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中的电信级以太网技术

合集下载

吉萌:业务需求推动电信级以太网发展

吉萌:业务需求推动电信级以太网发展
烽 火 网 络 研 发 部 技 术 总 监 吉 萌
造 过 程 中 的 技 术 难 题 。 可 以 预 计 , 随 着
w w w ttm com cn 12 7
维普资讯
网络 中 I P/以 太 网 业 务 量 的 日 益 增 加 以 及 基 于 以 太 技 术 的 新
流 技 术
相 关 际 标 准 “ 域 多业 务环 ” 城
技 术 并 获 得 批 准 ( Tu— 8 o I T X. 7 目 前 , 烽 火 网 络 电 信 级 以 太 网 产
品 已 经 服 务 于 中 国 电 信 、 中 国 网
吉 萌 说 , 电 信 级 以 太 网 得 到
安 全性 的 要求 。
交 换 机 的 开 发 。 2 ) 3 年 , 烽 火 网 () ( 络 向 国 际 电 联 提 交 运 营 级 以 太 网
型 解决 方 案 的 不断 出现 ,电信级 以 人 在 城 域 中 的 应 用 将 会 越 来越 多 ,很 i 丌能 成 为 未 来 的 _ 丰
络 研 发 部 技 术 总 监 吉 萌 博 士 表 示 , “ 们 人 要 求 承 载 具 有 电信 级 的 高 可 靠 性 、 完 善 的 oAM 功 能 、 多 业 务 的 承 载 能 力 和 一
定 的 可 扩 展 性 , 而 烽 火 网 络 的 cESP (电
向 分 组 交 换 网 络 ( N )基 础 结 构 转 移 的 PS 挑 战 。从 根 本 上 说 ,运 营 商 需 要 一 种 高 效
而 节 省 成 本 的 角 决 方 案 ,能 够 在 牟 P N 上 S
承 载 TDM 业 务 。 TDM v rI o e P技 术 无 疑 是 现 有 网 络 向 未 来 融 合 网 络 平 滑 过 渡 的

电信级以太网的技术发展及其部署思路

电信级以太网的技术发展及其部署思路
Ab ta t C r e t e n t( E i g a u l t p ig a y f m t n a dz t n a d s r c : a r rE h re C ) s rd al se pn wa r sa d ri i n i y O ao
t sig t hede lymen ncu rn e w o k. t o gh av r y o e h ol is e t ot po n ti re tn t r Alh u a i fCE t c n oge et
管 理性 的城 域 以太 网 。 用 电信级 的 采 以太 网 组 网技 术 对 运 营 商 的 I 域 P城 网进 行 优 化 , 得 I城 域 网具 备 多 业 使 P 务 承 载 的 能力 , 为 当前 电信 运 营 商 成
网 络建 设 的一 项 重 要 内容 。
h v ra ce s l bl t er a t fS rie《 S) n e a in a e ag e ti ra e i r i iy. h iQu l o e vc Qo a d Op rt n n ea i t i y o A mii r t n Man e a c 0AM) r e e i rv d a d t e p o l o d ns a i i n n e( t o t a ey t o b t mp o e , n h r be m f
m ut-m a u a t r s it op a it ses e al ihl h e Th epoy e tofCE l i n f c uer ner erbly i p cil hg i t d. e d l m n i y g s o d b erie —or t d, n h a u i fr e an e h l e n t d r s, h ul e s v c s i e a d t e m t ry o elv tt c noogis a d san a d en t t e c toft e d lym e t om pe i fr f r ig exs ig n t o ka ela h OS h epo n ,c lxt o e o m n itn e w r Sw I s y it O er i y s o d bec sd r d.t e c or n o t e nc l h r cer t st n erp ab} h ul on ie e i t h n a c dig t het ch ia a a t i i he c sc ap r pr t et o kngt ch ol yf rdi r ts en s c nbe c o en. p o i e n w r i e n og o 什een c e a h s a

以太网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以太网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以太网的发展历程与现状以太网(Ethernet)是计算机网络技术中的一种,通过局域网(LAN)连接计算机与其他设备,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

本文将为大家探讨以太网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1. 初代以太网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市场上的计算机数量增长迅速,但相应的数据传输技术却无法应对数据传输的需求。

于是诞生了以太网,最初只能传输10Mbps的数据速率。

它的传输速度虽然与现代网络相比较较慢,但是它的数据传输速度和稳定性一直被认为是计算机行业的标准。

2. 发展至以太网2在20世纪80年代,以太网的发展进入了以太网2阶段。

在这个阶段中,以太网网络的数据传输速度提高到了100Mbps,并在网络中引入了交换机,从而提高了网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3. 以太网的世界标准化为了促进以太网技术的发展,IEEE(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学会)决定对以太网进行标准化。

在1983年,IEEE批准了10Base-T的标准,这是一种使用双绞线传输数据的技术,使得以太网在这之后的趋势上得到了显著的发展。

4. 以太网的现状如今,以太网一直处于不断发展的变化中。

在现代网络中,以太网已经成为常见的技术,并且继续被用于各种不同的应用中。

在今天的以太网技术中,传输速度提高到了百Gbps的级别,并且技术越来越倾向于无线网络。

5. 未来的以太网发展尽管以太网技术已经过了40多年的时间,但它仍在不断变化,以求更好地满足日益增长的网络需求。

随着技术的发展,未来的以太网将继续追求更高的传输速度和更低的延迟,同时也会更加注重网络安全。

在总结这篇文章之前,值得注意的是,以太网技术虽然已经被广泛适用,但其他技术的涌现可能会对它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

例如,随着人工智能、区块链和物联网等技术的锤炼,未来的网络环境可能会更加多样化,并且需要新的技术来提供更好的数据传输服务。

在这个不断变化的网络世界中,以太网在过去四十多年中一直处于前沿地位,并继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我们希望未来的以太网在不断革新中继续为我们服务,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

