迅在《孔乙己》中写道:“中秋过后,秋风是一天凉比一天,看看将近初冬;我整天的靠着火,也须穿上棉袄了”,文中这里通过自然环境的描写,暗示当时天气已经很冷了(秋风越来越凉,初冬,靠着火,穿棉袄),为下文写孔乙己的悲惨遭遇作了铺垫。
4、抑扬相生:“抑”是压低、否定,“扬”是振发、褒扬;“相生”是说文章要有“扬”有“抑”,相互生发,富于变化。
其中常见的是“欲扬先抑”,即对人欲表扬而先批评,对事欲说对而先说错,对物欲说好而先说坏。
当然“抑”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更充分的“扬”。
“抑扬相生”手法中另有“欲抑先扬”,如果运用得体,也能使文章摇曳多姿,翻出新意。
如《白杨礼赞》中为了赞美白杨树而先说“它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采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
5、铺垫与伏笔的区别伏笔:文章或文艺作品中,在前段里为后段所作的提示或暗示。
例如,冰心的作品《小桔灯》的第一自然段,特意交代竹凳、墙上的电话,暗示下文中主人公小姑娘将和这两件物件打上交道。
诗歌鉴赏题型技巧型答题模式
诗歌鉴赏题型技巧型答题模式诗歌鉴赏题型技巧型答题模式:分析技巧型题1.提问方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2.提问变体:①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术手法,或手法)。
②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3.解答分析:表现手法是诗人用以抒发感情的手段方法。
要准确答题,首先必须熟悉常用的一些表现手法;其次,要对诗句进行全面多角度分析。
4.表现手法表现手法分抒情手法、描写手法、修辞手法三大类。
(一)抒情手法:有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两种。
①直抒胸臆:就是诗人在作品中袒露襟怀,不假掩饰地抒发积郁在心头的激情快意或愁绪,如鲠在喉,不吐不快,引人共鸣。
直抒豪情壮志:“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宋?岳飞《满江红》直抒愤世嫉俗之情:“两脚踏翻尘世路,一肩担尽古今愁。
而今不受嗟来食,村犬何须吠未休。
”(清?诗丐《绝命诗》)直抒悲思愁绪:“得即高歌失即休,多愁多恨亦悠悠。
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忧。
”(晚唐?罗隐《自遣》)直抒欢快喜悦之情:“久旱逢甘露,他乡遇故知。
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无名氏《四喜诗》)直抒对事理的见解和看法:明?文嘉《明日歌》。
②间接抒情(1)借物——咏物言志诗——托物言志诗——情在物之特点与人相通处。
托物言志:在描摹事物以尽其妙的基础上,融入作者的感情,寄托诗人的心志。
(2)借景——写景抒情诗——情景交融——情在景之特点与人相通处⊙对于诗词中的景,鉴赏时应主要注意的常见方法和技巧有:⊙留意作者观察景物的立足点和描写景物的角度,如高、低、俯、仰的变化。
⊙把握和分析作者描写景物的方法,如绘形、绘声、绘色。
⊙理解描写景物的技巧,如虚实结合(“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以动衬静(“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明暗对比(“夜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以小见大(“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粗笔勾勒和细部描绘相结合(“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与“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比兴手法的运用(“唯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名家写人散文五感法
名家写人散文五感法1.引言1.1 概述在本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名家如何运用五感法来写人散文,以及这种写作方法所带来的影响。
五感法是指通过对人物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的描写,来展现人物的形象、性格和情感。
