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烟台市2016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模拟(四)化学试题(扫描版
山东省烟台市中考化学一模试卷(含解析)
山东省烟台市2016年中考化学一模试卷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20分)1.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A.稀释浓硫酸B.检查装置气密性C.点燃酒精灯D.放入块状固体2.集气瓶中装满某气体,可能是下列气体中的某一种:①二氧化碳②氧气③空气④氮气.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瓶中,火焰立即熄灭,则该瓶气体可能是()A.①或②B.②或③C.①或④D.③或④3.某溶液恒温蒸发掉部分溶剂后,无晶体析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溶液可能是饱和溶液B.剩余的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C.剩余的溶液可能是饱和溶液D.剩余的溶液与原溶液中的溶质的质量分数可能相等4.关于“舌尖上的化学“下列说法不科学的是()A.为了身体健康,必须均衡膳食B.为了预防缺碘性疾病,可食用适量海带C.为延长食品保质期,在食品中添加大量防腐剂D.为使发面食品松软可口,制作时可添加适量碳酸氢钠5.下列事实的结论或解释中不正确的是()A.水烧开后易把壶盖冲起﹣﹣说明温度升高分子会变大B.公园的桂花开放时满园飘香﹣﹣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C.酸碱中和反应都能生成水﹣﹣实质是H+与OH﹣结合生成了H2OD.铝制品有抗腐蚀性能﹣﹣实质是表面生成了致密氧化膜起保护作用6.世界卫生组织最近把铝确定为食品污染源之一,加以控制使用.铝在下列应用时应加以控制的是()①制铝合金②制电线③制炊具④明矾净水⑤明矾与苏打作炸油条时的食品膨松剂⑥用氢氧化铝凝胶剂加工成胃舒平药片⑦易拉罐⑧包装糖果和小食品.A.⑥⑦⑧B.③⑤⑧C.③⑤⑦⑧ D.③④⑤⑥⑦⑧7.不属于新能源开发和利用的是()A.火力发电B.风力发电C.氢燃料客车D.太阳能电池路灯8.化学上常用元素符号左下角的数字表示原子的质子数,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的中子数与质子数之和,如613C表示核内有6个质子和7个中子的碳原子.下列关于53131I和53127I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各一个原子相比较,质子数相同B.各一个原子相比较,中子数相同C.各一个原子相比较,核外电子数相同D.属于同种元素9.河水净化制自来水的主要步骤如图所示.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步骤Ⅰ可除去难溶性杂质B.X试剂可以是活性炭C.步骤Ⅲ可杀菌、消毒D.净化的水为软水10.研究和学习化学,有许多方法.下列方法中所举例错误的是()A.A B.B C.C D.D二、选择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10分)11.ClO2是新一代自来水消毒剂.如图为制取ClO2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ClO2+Cl2═2NaCl+ClO2B.x是化合物,y单质C.z、w都是氧化物D.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12.将一定质量的铁粉加至H2SO4、MgSO4和CuSO4的混和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M和滤渣N,下列有关说法中,不合理的是()A.滤液M中一定存在Fe2+B.滤渣N的质量一定小于加入铁粉的质量C.滤渣N中一定没有单质镁D.滤液M中至少含有两种金属阳离子13.下列实验操作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A.A B.B C.C D.D14.下列四个图象分别对应四个变化过程,其中正确的是()A.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氧化钙B.常温下,相同质量的锌和铁分别与足量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反应C.等体积,等浓度的双氧水制取氧气D.服用胃舒平[主要成分Al(OH)3]治疗胃酸过多,胃液pH的变化15.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t1℃时,A、C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相等B.t2℃时,把50g水中能得到A的饱和溶液,其中溶质和溶液的质量比为1:3C.将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B>C=AD.将C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降温的方法三、解答题(共6小题,满分0分)16.:(1)表中“钠”是指(填序号);A.离子 B.分子 C.元素 D.单质(2)方便面中含的营养素有种;(3)方便面中使用的食盐可以使加碘盐,人体中缺碘可能患有的疾病是(填“甲状腺肿大”或“骨质疏松”);(4)若小明用天然气煮方便面,请问天然气主要成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5)若用漏勺捞煮好的方便面,与化学基本操作中的原理相似.17.(2015泸州)根据下列图文回答下列问题:(1)不锈钢是(填“纯净物”或“混合物”).(2)果汁中蛋白质、糖和维生素都含有元素(任填一种元素).(3)一个C60分子中含个碳原子,C60是制作某种锂电池的原料,电池的能量转化形式是由转化为电能.18.山药中含有碱性皂角素,皮肤沾上会奇痒难忍.你认为可涂厨房中的来止痒.(2)生活中将硬水转化为软水常用的方法是.(3)森林火灾时,常砍伐出一条隔离带的目的是.(4)我们常用洗涤剂清洗餐具上的油污,这是因为洗涤剂具有功能.(5)雾霾是一种灾害性天气现象,由于人类生产、生活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细颗粒物,如果超过大气的自净能力,就会出现雾霾现象.请分析下列污染物中,会导致雾霾的是(填序号).A.二氧化硫 B.臭氧 C.一氧化碳 D.PM2.5.(6)厨房中的下列物品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属于合成材料的是.A.不锈钢炊具B.橡胶手套C.纯棉围裙(7)对自行车的支架进行喷漆处理可以防止其生锈,原理是;(8)当汽车受撞击后,汽车安全气囊中的NH4NO3固体瞬间分解成N2O和一种常温下的无色液体,反应方程式是.19.(2016烟台一模)我国制碱工业先驱侯德榜发明了“侯氏制碱法”,其模拟流程如图:(1)反应①的基本反应类型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2)工业上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取氮气,属于变化(填“物理”或“化学”)..(3)写出NH4Cl的一种用途:.20.中提取的.主要步骤如下:(1)上述步骤中试剂①应过量.理由是;(2)请写出Mg(OH)2沉淀与试剂②发生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无水MgCl2在熔融状态下通电得到金属镁和物质A,氢气在物质A中燃烧生成物质B,则物质A和B的化学式分别为:A ,B .21.请完善实验室除去粗盐中泥沙等难溶性杂质的实验步骤.①操作Ⅰ所用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②在蒸发过程中,待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滤液蒸干.(2)由于粗盐中含有少量MgCl2、CaCl2、Na2SO4等杂质,不能满足化工生产的要求,因此必须将粗盐进行精制.流程如图.①加入稍过量的Na2CO3溶液除了能除去粗盐中的CaCl2外,它还有一个作用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②通过操作Ⅲ所得滤液中的溶质有(用化学式表示).(3)若有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不饱和溶液100kg,要将其变成20℃时氯化钠的饱和溶液,以满足化工生产的需要,可采用的最简便方法是.已知: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4)写出操作Ⅳ处发生反应的一个方程式.四、解答题(共1小题,满分0分)22.(2016烟台一模)根据如图装置,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装置图中仪器a的名称为.(2)采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可选用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组合是.(3)G装置在化学试验中有广泛的应用,若用G装置采用排空气法收集氢气,氢气应从进.制取二氧化碳最好选用的发生装置是,该装置与另一个可选用的装置相比,其主要优点是.2016年山东省烟台市中考化学一模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20分)1.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A.稀释浓硫酸B.检查装置气密性C.点燃酒精灯D.放入块状固体【分析】A、根据浓硫酸的稀释方法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C、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D、根据向试管中装块状固体药品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B、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图中所示操作正确.C、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禁止用一酒精灯去引燃另一酒精灯,图中所示操作错误.D、向试管中装块状固体药品时,先将试管横放,用镊子把块状固体放在试管口,再慢慢将试管竖立起来,图中所示操作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2.集气瓶中装满某气体,可能是下列气体中的某一种:①二氧化碳②氧气③空气④氮气.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瓶中,火焰立即熄灭,则该瓶气体可能是()A.①或②B.②或③C.①或④D.③或④【分析】根据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氮气的性质差别,通过分析得出正确的答案.【解答】解:二氧化碳和氮气都不具有支持燃烧的功能;氧气具有助燃性,空气中有一定量的氧气,空气和氧气都能支持燃烧.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氧气的助燃性和氮气、二氧化碳的不助燃性,比较简单.3.某溶液恒温蒸发掉部分溶剂后,无晶体析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溶液可能是饱和溶液B.剩余的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C.剩余的溶液可能是饱和溶液D.剩余的溶液与原溶液中的溶质的质量分数可能相等【分析】本题考查了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相关知识,判断溶液是否饱和要看一定温度下,一定量溶剂里还能否继续溶解某物质的溶液.【解答】解:某溶液恒温蒸发掉部分溶剂后,无晶体析出,说明原溶液一定不是饱和溶液,剩余溶液可能恰好饱和,也可能为不饱和溶液;由于剩余溶液与原溶液相比,溶质质量相等,但溶液质量减少,所以最后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比原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故选C.【点评】掌握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概念是解题的关键.4.关于“舌尖上的化学“下列说法不科学的是()A.为了身体健康,必须均衡膳食B.为了预防缺碘性疾病,可食用适量海带C.为延长食品保质期,在食品中添加大量防腐剂D.为使发面食品松软可口,制作时可添加适量碳酸氢钠【分析】A、根据均衡膳食有利于身体健康分析;B、根据海带中含有人体所需的碘元素分析;C、根据防腐剂对人体健康有害分析;D、根据碳酸氢钠可与酸反应分析.【解答】解:A、均衡膳食有利于身体健康,正确;B、海带中含有人体所需的碘元素,因此为了预防缺碘性疾病,可食用适量海带,正确;C、防腐剂对人体健康有害,错误;D、碳酸氢钠可与酸反应,在面粉中添加适量碳酸氢钠,可使发面食品松软可口,正确.故选C.【点评】解答此题应从合理膳食和食品安全方面切入.5.下列事实的结论或解释中不正确的是()A.水烧开后易把壶盖冲起﹣﹣说明温度升高分子会变大B.公园的桂花开放时满园飘香﹣﹣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C.酸碱中和反应都能生成水﹣﹣实质是H+与OH﹣结合生成了H2OD.铝制品有抗腐蚀性能﹣﹣实质是表面生成了致密氧化膜起保护作用【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中和反应是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中和反应的实质是H++OH﹣=H2O.铝在空气中能与氧气反应,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解答】解:A、水烧开后易把壶盖冲起,是因为温度升高,分子间的间隔变大,而不是分子变大,故选项解释错误.B、公园的桂花开放时满园飘香,是因为桂花花香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桂花花香,故选项解释正确.C、酸碱中和反应都能生成水,实质是H+与OH﹣结合生成了H2O,故选项解释正确.D、铝制品有抗腐蚀性能,是因为铝在空气中能与氧气反应,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阻止铝进一步被氧化,故选项解释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中和反应的实质、金属的化学性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6.世界卫生组织最近把铝确定为食品污染源之一,加以控制使用.铝在下列应用时应加以控制的是()①制铝合金②制电线③制炊具④明矾净水⑤明矾与苏打作炸油条时的食品膨松剂⑥用氢氧化铝凝胶剂加工成胃舒平药片⑦易拉罐⑧包装糖果和小食品.A.⑥⑦⑧B.③⑤⑧C.③⑤⑦⑧ D.③④⑤⑥⑦⑧【分析】使用铝制品包装食品、制炊具、制成易拉罐可能对人体有危害,用含有铝的物质净化水或制药物或制食品蓬松剂对人体有危害.凡是吃的喝的用的如果用铝制品的话就对人体有危害.【解答】解:铝制炊具在烹制食物时铝可能随食物进入人体,明矾是十二水硫酸铝钾,其中含有铝,在净化水的过程中铝可能随水进入人体,也可能随食品进入人体,铝制易拉罐中的铝可能随饮料进入人体,胃舒平药剂中的铝对人体有危害,包装糖果和小食品的铝及用明矾及小苏打做食物膨化剂也可能进入人体..应加以控制的③④⑤⑥⑦⑧.故选D【点评】解答本题要掌握铝可能进入人体的途径,例如铝可以通过饮食、药物等途径进入人体从而危害人体健康.7.不属于新能源开发和利用的是()A.火力发电B.风力发电C.氢燃料客车D.太阳能电池路灯【分析】根据已有的新能源的类别进行分析解答,新能源包括风能、太阳能、氢能、地热能、潮汐能等,据此解答.【解答】解:A、火力发电使用的是煤,煤属于化石能源,不属于新能源;B、风力属于新能源;C、氢能属于新能源;D、太阳能属于新能源;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化学与能源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8.化学上常用元素符号左下角的数字表示原子的质子数,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的中子数与质子数之和,如613C表示核内有6个质子和7个中子的碳原子.下列关于53131I和53127I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各一个原子相比较,质子数相同B.各一个原子相比较,中子数相同C.各一个原子相比较,核外电子数相同D.属于同种元素【分析】在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决定元素种类的微粒是质子数或核电荷数.【解答】解:A、由题意比较53131I和53127I知:其质子数都是53,即质子数相同,故A正确;B、由题意比较53131I和53127I知:其中子个数分别是78、74,故B错误;C、由题意比较53131I和53127I知:其质子数都是53,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故核外电子数相同,故C正确;D、由题意比较53131I和53127I知:其质子数都是53,即质子数相同,属于同种元素,故D正确.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了解原子的构成: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其中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熟记规律“在原子中,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掌握这些对以后做此类题帮助很大.9.河水净化制自来水的主要步骤如图所示.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步骤Ⅰ可除去难溶性杂质B.X试剂可以是活性炭C.步骤Ⅲ可杀菌、消毒D.净化的水为软水【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过滤能除去不溶性固体杂质;活性炭具有吸附性;液氯能杀菌;纯净水是不含有杂质的水,据此解答.【解答】解:A、过滤能除去不溶性固体杂质,故步骤Ⅰ可出去难溶性杂质,正确;B、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正确;C、液氯能杀菌,故步骤Ⅲ可杀菌、消毒,正确;D、经过这几步净化的水中含有可溶性杂质,不一定是软水,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净水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10.研究和学习化学,有许多方法.下列方法中所举例错误的是()A.A B.B C.C D.D【分析】A.根据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方法来分析;B.根据纯净物的分类来分析;C.根据酸的通性来分析解答;D.根据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来分析.【解答】解:A.足量的磷在集气瓶中完全燃烧,冷却至室温后,进入集气瓶内的水的体积即为集气瓶内空气中氧气的体积,故A正确;B.根据组成纯净物的元素的种类,有同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故B正确;C.因为稀盐酸和稀硫酸都能电离出氢离子,故二者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酸的通性,故C正确;D.在金属活动顺序中,铝排在氢的前面,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而铜排在氢的后面,不能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氢气,故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研究和学习化学的基本方法,明确基本化学知识是解题的关键.二、选择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10分)11.ClO2是新一代自来水消毒剂.如图为制取ClO2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ClO2+Cl2═2NaCl+ClO2B.x是化合物,y单质C.z、w都是氧化物D.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分析】根据物质的微观构成,分析反应物、生成物,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根据反应的方程式进行有关的分析和判断.【解答】解:由制取ClO2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中物质的微观构成可知,反应物是NaClO2和Cl2,生成物是NaCl和ClO2,反应的方程式是2NaClO2+Cl2═2NaCl+2ClO2,由此可知: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未配平,错误;B、由以上分析可知X是NaClO2,由三种元素组成,属于化合物,Y是Cl2,属于单质,正确;C、Z是氯化钠,不含有氧元素,不是氧化物,错误;D、由上述分析可知,反应物是两种物质,不属于分解反应,错误.故选B.【点评】根据构成物质的分子的微观模型图,可判断分子的构成,由分子的构成可确定物质的组成及物质的化学式.再写出反应的方程式,由方程式即可进行有关的分析和判断.12.将一定质量的铁粉加至H2SO4、MgSO4和CuSO4的混和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M和滤渣N,下列有关说法中,不合理的是()A.滤液M中一定存在Fe2+B.滤渣N的质量一定小于加入铁粉的质量C.滤渣N中一定没有单质镁D.滤液M中至少含有两种金属阳离子【分析】依据活动性强的金属可以把活动性弱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所以铁可以置换出铜和氢气但不能置换出镁,根据反应的程度分析滤渣和滤液的成分,利用反应时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可对溶液质量的改变进行分析,确定溶液质量的变化.【解答】解:A、铁一定会参加反应产生亚铁离子,故说法正确;B、依据该置换反应的过程是:Fe+CuSO4=FeSO4+Cu,反应的铁与铜的相对原子质量关系可知:该反应发生时,铁置换出铜时反应的铁小于生成的铜,故说法错误;C、镁的活动性比铁强,不能反应,因此一定没有单质镁,故说法正确;D、滤液中一定含有亚铁离子和没反应的镁离子,可能含有硫酸铜,故说法正确.故选:B.【点评】此题是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考查,解题的关键是掌握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意义,只有这样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13.下列实验操作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A.A B.B C.C D.D【分析】从给定的实验方法进行分析评价,这样可以提高解题的效率和针对性.A、羊毛属于蛋白纤维,点燃时有毛发烧焦的味道,而涤纶则没有.B、粗盐中含有不溶性泥沙,可以采取溶解、过滤的形式去除不溶性杂质.C、向含有杂质盐酸的氯化钙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碳酸钙粉末,由于碳酸钙粉末只和杂质盐酸反应,且生成主要成分物质,而剩余的碳酸钙粉末不溶于水.D、分离硫酸钠和硫酸铜,加入氢氧化钠能够使硫酸铜转化为沉淀的同时还生成硫酸钠,但是加入的过量的氢氧化钠剩余部分对硫酸钠而言就是杂质.【解答】解:A、羊毛属于蛋白纤维,点燃时有毛发烧焦的味道,而涤纶则没有.所以点燃后闻到毛发烧焦气味的原物质为羊毛,而无明显毛发烧焦气味的原物质是涤纶.可以鉴别.B、粗盐中含有不溶性泥沙,可以采取溶解、过滤的形式去除不溶性杂质.可以除去杂质.C、向含有杂质盐酸的氯化钙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碳酸钙粉末,由于碳酸钙粉末只和杂质盐酸反应,且生成主要成分物质,而剩余的碳酸钙粉末不溶于水.经上述操作可以得到不含盐酸的氯化钙溶液.D、分离硫酸钠和硫酸铜,加入氢氧化钠能够使硫酸铜转化为沉淀的同时还生成硫酸钠,但是加入的过量的氢氧化钠的剩余部分对硫酸钠而言就是杂质.错误.故选:D.【点评】物质除杂和分离中要注意操作和试剂使用上语言用词的恰当,如本题D,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就导致实验失败,而“适量的氢氧化钠”实验就成功了.14.下列四个图象分别对应四个变化过程,其中正确的是()A.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氧化钙B.常温下,相同质量的锌和铁分别与足量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反应C.等体积,等浓度的双氧水制取氧气D.服用胃舒平[主要成分Al(OH)3]治疗胃酸过多,胃液pH的变化【分析】A、根据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溶质会从饱和溶液中析出分析解答;B、根据相同质量的锌和铁分别与足量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反应,铁产生的氢气比锌多解答;C、根据根据用相等质量的双氧水来制取氧气时,有催化剂时放出氧气速度比不加催化快,但最终产生氧气的质量是相同的进行解答;D、根据胃酸呈酸性,氢氧化铝呈碱性解答.【解答】解:A、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溶质会从饱和溶液中析出,溶质质量较小,故错;B、相同质量的锌和铁分别与足量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反应,铁产生的氢气比锌多,故对;C、相等质量的双氧水来制取氧气时,有催化剂时放出氧气速度比不加催化快,但最终产生氧气的质量是相同的,故错;D、胃酸呈酸性,用氢氧化铝来治疗胃酸过多,应从pH<7开始,故错.答案:B【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物质间的反应,完成此题,可以依据物质的性质进行.15.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t1℃时,A、C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相等B.t2℃时,把50g水中能得到A的饱和溶液,其中溶质和溶液的质量比为1:3C.将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B>C=AD.将C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降温的方法【分析】根据题目信息和溶解度曲线可知: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都是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而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t1℃时,A、C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相等错误,因为没有指明是等质量的饱和溶液;t2℃时,把50g水中能得到A的饱和溶液,其中溶质和溶液的质量比=25g:75g=1:3;将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B>A>C,B>C=A是错误的;将C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降温的方法正确,因为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解答】解:A、t1℃时,A、C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相等错误,因为没有指明是等质量的饱和溶液,错误符合题意,故选项正确;B、t2℃时,把50g水中能得到A的饱和溶液,其中溶质和溶液的质量比=25g:75g=1:3,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山东省烟台市2016年中考化学真题试题(含解析)
