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学习与研究经历-杨振宁
杨振宁
A4/04·角色10月15日,91岁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做客云南师范大学“西南联大讲坛”。
这是他第六次到昆明,却是我第一次近距离见到并可以观察他。
15日上午,当杨振宁拄着拐杖出现在云南师范大学呈贡校区以他父亲杨武之先生命名的“武之”楼前时,发现他的粉丝不分年龄,各个层次都有。
年轻的大学生们更是疯狂,每个人尽可能举高手中的智能手机、IPAD、相机等多种拍照工具,把粉丝这个角色扮演得十分到位。
当众人还在惊讶为什么只有杨振宁一个人出场时,我这个眼睛超级近视的人,竟然在人群中一眼认出了扮相普通的翁帆。
她很会隐藏自己,如果不多加注意,会被误认为这是一个普通的工作人员。
当镜头对准她时,她会自然地让别人遮挡住自己。
实际上,她独特的温柔气质,还是让人能判断出她的身份的。
从2004年算起,两人的婚姻已经有9年了。
已过了7年之痒,这对老夫少妻在外人看来依然是“琴瑟和谐”。
作为粉丝,自然要追寻杨振宁的脚步,去了解他作为“偶像”的力量。
各种年龄阶层都有他的粉丝杨振宁展示给众人的一直都是笑脸在巨大光环之下,我们常常忽视了杨振宁作为一名耄耋老人的现实。
呈现在我们面前的老人,脸上有大大小小的老人斑,右耳悬挂着助听器,虽然代表着一种阅历,可也是无情岁月侵蚀的证据。
所以,此次他到昆明,不再安排记者专场访问。
但这位平和的老人,在一天中3次出现在云南师范大学学生面前,且一直面带微笑。
第一次是以杨振宁父亲杨武之先生命名的“武之楼”暨铜像揭幕仪式;第二次是上午10点半开始的70分钟演讲“我的学习与研究经历”;第三次则是下午4点钟和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师生的亲密座谈。
虽然听力有所减弱,但他的思维依然清晰,面对一些关于中国教育的敏感问题时,总是以时代不一样这样的方式,巧妙地转移了话题。
实际上,他在中国媒体眼中形象一向如此。
在《规范与对称之美——杨振宁传》面世时,他会跟媒体自曝求婚秘闻。
“怎样算浪漫呢?我们出入都拉着手,电话求婚算吗?其实,我和翁帆的生活,除了在外旅行,基本上都是居家生活,和所有相爱的人一样,一时也想不起还有什么浪漫的事。
杨振宁人物先进事迹
杨振宁人物先进事迹(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事迹材料、心得体会、总结报告、工作计划、合同协议、应急预案、条据书信、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deeds, experiences, summary reports, work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emergency plans, evidence letter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ould like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杨振宁人物先进事迹杨振宁人物先进事迹(原创4篇)你是不是也在找杨振宁人物先进事迹的资料,那就对了,本店铺精心整理这篇杨振宁人物先进事迹文章,应该可以解答你的疑惑,更多杨振宁人物先进事迹相关的资料,可以右上角搜索。
杨振宁的工作经历
杨振宁的工作经历杨振宁的工作经历可以分为学术研究和学术管理两个阶段。
早年学术研究:1932年,杨振宁考入清华学校,开始接受严格的物理训练。
1936年,杨振宁考入国立清华大学物理系,在著名物理学家朱光亚的指导下,开始了系统的物理学习和研究。
1943年,杨振宁在清华大学获得学士学位。
同年,他作为研究生前往美国费米实验室攻读博士学位。
在费米实验室,他受到了费米、包括朱光亚、邓稼先、吴健雄等许多著名科学家的重视和指导。
在邓稼先的建议下,他开始研究磁体的问题,并通过计算机模拟,为了解决磁体设计问题,成功开发了新的计算方法。
1948年,杨振宁获得芝加哥大学博士学位,成为中国第一位在美国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的学者。
他的博士论文《自旋1/2的核的镜面反演对称性》(Parity Nonconservation in Beta-Decay)成为美国物理学领域里的经典论文。
1956年,杨振宁与李政道合作提出了著名的“镜面反演不守恒”理论,引发学术界的巨大关注,该理论奠定了现代粒子物理学的基础,对国际物理学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同年,他被选为美国物理学会会士。
学术管理:1960年,杨振宁被聘为普林斯顿大学物理系主任。
1966年,他出任美国联邦政府科学技术政策办公室科学技术指导委员会委员。
1978年,他成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至今一直担任着这一职务。
1984年,杨振宁回国担任中科院理论物理研究所客座研究员,之后在国内积极投身于科学普及工作,多次成功组织举办国际物理学会议、科普讲座等活动,并积极推动中外科学家的交流与合作,促进了我国物理学科研水平的提升。
杨振宁以其卓越的学术成就和出色的学术管理才能,为国际科学事业和我国科学事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他被誉为现代物理学的领袖和中国物理学的奠基人。
杨振宁:我的学习与研究经历
杨振宁:我的学习与研究经历主题:我的学习与研究经历嘉宾:杨振宁主办:中国农业大学《名家论坛》时间:2012年4月18日编辑:周东旭杨振宁,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清华大学高等研究中心名誉主任,美籍华裔科学家。
历任普林斯顿高等研究所教授、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理论物理研究所所长。
先后获得中国科学院、美国国家科学院、台湾中央研究院等院士荣衔。
1922年出生于安徽合肥,1948年获芝加哥大学博士学位。
1957年,杨振宁与李政道因共同提出宇称不守恒理论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二人成为最早获得诺贝尔奖的华人。
精彩摘要:与同学讨论是深入学习的极好机会。
多半同学都认为,从讨论得到的比老师那里学到的知识还要多,因为与同学辩论可以不断追问,深度不一样。
一个人最好在研究开始的时候,进入一个新领域,就像挖金矿,挖新矿容易出成果,如果一个地方人家已经挖了五年,要想再挖出新矿,就比较困难。
中国教育哲学讲究“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知道的,不知道的,都要想清楚,这才是真正的学习。
这种教育哲学,有很大好处,也有很大坏处。
一个社会要想科学非常成功,是不是必须制造一种风气,使年轻科学家都很冲,朝中国儒家君子相反的方向走?这是一个很深层次的问题,值得大家注意。
杨振宁讲座实录:少年读到《神秘的宇宙》开启对物理的兴趣当直觉与书本知识有冲突,是最好的学习机会,必须抓住,把本来的直觉错误想清楚,形成新的直觉我1929年到清华大学,当时7岁,就读清华大学里的成志小学(编者注:清华附小的前身),我父亲是清华大学数学系教授。
4年后进入北京城里的崇德中学,现在叫北京市第三十一中学,在宣武门附近。
学校很小,差不多300个学生,有一个小图书馆,我喜欢到里面浏览书籍。
初中二年级,我在图书馆发现一本翻译过来的书,叫《神秘的宇宙》,描述1905年物理学大革命、1915年相对论和1925年量子力学,这不只是20世纪物理学的大革命,也可说是人类知识历史上非常重大的革命。
杨振宁国科大演讲全文版事迹材料素材
杨振宁国科大演讲全文版事迹材料素材202_年4月29日,杨振宁先生应明德讲堂思想系列主持人、人文学院汪前进教授的邀请来到中国科学院大学雁栖湖校区,做客明德讲堂,李树深校长主持了本场讲座。
杨先生与中国科学院大学的近两千研究生再次分享了自己的学习与研究经历(图1),并明确重申,对于几年前反对中国建造大型对撞机这一观点,我的看法完全没有改变。
本刊特将报告及听众交流全文整理,经杨振宁先生审定发表,以志盛事。
座谈时间:202_年4月29日座谈地点:中国科学院大学雁栖湖校区礼堂选择有前景的研究领域与中国科学院大学研究生谈学习与研究经历我去过上百个大学演讲,今天这个演讲厅绝对是我所看见的演讲厅里最大、最讲究的。
而你们是一个新大学,我想这很清楚地显示出中国现在发展得多么快。
我今天讲的题目是我的学习和研究经历。
我是1922年在安徽合肥出生的。
因为父亲做了清华大学教授,7岁开始,我住进了清华园。
然后在北京读了四年小学,毕业以后读了四年中学。
中学是在宣武门附近,当时的崇德中学(现北京市31中学)。
那个时候是1930年左右,全北京市的中学里,我想有差不多一半是中学,崇德就是其中的一个。
这是一个很小的学校,只有大概300个学生,其中有1/3住校,我就是住校生之一。
学校很小,没有真正的图书馆,只有一间图书室,我常常到这个图书室里去浏览一下。
我想我对于物理学第一次发生兴趣,就是看了这本书《神秘的宇宙》(themysteriousuniverse)。
发生兴趣是因为书里讲了在20世纪初物理学中的重大革命,即包括了量子学和相对论。
后来1937年抗战开始,我们一家经过合肥,1938年到了昆明。
因为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北大合起来,成立了西南联合大学,1938年开始招生。
那年夏天,我中学5年级刚念完,还缺一年才有中学文凭。
可是当时因为中学生流离失所很多,所以教育部在重庆就有一个命令,学生中学不毕业也可以参加考试,叫做同等学历,我就以这个资格考进了西南联大(图2)。
杨振宁的研究经历
已是90岁高龄的杨振宁在讲座中口齿清晰、思路敏捷。
他以“我的学习和研究经历”为报告主题,回顾了他青少年时期在西南联大的学习和生活经历,以及在美国芝加哥大学、IAS研究所、普林斯顿大学等地从事科学研究的过程,并辅以珍贵的历史照片和资料,总结了自己开展学习和科学研究的宝贵经验。
杨振宁认为,相信直觉,也许会有所收获。
