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第二章
(完整版)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原文
![(完整版)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原文](https://img.taocdn.com/s3/m/baf7a70d71fe910ef02df82b.png)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恩格斯一现代社会主义,就其内容来说,首先是对现代社会中普遍存在的有财产者和无财产者之间、资本家和雇佣工人之间的阶级对立以及生产中普遍存在的无政府状态这两个方面进行考察的结果。
但是,就其理论形式来说,它起初表现为18世纪法国伟大的启蒙学者们所提出的各种原则的进一步的、据称是更彻底的发展。
同任何新的学说一样,它必须首先从已有的思想材料出发,虽然它的根子深深扎在物质的经济的事实中。
在法国为行将到来的革命启发过人们头脑的那些伟大人物,本身都是非常革命的。
他们不承认任何外界的权威,不管这种权威是什么样的。
宗教、自然观、社会、国家制度,一切都受到了最无情的批判;一切都必须在理性的法庭面前为自己的存在作辩护或者放弃存在的权利。
思维着的知性成了衡量一切的唯一尺度。
那时,如黑格尔所说的,是世界用头立地的时代。
[1]最初,这句话的意思是:人的头脑以及通过头脑的思维发现的原理,要求成为人类的一切活动和社会结合的基础;后来这句话又有了更广泛的含义:同这些原理相矛盾的现实,实际上都被上下颠倒了。
以往的一切社会形式和国家形式、一切传统观念,都被当做不合理性的东西扔到垃圾堆里去了;到现在为止,世界所遵循的只是一些成见;过去的一切只值得怜悯和鄙视。
只是现在阳光才照射出来,理性的王国才开始出现。
从今以后,迷信、非正义、特权和压迫,必将为永恒的真理、永恒的正义、基于自然的平等和不可剥夺的人权所取代。
现在我们知道,这个理性的王国不过是资产阶级的理想化的王国;永恒的正义在资产阶级的司法中得到实现;平等归结为法律面前的资产阶级的平等;被宣布为最主要的人权之一的是资产阶级的所有权;而理性的国家、卢梭的社会契约在实践中表现为,而且也只能表现为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国。
18世纪伟大的思想家们,也同他们的一切先驱者一样,没有能够超出他们自己的时代使他们受到的限制。
但是,除了封建贵族和作为社会所有其余部分的代表出现的[2]资产阶级之间的对立,还存在着剥削者和被剥削者、游手好闲的富人和从事劳动的穷人之间的普遍的对立。
第二章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发展
![第二章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8de9a79bfd0a79563c1e724f.png)
闵采尔由此提出,已经存在的国家(主要是指帝国) 分五种: 一是第一世界帝国,用“金字头”表示,如巴比伦 帝国; 二是第二世界帝国,用“银胸”和“银臂”表示, 如马代波斯帝国; 三是第三世界帝国,用“铜”表示,如希腊帝国, 并以智慧闻名著称; 四是第四世界帝国,罗马就是如此,它是一种强权 帝国; 五是第五世界帝国即目前的得意志神圣罗马帝国, “它用铁铸成的”,极想施行强权,伪善者和阴谋诡 计充斥各地,“谁若不会欺骗,谁一定是个傻子”。
1、主要代表人物
( 1 )莫尔和他的《乌托邦》
莫尔在资本主义萌芽时 期就率先出来批判资本主义 生产关系并提出空想共产主 义原则,反映了早期无产阶 级的心声,成为空想社会主 义的奠基人,莫尔及其《乌 托邦》至今还享有盛誉,其 作品不失现实意义。
莫尔设计的乌托邦岛,状如半月,两 角间一汪碧水。岛上城市分散,住宅宽 敞,交通便利,景色宜人,宛若花园。 康帕内拉的太阳城更是华丽壮观,连人 都个个体格匀称、相貌俊美、气质高雅。
闵采尔指出,僧侣与教士是毒蛇, 诸侯与统治者们是鳗鱼,相互勾结、狼 狈为奸,由此人们应行动起来,推翻这 个第五世界帝国,实现“千年天国”。 他强调,“千年天国”不在渺茫的 彼岸,就在眼前,在这样的国度里,一 切工作和财产都要平等分配,一切人都 有平等的劳动义务,实现最完全的平等。
2、主要贡献
(1)揭露了资本原始积累的罪恶――圈地 运动:羊吃人; (2)指出私有制乃万恶之源,消灭私有制 是保证劳动人民过幸福生活的唯一途径; (3)未来社会――乌托邦或太阳城里,没 有私有制、财产实行公有、彻底消灭了阶级、 劳动是每个人的光荣义务、人人都既是富人 又是穷人、教育制度完善、人与人之间没有 商品关系,互敬互爱、人人都有很高尚的精 神生活。
空想社会主义在其300多年的历史发展中, 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即 16--17 世纪的 对理想社会制度的空想描写阶段、 18 世纪的 空想共产主义阶段、 19 世纪前半期批判的空 想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阶段。
高中政治第一课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第2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作业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政治第一课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第2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作业新人教版必修1](https://img.taocdn.com/s3/m/6bcfb2c0ee06eff9aff80705.png)
第2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一、选择题1.科学社会主义是关于社会主义的本质、性质、特征和发展规律的科学理论,是由科学的哲学、经济学、社会管理学、行为科学等科学理论组成的完整严密的理论体系,是人类关于社会发展理论的成果。
以下说法对应正确的是( D )①空想社会主义的形成——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理论基础②资本主义三大工人运动——科学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③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④十月革命的胜利——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现实的飞跃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解析]空想社会主义仅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思想来源而不是理论基础,①说法错误;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石,使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越,②说法错误;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变为现实,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现实的飞越,③④符合题意。
2.科学社会主义是与空想社会主义相对而言的、关于社会主义的科学的理论体系、理论模型与实践模式。
科学社会主义是人类一切文明成果的结晶。
下列关于科学社会主义说法正确的是( C )①它在历史上第一次揭露和批判了资本主义的弊端②《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③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为其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石④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不能实现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解析]空想社会主义在历史上第一次揭露和批判了资本主义弊端,①错误;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揭示了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石,使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
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②③符合题意;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意味着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出现曲折,④错误。
故选C。
3.刘宗绪在《世界近代史》一书中指出:“19世纪40年代诞生的科学社会主义是西欧工业资本主义时期物质生产、阶级斗争和思想文化发展到一定水平的产物,也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思想领域实行伟大变革的结果。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考点汇总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考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2fbb246c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66be17a.png)