通过细致入微地描述人物的感官体验,我们可以更加生动地感受到他们的内心世界,从而深化读者对人物的理解和情感共鸣。
在接下来的内容中,我们将从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进行阐述。
首先,在引言部分,我们将概述整篇文章的结构和目的。
然后,在正文部分,我们将详细探讨名家如何应用五感法来描写人物,以及这种写作手法的优点和效果。
最后,在结论部分,我们将总结文章的要点,并探讨名家写人散文五感法给我们的启示和启发。
通过本篇文章的阐述,我们希望读者能够进一步了解名家如何巧妙运用五感法来写人散文,并从中汲取灵感和技巧,提升我们自己的写作水平。
同时,我们也希望读者能够通过对比不同作家的写作风格和方法,拓宽自己的思路,丰富自己的表达方式。
让我们一起深入探索名家写人散文五感法,开启一段有趣而充实的阅读旅程吧。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是一篇长文的骨架,它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组织文章的内容。
在这篇名家写人散文五感法的长文中,文章结构的设计至关重要。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文章的整体框架,将其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主要部分。
引言部分主要起到引起读者兴趣、提出问题或主题的作用;正文部分是文章的主体,用来展开论述和阐述具体的观点;结论部分是对正文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观点或结果,并概括全文的主要内容。
在引言部分,我们需要对名家写人散文五感法的主题进行概述,简要介绍名家写人散文的背景和意义,引起读者对该主题的关注和思考。
同时,需要明确文章结构设计的目的:为了更好地阐述名家写人散文的五感法,突出其独特之处。
接下来,正文部分是文章的核心内容,需要展开论述名家写人散文五感法的具体要点。
可以采用有逻辑性的段落结构,每个要点都配以合适的例子、引用或实证,使读者对这一写作技巧有更深入的理解。
文学中常见的表现手法
文学中常见的表现手法常用的表现手法有20种:以小见大,借物喻人,托物言志,借景抒情,虚实结合,象征,悬念,伏笔,铺垫,渲染,照应,对比,衬托,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动静结合,感官描写,夸张,抑扬,故意误会和巧合;一以小见大,指小处落笔,大处落眼,写小的事情表现大的主题,这种写法往往借助平凡、具体的小事,或生动的细节描写,加以适当的议论、抒情,来反映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现象,表达深刻的道理;变色龙中,街头巷尾平常的狗咬人的小事,但是却表现了一个尖锐的重大的社会问题,官僚警察是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工具,专制制度肆无忌惮地欺压人民,这种小事情反映的重大问题,就是以小见大;赵普中“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和“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两处细节描写于细微处见赵普的勇气、毅力和“以天下事为己任”的精神,这些都是以小见大的写法;二借物喻人,明着写物,实质写人;通过对物的歌颂来赞美和物具有同品质的人,这是写人常用的一种写法;阅读这类文章关键在于抓住物与人相似的地方;如白杨礼赞,借西北黄土高原上的白杨树比喻北方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孤雁唐/杜甫中,作者自喻,表现乱离漂泊中失群人的痛苦心情,诗中还有一群野鸦“鸣噪自纷纷”,象征缺乏感情的平庸之辈;三托物言志,明着写物,实质是通过对物的赞颂来表明作者志向,或对某一问题的看法;这种写法与借物喻人一样,抓住物与人的相识之处;石榴描绘外在美和内在品质,表达了正义必胜的坚定信念,也是作者理想、追求和志向的体现;古诗词中也比较多见;四借景抒情,指让感情依附一定的景物,通过景物的描写来抒发感情;情是目的,景是手段和条件,情要从景中引发,与写景的特征相关联,这样的情才真,才充分,才具体感人;常见的方式有:寓情于景,融情于景,情景交融,情景相生,以美景、哀景衬情,一切景语皆情语等;朱自清的春,运用情景交融的写法,作者笔下的春草图、春花图、春雨图、春风图、春早人勤图无不流露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老舍的济南的冬天则是运用融情于景的写法,“山”“水”“雪”本不具有感情,但在作者笔下则流露出喜爱之情;阅读借景抒情的散文,务必要品味情分析景,惟其如此,才能正确领悟到散文的内涵;五虚实结合,这里强调虚写,主要指联想和想象;1 