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图题举例-教学教案

合集下载

初中尺规作图教案

初中尺规作图教案

初中尺规作图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尺规作图的概念和基本作图方法。

2. 能够运用尺规作图解决简单的几何问题。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1. 尺规作图的基本概念和作图方法。

2. 尺规作图在解决几何问题中的应用。

教学准备:1. 直尺、圆规和练习本。

2. 教学课件或黑板。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入尺规作图的概念,让学生了解尺规作图的起源和发展。

2. 展示一些常见的尺规作图问题,引发学生的兴趣。

二、尺规作图的基本概念(10分钟)1. 讲解直尺和圆规的使用方法,强调直尺无刻度,圆规无刻度的要求。

2. 介绍尺规作图的基本作图方法,如作直线、线段、射线、圆等。

三、尺规作图的基本作图方法(10分钟)1. 讲解作直线、线段、射线的作图方法。

2. 示范作圆和圆弧的作图方法。

四、尺规作图的应用(10分钟)1. 讲解尺规作图在解决几何问题中的应用,如作角的平分线、垂直平分线等。

2. 示例讲解如何运用尺规作图解决实际几何问题。

五、练习与巩固(10分钟)1. 布置一些简单的尺规作图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 学生互相检查,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六、总结与反思(5分钟)1. 让学生总结尺规作图的概念和基本作图方法。

2. 学生分享自己在解决问题中的心得体会。

教学延伸:1. 进一步学习尺规作图的其他作图方法,如作圆的内接多边形等。

2. 运用尺规作图解决更复杂的几何问题。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尺规作图的基本概念和作图方法,让学生掌握了尺规作图的基本技能。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同时,布置适量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知识。

高中数学作图问题教案模板

高中数学作图问题教案模板

高中数学作图问题教案模板
教学内容:作图问题
教学目标:学生能够灵活运用几何知识和作图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步骤:
1. 导入:通过展示一道实际生活中的作图问题引起学生兴趣,如“如何用尺子和直尺画出一个边长为5cm的正方形”。

2. 学习方法:介绍几何作图基本工具,包括尺子、直尺、圆规等,以及常见的作图方法,如画线段、画圆等。

3. 实践训练:让学生通过练习掌握作图的基本要领,如如何画出平行线、垂直线、等分线段等。

4. 拓展延伸:让学生尝试解决更复杂的作图问题,如根据给定条件画出一个正五边形、求两个圆的公共切线等。

5. 总结反思:让学生总结本节课学习到的几何作图方法,以及在解决作图问题时的注意事项和技巧。

教学资源:尺子、直尺、圆规、作图纸、教科书等。

作业布置:让学生完成一系列作图问题的练习题,并要求他们写出解题思路和步骤。

教学反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和评价,帮助他们及时纠正错误,提高作图能力。

教学评估:通过课堂练习和作业检查,评估学生对作图问题的掌握程度和解决能力。

课时49_总复习_初中数学总复习第二十八讲:尺规作图-教案

课时49_总复习_初中数学总复习第二十八讲:尺规作图-教案

初中数学总复习第28 讲尺规作图【教学目标】通过复习,能掌握五种基本作图,并利用这些基本作图灵活解决与三角形、圆有关的作图。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是能利用五种基本作图,灵活解决与三角形、圆有关的作图。

教学难点是能利用五种基本作图,灵活解决与三角形、圆有关的作图。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内容设计意图一、复习引入通过动画的演示,让学生回忆起这五种基本作图。

知识点一:五种基本尺规作图例1:如图,△ABC中,AB>AC,∠CAD为△ABC的外角,观察尺规作图的痕迹,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A.∠DAE=∠BB.∠EAC=∠CC. AE//BCD.∠DAE=∠EAC分析:尺规作图→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DAE=∠B→AE//BC→∠EAC=∠C,从而答案是 D。

方法点拨:审题→析图(基本作图)→解图(平行线性质与判定)例2:已知△ABC(AC<BC),用尺规作图的方法在BC 上确定一点P,使 PA+PC=BC,则符合要求的作图痕迹是()分析:可得方法点拨:审题→析图(基本作图)→解图例 3:(1)按如下步骤作图:①分别以点 A,C 为圆心,大于1/2 AC 的长为半径在 AC 两边作弧,交于两点 M,N;②连接 MN,分别交 AB,AC 于点D,O;③过点 C 画CE∥AB交MN 于点 E,连接 AE,CD.(2)求证:四边形 ADCE 是菱形;(3)当∠ACB=90°,BC=6,△ADC的周长为 18 时,求四边形 ADCE 的面积.分析:由“分别以点 A,C 为圆心,大于 1/2 AC 的长为半径在 AC 两边作弧,交于两点 M,N”这个条件可知作 AC 的中垂线,再按照以下的思路就可以解决问题了。