“当直觉与书本知识冲突,是最好的学习机会,抓住它,你就可能走入新的境界”,他说,自己没有念过高中物理学,在北平崇德中学念书时,在学校图书馆第一次接触到二十世纪的物理学,看Jeans的《神秘的宇宙》让他对物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有一次在教科书中读到,圆周运动加速的方向是向心的,而不是沿着切线方向的。
“为何书中写着圆旋转力量会向着圆心?我的直觉说那是不对的!于是我反复思考,最终在直觉和书本的冲突中收获了学习的方法。
”这给了他很大的启发:每个人在每个时刻都有一些直觉,这些直觉多半是正确的,可是也有一些需要修正,需要加入一些新的观念,变成新的较正确的直觉。
“和同学的讨论是极好的深入学习的机会”,杨振宁说,要善于表达、勇于表达,即使是错误观点。
在西南联大时,他与黄昆(半导体物理学家)和张守廉同住一室,他们除了常侃电影明星、政治事件、历史观点,更多的则是无休止地辩论物理问题。
学校没有开水,他们就经常到茶馆叫上一杯茶,讨论一下午物理。
有一次对关于量子力学中“测量”的准确意义的争论,他们各自都有观点,一直争论到晚上回到寝室,关了电灯,上了床以后,辩论仍然没有停止。
最后三人都从床上爬起来,点亮了蜡烛,翻看海森堡(Heisenberg)的《量子理论的物理原理》来调解他们的辩论。
“与黄昆和张守廉的辩论,以及我自己做教授以后的多年经验,都告诉我:和同学讨论是极好的真正学习的机会。
”杨振宁的研究经历也并非是一帆风顺的。
在选题和做实验的过程中也遇到过很多让他沮丧、失望的事情。
“研究生找题目感到沮丧是极普遍的现象”,他说,1946年上半年,他成为著名物理学家特勒的研究生,当时特勒给了他一个题目让他写成一篇文章。
杨振宁的传奇人生励志故事
杨振宁的传奇人生励志故事杨振宁,是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在他的身上发生了很多励志的故事。
小编为大家力荐了杨振宁的励志人生故事,给大家作为参考,欢迎阅读!杨振宁的励志故事篇1:我将来要拿诺贝尔奖杨振宁在7岁的时候来到清华园,在这里一共住了8年。
当时的附小叫成志小学,里面有两个"大头",一个是杨振宁杨大头,一个是俞平伯的儿子俞大头。
杨振宁小时候,至少不是一个最守规矩的孩子。
据他自己说,清华的每一棵树他都爬过。
中学是在绒线胡同上的,就是现在的北京市第31中。
那个学校当时只有不到300个学生。
这时候,当北大数学教授的父亲杨武之已经知道儿子学数学的能力很强。
他当时如果教儿子解析几何和微积分,儿子一定学得很快,会使他十分高兴。
可是他没有这样做,而是在初一与初二之间的那个暑假,请雷海宗教授介绍一位历史系的学生教杨振宁学《孟子》。
所以在中学时代杨振宁就可以背诵《孟子》全文。
杨武之喜欢围棋和京剧,但并不去培养儿子这些方面的兴趣,下棋可以让儿子17颗子,唱也只教他唱一些民国初年的歌曲如"上下数千年,一脉延","中国男儿,中国男儿……"等。
对于父亲书架上的许多英文和德文数学书籍,杨振宁常常翻看。
因为外文基础不够,所以看不懂细节,每次去问,杨武之总是说:"慢慢来,不要着急。
"上课念书的时候,杨振宁喜欢东翻西看,一次看了艾迪顿写的《神秘的宇宙》,那里面讲的是20世纪到那个时候为止,所发现的一些新的物理学的一些现象与理论。
他顿时被激发出了极大的兴趣,所以回家以后就跟父亲、母亲开玩笑,说将来要得诺贝尔奖金。
杨振宁在抗战胜利的1945年夏天离家赴美国求学。
那天清早的细节至今历历在目:"父亲只身陪我自昆明西北角乘黄包车,到东南郊拓东路等候去巫家坝飞机场的公共汽车。
离家的时候,四个弟妹都依依不舍,母亲却很镇定,没有流泪。
""到了拓东路父亲讲了些勉励的话,两人都还镇定。
感动中国年度人物杨振宁学习心得2022
感动中国年度人物杨振宁学习心得2022每个人物身上都有一种让观众感到心灵震撼的精神力量。
《感动中国》被媒体誉为“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感动中国年度人物杨振宁学习心得,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感动中国年度人物杨振宁学习心得1我要比洋人强。
这句话是我国着名物理学家杨振宁小时候立下的承诺。
这篇文章主要讲了:有一天,小振宁家来了几位客人,他们问小振宁长大想不想做大官,而小振宁却说他不想做大官,还说:我要比洋人强!原来小振宁一天在大街上捡树叶时看见一个车夫正在很努力的拉着黄包车,而车上的洋人却破口大骂车夫,还用皮鞋蹬车夫的脊背。
小振宁看后很生气,很愤怒;还有一次,小振宁看到几个持枪的洋人正在欺侮一个佝偻着背的盲人乞丐。
从此,小振宁就立下承诺:我要比洋人强。
后来小振宁发奋学习,1945年,他前往美国深造,受到费尔米教授的高度评价。
读完这篇文章后,我从我要比洋人强这句话,从中我体会到杨振宁从小就有爱国的精神,他宁愿自己不做大官,也不能忘记自己是中国人,这种品质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像杨振宁这样爱国的人士很多,徐悲鸿就是其中一个。
徐悲鸿年轻时就在法国巴黎徐梁画院和巴黎国力高等学校学习绘画。
他在画院向一个外国学生挑战,看看谁是人才。
从此,徐悲鸿就下定决心,一定要学好绘画,为祖国争气,为中华民族争光!他经常到罗浮宫,凡尔赛宫和巴黎各大博物馆去临摹世界名画,一去就是一整天。
最后,徐悲鸿用他自己的努力为中国人争了一口气。
你们看,徐悲鸿和杨振宁这两位爱国人士为我们祖国争了多少口气啊!但是也有部分中国人不知道爱国,不把爱国放在第一位,只是为了自身的利益,就出卖祖国利益,这真是中华民族的败类。
例如日本侵略中国时有些人为了身存,竟然投靠侵略者,去和日本小鬼子并肩作战,他们还配得叫中国人吗!杨振宁先生是跨世纪的伟大物理学家,在粒子物理学、统计力学和凝聚态物理等领域作出里程碑性贡献。
他心系祖国科教事业,为国家的科技发展、中外科技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推动了香港中文大学数学科学研究所、清华大学高等研究中心、南开大学理论物理研究室和中山大学高等学术研究中心的成立。
杨振宁的生涯发展历程
杨振宁的生涯发展历程杨振宁,中国现代物理学家、华裔科学家,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华人,也是中国科学家在国际上取得的最高荣誉之一。
杨振宁的生涯发展历程极其丰富多彩,下面将为大家介绍他的主要经历和成就。
杨振宁于1922年10月1日出生在中国南京一个学术世家。
他早年的求学经历可谓独特而卓越。
1942年,他考入清华大学物理系,但在抗日战争期间,他前往西南联大学习,并在那里获得了学士学位。
之后,他赴美留学,进入芝加哥大学攻读物理学博士学位。
他的导师就是著名的物理学家恩里科·费米,这为杨振宁后来的科研生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20世纪50年代早期,杨振宁和李政道提出了“宇称不守恒”的理论,即物理学中的左右对称破缺。
这个理论引起了国际学术界的巨大轰动,被誉为现代物理学的重大突破之一。
1957年,他们的发现被国际著名期刊《自然》发表,并在1958年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他们的成就不仅证实了物理学中的一项基本规律,也推动了现代物理学的发展。
在取得国际声誉之后,杨振宁回到中国,开始了他在中国科学界的建设性工作。
他担任了中国科学院的研究员,并亲自指导了一批优秀的年轻科学家。
他积极参与并推动中国在物理学和科学技术方面的发展。
他的贡献不仅限于理论研究,还包括推动实验科学、培养人才和加强科学国际交流等方面。
然而,在文化大革命时期,杨振宁也经历了巨大的挑战和困扰。
在这段时期,他被迫停止科研工作,甚至受到了批斗。
然而,他始终保持了对学术的热忱和坚持,并于1972年重返美国,再度开展科学研究。
他在斯坦福大学担任教职,并在那里继续深化研究。
杨振宁的科学成就和学术贡献为他赢得了无数荣誉和奖项。
他是美国国家科学院、美国哲学学会和俄罗斯科学院等多个国际顶级学术机构的院士,也是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后被选为美国国家科学奖章的第一位华人科学家。
除了学术成就之外,杨振宁还积极参与社会事务,担任重要职务,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他担任过美国科学促进会主席、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组织委员会主席等职务,致力于推动科学事业的发展和国际学术交流。
杨振宁科学家的奋斗之路
杨振宁科学家的奋斗之路杨振宁,是中国著名的理论物理学家,因研究弱相互作用理论,与李政道共同提出了“东西南北不变定理”,荣获1957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
他的奋斗之路既是科学事业的追求,也是不畏困难的精神象征。
一、早年的探索杨振宁于1922年出生在中国南京,他对科学的兴趣早已在少年时期形成。
在南京中学读书期间,杨振宁展示出了出色的数学和物理才能,受到了老师们的赏识。
这时期的他已经开始在物理实验室进行研究,尽管条件有限,但他通过自学和实践不断深造。
二、赴美求学1945年,杨振宁获得了进入美国芝加哥大学深造的机会。
在芝加哥大学,他师从著名物理学家恩里科·费米,并成为费米的得意门生。
在这期间,杨振宁努力学习,并以出色的成绩获得了博士学位。
他通过对粒子物理的研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知识,为今后的科学探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突破之路杨振宁在20世纪50年代,与李政道共同提出了“东西南北不变定理”的理论。
他们的研究成果在物理领域引起了巨大轰动,被誉为是理论物理学领域的一项伟大突破。
这一发现为科学家们提供了开拓新领域、深入探索宇宙奥秘的新思路。
四、返乡服务虽然杨振宁在国外取得了优异的成果,但他从未忘记自己对祖国科学事业的责任。
1980年,杨振宁毅然决定回到中国,担任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的所长,并同时担任清华大学物理系的教授。
他在这里继续从事科学研究,并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学生。
五、科学影响力与荣誉杨振宁以其杰出的成就和突出的贡献,成为近代物理学界最重要的学者之一。