联想,指根据事物的内在联系,由一个事物想到另一个事物的思维活动;主要有四种类型:相似性联想,相反性联想,因果性联想和事理性现象与本质联想;例如三颗枸杞豆,文题与内容就是相似性联想:三叔一生的成绩;同时相对于文中的“我”又是一种联想:如果少壮不努力,日后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抓住联想来理解主题,我们就会理解文中的“我”后来成为植物学家的动力之所在;诗歌中联想颇多,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远远的街灯明了,好象是闪着无数的明星”由街灯联想到天上的星星,它们有着相似性;2想象,想象的过程是大脑中改造记忆表象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通过想象,我们才能看到事物的多面性和多样性,从而获得丰富的材料,使文章不仅在内容上丰满,而且在形式上多姿;想象的方法大致有追述、预言和悬想三种;追述,指把过去的事说得仿佛在眼前一样;预言,把未来的事情写得仿佛在眼前一样;悬想,把自己想的实际上不存在的事情,说得仿佛在眼前一样;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我想那缥缈的空中,定然有美丽的街市;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天上本没有街市,所谓“街市”是想象出来的;无论联想还是想象,都是虚写;文学作品中,虚写手法相当普遍,阅读时“能够区分写实作品和虚构作品”语文课程标准是文章阅读的重点要求之一,所以,理解虚写手法很重要;六象征,指凭借具体的物象来表示与之相似或相反的概念、思想、感情;运用象征可以使抽象的概念、思想、形象化,可以使思想感情表现得含蓄、耐人寻味;散文诗海燕,通篇运用象征手法,“风、云、雷、电”象征当时的沙皇反动统治,“大海和波浪”象征人民和人民的力量,“海燕”象征着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暴风雨”和“海鸥、企鹅”也各具有其象征意义;韩愈的马说象征手法在古文中堪称典范,文中“千里马”“伯乐”“常马”“食马者”各具其象征意义;不少诗歌也采用象征手法,如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这里的“明月”象征善解人意的知心人;七悬念,指提出悬而未决的矛盾,引起读者注意;从内容上看,悬念有两种情况:一是简要地提出事物,让读者以急切的心情想了解结果,枣核中一位旧时同窗寄封航空信再三托付“我”为她带几颗生枣核,设下悬念;见面时“我”问起枣核的用途,她一面往兜里揣,一面故弄玄虚地说……加深悬念;另一种是让读者对人物和事情有比较多的了解,只是作品中的人还“蒙在鼓里”,这样读者就有兴趣关心结果;拖延释念是对悬念的解开,方法有两种:一是抑制法,就是加深悬念,使读者期盼心情不断加深,刚才所举的枣核事例就是典型;二是间隔法,就是把正在发展的情节突然搁置起来,插入另外的情节,然后在适当的时机再接上原来的情节;八伏笔,就是在文章的前面对将要出现的人物或发生的事情作某种暗示,在文章的后面再作回应、说明,这是增强文章内容前后联系的一种重要的谋篇技巧;它的特点有三点:一是有伏必应;二是要伏得巧妙,让读者无法轻易察觉到,切忌刻意、显露,这是伏笔与悬念的区别;三是伏笔的照应,前后不宜过紧;分析文学作品的伏笔可从人物外貌、人物言行、人物心理、环境描写入手,如三颗枸杞豆开头“我是个植物学家”,在读者阅读不经意间埋下伏笔,照应这句话的却远在文尾“当我成为植物学家后”,从而把整篇文章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九铺垫,也称铺叙衬垫,它是为了衬托主要人物或事物而铺叙另外的人物和事物以作衬垫;运用铺叙写法是为了蓄积气势,是为了突出文章主旨;例紫藤萝瀑布“赏花”部分,作者用饱含情感的笔墨描绘紫藤萝,是在为后文的抒情和言志作铺垫蓄势;十渲染,对文章中的环境和人物着意描写,加强气息,深化主题;常用方法有:反复和烘托;反复,指用形式相同或相近的句子反复出现,以抒发感情,渲染情绪,突出主题;周总理,你在哪里反复询问,渲染对周总理的思念之情;烘托,借环境描写和特定的气氛,表现人物的一定情绪,如王愿坚的草:“只有晨风吹过荒漠的草地,撕掠着青草,发出飒飒的声响;”通过环境描写,渲染悲壮的气氛;〈长征〉节选一文开头部分:“红军指战员三三两两艰难地向北走着,有的掉队