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本文批判了杜林的反动的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思想体系,第一次以论战的形式完整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指出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过程,论述了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即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内在联系,深入剖析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各种矛盾,找出解决矛盾方法,指明实现社会主义的根本途径,全面地论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主要原理。
第一章着重论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理论来源,分析了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指出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功绩和局限性。
(一)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经济根源和理论来源:1、科学社会主义(即现代社会主义),从其内容上说,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科学反映,是对资本主义社会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阶级对立,以及生产中的无政府状态进行考察的结果。
2、科学社会主义就其思想理论来源来说,是从19世纪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的思想材料出发的,批判地吸取了它们的合理内容。
(二)空想社会主义三个时期和发展过程:(1)16—17世纪家庭手工业,:莫尔的《乌托邦》和康帕内拉的《太阳城》和闵采尔。
他们有理想社会制度的空想描绘,即乌托邦主义,在这种理想社会里,大家共同劳动,共同分配,没有财产的私有观念,没有剥削,没有贫困。
(2)18世纪的手工工场时期的空想社会主义,法国的摩莱里和马布利,梅叶和巴贝夫。
他们不但要求每个人的政治平等,而且要求消灭阶级差别,废除私有制,建立财产公有、人人平等自由、按需分配的共和国。
因此恩格斯称他们的理论是“直接共产主义的理论。
”(3)19世纪初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时期的空想社会主义,以法国的圣西门、傅立叶和英国的欧文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代表。
这是空想社会主义的最高阶段。
1、三大空想社会主义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1)一方面,它们是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部矛盾以及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对立有所暴露而又很不发展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
这一点决定了它们的学说是不完备、不成熟的。
社会主义发展简史章节目录
![社会主义发展简史章节目录](https://img.taocdn.com/s3/m/f8013a8e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7d.png)
社会主义发展简史章节目录第一章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一、人类自古就有对理想社会的向往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形成与空想社会主义产生三、空想社会主义发展阶段和代表人物四、空想社会主义的基本主张和历史地位第二章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及其实践一、马克思恩格斯早期理论和实践活动二、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三、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四、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五、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完善六.科学社会主义成为工人运动的主导思想第三章世界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一、俄国革命运动与布尔什维克党的建立二、时代变化与”—国胜利论”的提出三、俄国十月革命与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四、巩固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斗争五、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新经济政策第四章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发展与苏联模式—、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与工业化二、苏联模式的形成及其特征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主义向多国的发展四、20世纪20—50年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经验与教训第五章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一、近代中国的艰难选择与必然结果二、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三、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和巩固四、以苏为鉴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五、英定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的根本基础第六章世界社会主义的曲折与奋起一、苏联和东欧国家的改革探索及其曲折历程二、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的历史过程三、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的原因、教训和启示四、万马齐喑中的重新奋起第七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辟社会主义新纪元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开启二、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三、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推向21世纪四、在新形势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八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一、中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二、新时代的奋斗目标和战略布局三、新时代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四、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五、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六、党在革命性锻造中更加坚强七、奋力谱写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壮丽篇章。
社会主义发展史第二章
![社会主义发展史第二章](https://img.taocdn.com/s3/m/c4746f1a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77f8143.png)
社会主义发展史第二章社会主义在空想的原野上星火传承了300多年。
到19世纪40年代,随着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时代的到来,特别是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空想社会主义的自身缺陷更加凸显,逐渐成为社会主义运动发展的障碍。
