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1章 2 第一节 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随堂检测巩固落实
【高中物理】广东省2019高考物理一轮基础复习演练专题1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及答案(1).doc
![【高中物理】广东省2019高考物理一轮基础复习演练专题1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及答案(1).doc](https://img.taocdn.com/s3/m/0dca187a4b73f242326c5f0c.png)
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一、单项选择题Ⅰ:本大题共10小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关于参考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参考系必须选择静止在地面上的物体B.运动物体不能选作参考系C.一切物体都可以选作参考系D.同一运动,对不同参考系,观察结果一定不同2.(2010年6月广东学业水平考试)在行驶汽车上的乘客,看到道路两旁的树木不断向后退,这是因为乘客选择的参考系是( )A.所乘坐的汽车B.地面上的建筑物C.道路旁的树木D.路边站着的人3.(2016年6月广东学业水平考试)如图所示,静止站在地面的人仰头看一座高楼时,感到高楼正向一边倾斜,这是由于天空中的云朵在飘动,关于这一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高楼是绝对静止的B.高楼相对于云朵在运动C.高楼相对于地面在运动D.高楼相对于人在运动4.(2015年1月广东学业水平考试)“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句子中“船行”选择的参考系是( )A.山B.船C.船上的人D.船上的物体5. (2011年6月广东学业水平考试)船在平静的湖水中匀速航行,船上有同学竖直向上抛出一个小球,对于小球的运动轨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船上的同学观察到的是抛物线B.船上的同学观察到的是斜线C.岸上的同学观察到的是竖直线D.岸上的同学观察到的是抛物线6.(2017年6月广东学业水平考试)在长为50 m的游泳池中举行200 m蛙泳比赛,运动员从比赛开始到结束的过程中,游过的路程的最大值和位移大小的最大值分别是( )A.0,50 m B.0,200 mC.200 m,50 m D.200 m,07. (2017年6月广东学业水平考试)小明在平静湖面上燃放烟花,若某时刻烟花沿竖直方向以10 m/s的速度向上运动,则此时烟花在水中的倒影相对于烟花的速度大小为( )A.0 B.10 m/sC.20 m/s D.40 m/s8.(2012年6月广东学业水平考试)如图所示,图a中的“4 km”是里程标志,图b 中的“80”是要求车速不超过80 km/h.关于这两个标志所指的物理量,表述正确的是( )A.4 km是指位移B.4 km是指路程C.80 km/h是指车辆行驶的平均速度D.80 km/h是指车辆行驶的平均速度大小9.(2011年广东学业水平考试)在物理学中,突出问题的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建立理想化的“物理模型”,是经常采用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质点就是这种理想物理模型之一.关于地球能否看作质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地球质量太大,不能把地球看作质点B.地球体积太大,不能把地球看作质点C.研究地球自转时可以把地球看作质点D.研究地球绕太阳公转时可以把地球看作质点10.(2015年1月广东学业水平考试)分析下列物体的运动时,可将有下划线的物体看作质点的是( )A.计算“和谐号”通过珠江的时间B.对体操运动员姿势和动作进行分析C.“天宫一号”和“神舟八号”实现交会对接D.研究“神舟八号”围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二、单项选择题Ⅱ:本大题共14小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1.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A.质点是一种理想化的物理模型,但实际上可以存在B.因为质点没有大小,所以与几何中的点是一样的C.凡是质量小或体积小的物体都能看做质点D.如果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属于无关和次要因素时,即可以把物体看成质点12.关于时刻和时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时刻表示时间极短,时间表示时间较长B.时刻与某一瞬间或位置对应,时间与某一过程或位移对应C.作息时间表上的数字均表示时间D.第3秒内和第4秒内经历的时间不一样13.有如下一些关于时间与时刻的说法,以下说法中指时刻的是( )①7点30分上课②一节课上45分钟③飞机12点整起飞④汽车从南京开到上海需4个小时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14.(2015年1月广东学业水平考试)如图所示,一物体沿1、2、3三条不同的路径由P运动到Q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沿三条路径的位移都相同B.物体沿路径1的位移大于沿路径2的位移C.物体沿路径1的位移大于沿路径3的位移D.物体沿路径2的位移大于沿路径3的位移15.关于瞬时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是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速度B.是物体通过某一位置时的速度C.是物体在通过某一段位移过程中的速度D.是速度计指针所指的数值16.(2015年6月广东学业水平考试)高速列车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20 s 末的速度是30 m/s,列车加速度的大小是( )A.1.5 m/s2B.2 m/s2C.3 m/s2D.6 m/s217.某短跑运动员跑完100 m.约需要10 s的时间,则他的百米跑平均速度与下面的哪个速度最接近( )A.15 km/hB.35 km/hC.100 km/hD.200 km/h18.(2016年6月广东学业水平考试)关于速度与加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的速度越大,其加速度越大B.物体的加速度不变,其速度可能减小C.物体的速度减小,其加速度一定减小D.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大,其加速度越大19.(2015年1月广东学业水平考试)在旅游旺季,为了保障旅行安全,交通管理部门采取了如下的限速措施:客车进入某一路段时,发一张卡,卡上记下车辆进入的时间,车辆驶出该路段时,驾驶员交出卡,管理人员计算车辆通过这一路段的时间,如果小于规定的时间就说明车辆超速.这种限速方法是限制车辆的( )A.瞬时速度B.瞬时速率C.平均速率D.加速度20.(2015年6月广东学业水平考试)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其加速度的方向( )A.与初速度方向相同B.与末速度方向相同C.与运动方向相同D.与速度变化量的方向相同2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的加速度越来越小,速度却可能越来越大B.只要有加速度,则物体的速度就要增大C.物体的加速度方向一定与物体的运动方向在同一直线上D.物体的加速度方向保持不变,速度方向就保持不变22.(2015年6月广东学业水平考试)甲、乙两人沿同一条平直公路骑车,某时刻甲的速度大小为4 m/s,方向向东;乙的速度大小为3 m/s,方向向西,此时,两者相对速度的大小是( )A.0 B.1 m/ sC.3 m/s D.7 m/s23.