解:(2)证明:由(1)可知直线DE是线段AC的垂直平分线AC ⊥DE,即∠AOD=∠COE=90︒, AO=COCE// A B,∴∠1=∠2,∴在∆AOD和∆COE中⎧∠AOD=∠COE⎪AO=CO⎨ ⎪∠1=∠2⎩∴∆AOD≌∆COE(ASA)∴OD=OE,AC ⊥DE, AO=CO∴四边形ADCE是菱形.方法点拨:审题→析图(基本作图)→作图→解图(菱形性质与判定及全等)思想方法审题:转化思想注意:1.一定要保留作图痕迹;2.注意不要漏了作图结论。

初中数学绘图教案

初中数学绘图教案

初中数学绘图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几何图形的绘制方法。

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基本几何图形的绘制方法。

2. 利用绘图工具(如直尺、圆规、三角板等)进行绘图。

3. 绘制平面几何图形的步骤和技巧。

教学重点:1. 基本几何图形的绘制方法。

2. 利用绘图工具进行绘图。

教学难点:1. 绘制复杂平面几何图形。

2. 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几何图形绘制课件或黑板。

2. 学生准备直尺、圆规、三角板等绘图工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展示一些实际生活中的几何图形,引导学生关注几何图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学生分享自己对几何图形的认识和绘制经验。

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教师介绍基本几何图形的绘制方法,如直线、射线、角、三角形、圆形等。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绘制基本几何图形,掌握绘制方法。

三、绘图技巧讲解(10分钟)1. 教师讲解如何利用直尺、圆规、三角板等绘图工具进行绘图。

2. 学生通过实践,掌握绘图工具的使用方法。

四、课堂练习(10分钟)1. 学生独立完成课堂练习,绘制给定的几何图形。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和感悟。

六、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绘制一个复杂的平面几何图形。

2. 总结自己在绘制过程中的经验和问题,与同学交流。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关注几何图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让学生动手实践,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同时,教师应及时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不同学生进行个别指导,提高学生的绘图水平。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尝试引入更多实际应用场景,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几何图形的重要性。

课堂实践:小学平行四边形作图教案

课堂实践:小学平行四边形作图教案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平行四边形作图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

通过学习平行四边形作图,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于几何图形的认识和理解,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下面,我将为大家介绍一篇小学平行四边形作图的教案。

一、教学目标1、认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及构成方式;2、学会在空白纸上画出完整平行四边形的能力;3、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内容1、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性质及构成方式;2、使用尺规绘制平行四边形;3、通过图形拼接的方式构建平行四边形。

三、教学过程1、引入通过使用幻灯片展示多个平行四边形图形,让学生尝试找出他们之间的相同特征,并帮助他们明确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和定义。

2、讲解教师通过讲解幻灯片,用简单易懂的语言解释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性质及构成方式,让学生对于平行四边形的概念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3、练习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平行四边形的构成方式,教师可以先进行小习题的训练。

如:在纸上画一条线段,再垂直这条线段在其上面再画一条线段,再也垂直这条线段,在其下面再画一条线段,最后连接左右两端点,形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让学生跟随教师的指导进行操作,学会绘制平行四边形。

4、拓展为了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教师可以再进行一些拓展性的练习,如:给学生一些小图形,要求他们拼接成一个完整平行四边形。

这样既可以加深学生对于平行四边形的认识,又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四、教学成果通过教学,学生已经掌握了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性质及构成方式,并具有在纸上绘制平行四边形的能力,能够进行一些简单的练习。

学生还通过拓展性的练习加深了对于平行四边形的认识,提高了他们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五、总结通过这次课堂实践,学生们深刻认识到了平行四边形的重要性,同时也发现绘制平行四边形是一种非常有趣的活动,也是学习数学的一个重要环节。

通过不断的练习,学生们的画图技能得到了极大提高,创造力和动手能力也得到了全面提升,为将来的学习生活打下了基础。

初中化学图像类试题教案

初中化学图像类试题教案

初中化学图像类试题教案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观察图像学习化学知识,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

