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合集下载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第三讲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一、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功绩和阶级局限:〈一〉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功绩:1、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首先,他们深刻批判了资本主义经济制度。

圣西门说资本主义制度是“新的奴役形式”、“黑白颠倒的世界”。

傅立叶说资本主义工厂是“温和的监狱”和“贫困的温床”,而雇佣劳动制则是“复活的奴隶制”。

欧文认为,私有制、宗教和资本主义婚姻制度是“三位一体的祸害”,尤其是私有制“往往把富人变成两脚兽”。

其次,他们猛烈抨击了资本主义政治制度。

圣西门揭露了“自由、平等、博爱”的欺骗性。

傅立叶指出,资本主义国家是富人和特权者的统治工具。

欧文认为,各国现存的政府都是使用暴力和欺骗手段压迫和掠夺生产阶级的机构。

再次,他们还对资产阶级的思想和道德进行了深刻的批判。

圣西门认为,资本主义社会“贪婪已经变成在每一个身上占统治地位的感情”。

傅立叶揭露了资本主义商业的36种罪恶(如投机倒把、巧取豪夺、买空卖空、弄虚作假等等)。

欧文指出,资本主义的婚姻制度是建筑在金钱帐目上的。

2、对未来社会提出了许多美妙天才的设想:第一,在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上,他们都主张财产公有。

第二,他们都主张未来社会要有计划地组织社会生产。

第三,在未来社会的分配原则上,他们都提出了宝贵的设想。

圣西门主张,个人的收入应该与他的才能和贡献成正比。

傅立叶提出按比例分配的设想(劳动占5/12,资本占4/12,才能占3/12)。

欧文则把按劳分配作为一种向按需分配的过渡性措施。

3、他们不了解无产阶级的伟大历史使命,找不到能够实现社会主义的社会力量。

傅立叶曾在报刊上刊登广告:“任何资本家,凡愿意把自己的资产加入法郎吉这个实验组织的,每天中午十二点到我家来找我。

”◆造成这些根本缺陷的客观历史限制是,“不成熟的理论,是和不成熟的资本主义生产状况、不成熟的阶级状况相适应的。

”(恩格斯)〈二〉科学社会主义的两大理论基石:1、唯物史观——科学社会主义创立的哲学基础1846年,马、恩合写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第一次使用了“历史唯物主义”这一概念,并揭示了人类社会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规律。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这本著作完成于1880年1一3月。

当时欧洲总的形势是:资本主义经过50一60年代的向上发展之后,从70年代以后逐步开始从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巴黎公社失败以后,欧洲工人运动一度陷人低潮,但从70年代中期以后,一些国家工人运动又开始复兴,在工人运动进一步发展的基础上,欧美一些国家开始建立民族国家范围内的工人阶级政党。

当时,法国正在建党过程中。

1879年10月,有觉悟的法国工人在马赛召开社会主义者代表大会,会上决定创建法国工人党。

为建党迫切要求解决两个问题。

一是制定党纲,为完成这个任务,由法国社会主义者、党的创始人盖德出面,请求马克思、恩格斯从理论上指导和帮助。

马克思、恩格斯应允和接受,很快草拟了法国社会党党纲。

马克思写了理论部分,又和恩格斯两人合写了第二部分,即包含直接的政治和社会要求的部分。

二是传播科学社会主义,由法国社会主义者拉法格(马克思的二女婿,劳拉的丈夫)出面,请恩格斯写一本宣传科学社会主义的读物,以帮助法国工人党的党员掌握科学社会主义,并同流行于法国工人运动中的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思潮进行斗争。

恩格斯把1878年发表的《反杜林论》中的《引论》中的“概论”、第三编的“历史”、“理论”改写为独立的著作。

在改写过程中,作者对原文作了一些补充和改动。

1880年由拉法格译成法文,以《空想社会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为名发表在法国《社会主义评论》杂志上(三期连载),接着出版了单行本。

三年以后,1883年出版德文版时,改名为《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以下简称《发展》)。

在这前后,译成西班牙文、意大利文、俄文、丹麦文、荷兰文、罗马尼亚文在各国出版并广泛传播,成为在欧美各国传播最快最广最有影响的科学社会主义著作,仅次于《共产党宣言》。

这本书从发表到现在,始终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奠基作、代表作、权威作。

马克思为这本书写了导言,恩格斯写了三篇序言。

马克思在导言中赞誉这部著作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人门”。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社会主义是一种社会制度,它旨在建立一个公平、公正、和谐的社会,使所有人都能够享受自由、平等、民主和幸福的生活。

在社会主义的发展史上,从最初的空想到后来的科学实践,这个制度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进程。

本文将针对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历程进行详细阐述。

一、社会主义的雏形:空想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雏形最早出现在18世纪的法国革命时期。

法国的社会学家圣西门等人开始提倡一个新的社会制度,这个制度旨在消除旧的社会结构和旧的文明体制,建立一个以共产、平等、自由为基础的社会制度。

圣西门等人提出了"服务于工业"的理念,这是工业革命的一个前景,他们建议建立一个没有贵族、无私有制的新社会。

这种理念的核心就是通过建立一个职能分工的新类型的政治体系,使社会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除了圣西门派之外,也有一些其他的工会、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组织也形成了。