(2013年6月广东学业水平考试)汽车以72 km/h的初速度做直线运动,加速度为-5 m/s2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汽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B.汽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C.汽车的速度每秒增加5 m/sD.汽车的速度保持不变24.(2015年1月广东学业水平考试)如图是甲、乙两物体做直线运动的s-t图象,由图可知( )A.t1~t2时间内,甲的速度比乙的速度小B.t1~t2时间内,甲的速度比乙的速度大C.t2时刻,两物体的速度大小相等D.0~t2时间内,甲的位移比乙大三、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2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25.(2011年6月广东学业水平考试)火车从广州东站开往北京站,下列的计时数据指时刻的是( )A.列车在16∶10由广州东站发车B.列车在武昌站停车10分钟C.列车约在凌晨3点15分到达武昌站D.列车从广州东站到北京站运行约22小时26.由天津去上海,可以乘火车、轮船,也可以乘飞机.图中曲线ACB、ADB和AEB 分别表示天津到上海的铁路线、海上路线和空中路线,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乘火车的路程等于位移的大小B.乘轮船的路程大于位移的大小C.乘火车、轮船和飞机的位移相同D.乘火车、轮船和飞机的路程相同27.关于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是矢量B.平均速度的大小就是平均速率C.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叫做瞬时速度,是矢量D.汽车上的速度计是用来测量汽车平均速度大小的仪器28.由a=Δv/Δt可得( )A.a与Δv成正比B.物体的加速度大小由Δv决定C.a的方向与Δv的方向相同D.Δv/Δt叫速度的变化率,就是加速度29.(2015年1月广东学业水平考试)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像如图所示,关于物体t1=1 s和t2=3 s时的运动情况,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速度方向相同B.速度方向相反C.加速度大小相同D.加速度大小不同学业达标·实战演练一、单项选择题Ⅰ1.C 2.A 3.B 4.A5.【解析】选D.以岸为参考系,小球的运动是斜抛.6.C 7.C8.【解析】选B.此路牌4 km指的是路程,而80 km/h指的是限制的最大速度即瞬时速度.9.【解析】选D.能否把某一物体看作质点要看所研究的具体问题是什么,不能仅看物体自身,故AB错;比如为了研究地球的自转,那就要考虑到地球不同地域的差异,故不能看作质点,C错.研究地球绕太阳的公转时,则可以忽略掉地球自身大小形状,故可看作质点,D正确.10.【解析】选D.计算列车过桥时间,列车的长度不能忽略,故不能看作质点,A错误;B、C选项分析运动细节、局部差异时物体不能看作质点.二、单项选择题Ⅱ11.D12.【解析】选B.时刻对应着某一瞬间,时间则是两时刻之间的间隔,故A错;作息时间表上的数字表示时刻,故C错;第3秒内和第4秒内所对应的时间都是1秒,故D 错.13.B14.【解析】选A.观察题目所给的轨迹示意图,可知三个路径起点、终点相同,故位移相同,故选A.15.【解析】选B.瞬时速度是矢量,是物体在某一瞬间或经过某一位置时的速度,而速度计指针所指的数值是瞬时速度的大小即瞬时速率.16.A17.【解析】选B.平均速度约为v-=10 m/s,又因1 m/s=3.6 km/h,故选B.18.B19.【解析】选C.旅游的路段一般是曲线,管理人员所记录的是车辆通过的路程以及所花的时间,因此他们判断车辆是否超速用的是平均速率.20.D21.【解析】选A.加速度会引起速度的变化,加速度与速度方向关系可能有如下情况:当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同时,物体的速度就会增加;当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反时,物体的速度就会减小;当加速度与速度不共线时,物体就会做曲线运动(速度方向一定不断变化).比如A选项,当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同,即使加速度在减小,速度也会增加(只是增加得越来越慢).22.D23.【解析】选B.由题意可知速度与加速度方向相反且加速度为定值,故汽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24.A三、多项选择题25.AC 26.BC27.【解析】选AC.平均速度的大小和平均速率没有关系;而瞬时速度的大小即瞬时速率,故B错;速度计所显示的是瞬时速度的大小,故D错.28.CD 29.BC。
2019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第1讲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学案.doc
![2019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第1讲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学案.doc](https://img.taocdn.com/s3/m/e05e692af61fb7360a4c657d.png)
第1讲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考情微解读★★★教材冋扣廡础门检O微知识•对点练•知识梳理重温教材夯实基础微知识1参考系和质点1.参考系(1)定义:在描述物体的运动时,选来作为参考的另外的物体。
(2)参考系的选取①参考系的选取是任意的,但为了观测方便和运动的描述尽可能简单,一般以地面为参考系。
②参考系既可以是静止的物体,也可以是运动的物体。
③比较两物体的运动情况吋,必须选同•参考系。
2.质点(1)定义: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叫质点。
(2)质点是为了使研究问题简化而引入的一个理想化的物理模型,物体简化为质点的条件:物体的大小、輕对所研究的问题的影响可以忽略。
微知识2位移、速度1.位移和路程类別位移路程定义位移表示质点的位置变动•它是质点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路程是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区別(1)位移是矢量,方向由初位置指向吏位置(2)路程是标量,没有方向联系(1)在单向直线运动中,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2)—般情况下,位移的大小小于路程2.速度和速率(1)平均速度位移与发生这段位移所用因迴的比值,用卩表示,即r 平均速度是矢量,方向与位移方向相同。
(2)瞬时速度运动物体在某一吐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
瞬时速度是矢量,方向沿轨迹上该点的切线方向且指向前进的一•侧。
(3)速率①定义:物体瞬时速度的大小。
②标矢性:速率是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
微知识3加速度1.物理意义: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A v2.定乂式:a=△广。
3.方向:与A y的方向相同。
4.标矢性:加速度是矢量。
思维辨析对点微练一、思维辨析(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X”。
)1.研究物体的运动时,只能选择静止的物体作为参考系。
(X)2.体积很大的物体不能视为质点。
(X)3.做直线运动的物体,其位移大小一定等于路程。
(X)4.平均速度为零的运动,其平均速率不一定是零。
(丁)5.加速度为正值,表示速度大小一定越来越大。
(X)6.加速度是反映速度大小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2019版高考物理一轮 一 1.1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