2016年山东省烟台市中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1.下列物质的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冰雪融化B.水果榨汁C.分离液态空气D.葡萄酿酒【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有无新物质生成,据此抓住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冰雪融化的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水果榨汁的过程中只是从水果中分离出果汁,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分离液态空气,只是利用液态氮和液态氧沸点的不同,将液态氮和液态氧分开,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葡萄酿酒的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这里的新物质是指和变化前的物质是不同种的物质,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2.环境保护是2016年两会热点话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使用无磷洗衣粉预防水体富营养化B.淘汰黄标车减少汽车尾气污染C.深埋废旧电池减少重金属污染D.使用低毒、低残留农药减轻环境污染【考点】富营养化污染与含磷洗衣粉的禁用;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常见污染物的来源、危害及治理.【专题】化学与环境保护.【分析】A、根据含磷洗衣粉会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分析;B、根据黄标车尾气会造成污染分析;C、根据深埋废旧电池会造成地下水、土壤的污染分析;D、根据农药的使用会造成水体的污染分析.【解答】解:A、使用无磷洗衣粉预防水体富营养化,故说法正确;B、淘汰黄标车减少汽车尾气污染,故说法正确;C、深埋废旧电池,会造成地下水、土壤的污染,故C说法错误;D、使用低毒、低残留农药减轻环境污染,故D说法正确.故选C.【点评】此题难度不大,属于社会热点题,本题考查了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措施,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3.正确的实验操作对实验结果、人身安全都非常重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合理的是()A.量取9.5mL液体B.测定溶液的pHC.闻气体气味D.点燃酒精灯【考点】测量容器-量筒;加热器皿-酒精灯;溶液的酸碱度测定.【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量筒量液时要注意量程的选择,应选择略大于量取液体体积的量程,选取的量程太大,会因刻度不精确而使量取的液体体积不准确;B、根据测定溶液pH的方法进行分析;C、根据闻气体的气味时的方法(招气入鼻法)进行分析判断;D、绝对禁止用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而应用燃着的火柴或木条来引燃.【解答】解:A、量取9.0mL液体应选用与之相近的10毫升的量筒,故实验操作错误;B、测定溶液的pH时,应在玻璃片上放一条pH试纸,然后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到pH试纸上,将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从而得出溶液的pH,故实验操作正确;C、闻气体的气味时,应用手在瓶口轻轻的扇动,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子中,不能将鼻子凑到集气瓶口去闻气体的气味,故实验操作错误;D、应该用火柴或者燃着的木条去引燃酒精灯,故实验操作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4.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A.A B.B C.C D.D【考点】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酸的化学性质.【专题】微观和宏观相互转化思想;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是因为水分子分裂成了氢原子和氧原子,然后氢原子、氧原子分别重新组合形成氢分子、氧分子,大量的氢分子、氧分子分别聚集成氢气、氧气,该事实说明分子是可以再分的,故选项解释错误.B、一氧化碳能燃烧,二氧化碳能灭火,是因为它们分子的构成不同,不同种的分子化学性质不同,故选项解释正确.C、自然界中水的天然循环,是因为水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故选项解释正确.D、稀盐酸、稀硫酸都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是因为稀盐酸和稀硫酸中都含大量氢离子,故选项解释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5.下列有关水和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河水经过沉降、过滤、活性炭吸附后得到的水是纯净物B.饱和溶液析出晶体后,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一定减少C.通过洗洁精的乳化作用,可将食用油溶解于水形成溶液D.试剂瓶中的溶液在使用时不慎洒出一部分,剩余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减少【考点】水的净化;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乳化现象与乳化作用;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空气与水.【分析】A、根据水中含有可溶性物质解答;B、根据温度不变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进行解答;C、根据洗洁精的乳化作用解答;D、根据溶液具有均一性解答.【解答】解:A、河水经过沉降、过滤、活性炭吸附后得到的水是混合物,因为水中含有可溶性物质,不是纯净物,故错误;B、温度不变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所以饱和溶液中析出晶体后,溶质的质量分数不一定减小,故正确;C、油、水、洗洁精混合在一起发生乳化作用,形成乳浊液,不是溶液;故错误;D、试剂瓶中的溶液在使用时不慎洒出一部分,溶液具有均一性,剩余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故错误.答案:B【点评】本题考查属于基础知识,只要同学们对课本知识能够掌握好,就可做好此题.6.2016年4月15日是我国首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煤矿的矿井要加强通风,防止发生爆炸B.酒精能破坏蛋白质结构,可用于杀菌消毒C.厨房天然气泄露,可打开抽油烟机排气D.进入久未开启的地窖,要做灯火实验【考点】防范爆炸的措施;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鉴别淀粉、葡萄糖的方法与蛋白质的性质.【专题】化学与能源.【分析】A、根据煤矿的矿井可能含有可燃性气体进行解答;B、根据酒精能使蛋白质变性进行解答;C、根据天然气属于可燃性气体,遇明火可能会发生爆炸进行解答;D、根据久未开启的地窖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可能过高,且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进行解答.【解答】解:A、煤矿的矿井可能含有可燃性气体,遇明火可能会发生爆炸,所以煤矿的矿井要加强通风,防止发生爆炸,故A正确;B、酒精能使蛋白质变性,所以酒精能用于杀菌消毒,故B正确;C、天然气属于可燃性气体,遇明火可能会发生爆炸,所以厨房天然气泄露,不可打开抽油烟机排气,应该关闭阀门,并且开窗通风,故C错误;D、久未开启的地窖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可能过高,且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所以进入久未开启的地窖,要做灯火实验,故D正确.故选:C.【点评】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也必须服务于生产生活,所以与人类生产生活相关的化学知识也是重要的中考热点之一.7.2015年我国启动马铃薯主粮化战略.马铃薯中富含淀粉、蛋白质、维生素C、磷、铁、钙等,被誉为“营养之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维生素C可以预防坏血病B.可用碘水检验马铃薯中的淀粉C.钙元素可以预防甲状腺肿大D.蛋白质、淀粉、维生素C都属于有机物【考点】微量元素、维生素与健康的关系及摄取方法;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人体的元素组成与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鉴别淀粉、葡萄糖的方法与蛋白质的性质.【专题】化学知识生活化;化学物质的分类思想;化学与生活.【分析】A、根据维生素C的生理功能,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淀粉遇碘变蓝色的特性,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钙的生理功能和缺乏症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叫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缺乏维生素C可患坏血病,维生素C可以预防坏血病,故选项说法正确.B、淀粉遇碘变蓝色,可用碘水检验马铃薯中的淀粉,故选项说法正确.C、钙主要存在于骨胳和牙齿中,使骨和牙齿具有坚硬的结构支架,钙元素可预防幼儿和青少年会患佝偻病、老年人骨质疏松,故选项说法错误.D、蛋白质、淀粉、维生素C都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都属于有机物,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维生素C的生理功能、淀粉遇碘变蓝色的特性、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有机物的特征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8.如图是五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图中粒子共能表示四种元素B.图中表示阴离子的是c、eC.图中b粒子的化学符号为Mg2+D.图中d粒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A、根据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质子数不同,进行分析判断.B、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C、根据b质子数=12,核外电子数=1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镁离子解答;D、根据若最外层电子数≥4,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若最外层电子数<4,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解答.【解答】解:A、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质子数不同,a和e核内质子数相同,属于同一种元素,图中共表示4种元素,故选项说法正确.B、c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8,为原子;e质子数=17,核外电子数=18,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故选项说法错误.C、b质子数=12,核外电子数=1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镁离子;化学符号为Mg2+,故选项说法正确.D、图中d粒子最外层电子数为1,小于4个,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对粒子结构示意图及其意义的理解,明确粒子中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之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9.2015年10月.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化学式为C15H22O5)而获得诺贝尔奖.青蒿素在加热条件下易分解.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青蒿素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B.青蒿素是由C15H22O5分子构成C.青蒿素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高D.提取青蒿素宜在低温下进行【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专题】化学式的计算;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分析】A、根据青蒿素化学式的含义,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青蒿素的微观构成,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青蒿素在加热条件下易分解,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青蒿素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故选项说法正确.B、青蒿素是由青蒿素分子构成的,故选项说法正确.C、青蒿素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15):(1×22):(16×5)=90:11:40,则青蒿素中碳元素质量分数最高,故选项说法错误.D、青蒿素在加热条件下易分解,提取青蒿素宜在低温下进行,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10.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A.酸碱中和反应有水生成,有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酸碱中和反应B.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C.碱的溶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的一定是碱的溶液D.化学变化中分子种类发生改变,分子种类发生改变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考点】碱的化学性质;中和反应及其应用;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化学反应的实质.【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物质的分类;常见的酸酸的通性;常见的碱碱的通性.【分析】A、中和反应是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反应物是酸和碱,生成物是盐和水.B、氧化物是只含有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C、根据碱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化学变化的实质,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酸碱中和反应有水生成,有水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酸碱中和反应,如CO2+2NaOH═Na2CO3+H2O,故选项推理错误.B、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但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如Na2CO3,故选项推理错误.C、碱的溶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但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的不一定是碱的溶液,也可能是碳酸钠等盐溶液,故选项推理错误.D、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分子,化学变化中分子种类发生改变,分子种类发生改变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故选项推理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碱的化学性质、中和反应的特征、氧化物的特征、化学变化的实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二、选择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11.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t1℃时,等质量的甲、乙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为乙>甲B.t2℃时,20g丙能溶解于50g水中形成70g溶液C.若要将N点的甲溶液转变为M点的甲溶液,可采取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D.t3℃时,将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2℃,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乙>甲>丙【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解答】解:A、要比较某一温度下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必须等质量的饱和溶液,本题没有说明是饱和溶液,无法比较,故错误;B、t2℃时,丙的溶解度为30g,20g丙溶解于50g水中,有5g丙未溶解,能形成60g溶液,故错误;C、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要将组成在N点的甲溶液转变为M点的甲溶液,可以采用恒温蒸发溶剂或添加溶质的方法,故正确;D、甲、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所以将t3℃时甲、乙、丙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2℃,甲乙析出晶体,依然为饱和溶液,丙变为不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与降温前相等,由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式×100%可知,溶解度越大质量分数也就越大,t2℃时乙的溶解度大于甲,且t2℃时甲的溶解度大于t3℃时丙的溶解度,所以此时溶液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乙>甲>丙,故正确;故选:CD.【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来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12.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错误的是()A.A B.B C.C D.D【考点】物质除杂或净化的探究;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盐的化学性质.【专题】物质的分离和提纯;物质的分离、除杂、提纯与共存问题.【分析】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解答】解:A、KCl易溶于水,MnO2难溶于水,可采取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的方法进行分离除杂,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B、CaCO3固体高温煅烧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C、氧气通过灼热的铜网时可与铜发生反应生成氧化铜,而氮气不与铜反应,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D、Na2CO3能与适量氯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氯化钠,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故选:D.【点评】物质的分离与除杂是中考的重点,也是难点,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必需条件(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13.暖宝宝贴(主要成分为铁粉、木炭、食盐)的热量来源与铁粉的氧化.小涛同学设计使用暖宝宝贴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开始前的装置如图所示,实验后从量筒中流入玻璃瓶(容积为250mL)中的水的体积为45mL(铁粉生锈消耗的水忽略不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实验前必须检查装置的气密性B.通过本次实验数据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18%C.若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偏低,可能是暖宝宝贴的使用数量不足D.必须等温度计的读数恢复至实验前的温度后才能记录量筒内剩余水的体积【考点】空气组成的测定.【专题】空气与水.【分析】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原理是:药品消耗消耗了瓶内的氧气,生成的是固体,使瓶内压强减小,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水被压进集气瓶,进入水的体积就是集气瓶内原来氧气的体积.保证本实验成功的关键是:①装置气密性好;②药品要足量;③要冷却至室温再读数等,本题结合红磷测定氧气的原理分析即可.【解答】解:A.如果装置漏气,会使进入的水偏少,测定的结果偏小,实验前必须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故正确;B.铁生锈消耗氧气,使装置内的气压减小,进入水的体积就是消耗氧气的体积,集气瓶内空气的体积是(250﹣20)mL=230ml,进入水的体积是45mL,即氧气的体积是45mL,因此氧气的体积分数=≈19.6%,故错误;C、发热剂的量必须足量,因为只有足量的发热剂才能把氧气消耗完,使结果准确,若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偏低,可能是暖宝宝贴的使用数量不足,故正确;D、必须等温度计的读数恢复至实验前的温度后才能记录量筒内剩余水的体积,使结果准确,故正确.