其中最重要的是比利时人盖特和德国人恩格斯。

恩格斯曾经写过一部社会主义著作《德意志意识形态》。

他首次提出了"科学社会主义" 的概念,这意味着社会主义开始从空想进入到理论化的阶段。

二、社会主义的理论创立:马克思主义的产生19世纪,由于工业化的迅速发展,欧洲出现了大量的工人阶级。

这些最初的工人运动是在19世纪40年代开始的。

在这个时期,多数的工人运动都是倡导政治自由的,他们希望获得民主权利,以便为自己的福利争取更多的权益。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这个时期也成为了工人运动的领袖人物之一。

他们提出了"唯物史观" 的概念,认为社会的变革是由生产力发展趋势所决定的。

他们从深层次探寻了资本主义的内部矛盾,并提出了无产阶级的革命,推翻资产阶级的民主制度和私有制,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目标。

马克思的《资本论》成为了他的代表作,详细分析了资本主义的矛盾和危机。

这个巨著的出现让社会主义的思想体系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也逐步被实现,19世纪末出现了多个社会主义的国家。

(完整版)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原文

(完整版)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原文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恩格斯一现代社会主义,就其内容来说,首先是对现代社会中普遍存在的有财产者和无财产者之间、资本家和雇佣工人之间的阶级对立以及生产中普遍存在的无政府状态这两个方面进行考察的结果。

但是,就其理论形式来说,它起初表现为18世纪法国伟大的启蒙学者们所提出的各种原则的进一步的、据称是更彻底的发展。

同任何新的学说一样,它必须首先从已有的思想材料出发,虽然它的根子深深扎在物质的经济的事实中。

在法国为行将到来的革命启发过人们头脑的那些伟大人物,本身都是非常革命的。

他们不承认任何外界的权威,不管这种权威是什么样的。

宗教、自然观、社会、国家制度,一切都受到了最无情的批判;一切都必须在理性的法庭面前为自己的存在作辩护或者放弃存在的权利。

思维着的知性成了衡量一切的唯一尺度。

那时,如黑格尔所说的,是世界用头立地的时代。

[1]最初,这句话的意思是:人的头脑以及通过头脑的思维发现的原理,要求成为人类的一切活动和社会结合的基础;后来这句话又有了更广泛的含义:同这些原理相矛盾的现实,实际上都被上下颠倒了。

以往的一切社会形式和国家形式、一切传统观念,都被当做不合理性的东西扔到垃圾堆里去了;到现在为止,世界所遵循的只是一些成见;过去的一切只值得怜悯和鄙视。

只是现在阳光才照射出来,理性的王国才开始出现。

从今以后,迷信、非正义、特权和压迫,必将为永恒的真理、永恒的正义、基于自然的平等和不可剥夺的人权所取代。

现在我们知道,这个理性的王国不过是资产阶级的理想化的王国;永恒的正义在资产阶级的司法中得到实现;平等归结为法律面前的资产阶级的平等;被宣布为最主要的人权之一的是资产阶级的所有权;而理性的国家、卢梭的社会契约在实践中表现为,而且也只能表现为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国。

18世纪伟大的思想家们,也同他们的一切先驱者一样,没有能够超出他们自己的时代使他们受到的限制。

但是,除了封建贵族和作为社会所有其余部分的代表出现的[2]资产阶级之间的对立,还存在着剥削者和被剥削者、游手好闲的富人和从事劳动的穷人之间的普遍的对立。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2、恩格斯论述了剩余价值学说的创新 及其意义。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以劳动 产品的形式向资本家提供的价值量,要比工 人经工资形式从资本家那里得到的价值量大 得多。这多出的部分实际是工人劳动创造而 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在资本主义 条件下,资本家占有的剩余价值越多,就使 资产阶级的财富不断积累和无产阶级日益贫 困,从而加剧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 矛盾,这就导致无产阶级革命。这为科学社 会主义提供了系统的经济学论证。
恩格斯又指出:“无偿劳动的占有是资
本主义生产方式和通过这种生产方式对工人
进行的剥削的基本形式;即使资本家按照劳
动力作为商品在商品市场上所具有的全部价
值来购买他的工人的劳动力,他从这种劳动
力榨取的价值仍然比他为这种劳动力付出的
多;这种剩余价值归根到底构成了有产阶级
手中日益增加的资本量由以积累起来的价值
“现在,唯心主义从它的最后的避难所即 历史观中被驱逐出去了,一种唯物主义的历 史观被提出来了,用人们的存在说明他们的 意识,而不是像以往那样用人们的意识说明 他们的存在这样一条道路已经找到了。 ” “社会主义现在已经不再被看作某个天 才头脑的偶然发现,而被看作两个历史地产 生的阶级即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斗争的 必然产物。它的任务不再是构想出一个尽可 能完善的社会体系,而是研究必然产生这两 个阶级及其相互斗争的那种历史的经济的过 程;并在由此造成的经济状况中找出解决冲 突的手段。 ”