![2019版高考物理一轮 一 1.1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https://img.taocdn.com/s3/m/2950a34743323968001c9219.png)
温馨提示: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课时分层作业一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45分钟100分)【基础达标题组】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6分,共60分。
1~6题为单选题,7~10题为多选题)1.一个小球从距地面4 m高处落下,被地面弹回,在距地面1 m高处被接住。
坐标原点定在抛出点正下方2 m处,向下方向为坐标轴的正方向。
则小球的抛出点、落地点、接住点的位置坐标分别是( )A.2 m,-2 m,-1 mB.-2 m,2 m,1 mC.4 m,0,1 mD.-4 m,0,-1 m【解析】选B。
坐标原点定在抛出点正下方2 m处,向下方向为坐标轴的正方向,小球从距地面4 m高处开始下落,在坐标原点的上方,所以抛出点的位置坐标是-2 m;小球落到地面上,此时距离坐标原点为2 m,所以落地点的位置坐标是2 m;小球在距离地面1 m高处被接住,此时的小球在坐标原点的下方1 m处,所以接住点的位置坐标是1 m。
所以A、C、D错误,B正确。
2.(2018·信阳模拟)《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于2017年春节期间在央视一套、十套播出,备受广大观众喜欢,中国大地掀起诗词热。
唐代诗人李白写下“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的诗句,根据“千里江陵一日还”可估算出船速大小约为 ( )A.13 km/hB.21 km/hC.68 km/hD.83 km/h【解析】选B。
由题可知,路程为1 000里=500 km,时间为24 h,所以船速为==≈21 km/h。
故B正确,A、C、D错误。
3.下列关于物理学史和物理研究方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用质点来代替实际物体的研究方法叫微元法B.利用v-t图象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的方法是理想模型法C.伽利略借助实验研究和逻辑推理得出了自由落体运动规律D.奥斯特最先发现电流的磁效应并提出了场的概念【解析】选C。
(新课标)近年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1章运动的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第二节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达标诊
![(新课标)近年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1章运动的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第二节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达标诊](https://img.taocdn.com/s3/m/975a32556529647d26285234.png)
(新课标)2019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1章运动的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第二节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达标诊断高效训练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新课标)2019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1章运动的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第二节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达标诊断高效训练)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新课标)2019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1章运动的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第二节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达标诊断高效训练的全部内容。
第二节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建议用时:6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1.(2018·内蒙古杭锦后旗奋斗中学模拟)伽利略在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过程中,开创了如下框图所示的一套科学研究方法,其中方框2和4中的方法分别是( )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A.实验检验,数学推理B.数学推理,实验检验C.提出假设,实验检验D.实验检验,合理外推解析:选C.这是依据思维程序排序的问题,这一套科学研究方法,要符合逻辑顺序,即通过观察现象,提出假设,根据假设进行逻辑推理,然后对自己的逻辑推理进行实验验证,紧接着要对实验结论进行修正推广,故C正确,A、B、D错误.2.(2018·湖北襄阳第五中学检测)在一根轻绳的上、下两端各拴一个小球,一人用手拿住上端的小球站在某高台上,放手后小球自由下落,两小球落地的时间差为Δt。
如果将它们开始下落的高度提高一些,用同样的方法让它们自由下落,不计空气阻力,则两小球落地的时间差将()A.减小 B.增大C.不变D.无法判定解析:选A.设细绳的长度为L,第一个小球着地后,另一个小球运动的位移为L,在L内运行的时间,即为两球落地的时间差,第一个球着地的速度为另一个小球在位移L内的初速度.高度越高,落地的速度越大,知高度越高,另一个小球在位移L内的初速度越大,根据L=v0Δt+错误!gΔt2,初速度越大,时间越短,所以两小球落地的时间差将减小。
江苏专版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一章第节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讲义含解析.doc
![江苏专版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一章第节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讲义含解析.doc](https://img.taocdn.com/s3/m/f9a7977aa5e9856a561260f3.png)
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1)质点是一种理想化模型,实际并不存在。
(√)(2)体积很大的物体,不能视为质点。
(×)(3)参考系必须是静止不动的物体。
(×)(4)做直线运动的物体,其位移大小一定等于路程。
(×)(5)平均速度的方向与位移方向相同。
(√)(6)瞬时速度的方向就是物体在该时刻或该位置的运动方向。
(√)(7)物体的速度很大,加速度不可能为零。
(×)(8)甲的加速度a甲=2 m/s2,乙的加速度a乙=-3 m/s2,a甲>a乙。
(×)(9)物体的加速度增大,速度就增大。
(×)突破点(一) 质点1.对质点的三点说明(1)质点是一种理想化模型,实际并不存在。
(2)物体能否被看成质点是由要研究的问题决定的,并非依据物体自身的大小和形状来判断。
(3)质点不同于几何“点”,质点有质量,而几何中的“点”仅仅表示空间中的某一位置。
2.建立质点模型的两个关键(1)明确要研究的问题是什么。
(2)判断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所研究问题的影响能否忽略。
[题点全练]下列物体能够看成质点的是________。