答案:B.【点评】本题考查了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结合红磷测定的原理进行分析,要注意测定原理、实验关键、现象和结论、装置的评价和改进等,能够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14.汽车尾气净化装置中装有铂催化剂,尾气在催化剂表面反应的微观过程可用图表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Ⅰ中的反应物分子有三种B.反应Ⅱ属于置换反应C.反应Ⅱ中参加反应的二氧化氮与一氧化碳的分子个数比为1:2D.此净化装置可以消除一氧化碳、一氧化氮、二氧化氮对空气的污染【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反应类型的判定.【专题】化学反应模拟图型.【分析】A、根据反应的微观过程分析解答;B、根据反应的特点分析反应的类型;C、根据反应2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由方程式分析参与反应的各物质微粒个数比;D、根据反应的微观过程结合空气污染物的种类分析;【解答】解:A、由图示可知,该催化转化过程可以将NO、NO2、CO转化为N2、CO2,可以消除NO、NO2、CO 对空气的污染.反应Ⅰ中的反应物分子有三种,故正确;B、反应Ⅱ反应的方程式是:2NO2+4CO N2+4CO2,不属于置换反应,故错误;C、由图示可知,该反应是二氧化氮与一氧化碳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氮气,反应的方程式是:2NO2+4CO N2+4CO2,参加反应的二氧化氮与一氧化碳的分子个数比为2:1.故错误;D、由图示可知,该催化转化过程可以将NO、NO2、CO转化为N2、CO2,可以消除NO、NO2、CO 对空气的污染,故正确.答案:D【点评】该题不仅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掌握情况,还考查了学生观察理解微观模型示意图的能力,从多方面考查了学生的综合能力.15.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的实验操作的是()A.向盛有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滴加稀硫酸至过量B.向盛有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逐滴加入pH=2的稀盐酸至过量C.相同质量的镁、锌分别与足量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反应D.某温度时,向一定量的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加入少量氧化钙,再恢复到原温度【考点】碱的化学性质;金属的化学性质;生石灰的性质与用途;中和反应及其应用;溶液的酸碱性与pH 值的关系.【专题】元素化合物知识型.【分析】A、向一定量的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过量稀硫酸,则开始是氢氧化钠和硫酸反应,当氢氧化钠完全反应,则是碳酸钠和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则溶液质量增加的速度变慢解答;B、根据酸碱中和的过程来分析解答;C、根据镁比锌活泼,和硫酸反应速度镁大于锌解答;D、根据氧化钙溶于水放热以及氢氧化钙的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来分析解答.【解答】解:A、向一定量的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过量稀硫酸,则开始是氢氧化钠和硫酸反应,当氢氧化钠完全反应,则是碳酸钠和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则溶液质量增加的速度变慢,故正确;B、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pH=2的稀盐酸至过量后,溶液的pH不会小于2,故错误;C、首先由于镁比锌活泼,和酸反应速度快,图象的斜率镁应比锌大,即应该陡一点;其次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等质量的镁生成是氢气要比锌生成的氢气多,图象的终点应该比锌高,故错误;D、因为开始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所以溶剂质量减少,对于饱和氢氧化钙溶液来说,溶剂减少就会析出溶质,所以溶质减少,由于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时放出热量,在反应过程中温度升高,溶解度减小,但冷却后温度降低,溶解度又增大了,又溶解了一部分,温度不变后溶质也不变了,故正确;故选AD.【点评】本题是一道图象坐标与化学知识相结合的综合题,解题的关键是结合所涉及的化学知识,正确分析各变化的过程,注意分析坐标轴表示的意义、曲线的起点、折点及变化趋势,进而确定正确的图象.三、理解与应用16.现在很多家庭自备干粉灭火器,其中一种灭火器是利用压缩的二氧化碳吹干粉(干粉的主要成分是磷酸二氢氨)灭火.(1)灭火器中的二氧化碳可利用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来代替,该气体是氮气.(2)磷酸二氢铵(NH4H2PO4)受热分解时吸收大量的热,并能在可燃物表面形成一层玻璃状的覆盖层.其灭火原理是NH4H2PO4H3PO4+NH3↑.(3)报废灭火器中的NH4H2P O4可做化肥,但不能作为 C (填字母序号)使用.A、氮肥B、磷肥C、钾肥D、复合肥(4)铁质的灭火器罐体容易生锈.请你写出一种防止铁生锈的方法喷漆.工业上常用稀盐酸除铁锈(Fe2O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6HCl+Fe2O3═2FeCl3+3H2O .。
山东省烟台市中考化学四模试卷
山东省烟台市中考化学四模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0题;共20分)1. (2分) (2019九上·农安月考) 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 . 花生米霉变了B . 铜在潮湿的空气中有绿色物质生成C . 潮湿的衣服经太阳晒干了D . 银白色的镁条在空气中慢慢失去光泽2. (2分)(2016·南充) 南充盛产水果,素有“果城”的美誉,常见的水果中一般不含下列哪种营养素()A . 油脂B . 维生素C . 糖类D . 水3. (2分) (2015九上·阿拉善盟期中) 空气质量日报中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A . 一氧化碳B . 二氧化碳C . 一氧化氮D . 可吸入颗粒4. (2分) 2008北京奥运会游泳中心——“水立方”的设计灵感于来源一个“方盆子”,许多“水泡泡”、许多“水分子”。
下列关于水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 . 水分子是极小的水滴B . 1个水分子由1个氢分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C . 1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D . 水分子不能再分5. (2分)下列关于氧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①滴瓶上的滴管使用完毕后应立即清洗②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时可加入硫酸铜溶液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③空气中氧气约占空气质量的21%④工业上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是分解反应⑤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需要在集气瓶底放少量水或一层薄沙.A . ②⑤B . ①②③6. (2分)某阳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则x的数值可能为()A . 9B . 10C . 12D . 177. (2分) (2019九上·洮北月考) 对下列实验现象进行的解释错误的是()A B C D实验现象用隧道显微镜获得的苯分子的图象品红加入水中后整个液体变为红色水分子在不同温度下的运动情况50mL水和50mL酒精混合后的体积小于100ml解释分子的体积很小分子总是在不断的运动常温时分子不运动,加热时分子才运动分子间有间隔A . AB . BC . CD . D8. (2分)(2017·四川模拟) 关于化学反应X+Y=Z+R,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若生成物Z和R分别是盐和水,则反应物一定是酸和碱B . 若该反应是置换反应,Y和R是化合物,X是金属单质,则Z一定是金属单质C . 若X是可溶性碱,Y是可溶性盐,则Z和R可能是两种沉淀D . 若X、Y各取10g混合,使其充分反应,则Z、R质量之和一定为20g9. (2分)将一枚洁净的铁钉浸入稀硫酸中,下列叙述:①铁钉表面产生气泡;②溶液由无色逐渐变为浅绿色;③铁钉质量减轻;④溶液质量减轻.其中正确的是()A . ①③B . ①②④10. (2分)(2017·内江) 如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 甲、乙、丙三种物质中甲的溶解度最大B . t2℃时,10g水中加10g 甲,充分搅拌可得20g甲溶液C . 其它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可使用甲的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D . t1℃时甲、乙、丙三者的溶液其溶质质量分数相等二、填空题 (共5题;共30分)11. (5分)(2017·凯里模拟) A.、B、C、E、F、G、H、I都是初中化学学过的物质.其中E、F、H均为黑色固体,B为红色固体单质.他们之间有如图的转化关系(部分生成物已省去)(1)请用化学式表示下列物质:A________、B________、I________(2)写出下列转变的化学方程式E→A________H→C________.12. (9分) (2018九上·营山期末) 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用下图所示的装置制备几种常见的气体。
山东省烟台市黄务中学2016届九年级(下)月考化学试卷(五四学制)(3月份)(解析版)
2015-2016学年山东省烟台市黄务中学九年级〔下〕月考化学试卷〔五四学制〕〔3月份〕一、单项选择题1.判断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是化学反响的根本依据是〔〕A.变化中火星四射B.有发光现象C.有大量热放出D.有黑色固体生成2.学校运动会100米开赛时,发令枪响后产生一缕白烟.白烟的主要成分是〔〕A.二氧化碳B.四氧化三铁C.五氧化二磷D.二氧化硫3.翻开一瓶装有液态空气的集气瓶,并将一燃烧的木条置于瓶口上方,观察到的现象是〔〕A.燃烧更旺B.燃着的木条熄灭C.先燃烧更旺,而后熄灭D.无明显变化4.早期化学家为了认识空气的本质,将一些物质放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实验,结果发现:毎次都有约的空气不知去向.当时化学家把这的空气称为“有用空气〞,这种“有用空气〞是指〔〕A.氮气B.氧气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5.工业上制取大量氧气的方法是〔〕A.别离液态空气B.加热高锰酸钾C.加热氯酸钾D.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6.节日里五光十色的霓虹灯内填充的气体是以下哪一种〔〕A.氧气B.氮气C.稀有气体D.二氧化碳7.以下变化中有一种与其他三种有本质区别,这种变化是〔〕A.硫在空气中点燃生成气体B.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气体C.水在空气中加热生成气体D.氯酸钾在空气中加热放出气体8.正确的实验操作对实验结果、人身平安都非常重要.以下实验操作正确的选项是〔〕A.点燃酒精灯B.氧气验满C.液体加热D.量9.5mL液体9.以下物质分别放入一密闭的充满氧气的集气瓶里,充分燃烧后,冷却至室温,由于瓶内压强的明显减小,使瓶塞难以启开的是〔〕A.木炭B.红磷C.蜡烛D.硫10.以下各组变化,前者一定包含后者的是〔〕A.物理变化,化学变化B.氧化反响,化合反响C.化学反响,化合反响D.氧化反响,化学反响11.空气污染指数〔Air Pollution Index,简称API〕就是将常规监测的几种空气污染物浓度简化成单一的数值形式,并分级指示空气污染程度和空气质量状况.以下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污染物是〔〕A.二氧化碳B.二氧化硫C.可吸入颗粒物D.臭氧12.实验室制取气体选择收集方法时,以下性质:①颜色;②密度;③溶解性;④可燃性;⑤能否与水反响,必须考虑的是〔〕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⑤D.②③⑤13.当你在复印社复印材料时,经常能闻到一股特殊的气味,这种气味是臭氧〔O3〕的气味,氧气在放电条件下可以转化为臭氧.以下与此相关的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该变化是物理变化B.该变化是化学变化C.臭氧与氧气是同一种物质D.臭氧与氧气性质完全相同二、不定项选择14.以下物质中存在氧分子的是〔〕A.双氧水B.二氧化碳C.液氧D.二氧化锰15.以下有关空气各成分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氧气的化学性质比拟活泼,属于可燃物B.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食品防腐C.空气质量报告中所列的空气质量级别越大,空气质量越好D.二氧化碳在空气中含量增多会引起温室效应,属于空气污染物16.以下食品包装措施中,不能有效防止食品腐败的是〔〕A.填充空气B.填充氮气C.填充二氧化碳D.抽成真空17.以下对物质燃烧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选项是〔〕A.蜡烛在空气中燃烧时,生成水和二氧化碳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有黑色固体生成C.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一种红色固体D.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18.在三个集气瓶中分别盛有空气、氮气和氧气,鉴别它们的最好方法是〔〕A.用带火星的木条B.用燃着的木条C.倒入澄清的石灰水D.分别称取各自的质量19.以下反响中既是化合反响又是氧化反响的是〔〕A.氧化钙+水→氢氧化钙B.酒精+氧气二氧化碳+水C.氢气+氧气水D.氯化氢+氨气→氯化铵20.既要在一充满空气的瓶子中,将其中的氧气除去.又不增加其他气体的成分.以下物质在瓶中燃烧可到达目的是〔〕A.木炭B.硫磺C.铁丝D.红磷21.一氧化氮是汽车尾气中的一种大气污染物,它是无色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在空气中能与氧气迅速反响生成红棕色的二氧化氮.在实验室中,收集一氧化氮时可选用的收集方法是〔〕A.排水集气法B.向上排空气集所法C.向下排空气集气法D.排水集气法或向上排空气集气法22.科学证明:空气中的微量臭氧〔O3〕,可抵抗阳光中紫外线对人体的损害.空调和冰箱的制冷剂“氟里昂〞是一种氯氟烃〔以M代替其化学式〕,它可破坏臭氧层,其反响过程可表示为:M+O3→MO+O2;MO+O3→M+O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氯氟烃在反响中的作用是〔〕A.氧化剂B.复原剂C.催化剂D.稳定剂23.以下变化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A.食物腐烂B.呼吸作用C.火药爆炸D.蜡烛燃烧24.用双氧水制取氧气时,忘记加二氧化锰,其结果是〔〕A.不放出氧气B.放出氧气的总量会减少C.放出氧气的速率慢D.放出氧气的总量会减少且速率慢25.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以下操作正确的选项是〔〕A.为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装高锰酸钾的试管口应略向上倾斜B.为了防止氧气浪费,导管口开始有气泡冒出时,立即收集气体C.检验收集的气体是否是氧气,应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D.加热时,应先使酒精灯火焰在试管下方来回移动,然后再将火焰固定在药品部位加热三、填空题〔26.27.28.29题,每空1分;30.31.32.33题,每空2分〕26.以下现象与空气中的什么成份有关:〔1〕饼干在空气中放置久了会变软〔2〕澄清的石灰水敞口放置会变浑浊〔3〕燃烧和呼吸〔4〕“霓虹灯〞通电后发出五颜六色的光.27.为了防止食物腐烂变质,在包装食品时可以采用真空包装或充气保护法的方法.真空包装是为了除去空气中的.保护气必须具备性质.28.设计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实验装置如图.该图学的实验步骤如下:①将图中的集气瓶分为5等份,并作好标记.②在带橡皮塞和导管的燃烧匙内装人足量的红磷,将导管上的止水夹夹紧,在酒精灯上点燃红磷,并立即伸入集气瓶内,塞紧橡皮塞.③充分反响后,待集气瓶冷却至室温,翻开止水夹请答复以下问题:〔1〕该实验中红磷需稍过量,目的是.〔2〕步骤③中翻开止水夹后观察到的现象是该反响的文字表达式为.29.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小轿车逐渐走进家庭.但随着小轿车和汽车数量的增加,汽车尾气〔含碳氢化合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一氧化氮等物质〕就成了城市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许多城市为了创立“最适宜人类居住的城市〞,正在采取有力措施,提高空气质量.如规定所有机动车要安装尾气净化器,它的特点之一是使一氧化碳与一氧化氮反响,生成二氧化碳和氮气.〔1〕写出一氧化碳与一氧化氮反响的文字表式;〔2〕你认为提高空气质量的措施还有:①;②.30.为保证长时间潜航,在潜水艇里要配备氧气再生装置,有以下几种制氧气的方法:①加热高锰酸钾,②电解水,③在常温下过氧化钠固体与二氧化碳反响生成碳酸钠和氧气.〔1〕写出方法③的文字表达式;〔2〕你认为最适合在潜水艇里制氧气的方法是〔填序号〕,与其他两种方法相比,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写一条即可〕.31.请根据以下实验装置图,答复以下问题.〔1〕请写出图中a、b的名称:a;b.〔2〕制取气体时都必须进行的一项操作是.〔3〕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时,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应选用的收集装置是.〔4〕硫化氢气体可由硫铁矿〔固体〕和稀硫酸〔液体〕反响,在常温下制得.该气体易溶于水,相同条件下,密度比空气大.由上述信息推知实验室制取硫化氢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选用的收集装置是.32.小军同学在做“氧气的制取和性质〞的探究实验中,他取一段纱窗网上的细铁丝,与自己收集到的氧气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结果没有观察到“火星四射、剧烈燃烧〞的现象,请分析小军同学实验失败的可能原因有〔至少答两点〕:.33.如下图是某同学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装置.玻璃管中装的是细铜丝.〔:铜+氧气氧化铜;〔氧化铜是固体〕〔1〕假设加热前,两注射器组成的密闭系统中有30mL空气,停止加热冷却到室温后,理论上密闭容器中剩余的气体的体积为mL,由此证明空气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2〕不同的同学在做上述实验时结果差异较大,甲同学最后剩余气体26mL,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有哪些?①;②〔3〕该实验能否将铜丝换成木炭?,为什么?.2015-2016学年山东省烟台市黄务中学九年级〔下〕月考化学试卷〔五四学制〕〔3月份〕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判断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是化学反响的根本依据是〔〕A.变化中火星四射B.有发光现象C.有大量热放出D.有黑色固体生成【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化学变化的判断要从本质也就是根本依据去看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而不是依赖于反响的现象.【解答】解:铁丝在氧气燃烧是化学变化的根本依据是在过程中生成了黑色固体〔四氧化三铁〕.所以答案为D.其余均是伴随的现象,辅助判断,但不是根本依据.应选D.【点评】从新物质生成角度判断化学反响的反响.2.学校运动会100米开赛时,发令枪响后产生一缕白烟.白烟的主要成分是〔〕A.二氧化碳B.四氧化三铁C.五氧化二磷D.二氧化硫【考点】氧气的化学性质.【专题】氧气、氢气的性质与用途.【分析】白烟就是白色固体小颗粒,即生成白烟的反响一定会生成白色固体.根据物质的状态与颜色判断即可.【解答】解:二氧化硫、二氧化碳、都为无色气体,四氧化三铁的黑色固体,只有五氧化二磷为白色固体,所以白烟的主要成分为五氧化二磷.应选C【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掌握物质之间相互作用时的实验现象方面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对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3.翻开一瓶装有液态空气的集气瓶,并将一燃烧的木条置于瓶口上方,观察到的现象是〔〕A.燃烧更旺B.燃着的木条熄灭C.先燃烧更旺,而后熄灭D.无明显变化【考点】燃烧与燃烧的条件.【专题】课本知识同类信息.【分析】根据空气中氮气的沸点最低,液态空气的容器盖翻开时,首先蒸发出来的是氮气,随后才是氧气;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①可燃物②氧气或空气③到达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即着火点,进行分析解答此题.【解答】解:根据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①可燃物②氧气或空气③到达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即着火点;液态空气的容器盖翻开时,因为空气中氮气的沸点最低,首先蒸发出来,随后才是氧气,因为氮气不助燃;隔绝了氧气,因此将一根燃着的木条置于容器口的上方时首先遇到氮气因为缺氧熄灭,所以观察到的现象是燃着的木条熄灭.应选B.【点评】此题考查学生根据根据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和空气中气体的沸点的不同进行分析解题的能力.4.早期化学家为了认识空气的本质,将一些物质放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实验,结果发现:毎次都有约的空气不知去向.当时化学家把这的空气称为“有用空气〞,这种“有用空气〞是指〔〕A.氮气B.氧气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考点】氧气的用途;氧气的化学性质.【专题】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分析】根据空气的组成成分及各成分所占的体积分数解答【解答】解:空气中含有78%的氮气,21%的氧气,0.94%的稀有气体,0.03%的二氧化碳,0.03%的其它气体和杂质.所以这1/5的有用空气是指氧气.【点评】记住空气的组成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5.工业上制取大量氧气的方法是〔〕A.别离液态空气B.加热高锰酸钾C.加热氯酸钾D.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考点】氧气的工业制法.【专题】空气与水.【分析】任何液态物质都有一定的沸点.这样利用物质的这一物理性质,在低温条件下加压,使空气转变为液态,然后蒸发别离液态空气.由于液态氮的沸点是﹣196℃,比液态氧的沸点〔﹣183℃〕低,因此,氮气首先从液态空气中蒸发出来,剩下的主要是液态氧,别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的过程是物理变化过程.【解答】解:工业上需用大量氧气时,主要利用氧气和氮气的沸点不同,采用加压、降温的方法使空气液化,然后再蒸发掉氮气,就能得到大量氧气;应选A.【点评】工业上制取氧气,只要是利用不同气体在同温度下沸点不同的原理进行制取.6.节日里五光十色的霓虹灯内填充的气体是以下哪一种〔〕A.氧气B.氮气C.稀有气体D.二氧化碳【考点】空气对人类生活的重要作用;常见气体的用途.【专题】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分析】稀有气体充入灯泡中能呈现不同颜色的光,可做光源,例如充入氖气发红光,充入氙气,发白光等,所以稀有气体制成五光十色的霓虹灯.【解答】解:灯管中充入稀有气体可以产生各种颜色的光,可做光源,例如充入氖气发红光,充入氙气,发白光等.应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和用途,解答时要充分理解各种物质的性质,然后再根据物质的性质方面进行分析、判断,从而确定物质的用途.7.以下变化中有一种与其他三种有本质区别,这种变化是〔〕A.硫在空气中点燃生成气体B.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气体C.水在空气中加热生成气体D.氯酸钾在空气中加热放出气体【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常规题型;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分析】此题实际上属于考查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判断的问题.