教学内容:化学图像类试题
教学步骤:
一、导入(5分钟)
1. 引入化学图像类试题的话题,让学生了解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2. 让学生观看几幅化学图像,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学习(15分钟)
1. 让学生观察第一幅化学图像,并回答相关问题。

2. 解释第一幅图像中所展示的化学现象和原理。

3. 让学生观察第二幅化学图像,并回答相关问题。

4. 解释第二幅图像中所展示的化学现象和原理。

三、讨论(15分钟)
1. 让学生分享他们对化学图像的理解和看法。

2. 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探讨化学图像中的化学原理和现象。

3. 提出挑战性问题,激发学生思考和探究。

四、总结(5分钟)
1. 总结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和重点。

2. 强调化学图像对学习化学知识的帮助和重要性。

五、作业布置(5分钟)
1. 布置作业:让学生以化学图像为题材,自己创作一幅化学图像,并写出相关的化学原理和现象。

2. 提醒学生做好作业的时间规划和准备。

教学反思:
通过化学图像类试题教学,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分析图像来学习化学知识,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同时,也能够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和探究欲望,提高他们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培养他们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也要注意引导学生将观察到的化学现象与理论知识相结合,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趣味作图小学数学教案

趣味作图小学数学教案

趣味作图小学数学教案
年级:小学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 了解作图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锻炼学生观察、思考和创造能力;
3.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内容:
1. 讲解作图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演示如何用尺规画出几何图形;
3. 引导学生进行趣味作图活动。

教学准备:
1. 尺规板、圆规、铅笔等作图工具;
2. 几何图形的模板。

教学过程:
1. 导入(10分钟):介绍作图的概念和重要性,引导学生对作图的兴趣。

2. 演示(15分钟):老师演示如何用尺规画出不同的几何图形,并解释每个步骤的原理和方法。

3. 活动(25分钟):让学生根据老师的演示,自己动手画出几何图形,如正方形、三角形等,并进行比赛看谁画得最快、最准确。

4. 总结(10分钟):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作图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加练习,提高作图的技巧。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趣味作图活动,学生不仅学会了作图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还培养了他们的观察、思考和创造能力,激发了对数学的兴趣。

希望学生在未来的学习中能够善于运用作图的方法,解决各种数学问题。

初中生物作图方法教案

初中生物作图方法教案

初中生物作图方法教案
目标:学生能够掌握基础的生物作图方法,能够准确、清晰地表达实验结果或生物概念。

教学内容:
1.生物作图的基本要求
2.常用的生物作图工具
3.生物作图的步骤和技巧
教学步骤:
一、导入
教师出示几幅生物图像,引导学生观察并讨论如何做到准确、清晰的生物作图。

二、讲解
1.生物作图的基本要求:准确、清晰、简洁、美观。

2.常用的生物作图工具:铅笔、尺子、细线笔、颜色铅笔等。

3.生物作图的步骤和技巧:先轻轻用铅笔勾勒出轮廓,再用细线笔描绘细节,最后用颜色铅笔上色。

三、实践
学生根据给出的实验数据或生物概念,进行生物作图实践。

教师在旁边指导和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四、总结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图成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强调生物作图的重要性和技巧。

五、作业
布置作业:学生在家中选择一个生物概念进行作图,并写出作图步骤和心得体会。

六、反馈
下节课开始前,教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阅和反馈,鼓励学生继续努力提高作图水平。

教学效果评价:
通过教学,学生能够掌握基础的生物作图方法,能够准确、清晰地表达实验结果或生物概念,提高了生物实验数据记录和表达能力。

初中化学图表题教案

初中化学图表题教案

初中化学图表题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化学图表的基本结构和内容,并能够准确地解读和分析化学图表。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讲解、示范和练习等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分析和归纳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图表题解答能力。

3. 情感态度:培养学生对化学图表的兴趣和热情,激发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探索和发现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1. 理解化学图表的基本结构和内容。

2. 掌握化学图表的解题方法和技巧。

三、教学难点:1. 分析和解答复杂化学图表题。

2. 理解图表中的化学概念和关系。

四、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围绕化学图表的解题方法和技巧展开,包括化学方程式、元素周期表、化合物式等图表的解读和分析。

通过示范和练习,帮助学生掌握化学图表题的解答技巧和方法。

五、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一幅化学图表,并提出几个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解:介绍化学图表的基本结构和内容,包括化学方程式、元素周期表、化合物式等,重点讲解化学方程式和元素周期表的解读方法。