(1)体积很小的原子核(2)给“嫦娥四号”选择着陆点的月球(3)用GPS确定在大海中位置的航空母舰(4)观摩体操运动员的空中动作(5)研究绕太阳公转的地球(6)研究上坡时有无翻倒可能的三轮车(7)研究落地时正面朝上还是朝下的硬币(8)计算由北京开往上海的火车通过某一路标的时间答案:(3)(5)突破点(二) 参考系[题点全练]1.(2019·苏州月考)第24届冬奥会将于2022年在我国举行。
如图为某位自由式滑雪运动员在一次训练过程中的运动轨迹,其中a为运动起点,b为ac间的最低点,c为腾空跃起的最高点,d是腾空后的落地点,最后停在e点。
空气阻力可以忽略,雪地与滑雪板之间的摩擦力不可忽略。
运动员从起点a往下滑行时,发现赛道两边树木飞快地向后移动,运动员选择的参考系是( )A.天空B.地面C.自己 D.树木解析:选C 自己向前运动,以自己为参照物,两旁的树木向后运动,故选项C正确,选项A、B、D错误。
2019高考物理一轮优级备、讲、练全国经典版讲义:第1
![2019高考物理一轮优级备、讲、练全国经典版讲义:第1](https://img.taocdn.com/s3/m/dce9809df121dd36a32d82ea.png)
必考部分第1讲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板块一主干梳理·夯实基础【知识点1】参考系、质点Ⅰ1.参考系(1)定义:在描述物体的运动时,用来作参考的物体。
(2)参考系的选取①参考系的选取是任意的,既可以是运动的物体,也可以是静止的物体,通常选地面为参考系。
②比较两物体的运动情况时,必须选同一参考系。
③对于同一物体,选择不同的参考系结果一般不同。
2.质点(1)定义: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
(2)把物体看作质点的条件:物体的大小和□10形状对研究的问题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知识点2】位移、速度Ⅱ1.位移和路程2.速度和速率(1)平均速度:物体的位移与发生这个位移所用□10时间的比值。
公式v=ΔxΔt,单位:m/s。
平均速度是□11矢量,方向就是物体位移的方向,表示物体在时间Δt内的平均快慢程度。
(2)瞬时速度:运动物体在□12某一位置或□13某一时刻的速度,表示物体在某一位置或某一时刻的快慢程度,瞬时速度是矢量,方向即物体的运动方向。
(3)速率:瞬时速度的大小叫速率,是标量。
(4)平均速率指物体通过的路程和所用时间的比值,是标量。
【知识点3】加速度Ⅱ1.定义速度的变化量与发生这一变化所用时间的比值。
2.定义式a=ΔvΔt,单位:m/s2。
3.方向加速度为矢量,方向与速度变化量的方向相同。
4.物理意义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板块二考点细研·悟法培优考点1对质点和参考系的理解[深化理解]1.质点是一种理想化模型,实际并不存在。
类似的理想化模型还有“轻杆”“光滑平面”“点电荷”等,这些都是突出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而建立的物理模型,目的是使一些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2.物体能否被看作质点是由所研究问题的性质决定的,并非依据物体自身大小和形状来判断。
3.物体可被看作质点主要有三种情况(1)平行移动的物体通常可以看作质点。
(2)有转动但转动可以忽略不计时,可把物体看作质点。
(3)同一物体,有时可以看作质点,有时不能。
【高中物理】2019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第1节运动的描述练习新人教版.doc
![【高中物理】2019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第1节运动的描述练习新人教版.doc](https://img.taocdn.com/s3/m/9fd6ee465f0e7cd18525361d.png)
第一章第一节运动的描述[A级—基础练]1.(导学号08786014)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力学中引入“质点”的概念,从科学方法上来说属于( )A.极限分析物理问题的方法B.观察实验的方法C.建立理想物理模型的方法D.等效替代的方法答案:C2.(导学号08786015)在下列比赛中,在评判下列运动员的比赛成绩时,运动员可视为质点的是( )解析:A [马拉松比赛时,由于路程长,运动员的体积可以忽略,可以将其视为质点,故选项A符合题意.跳水时,评委要关注运动员的动作,所以不能将运动员视为质点,故选项B不符合题意.击剑时评委需要观察运动员的肢体动作,不能将其视为质点,故选项C不符合题意.评委主要根据体操运动员的肢体动作进行评分,所以不能将其视为质点,故选项D不符合题意.]3.(2018·深圳模拟)在变速直线运动中,下面关于速度和加速度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加速度与速度无必然联系B.速度减小时,加速度也一定减小C.速度为零时,加速度也一定为零D.速度增大时,加速度也一定增大解析:A [速度和加速度无必然联系,A对;速度减小时,加速度也可以增大或不变,B错;速度为零时,加速度不一定为零,C错;速度增大时,加速度也可以不变或减小,D 错.]4.(导学号08786016)一质点沿直线Ox方向做变速运动,它离开O点的距离x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为x=(5+2t3) m,它的速度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为v=6t2 m/s,该质点在t=0到t=2 s间的平均速度和t=2 s到t=3 s间的平均速度的大小分别为( ) A.12 m/s 39 m/s B.8 m/s 38 m/sC.12 m/s 19.5 m/s D.8 m/s 13 m/s解析:B [平均速度v=ΔxΔt,t=0时,x0=5 m;t=2 s时,x2=21 m,t=3 s时,x 3=59 m.故v1=x2-x02=8 m/s,v2=x3-x2t2=38 m/s.故B正确.]5.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速度变化量越大,加速度就越大B.速度变化得越快,加速度就越大C.加速度方向保持不变,速度方向也保持不变D.加速度大小不断变小,速度大小也不断变小解析:B [速度变化量大是指Δv大,但若所用时间Δt也很大,则ΔvΔt就不一定大,故A错误.速度变化得快是指速度的变化率ΔvΔt大,则加速度a一定大,B正确.加速度方向保持不变,速度方向可能变,也可能不变,当物体做减速直线运动时,v=0以后就反向运动,如竖直向上抛出的物体的运动,故C错误.物体在运动过程中,若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即便加速度在变小,物体也仍在加速,当加速度a=0时,物体速度达到最大,故D错误.]6.(导学号08786017)(2018·浙江重点中学协作体适应性测试)有一人在平直马路边散步(速度不变),他发现每隔t1时间有一路公共汽车迎面开过,他还发现每隔t2时间有一辆这路公共汽车从身后开过,于是他计算出这路车从汽车站发车的时间间隔是( )A.2t1t2t1+t2B.2t1t22t1+t2C.t 1t22t1+t2 D.2t1t2t1+t2解析:D [设车速为v车,人的速度为v人,时间间隔为t,则有(v车-v人)t2=v车t,(v车+v人)t1=v车t,两式联立得t=2t1t2t1+t2,因此D正确,A、B、C错误.]7.(导学号08786018)(多选)(2018·杭州模拟)为使交通有序、安全,高速公路设立了许多交通标志,甲、乙两幅图是高速公路指示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图中“25 km”是指从此处到下一个出口的位移是25 kmB.甲图中“25 km”是指从此处到下一个出口的路程是25 kmC.乙图中“80 km/h”是指要求汽车在该路段行驶的瞬时速度小于80 km/hD.乙图中“80 km/h”是指要求汽车在该路段行驶的平均速度小于80 km/h解析:BC [根据题中指示牌的含义,可知甲图中“25 km”是指从此处到下一个出口的路程是25 km,A错误,B正确;乙图中“80 km/h”是指要求汽车在该路段行驶的瞬时速度小于80 km/h,C正确,D错误.]8.(多选)有关加速度方向的理解,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由a=ΔvΔt知,a的方向与Δv的方向相同B.a的方向与初速度v0的方向相同C.只要a>0,物体就做加速运动D .a 的方向与初速度的方向相同,则物体做加速运动 答案:AD9.