可以根据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判断.看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那么属于化学变化;反之,那么是物理变化.【解答】解:A、硫在空气中点燃生成气体,有二氧化硫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B、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气体,有二氧化碳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水在空气中加热生成气体,生成的气体为水蒸气,只是水的不同状态的形式,并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氯酸钾在空气中加热放出气体,生成的气体为氧气,属于新物质,所以也属于化学变化;综述只有选项C不同.应选:C.【点评】解答此类题型的关键是看生成的物质是否是新的物质,对于此题解答时,可用排除法解答即可.8.正确的实验操作对实验结果、人身平安都非常重要.以下实验操作正确的选项是〔〕A.点燃酒精灯B.氧气验满C.液体加热D.量9.5mL液体【考点】实验操作考前须知的探究;测量容器-量筒;加热器皿-酒精灯;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根本操作.【分析】A、点燃酒精灯时,用火柴点燃,绝对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个酒精灯;B、氧气验满:注意带火星的木条伸到集气瓶口;C、给液体加热时,注意试管内液体的量,试管的倾斜度等;D、量筒量液时要注意量程的选择,应选择略大于量取液体体积的量程,选取的量程太大,会因刻度不精确而使量取的液体体积不准确.【解答】解:A、点燃酒精灯时,用火柴点燃,如果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个酒精灯,会引起酒精失火,造成危险.操作错误,故A错误;B、氧气验满应该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而不应该伸进去,故B错误;C、给液体加热时,①试管内液体不能超过其体积的,防止沸腾溅出;②试管与桌面成约45°角,故C正确;D、量取9.5mL液体应选用与之相近的10毫升的量筒,故D错误.应选C.【点评】此题主要了解各操作的考前须知;考查液体的加热方法和酒精灯和量筒的使用方法和考前须知.9.以下物质分别放入一密闭的充满氧气的集气瓶里,充分燃烧后,冷却至室温,由于瓶内压强的明显减小,使瓶塞难以启开的是〔〕A.木炭B.红磷C.蜡烛D.硫【考点】空气组成的测定;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响现象.【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跨学科题.【分析】物质在瓶内燃烧后,瓶内压强降低,说明该物质燃烧消耗了氧气,同时没有生成新的气体,使瓶内气体减少,气压减小.【解答】解:符合能在空气中燃烧且燃烧不生成气体的物质是红磷,红磷燃烧的产物是五氧化二磷固体,蜡烛、木炭和硫磺燃烧后会生成气体,不能使瓶内压强变小.应选:B.【点评】理解瓶内气压减小的原因,根据物质燃烧后生成物的状态进行判断,生成物中不能有气体产生.10.以下各组变化,前者一定包含后者的是〔〕A.物理变化,化学变化B.氧化反响,化合反响C.化学反响,化合反响D.氧化反响,化学反响【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A、根据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氧化反响和化合反响的概念、联系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化学反响和化合反响的关系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氧化反响和化学反响的关系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是两个平行的概念,两者属于并列关系,应选项错误.B、物质和氧发生的化学反响叫做氧化反响,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响叫做化合反响;但是有的氧化反响不是化合反响,如甲烷的燃烧是氧化反响,但不是化合反响,前者不一定包含后者,应选项错误.C、化学反响又叫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合反响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响;化合反响是化学反响中的一种,前者一定包含后者,应选项正确.D、物质和氧发生的反响叫做氧化反响,而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就是化学反响,前者属于后者中的一种反响类型,前者不能包含后者,应选项错误.应选:C.【点评】此题难度不是很大,明确常见化学概念的特征,准确把握概念的内涵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11.空气污染指数〔Air Pollution Index,简称API〕就是将常规监测的几种空气污染物浓度简化成单一的数值形式,并分级指示空气污染程度和空气质量状况.以下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污染物是〔〕A.二氧化碳B.二氧化硫C.可吸入颗粒物D.臭氧【考点】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专题】空气与水.【分析】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工程暂定为: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和臭氧等.不同地区的首要污染物有所不同.【解答】解:A、二氧化碳,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但不是空气污染物,没有计入空气污染指数,故A正确;B、二氧化硫是空气污染物,被计入空气污染指数,故B错误;C、可吸入颗粒物,被计入空气污染指数,故C错误;D、臭氧,被计入空气污染指数,故D错误;应选:A.【点评】此题考查的是“空气污染指数〞这一个根底知识点,要熟记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尤其是空气的污染及其污染物的来源等与大气污染相关的考题是中考比拟热门的考点.12.实验室制取气体选择收集方法时,以下性质:①颜色;②密度;③溶解性;④可燃性;⑤能否与水反响,必须考虑的是〔〕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⑤D.②③⑤【考点】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专题】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枯燥与净化.【分析】考虑实验室选择气体收集方式时,是否能选用排水法要考虑气体的溶解性和是否与水反响;是否能选用排空气法要考虑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大还是小;据此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实验室制取气体选择收集方法时,收集方法的选择是根据:一般考虑气体物理性质中的密度和溶解性,化学性质中看它是否与水发生化学反响;难溶于水或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响的气体可用排水法收集;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不能与空气中的成分反响〕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不能与空气中的成分反响〕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故②③⑤需要考虑.应选:D.【点评】此题难度不大,考查实验室选择收集方法确实定思路,掌握收集方法要考虑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是正确解答此题的关键.13.当你在复印社复印材料时,经常能闻到一股特殊的气味,这种气味是臭氧〔O3〕的气味,氧气在放电条件下可以转化为臭氧.以下与此相关的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该变化是物理变化B.该变化是化学变化C.臭氧与氧气是同一种物质D.臭氧与氧气性质完全相同【考点】氧元素组成的单质;同素异形体和同素异形现象;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可根据化学变化的特点、分子的定义、单质的定义进行分析解答.化学变化的特征是由新物质生成;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解答】解:A、氧气在放电下转换为臭氧,从题中所给信息“臭氧有特殊的气味〞知臭氧和氧气不是一种物质,所以该反响是化学变化,故A错误.B、因为A选项错误,而B选项与A选项正好相反,所以B一定正确.C、根据A分析知氧气与臭氧不是同一种物质,所以C错误.D、二者不是同一钟物质,由于其分子结构不同,所以性质不会相同,所以D错误.应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判别及应用新信息迁移的能力,在解题时要注意相反选项的判断处理,AB两选项必取其一,同时学生还应根据信息明确同素异形体的转化为化学变化,并能根据化学式分析组成和构成.二、不定项选择14.以下物质中存在氧分子的是〔〕A.双氧水B.二氧化碳C.液氧D.二氧化锰【考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含有氧气的物质含有氧分子,据此解答.【解答】解:A、双氧水中不含有氧气,故A错误;B、二氧化碳中不含有氧气,故B错误;C、液氧是氧气的液态形式,含有氧分子,故C正确;D、二氧化锰中不含有氧气,故D错误;应选:C.【点评】此题考查了物质的微观构成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15.以下有关空气各成分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氧气的化学性质比拟活泼,属于可燃物B.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食品防腐C.空气质量报告中所列的空气质量级别越大,空气质量越好D.二氧化碳在空气中含量增多会引起温室效应,属于空气污染物【考点】空气对人类生活的重要作用;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专题】生活实际型.【分析】从题干上看,这道题是考查空气中主要成分的性质及用途的题目.从备选项看,A 有明显的错误﹣氧气有助燃性,但不是可燃物.C选项中空气质量级别越大那么表示空气质量越差.D选项的错误在于二氧化碳是空气的成分之一,因此不属于空气污染物.【解答】解:A、氧气的化学性质比拟活泼是正确的,但氧气不是可燃物.氧气具有助燃性;B、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且廉价易得,无毒无害.所以常用于食品防腐;C、空气质量报告中所列的空气质量级别越大说明空气中所含的污染物越多,那么空气质量越差;D、二氧化碳是引起空气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之一,它的含量增多会加重温室效应,但是由于空气的组成中就有二氧化碳,所以二氧化碳不属于空气污染物.应选:B.【点评】这类型题目的关键在于弄清楚空气中主要成分的性质及生活中的应用.另外要切记:二氧化碳对环境有危害,但不是空气污染物.。
山东省烟台市中考化学模拟考试试卷
山东省烟台市中考化学模拟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8题;共18分)1. (2分)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 水结成冰B . 海水晒盐C . 玻璃破碎D . 蜡烛燃烧2. (3分)(2016·兰州) 下列广告词对应商品的主要成分及类别错误的是()选项广告词商品主要成分类别A“衡水老白干,喝出男人味”白酒乙醇有机物B“红梅味精,领先(鲜)一步”味精蛋白质混合物补钙剂碳酸钙盐C“吃了盖中盖,腰不酸了,腿不疼了,走路也有劲了”D“农夫山泉有点甜”矿泉水水化合物A . AB . BC . CD . D3. (2分) (2017九上·江宁期末) 下列通过对比实验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A . 实验一可以证明锌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B . 实验二可以说明铁生锈的条件是与氧气和水同时解除C . 实验三可以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需要可燃物D . 实验四可以说明物质的溶解性与溶剂种类有关4. (2分) (2017九上·公安期中) 区分下列各组物质,所选择的试剂或方法中正确的是()A . 硬水和软水——肥皂水B . 空气和氧气——观察颜色C . 水和澄清石灰水——尝味道D . 氮气和二氧化碳——燃着的木条伸入瓶内5. (2分)在一密闭容器内有M、N、Q、R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如右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B . 待测物质N的质量为22gC . 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D . 反应中M、N、Q、R四种物质质量比为9:37:80:1116. (3分) (2018九下·天津月考)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 质量和质量分数均相等的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硫酸充分反应,所得溶液呈碱性B . 等质量的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中硫元素的质量比为 4:5C . 分别取两份等量的 NaOH 样品 A(未变质)、B(部分变质),再将该两份固体分别配成溶液并滴入 20%的稀硫酸直到正好反应,则此时消耗稀硫酸的质量相等。
山东省烟台市招远市中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化学试题
2016年某某省某某市招远市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事例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蓄电池放电B.动植物呼吸C.钢铁的锈蚀D.热法淡化海水2.2016年全国两会对我国的大气、土壤、水污染治理给予高度关注,下列做法中不利于保障我市环境质量的是()A.回收废旧电池,减少对土壤的污染B.推广无纸化办公,使用再生纸打印C.禁止使用化石燃料,大力发展新能源D.使用无磷洗衣粉,减少含磷污水排放3.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测定溶液的pHB.稀释浓硫酸C.收集氧气D.蒸发结晶4.化学与工农业生产、百姓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工业上用熟石灰处理硫酸厂的污水B.人体缺锌会导致生长发育缓慢,因此锌元素摄入得越多越好C.铵态氮肥与碱性肥料混合使用可以明显提高肥效D.生活中常用的塑料、合金、玻璃钢等物质都是复合材料5.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溶液都是均一、稳定、无色的混合物B.溶质以分子或离子的形式均匀分散在洛剂中C.溶液中只能有一种溶质,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D.饱和溶液析出晶体后,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少6.核电站中核燃料铀或钚在中子的撞击下,原子核发生分裂,产生氙、锶等原子及一些粒子和射线,同时释放大量的能量,这些能量可用于驱动汽轮机发电.锶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显示的信息和粒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以下表述中正确的是()A.图2、图3都属于锶元素B.图3所表示粒子的化学符号是SrC.锶原子的中子数为38D.锶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7.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A.某物质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所以该物质中一定有碳、氢、氧元素B.某固体物质加入稀盐酸有无色气体产生,该固体一定是碳酸盐C.碱溶液一定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的一定是碱溶液D.分子原子都是不显电性的粒子,不显电性的粒子不一定是分子或原子8.观察与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手段和方法,下列实验对应的描述不合理的是()实验内容操作或现象解释或结论A 铁丝在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燃烧火星四射,并有黑色固体生黑色固体是Fe2O3成B 将氧化铜与碳粉混合高温加热有红色物质生成说明碳有还原性C 用烧杯取井水50mL,加入少量肥皂水搅拌,水面有浮渣该井水是硬水D 6000L氧气在加压的情况下可装入容积为40L的钢瓶中分子间有间隔A.A B.B C.C D.D9.明确宏观现象的微观本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思想,下列说选正确的是()A.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是因为水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B.水结成冰,是因为温度降低,分子停止运动C.水与冰的共存物是纯净物,是因为它们由同种分子构成D.水与酒精混合液的体积小于混合前二者体积之和,是因为混合后分子体积变小10.下列对一些事实解释或做法错误的是()A.盐酸、硫酸都能使石蕊溶液变红,是因为溶液中都含有氢离子B.金属镁在空气中比铝更容易燃烧,是因为镁比铝的活动性强C.用稀盐酸或灼烧的方法区分真黄金和假黄金(铜锌合金)D.滴加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产,证明原溶液中一定含有CO或SO二、选择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10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11.下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B.反应中甲、乙的质量比为17﹕32C.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D.反应物中只有一种元素的化合价不变12.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t1时,甲、乙两物质各50g分别加入l00g水中,充分溶解,得到的溶液质量都是115gB.t1时,甲、乙溶液中溶质的质最分数一定小于15%C.t2℃时,将甲、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甲析出的固体质量一定大于乙D.t2℃时,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大于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13.“碳捕捉技术”是指通过一定的方法,将工业生产中产生的CO2分离出来进行储存和利用.用足量的NaOH溶液来“捕捉”CO2,其过程的示意图如图所示(部分条件及物质未标出).下列有关该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该过程可实现CO2零排放B.整个过程中,有2种物质可以循环利用C.整个过程中,涉及到两种碱D.“反应并分离”的过程中,分离物质的操作是蒸发、结晶14.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手段,下列实验设计达到实验目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设计A 区分羊毛绒和棉线灼烧闻气味B 区别稀盐酸和稀硫酸滴加氯化钡溶液观察现象C 除去MnO2粉末中的KCl杂质溶解、过滤、洗涤、干燥D 检验Na2CO3溶液中是否含有NaCl杂质滴加稀盐酸观察现象A.A B.B C.C D.D15.下列变化过程中,对应关系正确的是()A.稀释10%的NaOH 和10% 的H2SO4B.向一定量的二氧化锰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C.在一定量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D.将水通电电解一段时间A.A B.B C.C D.D三、理解与应用(共5小题,满分39分)16.被称为“史上最牛零食”的辣条近两年着实火了一把,国家食药监管总局最新发布的抽检情况显示,15款辣条上榜不合格产品,不合格项目包含酸价、菌落总数、柠檬黄(化学式为C16H9N4O9S2Na3)、胭脂红(化学式为C20H11AlN2O10S3)等.(1)从物质分类的角度看,柠檬黄和胭脂红都属于(填“混合物”“无机物”“有机物”之一).(2)柠檬黄是由种元素组成.(3)胭脂红中铝元素和硫元素的质量比为(填最简整数比).(4)倡导科学生活,提高健康水平.下列说法中,你认为合理的是(填序号).①习惯于用饮料替代白开水②经常去吃马路烧烤③均衡膳食,保持营养比例适当④尽量少食油炸食品.17.如表是几种家用清洁剂的功能和有效成分.清洁剂名称洁厕灵彩漂液漂白水功能清除污垢,除异味漂洗衣物,使色彩鲜艳漂除衣物污渍有效成分HCl H2O2NaClO根据表某某息,回答下列问题.(1)三种清洁剂的有效成分中,属于氧化物的是(填化学式).(2)某某石上的污垢不能用“洁厕灵”清洁的理由是.(3)在盛有少量“彩漂液”的试管中,加少量二氧化锰,观察到的现象是,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洁厕灵”与“漂白水”不能混用.二者若混合其有效成分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氯化钠、水和有毒的氯气(Cl2),化学方程式为.18.2014年﹣2月28日,青烟威荣高铁正式通车.大量金属材料用于高铁建设.(1)专家指出,时速300公里以上的高铁列车车体必须采用铝合金材料,说明该材料具有、性能.(2)某同学用如图2所示装置模拟炼铁化学原理.①反应前先,再.(填字母序号)A.通入CO B.加热②实验时,装置Ⅰ中出现的现象为;发生的反应方程式为,这个反应中发生还原反应的物质是.③Ⅱ中氢氧化钠的作用是.④本实验停止加热前(填“是”或“否”)需要先断开Ⅰ和Ⅱ的连接处?并写出理由.19.我国海岸线曲折.海洋资源十分丰富.(1)如图1A所示,从海水中获得淡水的方法是,你认为该技术的优点是.如图1B所示,是恒温下模拟海水晒盐过程的示意图,与丙烧杯烧杯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同的是(填序号,下同).(2)从海水中提取金属镁,可按图2流程进行:①写出步骤Ⅱ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②根据图2流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步骤Ⅰ通过一步反应即可实现B.步骤Ⅱ、Ⅲ、Ⅳ的目的是从海水中提纯氧化镁C.步骤Ⅲ发生了中和反应D.步骤Ⅴ中化学能转化为电能③该流程中采取的一种降低成本且减少污染的措施是.(3)我国著名化学家侯德榜发明的“联合制碱法”主要工艺流程示意图如图3:①为了除去粗盐水中可溶性杂质,可加入下列物质,利用过滤等操作进行除杂,则加入下列三种物质的先后顺序为.a.稍过量的Na2CO3溶液 b.适量的盐酸 c.稍过量的Ba(OH)2溶液②流程一,氨化溶液后,溶液的pH7(填“>”、“<”或“═”),从而有利于吸收气体A③流程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0.我国有丰富的钛铁矿资源,钛铁矿的主要成分是钛酸亚铁(FeTiO3),利用钛铁矿可以提取金属钛.以下为某化工企业从钛铁矿中提取金属钛的流程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钛酸亚铁(FeTiO3)中钛元素的化合价为价;(2)①中反应为2FeTiO3+6C+7Cl22X+2TiCl4+6CO,则X为;(3)②中为使原料全部转化为甲醇,理论上CO和H2投料的质量比为;(4)③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该反应中Ar的作用是.四、实验与探究(共3小题,满分24分)21.已知,过氧化钠(化学式为Na2O2)是一种浅黄色固体粉末,可用作呼吸面具里的供氧剂,利用人呼出的二氧化碳与Na2O2反应放出O2,供给人的正常生命活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CO2═2Na2CO3+O2.某同学利用该反应原理制取氧气,设计了如图一的实验装置.(1)装置①中CO2的制取方法有多种:若用加热NaHCO3固体制取CO2,应该选用的发生装置为(选填图二字母)(2)为收集纯净干燥的O2,装置④中盛放的试剂为,⑤中收集装置可选用(填序号).A.排水集气法B.向下排空气法C.向上排空气法D.真空袋收集法(3)当观察到装置②中时应停止通CO2.(4)此外,过氧化钠也能与水迅速而剧烈反应,生成碱和氧气,试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若用此反应制取O2,可选用的发生装置为(选填图二中字母).22.已知某合金粉末除铝外,还含有铁、铜中的一种或两种.某兴趣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对合金粉末中铁、铜的存在情况进行了探究.