工人运动的发展呼唤着科学理论指导。
马克思、恩格斯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继承空想社会主义先驱们的宝贵思想材料,积极参加工人运动,在深入批判资本主义旧世界的基础上,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使社会主义实现了从空想到科学的历史性跨越。
这是人类思想史和人类解放史上的一次壮丽日出。
一、马克思恩格斯早期理论和实践活动马克思和恩格斯都是德国人,都出身于文明富足的家庭,都受过良好的教育,马克思还接受了当时德国最好的高等教育。
后来他们经过长期的理论探索和社会实践,逐步转变了自己的世界观,超越了原来所属阶级而转向无产阶级立场,并立志终生为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事业服务,共同成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
二、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科学社会主义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创立的,他们各自完成了阶级立场和世界观的转变,这是他们共同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前提,也是他们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的开端。
马克思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已提出了无产阶级历史使命的观点。
恩格斯的《英国工人阶级状况》论述了工人阶级的社会地位、斗争历程和历史使命。
这些都是科学社会主义思想的萌芽。
但是,科学社会主义作为科学的理论体系,必须建立在更深入的哲学和经济学研究的基础上。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伟大发现和系统阐述,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大厦奠定了两大基石。
马克思和恩格斯确立唯物主义历史观是从清算“我们从前的哲学信仰”开始的。
马克思的《论犹太人问题》已经开始批判布鲁诺·鲍威尔的宗教理论,清算青年黑格尔派的哲学思想。
马克思、恩格斯在1845年公开出版了《神圣家族》,开始对青年黑格尔派的自我意识哲学进行全面批判。
他们指出了无产阶级贫困的根本原因是私有制;阐述了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地位;看到了物质利益的作用,认为““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初步论述了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分析了唯物主义和社会主义之间的关系。
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简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简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2e5d61d2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f9.png)
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简介(1880),见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单行本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历史背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一书是恩格斯把《反杜林论》的三章.即《引论》第一章概论、第二篇社会主义第一章历史和第二章理论加以改写使之成为独立而又通俗的著作。
1867年马克思的《资本论》第一卷出版后,欧·杜林公然反对,并在1871-1875年间先后抛出了三部无论在外观上,还是在内容上都很有分量的书,即《国民经济学和社会主义批判史》、《国民经济学和社会经济学教程》、《哲学教程》,这正是“向一切前辈哲学家和经济学家进攻,特别是向马克思进攻的三路论证大军”。
(第9页)杜林不仅声称自己改信社会主义,而且,向德国公众提出详尽的社会主义理论及其改造社会的完备实践计划。
当时,德国党内的两派爱森纳赫派和拉萨尔派刚刚合并,形成了统一的对敌力量,而杜林的理论极大地威胁着这个组织。
为了巩固和发展工人运动,为了促进法国马克思主义工人党的建立和稳固,为了划清工人运动中形形色色社会主义的界限,为了马克思的《资本论》写作的顺利进行以及为了捍卫马克思主义理论,恩格斯不得不停写自己的重要著作《自然辩证法》来向杜林宣战。
在马克思的支持下,恩格斯用了两年时间写出一系列批判杜林的文章,后汇集成书,题为《欧根·杜林先生在科学中实行的变革》,这就是《反杜林论》一书,此书给予杜林全面而有力的回击。
恩格斯应法国的保尔·拉法格的请求,将《反杜林论》中的三章编成小册子,并由保尔·拉法格译成法文于1880年出版,书名为《空想社会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
1883年为满足德国社会民主党的理论要求,应苏黎世《社会民主党人报》编辑部的要求,出版德文本时,将书名改为《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后来,该书译成十种文字广为流传。
此书被马克思誉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入门。
它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及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最新2018】《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恩格斯 (二)-精选w
![【最新2018】《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恩格斯 (二)-精选w](https://img.taocdn.com/s3/m/770a5aea7c1cfad6195fa7fa.png)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本司将予以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编辑修改,推荐下载使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恩格斯(二)唯物主义历史观从下述原理出发:生产以及随生产而来的产品交换是一切社会制度的基础;在每个历史地出现的社会中,产品分配以及和它相伴随的社会之划分为阶级或等级,是由生产什么、怎样生产以及怎样交换产品来决定的。
所以,一切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终极原因,不应当到人们的头脑中,到人们对永恒的真理和正义的日益增进的认识中去寻找,而应当到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变更中去寻找;不应当到有关时代的哲学中去寻找,而应当到有关时代的经济中去寻找。
对现存社会制度的不合理性和不公平、对“理性化为无稽,幸福变成苦痛”的日益觉醒的认识,只是一种征兆,表示在生产方法和交换形式中已经不知不觉地发生了变化,适合于早先的经济条件的社会制度已经不再同这些变化相适应了。
同时这还说明,用来消除已经发现的弊病的手段,也必然以或多或少发展了的形式存在于已经发生变化的生产关系本身中。
这些手段不应当从头脑中发明出来,而应当通过头脑从生产的现成物质事实中发现出来。
那么,照此看来,现代社会主义是怎么回事呢?现在大家几乎都承认,现存的社会制度是由现在的统治阶级即资产阶级创立的。
资产阶级所固有的生产方式(从马克思以来称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同封建制度的地方特权、等级特权以及相互的人身束缚不相容的;资产阶级摧毁了封建制度,并且在它的废墟上建立了资产阶级的社会制度,建立了自由竞争、自由迁徙商品所有者平等的王国,以及其他一切资产阶级的美妙东西。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现在可以自由发展了。
自从蒸汽和新的工具机把旧的工场手工业变成大工业以后,在资产阶级领导下造成的生产力就以前所未闻的速度和前所未闻的规模发展起来了。
但是,正如从前工场手工业以及在它影响下进一步发展了的手工业同封建的行会桎梏发生冲突一样,大工业得到比较充分的发展时就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用来限制它的框框发生冲突了。
读《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一书的心得体会[修改版]
![读《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一书的心得体会[修改版]](https://img.taocdn.com/s3/m/d3f8d1f8eff9aef8951e06c8.png)
