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控制原理期末考试0809B

合集下载

自动控制原理考试题及答案b卷

自动控制原理考试题及答案b卷

自动控制原理考试题及答案b卷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自动控制系统中,开环传递函数G(s)H(s)的极点是系统()。

A. 稳定性的决定因素B. 稳态误差的决定因素C. 动态性能的决定因素D. 稳态性能的决定因素答案:A2. 一个二阶系统,其阻尼比ζ=0.5,自然频率ωn=4rad/s,其过渡过程是()。

A. 欠阻尼B. 临界阻尼C. 过阻尼D. 等阻尼答案:A3. 在控制系统中,若系统开环传递函数为G(s),则闭环传递函数为()。

A. 1/G(s)B. G(s)/[1+G(s)]C. 1/[1+G(s)]D. G(s)/[1-G(s)]答案:C4. 线性时不变系统的稳定性可以通过()来判断。

A. 劳斯-赫尔维茨判据B. 奈奎斯特判据C. 波特判据D. 根轨迹法答案:B5. 对于一个单位反馈系统,其开环传递函数为G(s),闭环传递函数为T(s),则()。

A. T(s) = G(s)B. T(s) = 1/[1+G(s)]C. T(s) = G(s)/[1+G(s)]D. T(s) = 1/G(s)答案:C6. 根轨迹法中,根轨迹的分支数等于()。

A. 开环传递函数的极点数B. 开环传递函数的零点数C. 开环传递函数的极点数减去零点数D. 开环传递函数的极点数加上零点数答案:C7. 奈奎斯特判据中,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G(s)H(s)在复平面的右半部分有P个极点,则闭环系统将有()个极点在右半平面。

A. PB. P-NC. N-PD. N答案:B8. 对于一个二阶系统,其阻尼比ζ=0.5,自然频率ωn=4rad/s,其过渡过程的调节时间大约为()。

A. 2/ωnB. 4/ωnC. 2/ζωnD. 4/ζωn答案:D9. 系统的时间常数τ与系统的自然频率ωn之间的关系是()。

A. τ = 1/ωnB. τ = ωnC. τ = 2/ωnD. τ = ωn^2答案:A10. 对于一个单位反馈系统,其开环传递函数为G(s)=1/s(s+1)(s+2),其闭环传递函数为()。

期末考试试题集自动控制原理含完整答案(供参考)

期末考试试题集自动控制原理含完整答案(供参考)

期末考试-复习重点自动控制原理1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 系统和输入已知,求输出并对动态特性进行研究,称为( )A.系统综合B.系统辨识C.系统分析D.系统设计2. 惯性环节和积分环节的频率特性在( )上相等。

A.幅频特性的斜率B.最小幅值C.相位变化率D.穿越频率3. 通过测量输出量,产生一个与输出信号存在确定函数比例关系值的元件称为( )A.比较元件B.给定元件C.反馈元件D.放大元件4. ω从0变化到+∞时,延迟环节频率特性极坐标图为( )A.圆B.半圆C.椭圆D.双曲线5. 当忽略电动机的电枢电感后,以电动机的转速为输出变量,电枢电压为输入变量时,电动机可看作一个( )A.比例环节B.微分环节C.积分环节D.惯性环节6. 若系统的开环传 递函数为2)(5 10+s s ,则它的开环增益为( ) A.1 B.2 C.5 D.107. 二阶系统的传递函数52 5)(2++=s s s G ,则该系统是( ) A.临界阻尼系统 B.欠阻尼系统 C.过阻尼系统 D.零阻尼系统8. 若保持二阶系统的ζ不变,提高ωn ,则可以( )A.提高上升时间和峰值时间B.减少上升时间和峰值时间C.提高上升时间和调整时间D.减少上升时间和超调量9. 一阶微分环节Ts s G +=1)(,当频率T1=ω时,则相频特性)(ωj G ∠为( ) A.45° B.-45° C.90° D.-90°10.最小相位系统的开环增益越大,其( )A.振荡次数越多B.稳定裕量越大C.相位变化越小D.稳态误差越小11.设系统的特征方程为()0516178234=++++=s s s s s D ,则此系统 ( )A.稳定B.临界稳定C.不稳定D.稳定性不确定。