3.示范:老师通过几个具体例题的解答,演示化学图表题的解答过程和技巧,引导学生掌握解题方法。

4.练习:分发练习册,让学生进行一定数量的化学图表题练习,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

5.总结: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化学图表题的重点和难点,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围绕化学图表的解题方法和技巧展开,采用了讲解、示范和练习等多种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掌握化学图表题的解答技巧和方法。

希望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化学图表的知识。

画图的教案_5

画图的教案_5

画图的教案画图的教案1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知道“曲线”工具的用途,从而判断和选择“曲线”工具认知“曲线”的存在并了解其重要性,学会保存文件及打开文件2.能力目标:通过学习,学会选择和运用“曲线”工具绘出图形3.情感目标:在欣赏图片重,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意识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文件的保存与打开,“曲线”工具的用法难点:“曲线”工具中的用法及一个弯曲与两个弯曲的不同画法教学设计:第一课时:1.课件演示,导入新课师: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画图”中“椭圆”工具的用法,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曲线”工具的用法,首先,我们来欣赏一组图片。

(课件演示)师:通过这些图片,我们发现“曲线无处不在”,如果缺少曲线,生活九号亏变得单调乏味。

下面请大家找一找,在你们身边还有哪些曲线事物呢?(生寻找,回答)师:看来曲线组成世界的一部分,十分重要,那么今天我们也动手把曲线加入到我们的图画中。

2.师提出任务,生自主探究(打开“画图”软件)师:上节课,我们用“椭圆”工具画太阳要“三步走”,请位同学说说哪三步走呢?(生答)师:好,同样,画曲线时大家可以仿照画太阳的方法,自己动手试一试。

任务一:画出2个弯的图形(1)展示图片,提出任务(展示课件2)(2)生自主探究,师巡回指导(若发现有多人出现共同问题,可暂停讲解)(3)生展示作品并讲解方法(4)师总结评价(概括出“三步走”,先画出直线,后拖动两次才行)任务二:画出1个弯的曲线图形(1)展示图片,观察对比(展示课件1)师:比一比,这两副图中曲线有什么区别?(一个是1个弯的,一个是2个弯的)(2)师提出任务,生解决任务(若发现有共同问题,可停下讲解)(3)生展示作品并讲解其方法(4)师总结评价(概括出1个弯的曲线与2个弯的曲线画法的异同点)任务三:画封闭曲线图形(1)展示图片,观察对比(展示课件2)师:看一看,这种曲线与刚才的两种曲线又有什么区别?(是封闭图形)(2)师提出任务,生自主探究师:因为画曲线时,先画出直线而封闭图形的终点与起点师是同一点,那么我们画出的第一步还是直线吗?想一想,动手试一试。

初中双曲线画图教案模板

初中双曲线画图教案模板

初中双曲线画图教案模板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双曲线的定义和性质,能够识别和描述双曲线。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

3. 通过对双曲线的探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双曲线的定义和性质2. 双曲线的画法3. 双曲线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双曲线的定义和性质2. 双曲线的画法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双曲线的性质和画法。

2. 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直观展示双曲线的图形和变化过程。

3. 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协作能力。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双曲线图形,如卫星轨迹、声音传播等,引发学生对双曲线的兴趣,进而导入新课。

2. 自主探究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双曲线的性质,如渐近线、离心率等。

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总结双曲线的性质,并能够描述双曲线的基本特点。

3. 教师讲解根据学生的自主探究结果,教师进行讲解,详细介绍双曲线的定义、性质和画法。

通过示例,讲解双曲线的画法步骤,让学生掌握双曲线的画图技巧。

4. 练习与反馈学生根据教师讲解的方法,独立完成双曲线的画图练习。

教师对学生的练习进行点评,及时给予反馈,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 应用拓展引导学生运用双曲线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卫星轨道计算、信号传播等。

通过解决问题,让学生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准确描述双曲线的性质和画法。

2. 学生能够运用双曲线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学生具备良好的合作意识和探究能力。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制定合适的辅导措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八、课后作业1. 复习双曲线的定义和性质,总结双曲线的基本特点。

2. 练习双曲线的画图,熟练掌握画图技巧。

作图题举例数学教案

作图题举例数学教案

作图题举例数学教案标题:数学教案 - 制作图形题一、课程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图形概念和性质。