了,有的倒在地上永远也起不来了;”渲染过草地艰难的气氛,值得注意的是:渲染一般用于表现人物或情节发展的关键部分;理解渲染表现手法对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词句的帮助颇大;十一照应,在文学作品中,照应是对悬念、伏笔、铺垫、渲染等表现手法的呼应,增强文章的整体感;常用的照应类型有:扣题照应,画龙点睛;首尾照应,大开大合;层层照应,一线贯穿;随机照应,前后联系;细节照应,小中见大;对比照应,比中见旨;阅读时学会分析照应有助于我们从整体理解文章;例为你打开一扇门最后一段:“文学确是一扇神奇的大门,只要你走进这扇大门,就不会空手而归;”既是点题照应,又是首尾呼应,同时也是层层照应,一线贯穿,线索就是“门”;往事依依首段“……但有几件事仍历历在目,至今记忆犹新;”尾段“往事依依,金色的回忆唤起我的青春激情,催我不断奋进;”既前后照应又是点题照应,好处是强调回忆往事对我的激励作用;十三岁的际遇前文“第一次知道这世上存在着一个北大,是在我七岁的时候;偶尔在抽屉里翻出一张泛黄的照片,上面是一片沉静而美丽的湖光塔影;”后文“我将不顾头上苍苍的白发,再次像十六岁的小女孩那样轻依在你湖光塔影的胸前……”对比照应,七岁和六十岁的漫长时间跨度,突出自己对北大的感情,增强抒情色彩;春首句“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末句“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这里一“来”一“去”,对比照应,从春天是在盼望中到来,到进入春天中去,形成一个完美的整体,例子很多;教师在课堂中应善于引导学生发现、品味、分析,并学会运用到写作中去;十二对比,是把两种对立的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种不同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对比的作用一般用来渲染气氛、表现人物或突出主题;例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百草园”和“三味书屋”是儿童两种不同的生存环境,一是“乐园”;一是最严厉的书塾,通过儿童两种不同生活感受对比,说明了封建教育方法对儿童天性的束缚;济南的冬天首段运用三组对比,突出济南冬天特点:温晴;分析文章对比手法时可从渲染气氛、表现人物或突出主题的角度来思考;十三衬托,指描绘某一事物来表现另一事物的艺术手法,它分为映衬和反衬两种;与对比有些相似,但却有着本质的区别:衬托主体只有一个,使用衬托手法使这个主体更鲜明、突出;而对比的两个方面都是主体,使用对比手法,两者都更加鲜明、突出;衬托的作用可以使文章更生动、人物事物形象更突出、主题更鲜明;常用衬托手法大致有十种:以景衬人法,以后衬先法,以侧衬正法,以反衬正法,以次衬主法,以昔衬今法,以难衬易法,以西衬中法,以境衬人法,以物衬人法;十四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正面描写也称直接描写,指直接描写人物的语言、行动、心理和直接描写景物的方法;侧面描写指对描写的对象不做正面描写,而从其他人物事物的描绘中来烘托描写对象的方法,如抒情散文小石潭记:先写水声“如鸣佩环”,水色“水尤清冽”侧面烘托石潭的特点“石”,再正面描写石潭“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正面描写潭的底与岸“石”的特点;再如春,写“春花图”,其中有一句“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侧面烘托花儿的繁茂、鲜艳和香甜;社戏“归航”片段中,老渔夫的喝彩侧面表现孩子们划船本领高,也有力地表现孩子们欢快的心情;十五动静结合,文学作品中,比较讲究动静结合的艺术,如果只写静景,很容易使文章呆滞;只写动景,又可能失去稳定;只有将静景描写景物的形态特征和动景描写利于传神的长处结合起来,所绘景物才会具体、生动,才能给读者留下生动的印象;动静结合有两个特点:集中性和对比性;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集中写静景;“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上云霄里去了”集中写动景,这里动景与静景形成了对比,表现了一幅生动丰富充满生机的百草园画面;再如小石潭记:“月光下彻,影布石上,怡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写鱼儿“怡然不动”的静与“俶尔远逝,往来翕忽”的动作对比,动静结合,显示鱼儿的活跃;十六感官描写,指描绘出人物