PTN、CE、OTN概述

PTN、CE、OTN概述

MPLS-TP完全继承了MPLS-TE的面向连接的特性,通过集中网管或控制平面建立MPLS Tunnel。另外,MPLS-TP建立的是静态传送管道,不需要动态路由刷新,仅受链路状态变化和业务配置影响,消除了动态路由刷新造成的故障扩散和路由震荡的影响。
PTN通过双向LSP支持双向业务。双向业务能够保证时延、传送路径的一致性,连接数量降低一倍。
硬件实现端到端高性能OAM机制
PTN最突出的优势是其高性能的层次化的OAM机制,实现在复杂网络拓扑下实时、精确的故障定位功能,克服了IP/MPLS网络在故障检测、故障定位、告警抑制等方面的缺陷。
MPLS-TP分别针对伪线层、LSP隧道层、和MPLS段层定义层次化的OAM报文处理机制,通过对分层网络的支持,上层OAM信息能够自动顺序下插到下层链路,使状态传递和告警抑制具有了协议基础。
LSP隧道层嵌套多个同路由的PW业务路径,在传送组网过程中屏蔽物理链路层的限制,实现带宽分配、灵活调度、端到端的故障隔离功能。MPLS-TP采用在MPLS VPN网络中成熟应用的MPLS Tunnel技术,在传送过程中确定流向和流量,构成端到端传送通道。
段层对应一段独立的光纤线路或波长等底层物理链路,监视链路的状态、性能,为上层网络无差错传送提供服务。
交换机和低端路由器普遍采用共享内存或共享总线架构,其集中存储转发机制存在性能瓶颈,总线冲突或内存读取时间的限制决定了其时延、抖动较大(一般在毫秒量级),存在丢包现象,不能保证严格的QoS优先级。
面向连接组网保障完善的QoS机制
端到端的QoS需要采用面向连接的组网技术。在承载高QoS业务的专用IP承载网络中,为了避免动态路由造成的流量、流向无序变化对QoS的影响,IP路由器采用面向连接的MPLS-TE技术,通过集中路径规划、带宽预留,确保IP业务的QoS。

电信级以太网技术讲座 第1讲 电信级以太网的概念与关键特征

电信级以太网技术讲座 第1讲 电信级以太网的概念与关键特征
务 具 有 不 断 增 长 的 需 求 , 电 信 级 以 太 网 可 以逐 步 替 代 这 些 传
分别 对 应于 点 到 点 、多 点到 多 点和 根基 多 点 的E C V 类
Hale Waihona Puke 型。 同是又根 据U I N处基 于端 口和V AN L 两种方式 的差异 对每 种类 型又 分 为专 用 ( v t )和虚 拟专 用 ( u I v t ) Piae r Vi a r ae r P i t 两种 。 因此 也就 有 了如表 1 示 的以太 网业务 分类 。在具体 定 所 义上 ,ME 与IU T G8 1 .和G. 1 的定义存 在一定 差异 , F T — . 1 01 8 2 01 主要 原 因是ME 从 业务 和 用户 的角度 来分 析 ,而IU T F T - 是从 网
步 扩大 其 内 涵 与 外 延 。
中应 用较 多。在这里 引入U I 是为 了强调运营商 网络 与用户 N 主要
之 间的定界 问题 ,从而 为 以后 的业 务控制 、O AM等功能提供 明
确 的功 能 分 界 点 。
在 电信级 以太 网中引入 了E C V 的概念 ,类似 于A M与帧中继 T
的的P C E C V 。 V 这种 逻辑管道 的概念在 电信级 以太 网技术 中扮 演着 非常重要 的角色 ,依 靠在 有限的 网络 资源里构 建统计复 用 的逻辑 管道 流量可 以有效地 隔离开来 ,通过对逻辑 管道及其 中的流量施加相 应的控 制 ,电信级 以太 网就 具有 了比较 完备 的

质 量 、高 安全 等特 性发 挥 了重 要 的作 用 。随 着设 备 厂商 在这 些 技术 上 的投 资 日益减 少 ,使 这 些传 统基 础 数据 业务 面 临故 障 维护 、部 署 以及 扩容 升 级等 方面 的成本 日益 昂贵 的 问题 。 这 些 传 统 基 础 专 线 技 术 已 经 不 能 适 应 网络 技 术 与 业 务 的发 展 ,将 电信 级 以太 网用 于 商业 客户 业 务 ,主 要是 考虑 到 近年 来 以太 网 接 口已 大量 部 署 ,以及 二层 专 线 业务 和 二层 V N P 业