(导学号08786019)(多选)湖中O 处有一观察站,一小船从O 处出发一直向东行驶4 km ,又向北直线行驶3 km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相对于O 处的观察员,小船运动的路程为7 kmB .相对于小船,O 处的观察员始终处于静止状态C .相对于O 处的观察员,小船最终位于东偏北37 °方向5 km 处D .相对于湖岸上的另一观察员,小船不可能是静止的 答案:AC10.(多选)一质点沿一边长为2 m 的正方形轨道运动,每秒钟匀速移动1 m ,初始位置在bc 边的中点A ,由b 向c 运动,如图所示,A 、B 、C 、D 分别是bc ,cd ,da ,ab 边的中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第2 s 末的瞬时速度是1 m/sB .前2 s 内的平均速度为22m/s C .前4 s 内的平均速度为0.5 m/s D .前2 s 内的平均速度为2 m/s 答案:ABC[B 级—能力练]11.(导学号08786020)(多选)(2018·泰州模拟)根据给出的速度和加速度的正负,对下列运动性质的判断正确的是( )A .v 0>0,a <0,物体做加速运动B .v 0<0,a <0,物体做减速运动C.v0<0,a>0,物体做减速运动D.v0>0,a>0,物体做加速运动解析:CD [当速度方向和加速度方向相同时,物体做加速运动,当速度方向和加速度方向相反时,物体做减速运动,故选项C、D正确.]12.(导学号08786021)(多选)结合图片中交代的情况及数据,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位于点燃火药的枪膛中的子弹的速度、加速度可能均为零B.轿车时速为100 km/h,紧急刹车距离为31 m(可视为匀减速至静止),由此可得轿车刹车阶段的加速度为a=12.4 m/s2C.高速行驶的磁悬浮列车的加速度可能为零D.根据图中数据可求出刘翔在110 m栏比赛中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为v= 8.42 m/s 解析:BCD [当火药点燃瞬间,子弹速度为零,但其加速度一定不为零,故A错误;由v2=2ax可求得轿车紧急刹车的加速度a=12.4 m/s2,则B正确;若高速行驶的磁悬浮列车匀速行驶时,其加速度为零,则C正确;由于110 m栏场地都是直道,所以由v=x t 可求得刘翔全程平均速度为v=8.42 m/s,故D正确.]13.(多选)如图所示,两光滑斜面在B处连接,小球从A处由静止释放,经过B、C 两点时速度大小分别为3 m/s和4 m/s,AB=BC.设小球经过B点前后速度大小不变,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小球在AB、BC段的加速度大小之比为4∶3B.小球由A运动到C的过程中平均速率为2.1 m/sC.小球在AB、BC段的运动时间之比为7∶4D.小球由B运动到C的过程中平均速度大小为3.5 m/s解析:BD [设AB=BC=x,由速度位移关系式得v2B=2a1x,v2C-v2B=2a2x,两式相比得a1∶a2=9∶7,选项A错误;小球在AB段运动的时间t1=2x0+3 m/s,在BC段的运动时间t2=2x3 m/s+4 m/s,则小球在AB、BC段的运动时间之比为7∶3,选项C错误;由A到C的过程中平均速率为路程与时间之比,即v-AC=2xt1+t2=2.1 m/s,选项B正确;小球由B运动到C过程中的平均速度v BC=vB+v C2=3.5 m/s,选项D正确.]14.(导学号08786022)为进一步加强交通安全,2018年新交规1月1日开始实行.有些国家的交通管理部门特别制定了死亡加速度为500g(g取10 m/s2)警示人们,意思是如果行车加速度超过此值,将有生命危险.这么大的加速度,一般情况下车辆是达不到的,但如果发生交通事故,将会达到这一数值.(1)一辆以72 km/h的速度行驶的货车与一辆以54 km/h的速度行驶的摩托车相向而行发生正面碰撞,碰撞时间为2.1×10-3 s,则摩托车驾驶员是否有生命危险?(2)为了防止碰撞,两车的驾驶员同时紧急刹车,货车、摩托车从急刹车到完全静止所需的时间分别为4 s、3 s,则货车的加速度与摩托车的加速度大小之比为多少?解析:(1)由于货车的质量比摩托车的质量大很多,故摩托车与货车相撞瞬间,货车的速度几乎不变,摩托车的速度反向,大小至少与货车的速度相同,因此,摩托车速度的变化量大于Δv=72 km/h-(-54 km/h)=126 km/h=35 m/s.所以摩托车的加速度大小a=ΔvΔt=352.1×10-3m/s2=16 667 m/s2=1 666.7g>500 g,因此摩托车驾驶员有生命危险.(2)设货车、摩托车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a1、a2,根据加速度定义得a1=Δv1Δt1,a2=Δv2Δt2,所以a1∶a2=Δv1Δt1∶Δv2Δt2=723.6×4∶543.6×3=1∶1.答案:(1)有生命危险(2)1∶1。
2019江苏物理高考第一章第1节 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
![2019江苏物理高考第一章第1节 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https://img.taocdn.com/s3/m/f2f4eb2ccc7931b765ce15ce.png)
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
结束
[多角练通]
下列物体能够看作质点的是________。
(1)体积很小的原子核
(2)绕太阳公转的地球
(3)用GPS确定在大海中位置的航空母舰
(4)正在表演娱乐节目的海狮
(5)研究直升机上正在转动的螺旋桨
(6)研究上坡时有无翻倒可能的三轮车
课前回顾·基础速串 课堂释疑·一站突破 课后演练·对点设计
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
结束
突破点(三) 位移和路程
[典题先试]
1.关于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某一段时间内物体运动的位移为零,则该物体一定是
静止的
B.在某一段时间内物体运动的路程为零,则该物体一定是
静止的
C.在直线运动中,物体的位移大小一定等于其路程
课前回顾·基础速串 课堂释疑·一站突破 课后演练·对点设计
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
结束
2.(2017·苏州质检)如图是体育摄影中“平 行追拍法”的成功之作,摄影师眼中清
晰的滑板运动员是静止的,而模糊的背
景是运动的,摄影师用自己的方式表达了运动的美。请问
摄影师选择的参考系是
A.大地
B.太阳
C.自己
() D.步行的人
时,上抛的硬币落回地面猜测正反面,该硬币的大小不能忽
略,不可以看作质点,选项D错误。 答案:A
课前回顾·基础速串 课堂释疑·一站突破 课后演练·对点设计
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
结束
[题后悟通] 位移与路程的区别和联系
位移x
路程s
物理意义 描述物体位置的变化 表示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
决定因素 由初、末位置决定 由实际的运动路径决定
2019年度高三物理一轮复习练习:第一章 第1讲 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 含解析
![2019年度高三物理一轮复习练习:第一章 第1讲 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 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6ec97efca1c7aa00b52acbec.png)
板块三限时规范特训时间: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7分,共70分。
其中1~6为单选,7~10为多选)1.下列关于质点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质点是真实存在的B.原子很小,所以原子就是质点C.质点是一种忽略次要因素的理想化模型D.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大,所以不能看作质点答案 C解析质点是忽略了物体的形状和大小而假想的有质量的点,是一种忽略次要因素的理想化模型,因此A错误,C正确;原子虽然很小,但是在研究其内部结构时,不能将原子看成质点,B错误;地球的质量和体积虽然很大,但在研究地球的公转时地球本身的形状和大小可以忽略,地球可以看成质点,D错误。