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让读者在阅读时身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增强文学作品的表现力;社戏中,“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汽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汽里……”“豆麦”“水草”“月色”是视觉看到的;“清香”是嗅觉闻到的;“扑面”是面部触觉感知的,所以,这句话极具表现力;如五官功能感觉到的效果互相转化、彼此沟通,把某种感官上的感觉移到另一种感官上,就是通感,也叫移觉;“荷”专题中,荷塘月色有两句话:一句是“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缈茫的歌声似的;”嗅觉与听觉通感;另一句“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视觉与听觉通感;十七抑扬,指对写作或欲扬先抑或欲抑先扬,然后陡然一转,出乎读者所料,从而使文章产生峰回路转、跌宕起伏的效果;例白杨礼赞第7段:着力评价白杨树,采用先抑后扬的手法,“两个没有……”和“算不得什么好女子”似乎要否定白杨树的美,这是欲扬先抑;“但是……伟丈夫”笔锋一转,则是变抑为扬,否定的是“好女子”肯定的是“伟丈夫”,赞美如白杨树品质的人;十八夸张,这是艺术手法中的夸张,与修辞手法中的夸张并非同一概念;有两种形式:一是通过比喻夸张,而是通过描写渲染;童话寓言中比较多见,如皇帝的新装;十九故意误会和巧合在小说和影视剧本中多见,但在初中语文课文中少见,之所以提出来是因为在学生作文中运用这两种写法能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突出中心主题;文学作品的艺术魅力包括形式美和内容美,综上所述,我们对文学作品的形式美有了较为全面的理性认识;日常教学中,引导学生阅读文学作品,赏析时做到有章可寻,练笔时亦能做到有法可依,真正找到阅读与写作形式教学的契合点,教师教起来畅快,学生学起来更轻松。
唐代诗歌中的写景与写人
唐代诗歌中的写景与写人唐代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为辉煌的时期之一。
唐诗作为唐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成就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神话。
在唐代的诗歌中,写景和写人是两个主要的写作方式。
写景,意即描绘自然景色的表达方式,有时候也可以是描绘城市或者人工景物;写人则是描写人物的方式,表现人物的个性特征、思想感情和人生境遇。
在唐代的诗歌作品中,写景和写人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独特而丰富的艺术境界。
唐代诗歌中的写景在唐代的诗歌作品中,写景是一种常见且重要的表现手法。
唐代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展示了他们对自然的独特感受和对生活的思考。
唐代诗歌中的写景可以分为山水景色、田园景色和宫殿城市景色三种类型。
山水景色唐代诗人对山水的描绘常常充满了浓厚的情感和想象力。
他们通过描绘山峦的险峻、江河的奔腾、云雾的弥漫等方式,将自然界的壮丽与自己的感受融为一体。
例如,杜甫的《登高》中写道:“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这首诗通过描绘高山的峻峭和江河的浩渺,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人生的思考。
田园景色田园景色是唐代诗歌中的常见主题之一。
唐代诗人通过描绘田园的宁静、田野的丰饶和百姓的安乐,呈现了一个和谐美好的乡村生活场景。
例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写道:“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首诗以田园景色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向往。
宫殿城市景色在唐代的诗歌中,宫殿城市景色也是一个常见的主题。
唐代的宫殿城市以长安为代表,成为了当时世界上最繁华的都市之一。
唐代诗人通过对宫殿城市的描绘,展示了都市独特的魅力和繁华的景象。
例如,杜牧的《秋夕》中写道:“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这首诗以长安城为背景,描绘了宫殿夜晚的繁华和宁静。