典型的电信级以太网技术应用和分析

典型的电信级以太网技术应用和分析

置灵活 ,业务接 口丰富 ,低成本 ,并具有完善 的 L 2交换 和汇聚功能的 特点 ,可以考虑替代部分传送 网络设备 ,降低总体 网络成本 。 2 . 2大 客 户 专 网或接 入 应 用 商业用户或专网用户 A R P U值较高 , 是运营商重点开发的对象 。 基 于电信级以太网设 备可以开展视频 、 数据 、 语音等综合业务 , 并可采用 电路仿真方式提供 T D M业务 的接人 。 在解 决大客户专线 业务的初期 , 汇聚层可利用电信 级以太网设备组 成G E环网 , 从而完成大客户的 T D M、以太 网专线业务 的接入 、 承载和 调度 , 使网络支持的业务从 2 M电路到以太网专线可以平滑过渡 , 保证 用户网络和业务 的发展 。如 图中所标示 的,在用户业务量不大时 ,可通 过N X E 1 、 1 5 5 M、 F E / G E 等接 口将业务直接上联到城 域网中已有的 M S T P 传输网上 ,或通过 F E / G E等接 口直接上联到城域网的汇聚层交换机或 多业务路 由器。 随着业务的不断增 长 , 后期还可通过下放千兆环 网、上拉万兆环 网 等方式将多业务 分组承载网络进一 步向地市 、 县和城域延伸 , 最终形成 提供覆盖完善的多业务分组化大客户承载网。 用户末端覆盖和业务接人方面的实现方式多种 多样 : 既可在业务种 类单一时采用光纤连接方案 , 也可像网 中所示的在业务种类复杂时采用 N X E1 、以太网交换机 、路 由器 、E P O N等技术作为末端接人 。大客户 接人点的不确定性 ,决定多种网络拓扑形式并存的现状。
2 0 1 3年第 2 O期
电子通信技术
典型 的 电信级 以太 网技术应用和分析
一李 冉 术 的基本概念 , 然后介 绍了电信级 以太 网的基本技术要求和几种典型的 电信级以太 网技术, 并分析 了电信 级以 太网技 术的发展前景 。 近年来 , 随着城域数据业务 的快速增长 , 城域 以太 网传送技术得 到 l 『 迅速发展和应用 , 特别是 电信级数据业务成为需求热点 , 受到 了运 营 商和设备开 发商的广泛关 注。为 了实现 多种 电信级数据业 务的有效支 撑 ,城域 以太网传送技术正朝着支持 电信级 以太网业务的方 向演进 。 1 电信级以太 网的基本技术要求

电信城域以太网现状及各种技术比较

电信城域以太网现状及各种技术比较

■ 随着T M D 的相对 萎缩 以及 运营 商 向下一代业 务 的不 断演 进 ,构 建
支持 大规模的v 和 V ( 等新业务 。
随着 国内 电信核 心 网的 升级 ,衔 接骨干 网和 接入 网 的 电信 城域 网建 设 已经成 为下一 阶段运 营商 网络 优化和 建设 的主要 方向 之一 。在如 此背 景下 ,运 营商开 始寻求
麻烦 ,而且成本高 。
第三 ,企业 用户 的需求 正从 简单 的原始 带宽连 接转 向更加 个性 化的 业务剪 裁 以适应特 定 的应用 ,网络需要 支持 复杂的 二层和 三 层功能 ,只 用一 种业务 模式将 会减
少收 入且无法锁定用户 。
第 四 , 目前 城域 网的 二 层 扩 展 性受 限于 VL AN数 (0<" 49 ),具有 不必要的三层环 节,网络质量也不 适合
的发 展 ,容量 已经扩 展了几个量 级达到T i s b /量级 。在这 t 样 的情况下 ,中间的城域 网/ 接入 网已经成 为全网的带宽
瓶颈 。
第 二 ,存在 多个重 叠的 网络 。 目前 多数运 营商 通过 S H和 电路 交换 机提供 语声和 专线 业务 ,通过S H和分 D D 离 的A M/R、 / T , 以太 网提供各种数据 业务 。分离的 网 F 络 往往 需要 分离 的网路 设备 、网 管系统 和人 员及不 同的 计费 系统 。出于惯 性思 维 、组织 架构 的限制 以及 减少每 次 升级 的短 期初 始成本 的考 虑 ,这 种 分离的 网络 发展模 式仍在 继续 。但 从整体 和长 远看 ,随 着 网络 规模 越来越 大 ,无 论初 始成本 还是 运行 成本都 将快 速增 加 ,业 务提 供 也将 更加 耗时 费力 。在分离 的 网路模 式 中 ,用 户必须 通 过不 同的 接入技 术和 线路 来获取 不 同的业 务 ,这 不仅

电信级以太网QoS技术研究

电信级以太网QoS技术研究

的 电信级城域 以太 网逐渐 浮出水面 , 它从设计理念 、 网络实施 、
城域网规划 、 o 保 障上 , QS 与前一代的城域网相 比都有 了长足的 进 步 ,下 面 着 重从 Q S角 度对 新 型 的 电信级 以太 网 ( ar r o C re i
Ehme,E) 行 分 析 。 te tC 进
络相互融合 ; 第五 , 服务管理的提升。在具体应用 中必须包 含五
个模块 : 保护模块 、 服务质量( o ) Q S 模块 、 扩展模块 、 业务管理模
块 、D T M支 持模块 。其 中 , o Q S模块 主要针对 业务或用 户提供 Q S保证 , o 支持高 Q S 可 以做到 : 1端到端的 s A保证 ,2 端 o, () L () 到端 的承诺 速率 和可用速率。
键。 这涉及到对客户△ 务的标识 , 世 对于不 同的客户所需要的延迟
有固定链路支持 ,因此基本上不存在 Q S的问题 ,但是 随着 I 流量类型是不尽相同的。运营商要针对每个客户提供不同级别 o P 的 Q S 提供所承诺 的信息 速率 、 o, 帧丢失 、 帧延迟 和延迟变化等
性能保证 也就是需要完善的 Q S机制。 , o
22 E Q S的结 构 . o C
不需要 Q S 比如 We o, b应用 , E m i设置等 , 是对关键应用 或 —a l 但
2 新型城 域 电信 级 以太 网 的 Qo S控 制
21 E 的提 出 . C
电信级 以太网技术既继承以太 网技术成本低 、 操作简单 、 互 通 陆2等优点, j 并且能够通过系列新型技术为以太网设备添力 电信级 I 1
}核心 P

性能 。为此 , 多研究机构和设备厂商进行了探 索 , 很 提出 :1具 () 有冗余结构 的环状连接方 法 , 通过 E PR R协议 对链 路进 行保 R /P 护 ;2 在 电信级 以太网中引入 了 E C的概念 , () V 对用户进行 分类

电信级以太网中基于BFD的链路检测机制及实现的开题报告

电信级以太网中基于BFD的链路检测机制及实现的开题报告

电信级以太网中基于BFD的链路检测机制及实现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以太网已成为互联网中最广泛应用的局域网技术之一。