12.某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5)(1(++=s s s k s G ,当k =( )时,闭环系统临界稳定。

(精校版)自动控制原理试题库(含答案)

(精校版)自动控制原理试题库(含答案)

(完整word版)自动控制原理试题库(含答案)(word版可编辑修改)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完整word版)自动控制原理试题库(含答案)(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完整word版)自动控制原理试题库(含答案)(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全部内容。

一、填空题(每空 1 分,共15分)1、反馈控制又称偏差控制,其控制作用是通过给定值与反馈量的差值进行的。

2、复合控制有两种基本形式:即按输入的前馈复合控制和按扰动的前馈复合控制。

3、两个传递函数分别为G 1(s)与G 2(s )的环节,以并联方式连接,其等效传递函数为,则G (s)为G1(s )+G2(s )(用G 1(s)与G 2(s) 表示)。

()G s 4、典型二阶系统极点分布如图1所示,则无阻尼自然频率,=nω阻尼比=ξ0.707=该系统的特征方程为 ,2220s s ++=该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曲线为衰减振荡.5、若某系统的单位脉冲响应为,0.20.5()105t t g t e e --=+则该系统的传递函数G (s )为.1050.20.5s s s s+++6、根轨迹起始于开环极点,终止于开环零点.7、设某最小相位系统的相频特性为,则该系统的开环传递101()()90()tg tg T ϕωτωω--=--函数为。

(1)(1)K s s Ts τ++8、PI 控制器的输入-输出关系的时域表达式是,1()[()()]p u t K e t e t dt T =+⎰其相应的传递函数为,由于积分环节的引入,可以改善系统的稳态性能。

期末考试试题集-自动控制原理(含完整答案)

期末考试试题集-自动控制原理(含完整答案)

期末考试-复习重点自动控制原理1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 系统和输入已知,求输出并对动态特性进行研究,称为( )A.系统综合B.系统辨识C.系统分析D.系统设计2. 惯性环节和积分环节的频率特性在( )上相等。

A.幅频特性的斜率B.最小幅值C.相位变化率D.穿越频率3. 通过测量输出量,产生一个与输出信号存在确定函数比例关系值的元件称为( )A.比较元件B.给定元件C.反馈元件D.放大元件4. ω从0变化到+∞时,延迟环节频率特性极坐标图为( )A.圆B.半圆C.椭圆D.双曲线5. 当忽略电动机的电枢电感后,以电动机的转速为输出变量,电枢电压为输入变量时,电动机可看作一个( )A.比例环节B.微分环节C.积分环节D.惯性环节6. 若系统的开环传 递函数为2)(5 10+s s ,则它的开环增益为( ) A.1 B.2 C.5 D.107. 二阶系统的传递函数52 5)(2++=s s s G ,则该系统是( ) A.临界阻尼系统 B.欠阻尼系统 C.过阻尼系统 D.零阻尼系统8. 若保持二阶系统的ζ不变,提高ωn ,则可以( )A.提高上升时间和峰值时间B.减少上升时间和峰值时间C.提高上升时间和调整时间D.减少上升时间和超调量9. 一阶微分环节Ts s G +=1)(,当频率T1=ω时,则相频特性)(ωj G ∠为( )A.45°B.-45°C.90°D.-90°10.最小相位系统的开环增益越大,其( )A.振荡次数越多B.稳定裕量越大C.相位变化越小D.稳态误差越小11.设系统的特征方程为()0516178234=++++=s s s s s D ,则此系统 ( )A.稳定B.临界稳定C.不稳定D.稳定性不确定。

12.某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5)(1(++=s s s k s G ,当k =( )时,闭环系统临界稳定。