2.《西游记》中,常常有孙悟空“腾云驾雾”的镜头,即使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通常也采用“背景拍摄法”:让“孙悟空”站在平台上,做着飞行的动作,在他的背后展现出蓝天和急速飘动的白云,同时加上烟雾效果;摄影师把人物动作和飘动的白云及下面的烟雾等一起摄入镜头。
放映时,观众就感受到“孙悟空”在“腾云驾雾”。
这时,观众所选的参考系是()A.孙悟空B.平台C.飘动的白云D.镜头答案 C解析“背景拍摄法”实际是利用了相对运动的原理,拍摄时“孙悟空”整体不动,而“白云”移动,放映时,观众以“白云”为参考系,认为其“静止”,就会感觉到“孙悟空”在“腾云驾雾”。
故C正确。
3.[2018·枣庄模拟]在中国海军护航编队“巢湖”舰、“千岛湖”舰护送下,“河北锦绣”“银河”等13艘货轮从南海顺利抵达亚丁湾西部预定海域。
此次护航总航程4500海里。
若所有船只运动速率相同,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4500海里”指的是护航舰艇的位移B.研究舰队平均速度时可将“千岛湖”舰看作质点C.以“千岛湖”舰为参考系,“巢湖”舰一定是运动的D.根据题中数据可求出此次航行过程中的平均速度答案 B解析“4500海里”指的是护航舰艇的路程,研究舰队平均速度时可将“千岛湖”舰看作质点,但题中未给出位移与时间,无法计算平均速度。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1章第1课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课时作业(含解析)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1章第1课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课时作业(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85b287078bd63186bdebbc3f.png)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第一单兀直线运动的基本概念与规律第1课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题号123456789答案、单项选择题1 •如图所示是汽车的速度计,某同学在汽车中观察速度计指针位置的变化•开始时指针指示在如图甲所示的位置,经过8s后指针指示在如图乙所示的位置,若汽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那么它的加速度约为()答案:C2. 如图所示为高速摄影机拍摄到的子弹穿透苹果瞬间的照片.该照片经放大后分析出,在曝光时间内,子弹影像前后错开的距离约为子弹长度的1%- 2%.已知子弹飞行速度约为500 m/s,由此可估算出这幅照片的曝光时间最接近()A. 211 m/s B .— 2 2C. 1.4 m/s D . 0.6 m/s解析:甲图所示为初速度,示数约是20 km/h~5.6 m/s,乙图所示是末速度,示数约是60 km/h疋16.7 m/s,则加速度a=16.7 —5.62m/s ~ 1.4 m/s 2,故C选项正确.5.0 m/s 2A. 10「3 s B . 10「6 sC. 10「9 s D . 10「12 s解析:在曝光时间内,子弹的运动可简化为匀速运动,影像前后错开的距离对应在该时间内的位移,子弹长度的数量级为10_2 m.故子弹的位移数量级为10_4 m,而子弹飞行速度X 10「°—7约为500 m/s,故曝光时间估算为t = = - s = 2X 10 s,最接近B选项.v 500答案:B3. A、B两物体均做匀变速直线运动,A的加速度a i= 1.0 m/s2, B的加速度a2=- 2.0 m/s2, 根据这些条件作出下列判断,其中正确的是()A. B的加速度大于A的加速度B. A做的是匀加速运动,B做的是匀减速运动C. 任意时刻两个物体的速度都不可能为零D. 两个物体的运动方向一定相反解析:加速度是矢量,负号不表示大小,A正确;两物体的初速度方向不确定,不能判断是加速还是减速,B错误;若两个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某时刻的速度均可为零,C错误;题意没有规定两个物体开始的运动方向,可能是相同的,D错误.答案:A4•甲、乙两人同时由相同位置A沿直线运动到同一位置B,甲先以速度v i匀速运动了一半路程,然后以速度V2匀速走完了剩下的后一半路程;乙在由A地运动到B地的过程中,前一半时间内运动速度为V i,后一半时间内乙的运动速度为V2,若V i V V2,则甲与乙相比较( )A. 甲先到达B地B. 乙先到达B地C. 只要v i、V2取值合适,甲、乙两人可以同时到达D. 以上情况都有可能xx —x 2V1V2解析:设AB两地相距x,则t甲=—^―,所以v甲=厂=—设乙从A^B经历时2v i 2V2t 甲v i+ V2t tv i + v2 一 22 2 v i + v2 v 乙(v i + v2)间为t,贝y v 乙= -------- =,所以= ------------ .由于(V i+ V2)—4v i V2= (v 1 —V2)>0, t 2 —4V i V2V甲所以一V乙>0甲,所以由& =:得t乙v t甲,即乙先到达B地,应选B.答案:B5.—个质点做方向不变的直线运动,加速度的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相同,但加速度大小逐渐减小直至为零.在此过程中()A速度逐渐减小,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速度达到最小值B. 速度逐渐增大,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速度达到最大值C. 位移逐渐增大,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位移将不再增大D. 位移逐渐减小,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位移达到最小值解析:因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同,故物体速度要增加,只是速度增加变慢一些,最后速度达到最大值.因质点沿直线运动方向不变,所以位移一直增大.答案:B二、不定项选择题6.2009年1月,中国海军护航舰艇编队用时10天抵达亚丁湾、索马里海域为中国商船护航.如图所示,此次护航从三亚启航,经南海、马六甲海峡,穿越印度洋,总航程四千五百海里.关于此次护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当研究护航舰艇的运行轨迹时,可以将其看作质点B. “四千五百海里”指的是护航舰艇的航行位移C. “四千五百海里”指的是护航舰艇的航行路程D. 根据题中数据我们可以求得此次航行的平均速度解析:将护航舰艇看作质点可较方便的研究其运行轨迹,故A对;由题图可知,“四千五百海里”指的是护航舰艇的航行路程,而不是位移,故B错,C对;平均速度是位移与所用时间的比值,故D错.答案:AC7 •如图所示,是A、B两质点运动的速度图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tj/flll-SA. A质点以10 m/s的速度匀速运动10~~ i 4B. B质点先以5 m/s的速度与A同方向运动1 s,而后停了1 s,最后i5―B;以5 m/s相反方向的速度匀速运动I 2 ! ro】: 3 thC. B质点最初3 s内的位移是0 m-5\ ;oD. B质点最初3 s内的路程是15 m解析:B质点第1 s内的位移为5 m第2 s内静止,第3 s内的位移为一5 m,故前3 s 内,B质点的位移为0,路程为10 m,选项D错,A B C对.答案:ABC&跳水比赛是我国的传统优势项目•第29届奥运会上我国某运动员正在进行10 m跳台跳水比赛,若只研究运动员的下落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前一半时间内位移小,后一半时间内位移大B. 前一半位移用的时间短,后一半位移用的时间长解析:设人奔跑的最小速度是 v ,火车速度是V 0,这个位置离隧道右出口 A 的距离为X 1,C. 为了研究运动员的技术动作,可将正在比赛的运动员视为质点D. 