他的理论研究不仅改变了物理学的格局,也为整个科学界树立了典范。
他的贡献被国际学术界广泛认可,获得了许多重要奖项和荣誉。
六、坚守科学精神除了杰出的科学成就,杨振宁的奋斗之路还彰显了坚守科学精神的重要性。
他在面对困境和挑战时,始终保持着勇往直前、不畏艰难的精神,为后人树立了榜样。
他对学术追求的执着和崇高境界,对社会责任的认真担当,让人们铭记于心。
杨振宁的个人事迹材料
杨振宁的个人事迹材料杨振宁是一位美籍华裔物理学家。
杨振宁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涌现出的一代物理学家重在理论和实验两方面都有重要影响的物理学家之一。
下面是店铺跟大家分享的杨振宁个人事迹,欢迎大家来阅读学习杨振宁的人物事迹1.群英荟萃杨振宁本科毕业获理学学士学位后,考入研究院理科研究所物理学部读研究生。
读研究生期间,杨振宁住在联大昆中北院研究生宿舍。
与他同室居住的有凌宁、金启华和顾震潮,黄昆和张守廉也偶尔来住几天。
这些中华民族未来的精英们聚于一起,在陋室里交谈切磋,结伴探索着科学的奥秘。
2.杨门长子作为杨家长子,杨振宁为鼓励弟妹多念书,还订出了一些颇为吸引人的规则:一天之中,谁念书好、听母亲的话、帮助做家务、不打架、不捣乱就给谁记上一个红点,反之就要记黑点。
一周下来,谁有三个红点,谁就可以得到奖励———由他骑自行车带去昆明城里看一次电影。
3.名师高徒杨振宁读联大物理学系时,给他上一年级普通物理课的是擅长实验的物理学家赵忠尧教授,上二年级电磁学课的是著名学者吴有训教授,上力学课的是在广义相对论等方面颇有研究的著名学者周培源教授等。
但对杨振宁来说,除了物理系直接教他的这些教授们外,父亲杨武之对他的影响也是相当大的。
杨振宁在学校里,遇有不懂的问题、碰上难以处理的事,总是经常跑到数学系办公室向父亲请教。
杨振宁还多次说过:“在联大给我影响最深的两位教授是吴大猷先生和王竹溪先生。
”1942年,杨振宁本科毕业时,选了《用群论方法于多原子的振动》作毕业论文,并请吴大猷做论文导师。
杨振宁在研究生院读书时,受王竹溪教授的教育和引导,对统计物理发生了兴趣。
1944年研究生毕业时,杨振宁请王竹溪教授作硕士论文的指导老师,在其指导下又非常成功地写出了硕士论文,《超晶格》即为其中的一部分。
1983年王竹溪教授不幸逝世,杨振宁发来唁电说:“我对统计物理的兴趣即是受了竹溪师的影响。
感动中国2023年度人物杨振宁先进事迹一览8篇
感动中国2023年度人物杨振宁先进事迹一览8篇感动中国2023年度人物杨振宁先进事迹一览2023年度感动中国人物杨振宁的先进事迹是全国人民共同关注的焦点。
他作为一位杰出的科学家和教育家,为中国科技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本文将详细介绍杨振宁的事迹,展现他的人格魅力和科研成果,以及他对于激励青年学子的启示。
第一篇:杨振宁的成长历程杨振宁出生于1922年,他的求学之路开始于中国的南京大学。
在研究生阶段,他获得了罗马尼亚政府奖学金,前往欧洲留学。
在欧洲的科研环境下,杨振宁展现了非凡的才华和对物理学的热爱。
他于1947年获得了剑桥大学的博士学位,成为中国第一位在海外获得博士学位的物理学家。
第二篇:破译物理学之谜的探索作为一个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杨振宁与李政道合作解决了关于弱力和电磁力的统一理论问题,提出了著名的“杨-米尔斯理论”。
这个理论是现代基本粒子物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为杨振宁和李政道赢得了1957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第三篇:推动中国科技事业的发展杨振宁在回国后,积极参与了中国科技事业的发展。
他担任清华大学和中国科学院的教职,并在多个领域的研究和应用中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
他的科研工作覆盖了理论物理学、量子力学以及固体物理学等多个领域。
第四篇:为青年学子树立榜样杨振宁不仅是一位杰出的科学家,也是一位杰出的教育家。
他投身于培养中国的科学人才,并鼓励青年学子追求自己的科研梦想。
他的理念和行动鼓舞了整个科学界,为年轻一代的学子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第五篇:杨振宁的人格魅力杨振宁一贯以谦逊、坚毅和勤奋著称。
在他的职业生涯中,他面对科学难题从不退缩,始终以乐观的态度面对挑战。
他的坚持和努力值得我们学习和崇敬。
第六篇:杨振宁的社会贡献作为一位国际知名科学家,杨振宁积极参与国际科技交流和合作。
他在国际舞台上代表着中国的科学实力,为中国赢得了良好的声誉。
他的工作架起了中外科学家的桥梁,促进了全球科学的发展。
第七篇:对未来科学发展的展望杨振宁相信,未来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将给人类社会带来更多惊喜和改变。
我的学习与研究经历
特约专稿我的学习与研究经历杨振宁1,2(1 清华大学 北京 100084)(2 香港中文大学 香港)1933年到1937年我在北平崇德中学念了四年书,从中一到中四.崇德中学当时有差不多三百个学生,有一间很小的图书馆,我常去里面翻阅各种杂志和书籍.我第一次接触到二十世纪的物理学就是在那间图书馆内看到了J e a n s的‘神秘的宇宙“中译本(见图1).J e a n s把1905年的狭义相对论㊁1915年的广义相对论和1925年的量子力学用通俗的语言描述,使得我发生了浓厚的兴趣.图1 神秘的宇宙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我随父母经过了漫长与困苦的旅程,于1938年春到了昆明.那时流离失所的中学生非常多,所以重庆的教育部准许中学未毕业的学生以同等学力的资格参加大学入学考试(见图2),我就是这样于那年秋天成为了西南联合大学(以下简称联大)第一届新生.图2 大学入学考试准考证我没有念过高中物理学,为了参加那次入学考试,借了一本高中物理教科书,闭门自修了几个星期,发现原来物理是很适合我研读的学科,所以在联大我就选择了物理系.记得非常清楚的是,那次我在教科书中读到,圆周运动加速的方向是向心的,而不是沿着切线方向的.最初我觉得这与我的直觉感受不同,仔细考虑了一两天以后才了解,原来速度是一个向量,它不仅有大小而且是有方向的.这个故事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每个人在每个时刻都有一些直觉,这些直觉多半是正确的,可是也有一些需要修正,需要加入一些新的观念,变成新的较正确的直觉.我从而了解到:一方面直觉非常重要,可是另一方面又要能及时吸取新的观念修正自己的直觉.1942年春天,为了准备写一篇当时联大要求的学士毕业论文,我去找吴大猷教授(见图3),请他做我的导师.四十多年以后,我这样描述吴先生怎样给我出了一个题目[1]:(他)给了我一本R e v i e w s o f M o d e r nP h y s i c s (‘现代物理评论“),叫我去研究其中一篇文章,看看有什么心得.这篇文章讨论的是分子光谱学和群论的关系.我把这篇文章拿回家给父亲看.他虽不是念物理的,却很了解群论.他给了我狄克逊(D i c k s o n)所写的一本小书,叫做M o d e r nA l g e b r a i cT h e o r i e s (‘近代代数理论“).狄克逊是我父亲在芝加哥大学的老师.这本书写得非常合我的口味.因为它很精简,没有废话,在二十页之间就把群论中 表示理论”非常美妙地完全讲清楚了.我学到了群论的美妙和它在物理中应用的深入,对我后来的工作有决定性的影响.这个领域叫做对称原理.我对对称原理发生兴趣实起源于那年吴先生的引导.对称原理是我一生主要的研究领域,占了我研究工作的三分之二.图3 吴大猷先生(1907-2000)和我(1982年摄于纽约石溪) 1942年秋天我考进了清华大学研究院的物理系做博士生.(那时考入联大的本科生都是联大的学生,可是研究生各自算为北京大学㊁清华大学㊁南开大学三个学校的学生,虽然所有课程学习和考试仍然是在一起进行的.)我的导师是清华大学的王竹溪教授(见图4),他的专长是统计力学,是他把我引导进了统计力学的研究领域.今天估计起来我一生的研究工作有差不多三分之一是在统计力学里面.图4 王竹溪先生(1911 1983)(1980年聂华桐摄)关于我在联大做研究生的经历,很多年后我作过这样的描述[2]:1941年到1942年,我是昆明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四年级的学生.这个系比较小,共有约10位教员㊁10位助教㊁几位研究生和一些本科生.本科生每班不到20人.1941年秋天开学的时候,一个新的面孔出现了,那就是黄昆.当时,他已经从北京燕京大学获得了物理学士学位,到联大来做助教.开学不久,我们就熟识起来,开始了我们半个世纪的友谊.我们所读的课程里,两个是吴大猷教授教的经典力学和量子力学.量子力学是一个革命性的新发展.在1925年到1927年间起源于德国㊁瑞士㊁英国和丹麦.吴教授是中国的物理学家中,在20世纪30年代到40年代训练了最多量子力学学生的教授.我记得当时许多关于量子力学的讨论都是在吴教授的演讲之后进行的.通过这些讨论,我开始认识了黄昆的为人和他学物理的态度.一年后,在1942年的夏天,黄昆和我都注册为联大的研究生.黄昆跟着吴大猷教授做有关天体物理学里原子和分子问题的论文,我跟王竹溪教授做有关统计力学的论文.当时研究生的补助金是不够的,所以我们都在找教学职位来增加我们的收入.我父亲的朋友徐继祖先生,是昆华中学的校长,他安排黄昆㊁我和张守廉(另一位物理学研究生)(见图5),到昆华中学教书.三个人分了一个教师的位置,而学校安排了一座新建筑角落里的一间房间给我们三人住.图5 黃昆㊁张守廉和我(1992年6月1日摄于北京大学为周培源先生举行的生日会上)那所中学距离联大差不多三公里.我们三人白天经常在大学校园里上课㊁吃饭㊁上图书馆,晚上才回到我们的房间睡觉.因为大学校园内没有供应食水的设施,所以我们养成了一个习惯:每天晚饭后,回到中学以前,花一个或两个小时在茶馆里喝茶.那些茶馆集中于大学附近的三条街上.通过那些喝茶的时间,我们真正认识了彼此.我们讨论和争辩天下一切的一切:从古代的历史到当代的政治,从大型宏观的文化模式到最近看的电影里的细节.从那些辩论当中,我认识黄昆是一位公平的辩论者,他没有坑陷他的对手的习惯.