A.10 B.20 C.30 D.4013.设系统的特征方程为()025103234=++++=s s s s s D ,则此系统中包含正实部特征的个数有( )A.0B.1C.2D.314.单位反馈系统开环传递函数为()ss s s G ++=652,当输入为单位阶跃时,则其位置误差为( ) A.2 B.0.2 C.0.5 D.0.0515.若已知某串联校正装置的传递函数为1101)(++=s s s G c ,则它是一种( ) A.反馈校正 B.相位超前校正C.相位滞后—超前校正D.相位滞后校正16.稳态误差e ss 与误差信号E (s )的函数关系为( )A.)(lim 0s E e s ss →=B.)(lim 0s sE e s ss →= C.)(lim s E e s ss ∞→= D.)(lim s sE e s ss ∞→= 17.在对控制系统稳态精度无明确要求时,为提高系统的稳定性,最方便的是( )A.减小增益B.超前校正C.滞后校正D.滞后-超前18.相位超前校正装置的奈氏曲线为( )A.圆B.上半圆C.下半圆D.45°弧线19.开环传递函数为G (s )H (s )=)3(3 s s K ,则实轴上的根轨迹为( ) A.(-3,∞) B.(0,∞) C.(-∞,-3) D.(-3,0)20.在直流电动机调速系统中,霍尔传感器是用作( )反馈的传感器。

期末考试试题集-自动控制原理(含完整答案)

期末考试试题集-自动控制原理(含完整答案)

自动控制原理1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20 分)系统和输入已知,求输出并对动态特性进行研究,称为1. ()2. 惯性环节和积分环节的频率特性在()上相等3. 通过测量输出量,产生一个与输出信号存在确定函数比例关系值的元件称为()A. 比较元件B.给定元件C. 反馈元件D. 放大元件ω从0 变化到+ ∞时,延迟环节频率特性极坐标图为4. ()当忽略电动机的电枢电感后,以电动机的转速为输出变量,电枢电压为输入变量时,电动机可看作一个()A. 比例环节B. 微分环节C. 积分环节D. 惯性环节10,则它的开环增益为(s(5s 2)期末考试- 复习重点7. A.1二阶系统的传递函数临界阻尼系若保持二阶系统B.2C.5D.10G ( s)2 sA. 提高上升时间和峰值时2s 5,则该系统是(过阻尼系 D. 零阻尼系减少上升时间和峰值时A. 系统综合B. 系统辨识C. 系统分析D. 系统设计A. 幅频特性的斜率 B. 最小幅值 C. 相位变化率 D. 穿越频率A. 圆B. 半圆 C. 椭圆 D. 双曲线5.6. 若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C. 提高上升时间和调整时间1 T s ,当频率D. 减少上升时间和超调量1时,则相频特性G ( j )为()T9.(s)阶微分环节GA.45B. -45C.90D. -9010. 最小相位系统的开环增益越大,其(A. 振荡次数越多B. 大 稳定裕量越C. 相位变化越小D. 小 稳态误差越11. 设系统的特征方程为D s s 4D s s 8s 3 17s 20 ,则此系统16 s 5 (A. 稳定B. 临界稳定C. 不稳定D. 稳定性不确定。

12. 某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k)时,闭环系统临界稳 ,当 k= ( 定。

s( s 1)( s 5)A.10B.20C.30D.4013. 设系统的特征方程为3s43210s 5s s2 0 ,则此系统中包含正实部特征的个数有(A.0B.1C.2D.314. 单位反馈系统开环传递函 数为A.2B.0.2G s s C.0.5,当输入为单位阶跃时,则其位置误差为(sD.0.0515. 若已知某串联校正装置的传递函数为G c (s)A. 反馈校正B. 正s 1 ,则它是一种( 10s 1相位超前校 C. 相位滞后—超前校正D. 正 相位滞后校16. 稳态误差 ess 与误差信号 E( s) 的函数关系为()A. e ss lim E(s) s 0 C. e ss lim E(s) s limB. e ss sE(s)s 0 lim D. e sssE(s) 17. 在对控制系统稳态精度无明确要求时,为提高系统的稳定减小增益 超前校正 滞后校正 D. 滞后 - 超前18. 相位超前校正装置的奈氏曲线为(A. 圆B. 上半圆C. 下半圆D.45 °弧线K19. 开环传递函数为G(s)H( s)=3 s (s, 则实轴上的根轨迹为(C.(- ∞,A.(-3 ,∞ ) B.(0 ,∞ ) 3)20. 在直流电动机调速系统中,霍尔传感器是用作( A. 电压 B. 电流 C. 位移 D. 速度 二、填空题(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21闭环控制系统又称 .为 系统。