二、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

1、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黑格尔“最
大的功绩,就是恢复了辩证法这一最高的思维 形式。 ”

“死亡并不是突然的、一瞬间的事情,而是一 个很长的过程。同样,任何一个有机体,在每一瞬 间都是它本身,又不是它本身;在每一瞬间,它同 化着外界供给的物质,并排泄出其他物质;在每一 瞬间,它的机体中都有细胞在死亡,也有新的细胞 在形成;经过或长或短的一段时间,这个机体的物 质便完全更新了,由其他物质的原子代替了,所以, 每个有机体永远是它本身,同时又是别的东西。 ”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1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1



欧文:《新道德世界》《新社会观》《论工业体系 的影响》
揭露和批判了资本主义制度,对未来的理想社会提 出了许多设想。


第一,圣西门的“实业制度”。

圣西门(1760-1825),出身于法国贵族世 家,大革命后,投身革命,完成了向资产 阶级民主主义者的转变。法国资产阶级革 命胜利后,出现的新的社会矛盾,又促使 他深入研究社会问题,发表空想社会主义 著作,致力于工人的解放事业。
但是,他的实业制度中仍然保留了生产资 料私有制,而且他认为,只要统治者颁布 一道法令,就可以建立实业制度,结果只 能流于空想。

第二,傅里叶的“和谐制度” 傅里叶(1772-1837),出生于商人家庭,中 学毕业后经商,法国大革命后,创作了《全 世界和谐》等著作。 首先,他看到资本主义工业化给劳动人民带 来的困难。被称为文明制度的资本主义制度, 是少数富人掠夺穷人的制度。文明制度创造 的大规模的工业生产,“都不能保证给予人 民劳动和面包。”这种文明制度“是恢复了 的奴隶制度”,“是颠倒世界,是社会地 狱”。

公社独立地由它的成员进行管理。公社最 高权力属于全体社员大会,一切重大问题 由全体社员大会讨论决定。由于公社的每 个成员都受过教育,公社的管理工作大大 简化。 公社消除了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对立。 他提出,“要使劳动阶级个人的脑力与体 力广泛地结合起来”。


张乐天:《告别理想:人民公社制度研究》 (参考书)
人生来就有所需求,也有满足需求的能力, 但能力总是落后于需求。这一矛盾促使社会 出现了联合体,去满足那些只靠个人力量无 法满足的需求。


由于人的需求是相同的,因此应当得到同 样的满足,从而人的社会地位和权利也是 平等的,应当共同劳动,共同使用土地资 源,共同享受劳动成果。 私有制是万恶之源,它导致了混乱与罪恶。 因此,私有制将被消灭。

社会主义实现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的标志是

社会主义实现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的标志是

社会主义实现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的标志是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的标志是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而《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它对全世界的无产阶级运动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开辟了工人运动以及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成为了世界无产阶级的思想武器,并且在百年之后直接影响了中国几代的政治方针,推动着中国的发展。

拓展阅读
《共产党宣言》是由马克思与恩格斯共同创作完成的,该宣言第一次全面、系统的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并指出了共产主义将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同时,该书被翻译为两百多种文字,出版了数千个版本,是世界上发行量最大的书籍。

1848年2月21日在伦敦以单行本的方式出现,并于同年2月24日正式出版。

2015年11月,《共产党宣言》被评为最具影响力的学术书籍之一。

第一章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第一章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第一章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是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

它是指人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从良好愿望上升到科学论证;从说明它的必要性到揭示它的必然性的历史过程。

这一历史过程的实现,以近代空想社会主义为主要思想来源,以产业革命和近代欧洲工人运动的发展为客观前提,以马克思、恩格斯的“两大转变”为主观条件,以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发现为理论基础,以《共产党宣言》的发表为主要标志,至《资本论》第一卷的出版而最终完成。

一、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与发展空想社会主义是欧洲早期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代表,是不成熟的无产阶级运动的理论表现,反映了早期无产阶级反抗资本主义剥削、压迫,追求理想社会的愿望。

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与发展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来源。

1.空想社会主义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空想社会主义产生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生发展的初期,是与资本主义相伴随的。

它既根植于资本主义的土壤,又否定资本主义。

在欧洲,16—19世纪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生发展的时期,是资本主义逐步代替封建主义的时期,同时,也是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和发展的时期。

针对资本主义高扬个性与自由经济的特点,资本主义的发展往往是被当作个人主义与经济自由主义的结果。

相应地资本主义所产生的一系列社会问题也就往往被当作个人主义与经济自由主义恶性膨胀的结果。

人们逐渐认识到,大量涌现的社会问题必须由社会自身来解决,而不可能依靠少数人道主义者的慈善事业。

于是,作为资本主义制度的一种否定形式,社会主义思潮便应运而生了。

1516年英国人托马斯·莫尔发表的《乌托邦》是社会主义的第一部著作。

《乌托邦》的发表,说明近代社会主义者关于未来社会的理想初具轮廓,标志着社会主义正式诞生。

2.空想社会主义发展的三个历史阶段第一阶段是16—17世纪伴随着资本原始积累的开展和多种社会矛盾的暴露而出现的早期空想社会主义。

主要代表人物:英国的托马斯·莫尔和意大利的托马斯·康帕内拉。

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发展的标志

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发展的标志

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发展的标志(最新版)目录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历程1.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和发展2.科学社会主义的形成和确立3.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完善和发展二、社会主义制度的实践与验证1.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发展2.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创立和发展3.社会主义制度在全球的推广和影响三、社会主义的未来展望1.社会主义制度在现代社会的挑战和困境2.社会主义制度的改革和发展3.社会主义制度对人类社会的贡献和前景正文【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历程】社会主义作为一种社会制度和思想体系,经历了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过程。