电信级以太网则是指在以太网基础上进行优化和拓展,用于满足电信级的通信需求。

由于电信级以太网具有高可靠性、高吞吐量、低时延等优点,已经成为了电信运营商的主要选择。

然而,任何的网络系统都不可能完全免于故障的发生,链路故障尤其是电信级以太网中的主要故障之一。

链路故障会导致网络带宽降低、通信中断等问题,给网络稳定性和可靠性带来极大的影响。

因此,在电信级以太网中需要一种能够快速检测链路故障的机制,从而能够迅速定位和解决问题。

基于BFD(Bidirectional Forwarding Detection)的链路检测机制是一种常见的链路故障检测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网络设备和系统中。

该技术通过在网络中添加BFD协议模块,利用数据包与数据包之间的时间间隔、收到数据包的数量等信息来判断链路是否正常,从而实现链路故障的快速检测和定位。

二、研究内容和目标本次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基于BFD的电信级以太网链路检测机制及其实现。

具体而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对电信级以太网的特点和链路故障的成因进行研究,分析了采用BFD技术进行链路检测的必要性和优势。

2. 对BFD协议的基本原理和实现方式进行了深入分析,探讨了它在电信级以太网中的应用方法。

3. 根据上述研究内容,设计了基于BFD的电信级以太网链路检测系统,并进行了实际的测试和验证,以评估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

本次研究的最终目标是设计出一种高效可靠的基于BFD的电信级以太网链路检测系统,从而为电信运营商提供稳定可靠的网络服务。

三、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本次研究的主要研究方法是文献研究和实验验证相结合。

具体而言,主要采用以下技术路线:1. 文献研究:深入了解电信级以太网的技术特点、BFD协议的基本原理和实现方法,以及相关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

电信级以太网OAM的标准与发展

电信级以太网OAM的标准与发展
构出发 , 不断完善相关协议标准, 丰富以太网的相关功能, 从而成为电信级的网络技术. 这方面以增强型以太 网、
前只有网元级的管理系统 , 其管理工具不足以支持公用电
信网所必须的网络管理。另外 , 光以太网是以点到点方式
维普资讯
直接相连的, 省掉了传输设备, 以提供端到端的业务管 难
业务级O M需求与框架f A q , 正在制定业务 O M性能监 A
视的实现规约【 阍 。
4 网 络 模 型 i 能概 述 i功 -
41 网络级管理架构 .
依赖于任何客户层或服务层的 O M机制 , A 该需求对于电
信级以太网的独立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电信级以太网O M至少满足以下需求 A 。
理、 故障检测和性能监视, 使以太 网中发生的故障更难以
Y13 . 1以太网 O M功能和机制B; UTS 1 7 A 0I . G 5制 ]T
定了G83 以太网保护倒换I,. 3 . 1 0 n G8 2以太网环形 ] 0
诊断和修复。以太网可以在多种不同的服务层上传送 , 而
且它的客户层也是多种多样 . 以太 网的底层( 非 服务层如
层的传输技术,这样可以采用不 同的技术提供以太网业
务。各层 的 O M功能可以互 相增强 , A 并提供 良好的故
障和性能管理 。现: IE 0 、 UT S 1/ 在 E E 82 I . G 31 M F T 5和 E 等标准组织紧密合作 ,不断制定出满足 电信级要求的
扩展性、 可靠性 、 安全性和可管理性等提出了诸多挑战[ 以 1 ] 。 太 网 原 来 主 要 用 于 L N 环 境 , A ( e tn A O M o ri , p ao amn t tnadm ngm n  ̄J较弱 . d isao n aae et 3 i i r ) 且只有 网元级的

电信级以太网标准的进展

电信级以太网标准的进展

维普资讯

研究与设计
电信 级 以太 网标 准 的进 展
马 钰 璐 , 届 新 , 平 碹 张 柴
( 国电信 有 限公 司上 海研 究院 上 海 2 0 2 ) 中 0 12
1 前 言
在电信级以太网技术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的标准组织 和产业论坛主要有 IE 、 E 、 UT IT E E M F I .、 F等,它们的努 T E
o id T i kn f ne n d csa od f utsi tee g er gpo o . roe,t l st p t o pe p f n . h i o t ar ue l ii le h n i e n r et Moevripa ei e srl t sedu w s d a n e s fc i n n i j s y h m u eo
接口。
作组都是在以太网技术的基础上进行电信级方面的增强
工作, 82 着重提出复用交换 、 如 0. 1 信令控制及 O M相关 A
显而易见 ,1-侧重于从传送的角度,而 M 更侧 rJ IT 】 重于从端到端业务的角度定义电信级以太网的体系结构。
方案, 其中821 定义了 Qn 0.d a i Q技术,0. } 821 l 定义 了P T a B
以太帧的扩展性 .如 8 . s的扩展帧、0. e的 1 E 2 a 03 82 a 3 0 G
等:0. 提出了I 821 7 R环网的解决方案。 rJ I- 1 T与电信级以太网有关的研究小组主要是 S 1 G5 和 S 1o其中 S 1 主要研究与以太网和 M L 网络相关 G3 G5 PS 的技术 ,目前集中对 P T技术和 TM L 技术进行标准 B -PS
K e o ds s r n e na i e a r y o z n lsz s a d be m y w r ma ta t n ,ln ra ,h r o t ie, h pe a i a ( 稿 日期 :0 7 9 8) 收 2 0 —0 —1