我还记得他有一个趋向,那就是往往把他的见解推向极端.很多年后,回想起那时的情景,我发现他的这种趋向在他的物理研究中似乎完全不存在.茶馆的客人们包括种种人物,有不少学生.可是大多数的茶客是镇民㊁马车夫和由远处来的商人们.大家都高谈阔论,而我们通常是声音最大的.有时候,正当我们激烈地辩论时,会突然意识到我们的声音太大,大家都在看着我们(这种意识并不一定使我们停止辩论).可是一般来说,学生们和其他茶客之间并没有不和的气氛.在茶馆中,我们曾经目睹一些永远不能忘记的情景和事件:好几次坐在凤翥街的茶馆里,我们看见一队一队的士兵押着一些犯人向北方走去,走向昆特约专稿明西北郊的小丘陵地带,那里满布着散乱的野坟.每一个犯人都背着一块白色的板子,上面写着他们的名字和罪行.大多数的罪犯都静静地跟着士兵走,有少数却喊着一些口号,像: 二十年后,又是一条好汉!”每一次当这种队伍走过时,茶馆的喧闹声就会突然止息.然后,远处预期的枪声响了,我们都静静地坐着,等待着士兵们走回来,向南方回到城里去.衬着这种背景,我们无休止地辩论着物理里面的种种题目.记得有一次,我们争论的题目是关于量子力学中 测量”的准确意义.这是哥本哈根(C o-p e n h a g e n)学派的一个重大而微妙的贡献.那天,从开始喝茶辩论到晚上回到昆华中学;关了电灯,上了床以后,辩论仍然没有停止.我现在已经不记得那天晚上争论的确切细节了.也不记得谁持什么观点.但我清楚地记得我们三人最后都从床上爬起来,点亮了蜡烛,翻看海森堡(H e i s e n b e r g)的‘量子理论的物理原理“来调解我们的辩论.我们的生活是十分简单的,喝茶时加一盘花生米已经是一种奢侈的享受.可是我们并不觉得苦楚:我们没有更多物质上的追求和欲望.我们也不觉得颓丧:我们有着获得知识的满足和快慰.这种十分简单的生活却影响了我们对物理的认识,形成了我们对物理工作的爱憎,从而给我们以后的研究历程奠定了基础,这是我们当时所没有认识到的.与黄昆和张守廉的辩论,以及我自己做教授以后的多年经验,都告诉我:和同学讨论是极好的真正学习的机会.张守廉后来改念电机与控制论,在美国得到博士学位,现在还健在,是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退休教授.黄昆后来在英国得到博士学位,在固体物理方面有重要贡献.于1950年代初回国,引进半导体物理学到国内,开启了中国的半导体研究.他于2001年获中国最高科技奖,于2005年去世. 1945年抗战结束后,我乘很小的D C3飞机飞到加尔各答.等了几个月的船位,于那年10月乘船经过红海㊁苏伊士运河和地中海,于11月24日到达纽约.1946年初我注册成为芝加哥大学物理系的博士生,去芝加哥的主要原因是我想跟恩里科㊃费米(E n r i c oF e r m i,1901 1954,见图6)写一篇实验方面的博士论文.2001年是费米诞生100周年,在芝加哥和罗马都举办纪念他的学术会议.我在会议上宣读的文章里有这样一段[3]:图6 恩里科㊃费米(摄于1940年代)恩里科㊃费米是二十世纪所有伟大的物理学家中最受尊敬和崇拜者之一.他之所以受尊敬和崇拜,是因为他在理论物理和实验物理两方面的贡献,是因为在他领导下的工作为人类发现了强大的新能源,而更重要的是因为他的个性:他永远可靠和可信任;他永远脚踏实地.他的能力极强,却不滥用影响,也不哗众取宠,或巧语贬人.我一直认为他是一个标准的儒家君子.当时芝加哥大学的物理系是全世界数一数二的.除费米以外,另外一位重要的理论物理教授是特勒(E d w a r dT e l l e r,1908 2003,见图7),在物理与化学领域做过重要的工作,是天才型的物理学家.后来在1950年代,他发现了制造氢弹的方法,一跃而成世界名人.图7 爱德华㊃特勒与我(摄于1982年)我本来想跟费米做实验物理学的研究,可是那个时候他的实验室在阿贡(A r g o n n e),当时是保密的,我不能进入.所以费米推荐我先跟特勒做理论工作. 1946年上半年,我是特勒的研究生.记得他给我的第一个研究题目是关于B e与B e O的K-电子湮没的几率问题.他建议我用T h o m a s-F e r m i-D i r a c与W i g n e r-S e i t z的近似方法做计算.几个星特约专稿期以后,我给他看我的计算结果,他很高兴地安排我做一个报告,那是我在美国第一次做学术报告.记得那天在座十几个人中有好几位重量级人物,如费米㊁特勒㊁尤里(H a r o l d C l a y t o n U r e y)和迈耶夫妇(M a y e r)等.报告以后大家的反应都非常好,特勒要我把此计算写成一篇文章.于是我花了一星期来做此工作,可是写来写去始终觉得不能完全掌握我的计算的可靠性,因为其中用了好几种不同的近似方法,所以写不下去了.特勒倒也不在意,给了我另外一个关于核物理的题目.特勒当时有六七个研究生,我们每周一次或两次聚在一起和他讨论,也常常和他共进午餐.特勒的新见解非常之多,对于当时的核物理学㊁凝聚态物理学㊁宇宙射线问题等等都非常有兴趣.可是我渐渐发现,他的研究方法与我所喜欢的研究方法不一样.所以我虽然继续参加他的讨论会,可是开始自己找理论题目. 1946年秋天,费米介绍我去做艾里逊(A l l i s o n)教授的研究生,他是核试验物理学家,当时正在建造一台400千伏的C o c k r o f t-W a l t o n加速器.他的实验室里有五六个研究生,我就成为其中一员,虽然我仍然继续参加特勒的讨论会.当时我在芝加哥大学的物理系是非常有名的研究生,因为我在联大所学到的基本理论物理已达到了当时最前沿的标准,可是我的动手能力非常蹩脚.同学们很佩服我的理论知识,常常要我帮他们解决理论习题,可是大家一致笑我在实验室里笨手笨脚. W h e r e t h e r e i sB a n g,t h e r e i sY a n g!”1947年对我是一个不快活的一年.那时黄昆在英国做研究生,我给他的信中就曾用 D i s i l l u s i o n e d”(幻想破灭)来描述我当时的心情.为什么呢?因为一方面我虽然努力,可是没有做实验的天分,而理论方面呢,几个自己找的题目都没有成果.博士生为找题目感到沮丧是极普遍的现象.回想起来,那一年我自己找的理论题目包括下面四项:(1)1944年O n s a g e r的关于I s i n g M o d e l的文章;(2)1931年B e t h e的关于S p i n W a v e的文章;(3) 1941年P a u l i的关于场论的综合报告;(4)1943年以后,许多关于角分布的文章.这四个题目中前两个是统计力学里面的问题,我对它们感兴趣是受了王竹溪先生的影响.后两个题目与对称性密切相关,我对它们发生兴趣是受了吴大猷先生的影响.在这四个题目中,前三个当时芝加哥大学没有别人感兴趣,我自己一个人在图书馆中研读,求了解,求发展.每一项都花了几个星期的努力,都以无成果而告终.只有第四项是特勒极感兴趣的研究.当时这方面的理论论文很多,可是都不够严谨.我花了几个星期用群论分析 物理规律旋转不变”(I n v a r i-a n c eo fP h y s i c a lL a w su n d e rS p a c eR o t a t i o n)的意义,得出了几个漂亮的定理,写成一篇短文.特勒很喜欢这篇文稿.恰巧在1948年春天,全系师生都知道杨振宁在艾里逊实验室的工作不成功.于是特勒主动来找我[4]:有一天,特勒来找我.他问,你做的实验是不是不大成功?我说,对了.他说: 你不必坚持一定写出一篇实验论文.你已写了理论论文,那么就用一篇理论论文来作毕业论文吧.我可以做你的导师.”我听了这话很失望,因为我确实是一心一意想写一篇实验论文的.我说需要想一想.想了两天,决定接受他的建议.作了这个决定以后,我如释重负.这是我今天不是一个实验物理学家的道理.有的朋友说这恐怕是实验物理学的幸运.那么我的一年多的实验经历是否白费了呢?不是,绝不是:我从中了解到,实验工作者的价值观与理论工作者不同,这一点影响了我以后的许多工作,最显著的是1956年的宇称可能不守恒的文章与1964年的C P不守恒的唯像分析[5](p h e n o m e n o-l o g i c a l a n a l y s i s).我的博士论文是我进入对称与不变性(I n v a r i-a n c e)领域的第一篇文章.紧接着又发表了我在此领域中第二篇文章,是关于π0的自旋的工作,其中仔细分析了场论中不变性的群论表示.这两篇文章使我一跃而成为用群论与场论分析对称的专家.那时此领域才刚刚开始,能在那时进入此领域是极幸运的.最好在领域开始时进入一个新领域. 1948年夏得到博士学位以后,芝加哥大学留我做教员(I n s t r u c t o r).我那时想学习重整化理论,而当时在芝加哥,费米㊁特勒和文策(W e n t z e l)三位教授都不研究此理论,所以一年以后我就申请去普林斯顿的I A S(I n s t i t u t e f o rA d v a n c e dS t u d y).费米说去I A S很好,但那里的工作太理论化,像中古的修道院,要我只去I A S一年,即回到芝加哥.我当然很同意他的劝告,可是[6]后来因为找女朋友的压力,我没有回芝加哥,结果在I A S共呆了十七年,1949 1966.在这十七年间,我在芝加哥自己找的四个题目都开花结果了.其中第一项,I s i n g M o d e l,我是在偶然的机会找到了突破口[7]:1949年11月初的一天,在往返于普林斯顿大学对面的巴尔麦广场与研究所之间的街车(2011年注:特约专稿应为面包车)上,L u t t i n g e r(路丁格)偶尔和我谈及I s i n g模型.L u t t i n g e r说,B r u r i aK a u f m a n(考夫曼)已经把昂萨格的方法简化,因而他的解可以通过2n个一系列反对易厄米矩阵而搞清楚.我对这种表象了解得很多,因而很容易就掌握了昂萨格 考夫曼方法的要点.一回到研究所,我就推导出昂 考解法的基本步骤,并为终于理解了昂萨格的解法而高兴.......我感到,利用隐藏在昂 考方法中的其他信息,便能把这个矩阵元计算出来.......经过大约6个月断断续续的努力,终于,所有的片断突然融合在一起,产生了奇迹般的各项相消的情形.我眼睁睁地盯着出奇的简单的最后结果.为什么我能够 很容易就掌握了昂萨格-考夫曼方法的要点”呢?回答:一方面我对 反对易厄米矩阵的表象”在昆明研读D i r a c方程时就有了透彻的了解,而更重要的是我在芝加哥大学曾花了数星期去研究昂萨格的1944年的文章,虽然当时没有出成果,但是对其中的主要难懂的地方为什么难懂有了深入的认识,所以听到L u t t i n g e r的几句话就很容易地完全了解昂萨格解的真正精神.