空想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思想的初级阶段,它主要表现为对未来理想社会的构想和设计。

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有欧文、傅立叶和圣西门等,他们提出了各种理想的社会制度和模式,但缺乏科学的社会分析和实践基础。

科学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思想的发展和深化,它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基础,强调社会主义的科学性、实践性和革命性。

科学社会主义的形成和确立,主要体现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共产党宣言》以及马克思的《资本论》等著作中。

科学社会主义深刻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和危机,提出了通过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无产阶级专政的科学道路。

随着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不断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思想在 20 世纪初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应用。

苏联和中国等国家先后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

【二、社会主义制度的实践与验证】社会主义制度在实践过程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和成就,也经历了严重的挫折和困境。

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发展,开创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先河。

苏联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特别是在卫国战争中,苏联人民为捍卫祖国付出了巨大的牺牲。

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创立和发展,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果。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个人经典阅读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第一部分恩格斯在第一部分论述了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一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的学说产生的历史条件及其思想理论贡献。

任何有重要价值的思想理论都是那个时代经济社会发展的产物。

所以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的产生,是有其经济根源和思来源的,就是空想社会主义。

观点摘录1:观点1:现代社会主义,就其理论形式来说,它起初表现为18世纪法国伟大的启蒙学者们所提出的各种原则的进一步的、似乎更彻底的发展。

同任何新的学说一样,它必须首先从已有的思想材料出发,虽然它的根子深深扎在物质的经济的事实中。

观点2:为了使社会主义变为科学,就必须首先把它置于现实的基础之上。

个人见解与体会:恩格斯盛赞空想社会主义者的突破幻想的外壳而处处显露的“天才的思想萌芽和天才思想”。

同时也指出了他们的历史缺陷,即没有认识到新生的无产阶级的力量。

因而他们不是把自己作为无产阶级的利益代表,而是把自己当成解放全人类的代表,企图建立一个理性和永恒正义的王国。

恩格斯指出了空想社会主义的社会经济根源,是资本主义尚不十分发达,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矛盾暴露还不充分、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对立还很不发展。

所以恩格斯说,“不成熟的理论,是和不成熟的资本主义生产状况、不成熟的阶级状况相适应的。

”“解决社会问题的办法还隐藏在不发达的经济关系中,所以只能从头脑中产生出来。

”这就决定了空想社会主义者的空想性。

第二段这句话指出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关键,必须要使社会主义摆脱唯心史观的支配,将它置于现实的基础上。

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认为社会主义是理性的体现这种历史唯心主义的见解,曾长期支配19世纪英法等国社会主义者的观点。

社会主义被他们看作是绝对真理,理性和正义的表现,而他们的绝对真理,理论和正义的解释又各不相同,这些学派比较温和的批评建议,经济学说和关于未来社会的观念只能被混合成折衷的不伦不类的社会主义。

为了使社会主义变科学,就必须首先把它置于现实的基础上。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历程[权威资料]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历程[权威资料]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历程[权威资料]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历程从十六世纪起,到十九世纪四十年代为止,社会主义经历了一个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过程。

空想社会主义又称乌托邦社会主义,是产生于资本主义生产状况和阶级状况尚未成熟时期的一种社会主义学说。

随着社会的发展,不同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相应而生。

下面是人类社会各个阶段对空想社会主义的设想。

一、16-17世纪,资本主义处于简单协作的最初发展阶段,代表人物有:莫尔,康帕内拉,闵采尔莫尔:空想社会主义的创始人莫尔在他的名著《乌托邦》中虚构了一个航海家航行到异国的旅行见闻。

在那里,财产是公有的,人民是平等的,实行着按需分配的原则,大家穿统一的工作服,在公共餐厅就餐,官吏由秘密投票产生。

他认为,私有制是万恶之源,必须消灭它。

在《乌托邦》中,提出了公有制,讨论了以人为本、和谐共处、婚姻自由、尊重女权、宗教多元等与现代人生活休戚相关的问题。

莫尔创造了“乌托邦”一词,在资本主义刚萌芽时就提出了资本主义的弊端,开创了空想社会主义学说,他的思想成为现代社会主义思潮的来源之一。

康帕内拉:《太阳城》是康帕内拉的重要代表作,他描绘出一个完全不同于当时西欧各国社会的新型理想社会:即没有剥削,没有私有财产;人人劳动,产品按需分配;太阳城里实行“哲人政治”,只有大智大慧的“贤哲”才能担任最高管理人;教育与生产相联系,存在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差别。