2. 学生能通过制图理解并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如何制作和解析几何图形。

主要涉及以下内容:1. 点、线、面的基本概念2. 直线、射线、线段的区别3. 三角形、四边形、多边形等基本形状的性质4. 如何使用直尺和圆规绘制简单的几何图形5. 解析几何图形,包括计算长度、角度和面积等三、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10分钟):教师可以通过展示生活中的几何图形来引入课题,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图形的特点和性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 讲解新知(30分钟):首先,教师介绍点、线、面的基本概念,并讲解直线、射线、线段的区别。

然后,详细解释各种基本形状的性质,如三角形、四边形、多边形等。

接着,教授如何使用直尺和圆规绘制简单的几何图形。

3. 实践操作(30分钟):让学生亲手绘制一些简单的几何图形,例如正方形、长方形、圆形等,同时让他们测量并计算这些图形的长度、角度和面积。

4. 案例分析(20分钟):给出一些具体的例子,比如建筑工地上的一个矩形区域需要铺上草皮,让学生计算需要多少平方米的草皮。

这样可以让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5. 小结与作业(10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以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方法:1. 直观教学法:通过实物或模型展示,使学生直观地感知和理解几何图形。

2. 探究式教学法:鼓励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探究图形的性质和规律。

3. 启发式教学法:通过提问和讨论,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五、教学评价:1. 过程性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评估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结果性评价:通过作业和测验,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六、教学反思:教师应及时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以便进行改进。

初中物理画图全套教案

初中物理画图全套教案

初中物理画图全套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并掌握画图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 能够运用画图来解决物理问题。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学内容:1. 画图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 画图在物理中的应用。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画图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2. 提问:你们认为画图在物理学习中有什么作用?二、讲解画图的基本方法和技巧(10分钟)1. 讲解如何画直线、曲线、角度等基本图形。

2. 讲解如何标注尺寸、角度、文字等。

3. 讲解如何使用画图工具,如直尺、圆规、三角板等。

三、画图在物理中的应用(10分钟)1. 讲解如何利用画图来解决物理问题,如绘制力的合成图、速度时间图等。

2. 举例说明画图在物理中的应用,如解决力学问题、电路问题等。

四、练习画图(10分钟)1. 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简单的画图练习,如绘制力的合成图、速度时间图等。

2. 让学生互相交流、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五、总结和拓展(5分钟)1. 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让学生明确画图在物理学习中的重要性。

2. 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运用画图来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掌握画图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 学生能够运用画图来解决物理问题。

3. 学生对画图在物理学习中的作用有明确的认识。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掌握画图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通过练习和应用,让学生真正体会到画图在物理学习中的重要性。

同时,也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画图方面取得更好的成绩。

湖北省黄冈市中考物理专题复习《作图专题》教学设计2-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物理教案

湖北省黄冈市中考物理专题复习《作图专题》教学设计2-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物理教案

作图专题教学设计一、中考作图专题分析:作图题是中考常见的、基本的题型、一般是根据题目的要求、作出适当的图像或图线. 它的特点是能形象、直观地反映出物理过程和物理问题的本来面目,有助于加深学生对物理现象的理解和认识. 因此,作图题不仅能提高学生的作图技能,还能培养其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和利用图像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黄冈市中考物理试题中的作图题属于对知识运用能力的考核,考查的主要目的是检查学生的作图基本技能和运用基本概念及规律进行作图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二.常见作图题型:从内容上可分为光学作图、力学作图、电磁学作图. 本专题内容可具体划分如下:三、作图方法及例题解析(一)光学作图1、要借助直尺、圆规、量角器等工具作图;2、实际光线画实线,实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画虚线,特别是虚像一定要用虚线画;3、光线要带箭头,光线与光线之间要连接好,不要断开;4、作光的反射或折射光路图时,应先在入射点作出法线(法线用虚线画),然后根据反射角与入射角或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作出相应的光线;5、当光在玻璃与空气或水与空气两种介质的分界面上发生折射时,处于空气中的那个角较大;对于透镜的作图要记住几条特殊光线:(1)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会聚于焦点。

(2)从凸透镜焦点发出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射出。

(3)通过凸透镜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

(4)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发散,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通过虚焦点; (5)平面镜成像时,所有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一定经过镜后的像; 例题1:作出下列图1中各图的入射光线或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

分析:首先根据给定的光线确定入射点的位置,然后,从入射点开始作法线,最后,根据光的反射定律,画出对应的反射光线或入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