【查阅资料】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方程式为2Al+2NaOH+2H2O═2NaAlO2+3H2↑(产物NaAlO2溶于水);Fe、Cu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猜想】猜想1:该合金粉末中除铝外,还含有铁.猜想2:该合金粉末中除铝外,还含有(填名称).猜想3:该合金粉末中除铝外,还含有铁、铜.【实验探究】下列实验仅供选择的试剂:10%盐酸、30%NaOH溶液.实验方案实现现象结论①取一定量的合金粉末,加过量的,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渣备用.粉末部分溶解,并有气体放出.合金中一定含有.②取步骤①所得滤渣,加过量的,充分反应.滤渣部分溶解,并有气体放出,溶液呈浅绿色.合金中一定含有.【探究结论】猜想3成立.【反思】一般来说,活泼金属能与盐酸等酸反应,而铝与酸、碱都能反应,说明铝具有特殊的性质.写出铝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3.某化学课外小组的同学,为了测定实验室中一瓶因保存不善而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图中铁架台已经略去),实验在27℃,101kPa下进行,实验步骤如下:①按图连接好装置;②用天平准确称取氢氧化钠样品mg,放入A中试管内,向B中集气瓶内倒入饱和二氧化碳水溶液至瓶颈处;③向分液漏斗中倒入稀硫酸,打开活塞,让稀硫酸滴入试管中至过量,关闭活塞.反应结束后,量筒中收集到饱和二氧化碳水溶液vmL.④计算氢氧化钠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请回答下列问题:(1)准确判断氢氧化钠发生变质的实验现象是;写出氢氧化钠发生变质的化学方程式:;(2)在实验步骤1和2之间,还缺少一实验步骤,该实验步骤是:;(3)判断实验步骤3中滴入的稀硫酸已过量的标志是:;(4)叙述检验氢氧化钠部分变质的方法: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1取样,溶于水,滴加过量的产生白色沉淀氢氧化钠部分变质2静置,向上层清液中滴加(5)用上述装置不能准确测定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理由是.五、分析与计算24.某兴趣小组做中和反应的实验.如图1所示,没有观察到现象,于是取30g中和后的溶液,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21.2%的Na2CO3溶液,并测得溶液pH的变化如图2.(1)则与CaC12反应的碳酸钠溶液的质量为g.(2)计算生成沉淀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并在图3的坐标系中画出产生沉淀的曲线.2016年某某省某某市招远市中考化学模拟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事例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蓄电池放电B.动植物呼吸C.钢铁的锈蚀D.热法淡化海水【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化学反应的分类思想;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解答】解:A、蓄电池放电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B、动植物呼吸的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钢铁的锈蚀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D、热法淡化海水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2.2016年全国两会对我国的大气、土壤、水污染治理给予高度关注,下列做法中不利于保障我市环境质量的是()A.回收废旧电池,减少对土壤的污染B.推广无纸化办公,使用再生纸打印C.禁止使用化石燃料,大力发展新能源D.使用无磷洗衣粉,减少含磷污水排放【考点】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水资源的污染与防治.【专题】化学与环境保护;化学知识生活化;化学与生活.【分析】A、根据废旧电池对土壤和水体会造成污染进行分析;B、根据推广无纸化办公可以节约能源进行分析;C、根据禁止使用化石燃是不现实的进行分析;D、根据使用无磷洗衣粉,可以减少对水体的污染进行分析.【解答】解:A、回收废旧电池,可减少对土壤和水体的污染,所以利于保障环境质量;B、推广无纸化办公,使用再生纸打印,可以节约能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所以利于保障环境质量;C、禁止使用化石燃料是不现实的,不利于保障环境质量;D、含磷洗衣粉会造成水体的富营养化,使用无磷洗衣粉,可减少对水体的污染,所以利于保障环境质量;故选C.【点评】环境保护与我们生产、生活密切相关,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充分理解节能环保的重要性,只有这样才能对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3.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测定溶液的pHB.稀释浓硫酸C.收集氧气D.蒸发结晶【考点】溶液的酸碱度测定;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蒸发与蒸馏操作;氧气的收集方法.【专题】实验操作型;化学学习中的实验思想;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根据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浓硫酸的稀释方法(酸入水,沿器壁,慢慢倒,不断搅)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氧气不易溶于水,能用排水法收集,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蒸发操作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pH.不能将pH试纸伸入待测液中,以免污染待测液,图中所示操作错误.B、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C、氧气不易溶于水,能用排水法收集,但长导管是出水管,短导管是进气管,图中所示操作错误.D、蒸发时,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防液体受热不均匀,造成液体飞溅,图中所示操作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4.化学与工农业生产、百姓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工业上用熟石灰处理硫酸厂的污水B.人体缺锌会导致生长发育缓慢,因此锌元素摄入得越多越好C.铵态氮肥与碱性肥料混合使用可以明显提高肥效D.生活中常用的塑料、合金、玻璃钢等物质都是复合材料【考点】中和反应及其应用;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复合材料、纳米材料;微量元素、维生素与健康的关系及摄取方法.【专题】化学专题.【分析】A、根据中和反应的定义进行判断,氢氧化钙与硫酸的反应为酸和碱的反应;B、锌元素摄入过多会中毒;C、铵态氮肥能与碱性物质混合产生氨气,造成肥效降低;D、根据复合材料是把多种材料复合在一起得到的一种具有特别性能的材料解答.【解答】解:A、氢氧化钙与硫酸的反应为酸和碱的反应,属于中和反应,故A正确;B、锌元素摄入过多会中毒,并非越多越好,故错误;C、铵态氮肥能与碱性物质混合产生氨气,造成肥效降低,故错误;D、玻璃钢是复合材料,塑料是有机合成材料,合金是金属材料,故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物质的性质,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5.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溶液都是均一、稳定、无色的混合物B.溶质以分子或离子的形式均匀分散在洛剂中C.溶液中只能有一种溶质,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D.饱和溶液析出晶体后,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少【考点】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溶质的质量分数.【专题】化学规律的类比;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A、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B、根据溶质在溶液中存在的形式考虑;C、根据溶质的种类考虑;D、饱和溶液恒温蒸发溶剂,溶质质量分数不变.【解答】解:A、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溶液可以有颜色,故A错;B、溶质以分子或离子的形式均匀分散在溶剂中,故B正确;C、溶质可以有一种或多种,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故C错;D、饱和溶液恒温蒸发溶剂,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故D错.故选B.【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知道溶液的特点,知道溶质的种类,饱和溶液的特点.6.核电站中核燃料铀或钚在中子的撞击下,原子核发生分裂,产生氙、锶等原子及一些粒子和射线,同时释放大量的能量,这些能量可用于驱动汽轮机发电.锶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显示的信息和粒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以下表述中正确的是()A.图2、图3都属于锶元素B.图3所表示粒子的化学符号是SrC.锶原子的中子数为38D.锶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A、根据元素的种类取决于核内质子数进行分析;B、根据核内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的关系确定微粒的化学符号;C、根据相对原子质量约等于质子数加中子数进行分析;D、根据锶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显示的信息可以知道其相对原子质量.【解答】解:A、根据锶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显示的信息可知,其原子序数是38,又核内质子数=原子序数,因此锶元素的核内质子数等于38,图2、图3中的微粒的核内质子数都为38,根据元素的种类取决于核内质子数可以知道图2、图3都属于锶元素,故说法正确;B、图3所表示粒子的核内质子数是38,核外电子数是36,核内质子数大于核外电子数,是锶离子,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其化学符号是Sr2+;故说法错误;C、根据锶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显示的信息可知,其相对原子质量为87.62,又其核内质子数=原子序数=38,根据相对原子质量约等于质子数加中子数可知,锶原子的中子数不等于38,故说法错误;D、根据锶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显示的信息可知,锶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87.62,不是,故说法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只有掌握粒子结构示意图含义、元素周期表某某息就能正确解答,通过此题的练习可以提高利用结构示意图和元素周期表进行解题的能力.7.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A.某物质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所以该物质中一定有碳、氢、氧元素B.某固体物质加入稀盐酸有无色气体产生,该固体一定是碳酸盐C.碱溶液一定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的一定是碱溶液D.分子原子都是不显电性的粒子,不显电性的粒子不一定是分子或原子【考点】碱的化学性质;酸的化学性质;原子的定义与构成;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常见的酸酸的通性;常见的碱碱的通性.【分析】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结合题意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活泼金属、碳酸盐等能与酸反应生成气体,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盐溶液可能显碱性,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常见的不显电性的粒子,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某物质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CO2和H2O两种物质中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反应物氧气中只含有氧元素,则某物质中一定含有碳、氢两种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故选项推理错误.B、碳酸盐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气体,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气体的物质不一定是碳酸盐,也可能是活泼金属,故选项推理错误.C、碱溶液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也可能是碳酸钠等盐溶液,故选项推理错误.D、分子、原子都是不显电性的粒子,不显电性的粒子不一定是分子或原子,也可能是中子等,故选项推理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碱的化学性质、质量守恒定律、酸的化学性质等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8.观察与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手段和方法,下列实验对应的描述不合理的是()实验内容操作或现象解释或结论A 铁丝在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燃烧火星四射,并有黑色固体生黑色固体是Fe2O3成B 将氧化铜与碳粉混合高温加热有红色物质生成说明碳有还原性C 用烧杯取井水50mL,加入少量肥皂水搅拌,水面有浮渣该井水是硬水D 6000L氧气在加压的情况下可装入容积为40L的钢瓶中分子间有间隔A.A B.B C.C D.D【考点】氧气的化学性质;硬水与软水;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碳的化学性质.【专题】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分析】A、根据铁丝在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燃烧的现象解答;B、根据碳有还原性,能够将氧化铜中的铜还原出来解答;C、根据区分硬水和软水的方法解答;D、根据分子的性质解答.。
烟台市九年级化学下学期中考一模考试试卷
烟台市九年级化学下学期中考一模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0题;共20分)1. (2分) (2017九下·灌云月考) 下列说法不妥当的是()A . 洗洁精能洗碗,是因为洗洁精可溶解油污B . 磷可用于制作烟幕弹,是因为磷燃烧能产生大量白烟C . 氮气可用于食品包装袋内防腐,是因为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D . 可用灼烧的方法区分羊毛和棉线,是因为羊毛灼烧后有烧焦羽毛气味2. (2分)(2017·句容模拟) 宏微结合是研究化学的重要思想。
如图所示,提起压在水面上方的活塞,容器中的水发生气化,则相同微小空间内微粒的变化最可能是:()A .B .C .D .3. (2分)(2018·静安模拟) 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A . 4P+5O2 2P2O5B . C+2CuO CO2↑+2CuC . 2H2O 2H2↑+O2↑D . NaOH+HCl → NaCl+H2O4. (2分) (2019九上·郓城月考)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 . 石油B . 不锈钢C . 冰水混合物D . 加碘食盐5. (2分)(2017·福田模拟) 下列有关化学知识归纳与整理不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物质与用途B化学与环境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生石灰可用于食品干燥剂石墨可用于做电极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减小化石燃料的使用,开发新能源科学合理的使用农药和化肥C物质与分类D日常物质的区别盐酸和硫酸都属于酸烧碱和纯碱都属于碱氯化钠和碳酸钠都属于盐棉线和羊毛一燃烧闻气味硬水和软水一加肥皂水并搅拌酱油和醋 - 闻气味A . AB . BC . CD . D6. (2分) (2018九上·安丘期末) 盛烧碱的试剂瓶上应该贴有下列哪种标志()A .B .C .D .7. (2分)(2017·河东模拟) 下列四个图像的变化趋势,能正确描述对应操作的是()A . 足量的铁片和铝片分别与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反应B . 向一定量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固体C . 向氢氧化钾和硝酸钡的混合溶液中,逐滴滴加稀硫酸D . 向pH=11的氢氧化钠溶液中不断加入水8. (2分)(2016·威海) 下列关于混合物提纯的方法正确的是()A . 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氯化氢﹣将气体通入氢氧化钠溶液B . 除去生石灰中混有的少量碳酸钙﹣将混合物溶于水后过滤C . 除去硝酸钾固体中混有的少量氯化钠﹣蒸发结晶后过滤D . 除去铜粉中混有的少量氧化铜﹣加入适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后过滤9. (2分) (2017九上·柳江月考) 你认为下列选项不属于化学这门自然科学研究范畴的是()A . 物质的运动形式B . 物质的变化规律和性质C . 物质的组成和结构D . 物质的用途和制取10. (2分)(2017·盘锦模拟) 下列除去少量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A . Zn粉中含少量的ZnO:加入足量稀H2SO4充分反应后过滤B . CO2中混有HCl,通过饱和的NaHCO3溶液C . Na2SO4溶液中含少量H2SO4:加入足量Ba(OH)2充分反应后过滤D . CaCO3固体中含少量Na2CO3:加入足量稀HCl充分反应后过滤二、填空题 (共6题;共39分)11. (5分)(2016·营口模拟) 请用化学用语填空:氖原子1; 3个铝离子2;五氧化二磷中磷元素的化合价是3 ;能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单质是4;目前属于最清洁的气体燃料是5 .12. (3分) (2018九下·萧山开学考) 目前许多学校安装了直饮水机,其主要工作流程如图甲.(1)①的作用是.A . 杀菌消毒B . 吸附杂质C . 蒸馏D . 过滤(2)直饮水机使用方便:只要将它与自来水管网对接,截留清除水中的有害物质(如细菌等),便得到直饮水,直饮水属于________(选填“混合物”或“纯净物”).13. (3分)(2011·绵阳) 如图是一种家用电热水壶,所用材料属于合金的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下同),属于单质的是________,属于合成材料的是________.14. (7分)实验室制取氧气,可供选择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1)若用氯酸钾与二氧化锰加热制氧气,可选用A装置,其中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_ (填一种).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二氧化锰是反应的________ .(2)若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来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发生装置选择________ (填装置序号),在加试剂之前的操作是________ .(3)若收集一瓶氧气,供硫粉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使用,最好选择气体收集装置中的________ (填装置序号).15. (10分)(2017·安庆模拟) 下图是某药厂生产的一种抗酸药(治疗胃酸过多的药物)的说明书的部分内容.阅读后回答下列问题.说明书主要成分:碳酸氢钠(NaHCO3)适应症:用于缓解胃酸(含有盐酸)过多引起的胃痛用法:嚼碎后服用规格:2.5g/片注意事项:胃溃疡患者慎服现取4片药片碾碎后,加到烧杯中,再往烧杯中加入60g稀盐酸,完全反应后,烧杯中物质的总质量为65.6g,(药品的其它成分不溶于水,也不参加反应),求:(1)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2)此药片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16. (11分)(2018·江都模拟) 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能源和资源。
2016年山东省烟台市中考化学试卷
绝密★启用前山东省烟台市2016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化 学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物质的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冰雪融化B .水果榨汁C .分离液态空气D .葡萄酿酒 2.环境保护是2016年“两会”热点话题。
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 .使用无磷洗衣粉预防水体富营养化B .淘汰黄标车减少汽车尾气污染C .深埋废旧电池减少重金属污染D .使用低毒、低残留农药减轻环境污染3.正确的实验操作对实验结果、人身安全都非常重要。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合理的是( )A .量取9.5mL 液体B .测定溶液的pHC .闻气体气味D .点燃酒精灯4.)5.下列有关水和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河水经过沉降、过滤、活性炭吸附后得到的水是纯净物B .饱和溶液析出晶体后,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一定减少C .通过洗洁精的乳化作用,可将食用油溶解于水形成溶液D .试剂瓶中的溶液在使用时不慎洒出一部分,剩余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减少6.2016年4月15日是我国首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煤矿的矿井要加强通风,防止发生爆炸B .酒精能破坏蛋白质结构,可用于杀菌消毒C .厨房天然气泄露,可打开抽油烟机排气D .进入久未开启的地窖,要做灯火实验7.2015年我国启动马铃薯主粮化战略。
马铃薯中富含淀粉、蛋白质、维生素C 、磷、铁、钙等,被誉为“营养之王”。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维生素C 可以预防坏血病B .可用碘水检验马铃薯中的淀粉C .钙元素可以预防甲状腺肿大D.蛋白质、淀粉、维生素C 都属于有机物8.下面是五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图中粒子共能表示四种元素B .图中表示阴离子的是c 、eC .图中b 粒子的化学符号为2MgD .图中d 粒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9.2015年10月,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化学式为15225C H O )而获得诺贝尔奖。
山东省九年级化学中考 初四化学考试试题精选
山东省九年级化学中考初四化学考试试题初四化学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综合检测题班级姓名成绩_______一、选择题(每题有一个正确答案,共45分)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Cl-35.5 S-32 O-16 Fe-56 Al-27 Cu-64 Zn-65 Ag-108 Na-23 Mg-24 )1、(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A.氧 B.铁 C.铝 D.铜2、( )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合金的是A.生铁 B.氧化铁 C.高碳钢 D.不锈钢3、( )下列物质能由金属和盐酸反应制取的是A. AlCl3 B. CuCl2C. AgClD. FeCl34、( )我国商代已制造出精美的青铜器.春秋战国时期已会冶铁和炼钢。