《太阳城》反映了意大利下层人民反对封建剥削,要求幸福生活的愿望,说明了只有废除私有制,建立一个没有压迫、没有剥削的社会才能为科学和文化的繁荣创造前提,才能使人的聪明智慧得到完满的发展。

闵采尔:他在批判旧世界的基础上,提出建立千年太平国的理想社会,这是闵采尔政治纲领的核心,也是其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的集中反映。

他通过宗教改革的形式传播以暴力推翻封建制度,希望建立一个没有阶级差别、没有剥削和没有私有财产的社会。

但他要求立刻建立接近共产主义的社会的理想超出时代的要求,超出当时的物质条件和大多数农民、平民的直接要求,缺乏实现的物质基础。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是一部阐述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理论基础和基本原理的重要著作。

它指出,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思想来源;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两大理论发现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了科学;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导致社会主义的必然出现。

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提到空想社会主义就不得不说三位为其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空想主义者: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

在圣西门那里,除无产阶级的倾向外,资产阶级的倾向还有一定的影响;傅立叶反对资本主义,期望建立一种以法伦斯泰尔为基层组织的社会主义社会;欧文在资本主义最发达的国家里,在这种生产所造成的种种对立的影响下,直接从法国唯物主义出发,系统地制定了他的消除阶级差别的方案。

这三人有一个共同点:他们都不是作为当时已经历史地产生的无产阶级的利益的代表出现的。

他们不是只想解放某一个阶级,而是解放全人类,建立理性和永恒正义的王国。

其中欧文虽曾尝试过将共产主义理论付诸于实践,但最后以失败告终。

无法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之上,所以他们的社会主义理论注定只是空想。

空想社会主义虽然因为其理论不完备无法科学地发展,但它为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奠定了基础,揭露的资本主义的虚伪。

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两大理论发现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了科学。

当黑格尔运用辩证法把整个自然的,历史的和精神的世界想象为一个过程,即想象它是处在不断地运动,变化,改造和发展中,并企图解释这种运动和发展的内在联系,透过一切表面的偶然性揭示这一过程中的内在规律性,历史观便从形而上学中解放了出来,成为了辩证的。

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统一起来,唯物主义历史观便产生了。

另一方面,剩余价值学说揭露了资本主义生产的秘密:即使资本家按照劳动力作为商品在市场上所具有的全部价值来购买他的工人的劳动力,他从劳动力榨取的价值仍然比他为这劳动力付出的多,这种剩余价值归根到底构成了资产阶级手中日益增加的资本量所积累而成的价值总量。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历史背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出版于1880年,是恩格斯应保·拉法格的请求把《反杜林论》中的三章(《引论》的第1章、第3编的第1章和第2章)改写成为一篇独立的通俗的着作,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入门,是一部全面扞卫马克思主义的着作。

1871年巴黎公社失败以后,国际工人运动从高潮时期转入低潮时期,革命处于和平发展时期。

当时国际工人运动的主要任务是在各国建立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无产阶级政党,从思想上、组织上为革命做准备,以迎接新的革命高潮的到来。

但是统治阶级害怕本国革命力量的发展,所以对马克思主义学说进行大肆的攻击和污蔑。

同时,各种形形色色的机会主义、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也在工人运动中流传、扩散,阻碍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其中,德国柏林大学的讲师欧根·杜林的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思想很有市场。

他在70年代连续出版了《国民经济学和社会主义批判史》《国民经济学和社会主义经济学讲义》和《哲学教程》,宣传折衷主义哲学、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和小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全面攻击马克思主义。

所以,恩格斯写了《反杜林论》。

在哲学方面,批判了杜林的唯心主义先验论和形而上学,论证了辩证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在政治经济学方面,批判了杜林的小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论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

1880年,为了向法国的工人阶级宣传马克思主义,反对当时工人运动中的机会主义,帮助法国工人建立革命政党,从而更好地推动工人运动的发展,应法国工人党的革命派、马克思的女婿拉法格的请求,恩格斯把《反杜林系统论》中“最重要的部分”,即引论中的第一章“概论”,第三编的一、二两章抽出来汇集在一起,作了一些修改后,由拉法格译成法文,同年5月在巴黎出版。

原来名叫《空想社会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1883年出法文版时改为《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五·四”前后已在我国开始流传,1920年时曾被毛泽东同志列入“马克思主义研究会”的必读书目,多年来也是我党干部的必读书目之一。