电信级以太网业务及技术

电信级以太网业务及技术
概念 。
t e i rv me t fs a bl , h n a c d E h me e h oo y e t n s t eta io a h mp o e n c l i t ee h n e t e t c n l x e d h r d in o a i y t t g t E h r e r gn e h oo y wi B — r c E g n e ig( B ) st e r p e e tt e t e n t i i t c n l t P B T a n ie r bd g g h n P T a h e rs n ai v d v l me t i c in o . P o c l a e S t hn M P S p o ie t e eo p n r t f de o CE Mu rt o b I wi ig( L ) rvd s CEwi o L c h
i p ra tch rc e itc st e dv r i fi m pem e t t e nq es. ret o m o tn aa t rsisi h ie st o s i l y t n a i t ch iu o, 界提 出 了 电信 级 以太 网 的 业

扩 容 升 级 等成 本 将 更 加 昂 贵 。为 此 , 运 营 商 迫 切 需 要 一 种 适 于 多 业 务 I P 网 络 环 境 的灵 活 高 效 的 宽 带 传 送 技
术 ,要求 具 有 良好 的技 术 经 济 性 , 能 在 大 规模 网络 上 部 署 运 行 , 而且 对 于 用 户 来说 能 够 即插 即用 。正是 在 这一
中应 用 最 为 广 泛 的一 种 局 域 网 技 术 , 以 太 网 帧可 以封 装任 何 协 议 数 据 , 实 际上 大 量 携带 的都 是I 数据 包 。自从 P

电信级 以太网的崛起

电信级 以太网的崛起

户正从简单的原始 带宽连接要 求转向更加个性化的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务剪裁要求以适 应特 定的应用 ,网络需要支持复
杂 的 二层 和 三 层 功 能 ,只 用 一 种 业 务 模 式 将 会 减 少
收入且无法锁定用户。 第三 , 目前城域 网的二层扩展 性 受限于 V AN数 限制( 0 6 , L 49 ) 具有 不必要 的三层
能 出现 的 协 议 和 业务 :
于惯性思维、组织架构的限制以及仅仅减小每 次升 展 性 :
( ) 以跨越 多个 网络层 面 , 4可 实现快 速 业务 指
务提供也将更加耗时费力。 另一方面 , 分离的网路 配 : 在 模式 中,用户 必须通过不 同的接入技术和 线路来获
() 5 集成的、 标准 的、 易用 的网管系统 ;
的实质是核心 网技术与用 户驻地 网技 术阵营在 城域 全和基于策略的联网能力等。 然而 , 原来以太网毕竟是用于局域 网的, 了将 为
而 生 , 基 本思 想是 结 合 传 统 以 太 网 的 简 单 、 成 本 其 低 S H 和 路 由器 ,或 者 说 代 表 面 向连 接 的 T M 和 路 其 用 于 公 用 电信 网 环境 , 电信 级 以太 网的 概 念 应 运 D D
和 采 用 Q i 方 式 的 早 期 电 信 级 以 太 网难 以 达 到 Q n 这一要求。 另外 , 太 网 中光 纤 线 路 成 本 随 节 点 数 的 以 增 加 而 迅 速 增 长 ,其 网络 成 本对 于 复 杂 的 大 型 电 信 级 网络 是 否 合 算还 是 个 未知 数 。
和下一代 S DH网的高性 能、可靠性 和 电信级网管。
总 的 看 ,城 域 电信 级 以 太 网可 以 大致 归纳 为具 备 以

城域电信级以太网的特征与新发展

城域电信级以太网的特征与新发展
的应用需求是 M N能持续发展的真正原动力。 A
2 城 域 网的 主 要 问题 与 下 一 代 城 域 网的 基 本 要 求
目前M N的主要问题首先是带宽瓶颈。在其用户侧, A 由于低成本吉比特以太网的出现和发展 ,企事业单位的
合支持大规模的 V l I V等新业务的开放。 o P和 P T
的协议和业务 :


可以跨越多个网络层面. 实现快速业务指配: 集成的、 标准的、 易用的网管系统:
低成本:
元.09年可达 25 20 2 亿美元.将成为电信运营商重要的业
务增长领域。


采用以太网作为企事业用户接人手段的主要原因是已 有巨大的网络基础和长期的经验知识 .目前所有流行的操 作系统和应用也都是与以太网兼容的.具有初始成本和运 营成本均较低、 扩展性好 、 容易安装开通以及可靠性高等优 点。以太网接人采用异步工作方式, 很适于处理 I 突发数 P
据流, 技术已有重要变化和突破( L N交换、 如 A 星形布线 、

继续可靠有效地支持以传统语音业务为代表的实时
业务:

能平滑有效地支持从电路交换网向分组网的过渡 .
将来则应该对 I 传送最佳。 P 当前. A M N多业务平台的解决方案很多.分类方案也 很多。 按照所用底层业务融合的承载技术的不同. 主要分为 5 第一类是 S H多业务平台; 类, D 第二类是电信级以太网多 业务平台; 第三类是弹性分组环(P ) R R  ̄业务平 台; 第四类 是 A M多业务平台: T 第五类是 WD M多业务平台。按照目 前市场结构看. 除了 A M多业务平台外 . 4 T 其他 类处于同
维普资讯
通信发展论坛