唐代诗歌中的写人除了写景,唐代诗歌中的写人也是一个重要的表现方式。
诗人通过对人物的描绘,展示了他们对人性和人生的思考和观察。
(2021年整理)初中现代文阅读题型专题讲解(三)(表现手法、人物形象和环境描写的作用等)
(完整)初中现代文阅读题型专题讲解(三)(表现手法、人物形象和环境描写的作用等)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完整)初中现代文阅读题型专题讲解(三)(表现手法、人物形象和环境描写的作用等))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完整)初中现代文阅读题型专题讲解(三)(表现手法、人物形象和环境描写的作用等)的全部内容。
现代文阅读专题讲解三教学目标:1、学会记叙文阅读的表现手法、表达方式2、掌握记叙文的人物形象分析3、阐述感情体验教学过程:记叙文阅读方法解读(三)一、分析表现手法文学作品中的表现手法,又叫“艺术手法”,是作家在创作中所运用的各种具体的表现手法。
在中考中,对文章的表现手法分析显得非常重要.中考考察到的题型和几种表现手法如下:【常考题型】(1)本文(某部分)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作用是什么(有什么表达效果)?(2)本文在情节安排上最大的特点是设置悬念(欲扬先抑/前后照应等),试举一例并说说其作用。
【方法点拨】(1)伏笔:使内容前后照应,情节紧凑,结构严谨。
(2)铺垫:制造悬念,引人入胜,突出重点,使情节衔接自然紧密。
(3)象征:把抽象的事理和情感表现得具体可感,含蓄而耐人寻味。
(4)衬托:突出本体特征、作者情感,增强表现力.(5)对比:突出事物(人物)特征和情感,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6)欲扬先抑:突出强调了事物(人物)的特征,使情节曲折生动。
(7)设置悬念:使情节环环相扣,曲折生动,引人入胜。
(8)前后照应:使文章前后贯通,脉络清楚,主题突出,结构严谨.(9)托物言志:把事理和情感表现得具体可感、生动形象。
写作手法属于艺术表现手法
写作手法属于艺术表现手法第一篇:写作手法属于艺术表现手法写作手法属于艺术表现手法(即:艺术手法和表现手法,也含表达手法(技巧),常见的有:夸张、对比、比喻、拟人;悬念、照应、联想、想象;抑扬结合、点面结合、动静结合、叙议结合、情景交融、衬托对比、伏笔照应、托物言志、白描细描、铺垫悬念、正面侧面、比喻象征、借古讽今、卒章显志、承上启下、开门见山;烘托渲染、动静相衬、虚实相生、实写与虚写、托物寓意、咏物抒情等。
最常见的写作手法有:夸张、对比、比喻、悬念、照应、联想、想象、抑扬、动静结合、寓景于情、托物言志等。
写作手法属于艺术表现手法(即:艺术手法和表现手法,也含表达手法(技巧),常见的有:夸张、对比、比喻、拟人;悬念、照应、联想、想象;抑扬结合、点面结合、动静结合、叙议结合、情景交融、衬托对比、伏笔照应、托物言志、白描细描、铺垫悬念、正面侧面、比喻象征、借古讽今、卒章显志、承上启下、开门见山;烘托渲染、动静相衬、虚实相生、实写与虚写、托物寓意、咏物抒情等。
最常见的写作手法有:夸张、对比、比喻、悬念、照应、联想、想象、抑扬、动静结合、寓景于情、托物言志等。
第二篇:语文表现手法、写作手法表现手法托(衬托)、对比、对照、借景(物)抒情、托物言志、欲扬先抑。
(联想、想象)寓情于景、融情入景、讽刺、象征、联想、想象、以小见大、类比象征是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具体形象,表现某种概念、思想和感情的艺术手法。
象征体和本体之间存在着某种相似的特点,可以借助读者的想象和联想把它们联系起来。
例如蜡烛,光明磊落,焚烧自己,照亮别人的具体形象,可以使我们联想到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
因此蜡烛是舍己为人的象征。
什么是象征手法?它和比喻手法有什么区别?象征是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形象表现与之相似或相近特点的概念、思想或感情的艺术手法。
只用于表示有关人类品质或人类组织的性质,一般适用于抒情作品。
比喻可以用于表示任何事物的性质,一般的比喻,其喻体分散在全篇文章中什么是以小见大的方法就是采用小的事情来表现大的主题的写作方法,将抽象的事物具体化.比方说,要你写一个以生命为话题的文章,如果你总是谈什么生命的意义之类的,这就很难去写好.而采用以小见大的方法却可以绕过这些说教,给人以更生动可感的形象,如写与病魔作斗争的中学生,如写时时刻刻给予你关心的父母,如写下岗工人的努力等等,你可以借助具体的形象来给生命着色,象语文课文《敬畏生命》,就是以柳絮这样细小的生物;《白蝴喋之恋》就是以一只小小的蝴蝶来对生命进行探讨。