《自动控制原理》第1学期期末考试试题2008-2009(B卷)

《自动控制原理》第1学期期末考试试题2008-2009(B卷)

东北大学考试试卷(B 卷)2008—2009 学年第 1 学期 课程名称: 自动控制原理 一、(10分)简要回答下列问题(每小题各5分)。

1. 简述自动控制系统一般是由那些基本环节组成,并画出控
制系统结构框图。

2. 简述什么是无差系统。

得分
二、(10分)控制系统如图1所示,其中)(s W c 为补偿校正装置,
试求该系统扰动误差传递函数)()(s N s X c ,并从理论上说明如何设计补偿校正装置)(s W c 可以使系统补偿后的扰动误差为零。

图1 题二图
得分
三、(10分)已知某三阶单位负反馈系统具有一个有限零点为
1.5-,三个极点分别为6.1
2.1j ±-和 1.49-,且系统传递函数根的
形式放大系数为4。

试求系统在单位阶跃函数作用下,系统的动态性能指标超调量%σ、调整时间5s t ±(%)和峰值时间m t 。

得分
四、(14分)设单位负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
2)(1()(++=
s s s k s W g
k
1. 绘制闭环系统根轨迹(写出具体绘制过程并标出关键点); 2. 试确定系统呈单调动态响应以及衰减振荡动态响应的g k 取
值范围。

得分
r
五、(20分)一单位负反馈最小相位系统的开环对数幅频特性
如图2所示,其中虚线为校正前特性,实线为加入串联校正装置后的特性。

1. 试写出串联校正装置的传递函数,并说明此校正主要是利
用该装置的什么特性;
2. 求校正后系统的相位裕量()c γω。

图2 题五图
得分。

自动控制原理期末试卷及答案

自动控制原理期末试卷及答案

自动控制原理期末试卷一、简答:(共30分,每小题10分)1、说明闭环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并画出其典型结构方框图。

2、什么叫稳定裕量,在如下所示的图中标出相角稳定裕量和增益稳定裕量。

3、说明非线性控制系统中具有哪些运动特征(与线性控制系统相比较)。

二、已知系统结构图如图所示,试求出系统的传递函数。

(共10分)三、已知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6)(3()1()(2+++=s s s s K s G 。

(共10分) (1)试确定使系统稳定的K 的取值范围。

(5分)(2)若要求系统对于输入r(t)= t 2作用下的静态误差e SS ≤0.5,试确定K 的取值范围。

(5分)四、已知最小相位系统开环对数幅頻特性图如图所示,写出相应的传递函数。

(共10分)五、已知单位负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1)(1()(21++=s T s T s Ks G 。

(共10分)(1)试概略画出G (s )对应的Nyquist 图。

(5分) (2)由Nyquist 稳定判据给出闭环系统稳定的条件。

(5分) 六、已知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1()3(2)(+++=s s s s K s G )(绘制负反馈的根轨迹图,并确定使系统处于欠阻尼的K 值范围。

(共15分) 七、某采样控制系统的结构如图所示,已知τ=1,求: (1)求系统的脉冲传递函数。

(10分) (2)求系统稳定的K 值范围。

(5分)答案一、 简答:(共30分,每小题10分)1、答案:闭环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检测元件、比较元件、放大元件、执行元件、给定元件、校正元件及被控对象。