电信级以太网的保护技术

电信级以太网的保护技术

3 以太 网 故 障检 测 方 法
常用的故障检测方法有: 口状态检测 、 端 自动协商检
测、A O M检测和 B D检测等。 F
换机与服务器主机之间。 本地链路聚合保护又分为两种方 式: 链路层聚合和物理层聚合。 链路层聚合 由IE 0. d定义 ,是在 IE 0- E E 82 a 3 E E823 以太网层次参考模型中 M C层与 M C客户层之间实现 A A
树算法, 在以太网中, 创建一个以某台交换机的某个端口
维普资讯
专题 : 信 级 以 太 弱 电
为根的生成树, 避免环路 : 二是在以太网络拓扑发生变化 时. 通过生成树协议达到收敛保护的目的。
辑的链,并利用改进的生成树协议和 M C交换完成保护 A
速生成树协议。生成树协议的主要功能: 一是在利用生成
应, 判断本地节点 、 链路对端节点及路径对端节点是否发 生故障的方法,F B D可以基于一跳检测 ,也可以基于一个
标签交换路径进行检测。
4 电 信 级 以太 网保 护
电信级以太网保护技术按其特点分为链路聚合保护、
生成树保护 、A S保护 、P EP R R保护 、B P T保护 以及 M L PS F R保护。 R () 1链路聚合保护
B D检测是在 M L F P S以太网中.通过 B D消息及响 F
L G 链路汇聚) A ( 功能在两个设备间存在多条链路. 用 于带宽的灵活扩展、 链路的快速保护及负载均衡。但启用
L G的所有链路都必须具备相同的链路速率 , A 并都开启全
双工。I G均衡功能是基于以太网帧的颗粒度实现的。 J A 物理层聚合由 IE 0. h E E82 a 定义, 3 是位于IE 0 - E E82 3 以太网层次参考模型中 P Y层和 M C层之间实现的功 H A 能。 E E823h IE 0. 定义了比较复杂的以太网帧的分片及重 a 组功能。理论上, 物理层聚合提供了节点设备间多链路更 快的保护及效率更高的负载均担功能。 () 2生成树保护 生成树协议 ( .n gtepo cl T ) sa i e roo, P 是普通以太 pn n r t S 网交换机一项重要 的技术 , E 0. 、 E 0. I E 82 dI E 82 w和 E 1 E 1 IE 0 . 分别定义了生成树协议 、多生成树协议和快 E E82 s 1

以太网技术的现状及应用趋势

以太网技术的现状及应用趋势

以太网技术的现状及应用趋势统计数字表明,目前全球85%的网络采用以太网技术。

以太网技术的优势是成本低、灵活,在接入领域使用以太网技术作为产品开发平台已经成为一个必然的发展趋势,有一统天下之势。

以前用以太网技术开发的相关产品,比如以太网交换机和无线局域网等设备,主要应用于企业环境,不能很好地满足商业应用领域或企业客户业务与网络融合更加紧密的需要,比如管理性不强、对业务的识别控制能力不强,无论是在企业网还是在电信网中,以太网产品都需要加以变革才能真正地适应用户的需求。

一、以太网技术的发展趋势1.端到端QoS是未来的发展方向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以太网的新业务和新应用不断涌现,这意味着更多的网络资源耗费,仅仅保证高带宽已经无法满足要求。

如何保证网络应用的端到端QoS已经成为以太网面临的最大挑战。

传统的建网模式无法满足现有业务的QoS要求,网络应用迫切要求设备对QoS的支持向边缘层和接入层发展。

在过去,高QoS意味着高价格,但是ASIC技术的发展使具备强大QoS能力的低端设备成为可能,使网络的QoS从集中保证逐渐向端到端保证过渡。

目前,网络边缘设备已经可以根据端口、MAC地址、VLAN信息、IP地址甚至更高层的信息来识别应用类型,为数据包打上优先级标记(如修改IEEE802.1P、IP DiffServ 域),核心设备不必再对应用进行识别,只需根据IP DiffServ、IEEE802.1P进行交换,提供相应的服务质量即可。

2.可控组播技术基本组播技术,存在以下问题:效率低:二层网络对组播支持不足,网络资源浪费严重。

认证难:组播在协议中没有提供用户认证支持,用户可以随意加入一个组播组,并可以任意离开。

管理难:组播源缺少有效的手段控制组播信息在网络上传送的方向和范围。

计费难:组播协议没有涉及到计费部分。

组播源无法知道用户何时加入,何时退出,无法统计出某个时间网络上共有多少个用户在收看组播节目,难以对用户进行准确计费。

电信级以太网技术PBT和T—MPLS的分析和比较

电信级以太网技术PBT和T—MPLS的分析和比较

Qi- - Q封装由IE 82 a定义, n EE 0. d 1 使用了V A L N标签嵌
套。内 层标签( ) C 表示用户的V A L N ̄(- D ,复、 低于 5 s的保 0m
维普资讯
按照M F E 定义, 电信级以太网至少包括 5 个方面的内容:

M L) B ( PS、 T运营商骨干中继) P 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的。
支持标准化的业务: 以太网透传专线、 虚拟专线、 虚
拟局域网等:
2 电信 级 以太 网技 术 基 础
() 4- 1Qn Q技术

可扩展: 提供业务和带宽的可扩展性(0 1 万以上的 业务规模, 带宽从 l b /到 1 ( is; i Mt s 0 ;f ) b
维普资讯

}l
研究与设计
电信 级 以太 网技术 P T和 T MP S的分析和 比较 B — L
刘 洁
( 中国电信 有限公 司广 州研 究 院 广 州 5 0 3 ) 1 6 0
P TTMP S 目前被看 好 的两种 电信级 以太网 的实现技 术 和标准 ,它们 结合 了 以太网 和 M L B ,- L 是 P S的优
基于 Qiq技术,可以实现 82 q -- n 0. 所定义的IL功 1 V
能,每一个 V A L N都有一个 M C A 学习表 , 根据 V A L N和 M C地址进行转发,A A M C地址空间只需要保证在 CV A -L N ( 用户 V A ) L N 空间或 SV A -L N空间内是惟一的。
1 引 言