人类开发利用下列金属单质的时间顺序与金属活动性的强弱有着上述某种内在联系。
由此推断,下列金属中,人类开发利用最晚的是 A.Al B.Cu C.Fe D.Zn5、()为适应火车提速,一些铁路线上原有的短轨需要连接为超长轨。
工人常用2Al + Fe2O高温Al2O3+2Fe这一反应原理来焊接钢轨。
有关该反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B.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C.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D.该反应中铁元素的化合价升高6、-合金。
根据所列金属的熔沸点的数据判断不能制得的合金是A、K—Na合金B、K-Fe合金C、Na—Al合金D、Fe—Cu合金7、( )将铁粉加入到一定量的硝酸银、硝酸铜及硝酸锌的混合溶液中.待充分反应后过滤,再在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没有气体产生,则在滤液中A.只有硝酸锌和水B. 一定没有硝酸银C.一定有硝酸锌和硝酸亚铁 D.一定没有硝酸铜8、( )下列物质中,能跟铁发生置换反应,且不生成气体的是A.稀硫酸B. 硫酸锌溶液 C.硫酸铜溶液 D.硫酸铝溶液9.()一种新兴的金属由于其熔点高、密度小、可塑性好、耐腐蚀性强,它和它的合金被广泛用于火箭、导弹、航天飞机、船舶、化工和通讯设备的制造中,这种金属是 A.铜B.钢 C.钛 D.镁10.()欲判断三种金属X、Y、Z的活动性顺序,没有必要验证的结论是A.Y能置换含X的化合物溶液中的X B.X能置换酸中的氢C.Y能置换酸中的氢 D.Z不能置换酸中的氢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铅的密度比铁大,用铅做菜刀.锤子比铁更好B.银的导电性比铜好,所以通常可用银制作电线C.钛合金与人体具有很好的“相容性”,可用来制造人造骨等D.焊锡和铝熔点较低,都可用于焊接各种金属12.( )清末铝制品,至今仍保存完好,该艺术品不易锈损的主要原因是A.铝不易发生化学反应B.铝的氧化物易发生还原反应C.铝不易氧化D.铝易氧化,但铝表面致密的氧化铝薄膜具有保护内部铝的作用13.()在托盘天平的两端各放一个盛有相同质量.相同浓度盐酸的烧杯,并使天平保持平衡,在左右两个烧杯中分别是放入等质量的两种金属(盐酸过剩),反应完全后,发现左杯升高,右杯下降,则左右两个烧杯中分别放入的金属可能是A.镁和铝B.锌和镁C.铜和铁 D.锌和铜14、( )除去硫酸亚铁溶液中少量的硫酸铜的方法是A.加过量锌粉,再过滤,保留滤液B.加过量铜粉,再过滤,保留滤液C.加过量氢氧化钠溶液,再过滤,保留滤液D.加过量铁粉,再过滤,保留滤液15、( )有5.6 g不纯的铁跟足量的稀硫酸反应,生成了O.22g氢气,则铁中混有的杂质可能是下列中的 A. Zn B. Ag C.Cu D. Al二、填空题(共35分)),可加入稀盐酸,其反应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下同),但加入的盐酸不能太多,16、洗去烧水用的铝壶内壁上的水垢(主要成分CaCO3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镁、铁在日常生活中都有较广泛的用途。
山东省烟台市2024届中考化学四模试卷含解析
山东省烟台市2024学年中考化学四模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我国科学家创造性地构建了“单中心铁催化剂”,在甲烷高效转化研究中获得重大突破。
其成果在最近的美国《科学》杂志发表。
右图为该转化的微观示意图,下列有关转化的说法错误的是()A.催化剂改变了反应速率B.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发生了变化C.生成物之一为C2H4D.反应物与生成物均由分子构成2.下列有关试剂选择或方法正确的是()选项要求相关物质试剂或方法A 鉴别H2SO4溶液、HCl溶液紫色石蕊溶液B 除杂FeSO4溶液(CuSO4溶液)NaOH溶液C 分离氯化钠和泥粉溶解、过滤、蒸发D 比较铜和银的金属活动性稀HClA.A B.B C.C D.D3.“一带一路”是跨越时空的宏伟构思,赋予古丝绸之路崭新的时代内涵.古丝绸之路将中国的发明和技术传送的到国外.下列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稻草造纸B.使用火药C.蚕丝织布D.冶炼金属4.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海水晒盐B.石蜡熔化C.食物腐败D.石油分馏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原子的质量几乎都集中在原子核中B.原子通过得失电子变成离子,但离子不能变成原子C.原子、分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D.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本身一定改变6.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地球上可供利用的淡水资源缺乏B.水是由氢分子和氧原子组成的C.生活中通过煮沸可降低水的硬度D.自然界中的水基本为混合物7.对物质进行分类学习是研究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有关物质的分类错误的是()A.硝酸钾﹣盐B.硫酸﹣酸C.纯碱﹣碱D.氧化铁﹣氧化物8.木炭还原氧化铜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
山东省烟台市中考化学真题试题(含解析)(1)
山东省烟台市2016年中考化学真题试题一、选择题1.下列物质的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冰雪融化 B.水果榨汁 C.分离液态空气 D.葡萄酿酒【答案】D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2.环境保护是2016年两会热点话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使用无磷洗衣粉预防水体富营养化B.淘汰黄标车减少汽车尾气污染C.深埋废旧电池减少重金属污染D.使用低毒、低残留农药减轻环境污染【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使用无磷洗衣粉预防水体富营养化,故说法正确;B、淘汰黄标车减少汽车尾气污染,故说法正确;C、深埋废旧电池,会造成地下水、土壤的污染,故C说法错误;D、使用低毒、低残留农药减轻环境污染,故D说法正确。
故选C。
考点:富营养化污染与含磷洗衣粉的禁用;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常见污染物的来源、危害及治理3.正确的实验操作对实验结果、人身安全都非常重要。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合理的是()A.量取9.5mL液体 B.测定溶液的pH C.闻气体气味 D.点燃酒精灯【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量取9.0mL液体应选用与之相近的10毫升的量筒,故实验操作错误;B、测定溶液的pH时,应在玻璃片上放一条pH试纸,然后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到pH试纸上,将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从而得出溶液的pH,故实验操作正确;C、闻气体的气味时,应用手在瓶口轻轻的扇动,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子中,不能将鼻子凑到集气瓶口去闻气体的气味,故实验操作错误;D、应该用火柴或者燃着的木条去引燃酒精灯,故实验操作错误;故选:B。
考点:测量容器-量筒;加热器皿-酒精灯;溶液的酸碱度测定4.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选项事实解释A 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水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B 一氧化碳能燃烧,二氧化碳能灭火二者分子构成不同C 自然界中水的天然循环水分子不断运动D 稀盐酸、稀硫酸都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稀盐酸和稀硫酸中都含大量氢离子【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A、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是因为水分子分裂成了氢原子和氧原子,然后氢原子、氧原子分别考点: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酸的化学性质5.下列有关水和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河水经过沉降、过滤、活性炭吸附后得到的水是纯净物B.饱和溶液析出晶体后,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一定减少C.通过洗洁精的乳化作用,可将食用油溶解于水形成溶液D.试剂瓶中的溶液在使用时不慎洒出一部分,剩余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减少【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河水经过沉降、过滤、活性炭吸附后得到的水是混合物,因为水中含有可溶性物质,不是纯净物,故错误;B、温度不变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所以饱和溶液中析出晶体后,溶质的质量分数不一定减小,故正确;C、油、水、洗洁精混合在一起发生乳化作用,形成乳浊液,不是溶液;故错误;D、试剂瓶中的溶液在使用时不慎洒出一部分,溶液具有均一性,剩余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故错误。
烟台市中考化学模拟卷
烟台市中考化学模拟卷一、选择题1.密闭容器中盛有CH 4和O 2的混合气体,点燃使其充分反应,CH 4全部转化为CO 、CO 2和H 2O ,待容器恢复至室温,测得容器内混合气体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6%.则反应前CH 4和O 2的质量比为( ) A .4:13B .3:10C .2:7D .1:42.有一包固体粉末,可能含碳、铝、铜、氧化铝、氧化铜中的一种或几种。
为探究该固体粉末的组成,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图所示实验。
下列结论正确的个数是①固体B 中的物质为碳 ②蓝色溶液乙为硝酸铜溶液③原固体样品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碳、铝、铜④蓝色溶液丙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硝酸铝、硝酸铜、硝酸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3.向盛有一定质量MgO 和MgCO 3混合物的烧杯中加入142 g 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一定温度下,得到150 g 不饱和溶液。
下列数据中,与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最接近的是 A .5.3% B .5.6% C .12.7% D .13.4%4.实验室有一包含杂质的碳酸氢钠样品50g (杂质不含钠元素,受热不变化),其中钠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3%,180℃时,将样品加热一段时间后称得固体质量为43.8g ,则分解的碳酸氢钠占原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为(已知323222NaHCO Na CO +H O+CO Δ)A .60%B .47.3%C .40%D .33.6%5.现有一包由3.2g铜、13g锌和2g 碳组成的粉末,放到一定量的AgNO3溶液中,完全反应后得到的固体为m种,溶液中溶质为n种.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若m=2,则n=2或3 B.若固体中金属的质量为 48g,则m=4 C.当m=3时,溶液可能呈蓝色D.反应后固体的质量不可能超过56g6.将铝和镁组成的混合物 10g 加入到 200g 稀盐酸中恰好完全反应后得到溶液 209g,再向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最终生成沉淀的质量为()A.12g B.14.25g C.17.25g D.27g7.下列曲线正确的是A.向盐酸中加水B.浓H2SO4加入水中C.煅烧CaCO3D.O2在水中的溶解性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2gH2跟8gO2完全反应,可得到10gH2OB.用含Fe2O385%的赤铁矿160t,理论上可生产100t含杂质4. 8%的生铁C.各取10g镁粉和锌粉,分别与足量的盐酸完全反应,镁粉产生的H2多,说明镁的金属活动性比锌强D.将l0gCuSO4·5H2O与90gH2O混合,固体完全溶解,可得100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的CuSO4溶液9.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铁能将铜从硫酸铜溶液中置换出来,因此银也能将铜从硫酸铜溶液中置换出来B.物质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因此灭火也需要同时破坏这三个条件C.碱溶液的pH>7,因此测得某溶液的pH=12,该溶液一定是碱溶液D.NaOH溶液中OH﹣能与酸反应,因此KOH溶液中的OH﹣也能与酸反应10.有NaHCO3与NaCl的混合物20.0g,加热一段时间,得剩余固体16.9g。
[初中化学]山东省烟台市2016年中考化学模拟试题(解析版) 人教版
山东省烟台市2016年中考化学模拟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分类法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生石灰、烧碱、浓硫酸都可以用作干燥剂B.铁、锌、碘元素都属于人体必需微量元素C.CH4、C2H5OH、CH3COOH 都属于有机化合物D.KNO3、CO(NH2)2、NH4H2PO4都属于复合肥料【考点】气体的干燥(除水);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矿物质与微量元素.【分析】A、根据常见的干燥剂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人体中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所包括的种类,进行分析判断.C、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叫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D、同时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肥料称为复合肥.【解答】解:A、生石灰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烧碱与浓硫酸具有吸水性,都可以用作干燥剂,故选项说法正确.B、人体中微量元素主要有:铁、钴、铜、锌、铬、锰、钼、氟、碘、硒,铁、锌、碘元素都属于人体必需微量元素,故选项说法正确.C、CH4、C2H5OH、CH3COOH均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都属于有机化合物,故选项说法正确.D、KNO3、NH4H2PO4中分别含有钾元素和氮元素、氮元素和磷元素,均属于复合肥;CO (NH2)2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的干燥剂、体中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有机化合物的特征、复合肥的特征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2.在“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从中获取的相关信息正确的是()A.甲物质的化学式是CH2 B.丙物质属于氧化物C.该反应中有4种化合物 D.甲、乙两物质的质量比为1:1【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分析】观察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根据微粒的构成分析物质的类别;分析反应物、生成物,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据其意义分析判断有关的问题等.【解答】解:由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甲烷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方程式是:CH4+2O2CO2+2H2O.A、由甲物质的微观构成可知,甲物质的化学式是CH4,故A错误;B、由丙物质的微观构成可知,丙物质是二氧化碳,属于氧化物,故B正确;C、由方程式可知,该反应中有3种化合物,故C错误;D、由方程式可知,甲、乙两物质的质量比为16:(32×2)=1:4.故D错误.故选B.【点评】了解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通过给出微粒的模型,考查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对基本概念的理解与运用能力.3.推理是化学学习的一种重要思维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A.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两种物质的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B.活泼金属与稀盐酸反应放出气体,所以与稀盐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活泼金属C.某物质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所以该物质的组成里一定含有碳、氢两种元素D.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时有热量放出,所以有热量放出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考点】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酸的化学性质;中和反应及其应用;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分析】A、根据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分析;B、碳酸盐与酸反应也能产生气体;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进行判断;D、热量放出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举出反例即可.【解答】解:A、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构成分子不同,所以化学性质不同,故不正确.B、碳酸盐与酸反应也能产生气体,所以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气体的物质不一定是活泼金属,故不正确.C、二氧化碳和水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物中也应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而参加反应的氧气中含有氧元素,所以该物质一定含有碳、氢两种元素,故正确.D、燃烧等反应也放出热量,所以放出热量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故不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较多,考查学生在熟悉所学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知识的整合归纳,把握推理这一常用的学习方法,但应注意特例的存在.4.氨碱法生产纯碱的反应原理之一是2NaHCO3Na2CO3+H2O+CO2↑,某同学从该化学方程式中得出以下信息:①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都没有发生变化;②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没有发生变化;③反应前后原子总数、分子总数都没有变化;④反应的速度比较慢;⑤碳酸氢钠受热能分解.其中正确的信息是()A.①④⑤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②⑤【考点】化学方程式的概念、读法和含义;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分析】化学方程式的含义有: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反应的条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微观粒子个数比;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比等.【解答】解:该反应是分解反应,反应前后化合价没有发生改变,故①正确;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原子的数目没有改变,而分子的数目发生了变化,故②正确,③不正确;根据化学方程式不能判断反应速率,故④不正确;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碳酸氢钠受热能分解,故⑤正确.故选D.【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充分理解化学方程式的含义,只有这样才能对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做出正确的判断.5.为除去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选试剂(过量)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A.A B.B C.C D.D【考点】物质除杂或净化的探究;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酸的化学性质;盐的化学性质.【分析】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解答】解:A、CuO不能与氧气反应,铜在加热条件下能与氧气反应,通入氧气并加热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B、HCl、CO2均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C、碳酸钙粉末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二氧化碳,充分反应后过滤除去不溶于水的碳酸钙粉末,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试剂正确.D、K2CO3能与氯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钾,能除去杂质但引入新的杂质氯化钙,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试剂错误.故选C.【点评】物质的分离与除杂是中考的重点,也是难点,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必需条件(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6.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t1℃时,A、C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相等B.t2℃时,把50gA放入50g水中能得到A的饱和溶液,其中溶质和溶液的质量比为1:3 C.将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B>C=AD.将C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升温的方法【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分析】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解答】解:A、t1℃时,A、C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的质量不能确定,所以溶质质量也不能确定,故A错误;B、t2℃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50g,所以把50gA放入50g水中能得到A的饱和溶液,其中溶质和溶液的质量比为:25g:75g=1:3,故B正确;C、将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t1℃时,B物质的溶解度大于A物质的溶解度,C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所以C物质降温后,没有晶体析出,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B>A>C,故C错误;D、C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所以将C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降温的方法,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来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7.