第一章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第一章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莫尔和他的《乌托邦》 1 . 莫尔和他的《乌托邦》
(1478- 托马斯 莫尔 (1478- 1535年 1535年) 出生于英国一个 富有的但不显赫的家庭。 富有的但不显赫的家庭。他 是空想社会主义的创始人。 是空想社会主义的创始人。
《乌托邦》的基本内容包括两部分 : 乌托邦》 第一部分:抨击英国的统治阶级和社会弊端, 第一部分:抨击英国的统治阶级和社会弊端, 第一次提出废除私有制,建立共有制的主张。 第一次提出废除私有制,建立共有制的主张。 第二部分:对未来社会的畅想, 第二部分:对未来社会的畅想,精心描绘了一 个没有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理想社会。 个没有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理想社会。
3
巴贝夫与他的 “ 平等共和国 ”
巴贝夫是18 世纪末法国的革命家、平等派运动的(代表 人物) 他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15岁起就独立谋生,1798 年法国大革命爆发后,他积极投入革命运动,在斗争中由 于叛徒告密而被捕,于1797年5月17日慷慨就义。
巴贝夫提出平均分配土地消除社会不平等, 给每人分配“社会总产品中同等的一份”,明确 提出通过暴力革命消灭私有制和建立人民政权、 实行人民专政;其学说的革命性和实践性都是过 去空想社会主义学说所不能比拟的。
1
摩莱里与他的《自然法则》 摩莱里与他的《自然法则》
摩莱里是法国杰出的思想家,受启蒙学者狄德罗、 摩莱里是法国杰出的思想家,受启蒙学者狄德罗、爱 尔维修、霍尔巴赫等关于理性、自然状态的思想影响很大。 尔维修、霍尔巴赫等关于理性、自然状态的思想影响很大。 1755年发表了 自然法则》,在其著作中, 年发表了《 》,在其著作中 1755年发表了《自然法则》,在其著作中,摩莱里是运用 理性论和自然状态的思想抨击私有制度的 同时,用各种庄 同时, 法律勾画出其理想社会轮廓。 严、简明的 法律勾画出其理想社会轮廓。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思考
只要用心,我们就会看到当 代世界社会主义因素的增长
这是客观必然性的体现
正确理解社会主义的必然性, 当然也不能只强调必然性, 而忘记社会主义的实现,是 客观必然与主观奋斗的结合
23
思考
如何看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未来前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实际上必须面对的矛盾是:一国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 矛盾 实际上,作为两种学说,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有其对立面,但不是绝对的对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厘清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理论体系的关系 它克服了沉重的理论包袱,推崇有所扬有所弃地对待资本主义文明,尽可能把资本主义好 的因素,纳入到社会主义实践中来
思考
如何正确理解社会主义社会的必然性?
首先要认识到,社会主义必然到来,不代表马上就会到来 还要认识到,社会主义是历史的产物,社会主义必然到来,是客观历史进程推进的结果
不能人为地宣称,进入到发达的社会主义,或者说跑步就能进入共产主义 这样做,不会增强人们对社会主义必然实现的信心,反倒会让人们产生对社会主义必然到 来的质疑 只要谈必然,就说明它是客观的,不是你主观宣称就能实现的 这是历史的逻辑,来不得半点儿戏
是"每个觉悟工人必读的书籍"
直到今天,我们也可以说,它是了解马 克思、恩格斯原初意义上的社会主义理 论的必读经典文献,对于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建设具有极大的借鉴和启发意义
2
思考
科学社会主义从何而来?
社会主义作为一股思潮不是"忽如一夜春风 来",它有前期理论成果的积累,即18世纪 启蒙学者们提出的各种原则和空想社会主义 者设想的价值理念。谈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进行社会主义实践,必须正视作为科学社会 主义理论源起的启蒙理想和空想社会主义。 科学社会主义是对启蒙理想进一步的、更彻 底的发展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空想社会主义空想社会主义是资本主义生产状况和阶级状况尚未成熟时期产生的一种社会主义学说。

它同现代无产阶级先驱对资本主义剥削和压迫的自发反抗相适应,代表了当时无产者群众的利益以及要求。

历史发展和代表人物空想社会主义从作为人类的先进思想出现到最后转向反面,一共经历了300多年。

16和17世纪,T.莫尔(1477~1535)和T.康帕内拉(1568~1639)对理想社会制度作了空想的描写。

18世纪末的F.-N.巴贝夫(1760~1797)是当时主张彻底废除私有制和"平等取"即平均分配的代表和领导者。

18世纪,摩莱里(约18世纪)和G.B.de马布利(1709~1785)开始对共产主义进行理论探索。

H.de圣西门、C.傅立叶和R.欧文是19世纪初期批判的和空想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伟大代表,他们的学说标志着空想社会主义发展的最高阶段。

19世纪30和40年代,当圣西门派已经瓦解、傅立叶派和欧文派又逐渐没落时,在工人群众中出现了以L.A.布朗基(1805~1881)、E.卡贝(1788~1856)、T.德扎米(1803~1850)和W.魏特林(1808~1871)为代表的空想共产主义思潮。

在经济思想史上,空想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是作为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对立物出现的,早期空想社会主义者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最初的批判家。

18世纪空想社会主义者的经济学说也是和同时代的资产阶级经济理论相对立的,例如马布利就是重农学派的反对者。

19世纪初,"在政治经济学上的李嘉图时期,同时也出现了[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反对派──共产主义(欧文)和社会主义(傅立叶、圣西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Ⅲ,第260页)。