五种表达方式的区分
一、 语言的五种表达方式:叙述、说 明、议论、描写、抒情。 (一)、叙述:记载、述说人物活动 的一般情况和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 作用: (1)介绍人物的身世、地位、经历、 事迹等,叙述事情的发生、发展或变 化过程,交代事件的前因后果等。 (2)在议论文中,提供事实论据,以 用来证明论点。
五种表达方式的区分
叙述重过程, 议论重观点, 描写重印象, 说明重介绍, 抒情重情感。
例: 1、我冒了严寒,回到相隔二千余里, 别了二十余年的故乡去。 2、又过了九日,是我们启程的日期。 闰土早晨便到了,水生没有同来, 却只带着一个五岁的女儿管船只。
(二)、说明:对事物的外形、性质、特点、构 造、功能、作用、成因、关系等作客观的介绍。 一般不是感性形象的描绘。 作用: 1)用来把事物的外形、特点、性质、构造、功 能等解说清楚,使读者对这一事物有明晰、完整 的了解和认识。 2)是说明文的主要表达方式,常用于说明文。 3)也常在议论文中与议论交叉使用或在记叙文 中使用。
2、环境描写:包括自然景物描写和社 会环境描写。 自然环境描写:描写天气、季节、 山川、湖海等自然景物和景象。 社会环境描写:描写人物活动的场 景和周围的布局、陈设等。
自然环境的作用
一、渲染故事气氛 二、烘托人物形象 三、推动情节发展 四、暗示社会环境 五、深化作品主题
场面描写:同一时间、地点、 众多人物的活动所构成的画面。 要有特定的场合气氛。 细节描写:对某些细小的举止 行动或对细小的景物片断的描 写。
3、从表现手法上分类:正面描写和侧 面描写。 正面描写:对所要表现的人物或中 心事件进行直接地描写,用以直接刻 画人物、表现主题。(也叫直接描写) 侧面描写:描写所要表现的人物和 事件周围的事物,使所要表现的人物、 事件更鲜明突出。(也叫间接描写)
白描手法写人200字
白描手法写人200字举例:迎面走来的这个青年人,身材很高,有些许瘦,但没有病殃殃的感觉,高高的颧骨,剑眉两道,双目有神。
高鼻梁,薄嘴唇,耳朵恰到好处得挂在脑袋两侧,不偏不倚,煞是精神。
只见他挺着笔直的身躯,迈着轻松地的步伐来到我的面前,和我亲切的握手交谈,他吐字清楚,言语朴实,让人心生愉悦之感。
1、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2、峻紫的《黎明的河边》,对年长战士小陈的肖像并作了如下的描绘:“他紫带很胖,看样子顶多也不过十八岁。
圆的脸,大眼睛,下巴上存有一道细长的疤痕,似乎就是子弹横过时遗留下的纪念。
”3、《孔乙己》中对孔乙己身世的介绍:“孔乙己原来也读过书,但终于没有进学,又不会营生;于是愈过愈穷,弄到将要讨饭了。
幸而写得一笔好字,便替人家抄抄书,换一碗饭吃。
可惜他又有一样坏脾气,便是好喝懒做。
”白描就是中国画技法名,指单用墨色线条勾描形象而脂粉彩色的画法;白描也就是文学表现手法之一,主要用朴素简洁的文字刻画形象,不轻词藻润色与图形衬托。
白描原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指描绘人物和花卉时用墨线勾勒物象,不着颜色,称为"单线平涂"法。
它源于古代的"白画"。
在文学创作上,"白描"做为一种整体表现方法,就是指以最为简洁的笔墨,不提衬托,描绘出独特生动的形象。
我国杰出的古典小说《水浒》、《三国演义》等多用白描的手法;鲁迅的作品,也存有许多采用白描手法的范例。
多种表现手法的写人作文
多种表现手法的写人作文
嘿,你知道吗?老李真是个卖烤红薯的高手。
每次我路过那条街,都能听到他那大嗓门,“热腾腾的烤红薯,甜到心里去!”那
声音,就像是从老电影里走出来的,特别有味道。
小芳呢,她可是个开心果。
在巷子里,她总是跳来跳去的,笑
得像个小铃铛。
每次看到她,我都觉得整个世界都亮堂了,好像什
么烦恼都被她的笑声赶跑了。
老陈啊,他真是个书虫。
每次去书店,都能看到他坐在角落里,眼睛都快贴到书上了。
他翻书的那个样子,就像是在弹奏一首无声
的乐章,特别迷人。
还有菜市场的大妈们,她们真是太厉害了。
手里拿着菜刀,嘴
里聊着天,一边剁肉一边笑得合不拢嘴。
每次去买菜,我都觉得像
是在听一场生动的生活讲座,特别有趣。
这些人,他们的声音、他们的笑容,都让我觉得生活特别美好。
他们就像是这个城市的一张张鲜活的面孔,各有各的故事,各有各
的韵味。
写人作文指导:肖像、语言、动作描写
• 肖像描写的主要方法有: • 特写式 • 漫画式 • 浮雕式
一、特写式:
抓住最能表现人物个性的肖像特征作具 体细致的描绘,就像电影特写镜头一样呈现 在读者面前,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看像张挂历”,……