运动员在下落过程中,感觉水面在匀速上升 解析:运动员的下落过程阻力很小,可看作是自由落体运动,故前一半时间内的位移小 于后一半时间内的位移, A 对;前一半位移所用时间大于后一半位移所用时间, B 错;研究运 动员技术动作时,其大小不能忽略, C 错;运动员相对水面加速下降,则水面相对运动员加速 上升,D 错. 答案:A 9.三个质点A 、B 、C 均由N 点沿不同路径运动至 M 点,运动轨迹如图所示, 三个质点同时从 N 点出发,同时达到 M 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三个质点从 N 点到M 点的平均速度相同 B. 三个质点任意时刻的速度方向都相同 C. 三个质点从 N 点出发到任意时刻的平均速度都相同 CD.三个质点从 N 点到M 点的位移相同,路程不同 一 Ax 解析:根据平均速度的定义式 v = jt ,知选项A 对;质点速度方向沿轨迹切线方向, 故三个质点的速度方向不相同,选项 B 错;位移是指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在任 意时刻,三个质点的位移方向不同,只有均到达 M 点后,位移方向相同,故选项 C 错,选项D对.答案:AD 三、非选择题 10.如图所示,一修路工在长为 x = 100 m 的隧道中,突然发现一列火车出现在离右隧 道口 (A)x o = 200 m 处,修路工所处的位置在无论向左还是向右跑恰好能安全脱离危险的位 置•问这个位置离隧道右出口距离是多少?他奔跑的最小速度至少应是火车速度的多少倍? Bi II2X i x o X 2 X o + x 离隧道左出口 B 的距离为X 2,则由题意可得: 一=—,—= -------- ,X i + X 2= x ,已知X o = 200 m,V V o V V oX = 100 m.解以上三个方程得: 1X i = 40 m , v = V 0.5 1答案:40 m 匸倍511. 汽车从甲地由静止出发,沿直线运动到丙地,乙在甲、丙两地的中点.汽车从甲地 匀加速运动到乙地,经过乙地时的速度为60 km/h ;接着又从乙地匀加速运动到丙地,到丙地时速度为120 km/h ,求汽车从甲地到达丙地的平均速度.解析:设甲、丙两地距离为 21,汽车通过甲、乙两地的时间为 「,通过乙、丙两地的时间为12.2111 = ------------------ =—(V 甲+ v 乙)/2 v 乙— 21 v 乙2乙+ v 丙)t2=(v 乙+ v 丙)/2 = v 乙+ v 丙,所以 V甲丙= = =45 km/h.答案:45 km/h12. 一辆汽车从静止开始匀加速开出, 然后保持匀速运动, 最后匀减速运动,直到停止, F 表给出了不同时刻汽车的速度:(1)汽车做匀速运动时的速度大小是否为 12 m/s ?汽车做加速运动时的加速度和减速运 动时的加速度大小是否相等?(2) 汽车从开出到停止共经历的时间是多少? (3) 汽车通过的总路程是多少? 解析:(1)是;不相等.加速运动从 0增到12 m/s ;减速运动从12 m/s 到0,变化量的大小一样,但所需时间不一样.V 0+ V甲到乙是匀加速运动,由 X = 2 • t 得:从乙到丙也是匀加速运动,由X = V0;V ・t 得:21 11 +122V 乙 + V 丙(2)汽车做匀减速运动的加速度a2= V1 t V°= 3—9 m/s 2=— 6 m/s :设汽车经t '秒停止,^v / ^v / o 3t,= v -------- v_ = —__ s = 0.5 s .总共经历的时间为10.5 s + 0.5 s = 11 s.a2 —66 — 3 2 2(3)汽车做匀加速运动的加速度a i=—〔m/s = 3 m/s,汽车匀加速运动的时间11 = 12—0 、0—12 一一、s = 4 s,匀减速的时间12= s = 2 s,匀速运动的时间为13= (t —11 —12) = (11 —3 —6v v 12 124—2)s = 5 s,则汽车总共运动的路程s = 2^ + vt 2 + ?t 3= 2 % 4+ 12X 5+ ? x2 m= 96 m.答案:(1)是不(2)11 s (3)96 m。
(全国版)19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1章运动的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1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习题课件
![(全国版)19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1章运动的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1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习题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3f7b320581b6bd97f19ea42.png)
7. (多选)一质点沿一边长为 2 m 的正方形轨道运动, 每 秒钟匀速移动 1 m,初始位置在 bc 边的中点 A,由 b 向 c 运动,如图所示, A、B、C、D 分别是 bc、cd、da、ab 边 的中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第 2 s 末的瞬时速度大小是 1 m/s 2 B.前 2 s 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m/s 2 C.前 4 s 内的平均速率为 0.5 m/s D.前 4 s 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2 m/s
解析
当物体的形状、 大小对我们所研究的问题影响不
大可以忽略时, 物体可以看做质点。 评委需要根据体操运动 员的动作情况评分,所以不能看做质点,A 错误,D 正确; 质点是理想化的模型,现实中是不存在的,B 错误;几何中 的点没有质量,而质点是一个有质量的点, C 错误。
2. 2015 年 9 月 3 日, 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 70 周年的阅 兵仪式上,空中加油机编队米秒不差通过天安门广场上空, 如图为歼-10 战斗机在空中加油的情景,以下列哪个物体 为参考系,可以认为加油机是运动的 ( )
解析
研究赛车通过某个弯道的技术动作时, 不能忽略
赛车的大小和形状,所以不能把该车看成质点,故 A 错误; 位移是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 路程是运动轨迹的 长度,故赛车手的位移为 9 km,路程为 15 km,故 B 错误; x 60 整个过程中赛车手的平均速度为 v= = 9× km/h= 108 5 t km/h,故 C 错误;车内速度计指示的是赛车通过某位置的 瞬时速率,故 D 正确。
8. A、B、C 三物体同时、同地、同向出发做直线运动, 如图所示是它们运动的位移 —时间图象,由图象可知它们 在 t0 时间内( )
A. v A= v B= v C B. v A> v B> v C C.t0 时刻之前 A 一直在 B、C 的后面 D.A 的速度一直比 B、C 的要大
高中物理大一轮复习第01章 随堂演练及课时跟踪 01(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
![高中物理大一轮复习第01章 随堂演练及课时跟踪 01(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https://img.taocdn.com/s3/m/595867f3551810a6f524866a.png)
高中物理大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01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Lex Li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有的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
有选错的得0分。