甲乙两工厂的生产污水中各含有下列五种离子中的三种〔两厂含有一种相同的离子〕:H+、Cu2+、K+、NO3﹣、OH﹣.若两厂单独排放都会造成严重的污染,若将两厂的污水按一定比例混合,沉淀后污水会变成只含有一种溶质的无色澄清溶液,此溶液可做化肥.下列关于污水的分析,正确的是〔)A.OH﹣和Cu2+来自同一工厂B.Cu2+和K+来自同一工厂C.K+和OH﹣来自同一工厂D.H+和K+来自同一工厂【考点】离子或物质的共存问题.【分析】根据两厂单独排放都会造成严重的污染.若将两厂的污水按一定比例混合,沉淀后污水会变成只含一种溶质的无色澄清溶液,利用离子的共存来判断两厂废水的成分,因0H ﹣与H+、Cu2+不能共存,且每个工厂的生产污水中各含有下列五种离子中的三种,则含H+、Cu2+的污水中的阴离子为NO3﹣,即其中一个厂污水中的离子为:H+、Cu2+、NO3﹣;则另一厂污水中离子为K+、NO3﹣、0H﹣.【解答】解:A、因OH﹣和Cu2+能结合生成沉淀,则不能来自同一工厂,故A错误;B、根据离子的共存及两厂污水中各含三种离子,两厂污水中的离子分别为:H+、Cu2+、NO3﹣;K+、NO3﹣、0H﹣,故B错误;C、根据离子的共存及两厂污水中各含三种离子,其中一厂污水中有K+、NO3﹣、0H﹣,故C正确;D、根据两厂污水中的离子可知,H+和K+不来自同一工厂,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利用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及溶液不显电性来判断工厂污水中的离子,具有较强的实际应用性,要求学生能将所学知识进行迁移应用,注意与习题信息结合及思维的严密性.8.下列有关食品安全正确的是()A.用工业石膏或医疗废弃石膏制作豆腐B.炒菜中加入适量的加碘盐,预防地方性甲状腺肿大C.在猪肉中加入大量的牛肉膏(一种添加剂),让猪肉有牛肉的口感D.将地沟油和潲水油回收利用来炒菜,以达到变废为宝、节约资源的目的【考点】亚硝酸钠、甲醛等化学品的性质与人体健康;微量元素、维生素与健康的关系及摄取方法.【分析】A、工业石膏有过多杂质,影响健康,医用石膏更是如此,据此分析;B、根据碘元素是甲状腺激素的重要成分进行分析;C、根据牛肉膏长期食用,对人体有害进行分析;D、根据地沟油中含有大量的有毒物质进行分析.【解答】解:A、工业石膏有过多杂质,会影响健康,医用石膏更是如此.故A错误;B、碘元素是甲状腺激素的重要成分,补充适量的碘元素,可以预防甲状腺肿大等疾病,故B正确;C、长期食用牛肉膏对人体有危害,甚至可能致癌,故C错误;D、地沟油,泛指在生活中存在的各类劣质油,长期食用可能会引发癌症,对人体的危害极大,故D错误.故选B.【点评】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也必须服务于生产生活,所以与人类生产生活相关的化学知识也是重要的中考热点之一.9.以下归纳和总结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A B.B C.C D.D【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硬水与软水;气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铵态氮肥的检验;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氢气、一氧化碳、甲烷等可燃气体的验纯;棉纤维、羊毛纤维和合成纤维的鉴别;亚硝酸钠、甲醛等化学品的性质与人体健康.【分析】A、依据软硬水遇肥皂水的现象,羊毛纤维和棉纤维燃烧时的气味以及铵盐遇碱能产生氨气的有关性质分析解答;B、依据可燃性气体以及防火安全和食品安全知识分析解答;C、根据分子的性质、活性炭的特点以及气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分析解答;D、依据铁的生锈的条件是铁与水及氧气共存的情况分析解答.【解答】解:A、①软硬水遇肥皂水的现象不同,软水泡沫多,硬水泡沫少,故肥皂水可以区分两者;②羊毛纤维和棉纤维燃烧时的气味不同,羊毛纤维有焦羽毛味,棉纤维有烧纸的味道,所以点燃后闻气味可以区分两者;②铵盐遇碱能产生氨气,故硫酸铵遇碱性熟石灰会生成刺激性气味的氨气,而硫酸钾不会与熟石灰反应,所以区分硫酸铵和硫酸钾,加熟石灰粉末研磨可以区分两者;B、①可燃性气体点燃有可能会发生爆炸,所以点燃前一定要验纯;②煤矿矿井内常含有大量的甲烷气体,所以矿井内要保持通风、严禁烟火;③甲醛有毒,所以不能在海鲜食品上喷洒甲醛溶液防腐;C、①分子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隔,在气体被压缩时该间隔会减小;②活性炭具有较强的吸附性,所以可以用其除掉异味;③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所以喝汽水后容易打嗝;D、①铁的生锈的条件是铁与水及氧气共存,所以在自行车架表面喷油器能防锈、菜刀用后及时洗净擦干也可以防锈,铁锈疏松多孔易吸水,故保留铁锈会使铁进一步锈蚀;故选:A.【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知道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物质的用途反映物质的性质,难度不大.10.元素化合价发生改变的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例如:2+32,反应前后,Fe和Cl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该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下列反应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4P+5O22P2O5B.FeCl3+3NaOH=Fe(OH)3↓+3NaClC.Zn+H2SO4=ZnSO4+H2↑D.2H2O2H2↑+O2↑【考点】氧化反应;还原反应.【分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元素化合价改变则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反应中有单质参加或生成的一定有化合价的变化据此解答;【解答】解:A、4P+5O22P2O5,反应中有单质参加故有化合价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B、FeCl3+3NaOH=Fe(OH)3↓+3NaCl,属于复分解反应,没有单质参加化学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均不变,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C、Zn+H2SO4=ZnSO4+H2↑,反应中有单质参加故有化合价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D、2H2O2H2↑+O2↑,反应中由化合物分解为单质故有化合价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完成此题,可以抓住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改变进行.二、选择题(本题包括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有两个答案,漏选1个扣1分,错选则不得分)11.用如图所示装置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对该实验认识错误的是()A.铜粉用量的多少,会影响实验结果B.实验结束后冷却到室温才能读数C.气球的作用是调节气压,使氧气完全反应D.在正常操作情况下,反应结束后消耗氧气的总体积应该是反应前注射器内气体体积的【考点】空气组成的测定.【分析】分析实验原理:通过铜粉在密闭注射器里的空气中的燃烧,消耗了氧气,压强减小,注射器里的空气的减小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了全部消耗掉氧气,铜粉的量必须是足量的;空气中除了氧气;剩余的气体主要是氮气,还有稀有气体、二氧化碳等,剩余的气体还是混合物;气体的体积要受温度的影响,读数时必须等到装置冷却至室温再读.【解答】解:A、要准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只有使用铜粉的量是足量的,才能全部消耗掉密闭注射器里的空气中的氧气,A正确;B、气体的体积要受温度的影响,读数时必须等到装置冷却至室温再读,不等装置冷却至室温就读数,读数偏小,B正确.C、气球的作用是调节气压,使氧气完全反应空,C正确;D、正常操作情况下,反应结束后消耗氧气的总体积应该是反应前注射器内气体体积和玻璃管中气体总体积的,D错;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通过铜粉在密闭注射器里的空气中的燃烧测定了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在科学实验中要经常需要进行定量研究,实验前要围绕实验的目的进行思考:运用什么原理?需要测定的数据,怎样来测定这些数据,有哪些方法,测定中有哪些因素的干扰,怎样避免干扰等.通过设计一些定量实验探究,可培养学生的开放性思维,使学生会对所学的化学原理进行综合应用.12.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的实验操作的是()A.常温下向pH=10的NaOH溶液中不断加入水稀释B.向等质量的Mg和MgO中分别加入足量等浓度的稀硫酸C.向一定量的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不断加入铁粉D.向一定量的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足量的稀盐酸【考点】酸碱溶液的稀释;金属的化学性质;酸的化学性质;碱的化学性质.【分析】A、根据碱性溶液稀释pH减小解答;B、根据镁和氧化镁与硫酸的反应解答;C、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意义解答;D、根据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钠和碳酸钠解答.【解答】解:A、常温下向pH=10的NaOH溶液中不断加入水稀释,碱性减弱,pH减小,但是不会小于等于7,错误;B、向等质量的Mg和MgO中分别加入足量等浓度的稀硫酸,则镁和氧化镁全部反应,由于等质量的氧化镁中镁元素的质量小于镁中镁元素的质量,故氧化镁生成的硫酸镁的质量小于镁生成的硫酸镁,正确;C、向一定量的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不断加入铁粉,铁首先与硝酸银反应,当硝酸银反应完毕,硝酸铜开始反应,故生成铜的质量不会是从0开始,当硝酸铜反应完毕,铜的质量不再改变,正确;D、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加入一定量的盐酸,则盐酸首先与氢氧化钠反应,二氧化碳的质量不会从0开始,错误;故选BC.【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化学反应与图象的关系,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化学知识结合图象进行.13.CO2是造成温室效应增强的主要气体,在工业上可用CO2来制备甲醇等物质.“碳捕捉技术”是指通过一定的方法,将工业生产中产生的CO2分离出来并利用,能有效地减少CO2气体的排放.如可利用NaOH溶液来“捕捉”CO2,其基本过程如下图所示(部分条件及物质未标出).下列有关该方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能耗大是该方法的一大缺点B.整个过程中,只有一种物质可以循环利用C.“反应分离”环节中,分离物质的基本操作是蒸发结晶D.该方法可以减少碳排放,捕捉到的CO2还可以用来制备甲醇等产品【考点】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结晶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碱的化学性质.【分析】A、根据碳酸钙在高温的条件下分解会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进行分析;B、根据基本反应过程有: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碳酸钙高温分解,循环利用的物质是氢氧化钠和氧化钙进行分析;C、根据过滤可以将不溶性杂质和溶液分离进行分析;D、根据二氧化碳可以用来制取甲醇进行分析.【解答】解:A、碳酸钙在高温的条件下分解会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消耗能量,故A正确;B、基本反应过程有: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碳酸钙高温分解,循环利用的物质是氢氧化钠和氧化钙,故B说法错误;C、过滤可以将不溶性杂质和溶液分离,所以“反应分离”环节中,分离物质的基本操作是过滤,故C说法错误;D、二氧化碳可以用来制取甲醇,故D正确.故选:AD.【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提纯、分离的实验方案设计,难度不大,注意把握好题中所给信息.14.已知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甲+乙→丙+丁,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甲、乙、丙、丁不可能含有同一种元素B.丙为盐、丁为水,则该反应一定为复分解反应C.甲、乙为化合物,则该反应一定为复分解反应D.丙为Cu(NO3)2,则甲可能为单质、氧化物、碱或盐【考点】复分解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分析】A、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盐碳酸钠和水;B、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有盐和水生成,但不是复分解反应;C、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离子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叫复分解反应;D、举例说明丙为Cu(NO3)2,则甲可能为单质、氧化物、碱或盐.【解答】解:A、甲、乙、丙、丁有可能含有同一种元素,例如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盐碳酸钠和水,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均含有氧元素.故A错误;B、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有盐和水生成,但不是复分解反应.故B错误;C、甲、乙为化合物,例如酸性氧化物与碱溶液的反应符合甲+乙→丙+丁的反应关系,因未相互交换离子该类型的反应不属于复分解反应.故C错误;D、丙为Cu(NO3)2,则甲可能为单质、氧化物、碱或盐,例如铜和硝酸银溶液反应能生成硝酸铜和银,氧化铜和硝酸反应能生成硝酸铜和水,氢氧化铜和硝酸反应能生成硝酸铜和水,氯化铜溶液和硝酸银溶液反应能生成硝酸铜和氯化银.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反应类型等方面的知识,解答时要理解复分解反应反应的条件.15.将铁粉加入到一定量的硝酸银、硝酸铜及硝酸锌的混合溶液中,待充分反应后过滤,再在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没有气体产生,则在滤液中()A.只有硝酸锌和水B.一定由硝酸锌和硝酸亚铁C.一定没有硝酸银D.如果没有硝酸铜,一定没有硝酸银【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分析】根据四种金属活动性强弱关系锌>铁>氢>铜>银,铁能与硝酸银、硝酸铜依次发生反应而不能与硝酸锌反应,因此,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没有看到气泡冒出,铁无剩余;【解答】解:若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没有看到气泡冒出,说明滤渣中不含有铁粉,则说明滤液中可能含有硝酸铜、硝酸银,故可判断滤渣中一定含有Ag,滤液中一定含有Zn(NO3)2、Fe (NO3)2,如果没有硝酸铜,一定没有硝酸银.故选:B、D.【点评】考虑活动性强的金属放入活动性弱的金属的混合盐溶液中,活动性强的金属会先把活动性最弱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然后再置换活动性较弱的金属.三、理解与应用(本题包括5个小题,共27分)16.自行车作为常用的代步工具,既轻便灵活,又符合环保要求,有图是一款自行车的示意图.(1)所标物质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塑料、橡胶,属于金属合金的是钢、不锈钢,含有的金属元素是铁.(2)车架表面刷漆主要是为了防锈,其原理是使铁与水和氧气隔绝;请再提出一条可延长自行车使用寿命的建议雨淋后及时清洗擦干后涂上油.(3)当今自行车外形美观,材质轻便、牢固,除了代步,还可以作为健身工具.由此你对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有何感想?化学的发展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考点】合成材料的使用及其对人和环境的影响;化学的用途;合金与合金的性质;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分析】根据已有的材料的类别解答,铁在与水和氧气并存时易生锈,防锈就是破坏铁生锈的条件,根据化学与生活的关系解答即可.【解答】解:(1)塑料和橡胶属于合成材料,钢、不锈钢属于合金材料,钢中含有的金属是铁,故填:塑料、橡胶,钢、不锈钢,铁;(2)车架表面刷油漆能使铁与水和氧气隔绝,自行车被雨淋后及时清洗擦干后涂上油能延长自行车的使用寿命,故填:使铁与水和氧气隔绝,雨淋后及时清洗擦干后涂上油;(3)化学的发展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故填:化学的发展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化学与生活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物质的类别和物质的性质进行.17.有“锂”走遍天下.锂电池广泛用于通信、电动车等行业,如图是锂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和元素周期表中锂元素的部分信息,由此判断,锂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选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写出锂离子的符号:Li+,氧化锂的化学式为Li2O,氢氧化锂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LiOH+HCl═LiCl+H2O.。
山东省烟台市届中考化学模拟试题pdf含解析
山东省烟台市2016届初三化学第二学期模拟试题(PDF含解析)一.选择题(共20小题)1.(2016春•新乡校级月考)下列关于饱和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饱和溶液就是不能再继续溶解溶质的溶液B.同一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C.热的饱和溶液降低温度时,一定会析出晶体D.饱和溶液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不饱和溶液2.(2016春•陕西校级月考)要想把一瓶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变成饱和,具体措施有:①加入固体硝酸钾;②升高温度;③降低温度;④加入水;⑤蒸发水.其中措施正确的是()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③⑤D.①②⑤3.(2016春•新乡校级月考)下列化学知识运用错误的是()A.用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漆B.用氢氧化钠溶液清除餐具上的油污C.被蚊虫叮咬抹牙膏或肥皂水D.被雨淋湿的自行车应立即擦干以防生锈4.(2016春•邵阳县校级月考)下列物质放入足量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A.白醋B.食用油C.白糖D.食盐5.(2016春•重庆校级月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饱和的氯化钠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氯化钠溶液浓B.高温环境下更利于碳酸饮料的保存C.降低温度一定可以使溶液由不饱和变为饱和D.可以用水来区别NaOH固体和NH4NO3固体6.(2016•闵行区一模)常温下测得一些食物的近似pH,显碱性的是()A.苹果汁:3.1B.玉米粥:7.5C.牛奶:6.5D.番茄汁:4.27.(2016•袁州区校级一模)在一定条件下,同一反应进行的快慢与反应物的质量分数成正比.现用100克、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0%的硫酸溶液与过量镁粉反应,为了使反应不致太快而又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可向所用的硫酸中加入适量的()A.NaOH溶液B.水C.K2SO4溶液D.Na2CO3溶液8.(2016•安徽模拟)下列做法或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用熟石灰降低土壤碱性,改良土壤结构B.用煮沸或蒸馏的方法能降低水的硬度C.将煤球制成“蜂窝煤”是为了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使其燃烧更充分D.使用可降解塑料代替传统塑料,有利于减轻“白色污染”9.(2016春•泗阳县校级月考)下列物质中能与盐酸反应生成一种溶液,此溶液又能与氢氧化钠溶液生成一种沉淀的是()A.CuO B.KCl C.Cu D.CaCO310.(2016春•泗阳县校级月考)下列物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用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吸收二氧化碳气体B.用氯化钡能区别稀盐酸和稀硫酸C.用水可以区别浓硫酸和稀硫酸D.用稀盐酸区别氢氧化钠溶液和石灰水11.(2016春•邵阳县校级月考)实验小组探究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过程中溶液pH的变化规律,得到如图所示曲线.下列有关该实验事实的说法正确的是()A.A点时的溶液不能使酚酞溶液变色B.该实验是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盐酸中C.B点表示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D.C点时,溶液中溶质只有氯化氢12.(2016春•邵阳县校级月考)下列反应中属于中和反应的是()A.Zn+2HCl═ZnCl2+H2↑B.AgNO3+HCl═AgCl↓+HNO3C.Mg(OH)2+2HCl═MgCl2+2H2O D.2NaOH+SO3═Na2SO4+H2O13.(2016春•沈阳校级月考)如图是对四个实验绘制的图形,其中实验结果与对应图形正确的是()A.向pH=13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稀盐酸B.在试管中加热高锰酸钾C.等质量的锌粉和铁粉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D.向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中插入铜14.(2016•安徽模拟)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①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单质;②用碳酸氢钠可做焙制糕点的发酵粉;③在原子中,核内质子数一定等于核外电子数;④用熟石灰可改良碱性土壤.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15.(2016•无锡模拟)下列试剂中,能把稀硫酸、KOH溶液、CaCl2溶液一次性鉴别出来的是()A.KCl溶液B.K2CO3溶液C.稀盐酸D.石蕊试液16.(2016•甘肃模拟)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根据它们自身的性质和相互间的反应现象,不用其他试剂就可以加以鉴别的是()A.CuCl2NaNO3K2SO4B.KCl HCl NaNO3C.Na2SO4HCl H2SO4D.FeCl3NaCl Ba(OH)217.(2016春•泗阳县校级月考)区别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方法有很多,下列方法中不正确的是()A.取样品分别加入酚酞试液,变红的是氢氧化钠溶液,不变的是稀盐酸B.取样品分别加入石蕊试液,变红的是氢氧化钠溶液,变蓝的是稀盐酸C.取样品分别加入锌粉,产生气体的是稀盐酸,无现象的是氢氧化钠溶液D.取样品分别加入氯化镁溶液,无现象的是稀盐酸,有沉淀的是氢氧化钠溶液18.(2015•烟台)酸、碱、盐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下列做法错误的是()A.用石灰乳与硫酸铜溶液配制农药波尔多液B.用稀盐酸除去铁制品表面的铁锈C.用食盐水除去水壶中的水垢D.施用复合肥硝酸钾能使作物枝叶繁茂,并增加抗倒伏能力19.(2016•河南模拟)为加强新农村建设,全区兴建了一批水果和蔬菜生态园,它们主要提供的营养素是()A.淀粉B.油脂C.维生素D.蛋白质20.(2015•酒泉)2015年4月10日,南京工业大学科研团队,在有机合成材料中成功观察到“长余辉”现象.并研制出纯有机的“夜明珠”.下列物品所用主要材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A.不锈钢汤勺B.塑料玩具C.