第一篇:读《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一书的心得体会读《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一书的心得体会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合作、共同创立的理论成果,从1844同时,恩格斯还论述了剩余价值学说的创立及其意义。
提出,以往的社会主义虽然批判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罪恶,但没有揭露出这种罪恶的经济根源;虽然激烈地反对资本主义对工人阶级的剥削,却不明了年在巴黎会晤开始,他们共同或独自地写成了一系列重要著作。
针对杜这种剥削是如何产生的。
而马克思运用唯物史观,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林对马克思主义的全面攻击,1876年5月至1878年7月,恩格斯写出了关系和经济运动的规律,发现了剩余价值,彻底揭穿了资本主义剥削的《反杜林论》,对杜林进行了系统的批判,《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实质。
恩格斯指出,这个问题的解决是马克思著作的划时代的功绩,“它发展》是其中单独出版的几个章节。
这本小册子系统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使明亮的阳光照进了经济学领域,而在这个领域中,从前社会主义者像义的思想来源、理论基础和基本原理,完整地论述了社会主义如何从空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一样曾在深沉的黑暗中摸索。
科学社会主义就是以此想发展为科学的问题,是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代表作,被马克思称为“科为起点,以此为中心发展起来的”。
正是基于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唯学社会主义的入门”,列宁称为“每个觉悟工人必读的书籍”。
重温这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才使社会主义走出乌托邦的荒原而变成了科学。
个经典著作,对于我们今天深刻领会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总结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的根本任务一、科学评价了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地位,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和思想源泉在本书的第三章,恩格斯深刻地分析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恩格斯正是基于对这个基针对杜林对三大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的否定和攻击,恩格斯分析了本矛盾的考察和把握,得出了社会主义公有制必将取代资本主义私有制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根源,科学并高度评价了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地位。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恩格斯 (二)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恩格斯 (二)](https://img.taocdn.com/s3/m/285c0405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7c.png)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恩格斯(二)第一篇:《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恩格斯(二)唯物主义历史观从下述原理出发:生产以及随生产而来的产品交换是一切社会制度的基础;在每个历史地出现的社会中,产品分配以及和它相伴随的社会之划分为阶级或等级,是由生产什么、怎样生产以及怎样交换产品来决定的。
所以,一切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终极原因,不应当到人们的头脑中,到人们对永恒的真理和正义的日益增进的认识中去寻找,而应当到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变更中去寻找;不应当到有关时代的哲学中去寻找,而应当到有关时代的经济中去寻找。
对现存社会制度的不合理性和不公平、对“理性化为无稽,幸福变成苦痛”的日益觉醒的认识,只是一种征兆,表示在生产方法和交换形式中已经不知不觉地发生了变化,适合于早先的经济条件的社会制度已经不再同这些变化相适应了。
同时这还说明,用来消除已经发现的弊病的手段,也必然以或多或少发展了的形式存在于已经发生变化的生产关系本身中。
这些手段不应当从头脑中发明出来,而应当通过头脑从生产的现成物质事实中发现出来。
那么,照此看来,现代社会主义是怎么回事呢?现在大家几乎都承认,现存的社会制度是由现在的统治阶级即资产阶级创立的。
资产阶级所固有的生产方式(从马克思以来称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同封建制度的地方特权、等级特权以及相互的人身束缚不相容的;资产阶级摧毁了封建制度,并且在它的废墟上建立了资产阶级的社会制度,建立了自由竞争、自由迁徙商品所有者平等的王国,以及其他一切资产阶级的美妙东西。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现在可以自由发展了。
自从蒸汽和新的工具机把旧的工场手工业变成大工业以后,在资产阶级领导下造成的生产力就以前所未闻的速度和前所未闻的规模发展起来了。
但是,正如从前工场手工业以及在它影响下进一步发展了的手工业同封建的行会桎梏发生冲突一样,大工业得到比较充分的发展时就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用来限制它的框框发生冲突了。
新的生产力已经超过了这种生产力的资产阶级利用形式;生产力和生产方式之间的这种冲突,并不是像人的原罪和神的正义的冲突那样产生于人的头脑中,而是存在于事实中,客观地、在我们之外、甚至不依赖于引起这种冲突的那些人的意志或行动而存在着。
第二章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续)
![第二章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续)](https://img.taocdn.com/s3/m/8550bb3ba5e9856a56126089.png)
《共产党宣言》: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标志
共产主义者同盟第二次代表大会委托马克思、恩格斯 起草的同盟纲领。 1848年2月24日,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的《共产党宣 言》在伦敦第一次出版。 1872年—1893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先后为《宣言》的 德文、俄文、英文、波兰文、意大利文版撰写了七篇 序言。七篇序言简要说明了《宣言》的基本思想及其 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历史地位,指明《宣言》的 理论原理是历史唯物主义,并根据无产阶级革命的经 验和教训,对《宣言》作了补充和修改。
④无产阶级革命与无共产党的领导下,团结广大人 民群众,通过阶级斗争和暴力革命,打碎资产阶级的 国家机器,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消灭剥削制度。—— 变革资本主义社会的现实道路 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包括经济斗争、政治斗 争和思想斗争等形式,其中,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革 命是政治斗争的最高形式。暴力革命是无产阶级革命 的主要方式,是打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的重要手段和 形式。 工农联盟、统一战线、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1.
个别工厂中生产的组织性和整个社会中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 的对立——周期性的经济危机
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无产阶级是埋葬资本主义的社 会力量
2.
③“两个必然”
“两个必然”: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 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马恩选集1-P.284) 马恩当时不可能充分认识资本主义自我调整的 能力,对资本主义的灭亡作了比较乐观的预言 和估计。后来的实践超出马恩的预计。
《共产党宣言》