01、根据材料,结合已学的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甲为我国派出的军舰护航线路图,总航程4 500海里,总航程4 500海里指的是位移B.图甲为我国派出的军舰护航线路图,总航程4 500海里,总航程4 500海里指的是路程C.如图乙所示是奥运火炬手攀登珠峰的线路图,由起点到终点火炬手所走线路的总长度是火炬手的位移D.如图丙所示是高速公路指示牌,牌中“25 km”是指从此处到下一个出口的位移是25 km 02、如图所示,飞行员跳伞后飞机上的其他飞行员(甲)和地面上的人(乙)观察跳伞飞行员的运动后,引发了对跳伞飞行员运动状况的争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两人的说法中必有一个是错误的B.他们的争论是由于选择的参考系不同而引起的C.研究物体运动时不一定要选择参考系D.参考系的选择只能是相对于地面静止的物体03、为了使公路交通有序、安全,路旁立了许多交通标志,如图所示,甲图是限速标志,表示允许行驶的最大速度是80 km/h;乙图是路线指示标志,此处到青岛还有150 km.上述两个数据表达的物理意义是()A.80 km/h是平均速度,150 km是位移B.80 km/h是瞬时速度,150 km是路程C.80 km/h是瞬时速度,150 km是位移D.80 km/h是平均速度,150 km是路程04、科学研究表明,在太阳系的边缘可能还有一颗行星——幸神星.这颗可能存在的行星是太阳系现有的质量最大的行星,它的质量是木星质量的4倍,它的轨道与太阳的距离是地球与太阳的距离的几千倍.根据以上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幸神星质量太大,不能看做质点B.研究幸神星绕太阳运动,不能将其看做质点C.比较幸神星运行速度与地球运行速度的大小关系,可以选择太阳为参考系D.幸神星运行一周的位移要比地球运行一周的位移大05、红军长征途中一支100 m长的队伍匀速前进,通信兵从队尾赶到队前传达命令,然后立即返回,当通信兵回到队尾时,队伍已前进了200 m,在这个过程中,通信兵的位移大小是()A.400 m B.100 mC.200 m D.300 m06、(2014年黄山模拟)一足球以12 m/s的速度飞来,被一脚踢回,踢出时速度大小为24 m/s,球与脚接触时间为0.1 s,则此过程中足球的加速度为()A.120 m/s2,方向与踢出方向相同B.120 m/s2,方向与飞来方向相同C.360 m/s2,方向与踢出方向相同D.360 m/s2,方向与飞来方向相同07、(2014年阜阳模拟)在街头的理发店门口,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标志:一个转动的圆筒,外表有彩色螺旋斜条纹,我们感觉条纹在沿竖直方向运动,但实际上条纹在竖直方向并没有升降,这是由于圆筒的转动而使我们的眼睛产生的错觉.如图所示,假设圆筒上的条纹是围绕圆筒的一条宽带,相邻两圈条纹在沿圆筒轴线方向的距离(即螺距)为L=10 cm,圆筒沿逆时针方向(从俯视方向看),以2 r/s的转速匀速转动,我们感觉到的升降方向和速度大小分别为()A.向上10 cm/sB.向上20 cm/sC.向下10 cm/sD.向下20 cm/s08、(多选)关于速度、速度的变化和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中可能正确的是()A. 速度变化的方向为正,加速度的方向为负B. 物体加速度增大,速度反而越来越小C. 速度越来越大,加速度反而越来越小D. 加速度既不与速度同向,也不与速度反向09、一个质点做方向不变的直线运动,加速度的方向始终与速度的方向相同,但加速度大小先保持不变,再逐渐减小直至为零,则此些过程中()A.速度先逐渐变大,然后再逐渐减小,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速度达到最小值B.速度先均匀增加,然后增加得越来越慢,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速度达到最大值C.位移逐渐增大,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位移将不再增大D.位移先逐渐增大,后逐渐减小,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位移达到最小值10、一质点沿一边长为2 m的正方形轨道运动,每秒钟匀速移动1 m,初始位置在bc边的中点A,由b向c运动,如图所示,A、B、C、D分别是bc、cd、da、ab边的中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第2 s末的瞬时速率为1 m/sB. 前2 s内的平均速度为2m/sC. 前4 s内的平均速率为0.5 m/sD. 前2 s内的平均速度为2 m/s11、(2015安徽合肥模拟)(多选)沿直线做匀变速运动的一列火车和一辆汽车的速度分别为v1和v2,v1、v2在各个时刻的大小如表所示,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A. 火车的速度变化较慢B. 汽车的加速度较小C. 火车的位移在减小D. 汽车的位移在增加12、(2015安徽黄山模拟)(多选)如图所示,每个小方格是边长为1 m的正方形,物体沿曲线轨迹的箭头方向运动,AB、ABC、ABCD、ABCDE四段曲线轨迹运动所用的时间分别是:1 s、2 s、3 s、4 s。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推荐下载 2 第一节 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
1.
如图所示,帆板在海面上以速度v 朝正西方向运动,帆船以速度v 朝正北方向航行,以帆板为参照物( )
A .帆船朝正东方向航行,速度大小为v
B .帆船朝正西方向航行,速度大小为v
C .帆船朝南偏东45°方向航行,速度大小为2v
D .帆船朝北偏东45°方向航行,速度大小为2v
解析:选D.以帆板为参照物,帆船具有朝正东方向的速度v 和朝正北方向的速度v ,两速度的合速度大小为2v ,方向朝北偏东45°,故选项D 正确.
2.
如图所示为一种常见的身高体重测量仪.测量仪顶部向下发射波速为v 的超声波,超声波经反射后返回,被测量仪接收,测量仪记录发射和接收的时间间隔.质量为M 0的测重台置于压力传感器上,传感器输出电压与作用在其上的压力成正比.当测重台没有站人时,测量仪记录的时间间隔为t 0,输出电压为U 0,某同学站上测重台,测量仪记录的时间间隔为t ,输出电压为U ,则该同学身高和质量分别为( )
A .v (t 0-t ),M 0U 0U
B .12v (t 0-t ),M 0U 0U
C .v (t 0-t ),M 0
U 0(U -U 0) D .12v (t 0-t ),M 0U 0
(U -U 0) 解析:选D.设测量仪高度和人的身高分别为H 和h ,根据题意,没有站人时有H =v t 02,站人时有H -h =v t 2,得h =t 0-t 2
v ;又由传感器输出的电压与作用在其上的压力成正比,则没有站人时U 0=kM 0g ,站人时U =k (M 0+m )g ,得m =M 0U 0
(U -U 0),故D 项正确.
推荐下载 3.一个质点做方向不变的直线运动,加速度的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相同,但加速度大小逐渐减小直至为零,则在此过程中( )
A .速度逐渐减小,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速度达到最小值
B .速度逐渐增大,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速度达到最大值
C .位移逐渐增大,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位移将不再增大
D .位移逐渐减小,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位移达到最小值
解析:选B.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物体做加速运动,加速度减小到零,速度达到最大,由于速度方向不变,则位移逐渐增大,加速度减小到零,位移继续增大.故B 正确,A 、C 、D 错误.
4.2017年8月24日中越“跨越——2017”联合军事演习在东海空域举行.假设有一架直升机以加速度a 从地面由静止开始竖直向上起飞,已知直升机在上升过程中每秒钟的耗油量V =pa +q (p 、q 均为常数),若直升机欲加速上升到某一高度处,且耗油量最小,则其加速度大小应为( )
A.p q
B .q p C.p +q p D .p +q q
解析:选 B.由h =12
at 2知直升机的运动时间t =2h a ,则其上升过程中耗油总量V 总=Vt =(pa +q )2h a = 2h ⎝ ⎛⎭
⎪⎫p 2a +q 2a +2pq ,由数学知识得要使V 总最小,应有p 2a =q 2a ,即a =q p ,B 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