羊毛围巾D.纯棉T桖山东省烟台市2016届初三化学第二学期模拟试题(PDF含解析)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20小题)1.(2016春•新乡校级月考)下列关于饱和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饱和溶液就是不能再继续溶解溶质的溶液B.同一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C.热的饱和溶液降低温度时,一定会析出晶体D.饱和溶液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不饱和溶液【考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浓溶液、稀溶液跟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关系;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A、根据饱和溶液的应指明是那种溶质的溶液;B、没有指明是相同温度的同物质的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浓度无法比较;C、根据不同物质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不一样,比如:熟石灰;D、根据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通常采取加溶剂、改变温度的方法.【解答】解:A、饱和溶液是指某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也就是说不能再溶解这种溶质的溶液可能还能溶解其他的溶质;故A错误.B、说溶液的饱和与否,一定要指明温度,此题没有指明是相同温度,故此B错误.C、对于大部分物质来说,可以通过降温来结晶;但是,也有少数的物质,比如熟石灰的饱和溶液,当降温时,其溶解度反而增大,故C错误.D、把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通常采取加溶剂、改变温度的方法;故D正确.故选D.【点评】此题考查了饱和溶液的概念,强调了叙述饱和溶液应该指明一定温度、某种溶质的饱和溶液;特别是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改变温度并并不一定都通用.2.(2016春•陕西校级月考)要想把一瓶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变成饱和,具体措施有:①加入固体硝酸钾;②升高温度;③降低温度;④加入水;⑤蒸发水.其中措施正确的是()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③⑤D.①②⑤【考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大多数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常用的方法有:增加溶质,蒸发溶剂,降低温度,据此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①加饱和硝酸钾固体,能使接近饱和的KNO3溶液变成饱和溶液.②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升高溶液温度,硝酸钾的溶解度增大,溶液仍为不饱和溶液.③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降低溶液温度,可使接近饱和的KNO3溶液变成饱和溶液.④加水,不能使接近饱和的KNO3溶液变成饱和溶液.⑤蒸发水,能使接近饱和的KNO3溶液变成饱和溶液.故①③⑤使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变为饱和溶液.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大多数物质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一般采取三种方法:增加溶质、恒温蒸发溶剂、改变温度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3.(2016春•新乡校级月考)下列化学知识运用错误的是()A.用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漆B.用氢氧化钠溶液清除餐具上的油污C.被蚊虫叮咬抹牙膏或肥皂水D.被雨淋湿的自行车应立即擦干以防生锈【考点】溶解现象与溶解原理;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常见碱的特性和用途;中和反应及其应用.【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金属与金属材料;常见的碱碱的通性.【分析】汽油能溶解油污,氢氧化钠具有极强的腐蚀性,酸碱中和,金属制品的防锈要注意保持洁净干燥.【解答】解:A、用汽油洗去油污是利用汽油能溶解油污来达到目的,利用的是溶解原理,故选项正确.B、氢氧化钠具有极强的腐蚀性,不能用于清除餐具上的油污,故B错误;C、蚊虫分泌的蚁酸呈酸性,能与牙膏或肥皂水中的碱性物质中和,从而减轻疼痛,故C正确;D、铁在水和氧气并存时易生锈,所以淋湿应立即擦干,故D正确,答案:B.【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物质的用途,完成此题,可以依据物质的性质进行.4.(2016春•邵阳县校级月考)下列物质放入足量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A.白醋B.食用油C.白糖D.食盐【考点】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专题】运用类比进行知识的迁移;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本题考查溶液的概念,在一定条件下溶质分散到溶剂中形成的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解答】解:A、白醋与水混合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A错;B、食用油不溶于水,与水混合形成乳浊液,故B正确;C、白糖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C错;D、食盐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D错.故选B.【点评】应熟悉溶液是一种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在不改变条件时,溶液的组成和浓度都不会发生变化,要与悬浊液和乳浊液区分.5.(2016春•重庆校级月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饱和的氯化钠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氯化钠溶液浓B.高温环境下更利于碳酸饮料的保存C.降低温度一定可以使溶液由不饱和变为饱和D.可以用水来区别NaOH固体和NH4NO3固体【考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A、由于未知温度及溶质的种类,故饱和溶液不一定比不饱和溶液要浓;B、从影响气体物质溶解度的因素分析解答;C、对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物质,降温不能使其由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D、根据固体物质溶解到水里的吸热、放热现象分析.【解答】解:A、由于未知温度及溶质的种类,故无法比较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浓度大小,故选项说法错误;B、温度越高气体的溶解度越小,故说法错误;C、降温不一定可以使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如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降温后溶解度增大,溶液仍为不饱和溶液,故选项说法错误;D、物质的溶解过程通常会伴随着能量的变化,如固体氢氧化钠溶解会放热,硝酸铵晶体溶解会吸热等,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B.【点评】此题易错点是选项A,饱和溶液不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度大,只能说同温下同一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浓度大.6.(2016•闵行区一模)常温下测得一些食物的近似pH,显碱性的是()A.苹果汁:3.1B.玉米粥:7.5C.牛奶:6.5D.番茄汁:4.2【考点】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碱的化学性质.【专题】常见的碱碱的通性.【分析】当溶液的pH等于7时,呈中性.当溶液的pH大于7时,呈碱性.当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解答】解:苹果汁、牛奶、番茄汁等物质的pH小于7,显酸性;玉米粥的pH大于7,显碱性.故选B.【点评】解答本题要掌握溶液的酸碱性和溶液pH大小之间的关系,然后再根据具体物质的水溶液的酸碱性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7.(2016•袁州区校级一模)在一定条件下,同一反应进行的快慢与反应物的质量分数成正比.现用100克、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0%的硫酸溶液与过量镁粉反应,为了使反应不致太快而又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可向所用的硫酸中加入适量的()A.NaOH溶液B.水C.K2SO4溶液D.Na2CO3溶液【考点】酸的化学性质.【专题】常见的酸酸的通性.【分析】所选物质不能消耗硫酸,不能和镁反应生成氢气.根据这些要求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解答】解:A、氢氧化钠溶液能和硫酸反应,影响生气氢气的质量,故A错误;B、加入水会导致硫酸浓度降低(水能和镁反应生成氢气,在初中不需要考虑),故B正确.C、硫酸钾溶液不能和硫酸反应,也不能和镁反应,所以能够降低硫酸的浓度,且不会影响生成氢气的质量,故C正确.D、碳酸钠能和硫酸反应,造成硫酸的损耗,最后得到氢气会减少甚至没有,故D错误.故选:B、C.【点评】本本题主要考查了信息处理能力以及如何判断物质之间能否反应的问题.8.(2016•安徽模拟)下列做法或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用熟石灰降低土壤碱性,改良土壤结构B.用煮沸或蒸馏的方法能降低水的硬度C.将煤球制成“蜂窝煤”是为了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使其燃烧更充分D.使用可降解塑料代替传统塑料,有利于减轻“白色污染”【考点】常见碱的特性和用途;硬水与软水;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白色污染与防治.【专题】化学与环境保护;化学与能源;空气与水;常见的碱碱的通性.【分析】根据熟石灰的性质、降低水的硬度的方法、促进燃烧的方法以及减少白色污染的措施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A、熟石灰具有碱性,能用于改良酸性土壤,错误;B、煮沸或蒸馏能除去水中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能降低水的硬度,正确;C、将煤球制成“蜂窝煤”是为了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使其燃烧更充分,正确;D、使用可降解塑料代替传统塑料,有利于减轻“白色污染”,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常见的物质的性质,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9.(2016春•泗阳县校级月考)下列物质中能与盐酸反应生成一种溶液,此溶液又能与氢氧化钠溶液生成一种沉淀的是()A.CuO B.KCl C.Cu D.CaCO3【考点】酸的化学性质;碱的化学性质.【专题】常见的酸酸的通性;常见的碱碱的通性.【分析】根据已有的物质的性质以及物质间反应的实验现象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A、氧化铜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氯化铜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正确;B、氯化钾和盐酸不反应,错误;C、铜与盐酸不反应,错误;D、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溶液,氯化钙溶液不与氢氧化钠反应,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物质间的反应以及生成物的颜色和状态,完成此题,可以依据物质的性质进行.10.(2016春•泗阳县校级月考)下列物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用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吸收二氧化碳气体B.用氯化钡能区别稀盐酸和稀硫酸C.用水可以区别浓硫酸和稀硫酸D.用稀盐酸区别氢氧化钠溶液和石灰水【考点】碱的化学性质;酸、碱、盐的鉴别.【专题】物质的鉴别题;常见的酸酸的通性.【分析】进行物质鉴别时,要根据物质的不同性质进行:考虑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反应、氯化钡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浓硫酸溶于水放热等,进行分析.【解答】解:A、因为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反应,故用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吸收二氧化碳气体,故A正确;B、因为氯化钡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与稀盐酸不反应,现象相同,可以鉴别,故B正确;C、浓硫酸溶于水放热,故用水可以区别浓硫酸和稀硫酸,故C正确;D、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和石灰水反应,都无现象,无法鉴别,故D错误,故选D.【点评】不同考查了常见物质的鉴别,完成此题,可以依据物质的不同性质进行,要求有明显的不同现象.11.(2016春•邵阳县校级月考)实验小组探究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过程中溶液pH的变化规律,得到如图所示曲线.下列有关该实验事实的说法正确的是()A.A点时的溶液不能使酚酞溶液变色B.该实验是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盐酸中C.B点表示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D.C点时,溶液中溶质只有氯化氢【考点】中和反应及其应用;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专题】常见的酸酸的通性.【分析】氢氧化钠溶液呈碱性,其pH大于7,盐酸呈酸性,其pH小于7,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可以发生中和反应,恰好完全反应时其pH等于7,氢氧化钠过量时显碱性,盐酸过量时显酸性.【解答】解:A、从图象可以看出,A点溶液呈碱性,酚酞试液在碱性溶液中显红色,故A 说法错误;B、根据图象可以看出,开始时溶液的pH大于7,溶液呈碱性,故是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稀盐酸,故B错误;C、B点对应的pH等于7,表明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故C正确;D、C点的pH小于7,说明酸没有完全反应,故溶液中含有氯化氢和氯化钠溶质,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以图象的形式考查了酸碱中和反应过程中溶液pH的变化,完成此题,要抓住曲线变化的趋势和关键点的意义.12.(2016春•邵阳县校级月考)下列反应中属于中和反应的是()A.Zn+2HCl═ZnCl2+H2↑B.AgNO3+HCl═AgCl↓+HNO3C.Mg(OH)2+2HCl═MgCl2+2H2O D.2NaOH+SO3═Na2SO4+H2O【考点】中和反应及其应用.【专题】化学反应的分类思想;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和能量变化;常见的酸酸的通性.【分析】中和反应是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反应物是酸和碱,生成物是盐和水,据此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Zn+2HCl═ZnCl2+H2↑,金属与酸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不属于中和反应,故选项错误.B、AgNO3+HCl═AgCl↓+HNO3,是酸与盐的反应,不是酸与碱的反应,不属于中和反应,故选项错误.C、Mg(OH)2+2HCl═MgCl2+2H2O,反应物是酸和碱,生成物是盐和水,属于中和反应,故选项正确.D、2NaOH+SO3═Na2SO4+H2O,是非金属氧化物与碱的反应,不是酸与碱的反应,不属于中和反应,故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中和反应的特征(反应物是酸和碱,生成物是盐和水)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13.(2016春•沈阳校级月考)如图是对四个实验绘制的图形,其中实验结果与对应图形正确的是()A.向pH=13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稀盐酸B.在试管中加热高锰酸钾C.等质量的锌粉和铁粉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D.向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中插入铜【考点】中和反应及其应用;金属的化学性质;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盐的化学性质.【专题】元素化合物知识型;函数图像的应用;常见的酸酸的通性.【分析】A、向pH=13的氢氧化钠溶液中不断滴加稀盐酸液,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随着反应的进行,碱性逐渐变弱,恰好完全反应时显中性,继续加入稀盐酸液,溶液显酸性,据此进行分析判断.B、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据此进行分析判断.C、锌比铁活泼,与盐酸反应速度锌大于铁;等质量的铁生成是氢气要比锌生成的氢气多.D、硝酸银和铜反应产生硝酸铜和银,结合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分析.【解答】解:A、向pH=13的氢氧化钠溶液中不断滴加稀盐酸液,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随着反应的进行,碱性逐渐变弱,恰好完全反应时显中性,继续加入稀盐酸液,溶液显酸性,pH值是开始时大于7逐渐的减小到7然后小于7,故图象与实验操作过程不相对应.B、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后氧气逸出,剩余固体的质量减小,而不是不变,故图象与实验操作过程不相对应.C、由于锌比铁活泼,与酸反应速度快,图象的斜率锌应比铁大;等质量的铁生成是氢气要比锌生成的氢气多,图象的终点应该比锌高,故图象与实验操作过程不相对应.D、铜的金属活动性比银强,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硝酸铜溶液和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2AgNO3═Cu(NO3)2+2Ag64216金属的质量增加,因此溶液的质量会减小,等反应结束后,不再发生改变,故图象与实验操作过程对应.故选:D.【点评】本题是一道图象坐标与化学知识相结合的综合题,解题的关键是结合所涉及的化学知识,正确分析各变化的过程,注意分析坐标轴表示的意义、曲线的起点、折点及变化趋势,进而确定正确的图象.14.(2016•安徽模拟)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①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单质;②用碳酸氢钠可做焙制糕点的发酵粉;③在原子中,核内质子数一定等于核外电子数;④用熟石灰可改良碱性土壤.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考点】酸碱盐的应用;单质和化合物的概念;原子的定义与构成.【专题】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物质的分类.【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是发酵粉的主要成分,在原子中,质子数等于电子数,熟石灰具有碱性,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解答】解:①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有可能是纯净物,故可能是单质,所以①正确,②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是发酵粉的主要成分,所以②正确,③在原子中,核内质子数一定等于核外电子数,所以③正确,④熟石灰具有碱性,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所以④错误,故①②③说法正确,观察选项,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有关的概念、原子的知识以及物质的用途,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要求同学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加强知识的储备,以便灵活应用.15.(2016•无锡模拟)下列试剂中,能把稀硫酸、KOH溶液、CaCl2溶液一次性鉴别出来的是()A.KCl溶液B.K2CO3溶液C.稀盐酸D.石蕊试液【考点】酸、碱、盐的鉴别.【专题】物质的鉴别题;物质的检验、鉴别与推断.【分析】A、根据氯化钾不与三者反应进行分析,B、根据碳酸钾和三者反应的现象不同进行分析,C、根据盐酸不与硫酸和氯化钙反应进行分析,D、使其变红的溶液是酸,使其变蓝的溶液是碱,不能使其变色的溶液是中性溶液.【解答】解:A、氯化钾和硫酸、氢氧化钾、氯化钙都不会反应,现象相同,不能鉴别,故A错误,B、碳酸钾和硫酸反应会产生气体,和氢氧化钾不反应,没现象,和氯化钙反应会生成沉淀,三种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故B正确,C、盐酸和氢氧化钾会反应,但是无现象,和硫酸、氯化钙不反应,三种现象相同,不能鉴别,故C错误,D、石蕊试液:使其变红的溶液是稀硫酸,使其变蓝的溶液是KOH溶液,不能使其变色的溶液是CaCl2溶液,所以该试剂能一次性的将三种溶液鉴别开来,故D正确;故选BD.【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要弄清需要鉴别的物质在性质上的区别,然后根据性质选择合适的试剂出现不同的现象才能进行鉴别.16.(2016•甘肃模拟)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根据它们自身的性质和相互间的反应现象,不用其他试剂就可以加以鉴别的是()A.CuCl2NaNO3K2SO4B.KCl HCl NaNO3C.Na2SO4HCl H2SO4D.FeCl3NaCl Ba(OH)2【考点】酸、碱、盐的鉴别.【专题】物质的鉴别题;物质的检验、鉴别与推断.【分析】在不另加试剂就能鉴别的题目中,首先观察有无有特殊颜色的物质,若有,将有颜色的溶液鉴别出来,然后再借用这种溶液鉴别其它溶液把其它没有确定出的物质确定出来;若都没有颜色就将溶液两两混合,根据混合后的现象进行分析鉴别.【解答】解:A、CuCl2溶液呈蓝色,首先鉴别出蓝色的CuCl2溶液;把CuCl2溶液与另外两种溶液混合,均无明显现象,故不加其他试剂无法鉴别;B、分别两两混合后,均无明显现象,故不加其他试剂无法鉴别;C、分别两两混合后,均无明显现象,故不加其他试剂无法鉴别;D、FeCl3溶液是黄色的,可以与FeCl3溶液反应产生红褐色沉淀的是的是Ba(OH)2溶液,不能与氯化铁溶液反应的是氯化钠溶液,故不加其他试剂可以鉴别;故选:D.【点评】解答不另加试剂就能鉴别的题目时,若选项中有带色的离子,首先鉴别,然后再鉴别其它的物质;若都没有颜色,可将溶液两两混合,根据混合后的现象进行鉴别.17.(2016春•泗阳县校级月考)区别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方法有很多,下列方法中不正确的是()A.取样品分别加入酚酞试液,变红的是氢氧化钠溶液,不变的是稀盐酸B.取样品分别加入石蕊试液,变红的是氢氧化钠溶液,变蓝的是稀盐酸C.取样品分别加入锌粉,产生气体的是稀盐酸,无现象的是氢氧化钠溶液D.取样品分别加入氯化镁溶液,无现象的是稀盐酸,有沉淀的是氢氧化钠溶液【考点】酸、碱、盐的鉴别.【专题】物质的鉴别题;物质的检验、鉴别与推断.【分析】根据两种物质与同种试剂反应产生的不同现象来鉴别它们,若两种物质与同种物质反应的现象相同,则无法鉴别它们.【解答】解:A、稀盐酸显酸性,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成红色的是氢氧化钠溶液,不变的是盐酸,故方法正确;B、稀盐酸显酸性,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能使石蕊变红的是稀盐酸,变成蓝色的是氢氧化钠,故方法错误;C、稀盐酸能够和锌反应产生氢气,氢氧化钠不能和锌反应,可以鉴别,故方法正确;。