(共6分,除被控对象外,每一个元件给1分)典型结构方框图(4分,可以没有局部反馈)2、答案:稳定裕量是系统距离稳定 的边界所具有的余量(5分)。

相角稳定裕量(3分)。

增益稳定裕量(2分)。

3、答案:与线性控制系统相比非线性控制系统表现出如下的特征: (1)非线性控制系统的运动不满足态的迭加原理。

自动控制原理0809B

自动控制原理0809B
C,根轨迹有2渐近线;D,伯德图有+1斜率段
4,某系统的φ(ω)=-180-tg-1(3ω)+tg-1(ω/10),则其传函G(s)可能是
A,-(1+3s)/(1+s/10);B,-(1-s/3)(1-s/10);
C,1/[s2(1+3s)(1-s/10)];D,(1+3s)/[s2(1+s/10)]
1,N=10A/(1+A),G=30/(1+S)3,求自激振荡的幅值,频率,稳定性
2,x’’+x’+(x+10)=0,当x’>0
x’’+x’+(x-10)=0,当x’<0
画相轨迹
3,c(0)=-1,r(1)=1,r(2)=1,r(3)=0,C(z)/R(z)=1/(1-2z-1),求c(1),c(2),c(3)
1,某系统加了迟后校正以后,在没有零极点对消时,其根轨迹
A,减少一条;B,不变,;C,增加一条;D,增加二条
2,某最小相位系统系统伯德图最右段斜率为-2,则其奈氏曲线进入原点的角度为
A,0;B,-90;C,-180;D,-270
3,某系统开环有1零点2极点,则可能有
A,伯德图最右段斜率-2;B,奈氏图占3个象限;
开环极点P={-1,-2,,-3},开环零点Z={-2+j,-2-j},画负反馈根轨迹,计算入射角
1,单位负反馈系统的开环传函G=k/[s(1+s)2],分别计算k=1、100时G(j1)的值并指出系统闭环不稳定根的个数(10分)
2,G= ,画奈氏图(10分)
3,G= ,画伯德图(10分)
G=200/[S(1+S)2],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迟后校正,使γ’>20

自动控制原理期末试卷与答案

自动控制原理期末试卷与答案
31.数学模型
32.反馈元件
33.最大超调量
34.频率响应
35.幅值裕量
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36.开环控制系统和闭环控制系统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
37.如何用实验方法求取系统的频率特性函数
38.伯德图中幅频特性曲线的首段和传递函数的型次有何关系
39.根轨迹与虚轴的交点有什么作用 举例说明。
28.在扰动作用点与偏差信号之间加上能使静态误差降为0。
29.超前校正主要是用于改善稳定性和。
30.一般讲系统的加速度误差指输入是所引起的输出位置上的误差。
31.自动控制
32.传递函数
33.瞬态响应
34.最小相位传递函数

35.复现频率
36. 方块图变换要遵守什么原则,举例说明。
}
D.
15.系统的传递函数 ,其系统的增益和型次为 ( )
,2 4,2 ,4 4,4
16.若已知某串联校正装置的传递函数为 ,则它是一种( )
A.相位滞后校正B.相位超前校正C.相位滞后—超前校正D.反馈校正
17.进行串联超前校正前的穿越频率 与校正后的穿越频率 的关系,通常是( )
A. = B. > C. < D. 与 无关
:
14.单位反馈系统开环传递函数为 ,当输入为单位阶跃时,则其位置误差为( )
若已知某串联校正装置的传递函数为 ,则它是一种( )
A.反馈校正B.相位超前校正
C.相位滞后—超前校正D.相位滞后校正
16.稳态误差ess与误差信号E(s)的函数关系为( )
A. B.
C. D.
17.在对控制系统稳态精度无明确要求时,为提高系统的稳定性,最方便的是( )

自动控制原理期末考试(DOC)

自动控制原理期末考试(DOC)

2011—2012学年第1学期《自动控制原理》(闭卷,适用于:自动化、电气、测控)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专业班级姓名学号开课系室自动化系考试日期2012年1月6日一、填空题(20分,每空0.5分)1.自动控制基本控制方式包括开环控制、闭环控制和复合控制。