解答:如图2所示:例题2:作出下列图3中各图的入射光线或折射光线并标出折射角。

分析:首先根据给定的光线确定入射点的位置,然后,从入射点开始作法线,最后,根图1图2空气水图3甲据光线在水与空气或玻璃与空气的分界面发生折射时,总是在空气中的那个角较大的特点,结合光的折射规律大致画出入射光线或折射光线的位置,并标出对应折射角。

六年级数学教案:应用圆规和直尺作图

六年级数学教案:应用圆规和直尺作图

六年级数学教案:应用圆规和直尺作图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正确使用圆规和直尺作图;2.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3.学生能够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正确使用圆规和直尺作图;教学难点: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过程1.教师引入作图是数学中的一项非常重要的能力,而圆规和直尺是作图中常用的重要工具。

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圆规和直尺的使用方法,通过反复练习和实践,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学内容(1)直线的平分线任务一:利用圆规和直尺作出一条直线的平分线步骤:①作出一条任意直线AB;②取一个半径,用圆规在点A画一个弧,再在点B与该弧交点处另外画一个弧;③用直尺连接两个交点,作出直线CD;④连接BC,CD,得到直线AB的平分线。

任务二:用所学方法,作出一条含有直角的直线的平分线步骤:①作出一条任意直线AB,并在该直线上作出一条垂线AC;②用圆规在点A画一个半径为AB的圆,再用圆规在点C画一个半径为AC的圆;③用直尺连接两个圆上的交点,作出直线BD;④连接BC,BD,得到直线AB的平分线。

(2)等分线段任务一:将一条线段等分为n份步骤:①作出一条线段AB;②用圆规在A点画一个任意弧,该弧应比AB的长度稍长;③用圆规将该弧等分为n份,得到点C1、C2、C3……Cn;④用直尺连接Cn和B,得到等分线段.任务二:在同一直线上等分2、3、4等份步骤:①作出一条任意直线AB;②用圆规在A点画一个任意弧,该弧与直线平行,再在A点另外画一个弧;③用圆规在B点画一个任意弧,该弧应在A点画的弧上延伸,然后再在B点另外画一个弧;④用直尺连接两个交点,得到第一等分点C1;⑤在BC1上重复以上步骤,得到第二等分点C2;⑥在C1C2上重复以上步骤,得到第三等分点C3。

(3)作图解决实际问题任务一:三等分一个角步骤:①作出一个任意角;②用圆规在角的顶点处画一个任意弧,使其与角的两边分别相交于点A和点B;③用圆规在点A处画一个半径为AB的圆,交角的一边于点C处;④用圆规在点B处画一个半径为AB的圆,交角的另一边于点D处;⑤连接两个新的交点,得到该角的三等分线。

力学作图题 教案(1)

力学作图题  教案(1)

力学作图题中考二轮复习之作图训练一、教学目标:1、会画力的示意图,熟悉对物体受力分析的一般步骤,能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2、掌握作杠杆示意图的一般步骤,会画杠杆最小动力示意图3、培养学生良好的作图习惯;培养学生分析能力、概括能力4、让学生认识到自然现象、社会生活、科学技术中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培养学生探索热情和动力二、教学重难点:1、熟悉对物体受力分析的一般步骤,能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2、会画杠杆最小动力示意图三、教学过程:(一)引入学生观看视频。

提问:雨滴、苹果、篮球是受到了哪个力的作用而下落?(二)受力分析---作图训练1、你会画下落的篮球所受到的重力吗?(强调必须使用刻度尺、铅笔和作图的规范性)2、抛出去的篮球在空中飞行时受到那些力的作用?忽G G略空气阻力离手后飞行方向上并没有力的作用,是由于惯性,而惯性不是力;并且篮球此时处于非平衡状态。

3、平衡状态下的作图静止在桌子上的篮球也受到重力作用为什么没有掉下去呢?篮球处于平衡状态,必有一个力与重力成为一对平衡力,可以根据重力的三要素寻找这个力小练习:如图所示水平面上一个静止的小车上有一弯杆,其下端固定一个小球,请画出小球所受到的力4、非平衡状态下的作图①火箭的发射圆了中华民族的飞天梦,请画出加速上升的火箭所受到的力②在水平草地上越滚越慢的篮球,请画出它所受到的力③在水平马路上为什么小汽车能匀速(加速)直线行驶呢?请画出它所受到的力5、总结:一、受力分析步骤:①确定研究对象,以及对象周围的环境G ↑FG ↑F G(明确对谁受力分析,一般不对墙、地面分析)②确定研究对象的运动状态(平衡状态或非平衡状态)静止、匀速直线运动 平衡状态 F 合为零 加速、减速、拐弯(方向改变) 非平衡状态 F 合不为零 ③找力 一重二弹(推拉支压)三摩擦(可先按顺序标出已知力,也可根据平衡状态F 合=0N 求解未知力) ④规范作图三定:定作用点、定方向、定长度,四标:标箭头、标力的符号、标力的数值、标单位。