19世纪30和40年代的空想共产主义则是同时代的庸俗政治经济学的对立物。

对前资本主义的认识空想社会主义者探讨了资本主义以前的社会经济制度。

他们许多人都认为,人类历史的起点是公有制而不是私有制,摩莱里等人试图论证原始社会中人们共同劳动,共同享有劳动成果的必然性。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三、内容解读

以往的哲学,产生在科学发展比较低级的阶段,哲 学家们为了说明世界,企图站在科学之上创造出一 种包罗万象、最终完成的哲学体系,即所谓“科学 的科学”。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是在自然科学有了较 为充分发展的条件下产生的。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再 不是包罗万象的“绝对真理”的体系,而只是在概 括已有科学成果的基础上,对自然界、人类社会和 思维的本质及其发展的普遍规律作出科学的说明。 它既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最高概括和总结,是 科学的世界观,又反过来成为指导科学研究和实践 活动的方法,是科学世界观和科学方法论的统一。 这样,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的产生,就使哲学的性质 和对象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三、内容解读
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古代辩证法逐渐被
形而上学所代替。为什么古代辩证法会被形 而上学所代替呢?这一方面是因为人们要认识 事物的细节,就不得不把这些细节从各种事 物的联系中抽出来,从它们的特性、它们的 特殊的原因和结果等方面来分别地加以研究; 另一方面,生产力和自然科学的发展也为人 们研究这些细节提供了应有的材料。于是, 人们开始把自然界分解为各个部分,把各种 自然过程和自然对象分成一定的门类进行研 究。

三、内容解读

现代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不同于18世 纪那种纯粹形而上学的、完全机械的唯物主义,它 在本质上是辨证的,是一种辩证的唯物主义。它把 辩证法建立在唯物论的基础之上,从根本上克服了 以往一切哲学的缺陷。以往的哲学,包括黑格尔哲 学,都认为自然界是一个沿着狭小的圆圈循环运动 的、永远不变的整体。辩证唯物主义则认为,自然 界同样也有自己的时间上的历史,天体和天体上的 有机物种一样是有生有灭的;至于循环,即使能够 存在,也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从低级到高级螺旋式 地向上发展的循环过程。

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原文

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原文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恩格斯一现代社会主义,就其内容来说,首先是对现代社会中普遍存在的有财产者和无财产者之间、资本家和雇佣工人之间的阶级对立以及生产中普遍存在的无政府状态这两个方面进行考察的结果。

但是,就其理论形式来说,它起初表现为18世纪法国伟大的启蒙学者们所提出的各种原则的进一步的、据称是更彻底的发展。

同任何新的学说一样,它必须首先从已有的思想材料出发,虽然它的根子深深扎在物质的经济的事实中。

在法国为行将到来的革命启发过人们头脑的那些伟大人物,本身都是非常革命的。

他们不承认任何外界的权威,不管这种权威是什么样的。

宗教、自然观、社会、国家制度,一切都受到了最无情的批判;一切都必须在理性的法庭面前为自己的存在作辩护或者放弃存在的权利。

思维着的知性成了衡量一切的唯一尺度。

那时,如黑格尔所说的,是世界用头立地的时代。

[1]最初,这句话的意思是:人的头脑以及通过头脑的思维发现的原理,要求成为人类的一切活动和社会结合的基础;后来这句话又有了更广泛的含义:同这些原理相矛盾的现实,实际上都被上下颠倒了。

以往的一切社会形式和国家形式、一切传统观念,都被当做不合理性的东西扔到垃圾堆里去了;到现在为止,世界所遵循的只是一些成见;过去的一切只值得怜悯和鄙视。

只是现在阳光才照射出来,理性的王国才开始出现。

从今以后,迷信、非正义、特权和压迫,必将为永恒的真理、永恒的正义、基于自然的平等和不可剥夺的人权所取代。

现在我们知道,这个理性的王国不过是资产阶级的理想化的王国;永恒的正义在资产阶级的司法中得到实现;平等归结为法律面前的资产阶级的平等;被宣布为最主要的人权之一的是资产阶级的所有权;而理性的国家、卢梭的社会契约在实践中表现为,而且也只能表现为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国。

18世纪伟大的思想家们,也同他们的一切先驱者一样,没有能够超出他们自己的时代使他们受到的限制。

但是,除了封建贵族和作为社会所有其余部分的代表出现的[2]资产阶级之间的对立,还存在着剥削者和被剥削者、游手好闲的富人和从事劳动的穷人之间的普遍的对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读后感
摘要:本文介绍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的主要内容,分析了恩格斯的这篇著作及其中的理论对今天的借鉴和指导意义,并指出了当代学生学习借鉴该著作的途径及方法。

关键词:“科学社会主义”“三大空想社会主义”“唯物史观”“剩余价值论”
任何理论的创立,都有其衍生的脉络,任何一种科学理论或思想都有其开放的体系,包括其对历史的批判继承和对未来的科学预见。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说明了社会主义是如何从空想发展为科学的,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理论基础和基本原理的重要著作。

通过阅读这篇著作,我深刻地理解到,任何理论都不是凭空产生的,也不是一
开始就朝着科学正确的方向发展的。

相反,每种理论的产生都有其特定的历史环境,并且是
在不断地冲突和修正中形成的。

读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的正文部分。

正文部分共分为三章,系统的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思想来源、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