护倒换 :
Q S针对业务和用户提供端到端的业务保障; o: 电信级网络管理: 快速业务建立、 故障检测 、 用户网

关于电信级以太网技术以及应用的研究

关于电信级以太网技术以及应用的研究
的 。可 以说I城 域 网 已经 通 过应 用二 、三 层进 行分 离 的思想 组建 P
网络 。在业 务控 制层 以上 则 是运用 了三层 以上 的路 由设 备 ,但在 业 务控制 层 之下 的应用 的就 是基 于二层 的宽带 汇聚 网络 ,基本 上是基 于SH SP D 的M T 的 和 光纤 直 驱的 以太 网交换 机 。 以当前 的业 务情 况来 进行 观察 , 宽带汇 聚 网 的业务 主要 包含 了大客 户专 线接 入 、公众 用户 的 宽带接 入 流量 、IT 的流 PV 量 以及 软交 换A 承载 现 今 ,对 于速 率在 百兆 以下 和对 可靠 性需 求 比较高 G 的场合 ,采用M T承 载 的占大 多数 : 是对于G 以上 大颗粒 的业 务 以及 裸光 SP 可 E
如下所述 :
可 以说 ,移动 运营 商的 网络建 设 比起 固网运 营商 的建 设有着 非常 大的
差 异。其 建设 有较 为完善 的I骨 干 网络 以及 传输 网络 。移动运 营商 ( P 比如说 中国移动 ) 阶段 的数据 网络 基本上 用于承 载雅 PG R、 内部管理 、专 线流 现 / Ps 量 、少 数 的无线 宽带 接入 以及 移动 软 交换 ,而 这对 于带 宽 的要求 也不 是非 常 的急 迫 ,现在 的数 据城 域 网或者 MT 就基 本上 是 能够满 足其 对业 务 的要 SP 求 了 。但 是 目前 , 随着 I化 的飞速 发 展 ,尤其 是2基 站 的 I化 以及3 的部 P G P G 署 ,移动 运营 商们关 于 I A 的需求量 要 明显增大 。 PRN
电信级 以太 网 ,简称c , 以太 网现在 可是 电信级 别接 入 网技术 的大 哥 E 大 ,这 么 多年 ,就 是 长 生不 老 ,始 终 在 发展 ,发 展还 有 越 来越 猛 烈 的 趋 势 。以太 网 ,有很 多优 点 ,接入 很灵 活 ,随便 接入 就 能用 ,不 需要 怎么配 置 ,这大 大 降低 了网络 维护 成本 ,但 是也 随着 发展 ,以太 网又暴 露 出很 多 缺点 ,首先 , 以太 网是广 播型 网络 ,专业 点的 叫法 叫载 波监 听/ 冲突检 测 , 简称C M/ D SA C ,这种技 术对 接入 灵活是 有用 的 ,但 是随着 接入 的用户 多 ,广 播风暴 ,网络拥 塞 的几 率会 大大 增大 ,同时 , 以太 网是 共享 的 网络 , 由于 技术 发 明的时 候充 分没 有考 虑流 量控 制 ,导致 用户 流量 在 以太 网 中没 有 很 好的 发挥 , 同时 以太 网业务 也很 单 一,满 足 不 了多 样化 的 需求 ,所 以 以太 网要跨 入 电信级别 的技术 ,需 要很 多改进 。 1电信级 以太 网特征 电信级 以太 网 目前 被 大量 的应用 在广域 网以及城 域 网中 ,但 由于考虑 到 网络规 模过 大有 可能 会 引起可 扩展 性和 寻址 等一 系 列 的问题 ,故而 目前

电信级以太网技术讲座第四讲 电信级以太网的应用与部署

电信级以太网技术讲座第四讲 电信级以太网的应用与部署

烽火技术17.电信级以太网的应用与部署1.概述近年来电信级以太网在全球的发展和应用可谓高歌猛进。

首先是来自业务融合的应用驱动。

随着电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业务异彩纷呈,同时业务融合的大势所趋也已达成共识。

随着TDM 业务所占比例和收益的快速降低,语音业务也逐步退化为一种业务属性。

分组和宽带作为业务融合的技术基础和基本特征,使得分组化的网络融合成为必由之路。

这也就是过去人们津津乐道的:“电信业务IP 化,IP 网络电信化”。

而以太网恰好是目前最主要的IP 业务承载技术之一。

其次是各标准化组织的积极行动。

作为传统运营商和传输设备厂商代表的ITU-T 、数据通信专家居多的IE EE 和力推电信级以太网的MEF 广泛合作,不断为电信级以太网在全球的普遍应用扫清兼容性和标准化障碍,并积极尝试完善其技术上某些局限性。

目前已在业务、框架、OAM 、业务保护和扩展性等方面的标准化上有了许多突破性进展。

最终还是得益于以太网自身简单、灵活、扩展性好和性价比高的特性,从而被广泛应用。

作为目前唯一能够从10M bps 无缝扩展到10G bps 的网络技术,以太网技术不断被运营商和厂商所看好,促使其应用逐步从局域网向城域网,乃至广域网延伸。

本文将从介绍电信级以太网的应用现状入手,分别对其三大应用领域进行概括。

由于在应用和部署上的差异,重点阐述和分析电信级以太网在国内不同运营商的部署情况和演进思路。

2.应用现状据Infonetis R esearch 2006年的统计和预测,全球2005年的以太网业务市场为59亿美元,2009年可达225亿美元。

这将成为电信运营商重要的业务增长领域,其复合年增长率达到54.9%。

另据Vertical System 的预期,以太网业务的增长中14%属于新业务,而86%来自传统业务的替代。

现在电信级以太网在全球范围内的应用主要体现为在三大领域:●商业客户网络该领域的应用以企业互联、大客户接入、数据中心等为代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了解 S DH 和 以太 网功 能 之 间 的 主 要 差 异 至 关 重 要 。 事
作为以太 网网络 的业务 ,城域 以太网不仅承载 以太网和数据 业务 的传送 ,而且也承载客户 P DH或 S H流量 的传送 ( D 主
要采 用 以太 网 的 电路 仿 真 业 务 ) 但 最 终 会 将 S 。 DH 传 送 为
实上 ,SDH 的创建 原本 是用 于传 输基 于 电路 的语音 信息 流 ,而以太网则用于 传送基于数据包 的数据。虽然 S DH几 经 改进 ( TP ) MS ,可更 有效 的支持 数 据信 息流 ,但 仍缺 乏 数据 通信 世界 固有 的灵 活性 、低 成 本和 高效 率 。然 而 , 以太 网却没有像 SDH一样 的高性能 。以太网本身不提供保 护 机 制 、 没 有 端 到 端 业 务 监 控 、 没 有 确 定 的 业 务 质 量 ( S) Qo ,而所 有这些在 S DH网络 上都是标准服 务。 S DH