高中数学作图问题教案

高中数学作图问题教案

高中数学作图问题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作图问题的基本概念及方法。

2. 掌握用尺规作图解决几何问题的基本技能。

3. 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掌握尺规作图的基本方法。

难点: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准备好课件、尺规等教学工具。

2. 学生准备:学生需准备好文具和课本。

四、教学过程:
1. 引入:通过展示一个简单的作图问题引入,让学生了解作图问题的重要性及意义。

2. 讲解:讲解尺规作图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介绍尺规的使用方法。

3. 练习:安排学生进行一些简单的作图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4. 拓展:引导学生思考更复杂的作图问题,如三角形内切圆的作图等。

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并提醒学生学习时如何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五、作业布置:
布置一些关于作图问题的练习题,要求学生认真完成并及时交作业。

六、教学反思:
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完成作业的情况,及时总结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初中化学图表题教案

初中化学图表题教案

初中化学图表题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中和反应的概念,了解中和反应的特点。

2. 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掌握中和反应的实验现象,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中和反应的概念2. 中和反应的特点3. 中和反应的实验现象4. 运用中和反应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中和反应的概念、特点和实验现象。

2. 难点:运用中和反应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实验法、观察法、讨论法、讲解法等教学方法。

2. 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幅描绘中和反应的图片,引发学生对中和反应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中和反应的概念:讲解中和反应的定义,让学生理解中和反应是酸与碱之间生成盐和水的反应。

3. 演示实验:进行中和反应的实验,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如气泡的产生、颜色的变化等。

4. 分析实验现象: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得出中和反应的特点,如无明显现象、生成盐和水等。

5. 练习题:让学生完成一些有关中和反应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6. 实际应用:引导学生运用中和反应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胃酸过多的治疗、土壤酸碱度的调节等。

7.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中和反应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六、课后作业:1. 完成教材上的练习题。

2. 查阅资料,了解中和反应在生活中的应用。

七、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是否掌握了中和反应的概念、特点和实验现象?是否能够运用中和反应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和反思,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进行针对性教学。

八、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如发言、提问、实验操作等。

2. 学生练习题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完成练习题的正确率,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学生实际应用能力:评价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能否运用中和反应的知识。

初中光学作图题教案

初中光学作图题教案

初中光学作图题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光的直线传播规律、光的反射定律、光的折射规律等基本光学原理。

2. 学会根据光学定律、规律、原理或性质,结合几何知识进行光学作图。

3. 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重点:1. 光的直线传播规律、光的反射定律、光的折射规律等基本光学原理。

2. 光学作图的方法和技巧。

教学难点:1. 光的折射规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 透镜成像作图的方法和技巧。

教学准备:1. 教学PPT。

2. 光学作图题的示例和练习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PPT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光学现象,如激光准直、平面镜成像、透镜成像等,引导学生关注光学现象。

2. 提问:这些光学现象背后有什么规律?我们如何描述这些规律?二、光的直线传播规律(10分钟)1. 讲解光的直线传播规律,引导学生理解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原理。

2. 示例:利用光的直线传播规律作图,如小孔成像、影子的形成等。

3. 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根据光的直线传播规律作图的题目。

三、光的反射定律(10分钟)1. 讲解光的反射定律,引导学生理解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之间的关系。

2. 示例:利用光的反射定律作图,如平面镜成像、反射光路图等。

3. 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根据光的反射定律作图的题目。

四、光的折射规律(10分钟)1. 讲解光的折射规律,引导学生理解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之间的关系。

2. 示例:利用光的折射规律作图,如透镜成像、折射光路图等。

3. 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根据光的折射规律作图的题目。

五、透镜成像作图(10分钟)1. 讲解透镜成像的规律,引导学生理解凸透镜成像、凹透镜成像的特点。

2. 示例:利用透镜成像规律作图,如放大镜、望远镜等。

3. 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透镜成像作图的题目。

六、总结与反思(5分钟)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总结光的直线传播规律、光的反射定律、光的折射规律等基本光学原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点与难点分析
本节内容的重点是根据基本作图作出符合要求的几何图形。