下面,我将就这篇著作的主要内容及我的认识进行阐述。

一种具有重要价值的思想学说,都有其赖以产生的经济根源和思想来源,现代社会主义学说也不例外。

恩格斯在文章的开头就说:“现代社会主义,就其内容来说,首先是对统治于现代社会中的有产者和无产者之间、资本家和雇佣工人之间的阶级对立和统治于生产中的无政府状态这两个方面进行考察的结果。

在第一章中,恩格斯指出,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思想来源是19纪初期的三大空想社会主义。

三大空想社会主义是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的高级阶段。

在本章中,恩格斯详细介绍了三大空想社会主义,既阐述了他们的学说中的积极地、先进的因素,也指出了其学说中存在的漏洞和不足之处。

恩格斯在文中说到:“不成熟的理论,是同不成熟的资本主义生产状况、不成熟的阶级状况相适应的。

解决社会问题的办法还隐藏在不发达的经济关系中,所以只有从头脑中产生出来。

因此,“这种新的社会制度是一开始就注定要成为空想的,它越是制定得详尽周密,就越是要陷入纯粹的幻想。

”此可以看出,三大社会主义学说从它们产生开始就注定了只是空想。

但是,正是这些空想社会主义,成为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根源,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和思想基础。

同时,恩格斯也强调,三大空想家的思想长期支配着19世纪英法等国的社会主义者,产生了种种“折衷的不伦不类的社会主义”。

它们的共同点都是建立在唯心史观基础上的,要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科学,就必须“把它置于现实的基础之上”,也就是建立在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关系和阶级关系的科学分析基础上。

在第二章中,恩格斯主要阐述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有关问题。

马恩之前的历史观都是唯心的,形而上学的。

马克思和恩格斯运用唯物论和辩证法,重新考察人类社会的历史,揭示了人类发展的规律,创立了唯物史观。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社会主义不是某个天才头脑的偶然发现,而是两个历史地产生的阶级即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斗争的必然产物,它的任务是研究必然产生这两个阶级及其相互斗争的那种历史的经济的过程;并在由此造成的经济状况中找出解决冲突的手段。

第三章中,恩格斯介绍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深入分析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及其发展过程,论证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预测了未来新社会的基本经济特征,阐述了无产阶级的伟大历史使命和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的根本任务。

这一章的内容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最重要的部分。

在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家凭借这对生产资料的所有权,拥有了占有无产阶级的剩余劳动的权利,即所有权向占有权的转变,马克思在其《资本论》第一卷中对此进行了详细阐述,这也是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所在。

恩格斯认为,资本主义的矛盾,是生产的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这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具体表现,这个矛盾“已经包含着现代的一切冲突的萌芽”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越是占统治地位,“社会的生产和资本主义占有的不相容性,也必然越加鲜明地表现出来”。

恩格斯对资本主义的深刻分析,以及对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现实,走向科学,并最终取代资本主义的论断,虽然是在一百多年前提出的,但是对我们今天科学地认识当代资本主义及其新变化,也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首先,恩格斯的分析方法,为我们提供了科学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提供了依据和方法论。

从这篇著作中可以看出,恩格斯首先是从资本主义的发展历史中分析其所处的发展阶段,并通过深层次地剖析,揭露出资产阶级剥削无产阶级的本质,这是我们可以借鉴的方法和步骤。

我们在对目前资本主义进行分析时,不能拘泥于表面现象,要透过现象看到本质。

其次,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在今天来说,仍然有用。

历史唯物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科学的社会历史观和认识、改造社会的一般方法论。

它为各门具体的社会科学提供了历史观和方法论的理论基础。

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它决定着资本主义的一切主要方面和矛盾发展的全部过程;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的高涨和危机;决定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灭亡。

然而,剩余价值理论不仅适用于资本主义社会,而且适用于其他社会,不仅可解释、解决经济问题,而且可解释、解决人生、社会等一系列问题,而使马克思主义的剩余价值学说更加完善,大大增强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

最后,坚信社会主义必将战胜资本主义,共产主义必将实现!通过恩格斯科学深入地分析,我坚信,共产主义的实现是不可逆转的,这是由资本主义的根本矛盾决定的。

但是,我们也要认识到,资本主义现在还很有市场,资产阶级现在还在大行其道;我国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从总体上看,社会主义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科学技术水平与民族文化素质还不够高,社会主义制度还不够完善。

因此,我们不能盲目乐观,要实事求是的认识社会主义发展现状,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直到伟大的社会主义事业取得成功。

通过阅读《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我对继续我的研究生生活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

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是经过了十分曲折和漫长的过程的,我也从中学到许多不论是学习知识,进行科学研究,还是发明创新,甚至创立新的理论,都必须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因为这将是一条艰难的道路。

同时,我们必须懂得有选择地学习和研究现有的知识理论,因为,前人的研究是和当时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环境相适应的,某些在当时看来是正确的理论,用在当代可能已经不合适,甚至是错误的了,所以,在学习时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正确地运用。

参考文献——《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恩格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