2.反馈形式包括正反馈和负反馈两种,控制系统一般利用的是负反馈。

3.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归结为三个方面:稳定性、快速性和准确性。

4.线性系统的稳定性取决于系统的系统的固有特征(结构、参数),与系统的输入信号无关。

5.线性定常连续系统稳定,要求所有的闭环特征根位于S左半平面;线性定常离散系统稳定,要求所有的闭环特征根位于单位圆内部。

6.分析线性连续控制系统的数学基础是拉氏变换,主要数学模型是传递函数。

分析线性离散控制系统的数学基础是Z变换,主要数学模型是脉冲传递函数、差分方程等。

7.系统结构图的基本连接形式包括串联形式、并联形式和反馈形式。

8.结构图等效变换的原则,是保证变换前后输入输出信号之间的传递函数保持不变。

9.在信号流图中节点表示系统的变量,节点的输出信号等于所有输入支路信号的和。

10.线性系统对输入信号导数的响应,就等于系统对该输入信号响应的导数;线性系统对输入信号积分的响应,就等于系统对该输入信号响应的积分。

11.对于稳定的高阶系统,闭环极点负实部的绝对值越大,其对应的响应分量衰减得越快_(快/慢)。

因此高阶系统的阶跃响应,可以利用其主导极点的响应成分近似代替。

12.建立劳斯表是依据控制系统的闭环特征方程建立的;根轨迹是依据控制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绘制的。

13.根轨迹是描述系统的参数从零变化到无穷大时的闭环极点在S平面的变化轨迹。

根轨迹是关于实轴对称的,当根轨迹与虚轴相交时,控制系统处于临界稳定状态。

14.奈奎斯特判据判定系统稳定,系统开环幅相频率曲线逆时针围绕(-1,0j)点的圈数,必须等于系统S右半平面的开环极点个数,其实质是判定系统S右半平面内闭环极点个数。

自动控制原理_期末试卷及答案

自动控制原理_期末试卷及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 1 分,共15分)1、反馈控制又称偏差控制,其控制作用是通过 给定值 与反馈量的差值进行的。

2、复合控制有两种基本形式:即按 输入 的前馈复合控制和按 扰动 的前馈复合控制。

3、两个传递函数分别为G 1(s)与G 2(s)的环节,以并联方式连接,其等效传递函数为()G s ,则G(s)为 (用G 1(s)与G 2(s) 表示)。

4、典型二阶系统极点分布如图1所示, 则无阻尼自然频率=n ω ,阻尼比=ξ,该系统的特征方程为 , 该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曲线为 。

5、若某系统的单位脉冲响应为0.20.5()105tt g t ee --=+,则该系统的传递函数G(s)为 。

6、根轨迹起始于 ,终止于 。

7、设某最小相位系统的相频特性为11()()90()tg tg T ϕωτωω--=--,则该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

8、PI 控制器的输入-输出关系的时域表达式是 ,其相应的传递函数为 ,由于积分环节的引入,可以改善系统的稳态 性能。

二、选择题(每题 2 分,共20分)1、采用负反馈形式连接后,则 ( )A 、一定能使闭环系统稳定;B 、系统动态性能一定会提高;C 、一定能使干扰引起的误差逐渐减小,最后完全消除;D 、需要调整系统的结构参数,才能改善系统性能。

2、下列哪种措施对提高系统的稳定性没有效果 ( )。

A 、增加开环极点;B 、在积分环节外加单位负反馈;C 、增加开环零点;D 、引入串联超前校正装置。

3、系统特征方程为 0632)(23=+++=s s s s D ,则系统 ( )A 、稳定;B 、单位阶跃响应曲线为单调指数上升;C 、临界稳定;D 、右半平面闭环极点数2=Z 。

4、系统在2)(t t r =作用下的稳态误差∞=ss e ,说明 ( )A 、 型别2<v ;B 、系统不稳定;C 、 输入幅值过大;D 、闭环传递函数中有一个积分环节。

5、对于以下情况应绘制0°根轨迹的是( )A 、主反馈口符号为“-” ;B 、除r K 外的其他参数变化时;C 、非单位反馈系统;D 、根轨迹方程(标准形式)为1)()(+=s H s G 。

自控原理与系统试卷(含答案)(最新整理)