这个经过可以浓缩为:王竹溪先生使我对统计力学发生兴趣.芝加哥时候的努力不成功,可是做了必要的准备工作.最后吸收了新方法,就开花结果了.这个过程:兴趣→准备工作→突破口,我认为是多半研究工作必经的三部(步)曲.在上述这个过程中,最后的突破口,是由新的外来的启示引导出来的(L u t t i n g e r的几句话).可是在多半的情形下,启示是自己 顿悟”出来的:在准备工作后,脑子里面下意识仍在寻找新的观念组合,最后突然找到了正确的组合,就顿悟了.P o i n c a ré[8]曾把此顿悟叫做S u d d e nI n s p i r a t i o n,他说是u n c o n-s c i o u sw o r k的结果.我在芝加哥找的第三个题目是关于P a u l i的有名的综合报告中关于电磁学之规范不变性(G a u g e I n v a r i a n c e).这是外尔(W e y l,见图8)于1918 1929年间发现的.我对此很妙的不变性非常感兴趣,想把它推广.(为什么当时我的同时代的研究生们没有也这么想呢?我猜是因为我对群论与不变性特别有兴趣,而他们多半对此没有什么兴趣.)我把电磁学中的重要公式Fμν=Aμ,ν-Aν,μ,(1)图8 外尔(H e r m a n n W e y l,1885 1955)推广为Fμν=Bμ,ν-Bν,μ,(2)其中Bμ是一个2×2的矩阵,不像Aμ只是一个简单的1×1的矩阵.这个很自然的推广,却引导出越来越复杂的计算,所以最后只好放弃,那是1947年.那时我的目的是想把当时新发现的许多粒子,Λ,K 等等用推广了的规范不变性来创建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那时的几页杂记V5到V6a现在复印于图9.图9 1947年的几页杂记以后的几年新发现的粒子越来越多,所以我数次回到这项尝试,每次都因同一原因:越算公式越复杂, 越丑陋”,而作罢.1953 1954年,我到B N L (B r o o k h a v e nN a t i o n a lL a b o r a t o r y)去访问一年,同办公室有两位年轻人,一位叫米尔斯(R o b e r t M i l l s, 1927 1999,见图10),是N o r m a n K r o l l(1922 2004)的学生,那时即将得博士学位.另外一位是实验物理研究生B u r t o n R i c h t e r(1931 ),后来于1976年与丁肇中同时获得诺贝尔奖.图10 米尔斯和我(1999年5月22日摄于石溪)特约专稿我很自然地就和米尔斯谈到了关于推广规范不变性的不成功的尝试.有一天,我们说(2)式虽然很自然,但是也许应修改为Fμν=Bμ,ν-Bν,μ+(Bμ与Bν的多项式).(3)当时决定先尝试二次的多项式,如果不行,就尝试三次的,等等.幸运地,很快我们就发现如果把(2)式加上极简单的二次多项式,即Fμν=Bμ,ν-Bν,μ+BμBν-BνBμ,(4)以后的计算就越算越简单.我们知道我们挖到宝贝了!!!有了这项突破,我们循着麦克斯韦(M a x w e l l, 1831 1879)理论的发展方法,很快就写下了很漂亮的规范场方程式.可是新问题出现了:这些方程式似乎显示要有带电荷而质量为零的粒子,这是没有见过的粒子,也是理论上讲不通的.这个问题给我们带来了大半年的复杂而未能解决问题的计算,中间还有一段P a u l i为难我的故事[9].最后我们决定虽然此问题没有解决,但整个想法太漂亮,应该发表,于1954年6月写了一篇文章寄给P h y s i c a lR e v i e w,幸而立刻被接受了,于10月初发表.这篇文章是我一生最重要的工作.虽然未竟全功,但是决定当时发表是极正确的.我从而认识到:物理中的难题,往往不能求一举完全解决.关于质量为零的粒子问题,后来于1970年前后引进了对称破缺的观念而发展成极成功的标准模型.我当时不喜欢在基础物理理论中引进对称破缺[10],所以失去了在这方面做贡献的机会.关于米尔斯和我的合作,五十多年以后,C C T V 的王志先生于2005年1月26日在电视访问中曾问过我,为什么我的很多工作都是跟人合作的.我的回答[11]:合作有很多的好处,因为你知道你在讨论一个问题,有时候走不通了,你的想法都走不通了,那个时候假如另外有一个人跟你讨论讨论,问你几个问题,或者想出来一个新的方向,于是你就又起劲了,这是很重要的一个研究的途径.所以我认为:和别人讨论往往是十分有用的研究方法.1954 1956年间,新实验发现了更多新粒子,而奇怪的是其中两个粒子,θ与τ的性质:它们衰变成不同数目的π:θ→π+π,τ→π+π+π.越来越多与越来越准确的实验,都显示二者其实是一个粒子,只是有两种不同的衰变.这本来没有什么稀奇,可是物理学中有一项 宇称守恒”定律,是金科玉律.根据此定律,两个π的 宇称”是+1,而三个π的 宇称”是-1.如果θ与τ是同一粒子,那么它既能衰变成+1的宇称,又能衰变成-1的宇称,宇称就不守恒了,这是绝对不可能的!这个问题当时叫θ-τ谜,是1954 1956年间基本物理学中最困扰人们的问题.后来在1957年的一篇文章中[12]我说:那时物理学家们的处境曾被描述为一个被关在黑屋子中的人.他知道在某一个方向一定有一个门可以走出去,但是这个门在哪个方向呢? 1956年夏天,李政道和我(见图11)为了找这个门,在仔细检验过去五类所谓证明弱相互作用中宇称守恒的试验后,发现原来它们都并没有证明宇称守恒:它们都不够复杂.我们也从而指出几类够复杂的试验可以检测宇称在弱相互作用中[13]究竟是否守恒.图11 李政道和我(1957年摄于普林斯顿高等研究所)那年6月我们把这些结果写成预印本,寄去P h y s i c a l R e v i e w,也寄了很多份给同行们.很快就收到,与听到,一致的回应:宇称绝对不会不守恒,杨李所建议的实验都是浪费时间与资源!只有吴健雄(1912 1997,见图12)独具慧眼,她虽然受了P a u l i 的影响也不相信宇称会不守恒,可是她认为既然过去在β-衰变中并没有证明宇称是否守恒,那么现在就应该用实验去测试这个基本定律.经过六个月的努力,她于1957年初宣布:在弱相互作用中宇称并不守恒,而且是极度不守恒.这项结果影响了物理学里面的多个领域:粒子物理㊁核物理㊁原子与分子物理,所以震惊了整个物理学界.至于为什么物理世界既有极准确的左右对称(宇称守恒),又有微小的左右不对称(宇称不守恒),至今仍是一个未解之谜.特约专稿图12 吴健雄(1912 1997)图13 吴健雄去世后我写的一段话吴健雄的巨大成功给她的启示是[14]:永远不要把所谓 不验自明”的定律视为是必然的.宇称不守恒给了物理学界,尤其是H e i s e n b e r g (1901 1976)与P a u l i (1900 1958)那一代人,极大的震撼.他们似乎觉得整个物理学基础都动摇了.1957年1月15日哥伦比亚大学召开记者会,宣布吴健雄的结果.次日‘纽约时报“头版登载此消息,说R a b i (1898 1988)在会上说: 可以说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从基础上被打碎了,我们不知道如何把碎片重新拼起来”.受了宇称不守恒的震撼,H e i s e n b e r g 和Pa u l i 重新合作,于1957 1958年间尝试解决当时物理学中几个极基本的问题,如精细结构常数毩~1/137等.这段不成功的合作的奇怪历史我曾在[15]1986年一个演讲中作过描述.显然他们二位认为基本物理原理又动摇了,又回到了1924 1925年前后的极端紊乱状态,又需要大胆的新的理论框架,又需要大胆的新的猜测.他们二人这一年多的合作研究的态度与方法,和我这一代物理学家所熟悉的完全不同.我认为科学史家从他们这次合作细节中,也许能够窥测到1924 1925年间,他们创建E x c l u s i o nP r i n c i -pl e (不相容原理),与创建矩阵力学时的心理状态.这项研究历史细节的工作我以为极值得做,但是至今还没有人做过.1961年夏天,我到斯坦福大学访问,恰巧F a i r -b a n k 和D e a v e r 在做超导圈中磁通量量子化的实验.这个实验把我引入超导领域,后来从而发展出O D L R O 观念.1963年开始,为了寻找确有O D L R O 的数学模型,我和吴大峻㊁杨振平做了许多计算,又回到我在芝加哥时研究过的第二个题目:B e t h e 的1931年文章.可是这一次我们是从扩大了的角度研究B e -t h e 的问题,所以自然地引入了延拓(C o n t i n u a t i o n )的观念.用此观念,B e t h e 的复杂的方程式就受到控制了,就可以向许多方向发展了.1966 1969年间,杨振平和我利用此观念,写了好几篇颇有份量的文章.事后分析一下,这次经过仍然是上文所提到的兴趣→准备工作→突破口模式,可是 准备工作”与 发展”之间有了外来的新因素:从扩大了的角度研究B e t h e 的方程式.所以,把问题扩大往往会引导出好的新发展方向.事实上,1954年米尔斯和我所做的工作,把电磁学的规范不变观念扩大到非阿贝尔规范不变,就是扩大问题的另一个实例.1966年我离开普林斯顿,接受纽约州立大学(S U N Y )新创建的石溪(S t o n y B r o o k )分校的聘任.在石溪我开始与研究生接触.我自己很少收研究生,一生只毕业过大约十个博士生.不过我影响了好几位不是我自己的石溪博士生.他们本来都想搞理论高能物理,我告诉他们理论高能物理在50年代到70年代虽有辉煌的成就,但是到了70年代末一个年轻人就很难搞进去.而且进入80年代,因为大加速器太昂贵,识者认为前途堪忧.但是年青人不了解这一点,以致全世界聪明的研究生进入这一行的特多,造成粥少僧多的现象.受了我的影响好几位石溪博士生与博士后改入了别的领域,例如加速器原理和生物物理,今天十分成功,他们都很感激我早年给他们的劝告.这个经验所给的启发是:一个研究生最好不要进入粥少僧多的领域.特约专稿。
杨振宁九十自述:我的学习与研究经历
关于 我 在 联 大 做 研 究 生 的 经 历,很 多 年 后 我 作 过这样的描述 : [2]
1941年 到 1942 年,我 是 昆 明 西 南 联 合 大 学 物 理系四年级的学生.这 个 系 比 较 小,共 有 约 10 位 教 员、10位助教、几位研究生和一 些 本 科 生.本 科 生 每 班不到20人.1941年秋天开 学 的 时 候,一 个 新 的 面 孔出现了,那就是 黄 昆.当 时,他 已 经 从 北 京 燕 京 大 学获得了物 理 学 士 学 位,到 联 大 来 做 助 教.开 学 不 久 ,我 们 就 熟 识 起 来 ,开 始 了 我 们 半 个 世 纪 的 友 谊 .