E— le,E AN透 明地提供 以太 网专 线 ,虚拟 专 Ln —L
线和 L AN业务 。

经标准化设备 ,在全球和本 地提供 无处不在的业务 。 AV J 现代 传 输 J
2、 SDH 和 以 太 网 的 主 要 差 异
6 6


_
维普资讯
1 5电信级 管理 ,

使 用基 于标 准 的工 具 ,监 视 、诊 断 及 集 中管 理 网 络 。

运营商级 OA M。
快速的业务指配。
定义。它带来 了以太网低成本模型的好处 。实现有效 的节约。 电信业务提 供商应升级现存的网络 ,以便提供电信级 以太网
业 务 到 企 业 ,商 业 和 住 宅 用户 。
的连 通 性 ,如 时 间敏 感 ,TDM 流量 和信令 。

适应音频 ,视频 和数据 网络最理想 的融合 。 带宽粒 度 和业务 质量 等宽 范 围的选择 。

网络安全 和网络管理。而在这些方面 ,S DH的表现却非常出
色 。 因此 , 以太 网 需 要 借鉴 这 方 面 的技 术 理念 。 以太 网 向新 一 代 演 进 的 方 向是 电信 级 以太 网 。 电信 级 以 太 网又称运营 商级 以太网 ( CE ) ,最 早 由 城 域 以 太 网 论 坛 ( F) 2 0 ME 在 0 5年 初提 出。 经 过 多 年 的发 展 , 电信 级 以太 网 技 术 引起 业 界 的 普遍 关注 , 为 当前城 域 网技 术 的热 点 话 题 。 成 ME 推 出 的 CE网络 ,以能够 支 持 的 以太 网业 务 类 型 ( F 比
输 fB T) P
弓 言 l
今天 ,以太网已经进入 了广域网时代 ,并遇到了最 主要 的竞争对手 S H。所有 的人都认为以太网在成本上存在很大 D
的优 势 , 是 , 有挑 战 性 的 是 Q S保 证 以及 网络 实 时性 能 、 但 具 o

要求不改 变用户 L N设备或网络 并且要适应现存网络 A
维普资讯
中的 电信级 以太 网技术
一 吴 承 治 (电 信 科 学 技 术 第 五 研 究 所 , 成 都 61 62 ) 00
摘 要 :本 文描述 了 电信级 以太 网的概 念及基本 属性 。在 比较 了 S DH和 以太 网间差异 的基础 上 ,从借鉴 S DH 同步 技术 、S DH环 网保
百万级用户使 用网络业务的能力,对多种多样用音频 ,
视 频和 数据 的 商业 ,信 息 ,通信 和娱 乐应 用是 理想 的 。

在 由各种各样业务提供者实现的 多种多样物理基础 设
施上 ,复盖接入 、城 域到国内 、国际服务 。

随粒度增加 , 带宽 扩 展 性 从 1 p 到 1 Gb s 更 高。 s 0 p或 Mb
护 技术和 SDH、ATM 面 向连接 技术等 方面 ,介 绍 了发展 中的 电信 级 以太 网技 术。
关键 诃 : 电信 级 以太 网;同步 以太网 f y c ;以太环 网 f t e n t Ri q) 送 一多协议 标签交 换( - L ) 营商 骨干 网传 n E) S h e n ;传 E r T MP S ;运

电 信 级 以太 网技 术 ,其基 本 思 想是 结 合 传 统 以太 网 的简
单、 低成本与 S H的实时性 、可靠性、电信级 网管及 A M的 D T Qo S机制。值得特 别指 出的是 ,还需要确保电信级以太 网与 传统 以太 网的互连 、互通 、互操作 。
1 1标准 化 的业务 .
丢失 ,时 延和 时延变化 等特 性 的端 到端 性能 。
Ln 、E L N) — ie — A 和业务所能够达 到的性能 ( 比如一定的 时延、抖动 、丢包率 )为衡 量标准 ,并不 限定某种特定的 以 太 网技术方案。这样在实际部署中 , CE的传送层的技术选择 可 以有多种 。 目前 出现 的 CE传送层技术 有 S / ONE DH S T、 MF SI、OT ' /' L F N、Eh re 、WDM、A M等 ,各 自有其数据 ten t T 交叉/ 交换 、 M、 S等机制。CE OA Qo 的管理平 面和控制平面 , 根据电信 网络 的要 求,对不 同的 以太网业务的传送技 术将会 保持一致 的规格 ,相应的标准正在 IU T和 IT 进 行研究 。 T — EF
1 4电信 级可 靠性 .

网络对偶 然事件 检 出和恢复而 不影响使 用 的能 力。
满足 需要 的质 量和 可用 性要 求 。


当问题 出现 时的快速 恢 复时 间 ,低 于 5 ms 0 。
1、电信 级以 太网 的概念 及基 本 属性
电信 级 以太 网 是 一种 无处 不 在 , 准 化 的 运 营 商级 业 务 , 标 由区 别 电信 级 以太 网 与 熟 悉 的基 于 以太 网 L N的 五 种 属 性 所 A
1. 业 务 质 量 ( ) 2 Q oS

带宽粒 度 和业务 质量等 宽范 围 的选择 。
匹配 汇 聚 在 商 业 和 住 宅 网络 上 的 音 频 ,视 频 和 数据 的

要求 ,提供端到端性能的服务等级 协议 ( L 。 S A)

经 S A指配 ,提供 基于承诺信息传输速率 ( I ,帧 L C R)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