几何作图题同一般画图题不同,它规定只准用直尺和圆规为工具,而且每一步作图都必须有根有据,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另外,以后复杂的作图题常用基本作图中的三角形作基础,通过三角形来完成。

本节内容的难点是如何构思作图思路,如何分解所要求作的几何图形,探索出作图步骤。

比较复杂的作图题,要经过严格地分析,才能找到作图的根据和方法,这对推理能力的要求比较高。

对刚刚学习几何作图问题的初二学生来讲,他们会感到困难的,所以把上述作为难点来对待。

教法建议
本节课教学模式的选择与学习方法主要是通过师生互动交流、学生群体互动交流,教给学生学习数学的切实方法。

让学生直接参加课堂活动,将教与学融为一体。

具体说明如下:(1)本节课开始,由同学们写出五种基本作图并作图,保留痕迹。

要求同桌互相检查,从一开始就鼓励双边交流与多边交流。

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

(2)出示问题(例1,例2,例3),让学生主动探索解决。

对例 1 学生可以独立思考或者相互讨论。

教师巡视,若发现有一些学生已经通过某种途径获得问题的解答,则可以让学生表述自己的解法,否则可以启发。

教师注意强调作图题的有关事项。

对例2、例3仍是学生思考与交流。

需要的话,教师应当提供必要的帮助:大家是否有点困难?有没有思路?你是否知道自己要达到的目的,或者说你想得到什么(必要的话,可以提示学生回顾一下例1作法过程)然后,让学生试着写出作法,利用投影展示学生的作品,师生共同纠正完善。

这一过程给学生提供了自主活动的机会,通过尝试几个实例,进而获得作图题的一般解题思路和方法。

讲清尺规作图题的如何分析作法的来源。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能够利用基本作图作出符合要求作的几何图形;
(2)熟练作图的规范语言;
2、能力目标:
(1)通过作图题,培养学生的作图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与推理能力;
(2)通过作图问题的解决,提高作图的技能和技巧.
3、情感目标:
通过作图练习,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教学重点:根据基本作图作出符合要求的几何图形.
教学难点:如何构思作图思路,如何分解所要求作的几何图形,探索出作图步骤.
教学用具:直尺,微机
教学方法:自学辅导
教学过程:
1、复习引入
(1)五种基本作图是什么?(学生回答后,投影显示)
(2)学生在练习本上画出五种基本作图(不写作法,保留痕迹)
教师巡视,并指导个别学生.
2、新课
(1)讲解例1:教师注重作法的思路分析,并板书作法.
例1 已知两边及其夹角,求作三角形.
已知:,线段,如图,
求作:,使 a=,ab=,ac=
作法:1、作 man=
2、在射线am、an上分别作线段ab=,ac=
3、连结bc
为所求作的三角形
强调说明:
①一般几何作图题的步骤:已知、求作、作法、证明.在一般情况下,只要求掌握已知、求作、作法三个步骤.
②几何作图题的作法的书写规定:在几何作图题中,要反复用到上节学过的基本作图,但不需重复基本作图过程,只要写出是哪个基本作图就可以了.例如“作 man=”
③作图语言要规范.
(2)讲解例2
①(投影)例2已知底边,底边上的高,求作等腰三角形.
已知:线段、
求作:,使ab=ac,且bc=,高ad=
②学生思考,教师点拨.
③找学生代表口述作法,教师板书.
作法:1、作线段bc=
2、作线段bc的垂直平分线mn,mn与bc交于点d
3、在mn上截取da,使da=
4、连结ab、ac
为所求的等腰三角形
(3)讲解例3
①(投影)例3 求作等腰直角三角形,使它的斜边等于已知线段
已知:线段
求作:,使∠a=,ab=ac,bc=
②学生思考、分析、讨论,教师巡视,适当参与讨论
③找学生代表口述作法思路
思路1:作两直角的平分线
思路2:先作一个角为,然后再作另一个角与其相等
思路3:先作一个角为,再作直角.
思路4:利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斜边上的高等于斜边的一半.
师生共同讨论,说明各种思路的优势.
3、课堂小结:
一些简单作图都是由基本作图组成的,由此,在几何作图时,先应画出草图分析,将简单的尺规作图分解为若干个基本作图.
4、布置作业:
a、书面作业p88#7
b、上交作业p88#11、12
c、思考题:如图
板书设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