图 2暋 大 学 入 学 考 试 准 考 证
我没 有 念 过 高 中 物 理 学,为 了 参 加 那 次 入 学 考 试,借了一 本 高 中 物 理 教 科 书,闭 门 自 修 了 几 个 星 期 ,发 现 原 来 物 理 是 很 适 合 我 研 读 的 学 科 ,所 以 在 联 大 我 就 选 择 了 物 理 系 .记 得 非 常 清 楚 的 是 ,那 次 我 在 教 科 书 中 读 到 ,圆 周 运 动 加 速 的 方 向 是 向 心 的 ,而 不 是沿着切线方向的.最 初 我 觉 得 这 与 我 的 直 觉 感 受 不 同 ,仔 细 考 虑 了 一 两 天 以 后 才 了 解 ,原 来 速 度 是 一 个 向 量 ,它 不 仅 有 大 小 而 且 是 有 方 向 的 .
特约专稿
明 西 北 郊 的 小 丘 陵 地 带 ,那 里 满 布 着 散 乱 的 野 坟 .每 一个犯人都背着一 块 白 色 的 板 子,上 面 写 着 他 们 的 名 字 和 罪 行 .大 多 数 的 罪 犯 都 静 静 地 跟 着 士 兵 走 ,有 少数却喊着 一 些 口 号,像:“二 十 年 后,又 是 一 条 好 汉!暠每一次当这种 队 伍 走 过 时,茶 馆 的 喧 闹 声 就 会 突然止息.然后,远 处 预 期 的 枪 声 响 了,我 们 都 静 静 地 坐 着 ,等 待 着 士 兵 们 走 回 来 ,向 南 方 回 到 城 里 去 .
杨振宁传记读后感作文素材
杨振宁传记读后感作文素材第1篇:杨振宁传记读后感作文素材(一)杨振宁是家喻户晓的名人,他是一个伟大的科学家,一个在34岁就获得诺贝尔,他一路经过风风雨雨走来的。
先是有获得诺贝尔奖的愿望,然后就是当上科学家,最后就真的获得诺贝尔奖了!原因是一九五七年,他和李政道合作*了爱因斯坦的“宇称守恒定律”,获得诺贝尔物理奖学金。
他们这项贡献得到极高评价,被认为是物理学上的里程碑之一。
所以才获得诺贝尔奖的!我从中学到的道理是要勇于尝试,才能有新发现。
杨振宁竟就因报纸上只写了李政道的手搞,就终身心病!杨振宁在晚年做了另一件惊世骇俗的大事,那就是与翁帆的爱情,他们年龄相差50多岁,对于这桩婚姻,人们对他的关注程度远远地超过了他获得的诺贝尔奖,说三道四的、辱骂的、嘲笑的,样样都有。
杨振宁还有值得我们学习的有三个优点,1、杨振宁的科学成就,在他的人品面前,是多么的苍白无力啊,我们尊重他的科学成就,但是,更鄙视他的人品!!!2、知道强调杨的科学成就,殊不知杨的负面影响早就把他的科学成就抵消的一干二净。
3、在国内的教授,无心学术,就知道泡女学生,甚至拿成绩相威胁,难道跟杨振宁不无关系吗?我对他的崇敬之情早已不言而喻。
(二)假期中有幸读到杨建邺先生写的关于杨振宁先生的传记文——《杨振宁传》,240000字的介绍让我对杨振宁先生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由于我对物理也感兴趣,所我以对此人物就更加的喜爱,崇敬之情油然而生。
先来简介一下其本人:杨振宁,世界知名的物理学家,美籍华人,1957年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杨振宁教授是自爱因斯坦和狄拉克之后,20世纪物理学出类拔萃的设计师,是家喻户晓的科学家。
杨振宁先生有如此佳绩与其家庭背景和人文熏陶是离不开的。
杨振宁的父亲杨武之是留学归来的知名学者,1929年应清华大学之聘任数学系教授。
由于父亲的关系,杨振宁在清华园度过了8年的少年生活,这给杨振宁留下了温馨的回忆,也锻造了一个聪颖好学的学子。
清华园对聪颖好学的少年杨振宁,是一个好的学习环境,更是一份再好不过的礼物,对日后成才有着重要的影响。
2022感动中国杨振宁事迹心得5篇
2022感动中国杨振宁事迹心得5篇感动中国杨振宁事迹心得1新中国成立后,进入国家大建设时期,人才急缺,先后有大批留学人才回国,为国家建设做贡献。
杨振宁的父亲杨武之坐不住了,他开始频繁来信,试图劝自己的儿子回国为祖国发展出一份力,于是多次赴瑞士,美国等地,探访劝说儿子。
但杨振宁却陷入了两难之中。
无疑,当时新中国的环境对他的研究是极为不利的,且他所学科目对新中国建设意义不大,后国家又经历了大跃进等众多变动,终于是未能归乡。
1964年,因为种种原因,杨振宁加入美国国籍,这引起了父亲的极大不满。
后来邀请父亲赴美团聚也皆被拒绝。
一直到杨武之去世,也未能原谅他。
而此时的杨振宁也已经步入老年,这成了他心中永远的痛。
直到1999年,他才寻到机会,回到了祖国母亲的怀抱,并于几年后改回了中国国籍。
这位老人伟大且坎坷的一生,四处漂泊,最终归乡,不知他望着故乡的土地,会不会也有万千感慨。
感动中国杨振宁事迹心得2感动中国2022年度人物颁奖盛典在3月3日晚揭晓。
科学家杨振宁位列榜首。
颁奖词中这样写道:站在科学与传统的交叉点上,惊才绝艳。
你贡献给世界的,如此深奥,懂的人不多。
你奉献给祖国的,如此纯真,我们都明白。
曾经,你站在世界的前排,现在,你与国家一起向未来。
杨振宁于1957年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然而,他的贡献不仅在物理学方面,在祖国的科技教育、人才培养、科技发展和中外科技文化交流等方面更是建树颇丰。
杨老带给我们的除了显赫的成就,还有一颗永恒不变的爱国心。
早在1945年出国前,父亲就叮嘱他“每饭勿忘亲爱永,有生应感国恩宏”。
他资助了数百名中国学者去美国深造,协助清华大学创建高等研究中心。
2022年,杨振宁回国定居清华。
杨老认为,他的最大贡献是帮助中国人克服了自己觉得自己不如外国人的心理。
他曾经说,希望中国人第一颗原子弹是中国人自己做出来的。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同途”是邓稼先当年写给杨振宁的一封信中的金句。
杨振宁先生百岁华诞致辞时,曾神情缅怀“两弹元勋”邓稼先:我符合“共同途”的期望,我相信你也会满意的。
杨振宁的个人事迹材料
杨振宁的个人事迹材料杨振宁是一位美籍华裔物理学家。
杨振宁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涌现出的一代物理学家重在理论和实验两方面都有重要影响的物理学家之一。
下面是小编跟大家分享的杨振宁个人事迹,欢迎大家来阅读学习~杨振宁的人物事迹 1.群英荟萃杨振宁本科毕业获理学学士学位后,考入研究院理科研究所物理学部读研究生。
读研究生期间,杨振宁住在联大昆中北院研究生宿舍。
与他同室居住的有凌宁、金启华和顾震潮,黄昆和张守廉也偶尔来住几天。
这些中华民族未来的精英们聚于一起,在陋室里交谈切磋,结伴探索着科学的奥秘。
2.杨门长子作为杨家长子,杨振宁为鼓励弟妹多念书,还订出了一些颇为吸引人的规则:一天之中,谁念书好、听母亲的话、帮助做家务、不打架、不捣乱就给谁记上一个红点,反之就要记黑点。
一周下来,谁有三个红点,谁就可以得到奖励由他骑自行车带去昆明城里看一次电影。
3.名师高徒杨振宁读联大物理学系时,给他上一年级普通物理课的是擅长实验的物理学家赵忠尧教授,上二年级电磁学课的是著名学者吴有训教授,上力学课的是在广义相对论等方面颇有研究的著名学者周培源教授等。
但对杨振宁来说,除了物理系直接教他的这些教授们外,父亲杨武之对他的影响也是相当大的。
杨振宁在学校里,遇有不懂的问题、碰上难以处理的事,总是经常跑到数学系办公室向父亲请教。
杨振宁还多次说过:在联大给我影响最深的两位教授是吴大猷先生和王竹溪先生。
1942年,杨振宁本科毕业时,选了《用群论方法于多原子的振动》作毕业论文,并请吴大猷做论文导师。
杨振宁在研究生院读书时,受王竹溪教授的教育和引导,对统计物理发生了兴趣。
1944年研究生毕业时,杨振宁请王竹溪教授作硕士论文的指导老师,在其指导下又非常成功地写出了硕士论文,《超晶格》即为其中的一部分。
1983年王竹溪教授不幸逝世,杨振宁发来唁电说:我对统计物理的兴趣即是受了竹溪师的影响。
杨振宁还回忆道:以后四十年间,吴先生和王先生引导我走的两个方向对称原理和统计力学一直是我的主要研究方向。