《共产党宣言》问世近160年来,已用200多种语言在全球出 版过1000多次,成为社会主义文献中最具国际性的著作,其 传播之广、影响之深,举世无双。 “随着大工业的发展,资产阶级赖以生产和占有产品的基础 本身也就从它的脚下被挖掉了。它首先产生的是它自身的掘 墓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 的。” 1872年,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的一篇序言指出: “不管最近25年来的情况发生了多大的变化,这个《宣言》 中所阐述的一般原理整个说来直到现在还是完全正确的。” 课外任务:观看中央电视台《共产党宣言》资料片并讨论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恩格斯 (二)党建党委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恩格斯 (二)党建党委](https://img.taocdn.com/s3/m/85f5950ac77da26925c5b0ed.png)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恩格斯(二)党建党委唯物主义历史观从下述原理动身:生产以及随生产而来的产品交换是一切社会制度的基础;在每个历史地浮现的社会中,产品分配以及和它相伴随的社会之划分为阶级或等级,是由生产什么、怎么样生产以及怎么样交换产品来决定的。
因此,一切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终极原因,别应当到人们的头脑中,到人们对永恒的真理和正义的日益增进的认识中去寻觅,而应当到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变更中去寻觅;别应当到有关时代的哲学中去寻觅,而应当到有关时代的经济中去寻觅。
对现存社会制度的别合理性和别公平、对“理性化为无稽,幸福变成苦痛”的日益觉醒的认识,不过一种征兆,表示在生产办法和交换形式中差不多别知别觉地发生了变化,适合于早先的经济条件的社会制度差不多别再同这些变化相习惯了。
并且这还说明,用来消除差不多发觉的弊病的手段,也必定以或多或少进展了的形式存在于差不多发生变化的生产关系本身中。
这些手段别应当从头脑中发明出来,而应当经过头脑从生产的现成物质事实中发觉出来。
那么,照此看来,现代社会主义是如何回事呢?如今大伙儿几乎都承认,现存的社会制度是由如今的统治阶级即资产阶级创立的。
资产阶级所固有的生产方式(从马克思以来称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同封建制度的地点特权、等级特权以及相互的人身束缚别相容的;资产阶级摧毁了封建制度,同时在它的废墟上建立了资产阶级的社会制度,建立了自由竞争、自由迁徙商品所有者平等的王国,以及其他一切资产阶级的美妙东西。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如今能够自由进展了。
自从蒸汽和新的工具机把旧的工场手工业变成大工业未来,在资产阶级领导下造成的生产力就往常所未闻的速度和前所未闻的规模进展起来了。
但是,正如从前工场手工业以及在它妨碍下进一步进展了的手工业同封建的行会桎梏发生冲突一样,大工业得到比较充分的进展时就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用来限制它的框框发生冲突了。
新的生产力差不多超过了这种生产力的资产阶级利用形式;生产力和生产方式之间的这种冲突,并别是像人的原罪和神的正义的冲突那样产生于人的头脑中,而是存在于事实中,客观地、在我们之外、甚至别依靠于引起这种冲突的那些人的意志或行动而存在着。
第二讲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飞跃
![第二讲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飞跃](https://img.taocdn.com/s3/m/b96de914a300a6c30c229f0b.png)
第二讲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飞跃邓小平:“我们总结了几十年搞社会主义的经验,社会主义是什么,马克思主义是什么,过去我们并没有完全搞清楚。
”——摘自《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37页。
江泽民:“四个如何认识”:这里,我想提出几个需要全党同志共同深入研究,从思想上政治上进一步取得科学认识和作出正确回答的大问题,请大家一起来思考。
第一个问题,关于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第二个问题,关于如何认识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第三个问题,关于如何认识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实践过程对人们思想的影响。
第四个问题,关于如何认识当今的国际环境和国际政治斗争带来的影响。
——摘自江泽民在2000年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讲话社会主义思想或理论涉及四个方面的问题和内容:(1)什么是社会主义?对于未来的理想社会主义社会的描述。
(2)为什么要搞社会主义?对现存的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
(3)如何实现社会主义?对走向社会主义道路和方式的设计。
(4)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工人阶级夺取政权以后发展和巩固社会主义。
包括对过渡时期的建设理论和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
一、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遗产“社会主义”含义演变:从词源看,社会主义源于古拉丁文socialis,意思是“同伴”、同志、同盟、善于交际等。
18世纪欧洲最早使用“社会主义”一词,指人的社会性。
社会主义在19世纪中叶在英国和法国开始流行,指一种以合作为基础、以大众的共同幸福和福利为目标的人类社会制度。
它与个人主义制度相对立,强调社会问题而不是政治问题。
一般含义:社会主义是指一种以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建立社会主义社会制度为目标的社会主义运动。
这表明:它是思想、实践、制度的统一。
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是平等。
空想社会主义的含义:指以批判资本主义社会、追求社会主义社会为目标的社会政治学说。
它反映了早期无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来源。
空想社会主义发展的三个阶段:★以莫尔、康帕内拉为代表的16和17世纪早期空想社会主义。
2023人教版带答案高中政治必修一第一课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二)
![2023人教版带答案高中政治必修一第一课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二)](https://img.taocdn.com/s3/m/5b3acfff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26.png)
2023人教版带答案高中政治必修一第一课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二)单选题1、英国19世纪现实主义作家查尔斯·狄更斯的小说《双城记》创作于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快速发展时期,开头这样写道:“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智慧的时代,这是愚蠢的时代;这是信仰的时期,这是怀疑的时期;这是光明的季节,这是黑暗的季节;这是希望之春,这是失望之冬。
”这段话主要体现了()A.资本主义社会终究会被社会主义社会所取代,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B.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和冲突的总根源C.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发生以生产绝对过剩为基本特征的经济危机D.资本主义制度确立既有积极影响,又有消极影响答案:DA:狄更斯的小说《双城记》的开头,体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但没有体现资本主义社会终究会被社会主义社会所取代,A不符合题意。
B: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有制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和冲突的总根源,B错误。
C: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基本特征是生产相对过剩,而不是绝对过剩,C错误。
D:“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智慧的时代,这是愚蠢的时代;这是信仰的时期,这是怀疑的时期;这是光明的季节,这是黑暗的季节;这是希望之春,这是失望之冬。