(选自佚名《活
宝》)
• 三、浮雕式:
• 就是在立体展示所写人物各个侧面的基 础上,在调动起读者一定的审美期待的基 础上,抓住人物在一瞬间表现出来的极富 个性的、最能反映人物内心世界的外貌特 征,加以刻画使你所写的任人物像浮雕一 样“定格”在读者眼前。
• 范文:《彭德怀速写》
(二)语言描写
孔乙己:“窃书不能算偷……窃书!……
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
(迂腐)
别里科夫:“千万别出什么乱子”。 (保守)
曹操:“宁我负天下人,勿天下人负我。(”奸诈)
那天,刚回教室,就看见欧文站在李辉的身边说: “李辉,今天轮到你擦黑板了,你快把黑板擦一下。”
“什么?”李辉呆呆地望着欧文问:“我不是擦了 吗?” 欧文贼贼地笑着:“没有啊,没那回事,你说错了。” 李辉搔搔头发,一边回想一边说:“可是,那个……” 未待李辉说完,欧文便把一块布塞给李辉,道:“什 么这个,那个的,看你,婆婆妈妈的,像个男人吗? 你还是快擦吧。”
1、符合人物身份与个性 2、抓典型化的语言
• 天下大雪,秀才、县官、财主相遇,财主提议 以雪为题,每人念一句诗。秀才说了一句:“大 雪纷纷落地。”县官接了一句:“都是皇家瑞 气。”财主笑着说:“再下三年何妨?”这时, 来了一个穷人,一听就生气,骂了一句:“放你 娘的狗屁。”
表现手法有什么
表现手法有什么表现手法是指在文学、艺术创作中使用的一种技巧、方法或手段,用于表达主题、情感或思想。
下面我将介绍一些常见的表现手法。
一、描写手法描写是通过文字对人、物、环境、动作、情感等进行详细描述的手法。
可以通过生动具体的描写来使读者感受到故事中的情节和角色的形象,增强作品的可读性和真实感。
1.形容描写:通过对人物外貌特征、身体动作等进行形象生动的描写,使读者对人物有直观的印象。
2.环境描写:通过对场景、气氛、气候等进行描绘,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作品中的时间、地点和氛围。
3.感觉描写:通过对色彩、声音、味道、触感等感官体验的描写,帮助读者更加真实地感受故事中的情节。
4.心理描写:通过对人物内心世界、思想情感进行描写,展示角色的情感变化、心路历程等,增强读者的共鸣和参与感。
二、对白手法对白是人物之间的对话,通过对话展示人物的性格、情感、思想等,使情节得以推进,也是角色互动的重要方式之一。
1.直接对白:直接呈现人物的言谈举止,使读者能够直接了解人物之间的交流和思想。
2.间接对白:通过人物的心理独白、描写或其他角色的反应来陈述对话内容,间接展示人物之间的对话和心理活动。
三、叙事手法叙事是将故事或事件按照时间和逻辑顺序进行叙述的手法,常见的叙事手法有:直线叙事、回溯叙事、交叉叙事等。
1.直线叙事:按照时间顺序、线性地叙述故事情节的发展,使读者能够清晰地了解故事的走向。
2.回溯叙事:通过回忆、闪回等手法,将故事的发展逆推给读者,增加悬念和回味性。
3.交叉叙事:将多个故事线交织在一起,通过交替叙述不同的故事情节,使故事更加复杂、有层次感。
四、象征手法象征是通过具体事物来代表抽象概念,通过隐喻、比喻等手法将复杂的思想和情感表达出来。
1.隐喻:通过对特定事物的描述、运用意象、象征等,代表或暗示另外一种意义,使作品具有多重解读的可能性。
2.比喻:通过将两种事物进行类比,突出一种特点,使读者更加直观地理解抽象概念。
3.象征:通过某种具体事物所固有的意义、象征意义等来代表或象征某种抽象的概念、情感或思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表现手法包括写人、记事、写景、咏物、抒情、议论、结构安排等的手法。
直抒胸臆、借景抒情、融(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人自比、渲染、烘托、衬托、映衬、反衬、正衬、侧面描写(间接描写)、对比、白描、细描、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以声衬静)、多角度、多感觉、移步换景、以小见大、借古讽今、倒叙、插叙、赋、比、兴、虚实结合、虚实相生、明暗结合、点面结合、象征、联想、想象、开门见山、卒章显志、画龙点睛、曲笔、似褒实贬、先抑后扬(欲扬先抑)、先扬后抑、重章复唱、铺垫、伏笔、照应、以乐景(哀景)写哀情(乐情)
鉴赏表现手法的答题思路
1.首先指出运用什么技巧;
2.结合诗文内容,举例分析;
3.点明在表达思想感情内容、结构安排和审美效果等方面的作用。
一般作用示例:准确,鲜明,生动,传神,通俗,委婉,含蓄,节奏感强,增强语势。
富有感染力,更有想象空间,渲染气氛,烘托环境,凸显人物形象,强化情感,突出主旨,点题,画龙点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