杨振宁我的学习经历
2011/05/16 | 1:25 下午分类: | 标签: | 3,759 views |字体:.....作者:Babyfacer原文:除了诺贝尔奖获得者,82情定28的两件事之外,个人对杨振宁教授的了解均是来自书本或者网络的只言片语,感觉很不真实。
感谢香港浸会大学今天给了我近距离了解他的机会,受益匪浅,小记一篇。
香港浸会大学的愿景是“成为一所领先的创意高等学府”。
为此,校长陈新滋教授该构思本港首个“创意研究院”,并于3月28日成立,目的在于加强校内的研究文化丶培育研究人才丶增强研究表现,并进一步推动跨学科和专题研究。
为庆祝研究院成立,浸大邀请三位诺贝尔奖得主与一位著名艺术家来校,与师生交流,分享创意。
杨振宁教授是其中的一位,也是第一位。
他以《我的学习经历》为题,分享了几点人生感悟:•当直觉和书本知识冲突,是最好的学习机会•注重新现象,新方法。
少注重书本上的知识•自己找题目•兴趣–> 准备–> 结果•有好想法,不轻易放弃•要解决基本问题接下来,我顺着这几点,记录一些我注意到的内容(与上述可能不同),以及鄙人的一点反思。
一、当直觉和书本知识冲突,是最好的学习机会这是在他初接触物理知识时,遇到直觉和书本讲解不同,百思不得其解,后来努力学习悟到的一点。
我想这个在我们每个人在学习物理时都应该遇到过吧。
我自己在这方面就特别笨,导致高一的物理刚开始的考试就有不及格的记录,好在后来拼命努力才有小小开窍。
可能这一点太自然,所以我注意到的不是这个。
我在他分享时看到了这样几点:•一个人眼界的高低,某种程度上决定了这个人将来成就的大小。
这一点,我觉得很重要很重要。
杨振宁教授的爸爸杨武之是大学老师。
他是我国早期从事现代数论和代数学教学与研究的学者,上世纪20年代初期,他第一个将现代数论引入中国。
杨教授演讲中提到,在他读大学和硕士的时候,他爸爸在某些时候给了必要的启发和指导,比如给了一些论文或者书籍。
哪怕他爸爸不懂物理,但是其中在数学上的那么一丝启蒙和帮助,在我看来都是极其重要的。
杨振宁 浙江大学演讲 笔记
杨振宁据主持人说今年93了出生于合肥父亲是数论的博士119岁我的学者研究经历1972第一次来浙大文革浙大非常之乱7岁父亲就任清华大学数学系教授1933——1937 图书馆The mysterious universe推荐此书用简单的语言描述20世纪头三十年物理学上大革命深深被吸引——与走进物理学有很大关系1937——1938 高二换学校乱七八糟西南联大不用高中文凭考入化学生物念过没念过物理借了一本念了一个月经历:参加38年的大学入学考试向量向量a=v2/2——某物理公式直觉如果和书本的知识有冲突,是最好的学习机会。
认识到速度是矢量不仅有大小,也有方向。
人生的学习是一系列修正自己中觉得过程。
进西南联大考的化学(数学没用)觉得物理更有意思改物理赵——浙江诸暨人80年代研究——赵博士论文诺贝尔级的第一:正电子第二篇:正负电子湮没正电子——1928理论发现物理学界不相信正电子的存在另外两个有名的物理学家没有做出赵忠尧先生的结果MI做出的实验和赵先生的不一样Anderson受了西南联大教育的很大好处学士论文——不一定创新物理学某一个领域了解对称在分子物理学中的应用分子光谱学和群论Dichson学到了群论的美妙——对以后工作邮件很大影响——对称理论——一生主要研究领域占3/2另一个影响大的人北大副校长。
统计力学占另外3/1——照片1992黄昆——半导体专家张守廉——电机控制论父亲:两广总督——东沙群岛:在台湾控制下——把日本人赶走了——在中国控制下三剑客——整天辩论——我们无休止的辩论着物理中的重重题目《量子理论的物理原理》从床上爬起来缓解辩论,点上蜡烛读——和同学讨论是极好的深入学习的机会。
1945 年夏印度去美国入芝加哥大学清华大学一行几人1.某人。
在哥伦比亚大学做教授——做原子弹工作——失踪了1946正月变成芝加哥大学研究生2.Taylor 氢气弹氢气弹之父芝加哥大学的物理学与西南联大物理学有根本分别中——推演法热力学定律(一二三定律——从理论到现象)美——归纳法(从现象到理论——观察现象——看是能用已知理论解释——)两个最好方法都接触到了Taylor新见解非常多,喜欢和人讨论,即使是不成熟的想法也常常与人讨论。
杨振宁-讲话
杨振宁:中国大学只有骨头没有血肉2014-07-03 第113期杨振宁:中国大学只有骨头没有血肉6月23日到27日,第八届全球华人物理大会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举行。
世界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杨振宁教授做了题为“我的学习与研究经历”的演讲。
凤凰网大学问精编演讲内容,与广大读者分享。
在西南联大,我们讨论和争辩天下一切的一切:从古代的历史到当代的政治,从大型宏观的文化模式到最近看的电影里的细节。
在茶馆中,我们曾经目睹一些永远不能忘记的情景和事件:好几次坐在凤翥街的茶馆里,我们看见一队一队的士兵押着一些犯人向北方走去,每一个犯人都背着一块白色的板子,上面写着他们的名字和罪行。
大多数的罪犯都静静地跟着士兵走,有少数却喊着一些口号,像:“二十年后,又是一条好汉!”每一次当这种队伍走过时,茶馆的喧闹声就会突然止息。
然后,远处预期的枪声响了,我们都静静地坐着,等待着士兵们走回来,向南方回到城里去。
我在芝加哥大学的物理系是非常有名的研究生,因为我在联大所学到的基本理论物理已达到了当时最前沿的标准,可是我的动手能力非常蹩脚。
同学们很佩服我的理论知识,常常要我帮他们解决理论习题,可是大家一致笑我在实验室里笨手笨脚。
“Where there is Bang,there is Yang! ”吴健雄的工作以精准著称于世,她独具慧眼。
她的实验带给我们的启示是:永远不要把所谓“不验自明”的定律视为是必然的。
1971年我第一次访问了新中国,中国大学的物理学教学是深入的,但是只是学习理论,好像只有骨头,没有血和肉,是不生动的,近十年来有很大改变,还需要进一步推进改变。
杨振宁:世界著名物理学家、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
现为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教授、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美国科学院院士。
以下为演讲内容精编:直觉只是直觉,需要被思考我在1933年小学毕业,进入北平一所中学(崇德中学)念书。
学校共有300多名学生,其中有100多人是住校生,我是其中的一个住校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那所 中 学 距 离 联 大 差 不 多 三 公 里.我 们 三 人 白 天经常在大学校 园 里 上 课、吃 饭、上 图 书 馆,晚 上 才 回到我们的房间睡 觉.因 为 大 学 校 园 内 没 有 供 应 食 水的设施,所以我 们 养 成 了 一 个 习 惯:每 天 晚 饭 后, 回 到 中 学 以 前 ,花 一 个 或 两 个 小 时 在 茶 馆 里 喝 茶 .那 些茶馆集中于大学 附 近 的 三 条 街 上.通 过 那 些 喝 茶 的 时 间 ,我 们 真 正 认 识 了 彼 此 .我 们 讨 论 和 争 辩 天 下 一 切 的 一 切 :从 古 代 的 历 史 到 当 代 的 政 治 ,从 大 型 宏 观的文化模式到最 近 看 的 电 影 里 的 细 节.从 那 些 辩 论 当 中 ,我 认 识 黄 昆 是 一 位 公 平 的 辩 论 者 ,他 没 有 坑 陷 他 的 对 手 的 习 惯 .我 还 记 得 他 有 一 个 趋 向 ,那 就 是 往 往 把 他 的 见 解 推 向 极 端 .很 多 年 后 ,回 想 起 那 时 的 情景,我发现他的这 种 趋 向 在 他 的 物 理 研 究 中 似 乎 完全不存在.