自控原理与系统试卷(含答案)(最新整理)

ss
Ts 1
G(s) 1 s ,振荡 G(s)
1
wn2
(或延迟 G(s) es ,
T 2 s 2 2Ts 1 s 2 2wn s wn2
理想微分 G(s) s )
二、简答题(每题 4 分,共 8 分)
1. (1)确定系统的输入量和输出量,并根据需要引入中间变量。 (2)根据系统或元件所满足的内在规律列微分方程。 (3)消去中间变量,使微分方程只含输入量及输出量,并化为标准形式。
1.× 2.× 3.√ 4.× 5.√ 6.√ 7.× 8.× 9.√ 10.×
四、计算题(每题 12 分,共 36 分)
1.
2.
C(s)
1
G1 (s) G1 (s)H
1Leabharlann (s)G2(s)1
G3 (s) G3 (s)H
3
(
s)
R(s)
1
1
G1 (s) G1 (s)H1
(s)
G2
(s)
1
G3 (s) G3 (s)H
四、计算题(每题 12 分,共 36 分)
1.试求取如图所示无源电路的传递函数U (s) /U i (s) 。
2.设单位负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G(s) 1 ,试求系统反应单位阶跃函数的过渡 s(s 1)
过程的上升时间 tr ,峰值时间 t p ,超调量 % 和调节时间 ts 。 3.设某系统的特征方程式为 s 4 2s3 s 2 2s 1 0 ,试确定系统的稳定性。若不稳定, 试确定在 s 右半平面内的闭环极点数。


3.对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包括

4.建立系统数学模型的方法通常有
5.常 见 的 五 种 典 型 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宁夏大学期末考试试卷(B )
2008至2009学年第 1 学期
考试科目 自动控制原理 学分 7 学院 物电学院 年级 2006
任课教师 杨国华 试题来源 任课教师命题
一 判断改错题(每题2分,共10分)
1、系统在单位脉冲信号作用下的输出响应称为单位脉冲响应。

( )
2、系统的开环对数幅频特性的低频段更多地表征着系统的动态性能。

( )
3、串联超前校正使得校正后系统的反应速度变慢,截止频率增大。

( )
4、逆系统法是分析非线性系统的有效方法,它是应用内环非线性反馈控
制,构成线性系统,再设计外环控制网络。

( ) 5、采样控制系统具有精度高,抗干扰性能好的特点。

( )
二 计算题(本题14分)
有一位置随动系统,其开环传递函数为:
S
S
S G 54)(2
+=
姓名 学号 班级 专业
⑴、什么是系统的动态过程,对其有哪些基本要求;(6分 ) ⑵、当输入量为单位阶跃函数时,求系统的自然振荡角频率,
阻尼比和系统的超调量和调节时间;(8分)
三 利用梅逊公式计算传递函数(本题16分)
已知系统的方框图如下:
⑴、描述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有哪些;(2分) ⑵、利用梅逊公式计算传递函数)()(s R s C 、(14分)
四 绘图分析题(本题18分)
已知单位负反馈控制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
208(2++=
s s s K GH
⑴、试绘制系统的根轨迹图(15分); ⑵、分析稳定性,确定稳定范围(3分) 五 绘图分析题(本题20分)
已知最小相位线性系统的开环对数频率特性曲线具有如下特点:低频段
与纵坐标轴交于点(1,60 ),斜率为-40分贝/10倍频,当频率增大到20时曲线斜率变为-20分贝/10倍频,频率继续增大到200时曲线斜率又变为-40分贝/10倍频,
⑴、求取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

(8分)
⑵、当系统输入信号21065)(t t t r ++=时,求闭环系统的稳态误差。

(7
分)
〔3〕、假设系统为非线性系统,奈奎斯特判据的应用有什么变化。

(5分)
六 计算分析题(本题22分)
1、已知系统开环传递函数,:
)
12/)(16/(170
++=s s s GH
⑴、现在要求对系统进行串联校正,要求相角裕度大于45度,动态调节
时间不超过3.5s,主要都哪些可用方法?如何确定具体校正方法;(6分)
⑵、请写出所选方法的一般传递函数,绘制其校正电路图;(6分)
2、已知采样控制系统开环脉冲传递函数: )
368.0()1()264.0368.0(57.22)(2
--+=
z z z z z G
⑴、一般采样系统稳定的充要条件是什么?(2分) ⑵、利用劳斯判据判断该系统的稳定性 ?(8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