”这段话主要体现了资本主义制度确立既有积极影响,又有消极影响,D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2、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古代中国是世界四大著名的古代奴隶制国家。
恩格斯说:“在新的设防城市的周围屹立着高峻的墙壁并非无故:它们的堑壕成了氏族制度的墓穴,而它们的城楼已经高耸入文明时代了。
”对“文明时代”理解正确的是()①人类进入奴隶社会后,摆脱蒙昧野蛮状况,迈入文明时代②文明是指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并完全占有奴隶③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是历史的进步④原始社会共同劳动、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平均分配产品是最文明的时代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A①③: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后,金属工具的广泛使用、城市的出现、文字的发明和应用、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等,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使人类社会摆脱蒙昧野蛮状况,迈入了文明时代的门槛,这是历史的进步,①③正确。
高中政治第1课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第2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部编版必修1
![高中政治第1课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第2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部编版必修1](https://img.taocdn.com/s3/m/435a8efb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fc.png)
规律的基础上
(2)剩余价值学说。
创 马克思通过剖析资本主义社会,批判继承了 英国古典政治经
济学 立
的思想成果,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资本主义运行
的特殊规律
从经济学角度揭示了 剩余价值 的来源,揭示了资本家剥削 意 工人、占有工人剩余劳动的 秘密 ,揭示了无产阶级与资产 义 阶级利益的根本对立,找到了变革资本主义社会的坚定力量,为
课堂•重难突破
科学社会主义是科学的
问题探究 材料一 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在《人类思想和实践中的革 命》中写道:“这一变革将把世界上那种旧的、不合适的以及 散播无知、贫穷、个人竞争、内讧和民族战争的丑恶制度连 根铲除并彻底消灭。将以合乎理性的社会制度来代替它…… 创立这一制度可以用说服的办法,使政府相信建立这一制度 的原则完全是真理。”
文化继承:马克思、恩格斯通过研究社会历史,批判地吸收了 德国古典哲学的合理成分,彻底摆脱了唯心主义思想的影响, 创立了唯物史观。马克思通过剖析资本主义社会,批判继承了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思想成果,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揭示 了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
实践探索:马克思、恩格斯在同国际工人运动中各种机会主 义流派进行斗争的过程中,在深刻总结无产阶级革命经验,特 别是在巴黎公社革命经验的基础上,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 主义理论,最终实现了社会主义和工人运动的结合,找到了实 现社会主义的阶级力量和现实途径,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 科学。
③意义: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奠定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 论基石,使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
归纳总结
1.空想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的比较
比较类型 空想社会主义
科学社会主义
历史观
唯心史观
唯物史观
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讲解
![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0197ace8ba0d4a7302763a9d.png)
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内容讲解一、写作背景本书是1880 年由《反杜林论》中的《概论》和第三篇的第一、二章改编而成的一部宣传科学社会主义的通俗著作。
它是恩格斯的主要著作之一。
马克思在1880 年给该书写的《法文版导言》中称它是《反杜林论》一书“理论部分中最重要部分”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入门。
”恩格斯写《反杜林论》的直接原因是为了批判杜林的反动的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
杜林提出系统的假社会主义理论和和改革社会的实践计划,攻击和反对科学社会主义。
他打着革命的旗号,披着科学的外衣,在德国社会主义民主党内引起严重的思想混乱。
党内的机会主义分子几乎都成了他的信徒,甚至连党的领导人倍倍尔也受其迷惑。
杜林还同党内机会主义分子勾结妄图分裂刚刚统一起来的德国社会主义民主党另组新党。
杜林的反动理论学说在党内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在思想上和组织上给党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在这种情况下,恩格斯为捍卫马克思主义,维护德国社会主义民主党的团结统一,在十分繁忙的情况下,抽出两年时间写了《反杜林论》一书,对杜林的观点进行了彻底的批判,同时系统地完整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原理,使之成为包括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主要组成部分在内的马克思主义百科全书,作为一部“每个觉悟工人必读的书籍”。
(列宁)《反杜林论》问世两年后,恩格斯将其中的若干章改编成《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一书,其直接目的是为了反击法国党内右倾机会主义的进攻,帮助法国工人阶级及其政党识别真假马克思主义。
该书不仅推动了法国工人阶级运动的发展,而且在欧洲各国无产阶级中广泛流传。
在短短的10 年间就译成欧洲10 多种文字,成为当时传播最广、影响很大的科学社会主义著作,它对宣传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传播马克思主义有重大作用。
二、中心思想本文批判了杜林的反动的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思想体系,第一次以论战的形式完整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指出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过程,论述了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即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内在联系,深入剖析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各种矛盾,找出解决矛盾方法,指明实现社会主义的根本途径,全面地论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主要原理。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479d9365647d27284b735161.png)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历史背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出版于1880年,是恩格斯应保·拉法格的请求把《反杜林论》中的三章(《引论》的第1章、第3编的第1章和第2章)改写成为一篇独立的通俗的着作,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入门,是一部全面扞卫马克思主义的着作。
1871年巴黎公社失败以后,国际工人运动从高潮时期转入低潮时期,革命处于和平发展时期。
当时国际工人运动的主要任务是在各国建立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无产阶级政党,从思想上、组织上为革命做准备,以迎接新的革命高潮的到来。