在茶 馆 中,我 们 曾 经 目 睹 一 些 永 远 不 能 忘 记 的 情 景 和 事 件 :好 几 次 坐 在 凤 翥 街 的 茶 馆 里 ,我 们 看 见 一队一队的士兵押 着 一 些 犯 人 向 北 方 走 去,走 向 昆
·2·
http:飋飋暋暋暋暋暋暋暋暋暋暋暋暋暋暋暋暋暋暋物理·41卷 (2012年)1期
图 1暋 神 秘 的 宇 宙
1937年抗日 战 争 爆 发,我 随 父 母 经 过 了 漫 长 与 困 苦 的 旅 程 ,于 1938 年 春 到 了 昆 明 .那 时 流 离 失 所 的 中学生非常多,所以重庆的教育部准许中学未毕业的 学 生 以 同 等 学 力 的 资 格 参 加 大 学 入 学 考 试 (见 图 2), 我就是这样于那年秋天成为了西南联合大学(以下简 称联大)第一届新生.
我现在已经不记得那天晚上争论的确切细节
了 .也 不 记 得 谁 持 什 么 观 点 .但 我 清 楚 地 记 得 我 们 三 人最后都从 床 上 爬 起 来,点 亮 了 蜡 烛,翻 看 海 森 堡 (Heisenberg)的 《量 子 理 论 的 物 理 原 理 》来 调 解 我 们 的辩论.
我们 的 生 活 是 十 分 简 单 的,喝 茶 时 加 一 盘 花 生 米 已 经 是 一 种 奢 侈 的 享 受 .可 是 我 们 并 不 觉 得 苦 楚 : 我们没有更多物质 上 的 追 求 和 欲 望.我 们 也 不 觉 得 颓 丧 :我 们 有 着 获 得 知 识 的 满 足 和 快 慰 .这 种 十 分 简 单的生活却影响了 我 们 对 物 理 的 认 识,形 成 了 我 们 对物理工作的爱憎,从 而 给 我 们 以 后 的 研 究 历 程 奠 定 了 基 础 ,这 是 我 们 当 时 所 没 有 认 识 到 的 .
图 2暋 大 学 入 学 考 试 准 考 证
我没 有 念 过 高 中 物 理 学,为 了 参 加 那 次 入 学 考 试,借了一 本 高 中 物 理 教 科 书,闭 门 自 修 了 几 个 星 期 ,发 现 原 来 物 理 是 很 适 合 我 研 读 的 学 科 ,所 以 在 联 大 我 就 选 择 了 物 理 系 .记 得 非 常 清 楚 的 是 ,那 次 我 在 教 科 书 中 读 到 ,圆 周 运 动 加 速 的 方 向 是 向 心 的 ,而 不 是沿着切线方向的.最 初 我 觉 得 这 与 我 的 直 觉 感 受 不 同 ,仔 细 考 虑 了 一 两 天 以 后 才 了 解 ,原 来 速 度 是 一 个 向 量 ,它 不 仅 有 大 小 而 且 是 有 方 向 的 .
与黄 昆 和 张 守 廉 的 辩 论,以 及 我 自 己 做 教 授 以 后 的 多 年 经 验 ,都 告 诉 我 :和 同 学 讨 论 是 极 好 的 真 正 学习的机会.
衬着 这 种 背 景,我 们 无 休 止 地 辩 论 着 物 理 里 面 的 种 种 题 目 .记 得 有 一 次 ,我 们 争 论 的 题 目 是 关 于 量 子力学中 “测 量 暠的 准 确 意 义.这 是 哥 本 哈 根 (Co灢 penhagen)学 派 的 一 个 重 大 而 微 妙 的 贡 献.那 天,从 开 始 喝 茶 辩 论 到 晚 上 回 到 昆 华 中 学 ;关 了 电 灯 ,上 了 床 以 后 ,辩 论 仍 然 没 有 停 止 .
这个 故 事 给 了 我 很 大 的 启 发:每 个 人 在 每 个 时 刻 都 有 一 些 直 觉 ,这 些 直 觉 多 半 是 正 确 的 ,可 是 也 有 一 些 需 要 修 正 ,需 要 加 入 一 些 新 的 观 念 ,变 成 新 的 较 正确的直觉.我从 而 了 解 到:一 方 面 直 觉 非 常 重 要, 可是另一方面又要能及时吸取新的观念修正自己的 直觉.
的为人和他学物理的态度. 一年后,在1942年的夏天,黄昆和我都注册为联
大的研究生.黄昆跟着吴大猷教授做有关天体物理学 里原子和分子问题的论文,我跟王竹溪教授做有关统 计力学的论文.当 时 研 究 生 的 补 助 金 是 不 够 的 ,所 以 我们都在找教学职位来增加我们的收入.我父亲的朋 友徐继祖先生,是昆华中学的校长,他安排黄昆、我和 张 守 廉(另 一 位 物 理 学 研 究 生 )(见 图 5),到 昆 华 中 学 教书.三个人分 了 一 个 教 师 的 位 置,而 学 校 安 排 了 一 座新建筑角落里的一间房间给我们三人住.
1942年秋天 我 考 进 了 清 华 大 学 研 究 院 的 物 理 系 做 博 士 生 .(那 时 考 入 联 大 的 本 科 生 都 是 联 大 的 学 生,可是研究生各 自 算 为 北 京 大 学、清 华 大 学、南 开 大学三个学校的学 生,虽 然 所 有 课 程 学 习 和 考 试 仍 然 是 在 一 起 进 行 的 .)我 的 导 师 是 清 华 大 学 的 王 竹 溪 教授(见图4),他的专长是统计力学,是 他 把 我 引 导 进了统计力学的研 究 领 域.今 天 估 计 起 来 我 一 生 的 研究工作有差不多三分之一是在统计力学里面.
图 4暋 王 竹 溪 先 生 (1911—1983)(1980 年 聂 华 桐 摄 )
关于 我 在 联 大 做 研 究 生 的 经 历,很 多 年 后 我 作 过这样的描述 : [2]
1941年 到 1942 年,我 是 昆 明 西 南 联 合 大 学 物 理系四年级的学生.这 个 系 比 较 小,共 有 约 10 位 教 员、10位助教、几位研究生和一 些 本 科 生.本 科 生 每 班不到20人.1941年秋天开 学 的 时 候,一 个 新 的 面 孔出现了,那就是 黄 昆.当 时,他 已 经 从 北 京 燕 京 大 学获得了物 理 学 士 学 位,到 联 大 来 做 助 教.开 学 不 久 ,我 们 就 熟 识 起 来 ,开 始 了 我 们 半 个 世 纪 的 友 谊 .
1942年春天,为了准备写 一 篇 当 时 联 大 要 求 的 学士毕业论文,我去找吴大猷教授(见 图 3),请 他 做 我 的 导 师 .四 十 多 年 以 后 ,我 这 样 描 述 吴 先 生 怎 样 给 我出了一个题目 : [1]
(他)给 了 我 一 本 Reviewsof Modern Physics (《现 代 物 理 评 论 》),叫 我 去 研 究 其 中 一 篇 文 章 ,看 看 有什么心得.这篇文 章 讨 论 的 是 分 子 光 谱 学 和 群 论 的 关 系 .我 把 这 篇 文 章 拿 回 家 给 父 亲 看 .他 虽 不 是 念 物理的,却很了 解 群 论.他 给 了 我 狄 克 逊 (Dickson) 所写的一本 小 书,叫 做 ModernAlgebraicTheories (《近代代数理论》).狄 克 逊 是 我 父 亲 在 芝 加 哥 大 学 的老师.这 本 书 写 得 非 常 合 我 的 口 味.因 为 它 很 精 简 ,没 有 废 话 ,在 二 十 页 之 间 就 把 群 论 中 “表 示 理 论 暠 非常美妙地完全讲 清 楚 了.我 学 到 了 群 论 的 美 妙 和 它在物理中应用的 深 入,对 我 后 来 的 工 作 有 决 定 性 的 影 响 .这 个 领 域 叫 做 对 称 原 理 .我 对 对 称 原 理 发 生 兴趣实起源于那年吴先生的引导.
茶 馆 的 客 人 们 包 括 种 种 人 物 ,有 不 少 学 生 .可 是 大 多 数 的 茶 客 是 镇 民 、马 车 夫 和 由 远 处 来 的 商 人 们 . 大家都高谈 阔 论,而 我 们 通 常 是 声 音 最 大 的.有 时 候 ,正 当 我 们 激 烈 地 辩 论 时 ,会 突 然 意 识 到 我 们 的 声 音 太 大 ,大 家 都 在 看 着 我 们 (这 种 意 识 并 不 一 定 使 我 们停止辩论).可是 一 般 来 说,学 生 们 和 其 他 茶 客 之 间并没有不和的气氛.
我们 所 读 的 课 程 里,两 个 是 吴 大 猷 教 授 教 的 经 典力学和量子力学.量 子 力 学 是 一 个 革 命 性 的 新 发 展.在1925 年 到 1927 年 间 起 源 于 德 国、瑞 士、英 国 和丹麦.吴教授是中国的物理 学 家 中,在 20 世 纪 30 年 代 到 40 年 代 训 练 了 最 多 量 子 力 学 学 生 的 教 授 .我 记得当时许多关于量子力学的讨论都是在吴教授的 演 讲 之 后 进 行 的 .通 过 这 些 讨 论 ,我 开 始 认 识 了 黄 昆
特约专稿
明 西 北 郊 的 小 丘 陵 地 带 ,那 里 满 布 着 散 乱 的 野 坟 .每 一个犯人都背着一 块 白 色 的 板 子,上 面 写 着 他 们 的 名 字 和 罪 行 .大 多 数 的 罪 犯 都 静 静 地 跟 着 士 兵 走 ,有 少数却喊着 一 些 口 号,像:“二 十 年 后,又 是 一 条 好 汉!暠每一次当这种 队 伍 走 过 时,茶 馆 的 喧 闹 声 就 会 突然止息.然后,远 处 预 期 的 枪 声 响 了,我 们 都 静 静 地 坐 着 ,等 待 着 士 兵 们 走 回 来 ,向 南 方 回 到 城 里 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