但是统治阶级害怕本国革命力量的发展,所以对马克思主义学说进行大肆的攻击和污蔑。
同时,各种形形色色的机会主义、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也在工人运动中流传、扩散,阻碍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其中,德国柏林大学的讲师欧根·杜林的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思想很有市场。
他在70年代连续出版了《国民经济学和社会主义批判史》《国民经济学和社会主义经济学讲义》和《哲学教程》,宣传折衷主义哲学、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和小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全面攻击马克思主义。
所以,恩格斯写了《反杜林论》。
在哲学方面,批判了杜林的唯心主义先验论和形而上学,论证了辩证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在政治经济学方面,批判了杜林的小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论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
1880年,为了向法国的工人阶级宣传马克思主义,反对当时工人运动中的机会主义,帮助法国工人建立革命政党,从而更好地推动工人运动的发展,应法国工人党的革命派、马克思的女婿拉法格的请求,恩格斯把《反杜林系统论》中“最重要的部分”,即引论中的第一章“概论”,第三编的一、二两章抽出来汇集在一起,作了一些修改后,由拉法格译成法文,同年5月在巴黎出版。
原来名叫《空想社会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1883年出法文版时改为《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五·四”前后已在我国开始流传,1920年时曾被毛泽东同志列入“马克思主义研究会”的必读书目,多年来也是我党干部的必读书目之一。
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原文
![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原文](https://img.taocdn.com/s3/m/c1ad1d54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e2.png)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恩格斯一现代社会主义,就其内容来说,首先是对现代社会中普遍存在的有财产者和无财产者之间、资本家和雇佣工人之间的阶级对立以及生产中普遍存在的无政府状态这两个方面进行考察的结果。
但是,就其理论形式来说,它起初表现为18世纪法国伟大的启蒙学者们所提出的各种原则的进一步的、据称是更彻底的发展。
同任何新的学说一样,它必须首先从已有的思想材料出发,虽然它的根子深深扎在物质的经济的事实中。
在法国为行将到来的革命启发过人们头脑的那些伟大人物,本身都是非常革命的。
他们不承认任何外界的权威,不管这种权威是什么样的。
宗教、自然观、社会、国家制度,一切都受到了最无情的批判;一切都必须在理性的法庭面前为自己的存在作辩护或者放弃存在的权利。
思维着的知性成了衡量一切的唯一尺度。
那时,如黑格尔所说的,是世界用头立地的时代。
[1]最初,这句话的意思是:人的头脑以及通过头脑的思维发现的原理,要求成为人类的一切活动和社会结合的基础;后来这句话又有了更广泛的含义:同这些原理相矛盾的现实,实际上都被上下颠倒了。
以往的一切社会形式和国家形式、一切传统观念,都被当做不合理性的东西扔到垃圾堆里去了;到现在为止,世界所遵循的只是一些成见;过去的一切只值得怜悯和鄙视。
只是现在阳光才照射出来,理性的王国才开始出现。
从今以后,迷信、非正义、特权和压迫,必将为永恒的真理、永恒的正义、基于自然的平等和不可剥夺的人权所取代。
现在我们知道,这个理性的王国不过是资产阶级的理想化的王国;永恒的正义在资产阶级的司法中得到实现;平等归结为法律面前的资产阶级的平等;被宣布为最主要的人权之一的是资产阶级的所有权;而理性的国家、卢梭的社会契约在实践中表现为,而且也只能表现为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国。
18世纪伟大的思想家们,也同他们的一切先驱者一样,没有能够超出他们自己的时代使他们受到的限制。
但是,除了封建贵族和作为社会所有其余部分的代表出现的[2]资产阶级之间的对立,还存在着剥削者和被剥削者、游手好闲的富人和从事劳动的穷人之间的普遍的对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仰。
“选择一种建立在我们深信其正确的思想上 的职业;选择一种能给我们提供广阔场所来为人 类进行活动、接近共同目标(对于这个目标来说, 一切职业只不过是手段)即完美境地的职业。”
(摘自马克思17岁时的一篇德语作文《青年在选
择职业时的考虑》)
马恩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的个人条件
童年经历对马克思的影响:浪漫气质与坚定
马恩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文化背景 • 古典经济学的价值学说
英国古典经济学的创始人威廉•配弟,最 早提出了劳动价值论的一些最根本的命题:商 品交换的背后原因是劳动量相等;生产部门的 劳动是国民财富的源泉;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 值。
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 图创立劳动价值论。
马恩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文化背景 • 德国古典哲学
因素。
“任何争取解放的阶级斗争,尽管它必然的具有政治 的形式(因为任何阶级斗争都是政治斗争),归根到底都
是围绕着经济解放进行的。”(马克思)
马恩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的时代背景
马克思所处的历史时代是真正意义上的资本主义的 历史时代。16-18世纪:资本主义萌芽与成长时期,封建 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18世纪下半期到19世纪初:资 本主义在欧美蓬勃发展时期,真正的资本主义时代来临了。 资产阶级的政治时代开辟了资本主义的经济时代。 破除旧的生产关系,创造新的生产关系,产生新的经济增 长。由英国开始的工业革命,使生产力迅速地发展起来。
马恩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文化背景 • 法国唯物主义
“现代社会主义,就其理论形成来说,起 初表现为18世纪法国伟大的启蒙学者所提出的 多种原则的进一步的、似乎更彻底的发展。” (恩格斯)
狄德罗
爱尔维修
霍尔巴赫
拉美特里
马恩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文化背景 • 阶级斗争学说
法国复辟时期( 1815-1830 )历史学家梯 叶里、基佐、米涅的历史理论特别是他们对阶 级斗争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作了考察,他们曾 觉察到人民的力量以及经济利益在社会生活和 阶级斗争中所占的重要地位,试图说明阶级斗 争同经济利益的关系,认为阶级斗争是政治事 变的动力,是理解中世纪以来法国历史的钥匙, 主张研究人民的历史。
第二章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主要内容
• “社会主义”、“共产主义” 向下 • 空想社会主义 向下 • 科学社会主义创立的历史、个人条件向下 • 马恩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轨迹 向下 • 马克思恩格斯时期的社会主义 向下
“社会主义”、“共产主义”
“社会主义”一词源于古拉丁语 socialis (同伙的)、 socius (喜欢社交的),原有社会的、共同的、集体的生 活之意。 18 世纪德、意等国出现此词是指人的社会性; 19 世纪 20~30 年代圣西门派和欧文派开始把“社会主义”一 词用作一种新社会思潮、新社会制度的名称。 “共产主义”一词源于古拉丁语 communis ,意为公共。 19 世纪 80 年代法国工人开始把“共产主义”一词用作他们 要努力争取的在消灭资本主义之后实现的理想社会。 西欧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学说于 19 世纪 80 年代传入 日本,日本人用汉字把 Socialism 译为“社会主义”,把 Communism译为“共产主义”。到19世纪末这二词又被中国 人移植到中文中来。 1919 年五四运动之后,科学社会主义、 科学共产主义开始在我国得到自觉的有系统的传播。
人类最美好的社会制度: 生产的计划性 劳动光荣 按劳分配 最高权力机构 防止特权 集体主义思想 和平外交 国家消亡
19世纪批判的空想社会主义
傅立叶与和谐制度
贫困是由富裕产生的 情欲引力规律 社会化大生产 法朗吉 人人劳动 按比例分配 道德教育 妇女解放思想
19世纪批判的空想社会主义
欧文和公社制度
博士毕业后面临的困惑:从大学课堂里
舀来的理性之水以及在书本里所呈现出来的
人的主体尊严,在现实生活中居然荡然无存, 人们太容易被眼前的现实物质利益所迷惑。 马克思要追问的是:现实生活中,粗俗 的物质利益为什么总是占上风?
向上
空想社会主义
“近世的社会主义,以马克思、恩克斯的社会主义划 一新时代,他们以前的社会主义为空想社会主义,他们以 后的社会主义为科学社会主义。这个名称是区别而已,没 有褒贬之意。空想社会主义在社会主义思想史上有重要的 价值,科学社会主义是空想社会主义的产儿。”(李大钊 《圣西门的历史观》1923年)
理性精神:
海洋文明→对自然的征服欲望→探究客观 事物→发展自然哲学→日神、酒神精神
众宁芙侍奉日神阿波罗
阿波罗神殿
阿波罗神殿
阿波罗神殿
雅典卫城上的狄奥尼索斯剧场
马恩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文化背景 • 理性主义和人道主义
人道主义:
人类对自然的征服; 上帝面前人最高贵; 文艺复兴时期贬低神性高扬人性。
马恩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的阶级基础
在资本主义早期,雇佣工人与资本家的斗 争,还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一个阶级反对另一个 阶级的斗争。斗争的目标是实现提高工资、改 善劳动条件等,矛头主要是对准个别资本家, 斗争具有自发性和分散性特点。
马恩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的阶级基础
两个重大转折。第一个转折:从工业革命 初期雇佣工人采取捣毁机器、烧毁工厂的斗争 形式发展为 18 世纪末到19世纪初的以罢工形式 进行的经济斗争;第二个转折:伴随着资产阶 级取得的政治统治的,无产阶级成为独立的政 治力量,并开始了与资产阶级自觉的政治斗争。
信仰。
“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
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
为大家而献身;那时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 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 人,我们的事业将默默地、但是永恒发挥作用的 存在下去,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
下热泪。”(马克思)
马恩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的个人条件
马恩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的自然科学背景
细胞学说
拉马克(1744~1829)
列文· 虎Leabharlann (1632~1723)施莱登(1804 ~1881)
施旺(1810~1882)
马恩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的自然科学背景
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
罗伯特· 迈尔(1814~1878)
焦耳(1818~1889)
马恩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的自然科学背景
马恩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的祖国故乡背景
落后的农奴制德国
拿破仑来了 普鲁士道路
马恩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的祖国故乡背景
马克思出生前的德国是落后的、黑暗的、 反动的德国,而莱茵地区是另外一番景象。 Trier 特里尔位于 Mosel 摩泽尔河河畔,距卢森 堡 不 到 20 公 里 。 19 世 纪 初 , Trier 特 里 尔 是 Mosel 区的行政中心,1.2 万人,主要是官员、 商人和手工业者。 1818 年 5 月 5 日卡尔•马克思 (Karl Marx) 出生于此,并在这里度过了他的 少年时代。
马恩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的祖国故乡背景
Trier是德国最古老的城市,具有深厚的文化 底蕴。一直到18世纪末,都是帝侯首府所在地。 拿破仑来了,推行法国资产阶级的自由:职 业自由,人们不再被强迫加入行会,在法律上规 定了教学自由、新闻自由和契约自由。社会环境 很快导致了工商业的繁荣,因此出现了两个新的 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
马恩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文化背景 • 德国古典哲学
费尔巴哈哲学
“思维与存在的真正关系是这样的:存在 是主体,思维是宾词。”“二者在现实的人身 上得到统一和实现”。
马恩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文化背景 • 空想社会主义
圣西门:“现代社会是黑白颠倒的社会”。“经 济上的无政府状态是一切灾难中最严重的灾难”。 傅立叶:“文明制度是社会地狱”。 欧文:“私有制使人变成魔鬼,使世界变成地 狱”。他们的未来的理想社会是“实业制度”、“和 谐制度”、“新和谐社会”。 实现新旧社会交替的方式:借助于资本家发善心, 热衷于搞“试验田”。
空想社会主义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
14—15世纪,西欧社会进入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 16—17世纪,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迅猛发展 19世纪,资本主义的经济和政治制度已基本确立 资本主义:空前的社会物质财富,空前的政治文明, 空前灿烂的精神文化。 “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 脏的东西。”
生产资料公有制 按需分配 全体社员大会 教育与人的性格的关系 婚姻家庭 和平外交
向上
马恩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的 历史背景和个人条件
时代背景 自然科学背景 思想文化背景 阶级基础 祖国和故乡 个人条件
向上
马恩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的时代背景
历史发展有无内在规律及其动力? 以往的解释从血缘、政治、宗教等层面入手。没有看 到血缘、政治、宗教背后的经济因素,没有认识到国家、 政治制度是从属的东西,而经济关系的领域则是决定性的
16-17世纪的早期空想社会主义
《乌托邦》 1516年
抨击资本主义的罪 恶,描述了未来“最 完美的国家制度”。
16-17世纪的早期空想社会主义
乌托邦: 财产公有,取消货币; 主权集中,行政官由人民选任; 社会组织以家庭为中心,由国家统一管理; 普及教育,实施终身教育; 宗教信仰自由。
16-17世纪的早期空想社会主义
《太阳城》 1623年
描述了充满阳光 和温暖的理想国家。
18世纪的空想平均共产主义
摩莱里在《自然法典》 等著作中,不仅批判了私有 制,而且对公有制的具体形
式进行分析,认为公有制是
生产资料,生活资料个人所 有。对未来社会提出了许多 法律设想。
19世纪批判的空想社会主义
19世纪批判的空想社会主义
圣西门和实业制度
马恩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的阶级基础
从 19 世纪 30 年代起,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 级的斗争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 1831 - 1834 年法国里昂工人的武装起义, 1836 年英国 的宪章运动, 1844年的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 的起义,提出了反对私有制社会的战斗口号, 提出建立人民宪章的主张。这些斗争震撼了资 产阶级的统治,标志着无产阶级已开始作为一 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